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2.50 KB
  • 2021-06-09 发布

专题04 实用类阅读之科普与新闻(练)-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

  • 6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备战2017年高考二轮讲练测 训练基础 ‎1.(2016届山西省忻州一中、长治二中、康杰中学、临汾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四校联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阅读是一个民族持久的功课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邬书林访谈录 记者:“全民阅读”今天已经成为一股热潮。从2006年中宣部等八部委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至今已近10年。今天回过头来看,您认为我们做得怎么样?‎ 邬书林:我认为现在态势很好,中央重视、社会认同、民众参与、活动健全,经过10年努力,全民阅读有了非常坚实的基础。现在全国31个省700多个市都已开展了形式多样、民众广泛参与的阅读活动。阅读不仅仅是个人的事,阅读已经走进学校、社区、军营、农村甚至高墙。江苏、湖北、深圳、辽宁等地先后完成了全民阅读的地方立法工作,确定了全民阅读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法律地位,把全民阅读上升为法律法规,我认为这是一个标志性的重大进展。‎ 对一个民族而言,阅读是一项长久的文化工作,绝不是一时的。如何把全民阅读作为一项基础性的长期性的工作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需要好好总结前10年的经验。‎ 记者:您认为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 邬书林:把全民阅读作为中华民族提升整体国民素质的重要工作长期不懈地抓下去,需要总结过去10年的经验。我认为,首先要提高认识,要对阅读的功能、意义,阅读的本质给予进一步的认识。阅读的本质是通过阅读去借鉴、吸收和掌握前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智慧。现在有很多人认为阅读主要是用来提升修养,我觉得这不是阅读行为的本质。阅读的本质是要获取知识,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之上有了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再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这两者并行不悖。‎ 今天我们要很好地用阅读这个工具来提升国民素质,用全人类的图书把中华民族武装起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基础。‎ 记者:对于全民阅读重要意义,现在社会和民众已有共识,那么国家、政府层面还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邬书林:我们不是一般地提倡全民阅读,而是要把全民阅读持久深入、实打实地推进下去,这就需要做很多工作。这几年的两会,我都联合政协委员上交“‎ 关于尽快出台《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提案”,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公共图书馆和农家书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另外,养成阅读习惯是一门科学,0到6岁是阅读的启蒙阶段,使儿童通过阅读养成阅读兴趣,从阅读中找到快乐;6到12岁小学教育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使孩子基本掌握阅读的方法;12到18岁是巩固阅读习惯,提升阅读水平的关键阶段。打好这三个基础,终身阅读才有可能,活到老、学到老才有坚实的阅读习惯基础。专家学者要为整个国家提升阅读水平做好表率,同时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记者: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说到中国人阅读量不足有些国家的1/10。从近年调查情况来看,国民阅读率虽然在上升,但速度比较慢。您如何看待中国国民阅读率低的问题?‎ 邬书林:对这个问题要实事求是地看。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国家的文盲率是80%,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文盲率是34%,最近这次人口普查统计显示文盲率是4%。解决阅读问题首先要解决文盲,我国的文盲问题才刚刚解决,国民阅读率不可能有多高。我坚信孩子的阅读率会越来越高。其次,现有的阅读率的统计指标还要进一步完善。要把图书馆的数据和其他形式的阅读数据也纳入其中。第三,我国的国民阅读率的确亟待提升。‎ 不过,现在信息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我们阅读提供了非常好的工具,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阅读的人数大增。我最近反复强调这个观点,不要以为通过手机阅读就不是阅读,不要以为通过电子阅读器阅读就不好。相反,新技术极大提升了阅读效能。根据美国所做的一项统计,网络时代科学家的阅读量比原来增长了25%,普通民众也增加了5%。因为不需要跑图书馆了,买书便宜了,看书更方便了。所以,既要重视传统阅读,更要关注现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阅读,两者并行不悖。我相信,随着阅读意识的提高,阅读设施的完善,阅读氛围的浓厚,我国国民阅读率一定会赶上先进国家的。‎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⑴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邬书林认为全民阅读经过10年的努力有了坚实的基础,无论是国家重视程度,还是全民参与程度,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B.邬书林在总结经验时主要从对阅读本质的理解和认识上做出了总结,认为阅读主要是用来提升人的修养的。‎ C.记者由李克强总结在“两会”上说的“中国人阅读量不足有些国家的1/10”切入问题,准确恰当,并且突出了时效性和针对性,容易引起被采访者的重视。‎ D.邬书林认为移动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新技术极大提升了阅读效能,随着信息技术条件下的阅读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国民阅读率一定会超过先进国家的。‎ E.记者与被采访者邬书林就全民阅读的情况以及经验等问题展开了访答,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引人深思。‎ ‎【答案】AE(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D给1分;答B.C不给分) ‎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①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②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③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④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⑤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如本题B项,“认为阅读主要是用来提升人的修养的”表述有误,从原文“现在有很多人认为阅读主要是用来提升修养,我觉得这不是阅读行为的本质”来看,邬书林不认同这一观点。C项,“容易引起被采访者的重视”无中生有。D项,“一定会超过”曲解文意,原文是“一定会赶上”。‎ ‎⑵邬书林认为要提倡全民阅读,需要做好哪些工作?(6分)‎ ‎【答案】①国家立法,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②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创造全民阅读条件;③按照阅读规律办理,养成阅读习惯;④专家学者要做好阅读表率并为大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邬书林认为要提倡全民阅读,需要做好哪些工作”,该题考查归纳被访者有关信息的能力,要善于把握思路与重点句子。首先应注意审题,“邬书林认为”“提倡全民阅读”提供了信息的方向性,“哪些”提示了答案的多样性;然后依据这些信息到文中找到答题的区域。信息主要集中在文章第八段“我都联合政协委员上交‘关于尽快出台《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提案’,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公共图书馆和农家书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养成阅读习惯是一门科学”“专家学者要为整个国家提升阅读水平做好表率”,然后据此分条概括。‎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对于筛选概括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审题,先从题干中找到答题的方向,然后在题干的指引下到文中找答题的区域。比如本题,“邬书林认为要提倡全民阅读,需要做好哪些 工作”,既然是“哪些工作”,自然应是多角度,而且是“提倡全民阅读”的工作。解答这类题的步骤一般如下:第一,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第二,以段(句)为单位仔细审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第三,分析段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具体做法可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还有段落的抒情句或议论句等。第四,无明显的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文(段),找出概括性的语句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如本题第七段作者的问题“那么国家、政府层面还需要做好哪些工作?”,提供了答题区域。‎ ‎⑶邬书林对全民阅读相关问题的回答有何特点。请举例说明。(6分)‎ ‎【答案】①有条理。如:邬书林在谈如何看待中国国民阅读率低的问题时,使用了“首先”“其次”“第三”这样的词语,层次清晰。②有说服力。如:邬书林在谈全民阅读情况及新技术提升阅读效能等问题时,列举数据,既客观又有说服力。③客观。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我国全民阅读的相关问题。如:对近十年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做得如何持肯定态度;对国民阅读率低的问题时,承认问题确实存在,并指出亟待提升。(每点2分,共6分。答其他特点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考点定位】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访谈的文本特征的把握,局部思路的分析。访谈,是“问”与“答”的艺术。问要讲究技巧,要求简洁,有重点,有新意,有深度,有顺序。答要有针对性,有所显又有所藏,彰显个性与机智,切忌随意,切忌问什么就直截答什么。如本题邬书林的回答有条理,层次清晰;列举数据,既客观又有说服力;而且客观、实事求是。‎ ‎⑷邬书林认为中国国民阅读率低的原因是什么?请从个体角度谈谈如何提升阅读率。(8分) ‎ ‎【答案】原因:①历史原因。我国一直存在文盲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经历了较长的过程,国民阅读率不可能有多高。②统计指标还不完善。图书馆的数据和其他形式的阅读数据尚未纳入其中。(每点2分,共4分。照抄原文的每点给1分)‎ 做法:①提高阅读意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要充分意识到阅读不仅能获取知识,而且能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提升国民素质。②注重多种方式的阅读。既要重视传统的纸质阅读,更要关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电子阅读。③‎ 遵循阅读规律,制定阅读计划,努力做到终身阅读。(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的即可给4分。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技巧点拨】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传主的某些品质,本题第一问就是如此,答题时首先概括出原因,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语句,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 ‎2.(2016届吉林大学附中高三上第四次摸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材料一:‎ 屠先生的获奖,并没有消除阻碍创新的体制机制积弊。科技人员申请课题时依然要到处烧香,绞尽脑汁、仔细算计未来可能要花的每一分经费;评选院士期间,许多候选人(单位)依然要费尽心思、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去“做工作”;各种行政色彩浓厚的考核、评奖和“人才计划”,还在无谓地消耗着科技人员宝贵的科研生命;以论文数量论英雄的评价机制,仍像无形的鞭子驱使着科技人员想方设法多发论文,抄袭成风,学术打假雷声大、雨点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各项举措虽已颁布,但真正落地尚需时日。‎ 屠先生的获奖,并没有改变我国“大多数跟随、极少数领先”的科技现状。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科技进展突飞猛进,但发达国家也在一日千里地发展,国内外一些研究领域的差距还在拉大。虽然我国的科技投入已跃居世界第二,但用在基础研究上的经费占比还不到5%。虽然我国的科技人员有300多万人、位居世界第一,但真正领先世界的领军型人才屈指可数。虽然我们的科研平台鸟枪换炮,但绝大多数先进仪器和实验试剂还依赖进口。‎ 除了“硬件”,科技的繁荣离不开勇于质疑、平等交流、自由探索、积极合作的创新文化。“枪打出头鸟”的古训,“羡慕嫉妒恨”的红眼病,“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学霸作风,“成者王败者寇”的世俗眼光,无处不在的“院士崇拜”……都在无形中束缚着创新的手脚,抑制着“异想天开”的种子。‎ 在诺奖“零突破”‎ 面前,自信应该有,自大要不得。只有正视差距、直面问题,远离浮躁、脚踏实地,切实革除体制机制弊端,大力培育健康的创新文化,少当“社会活动家”、多坐科研冷板凳,中国才有希望早日迎来第二、第三乃至更多个“屠呦呦”,逐步缩小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差距。‎ ‎(摘自《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9日 18版)‎ 材料二:‎ 中国青年网北京10月5日电(记者 张炎良)“屠呦呦获诺奖打破了几个中国纪录:中国大陆第一个自然科学领域获诺奖的科学家、女科学家、土生土长未出国不会英语的科学家、未获院士的科学家、研究工作没有发表过‘SCI’论文(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科学家、中医科学家”,10月5日傍晚,在获悉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后,九三学社中央科普委副主任、北京大学钮文异教授在自己的朋友圈内分享了以上文字。 ‎ 钮文异在接受采访时说:“作为咱们国家土生土长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屠呦呦是第一个,这证明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也能培养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这个意义特别重大。”  ‎ 除了获得诺奖的喜悦,钮文异认为,屠呦呦的获奖更应引起我们很多的反思:“她的经历让我们思考,什么是更加合理、更加有利于人们创新的人才评价体系,而不是当前存在的、目光只盯着‘SCI’的短视行为。” ‎ 钮文异认为,当前的科学人才评价体系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他告诉记者,多年前,自己在参加公共卫生学院职称评定的教授会时,写了一个顺口溜,叫“公卫全都做基础,‘SCI’才靠谱,适宜技术谁推广,百姓需求无人顾”。钮文异说:“由于这个评价体系,许多人越来越不愿意做‘大人群’的科研,而到实验室去做动物实验,那样做出的文章更容易上‘SCI’。” ‎ ‎“我不反对发‘SCI’,但绝不能唯‘SCI’。现在大家整个围着‘SCI’在转,这些年国内的科学家对此已有很大争议,也有很多的反思,但是还没有最终摆脱唯‘SCI’的局面。如何能更好地促使人才迸发出潜质,而不是只图短平快,追求表面上光辉的东西?”钮文异道出自己心中的困惑,“可能还是需要相关管理机构和在一线工作的科研人员共同研讨,特别是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出相对合理的评价体系。” ‎ ‎“她获奖的最大意义在于让我们认识到,只要坚持自己的科研信念,认真做自己的事情,不要去关注世间的纷杂和名利的得失,我们也能取得令人自豪的成果。