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4 MB
- 2022-08-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技工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姓名:王海鹏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学指导教师:李士杰20080320\n摘要随着国家对职韭教育的高度重视,工学结合成为近两年来职业教育使用频率最高、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尤其对于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技工学校来说,就更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技工学校是专门培养技术工人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行“双证书"制度、突出学生技能培养是技工学校最重要和最显著的特征,提高技术工人的培养质量,是关系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因素,是中国向制造业大囡迈进、提高综合国力、增强竞争力的方向性问题。“工学结合’’是加强校企合作、加强理论和实践教学结合的有效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技工学校技能型实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技工学校校企结合、理论和实践教学绐合问题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价值。理论意义在予了解国内外工学结合的历史和技王学校工学结合的理论依据,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丰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体系;实践意义在于为技工学校实行工学结合总结经验和作出建议。本论文针对“工学结合"相关概念繁多、应用概念外延不清的实际,对工学结合概念内涵、相关概念联系与区别作穗分析说明,从理论上和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工学结合的重要作用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并重点论述技工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培养模式的运行方式、特征、优势和存在缺陷,重点从理论和实践上阐述了“一体化的‘2+1’型"工学结合模式。然后分柝了我国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因素,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探索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机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回答工学结合“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在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怎么做"的问题。关键词:王学结合技工学校人才培养模式III\nAbstractWithahi磷mgardonIntegratingPracticeandStudy,ithasbeenoneofthemostfrequentandpopulartopicandhasapertinenceandpracticalmeaningespeciallytotechnicalschoolthatculturetechnicalandpracticalworkersduringthelasttwoyears.Atechnicalschoolisasecondaryvocationalandtechnicalschoolthatspecializeinculturingtechnicalworkers.Themostimportantandnoticeablecharacterofatechnicalschoolisthatitimplementthedouble-certificatesystemandemphasizeonstudents’technicaltraining。ImprovingtrainingefficiencyandqualityoftechnicalworkersisakeylinkthatscienceandtechnologychangetoproductivityandadirectionalproblemthatChinastrideforwardtoamanufacturingbigcountry,improvetheoverallnationalstrengthandstrengthencompetitivepower.Integratingpracticeandstudyisanefficienttalenttrainingmodethatstrengthencooperationbetweenschoolandenterpriseandcombinationoftheoryandpracticalteaching,anditaccordwiththetalenttraininggoaloftechnicalandpracticaltalentsintechnicalsch001.Probingthecombinationofschoolandenterprise,theintegrationoftheoryandpracticehavetheoreticalmeaningandpracticalvalue.ThetheoreticalmeaningliesinthatitcanknowthehistoryofIntegratingPracticeandStudyathomeandabroadandfredoutthetheoreticalbasisofIntegratingPracticeandStudy.ThepracticalmeaningisthatitcanprovidereferenceandsuggestionfortechnicalschooltocarryoutIntegratingPracticeandStudy.Aimingatvariousconcepts-connectedofIntegratingPracticeandStudyandconfusedconceptextension,theconnotationofIntegratingPracticeandStudyandtherelationsanddifferencesamongotherconceptconnectedwereexplaineddetailedlyinthisarticle。ThesignificantfunctionandpracticalmeaningofIntegratingPracticeandStudywerealsoanalyzedintheoryandinhistory.ThetalenttrainingmodeandthesafeguardmechanismofIntegratingPracticeandStudyintechnicalschoolswereintroducedemphaticallyinthisarticle.Firstly,severalmodeusedusuallyatpresentwereintroduced,theoperatingmode,character,advantageandlimitationoftrainingmodewerealsogeneralized,theintegration‘2+l”modeofIntegratingPracticeandStudywereexpatiatedindetail.Secondly,therestrictivefactorsoftalenttrainingmodethatourcountrypushIntegratingPracticeandStudywereanalyzed,thesafeguardmechanismoftalenttrainingmodewereprobedfi'ommacro-view,medium-viewandmicro-view.Withthesumming-upoftheoryandpracticalexperience,thisarticletriedtoanswerquestionsofwhatIntegratingPracticeandStudyis,whatIntegratingPracticeandStudydoandhowtodointrainingtechnicaltalents。KeyWords:integratingpracticeandstudy,technicalschool,talentcultivationmodeIV\n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技工学校工学结合入才培养模式研究》,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除文中已经洼明弓|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傲崮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标明。论三作者:签名,删州年另月弦r9~=筹鲨二差暑墨彳之钐形多年多冀爹扩曩。p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河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困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瘁进行检索,可以聚用影印、编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论文作者(㈣墨矽研年力月矿网指导教师(签名):彩兰侈∥矿年7月秘口日珏\n绪论势动霸社会保障帮2006年公毒酌数字表臻,黧前程我鬣2.7亿城镇双娃入鼹中,无技能或低技能的劳动者占全阑城镇就业人员的56.4%;初、中级技能人员占23.3%;中涟屡戆嘉缀技工、按溪、懿缓搜辫莰占4。棼鑫。嚣势翡帮门灞磷铡算,援摄覆嚣矮嚣经济、技术水平,技术工人结构韵合理院铡应是离级工占2。%,中缀工占40--'50%。离技辘天才缀簸毫经影嫡我溪经济蘸发袋裙竞争力的挺嵩。要实蠛潦群琶赛熬工巾心捧随真菱意义上鲢描毽舞制造孛心转转位,.不仅需要丈量掌握核心技术酶磷发入爨,更震鬻一大批掌握瑷代豢l造技术瓣羧辘墼入才。专家簿野糊新技麓入才培养鹩枫制、深化职业学校教学改革重要一条就是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仓作的培养模式,走以就业为导瀚蘸遴路。≤串莺劳羲嚣柱会绦障网)工学结窘入才培养模式在鳗外早醚鸯之,德、荚、美等许多发达嚣家郝鞴箨暴特色瓣工学缝合焉式缭技麓A才培养带来了事领静威巢,这静模式鑫新{申骚成立璐蔗,在我匿也囊过了S◇多个年头,经爨过辉煌,在职韭教努史土嚣下了浓重的一笔,获鬃了一煞宝贵翡经验。但是,滋于避分强谲愚恕教育功能和爨普通教育模式影响,而慈褫箕经济功能,同时计划经济的外部环境也不适合市场特缝鞠照的工学结含的生存和艘媵,诸多陵素造成了这释模式始终没有褥婺缀好翡发育释戚长,警瓣瑗在,仍然缺荛体制、撬制霸铡度的纛效保障,互学结合的有效实施要走豹鼹逐缀长。鏊蓠,裁务在工学结合酶壤论器实藏研究上魄鞍系统、清糍,瓷培养霹耩上突懑入才培养与藏业裁度戆褥接,在人才培养运褥上建立起双怒互动静运终壤谶,黟藏独英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工学结台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变化,十九世纪中鲻前燃现的学徒劁,是以单缝乎工业职业训练为曩的熬聪姚培髫ll方式,是最早踺瑷熊“Z辩帮群学弦结含关系;强十丸蹩鳃孛裁捌二卡整笼=中年代翦,开始提倡徽工稻求学糖绪会,徽工彝读褰摆维会,宅既逶震当封浆攀工教育,又施髌决青年学生鹣求学费嬲,现代工学结合模斌开始麓势;巍1958年2嚣一屡太大赢次会议上《关予i958革嚣民经济计糍草案懿掇卷》正式挺撼拳工半读静概念,1991颦差蛰隽薹?基鐾务簸《美予丈力发凄职煦技术教育的决定》掇出瓣“提倡产教结合、工学结合’’,从=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惫餍在永州、涎锡、武汉等地露开会议,开展经验交流,裂2005攀ll胃?嚣醚努陵翟开麓全嚣职监教育工律会议土《琶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煦教育靛决定》褥二次露确了群犬\n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工学结合经历了快速发展期,研究工学结合的文章如雨后春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工学结合进行了探讨,在工学结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理论层面和实践过程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内涵理解不清晰;二是开展工学结合理论视野不够开阔,对联合培养、互惠互利、资源共享等问题研究存在问题,多数研究仅把工学结合作为学校解决生产实习、企业形成人才储备的途径,没有把培养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作为首要任务来加以考虑;三是促进工学结合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相关制度、措施缺乏。政府对工学结合的倡导和支持实显而易见的,但这种倡导和支持只停留在口头和纸面上,没有真正落实到各级政府的工作中,同时缺乏与政府文件配套的可操作的政策法规和实施细则,到目前为止,我国除了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了实行工学结合的政策性意见外,并没有形成有指导意见的理论;四是对中职学校特别是对技工学校工学结合的现状研究、比较研究、发展定位研究、实现途径研究、主体行为研究、共性与特性研究等方面还处于初始阶段。如何开展工学结合在思路上缺乏理论指导,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实际操作指南,为此迫切需要从事职业教育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立足国情和教育实践,进行理论创新,提出工学结合的原则和方向,提供不同行业、不同专业可供借鉴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以推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布卢姆提出: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希望达到的目标。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作为一种有效且高效的教学模式一“工学结合”,再次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当前我国职教界普遍认为,实施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实现以就业为导向服务社会的最佳途径;实行工学结合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减轻学生经济负担,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的需要。本文将从工学结合的内涵入手,对工学结合进行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分析,探讨技工学校工学结合模式和保障机制。2\nl技工学校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概述1.1技工学校相关概念1.1.1技工学校的涵义技工学校是专门培养技术工人的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一样,均属于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始称工人技术学校,是在建国初期劳动部门举办的专业训练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5年4月劳动部等部委联合召开第一次全国技工学校校长会议,做出了《关于提高教学工作质量的决议》,《决议》提出:工人技术学校应积极贯彻以生产教学为主的方针,并要提高理论课的教学质量。1958年3月,劳动部召开全国技工学校工作会议。会议指出技工学校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必要技术理论知识、全面的专业操作技能的熟练技术工人。会议提出,技校教学中必须切实贯彻以生产实习教学为主的方针。1958年5月刘少奇同志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两种教育制度”的意见,即一种是全日制教育,男二种是半工半读制度,’就是学生一半时间在学校读书,一半时间在工厂劳动。1959年在上海召开全国技工学校工作会议。提出在每个学年里,生产劳动时间和技术理论教育时间应在6:4或7:3之间。