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5.00 KB
  • 2022-08-09 发布

[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总括

  • 2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十三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内容要点:本章首先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特点,明确宏观经济分析与微观经济分析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上的区别及联系;其次,作为本章的主体内容,介绍了GDP的概念,GDP的核算,GDP与其他收入指标的关系,以及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储蓄—投资恒等式。在本章的学习中,读者应重点掌握:1.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所谓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这使得不同时期的GDP不能够直接比较,也使得象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不通过市场的活动很难在其中得到反映;GDP核算“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相对纯净的流量指标,且该指标并不反映产品的实现情况;明确GDP核算的地域范围是“一国或一地区”,注意其在核算原则上与GNP的区别。由于人们经常把GDP作为指导和反映现代经济活动的最重要指标,因此读者在准确理解这一重要概念的基础上,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该指标的重大缺陷(如,GDP并不能准确反映一国居民享有的福利水平,以现有的GDP指标作为经济活动的指导有悖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等等)。2.国民收入的核算:这里讲到核算国民收入(GDP)的两种方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其中,支出法是在流通环节,通过加总各部门在最终产品上的总支出来得到GDP的数值。其基本公式为:GDP=C+I+G+X-M,其中:C为家庭部门的消费支出,I为企业部门的投资支出,G为政府部门的政府购买支出,X、M分别代表出口和进口,X-M就是国外部门的净支出。在这四类支出中,初学者不易掌握的是I即投资支出。首先要明确这里的“投资”与日常生活中“投资”在含义上有许多不同;其次还要从不同侧面了解投资的构成——从实物形态看,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从价值构成上看,投资包括重置投资和净投资;从投资是否合意上看,投资包括投资需求和非合意投资。由此也可看出,由于在核算中包括了非合意的投资支出,这使得实际的GDP与下一章将要讲到的均衡的GDP具有根本的不同。与支出法不同,收入法是从分配的环节核算GDP的,其基本公式为: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其中前四项为要素收入,后两项则不是要素收入。读者须搞清楚上述各项收入哪些会进入消费者的账户,哪些则会成为政府和企业的收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对各宏观收入指标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准确地把握。3.储蓄—投资恒等式:储蓄和投资的恒等,是一种定义的恒等,也是基于国民收入核算原理的恒等。理解储蓄—投资恒等式的关键,在于搞清“事前的、计划的”指标与“事后的、实际的”指标的区别,前者是“合意”的,而后者可能包含“非合意”的部分。把这个问题搞明白,有助于弄清“事前的相等”和“事后的恒等”的经济含义,有助于增进对下一章将要讲到的均衡国民收入的条件“i=s”的理解。两部门经济的恒等式:I≡S;三部门经济的恒等式:I+G≡S+T或I≡S+(T-G);四部门经济的恒等式:I+G+X≡S+T+M+Kr或I≡S+(T-G)+(M-X+Kr)在学习方法上,建议读者首先借助宏观经济的收入循环模型(图13.1),准确把握不同部门间经济联系的内容,搞清不同的宏观经济指标对经济总量的影响,以便为后面的学习提供一个基本背景。另外,许多读者可能觉得不同的总量收入指标间的关系不容易掌握,建议读者借助图13.2更为直观地把握各种指标间的关系。24\nSICXGTRT2T1DPIPIM政府家户金融企业国外图13.1开放条件下国民收入的流转图中,T1、T2分别表示企业和家户上缴的税收,TR为政府的转移支付,PI、DPI分别为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C、S、G和I分别代表消费、储蓄、政府购买和投资,X、M分别代表出口和进口。其中,I、G、X为“注入”项,这些指标的增加将会使经济总量提高;S、T、M为“漏出”项,这些指标的增加将会使经济总量减少(注:本图只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主要关系,一些次要的“支流”被省略了)。折旧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公司未分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消费政府转移支付个人所得税储蓄GDPNDPNIPIDPI“-”“+”图13.2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上图概括了几个主要宏观收入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图的上方是“-”的关系,下方是“+”的关系。基本概念:1.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2.国民生产总值: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3.名义GDP:是用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4.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5.GDP折算指数:即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6.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叫最终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叫中间产品。7.总投资、重置投资和净投资:总投资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是一定时期内增加到资本存量中的资本流量。其中,用于补偿资本消耗,以重置资本设备的投资为重置投资;总投资扣除重置投资为净投资。24\n8.存货投资:是指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9.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购买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而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把收入从一些人或一些组织转移到另一些人或另一些组织手中,没有相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10.净出口:即出口减去进口的差额。11.间接税:即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如货物税或销售税、周转税等。12.国民生产净值:即国民生产总值减去折旧之后的差额。13.国民收入:指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相当于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14.个人收入:即从国民收入中扣除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然后再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之后的收入。15.个人可支配收入:即指税后的个人收入。对这种收入人们拥有充分的支配权,人们可据以决定消费和储蓄的水平。第十四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学习指导学习目的:国民收入的决定是宏观经济分析的核心问题。本章仅在产品市场的背景下分析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使读者对凯恩斯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有一个基本了解,以便为稍后的IS—LM模型以及更为复杂的宏观经济分析奠定基础。学习要求:明确凯恩斯分析国民收入决定的理论背景或出发点,搞清均衡国民收入应满足的条件;熟练掌握凯恩斯及以后的主要消费理论,深刻理解乘数原理,在此基础上明确均衡国民收入被哪些因素决定以及如何被这些因素决定;学会用收入—支出模型(45º线模型)分析经济问题。内容要点:本章首先介绍了凯恩斯分析国民收入决定的理论背景,分析了均衡国民收入应满足的条件;然后介绍了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及在他之后的重要消费理论;在此基础上,本章先后对两部门经济、三部门经济、四部门经济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以及乘数原理作了较详尽的说明。在本章的学习中,读者应重点掌握:1.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理论背景: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的分析是在所谓“萧条经济”的背景下展开的。在“萧条经济”的条件下,需求决定供给(凯恩斯定律),总需求是制约经济规模的短边因素,因此经济社会能够以不变的价格水平提供与总需求相当的供给量。本章的另外一个重要假设是“投资外生”。由于假定企业投资是自主的,即不随利率和产量变动,因此我们不必过早地讨论投资的决定问题,对国民收入决定问题的分析也就可以局限在产品市场的简单背景下。2.均衡国民收入满足的条件:这是本章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在本章,均衡国民收入的条件就是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一般地,这个条件可以表述为“总需求(更精确地讲,是合意的总支出)等于总供给”,在不同的经济状况下又有不同的具体形式:两部门经济:i=s(或y=c+i)三部门经济:i+g=s+t(或y=c+i+g)四部门经济:i+g+x=s+t+m(或y=c+i+g+x-m)可以看出,这三种情况下的均衡条件在形式上是很有规律的:左边的三个等式,等号的左边都是“总注入”,右边都是“总漏出”;括号内与之等价的三个等式,等号左边的y代表“总供给”,右边各项的和则代表“总需求”或“合意的总支出”。在任何情况下,只要“24\n总注入”等于“总漏出”,同时也是“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经济浴缸”里的水位就总是不变的,即宏观经济是均衡的,此时的收入(产出)也就是均衡的收入(产出)。3.消费理论: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即:人们的消费决定于现期的、绝对的、实际的收入水平,收入越多,消费也越多,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增加得快(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在实际分析中,通常假设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其函数形式为:c=α+βyd,式中,c为消费,α为自发消费,β为边际消费倾向,yd为可支配收入。