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00 KB
- 2022-08-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章学习与研究高等教育理论的意义和方法1教育科学为什么是一门独立的科学P1(选择题)有关教育的知识之所以被确认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因为它具备了科学必备的属性。其一,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存在客观规律的;其二,教育规律是可以认识的;其三,反映教育规律的教育理论具有自己独有的概念系统、逻辑体系及研究方法,已从经验形态演进为科学形态;其四,实践证明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已经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2高等教育学科与教育科学的关系P3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的高等教育学科,是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从结构上讲,高等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的最高层次,同教育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高等教育有自身特有的教育任务与教育对象,同时又同其他层次的教育存在不可侵害的联系。就规律性而言,教育同高等教育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高等教育同其他各级各类教育存在共同的规律,这种共同的规律即教育的一般规律。同时,高等教育又有自身的特殊的规律。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的重点显然在于自身的特殊规律,但也不能离开对教育一般规律与教育整体发展问题的研究。■本章考点:教育科学的对象与性质(题型以选择题为主)1.教育科学是研究教育现象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高等教育学则是研究高等教育现象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有关教育的知识之所以被确认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因为它具备了科学必备的属性。2.教育科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同时与自然科学存在大量的交叉。教育科学从整体上讲,属于人文社会科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教育科学与自然科学存在大量的交叉,主要表现在:其一,研究人的发展离不开生理与心理的研究,而生理与心理皆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其二教学所要传递的是人类所有的文科学知识,包括社会科学学科与自然科学学科,因此,教育研究,尤其是各科教育研究,必须是教育学科与各专业学科的交叉与结合,当然也包括与自然科学的交叉与结合。3.教育科学是一个学科群;随着教育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教育科学已是一个由众多不同门类、不同层次分支学科所构成的学科群。在我国,教育学科皆确定为一级学科,在其下位又分为多级分支学科。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教育学这一概念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学作为一级学科的名称,同教育科学是等同的。而狭义的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的名称,指的是教育的一般原理,属于教育科学的核心基础学科,是教育科学的下位概念,不能代替整个教育科学。教育科学的分化,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教育学科内部分化的各类分支学科,如按教育的层次,可分为学前教育学、基础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等;另一类是由教育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交叉产生的各种分支学科,如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论、教育技术论等。*第二章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了解基本概念:1教育的质与教育本质教育的质主要是通过教育的属性反映出来的。教育具有多方面的属性,如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以及促进人的发展等方面的属性。通常,我们不能用教育的某种属性来代替教育的本质。教育本质是教育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集合,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原因和依据,是由教育自身所固有的特殊矛盾构成的。认识教育的本质,需要从根本上回答教育是什么?或者教育应该是什么?2教育现象与教育本质教育现象是人们通过感官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的各个方面的外部表现形态,是教育事务的外部联系(关系)。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作为一种培养人类的实践活动,其表现形态是多维度的、多方面的。凡是有目的、有意义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质,增强人的身体素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系统还是零散的,连续的还是非连续的,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都属于教育现象的范围。教育本质隐藏在各种教育现象的内部,是人的感官所不能直接感知的,必须透过对教育现象进行综合分析,才能逐渐认识教育本质。3教育本质有以下几点:1)教育促进、提升个体和人类素质的活动;2)教育通过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3)教育通过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4高等教育的性质。高等教育的性质是指高等教育在与其他类型的教育进行比较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性。它既反映出教育的本质特点和一般特性,又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其性质表现为高等教育的高级性、专业性、学术性、公益性和主体性。1)高等教育的高级性:主要在两个方面,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基础之上,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主的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条对高等教育的定义是:“本法所称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级中学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其二,高等教育的对象一般是18岁以上的青年,相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身心处在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2)高等教育的专业性: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各种专业教育。程度上一般分为专修科、本科和牵。从高等教育的性质上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3)高等教育的学术性:大学以思想自由为基本原则。大学的功能不仅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且要不断地创造新的知识。.--\n-4)高等教育的公益性:高等学校作为非盈利性机构不仅具有促进个人发展的性质,而且具有广泛的社会公益性质。高等学校的公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高等学校是人类文明、知识、科学、技术、文化等最有力、最持久的保护者和促进者之一,是体现社会先进性的主要代表之一;其二,高等学校以其特殊的地位和方式广泛伸入、影响社会公共生活,尤其是关注那些容易为各种利益集团所忽视的社会公共领域,维护、促进社会秩序、和平、公正和道义,扶持社会公共事业的和谐、健康发展。5.高等教育的主体高等教育不仅具有相对独立性,更具有主体性及其超越性。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系统中的一种高级实践形态,一方面需要不断地适应、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则需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并通过一系列研究性、创造性的科学活动引领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不仅是作为知识传承的存在方式,更是作为智慧探索的方式。大学是增长知识、启迪智慧、开发潜能、浸润心灵、提升德性的家园。6高等教育的任务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这是大学最早也是最基本的社会职能。大学是启迪、开发、创生、涵养、解放人性的场所。2)推进社会技术发展:首先,高等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主要途径。其次,是发展科学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手段。1909年,德国的威廉?冯?洪堡创办了柏林大学,提出了著名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通过科学研究促进教学”等原则。3)服务社会发展需要:大学直接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缘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最初还仅仅作为美国州大学办学的一个特色。1862年,林肯总统签署了“莫雷尔法案”,这就是美国历史上称之为“赠地学院”的来源。从此,高等学校不仅为社会传授农业科技知识,也提供许多卫生、经济、管理与教育等问题的咨询,开创了高等学校与社会各个领域全面合作的先例,服务社会发展需要开始成为高等教育的又一重要职能。高等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现代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范围十分广泛,由生产至生活遍及社会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卫生、文化等各个方面。