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50 KB
  • 2021-06-05 发布

语文卷·2018届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语文试卷 (解析版)

  • 3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上)开学语文试卷 ‎ ‎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9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 中国在世界上被誉为“烹饪王国”,这是因为中国烹饪源远流长,技艺精湛。在古代汉语里,“烹”作“烧煮”解释,“饪”是“煮熟到适当程度”的意思。“烹”和“饪”组合在一起,意为“烧煮熟食物”。“烹饪”一词的意思表明,烹饪是从人类学会控制与使用火开始的。‎ ‎ 有关烹饪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国烹饪方法是由少渐多,技艺是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发展的。烹饪产生之初,人们的饮食水平极其低下,所谓的烹饪就是用火直接烧烤动植物以供食用。例如“烧”,与现在烹饪意义中的“烧”有所不同,它不用任何烹饪器,直接把兽肉或植物放入火中烧至全熟或半熟,是一种最原始、最简便的烹饪法。与“烧”同时的,还有“烤”,也不借助任何烹饪器。此后,又产生了“石烙”“石烹”两种烹饪法。在陶制烹饪器出现以前,这四种烹饪法保持了相当长的时间。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烹饪水平有所提高,烹饪方法也逐渐增多。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简单炊器,这时大都已经具备,如陶鼎、陶甑、陶釜、陶罐、陶盆之类。在新石器时代的一些住房遗址中,曾发现过灶坑,是用来做饭的。另外,在掘地为灶的同时,人们还制造出了可以搬动的陶灶,如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陶灶,有两耳可以提拿搬动,结构科学,使用安全,可供多人炊用。‎ ‎ 考古发掘出的商周时期的炊器,多属蒸煮之器,可以认为,商周时期的烹饪方法以煮蒸食物为主。郭宝钧在《中国青铜器时代》一书中,考证了商周时期的烹饪方法,他认为:“殷周熟食之法,主要的不外蒸煮二事。”在煮蒸二种烹饪方法之中,煮法又产生于蒸法以前。‎ ‎ 有学者认为现在烹饪术中最重要而又常见的方法﹣﹣炒,在先秦时期尚未发明。然而,考古资料证明,炒法至迟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1923年在河南省新 郑春秋 ‎ 时期的墓葬中出土的“王子婴次之炒炉”,据考古工作者鉴定,就是一种专作煎炒之用的青铜炊器,其形状类似长方盘,上面刻有“王子婴次之炒炉”。它的质地也比较薄,很适于作煎炒使用。在先秦文献中,也不乏炒菜的记载,如《楚辞•大招》中的“煎鰿臛雀,遽爽存只”,说的是在锅中放少量的油,等油热后,将食物放入,然后翻炒至熟。与此相映证的是,在先秦的楚国区域内也相继出土了一些可作煎炒之用的器具,如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曾出土一个炉盘,制作十分精美讲究,盘的两边还有青铜质的环链提梁,如同现代的炒锅。另外,在1979年4月,江西靖安也出土一件自铭为“炉盘”的铜制器具,形状和曾侯乙炉盘大体相同,其时代比曾侯乙墓要早一百多年。这些都说明在先秦时期已出现了专作煎炒之用的炊具,人们已经开始运用煎炒之法进行烹饪。不过,当时的炒法,不如现代的技艺高,煎和炒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别,同时炒菜的品种也不够多。即便如此,它对后世中国烹饪技艺的发展和提高,仍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摘编自姚伟钧《中国烹饪探源》)‎ ‎(1)下列关于中国早期“烹饪”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烹饪只能出现于人类学会控制与使用火之后,根据“烹饪”在古汉语里的意思,对火的控制与使用是烹饪产生的前提。‎ B.作为一种烹饪法,“烧”最初是直接把兽肉或植物放入火中烧至全熟或半熟,这与现在烹饪意义中的“烧”并不完全相同。‎ C.在烹饪产生之初,不管是“烧”“烤”还是“石烙”“石烹”,都不借助任何烹饪器,而直接用火烧烤动植物以供食用。‎ D.在新石器时代,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简单炊器多已具备,并产生了坑灶和陶灶,可见当时烹饪水平的提高和方法的增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郭宝钧认为殷周时期烹饪方法“主要的不外蒸煮二事”,其原因恐怕是考古发掘出的殷周时期的炊器多属蒸煮之器。‎ B.1923年在河南新郑出土的青铜炊器“王子婴次之炒炉”,是证明炒法至迟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这一结论的重要依据。‎ C.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和江西靖安出土的两件炉盘表明,《楚辞•大招》中“煎鰿臛雀,遽爽存只”的记载确有其事。‎ D.炒法虽然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但技艺不如现代的高,因为当时煎和炒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别,炒菜的品种也不够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 A.陶制烹饪器出现前,应只有“烧”“烤”“石烙”“石烹”四种烹饪法,其它烹饪法是陶制烹饪器产生后才出现的。‎ B.烹饪水平的提高、烹饪方法的增多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伴随的,新石器时代如此,先秦的其它时期应该也是如此。‎ C.在不断提高的烹饪水平的推动下,先秦时期的炊器,经历了从无到有、种类由少到多、制作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D.有学者错误认为炒法在先秦时期尚未发明,这可能是他没有见到能证明炒法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的相关考古资料。‎ ‎ ‎ 二、古代诗文阅读 ‎2.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 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权信之,遽烧围走,城用得全。拜济丹阳太守。民有诬告济为谋叛主率者,太祖闻之,曰:“蒋济宁有此事!有此事,吾为不知人也。此必愚民乐乱,妄引之耳。”辟为丞相主簿西曹属。‎ 文帝践阼,出为东中郎将。帝问曰:“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济对曰:“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于是帝意解。明帝即位,迁为中护军。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济上疏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诏曰:“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济才兼文武,服勤尽节,每军国大事,辄有奏议,忠诚奋发,吾甚壮之。”景初中,外勤征役,内务宫室,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济上疏曰:“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夫欲大兴功之君,先料其民力而燠休之。”诏曰:“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 齐王即位,迁太尉。是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颺等轻改法度。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进封都乡侯,邑七百户。济上疏曰:“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固辞,不许。是岁薨,谥曰景侯。‎ ‎(选自《三国志•魏志十四》)‎ ‎(1)对下列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在古代中国,名多由长辈起取,并往往通过取名体现对子女的期望;字一般是成年时所取,与名的含义往往有关;字一般供晚辈或平辈称呼。‎ B.迁:古代可以用迁表示官职的升降或调动,一般“左迁”指贬官,“右迁”指升官,此处“迁太尉”应该为升官。文中表示与官职任授等有关的词语还有“拜、辟、出”等。‎ C.