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26 KB
- 2021-10-1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形势与政策》课程期末论文3篇
篇一
中美关系:寻求新的平衡
内容摘要 :中美关系在新时期摩擦不断,但也有过亲密无间,密切合 作。世界越来越呈现多元化, 多极化的格局。中国作为新兴大国正在 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国际事务的处理中, 两大不同社会形态的交流与摩 擦,已经越来越明显,中美关系需要一个新的平衡。
关键词 :中美贸易摩擦、动态平衡、中美关系多边和全球意义 一、 2010年以来中美摩擦。
美国在可能引起中美外交纠纷的问题上把中国惹了个遍 ---涉台 军售、会见达赖等一再触及中方底线;同时,在人权、金融、贸易等 问题上中美也是纷争不断。对此,中国的态度空前强硬:外交部、国 防部、 商务部以及其他相关机构都表达了严重关切, 并提出了强烈抗 议、严正交涉以及明确的应对措施。
此轮中美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摩擦事件爆发之密集, 涉及范围之广,使得刚刚开始的 2010年已被认为是“中美摩擦年” 。
美国方面为什么要做出这些令中国“不高兴”的决策?中美在 2010年会呈现怎样的走向,还会在哪些领域存在摩擦的风险? 1月 29日,美国宣布对台湾出售包括 60架黑鹰直升机、爱国 者三型导弹系统、 2艘鹗级猎雷舰、鱼叉反舰导弹、博胜指管系统在 内的武器,总额高达 63.92亿美元。
中方除了通过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严厉斥责美方对台军售违反了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之外, 还立刻宣布了 4项应对措施:暂停两军计划 内有关互访安排; 推迟中美两军部分交往项目; 推迟双方拟于近期举
行的中美副部长级战略安全、 军控与防扩散等磋商; 对参与售台武器 的美国公司实施制裁。
连 《纽约时报》 也在 1月 29日指出, 美国这种做法会激怒中国, 不仅将影响到中美关系本身, 也将阻碍中美在其他如伊朗问题等国际 政治议题上的合作。
随后的 2月 4日,白宫发言人吉布斯证实,美国总统奥巴马将 于本月晚些时候会见达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在第一时间表 示,中方对白宫发言人的上述言论表示“严重关切” ,已向美方提出 严正交涉。
此外, 进入 2010年以来, 沉寂了数月的中美贸易问题争端再起。 双方宣布征收反倾销关税争端涉及工业产品、 农业产品、
能源生产等 诸多领域,往来案例已有近 10宗之多。金融方面,美国向中国施加 压力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 并力主将此议题作为本年度第一次中美战 略与经济对话 (S&ED的优先议题。
《华尔街日报》 中文网站援引中国商务部的表态说:“金融危机 爆发后, 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 已经影响到两国之间的贸易关 系” ,认为“今年以来世界第一和第三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关系正在 趋于紧张化, 原因是中国的经济复苏促使更多的美国公司寻求保护举 措” 。
针对中美之间不断产生的摩擦, 包括此前双方在互联网开放问 题上的争议, 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 2月 5日在被称为 “防务界达沃斯” 的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 面对全球 300位高级外交官, 一一作出了
回应,明确表态说:“我们和台湾方面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方面 已取得很大进展, 美国也表示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我们敦促美方 多做有利于推动这一良好势头的事,而不是相反。 ”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潘锐分析说:“ 2009年,考虑到奥 巴马访华前后中美关系的气氛需要, 美方将很多要发难的问题都压了 下来。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陈东晓认为:“ 2009年美国需要 中国在缓解全球金融危机上携手合作、 提供帮助, 也在一定程度上延 迟乃至缓和了美国同中国的发难乃至‘对着干’的做法。 ”
虽然金融危机和哥本哈根会议之后, 今年美国在伊朗问题等方面 还需要中国协作, 但美国国内政治的需要, 已然超过了顾及中国感受、 稳定中美外交关系的考量,致使美方作出了上述决策。
二、中国与美国未来的道路
这轮由美方挑起的中美交恶, 主要原因是奥巴马受到国内压力太 大, 对华强硬可以向政府内外的反对声音有所交待, 算是弄个答案出 来——当然他自己很清楚, 对华再强硬, 他身上背负的那些难题依旧。 国际上,伊朗、朝鲜和阿富汗三方面很难理清,国内安保、气候变化 和医疗改革缺乏有效进展, 再加上民主党日前丢掉马萨诸塞州参议员 绝对多数席位,奥巴马可谓内外交困。