根据可支配收入收入、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关系,又可得储蓄函数:s=-α+(1-β)yd,式中,s代表储蓄,1-β代表边际储蓄倾向。以上两种函数是今后经常要用到的,读者务必要掌握精熟。此外,读者还要对其它消费理论如相对收入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永久收入理论有所了解,这些理论在分析实际经济问题时都是很有用的。4.收入—支出模型及均衡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即45º线模型)是本章分析国民收入决定问题的核心模型,其实质是“总需求(或合意的总支出)等于总供给”这一均衡条件的几何表达。在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基础上,将消费、投资或储蓄代入前所述之均衡国民收入的条件,不难得到国民收入的数值;或者,在收入—支出模型中找到总支出曲线与45º线的交点,同样可以确定均衡收入的水平。读者需注意,在均衡国民收入的表达式里,各个指标是如何对国民收入水平产生影响的。5.乘数论:在凯恩斯的就业理论中,乘数理论具有重要地位。在非充分就业的背景下,投资、政府购买及其他一些变量的变化将会导致国民收入出现多倍的变动,这个倍数就是乘数。读者应清楚各类乘数的取值,同时还要明确乘数发挥作用的限制条件。基本概念:1.萨伊定律:法国经济学家萨伊于1803年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提出了供给会自动创造出需求的观点。他认为:任何生产活动创造出参与该产品生产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收入一部分作为消费,一部分作为储蓄。任何储蓄起来的收入又可以为了赚取利润而作为投资,这样储蓄与投资总是相等的。供给为了获得收入,而供给最终创造了需求。2.有效需求:凯恩斯把总需求函数和总供给函数的交点处的需求量称为有效需求,并认为有效需求决定了国民收入和就业量。经济学中通常把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看作有效需求。3.消费函数:在决定人们消费的众多因素中,假定除收入外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则人们的消费支出是其收入的函数,消费随收入变化而变化,记作:C=C(Y)。4.消费倾向:又称平均消费倾向(APC),指人们的消费支出在其收入中所占的比例。5.边际消费倾向:收入每增加一单位时消费的增加量。边际消费倾向数值为消费函数的斜率,通常记作MPC。6.储蓄函数: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中,假定其他影响储蓄的因素不发生变化,储蓄被视为是收入的函数,这就是储蓄函数。7.平均储蓄倾向:储蓄金额占收入的比重。8.边际储蓄倾向:收入每增加一单位时储蓄的增加量。边际储蓄倾向表示为储蓄函数的斜率,通常记作MPS。9.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又称为边际消费递减规律,是凯恩斯提出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之一。在凯恩斯看来,无论是从人的本质看还是根据日常观察到的通常的具体事实看,当人们收入增加的时候人们将增加消费,消费的增量小于收入的增量,正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的作用,随着人们收入增加,储蓄的份额将加大,如果没有投资吸纳储蓄,则会出现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并存的有效需求不足。10.凯恩斯定律:24\n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根据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与萨伊定律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应当由政府采取措施刺激需求,总需求随着投资的增加可使收入增加,消费也增加,经济就可以稳定增长并实现充分就业,使供给(生产)增加。简而言之,需求可以自发地创造供给。这被凯恩斯主义者称为凯恩斯定律,它为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11.投资:指增加实际资本的行为,具体表现为一定时期内增加新的建筑物、耐用设备以及增加或减少存货等。12.重置投资:指用来补偿消耗掉资本的投资,通常是以折旧的方式进行。13.净投资:指扩大资本存量而进行的固定资本和存货投资,它是为了弥补实际资本存量与理想的资本存量之间的缺口而进行的投资,可以为正值、负值和零。14.均衡产出:或叫均衡收入,是指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当产出水平等于总需求水平时,企业生产就会稳定下来。如果生产(供给)超过需求,企业所不愿意有过多的存货会增加,企业就会减少生产;如果生产低于需求,企业库存会减少,企业就会增加生产。总之,由于企业要根据产品销路来安排生产,一定会把生产定在和产品需求相一致的水平上。均衡产出或收入的条件是E=Y,即计划支出等于计划产出,非意愿存货投资等于零。均衡的条件也可表示为i=s,即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15.非意愿存货投资:也称非计划存货投资。当产品卖不出去时不得不堆在仓库里,这部分存货不是企业想要持有的存货,即非合意存货或非意愿存货,这部分存货投资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是投资支出的部分,但不是计划投资的部分,因此,非意愿存货投资等于实际产出减计划支出。16.充分就业:是指在一定的货币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可以得到就业的一种经济状况。充分就业是由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的范畴。凯恩斯认为,充分就业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如果有效需求不足,从而造成非自愿性失业,社会即不能实现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与某些失业现象的存在并不矛盾,如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这两种失业都是正常的。只有非自愿性失业消失,社会才算实现了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也可广义地理解为各种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17.乘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支出的初始变化之间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K=∆Y/∆J(式中,∆Y是国民收入的变化,∆J是支出的变化)。乘数作用可通过初始支出后的消费和收入变化来说明。初始支出增加引起收入增加,增加的收入中将有一部分花费在其他商品和劳务上,这意味着生产这些商品和劳务的人的收入增加,随后他们也将花费一部分增加的收入,如此继续下去,最终引起的收入增量多倍于初始支出量,其大小取决于每一阶段有多少收入用于消费,即取决于人们的边际消费倾向。支出乘数包括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等。18.投资乘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变化量的比率。二部门经济或三部门经济(定量税条件)中,其值为;三部门比例税条件下,其值为。式中,∆y是增加的收入,∆i是增加的投资,MPC或β是边际消费倾向,MPS是边际储蓄倾向。19.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其值与投资乘数同。20.税收乘数:24\n是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以三部门经济为例,定量税条件下,其值为;比例税条件下,其值为,t为税率。21.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该乘数与税收乘数绝对值相同,但符号相反。22.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同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在三部门经济中,平衡预算乘数。第十五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学习指导学习目的:上一章,我们在产品市场的背景下讨论了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本章我们将视野扩大至货币市场,以便进一步勾画凯恩斯主义的整个思想体系。本章介绍的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模型——IS—LM模型,是我们用来考察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及收入决定问题的基本框架,同时也为我们以后考察经济政策效果提供了一个基本工具。学习要求:IS——LM模型被认为是对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标准阐释。它在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这-部分,要求学生在把握分析主线的基础上,做到(1)既能准确、细致地掌握IS曲线,LM曲线以及IS—LM模型的含义和性质;(2)又能熟练地用公式、图形或原理进行分析、推导或相关的计算;(3)还应注意以下两个难点:一是有关投资需求函数的分析,二是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尤其是对货币投机需求的分析),这些地方同时也是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关键之处。内容要点:本章的学习中应着重掌握以下概念与原理:1.投资需求函数: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分析中,投资被假设为一个外生变量。在本章,投资被表达为利率的减函数,即i=e-dr。由于人们要根据资本边际效率和市场利率的对比来决定投资与否或投资多少,而资本边际效率又是递减的,因此当利率下降时,将会有更多的投资项目变得可行,这样,投资需求和利率之间就表现为反向变化的关系。投资需求函数的引入对国民收入决定问题的分析带来了新的问题。现在,只有将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结合起来,才能够确定均衡的利率和投资,才能够确定均衡产出的水平是多少。2.IS曲线的含义和性质:IS曲线表示在产品市场均衡前提下的收入和利率之间的关系。在纵轴为利率、横轴为收入的坐标系中,该曲线具有负斜率,曲线上的任何一个点对应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能保证产品市场的均衡。该曲线的位置受到财政政策的影响,膨胀性的财政政策会使IS曲线向右移,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会使IS曲线向左移。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将自己的资产的一部分以不生息的货币持有在手中,是出于以下三种动机:一是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日常交易的方便,需要在手头保留一部分货币。二是谨慎动机,是指人们需要保留一部分货币以备未曾预料的支付。