特别是对于年轻人,不要以为我们不如别人,国内的团队同样能取得一流的科学成就,她确实树立了好榜样。”钮文异说。     ‎ ‎(有删减)‎ 材料三:‎ ‎ ‎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李英认为,屠呦呦用青蒿的乙醚中性提取物证明了青蒿的有效,是重要贡献,但屠呦呦对其他发明环节很难出力;并且该发明此前曾获奖项都是颁给集体。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医研究院用屠呦呦提取的结晶做临床实验结果不够理想并有毒副作用,而云南药物所受其启示,采用溶剂汽油等有机溶剂提取的结晶通过李国桥等人的临床验证,证明确实对恶性疟尤其是脑型疟有效。李国桥说,青蒿里面有7种结晶,只有一种是青蒿素,所以提取出结晶不见得就是青蒿素,只有肯定了临床效果的才是青蒿素。‎ ‎ (摘自光明网《屠呦呦:争议中的获奖者》,2015年10月5日)‎ 材料四:‎ 连日来,在科学界知名网站科学网上,屠呦呦获奖所激起的讨论跟帖络绎不绝,一句“屠呦呦能获得大奖,是一个团队努力多年、经过190次失败的结果”的总结回顾,更是被各方广为引用,这一话题也引起不少大众媒体的关注。‎ 在中科院研究员李真真看来,出现这些质疑主要是因为大家对西方评奖制度不了解,西方的科学传统是大多奖项都突出个体,科学奖励源于对科学发现优先权的承认,这是来自于科学追求独创性的内在逻辑。首先就是奖励“优先权”:即关注在重大的科技成果中,谁第一个提出思想或者方法路径。‎ 屠呦呦这次获奖,拉斯克奖评奖委员会的三点评奖依据为此提供了最佳注解:一是谁先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二是谁提取出有100%抑制力的青蒿素;三是谁做了第一个临床实验。‎ ‎“美国人不会把奖颁给一个具体做事的人,而会颁给告诉你做这件事的人。”在李真真看来,拉斯克奖评委所宣扬的这一理念,国内还有一个熟悉和接受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屠呦呦争议’也提供了一次科普的机会”。‎ ‎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5年10月5日)‎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家媒体对“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一事都作了报道,概括说明它们各自传递的重要信息有哪些异同。(5分)‎ ‎【答案】相同点:①都指出了当前我国以发表论文作为对科学人才评价标准的弊端;(1分)②都呼吁科研人员要脚踏实地,淡泊名利,执着钻研。(1分)不同点:①材料一指出了当前我国还存在一系列阻碍创新的体制机制的积弊,科技发展现状不容乐观;还需要大力培养勇于质疑、平等交流、自由探索、积极合作的创新文化。(2分)②材料二则指出了屠呦呦的获奖表明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也能培养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取得令人自豪的科研成就。(1分)‎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新闻的内容的题目,注意对新闻的主题内容的概括,此题主要考核的是观点,注意材料中论述的关键词语和作者的观点。‎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新闻的概括主要是材料的要点,注意有的是整则新闻,这样注意导语的部分,如是摘编注意材料的主题和相关的评论,从中提取关键的词语。‎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人民日报》与中国青年网记者报道的侧重点有哪些不同。(6分)‎ ‎【答案】①材料一侧重强调“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并没有改变中国科技发展现状,指出要切实革除体制机制弊端,大力培育健康的创新文化。②材料二则侧重强调屠呦呦获诺奖的重大意义和当前我国科学人才评价体系上唯‘SCI’的短视行为。(每点3分,共6分)‎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新闻报道的侧重点考核的题目,注意新闻的切入的角度,是宏观方面的,和上题有所区别。‎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概括新闻的侧重点,注意从新闻的切入的角度分析,不是新闻的具体的观点,而是从哪个大的方面进行报道,比如同样一则新闻可能的重点是人物的精神,也可能是事件的意义,还可能是事件背后的思考。‎ ‎(3)根据材料三,谈谈作者认为屠呦呦获奖引发争议有哪些原因。(6分)‎ ‎【答案】①屠呦呦只是首创用乙醚提取青蒿素,并非独自完成所有发明环节;②该发明曾获奖项一直归功 于集体;③青蒿素的真正发现者是谁还值得商榷。(每点2分,共6分)‎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单则材料的内容的题目,注意对此材料进行简单的结构划分,然后从中提取关 键词语。‎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概括新闻的主题内容注意找到相应的区位,然后在文中提取关键词语,注意符合题干的要求。‎ ‎(4)材料四指出了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它与材料三在观点上的根本分歧是什么?你又是怎样看待 把科学研究方面的最高奖项颁发给个人的情况的?(8分)‎ ‎【答案】根本分歧是:青蒿素的发现,是该归功于个人还是集体。(1分)‎ 观点一:我认为科学研究中的最高奖项应颁发给个人。(1分)①科学奖励应源于对科学发现优先权的承认,奖励“优先权”,关注在重大的科技成果中谁第一个提出思想或者方法路径,这是对个人价值的尊重与体现。(2分)②‎ 科学的进步缘起于独创性的思想。科学研究必须承认和奖励提出原创思想的科学家,这是国家创新的不竭源泉。(2分)③把重大奖项给予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有利于全社会树立起成熟的获奖心理,培育健康的创新文化。(2分)‎ 观点二:我认为科学研究中的最高奖项不应颁发给个人,而应是集体。(1分)①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科学研究更需要团队的协作。重大的科研成果往往是一个团队共同努力多年的结果,奖项颁给集体,这是对事实的尊重。(2分)②科学研究中的最高奖项颁发给集体,科学家的名字以一个集体的形式呈现,更能彰显团队的力量和合作精神,激发共同进步。(2分)③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学科细分,现代重大的科学成就,研究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新问题、新发现,随时都会出现新“原创”,每个人都可能会成为最关键的研究者。所以,奖项颁给集体最为合适。(2分)(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评价新闻内容的题目,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用文中的事例或观点进行论证。‎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分析评价文中观点的题目,注意首先明确文中的观点,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再用文中的观点进行论证,答题时观点的概括是重点,论证是注意运用文中的观点,文中的材料有时给出观点,注释需要总结即可,不要完全的脱离文章。‎ ‎3.(2016届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研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下一代触屏手机什么样?‎ 不管触屏手机多么方便,有一点你不能不承认:你手指下的东西,一支笔也罢,一片树叶也罢,摸起来全像玻璃。因为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赋予虚拟物体以真实的质地感。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对触觉的模拟还处于初步阶段,味觉和嗅觉则还完全没有。‎ 下一步我们将有望进入超级触屏的时代。未来,虚拟事物将更加逼真地呈现在你的面前,对它们的操作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美。在指尖这么小的方寸之地,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呢?唯有借助触幻觉。‎ 有一种触幻觉叫电振动,这一现象是在1953年偶然发现的。一天,美国化学家爱德华·‎ 马林克罗德特接触了一个黄铜制的插座,他注意到,当灯亮时,其表面给人的感觉好像要粗糙些。通过进一步的实验,他发现正是微弱的交流电导致了这种幻觉。我们知道,交流电以某种精确的频率振荡。当你把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由于静电吸引,在你手指皮肤下面就有电荷堆积起来。电荷的数量将随着交流电一起振荡,所以在你手指和屏幕之间的静电吸引力也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当手指在屏幕上移动时,这个静电力将吸住你手指的皮肤,阻碍它移动:由于静电力是周期性变化的,这将诱导你手指上的皮肤也发生周期性振动。这种轻微的振动将会被手指上的触觉感受器探测到。由于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像木头、砂纸等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大脑就把它解释成了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 ‎2010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测试表明,一般来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来更光滑些。比如,当电流频率在400赫兹时,屏幕摸起来像一张纸,而在80赫兹时,则像凹凸不平的皮革。原则上,设计者还可以用这个效应来设计具有不同质地感的网页或者应用程序。例如,我们可以把电子书的页面做成像真实的纸张一样粗糙。当然了,这种虚拟的质地感目前让人感觉还不太自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未来的手机或者ipad上,任何图标再不会摸起来千篇一律都像玻璃了。‎ 在现实世界中,一个装满东西的筐总比没装东西时提起来更加费劲些。可是在触屏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一个文件夹不论空的还是满的,用指尖拖动起来并没有区别。这说明,目前的触屏比起真实世界来还缺少一样元素:力感。‎ 美国科学家伊德科格特正致力于改进虚拟键盘,使它用起来感觉更像真实的键盘:当你按下一个键的时候,你的手指会感到有一股轻微的抵挡力。科格特的设计也用到了电振动的原理。他设计的振动发生在两个方向:垂直于屏幕的方向和沿屏幕的水平方向。所以,最后的效果是两个方向上的振动之合力。我们只要事先把两个振动调整到合适的“步调”(在物理学上称为相位),这股合力就可以把手指一瞬间推向左边,一瞬间推向右边。由于振动频率非常高,我们最后所能感觉到的平均效果是,手指在垂直方向遇到了一股阻力。经测量,这个力大约70毫牛顿,大致相当于按下一个真实的键时所受的抵抗力。通过这种技术,我们就可以在虚拟键盘上获得真实的按键体验。‎ 总而言之,未来触屏技术将极大地改变我们跟数字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对于信息,我们将不仅局限于看和听,还可以触摸。在真实世界日益虚拟化的同时,虚拟世界却日益真实化了。‎ ‎(选自《大科技·科学之谜》2013年第1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触幻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借助触幻觉,在触摸屏上,你手指下的任何东西,无论是看、听,还是摸、闻都可以像一件真实的物品。‎ B.在指尖大小的地方,要达到对虚拟事物的操作与操作真实物体差不多的效果,唯有借助触幻觉。‎ C.灯亮时插座表面好像变粗糙了,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移动时会感受到轻微的震动,都可以表明正是交流电导致触幻觉的产生。‎ D.2010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的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 ‎【答案】A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论述类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往往不是一般的词语,而是重要的社科概念,在文章里含有特定的属性。还有代词的指代对象或内容的认定,多义词的判断,隐含信息比较丰富的词语的推断,都必须准确把握。考点强调的是“文中”,所以在理解概念的含义时一定要将它还原到具体的文本中,做到“词不离句,词不离段,词不离篇”。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正确理解词语的使用意义,特别是临时意义,即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意思。如题干中的设题“触幻觉”,是内容推断错误,应回到原文具体分析判断。‎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味觉和嗅觉还完全没有,而对触觉的模拟已经开始。‎ B.由于大脑能把手指皮肤的周期性振动解释成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所以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 C.一般来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来更光滑些。设计者可以用这个效应来设计具有不同质地感的网页或应用程序。‎ D.在触屏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一个文件夹不论空的还是满的,用指尖拖动起来并没有区别。这说明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让人产生力感。‎ ‎【答案】B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易错警示】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要从题干中审明答题的方向,比如本题中,“‎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那就要找出选项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地方。明确要求之后,应到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文字,然后进行比对辨析。找到这些内容的所在区域之后,一定要抓住关键的地方进行分析,如选项B项中,原文 “由于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像木头、砂纸等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大脑就把它解释成了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考生就要根据题干信息回到原文中重点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 A.在即将到来的超级触屏时代,触屏手机将极大地丰富人们的触觉体验,使人们对虚拟事物的操作跟操作真实物体毫无差别。‎ B.科格特设计的振动发生在两个方向:垂直于屏幕的方向和沿屏幕的水平方向。而我们最后所能感觉到的平均效果是,手指在水平方向遇到了一股阻力。‎ C.在真实世界日益虚拟化的同时,虚拟世界却日益真实化了。因此,未来的世界将不会再有虚拟与真实的区别。‎ D.目前,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的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它的虚拟质地感让人感觉还不太自然,有待进一步完善。‎ ‎【答案】D ‎【试题分析】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 定筛选范围。要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 误。A项,“毫无差别”过于绝对,原文是“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美”。 B项,张冠李戴,末句 ‎“水平方向”应为“垂直方向”。C项,强加因果,无中生有。‎ ‎【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考点强调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所以在理解有关“下一代触 屏手机”的表述时,一定要将它还原到具体的文本中,做到“词不离句,词不离段,词不离篇”。要在把 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正确理解使用意义,特别是临时意义,即理解表述在语境中的具体意思。如B选项,‎ 张冠李戴,应回到原文具体分析判断。‎ ‎4.(2016届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高三4月月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的篆刻艺术,其实就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以篆体文字雕刻的艺术。因以制作印章为主,又称印章艺术。作为国粹之一,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以贯之及厚重的悠久传统。其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向来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或自篆自用,或馈赠文友,钤记落款,观赏把玩,可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 考篆印之滥觞,当不晚于周代。