薨:《礼记•曲理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薨在古代可以用于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有时也用于王妃皇子或外藩王公等。‎ D.谥:即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进行评价,文中的谥号还有“文帝、建安”等。‎ ‎(2)下列对原文画线的句子划分停顿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 B.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 C.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 D.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 ‎(3)下列句子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率兵围攻合肥,而太祖的大军正在攻打荆州,且发瘟疫,只有派遣将军张喜一个人带领一千骑兵,加上汝南的士兵去解合肥之围。‎ B.有人诬告蒋济是谋叛主要策划人,太祖听说后,自认识人清明,绝不相信诬告之词,还征召蒋济担任丞相主簿西曹属。‎ C.蒋济劝谏明帝要想建立伟大功业先要估计老百姓的能力,并安抚百姓疾苦。明帝下诏表扬他尽进忠言。‎ D.丁谧、邓颺等人凭着跟随太傅司马宣王屯兵洛水浮桥,诛杀曹爽等人的功劳,加封受赏,蒋济上奏不同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 ‎②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 ‎3.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夜 雨 清•黄景仁 潇潇冷雨洒轻尘,僵卧空斋百感新。‎ 旱久喜滋栽麦陇,泥深恐阻寄书人。‎ 希声或变中宵雪,贵价先愁来日薪。‎ 岁暮柴门寒较甚,可堪此夜倍思亲。【注】黄景仁,清代诗人,文学家。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三年诗的颔联在写作手法上主要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本诗表现了哪些复杂的情感。‎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  ,  ”两句生悲情于从前,托相思于万里,写出离蜀历经两秋,眼下旅途的漂零。‎ ‎(2)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运用比喻感叹人生的短暂与自身的渺小。‎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写问路于行人,迫不及待,而嫌时间过得太慢,表现其急切盼归的心情。‎ ‎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饶宗颐:独步中华,独树一帜①2012年底,望百之年的饶宗颐先生当选法兰西学院外籍院士,先生本人常说一句话“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就是做学问要求真、求正,才能立足于大潮之中不失独立之精神。‎ ‎②‎ 张大千先生曾评价饶先生说:“他的白描,当世可称独步。其山水画,更是推陈出新,自成一派。”季羡林先生认为饶先生“涉及范围广,使人往往有汪洋无涯涘之感,这在并世学人中并无第二人”,并直言“近年来,国内出现各式各样的大师,而我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就是他。”‎ ‎③1917年仲夏,饶宗颐先生出生在广东潮安的一个儒商之家,父亲饶锷是名贯岭南的知名学者,并曾大力支持当时的进步文艺团体“南社”,饶家天啸楼的十万卷藏书更是名极一时,这样的家庭氛围深深地烙印在饶先生的儿时记忆里。对饶宗颐来说,16岁那一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一年,他的第一篇论文《潮州旧志考》,发表在《禹贡》杂志上,这为他日后气象非凡的学术生涯埋下了伏笔。到了18岁,他便子继父业,完成了父母的遗作《潮州艺文志》.这部著作震动了当时的中国学术界,对后来各地方志的编撰产生了深远影响。‎ ‎④23岁,饶先生应顾颉刚先生之约,开始编纂《古史辨》第八册《古地辨》,这意味着刚刚弱冠之年的他就已经得到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充分认可和肯定,遗憾的是,他的相关书稿尚未出版便毁于战火,然而战火并没有阻扰饶宗颐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他最终在29岁斩获了《楚辞地理考》,沿着顾颉刚等先生们的足迹开辟了《楚辞》研究的新天地,为战火硝烟中的华夏文明保留了一份希望。‎ ‎⑤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积累和沉淀,1982年,65岁的饶宗颐先生提出了田野考古、文献记载和甲骨文考据相结合的研究夏文化的“三重证据法”,强调出土古文字材料的重要性,继承并补充了王国维先生的“二重证据法”。到了2003年,饶先生进一步指出,要尽量运用出土文物的文字记录,作为第三重证据的主要依据,充分利用其他地区新出土的文物,详细考察其历史背景,最终将“三重证据法”扩展为“五重证据法”。“五重证据法”,从文明传承发展的高度审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当代国际汉学领域甲骨学,敦煌学、简帛学的创建和深化。‎ ‎⑥‎ 进入新世纪,年逾90岁高龄的饶宗颐先生并没有停止他探索的脚步。2006年,饶先生发表了《中国西北宗山水画说》,独到地提出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他以比较的视野,从古代中国、印度地理知识的交汇融合出发,通过探讨古代的“地中”观念,确定了“西北宗”论的艺术地理区域。饶宗颐先生从汉唐以来的文化脉络,梳理了传统诗歌和书画领域中大西北风景的绰约风姿,犀利地指出:明清以来书画理论中的视野局限,即董其昌所创的山水画“南北宗”论,并不能涵盖包括大西北在内的中国山水的风景世界。饶先生通过旷远、窎远、荒远“新三远”的艺术理论,指出传统“三远”的平远、高远,深远已不足以描摹西北峰峦、丘壑的壮美。他还在继承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皴法。饶先生不仅在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更是身体力行地参与到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的艺术实践中,创作了以《西岳》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传世佳作。‎ ‎⑦2011年,饶宗颐被授予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饶先生在获奖致辞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向以来,不论在学术还是艺术的追求上,我都坚持着三点,就是‘求真’‘求是’及‘求正’.这三点,对于一个做学问或是做艺术的人来说,是一个最基本的态度。”正是这样的学问、人格、胸襟、气魄,共同铸就了饶先生的学术、艺术成就以及横贯这些成就背后的中国视野。‎ ‎(删改自《光明日报》)‎ ‎【注】窎(diào)远:(距离)遥远。‎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以时间与相关事件为线,记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饶宗颐在战火中挣扎、在文学中磨砺、在绘画中提高的生命历程。‎ B.文章首尾两处引用饶宗颐先生自已的话,既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同时也可以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传主的内心世界。‎ C.饶宗颐在青年时期得到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充分认可和肯定,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使他为华夏文明做出了贡献。‎ D.饶宗颐认为,研究复文化要尽量以出土文物的文字记录为主要依据,还要深入考察,详细研究这些记录的历史背景。‎ E.对中国传统文化,饶宗颐虽不能身体力行参与创作,却能深入地进行理论研究,这充分表现出他自强不息的高尚品格。‎ ‎(2)阅读第③﹣⑤段,概括饶宗颐先生在学术上的主要成就及其影响。‎ ‎(3)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饶宗颐能“独步中华,独树一帜”,与他“推陈出新”和“涉猎广泛”两方面有关,请结合第⑥段内容,就对其中一方面的理解。