三是投机动机,是指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收益,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前两种动机的货币需求(通常用L1表示)和收入水平同向变化,第三种动机的货币需求(通常用L2表示)和利率水平反向变化。因此,完整的货币需求函数就可表示为:L=L1(Y)+L2(r)。根据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既然货币因素可以影响到利率,而利率又可以影响到投资、总需求、产出以及就业,因此就突破了古典的“货币中性”的说法。24\n3.LM曲线的含义与性质:LM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均衡前提下的收入和利率的关系。在纵轴为利率、横轴为收入的坐标系中,它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曲线上的任何一个点对应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能保证货币市场的均衡。该曲线的位置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膨胀性的货币政策会使该曲线向右移,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使该曲线向左移。4.IS—LM模型:将IS曲线和LM曲线放在同一个纵轴为利率、横轴为收入的坐标系中,就得到一个完整的IS—LM模型。由于IS是产品市场的均衡线,而LM则是货币市场的均衡线,因此在IS和LM相交的地方,也就是在两个市场一般均衡的时候,有一个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被决定。但须注意的是,IS—LM的均衡点并不一定是令人满意的,它有可能是一种萧条的均衡。如果是这样,就需要动用宏观经济政策移动IS或LM曲线,以使宏观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6.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凯恩斯认为,由于消费倾向递减、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以及流动偏好的存在,消费和投资都是不足的。由此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就会使资本主义经济出现非自愿失业和萧条。为解决这个问题,政府的干预是必要的。政府必须动用财政或货币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调节经济,以保证充分就业的实现。基本概念:1.资本的边际效率:资本的边际效率(MEC)是指一个贴现率,该贴现率恰好使得一项资本品带来的各项预期收益的贴现值之和等于该项资本品的价格。2.投资的边际效率:投资的边际效率是指在资本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利率与投资水平的关系。3.IS曲线:IS曲线,就是在利率和国民收入不同组合条件下,投资与储蓄相等的曲线。4.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5.流动偏好: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6.交易动机:交易动机是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7.谨慎动机:谨慎动机亦称预防性动机,是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货币。8.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9.货币的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交易需求,是指个人和企业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而需要的货币。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投机需求,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债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需求。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与利率成反向关系。10.凯恩斯陷阱:当利率极低的时候,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因而会将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人们有了货币也绝不会去买证券,以免证券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11.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图形被称之为LM曲线。在纵轴为利率、横轴为收入的坐标系中,它是一条具有正斜率的曲线。曲线上任何一个点对应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能保证货币市场的均衡。1.12.LM曲线的凯恩斯区域:LM呈水平状的区域为凯恩斯区域。在凯恩斯区域里财政政策完全有效,货币政策完全无效。13.LM曲线的古典区域和中间区域:LM曲线呈垂直状的区域为古典区域,在此区域中货币政策完全有效,财政政策完全无效。古典区域和凯恩斯区域之间的区域为中间区域。在此区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效,不过随着LM曲线斜率的增大财政政策的作用逐渐减弱,货币政策的作用逐渐增大。24\n14.IS—LM模型:表示产品市场均衡的IS曲线和表示货币市场均衡的LM曲线共同构成了IS—LM模型。在两条曲线的交点上,两个市场实现了一般均衡,此时有一个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被决定。该模型被认为是对凯恩斯宏观经济思想的基本概括,同时它也是一个分析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的很有用的模型。15.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是指在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状态。在IS—LM模型中,除交点之外的任何一点都是不稳定的,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之下总会向均衡点移动。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学习指导学习目的:本章在第十五章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IS-LM模型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一方面可以借助IS—LM模型,了解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可能比较大或比较小;另一方面也可从对政策效果的分析中,学会如何用IS—LM模型分析实际的经济问题。学习要求:在对IS-LM模型深刻领会的基础上,能够熟练地运用该模型分析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对于本章的基本结论,读者不能仅仅停留在图形分析的层次上;更重要的,是要搞清楚图形背后的经济联系。内容要点:本章首先介绍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使读者对财政、货币政策的作用方式有个大致的了解。其次,运用IS-LM模型的基本理论分析财政、货币政策效果(这也是本章的主体内容)。最后,结合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简单考察了财政、货币政策配合使用的情况。在本章的学习中,读者应重点掌握:1.影响财政政策效果的因素:财政政策效果是指政府支出或税收变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从IS-LM模型看,LM曲线的斜率不变时,IS曲线越陡峭,IS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在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平坦,移动IS曲线的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反之,效果就越小。2.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经济效应。在IS-LM模型中,若LM曲线不变,向右移动IS曲线,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是,这一增加的国民收入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曲线)或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而引起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其中,货币需求的利率敏感程度和投资需求的利率敏感程度是“挤出效应”大小的决定因素。“挤出效应”与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负相关;与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正相关。3.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货币政策效果指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对总需求从而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从IS-LM模型看,货币政策的效果大小取决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的大小。LM曲线斜率不变时,IS曲线越平缓,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反之,IS曲线越陡峭,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就越小。在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斜率越小,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愈小;反之,则愈大。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的特例:这里有两种极端的情况:一种是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此时IS垂直,LM水平;另一种是古典主义的极端,此时LM垂直,IS水平。在LM曲线为垂直的情况下,由于货币的需求与利率的变动不相关,IS曲线向右移动时,均衡的利率上升,但收入不发生变化,存在着完全的挤出效应;如果LM曲线为水平线,即经济处于“24\n流动性陷井”状态,则不存在挤出效应,这时IS曲线移动对收入的改变十分明显,财政政策效果最大。在IS曲线为垂直线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完全有效,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不产生挤出效应,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投资支出与利率的变动不相关。当LM曲线为垂直线、IS曲线为水平线时,货币政策对收入的影响会出现特殊的情况。垂直的LM曲线意味着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动完全没有敏感性,货币余额的决定与利率变动无关,货币政策完全有效。