1986年11月劳动人事部、国家教委颁发《技工学校工作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技工学校是培养技术工人的中等职业学校,是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989年3月,我国技工学校近4000所,就业训练中心1600所,企业办的各类培训中心和职工学校20000多所。2000年5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快技工学校改革工作的通知》指出:技工学校要发挥与企业联系紧密的优势,加强新技术新工艺的培训,探索通过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实习相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途径。技工学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具备中级技术工人应知、应会知识和技能的中级技术工人。学校不但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还传授专业技术知识,不但学习专业技术理论,还进行一定时间的实际操作,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向社会输送大量的、合格的中级技术工人。学校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学习期限一般为三年,个别工种确有需要的经批准可招收高中毕业生。学校在培养中级技术工人的前提下,还承担其他各种培训任务。例如在职培训、就业前培训、转岗培训等,在国家教育委员会指导下,由劳动部门对技工学校进行综合管理,同级教育部门进行指导。3\n1.1.2技工教育的涵义技工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工人为目的的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教育的统称。含职前教育、职后教育两部分。职前教育以技工学校为主体,职后教育以技术工人培训为主。“技工教育"一词多使用于劳动部门、技工学校和厂矿企业。这一教育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高中层次的中等教育,同中专、职业高中一样,属于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教育在我国的起步较早,建国初期,我国政府便结合劳动就业工作开展了大规模的技工教育,40年来已为厂矿企业输送了大量技术工人,不少人已经成为企业的生产或技术骨干力量。【1】1.2工学结合相关概念1.2.1工学结合的涵义“工学结合’’一词的含义在辞典、百科全书和相关的工具书中很难找到,各种期刊和论著对这个概念的界定和表述也是多种多样,融合多家之长,笔者认为:“工”和“学",即工作和学习,在工学结合中“工”和“学”概括起来有两个基本的含义:狭义的含义是指企业和学校,广义是指实践学习和理论学习。“工"即基于职业岗位的、真实的参与工作过程的实践以及实践经验和技能的获得,“学”即基于实践的相关职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工学结合”教育是指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以“双证抄教育为基本内容,以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为过程,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把学习与工作的结合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较高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人才的教育活动。,1.2.2工学结合相关概念工学结合成为职业教育最热门的话题,因其较长的发展历史和广泛的使用,产生了一系列意义相近的概念,主要有“合作教育”、“产学研合作”、“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工读交替"、“半工半读"等。那么“工学结合”与上述概念之间有何关系?工学结合及其相关概念是一组近义词语,它们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出现的新的近义词语,且在不断地补充着新的内容。因此,对概念的界定和使用不能片面地从字面上去理解,应动态地理解和使用概念。(1)我国教育政策中相关概念的纵向比较教育政策是政治实体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和任务、协调教育内4\n外关系所规定的行动依据和准则,是各级地方政府和各类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和方针。从我国教育政策文件可以看出有关概念使用的变化过程,找到这些概念称谓的内涵。在1957年至2005年的有关教育和职业教育政策文件中,最早出现“工学结合"一词的是1991年10月17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国发[1991155。文件提出“提倡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此前,自1957至1990年的政策文件中一直使用“半工半读’’。1991年以后至2005年初职业教育围绕“产教结合的办学路子川2】进行积极探索,实行校企合作。2005年2月28日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也只提到“积极推进中等职业学校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培养",“工学结合"基本未再提及。至2005年3月2日,周济部长在职业与成人教育年度工作会议的讲话中除强调“要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外,在“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三个转变’’时,又一次提到“大力提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同年8月19日召开的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专题会议上,周济部长讲到“坚持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强调“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2005年11月7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再一次明确了“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31。从政策文件中的概念使用可以看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这些概念的使用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它们不是彼此完全相同的概念,在使用时是有一定区别的,不加区别地将这些概念相互通用或替换使用都是不恰当的。,(2)学术文献中相关概念的横向比较通过文献的查找看出,“产学研合作”是由国外的“合作教育”演变而来。由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三次易名而定,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4】。目前,国内“产学研合作”主要在高等教育中使用,而“产教结合”则主要使用在职业教育。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这两个概念的定义使用较多,且代表一定学术水平的是:“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泛指用人单位)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基本原则是产学研合作、双向参与,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工学结合、定岗实践”【51。“中等职业教育产教结合主要是职业学校与产业结合或与企业行业联合办学,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与参加实际工作,掌握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与职业技能,适应不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基本原则是产学结合、双向参与。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工学结合、定岗实践”【6】。这两个概念都侧重于目标描述,指出了5\n合作和结合的对象、强调了范围,指明了“工学结合"是“产学研合作’’和“产教结合一的下位概念,是实施途径和方法,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规范性。此外,“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国家一贯的重要思想,职业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服务一体化是我国职业教育在长期实践中创造的新体制。它把人才培养、生产经营、科学试验、示范推广、技术服务等各个环节相互结合,彼此促进。其核心是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的结合,简称“产教结合,,【7】。这种界定更体现出“产教结合"概念的宏观性。多数文章在应用“校企合作"时是在学校层面上来进行定义的。校企合作是指职业院校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加强与企业的多层次、全方位合作,使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方向更适合企业的需求,依托企业优势,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校教育功能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需求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企业更愿意接收学生,并据此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8】。因此,“校企合作"是“产学研合作”或“产教结合’’的下位概念。当然也有少数人认为是与“产教结合"或“产学研合作"同位的概念,这种观点值得进一步推敲。“半工半读”在文献中使用最多的是五、六、七十年代。刘少奇在《办好半工半读学校》一文中这样定义“半工半读”:“一半时间劳动一半时间上学的制度,使工作和教育相互成为休息和鼓励。"《教育大辞典》中定义为部分时间劳动、部分时间学习的办学形式,也是学生参加一定劳动、挣钱读书的求学方式【91。可以看出“半工半读”有两个基本的含义:一是边工作边学习。二是为学习而工作。而“工读交替"是学生在全日制学校学习期间被安排到企业、机关等现场实习的一种教学形式,是教学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实习时间不一,次数各异,水平不同【10】。其概念的操作性大于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是属于微观层面的概念。在文献中找到“工学结合"的直接定义是困难的,但各种论文在提到“工学结合"时都有一种不言而喻的感觉,能查到的是“工学结合是课堂理论学习与参加社会上的定岗工作相结合”【111,且把“工学结合”列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七个要素之一。马树超提出,“在办学上强化校企合作,在教学培训上加强工学结合”【12】。周济强调,以校企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体制基础,建立和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并强调工学结合中要让学生顶岗实习,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相关工作经验,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13】。由此可见,“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在“产学研合作”、“产教结合"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定位于操作层面的概念,是位于“产学研合作"和“产教结合一概念之下,与“校企合作"同位、与学生顶岗工作或实习有关的概念。6\n综上所述,工学结合及其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第一,工学结合及其相关概念均是基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是以学校与企业合作为具体表现形式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工作的结合。第二,产学研合作是我国在特定的形势下对合作教育特有的称呼。产学研合作适用于高等教育,尤其适合于高等职业教育,而产教结合适用于职业教育,尤其适合于中等职业教育。二者都是基于教育体系层面的宏观概念。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是两种较为具体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是基于操作样式和实践规范的中观概念。半工半读和工读交替是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中的两种方式,是基于学校教学层面的微观概念。第三,合作教育是得到世界普遍认可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工学结合及其相关●概念的最上位概念。第四,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工读交替式"、日本的“产学合作"和我国的“产学研合作"、“产教结合"都是合作教育在各国的具体体现,是相对于合作教育次一级的概念。第五,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及其他相关职业教育观念和方法的引进,我国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探索也由抽象到具体、由宏观到微观逐渐深入,在概念的使用上表现为由产学研合作、产教结合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变化,因此工学结合正是职业教育在探索产教结合过程中需要充实更多实质性内涵的概念。工学结合及相关概念的关系用图示表示如下:德国美国中国英国日本图1.1工学结合及其相关概念关系定位图7\n2技工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2.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工学结合的教育学理论基础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观的基本原理,也是我国长期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都非常重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便已存在。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托马斯·莫尔在他的《乌托邦》一书中就幻想人们“从小就学习农业,部分是在学校学习理论,部分是在城市附近的田地里实习”。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认为,人类在劳动中体力与脑力结合是“自然价值的标准",【14】他把劳动教育与建立新社会的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基础上,从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教育的角度出发,从三个方面阐述刊吱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是改造现代社会最有力的手段之一;第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第三,教育与生产实践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1列宁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他认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可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16】毛泽东是把马列主义中劳动实践与教育相结合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在一起,并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奠定了马列主义劳动和教育实践相结合基本原理在中国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毛泽东在党的革命根据地教育政策中,把教育和生产劳动联系起来第一次作为教育方针保证实施,并始终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放在为经济发展服务的高度,实现为争取工农劳动大众享有平等教育权利服务的宗旨。