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 ‎ 五、语言文字运用 ‎6.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全不恰当的一组是(  )‎ ‎①将“谣言并非止于智者,而是止于下一个谣言”奉为圭臬的网络谣言制造者“秦火火”等人,因涉嫌犯罪被依法刑拘。‎ ‎②辽宁抚顺遭遇特大暴雨袭击,受灾严重,全省人民毁家纾难,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浓浓乡情给灾区人民带来无限温暖和抚慰。‎ ‎③在那样的时代中,有的人尽量为自己树碑立传,文过饰非,很少有人像瞿秋白这样坦荡无私,光明磊落,直面自己。‎ ‎④如今,时代发生了巨变。我们依然要研讨经典,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经受了千百年的时间考验,其传达的很多道理依然牢不可破,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 ‎⑤他气功充盈,有穿云裂石之力,更不用说小小的砖块了,于是他微微一笑,双手抱拳,开始了他绝妙的舞台表演。‎ ‎⑥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上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A.④⑤⑥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②③⑥‎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出现的电子手,但因为它没有感觉,灵敏度差,不能做精细动作,所以远不能满足病人的要求.‎ B.在古代西方,许多建筑物与神权有关,需要与神一样永恒,由于不耐久的木材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坚固而不易腐蚀的石材就得到了西方人的青睐.‎ C.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对种种不爱惜人民币的错误做法,以及随意将人民币放大后销售,尚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D.由于改编者没有很好地理解原作的精髓,任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地减弱了原作的思想性.‎ ‎8.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课堂教学是按照既定的教学设计程序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____它是一种动态发展变化过程,涉及各方面的复杂因素,学生的思维发展与转换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教学思维的指向有条不紊地进行,有时就难免会出现精神疲惫、思维怠滞和心理位置错位,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节外生枝”的问题。‎ A.不仅 而且 因为 所以 甚至 B.虽然 但由于 又 也 甚至 C.之所以 是因为 还 如果 那么 D.既然 那么 而且 还 如果 A.A B.B C.C D.D ‎9.下面是为父亲举办个人书画展的杨先生给某知名书画家写的一份邀请函的正文内容,其中有五处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 明日请您屈驾到府上一坐,令尊珍藏的墨宝将悉数展出,届时请您一饱眼福。明早七点请您在家恭候,我们将有专车迎接。真诚期待您的拜访!‎ 将  修改为:  。‎ 将  修改为:  。‎ 将  修改为:  。‎ 将  修改为:  。‎ 将  修改为:  。‎ ‎10.如图是文章写作中有关写作材料收集后的处理方式,请把这个处理方式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字。‎ ‎ ‎ 六、写作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有人说,你是谁,便遇见谁。‎ ‎ 也有人说,遇见谁,你便是谁。‎ ‎ 是心态影响了我们的际遇还是际遇改变了我们的心态?抑或其他?‎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 ‎ ‎ ‎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上)开学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9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 中国在世界上被誉为“烹饪王国”,这是因为中国烹饪源远流长,技艺精湛。在古代汉语里,“烹”作“烧煮”解释,“饪”是“煮熟到适当程度”的意思。“烹”和“饪”组合在一起,意为“烧煮熟食物”。“烹饪”一词的意思表明,烹饪是从人类学会控制与使用火开始的。‎ ‎ 有关烹饪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国烹饪方法是由少渐多,技艺是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发展的。烹饪产生之初,人们的饮食水平极其低下,所谓的烹饪就是用火直接烧烤动植物以供食用。例如“烧”,与现在烹饪意义中的“烧”有所不同,它不用任何烹饪器,直接把兽肉或植物放入火中烧至全熟或半熟,是一种最原始、最简便的烹饪法。与“烧”同时的,还有“烤”,也不借助任何烹饪器。此后,又产生了“石烙”“石烹”两种烹饪法。在陶制烹饪器出现以前,这四种烹饪法保持了相当长的时间。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烹饪水平有所提高,烹饪方法也逐渐增多。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简单炊器,这时大都已经具备,如陶鼎、陶甑、陶釜、陶罐、陶盆之类。在新石器时代的一些住房遗址中,曾发现过灶坑,是用来做饭的。另外,在掘地为灶的同时,人们还制造出了可以搬动的陶灶,如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陶灶,有两耳可以提拿搬动,结构科学,使用安全,可供多人炊用。‎ ‎ 考古发掘出的商周时期的炊器,多属蒸煮之器,可以认为,商周时期的烹饪方法以煮蒸食物为主。郭宝钧在《中国青铜器时代》一书中,考证了商周时期的烹饪方法,他认为:“殷周熟食之法,主要的不外蒸煮二事。”在煮蒸二种烹饪方法之中,煮法又产生于蒸法以前。‎ ‎ ‎ ‎ 有学者认为现在烹饪术中最重要而又常见的方法﹣﹣炒,在先秦时期尚未发明。然而,考古资料证明,炒法至迟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1923年在河南省新 郑春秋 时期的墓葬中出土的“王子婴次之炒炉”,据考古工作者鉴定,就是一种专作煎炒之用的青铜炊器,其形状类似长方盘,上面刻有“王子婴次之炒炉”。它的质地也比较薄,很适于作煎炒使用。在先秦文献中,也不乏炒菜的记载,如《楚辞•大招》中的“煎鰿臛雀,遽爽存只”,说的是在锅中放少量的油,等油热后,将食物放入,然后翻炒至熟。与此相映证的是,在先秦的楚国区域内也相继出土了一些可作煎炒之用的器具,如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曾出土一个炉盘,制作十分精美讲究,盘的两边还有青铜质的环链提梁,如同现代的炒锅。另外,在1979年4月,江西靖安也出土一件自铭为“炉盘”的铜制器具,形状和曾侯乙炉盘大体相同,其时代比曾侯乙墓要早一百多年。这些都说明在先秦时期已出现了专作煎炒之用的炊具,人们已经开始运用煎炒之法进行烹饪。不过,当时的炒法,不如现代的技艺高,煎和炒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别,同时炒菜的品种也不够多。即便如此,它对后世中国烹饪技艺的发展和提高,仍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摘编自姚伟钧《中国烹饪探源》)‎ ‎(1)下列关于中国早期“烹饪”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烹饪只能出现于人类学会控制与使用火之后,根据“烹饪”在古汉语里的意思,对火的控制与使用是烹饪产生的前提。‎ B.作为一种烹饪法,“烧”最初是直接把兽肉或植物放入火中烧至全熟或半熟,这与现在烹饪意义中的“烧”并不完全相同。‎ C.在烹饪产生之初,不管是“烧”“烤”还是“石烙”“石烹”,都不借助任何烹饪器,而直接用火烧烤动植物以供食用。‎ D.在新石器时代,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简单炊器多已具备,并产生了坑灶和陶灶,可见当时烹饪水平的提高和方法的增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 。‎ A.郭宝钧认为殷周时期烹饪方法“主要的不外蒸煮二事”,其原因恐怕是考古发掘出的殷周时期的炊器多属蒸煮之器。