当前所发现的最早实物,可确定为东周遗物,学界亦普遍接受“我国篆印源于春秋而盛于战国”的论断。但从当时篆刻艺术的成熟程度论之,此前当有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商周时期普遍应用的甲骨文,就是以刀为笔,刻在龟甲兽骨之上而成的,广义而言亦可归入篆刻艺术之内。河南安阳殷墟曾出土过颇似当今印章的铜玺,字迹清晰,斑斑可考,或可视为印章艺术之先河。‎ 古人崇尚诚信,因而对作为诚信物证的印玺十分重视。先秦时期,古风犹存,等级观念尚不严备,无论官印、私章,皆可称“玺”,且样式五花八门,美不胜收。到秦汉时,专制制度正式确立,社会等级日益森严,“玺”成为了皇帝王侯印章之专用名称,其他人的印信只能以“印”、“章”、“记”等名之,且尺寸、样式也有严格规定。汉代时,篆刻印章十分兴盛,到达顶点。考其原因,乃由于秦代实行“书同文”,废六国古文字,独行秦国创制的小篆字体,而比篆晚出之隶、草、楷、行等字体尚未行世,故篆文居官方正式字体地位,因而大盛。另两汉社会稳定,冶炼业和手工制作业发达,使得汉印的艺术取得长足进展,水平空前,而成为历代篆刻家尊奉临摹之典范。‎ 就制作方法而论,汉印多以黄铜浇铸而成,但浇铸前须将印文反刻于陶范内壁;而部分急就章乃直接用铜坯凿成,如“某某将军章”等;另有一部分乃就玉材而雕琢。因此,三者尤其是后两者被认为是现代篆刻艺术之始祖。‎ 印章文字,有凹凸两种,凹者称阴文,凸者称阳文,也有阴阳合璧者。因印泥多取朱色,故钤盖印蜕后,阴即白,阳即朱,遂又有“白文”“朱文”之目。印面虽风韵万端,但也无非是依阴阳二体间组合搭配以求变化。阴文之美,无阳文之衬托则不可能存在,反之亦然。二者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故而“分朱布白”、“虚实有致”乃印人需潜心探索的治印之道。真可谓是高深莫测,奥妙无穷。‎ 篆刻就布局而言,有字法、章法之分。字法乃用字写字之法。包括选取字体、反书于印面等环节。不同时代之字体,切不可出现于同一印章之内。而字之书写,乃印家书法功力的集中体现。而所谓章法,指将所有印文排列于印面的艺术,要力求疏密有致,彼此呼应,向无定法,气象万千,这应该是篆刻艺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即使印家刀法熟练,而章法却幼稚,亦绝无佳作可言。尤其是同一字两次以上出现于同一印章时,每字则不可取同。而成套成组之印章,须方方有别,显示其作者的章法功力。所以在设计印稿时必反复构思,用尽解数。当然即是印家,便多是“心中有字”,“胸内有法”。 ‎ ‎(1)下列对中国篆刻艺术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 A.中国的篆刻艺术有厚重的悠久传统,其文字篆刻于金属、象牙、犀角或玉石等材质上,虽刻于方寸之间,但也能给我们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 B.我国篆印源于春秋而盛于战国的观点已为学界接受认同,但作者认为中国的篆刻艺术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的以刀为笔的甲骨文。‎ C.中国篆刻艺术,有凹凸两种,分别称为阴文和阳文,由于印泥多为朱色,钤盖印蜕后,阴即白,阳即朱,又有“白文”“朱文”之说。‎ D.中国篆刻艺术对篆刻者有着极高要求,虽不一定是书法家,但要了解汉字字体,印文排列方面的知识,二者缺一不可。‎ ‎【答案】C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论述类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往往不是一般的词语,而是重要的社科概念,在文章里含有特定的属性。还有代词的指代对象或内容的认定,多义词的判断,隐含信息比较丰富的词语的推断,都必须准确把握。在理解概念的含义时一定要将它还原到具体的文本中,做到“词不离句,词不离段,词不离篇”。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正确理解词语的使用意义,特别是临时意义,即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意思。如题干中的设题“中国篆刻艺术”,是内容推断错误,应回到原文第五段具体分析判断。‎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到秦汉时,专制制度正式确立,社会等级日益森严,对印章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说明人们对印玺十分重视。‎ B.秦代试想“书同文”,独行秦国创制的小篆字体,篆文局官方正式字体地位,两汉社会稳定、冶炼与手工业发达这些都是汉代篆刻印章大胜的原因,‎ C.印家的“胸内有法”是用字写字之法,包括选取字体、反书于印面等环节,这是印家书法功力的集中体现,是篆刻艺术最重要的一环。‎ D.印章的印面依据阴阳二体间的组合搭配来求得变化,二者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进而取得奥妙无穷的效果。‎ ‎【答案】C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易错警示】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要从题干中审明答题的方向,比如本题中,“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那就要找出选项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地方。明确要求之后,应到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文字,然后进行比对辨析。找到这些内容的所在区域之后,一定要抓住关键的地方进行分析,比如选C项中,“印家的“胸内有法”是用字写字之法,包括选取字体、反书于印面等环节,这是印家书法功力的集中体现,是篆刻艺术最重要的一环。”,考生就要重点对照一下原文第六段,判断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就制作方法而论,现代篆刻艺术的始祖被认为是汉代直接用铜铜坯凿成的急就章和用玉材雕琢的印章。‎ B.作为文化一部分的中国篆刻艺术的发展兴盛与社会政治、经济关系密切,这说明文化受到政治经济的影响。‎ C.中国的篆刻艺术,又称印章艺术,具有悠久的传统,当前所发现的东周遗物说明其起源不晚于周代。‎ D.设计印稿的印家需要反复构思,使尽解数让成套和成组的印章方方有别,从而显出自己的章功和功力。‎ ‎【答案】A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范围缩小。原文为“三者尤其是后两 者被认为是现代篆刻艺术之始祖”。‎ ‎【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考点强调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所以在理解有关现代篆刻 艺术的表述时,一定要将它还原到具体的文本中,做到“词不离句,词不离段,词不离篇”。要在把握文 章内容的基础上,正确理解使用意义,特别是临时意义,即理解表述在语境中的具体意思。如“表述内容”。‎ 正确理解在语境中的内容。如A选项中,根据文意判断,“就制作方法而论,现代篆刻艺术的始祖被认为 是汉代直接用铜铜坯凿成的急就章和用玉材雕琢的印章。”错。原文第四段“就制作方法而论,汉印多以 黄铜浇铸而成,但浇铸前须将印文反刻于陶范内壁;而部分急就章乃直接用铜坯凿成,如“某某将军章”‎ 等;另有一部分乃就玉材而雕琢。因此,三者尤其是后两者被认为是现代篆刻艺术之始祖。”始祖本是三 个,缩小成了两个。‎ 训练提升 ‎1.(2016届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阅读下面材料,完成7—9题。(11分)‎ ‎【材料一】‎ 中国人讲究饮茶,在茶具的选择和制作上也讲究集实用与美感于一体。瓷质茶具有传热慢、不易炸裂、既保温又不烫手、质地细腻不吸水、容易清洗等特点,再加上瓷器轻巧坚实,质如美玉,音清韵长,能够很好地烘托茶的色、香、味,因而千百年来为饮茶者钟爱。‎ 中国的瓷茶具从釉色上大致分为青瓷、白瓷、黑瓷、彩瓷。‎ 越窑青瓷创烧于东汉,是中国最早烧成的瓷器,唐代和五代盛极一时,生产延续到宋代。越窑茶盏,釉色青绿微黄,与茶汤相映成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曾用“类玉”“类冰”来形容越窑青瓷胎釉之美。青瓷名窑众多,釉色丰富,如宋代汝窑天青釉、官窑粉青釉、哥窑冰裂纹青釉、龙泉窑梅子青釉,将青瓷淡雅青莹之美推到顶峰。‎ 唐代最负盛名的茶具除了青瓷盏,还有白瓷盏。邢窑白瓷盏以“白如雪”而闻名,且“天下无贵贱而通用之”。其实,白瓷脱胎于青瓷。南北朝之前,陶瓷以青色为主,原因是烧瓷原料中杂质含量较高,无法去除。后来,将含铁量降至2%以下,就烧成了白瓷。河南安阳范粹墓出土的一组邢窑白瓷显示,中国在北齐时期创烧出世界上最早的白瓷。以烧制白瓷著称的还有创烧于唐代、极盛于北宋和金的定窑。公元1004年,即宋真宗景德元年,朝廷在江西浮梁县昌南镇办御窑,并以真宗年号将昌南镇改为景德镇。景德镇烧造的白瓷以“‎ 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名闻天下。‎ 宋代流行黑瓷茶具,这与宋人点茶之风有关。点茶即先将压制成圆饼的团茶用茶碾碾碎,再用丝罗过筛,然后将茶粉置于碗中,先注沸水调成茶膏,再边注沸水,边用茶筅快速击拂至茶汤发泡。雪白匀细的泡沫浮于茶汤之上久聚不散,而黑瓷盏最能衬托雪沫乳花之美。苏轼曾写诗赞道:“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当时流行的建窑黑瓷大多呈浅黑或紫黑,黑色釉面在烧制过程中形成各种褐斑结晶纹,有的细密如兔毛,称为“兔毫”,有的如鸟羽或银星密布,称为“鹧鸪斑”或“银星斑”,风格古朴雅致。‎ 明、清两代茶具由黑转白,与饮茶习惯变化有关。明朝以后,直接冲饮的散状叶茶,逐渐取代了制作和饮用都十分繁琐的紧压团茶。成熟于元朝的青花茶具有内壁洁白,外壁蓝白相映,纯净雅致的特点,更衬托出茶汤本身的色泽,因而逐渐成为流行的茶具。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虽然只有蓝白两色,但与青瓷、白瓷、黑瓷等单色瓷不同,属于彩瓷。13世纪,景德镇利用来自波斯的钴蓝创烧出青花瓷和釉里红瓷,开创了中国陶瓷由单色素瓷向多色彩瓷过渡的新纪元。元代最后几十年间,钴蓝矿石原料源源不断从波斯运往中国,景德镇则为波斯及阿拉伯顾客专门烧制大宗青花瓷器。元代至清代,景德镇外销的青花瓷常常装饰有所销往国家或地区的文字或图案。明、清两代,景德镇还先后创烧出各种青花衍生品种,制瓷工艺不断攀上新的历史高峰。‎ ‎【材料二】‎ 图例:瓷插屏 ‎(1)下列诗句中,描写青瓷釉色之美的一句是(3分)‎ A.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唐·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B.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陆龟蒙《秘色越器》)‎ C.银瓶注,花浮兔碗,雪点鹧鸪斑。(元·白朴《满庭芳》)‎ D.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清·龚轼《陶歌》)‎ ‎【答案】B ‎【试题分析】AC是白瓷,D是青花。‎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结合文章分析诗句的内容的题目,注意诗句中的“素瓷”“翠色”“银瓶”“青花”‎ 等重点词语。‎ ‎(2)根据【材料一】,宋代范仲淹的诗句“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中雪涛起”中写了点茶过程当中的哪 两步?请分条简述,并说明使用紫玉瓯的好处。(5分)‎ ‎【答案】答案:两步:用茶碾将茶碾碎,在瓷瓯中搅起雪白乳花。好处:能更好地衬托雪沫乳花之美(5分。‎ 两步各2分,好处1分)‎ ‎【试题分析】注意文中的内容“先将压制成圆饼的团茶用茶碾碾碎”,“再边注沸水,边用茶筅快速击拂 至茶汤发泡”,“黑瓷盏最能衬托雪沫乳花之美”和诗句中的“碾”“雪涛”。‎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结合文章分析诗句的内容的题目,注意诗句的内容和文章的内容的对应,抓住文章 的重点的语句和诗句中的重点词语作答,主语二者的对应关系。‎ ‎(3)【材料二】图片中的瓷插屏是【材料一】中提到的哪种瓷?请根据【材料一】做出判断,并分条简述 理由。(3分)‎ ‎【答案】答案要点:①青花瓷。②理由一,瓷插屏上图案两色分明,显然不是素瓷。理由二,瓷插屏上的 装饰文字为外文,符合外销青花瓷的特点。(3分。判断1分,理由2分)‎ ‎【试题分析】注意文章的原句“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虽然只有蓝白两色,但与青瓷、白瓷、黑瓷等 单色瓷不同,属于彩瓷”。“景德镇外销的青花瓷常常装饰有所销往国家或地区的文字或图案”。‎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首先注意分析图片的特征,两色和有外文,然后结合文章的【材料一】进行分析。答题时注 意运用材料的内容判断图片的类型。‎ ‎2.(2016届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3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王文兴院士:植根大地守护蓝天 王静 每天去实验室工作,他都要穿过校园的林荫道。高大的法桐树下,这位衣着普通的长者步履稳健,目光里有种说不出的温暖和踏实——就像校园里那些高大魁伟的树木,历尽风雨沧桑,依然枝繁叶茂、默然挺立。当同龄人大多在保健养生、含饴弄孙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院长王文兴却一如青壮年时期,每天做实验、查资料、写文章……‎ 王文兴生于战乱频仍的年代,经历过艰苦卓绝的求学生涯。走出校门后长期在科研院所工作,虽然硕果累累,但在他心中,始终有一个未圆的“教师梦”。回归母校后。王文兴的梦想得以尽情绽放,他把培养学生视为自己报国理想的延续,为之付出了满腔热情和巨大心血。‎ 虽然王文兴年逾八旬,仍然坚持给研究生授课,介绍我国环境学科的发展历程、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相关国际前沿科学问题等,使环境研究院的硕士生、博士生在初始阶段就有较高的学术起点。为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培养环境与科研平台。王文兴总是努力把学生“赶出去”,力争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到国外、境外名校交流、深造。‎ 在环境研究院,提起王文兴,无论教师还是学生无不钦敬不已,正是因为他有一种强大的人格力量。‎ 一套几十年前结婚时的西服,直到现在王文兴还坦然地穿着它接待各国学者、出席重要场合。学校设有院士专车,但他认为专车接送要跑两趟,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还排放出更多的大气污染物。所以无论去机场还是火车站,他经常一个人在车水马龙的路边等车,上了火车才告诉院里自己的行踪。‎ 王文兴对于科研经费的管理极为严格,每月列袁审查,从不乱花一分钱。有些制度内许可的事情,他也执意拒绝,还撂下“狠话”:“我清清白白一辈子,你可不能让我犯错误!”‎ 论年龄、资历、贡献,王文兴理应受到师生们的敬爱。但他对身边的同事一律尊称“老师”,不论是三四十岁的年轻教师还是刚毕业留校的学生。讨论事情从来都是商量的口气,“应该”怎么样?“可以”怎么样?学生们视他为和蔼可亲的长辈,同事们在他身边工作也感觉心情舒畅。‎ ‎2007年在他80周岁诞辰时,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山大环境研究院决定举行纪念活动,他知道后竭力反对。学校和研究院希望以他树立榜样,弘扬精神、激励师生。多年前就组织采访报道,但被他一次次拒绝,他对自己的成就缄口不语,所有的事迹、材料都是通过身边助手和学生们得到的。‎ 在物质极大丰富、讲求生活质量的今天,他的一言一行为何显得那么与众不同?采访时,王文兴没谈几句,就将话题转到了自己坎坷的求学历程上,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回头来看,那恰是问题的答案,是这一切“不变”的根源。‎ 王文兴1927年出生在安徽萧县一个耕读世家。虽然生活艰苦,但家风世代重学,使他从童年便立下要读书成才的志愿。当时天主教会在村里办了小学堂,不收学费,还提供教材。王文兴农闲时就自带小桌凳去学认字、学算术。‎ ‎1938年后家乡沦陷,抗日政府在离家七八十里的萧县洪河集开办了临时中学。王文兴白天在庙里上课,晚上住在农民家里,虽饥寒交迫他也非常知足。从1942年到1944年,学校奉命西迁。十几岁的王文兴和同学们跟着老师,边赶路转移,边上课学习。他们翻山越岭,从安徽到河南,从河南到陕西,足足两千余里——脚上没鞋,肚里没食;白天躲避敌人凶焰,夜间强度封锁线、过敌占区,一天要走七八十里;探照灯巡回,枪炮大作,惊心动魄,死里逃生;上课的教室,或是破庙,或是山坡,或是树下;写字的桌子或是泥坯垒砌,或是一小块木板……他所经历的苦难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 几十年来,王文兴规规矩矩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他常说:“国家和人民培养了我,我只是在回报,用我的智慧和汗水,竭尽全力,鞠躬尽瘁。”‎ 为什么王文兴几十年本色不变?因为他深深记得祖国的昨天!王文兴的精神财富犹如百年老树,植根大地、浓荫覆盖,涵养着根下的水土,庇护着拔节的小苗,净化着周围的空气。荡涤着我们的灵魂。‎ 相关链接 王文兴:著名环境化学家。在大气光化学、降水化学、大气PM2.5和区域霾化学方面,领导和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他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创建者之一、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主编、国际ASAAQ组织委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虽然已过八十高龄,但是王文兴教授不仅身体健康,还保持年轻时的激情,坚持环境学科的科研工作,积极为祖国培养人才。‎ B.能够成为王文兴教授的学生很幸福,因为老先生不仅坚持亲自给他们授课,还设法让他们都能到国外名校交流、深造。‎ C.王文兴教授拒绝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要为他举行纪念活动的提议,因为他不想让自己的经历被媒体知道。