- 232.00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华中师大一附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检测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命题人: 审题人: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现代文学范围内,“牧歌”特指以理想化笔墨处理乡土题材的各类作品中能够反映其本质因素的抒情倾向和品格。沈从文的长篇小说《边城》就是体现牧歌这一抒情特质的典范之作牧歌将乡土生活理想化,因此,构筑乐园式生活图景就成为作家的主流式选择。如何构筑乐园式生活图景?沈从文带着他的《边城》,向我们展示了独属于他的匠心安排。
这种安排,一方面体现为有意营造出空间与时间的“距离感”。牧歌的非写实性使它必须在空间和时间上离开“此地”和“当前”,才能驰骋对乐的想象,并对现实起到反衬效果。《边城》中那一方乐土在西南一隅一个封闭的区域,是沅水中上游及其四大支流的汇聚之地,在地理上被称为湘西。这个封闭的区域是名副其实的边城,与读者的生活隔着千山万水,需作“三十天的旅行”才能到。空间的阻隔和距离生成了两个世界。沈从文对时间的处理,也是遵循乐园构建的习惯思路,离开了“当前”。《边城》再版时,沈从文把具体的年代抹去了,代之以“到如今”等模糊的字样。这样的空间和时间处理策略,在有意或无意中确实达到了《边城》所追求的艺术效果:将背景置于当代读者无法经验的“过去”和“异域”,空间和时间陌生化,离开“当前”和“此地”,形成阻隔和示范的效果。因此,沈从文才说,这里“水陆商务既不至于受战争停顿,也不至于为土匪影响,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挣扎中的情形,似乎就还不曾为这边城人民所感到”。
- 26 -
匠心的另一重表现就是营造“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他的乐园构想,建立在人性善的基础之上,并投射到人际关系、社会习俗、自然环境等各个层面。渡船老人勤劳、善良,翠翠美而;船总顺顺大气豪爽,两个儿子又那么出色,…但从文并不满足于在主人公身上堆砌美德,这种美德不是个人修养的结果,而是本地风尚习俗使然,再加上主持者处置得法,所以无大的变故发生,一切平和安详井然有序。沈从文除对边城人和社会善的一面浓妆重抹外,还处处展示边城人诗性的品格。诗性(功利性、非社会化、自然性)与世俗、功利、务实相对,代表了人生的两个方面,也代表了社会的两种价值取向。渡船老人年轻时爱唱山歌,会吹笛子。在夏日夜晚的满天星斗与柔和月光下,他为翠翠唱歌吹笛子,浸润了翠翠的心,也深深感动了读者。人物的诗意造型再辅以湘西山水灵秀的自然胜景,《边城》自然给人美不胜收之感。
学者王润华说,《边城》中的叙事方法体现了“中国山水画的结构”。整座边城,也恰如一幅烟雨朦胧、意境悠远的水墨画,乐园图式中的自然崇拜和刻意展示,在《边城》里是发挥得淋满尽致的。
(摘编自刘洪涛著《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有删节)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中国现代文学范围内,“牧歌”专指以非写实性艺术手段来处理乡土题材的各类作品。
B. 牧歌类文学作品的作者通常以构筑乐园式生活图景,作为凸显作品艺术风格的重要途径。
C. 牧歌类文学作品中的距离感,是指虚幻性的乐园式生活图景对现实所起到的反衬效果。
D. “边城如一幅水墨画”这一评论,主要着眼于湘西的美丽山水在作品中的背景性作用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部分遵循“给出文学概念点明作品特点—引出分析对象”的论证思路。
B. 文章主体部分着重分析了沈从文将乡土生活理想化的两种手法,二者均体现其独特匠心。
C. 文章以渡船老人为例,着力展现了《边城》中人物的诗性品格与世俗价值观之间的对立。
D. 全文以《边城》为例展开论述,阐释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牧歌”类文学的抒情特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牧歌文学将乡土生活理想化,目的是为了营造出乐园式生活图景,从而与现实形成反差。
B. 人物的诗性品格是牧歌类文学的重要艺术特征这在《边城》代表人物身上均有所体现。
C. 沈从文之所以让“边城”与现实世界形成“隔”,就是为了打造一个诗化的乡土世界。
D. 只有综合审视人物所处的社会习俗、自然环境等外在元素,读者才能真正把握边城人物。
【答案】1. B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A项,“‘牧歌’专指以非写实性艺术手段来处理乡土题材的各类作品”错误,断章取义,“牧歌”指的是……作品中的抒情倾向和品格。
- 26 -
C项,“牧歌类文学作品中的距离感,是指……”错误,偷换概念,距离感是指将空间和时间陌生化后形成的阻隔和示范的效果。
D项,“……这一评论,主要着眼于湘西的美丽山水在作品中的背景性作用”错误,根据上下文语境可知,作者打的这个比方主要为强调《边城》的叙事手法,当然也涉及人物诗意造型、湘西自然山水。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文章以渡船老人为例,着力展现了……”错误,渡船老人的例子只是为了说明《边城》中人物具有诗性品格,并没有充分展示与世俗价值观的对立。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A项,“牧歌文学将乡土生活理想化,目的是为了……”错误,因果颠倒,“将乡土生活理想化”是目的,“构筑乐园式生活图景”是手段。
故选A。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 26 -
材料一:近几年,“全屋智能”的概念逐渐在家装领域流行开来。顾名思义,所谓全屋智能,是指整体的智能家居系统,集智能照明、安防影音、家电控制等于一体的整体家居解决方案。“全屋智能”实现家居产品智能化操作,可以根据环境及人的需求进行自动化运转。在这一系统中,不仅单个的家居产品能够实现智能操作,智能单品之间也可以相互连接,从而为人们带来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家居场景。
要真正迈向“全屋智能”时代,我国仍需越过一系技术门槛。比如,“全屋智能”要求智能家居中的所有产品运行在统一的平台上,遵循统一的标准。这就意味着要在进一步升级改善智能化单品的基础上,实现跨产品、跨品类的互动。对已经进入这一领域的厂商以及行业主管部门来说,如何携手打造更大的平台,克服产品兼容性差、难以相互连接等问题,事关长远发展。此外,智能产品还要妥善解决消费者信任问题,比如消费者担心的隐私泄露、安全及系统稳定性等。处理好机器之间、人机之间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症结,才能加速智能家居产业的健康发展,让智能化更好服务人们的美好生活。
(摘编自何希《迎接“全屋智能”时代》,《人民日报》)