‎ B.1923年在河南新郑出土的青铜炊器“王子婴次之炒炉”,是证明炒法至迟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这一结论的重要依据。‎ C.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和江西靖安出土的两件炉盘表明,《楚辞•大招》中“煎鰿臛雀,遽爽存只”的记载确有其事。‎ D.炒法虽然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但技艺不如现代的高,因为当时煎和炒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别,炒菜的品种也不够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C 。‎ A.陶制烹饪器出现前,应只有“烧”“烤”“石烙”“石烹”四种烹饪法,其它烹饪法是陶制烹饪器产生后才出现的。‎ B.烹饪水平的提高、烹饪方法的增多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伴随的,新石器时代如此,先秦的其它时期应该也是如此。‎ C.在不断提高的烹饪水平的推动下,先秦时期的炊器,经历了从无到有、种类由少到多、制作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D.有学者错误认为炒法在先秦时期尚未发明,这可能是他没有见到能证明炒法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的相关考古资料。‎ ‎【考点】一般实用类阅读.‎ ‎【分析】解答理解概念类题目的方法是:①要找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和特征;②要放在具体语境中去理解;③要把握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④要依据题干和选项找到信息所在的文本位置,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张冠李戴,不可无中生有,不可曲解原意等,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解答】(1)C项以偏概全.根据原文第二段,不借助任何烹饪器,直接用火烧烤动植物以供食用的是“烧”和“烤”,不包括“石烙”“石烹”.‎ ‎(2)D项强加因果.“煎和炒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别,炒菜的品种也不够多”不是先秦时期炒法“技艺不如现代的高”的原因.‎ ‎(3)C项条件与结果关系不成立.先秦炊器的发展由不断提高的烹饪水平推动的说法错误.‎ 答案:‎ ‎(1)C ‎(2)D ‎(3)C ‎ ‎ 二、古代诗文阅读 ‎2.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 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权信之,遽烧围走,城用得全。拜济丹阳太守。民有诬告济为谋叛主率者,太祖闻之,曰:“蒋济宁有此事!有此事,吾为不知人也。此必愚民乐乱,妄引之耳。”辟为丞相主簿西曹属。‎ 文帝践阼,出为东中郎将。帝问曰:“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济对曰:“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于是帝意解。明帝即位,迁为中护军。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济上疏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诏曰:“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济才兼文武,服勤尽节,每军国大事,辄有奏议,忠诚奋发,吾甚壮之。”景初中,外勤征役,内务宫室,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济上疏曰:“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夫欲大兴功之君,先料其民力而燠休之。”诏曰:“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 齐王即位,迁太尉。是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颺等轻改法度。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进封都乡侯,邑七百户。济上疏曰:“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固辞,不许。是岁薨,谥曰景侯。‎ ‎(选自《三国志•魏志十四》)‎ ‎(1)对下列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字:在古代中国,名多由长辈起取,并往往通过取名体现对子女的期望;字一般是成年时所取,与名的含义往往有关;字一般供晚辈或平辈称呼。‎ B.迁:古代可以用迁表示官职的升降或调动,一般“左迁”指贬官,“右迁”指升官,此处“迁太尉”应该为升官。文中表示与官职任授等有关的词语还有“拜、辟、出”等。‎ C.薨:《礼记•曲理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薨在古代可以用于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有时也用于王妃皇子或外藩王公等。‎ D.谥:即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进行评价,文中的谥号还有“文帝、建安”等。‎ ‎(2)下列对原文画线的句子划分停顿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B ‎ A.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 B.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 C.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 D.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 ‎(3)下列句子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孙权率兵围攻合肥,而太祖的大军正在攻打荆州,且发瘟疫,只有派遣将军张喜一个人带领一千骑兵,加上汝南的士兵去解合肥之围。‎ B.有人诬告蒋济是谋叛主要策划人,太祖听说后,自认识人清明,绝不相信诬告之词,还征召蒋济担任丞相主簿西曹属。‎ C.蒋济劝谏明帝要想建立伟大功业先要估计老百姓的能力,并安抚百姓疾苦。明帝下诏表扬他尽进忠言。‎ D.丁谧、邓颺等人凭着跟随太傅司马宣王屯兵洛水浮桥,诛杀曹爽等人的功劳,加封受赏,蒋济上奏不同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 ‎②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 ‎【考点】文言文阅读.‎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基本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解答】‎ ‎(1)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基本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一要立足课本,适度扩展,平时在课本中涉及到的古代文化知识,要以“重要”为标准,注意知识的迁移和延伸;二要点面结合,增强感知:复习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重点和薄弱为中心,将相关知识内容予以迁移、扩展,比如识记重要作家、作品,可以其主要作品为中心,将其生平、主要创作风格等一并识记.D文中的谥号还有“建安”等说法错误,“建安”不是谥号.故选D.‎ ‎(2)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能力.解答本题可结合文意或句中有标志作用的词语来断句,再就是明确所给语段的基本意思.“之” 表示“的”,承接后文的“策”,表明一种策略,应该断开,再根据文中的关键语句,如“社稷”“必加有功”“今”,这些词句都是断句的标志,译文:太傅独自决断,想出高明的计谋,陛下彰显他忠心和节操,罪人伏法,这是国家的福气.分封、宠爱、庆贺、赏赐,一定要给予有功之人.现在,说到谋划,我事先并不知道,说到打仗,并不是我亲自统率的.故选C.‎ ‎(3)此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D项,“蒋济上奏不同意”错误,是蒋济因功受赏并上奏推辞原文表述为“固辞,不许”.故选D.‎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翻译语句要准确翻译关键词语.