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40 KB
- 2021-10-1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浅谈如何引领学生“智慧”地学习语文
论文关键词 引领 学生 智慧 学习 语文
信息时代,母语教育有两大要务须完成:信息的共享性,要求目
前的母语教育须提升学生对语言规律的把握能力;社会的娱乐化和文
化的快餐性,要求母语教育须帮助学生构建必要的语言系统。然而,
当下一线的母语教育,却面临诸多层面的压力和困惑:如何才能提升
学生对语言规律的把握能力?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构建必要的语言系
统?怎样才算是抓住了语文教育的本质?怎样才能使提高语文考试
质量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之间不产生矛盾?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训,这就要求我们教
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要引导学生“智慧”的学
习语文。我们语文教学,不单单是教学生知识,更多地是教他们怎样
去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创新知识。于是,我就如何激发学生“智慧”
的学习语文做了以下的尝试:
第一步,让学生在生活中广泛汲取知识,学会积累。
朱熹曾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源于生
活,离开了生活,它就成了无本之源、无米之饮,生活的源泉、时代
的信息与学生的思想也最容易沟通,所以除让学生博览群书外,老师
要还学生一个完整的多彩的生活,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
如爬山、访问等,因为书本的储蓄和生活体验的积储同等重要。
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这样学生才有话可说。
可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记录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生活,为写作积
累充足的素材。为学生开出课外阅读书目及适合他们的报章杂志,帮
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如在书中圈点批
注,要求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摘抄出精彩的内容,写出自己的真实
感受。经过这样的指导与训练,学生慢慢将生活与写作联系了起来,
毕竟作文不是空船,它承载着思想和情感,舱内必须有真货和新货。
有了足够的认知和感性材料的积累,加上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材料
加工技巧,学生就有了让作文之船自主自由遨游的可能,它将在想象
之帆指引下驶向一片蔚蓝无边的世界。
第二步,运用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想象是指在原有的记忆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形象的一种心理活
动。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
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智力进
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力不可能有创造。”的确如此,对文学而言,可
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美感,而想象的起点往往又是联想(由一事物
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故要求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对文章进行创
新性的思维,乘上想象的翅膀体会文学的美。
在学《山居秋暝》时,学生对“空山新雨后”的理解始终有些困
难,纵观全诗来看,此山并不空,有树、有月、石、有水、有人,但
作者为什么要说它“空”呢?这时我引导学生联系王维此时已隐居
的生活背景,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这儿的“空”就不是寻常意义上的物
空,而是禅空,是诗人内心已达到一种虚空状态,全诗就笼罩在一个
“空”的氛围里。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去想象“明月松山照,清泉
石上流”这联千古名句所展现的画面美:那轻柔的月光,那黝黑的松
林明暗交错中恬淡的舒展,那浅浅的清泉,在青石上缓缓流淌的从容,
无一不释放出一种绝世的空灵美。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我们看不到一
点作者的主观情绪流露,一切在作者看来都是外在之景,或者说这本
身就是纯客观的自然之景。这样通过想象让学生学会揣摩诗中之景以
及诗歌表达的意境,把有我之景与无我之景结合起来,缩短诗的时空
感。美在诗歌的诵读中,自然而然倾泻。
看来学生是可以想象的,能够想象的。学生爱读精美的诗词,
在学《如梦令》时,学生们更是口不择言地描绘出青年李清照的服饰,
表情动作,并设置了相关的各种映衬背景表现人物的心情。有学生说
小时侯她就特痴爱“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
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每每读到这几句,眼前
就闪现出一个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不食人间烟
火的柔美女子,在那片绿肥红瘦的掩映下流露出淡淡的醉人之美。想
象绝不单是一个“美”字所能囊括的,通过想象,我们看到了五柳先
生悠然的仙姿,叹止的遗风;看到了太白神奇的酒量,浪漫的情怀;
放翁之雄放凄凉;易安居士之飘逸凄苦;徐志摩之柔情沉重……想象,
引领我们去穿越时空,重新去度量人类,再识生活之美。以上这些都
是再现想象,即在艺术欣赏和表演艺术家的由文学脚本到舞台形象的
再创造过程中,审美反映和审美创造主体要受到被欣赏对象和提供再
创造基础的文学脚本的规范和约束,要“忠于”被欣赏对象的基本的
审美属性和审美价值,而我们最终要培养学生的是创造性想象,虽然
二者都如刘勰所说的“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之而徘徊”,达
到“物”与“心”相结合。不同的是,创造性想象的成果可以不受藉
以加工、改造和创造的感性材料的自然状态的约束,它所追求懂得是
既不同于原始材料甲,又不同于原始材料乙的更高、更理想的升华形
象,即一种“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的浮想联翩的境地。
第三步,引导学生走进创造想象的天空
我用典型例子开始了引导:
《约翰·克里斯朵夫》中有这样一段精妙的创造想象(他婴儿
时):在家里,坐在地上,把手抓住脚,他才决定草毯是条船,地砖
是条河,他相信走出草毯就得淹死。别人在屋里走过的时候,全不在
意,使他又诧异又生气。他扯着母亲的裙角说:“你瞧,这不是水吗?