在非常热闹的争吵中, 中美双方都表现得足够克制, 毕竟一方 动作过大,另一方就得做出相应的回应,其结果是双方两败俱伤。中 方通过各种途径严正抗议、 暂停中美两军计划内互访安排、 推迟中美 两军交流项目、 推迟双方拟于近期举行的中美副部长级战略安全、 军
控与防扩散等磋商、 对参与售台武器的美国公司实施制裁„„所有这 些回应背后, 是将制裁严格控制在两国军事范围内, 而预定的高级官 员访朝却依旧进行。 美国一系列动作中, 最具实质意义的对台军售是 布什任内批准的旧项目,并且不包括台湾军方最想要的 F -16C /D 型战机和柴电潜艇。
中美这一轮高调对抗, 表现出美国还不习惯于一个可以平等对 话的中国。事情的另一面,是中国握有中美关系中前所未有的好牌。 中国购买巨量美国国债、 中美间前所未有的贸易依存度、 美方时刻不 忘需要中方在伊朗、 朝鲜问题上的介入, 美国甚至还认真邀请中国介 入阿富汗事务。
由于中美关系前所未有的紧密,美国不断主动寻求中国的配合。 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接近于口水战、 缺少实质内容的中美对抗, 表明 双方正在寻找新的动态平衡点。这种背景下的白羽鸡和礼品盒加税, 可以理解成双方的拳来脚往, 更可以理解成两国对话的动作越来越成 熟。
在过去 20年里,美中之间的战略关系已经从一种普通关系变成 了积极促进全球稳定和发展的关系。 ”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 后,中美关系的多边和全球意义更是凸显出来。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中美双方不断提升和改进对话的层次和 机制,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这不仅符合两国利益, 也有 利于促进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目前, 世界经济的复苏仍面临严峻挑战, 作为全球贸易体系
中的两个最重要成员, 加强政策对话, 通过协调来使双边经贸关系与 结构更加平衡,无疑将会向国际社会发出“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 积极信号。
对中美关系来说,未来更重要的可能是如何在不同意识形 态、不同政治制度的两个大国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协商合作的基 本框架。构建这样的框架符合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展的需要。 就在这次战略与经济对话举行之前,世界贸易组织 (WTO发表报告,称今年中国将超越德国, 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国;与 此同时,亚洲活力十足的经济体正显示出引领全球贸易复苏的迹象。 全球财富与经济实力的变化正在改变中美互视的角度, 也促使两国必 须建立起新的沟通和对话机制。
美国全国情报委员会在 2008年全国趋势报告中说,随着中 国和印度以及其他国家的崛起, 一个全球化的多极体系正在形成。 全 球相对的财富和经济的实力, 正在从西方转往东方, 这种趋势还将持 续, 美国虽然仍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但是它的支配性将不如 从前。
在美国学界, 讨论中国能否崛起的声音已经减弱, 而如何应 对一个崛起中国的声音正在升高。 越来越多的美国学者认为, 如果中 国能够尽早走出眼下这场金融危机, 并且受到的伤害比其他大国更轻 的话,中国将在综合国力方面大大提高。
从这个角度看中美关系, 实际上双方面临的挑战是找到一种 新的平衡。目标当然还很遥远,但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的启动,
双方高层就政治安全和经济领域的战略性、长期性、全局性问题进行 深入交流,则是中美关系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它表明,双方正在努力 寻找一种能够增进互信的路径, 而这样的努力必将会有力促进战略互 信与长久合作。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了望东方周刊
【2】 环球时报 钱江
【3】 上海商报 新浪网首发
【4】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篇二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所谓精准扶贫,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管理和完善精准识别机制,针对新一轮建档立卡,农村低收入户主要致贫原因,因户因人施策[1],把扶贫工作由“大水漫灌”变成“精准滴灌”,确保扶贫政策和资源真正惠及低收入群体。
关键词:精准扶贫;帮扶;管理;机制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