材料二:在创维展台,电视机成为其智能人居系统的控制中心,可以提供生活百科、教育等多种内容的自动识别。该系统可以实现24小时台待机,无论开机或关机均可唤醒,实现与其他家居的联动,如调节空调温度、打开关闭台灯等。
除了客厅以外,厨房、洗手间等也成为智慧生活的场景。
美国国际数据集团(亚洲)有限公司副总裁朱东方出,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据统计,2018年国手机、计算机、彩电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0%以上,稳居全球首位。其中,智能家居成交数据表现亮眼朱东方认为,跟家庭娱乐相关的设备会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发展空间,视频、娱乐等智能设备会成为智能家居最有潜力的发展品类。而在5G时代,制造商可以利用5G技术让家居、家电变得更智能。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能家居设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策略规划报告》指出,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接近4000亿元。预计2020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5819.3亿元。
(摘编自凤凰网《中国智能家居逆势而上,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超5000亿元》)
材料三:当前美国家居行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其中以X-10智能控制产品为主要标志,可进行个性化定制服务。
- 26 -
相比美国智能家居市场,我国仍处在推广难和价格高的初级阶段,美国则拥有自己较为独特的市场环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中国智能家居设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指出,美国由于居住环境多以别墅、独体式房屋为主,所以智能家居一发展就更侧重信息网络的联通,家庭娱乐的控制等方面。同时由于美国经济较我国发达,家庭能够承担较多的冗余设备,这也为美国智能家居行业的创新创造了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同时智能家居的技术不断创新与推广使得智能家居的单价有所下降,有效促进了智能家居设备的推广。
(摘编自前瞻网《设备即看出中美智能家居市场差异》)
材料四
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从业者对行业发展阻碍因素的看法
(摘编自搜狐网《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研究报告》
4. 下列不属于全屋智能范畴的一项是
A. 智能厨具依照个人口味定制美食。
B. 使用手机APP远程、定时操控窗帘开关。
C. 音响与灯光自动配合,调节至最佳观影效果。
D. 操纵无人机拍摄照片和视频。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和材料四均指出,智能家居系统尚未完全建立、人机交互体验差均是我国智能家居产品目前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
B. 结合材料一知,我国智能家居的消费市场正迅速膨胀,而且前景广阔,未来智能家电必将取代传统家电成为市场主流。
C. 由材料三可知,由于我国市场环境和国情状况不同,中国的智能家居行业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D.
- 26 -
纵观四则材料,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现了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发展前景以及问题反思
6. 请综合材料分析中国智能家居短期内无法普及的原因。
【答案】4. D 5. B
6. ①产品生产(生产者):智能化程度低;产品之间兼容性低,不能互联互通;用户体验差
②市场环境(消费者):国民经济水平总体较低难以承受智能家居的高消费;
中国的居住环境以公寓住宅为主,对智能家居场景需求低。
③推广传播(销售者):中国人对智能家居的认知和接受度比较低。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分析文章内容、把握文中概念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注意“全屋智能”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D项,“操纵无人机拍摄照片和视频”错误,无人机不属于家居用品。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B项,“未来智能家电必将取代传统家电成为市场主流”错误,无中生有,“必将取代”的预言于文无据。
故选B。
【6题详解】
- 26 -
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分析提炼能力。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內容都认真研读,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对已经进入这一领域的厂商以及行业主管部门来说,如何携手打造更大的平台,克服产品兼容性差、难以相互连接等问题,事关长远发展”,“此外,智能产品还要妥善解决消费者信任问题,比如消费者担心的隐私泄露、安全及系统稳定性等。处理好机器之间、人机之间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症结,才能加速智能家居产业的健康发展,让智能化更好服务人们的美好生活”即产品生产(生产者)方面原因;“美国由于居住环境多以别墅、独体式房屋为主,所以智能家居一发展就更侧重信息网络的联通,家庭娱乐的控制等方面。同时由于美国经济较我国发达”,即市场环境方面原因;“相比美国智能家居市场,我国仍处在推广难和价格高的初级阶段,美国则拥有自己较为独特的市场环境”,即中国人对智能家居的认知和接受度比较低。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预谋犯
(俄)契诃夫
法院审讯官面前站着一个身材小、消瘦异常的庄稼汉。他穿看花粗布衬衫和打补丁的裤子,有张须浓重、布满麻点的脸和一双藏在耷拉的浓眉里、让人不易看清的眼睛露出阴沉而冷漠的表情。一头蓬乱的浓发已很久没有梳理看上去像一顶帽子使得他的面容越发显得阴沉。他光着脚。
“丹尼斯!”审讯官说,“你走近一点回答我的问题。本月七日铁路看守人阿全福夫沿线巡查时撞见你正在铁轨上拧固枕木的螺丝帽,瞧,这就是螺丝帽。他把你同这颗螺丝帽一齐扣下了是这样吗?