服务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其中主要的形式有:教学服务,包括委托培养、推广教育及举办技术人才培训等;科技服务,包括科技成果转让、技术咨询等;信息服务,包括利用高校数据库、图书资料等为社会服务;装备服务,包括高校精良装备,如仪器设备、实验室、测试中心、电教中心、计算中心等向社会开放。第三章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1中国最早的高等教育具有以下总体特征:学在官府,官学合一,政教合一。太学是具有大学性质的高等学校。2了解我国的书院制度及其发展P28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高等教育机构,它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将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自唐代至清末,存在了一千年之久。真正具有聚徒讲学性质的书院是白鹿洞书院的前身——建于南唐(937-947)的庐山国学。南宋是书院发展的极盛时期,几乎取代官学成为主要的高等教育机构。3了解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和发展及其著名的中世纪大学中世纪大学:随着经院哲学的兴起和城市的兴旺发达,12世纪中世纪大学应运而生。欧洲最早的中世纪大学创建于12世纪,此时最著名的有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博洛尼来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早期的中世纪大学具有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和宗教性等特点。所谓行会性是指大学真实为学生与教师结合的“组合”或“行会”的团体,后来才成为学习与研究的组织;所谓自治性,是指这种行会性组织在与宗教和世俗政权的周旋中,为自己取得不少特权,有自我管理、不受或少受外来干预的权利;所谓国际性,是指中世纪大学的教学和研究均以拉丁语为共同语言,可以不分国别种族招收学生和聘请教师,来自欧洲各国的师生可以来去自由;宗教性是指不少大学是在座堂或寺院学校基础上建立的,新建立的学校也多受到教会的控制,神学在中世纪大学中地位最高。中世纪大学传播的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等办学理念,为后世欧洲近代大学的崛起准备了精神条件。4最早创造教学与科研统一的大学:柏林大学(1980)掀开德国大学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德国大学提倡的教学与科研统一、学术自由、大学自治原则,不仅使德国高等教育进入全盛时期,跃入世界先进行列。5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雏形: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中等教育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满足社会多层次人才的需求,也为了缓解中学生的升学压力,美国创办了二年制的“初级学院”,并授予毕业生“副学士”学位。初级学院后来改称社区学院,以转学教育、职业教育和闲暇教育等多种功能服务社会,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这也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创举。61904年至1918年,威斯康星大学率先提出大学应具有社会服务功能,从而美国大学拥有的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又向前拓展了一步。7旧中国高等教育办学理念:1862年洋务派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标志着学校教育在中国的开端。我国自办的高等教育,实始于1895年盛宣怀所奏办的天津西学学堂的头等学堂。就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而言,1905年废科举、兴学堂是一条划时代的分界线,它是中国近代人才培养与选拔制度根本变革的标志。1922年,国民政府分布《壬戌学制》,宣布废止预科,大学初等选科制,高等师范学校归并到大学。《壬戌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完备的学制。在校内管理方面,专门学校基本上实行校长负责制,由校长统管全校各项工作;大学分校、科两级管理。校长辖全校事务,各科设学长一长,主持科内事务。大学设评议会,从各科深长的教授中选会员,校长为议长。各科设教授会,以教授为会员,学长为会长。191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对校内管理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其一,组织评议会;其二,组织行政会议,建立总务处,执行评议会决议,负责全校行政、总务工作;其三,废除各学科长,组织校务会议,建立教务处,统一管理全校教务工作;其四,废学门改设系,并成立各系教授会,具体负责系里的教学等工作等。这样,形成校长与评议会、行政会议、系主任三级管理体系。培养目标方面:蔡元培主政北京大学时,力主“学”与“术”分开,主张大学培养具有融会贯通能力和完全人格的文、理科学术人才。受到德国模式的影响,试图将法、商、工与大学分离,造成人才培养目标单一的弊端。南开大学创始人张伯苓认定南开大学应培养具备理论才能,又具备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则提出“通识为本、专识为末”.--\n-的观点,要求学生兼具自然、社会、人文三方面知识,同时,关注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出路。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以造就“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见长、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为培养目标,倡导全面发展,主张通才教育与技术教育并重而倾向于前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大提倡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初等民主自治的学校管理制度,建立了集体的、自动的、互相帮助的学习制度,树立艰苦朴素的学风与校风。8解放后的第一次院系调整的成功与教训: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来评价,1952年的院系调整应当说是基本上是成功的,若以是否符合高等学校自身发展规律来评价,答案就不那么肯定了。院系调整与近代科学综合化发展的大趋势是背道而驰的,对原有学校的文化积淀带来相当魇损害。学科齐全的综合大学的削减,削弱了我国高等学校的整体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拉大了我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差距。2赠地学院:1862年,林肯总统签署了“莫雷尔法案”(MorrillAct),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按1860年分配的名额,各州凡有国会议员1人,联邦政府便拨给土地3万英亩或赠予相当的土地期票,用以建立农业和机械工艺学院,培养发展地方工农业所需的专门人才。这就是美国历史是称之为“赠地学院”的来源。赠地学院后来多半发展为州立大学,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为美国的经济腾飞作出了重大贡献。6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什么能后来居上:1)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和二年制专科教育,形成适应大众化教育所需要的多层次、多结构、多类型的庞大高等教育体系,以多规格人才满足社会和个人多样化需求;2)在高等教育的运营机制上充分利用市场法则,在行政管理上合理地划分了中央、地方和大学管理权限,在校内管理上较好地处理了社会参与和大学自治关系;3)社会和高校都有较强的危机意识,联邦政府在逐步认识到高等教育对保持本国霸主地位重要作用的基础上,逐步加大了介入高教事业的力度。*第四章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学习提示1、1958年的“国防教育法”:确立了高等教育与国家安全攸关的战略地位,联邦政府开始大规模拨款资助高等教育,大力发展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的二年制社区学院,确立低重心的高等教育结构,研究生教育和大学科学研究也得到高度重视,建立了一批享誉世界的研究性大学,使之成为国家基础研究中心。2、20世纪8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以提高高教质量为中心目标,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中心目标,以本科教育为重点,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4、1999年5月,英国政府发表《高等教育的框架》正式废除高等教育双轨制,建立单一的高等教育框架,并从拨款机制、学校名称、质量评定等方面作出统一的规定。6、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任务: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新书面应运而生的需求。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有着丰富的内涵。首先是观念的现代化。其次是制度的现代化。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任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量的增长是指适龄青年入学率要达到15-50%。质的变化是包括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一体化等。西方国家在早在20世纪50-70年代就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目前已普遍进入普及化阶段。1995年,世界高等教育平均入学率达22.4%,入学率超过15%的国家多达70多个。如果甸不加速实现大众化,必然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拉大距离。大众化理论提出者马丁?特罗所划分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入学率15%-49%是一个可以选择和调节的区间,这里就有一个在特定历史阶段根据我国国情确定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度”问题。在大众化进程中,还要注意克服“麦当劳”化(即规模化、标准化和程序化)一在工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从本质上讲,这是与擀量数量并重、多样化与个性化、提供师生情感交流渠道背道而驰的。