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00 KB
- 2022-08-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发展高等教育理论关注高等教育实践——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论文综述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马廷奇华中科技大学是最早进行高等教育研究的高等院校之一。1980年10月,原华中工学院创立高等教育研究室;1985年6月,高等教育研究室扩充改建为高等教育研究所;2000年12月,高等教育研究所与校内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武汉研究基地)、《高等教育工程教育研究》杂志等单位重新组建成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展至今,我院注重高等教育管理与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尤以院校管理与院校发展研究而闻名,近年又开始向基础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方面拓展。1986年获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996年4月获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获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学位授权点,同年获公共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MPA)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学位授予权,另增设了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与发展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四个硕士点。目前,我院已授予硕士学位144人,博士学位47人。2003年6月在校学习的研究生达119人,其中硕士生59人,博士生60人。我院自1996年正式招收博士研究生以来,至今已47名博士研究生通过了论文答辩,取得了一批较为满意的研究成果。从已经通过答辩的博士论文选题及具体的研究内容来看,涉及高等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不同领域和不同层面,涵盖高等教育学的多数分支学科,其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丰富和深化了高等教育学科内容,促进了我国新兴的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实践的发展。椐大致统计,47篇博士论文中,研究领域包括:高等教育基本理论11篇、大学教学与课程论7篇、高等教育管理学9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4篇、高等教育史4篇、民办高等教育2篇、教育心理学4篇、大学德育论1篇、高等职业教育1篇、民族高等教育2篇、基础教育理论2篇。当然,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有些研究本身可以分属于不同的高等教育分支学科领域。综而观之,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博士论文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从选题的价值取向来看,一方面多数研究以高等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探索高等教育发展的途径和对策;另一方面不少研究体现了较强的预见性和前瞻性,顺应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及在实践中凸现的特殊问题的需要。5\n1、实践性。值得说明的是,我院毕业博士生在读期间,恰逢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这一时期也暴露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深层矛盾和问题,如,大众化问题、民办教育问题、教育质量问题、素质教育问题、一流大学问题、大学制度建设问题等等,这些构成我院博士生论文选题的重要内容。2000届陈敏博士的《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研究》根据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在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国家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异同以及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进程进行了分析和预测。2001届周进博士的《重点理工大学转型时期理科发展研究》是在我国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的背景下,着重探讨重点理工大学向综合大学转型过程中理科如何建设的问题。2002届罗云博士的《论我国重点大学的学科建设》则是在深刻剖析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存在问题,并对比分析世界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的规律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的整体思路和对策。2002届杨杏芳博士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论》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致力于新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重点探索新形势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建构问题。2002届张珏博士的《中国高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研究》以及刘卫东博士的《大学与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机制研究》分别从不同视角对中国高校日益突显的社会服务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进行了必要性论证和对策分析。2003届博士吴鹏博士的《大学教师聘任制:基于“角色”概念的研究》从学术、市场、人文三个维度揭示了制约我国大学教师聘任制有效实施的症结所在,并从理念选择、制度原则、环境保障等方面提出了颇有创建性的政策建议;而王怀宇博士的《研究型大学的教授与教授群体》试图从如何推动教授与教授群体发展入手,探索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途径。2003届郭冬生博士的《论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及其改革》探讨了传统教学管理制度与新的教学环境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重新审视和改革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是当前大学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2003届孔垂谦博士的《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制度环境研究》着重探讨大学发展的外部条件——制度环境的建设,特别是长期以来中国大学发展一直处在较强的行政干预的背景下,这一选题更具有现实意义。专门研究高等教育史或涉及比较高等教育的选题,也是来源于对高等教育现实问题的思考以及外域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比照,目的是从历史的经验或国外的做法中寻找对现实问题的启示或可资借鉴之处。另外,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工学院、华中理工大学)的快速发展的经验(华中科技大学被誉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以及办学特色(最早提倡科学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的大学之一)也是我院博士论文选题的主要背景。