‎ ‎①句中,关键词“太重”译为“太被倚重”、“左右”译为“身边的人”、“蔽”译为“被蒙蔽”.译文:大臣太被倚重,国家就有危险,身边的人太受宠幸,自身就会被蒙蔽,这是自古以来最大的警诫啊.‎ ‎②句中关键词“使”译为“役使”、“农隙”译为“农忙的空隙时间”、“夺”译为“耽误”.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译文:凡是要役使(驱使或差使)百姓时,一定要等到农闲时候(或农忙的空隙时间),不能耽搁他们(耕作)的时间.‎ 参考答案:‎ ‎(1)D ‎ ‎(2)B ‎ ‎(3)D ‎(4)①大臣太被倚重,国家就有危险,身边的人太受宠幸,自身就会被蒙蔽,这是自古以来最大的警诫啊.‎ ‎②凡是要役使(驱使或差使)百姓时,一定要等到农闲时候(或农忙的空隙时间),不能耽搁他们(耕作)的时间.‎ 参考译文:‎ 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建安十三年,孙权率兵围攻合肥.这时,太祖的大军正在攻打荆州,军中发生了瘟疫,只有派遣将军张喜一个人带领一千骑兵,加领汝南的士兵来解合肥之围.蒋济于是秘密禀报刺史,假称得到了张喜的书信,说前来救援的步兵骑兵共有四万人,现在已到雩娄.孙权相信了,立即烧毁围城的营阵就撤离了,合肥城因此得以保全.后来任命蒋济为丹阳太守.有一个人诬告蒋济是谋叛主要策划人,太祖听说后,说:“蒋济难道会做这种事!如果做了这种事,那我是不了解人了.这一定是愚蠢的老百姓故意扰乱,道听途说罢了.”征召蒋济担任丞相主簿西曹属.关羽带兵围攻樊城和襄阳.太祖认为汉献帝在许都,离关羽的军队比较近,想要迁都.蒋济劝阻太祖说:“刘备、孙权,表面关系亲近,实际上却各有打算,关羽军事上得势,这是孙权一定不希望看到的.可派遣人去游说孙权,劝他在后面偷袭关羽,许诺割让江南来赐封孙权,这样樊城的围困就自动解除了.”太祖按照他的话去做.孙权听了后,立即带兵向西偷袭公安、江陵.关羽于是被孙权擒获.‎ 文帝即位,蒋济从京城出来,担任东中郎将.文帝问他说:“你所看到的天下风俗教化好不好?”蒋济回答说:“没有听到其他的好话,只听到要亡国的话罢了.”文帝显出愤怒的神情,并问他其中的原因,蒋济都一一地回答,于是文帝的怒气消解了.明帝即位,蒋济升为中护军.当时中书监、令专有大权,蒋济上疏说:“大臣权力太大,国家就有危险,左右的人太受宠幸,皇上就会受蒙蔽,这是自古以来最大的警诫啊.”明帝下召表扬说:“刚直的大臣,是国君所仰仗的.蒋济文武兼备,任职勤劳,极尽节操,每有军国大事,当场有提出建议的奏议,对朝廷忠诚,做事奋发努力,我非常欣赏他的勇敢.”景初年间,对外征战频繁,国内大建宫室,长期分离的人很多,并且连年饥荒,谷物匮乏.蒋济上疏说:“陛下正当发扬前人的事业,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功业,实在还未到高枕无忧地治理的时候.”凡是要役使老百姓时,一定要在农闲时候,不能耽搁他们耕作的时间.那些想建立伟大功业的国君,先要估计老百姓的能力并安抚他们的疾苦.”明帝下诏表扬说:“除了护军(蒋济),我听不到这样的话.”‎ 齐王即位,蒋济升迁为太尉.这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颺、等随意改变法律法规.凭着跟随太傅司马宣王屯兵洛水浮桥,诛杀曹爽等人的功劳,加封为都乡侯,邑七百户.蒋济上疏说:“太傅独自决断,想出高明的计谋,陛下彰显他忠心和节操,罪人伏法,这是国家的福气.分封、宠爱、庆贺、赏赐,一定要给予有功之人.现在,说到谋划,我事先并不知道,说到打仗,并不是我亲自统率的.”坚决地推辞,齐王不答应.这一年蒋济死了,皇上给他的谥号是“景侯”.‎ ‎ ‎ ‎3.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夜 雨 清•黄景仁 潇潇冷雨洒轻尘,僵卧空斋百感新。‎ 旱久喜滋栽麦陇,泥深恐阻寄书人。‎ 希声或变中宵雪,贵价先愁来日薪。‎ 岁暮柴门寒较甚,可堪此夜倍思亲。【注】黄景仁,清代诗人,文学家。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三年诗的颔联在写作手法上主要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本诗表现了哪些复杂的情感。‎ ‎【考点】古诗词阅读.‎ ‎【分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 ‎(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颔联的大致意思,然后根据其意思进行判断,“旱久喜滋栽麦陇,泥深恐阻寄书人”一联中,“喜”与“恐”构成对比,这种鲜明的对比,体现的是诗人内心的纠结矛盾之情.意思对即可.‎ ‎(2)此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注意抓住标题中的“新”“喜”“恐”“愁”“寒”“思亲”和注释中“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的作答.‎ 答案:‎ ‎(1)颔联运用对比的手法,把久旱逢雨后为农人感到高兴与害怕雨后道路泥泞,为自己寄信的人难以到来的担忧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矛盾复杂的心情.‎ ‎(2)本诗表达的情感比较复杂,既有对夜雨的喜爱,又有在外漂泊的孤独、书信受阻的担忧、生计没有着落的痛苦,还有深切的思乡之情.(每条2分,答对三条以上且结合诗句分析给6分)‎ 赏析:‎ 好像以前跟大家说过,清诗很少有写得好的,但是量特别大,只要是个识文断字的,都要写诗.你看全唐诗只有四万多首,而光乾隆皇帝一个人就写了四万多首,所以你可以看到《全唐诗》《全宋词》,就是看不到《全清诗》,因为这工作没法做.我发现现在出语文题有这样一个倾向,就是选一些特别冷僻的诗,你不理解这首诗,你在网上,在任何人的鉴赏文集里面,根本找不到对这种诗的鉴赏和分析.以前出语文题,选一首名家的作品,你只要在网上一搜,关于分析这首诗的文章铺天盖地,我们就省去了好多麻烦.而这种冷僻的诗只有自己去分析了,但我们只要一分析,就是原创.‎ 下面我们试着一起把这首诗分析一下,看这首冷僻的诗作,究竟好不好.首先看题目叫“夜雨”,好不好?真的不好吗?那你有没有想过白天下雨和晚上下雨它有什么区别,给你的感觉一样不一样?对,是不一样.那白天下雨感觉是什么样的?我们都现在变得对周围的环境不太敏感了,也不像古人那样多愁善感了.但如果夜晚下雨,你一定会有点感觉,是吗?你有没有发现古代诗人写的雨往往是在晚上下的,他大清早下雨的比较少.你看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为什么要在晚上下雨呢?雨也自己不会挑选时间啊,是不是把雨下在晚上更加适合抒发一种情感?你看“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诗意就来了,那种凄冷的感觉,那个孤独的背影,跃然纸上.另外,古代诗歌里面的雨它下在晚上往往有一种声响,因为是在晚上,这种声响就更加突出.而且这些冰冷的雨滴一般会滴落在梧桐叶上,芭蕉叶上,而很少会滴落在榆树叶上,这是为什么?对,叶子大,容易发出更大的声响,而且诗人一直在听雨声能说明什么呀?没睡着嘛!为啥没睡着啊?对,心情不好.而且这雨声,有时候会响到天亮,“空阶滴到明”,这是写雨吗?他在写自己呢,写自己彻夜未眠.当然,我们把话不能说得太绝对,杜甫也写夜雨,写《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把雨写得像一个有情感有温度的人一样.这就是杜甫,他容易为老百姓考虑啊.‎ 所以我们解诗,得从细处入手.你看简简单单一个题目,只有两个字,我们就可以分析出这么多的信息来.‎ 咱们先看第一句,“潇潇冷雨洒轻尘”.现在我要问你,“潇潇声”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这个世界有好多声音让你去听,你得准备好一个特别敏感的心,才能感悟各种各样的声音.比如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萧萧声.那你有没有注意到“潇潇声”和“萧萧声”它有什么区别?陶渊明提前给自己写挽歌,“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他写在万怐肃杀的深秋九月,荒草茫茫,白杨萧萧,送行他的队伍,就走在这样的环境里.联系到杜甫写落木萧萧,陶渊明写白杨萧萧,那你认为萧萧声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嗯,是秋天的声音,是听了以后让你心里很难受的冰冷的让你浑身抽紧的声音.当然,除了草木摇动的悲凉之声以外,萧萧声还可以是别的声音.李白写“萧萧班马鸣”,杜甫写“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可见马叫声也是萧萧声,是马嘶鸣的声音.“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是风的悲鸣声.总之,萧萧声是带了凄凉冰冷悲壮的感觉的.那加个三点水就成了潇潇声,是不是好听的声音呢?也不是,不过它跟雨关了.柳永写“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李涉写“暮雨潇潇江上村”,李清照写“潇潇微雨闻孤馆”,这声音就不是雨声,而是自己的一怀愁绪啊.可见你要写愁啊,一定要把环境营造得特别冰凉才是.‎ 先看一二两句.