当LM曲线为水平线时,存在“流动性陷井”,货币供给不改变LM曲线的位置,因而利率和收入均不发生变化,移动LM曲线的货币政策完全无效。当IS曲线为垂直线时,投资支出与利率不相关。当LM曲线向右移动时,利率会下降,均衡的国民收入不变。这说明,货币政策可影响利率,但对国民收入的变动没有影响。5.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财政扩张会使GNP上升,也使利率上升;货币扩张使GNP上升,使利率下降,因此,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可以出现GNP和利率变化的各种组合。两种方向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有双松、双紧、松财政紧货币和紧财政松货币等不同的组合方式。基本概念:1.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2.货币政策:是指为了实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的目标,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再贴现率、法定准备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变动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利率最终影响总需求的水平。3.凯恩斯主义极端:一般来说,LM曲线越平坦,或IS曲线越陡峭,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小,如果出现一种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则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将完全无效。这即为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4.古典主义极端:一般来说,LM曲线越陡峭,或IS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小,如果出现IS曲线为水平线而LM曲线为垂直线的情况,则货币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财政政策将无权无效。这即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5.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使得产品市场上的物价上升,在名义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减少,用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量减少,结果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进而产生了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6.货币幻觉:即人们不是对实际价值做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来表示的价值做出反应。7.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即在政策的执行中,财政和货币政策同时使用,可以是两者同时扩张,也可以是两者同时紧缩,或者一种政策扩张而另一种政策是紧缩的,即两者可以有多种混合。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学习指导学习目的:本章从实践角度介绍宏观经济政策(这里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本知识,可以看作是宏观经济理论的应用。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该能够对宏观经济政策要实现的目标,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和实践的演变,尤其是财政和货币政策在实践中发生作用的方式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本章的一些知识通过参考财政学和货币银行学等课程可以得到深刻领会。学习要求:24\n准确把握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其含义;熟悉财政政策的工具,掌握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的机制和斟酌使用的规则;知道货币供给是如何实现的,熟练掌握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发生作用的方式。在学习方法上,建议读者结合我国的政策实践来理解各种财政、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内容要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对宏观经济进行需求管理的两大政策支柱。本章首先介绍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然后就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起作用的方式作了着重介绍。最后,本章还就资本证券市场和西方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简单介绍。在本章的学习中,读者应重点掌握以下内容: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一般的说法,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四种,即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本书没有专门章节讲述就业问题,这里尤其强调要对充分就业的概念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充分就业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就业,充分就业并不排除象摩擦失业或自愿失业这样的失业。2.财政政策:所谓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既定目标而改变财政收支的水平或结构的一系列方针措施的总和。财政政策的工具包括四种,支出方面有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两种,收入方面有税收和公债两种。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的增加(或减少)通常会引起经济的膨胀(或收缩),征税水平的提高(或降低)则会导致经济的收缩(或膨胀),公债发行可以为政府扩大财政支出提供支持,一般也会导致经济的扩张。财政政策发生作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财政的“自动稳定器”,因一国在税收、社会保障以及农产品价格支持等方面的一些制度能够自动稳定经济而得名;另一种是斟酌使用的或权衡性的财政政策,即政府遵照功能财政的预算思想,“逆经济风向行事”地对经济进行反方向调节,以稳定宏观经济的运行。3.货币政策:所谓货币政策,是指一国金融当局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既定经济目标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现代银行体系具有存款派生或货币创造的功能,中央银行可以借以控制货币的供给。主要的政策工具有三种,即中央银行可以用改变再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率或公开市场业务来实现货币供给的增加或减少。其中,公开市场业务是目前中央控制货币供给的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工具。基本概念:1.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主要通过政府税收、转移支付支出的自动变化以及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得到发挥。2.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由于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有限,特别是对于剧烈的经济波动,自动稳定器更是难于扭转,因此,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即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即为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3.年度平衡预算:是要求每个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如果这样,经济衰退时,税收会减少,从而出现赤字,为减少赤字,只有减少政府支出或提高税率,结果会加深衰退;反之,所采取的政策会加剧通货膨胀。因此坚持年度平衡预算只会使经济波动更加严重。4.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收支平衡。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意安排预算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有意安排预算盈余,与繁荣市的盈余弥补衰退时的赤字,使整个经济周期的盈余和赤字相抵而实现预算平衡。5.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及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如果这种盈余为负值,就是充分就业预算赤字。6.功能财政:指以财政预算能否实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为目标,而不论预算是否盈余或赤字的积极性财政政策思想。是对平衡预算思想的否定。7.货币创造乘数24\n:现代银行体系具有存款派生或货币创造的功能。所谓货币创造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量的比。公式如下:k=其中,rc、rd、re分别为现金存款比率、法定准备率和超额准备率。8.基础货币:是存款扩张的基础,等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由于它会派生出货币,因此是一种高能量的或者说活动力强大的活,故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9.法定准备率:银行可以把吸收来绝大部分存款用于贷款或购买短期债券等营利活动,只需留下一部分存款作为应付提款需要的准备金。在现代银行制度中,这种准备金在存款中起码应当占的比率是由政府规定的。这一比率称为法定准备率。按法定准备率提取的准备金称为法定准备金。10.贴现率:即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11.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第十八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学习指导学习目的: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讲述AD—AS模型的构造。透过这个模型,读者可以看到宏观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是如何紧密联结在一起的,从而能够增进他们对宏观经济实际的理解。