“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 “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2]” 的重要指示。 2014年1月,中办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2014年3月,习近平参加两会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理念[3]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新年首个调研地点选择了云南,总书记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5个月后,总书记来到与云南毗邻的贵州省,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4]” 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
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中国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增加扶贫投入,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坚持中国制度优势,注重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
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一、实施精准扶贫要把准原因
要做到精准扶贫,一方面,对于纳入建档立卡范畴的农村低保户和五保户,通过政府“兜底”的办法,由民政部门按照序时进度提高农村低保标准,确保按期实现脱贫目标;另一方面,对于农村低收入扶贫户人口的增收脱贫必须通过资金扶持、项目带动、组织党员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等途径和措施,确保实现脱贫目标。通过对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家庭的致贫原因进行汇总和全面剖析,大体可以归纳为因病、因学、因残和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动力等因素,全面把握和正确分析农村低收入扶贫户主要致贫原因,才能做到因户制宜,因户因人施策和“一户一策”,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落实帮扶措施,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二、实施精准扶贫要精确识别
对象把握不清、不准,就谈不上实施精准扶贫。因此,做好经济薄弱村、农村低收入人口等帮扶对象的精准识别,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首要环节[5]。现阶段,在对农村低收入人口进行建档立卡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对帮扶对象的精准识别、及时退出及纳入机制,对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及经济薄弱村实行动态管理,使已实现稳定脱贫目标的农户及时退出,新出现的低收入户及时纳入给与帮扶,确保扶贫对象真实、准确、可靠,为实施精准扶贫奠定基础。
三、实施精准扶贫要精准帮扶
实施精准帮扶,就要求深入到镇、到村、到户广泛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走访、谈心等方式逐户摸清低收入家庭的基本情况、主要致贫原因、致富愿望和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制定“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和措施。结合帮扶对象家庭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实施精准产业扶贫,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则加、宜开展旅游扶贫则开展旅游扶贫,积极引导和扶持低收入户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把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打造成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大生产,不断提高精准扶贫工作成效。
四、实施精准扶贫要精确管理
精准管理,就是要建立完善经济薄弱村、低收入户帮扶信息档案台账,强化精准扶贫监测,及时跟踪经济薄弱村、低收入户帮扶情况,确保帮扶对象得到有效扶持,在规定时间内实现稳定脱贫目标。同时,实施精准扶贫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敏感度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实践证明,无论是开展精准识别,还是实施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都离不开一支精干高效的扶贫干部队伍。县(区)、镇(乡)两级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的责任主体和具体工作的承担者,要重视和加强扶贫干部队伍建设,调齐配强扶贫部门领导班子,充实扶贫工作力量;进一步加大扶贫政策培训力度,提高基层扶贫工作人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确保事有人干、有人干事,为不断提高精准扶贫工作水平提供有力的保障。
五、实施精准扶贫要自我提高