‎ D.王文兴教授接受采访时,强调自己早年辗转千里、缺衣少食、死里逃生的求学历程,突出了他的阅历丰富、不畏艰难。‎ E.几十年来,院士王文兴保持自己的本色,以其学术思想、治学态度以及师者风范,感染引领着后辈学者。‎ ‎【答案】EA(E3分A2分B1分)‎ ‎【试题分析】C强加因果,D突出的是他铭记苦难,保持本色,一心为国的观念。‎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 区位,对读选项和原文的细微差别。试题命制的错误选项多为无中生有,牵拉因果、传主的品格和所举的 事例不对应。答题时注意和文章仔细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注意1分选项,1分选项多为绝对、不全面、牵 强、似是而非等特征。‎ ‎(2)结合文本,分析题目“植根大地,守护蓝天”的含义。(6分)‎ ‎【答案】①一心为国,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及治理做出巨大贡献;②投身科研,致力于发展环境科学,培养 大量的优秀人才;③以身作则,洗涤世人的灵魂,净化社会风气。‎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标题的含义的题目,注意标题的形象化的手法的分析,反应的是人物的什么品 质。‎ ‎【考点定位】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分析标题的含义的题目,注意标题体现的人物的品质“植根大地”谈的是人物的精 神“守护蓝天”说的是工作和贡献。‎ ‎(3)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感情真挚,有感染力;②语言描写生动形象,细致真实;③插叙的叙述手法,使行文富余变化。‎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通讯的特征的题目,注意同行的特征真实,形象,然后结合材料组织的特征分 析。‎ ‎【考点定位】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分析通讯的特征的题目,注意通许的基本特征,真实性和形象性,然后结合文章进 行具体的分析,在形式上也要找打特征,如此文中的插曲的运用。‎ ‎(4)王文兴身上具体有哪些强大的人格力量?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8分)‎ ‎【答案】①节约简朴、清正廉洁;②平易和蔼、诲人不倦;③不为困难,执着理想;④淡泊名利,一心为 国。‎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人物的精神品质的题目,注意结合全文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进行论 述。‎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 传主的某些品质,答题时首先概括出传主的品质,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 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此题属于前者,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 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论证。‎ ‎3.(2016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热身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25分)‎ 网络与文学 主持:窦文涛 嘉宾:顾彬(德国汉学家)‎ 窦文涛:今天咱们来说说网络和文学。顾教授,您了解德国文学,又十分了解中国文学。现在在中国,有些悲观的人觉得那些经典的、传统的文学已经快消亡了。因为网络的出现,好像人人都可以写了,而且电子化了,那种我们想象的像德国那种大部头的小说,将来还有位置吗?‎ 顾彬:文学永远不会也不可能死掉。所有人都需要好的文学,因为人的存在和书和文学的存在是分不开的。但是我们应该分清楚好的文学是在什么地方发表的。基本上不是在网络发表,而是在出版社发表的。在出版社发表水平不高的文学作品很困难。出版社会注意到一个作家的水平是高还是低,如果是低的,就不会发表。在网络上,谁都可以发表东西。‎ 窦文涛:您自己上网吗?‎ 顾彬:根本不上网。德文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语言,谁想在网络上发表东西,很难;作家需要出版社专门有编辑调查他的文学作品,看你的德文是对的还是不对,所以我写的那些作品如果没有第二、第三个人审校,可能我的文字水平没有现在高,肯定会很低。‎ 窦文涛:我明白了,您是说出版社的编辑甚至能培养出一个好作家。在中国,有些成了腕的作家,改一个字都不行。但德国出版社的编辑,真的敢和作家商榷。你觉得作家和编辑之间应该是怎么一种关系?‎ 顾彬:应该是合作关系,应该做好朋友。‎ 窦文涛:我发现现在的网络上,中国跟世界的距离比以前接近很多,可是当代的中国作家,比起五四的那辈作家,跟世界的距离其实远很多。为什么?‎ ‎ 顾彬:你想想,鲁迅接待萧伯纳,徐志摩接待泰戈尔,郁达夫跟佐藤春夫交朋友,他们都是直接读原文,然后跟外国的重要作家直接做朋友。今天的当代作家,虽然在世界一体化的网络时代,但是,你有听说哪个作家是直接阅读原文的?你有听说哪个作家除创作之外还做翻译的?你有听说他们哪一个人在家里招待哪一个有名的外国作家,他们成为私人朋友的?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在一个这么高速接近的世界里面,中国当代作家的处境却比以往的时代离世界更远。因为他们与世界中间隔着两条沟。‎ 窦文涛:我们再谈谈作家写作与钱和名的问题。‎ 顾彬:我常说一个作家应该完全独立,无论他能否赚钱,他都应该写作。有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尼采还没有发疯以前,一本书也没有办法发表,他用自己的钱发表他的书,还没有读者看他的作品,但是他发疯以后,慢慢才有了他的读者。如果尼采没有发疯以前,跟中国当代作家一样说市场要什么我写什么,不要我的书,那我不写,那么我们今天不会看到尼采的名字。‎ 窦文涛:这个让我想起我的一些朋友,我在他们当中发现两种人。一种是画家,他说,艺术从来都是少数人的事情,跟大多数人没有什么关系。比如他画画,他说他直追宋元,他跟千年之前的古人对话,遥相做知音,然后默默地在这耕耘。另一种是作家,他跟我讲,现在时代不同了,你还想说几百年之后人们记得你?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你如果不在活着的时候出名,你死了没有人再会记得你。您对这两种观点怎么看?‎ 顾彬:我不同意。你看,毛泽东喜欢的唐朝诗人李贺,唐以后中国人基本上不看他的作品,是日本人看他的作品。过了1300年以后,因为毛泽东特别喜欢李贺,所以李贺非常红。所以一个作家不应该考虑,我今天赚钱还是不赚钱,出名还是不出名,无所谓。他如果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思的,他已经满足了生活上最重要的一个要求。但是也有一些另外的例子,陀思妥耶夫斯基其实是为了还债,拼命写东西,也写出了伟大的作品,巴尔扎克好像也是这样。‎ 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小说当初是为了还债,就是生活不好,照样写出伟大的作品。如果有钱赚的话,可以这样做下去,因为做的是工作,简朴的工作。所以也可能有些人,眼前有钱,将来又有很大的名,毕加索就是这样的。‎ ‎(根据凤凰网《锵锵三人行》改写)‎ ‎(1)下列对访谈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窦文涛认为,由于网络的出现,人人都能写作,且写作电子化了,因此经典的、传统的文学已经快消亡了。‎ B.顾彬认为,所有人都需要好的文学,好的文学来自出版社而非网络,因为网络对文学水平的高低无法控制。‎ C.窦文涛认为,网络拉近了中国跟世界的距离,可当代中国作家比起五四时期的作家来,跟世界的距离却很远。‎ D.顾彬认为,尼采起初的写作未顾及市场需求,以致自己掏钱发表的书没有人读,直到自己发疯才有了读者。‎ E.针对窦文涛两种朋友的观点,顾彬认可了前者,否定了后者,他认为写作是作家生活上最重要的一个要求。‎ ‎【答案】BC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对读选项和原文的细微差别。试题命制的错误选项多为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新闻的时间、地点、人物的错位,事件意义的故意拔高等。答题时注意和文章仔细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2)围绕网络与文学,访谈双方主要谈了哪几个话题?请用自己的话概括。(6分)‎ ‎【答案】①网络的出现是否会导致经典的、传统的文学消亡;②中国当代作家为什么在网络时代离世界越来越远;③在网络时代,作家写作与钱和名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访谈新闻把握其主要内容时要从提出的问题入手,合理归类概括。根据窦文涛提出的问题,可归纳为三方面的话题,如根据窦文涛的第一个问题可知双方谈的是“网络的出现是否会导致经典的、传统的文学消亡”。注意要用自己的话概括,切勿照抄原文。‎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此题属于综合信息筛选,注意联系全文作答。‎ ‎(3)顾彬认为中国当代作家“与世界中间隔着两条沟”,这“两条沟”具体指什么?中国当代作家远离世界 的根源是什么?(6分)‎ ‎【答案】第一问:①中国当代作家没有很好的外文功底;②中国当代作家很少与国外的重要作家成为私人朋友。第二问:中国当代作家无法与国外的重要作家进行直接交流与对话。‎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此题属于综合信息筛选,注意联系全文作答。‎ ‎(4)有人认为网络对文学影响有限,有人认为网络对文学的影响很大。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 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答案】(示例一)网络对文学的影响有限。①经典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并非网络的产物,它需要专业的创作和编辑人员合力完成;②作家对世界的认识以及作家之间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与碰撞并不有赖于网络;③虽然网络能使作家迅速获得名利满足,但是伟大的作品以及伟大的作家的出现与金钱和名誉没有必然的关系。(示例二)网络对文学的影响很大。①网络使文学电子化、浅显化、通俗化,更便于流传,影响也更大;②网络改变了作家与读者的关系,使写作大众化,让读者拥有了与作家平等的话语权;③网络影响着作家的创作动机和目的,使他们不得不顾忌市场需要和现实利益。‎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道题是综合阐述题,要求答题者审题时要有辩证思维,网络对文学影响有限还是影响很大,结论本身并不重要,关键是观点要明确,同时结合文本分条阐述理由,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据。‎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 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分析新闻中的要素,新闻的价值等,答题时首先概括,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此题属于后者,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最后论证自己的看法。‎ ‎4.(2016届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高三4月半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春节文化消费:热现象的冷思考 鲁元珍 ‎①‎ ‎【数据】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信息,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共接待游客3.0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651亿元。北京、天津、承德、秦皇岛等39个重点旅游城市,共接待游客1.12亿人次,其中过夜游客为2172万人次,一日游游客为9000万人次。‎ 以前,提起春节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回家过年。如今,一家人旅游度假开始成为过年的时尚选择。近年来,春节旅游人数不断增长,特别是以家庭亲子为主题的体闲旅游产品迎来了消费高潮。据某旅游网站发布的大数据信息,春节期间周边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三倍乡;在线预订自由行占比98.7%,创历年新高;古镇旅游、冰雪旅游、乡村游、温泉养生游等主题的旅游产品备受青睐。‎ 不过相比之下,出境游的火爆更引人注目。据各大旅游网站发布的统计数据,近六成的春节游客选择出境旅游。中国旅游研究院和携程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春节出境游人数预计将达到570万到600万,如果以人均旅游相关费用1.5万元计算,中国游客春节出境花费或将达到900亿元。‎ 随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许多国家推出的“中国年”活动别具风情:日本、韩国、泰国等周边国家的庆典活动充满中国传统文化色彩,悉尼歌剧院点亮了“中国红”,英国伦敦安排了舞龙舞狮、书法展示等一系列迎春活动……异国情调的新奇,旅游服务的到位,整体气氛的平和安静,都在吸引我国游客的目光。可以看出,许多国家抓住了中国的旅游市场。‎ 我国游客越来越喜欢出国过年,由此反观,国内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值得反思。‎ ‎② ‎ ‎【案例】来自四川的张先生今年第一次留在北京过年,逛一逛北京的庙会是他期待已久的新春“节目”。“早就想感受一下老北京的年味儿了。”张先生说,几天时间里,他和朋友逛遍了地坛、八大处、陶然亭等公园的庙会,既看到了很多精彩的民俗表演,又品尝了特色迥异的各地小吃。‎ 近年来,春节的庙会、灯会、展览成为人气最旺的活动,无论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越来越多人选择通过体验传统民俗,过个有“文化味儿”的春节。‎ 在北京,近百家博物馆迎来客流高峰,迎客145.9万人。在天津,很多传统曲艺场馆座无虚席,热闹非凡;一场场传统花会上,秧歌、竹马、高跷、腰鼓等精彩的民间艺术表演引得阵阵喝彩。在凤凰古城,景区内每天好戏连台,梅花桩舞狮、凤凰阳戏、凤凰文茶灯、凤凰傩堂戏等富有本土民俗文化的地方戏,吸引了大量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 不过,也有不少游客抱怨,有些庙会的商业气息越来越强,相似的小吃烤串,昂贵的纪念品,‎ 让人感到与过去“正宗”的民俗相比变了味儿,多了“商业味”,却少了“文化味”。而有些庙会等 活动秩序管理不佳,造成客流拥挤,也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体验满意度。‎ ‎③ ‎ ‎【数据】春节期间参与互联网平台抢红包活动的人数、红包数量创下新高:除夕当日,微信红包参鸟人数达4.2亿人,收发总量80.8亿个,是去年的近8倍;QQ红包总用户数为3.08亿人,收发总量42亿个;支付宝“咻一咻”总参与次数达3245亿次,是羊年春晚互动次数的29.5倍。如今说起春节,许多年轻人想起的不再是放鞭炮、看春晚,而是“抢红包”。‎ 互联网支付平台的兴起和流行,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人们的消费习惯。春节期间是消费需求最旺盛的时期之一,如今,亲友拜年、购买年货、娱乐休闲消费、订机票和火车票等以往春节必备的环节也变得更加方便且更具有时代感。‎ 足不出户购物既节省了时间与精力,又可以有更多更全的选择。春节前期,各大电商纷纷主打“春节不打烊”购物主题,开展了网络年货节,不少“网上赶集’’“网上超市”等活动也提供了应有尽有的春节“必需品”。‎ 阿里巴巴发布的《中国年货大数据报告》显示,2016年1月17日到1月21日阿里年货节期间,人们累计从淘宝、天猫、聚划算和村淘上买走了21亿件年货,相当于每人购买了1.5件年货;如果按照阿里巴巴平台上活跃用户数4.07亿人计算,则相当于每人买走了5.2件年货。‎ 同时,春节期间的020(线上到线下)服务也更加普遍。一些服务类APP在年轻人中间成为“时髦”。如通过APP请家政上门清扫房屋、请大厨到家中做年夜饭、请造型师上门服务等。许多超市、商场等实体店抓住了假期节点与微信、支付宝等网络支付平台展开合作,推出了各式各样的促销活动,通过打析优惠促进节庆消费。‎ 对此,也有不少人提出质疑:“手机一族”降低了亲友在现实中交流的频度,以往准备过年的许多“必备科目”都打了折扣,冲淡了过年应有的韵味儿;非理性消费增多,网络消费安全意识薄弱导致新隐患…”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最近六年,春节黄金周出游人数、旅游收入稳步增长,这表明春节旅游度假如今已经成为人们过年的时尚选择。‎ B.随着中国春节旅游人数的攀升,国外许多国家推出了别具风情的“中国年”活动来吸引中国游客观光。‎ C.来自四川的张先生留在北京过年,体会老北京的年味,这说明外地人比本地人更喜欢过一个有“文化味”的春节。‎ D.互联网支付平台的兴起和流行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消费习惯,由上街逛超市购买年货转变为网上购买年货。‎ E.除夕当日,微信红包、支付宝“咻一咻”等网上手机活动再创新高,大家热衷抢“网络红包”,因其是一种娱乐方式。‎ ‎【答案】答A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C.D不给分。‎ ‎【考点定位】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综合分析文章的内容手法的题目,考核点涉及到文章的局部信息、文章的主旨和手法的运用,关于文章的内容注意找到选项对应的语段进行对读,发现其中的细微差别,关于手法首先看手法概括的是否得当,然后看分析的是否合理,此题所有选选项考核的都是文意,注意对读。