“啥?
“事情是像阿全福夫说的那样吗?
“没错,是这样。
“好那你为什么要拧螺丝帽?
“啥?”
“你别‘啥啥啥’的,回答我的问题:你为什么要拧螺丝帽?
- 26 -
“要是用不着,俺才不去拧它哩,”丹尼斯斜眼望着天花板,音嘶哑地说,“俺拿它们做坠子。”
“听着,老乡,你别跟我装糊涂,说正经的!用不着撒谎,扯什么坠子不坠子的!”
“俺一辈子没有撒过慌,这会儿说俺瞎址……”丹尼斯眨巴着眼睛,嘟囔着,“再说,老爷没有坠子能行吗?你若把鱼食装到钓钩上,不加上个坠子,难道它能沉到水底?还说俺瞎扯哩……”
“你要做坠子尽可以拿铅块,子弹壳……或者钉子什么的……”
“铅块在大路上可找不着,得花钱去买,说到钉子,那不管用。螺丝帽这东西最好不过了又重,还有个小洞。”
“你装什么糊涂!倒像是昨天才出生的,或者从天上掉下来的。难道你不明白,笨脑瓜,拧掉螺丝帽会造成什么后果?要不是看守人及时发现,火车就要出轨!许多人就会丧命!你就成了杀人凶手!”
“上帝保佑,可千万别出这种事!老爷,俺干啥要去害?难道他们不信教,或是什么坏人?谢天谢地,好老爷,俺一辈子没害过一个人,这种念头也没有过……”
“那么依你看,火车是怎么出事的?告诉你:你拧下两三颗螺丝帽,火车就要翻身!你要明白:那些螺丝帽是用来固定铁轨和枕木的。”
“这个俺们也懂……俺们又不是把所有的螺丝帽都拧下还留着许多呢俺们办事也不是不动脑……俺们也懂……”
“去年这地方有一列火车出轨了,”审讯官说,“现在知道是什么原因了
“您说啥?”
“我是说,现在知道了,为什么去年有一列火车出轨…我弄明白了!”
“您念过书,所以才明白事理,俺们的恩人…上帝知道该让谁明白事理……您刚才评判了一大通,是怎么回事,可那个看守人也是庄稼汉,啥也不懂,就知道一把揪住俺的后脖领,拖着俺就走……你先说出个理来,再拖人也不迟呀!俗话说得好,庄稼人有庄稼人的道理……您再记上一笔,老爷,他还扇俺两个嘴巴子,一拳打在俺胸口上。”
“搜你家的时候,又搜出另外一颗螺丝帽……那颗螺丝帽你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拧下的?”
“是俺同米特罗凡一块儿拧的。”
“哪个米特罗凡?”
- 26 -
“就是米特罗凡呗……难道没听说过?他在俺们村编大渔网,卖给老爷们,他需要很多这种螺丝帽。编一张网,估摸着也得十来颗……”
“你听着……法规定:凡蓄意破坏铁路,致使该路上行驶中的运输工具发生危险,且肇事者明知该行为的后果听明白了吗?明知!而你不可能不知道拧掉螺丝帽是什么后果——该事者当判处流放并服苦役。”
“当然,您知道的东西多……们是无知无识的人,这个俺们哪能弄懂?”
“行了,你住嘴吧……你什么都懂!你就会瞎扯,装糊涂!”
“俺可以走了吧?”沉默半晌后丹尼斯问道。
“不行。我得把你押起来,再送进班房。”
丹尼斯不再眨眼,抬起浓眉,怀疑地望着审讯官。
“怎么要俺去班房?老爷!可没有这个闲工夫,俺得去赶集。伊戈尔欠俺三卢布的腌猪油钱,俺得去讨回来”
“住嘴,别碍事。”
“坐班房,要是真做了坏事,去也行啊,可是……,活得好好的有什么罪啦?俺又没有偷东西,好像也没跟人打过架”
“住嘴!”
“审案子也得有本事,不能来……”丹尼斯继续嘟囔,这时两名壮实的士兵押着他走出审讯室,“你哪怕用树条抽我一顿,可得有凭有据,凭良心……”
(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中,丹尼斯的身材、穿着、五官以及表情都像一名罪犯,其实是欲扬先抑,为批判法律歧视底层民众蓄势。
B. 这篇小说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通过描写审讯官对拧螺丝帽的丹尼斯审判的场景,在对话中展现矛盾冲突。
C. 丹尼斯受到自己所处的群体认知和处事习惯的影响,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严重的错误,才会明知故犯。
D. 丹尼斯、阿金福夫和米特罗凡等人物的所作所为,都表明在当时的俄国,法律并未得到广泛的理解和尊重。
8. 契诃夫小说中的小人物大多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请分别谈谈丹尼斯和别里科夫的“不幸”与“不争”之处。
9.