(2)民主化:高等教育民主化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涉及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另一个含义体现在高等教育管理上。根据对现行校内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的分析,不能不承认,我国高等学校内管理的民主化还有大量工作要做。(3)终身教育: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思潮,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并传入我国。我国在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正式确认“终身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制度。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终身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终身教育是高等教育在时间上的拓展。(4)国际化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指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高等教育的交流和合作,亦即高等教育所应有的国际意识、国际交流、国际合作和国际理解。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在空间上的拓展。7、科学发展观的内涵P66,可持续发展的内涵P67。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其涵义是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今后一段时间,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扩大规模,而是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为了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必考考点:1、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量的增长是指适龄青年利润率要达到15-50%。质的变化是包括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一体化等。.--\n-2、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指教育正从一次性的过程转变为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高等教育和培训不再仞以青年为对象,而是要满足各年龄段人口的需要,传统的大学和学院也不再是惟一的高等教育机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规模日益扩大。3、什么是高等教育的现代化P60从三个方面简要陈述。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要服从这一目标并为之服务,充分发挥自己培养高素质人才、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提供优质高效社会服务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为推进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现代化。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有着丰富的内涵。首先是观念的现代化。从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状况出发,可从两个方面提出这个问题,其一是继承和发扬经典大学理念,包括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统一、教授治校等。其二,要认真研究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范围内产生的新的高等教育理论与思潮,包括大众化、终身化、私营化、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等,从中吸取营养,从国情出发,为我所用。其次是制度的现代化。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和就业体制等的深化改革,建成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的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第五章教育目的与高等教育目标1、教育目的的内涵P68,教育目的规定的两个方面P68:教育目的是对教育预期结果的规定,即教育条件下人的发展的预期结果的规定。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围绕人的发展,教育目标的规定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所培养的人具有何种社会功能,即在社会上居于何种地位,发挥什么任凭。其二是所培养的人应具有何种素质,即培养具有何种质量规格的人。2、教育目的的作用:有四个:① 教育目的?于教育过程开始之前,并作为一种自觉的追求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是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要求和前提,对整个教育活动起着导向和支配作用。② 教育目的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预期的结果,从而促进双方自觉地为实现共同的任务而努力,因此具有激励作用。③ 教育目的是评价教育质量与控制教育过程的根本标准,对整个教育过程具有评价与控制的作用。④ 教育目的的合理性及其对社会与个体发展需要的适应性,历来是教育思想争论的焦点与教育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而要获得正确的认识,必须建立在深入探讨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因此围绕教育目的所开发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3、教育目标的内涵,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区别与联系: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在涵义上既有共同点也有区别。共同点是都是对学生发展预期结果的规定;区别在于,教育目的是对学生发展终极结果的原则性规定,教育目标则是根据国家总的教育目的,结合各级各类教育的特定任务,在培养时间与学生发展状态上作出的具体规定,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是紧密相联的,但不能相互替代。教育目标是由多种发展要素,多种发展层次所构成的具有可检验性的指标体系,而不是一般的口号与原则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规定:⑴ 具体身份的规定,是受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后所获得的身体,如教师、医生、工程师等职业身份,即中小学、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文化身份;⑵ 质量规定,是与上述职业身份与文化身份相应的素质结构与发展水平的规定,这是教育目标体系的核心部分。⑶ 时间规定,是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需要的时间,包括学制的规定,培养计划中各个环节的时间规定、课时规定等。⑷ 层次类型的规定,教育有高等、中午、初等教育层次之分,有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之分。各级各类教育皆有自己特定的教育目标,在制定教育目标时必须有明确的层次类型定位。4、马克思主义对教育目的的认识(社会主义教育的教育目的):马克思主义关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的特点,一是它探讨的是人类社会从产生到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二是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以生产力为基础,以生产关系为标志划分社会发展阶段与社会形态,提出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三是提出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人类的完全解放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提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总的发展趋势,是我们认识社会发展,把握社会发展方向的根本原理。6、教育功能的内涵及表现: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双重功能。⑴ 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教育的对象是个体的人。教育在影响个体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此为教育的育人功能。⑵ 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教育具有文化功能、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7、教育评价取向的内涵及矛盾:教育评价:由于人们对教育价值的认识不同及教育价值的取向不同,就会在教育目的上作出不同的选择。矛盾: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矛盾,教育的功利性目的与非功利性目的的矛盾。*8、我国关于教育目的的规定: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的教育方针对教育目的作了完整的规定。一是规定了教育的服务方向,即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明确规定了培养人的素质要求,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9、我国教育目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各级各类教育的教育目标应是由层次、类别规定、身份规定、质量规定、时间规定所构成的完整的体系。在设计教育目标体系时应遵循下列原则。⑴ 全面性原则。教育目标体系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全面反映教育目的的要求。⑵ 适应性原则。一是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二是要适应本学段、本类型教育的要求,三是适应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及其对发展的要求。