2002届陈运超博士的《大学校长的治校之道:一个个案的分析》根据高等教育(管理)学和领导学的基本理论,并结合朱九思担任华中工学院领导长达30年左右(1953-1984)时间的治校案例,展开大学校长治校特别是新中国大学校长治校之道的研究。2002届黄明东博士的《论完全中国人及其培养》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负面性、片面学习苏联以及急功近利致使人文精神萎靡不振等方面阐述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失衡的原因,并从二者融合的角度表达了对培养完全中国人的渴望。2003届郭昊龙博士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则从科学与人文的区别、中西方比较有代表性的思想作为视点阐述了二者怎样融合的深刻见解。2002届蒋家琼博士的《大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美育的研究》则重点探讨科学教育中蕴涵美育以及大学科学教育实施美育的意义与途径。2、前瞻性。我院正式招收博士生前由朱九思先生指导的沈红博士的论文就以《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形成和发展》为题,考察了美国政府联邦科技政策以及相关制度对研究型大学形成和发展影响,为我国后来正式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可资借鉴的经验。2000届刘莉莉博士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展望》是我国最早研究民办高等教育的博士论文,她从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蓬勃趋势以及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出发,明确提出“政府的控制是阻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等在当时来说颇为针对性的观点,我国以后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调整也证明作者的判断的正确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而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发展忽视制度建设,特别是在资源投入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制度短缺已成为大学发展的“瓶颈”。2002届张俊综博士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制度回应》在比较分析西方现代大学制度模式及改革趋势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大学制度的缺陷,并构建了未来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框架。二、从研究领域以及研究内容的特点来看,我院注重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专门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初步形成了具有体系性的研究成果;高等教育基本理论以及教育史的研究体现出比较强的创新特色,不少研究弥补了本领域的研究空白和不足。5\n1、研究的系统性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薄弱环节,研究生教育实践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因此我院有意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寻求突破和建树,四篇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博士论文各有特色,侧重点各异:2002届康翠萍博士的《学位论》侧重从理论层面对学位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了多维度研究,重点探讨学位的本质、学位的价值等学位的核心理论问题;2003届廖湘阳博士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基于价值期待冲突与整合的分析》提出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是一个诸多利益主体互动的复杂过程,作者系统分析了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的结构、功能及战略态势,并对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进行了个案分析,同时对我国新世纪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进行了可行性论证;2003届骆四铭博士的《我国学位制度问题与改革对策研究》和刘鸿博士的《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则从较为实证和操作性的角度对我国学位制度以及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学教学与课程论以及教学管理改革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特别是伴随着大众化的推进,教学管理以及传统的教学理论需要创新,四篇博士研究论文分别对这一领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系统研究:2002届刘旭博士的《论意义课程观及其对大学传统课程的改造》针对当今课程改革难以有效突破以及所面临的诸多尴尬局面,论证以意义课程观代替知识课程观对大学传统的课程进行改造,试图以此解开当前课程改革的各种症结。在当前大学课程论研究几近停滞和有创建性的成果乏善可陈的情况下,尤显作者对此问题研究的理论勇气;2003届许建领博士的《大学参与性教学的理论探讨与系统建构》从多学科角度论证大学参与性教学的理论旨归,本质上属于对传统教学的超越和创新。作者针对我国大学课堂参与性教学的现状与问题,阐述了大学参与性教学的构建途径;郭冬生博士的《论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及其改革》以及熊卫华博士的《学分制及其在中国高校的实践》则分别从不同层面论证了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对策性措施。教育心理领域的研究近年来也成为我院博士论文的亮点,2000届李小平博士的《大学创造教育的理论与方法》、2002届徐建波博士的《大学个性教育研究》和梁红博士的《高等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内化问题研究》,以及2001届彭志红博士的《论语言的教育功能》和2002届李祖超博士的《教育激励论》分别探讨了大学教育心理和基础教育心理的不同领域的相关理论问题。2、在高等教育史研究方面,包括中外高等教育、民族高等教育史的不同领域内容。2000届谢雪峰博士的《从全面学苏到自主选择——中国高等教育与苏联模式》考察了原苏联高等教育发展及其模式形成的历程,讨论了中国学习苏联模式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做法,并在总结主要得失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高等教育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若干问题。2002届宋秋蓉博士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中的私立大学》用较为丰富的史实研究和梳理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私立大学的性质、生存与发展、不足与缺陷背后的根源。同时作者明确提出研究这一段私立大学发展史,旨在为我国当代社会转型中的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2003届陈巴特尔博士的《文化变迁中的蒙古民族高等教育的演变》采用历史研究与文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蒙古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和文化变迁的次序,将蒙古民族高等教育的演变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并对每一个阶段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进行了梳理和论述。这一研究被专家誉为填补蒙古族高等教育研究的空白之作。