除此以外,由于AD—AS模型是当今最流行的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工具之一,本章还试图教会读者进一步应用这个模型来分析简单的宏观经济问题。学习要求:了解总需求曲线的推导,搞清楚该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掌握总供给曲线的推导方法,深刻领会劳动市场的有效性是如何最终决定总供给曲线形状的;在此基础上,尝试用AD—AS模型分析一些简单的宏观经济问题。内容要点:1.总需求函数:总需求函数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依存关系,描述这一函数的曲线称为总需求曲线。所谓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国外需求构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价格水平提高时,总需求水平就下降;当价格水平下降时,总需求水平就上升。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其机制在于: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同时打破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在货币市场上,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给下降,从而使LM曲线向左移动,均衡利率水平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在产品市场上,一方面由于利率水平上升造成投资需求下降(即利率效应),总需求随之下降;另一方面,价格水平的上升还导致人们的财富和劳动工作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以及本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的提高从而使人们的消费需求下降,本国的出口也会减少、国外需求减少,进口增加。这样,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总需求水平就会下降。2.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和移动: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价格水平变动一定幅度使国民收入(或均衡支出水平)变动多少。从IS—LM模型分析中可知,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实际货币余额变动会使LM移动,进而影响收入水平,而LM移动究竟会使均衡收入变动多少,取决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陡(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不敏感即h越小,以及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越敏感即k越大),则LM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动越大,从而AD曲线也越平缓。已知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为:24\n式中d表示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Ke表示自发支出乘数,h和k分别表示货币需求对利率和收入的敏感程度。从上式可以看出,当d、Ke不变且k比较稳定时,若h越小,则P上升一定幅度使M/P下降一定量时,国民收入Y就减少得越多;反之,P下降一定幅度使M/P上升一定量时,国民收入Y就增加得越多,因而,AD曲线就越平缓。同时,当h和k既定时,如果d和Ke越大,即IS曲线越平缓,则实际货币余额M/P变动时,收入变动也会越大,从而AD曲线也越平缓。当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政府支出扩大(增加),或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则向左下方移动。3.总供给函数:总供给函数表示总产出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描述这种关系的曲线称为总供给曲线。所谓总供给是指经济社会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总供给曲线是根据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推导而得的。当资本存量一定时,总产量水平随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边际产出递减。就业量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劳动力的需求是实际工资率的减函数,可写为:,实际工资越低,劳动力需求越大;劳动力的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可写为,实际工资越低,劳动供给越小。当劳动力需求等于劳动力供给,就决定了劳动力市场上的均衡就业量。在短期,就业量的变化是引起总供给水平变化的最重要的因素;在长期,资本积累的变化、技术进步等都会影响总供给水平。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取决于劳动力市场对货币工资变动能作何反应的假定。对企业或劳动者来讲,重要的是实际工资而不是名义工资。实际工资是名义工资与价格水平的比率,当名义工资上升的幅度低于价格上升的幅度时,实际工资就会下降;反之,实际工资就会上升。如果工资和物价可以自由变化,那么,就业量的决定就完全独立于价格水平的变化。因为物价上升时,名义工资水平就会同比例上升,劳动力市场将恢复到原来的均衡,就业量也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这样,就业量就不随物价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总产出也不随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当价格水平具有完全的伸缩性时,实际产出量主要由潜在产出决定,不受价格水平的影响。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的垂直,可称它为长期总供给曲线,或古典总供给曲线。当名义工资具有向下的刚性时,总供给曲线就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这时,现实经济中即使存在失业,工资水平也不会下降;但当劳动力处于过度需求状况时,工资却可向上调整。这样,在刚性的名义工资水平下,如果物价上升,实际工资水平就会下降,劳动力需求就会扩大,经济的就业量和总产出就会增加,总供给曲线就会向上倾斜。总产出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可把这条供给曲线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或凯恩斯主义供给曲线。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对劳动力需求增加,劳动力市场上失业率逐渐减少。当劳动力市场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时,价格水平的上升就会导致对劳动力的过度需求的出现,这样,名义工资就会随物价同比例上升,使就业量始终维持在充分就业水平,从而物价水平上升时,产出也始终保持在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上。经济的总供给曲线在短期内向右上方倾斜,在长期就变为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上的垂直线。4.总供给、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当经济的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时,经济就决定了这一时期的实际产出、就业水平、利率水平和价格水平。在古典的总供给——24\n总需求模型中,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价格水平的变化不影响经济的就业量和总产出水平。任何由于总需求或总供给的波动而造成的总供给与总需求不相等,理论上都可通过价格水平的变化使经济恢复到原先的均衡,而不需要任何经济政策。例如,由于货币供给量的扩大(或者政府支出增加,出口增加等),经济的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这样,在原来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的总需求就超过了总供给,价格水平即上升。在需求方面,随着价格水平上升,货币市场上实际货币供给开始减少,利率水平上升;投资缩减,总需求开始减少。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距也开始缩小。只要总需求还大于总供给,价格水平就持续上涨,直到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结果,价格水平与货币供给量同比率增加,利率、总产出、就业量以及总需求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当经济的非均衡来自供给方面的波动时,如石油供给的减少,总供给曲线会向左移动,造成经济在原有的价格水平下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只要总供给不随价格水平的变化而调整,价格水平就持续上升直到总需求重新等于总供给。结果,总产出与就业水平下降,价格水平、利率上升,总需求量下降。在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中,供给曲线由于名义工资的向下刚性而向上倾斜,就业量和产出水平都会随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当总需求扩大时,实际工资的下降就会增加就业量从而扩大产出。基本概念: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不考虑国外需求的情况下,经济社会的总需求是指价格、收入和其他经济变量在既定条件下,家户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将要支出的数量。因此,总需求衡量的是经济中各个经济部门的总支出。2.总需求函数与总需求曲线:总需求函数是指物价总水平与经济社会的均衡支出或均衡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经济社会对商品的总需求会随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下降。总需求与价格总水平之间的这种依存关系,就是总需求函数。总需求函数的几何表示就是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描述了每一个价格水平相对应的均衡支出或收入。在价格水平为纵坐标、产出水平为横坐标系中,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3.利率效应(凯恩斯效应):如果货币供给没有变化,价格上升会使货币需求增加,利率就会上升。利率上升,投资水平就会下降,因而总支出水平和收入水平下降。在宏观经济学中,将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称为利率效应。4.总供给:是经济社会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它描述了经济社会的基本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有的产量。一般而言,总供给主要是由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决定的。5.