- 26 -
小说中丹尼斯与审讯官之间在不断地对话,但二人几乎无法对话,作者这样处理有何深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7. A 8. 丹尼斯:①不幸之处:他诚实老实,地位卑微,因为无知而被判处为“预谋犯”的不幸结局让人同情。②不争之处:他认为偷螺丝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其自私愚昧、盲目从众的劣根性让他严重触犯法律而不自知。
别里科夫:①可怜之处:代表专制统治的“套子”也毁坏和扭曲了他的人性,他也是受害者,最终被人排斥,走向死亡。②不争之处:他只想做一个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却充当了专制体制的忠诚维护者(卫道士)。
9. ①塑造人物形象:丹尼斯认为拧螺丝帽无可厚非,因为大家都在这么做,表现了他的自私愚昧和麻木从众的形象;而审讯官则认为这事关重大,危害社会秩序,必须严惩不贷,塑造了他坚决维护法律公正的形象。
②推动情节发展:小说的情节发展在二人的对话冲突中不断升级,二人最终也无法真正沟通也预示了小说悲剧结局的必然性。
③反映时代背景:两人的不断地对话却又无法真正对话,以小见大反映了当时俄国底层百姓和统治阶级之间激烈的社会矛盾冲突。
④揭示小说主题:二人无法对话是因为人物立场和身份的巨大差异造成的,表现的是尚未启蒙的民众的愚昧和麻木与审讯官所代表的法治文明之间的深刻隔阂。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和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首先通读全篇,把握作品的主题、手法等,然后对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
A项,“……为批判法律歧视底层民众蓄势”错误,文中的法律并未“歧视底层民众”,也就不是“欲扬先抑”和“蓄势”。
故选A。
【8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丹尼斯“要是用不着,俺才不去拧它哩”“俺拿它们做坠子”“俺一辈子没有撒过慌,这会儿说俺瞎址”“再说,老爷没有坠子能行吗?你若把鱼食装到钓钩上,不加上个坠子,难道它能沉到水底?还说俺瞎扯哩……”“坐班房,要是真做了坏事,去也行啊,可是……,活得好好的有什么罪啦?俺又没有偷东西,好像也没跟人打过架”,可见丹尼斯诚实老实,地位卑微,自私愚昧、盲目从众,触犯法律而不自知,表现他的不幸和不争。别里科夫,是契诃夫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主要角色,沙皇俄国时期社会中层的一个小人物。他胆小怕事,却又爱管闲事,为人保守顽固,对社会变革极度恐惧,总是穿着一身大衣将全身包裹起来,所以被称为“套中人”。口头禅是“千万别闹出乱子来”。作为受害者,他是不幸的;作为现行制度的维护者,作者又怒其不争。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小说的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①对上下文情节的作用。首句(段):一般有点明主旨、总领下文的作用,也可为后文提出观点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作铺垫,还可点题及交代起因或缘由,还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过渡句(段):多出现在文章中间,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若是插叙,行文起伏跌宕,摇曳生姿。尾句(段):前后照应、卒章显志、总结全文、深化主旨、启发人思索、言有尽而意无穷。②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包括揭示的人物心理)。③对表现主题的作用。④给读者的感受,即站在读者的位置上考虑情节的作用。“是俺同米特罗凡一块儿拧的。”当时很多人在拧螺丝帽;“你装什么糊涂!倒像是昨天才出生的,或者从天上掉下来的。难道你不明白,笨脑瓜,拧掉螺丝帽会造成什么后果?要不是看守人及时发现,火车就要出轨!许多人就会丧命!你就成了杀人凶手!”审讯官则认为这事关重大,危害社会秩序。小说的情节发展在二人你一问他一答中进行。以小见大反映了当时俄国底层百姓和统治阶级之间的问题,存在冲突,却不能够有效沟通。本文揭露了沙俄社会对人的青春、才能、幸福的毁灭。讽刺了自由派地方自治会改良主义活动的于事无补。文中的丹尼斯令人既好笑又难受。
【点睛】关于小说阅读需要:1.理清事件发展的线索和过程,把握小说的结构。要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记叙中具体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再具体分析结构。通过这些就可以整体把握小说的大致内容了。2.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小说的表现手法较多,应着重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以及细节。小说一共有几个情节,用了几个细节,这几个细节侧重表现主要形象的哪些方面,处于怎样的环境等。3.鉴赏形象。阅读小说一定要把握形象的特点,小说通过情节刻画,表现了形象哪些具体的特点,这一形象又有怎样具体的作用。4.归纳作品的主题。通过事物和形象的叙写,就可以大致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态度,进而去推测小说的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 2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申不害者,京人也,故郑之贱臣。学术以干韩昭侯,昭侯用为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著书二篇,号曰申子。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人或传其书至秦。秦王见《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秦因急攻韩。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李斯、姚贾毁之,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
太史公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实。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
(摘编自《史记·老庄申韩列传》,有删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
B. 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
C. 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
D. 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寓言:位于《庄子·杂篇》,以篇首二字命名“寓言”。《庄子》阐述道理和主张,常假托于故事人物,寓言正是《庄子》语言表达上的一大特色。
- 26 -