‎ ‎“萧萧冷雨洒轻尘,僵卧空斋百感新.”‎ 这里一开始写“潇潇冷雨”,就已经给你奠定了一个情感基础.这个作者黄景仁他夜晚不好好睡觉,谢潇潇雨声,心情好不好?不好.一个特别敏感的人,听到夜雨潇潇,心情马上会低落下来.如果你客身在外,你听到这样的声音,你还会安然睡去吗?但后面几个字忽然转了,叫“洒轻尘”,这什么情况?这一定是白天天气不好,有雾霾,一场细雨,把这一切全都扫荡了,整个世界变得通透干净冰凉,这是好的感觉,是吧?但第二句马上又一转,“僵卧空斋”,僵卧是一个很不好的状态,陆游不是也写了“僵卧孤村”嘛.陆游僵卧在孤村,可见这僵卧的处所也是个问题啊.作者僵卧在哪里?对,空斋!空斋能说明什么呀,一个人,孤独,寂寞,寂寥.一个人客身在外内心充满孤独感的时候,最怕听到的声音就是潇潇雨声!那是揪心的声音,不想听见的声音,而且又是在夜晚.所以他告诉你,现在的情况是百感杂陈.不过他又用一个“新”字来做总结,这个新我们想它既有着刚下完雨以后整个环境它变得耳目一新的这种感觉,另外还有,因为这场冷雨,他自己的各种情绪现在变得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再看第二联.‎ ‎“旱久喜滋栽麦陇,泥深恐阻寄书人.”‎ 咱们先问,这两句是实写还是虚写?当然虚写.因为这是设想中的事.大家在这里的体会可能不是很深刻,因为大家没有种过庄稼.你付出了那么多,你劳作了那么长的时间,结果最后因为干旱而颗粒无收,那种灰心和失望,我们是体会不到的.一年的生计,就是一场雨的事儿.所以久旱逢雨,会给人带来欣喜若狂的感觉.但下了雨毕竟有泥,而且以前没有柏油路,遇上天阴雨湿,路就不好走.这就有了作者下面的担心,泥深恐阻寄书人.这里担心收不到书信,就让我们想到前面他说说的僵卧空斋,也找到了之所以孤独寂寞无聊的一个原因了,就是他在这里有所期待,期待一封书信的到来.但是他在期待谁的信呢?我们又不知道.这就让作者在面对这场雨的时候,心情就比较矛盾了.‎ 第三联.‎ ‎“希声或变中宵雪,贵价先愁来日薪.”‎ 第三联按照律诗的常理要转嘛,怎么转呢?他忽然有一种担心,担心这雨在后半夜会变成雨夹雪,第二天柴火肯定要涨价了.那他替谁担心呢?或许是自己家,或许是心忧天下呢.这都有可能啊,可是往往这样,就像杜甫自家住不起房子,还在高声呼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都是诗人的担当意识.现在看来,这首诗的情感就更复杂了,甴孤独寂寞到坦心再到深深的担忧.‎ 第四联.‎ ‎“岁暮柴门寒较甚,可堪此夜倍思亲.”‎ 岁暮柴门,天阴雨湿,凄凄惨惨戚戚,客身在外的作者最后直呼想家,想家,特别想家!‎ 这又给这首诗加了另外一种情感,就是思乡之情.‎ ‎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 丛菊两开他日泪 , 孤舟一系故园心 ”两句生悲情于从前,托相思于万里,写出离蜀历经两秋,眼下旅途的漂零。‎ ‎(2)苏轼《赤壁赋》中“ 寄蜉蝣于天地 , 渺沧海之一粟 ”两句,运用比喻感叹人生的短暂与自身的渺小。‎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问征夫以前路 , 恨晨光之熹微 ”两句写问路于行人,迫不及待,而嫌时间过得太慢,表现其急切盼归的心情。‎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题干要求,然后根据题干中的关键点及平时积累进行解答.注意字形,不要出现错别字,写后要检查.‎ ‎【解答】(1)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重点字:菊、园)‎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重点字:蜉、蝣、渺、沧、粟)‎ ‎(3)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重点字:征、熹)‎ ‎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饶宗颐:独步中华,独树一帜①2012年底,望百之年的饶宗颐先生当选法兰西学院外籍院士,先生本人常说一句话“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就是做学问要求真、求正,才能立足于大潮之中不失独立之精神。‎ ‎②张大千先生曾评价饶先生说:“他的白描,当世可称独步。其山水画,更是推陈出新,自成一派。”季羡林先生认为饶先生“涉及范围广,使人往往有汪洋无涯涘之感,这在并世学人中并无第二人”,并直言“近年来,国内出现各式各样的大师,而我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就是他。”‎ ‎③1917年仲夏,饶宗颐先生出生在广东潮安的一个儒商之家,父亲饶锷是名贯岭南的知名学者,并曾大力支持当时的进步文艺团体“南社”,饶家天啸楼的十万卷藏书更是名极一时,这样的家庭氛围深深地烙印在饶先生的儿时记忆里。对饶宗颐来说,16岁那一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一年,他的第一篇论文《潮州旧志考》,发表在《禹贡》杂志上,这为他日后气象非凡的学术生涯埋下了伏笔。到了18岁,他便子继父业,完成了父母的遗作《潮州艺文志》.这部著作震动了当时的中国学术界,对后来各地方志的编撰产生了深远影响。‎ ‎④23岁,饶先生应顾颉刚先生之约,开始编纂《古史辨》第八册《古地辨》,这意味着刚刚弱冠之年的他就已经得到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充分认可和肯定,遗憾的是,他的相关书稿尚未出版便毁于战火,然而战火并没有阻扰饶宗颐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他最终在29岁斩获了《楚辞地理考》,沿着顾颉刚等先生们的足迹开辟了《楚辞》研究的新天地,为战火硝烟中的华夏文明保留了一份希望。‎ ‎⑤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积累和沉淀,1982年,65岁的饶宗颐先生提出了田野考古、文献记载和甲骨文考据相结合的研究夏文化的“三重证据法”,强调出土古文字材料的重要性,继承并补充了王国维先生的“二重证据法”。到了2003年,饶先生进一步指出,要尽量运用出土文物的文字记录,作为第三重证据的主要依据,充分利用其他地区新出土的文物,详细考察其历史背景,最终将“三重证据法”扩展为“五重证据法”。“五重证据法”,从文明传承发展的高度审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当代国际汉学领域甲骨学,敦煌学、简帛学的创建和深化。‎ ‎⑥‎ 进入新世纪,年逾90岁高龄的饶宗颐先生并没有停止他探索的脚步。2006年,饶先生发表了《中国西北宗山水画说》,独到地提出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他以比较的视野,从古代中国、印度地理知识的交汇融合出发,通过探讨古代的“地中”观念,确定了“西北宗”论的艺术地理区域。饶宗颐先生从汉唐以来的文化脉络,梳理了传统诗歌和书画领域中大西北风景的绰约风姿,犀利地指出:明清以来书画理论中的视野局限,即董其昌所创的山水画“南北宗”论,并不能涵盖包括大西北在内的中国山水的风景世界。饶先生通过旷远、窎远、荒远“新三远”的艺术理论,指出传统“三远”的平远、高远,深远已不足以描摹西北峰峦、丘壑的壮美。他还在继承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皴法。饶先生不仅在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更是身体力行地参与到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的艺术实践中,创作了以《西岳》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传世佳作。‎ ‎⑦2011年,饶宗颐被授予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饶先生在获奖致辞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向以来,不论在学术还是艺术的追求上,我都坚持着三点,就是‘求真’‘求是’及‘求正’.这三点,对于一个做学问或是做艺术的人来说,是一个最基本的态度。”正是这样的学问、人格、胸襟、气魄,共同铸就了饶先生的学术、艺术成就以及横贯这些成就背后的中国视野。‎ ‎(删改自《光明日报》)‎ ‎【注】窎(diào)远:(距离)遥远。‎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BC ‎ A.文章以时间与相关事件为线,记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饶宗颐在战火中挣扎、在文学中磨砺、在绘画中提高的生命历程。‎ B.文章首尾两处引用饶宗颐先生自已的话,既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同时也可以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传主的内心世界。‎ C.