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总结和发展了劳动与教育结合的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论断,他说:“现代经济和技术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邓小平关于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论点,反映了教育、经济的发展趋势,反映了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著名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在他的许多论著里提出了“教8\n学做合一",“一面做,一面学;从做里求学,从随时随地的工作中间得到系统的职能。"“学而习,习而复学,使其所学与社会需要相配合,免蹈一般学非所用的流弊。"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教学方式曾经在黄炎培早年的职业教育办学实践中得到过出色的运用,黄炎培先生说:“只从职业学校上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教育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农工商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实施这一模式的前提在于学校与企业的合一。"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和他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学做合一,重心在学与做的密切结合上。实质上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工学结合是职业学校各种办学模式的最佳模式,通过工学结合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强,实践技能熟练,毕业生综合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认真借鉴黄炎培关于工学结合的理论和经验,对于今天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是十分必要的,是已经被历史上的职业教育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工学结合的培养方式与实用主义注重实践的风格一脉相承,杜威主张教育要提倡学生“在做中学”,提出了学校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在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影响下,美国的职业技术教育长期以来形成了为就业做准备的特色,推行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合作教育模式。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的知行合一教育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皮亚杰、凯洛夫等世界著名教育家都在其教育思想中阐述了知识学习要和实践结合的重要观点。2.2情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应当是彻底摆脱技能训练和认知发展的二元论困境,寻找一种能够容理论与实践于一体,并且把学习者视为主动地工作者的教学模式,这就是情境建构主义教学模式【171。情境建构主义主张教学应尽可能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客观主义认识论认为,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它能够脱离其得以产生的背景或特定问题情境而以符号形式独立存在,并能脱离实践背景的条件下被不同主体“等值”地掌握。教学过程正是让学生“复制"这些知识,而教师只是就知识教知识,很少给学生呈现这些知识被建构的真实背景。正是受这一认识论的影响,目前职业教育中,课堂教学仍然占很大比重,采取这种教育方式教学,不仅学生难以真正掌握专业理论,而且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严重割裂,然而按照情境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经验是极为重要的,真实的经验有利于知识的建构,但要提供真实的经验,教学就必须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进行。如果学习与工作是割裂的,学习在一种环境中,而工作却在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环境中,在这种模式中个体难以形成在真实职业情境中建构知识的能力,这9\n对终身教育的推行是一个极大的障碍。情境建构主义职业教学模式主张以实践为先导,以任务为本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目前职业教育教学中主要采取先理论后实践的模式,学生缺乏必要的经验基础,没有对真实职业情境的体验,学习动机就无从谈起了。正确的模式就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3实践性学习理论工作与课程的关系是当代职业教育的课程研究的主要问题。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技工学校即以实践性学习为主,那种把学习与工作割裂开来,认为学校学习是为工作做准备,而工作是运用在学校获得的知识的“三段式"课程模式在当代已行不通。只有把学习和工作整合起来,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的课程模式便是当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这种学习方式就是实践性学习。相对课堂学习来说,实践性学习更具有真实性。杜威强烈主张:经验,特别是动手活动,在教育过程中是必要的,因为活动能够让学生看、摸,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杜威的“做中学"理念对中等职业教育,特别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标再合适不过了。利普森(Lipson)和费斯屈(Fischer)则认为:没有词汇的经验是难以整合、描述和重复的。而没有经验的词汇的意义是有限的。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定义。马汀兹(Martinez)进一步解释了这一观点,他认为一个被告知胡桃木的概念的学生,和一个实际使用了胡桃木,并亲身体验了它的性质的学生相比,所获得的意义是不同的。【18】马克思在《提纲》中充分肯定“社会实践在人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决定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实践是具体的”。【19】对职业教育来说,这种具体的社会实践就是工作实践。把工作实践过程作为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的学习方式首先是由技术知识的性质决定的。掌握技术知识最佳最有效的途径便是制造过程和工作实践。拜而德的物性认识论更阐明了实践性学习的认识论基础。他认为,只有在与真实的物体直接接触的过程中,个体才有可能真正获得技术知识的意义;技术知识的情境决定了工作情境对技术知识学习的重要意义;技术知识的过程性决定了静态的记忆不是技术知识学习的有效方式,只有动态的工作实践过程才是学习技术知识的有效方式;技术知识虽然有不同性质,但是这些性质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即实践性学习必须是技术知识学习的主要方式。“技术在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种活动,个体只有在动态的过程中才能掌握技术。也就是说,真正的技术只有在工作实践的过程中才可能被掌握。可见实践是形成个体技术实践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任何试图以课堂学习来代替实践性学习的作法都是低效的’’。f20】10\n3技工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3.1国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SunderlandTechnicalCollege),工程系和土木建筑系于1903年开始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SandwichEducation)。英国出现三明治教育模式以后的第三年,也就是1906年,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UniversityofCincinnati),开始实施与英国基本相同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并称之为“合作教育’’(CooperativeEducation)。1983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WorldAssociationforCooperativeEducation)在美国成立,总部设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土顿的东北大学(NortheasternUniversity),协会成员来自40多个国家,每年召开一次国际性会议,影响越来越大。目前,发达国家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发展的重点是跨国安排学生的工作实践,以达到教育国际化的目的。2000年协会理事会经讨论决定,将合作教育改为“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Work--integratedteaming),以进一步从名称上凸显工学结合的基本特征,便于理解。国外的职业教育都比较重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德国“双元制”的成功经验表明,职业学校与企业联合,企业参与职业学校办学,采用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学生一方面在学校接受理论教育;另一方面在企业实习接受技能培训,学校和企业分工协作,共同承担起对人才培养的任务,形成了新的培养培训机制,学生有两个身份——学生与学徒;教学有两个老师——教师与师傅;学习有两个场地——教室与车间;教育有两个机构——学校与企业。这种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效果很好,能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实用性和针对性。这给我们开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3.2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3.2.1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沿革’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学徒制,这是一种封闭式、以单纯手工业职业训练为目的的职业培训方式【2l】,是最早出现的“工’’和“学”结合关系,体现了封建社会特有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这种结合是散在的、单个的,多在作坊或家庭等现场进行,存在的是单纯的师徒关系。“工"和“学"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和分配,目的是掌握一项手艺、工艺或技术作为生存的手段,“工”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做工又是生活,“学’’仅局限于技术的学习和掌握,还没有进入到知识学习的层次,更不是学校教育形式,“工"与“学"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在做工和生活中学习技艺。可见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n最早产生于工学的结合之中,反映了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先后发生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加速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形成了实业教育思想,建立了实业教育制度。学习西方教育“工学并举",创办了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洋学习,一些企业相继开设了实习工场,传习西方先进的工艺技术,培养技术人才,形成了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的职业教育模式雏形。这种方式成为中国近现代学校教育的开始和教育与工业生产结合的肇始【221。1912—1921年间以出国留学的勤工俭学运动为标志出现了“工读主义”和“半工半读"。1917年制定的《留美中国学生工读会简章》中提出了“工读会”,《工读互助团简章》写入了“本着互助的精神,实行半工半读"的宗引231。这是国内最早使用“工读"和“半工半读"概念,从这里可以看到,“为了学习而工作"是提出“工读"这一概念的最初寓意,1919年2月,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17人联名为北京工读互助团募捐,又提出“实行半工半读主义,庶几可以达教育与职业合一。"工读主义是“五四”时期的教育思潮,是新思想与五四时期的政治形式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国土壤中孕育产生的,“半工半读"是具体实践形式,其基本含义是提倡做工和求学相结合,做工和读书相结合。由此看出,从学徒制到“工学并举’’、“工读主义"和半工半读,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本质未变,但学习目的、场所和学习内容、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逐渐形成了以学校为教育主场所、技能学习与普通文化知识学习并进的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模式。20世纪20年代开始,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初期。职业教育从1917年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始,在黄炎培、梁启超、蔡元培、陶行知等的努力下,进行积极探索,主张首脑并用、做学合一,把教育与生产、生活联系起来。此后,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建国初期,都坚持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边读书边劳动,开展文化学习运动,此时的“半工半读”实际上是一种对工农大众实现启蒙教育的、文化普及的一种形式,因此这一时期的工学结合主要体现为以工作为主,兼顾学习和读书。1958年2月,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关于1958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的报告》正式提出,“在教育方面,今后要有步骤地实行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241此后,以天津为试点“半工半读”职业教育培养模式逐渐在全国展开,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建立了“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这一时期的半工半读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内涵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逐步发展而渐趋丰富,“工"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做工,具有了工作和实12\n习的双重含义,“学’’也由文化学习上升到学习与生产工作相关的知识,赋予了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更深层次的内涵,即职业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工作结合。