实施精准扶贫的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日常扶贫工作中,直接给予帮扶对象以资金(小额信贷扶持)、项目及组织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等举措,确实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实践证明,以这种方式脱贫的农户,一旦帮扶资金链断裂、后续帮扶措施跟不上,极易造成返贫。因此,在给予一定的资金、项目、物资等扶持的同时,思想观念的扶贫很关键,要对帮扶对象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观念进行正确引领,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向进、自力更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主要依靠自身的努力真正走上脱贫致富之路,这才是实施精准扶贫的根本和最为重要的方式与途径。
六、实施精准扶贫要完善机制
在对农村低收入扶贫户进行分类和全面摸清主要致贫原因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完善“四大机制”,因户因人施策,强化责任落实和推进,确保脱贫奔小康各项目标落到实处。
必须完善帮扶对象动态识别管理机制。在农村低收入户建档立卡二次确认的基础上,坚持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和实行动态化管理的原则,建立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的适时退出及纳入机制,对农村低收入人口进行细致“盘点”,摸准搞实帮扶对象。通过上级农村低收入户管理系统纳入到建档立卡范畴给予帮扶,为进一步提高精准扶贫工作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必须完善党员干部“一对一”帮扶机制。为切实落实工作责任,提高帮扶成效,按照上级“三落实”工作要求和“分类指导、重点帮扶”的工作思路,对低收入户实行帮扶包保责任制,一户一策、分类帮扶,重点落实三级帮扶联系人责任制,加大项目、资金等帮扶措施落实力度,做到“一对一”结对帮扶,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
必须完善项目带动和利益联接机制。加快实施推进脱贫奔小康财政奖补项目,按照低收入户直接受益原则和不低于省补资金10%的分红标准,通过签订协议书或合同,集中实施高效设施项目,针对部分低收入户缺少生产经营资金的情况,印发《扶贫小额贷款考核奖励办法》,调动基层信贷人员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加大小额信贷扶持力度。突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这个中心,充分利用上级奖补资金,支持经济薄弱村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建设标准化厂房等,通过发包或租赁等多种形式和途径,达到“镇得税金、村得租金、农民得薪金”的目的。
必须完善扶贫资金投入与监管机制。实施精准扶贫,落实资金是关键。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的原则,制定出台和完善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扶贫资金使用和监管机制,进一步明确扶贫资金全部纳入财政扶贫资金专户管理,实行专户存储、封闭运行和专款专用,从根源上杜绝挤占、挪用、套取扶贫资金的现象的存在和发生,确保有限的扶贫资金全部用在与低收入人口增收密切相关的项目上,进一步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成效。
结论:“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消除贫困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国家以扶贫开发、财政平衡、生态补偿等方式协调区域之间的平衡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战略目标,省级地方通过制定符合现代法治理念、社会发展趋势,具体、明确、可操作的综合性的“扶贫条例”,保证落实精准扶贫,必将大大提升我国扶贫工作的实效性,实现本地区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汪三贵, 郭子豪. 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 贵州社会科学, 2015(5):44-44.
[2]邓维杰. 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 农村经济, 2014(6).
[3]黄承伟, 覃志敏. 论精准扶贫与国家扶贫治理体系建构[J].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5, 8(1):131-136.
[4]黄承伟, 覃志敏. 我国农村贫困治理体系演进与精准扶贫[J]. 开发研究, 2015(2):56-59.
[5]刘解龙. 经济新常态中的精准扶贫理论与机制创新[J]. 湖南社会科学, 2015(4):156-159.