B. 牺牛:古代祭祀用的纯色牛。《礼记·曲礼下》有:“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古代祭祀用牲的通称为“牺牲”,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C. 刑名:指战国时以李悝、商鞅、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学派。主张循名责实,慎赏明罚,后人称之为“刑名之学”。
D. 下吏:又称属吏,是古代封建王朝官职体系中下层官吏的统称。贾谊《过秦论》中“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其中“下吏”与此处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庄子学识渊博,却不为世用。他的文章风格汪洋浩漫,语言纵横驰骋,但都是他随心率性之言,因此当世那些掌权的王公大人都不愿意重用他。
B. 庄子淡泊名利,追求自由。楚威王派遣使臣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聘请他,他却笑着拒绝了,他只想让自己的心志愉快。
C. 申子出身卑微,却政绩显著。他本是郑国一个低级小吏,学了一些儒术便去韩国求仕,前后执政十五年间,国家安定,政治清明,军队强大,没有谁敢侵犯韩国。
D. 韩非不善言谈,却能著书立说。秦王见到韩非所著的一些书,十分想与他交往,秦攻打韩国就是为了得到他。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
(2)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
【答案】10. C 11. D 12. C
13. (1)您难道没见过那些用于郊祀祭祖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给它披上带有花纹的绸缎,把它牵进太庙(作祭品)。
(2)老子最推重的“道”是空虚缥缈的东西,主张以无为来顺应自然的各种变化,所以他写的书籍措辞微妙,难以理解。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可是庄子善于行文措辞,描摹事物的情状,用来攻击和驳斥儒家和墨家,即使是当世博学之士,也难免受到他的攻击。”
- 26 -
“属书离辞”“指事类情”,句式一致,之间断开,排除AD;
“儒墨”,两家派别,之间断开,排除BD。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此类题在于平时要加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如称谓、习惯、官职、历法、礼仪、科举制度等都要加以理解和识记。
D项,“其中‘下吏’与此处相同”错误,由上文推断可知,此处“下吏”指司法官吏。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了解人物的作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C项,“学了一些儒术便去韩国求仕”错误,“术”翻译为“儒术”理解错误,此处应该是刑法法律的法家之术。
故选C。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独”,难道;“衣”,给它披上;“文”,花纹。(2)“所贵”,所推重的;“应变化于无为”,用无为来适应各种变化,状语后置,倒装句式;“识”,理解。
【点睛】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留、补、删、换、调。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补:补出省略成分。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5
- 26 -
、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参考译文:
庄子,蒙地人,叫周。他曾经担任过蒙地漆园的小吏,和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代的人。他学识渊博,涉猎、研究的范围无所不包,他的中心思想却本源于老子的学说。他撰写了十余万字的著作,大多是托词寄意的寓言。他写的《渔父》《盗跖》《胠箧》是用来诋毁孔子学派的人。而表明老子学说为目的的。《畏累虚》《亢桑子》一类的,都空设言语,没有实事。可是庄子善于行文措辞,描摹事物的情状,用来攻击和驳斥儒家和墨家,即使是当世博学之士,也难免受到他的攻击。他的语言汪洋浩漫,纵横恣肆,以适合自己的性情,所以从王公大人起,都无法利用他。
楚威王听说庄周贤能,派遣使臣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聘请他,答应他出任曹国的宰相。庄周笑着对楚国使臣说:“千金,确是厚礼;卿相,确是尊贵的高位。您难道没见过祭祀天地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给它披上带有花纹的绸缎,把它牵进太庙去当祭品。在这个时候,它即使想做一头孤独的小猪,难道能办得到吗?您赶快离去,不要玷污了我。我宁愿在小水沟里身心愉快地游戏,也不愿被国君所束缚。我终身不做官,让自己的心志愉快。”
申不害是京邑人,原先是郑国的低级官吏后来研究了刑名法术学问,向韩昭候求官,昭候任命他作了宰相。他对内修明政教,对外应对诸候,前后执政十五年。一直到申子逝世,国家安定,政治清明,军队强大,没有哪个国家敢于侵犯韩国。申不害的学说本源黄帝和老子而以循名责实为主,他的著作有两篇,叫作《申子》韩非,是韩国的贵族子弟。他爱好刑名法术学问。他学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黄帝和老子。韩非有口吃的缺陷,不善于讲话,却擅长于著书立说。
有人把韩非的著作传到秦国。秦王见到《孤愤》《五蠹》这些书,说:“唉呀,我要见到这个人并且能和他交往,就是死也不算遗憾了。”李斯说:“这是韩非撰写的书。”秦王因此立即攻打韩国。起初韩王不重用韩非,等到情势吃紧,才派遣韩非出使秦国。李斯、姚贾诋毁他,秦王认为他们说的对,就下令司法官吏给韩非定罪。李斯派人给韩非送去了毒药,叫他自杀。
太史公说:老子最推重的“道”是空虚的东西,主张以无为来顺应自然的各种变化,所以他写的书籍措辞微妙,难以理解
- 26 -
。庄子宣演道德,纵意推论,其学说的要点也归本于自然无为的道理。申子勤奋自勉,推行于循名责实。韩子依据法度作为规范行为的绳墨,决断事情,明辨是非用法严酷苛刻,绝少施恩。都原始于道德的理论,而老子的思想理论就深邃旷远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唐】孟浩然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①。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注】①兴非一:此处意指兴味无穷。
14. 下列对这首唐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以游汉江开始,以归家作结,中间插入一次游汉江的回忆。结构上一气呵成,浑然体。
B. 诗人将汉江水、汉江两岸的景色、传说中的鲛人和江上的渔父交织在一起,多角度地表现了汉江的神奇美丽。
C. 七至十句回想与友人王迥分别时泛舟及登岛的情景并直接描绘了白云先生潇洒脱俗的形象。
D. 本诗有背景、有情节,色彩鲜明,画面优美,情景交融,语言朴素,读罢令人回味不尽,意蕴深长。
15. 本诗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如何表达的?