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然而在学科教育思想和体系的影响下,职业教育理论知识的实践性和行动性,形成了以学为主、以工为辅的培养模式,即以学校学习为主,以实习为辅,使职业教育渐渐远离了企业和市场。1991年10月17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提出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明确了职业教育要实行产教结合培养模式,标志着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变革的开始。产教结合于1996被纳入到《职业教育法》中,与此相应,“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得到了试点和推广,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紧密结合经济发展趋势和市场经济特点,从职业教育本质出发,提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学校办学与企业发展的关系,探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绩,并使模式的探索进入了更深层面。2002年10月,在永州召开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2003年12月,在武汉召开第二次会议,2004年2月在无锡召开第三次。在一年多时间里教育部先后连续三次召开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经验交流会,确立了产学研结合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2004年2月在无锡召开全国首次中等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经验交流会。在这一时期,“学”由封闭、模拟的状态转变为开放、参与和问题解决导向的状态,逐渐贴近于实践,“工”开始具有了真正的实践意义,即基于职业岗位的、真实的参与工作过程的实践以及实践经验和技能的获得,使“工”与“学’’的结合回归到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十余年的产教结合探索,使国内不少职业学校和一些行业企业取得了成功的经验。2005年8月19日在天津召开了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专题座谈会,周济指出:“坚持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举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院校都要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学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大力发展和深入推行的一次标志性会议。2005年11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再一次明确了“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2006年《教育部2006年职业教育工作重点》中进一步明确要“大力推动各地和职业院校实行校企13\n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制定《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就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一年、高等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半年提出操作性指导意见。’’至此,在产教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工’’和“学”的本质意义,即以就业为向导,加强基于实践的相关职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基于职业岗位的真实的工作实践学习相结合,使职业教育属性得到最本质的释放。当前提出的半工半读、工学结合模式,与20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半工半读制度既有继承性,又有时代区别。六十年代提出的两种教育制度在左的思想影响下,一味强调人的思想改造,把一种教育和学习制度放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斗争的历史背景下,打上了很深的阶级烙印。其结果是把一场改革引入歧途,受读书无用论毒害,劳动成为学校的主要课程,且劳动是纯体力的,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劳动的目的被限定在思想意识和观念的改造上,给师生带来严重的心理压抑。可见把今天所提倡的半工半读与文革前后的半工半读相提并论是一种误会。因为这是两个不同时代、不同历史背景下完全不同的两种教学模式。【25】3.2.2当前技工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分类与分析目前国内对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可以从培养模式分类中看出其形式的多样和内容的广泛。第一种,根据实践操作的特点进行分类。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总结了九种模式:订单式、“2+1"式、学工交替式、全方位合作教育式、“实训.科研.就业”式、双定生式、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式、结合地方经济全面合作式、以企业为主的合作办学式【26】;孙琳将中等职业学校产教结合培养人才的途径分为:职业教育产业化模式、联合办学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校办企业模式和网络式【27】;张炼从产学合作教育开展的形式入手,将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分为:工学交替式、预分配的“311刀式、中后期结合形式和结合实际任务的形式【2跚;吴文华、朱美芳则将其分为工学交替型、合作研究型、社会实践型【291。郭小林从校企联合办学的主体入手将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分为共建式、订单式和输出式,又从学生的学识分布将其分为学工交替式、顶岗式、三明治式和蛇头虎尾式【3们。第二种根据教育提供者和教育场所标准对模式进行分类,可分为以职业学校为特征的模式、以市场调节为导向的模式、市场调节主导国家主管的模式和双元制模式【31】,或社会教育模式、企业教育模式、学校教育模式和社会.企业.学校教育模式。第三种,以年代发展、办学体制、培养过程等标准划分国内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如以办学体制为特征的模式由行(行业)校合作模式、产学研合作模式、国际合作模式、“私立民办"模式、综合性大学办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模式、教育集团办学模式、联合大14\n学模式;以培养过程为特征的模式有产学研合作模式、国内外联合办学模式、校企结合模式、多种类型综合模式等【32】。经过对多种工学结合模式概念内涵的理解,对我国十几年来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的工学结合模式的归纳总结,归纳总结出如下几种形式进行分析。(1)订单培养型运行方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职业学校与用人企业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并提供相关专业最新信息、技术支持、师资培训和实习就业安置。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将传统的“校内教学一实习一教学"的方式,改革为“订单一校内教学一企业实训(或校内仿真实训)一校内或企业教学一就业’’的方式,实现了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基本特征:①校企双方签订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②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③利用校企双方的教育资源,共同实施人才培养;④针对岗位(群)要求进行实践能力培养;⑤企业参与人才质量评估;⑥企业按照协议约定,落实学生就业。模式优势:“订单式”培养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的特点,作为校企合作的有效载体,在国内外职业教育界引起了极大关注。针对性是指学校完全按照用人单位对岗位人才的要求实施教学,贯彻了“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对充分落实企业用人标准、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化解毕业生供需矛盾、实现学生的优质就业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增强了学校教学的针对性,减少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实用性是指由于针对性强,企业最新的工艺设备技术被引入到专业教学中来,使课程内容更具先进性、应用性和实效性,更有利于进行课程开发。学生所学知识技能可以直接应用,因而可以缩短学习时间,增加熟练程度,提高学习效率;经济性是指由于教学内容针对性、有效性强,可以降低培养成本,提高办学经济效益。因此,技工学校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做好一切有利于完善“订单式”培养的工作,以教学质量高、专业设置科学、学生知识结构对路、学校对毕业生的推荐积极主动,去赢得用人单位的认可、赞赏和信任,拉动其用人需求。要联合用人单位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在教学内容上严格按企业需求设置课程,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实行“菜单式"的选课制,以适应“订单式’’教学的需要。.存在缺陷:其一,它容易使那些有大量可预见需求,意欲向学校发出中早期“订15\n单式"的企业,产生“现在定下学生,将来用不了咋办’’的思想顾虑;其二,容易使那些接受订单教育的学生,产生“工作单位已定,就业危机已除,斗志松懈麻痹,学习不思进取"的思想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签订协议时对“订单式”培养的数量一般取保守数字。其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市场经济的活跃,市场需求呈现灵活多变态势,三年前定下的订单,很有可能刚刚过去一年就不能履行,造成学生不稳定。(2)学工交替型运行方式:根据企业对岗位和能力的要求,采取“学校一企业一学校一企业刀的交替学习方式。把部分专业核心课程放入企业,引入企业标准进行教学,校企联合建立学员考核标准让企业参与对学员的考核,实现课程内容和生产实际的一致性,课程考核与岗位技能考核的一致性。工学结合里的“工”与“学’’,是不可偏废的两个要素,缺一不可。工学结合里的“学’’是目的,“工"是手段,我们通过“工’’与“学’’的轮换交替,内容的紧密结合,使“工"的体验在“学"时升华,“学"的认知在“工”时实践,体味到学习的乐趣和知识的实用。经过实践可知,学生参加理论学习和生产劳动的时间安排有多种模式,例如:在一天内半天学习半天劳动,一周内三天学习三天劳动,一周学习一周劳动交替,多周学习多周劳动交替,都能实行。就理论学习而言,为了保持学习的连续性,轮转的周期愈短愈好,最好每天都学习。如果间隔时间过长,有些知识已经遗忘,学习效益较低。但就生产劳动而言轮转周期不能太短,否则学生学学放放,很难掌握技能,很难安排生产计划。总结认为轮转周期以一周为宜。模式优势: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与学校学习相互交替,从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的学用结合的教育模式。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双向培养,把学生在校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一种既能顺利完成学业,又能掌握一定专业工作技能,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同时又能得到一定工作收入的学习方式。’存在缺陷:技能型学生工学交替中,对于单一工种、岗位和某些比较窄的专业,生产典型产品可以覆盖专业所有要求,有可能以生产任务为中心组织教学。对于专业面比较宽的专业,例如电工专业,仅仅电机一种典型产品,就有直流电机、同步电机、异步电机三大类,还有各种特殊电机;从体积上有可分为大型电机、中小型电机、微型电机三类;从规格分类还有好多种。各种典型产品各有不同特点,选择哪一种都不能覆盖专16\n业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生产任务只能带动部分课程改革,学生参与很多不同的工种和不同的生产岗位,学生之间的任务内容很不相同,就很难以生产任务为中心组织所有学习。学工交替的工学结合形式就很难组织。(3)半工半读型运行方式:与企业合作开展“半工半读’’,即一年半在校学习,一年半到企业工作学习,或者以更灵活的时间分配来安排“工"和“读"。分别由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给学生上课,让学生在企业真实环境中边工作边学习,促进学生对专业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特征:半工半读与工学交替的最主要区别是半工半读的“工’’和“读’’联系不●是十分紧密,主要是为解决家庭困难学生维持学业而进行的边学习,边工作的学习制度。“工学结合”的“工’’和“学’’是必须关联的,而“半工半读’’和“勤工俭学”的“工"和“学(读)’’可关联也可不关联【331。这种结合方式是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异化态。模式优势:对于学生,尤其是家庭困难的学生而言,半工半读最大好处之一是可以以工助学。不但解决了学生生活费,还能支付学费,使学生学业得以维持,能让更多家庭贫困的学生有机会升学,增加学校的生源。对于学校而言,拉动了学校的办学效益。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劳动为企业创造财富,获得报酬享受劳动的快乐,培育了学生对职业的向往。【34】存在缺陷:企业始终处于优势地位,其原因表现在企业一方面由于生产调度和人力资源配置相对稳定,通常不愿意因学生顶岗打乱整个生产计划;另一方面,学生顶岗过程中通常还是技术在训练、逐步达到熟练工人的过程,通常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这两个方面是企业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因素。最大缺陷是学生不能通过工学结合的学习过程,“工”“学”相长,违背了工学结合的初衷和内在规律。(4)校企双向介入型运行方式:校企双向介入型分两种:一种是引企入校,一种是办校进厂。即把工厂办在学校、把学校办在企业。因为两种工学结合的模式性质相近,故在此归纳为校企双向介入型。引企入校:学校根据专业设置,结合市场需求,招标引进名优企业,在校内合作建起生产车间。企业提供生产线配套设备,保证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学校提供厂房,学生轮流进行半工半读,每月获得一定的补助。生产车间采用企业化管理模式。办校进厂:学校与企业合作,在企业内建立工学基地。基地实行企业化管理,公司17\n提供生产设备、资金和订单,并挑选高级技工担任培训教师;学校负责日常管理、教学和生产;学生吃、住、生产在基地,轮流上岗,每月获得一定工学补助。基本特征:①、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或生产车间,学校和企业根据各自分工,共同组织学生以工学结合方式参与企业化生产,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实现育人与用人的有效衔接。②、这种工学结合模式依托实训基地设备设施,通过市场化运作手段,与企业共同管理和经营车间,实施产教一体化办学,半工半读式育人,把课堂办到了车间,使学生在多轮次、多形式的工学交替中强化动手能力,提高岗位技能;③、企业派骨干技术工人到实训车间担任生产技术指导教师,教师根据订单任务确定计划,组织生产和教学,实训车间成为生产车间,实训作品成为订单产品,既实现了变消耗性实训为生产性实习,又帮助学生利用工学报酬顺利完成学业。模式优势:①、校企结合共建基地,适应学校办学规模扩张与增强办学能力的需要,把办学空间由校本部拓展到校外;采用合作形式办校进厂,企业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优势,与学校共建生产车间,校企合作可以使稀缺的教育资源达到1加1大于2的效果。