篇三
论海洋强国战略
摘要21世纪是海洋世纪,占地球面积71%的海洋已成为人类进步与发展的希望所在。我国海岸线漫长,有广阔的海域国土面积,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措施,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关键词海洋强国,海洋战略
一个世界强国,必须是海洋强国。建设太平洋地区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
一、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国须是海洋强国
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指出,海洋不仅是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21世纪,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活动都离不开海洋,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必然越来越多的依赖于海洋。首先,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地理单元。地球表面积约为5l亿平方公里,其中
海洋的面积36亿平方公里,占总面积71%。其次,海洋也是最大的政治地理单元。36亿平方公里的海洋,被划分为沿海国家的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等五个法律地位不同的政治地理区域。其中,国际社会共有的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面积约2517亿平方公里。第三,海洋是尚未充分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学家由于发现了海洋蕴藏着巨量的资源和能源,而把海洋视为人类可以利用的“第六大洲”。第四,海洋是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最近几年,国际上的一些突发事件,往往都是在海上发生或从海上而来。可以说,国际安全,地区安全和沿海国家的安全,大都与海洋息息相关。可以预见,今后一段时间影响和威胁我国国家统一大业和国防安全的情况,很可能来自海上。虽然我国疆域陆海兼备,但国人的海洋意识历来比较薄弱。中国急需提高和增强全民族自上而下的海洋意识。符合当代世界发展潮流和中华民族利益的海洋意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观念:
(1)国家管辖海域以外资源开发的观念。领海是领土的一部分,是海洋国土。沿海国家在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具有勘探和开发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从资源专属权利的角度说,这些区域是准海洋国土。公海是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公土”;国际海底是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因此世界各国都可以开发利用。
(2)资源宝库的观念。海洋中有多种资源,必须把眼光转向海洋,越来越多地从海洋中获取物质财富。
(3)全球通道的观念。虽然世界各大洲和岛屿被海洋隔开,但全球政治,尤其是经济联系都必须通过海洋进行,以世界大洋航线作为通道。
(4)海洋健康的观念。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资源枯竭已经成为人类生存的一个巨大威胁。树立海洋健康观念,在开发利用海洋的同时保护好海洋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也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
(5)海上安全的观念。财富来自海洋,危险也来自海洋,太平洋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是不会太平的。
21世纪是海洋世纪,也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正在成为一个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国,而一个世界大国同时必须是海洋强国。具体地说,中国应该成为世界上的海洋大国,尤其是太平洋地区的海洋强国。中国的经济发展前途光明。21世纪20年代,我们有可能成为经济总量排名前三位的经济大国。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迅速,已成为继美国、俄国之后能够发射载人航天器的强国。但是我们的海洋事业还不很强大,海洋力量还比较弱小,与我们整体国力发展水平相当不适应。历史证明,没有强大的海洋力量就不能保证出海权,没有强大的海洋力量就不能利用公海和国际海底属于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海洋资源,没有强大的海洋力量就不能有效防御来自海上的威胁。可以得出结论,如果不能成为海洋强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就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国,也不能算真正伟大的复兴了。因此,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赖于我们建设成为海洋强国,而建设海洋强国必须首先成为太平洋地区的海洋强国。这是摆在我们这一、二代人面前一项十分紧迫和重要的战略任务。建设太平洋地区的海洋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1)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之后,台湾问题的解决,必须有强大的海上力量;