⑶ 可行性原则。⑷ 可测性原则。⑸ 统一要求与发展个性相结合的原则。必考考点:.--\n-1、试述制订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P73-79正确认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是分析教育功能与价值、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1)社会的发展首先是两种社会发展理论。一种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另一种是现代社会发展理论,即社会现代化理论。两种理论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其次是三代生产力与社会现代化的主要目标。现代社会发展理论,以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为标准,将人类有史以来的生产力划分为三代,并提出了与之对应的三种社会形态。第一代是以手工劳动为标准的生产力,对应的是农业社会;第二代是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生产力,与之的是工业社会;第三代是以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为标志的生产力,对应的是信息社会,或称之为知识社会、后工业社会。再次是现代发展观。就世界范围而言,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各个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发展观上经历了三次重大转变。(2)人的发展:①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就是他是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而存在的。这里有三次涵义,一是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实践活动,是人类所独有的;二是由于生产劳动的需要,人类必须在生产过程中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从而赋予了生产劳动以及其他实践活动的社会属性;三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②但是,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又具有多重属性。首先,人具有自然属性。人来自自然,是从动物界分化而来。人同其他高级动物一样,具有相似的生理结构与机能,人具有生理上本能的需求,其生长、发育、成熟、衰老、死亡等都受自然法则的支配。其次,人有社会性,人是社会的人,是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人,人有复杂的社会组织关系,人具有思想道德法律等因素规范的社会秩序,在社会实践中所积累的生产知识、社会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构建了社会的文明。再次,人具有心理属性,即精神属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智力因素,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认知系统,二是情感因素,亦为非智力因素,是人的心理活动中的意向系统。③人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及其基本属性的发展和完善。人的本质及其基本属性并不是预成的,而是在不断进货中逐步形成的、发展和完善的。因此,从根本上讲,人的发展就是人的本质及其基本属性的发展,也即人性的发展。(3)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人的存在可分为人类整体、群体与个体,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实质是指人类整体与群体的发展同个体的关系。从总体上讲,在现有社会历史条件下,两者的关系是既相一致又相矛盾的,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将日趋走向统一。首先,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具有一致性。在人类进货与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发展与个体是不可分开的,其一,两者互为存在的条件,其二,两者互为发展的条件,其三,两者是在互动中发展的;其四,使每个个体获得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这是认识两者一致性的出发点和归宿。其次,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具有矛盾性。这种矛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发展社会的矛盾,即社会只提供部分人发展的机会,而另一部分人却得不到这种机会,由此产生一部分人的发展与另一部分人的异性受到限制的矛盾;其二是发展取向上的矛盾,即社会出于分工的需要与整体发展的需要对个体发展提出的要求,与个体个性自由发展的要求之间产生的矛盾。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矛盾,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二是社会制度的制约。三是传统观念的制约。2、高等教育目标体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BP41根据全面发展的要求,教育目标由知识、能力、品行、体质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并以此划分分类目标。⑴ 知识目标:学生要掌握哪些必备的知识并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是知识目标要设定的内容,而科学知识的分类则是设定知识目标的根据。按研究对象,可分为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两大门类;按同实践的关系,可分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与工程技术,或分为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按学科之间的交叉,可分为综合学科、边缘学科与横断学科,此种分类打破了上述两种分类的边界,反映了现代科学的特点;按科学的历史发展,可分为经典学科,发展中的学科和新兴的学科;按知识的形态与复杂程度,可分为描述性知识、技术性知识和理论性知识。⑵ 能力目标:能力是指顺利完成一定活动任务的心理特征或本领。能力的分类有两种方法。其一,从心理结构上来分,可将能力分为三种,一般能力、特殊能力即专业能力、创造能力;其二,按认识与实践的功能划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或创新能力。⑶ 思想品德目标: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是以心理的情感因素为基础,在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由具体行为到自学的信念逐步递进的。按其发展过程,可将思想品德作如下分类:①健康的情感与意向心理 品质,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思想等因素;②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道德需要知识,但评价道德的标准只能是行为。道德的养成可分为家庭伦理、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③以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内容的思想观念,即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合理的价值观与积极的人生观。④政治信仰与政治态度,是以一定的价值观为基础对社会政治作出的自觉的选择,这种信仰一旦形成,便会言行一致,终身为之奋斗。⑷ 体质目标:可作如下分类:①有要健康的体质,懂得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②有要很好的体能和体力,能达到一定的体能、体力标准。③要有一定的健身知识与运动技能。第六章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n-1. 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问题:目前,我国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调整,坚持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适度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原则,专科生比例偏低、研究生比例极低的结构性不合理善有所改变,但仍存在以下问题:⑴ 专科层次独立性不强。因此,首先要改变人们对专科层次教育的认识。其次,要突出专科层次教育办学特色。再次,要调整专科内部的科类比例。⑵ 研究生层次较为薄弱。主要表现在:①规模与质量的矛盾,目前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但是由于师资等得不到保证,培养质量下降。②忽视应用型人才境况。目前高校与科研机构培养的研究生多是理论型的,毕业后主要从事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而应用型高级人才(工程博士、工程硕士、临床医学博士)等满足不了社会需求。另外,大文科比例偏低。2. 专业结构存在问题: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科类与专业结构的不合理表现在:①适应新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契合的新兴学科和应用学科发展不足;②出现了学科专业新的失调,进而造成人才结构性过剩。比如,法律、会计等专业的人才趋于饱和。3.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的改革与优化:层次结构上:①本科教育要把重点放在质量和效益方面;②发展应用型本科应成为今后的一个方向;③研究生教育要继续按需培养的原则;④专科教育要以培养各类实用人才为主,基本稳定基础学科的规模,适当发展新兴和边缘学科,重点发展应用学科;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重在动手能力的培养。科类与专业结构的优化:①优先发展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科学等高新技术业本科专业;②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相结合的应用型专业;③鼓励高等学校积极探索建立交叉学校专业;④提倡部分高等学校,尤其是国家重点建设高等学校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灵活专业方向;⑤重视人文社会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⑥要求高等学校加强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革和改造。