‎ ‎(2)根据材料内容,请为三部分调查拟写小标题。要求:每个小标题都由“热现象”和“冷思考”两部分构成。‎ ‎(6分)‎ ‎【答案】①出境游超越境内(国内)游,人们为什么喜欢境外游(墙外花儿为何红);②庙会人山人海(传统民俗年味浓),何处寻觅不一样的“年味儿”(如何破解商业味);③“互联网十消费”升温,年俗之变如何变(年俗之变剑指何方)。(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添加标题的题目,注意要涵盖文段的内容,符合题干的要求“热现象”和“冷思考”两部分。‎ ‎【考点定位】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文章的标题要涵盖文段额内容,注意要简明,符合题干的要求由“热现象”和“冷思考”两部分组成。‎ ‎(3)在调查中,记者在每部分之前加了“数据”或“案例”,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答案】①以真实数据和案例引出对春节消费文化的分析与思考;②增强材料的真实性,使其具有更高的 可信度,更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每点3分)‎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列数据的作用的题目,注意从真实性和说服力的角度进行思考。‎ ‎【考点定位】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列数据的作用更是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真实性,使事件建立在真实的数据基础之上有理有据。‎ 同时有数据引出事件自然。‎ ‎(4)有人说“年味儿”变了,有人说“年味儿”没变,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案】①年味儿没变:在国外旅游过春节,依然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春节期间,传统文化艺 术依然吸引人们;网上购买年货、抢红包,本质上还是人们对于年俗习惯的一种热爱。②年味变了:以前 人们过年重乡土、团网,现在外出旅游是时尚,少了家的氛围;以前人们过年注重吃穿住行,访亲探友,‎ 现在人们喜欢刷手机,抢红包,通过网络拜年;有些新时尚商业味太重,冲淡了过年韵味。③变与不变之 间体现的是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多样化趋势。新的年俗正在形成,人们要努力适应变化,同时也要有新的 思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结合材料谈自己看法的题目,注意观点明确,论证充分。‎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根据材料谈自己的看法的题目注意观点明确,论证要结合文本的内容,抓住文中的相应的观 点进行论述。‎ 训练高考 ‎1.(2015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数不尽的萤火虫 中国有悠久的萤火虫文化。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萤火虫就成为先民的关注对象,诗中“町畽鹿场,熠耀宵行”就是描述萤火虫的。古代诗人常借萤火虫抒情达意,唐代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便是千古绝唱。“囊萤夜读”的故事家喻户晓,也曾激励过无数学子发奋努力。‎ 现代人是不再需要“囊萤”来夜读了。到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发明出荧光灯。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是一种生物光,它不同于其他的光会伴生热量的损耗,是目前已知唯一已知没有热损耗的光源,因此也叫“冷光源”。荧光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能源使用率,但与萤火虫的发光率相比还差得太远。‎ 最近,研究人员在研究萤火虫发光器时,还意外发现了一种锯齿状排列的鳞片,它可以提高发光器的亮度。科学家将其应用在二极管(LED)的设计中,制作出模仿萤火虫发光器天然结构的LED覆盖层,可使其效率提高50%以上。这种新颖设计可能会在几年内应用在LED生产中。‎ 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在基因工程中也越来越多地作为遗传标记的首选来检测基因表达。人们不但利用萤火虫的基因检测癌细胞,还利用基因转移技术把萤火虫的基因转移到玉米中,较快地培育出新的具有抗病虫害的玉米新品系。‎ 萤火虫还是血吸虫病的防疫助手。水生血吸虫的幼虫吃包括钉螺在内的螺类,而钉螺正是血吸虫的唯一宿主。萤火虫体内的腺苷磷酸,可作为一种优异的检测剂来检测水的污染程度。萤火虫喜欢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的环境,凡是萤火虫种群分布的地区,都是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 遗憾的是,如今,萤火虫在部分地区已越来越少见。除了自然天敌外,人类成了萤火虫最大的“天敌”。美国一些医药公司为了获取萤火虫体内特有的虫荧光素和虫荧光素酶,出价购买萤火虫,导致人们大肆捕捉萤火虫。在日本,上世纪60年代的工业污染和城市扩张,致使萤火虫幼虫的生存率直线下降。‎ 萤火虫求偶时,雌雄之间会发出特异的闪光信号以吸引异性并交尾。然而城市的亮光干扰了它们的闪光交流,当萤火虫感知到外界灯光时,就会停止发光、飞行、求偶,最终导致种群减少甚至灭绝。去年夏季一些城市刮起萤火虫展览热,千里迢迢从外省引入萤火虫,然后在公园放飞。但萤火虫的很多种类年复一年地在同一栖息地聚集、交配,即使栖息地遭到破坏,也不会迁往别处。萤火虫成虫的唯一使命就是繁殖,寿命很短,长的也就十几天。萤火虫本就不适合长途迁徙,目的地栖息环境又不太合适,它几乎活不了几天,繁殖就更是不可能了。不少专家为此呼吁:与其引进萤火虫,不如改善自然环境。‎ 那些曾在林间泽畔“熠耀宵行”的萤火虫,如今已与我们渐行渐远,靠人工引进不能“引”来它们的回归。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因而要靠自然来解决。而且,保护萤火虫不能光着眼于一个物种,而是要通过保护整片栖息地来保护许多物种。如果做到这一点,引来的肯定不只萤火虫。萤火虫如是,熊猫如是,白鹳也如是……总之,我们应多想想如何对自然更友好,与万物共存共荣。‎ ‎ (摘编自《新华文摘》2014年第13期)‎ ‎12.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而发明的荧光灯,在减少热损耗方面成效显著,但发光率不如萤火虫。‎ B.科学家模仿萤火虫发光器的天然结构,用以制作LED覆盖层,这种设计在应用中起到节能的作用。‎ C.人们选择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将其运用于癌细胞检测、玉米新品系的培育和水质监测。‎ D.引进萤火虫的做法不合乎自然规律,因为长途迁徙影响其正常繁殖,异地放飞又改变其栖息环境。‎ E.对一个物种的保护必将使其他物种获益,因而做好了萤火虫的保护工作,引来的肯定不只萤火虫。‎ ‎【答案】(5分)C E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文意的题目,难度不大,但有一定的迷惑性,尤其是两个错误的选项,选 取的设置错误方式都比较隐含,需要仔细的对读原文和答案之间的区别,有一定的技巧性。文段性质看属 于科普类文章,答题时可以借鉴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方法技巧。‎ ‎13.为保护萤火虫,我们要注意萤火虫的哪些习性?请简述。(4分)‎ ‎【答案】(4分)①萤火虫对栖息地生态环境有较高要求。②多不喜迁徙。③求偶时以闪光信号吸引异性。‎ ‎④对外界亮光反应敏感。 (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局部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找准区位,文章的前半部分主要说明的是萤火虫在现实 中的应用,后部分主要是萤火虫的习性介绍,那保护就要通过习性方面的特征来保护,然后在最后三段中 选取关键的语句作答即可,主要为“对栖息地生态环境有较高要求”“不喜迁徙”“求偶时以闪光信号吸 引异性”“对外界亮光反应敏感”等。‎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典型的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题目,难度不大,考核的主要是信息筛选的全面性和 准确性,有一定的区分度。采用的方式是简答题的形式,答题的要点是找准区位,选取关键词语,然后进 行整合,注意分条作答。‎ ‎14.请根据文本,分析“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这句话的含意。(6分)‎ ‎【答案】(6分)①萤火虫“也是文化的”:有助于人类对血吸虫病的防疫;能启迪人类的科学发明;还是 我们民族审美情感的寄托。②“归根结底是自然的”:萤火虫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对它的保护要遵从大自 然的规律。(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题目,句子在文章的结尾,注意结合文中的总体内容作答,‎ 首先答出“文化的”含义,然后答出“自然的”含义,前者集中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后者集中在文章后半 部分,最后要答出句子中隐含的作者的观点态度:对它的保护要遵从大自然的规律。‎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比较命制比较巧妙的题目,表面看考核的是句子含义,实际上是考核文章的主要内 容和作者观点态度。有一定的隐蔽性,体现出命题者的匠心。句子含义的题目,一定注意句子的位置和类 型,文章的开头、结尾,不同的句子有不同的功能,句子类型不同,意义也会不同,此句为主旨句,应该 结合文章的主旨作答。‎ ‎2.【2015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曾被誉为“文明之母”。毕昇 的活字印刷,更是领先了西方数百年,揭开了世界印刷史的辉煌一页。然而,时至20世纪,中国印刷业遇到了巨大的危机和挑战。‎ ‎20世纪40年代,美国发明了第一代打字机加照相机的手动式照排机,但该照排机效率不高,一旦按错键,改版很麻烦。1958年美国发明了光机式西文照相排字机,在计算机控制下依靠光学和机械方法选取字模,逐字照相形成版面,称为第二代排字机。1969年,日本也研制成功第二代汉字排字机。1965年西德成功研制出阴极射线管输出的第三代排字机。三代机的速度可以比二代机快10倍,适用范围也广。日本引进西德和美国的技术,于1975年也初步研制成第三代汉字排字机。1976年英国研制出第四代排字机,它采用激光技术,用激光束在底片上扫描打点形成版面。日本也正在研制第四代汉字排字机,但尚未成功。‎ 此时此刻,中国的印刷业却仍在沿用古代的技术,在汉字的“丛林里”艰难跋涉。‎ 从美国的第一代手动照排机,到英国的第四代激光排字机,世界照排技术的发展进步大大依赖于不同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实力。就拿阴极射线管输出的第三代排字机来说,该类排字机对底片要求高,对所使用的阴极射线管分辨率也要求很高。这些困难,在中国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难以克服。‎ 汉字相比表音体系的文字,数量巨大。从印刷的基本需求看,排字机的字库通常要收7000多字。而从一般书报的需求来说,字体就有书版宋、报版宋、标题宋、仿宋、楷体、黑体、长宋、扁宋、长黑、扁黑等10多种;字号还有小六号、六号直到初号,共15种。如此一来,字库的收字就会成倍增长。‎ 汉字的巨大数量,为排字机字库的存贮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再加上文字印刷质量上的需求,要保证字形美观、笔锋明晰,汉字带给排字机的技术困难就会更大。20世纪已进入信息时代,只有几十年历史的计算机,向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汉字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有外国人说:“汉字如果不废除,中国就不能进入现代文明,也永远无法真正走向世界。”‎ ‎(取材于1979年7月1日《汉字信息处理》)‎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中国印刷业面临“巨大的危机和挑战”的原因,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研究进程的落后 B.计算机的历史短 C.汉字自身的特征 D.技术条件不具备 ‎【答案】B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时至20世纪,中国印刷业遇到了巨大的危机和挑战”这是本文的观点句,统领全文。命题者正是抓住了这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语句,从一小而具体的角度来命题,从而带动考生对此文总分结构以及观点句、段首段尾句的把握;这实际上也在向考生传达一个信号,那就是读论述类文本就是要把握文中的关键语句从而理清论述思路,把握论证结构;从所给的四个选项来看,有的如CD两个选项可根据相关语段或语句概括出,而AB两个选项,则需考生根据文本进行理解分析,才能作出分析和判断,体现了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要求;CD两选项依据文本可容易作出判断,而AB两个选项则需借助文本理解分析,故本题的难点,也就在这AB两个选项中。‎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汉字在信息时代遇到“严峻的挑战”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 A.汉字数量大,排字机字库存贮困难 B.因字形字体的制约,汉字排版繁复 ‎ C.表意系统的汉字无法适用于排字机 D.汉字美观、笔锋明晰的要求难解决 ‎【答案】C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还是立足于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的考查,这里有几个要求,一是答题区间的筛选,‎ 二是区间内信息的筛选,三是对筛选出信息的整合。本题是以客观题的形式来考查的,难度就降低了好多;‎ 题干中的“汉字”“不正确”等提示与要求都很明确,便于考生据此确立自己的筛选区间。区间内的信息,‎ 除了C选项所呈现的内容,表述的趋同性很高,所以相对于第一小题,本小题难度不大。 ‎ 材料二 世界最先进的第四代排字机使用激光技术,将激光束在底片上扫描打点形成版面。由于激光很强,普通底片便能感光,还可用转印的方式在普通纸上印出逼真的大样。更有意义的是,它用三到五瓦的强激光束直接打到版材上就能形成凹凸版面,称为激光直接雕版,这无疑免除了早期借助照相技术进行照排制版的一大套工序。‎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采用第四代排字机的激光技术,但要解决字模存贮、文字变倍、激光只能逐线扫描而不能逐字扫描等关键问题。其中,汉字字模存贮量是横亘在科学家面前的最大的技术难关。汉字的常用字在3000字左右,印刷用的字体、字号就更多。不同字体和不同字号使印刷用的汉字字头数高达100万个以上,汉字点阵对应的总存贮量竟达200亿位,约合1万6千兆个存储单元。即使制成超容量的巨型磁盘,其缓慢的存取速度和高昂的代价也足以使它丧失使用价值。如果不能另辟蹊径解决汉字字模的存贮问题,研制汉字精密照排系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研制过程中,王选所带领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确保文字质量的高倍数汉字信息压缩技术,可使每个五号字的信息量大幅度下降,即从1万位下降到平均800位。这种压缩方法还允许文字变倍,能变大变小并保证质量,只需4千万位的存贮量就能存下65万字头的全部信息。在照排过程中,有一个微程序汉字点阵生成器把汉字压缩信息高速复原成点阵。汉字信息压缩技术的研制成功给汉字照排系统开辟了新的途径,使得高速、廉价的先进汉字照排机的研制成为可能,激光和照相机的结合带来了排版系统和信息处理的新突破。这些技术获得我国第一项欧洲专利和多项中国专利,成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核心和基石。‎ 除此之外,为了实现文字变倍和变形时的高度保真,我国又自主发明了用参数信息进行控制的独特方法,从而为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研制扫除了又一个障碍。这项发明是世界首创,比西方早了10年。当外国电脑企业大举进军我国市场的时候,唯独在出版领域,来华研制和销售照排系统的英国蒙纳公司、美国王安公司和日本写研、森泽、二毛公司等全部退出了中国市场。国产照排系统在与国外产品激烈的竞争中大获全胜。‎ 我国精密汉字照排系统的自主创新与成功研制,标志着中国计算机编辑排版系统和汉字信息处理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使中文印刷业告别了“铅与火”,大步跨进“光与电”时代。‎ ‎ (取材于徐炎章、王素宝等相关文章)‎ ‎3.下列为“材料二”所拟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激光照排系统原理及其使用 B.汉字照排技术的突破与创新 C.高速廉价的先进汉字照排机 D.汉字信息处理技术领先世界 ‎【答案】B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的考查点还是在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上面,对所拟标题的选择则是其考查的形式而已。但这种客观题的考查形式的实际效果,远好于那种要求考生拟一个标题这种主观题的考查方式。本题考生对所给的这几个选项作出判断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明确本文行文思路的过程,即本文首先介绍中国四代排字机的运用原理和研制过程,接着指出我国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所面临的问题,最后介绍我国精密汉字排照系统的自主创新与研制成功,并阐述其重大意义。