(2)台湾问题解决之后,美国对我的威胁也将是长期的存在的;
(3)由于处于太平洋西岸三个岛链包围之中,没有强大的海洋力量,我们就没有安全的出海通道;
(4)从长期战略角度考虑,我们的海上近邻日本可能是最重要的潜在威胁;
(5)韩国正在建设与其经济实力相当的"蓝色海军",保卫包括其船舶出入台湾海峡在内的出海安全;
(6)中国成为世界上的大国,必须拥有安全可靠的海上能源和贸易通道;没有强大海洋力量是不行的;
(7)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人均应该分享作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2.5亿平方公里国际海底区域的资源开发权利、科学研究权利、其他利用权利等;
(8)我国在维护海洋权益方面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在有可能划归我国的近300万平方公里海域中,争议区150万平方公里。我国与所有海上邻国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越南等国存在油气和渔业资源争端;同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越南存在着岛屿归属争议。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具备了建设海洋强国的能力:
(1)经济实力越来越强;
(2)科学技术和工业水平越来越高;
(3)海洋科学研究和勘探开发已经进入太平洋;
(4)海洋开发规模已经比较大;
(5)已经有一支比较强大的海军。
二、大国政治家和战略家关注海洋
美国战略家马汉提出“海权论”,并指出:“控制海洋,特别是在与国家利益和贸易有关的主要交通线上控制海洋,是国家强盛和繁荣的纯物质性因素中的首要因素”。美国应该首先制定太平洋战略。
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强调:“控制海洋意味着安全。控制海洋意味着和平。控制海洋就意味着胜利。如果说这在20世纪,特别是在最近几年有什么教训值得记取,那就是这个国家尽管在空间和天空有所进展,仍然必须能轻易而安全地驶往世界各海洋。有关海洋的知识,不仅仅是一件好奇的事,我们的生存就可能决定于它”。
前苏联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说:"国家海上威力的实质就是为了整个国家的利益最有效地利用世界大洋(或如常说的地球水域)的能力;"并强调指出:海洋不仅是伟大的通道,而且是未来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宝库,海洋中的资源数量综合起来超过陆地上的数倍,海洋中的矿物资源和化学资源是取之不竭的。
俄罗斯正在制定其21世纪的新海洋战略。1999年11月23日,俄罗斯国际安全会议已经审议了俄罗斯联邦海洋战略草案,其中主要内容是加强海军、商船队、科学考察船队等"国家海上综合力量"的建设。
三、我国领导人和战略家关注太平洋
我国伟大的革命家和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很早就提出过“太平洋战略”。孙中山先生指出:“昔日之地中海问题,大西洋问题,我可付诸不知不问也,惟今后之太平洋问题,则实关于我中华民族之生存,中华国家之命运者也。人云以我为主,我岂能付之不知不问乎?”海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中华民族要“经略北洋、南洋”。
1953年2月,毛泽东首次视察海军舰艇部队,并为海军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他在视察海军部队的过程中,与海军广大官兵进行多次谈话,反复强调在中国
百余年近代历史中,帝国主义入侵我国的历史教训。他说:过去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大都是从海上来的。现在太平洋还不太平。我们应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在谈到国际斗争形势时,他又说:帝国主义如此欺负我们,我们要争气,要认真对付。我们的海岸线这么长,一定要建设强大的海军。
1953年12月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对海军建设总方针、总任务,作了非常完整和系统的阐述。他说:“为了肃清海匪的骚扰,保障海道运输的安全;为了准备力量于适当时机收复台湾,最后统一全部国土;为了准备力量,反对帝国主义从海上来的侵略,我们必须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根据工业发展的情况和财政的情况,有计划逐步地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1959年10月,毛泽东就号召“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1979年4月3日,邓小平在听取海军工作汇报时说:我们海军应当是近海作战,是防御性的,不到远洋活动,我们不称霸,从政治上考虑也不能搞。我们的战略是近海作战。大家以为近海就是边缘,近海就是太平洋北部,再南也不去,不到印度洋,不到地中海,不到大西洋。
江泽民指出:“为建设具有强大综合作战能力的现代化海军而奋斗。”
四、建设太平洋地区海洋强国的目标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海洋的民族之一。2000年前,在我国就形成过"历心于