必考考点:1、高等教育结构P100名词解释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从高等教育的结构出发,可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宏观高等教育结构主要包括:层次结构、种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即布局)、管理体制结构等等。层次结构又称水平结构,是指高等教育内部由于教育程度和水平的高低不同而划分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如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种类结构是指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授予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1个学科门类的学位。形式结构是指不同办法形式的高等教育构成状态。按经费来源和体制不同,可分为公立、私立两种形式;按授课方式不同,可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函授大学、广播电视大学、职工大学、夜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干部学院等。能级结构是指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种类高等学校之间的比例关系。分为三个能级:一设有研究生院,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是,教学和科研兼顾的重点院校;二是本科教育为主的一般院校;三是培养应用性、技艺性人才为主的专科院校。地区结构:指高等教育结构在地区分布上的构成状态。高校在各地的数量分布状态。2、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有哪些?P103-105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有:⑴结构因素。在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的作用是基础性的,主要包括生产力水平及其发展速度、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产业结构及由此引起的人力资源需求状况等。一定社会的经济结构就象一支强有力的无形的手,通过对人才的需求、教育投资以及就业市场等方面的控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教育结构的变化。⑵文化传统因素。主要包括全社会的总体文化水平、由历史传统形成的民族文化特点及观念。⑶科学技术因素。主要包括科学技术的总体发展水平与速度、科学技术系统的规模与结构等。⑷教育因素。根据形势的需要,高等教育系统会作出积极的反应,须尽快建立面向不同经济形态的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制、结构与教育模式。⑸区域因素。当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经济发展的区域化。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是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区域性高等教育体系。*第七章现代大学职能与院校发展1、什么是大学职能P125(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大学职能是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得以存在的依据和价值。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较为公认的现代大学三项职能。2、大学职能的改变:中世纪-18世纪末,大学职能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19世纪大学职能是教学和科学研究;20世纪大学职能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3、西方高等教育史上有三种大学职能观:一是通过教学培养人才的单一职能观;二是培养人才与发展科学的两职能观;三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直接为社会服务的三职能观。三职能观在理论上优于前两种观点,但并不意味着它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问题。4、当代大学职能的发展:除了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外,一些学者还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证了现代大学还应承担下列新的职能。⑴改造社会职能。现代大学处于社会的中心位置,大学是人类的思想库,那么大学就应承担更大的社会职能,即批判社会和改造社会,引信社会发展。⑵国际化职能。根据知识经济时代众多领域转化、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国际化”被认为是现代大学的新职能。5、高等学校的分类:我国对高等学校的分类有多种取向。一是根据学校本科专业有效覆盖的学科门类分为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和单科性大学;二是根据隶属关系将学校分为中央部委属大学和地方大学;三是根据所有制将学校分为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四是根据教学和科研的相对关系将学校分为研究型大学、科研教学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7、院校研究(Institutional.--\n-research)是指把现代管理科学和高等教育科研成果应用于高等学校管理,指在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的一门学科和一个实践领域。必考考点:1、三职能观:三职能观产生于美国,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是最重要的标志。认为大学具有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职能。三职能观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大学的认同。实践证明,大学不仅可以培养大量的应用性人才,还可以广泛开展应用性的研究,从而直接为社会服务。要妥善处理三职能之间的关系。培养人才是现代大学的根本使命,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能,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职能的延伸。*2、如何理解大学三项职能之间的关系:三职能观产生于美国,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是最重要的标志。认为大学具有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职能。三职能观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大学的认同。实践证明,大学不仅可以培养大量的应用性人才,还可以广泛开展应用性的研究,从而直接为社会服务。三种社会职能有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处理得好,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反之,就可能出现矛盾,甚至带来严重的问题。⑴培养人才是现代大学的根本使命,大学三种职能中,只有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职能才是大学所特有,是任何其他社会组织所不能取代的。从中世纪大学、近代大学直到现代大学,无论大学如何发展,培养人才始终是大学的根本使命。任何一所大学都要将教学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现代大学的三项职能中,教学处于弱势地位,如果不处理好三项职能的关系,教学易受到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冲击。“重科研、轻教学”在部分大学,特别是在科学研究水平不高的大学有较大的市场,但这样易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对大学的生存也构成威胁。培养人才和教学科研绝不是完全并列的关系,⑵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能。大学科研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创造新的知识;二是有利于培养高层次、高质量的人才;三是获得应用研究成果以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⑶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职能的延伸。从广义上讲,社会服务包括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从狭义上讲,社会服务特指通过各种形式为社会提供直接服务。社会服务包括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教学服务,包括委托及定向培养、科普教育及技术人才培训等;二是科技服务,包括科技成果转让、技术咨询等;三是信息服务,包括利用高校数据库、图书资料等为社会服务,包括利用高校精良的装备,如测试中心、电教中心、计算中心等向社会开放。3、你如何认识高等学校的定位:高等学校的定位,指高校确定自身的位置,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高校定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⑴我国定位中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办学类型的趋同和办学层次的攀升。在办学类型上,普通高校都要建成综合性、多学科、学术型的大学;在办学层次上,都要办成本科、硕士、博士一体化,国内(省内)一流、国际(中国)知名的高水平大学。把趋同和攀升看成一个问题,是从社会发展的规律来认识的。社会越发达,分工越细,高等教育体系中应有所分层和分工,协同发展,在定位上体现个性化和多样化。显然,高校定位的趋同和攀升有违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与我国正在实施的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战略也是背道而驰的。⑵正确认识高校定位中的问题,加强政府宏观调控。高校定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高校定位的积极面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利于高等教育市场建设,高校定位的趋同导致高校之间的竞争,竞争促进高校分化,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促进高等教育市场的发育和成熟,包括市场规则的成熟和市场主体的理性化。