总供给函数与总供给曲线:总供给函数是指其他条件不变时一般价格水平与总产出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总供给函数的几何表示就是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描述了与每一个价格水平相对应的总产出量。6.实际余额效应(庇古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会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以及其他以货币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得相对贫穷,于是人们的消费水平就会相应地下降,这种效应称为实际余额效应。7.长期总供给曲线(古典总供给曲线):表示长期总供给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由于长期总供给是惟一的,并不随物价水平而变动,所以在纵轴为价格水平、横轴为产出水平的坐标系中,长期,实际产出量主要由潜在产出决定,因而不受价格的影响,或者说,当价格水平发生变动,实际工资相应调整后,产出量不会相应变化。8.总需求——总供给模型24\n:总需求曲线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总供给曲线表示劳动市场均衡或非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把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放在一个纵轴为价格水平、横轴为国民收入的坐标平面上,就得到了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因此,当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相交(即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交点所对应的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就是使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力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三个市场同时均衡也意味着此时由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决定的总需求恰好使劳动力市场均衡决定的就业量所生产出来的总产品完全实现转化。9.货币中性:指货币存量的变动只导致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实际变量(产量、就业)无一发生变化。10.古典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在该模型中,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量水平的垂直线。因此,总需求曲线移动只能导致价格水平的变动,而不会对就业量和国民收入发生影响。11.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在该模型中,总供给曲线由于名义工资具有刚性而向右上方倾斜,这说明就业量和国民收入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总需求水平。当总需求扩大时,实际工资的下降会增加就业量,从而扩大产出水平。12.劳动市场均衡:劳动需求曲线表明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劳动市场均衡就由劳动需求曲线和劳动供给曲线交点决定。当劳动的需求与劳动的供给相等时,劳动市场达到均衡。13.工资下限假说:在短期内,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向下刚性,但也具有完全向上伸缩性。这也就是说,工资有一个最低限度,无论劳动市场上供求如何变化,工资不会低于这一水平,从而具有不能向下变动的刚性,但在这一最低之上,工资则可以随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动而变动,从而具有向上的伸缩性。这一假说是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模型的基本假定之一。14.工资粘性假说:当劳动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动时,工资也要发生变动。但工资的这种变动不是迅速的,而是缓慢的,劳动市场上供求的变动与工资变动之间存在着时滞。具体来说,当劳动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时,工资就要下降,但这种下降不是迅速发生的,而不缓慢地进行的;反之;当劳动市场上供给小于需求时,工资会上升,但这种上升也不是迅速发生的,而是缓慢地进行的。新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模型所依据的就是这一假说(参阅第二十三章)。15.工资完全有伸缩性假说:工资可以适应劳动市场供求的变动而迅速变动。当劳动市场上供给超过需求,工资会迅速下降,当劳动市场上供给小于需求时,工资又会迅速上升。通过工资水平这种迅速而及时的变动,经济总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新古典总供给模型正是在工资有完全伸缩性这一假说的基础上说明就业量、产量、工资与物价的决定的。第十九章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学习指导学习目的:前述各章讨论的是封闭经济。但在现实世界中,任何一国经济都是或多或少对外开放的,即所谓的开放经济。因此西方宏观经济学必须分析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的运行和调节。本章介绍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目的是为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的运行和调节提供理论准备。学习要求:熟练掌握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生的理论,简要了解当今主要的国际贸易组织及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同时还要对政府在调节国际经济往来中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有一个基本的把握。24\n内容要点:本章主要介绍国际经济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主要有国际贸易的发生理论、主要的国际贸易组织、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以及政府在调解国际经济往来中的主要措施。在本章的学习中,读者应重点掌握:1.国际贸易发生的理论:国际贸易缘于国际分工,而导致国际分工的原因,本书介绍了四种观点:首先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各国所存在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条件的差别造成了不同国家在不同产品生产中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因而造成了国际分工并产生了国际贸易。其次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分工和贸易并不一定仅建立在劳动生产率和成本的绝对差别的基础上,只要各国存在生产技术的和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同样也会发生。第三是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认为,不同产品的生产需要投入不同比例的各种要素,而各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因此,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以换取那些需要密集使用该国稀缺要素的产品。第四种是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理论。该理论认为,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通过国际分工,各国可以用比以往更有效的规模来专业化生产有限类别的产品,同时,它们之间的贸易又使消费所有产品成为可能。2.政府调节国际经济往来的措施:政府可以用国际贸易和金融政策来调节国际经济关系。比如,一国政府可以用关税、配额以及其他非关税壁垒来限制进口,用出口补贴等办法刺激出口,还可以通过干预外汇市场影响汇率,以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基本概念:1.绝对优势:各国由于存在生产技术上的差别,以及由此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2.比较优势:各国之间存在有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间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间具有比较优势。3.金本位制:把各国通货用黄金联系在一起,导致了各国通货之间固定汇率的一种国际金融体系。4.倾销:又称低价外销。倾销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出口国以低于其国内市场的价格向国外倾销,二是出口国低于生产成本销售。5.进口关税:进口国家的海关在外国商品输入时,对进口商品所征的关税。6.进口配额:进口配额又称进口限额,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以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7.未抵消影响的外汇干预: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买卖本国货币以干预外汇汇率时,允许本国货币的买卖对基础货币产生影响的干预称为未抵消影响的外汇干预。第二十章*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学习指导学习目的:现代经济是开放经济,不考虑国际经济联系的宏观经济学不是完整的宏观经济学。本章将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加入宏观经济理论体系中,其目的在于使读者理解封闭经济与开放经济在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上的联系以及国际经济部门在整个宏观经济理论体系中的位置。学习要求:了解汇率这一重要变量对一国对外贸易收支的影响;了解利率变化对一国资本项目收支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深刻把握国际收支函数以及BP曲线的性质和特点;了解IS—LM—BP模型的构造,并能够用这一模型分析开放条件下的简单的宏观经济问题。24\n内容要点:本章首先介绍了汇率这一重要概念,讨论了汇率是如何决定的以及汇率变化将如何影响一国的对外贸易收支。其次,简单介绍了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与原理,并在说明利率变化对资本流动的影响以后,引入了国际收支函数和BP曲线,然后又将BP曲线加入IS—LM模型,得到一个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模型——IS—LM—BP模型。最后,本章使用IS—LM—BP模型,简要分析了开放经济中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的问题。在本章的学习中,读者应重点掌握:1.净出口函数:净出口函数反映净出口额和主要的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其方程式为:。