【答案】14. C 15. 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南望鹿门山”,通过动作描写来抒发情感,“归来恨如失”则直抒胸臆。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项,“七至十句……并直接描绘了白云先生潇洒脱俗的形象”错误,没有直接刻画白云先生的形象。
- 26 -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情感态度、表达技巧的能力。答情感题,不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翻译:江上碧波荡漾清水悠悠,江水退去露出小岛沙洲。岩石下潭水漩流不见底,绿油油细竹傍岸长得稠。鲛人潜在潭底不见踪影,渔翁唱起棹歌自在优游。回想起与您分手的时候,泛舟的情景就像在昨日。夕阳斜照着傍晚的景物,独坐在小岛上兴味无穷。向南方遥望家乡鹿门山,归来满腹都是别绪离愁。此诗先写作者登上孤屿所见的景物,再回忆与友人泛舟的美好情景,最后写“南望鹿门山”,抑制不住思念之苦,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最后两句为第三部分,抒写诗人对王迥的思念。因为思念王迥,遥望王迥住的鹿门山,动作描写;回到家中,仍然怅然若失,直抒胸臆。诗以美丽的汉江为背景,以游汉江为情节,把相思的感情通过具体的生活抒写出来,真挚而又绵长。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此题的两个选项分别为手法和情感错误。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说自己可以到山上去大声长啸,可以走到河边吟咏诗歌,这不是一个人生命中最快乐的追求吗?
(2)《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在静止中表现了光影色彩的变化,将秋意正浓的湖光山色写得极富生命力。
(3)《陈情表》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刻画了作者幼年时所经历的孤寂、清贫、悲怆而凄凉无告的惨境。
【答案】 (1). 登东皋以舒啸 (2). 临清流而赋诗 (3). 潦水尽而寒潭清 (4). 烟光凝而暮山紫 (5). 茕茕孑立 (6). 形影相吊
- 26 -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皋”“啸”“赋”“潦”“茕”“孑”的书写。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葫芦谐音“福禄”,代表着生活幸福美好;葫芦吸收万物精华,寓意着健康长寿;葫芦里葫芦籽众多,意味“子孙繁茂”;葫芦上下球体 ,符合“和合”的理念;葫芦“大肚小肚”,代表着“能容”的胸怀。葫芦代表的吉祥文化是 的。
我国人民不仅创造了葫芦文化,“一带一路”许多国家的沿线人民也创造出了葫芦文化,而且与我国的有相类之处。历史文献显示,( ),这一点可以由季羡林先生所翻译的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所记载的“须摩底呢,虎般的人!生出来了一个长葫芦,人们把葫芦一打破,六万个儿子从里面跳出”予以 。蒙古的民间故事《金鹰》同样 ,葫芦在蒙古民间具有繁衍生息的含义。而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其核心理念开放包容也与许多国家的葫芦文化息息相通,因而赢得沿线各国的支持。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浑然一体 多极化 验证 说明
B. 浑然天成 多样化 证实 表明
C. 浑然一体 多极化 证实 说明
D. 浑然天成 多样化 验证 表明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我国人民不仅创造了葫芦文化,“一带一路”许多国家的沿线人民也创造出了葫芦文化,而且与我国的有相通之处。
B. 不仅我国人民创造了葫芦文化,“一带一路”许多国家的沿线人民也创造出了葫芦文化,而且与我国的有相类之处。
C.
- 26 -
我国人民不仅创造了葫芦文化,“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的人民也创造出了葫芦文化,而且与我国的有相类之处。
D. 不仅我国人民创造了葫芦文化,“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人民也创造出了葫芦文化,而且与我国的有相通之处。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在“多子多孙”的文化寓意上,中国人民与印度人民有共识
B. 中国人民对葫芦“多子多孙”的文化寓意与印度人民有共识
C. 印度人民对葫芦“多子多孙”的文化寓意与中国人民有共识
D. 葫芦“多子多孙”的文化寓意是印度人民与中国人民的共识
【答案】17. B 18. D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能力。可以是词语,包括关联词,也可能是成语熟语或者四字短语。注意语境、语体风格、情感色彩、语法功能等等。
第一空处:浑然一体,也说混然一体,融和成一个整体,形容完整不可分割;浑然天成,谓自然形成的整体,无斧凿的痕迹,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此处指葫芦上下两个球体是自然形成的整体,无斧凿的痕迹,应该选择“浑然天成”。
第二空处:多极化:使变为有两个以上的重心。例如:~发展;世界~。多样化:就是种类形式多。世界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反映。根据语境应该选择表达样式种类多的“多样化”。
第三空处:验证,经过检验得到证据证明是否可行或者对错。证实,证明确实、真实;验证侧重检验;证实强调真实性。此处的语境是“由季羡林先生所翻译的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所记载的“须摩底呢,虎般的人!生出来了一个长葫芦,人们把葫芦一打破,六万个儿子从里面跳出”来证明“这一点”的真实性,所以“ 予以”后应该填“证实”。
第四空处:说明,通过解释说明白,强调直接性。表明,通过具体现象加以表现,强调间接性,由现象看本质。此处的语境是指通过“蒙古的民间故事《金鹰》”同样能够证实“葫芦在蒙古民间具有繁衍生息的含义”,此处体现的是“间接”证实,而不是“直接”证实,所以确定最佳选择是“表明”。
故选B。
- 26 -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具体包括关联词语和定语位置,平时复习应该充分了解常见病句,以及应对技巧。比如主语不一致时关联词放主语前,一致时关联词放主语后面。
D项,递进关系的两个分句主语不一致,关联词“不仅”应该放在第一个主语“我们”前面,所以AC关联词位置不当,排除 ;
“一带一路”许多国家的沿线人民”沿线应该紧邻“一带一路”做“许多国家”的定语,所以排除AB;