②、行业办学,为行业内部培养专业对口的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实施了几十年的办学体制。可以准确把握人才需求趋势,根据学生特长量身定制课程结构,培养特长明显的学生。⑨、学校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企业办学从实用的角度进行人才培养,使教育与生产实际的结合更加紧密,培养的人才更有针对性能更好的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存在缺陷:①、校办企业体制存在较为突出的矛盾,学校管理人才缺乏、与学校使命冲突、产权不明晰等诸多问题,难以成为适合技工学校工学结合的主流模式。这些问题的存在,确实造成了这些校办企业活力不足、经营效益较低、经费投入不足等情况。②、企业办校也是困难重重。企业规模不等,有能力办校的企业不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更缺乏办校的能力,即使勉强办几个技工班,师资、管理、教学等诸多因素制约其办学效果。③、校企共建基地受客观条件制约较大,建基地的占地、交通条件、校企双方的硬件条件、生产经营管理等很多因素制约着该种合作方式。18\n4技工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4.1技工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准确定位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实施校企合作的基本前提,原国家劳动人事部、国家教育委员会1986年颁发的《技工学校工作条例》已明确规定:技工学校是培养技术工人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4.1.1互惠互利原则根据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可以看出,技工学校就是以服务企业为宗旨,以企业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培养和造就动手能力强、上手速度快、满足岗位和生产一线需要的职业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使技工教育技能和实践教育的特征更加明显,更需要学生有较高的动手能力。与企业的结合使技工学校能及时从企业收集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新科技对教育改革的需求信息,促使学校不断修改人才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4.1.2开放性原则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主要途径。技工学校要坚持向企业和社会开放培养人才,使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更贴近企业和社会;开放课堂教学、实习,使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训紧密结合;开放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训,使教师队伍的“双师型”建设持久开展;开放实验、实训设备,使之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开放学生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让真实的企业环境和企业文化打造合格的技能人才,最终使学校在开放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良机。4.1.3双向性原则即企业和学校双向性原则。工学结合缺少企业和学校任何一方,都失去了其完整的意义。在结合中要坚持实施培养的双向性,即学校和企业,坚持受教育者身份的双向性,即学生和学徒;坚持学习场所的双向性,即课堂和工作现场;坚持实施教学过程的双向性,即理论学习过程和实践工作过程;坚持教学计划、组织和实施的双向性,即专业人员和教师共同参与制定和实施;坚持考核培养结果的双向性,即毕业考试和职业资格考试。【35】19\n4.2技工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不同的探索视角和不同的实际需要发展衍生出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并涌现出一批成功典范,这种模式多样化的呈现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一方面说明职业教育多种培养模式并存,反映出我国职业教育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为我国合作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经验,发展趋势令人乐观。另一方面反映出培养模式中工和学结合程度不同,归纳起来,可以通过三个维度来反映:一是结合的深度,反映学校和企业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方面结合的力度;二是结合的广度,反映学校和企业在人员、设备、资金方面结合得多少;三是结合的时间,反映工作岗位实践与理论知识学习时间的比例和安排形式【361。通过对现代工学结合培养人才模式的分类与分析,综合各种工学结合模式之长,笔者认为一体化的“2+1"模式是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最有效的一种形式。4.2.1一体化的“2+1一模式的涵义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在一体化专业学习站完成某一学习任务的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现在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一体化、教学情景与工作环境一体化、教师与企业实训师一体化、学生与企业员工一体化,最终实现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景、教师队伍和生产实践的无缝对接。【371一体化的“2+1’’模式的“2"是指学生在三年的学制中前两年在校进行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操作技能培训,“1.”指第三年到生产岗位接受实际生产操作技能的培训和顶岗操作。“2"和“1”中都实行一体化教学方式。围绕“2+1’’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体现五个一致性,即岗位能力与课程模块的一致性——根据岗位能力所需知识点来确定课程模块;课程内容与生产实际的一致性——由生产实际需要来确定教学内容;校内实训与企业工作的一致性——将企业岗位技术要求引入课程实训;校内课程考核与岗位技能考核的一致性——把行业标准作为课程考核的依据;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一致性——学校实习工厂管理企业化。改革教学方法和实训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充分发挥技工学校“双证"考试平台,使校内生产性实训达到80%,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和职业鉴定等级,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为加强学生职业素质,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学校定期邀请企业管理人员、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到学校搞讲座,组织优秀毕业生返校与学生座谈,开展各种知识和技能竞赛,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吸收各方面的营养,为迈入社会开始职业生涯做好了充分准备。\n基本特征:一是以项目为导向。以问题、项目为中心整合课程内容,根据课程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职业能力设定工作项目,以工作项目为轴心整合课程内容形成课程单元,并与职业能力相对应,课程内容由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扩展知识组成。要充分体现课程结构、课程定位和课程内容的职业性,形成“理论教学+认识实习+教师导学+校内实训+校外实训”的课程教学体系。二是以任务为核心。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现场模拟为载体,在实际训练中进行能力培养,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及其应用方法、技巧。三是以“双证书"为目标。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将“双证书’’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学生学习相关课程后可直接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获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38】4.2.2一体化的“2+1刀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控制该模式是以知识点、技能点为学习项目,以专业基础知识与实训课题相互融合的模块为基本学习单元,以知识点、技能点的单项过关、学习模块的单元过关的“双单过关"作为考核评价手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与生产实习课的紧密融合、相互贯通,既增强了专业理论教学的针对性,避免了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脱节,又节省了教学课时,缩短了学生在校进行理论教学和操作实训的时间。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是一体化教学的前提,可对文化课进行分层教学,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与实训课一体化模块化教学的基础上,实行学分制改革,文化课采取学科学年制的分层教学,把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有针对性的划分到各个实训课题模块中,使每个专业形成了若干个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一体化的教学模块,每个模块根据专业知识量、技能训练量的多少配比相应的学分。因此学分制改革是建立在文化课分层教学,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与技能实训课的模块化、一体化教学基础上的学分制。学生完成了教学计划规定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实训任务,具备了相当的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操作技能,到企业实习受到企业欢迎,并且愿意给予比较高的待遇。学生提前进入企业带薪实习,既锻炼了自己企业生产技能,为将来就业打下基础,又提前挣到部分生活费,学生、家长和企业实现共赢。以技工学校课程为例可作如下安排:第一学期课程安排一般为:重点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工力、品德、体育等文化基础课,同时每周开设5--8课时的一体化实习。语文等文化基础课本着“够用实用’’的原则,以统编教材为主并辅以文化课改革编制的校本教材,采取班内分层教学,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在第一学期开设的5_8课时的一体化实习,在实习教学内容上主要是一些专业理论不强的基本功训练和实习规范的养成,第一学期安排一21\n体化实习的主要目的是提前给学生灌输技能意识,同时调节文化课教学的枯燥乏味,使学生每周进行五天左右的课堂文化课学习的同时中间可以穿插两个半天或一整天的一体化实习,使学生动脑与动手结合,课堂学习与车间训练结合起来,防止学生厌学现象的发生。第二学期:继续进行体育、品德等文化课,同时主要开设制图、机械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公差等专业基础课中理论比较强的部分,同时每周开设1卜12课时的一体化实习。在该学期的教学中,各门专业基础课在课堂上重点讲授理论较强的内容,而涉及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内容则穿插在_体化实训教学中进行;1卜12课时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中,以边讲边练方式进行由专业基础课的应用部分、专业课的基本理论和训练一些基本技能课题组成的教学模块。第三学期:文化课部分开设体育、品德、计算机基础周4课时;专业基础课部分预留4_一6课时用于尚未开设的课程的学习;剩余20课时左右用于以边讲边练方式进行由专业基础课的应用部分、专业课的基本理论和训练一些基本技能课题组成的教学模块。第四学期:全部课时都用于一体化模块教学,重点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操作技能技巧的训练,同时准备在学期末完成职业技能鉴定。第五学期、第六学期:完成技能鉴定获得中级技术等级的学生可以进入工厂进行半工半读,继续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生产岗位意识、产品意识等。一体化的“2+1"模式,采用小班授课形式,打破教室和实习车间的界限,学生听老师讲课之后马上上机操作,这样既强化了理论教学的形象性,又直接锻炼了动手能力。在考试方法上,坚持两种考试方法同时采用,学生既要完成理论答卷考试,又要完成实际操作考试,两种考试同时过关该门课程才能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可靠保证,我校每年坚持选送2.5名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带薪’’实习一年,利用寒暑假期成批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的生产一线学习锻炼,提高实践能力。同时针对学校某些专业师资匮乏或者现有教师达不到教学要求的情况,由企业直接选派专业人员到校任教。此外,在学生就业前,由专业任课教师随同学生实习,跟踪到企业,既指导理论又指导实践,使学校的任课教师进一步在实践锻炼中提高教学能力。通过这些措施,教师更能树立市场观念,理解企业文化,提高专业技能,有利于教学与生产的零距离结合,对企业来说,既得到了学校的智力支持,又减少了用人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一体化的“2+1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见图5.1:\n.J基本素质及通用能力模块——一⋯⋯~一⋯⋯⋯~~学体校化——◆期间校内综合成绩+¨人一岗位一般应用能力模块◆职业资+才培型养格等级工模证书学块_J岗位综合应用能力模块结—11⋯⋯一⋯一⋯⋯’广一毕A业I=1◆人企证才业一顶岗实习模块F-培期养间模人企业综式才◆合成绩培养模块一职业素质培养模块L图5.1。一体化“2+1’’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模块名称主要教学手段学习场所时间教育教学理念践比例基本素质及通用能多媒体课堂教学+教室及少部第1、2先学理论后实践力模块案例教学+试验分实训室学期以课堂学习6:4(知识掌握阶段)+参观仿真车间为中心岗位一般能力模块多媒体课堂教学校内实习岗位综合应用能力课程项目实训车间第3、4边实践边理论模块单元项目实训一体化教室学期以实践为主4:6理论辅助实践(技能训练阶段)模拟项目实际操作实验室顶岗实习模块重工作重实践职业素质培养模块企业生产车间企业第5、6学期工作中学习2:8(经验积累阶段)边学习边工作表5.1一体化“2+1”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此模式突出特点是工与学紧密结合,充分挖掘了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的作用,\n发挥了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环境的作用,前两年在学校期间,充分利用技工学校实习设备较充足的特点,进行理论和技能一体化教学,能够完成若干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包括实验、实习、实训在内的实践教学,并能进行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和鉴定。后一年到企业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够体验企业工作环境,培养企业意识。教育资源利用充分,便于运作。技工学校多年坚持实行“双证书"制度,规定所有的学生必须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取得相应证书才能毕业,这种教学体系要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因此它能为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个有效的操作平台。