干吗不从桥上过?”所谓桥是红色地砖中的一道道沟槽。母亲理也不
理,照样走过了。他很生气,好似一个作家在上演他的作品时看见观
众在台下聊天。很细腻的让读者看到了婴儿充满伟大神奇创造力的想
象天地。
接着,我通过作文指导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学生作文中经
常出现这样的字眼“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我的思想飞向了天际,
(宇宙、繁星等)”“我梦想着……”这些应该说都有想象。但这些
想象有些落套。为了让想象更有生命力,我带领学生们一起尝试笔耕
的辛酸,一起交流经验,一起咀嚼语言,于是我把自己的下水作文让
学生质疑、求证、修改、推断、否定,在升华中自然酝酿新思维,培
养创新能力。我曾抛给学生“树”这个话题,让学生从分析材料构成
的因素入手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思索,展开想象,进行立意
训练。
学生立意如下:
①绿叶对根的情义或树高干尺也忘不了根(对祖国、家乡、母亲
的赞美)
②在前人种的大树下乘凉的同时不要忘了为后人种树。
③增强环境忧患意识,保护环境。
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⑤要做一棵遮风档雨的大树。
⑥生命之树常青。
⑦“人要脸、树要皮”放下面子才是真(不能把面子与尊严混为
一谈)。
⑧扎根知识的土壤,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⑨给点阳光,朽木也可雕也。
于是,一篇篇富有个性色彩的文章问世了:“我不是一棵黄桷树,
因为我没有她那坚强不屈、顽强拼搏的精神;我也不是一棵银杏树,
因为我没有她珍贵的果实,高大的外形。其实我只是一棵不知名的小
树,也许它叫贾柯树吧”、“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骄傲,无名的小树
也有,它热爱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它已经活过、拼搏过,
它已经为这个世界献出了它的一片绿,哪怕人生留下了一点点遗憾也
已然是幸福”、“一个清王朝覆灭了,一棵代表清王朝权利的树倒下
了。即使再大的权威,到最后也是一场梦。”通过一系列激发学生想
象作文的训练,我发现每一位学生都是一块璞玉,经过老师的打磨必
能放射出智慧的光芒。
与此同时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相应的训练。诗词赏析课上,
有学生根据李清照的《如梦令》展开想象,进行加工和再创造,写出
了自己的体验:
如梦令 摘花
重庆 57 中初 2010 级 4 班 钟力
春季百花绽开,
蝴蝶翩翩舞来。
春光无限精彩,
轻摘 轻摘
唯有花香还在。
如梦令 往事
重庆 57 初中 2010 级 4 班 阳兰
常记往事如风
苦心只是难懂
现今追忆起
自责 自责
不懂父母用心良苦
有了想象兴趣的学生,胆子放开了,开始自由轻松地操作,这时
教师的任务便是和学生一起摸索“新颖想象”之路。我常找来一些逻
辑思维方面的材料,特别是让学生训练扩散思维,逆向思维。有一次
秋季的午后,我指着太阳问学生:“这是什么?”开始学生觉得莫名
其妙,不就是太阳吗?我引导学生可展开想象,尽你所能地想象你认
为世上最美的事物。有的学生说:是温暖;有的说:是颜料;论文有
的说:是心灵;有的说:是爱;有的说:是理解;有的说:是和平;
更有一个说:它是万紫千红的春天,是人类走过黑暗、冰冷后的艳阳
天。创造想象在不期遇中诞生了,美在这一瞬间凝固。如同太白的“君
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苏东坡的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水调歌头·明月
几时有》);杜甫的“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花
卿》)等一样,无不传达着惊人的想象,闪耀着人类的智慧之光。
让我们用人生的智慧测量语文的体温,用语文的智慧驾御生活的
激情吧!因为语文的终极土壤是一样的,它的名字就叫智慧。不管身
处何方,城镇还是乡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壤,长出的植物,
必定是茁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