饶宗颐在青年时期得到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充分认可和肯定,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使他为华夏文明做出了贡献。‎ D.饶宗颐认为,研究复文化要尽量以出土文物的文字记录为主要依据,还要深入考察,详细研究这些记录的历史背景。‎ E.对中国传统文化,饶宗颐虽不能身体力行参与创作,却能深入地进行理论研究,这充分表现出他自强不息的高尚品格。‎ ‎(2)阅读第③﹣⑤段,概括饶宗颐先生在学术上的主要成就及其影响。‎ ‎(3)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饶宗颐能“独步中华,独树一帜”,与他“推陈出新”和“涉猎广泛”两方面有关,请结合第⑥段内容,就对其中一方面的理解。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考点】传记阅读.‎ ‎【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2)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3)此题考查学生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解答】(1)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C项“在战火中挣扎、在文学中磨砺、在绘画中提高”程度重;B项“详细研究这些记录的历史背景”说法不完全正确;E项“虽不能身体力行参与创作”错误.‎ ‎(2)在阅读中要把握关键,具体辨别,严格筛选,这样才能在众多的材料中略过那些无关的信息,抓住主要信息.辨别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等.通过整体阅读,筛选和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态度.这方面的信息一般隐含在文章的材料及作者相关的评说中,做题时一定要准确分析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与思想倾向,并要具备一定的抽象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这是一道文意的局部概括题目,答题区位在文章三、四、五段,找到文中的主要事件,答题时要尽量运用文中词语分条作答.答题是要同时重视贡献和影响,主要的词语:16岁第一篇论文《潮州旧志考》;18岁,完成了父母的遗作《潮州艺文志》;对后来各地方志的编撰产生了深远影响.29岁斩获了《楚辞地理考》,开辟了《楚辞》研究的新天地,为战火硝烟中的华夏文明保留了一份希望.1982年,提出三重证据法;2003年,扩展五重证据法,推动了当代国际汉学领域甲骨学,敦煌学、简帛学的创建和深化.‎ ‎(3)这是一道段落作用的题目,答题时先答出段落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回答作用,第二段的内容是两位大家对传主的评价,凸显传主的地位和影响,作用主要是照应开头和为下文做铺垫,结合文意答出照应开头的什么,为下文的什么作铺垫.第②段在文中主要是为文章做铺垫,照应文章开头.‎ ‎(4)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请结合全文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答题时一定要结合传主的经历,不能抛开原文随意拓展,答题时可以是两个方向,第一,就某一点结合文章作深入的探究,即向内挖掘,这种方式一般不扩展,指结合文章例句事例即可;另一种方式适当结合现实探究,即向外拓展,即适用于结合现实谈自己的看法的题目.本题适用于第一种,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注意在列举原文第六段事件的基础上,适当的总结、概括.本题在理解时要注意结合“创新精神”等内容进行理解.‎ 答案:‎ ‎(1)BC ‎(2)①18岁完成了父亲的遗作《潮州艺文志》,震动了当时的中国学术界,对后来的各地方志编撰产生了深远影响.②29岁写下《楚辞地理考》,开辟了《楚辞》研究的新天地.③提出“三重证据法”,最终扩充为“五重证据法”,推动了当代国际汉学领域甲骨学、敦煌学、简帛学的创建和深化.‎ ‎(3)①从绘画等学术角度评价饶宗颐在当代学术界的地位与影响.②为下文对饶宗颐取得成就的叙述作了铺垫.③照应题目,表达了对饶宗颐的高度赞扬之情.‎ ‎(4)观点一:“推陈出新”与他能够在绘画领域有所建树关系密切.‎ ‎①饶宗颐针对明清以来书画理论中的视野局限,提出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指出传统“三远”的不足,并提出了新“三远”的艺术理论;在继承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皴法.‎ ‎②只有推陈出新,保持独立精神,才能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取得成功.‎ 观点二:“涉猎广泛”与他能够在绘画领域有所建树关系密切.‎ ‎①饶宗颐从古代中国、印度地理知识的交汇融合出发,确定了“西北宗”论的艺术地理区域;从汉唐以来的文化脉络,梳理了传统诗歌和书画领域中的相关内容,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 ‎②只有涉猎广泛,视野广阔,才能在此基础上取得成功.‎ ‎ ‎ 五、语言文字运用 ‎6.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全不恰当的一组是(  )‎ ‎①将“谣言并非止于智者,而是止于下一个谣言”奉为圭臬的网络谣言制造者“秦火火”等人,因涉嫌犯罪被依法刑拘。‎ ‎②辽宁抚顺遭遇特大暴雨袭击,受灾严重,全省人民毁家纾难,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浓浓乡情给灾区人民带来无限温暖和抚慰。‎ ‎③在那样的时代中,有的人尽量为自己树碑立传,文过饰非,很少有人像瞿秋白这样坦荡无私,光明磊落,直面自己。‎ ‎④如今,时代发生了巨变。我们依然要研讨经典,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经受了千百年的时间考验,其传达的很多道理依然牢不可破,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 ‎⑤他气功充盈,有穿云裂石之力,更不用说小小的砖块了,于是他微微一笑,双手抱拳,开始了他绝妙的舞台表演。‎ ‎⑥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上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A.④⑤⑥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②③⑥‎ ‎【考点】成语.‎ ‎【分析】该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解答】①正确,奉为圭臬:奉:信奉;圭:测日影器;臬:射箭的靶子;圭臬:比喻事物的准则.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符合语境;‎ ‎②不合语境,毁家纾难:毁:破坏,毁坏;纾:缓和,解除.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语境中全省人民并没有捐献所有家产;‎ ‎③正确,文过饰非:文、饰:掩饰;过、非:错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符合语境;‎ ‎④对象错误,牢不可破:牢:牢固.异常坚固,不可摧毁.也用在指人固执己见或保守旧习.不能用来形容“道理”;‎ ‎⑤对象错误,穿云裂石: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不能用来形容“气功”;‎ ‎⑥正确,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符合语境;‎ 故选:C.‎ ‎ ‎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出现的电子手,但因为它没有感觉,灵敏度差,不能做精细动作,所以远不能满足病人的要求.‎ B.在古代西方,许多建筑物与神权有关,需要与神一样永恒,由于不耐久的木材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坚固而不易腐蚀的石材就得到了西方人的青睐.‎ C.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对种种不爱惜人民币的错误做法,以及随意将人民币放大后销售,尚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D.由于改编者没有很好地理解原作的精髓,任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地减弱了原作的思想性.‎ ‎【考点】病句辨析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熟悉病句类型,然后根据语感法、缩句法或是造句法等进行辨析.