一体化的“2+1’’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校企联合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的方式,是培养“学历+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对学校而言这种模式缩短了学生在校时间,因此课程的设置必须体现“适度、够用”原则,教学方法必须高效,教学内容必须实用。对企业而言,这种模式给了企业考察、选择、培养技术人才的机会,也给企业提供了一个选聘优秀人才的渠道。对学生而言,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课堂上是“学员",在校内实训基地是“学徒",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是真正的“学徒"兼有企业员工身份,但实质上仍然是学生。这种模式使他们一入学就知道自己“学员"和“学徒”的双重身份,有利于明确学习目标,培养敬岗、爱岗、适岗的良好的职业素质。由于技术过硬,很多学生在实习期间就受到企业的重视,得到准员工的待遇。顺利完成从学生向现代化产业工人的角色转换。4.3建立完善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4.3.1防范工学结合的动因异化“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有四个驱动力,其中教学实施驱动和就业导向驱动为职业教育本质需要的原动力,学费补充驱动和资源扩张驱动为职业教育的派生性驱动力。如果仅仅为追求后者而不顾前者,那是本末倒置,即动因异化。实施中要在主观意识和客观实践上防范动因异化。4.3.2正确认识工学结合主体从工学结合的起源来看,其受益主体定位于学生,并以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等为表现形式。随着“工学结合"模式成为技工学校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其受益主体也由学生扩展到教师,原因在于“工学结合"内涵是学校根据企业需要培养人才、提供符合要求的学生,企业为学生提供实际训练条件的互动互赢机制。另一方面,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也是工学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教师受益的前提条件。教师带领、指导学生到\n企业项岗工作的同时,可以熟练工作流程、掌握熟练的工作技能,通过实践、交流的方式加深对实践环节的认识。因而,“工学结合”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途径,也有利于课程改革,技术服务和科技项目的合作。4.3.3丰富工学结合的形式“工学结合"是一种教育和培养模式,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因此,其具体实现形式是多样的。然而,在实践中,“工学结合’’通常被归纳为“半工半读式、工学交替式、订单式⋯⋯"等等,无法达到“工学结合"的初衷。因此,探索“工学结合"多样的实现形式,应该根据学校地域、专业特点、生源基础、设备条件,因地制宜、因时而变采用多种形式的结合,配合弹性学制、学分制等灵活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提升学校的办学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4.3.4正确处理工学结合中的学习时间与途径问题技工学校学分制的实施使学制具有弹性空间,为学生的“工学结合"创造了条件。然而,学分制仍然面临着现实的困难,要安排好学生的工作与学习之间平衡。不能因为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工作量较大,而完不成相应的课程任务。“工’’和“学”不平衡不能保障工学结合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实习过程中学习实践的安排、学习方式的转变也使学生面临困惑。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可见,“工学结合"不是简单的用“某某型结合’’来简单描述的,而是根据不同情况灵活的工、学的互动。4.3.5确保工学结合中的质量与安全质量与安全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在实践中,一方面,学校和企业要对学生到企业实习组成专门机构或组织,对学生加强管理,共同制定实习计划,确保实习的内容、形式和管理方式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校企工学结合的最大障碍。所以一定要妥善安排好学生实习内容、场合、方式,避免学生在生产中受到伤害,加强对学生的劳动纪律、生产安全、自救自护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保障学生实习的安全。\n5技工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机制培养模式统摄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过程、内容和形式、方法和手段、考核与评价,它决定人才培养的具体成效,是实现人才培养的最终保障。但是,任何模式都必须在一定的机制下运行。如果说模式是准确回答工学结合培养人才“是什么’’的问题,那么,机制就是科学回答工学结合培养人才“怎样做"的问题。工学结合是教育系统和生产系统的结合,如何科学运作新的合作机制,是保证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关键。因此,必须在制度层面上规范校企双方责权关系,为长久、稳固、实质性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提供制度保障。5.1工学结合培养人才机制的涵义“机制"这个术语原来主要用于机械学,是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后来又被应用到生物学,作为“结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及其“内在的工作方式"。现在“机制"这个术语已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经济、科技、政治体制之中,指的是体制中诸多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运行方式。【39】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是指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过程中的内在运作方式,主要包括相互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它具有互动介入性、目标一致性、相对稳定性和共守协议性等特征,机制会影响效率。~种机制对应一种效率水平,另一种机制会对应另一种效率水平。一种机制优于另一种机制,是因为它对应一种较高的效率水平。要促进我国校企合作教育的发展,就必须在教育机制创新上下功夫。5.2工学结合培养人才机制建立的制约因素尽管工学结合有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诸多现在尚未能逾越的问题,总的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点:5.2.1法律制度相对缺乏及其作用的局限性尽管国家对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制定了相应的指导方针及原则,但可操作的政策法规和实施规则却相对缺乏。工学结合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而且还涉及行业、企业以及相关的主要部门,在一些重大政策问题上,还要财政、税收等综合部门的参与。各方的参与及作用的发挥对工学结合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但目前对各方的参与缺乏具体的法律和制度制约,对各方切实承担的责任,缺乏具体的方案、激励制度和监控制度,各方参与的运行体系还没有构建,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也缺\n乏具体的实施规则。同时还必须认识到,即使有了相关的法律制度和实施规则,也不能保证工学结合能顺利实施。制度的作用还会受到非制度因素的制约,这些非制度因素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和情感等。由于人们的有限理性,制度的不完全性也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说,再好的法律制度和实施规则也不可能包涵工学结合实施的方方面面,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或然事件。制度的不完全性存在,不仅为执行规则造成了困难,也为非制度因素作用的发挥提供了空间。一些不适宜的非制度因素,如各参与方的机会主义行为(为自身利益的欺骗行为或非合作行为等)可能是已有的制度框架和实施规则扭曲变形。另外,非制度的思想、习俗“惯性",也会影响其正常运行。因此,工学结合的实施还要以人们价值取向、行为习惯和情感等为基础,否则,在好的制度也难以充分发挥其效用。5.2.2企业缺乏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校企合作教育中企业的积极性问题,是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共性问题。在工学结合合作教育涉及的各方中,调动企业积极性的难度应列为第一位。企业积极性的问题在我国表现得尤为突出,.造成企业不合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组织文化和运行机制还没有形成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既办职业教育,也直接管理企业。在政府行政部门的支配下,职业院校与企业开展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企业根据主管部门的指令,把为职校学生提供实践、实习基地,与职业学校共同培养人才作为自己的一种职责和应尽的义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政府在企业中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对政府的一部分责任不断剥离;企业的经营观念和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主经营、利益驱动机制的作用逐步形成;再加上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压力,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成为了企业的首要问题。工学结合是按照顶岗工作来安排合作教育,往往有明确的涉及岗位的要求、责任、薪酬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企业参与工学结合过程中的角色发生变化,由政府指令转变为一种社会责任,由向学校收费转向为学生发工资,这些观念的转变和新的运行机制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2)企业对工学结合的需求动力不强首先,校企合作教育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有足够的工作岗位,并且就业市场的相对规范。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正在调整升级;经营方式由粗放型经济向高质量、高技术含量经济转化;许多传统工业在进行减员增效。在此过渡时期一方面劳动力出现严重的结构性过剩,另一方面很多岗位仍被低素质的劳动力所\n占据,就业岗位相对紧缺。反映在人才供需上,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总体状况是供大于求,企业获得适用的人才相对容易,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这种情况尤为严重。同时,企业一般要求工作岗位上人员的相对稳定性,企业往往会担心工学结合学生的频繁轮换,会打乱正常生产秩序,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3)企业参与工学结合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利润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过程中,一般会带来企业成本的增加,其中包括:企业抽调专门的技术人员参与工学结合的教学与管理费用;工学结合中实习学生所占用的机器、设备等机会成本;企业接纳工学结合学生所附的劳保福利和劳务报酬成本,.以。及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由于不熟练而产生差错(如机加工中的废品,客户的流失等)所带来的成本,等等。理论上讲,职业学校学生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参与工学结合中的所创造的收益应大于成本,进而带来企业利润的增加。但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其中缘由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不够,离顶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企业必须花费一段时间来进行技能培训;二是企业机器设备、人员等的专用性,即使职业学校的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操作技能,但面对专用设备或专门技术,职校学生也不能.马上顶岗工作,一般要经过一段适应期。学生延期入岗,将会导致企业收益的减少,使企业在参与工学结合中,非但不能盈利,甚至还会使生产受到一定的影响,造成企业利润的减少。(4)企业担心商业或技术秘密的泄漏信息时代,商场如战场,企业的信息在行业竞争中显得尤为重要,几乎成了成败的关键。在企业实际情报工作中,商业秘密绝不仅是企业老总办公桌内的机密资料,而是包涵了企业内部公开流传的各种信息,如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发展规划、生产计划、财务信息、专利技术、甚至基层员工的日常Email、bbs讨论等。因此,在缺乏保密诚信制度的前提下,企业在接受各类学生实习时,就会担心自己的商业或技术信息外泄。除企业的准员工(已与企业签署毕业后用工协议的实习生)外,企业的大多数信息都对实习生保密,企业的内部网络一般都禁止实习生使用。因此,企业的保密行为将会对顶岗工作带来一定的障碍,使得一些岗位无法进行真正意义的对口顶岗工作。[40l5.2.3工学结合的培养质量难以保证,影响学校的积极性(1)工学结合中校企地位不平等企业是一种以追求市场效益与利润为目的的经济实体,追求的是生产和经营的利润。尽管工学结合是为企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企业是最终的受益者之一,理应\n为工学结合提供多方面支持,并成为其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事实上对于某一具体企业来说,情况并非如此。工学结合有时不仅不能给企业带来利益,在某种意义上还可以说是一种社会责任或负担,对其生存发展无关紧要。而职业学校是以教书育人为目的,追求的是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教育质量是每个职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工学结合在学校和单个企业中需求的差异,将直接导致双方合作谈判中地位不平等。职业学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一开始,就在企业中缺乏谈判的筹码,无法对企业提出质量保证的过多要求。(2)在工学结合存在诸多因素影响合作质量综合起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客观因素引起的质量不稳定,主要是指由于合作企业的设备、生产技术、指导“师傅’’等不合格,或工学结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不可预知的变化,导致培养质量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另一类则是主观因素,也可以称为行为的不确定性,是指合作企业在与学校签订协议后,不履行协议所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在工学结合实施中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如有的企业在享受工学结合所带来国家税收减免的同时,却不严格执行工学结合的相关协议,不能保证让学生真正地进行对口顶岗工作,让学生干一些与所学专业无关的杂活;有的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甚至让学生干一些不适宜身心健康的工作等。