式中,nx为净出口,q、γ和n均为大于零的参数,y为国民收入,为实际汇率。该式表明,一国净出口与该国国民收入反向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与外汇的实际汇率同向变化。2.净资本流出函数:净资本流出函数反映国内利率相对于国外利率的变化是如何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其方程式为:。式中,F为净资本流出额,σ为一大于零的常数,rw为国外利率,r为本国利率。该式表明,国际资本总是由低利率的国家流向高利率的国家,本国利率相对于国外利率的上升或下降,将会导致净资本流出的减少或增加。也就是说,其他条件不变,一国净资本流出额与该国利率水平反向变化。3.国际收支函数和BP曲线:在净出口函数和净资本流出函数的基础上可以构造国际收支函数。净出口函数和净资本流出函数分别反映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收支情况,当国际收支平衡时,有nx=F。将两函数带入国际收支平衡的条件,既得国际收支函数(或称国际收支均衡函数),其形式为:。容易看出,在纵轴为利率、横轴为收入的坐标系中,该函数的图像为一条具有正斜率的曲线,这就是BP曲线。因此,BP曲线上的任何一个点对应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能保证国际收支的平衡。4.IS—LM—BP模型及简单应用:将BP曲线加入IS—LM模型,可得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模型——IS—LM—BP模型(需注意的是,由封闭经济到开放经济,IS曲线需要进行修正),并且可以利用这一模型分析开放条件下的宏观政策实践问题。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条件下,一国财政、货币政策的效果与汇率制度有关: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效果极大;浮动汇率制下则相反,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效果则比较充分。如果资本不是完全流动的,则在分析政策效果时,须注意BP曲线与LM曲线何者更陡峭可能是影响政策效果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基本概念:1.汇率:又称汇价,是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它表示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互换关系。2.浮动汇率制:是指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力量自发决定的汇率制度。3.净出口函数:净出口函数表示净出口额与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其形式为:式中,nx为净出口,q、γ和n均为大于零的参数,y为国民收入,24\n为实际汇率。该式表明,一国净出口与该国国民收入反向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与外汇的实际汇率同向变化。4.J曲线:当一国货币贬值或升值后,该国贸易收支的改善或恶化往往会有一段时间的延迟。由于币值发生变化后,经常账户收支变动的轨迹呈现英文字母J的形状,故被称为J曲线。5.国际收支平衡:亦称外部均衡。是指一国国际收支差额为零,即经常项目收支和资本项目收支的盈余或赤字相互抵消(净出口等于净资本流出)的情况。6.BP曲线:是对应国际收支均衡函数的一条曲线。在纵轴为利率、横轴为收入的坐标系中,该曲线表现出正斜率,曲线上的任何一个点对应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能保证国际收支的平衡。7.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所谓内部均衡,是指在一国国内实现了充分就业的均衡。所谓外部均衡,是指一国国际收支是平衡的。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的目标是同时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但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经常会有矛盾。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理论·学习指导学习目的:本章是宏观经济分析的进一步延伸。在此章以前,是以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为中心的短期分析,而本章探讨的是长期发展的问题。西方学者对长期发展的研究有两种:一是研究发展中国家长期经济发展的发展经济学;二是探讨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途径的经济增长理论。本章所论述的内容是后者。其目的是使读者在掌握短期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宏观经济学的长期分析或动态分析,从而从总体上把握宏观经济理论的体系,加深宏观经济理论的理解。学习要求:熟知经济增长的涵义以及经济增长的两个模型:哈罗得—多马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掌握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了解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进展,掌握有关经济周期的的知识和理论。内容要点和基本概念:本章包括两大部分内容,一是经济增长的理论,二是经济周期的理论。其中重点介绍经济增长的理论:首先介绍经济增长的概念、源泉等,然后着重介绍经济增长的两种分析方法——模型分析(包括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因素分析,最后介绍了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发展。本章主要有以下的概念和原理:1.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通常指产量的增加,这里的产量既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量,也可以表示为人均产量。用公式表示总产量意义下的增长率为:Gt=(Yt-Yt-1)/Yt-1;人均产量意义下的增长率为:gt=(yt-yt-1)/yt-1。2.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的源泉通常借助于生产函数来研究。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Yt=Atƒ(Lt,Kt)(Yt、At、Lt、Kt分别表示t时期的总产出、技术状况、劳动投入量、资本投入量),由此可得到增长率的分解式:GY=GA+αGL+βGK(GY、GA、GL、GK分别表示产出、技术进步、劳动和资本的增长率)。因此,经济增长的源泉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以及技术进步。3.人力资本:指体现在个人身上的获取收入的潜在能力的价值,它包括天生的能力和才华以及通过后天教育训练获得的技能。4.哈罗德—多马模型:这里以哈罗德模型为代表来介绍。该模型主要研究在使充分就业得以保持的条件下,储蓄和投资的增长与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哈罗德模型的基本方程为:ΔY/Y=s/v(ΔY、Y、s、v分别为社会的总产量、总产量的增加量、储蓄率、资本—24\n产量比),它表明,要实现均衡的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增长率必须等于社会储蓄倾向与资本产量比二者之比。如果v表示的是资本与产量的实际变化量的比率,则国民收入的增长率称为实际增长率GA;如果v表示的是企业家意愿中所需要的资本产量比,则国民收入的增长率称为“有保证的增长率”GW;如果考虑就业水平这一因素,则与人口增长率n相等的国民收入的增长率称为“自然增长率”GN。哈罗德认为,要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必须满足:GA=GW=GN。5.有保证的增长率:指与企业家所需要的资本—产量比适合的收入增长率,是企业家感到满意的收入增长率。6.不稳定原理:哈罗德通过考察认为,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之间一旦发生了偏差,经济活动不仅不能自我纠正,而且还会产生更大的偏离。这个结论被称为哈罗德的“不稳定原理”。7.新古典增长模型:该模型在生产的规模报酬和劳动力的增长比率不变的假设条件下,研究资本与储蓄之间的关系。模型的基本方程为:Δk=sy-(n+δ)k(式中,k为人均资本,Δk为人均资本的增加量,s为储蓄率,y为人均产量,sy为人均储蓄,n为劳动力的增长率,δ为折旧率)。这一关系式表明,人均资本的增加等于人均储蓄减去(n+δ)k项。(n+δ)k项被称为资本的广化,它可以这样来理解:一方面,一定量的人均储蓄必须用于装备新工人,这一用途的储蓄为nk;另一方面,一定量的储蓄必须用于替换折旧资本,这一用途的储蓄为δk。人均储蓄超过(n+δ)k的部分则导致了人均资本的上升,即Δk>0被称为资本的深化。因此,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可以表述为: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新古典增长理论展示了一个稳定的动态增长过程,即当经济偏离稳定状态时,无论人均资本过多还是过少,都存在着某种力量使其恢复到长期的均衡。8.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率:这是经济学家费尔普斯于1961年提出的与人均消费最大化相联系的人均资本应满足的关系式,其基本内容为:若使稳态人均消费达到最大,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用方程表示,就是:ƒˊ(k*)=n。9.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和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最为著名。丹尼森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其中要素投入量包括劳动、资本和土地的投入;要素生产率即单位投入量的产出量包括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和知识进展。丹尼森进而把影响经济增长因素归结为六个:劳动、资本存量的规模、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知识进展、其他影响单位投入产量的因素。丹尼森通过对各个增长因素所作贡献的量的分析,来比较长期经济增长中各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并得出结论:知识进展是发达国家最重要的增长因素。库兹涅茨认为,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知识存量的增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结构的变化。可以看出,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与丹尼森分析的不同之处是他重视结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0.库兹涅茨的“倒U字假说”(库兹涅茨曲线):这是关于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的,即“在经济未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随同经济发展而趋于不平等。