可见命题者目的还要将考生引导到阅读文本、把握文本思路进而理解文本内容的正确轨道上来,同时也降低了试题的难度,又节约了考生的时间。‎ ‎4.根据“材料二”,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研制过程中,不属于技术难关的一项是( )(3分)‎ A.字模存贮 B.汉字信息压缩 C.文字变倍 D.激光逐线扫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激光逐线扫描不是技术难关,激光逐字扫描才是关键问题。这可以从文章的第二自然段的段首 句中看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采用第四代排字机的激光技术,但要解决字模存贮、文字变倍、激光只能 逐线扫描而不能逐字扫描等关键问题。”由其中的“激光只能逐线扫描而不能逐字扫描”可以看出,激光 逐线扫描已不是问题,激光的逐字扫描才是关键问题,也即技术难关。‎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出的不好,没有多少含金量。解答本题,只要抓住材料的第二自然段的段首句即可,尤 其是“激光只能逐线扫描而不能逐字扫描等关键问题”,就能作出判断和选择了。此题无非是要考生抓住 关键句,细心做题罢了。‎ ‎5.下列对“材料二”中出现的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凹凸:两个字书写的第一笔都是“∣(竖)”。‎ B.横亘:“亘”读音是“gèn”。‎ C.存贮:“贮”读音是“zhù”。‎ D.另辟蹊径:“辟”也可以写成“僻”。‎ ‎【答案】D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的文化素养,所考是汉字的基础知识,涉及到字形、笔顺和字音。A项和D项都是关乎字的书写(字形),其中A项的“凹凸”这两个字,其笔顺和笔画是好多人都弄不清楚的,但是本题考这两个字书写的第一笔,那就简单多了。D项是想告诉考生,词语要依义来定形。BC两个选项中,都是关于字音,一个是关于韵母,一个是涉及到声母,都容易读错。这几个词与成语,都是常用的,也很简单,但又能考出水平,很好。‎ 材料三 ‎21世纪的中国,期待着更多的自主创新。如何实现自主创新,无疑是摆在中国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近代科学产生于西方,中国的现代科学大多也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这是事实。然而,同样确定无疑的是,中国古代光辉灿烂的科学技术也需要我们继承并发扬光大。‎ 相比于西方,中国古代科技无论是具体的成果,还是研究的思路方法,都有着显著的不同。有学者曾经感言:“当今不少人一提到科学,脑子里想到的就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科学。而我要强调的是,除了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科学之外,事实上还有跟它们完全不同的所谓东方科学。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这一鸿篇巨制里就曾认为,东方的科学,跟西方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有着不同的思想方法。”因此,我国的科技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就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吴文俊,最早发现中国最古老的数学十分适合计算机时代,他称中国古代数学为“算法的数学”或“计算机的数学”,并运用它创立了著名的“吴方法”,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另一个角度看,自主创新对于进一步弘扬和传播中国固有的科技与文化,有着重大的意义。汉字源远流长,使得中华数千年的文化绵延不断。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使得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然而,进入20世纪的信息时代,中国的汉字排版与印刷却因汉字信息处理的困难,落后于西方。王选这位中国本土培养出来的科学家,率领自己的研究团队,自强不息,勇于创新,卓有成效地继承并发展了独领风骚的中国古代科技。正是王选团队在20世纪信息时代掀起的这场印刷技术的革命,大大弘扬了中国科技与文化。‎ 如今,举国上下正满怀豪情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向科技强国迈进的征途中,我们既不能轻视创新,更不能数典忘祖。中国的科技人才应该在中国传统科技与文化的丰硕成果中汲取营养,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将中华数千年的文明发扬光大。‎ ‎(取材于徐立《王选与中国文化》)‎ ‎6.下列对“材料三”中“独领风骚的中国古代科技”所指代的对象,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印刷术 B.研究思想 C.四大发明 D.算法的数学 ‎【答案】A(答C得1分)‎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者从一个小的角度来考查句子的理解,切入角度很巧妙。对于句子含义的理解,关键还是对关键词的理解和对具体语境的把握。而本题的语境比较容易确立,但需要考生对语境中的三个句子分析它们句间的关系,这样由“独领风骚的中国古代科技”所在句前溯逆推就可得出答案了。抓住语境,辩明句间关系做本题就不难。‎ ‎7.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成功研发有何意义?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回答。( )(6分)‎ ‎【答案】要点1:使承载中国文化的汉字摆脱了危机,顺利进入了信息时代;‎ 要点2:使中国印刷业达到了新的水平,民族产业占领市场;‎ 要点3:有助于传播中国文化,使中国走向世界;‎ 要点4:宏扬了中国古代科技,启示我们继承和发展东方科学,实现自主创新。‎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抓住三个材料中的结尾部分,是解答这一题的关键。材料一虽然只是论述了中国印刷业面临的巨大危机和挑战,并没有涉及到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但是文章结尾的一句话“有外国人说:‘汉字如果不废除,中国就不能进入现代文明,也永远无法真正走向世界。’”可以看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成功研发的意义所在,表现为两个方面,这需要自己转述一下:使承载中国文化的汉字摆脱了危机,顺利进入了信息时代;有助于传播中国文化,使中国走向世界。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结尾部分的语句说得比较明确,对此可以照抄,当然最好还是提取语句中的关键概括归纳写出答案。‎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本大题三个材料中唯一一道针对三个材料来综合命题的题目,也是唯一一道主观性的题目,主要通过考查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成功研发的意义,来考查考生理解和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这道题相对来说有一些难度,那就是根据材料一概括归纳出的要点容易丢掉。做本题,最好能理解这三个材料之间的内在关系,这样针对材料一的要点就不易丢掉。‎ ‎8.下列对“材料三”中成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鸿篇巨制:著述 B.源远流长:水流 C.自强不息:停止 D.数典忘祖:经典 ‎【答案】D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本题难度不大,通过考查字义来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本题中的这四个成语,是从 材料中提取出来,有它们使用的具体语境。但是解答本题,又似乎不需要这样的具体语境,因为本题是对 成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些剥离语境来考查成语之嫌;而且,有时借助语境,比如这个“数典忘祖”中的 ‎“典”,就会误导而得出错误的答案。这或许也是命题者的陷阱罢,希望这只是猜疑。‎ ‎3.(2015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地图与理论模型 ‎①工程师在设计汽车时会按比例制作汽车模型,这种实物模型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汽车的构造,而且可以让一些实验更加便捷。举办一场宴会前,我们会思考应该邀请谁参加、需要准备哪些食物等,这是我们其实也构建了一个模型。这种模型与汽车模型不同,它不是一种实物,而是一种“理论”。科学家的工作与此相似,也是构建某种理论模型,只是这类模型的特点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②地图也是一种模型,地图与理论模型的类比有助于我们了解理论模型的特点。我们先来做一个练习。请看一张某大学校园的局部地图:‎ ‎③这张地图的右边画有一个箭头。请问:箭头指示的东西是什么?‎ ‎④人们通常会回答:箭头指示的是一幢建筑。如果我说这答案不仅是错的,而且根本不着边,你会怎样想?你肯定会怀疑这是个把戏。没错,你的怀疑是正确的,但这个把戏的背后却是最为核心的问题。‎ ‎⑤正确的答案是,箭头指示的是一个矩形图框。这就是真正为箭头所指的东西。人们会回答箭头指向了一幢建筑物,是因为根据地图和与之对应的实际环境,矩形图框显然表示一幢建筑物,但建筑物只是矩形图框所表示的物体,而不是矩形图框本身。‎ ‎⑥这个练习的目的是指出地图与其所表示的对象不是一码事。当然,这只是一个把戏,生活中没有人会混淆地图上的一个矩形框和现实中的一幢建筑。毕竟,你可以将一张街道地图折起来放进你的口袋,却不可能把一个街道折起来放进口袋。而理论模型与客观对象间的差别却容易被人忽略,这需要我们格外注意。‎ ‎⑦我们都知道地图和它所表示的对象是不同的,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重要的联系。那么,地图是如何与一个特定空间发生联系的呢?‎ ‎⑧第一,地图与它所表示的对象在结构上具有特定相似性。就地图而言,结构的特定相似性是空间上的。例如,地图中的线条的空间关系,与地图所表示的街道的空间关系相对应。‎ ‎⑨第二,我们拥有一套社会约定来绘制和阅读地图。没有这些约定,地图只是绘有不同线条的纸,这套约定十分浅显,并为人们所熟知,所以大多数人在看地图时,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使用了这些约定。‎ ‎⑩理论模型也离不开约定,只是具体情况有所不同:没有几个人知道用来解释宇宙大爆炸这一理论模型的约定。人们需要了解更多的学科专业知识,才能“绘制”和“阅读”理论模型。‎ ‎⑾通过地图与理论模型的类比,我们还发现了值得进一步追问的有趣的问题:存在完美的地图吗?答案依赖于什么是“完美的地图”。如果“完美的地图”是指对一个地方的所有特征进行完整、精确表征的地图,那么,这样的地图几乎不可能存在。‎ ‎⑿‎ 表征所有的特征意味着不仅要表示出所有的街道、建筑的地点,而且还要表示出建筑的高度、新旧的程度,甚至还要表示出全部的植物、被丢弃的自行车等等。所以,地图不那么完美的一个方面,在于它的不完整性:地图只是有选择地表示某些特征,如建筑的空间位置,而忽略其他特征,如建筑的高度、新旧程度等。另外,地图表示出来的特征有多精确?例如,上海地图能精确表示出东方明珠塔的虹桥机场之间的距离吗?它精确到千米、米、厘米了吗?显然,没有一张地图能做到完全的精确。‎ ‎⒀地图的上述特点,理论模型也同样具有。不妨说,理论模型就是科学家为我们理解世界而绘制的“地图”。‎ ‎1.如果要替换第⑥段中的“毕竟”一词,根据上下文,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因为 B.况且 C.因此 D.也许 ‎【答案】A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该题目看似辨析词语,实则是要求考生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考生要回到原文,仔细辨 析句子之间的关系,辨清之后,再对选项所给的词语一一加以分析比较,填入或置换出最能表明句子关系 的词语。‎ ‎2.作者在文中设计的练习为什么只是一个把戏?请联系第⑨段加以分析。(3分)‎ ‎【答案】示例:因为作者故意不使用大家默认的社会约定来解释地图,所以这个练习只是一个把戏。‎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要求考生分析文中的练习是把戏的原因,题干要求考生结合文本第九段加以分析,如果没 有这样的要求,考生的答题可能就没有头绪,但要求结合第九段分析,实际上就给考生指明了方向。首先 要明确的是文中说到的把戏到底是什么,那就是人们看到地图上箭头指向的矩形图就认为那是建筑物,但 作者从图纸本身出发,指出箭头指向的只是矩形图。第九段说人们拥有一套社会约定来绘制和阅读地图,‎ 把地图上的矩形图说成是建筑物就是因为人们用了特定的社会约定来阅读地图,但作者故意不用大家默认 的社会约定来解释地图,所以这个练习只是个小把戏。‎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考生筛选的对象,此题要求考生筛选出练习是把戏的原 因。其次,考生要明确筛选的范围区间,题干对此已有提示,它要求考生根据文本第九段对把戏加以分析。‎ 考生若能逐步分析,自然可以理清当中的头绪。‎ ‎3.全文以地图作类比的作用是 。(2分)‎ ‎【答案】示例:形象直观地说明理论模型的特点。‎ ‎【考点定位】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这类题目,要求考生对说明文各种说明方法十分了解,如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 还要熟悉掌握各类说明方法的作用,如举例子,它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 以便读者理解。画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 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4.对文章的写作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中用汽车模型的例子是为了通过类比引出宴会模型。‎ B.第⑥段画线部分使用夸张手法,突出了把街道放入口袋绝无可能。‎ C.第⑿段写到了“植物”“自行车”,不属于举例子这一说明方法。‎ D.举东方明珠塔和虹桥机场为例是因为它们间的距离不易精确测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和把握,考生要读准题干,题干要求考生选出的是正确的 一项。A项用汽车模型的例子的目的为了与宴会模型进行对比,而不是类比。B项并未采用夸张的手法,原 文的意思就是人可以将一张街道地图折起来放进你的口袋。D项举举东方明珠塔和虹桥机场为例只是为了 说明,没有一张地图能够做到完全的精确,而不是因为它们间的距离不易精确测量。‎ ‎【考点定位】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该题要求考生把握说明文写作的各类方法,能够结合文本进行具体分析。解题过程中一 定要将选项放到原文当中加以对照,不被文本的细枝末节所干扰,要从章节和全文出发。‎ ‎5.作为说明文,本文的语言除严谨准确外还有其他特点,请举例分析。(3分)‎ ‎【答案】示例:本文语言还具有平易近人的特点,如文中多次使用设问,使用“我们”“你”等人称代词,‎ 拉近了读者和作者的距离。‎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科普文的语言不同于 一般说明文,除了准确严谨外,肯定会有生 动形象、通俗易懂、平易近人等特点,不板着脸孔说话,形式自由,运用记叙文经常采用的手法来写,善 于使用修辞。此题要求考生根据句中加点词语对科普文语言特色加以分析,降低考生答题的难度。该文语 文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平易近人。‎ ‎【考点定位】分析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该题,要清楚知晓说明文语言特色。科普文的语言一般严谨准确,明晰平实,朴素自然,‎ 生动活泼,形象风趣,饱含情感等。考生应根据文本具体分析。每列举一个特点,就应该从文中找出相应 的例子加以分析。‎ ‎6.综览全文,概括理论模型的特点。(4分)‎ ‎【答案】示例:从文中看,理论模型的特点有:一、理论模型不同于其表示的对象,但两者易于混淆;二、‎ 理论模型与其表示的对象之间具有结构上的特定相似性;三、理论模型需要一套基于专业知识的约定来构 建和解释;四、理论模型是不完美的,主要体现在不完整、不精确两方面。‎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首先要把握全文主要内容。其次要确定筛选信息的区间。信息筛选的 依据主要是题干和文本。做题时先认真分析题干,明确命题指向,再回归文本,找到筛选区域,概括重要 信息点。‎ ‎4.【2015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头脑中的旅行 彭 程 ‎①对当代人来讲,旅行是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但在古代,技术落后,交通不便,旅行经常和冒险联系在一起,另外还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因此,旅行对于很多人来说并非易事。那时候的一些人尤其是文人,愿望难以满足,只好经常借助于幻想,在头脑中旅行。文人许多是贫穷而兼病弱,却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现实生活中的阻碍反而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的热情。一幅图画,书里一段并不起眼的描绘,都能够成为点燃他们灵感的火种。借助无限的想象,他们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地方的景色氛围,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②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就突出地体现了这样一种才华。