由于校企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监督成本过高,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一般不易发现;同时,由于法律没规定企业在工学结合中所承担具体的责任和义务,政府对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的监督机制和惩罚措施就相对缺失。(3)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要偏离性仍然存在众多中等职业学校为了扩大招生,在专业设置上存在按照学生需要设置专业的现象,而不注重社会需求。这就导致了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产业的脱节,在工学结合问题上表现专业不对口,一方面工厂不需要,一方面学生生产实训对教学作用有限。(4)工学结合实施的评估体系不健全。缺乏明确的评估主体,缺乏工学结合实施的评估方法体系,缺乏工学结合实施结果的评估技术标准等。5.3技工学校工学结合培养人才模式的保障机制的理性思考目前国内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建立多是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的,主要是学校和企业人员的参与,尚缺乏高一级部门的指导和规划、审核,难以使工学结合形成规模。因此,工学结合培养模式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的多方参与,成立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专门组织机构,共同建立起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机制,在模式运行中各级组织分工明确、职责到位、制度健全、保证工学结合的顺利实施。\n5.3.1宏观层面主要是一级机构,包括政府、行业部门、教育部门(含中央和地方两级)。对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进行领导和规划,政府的支持是校企结合培养人才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加强对内对外的宣传,营造社会氛围,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提供适宜、宽松的政策、法制、资金和社会环境。(1)从政策层面,建立健全政策激励机制根据国外的经验,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和条例来协调和支持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在这方面几乎是空白。具体地说,我国工学结合中涉及的学生安全、技术保密、成果分配和学生待遇等方面的立法还不健全。各级政府在人事、财务、奖惩、信贷、税收、考核等方面尚未制定配套的支持工学结合的倾斜政策和鼓励性措施【4¨。各级地方政府应该高度关注国家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有关工学结合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方针政策,对技工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给予更密切的关注,应创造条件使技工学校在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才结构优化上发挥更活跃、更直接的作用,使技工学校对企业更有吸引力。美国西部原来落后的犹他州创造了犹他奇迹,就是和州政府充分认识到了学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在实践中全力促成学校与地方经济的联合。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行为选择涉及到其经济利益的追求,首先会考虑是否有利可图,只有当收益大于人力资本的投入时,企业才可能参与其中。政府用投入和鼓励性政策支持工学结合,形成对校企合作“平台"的有力支撑。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鼓励性政策与不履行职业教育的惩罚政策法规化,也是非常有效的举措。2005年11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规定:“企业要强化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素质。要继续办好已有职业院校,企业可以联合举办职业院校,也可以与职业院校联合办学。企业有责任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与相应的税收优惠。"而对于“如何给与相应的税收优惠’’等具体问题应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2)从立法层面,明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法律地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它的法制化。没有法律基础,“双元制"就失去了它健全和发展的环境。同样要保证中国技工教育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成功运行,必须建立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法律基础。我国关于校企结合,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有以下特点:一是政策性文件较多,法律法规性文件较少,政策多出自教育管理部门,由企业管理部门出台的很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享有更充分的自主权,行政手段的权威性弱化,政府政策得不到很好的落实。二是缺乏可操作\n性法规,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立法起步较晚,政腐相关文件中倡导性政策和宏观指导性意见较多,具体责任义务和措施较少,缺芝操作性法律。三是经费支持不足,日前还没有骥确的法律条款规定对企业参与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和鼓励,在这一方面基本上处于空白。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僵其在强制推行职业技术培训方瑟没有进行裴确的觏定。急需政府在《职业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重要法律和文献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麓需求、模式运行的监控反馈、模式理论实践研究成果,组织教育部门和劳动部门联合研制技工学校工学结合、校企结合条例,以法规的形式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地位和性质作出原则的规定,靓范双方应尽的义务和职责,通过法制保障双方的利益,使责权利相对应。法律法规作为一种强制性的社会规范对校企结合具有直接的促进、保护作焉或限制作孀,同时对校企结合的环境条件(经济、政治、科技、思想文化等)也有了直接的调整作用,它引导和限制这些环境因素的变化。法律制定实施后,要不断根据形式的变化和遇到的闻题进行总结,每三年左右作一次修改。在工学结合运行过程中,一切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且执法必严、违法必究。(3)进一步加大对工学结合绘予政策性、财政性投入在德国等很多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被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全部由政府实行免费,但根据我国国情完全傲到这样豹财政支持是不现实豹。《国务院关于大力发震职监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要进一步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鲎教育的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对遵过政府部门或非营利性组织向职业教育的资助和捐赠,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积极组织行业、企渡、社会等各方蟊建立专顼基金制度,制定合理的资金管理和使用政策,按照教育撬构参加工学结合人数增加政府补贴标准,对参与工学结合的企业,政府实行直接财政补贴或实行税收优惠等政策性补贴。对不参加或不配合工学结合的企业,征收一定的职业教育培训费。同时还可通过建立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金融机构助学贷款等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多种形式,对贫困家庭学生和选学艰苦行业职业教育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和生活费补贴。政府应将此通过文件立法予以保障和具体化。另一方西,由企业资助设立奖励金和培谖室。企业在学校设立专项奖励金,每年奖励优秀专业教师、优秀学生若干名。对双方而言,奖金的数量都不是一个问题,关键是奖励制度对双方的共闻促进、加深协作。专用培训室的建立,既对企业的特殊规格人才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又为学校紧贴生产技术提供了条件。为解决资金不足问题,职业学3l\n校应大胆使用贷款。还可通过有效方式发掘可利用的社会闲置资源,比如破产企业、旧厂房收购改建等。【42】(4)在人事层面,进一步加大对“双师型"教师问题解决的力度在技工教育中,既有理论教学,也要重视实习实训,很多课程的安排都是一体化进行的,双师型教师在教学中就尤为关键,建议废除目前不利于培养引进“双师型”教师的不合理人事规章制度;鼓励企业和事业单位高级技术人员兼任或自由担任职业培训教师;鼓励“双师型’’教师的跨校、跨地区、甚至跨国的培训和交流,探索在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建立实习实训教师制度。5.3.2中观层面主要是二级组织机构,成立专门机构,分级成立包括政府、行业专家、职业教育专家、企业代表、学校代表组成的专业协会。专门机构的成立,尤其是一级和二级机构,在工学结合中应起到重要作用:通过信息平台的建立,加大劳动市场信息和人才培养信息的交流,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和企业需要的最新动态,减少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增加学校和企业结合的机会;对工学结合进行主导和调控,利用行业和部门的优势,依据企业和职业学校的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如参与企业和学校注册制度或备案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学校和企业结合的效果,利用这些反馈信息,不断完善工学结合的程序和措施,使学校和企业结合能更快捷、更顺利、更有效;通过各种教学文件的起草和审定,提高工学结合的水平和质量,使学校与企业的结合能持久开展;通过定期组织召开不同层次机构的联席会议,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交流,增加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增加企业和学校双方人员的交流,为双方结合和合作创造更多的机会,提供更多的信息,促进企业和学校双方的交流,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提供规范、便利的制度、信息和交流环境。5.3.3微观层面主要是三级组织机构,即学校和企业,进行工学结合的实践操作,操作的核心是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模式类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师资配备、课程设置、课程编排、教材编写、教学方法、评价考核、实习就业安排等细则,操作过程中体现学校和企业双主体的结合、企业教师和学校教师双师资的结合、课堂和现场双场所的结合、课堂学习和现场学习双过程的结合。学校把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实践环节的技能培养上,采取灵活的学制,保证学生边在校学习,边实际接触生产实践过程,为贫困学生提供边打工边学习的条件,也为在职32\n人员的间歇性培训提供便利。在课程设置与教学环节上,按照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满足就业需求的导向,重新设置课程结构和培训内容,改革教学和培训方法,研制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的教学方案,使工学结合有章可循。教学方案(教学计划)是组织实施教学的依据。以往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制定分专业的教学方案(教学计划),明确招生对象、学习年限(学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教学时间和进度等内容,这些教学方案(教学计划)都是在学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制定的,它显然不适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需要。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工学结合模式,必须对现有教学方案(教学计划)进行解构,然后重构“工学结合教学方案(教学计划)’’。对现有教学方案(教学计划)的解构就是要对课程设置的功能和作用进行重新评估与明晰,据此确定教学要求、教学时间、教学进度、教学场所、(学校或企业),也就是明晰课程的作用(为什么要设置)、课程的内容(学什么)、知识积累与技能形成序列(如何设置)、课程或作业实施主体(在学校实施还是在企业实施)。在此基础上制定“工学结合教学方案(教学计划)”,方案中要特别明确各专业所面向的实习岗位(群),以保证工作与学习真正结合,避免工学互不关联。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培养方案由教学计划(Learnplan)和职业教育条例两部分组成,前者是学校教学部分的依据,后者是企业教学部分的依据。因此,应针对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结合职业学校和企业生产的特点,组织研究制定具有规范意义和可操作性强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协议’’,将校企间的合作上升到规范的层面。重视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根据我国的实际,不可能把所有的实习基地都建立在企业,对许多企业来说,无论是法律上、体制上,还是认识上都做不到这一点。因此政府必须重视在职业学校和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的工作。一方面技工学校充分发挥自身实习能力较强的优势,在现有实习条件基础上,加大对实习实训设备的投入和管理,同时积极与企业联合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借助政府对企业在财政和制度上支持,将部分实习实训基地建在企业,积极促进企业参与制定学生的教育培训计划和内容,学生可以接触企业目前正在使用的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真实的生产环境,更早的接触到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和新材料。对一些较大的、综合性、特殊的实习实训基地,政府部门要统筹规划,以解决单个企业、单个学校难以建设或无需单独设立的实习实训基地。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通过成立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参加的第三级组织机构,让企业以多样化的方式参与职业教育。企业既可以间接参与职业教育,也可以直接参与职业教33\n育;既可以以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的方式参与,也可以以物质资源方式参与;既可以以合作、合资的方式参与,也可以以捐资、独资的方式参与,给企业创造参与职业教育的宽松环境。在这些参与方式中,让企业直接参与职业学校的内部管理和决策,是提高工学结合质量的最有效方式:第一,参与培养标准和方案的制订。企业在工学结合中作为办学主体之一,可以根据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参与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第二,参与课程的选择、教材的编写、资格考试、教学大纲和计划的制定。第三,参与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实施。