二是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率。这实现定位,高校必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挖潜增效,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但消极作用也不能忽视。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中的结构性浪费。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呈现金字塔结构,应用型、操作性人才处于金字塔的底部,需求量最大,理论型的高层次人才毕竟是少数。高等教育的重要特点是滞后性,人才结构性浪费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十分长远的。因此,高等学校的定位不能完全依赖于市场,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运用法律、政策、信息等手段调整高校的定位,使高等学校高效有序地运行。*第八章大学教学的特点与教学的整体改革1、教学: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人为的可以控制的系统。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学条件下学生认识与发展的过程,这样就比较完整地提示了教学过程的独特性质,并同其他认识过程加以了明确的区分。3、试分析大学教学的特点:大学教学过程是大学教学过程特殊本质及其规律的具体体现。一般认为,有至少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⑴大学教学的专业性: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之上的专业性教育,它在性质上不同于普通教育,在程度上又高于中等专业教育,可用“高”、“专”二字概括。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是实现大学生实习和发现结合的主要途径,也是大学教学过程特殊本质的重要表现。在大学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教师的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的结合,另一方面是指学生学习与科研的结合。一般主要指学生方面。具体表现在:①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与追求趔的精神,打破对于创造的神秘感,使学生主动地从事创造性的活动;②大学教学的内容要反映最新科学技术的成果和研究动态,在文科则要注意介绍学术界争论的问题和各派观点,开拓学生视野;③实行教学方法和科研方法的密切?;④大学生直接进入科研领域。*4、结合实际谈谈青年教师在推进大学教学整体改革中的应为和可为?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我国高校教学改革明显滞后,还停留在外围的、浅层的、局部的的改革阶段,对传统的大学教学模式.--\n-尚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当今大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应向内部的、深层的、整体的改革推进,以实现大学教学模式的根本转变,从整体上实现大学教学的现代化。教学模式是与一定的教育目标相适应的特定的教学结构。我国以单身灌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同版面强调知识传承的教育目标相适应的,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积极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挥是有目共睹的。为了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根本改变现行大学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个,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六个关系,实现五个方面的转变。⑴在教育思想上正确认识和处理传承和创新的关系,使大学教学过程由单纯的学习过程转变为学习为主,学习与发现相结合的过程。⑵在教育目标上正确认识和处理全面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克服片面发展和平均发展的倾向,确立以全面发展为基础,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目标。⑶在教学内容上正确认识和处理科学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关系,使教学内容从封闭的知识体系转变为开放的知识体系。⑷在教学方法上正确认识和处理讲授与自觉、学习与科研的关系,使教学方法从讲授为主转变为自觉为主,并使科研真正进入大学教学过程,以促进学生由学会学习进入到科研,由自学达到治学。⑸在教学管理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统一要求和个性发展的关系,变刚性管理为弹性管理。在大学教学整体改革的策略方面,要注意两个方面:①整体改革与单项改革相结合;②教学改革必须经过实验。第九章大学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1、大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P164-172⑴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教师能否能否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取决于很多的前提条件,首要前提是大学生的发展是否需要引导和促进,其次是教师是否能够担当引导者和促进者。⑵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调节者。从教学过程的性质来看,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领导,组织和控制这一角度出发的,我们因此把教师的这种角色称为组织者和调节者。⑶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反思者和创造者。为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效果,大学教师要努力成为教学活动的反思者,创造者,成为研究型教师。教师这个职业是应用性和创造性很强的职业。教师面对的是永远变化的环境,变化的个体,只有不断研究新情况,新环境,新问题,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使教育教学工作有效地开展。2、大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⑴学生是自主发展、自我建构的主体。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①学习动机;②谁知学习策略;③学习自我监控;④学业时间管理;⑤学业求助。⑵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主要有以下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第二个层次,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推动者。⑶学生是具独立性、探究性的学习者。在大学里,学生要学会自己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大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已大大减小,自我管理、自我选择的能力增强,学习的自觉性、独立性已大为提高。3.试论大学学习的自主性与探究性:在大学里,学生要学会自己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大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已大大减小,自我管理、自我选择的能力增强,学习的自觉性、独立性已大为提高。作为具有独立性的学习者,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并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大学生的学习独立自主性表现在时间分配、课程设置和活动安排等很多方面。大学生独立进行学习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来说,是有充分的根据的。大学生作为独立的学习者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根据大学教学的性质,大学生还应该是具有探究性的学习者。大学教学过程作为认识已知和探索未知的统一,突出地体现为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大学教学中,大学生的学习具有明显的独立性,这是大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教学的过渡性和职业倾向性所决定的社会客观要求。总之在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全力作用下,大学生不可逃避地要成为具有独立性、探究性的学习者。*第十章大学课程结构的优化与教育内容的更新1、课程:课程是一个复合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课,指的是教学内容,是教学科目的总和,二是程,即教学过程的顺序和进程。从整体上讲,课程即“教学内容和进程的体系”,是空间(内容)与时间(进程)的统一。课程结构:是指课程设置各门类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结合方式,其涵义,一是课程设置的门类,包括课程门类学科性质的划分与课程的门数;二是各门课程间质的关系与量的关系,质的关系指的是性质上的关联性,量的关系主要是指学时学分分配上的比例关系,是课程空间结构与时间结构的体现;三是组合方式,即根据各门课程间质的关系与量的关系按一定的方式加以整合,形成课程的整体结构。2、问答题:优化大学课程结构应处理好哪些关系?课程结构的优化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是整体教学改革的核心部分。所谓课程结构的优化,是指课程体系在整体联系上达到最适宜的有序状态,并能在整体上最大即席地发挥课程的教育功能。主要是处理以下八个方面的关系。⑴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的关系。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不分专业每个大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公共课程与适应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而开设的非专业选修课程,涉及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体育保健等广泛领域,此类课程是为培养学生人文、科学、健康等全面素质服务的。