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句式杂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是病句题中常出现的六种类型,学生在平时应注意归纳.‎ ‎【解答】A.不合逻辑,“市场上出现的电子手”的主语应该是“市场上”,将“的”改为“了”;‎ B.正确;‎ C.虚词误用,否则“尚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部分缺少相应的主语,应删去“对”;‎ D.成分残缺,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去掉“由于”;‎ 故选:B.‎ ‎ ‎ ‎8.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课堂教学是按照既定的教学设计程序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____它是一种动态发展变化过程,涉及各方面的复杂因素,学生的思维发展与转换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教学思维的指向有条不紊地进行,有时就难免会出现精神疲惫、思维怠滞和心理位置错位,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节外生枝”的问题。‎ A.不仅 而且 因为 所以 甚至 B.虽然 但由于 又 也 甚至 C.之所以 是因为 还 如果 那么 D.既然 那么 而且 还 如果 A.A B.B C.C D.D ‎【考点】词语(熟语)使用.‎ ‎【分析】此题考查了语言的连贯.命题角度是关联词语的使用.‎ ‎【解答】第一、二空前后的句子是转折关系,排除,C项;第三、四空之间的句子是并列关系,排除A项;第五空前后句子是递进关系,排除D项.‎ 故选:B.‎ ‎ ‎ ‎9.下面是为父亲举办个人书画展的杨先生给某知名书画家写的一份邀请函的正文内容,其中有五处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 明日请您屈驾到府上一坐,令尊珍藏的墨宝将悉数展出,届时请您一饱眼福。明早七点请您在家恭候,我们将有专车迎接。真诚期待您的拜访!‎ 将 府上 修改为: 寒舍 。‎ 将 令尊 修改为: 家父 。‎ 将 一饱眼福 修改为: 批评指正 。‎ 将 恭候 修改为: 等候 。‎ 将 拜访 修改为: 光临 。‎ ‎【考点】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语言得体就是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语言表达适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2)语言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3)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4)语言表达有分寸感.‎ ‎【解答】本题语境为“邀请”,“府上”应称呼别人家的府第,以示尊敬,此处应用谦辞“寒舍”;“令尊”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此处称呼自己的父亲用错对象,应该为“家父”;“一饱眼福”是看到珍奇或美好的事物,精神上得到很大的满足,用于称别人的事物以示尊敬,此处应用谦辞“一饱眼福”等;“恭候”是敬辞,不能用于“别人等候”,应该为“等候”;“拜访”是敬辞,用于到别人家探访,此处应该为“光临”.‎ 参考答案:‎ ‎“府上”修改为“寒舍”;“令尊”修改为“家父”;“一饱眼福”修改为“批评指正”(或“不吝赐教”);“恭候”修改为“等候”;“拜访”修改为“光临”‎ ‎ ‎ ‎10.如图是文章写作中有关写作材料收集后的处理方式,请把这个处理方式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字。‎ ‎【考点】图文、表文转化.‎ ‎【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题目内容,要求是“请把这个处理方式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字”,其次就是认真观察漫画内容,根据画面内容和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解答】本图是文章写作中有关写作材料收集后的处理方式,本图介绍了材料的整理和取舍标准,整理材料包括整合同类材料和删去冗繁的材料;取舍材料的标准包括适切题目和注重特色,根据以上分析可以运用准确、简明的语言概括收集材料后的处理方式;‎ 参考答案:‎ 材料收集好以后,需按照取舍标准选择材料,材料选择不仅要适切题目,而且还要注意特色,材料选择好后,就整合同类材料,并将材料中冗繁的部分删去.‎ ‎ ‎ 六、写作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有人说,你是谁,便遇见谁。‎ ‎ 也有人说,遇见谁,你便是谁。‎ ‎ 是心态影响了我们的际遇还是际遇改变了我们的心态?抑或其他?‎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 ‎【考点】材料作文.‎ ‎【分析】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从思维角度看,本题关涉范畴思维与辩证思维,有一定难度.抓住材料中的“你”、“谁”两个词语,“你”是指内因,“谁”是外因.事物的发展有外因和内因的关系,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再提高一步就是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尔后再谈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问题.‎ 你是谁,便遇见谁.唯有安于心,才能创造出最好的自己,遇见那些对的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只有我们自己的心才能决定自己是谁.遇见谁,你便是谁.实之不然.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外界的人与事只是事物发展的外因,只能加快或延缓事物的发展,并不影响其内在.因此,遇见谁,并不能决定你是谁.安于心,无论遇见谁,你还是你.不难看出,并不是你是谁,便遇见谁,也不是遇见谁,你便是谁.最主要的是寻到那一方净土,做好自己,做对自己.‎ 参考立意: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外因的重要性;内因的重要性.‎ ‎【解答】种子与阳光  人生好比一朵花.是它的种子决定了这是一树飘扬的繁樱还是一朵墙角暗芳的夜来香;然而若没有阳光的哺育,春雨的润泽,它一辈子或许都不会生根发芽.如果幸运得多,遇见春阳与甘露,那么它会绽放得更加灿烂.‎ ‎  人们说的都没有错.“你是谁”即为人的本质,是蕴藏在种子里的品种;而“遇见谁”则是外部条件,是阳光和雨露.你脚下踏着的路昭示着一路将会遇见的人,然而“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人也无法在两个时刻作为同样的一人.遇见了,无论经历的是欢声笑语亦或是憎恶泪水,分别之后,你就总会汲取些什么,而有别于原先无知的懵懂的自己.‎ ‎  一切都要回到那颗种子说起.初心决定着你是谁,你要走怎样的路.梵高在心中埋下一颗色彩的种子,罗丹在心中埋下一颗线条的种子,尼采在心中埋下一颗唤醒的种子…正是有了种子的扎根,才会绽放这样一位天才的后印象派大师,这样一位敢于把真实赤裸裸呈现于世人的艺术家,这样一位敢于用“雷霆与火焰”向人类说话的神我论者.先驱者往往怀着探索的种子,才会选择一条光荣的荆棘路,才会遇见最黑暗的夜和最美的黎明.‎ ‎  种子发芽,雨水、阳光的到席便尤其重要了.中国诗文化的种子从《诗经》中发芽,倘若没有魏晋古体诗的浸润,汉乐府的四六尝试,唐代诗语言最灿烂的话又怎么会绽放呢?然而于其生长中,却总是有不断的创新和失败罢了.‎ ‎  这样想来,或许只有艰难的环境才更能促成人生的绚烂吧?‎ ‎  杜甫在“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凄苦中才极致地表现了文学的人道主义关怀.倘若没有那场安史之乱呢?他是否还是那位能看到路边冻死骨的“诗圣”?‎ ‎  我想,他依旧会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却不会有如同现在的惊人动魄之作.从岩缝中破顶而出的苍松愈加雄起苍劲;在冰雪中傲然绽放的梅愈加冷傲凄美.温室的气候培养千篇一律的娇贵,只有在风霜雨雪中磨砺过的花才饱含生之热情.‎ ‎  现代人却往往贪欲太甚,补习磨平了自己的心性,而眼巴巴盼望多遇见些权势之人.伸长了枝干往空气混浊的暖气棚里探头探脑,最后也只微微开出皱纹满面的枯花.‎ ‎  要谨记于心得便是相信我就是我,在命中无数次巧合的遇见之时,接受苦难也接受阳光,避开污浊不染淤泥.请攀紧冬日的阳光,让种子开出风姿绰约的花.‎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