选拔企业优秀的在职人员,担任实训教师,除在岗为学生指导外,还要经常到学校授课、讲座,加大双方的流动。通过三级组织机构,总结典型经验,整合众多专业的名称繁多的实践操作模式,在普遍研究的基础上抽取共性,提升经验精华,建立具有典型意义的不同类型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让各类职业院校和各种专业都能共享成功的经验,形成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专业有参考价值的、规范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保障机制见下图:图6-1工学结合运行保障机制\n结束语工学结合之所以成为职监教育最近两年来使用频率最高、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得到国家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表明我国职教改革与发展进入了更深层次、更为关键和核心的领域;表明工学结合在提高技能入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上,确实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现实意义;它在技工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教育环境,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符合当前经济、教育发展规律,是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但是,“王学结合’’始终没褥到很好的实行,在培养技能人才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要问题是:一是对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内涵理解不清晰;二是开展工学结合理论视野不够开阔,多数研究仪把工学结合作为学校解决生产实习、企业形成人才储备的途径,没有把培养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作为首要任务来加以考虑;三是键迸工学结合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相关制度、措施缺乏。政府对工学结合的倡导和支持是显而易见的,但这种倡导和支持只停留在口头和纸面上,没有真正落实到各级政府的工作中,同时缺乏与政府文件配套的可操作的政策法规和实施细则。本文在理论上对工学结合的内涵、现状进行理性分析,结合实践做法探索了技王学校工学结合科学可行的运行模式,提出保障工学结合模式的运行机制,为技工学校改革和完善技能型实用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为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学校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职业教育入才培养模式提供有益的参考,有助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推广,帮助改善对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认识,提高“工"与“学”结合的层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促进工学结合深入、有效、持久的实旌提供参考。有助于技工学校的健康发展和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由于资料和研究水平有限,文章还存在很多不足,本人也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加强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总结,使研究中的不足日臻完善。还需要更多“工学结合"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在更高的理论高度和更深入的实践中总结,为“工学结合"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工作中提供更多参考。35\n参考文献[1】周广德主编.职业技术教育辞典.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7.【2】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1994.7.3.WWW.wxjsxy.tom[3]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国教育报,2005.11.10(1).[4】张炼.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见:孙琳.产教结合职业教育发展新途径探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3.[5】教育部高教司,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必由之路一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孙琳.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产教结合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职教通讯,2004,(5):56.[7】杨金土.90年代中国教育改革大潮丛书职业教育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3.[8】贺星岳,郭薇.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职教论坛,2004,(8下):22.[9】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10]qF焕勋.实用教育大词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19.[11】潘胜,张炼.产学研合作教育成功的十个关键点.职业技术教育,2004,(6):16.【12】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教育发展研究,2005,(8B).48.[13]周济.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实现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中国教育报,2005-8-20(1).[14]欧文选集.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版,第1卷:329.【15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530.【16]列宁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第二卷:461.【17]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12.[18]A.R.Korwin&R.E.Jomes,1990【19】陈桂生.马克思主义教育论著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37.【20]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47.【21]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22]李蔺田.中国职业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6.\n【23]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879.【241周惠英,周士才.中国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大事记.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25]牟明,变义诚.半工半读、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酶几点思考.中国职业教育,2007,15-36.[26]教育部高教司、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15.[27】孙琳.产教结合职业教育发展新途径探索.北京:高等教育戮舨社,2003:100-103.【28]教育部高等教育词.全国离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3掣.【29]吴文华、朱美芳.产学合作教育的研究与探索.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223.224.【30]郭小林。关于高职院校校企联合办学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05.[31]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4教育与发展研究,2005,8:8.【32]林伦伦、郑国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6.13.【33]李栋学。工学结合的动因分析及其有效实施.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9、29.[34]丘文,李贵胜.工学结合的案例、分析和若干思考.职教论坛,2006,9:44.[35]张容.以行业为主导,构建“大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职教论坛.2006,01:20[36]耿洁.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历史发展和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27.[37]子仕斌,邓育年,潘伟荣.构建一体化教学课程模式的研究.中国职业教育,2007,13:36.【38】刘向红.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职业技术教育,2007,26:17.f39]张光斗,王冀生.中国高等工程教育.=lE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450.[40】白汉刚.职业学院推进半工半读面临的问题及几点建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4.【41]陈解放.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期待.中国高教研究,2006,8.【42】王霞.职业教育推进工学结合的制度保障.职业技术教育,2007,31:54.[43]石伟平.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37\n【44]翟海魂.世界职妊教育发展规律初探.河北师范大学学搬,2006,2。f45]曹瞧.郡建强。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制度的宏观探究。职教论坛,2006,9.【46]短文,李贵胜.工学结合的案铡、分析和若于思考.职教论坛,2006,9。147】李栋学.工学结合的动因分析及其穗效实施。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9.f48]螫大源,李璞.职业学校专业设置韵理论策略与方法.={软京:高等教育爨舨社,2002。【49】时立群,纪芝信,汤海涛.职业技术教育学。福州:福建教育爨舨社,2002.【50弼5泽民。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熊力形成与教学模式研究.北京:赢等教育豳版社,2004。●签l】害学武。建立完善的“半蔓拳读’’人才培养模式的几今关键环节.现代企业教育,勰07。l。f52】至毅,卢崇高,攀跃东。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_[53】聂劲松,囱鸿辉.拳王半读教育制度豹合理内核与改革实施。职教通讯,2006。5。}54]碧(IJ常云,至恩玮。产学合作教育的斑涵及模式研究。北寨化工大学学掇,2006,3+【55]陈熊放。工学教育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期季誊。中藿离教研究,2006,8,f56]E监技术教育编辑部。半工警读一~场中爨的实验。职业技术教育,2006,30。【57]j3z雪恰。勤工俭学、半工拳读的历史经验。机槭职业教育,2006,12。【58站g德愚。职业教肖心理学。上海:华东精范大学蹬版社,2000.【59】赵志群。职煦教育与培髫||学霹新概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l筏磊傣平,魄较职业技术教育。上海:攀东师范大学出舨挂,2001。【6铡遴化移李谨平.工学结合的理性憩考。职教邋讽,2006.[611教育豁.关于职业院授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霓。2006。3。【62]黄照妮。离职教育校企合撵模式初攥,教育发展研究,2006,S。163]E舔平,徐藿庶+职监教育课程开发技本。上海:上海教育惠凝社,2004。【64]蒋茂东。离校和企渡合作培养入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3。}65]芦露露。产学霹合俸教育久才琏养模式缒探索。硬士学位论文,2004.【6葡邓泽民,陈庆和。职韭教育课程设计。北裘:中国铁遴出版社,2006。暖l随才毅。职渡学校王学结食、半工拳读太才培养模式戆磷究。职教论坛,2006+【68】零橡学。工学结合的动因分析及其有效实麓.巾国职渡技术教育,2006,29.【圆】歇港.王学结合赡概念与模式框檠.溺葛芝大才露,2007。【70]教育部职进教育与成人教育溺.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崖谈会经验交流材料。2005.\n【71]李进,丁晓东.产学合作教育研究与探索.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72]孙琳.产教结合职业教育发展新途径探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f7313三华柯.半工半读教育及其当代意蕴探寻.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3,9.[74]张炼.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5]潘胜,张炼.产学研合作教育成功的十个关键点.职业技术教育,2004.[76]耿洁.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历史发展和实践.中国职业教育,2007,3:27.【77]杨金土.90年代中国教育改革大潮从书——职业教育卷.北京:=l艺京师范大学潞版社,2002.-393..【78]钟启泉,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79】刘向红.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职业技术教育,2007,26:17.\n致谢2005年我有幸来到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攻读在职教育硕士学位,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我得以顺利完成了硕士学位课程的学习。通过学习使我在政治思想、专业知识、科学研究等方甏得到了很大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老师们的辛勤教育和培养,在此谨向各位老师的不倦教诲表示衷心的感谢!本论文从酝酿、选题、撰写到定稿,自始至终都得到导师李士杰教授的热情鼓励和悉心指导。同时在选题写作期间,翟海魂教授、张志增研究员都给与了精心指导。老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人格魅力、孜孜以求的敬监精神是我学习期阆获得的最大精神财富,并将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对于他们的鼓励、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以最真挚的谢意!王海鹏谨记二∞八年三月予石家庄\n技工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作者:王海鹏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本文读者也读过(1条)1.蔡媛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研究[学位论文]2007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Thesis_Y125449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