2002届雷晓云博士的《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及其文化透视》用比较详实的史料以文化来透视中国古近高等教育制度变迁、探究文化特质与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坚信所探讨的结论对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变迁同样具有启示性。与此呼应,2003届高桂娟博士的《大学制度演变的文化逻辑》围绕现代大学制度演进历程中与文化的内在关联展开论证,从总体上考察了西方大学制度演进历程中文化的影响作用,同是对英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演进历程进行了案例分析,并以所揭示的规律为指导,重点探讨了建设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问题。这一研究揭示了文化变迁与大学制度演变相依相随的历程。5\n3、在高等教育原理研究方面,出现了比较有创新性的力作。2000届贾永堂博士的《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理论审视》在对中国大学素质教育的由来与进程进行了系统追述的基础上,论文提出大学素质教育取向主要源于大学教育内在的自我完善的要求,而非社会与时代发展对大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推进大学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以素质教育思想改造现有的专业教育;大学素质教育必须以人文教育、通识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为重要内容,但又不能完全局限于人文教育、通识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等比较有见地的大学素质教育思想。这些观点在当时中小学轰轰烈烈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下,有助于我们全面审视大学素质教育的实践和理论问题。2000届肖海涛博士的《大学教育理念》是较早探讨大学理念的博士论文之一,论文在论述中(古典大学、近代大学以及华中理工大学)外大学理念的基础上,指出大学是个知识中心和精神殿堂,并且充满灵性的文化氛围。并论述了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理想将出现的新变化。这一研究对于中国大学正确定位,以及对于大学办学活动中的过于功利化倾向具有纠偏和警醒作用。2002届周光礼博士的《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学术自由的制度分析》依据“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是大学发展中的一对基本矛盾”的普遍规律,剖析中国大学学术自由的独特性、阐述学术自由实现的理论依据,力图客观而全面地揭示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的矛盾关系,为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这一大学发展悖论之消解提供一条思考的路径。这篇论文在答辩时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陈廷柱博士的《学习社会的办学理念》从学习社会作为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学习社会作为人类实现自我完善的理想追求出发,结合学习社会对教育的根本认识与基本要求,架构了学习社会“一本三促”的高等教育理念体系。2003届凡奇博士的《从边缘到中心——走向社会中心的大学使命和大学教育改革》基于对正在形成中的知识经济时代的趋势研究,力求摆脱传统的“服务工具”的观念的束缚,把大学将处于全社会支配地位而发挥主导作用的思想贯彻到底,阐述走向社会中心的大学使命,并根据所得出的结论对目前的大学教育改革进行重新定向。彭未名博士的《交往德育论》针对传统灌输德育在新时代所逐渐暴露出来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审视了大学德育在中国大学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演变及在当代的价值走向,所构建的交往德育论为提高大学德育的有效性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野。朴雪涛博士的《知识制度与大学发展》论证了大学制度本质上是知识制度,大学发展的核心机制是知识制度的变迁,知识制度创新的缺失是大学危机的根源等命题,并根据中国大学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提出创新知识制度的有效途径。三、从研究方法与视角来看,研究方法与视角的多元化构成了我院博士论文的主要特色,这一研究方法取向有助于从多角度、多方位对研究问题进行思考,从而能够开阔解决问题的思路。其一,在研究方法上,根据我院“从实践中寻找问题”的选题和研究原则,除综合运用比较分析、历史透视等研究方法之外,有相当部分论文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入访谈、实地调研和顶岗实习,从而使得出的结论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现实针对性。其二,在研究范式上,近两年毕业博士论文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从其他学科的视角对高等教育实践和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对一些囿于教育学范围不能解决的问题探寻新的解决的思路。正如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所言,“当一门学科正在产生的时候,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借鉴所有现成的学科,将这些学科中的宝贵经验弃之不用,显然是不得要领的”。我院近两年的博士论文运用了政治学、文化学、新制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法学、社会学等进行多学科研究视角。前述《现代大学制度演变的文化逻辑》、《知识制度与大学发展》、《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学术自由的制度分析》等涉及到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论文都运用了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对制度的解释,如制度结构、制度功能、制度安排、制度变迁、显性制度与隐性制度等概念,从而拓宽了我们对大学制度内涵、功能的理解,也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开阔了视野。从文化视角研究高等教育一直是研究高等教育长盛不衰的命题,我院有3篇论文对这方面的研究的做了开拓性工作:《文化变迁中的蒙古民族高等教育的演变》是从文化的视角研究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变革,《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及其文化透视》、《现代大学制度演变的文化逻辑》则是从文化的视角研究高等教育制度或大学制度,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文化与高等教育关系的理解。《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学术自由的制度分析》和《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5\n基于价值期待冲突及其整合的分析》则运用了社会学中的冲突与整合理论研究视角分析所要研究的主题。《交往德育论》和《大学参与性教学的理论探讨与系统构建》则主要运用了西方哲学中的交往理论的研究成果。见一斑而窥全豹,从多学科视角研究高等教育已成为博士论文的主要研究范式。当然,这在客观上存在着一个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和研究范式如何高等教育学科化的问题,我院博士论文在这方面进行了可贵探索,同时也是继续努力的方向。感谢时代给予的研究高等教育的机会和自由空间!感谢我院毕业博士生所付出的心血使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实现了历史性的辉煌!总结经验与成果的目的在于扩大与兄弟院校研究同行的交流,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让我们期待着更富有创建性的研究成果出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