“相通”,相通,指彼此沟通;连通;互相通融,强调有交集;相类,相像,根据前语境“葫芦文化与我国的有通融、接近之处”强调某些方面互相通融,有交集,与后语境“息息相通”相照应,并非强调二者整体或外在相像。排除BC。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题,即补写语句的能力,属于连贯得体衔接方面的内容。
C项,结合后语境,“这一点可以由季羡林先生所翻译的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所记载的“须摩底呢,虎般的人”,重点谈的是印度的文化,所以C项陈述对象为“印度人民”衔接最紧。AB陈述对象却是“中国人民”,D项陈述对象为两国的“文化”,与下文内容不能紧相照应。
故选C。
20.请选用所给材料对出两句下联。要求:内容贴切每句至少选用材料中所给的两个词语,体现武汉地域特点和军运会特色,宽对即可。
上联:白云黄鹤乡,奏响和平发展曲,万国军中联友谊;
材料:奋斗 团结 梦想 文明
武昌首义 华夏复兴 高山流水 九省通衢
金秋 五环旗 军旅扬威 五洲竞技 卫国保家
下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碧月金秋日,同吟华夏复兴歌,五环旗下竞英豪。 (2). ②武昌首义场,尽显军旅扬威气,五洲竞技卫和平。
【解析】
- 26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对联的能力。对联要求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位置相同的词词性相同,结构相同;内容相关,意境和谐,志趣高雅。根据上联出现的词性和内容来对下联,“白云黄鹤乡,奏响和平发展曲,万国军中联友谊”“白云”“黄鹤乡”是名词,是武汉的特产,“碧月”对“白云”;“金秋日”对“黄鹤乡”;“奏响和平发展曲”“奏响”动词,“和平发展曲”名词,“同吟”对“奏响”;“华夏复兴歌”对“和平发展曲”;“万国军中联友谊”,“万国军中”名词,“联”动词,“友谊”名词,“五环旗下”对“万国军中”;“竞”对“联”;“英豪”对“友谊”。
【点睛】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平仄相谐。四要素所规定的内容统称为对联格律,有时也称对联规则。其中,“字数相等,内容相关”是基本要素,“词性相当”是语法要素,“平仄相谐”是声律要素。根据这些基本要求进行拟写即可。
21.下面是某专业心理辅导室一位实习生给高三小明同学回信的草稿,有多处表达不当,请选出5处加以改正。
亲爱的小明同学:
您好!
感谢您对我们杂志社的信任。获悉您深受考试焦虑症困扰,我深深痛惜!我有几点建议供您参考:第一,重视学习过程,淡化结果。第二,多看成功之处,积极肯定自己的努力。第三,通过一定运动或娱乐活动适度放松,缓解紧张情绪。第四,多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第五,求助父母老师或朋友,倾诉情绪。第六,保证睡眠,养好精气神。第七,您还可亲自造访我室,做专业心理垂询。相信您一定能积极面对问题,战胜自己,找回自信。祝您学习进步,高考夺冠!
此致
敬礼!
××心理辅导室
2019年4月20日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 改为 (5) 改为
【答案】(1)“您”改为“你”;(2)“深受考试焦虑症困扰”改为“考试有点焦虑”;(3)“深深痛惜”改为“感同身受”;(4)“造访”改为“前往”或“前来”;(5)“垂询”改为“咨询”;(6)“夺冠”改为“顺利”;(7)“此致敬礼”改为删去。
【解析】
- 26 -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做本题时,首先要审明要求,确定分析方向。其次,通读材料,大致了解文段的意思。再次,对应要求,先找后改,对应作答。短信,是应用文体,要用书面语;有多处表达不当,选出5处加以改正,重点看内容是否符合文体格式和语言要求,用词是否符合褒贬和谦敬特征等,选择有把握的来写。从题干看,回信者是“某专业心理辅导室一位实习生”,收信的是“高三小明同学”,同样是学生的身份,无需用“您”,文中的称谓都改成“你”即可。“深受考试焦虑症困扰”,这句话写给咨询者,表意程度过重,可能反增加思想负担,可改为“考试有点焦虑”。此外,“我深深痛惜”中“痛惜”用词不当,“痛惜”是“心痛惋惜哀痛”,在此不合语境色彩,可从理解对方的角度,用“感同身受”来表达。“您还可亲自造访我室,做专业心理垂询”,这句话中,除“您”改为“你”外,“造访”和“垂询”也用词不当。“造访”,前往访问,拜访。用于称对方看望自己,谦敬用错。“垂询”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旧称上对下有所询问。用“垂询”不合原文语境,可改为“咨询”。“祝您学习进步,高考夺冠!”用“夺冠”一词不太合乎实际,不显真诚,可改为“顺利”。“此致”,意思是到此为止,上面的话讲完了,信的主要内容到此为止了。“敬礼””用作信末祝颂问安,表示敬意。作为心理辅导室的一位实习生给高三小明同学回信,用“此致”“敬礼”过于正式,没必要用,可以删去。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国庆档国产大片《我和我的祖国》在全国上映,猫眼公布数据显示,仅用时6天8时48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票房破20亿元。此外该片目前在猫眼的评分高达9.7分。另外,《中国机长》票房17.2亿元,《攀登者》票房7.3亿元。猫眼专业版数据还指出,国庆假期第6天,国庆档国产大片的观影人次已突破一亿,也是国庆档历史上观影人次首次破亿,并超越2017年及以前历年春节档观影总人次。
《我和我的祖国》在国外的表现,也是超级火爆,创造了特别盛大的场景包场。德国一家影院工作者介绍,十一连续几天的票,在十一当天几个小时内就全部售光,而在荷兰,4000张电影票,也仅在预售阶段就被迅速抢购一空。
这些中国电影为何如此火遍全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谈谈你的看法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中心,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答案】【例文】
点赞,《我和我的祖国》
- 26 -
《我和我的祖国》等一系列电影的上映,火爆国内外。《我和我的祖国》7个部分,讲述了7组普通人与开国大典、第一颗原子弹爆炸、香港回归等重大历史时刻息息相关的经历。每个部分故事不同、叙述方式不同,但都以小人物见证了大时代,诠释了大国与小家的辩证法。这种平视的视角、柔软的表达方式,更能展现出普通人对祖国最深沉的爱,也自然能引发大家发自肺腑的共鸣。
主要是因为选材和这个题材与人民相呼。近年来,高口碑的主旋律电影层出不穷,前年的《战狼2》,去年的《红海行动》等都曾火爆荧屏,让观众意识到主旋律电影原来还可以这么拍,扭转了观众对主旋律电影枯燥乏味的固有印象。而《我和我的祖国》虽然没有宏大的战争动作场面,也没有先进拍摄技术的应用,但通过对故事的动情描写和人物的深刻塑造,抒发感人至深的爱国主义情怀,一下子就触及观众内心的最深处,引发强烈的感动和情感的共鸣。