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是为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服务的。要注意两点:①两类课程皆应重视而不可偏废;②两类课程应以专业教育课为主。所谓为主,一是在课程结构中专业教育课程应处于主体地位,二是在比例关系上,专业教育课程应占总学时总学分的多数,之所以如此,首先决定于高等教育的特点。专业是高等教育的特征之一。⑵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是专业教育课程的内部关系。在目前的专业结构调整与课程结构改革中,出现了扩大专业口径,拓宽专业基础的趋势,从方向上讲是正确的,但不能不加区分地采取一刀切的方法。⑶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调整的方向应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大力加强综合课程的,增开综合课程,推进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结合,以适应科学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要求。⑷.--\n-理论课程与教学实践环节的关系。重理论轻实践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应明确两点:①应以理论学习为主;②在坚持以理论学习为主的同时,必须学生不断积累与丰富实践经验。⑸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应明确以下几点:①显性课程是课程的主体;②两类课程的作用既有互补的性质,又因为学科不同,教育内容不同而异。一般而言,知识性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多用显性课程,而人文素质的培养,除必要的显性课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隐性课程的熏陶与潜移默化的影响。③要努力挖掘隐性课程的资源,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⑹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的关系。目前我国大学课程设置的薄弱环节是选修课,压缩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要保证选修课的质量与数量,其一品种要多样化,其二结构要有序,其三,内容要有品位,其四,要讲究实效。⑺主修专业课程与第二专业课程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其一要指导大学生合理地选择第二专业,最好是与主修专业有关联的专业,至少学科的跨度不能太大;其二,根据第二专业课程的教育目标,选择与组织第二专业的课程,形成第二专业课程的板块,其三,在时间要合理安排,为了保证质量,必要是应将学制延长至5年。⑻先行课程与后续课程的关系。有两层涵义:其一是先后的顺序,按课程间的逻辑关系,有些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其二是相互的衔接,尤其是一些关系十分密切、内容又有所交叉的课程,在先后的衔接上,要注意各自的侧重点与后续课程内容的起点。3、更新大学教学内容可采取哪些途径?P198-199教学内容是指独立开设的各门课程的学科内容。教学内容的更新,要克服三种认识上的误区,即将教学内容更新的内涵及其层次简单化;将教学内容更新的途径单一化,将教学内容的更新的途径单一化,将科学前沿的介绍神秘化。应扩大视野,从教学实际出发,在多种层次上采取多种途径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⑴教学内容更新的多种层次:①论证材料的更新;②理论观点的更新;③学科体系的更新。⑵教学内容更新的多种途径:①内容的更新;②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扩充新知识;③教材的更新。⑶应将科学前沿的介绍纳入教学内容。接触科学前沿可区分三种不同的要求,采用三种不同的形式,第一种要求是作为科普知识了解科学前沿,可采取科普讲座或通过通识课程向学生作介绍;第二种要求是从相关的从相关的科学原理上理解科学前沿,可纳入相关学科或相关原理的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第三种要求是参与前沿问题的研究,这就要进入科学研究的领域了。第十一章大学教学方法的运用本章考点1、名词解释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途径、手段和工具。大学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相互联系的方式;大学教学方法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方法,具有科学方法的性质;大学教学方法的本质在于师生联系方式与科学方法的统一。2、问答题:如何运用讲授法讲授方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重要方法,从学生角度讲,听讲是获得间接知识的重要途径。⑴讲授内容的处理。讲授方法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内容的处理,二是内容的表达。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讲授内容应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②讲授内容的科学性,应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③讲授内容要有思想性;④讲授内容应是以教材系统为依据的重点讲授。⑵讲授方法的运用。如何将确定的讲授内容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并获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这便是讲授方法的运用所要解决的问题。讲授方法的基本要求是四个,即激发动机,同步思维;结构严谨,说理深刻;虚实结合,表述生动;注意反馈,及时调整。根据以上要求,可采用以下列对应的方法:①运用问题法,也叫矛盾分析法,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使学生对教师的讲授引起共鸣并达到同步思维,就要立于不败之地设疑和释疑,使讲授成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又不断提出新问题的过程,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不断地出现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之中。②运用逻辑法。科学知识和原理的讲授,实质上是一个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过程。在讲授中通常运用的逻辑方法主要有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等。③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及直观的方法。讲授是一种传递间接知识的方法,其内容自然以抽象的理论知识为主,然而理论是源于实践并为实践服务的,为了使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好地为学生所理解,这就需要重视理论同实践的关系,并尽可能地增强讲授的直观性,也就是做到虚实结合。④教学语方的运用。语言是讲授的主要工作,因此讲授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课堂语言使用的,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教学语言的主要要求是:干净、准确和生动。⑤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讲授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传递和反馈的过程,老师是信息的输出者,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控制者。在讲授过程中,教师要是能够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的,关键是立于不败之地察颜观色,从观赏中掌握学生的反应,然后对自己的讲授进行必要的调节,调整输出信息,以引起新的信息反馈,从而使讲授过程处于积极的状态。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情绪或表情反映出来的。⑥学生听课方法的指导。讲授方法是讲课方法与听课方法的统一,老师在运用讲授方法时,不仅要注意讲课方法的改进,而且要加强学生听课方法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3、论述题:结合实际,谈谈教学方法的选择、组合和运用大学教学应以教师指导下学生的独立学习为主。根据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的统一的特点,大学教学方法的基本分类体系如下:⑴课堂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⑵现场教学方法:参观法、调查法、实习法;⑶自学方法:阅读法、练习法;⑷科研训练方法:学科研究法、一般科学研究法。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有其特定功能及运用范围,也有其局限性。因此,不同的教学方法之间应相互渗透,.--\n-相互补充。教学中只有将教学方法进行恰当选择、合理组合、正确运用,才能充分发挥教学方法的作用。⑴大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①教学目的及任务、要求教学目的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高等学校教学目的由知识、方法、智能与思想品德、心理品质、身体素质等因素的发展要求构成。教学要达到这些目的,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讲授法对发展智能不够,智能发展更多是在认识主体的独立活动中实现的。而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能仅用认识方法,对于情感问题,宜多采用陶冶、激励、疏导与行为矫正以及自我修养等方法。如果将德育机械地用“智育化”方法,就难以保证德育目标的实现。学科特点不同,在认识论与方法论上也不同。不同学科其研究对象不同,同实践的距离不同,因而教学方法、研究方法必须具有各自的学科特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之间,理、工、农、医与经、管、文等学科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别。学科性质与特点是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知识形态的分类也是选择教学方法要考虑的因素。例如,按知识的来源,可分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按知识的深度,可分事实性知识、方法性知识与原理性知识;按知识的形态,可分描述性知识、技术性知识与原理性知识。