山海而国家富"的思想。但是,旧中国疏远过海洋,实行过"海禁"和闭关锁国的政策,走过了500多年的曲折之路。在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新世纪,克服重陆轻海的思想,增强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建设地区性海洋强国。这是中华民族繁荣复兴的伟大战略任务。海洋强国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海洋经济强国。建设海洋经济强国,是中国海洋战略的最重要目标之一。把海洋开发纳入跨世纪的国家发展战略,建设海洋经济强国,是十分必要的。(1)人类全面开发利用海洋的时代已经到来。社会生产和生活空间逐渐向海洋推进,海洋空间利用日益多样化;海水作为巨大的液体矿,逐步进入综合开发和大规模利用阶段;许多近海区域将成为蓝色田野和牧场,海洋农牧业将成为高技术产业;海洋矿产和能源开发规模越来越大。另外,科学技术包括许多高新技术的发展,已经为人类更有效地开发利用海洋提供了科技支撑条件。(2)中国多种陆地资源日渐短缺,有必要把眼光转向海洋。中国人均耕地1亩多,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后备土地资源也只有2亿亩(约1300万hm2);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保证形势日益严重;中国的淡水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中国的管辖海域、公海和国际海底有丰富的资源,有可能成为物质财富的重要来源。(3)中国有开发利用海洋的传统和经验,有100多家海洋科研机构,1万多名海洋科技人才;有渔业、盐业、运输业和海洋石油工业的产业基础和几百万海洋产业大军。(4)海洋开发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沿海地区普遍出现了开发海洋的热潮,海洋开发已经成为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跨世纪的战略工程。
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基本任务包括:(1)建设临海产业带。现代临海产业包括港口和船舶制造业、临海重化工业、临海能源工业,以及电子和信息产业等。临海产业的发展既要背靠陆地,又要依赖海洋,是广义海洋经济的重要方面。中国的临海产业正在高速发展,今后20年左右的时间,有可能实现沿海地区城镇化,形成一个临海产业带。(2)海洋农牧化。中国有3000多万亩滩涂,24亿亩水深20m以浅的海域,适合于发展水产养殖业和增殖业,利用其中的1/5,就可以形成约5000万亩以上的海上田园和牧场,成为巨大的海洋食品基地。(3)海运网络和海上通道开发建设。要扩大港口建设,形成东北、华北、山东、苏浙沪、福建、粤东、粤桂、海南七大港口群;开发建设南北海运主通道,完善沿海运输网。充分利用世界大洋航线,形成全球海运网络。(4)海洋矿产资源开发。加快近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使海上油气田成为国家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接替区;做好国际海底区域中国开辟区的勘探工作,适时建立深海采矿业。(5)重视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步形成一批海水直接利用、海洋化工、海水淡化基地。(6)建设一批海洋旅游娱乐区,发展海洋旅游业。
五、把建设太平洋海洋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
海洋和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1840-1940年的100年中,外国从海上入侵我国479次,规模较大的84次,入侵舰船1860多艘,兵力47万多人,迫使清朝政府签定
不平等条约50多个。进入21世纪,海洋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仍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台湾问题的解决,必须有强大的海洋力量;台湾问题解决之后,美国的威胁肯定也是长期的,中国没有强大的海洋力量,就没有安全的出海通道;从长期战略考虑,日本可能是最重要的威胁。韩国正在建设与经济实力相当"蓝色海军",保卫包括韩国船舶出入台湾海峡在内的出海安全。中国成为世界上的强国,必须有安全的海上通道,没有强大海洋力量是不行的。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大国,应该分享作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25亿平方公里国际海底区域的资源开发权利、科学研究权利、军事利用权利等。我国在维护海洋权益方面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在有可能划归我国的近300万平方公里海域中,争议区达150万平方公里。我国与所有海上邻国存在海域划界问题,与大多数国家存在岛屿归属争议,目前尚无一解决。总之,我国在海上面临的斗争形势是复杂的,任务是艰巨的。
目前,建设太平洋强国的问题还处于研究讨论阶段,要使之成为国家战略,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需要做很多决策程序方面的工作。
相关文档
- 2020年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3000字2021-10-157页
-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3000字(3篇)2021-10-1520页
- 形势与政策论文三篇 202X形势时政2021-10-1512页
- 202X年形势与政策论文 202X年疫情2021-10-1518页
- 202X年形势与政策疫情论文 抗疫形2021-10-1518页
- 形势与政策论文——当前形势下的中2021-10-156页
- 形势与政策论文之台湾问题2021-10-156页
- 《形势与政策》论文3篇2021-10-1515页
-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精选3篇2021-10-158页
- 形势与政策论文 - 大学生就业素质12021-10-15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