主旋律电影的核心就是正能量的传播,靠的不是商业大片的视觉效果,而是内心情感得涌动,这更加考验艺术功力。要想获得观众的认可,就必须在内容上竭尽精雕细琢,在融入情感上下足功夫。对观众来说,最能够打动人心的无疑是在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以及能够激发强烈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的伟大成就,新中国成立70年来,这样的事迹与成就数不胜数,如果能够善于从中发掘与创作,那么就可以为主旋律电影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才有无数“我”的幸福安乐;因为有无数“我”的奋斗,才有祖国的繁荣昌盛。历史尘烟轮转,万家灯火依然,我们在银幕前看着剧中人,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剧中人。昨天,我们和祖国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今天,我们与亲爱的祖国一同欢庆;明天,我们仍然和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仍将与祖国共同写就更多精彩的篇章。
《我和我的祖国》的热映,展现的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在观众的好评如潮中,我们看到中国正在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
【解析】
【详解】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 26 -
【审题】这道材料作文题有一个明确任务,就是要求考生对“这些中国电影为何如此火遍全球”的问题做出原因分析。思维训练中因果论证尤为重要,需要学生展现基本的因果论证能力。分析其表面原因大致有如下角度:
第一,电影本身的魅力。这些中国电影大多通过描写大历史中的小人物,以小切口讲述的故事细腻独特、不落俗套,真实再现了共和国高光时刻、辉煌历程,所以电影本身就感人至深。
第二,相比其他更优秀。这些故事旨在回望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重要历史瞬间,都具有历史怀旧意义的经典作品,比起时下一些庸俗泛滥的西语片要更具吸引力。
第三,开放的精神。现在的中国越来越秉持开放的精神,中国故事也越来越受到外国观众的追捧,想要了解真正的中国,也是吸引海外观众的重要原因。
当然,其根本原因是还是源自国人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和越来越强大的中国影响力的感召。文章的论证过程应以小见大,由实入虚,充分展现中国故事的魅力和文化自信的力量。
【立意】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为啥这么火;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为中华人;为新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而喝彩等等。
【结构】题目切合题意,“点赞,《我和我的祖国》”,第一段联系影片内容,直接分析原因。第二段深层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选材和这个题材与人民相呼”;第三段“主旋律电影的核心就是正能量的传播,靠的不是商业大片的视觉效果,而是内心情感得涌动,这更加考验艺术功力”;第四段,根本原因是爱国,“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最后一段强调“《我和我的祖国》的热映,展现的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在观众的好评如潮中,我们看到中国正在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
【素材】1.《我和我的祖国》选编了7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是新中国70年所经历的每一个重要历史瞬间,而故事的主角并非都是大人物,而是看似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但这些人也是这些历史时刻所不容忽视的关键,正是他们的艰苦努力、无私奉献,才能确保这些历史时刻的顺利发生,由此践行了对国家、对民族的真切情怀。
2.就在10月1日上午,天安门广场上20余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共和国70华诞,红旗猎猎、万众欢腾,展现出一个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盛世图景。当影院中观众耳畔响起“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眼前浮现出天安门的国旗冉冉升起、荒漠中的蘑菇云腾空爆炸、女排惊险一扣等一幕幕,心中怎能不升腾起万千骄傲与自豪。正如一位时评人所言,与其说他们是在为电影买单,不如说是为共和国的英雄们所折服,为新中国70年来的奋斗历程所震撼,为新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而喝彩。
3.
- 26 -
艺术是现实的投射。一部影片赢得广泛共鸣,一定是具备了深刻的现实基础,一定是切中了时代的脉动。在《白昼流星》里,哈扎布问老李这羊羔子能活吗?老李回答说:站起来了就能活,要它自己站起来,你扶它立住,能扶多久啊,它得自己站起来。这段话说的是刚出生的幼羊,也暗喻当时刚成立的新中国。70年过去,我们不仅站起来了、富起来了,还正在强起来。
【点睛】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 26 -
- 26 -
相关文档
-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2021-06-0316页
- 2017-2018学年江西省临川第二中学2021-06-0315页
-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9-20202021-06-0322页
- 语文卷·2018届浙江省诸暨中学高二2021-06-0310页
-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2021-06-0323页
-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五中学2020-22021-06-0313页
-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清江中学高二2021-06-0315页
- 2017-2018学年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2021-06-0311页
- 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2021-06-0310页
- 【语文】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9-22021-06-03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