他的不少篇章,都表达了对于远方的向往。远方,始终是一个充满魅力和诱惑的巨大泉眼,汩汩涌流出诗意和美。波德莱尔的女友有着一半非洲血统,据说正是她周身所散发出的异域气息令他痴迷,她的秀发,她的一颦一笑,都让他恍惚感受到了遥远的、另外一个大陆的奇异魅力。他有一首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其中有这样的描绘:‎ 你的头发蕴藏着一个完整的梦,充满了船帆和桅杆的梦;它也包藏着大海,‎ 海上的季风把我带到那些迷人的地方,那里的太阳显得更蓝更深,那里的大 气充满果实、树叶和人类肌肤的香味。‎ ‎③从这些文字中,你能强烈地感觉到诗人感受力的灵敏和丰盈,视觉、嗅觉等都在全方位地、酣畅地敞开着,借助于一些要素,他生动地描绘出遥远地方的风光气氛,栩栩如生。而这一幅幅巨大的、声色流溢的画面,最终是靠着强大的想象力来加以拼接、连缀和粘合的。‎ ‎④终其一生,波德莱尔都被港口、轮船、铁路、火车以及酒店客房所吸引,因为这些都连接着远方,通向另外的生活。因为很难真正具备出行的条件,波德莱尔更多的是从想象中获得满足。‎ ‎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蒲宁,也是一位善于运用想象力的大师。在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他回忆了自己在俄罗斯腹地的一个庄园里度过的童年时代。在漫长寒冷的冬夜,《鲁滨逊漂流记》等书里的插图,让他想象遥远的热带。狭窄的独木船、拿着弓箭和长矛的光身子的人、椰子树林,都让他感到甜蜜和陶醉,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幻觉:“我不但看到,而且以自己的整个身子感觉到了那么多干燥的炎热,那么多阳光!”以至于多年后,他有机会来到那些地方时,心中浮现的第一感觉就是:对,对,所有这一切正如我三十年前首次“看到”的那样!‎ ‎ ⑥拥有这样一种强大的想象能力,堪称是生命中获得的宝贵奖赏。它打通了一条连接诗和美的道路。‎ ‎⑦‎ 以上种种都表明,一个善感的灵魂,可以创造出怎样的奇迹。这是一些具有异禀的人,能够通过一棵树想象一片森林,借助一片贝壳想象一片大海。一些零散寒伧的线头布片,到了他们手中,竟被拼接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织锦。读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象而描绘出的风景,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这样的灵魂正是艺术的摇篮和息壤。‎ ‎⑧当然,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不具备那样卓越的才华。不过,从他们的这种嗜好中,还是可以悟出一些有益的东西。虽然如今旅行成本大大降低,但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财力等,永远是处于一种短缺的状态。相对去过的地方而言,更多的地方是去不成的。这样,就不妨退而求其次,借助想象的力量来作为一种弥补。‎ ‎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必要向那些杰出作家学习,培养和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努力使自己变得细腻善感:欣赏一泓碧蓝的山涧溪水的图片,仿佛感觉到浸入脚底的丝丝寒凉;目光流连于画面上一间江南小城临水的茶楼,似乎嗅到一缕明前龙井的清香。对于气氛、情调的细腻感知和把握,才堪称旅行最重要的收获。‎ ‎⑩如今技术的快速进步,为这种想象的旅行提供了极好的帮助,鼠标轻轻一点,你可以从白雪皑皑的北极冰原,到花木葳蕤的热带海岛。瞩目于图片,充分调动想象力,把感受的旋钮调到最高档,庶几可以获得几分真切的、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当然,对于这种替代的旅行,你尽可以不以为然,但我只需要用一句话来辩护:人生奄忽,步履真正踏及的地方,能有几处?‎ ‎(本文有删改)‎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4分,两项都对得4分,答对一项得2分,有错项得0分)‎ A.作者认为文人多与贫穷相伴,这使得他们对生活有着更加深刻的体验,从而拥有了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蒲宁就是明证。‎ B.文章运用古今对照的手法,从文学写作延伸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说明以丰富的心灵展开对未知的想象是普通人培养审美化的生活态度的必要手段。‎ C.“头脑中的旅行”不是才华横溢的作家的专利,普通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变得细腻善感,同样可以在这种替代性的旅行里获得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D.第⑨段中“目光流连于画面上一间江南小城临水的茶楼,似乎嗅到一缕明前龙井的清香”一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从视觉与嗅觉的角度展开联想。‎ E.今天,科技的发达既使现实的旅行更加便利,也为想象的旅行提供了帮助,瞩目于网上的各种图片,在头脑中旅行,我们可以“抵达”世界的各个角落。‎ ‎【答案】C E ‎【解析】‎ 试题分析:A“多与贫穷相伴,这使得他们对生活有着更加深刻的体验”错误,强加因果,文中第一段原句是说“文人许多是贫穷而兼病弱,却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B应为“中外对照”;“说明以丰富的心灵展开对未知的想象是普通人培养审美化的生活态度的必要手段”表述有误,文中是说“培养和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努力使自己变得细腻善感”。D“比拟”错误,应是通感,“目光流连茶楼”,却似乎“嗅到……清香”,用嗅觉来写嗅觉。‎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综合题。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比如B项就是针对全文设置题目,而A就是针对文章的前一部分设题;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涉及内容,又涉及手法,比如BD两项就是从手法的角度来考查;从错因来看,A项是考查内容的概括,选项是强加因果,B项是张冠李戴,D项是考查修辞的运用,其中D项有一定的难度。‎ ‎17.文章第②段引用波德莱尔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的片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①以具体例子说明想象的旅行打开了诗人通向远方的道路,诗人虽然不能亲临其境,却能从丰富 的想象中获得满足。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才华——即使身不能至,也能够以超凡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感受 力生动传神地描绘出远方的风景,呈现出富有诗意、流光溢彩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一设题很巧妙,第一眼看过去,可能会认为仅仅是考查第二段的作用,如细细分析会发现,题干中已经给出了暗示“引用……”,可见设题人通过考查句段的作用同时巧妙地考查了引用的作用,可谓“一石二鸟”。所以这也提示学生一定要注意审题,因为题干中往往会有设题人抛出的“媚眼”,而学生却“不解风情”,罔顾设题人的一片好心。‎ ‎18.作者为什么说“‎ 读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象而描绘出的风景,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 奇观”?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①因为借助想象描绘出的风景并不完全是现实的复现,而是作家的艺术创造,其中蕴含了作家连通诗和美的生命感受。②作家之所以能够创造出这样的艺术世界,是源于其善感的灵魂、丰富的心灵。杰出作家想象中的旅行实乃心灵的探寻,他们描绘的动人风景,映现的正是作家心灵世界的奇景。‎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既考查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又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首先要分析题干中的句子,理解其含义;然后再回归文本,找到这句话;最后在上下文按照由近及远的方式搜索。“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象而描绘出的风景,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这句话的重点在“这样的作品”“欣赏灵魂的奇观”。“这样的作品”指的是文中作家靠想象创造出的唯美的画面,在这句话的前面可以找到如下内容,“拥有这样一种强大的想象能力,堪称是生命中获得的宝贵奖赏。它打通了一条连接诗和美的道路”“以上种种都表明,一个善感的灵魂,可以创造出怎样的奇迹”;后面可以找到如下内容,“培养和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努力使自己变得细腻善感”“对于气氛、情调的细腻感知和把握,才堪称旅行最重要的收获”。找到这些内容,再根据所给的分值分条作答。‎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一般题干中有“为什么”三个字,这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而本题的出题者在考查归纳概括能力的同时,又考查学生对题干中这句话的理解,这可谓是巧妙了。设题者选择的这句话从句式结构上很有特点,“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象而描绘出的风景,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与其……,不如……”这是一个选择关系的句子,学生必须先辨明这一点,才能知道下一步该去搜索哪方面的内容。‎ ‎19.与现实中的旅行相比,“头脑中的旅行”是一种替代性的旅行,它可以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吗?请 结合文章内容和个人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示例一:头脑中的旅行足以满足我们对远方的向往。①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束缚不可避免,我们未必有条件、有能力踏遍万水千山。②头脑中的旅行能超越现实旅行的局限,我们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感受力可以领会旅行的真正精神,领略远方的精彩。③我们向往远方,实质上是为了摆脱平庸的现实,获得别样的生活体验,精神的漫游可以拓展生活中的诗意空间,令平凡的现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答案示例二:现实中的旅行与头脑中的旅行各有优势,互相不可替代,二者互补,能够更好地满足我们对远方的向往。①百闻不如一见,条件具备时,我们不妨踏上旅途,去欣赏远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②如果不具备实地旅行的条件,大可借助想象,在心灵世界中构建“第二自然”,感受远方的魅力。③现实有限而想象无垠,头脑中的旅行能够使我们超越现实,突破束缚。真实与想象交融,头脑中的旅行就能为眼前的风景增色添彩,令现实的旅行更加富有意趣,从而更好地满足我们对远方的期待和向往,同时也使我们的想象力得到丰富和提升。‎ 答案示例三:头脑中的旅行无法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①现实中的旅行能够把我们带到真实的远方,在现场获得直接体验,而头脑中的旅行毕竟是一种替代性的旅行,想象出的远方再美好也不真实,不能提供我们关于远方的准确的认识。②一些细腻微妙的感受与体验只有身临其境才能获得,不可能通过头脑中的旅行得到。远方风景里动人的韵致,不亲眼目睹,不亲身感受,就永远无法真切地体会到。远方,如果只能想象,不能亲至,将是巨大的遗憾。③头脑中的旅行能否满足对远方的向往,与人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密切相关。如果一个人没有善感的心灵,缺乏想象力,就无法想象充满魅力的远方,也就不能满足他对远方的向往。‎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这类题目看似很自由,可以任意谈论自己的观点,“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其实这是设题者给考生设置的一个“温柔的陷阱”。无论是从作者的角度来答题,还是从自身的观点入手,答案的依据都应在文中或者仅仅围绕文本。同时本题很有时代意义和生活感,无论学生能否读懂本文,该题都可以说上两句。‎ ‎5.【2015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内部言语并不是外部言语的内在方面——它本身是一种功能。它仍然是一种言语,也就是说,与词语相联结的思维。但是在外部言语中,思维是由词来体现的,而在内部言语中,随着词语产生思维,词语就消亡了。内部言语在很大程度上是用纯粹的意义来思维的。它是一种动态的。转移的、不稳定的东西,在词和思维之间波动着,而词和思维或多或少是稳定的,或多或少描绘了言语思维的组成成分。只有在考察了言语思维的下一个层面以后(这是一个比内部言语更加内在的层面),才能理解言语思维的真正性质和位置。‎ 这个层面就是思维本身。每种思维都创造了一种联结,完成了一种功能,解决了一个问题。思维的流动并不同时伴随着言语的展开。这两个过程不是同一的,在思维单位和言语单位之间也不存在刻板的一致性。当一种思维过程流产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指出的,当一种思维“‎ 不再进入词语”时,这种情况尤其明显。思维有其自己的结构。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并非易事。‎ 思维和言语不一样,思维并不是由彼此独立的单位所组成。当我想与别人交流下面的思想,即今天我见到一名赤足的男孩身穿蓝衬衫沿着街道奔跑,我并不把其中每个项目(item)分别对待:即男孩、衬衫、衬衫的蓝颜色、他的奔跑、不穿鞋子等。我把所有这一切在一次思维中构想出来,但是表述时却用分别开的词语。一个讲话者往往要花几分钟时间才能将一个思内部言语并不是外部言语的内在方面——它本身是一种功能。它仍然是一种言语,也就是说,与词语相联结的思维。但是在外部言语中,思维是由词来体现的,而在内部言语中,随着词语产生思维,词语就消亡了。内部言语在很大程度上是用纯粹的意义来思维的。它是一种动态的。转移的、不稳定的东西,在词和思维之间波动着,而词和思维或多或少是稳定的,或多或少描绘了言语思维的组成成分。只有在考察了言语思维的下一个层面以后(这是一个比内部言语更加内在的层面),才能理解言语思维的真正性质和位置。‎ 这个层面就是思维本身。每种思维都创造了一种联结,完成了一种功能,解决了一个问题。思维的流动并不同时伴随着言语的展开。这两个过程不是同一的,在思维单位和言语单位之间也不存在刻板的一致性。当一种思维过程流产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指出的,当一种思维“不再进入词语”时,这种情况尤其明显。思维有其自己的结构。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并非易事。‎ 思维和言语不一样,思维并不是由彼此独立的单位所组成。当我想与别人交流下面的思想,即今天我见到一名赤足的男孩身穿蓝衬衫沿着街道奔跑,我并不把其中每个项目(item)分别对待:即男孩、衬衫、衬衫的蓝颜色、他的奔跑、不穿鞋子等。我把所有这一切在一次思维中构想出来,但是表述时却用分别开的词语。一个讲话者往往要花几分钟时间才能将一个思想展现出来,在讲话者的心中,整个思维是立刻呈现的,但是在言语中,它必须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相继展开来,我们可以把思维比作一朵乌云洒下一阵词的雨点。由于思维在言语中没有它的自动对应物,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必须通过意义。在我们的言语中,始终存在着隐蔽的思维,即潜台词。由于从思维向言语的直接过渡是不可能的,因此始终存在思维不可表达的悲哀。‎ 内心将如何表达它自己?‎ 他人将如何理解?‎ 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是不可能的,不仅在生理上不可能,而且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交流只能用迂回的方式才能达到。‎ ‎8.下列对文中“内部言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内部言语功能与外部言语相对,是完成言语思维的内在方面。‎ B.与外部言语一样,内部言语中的思维也与词语有内在的关联。‎ C.内部言语可以基于纯粹意义来思维,不需要始终伴随着词语。‎ D.内部言语作为一种功能,它是在一定的思维过程当中实现的。‎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内部言语功能与外部言语相对”错误,文中第一段说“内部言语并不是外部言语的内在方面——它本身是一种功能”,选项妄加猜测。B项在第一段,是“也就是说,与词语相联结的思维”“在外部言语中,思维是由词来体现的,而在内部言语中,随着词语产生思维,词语就消亡了”这两句话的概括。C项也在第一段,是“而在内部言语中,随着词语产生思维,词语就消亡了”“内部言语在很大程度上是用纯粹的意义来思维的”这两句话的概括。D项在第一段,是“它本身是一种功能”“内部言语在很大程度上是用纯粹的意义来思维的”这两句话的概括。‎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英国、曲解文意,偷换概念等,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命题的手段为改编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此题的选项A就是概括的基础上命制的选项。