获得间接知识主要靠阅读、理解、讲授等,获得直接知识主要靠实践活动的方法。获得事实性、描述性知识主要采取观察、实验、调查、感知的方法;获得技术性或方法性知识主要采取训练的方法。②学生发展水平学生发展水平包括知识、智能、思想品德、生理与心理等诸方面的发展水平,这是影响教学方法选择的直接因素。学生独立学习的水平是教学方法选择的重要依据。其一是条件限制因素。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全独立到基本独立的发展过程,不同阶段学生发展水平不同,不同年级教学方法选择应加以区别,使之与学生独立学习水平的阶段相协调。其二是发展因素。教学方法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独立性的发展,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知识经验积累增加,学习能力提高,要不断培养学生的独立自学、独立思考能力,由传习性教学为主转变到以独立性、合作性教学为主,并向研究性教学为主发展。③教学时间与教学条件就教学时间而言,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考虑两个因素:其一是可能提供的时间;其二是效率因素,即单位时间能获得最佳的效果。教学时间是常量,着重从时间分配比例考虑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运用离不开教学条件。除通用的基本教学设施以外,不同教学方法所需要的教学物质条件不同。增加学生独立的实践活动,需要增加设备的套数或场地以及有社会实践基地的保证;采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实践方法,需要教育技术、实践仪器设备的更新。因此,教学方法选择一方面不能脱离现有物质条件:另一方面,要在现有基础上,努力创造条件,使教学方法选择具有更大余地,并不断优化组合。⑵大学教学方法的组合方式包容性组合。以一种复合性方法命名的教学方法,实际上包容着多种方法,即复合性组合,如讲授、实验、自学、实习、科研、训练方法。互补性组合。多种相对独立的教学方法相互补充,弥补各种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如学习间接知识方法与学习直接知识方法组合,起互补作用;学习知识的方法与科研方法相结合,相互促进。量化性组合。教学方法不仅反映质的关系,功能互补,而且反映量的关系,一般用投入的时间比例计量,如自学方法与讲授方法的比例、理论教学方法与实践教学方法的比例、校内教学方法与校外合作教育方法的比例。层次性组合。教学方法选择与组合具有不同覆盖面、作用范围以及不同层次要求。其一,课题层次、专业层次、学科层次,如根据同一专业中不同课程的教学目的、学科性质与内容以及所处年级学生的水平,经过选择与组合,形成本门课程的教学方法结构。其与组合,形成本门课程的教学方法结构。其二选择一个层次中的某些教学方法为主,其它层次中的某些教学方法作补充,组合成综合性教学方法。⑶大学教学方法的运用有效性选定与组合的教学方法要达到有效性,还涉及教师的教学水平、运用教学方法的艺术性、教学方法的效率与效益。教师的教学水平。除了本身的业务水平、师德水平外,还涉及教学法理论、教学法运用经验、教学能力等因素。要求教师不断探索、积累,进而运用自如。教法与学法有机组合。在实施“教法”时,必须指导“学法”。教法与学法有内在联系,在选择与组合中,应统一设计;在实施过程中,还要探讨如何有效地使教法与学法相结合,以对学法产生积极影响,不断改善学法。教学方法运用要重视认识与情感激励功能。不仅要有效传授知识,指导方法,促进智力因素发展,而且还要重视情感等非智力因素,使教学方法达到知与情结合。教学方法的运用效率。要学会评价教学方法的效率,在某种具体条件下,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果选择与组合的教学方法虽然好,但是实施中与某种具体条件不相适应,或出现新的障碍,超越条件范围,就会降低教学方法的使用效率。因此,应对选择与组合的教学方法作必要调整,使教学方法在动态过程中与实际教学过程相协调、相统一,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是,教学方法优化组合,提高教学整体效率。因此,单项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方法结构改革应相结合,使提高整体效益与效率相统一。*4、教师如何备课P215-216备课的步骤,按其任务大体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在钻研教材、参考资料与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课时规定,进行讲授内容的选择、加工和组织,并写出讲稿或讲授提纲。第二步,根据确定的讲授内容进行教学法准备,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设计与教具的准备。第三步是临上课前再重温一下教案或讲授提纲,使上课时具有充分的心理准备。.--\n-这里有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讲稿与教材的关系。根据大学教学的特点,其关系应是“不即不离,若即若离”。二是讲稿与讲课时临场发挥的关系。第十四章大学教师教学评估1.教学评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废弃物教学评估是指对教学活动的所有因素的评估,它既包括高等学校办法水平的评估,也包括教学质量的评估、狭义的教学评估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标准,对教师的教进行系统检测,并评定其价值及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它既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所有有效教学与成功教学的基础。教学评估的本质:是一种把握教育价值的判断活动。2.教学评估的意义:⑴实现国家对大学的质量监控;⑵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的共同要求;⑶学校内部进行教学管理的有力措施;⑷学校考核教师和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3.教师教学评估遵循的原则:⑴评价机制:自我控制与同行评议结合;⑵评价过程:与校园文化相兼容;⑶评价技术:一致性、全面性与简单性;⑷评价策略: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第十五章大学的学术追求与科学研究1.大学科学研究有哪些特点?与其他科研机构相比较,大学科学研究有以下特点:⑴大学学科齐全,门类众多,具有高度的组织性,能满足大科学交叉研究的需要;⑵大学学术思想活跃,后备力量充足,能满足大科学探索和创新的需要;⑶大学是信息集散地,满足大科学对信息的需要;⑷大学研究承担国家重大基础性研究课题,适宜于原创性研究;⑸大学教师广泛开展自由选题的研究,大学是小科学的研究基础。2.大学科学研究的原则:⑴科研与教学相统一的原则;⑵课题中心原则;⑶团队原则。3.大学教师绩效评估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现行的大学及大学教师评价标准中科学研究是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指标,看一所大学、一个教师的工作绩效,首当其冲的是科研课题、经费、成果等。大学在教师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政府和社会在评价大学时强调的是科研,大学科研水平高,则政府投入大,对提升学校排名和名气就有利,也越有利于保证生源。政府专项投入与科研挂钩,大学教师职称评聘中事实上的“科研成果唯一”,老师年终考核科研一票否决等政策,看起来是强调了大学的科研,仔细分析并没有给科研带来多少正面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反而妨害了科研的发展。第一,当前的学术腐败与评价标准有直接的关系。第二,不利于学术团队的形成。教师评职称需要第一署名的成果,学术团队提供的成果往往是高职称教师排名靠前,因此需要晋升的低职教称教师不安心在团队中工作,结果是各自为战,为职称而科研。中青年教师中的学术浮躁、急功近利,与此不无关系。第三,轻教学的结果必然拖科研的后腿,重科研轻教学被认为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但是如果教学是大学的第一要务,如果教学搞不好,培养的学生就业率低,影响政府的投入和生源,对学校科研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从根本上治理学术腐败,建设学术团队,把教学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必须制定科学的大学及大学教师绩效评价标准。承认高等学校多元化,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对大多数的大学和大学教师的评价以教学质量为主,以科研为辅,从制度上回归“教学为本”。例如对大学教师科研的评价,着重评价他们的科研意识,要求老师将科学精神、科研方法引进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最终体现在教学质量上,真正实现科研与教学的统一。研究型大学和承担研究生教育的教师,其评价标准中应强调教学和科研并重,在搞好教学的同时科研也要出成果。总的来说,不能搞“一刀切”,要实事求是,评价标准要有利于科研提高水平,推出重大成果,同时要保证学校上下对教学的重视,保证科研能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第十六章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高校教学质量管理1.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指体系化的高等教育管理组织制度,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未必关系和权限划分。2.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是对高校整个教学活动所进行的质量监督和控制。.---3.如何加强我国大学的学术权力?.---高校内部事务可以分为学术事务和非学术事务,与此相对应,高校内部存在着两大并行的权力系统,一种是以高校管理机构为网络的行政权力系统,一种是以教授、专家、学者为核心,以“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学术组织为主体的学术权力系统。大学学术权力的主体是教授,其权力不是外部赋予的,学术权力的核心是“力”(学术地位),力大权大。目前我国大学中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存在不少问题。为了加强学术权力,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建立健全校务委员会决策制度,吸收一定数量的教授参加学校行政事务和学术事务的决策。第二,建立健全各种学术组织,包括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职称评聘委员会、教学委员会,老师代表在其中应占据多数,以确保教授学者参与学术事务决策的权力。第三,民主选举产生院长、校长。我国大学可先从院长和系主任开始,以民选制替代任命制,首先保证基层组织学术权力到位。等条件成熟后,校长也可以通过选举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