‎ ‎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为比内部语言更内在的层面的思维,在文中实际上就是“言语思维”。‎ B.如果把思维比作乌云,那么每朵乌云终究都会变成一阵词的雨点落下。‎ C.每种思维都不是彼此独立的单位,因此它们与言语单位不可能完全一致。‎ D.言语表述时需要一个词语一个词语相继展开,并通过意义和思维联系起来。‎ ‎【答案】D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概括作者的观点的题目,主要的错误设置是曲解文意、以偏概全、偷换概念,A项考查的是第一段的内容,以偏概全,曲解文意;B项是对第三段的理解和分析概括,以偏概全;C项考查的是第一段,偷换概念,选项说的是“思维不是独立的单位”,而文中说的却是思维组成的单位。‎ ‎10.在文章末尾,作者认为“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为什么?根据文 本内容说明理由。‎ ‎【答案】(3分)①心灵(思维)的交流,需要借助言语之类的中介。②思维并不总是表达为言语。③言语不能完备地表达思维。‎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然后到文中筛选相关的信息,最后进行概括。题干说“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这是筛选信息的依据,这句话中说的是“直接交流”,而直接交流的手段是言语,学生筛选的目标应是思维和言语之间所存在的问题。‎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概括文意的题目,而概括的前提应先理解题干中的这句话,这就给试题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同时本文的内容比较抽象,并非实实在在的东西,这给学生解答问题造成又一个干扰。要想顺利解答本题,一定要耐下心来慢慢品味、辨析。‎ ‎6.【2015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生物电池可以利用蜗牛体内葡萄糖发电。我们在蜗牛壳上钻孔,把覆盖着酶的电极植入聚集在蜗牛身体和壳之间的血淋巴,也就是蜗牛的血液中。与其他类型的电池类似,我们的电池也是基于化学反应来让电子流动的;一个电极捕获血淋巴中葡萄糖的电子,之后这些电子会通过外部回路——包括我们想要供电的任何设备——抵达相对的电极。在那里,电子与血淋巴中的氧反应形成水,输出的电力很微弱,在微瓦的量级上,而且在数分钟后会因葡萄糖耗尽而断电。收获能量之后,蜗牛通过吃喝会恢复体内的葡萄糖水平,就可以再次发电了。而蜗牛看来并没有受到生物电池的伤害。‎ 电池的输出功率受两个因素的限制:蜗牛微小身体内的葡萄糖含量,以及葡萄糖向电极扩散所用的时间。如果医生把类似的某种装置植入人体而不是蜗牛体内,我们就能获得更强更持久的电流,因为人类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要比蜗牛的高,而且人类的循环系统会持续把新的葡萄糖补充给电极(蜗牛没有闭合的循环系统)。一个想法是用我们的生物电池基于人体内烦人的修改版来为植入医疗设备供电,例如起搏器,蜗牛不能为手机充电,但它能为微型传感器供电,这促成另一个想法——让蜗牛、蠕虫和昆虫为环境鉴别和国土安全服务。‎ ‎12.第一段主要介绍生物电池的 :第二段主要介绍生物电话的  (4分)‎ ‎【答案】原理,前景 ‎【解析】‎ 试题分析:抓住第一节中的“利用”“基于”的关键词,可以概括第一段介绍生物电池的制作原理。第二段中从文段最后一句话,以及文中的对人体的作用的表述,可以概括为介绍生物电池的作用或前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的筛选概括,题型是填空式。和往年的题型一样,没有变化。解答时要根据实用类文章的特点,抓住文中对生物电池的介绍时的关键性词语进行概括。此题题干要求很明确,对第一和第二段内容的理解,概括介绍生物电池的什么特点,第一段中,关键词有“利用”“基于”等,可以概括出这一节是介绍生物电池的原理。第二节的关键句是“如果医生把类似的某种装置植入人体而不是蜗牛体内” “一个想法是……”“促成另一个想法……”可以概括为介绍生物电池的前景。‎ ‎13.下列对“生物电池”的阐述,不符合原文的意思的一项是 A.生物电池可以利用蜗牛血液中的葡萄糖来发电,这种电池与其他类型电池类似,也是基于化学反应让电子流动的。‎ B.生物电池通过植入生物血液中覆盖着酶的电极来捕获葡萄糖中的电子,这些电子可以通过外部设备到达相对电极。‎ C.生物电池输出的电力十分微弱,只能用微瓦来计算,短短几分钟后悔因血淋巴耗尽而引起断电现象。‎ D.生物电池在利用蜗牛发电时——电子与血液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水——应该没有对蜗牛造成伤害。‎ ‎【答案】C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生物电池”‎ 这一概念的理解。题型和往年相同,应该在学生平时的训练范围内。选项要求选择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所以难得不大。解答时要对各个选项的内容与原文的内容加以比对,找出表述上的差异,重点关注对象、形容词、表修饰限制的副词等,看是否造成对象的扩大,修饰限制的范围、程度的变化等错误。C项说生物电池,而原文说的是蜗牛生物电池,所以C项错误。‎ ‎14.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蜗牛没有循环系统,而人类的循环系统会持续把新的电能补给给电极,可利用人体制造大功率的电池。‎ B.可以为小型传感器供电的生物电池将肩负起为环境鉴别和国土安全任务,用在家用电器上也为期不远了。‎ C.随着生物电池的不断更新,植入人体内的心脏起搏器和其他各种医疗设备所输出的电力将更强更持久。‎ D.人类身体较蜗牛有一定的优势,生物电池若能用于植入人体的医疗设备,将可以造福于人类健康。‎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项“蜗牛没有循环系统”说法不准确。B项“用在家用电器上也为期不远了”文中没有涉及。‎ C项“植入人体内的心脏起搏器和其他各种医疗设备所输出的电力将更强更持久”妄加揣测。‎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重点是考查学生对全文内容的理解把握能力。题干中的观念词是“推断正确”,表明要 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根据作者的表述合理地推出符合文意的观点。本题A选项“蜗牛没有循环系统”明 显错误,B选项中“用在家用电器上也为期不远了”文中没有提及,C选项妄加揣测。‎ ‎7.【2014年高考北京卷】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说到光伏发电,人们往往会想到的是那些巨大的太阳能电池阵列,年轻的朋友们也许会联想到美国电影《变形金刚》中那些具有“超能力”的“汽车人”所配备的能量块。其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伏效应就是太阳光射在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使其能量达到最佳转换的效果。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业内称之为光伏产业。光伏效应的重要条件就是离不开太阳能资源,而太阳能资源则具有永不枯竭的优势。‎ 光伏发电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70年代,由于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光伏发电在发达国家受到高度重视,发展较快。自1969年法国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发电的比例在欧美国家逐渐提高,太阳能光伏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发展。‎ 在太阳能发电系统中,并网发电和独立式发电应用系统已经实实在在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在很多大中型城市、甚至一些偏远地区,太阳能路灯的使用已经很普及,还有住宅区的照明、机场照明、医院照明、公交站牌指示灯等,都可以不依赖城市电网供电,只用太阳能电池组件将光能直接转换成了电能,多余的电量被储存在蓄电池里,待需要时再释放出来。‎ 在特殊天气和自然灾害来临时,光伏发电的独特优势更是显现无遗。由于各个组成部分相对密闭,且在生产时大都进行了抗强风、暴雨、地震、雪压等极端恶劣天气的试验,在面对灾害时,光伏独立发电产品往往能够平安度过。当传统电力系统无法供电时,这些太阳能发电设备却可以迅速恢复供电,成为救命的能源。‎ 实践证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势,非常适合在偏远山区或牧区应用。其既可以为农牧民提供家庭用电,又可以驱动水泵灌溉农田。这些地方光照强、遮挡少、太阳能资源丰富,独立式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中国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太阳能资源大国,具备了广泛应用光伏发电技术的地理条件。我国的光照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1平方公里可安装100兆瓦光伏阵列,每年可发电1.5亿度。我国有荒漠面积108万平方公里,如果开发利用1% 的荒漠,就可以发出相当于2003年全国一年的用电量。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为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能源。‎ 值得欣慰的是,为鼓励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国家近年内出台了一些关于发展新能源的政策,其中《关 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已公布实施,2013年更是加快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和相关基础能力建设的 步伐。体现了国家政策对正在起步阶段的光伏发电技术的扶持和鼓励。‎ ‎(取材于2013年《科技生活》陈雷博的文章)‎ 链接材料:‎ 光伏发电系统的主要部件是太阳能电池、蓄电池、控制器和逆变器。其特点是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不污染环境、能独立发电又能并网运行,受到各国企业组织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5.下列是为第一段横线处补写的句子。其中最能够使文意完整,贯通的一项是(3分)‎ A.光伏发电是能形成产业规模的 B.光伏发电是光伏效应的另一种说法 C.光伏发电的原理是很容易理解的 D.光伏发电是光伏效应的一种应用 ‎【答案】D 考点:语言表达连贯。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含链接材料)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光伏发电系统属于新兴的能源产业。有传统的煤电水电系统无法比拟的优势,受到很多国家高度重视。‎ B.光伏发电系统中并网发电应用广泛。所以城市住宅区、机场、医院的照明都可以不依赖城市电网供电。‎ C.光伏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蓄电池、控制器和逆变器构成。拥有抵御灾害的能力,被称为救命能源。‎ D.我国荒漠面积非常广阔,太阳能资源丰富,这为光伏发电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地理条件和基础能源。‎ E.我国的光伏发电技术十分成熟,可靠性高,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因而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答案】AD ‎ ‎【解析】 ‎ 试题分析:“可以不依赖城市网供电”是因为独立发电而不是并网发电,文中链接材料说“能独立发电又能并网运行”,二者是并列关系不是因果关系,故B强加因果。“我国正在起步阶段的光伏发电技术”显然不可能“十分成熟”,故E错。注意题干的要求是寻找两处错误。注意将题干中否定陈述转换为肯定陈述。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的题干,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将称代内容替代称代词,使称代词与称代内容保持一致。找出选项所关涉的内容区域,将选项与文章内容逐字逐词逐句进行比较、对照。推导的选项要在原文中找到根据,要有前因后果。注意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7.下列为本文所拟的标题,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后来居上的光伏发电 B.光伏发电纵横谈 C.光伏发电与太阳能 D.光伏发电在中国 ‎【答案】B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2013年高考北京卷】本大题共三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6题 当你在花园里驻足观察那些胖胖的蜜蜂在花丛中起起落落,或者在厨房手拿苍蝇拍对着狡猾的苍蝇无可奈何时,你一定认同以下观点:把“飞行家”这个名词冠于昆虫身上是恰如其分的,昆虫不仅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飞行家族,也是最早掌握这项技术的先驱者。地球上的第一次飞行是个什么场景?这一历史性的是时刻早已消失在岩层之中。不过,当年第一批飞行者的后代仍然活跃在我们的星球上,他们就是蜉蝣。‎ 蜉蝣这种生物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水中,以藻类为食,当它们准备好繁殖,便爬出水面,在水边的植物上蜕皮,成为有翅的成虫。这些获得新生的小虫子并不急于飞行,多数时候会聚集在水面上,伸展双翅,在微风的吹拂下于水面上滑行。当时机成熟,便风中舞动,在空中完成婚配。不久,雌虫产卵,刚刚脱离水面不过几十小时的蜉蝣们再次回落水中,这也意味着它们个体生命的终结。目前,多数昆虫学家认为,最早的昆虫也像蜉蝣一样,是从水面滑行演化到飞行的,最早的翅应该是“风帆”,而非“机翼”。‎ 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一片丁质的薄层,没有任何骨骼和肌肉的支撑。几丁质这种物质本身柔软而坚韧,就连碳纤维复合材料都无法与之相比。几丁质中贯穿着翅脉,它们是液压管道,正是这些液压管道让昆虫的翅膀有了足够的刚性来应对飞行是巨大的应力考验。与鸟、蝙蝠翅膀一样,昆虫翅膀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使得空气流过翼面时产生升力。‎ 昆虫与其他其他飞行动物的标志性区别,在于它们扇动翅膀时高得惊人的速度——‎ 蜻蜓一般为每秒200次,而蚊子和马蜂则能高达每秒1000次。不仅如此,如果逐格回放高速摄像机拍摄的昆虫飞行影像,你会惊奇地发现,昆虫扑翼飞行可不简单是上下运动,从侧面观察,昆虫的翅膀其实是在画八字形。直到最近,人们把昆虫放进风洞好好研究了一番才发现,其实这些小家伙的翅膀是在空气中制造涡流,依靠这些可控的涡流,它们的翅膀在向下和向上拍动时都能产生升力,这是鸟与蝙蝠绝对无法做到的,一只小蜜蜂借助这些涡流,产生达到其体重3倍的开力,而向前的推力则是体重的8倍之多,与之相比,一架战斗机的推力与重力大小之比能达到2就可以“笑傲江湖”了,这样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苍蝇能在空中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急转弯了。‎ 当然,这一切代价也相当高昂,飞行是件十分费力的活儿,一只果蝇飞行1小时就要消耗掉体重的10%,果蝇使用碳水化合物作为动力来源,这有点不太划算,其他很多昆虫直接利用脂肪作为“燃烧”,便让飞行的“经济性”大为改观。所以你绝对不能小看昆虫的能力,一直小小黑脉金斑蝶能以每天150公里的速度连续飞行3000公里,完成冲北美到中美洲的长途迁徙。‎ ‎ (取材于王冬《御风飞行》)‎ ‎14.根据文意,下列说话不支持“昆虫的翅膀是一个工程学奇迹”的一项是( )(3分)‎ A.薄薄的翅由几丁质构成 B.不需要脊髓肌肉的支撑 C.柔韧性可比碳纤维的复合材料 D.翅脉增强了昆虫翅膀的刚性 ‎【答案】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的能力。‎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昆虫最初驾驭“风帆”在水面上滑行。后来逐步从滑行演变到在空中飞行。‎ B.蜉蝣有翅后即升空飞行。虽然飞行时间不长,但由此实现了生命的延续。‎ C.昆虫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可以使空气滤过翼面时产生升力。‎ D.昆虫利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作为“燃料”,从而大大提高了飞行的“经济性”。‎ E.昆虫是地球上规模最为庞大的飞行家族,很多昆虫都具有长途迁徙的能力。‎ ‎【答案】 BD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的能力。‎ ‎16.根据本文和下列材料,说明苍蝇的飞行和鹏鸟翱翔有哪些不同(5分)‎ ‎《逍遥游》中“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绝云天,负青天。然后图南”这几句话。是对鹏鸟翱翔九天的精彩描述,生物学家认为。鹏鸟翱翔是要借助上升气流,翅膀就像固定的机翼。‎ ‎【答案】(1)苍蝇飞行时必须高速扇动翅膀,鹏鸟翱翔时可以不扇动翅膀。‎ ‎(2)苍蝇飞行时借助自身扑翼产生升力,鹏鸟翱翔时借助外界的上升气流。‎ ‎(3)苍蝇飞行时可做出急转弯的动作,鹏鸟翱翔时无法做到。‎ ‎【解析】 本题着重考查文本内容的归纳和概括能力。在文中筛选并归纳苍蝇飞行的特点信息并不难,但是 要找好比较点,也就是苍蝇和鹏鸟的不同点,这样才能做到要点全面而准确。对比鹏鸟的翱翔,文中涉及 苍蝇飞行的特点,应该从速度、升力、推力几个方面去筛选归纳。‎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文本内容的归纳和概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