其后,经历收入分配暂时无多大变化的时期,到达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趋于平等。”如果用横轴表示经济发展的某些指标(通常为人均产值),纵轴表示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则这一假说揭示的关系呈倒U字形,因而被命名为库兹涅茨的倒U字假说,又称库兹涅茨曲线。11.最优经济增长:24\n最优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的是,当社会目标已经确定时,经济社会从各种不同的可行的增长路径中挑选出一条路径,以使社会目标函数最大化。最优经济增长问题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构成:用来评价经济增长路径选择的目标函数、用来描述所考察的经济社会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运行的状态方程、有关变量的初始约束条件以及最终的约束条件。12.新经济增长理论:是指用规模收益递增和内生技术进步来说明一国长期经济增长和各国增长率差异而展开的研究成果的总称。新增长理论的重要特征是试图使增长率内生化,因此又称为内生增长理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和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是新增长理论的两个发展阶段。前者又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外部性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主要包括罗默模型和卢卡斯模型;另一种是凸性增长模型,主要包括AK模型、琼斯-真野惠里模型和雷贝洛模型。13.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经济周期大体经历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根据周期的长短经济周期可分为长周期(康德拉耶夫周期)、中周期(朱格拉周期)和短周期(基钦周期)。14.乘数-加速数模型:用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结合起来说明经济波动的理论称为乘数-加速数模型。乘数原理是指投资变动引起收入变动的理论;加速原理是指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变动引起投资变动的理论。由萨缪尔森所提出的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方程为:Yt=Ct+It+GtCt=βYt-1,0<β<1It=υ(Ct-Ct-1),υ>0第二十二章通货膨胀理论·学习指导学习目的:通货膨胀是现代经济生活中一种常有的且对经济社会有着重大影响的经济现象。本章介绍了西方经济学关于通货膨胀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可以使读者对通货膨胀的发生、通货膨胀的影响以及如何治理通货膨胀等问题有个初步的认识,提高对经济现象的理解和分析水平。学习要求:把握通货膨胀理论的研究对象,了解通货膨胀理论的基本知识。通货膨胀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联系经济现实,从多个角度思考通胀对经济生活(如市场需求、供给、产量、就业和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内容要点:本章对西方学者关于通货膨胀的分类、成因、效应及治理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这些方面的宝贵知识和经验是非常值得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学习和借鉴的。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经济病态现象。关于通货膨胀的种类、成因、对经济的影响以及治理的措施等构成了通货膨胀理论的基本内容。在本章的学习中,读者应重点掌握:1.通货膨胀的含义: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是指一般价格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涨。通常用价格指数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通货膨胀是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价格指数是表明某些商品的价格从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变动程度的指数。有三种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批发价格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三种价格指数都可以反映出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一般常用消费价格指数来衡量通货膨胀率。2.通货膨胀的分类:24\n通货膨胀可从不同角度加以分类。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划分,可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式的通货膨胀和超级通货膨胀。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划分,可分为平衡的通货膨胀(各种商品的价格以相同的比例上升)和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各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比例不同)。按照对价格变动的预期划分,可分为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和预期到的通货膨胀。3.通货膨胀的成因:宏观经济学把通货膨胀的原因概括为两个方面,即来自需求方面的冲击和来自供给方面的冲击。需求方面的冲击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突然改变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动等。供给方面的冲击包括国际市场供给价格和数量的改变、农业歉收、劳动生产率的突然变动等。与这些原因相联系的,有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理论、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以及所谓混合型(把需求方面与供给方面的冲击同时加以考虑)通货膨胀理论。4.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这表现在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和对产量、就业量的影响两个方面。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其影响也会有所不同。对于收入分配的影响,宏观经济学认为,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不会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因为人们在签订工资协议和贷款契约时,会把通货膨胀考虑进去。在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情况下,通货膨胀对债务者有利,对债权者不利;对雇主有利,对领取工资者不利;对持有实物者有利,对持有现金者不利;对承租人有利,对出租人不利。至于通货膨胀对产量、就业量的影响,宏观经济学认为,非平衡的和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会影响就业和产量,非平衡的和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也影响就业和产量。5.价格调整线:在说明通货膨胀与经济波动所产生的市场压力的关系时,引出了价格调整线。附加预期变量的价格调整曲线的方程为:式中,是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代表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就可用来表示通货膨胀的压力。价格调整方程表明,通货膨胀率取决于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和通货膨胀压力。6.动态总供需模型:IS-LM模型通常假定价格水平保持不变,而AD-AS虽然说明了价格水平的变化,但仍然只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而没有涉及到价格水平变化的速度。为此,西方学者通过将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加以改造,来说明通货膨胀率与产出的关系,将对通货膨胀的分析扩展为动态分析。这样既可以更好的描述事实,又能为反通货膨胀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动态总需求曲线是通过将价格因素引入IS-LM模型,得到产量与价格的函数关系,然后将这种关系动态化,从而得到产量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即为动态总需求曲线。动态总供给曲线是从附加预期变量的价格调整曲线得到的。利用动态总需求曲线和动态总供给曲线的均衡就可以说明通货膨胀率和产量水平的决定。任何能使动态总供给曲线或动态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都将影响到通货膨胀率和产量的数值。然而在长期,产量将位于潜在水平上,通货膨胀率则由货币增长率所决定。通过该模型的分析,西方学者对经济动态调整特别是滞胀提出了新的解释。7.对通货膨胀的治理:西方学者认为,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最有效方法是人为地制造一次经济衰退。具体来说,有两种方法,即所谓渐进主义的方法和激进主义的方法。前者是以较小的失业率和较长的时间来降低通货膨胀率,后者则以较大的失业率和较短的时间来降低通货膨胀率。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对付通货膨胀的措施,主要有收入政策和收入指数化。前者包括在宏观经济政策中;后者使工资与物价挂钩,包括全部指数化与部分指数化。基本概念:1.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是指一般价格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涨。通常用价格指数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通货膨胀是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24\n2.消费价格指数:指对普通家庭的支出来说,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在今天要比在过去某一时间多花费多少。这一指数的基本意思是,人们有选择的选取一组(相对固定)商品和劳务,然后比较他们按当期价格购买的花费和按基期价格购买的花费。3.动态总需求曲线:是指通货膨胀率与总需求变化之间关系的几何表示。一般地,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会使总需求出现反方向的变动。4.动态总供给曲线:是指产出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关系的几何表示。一般地,二者具有同向变动的关系。5.奔腾的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和100%以内。这时,货币流通速度提高和货币购买力下降,均具有较快的速度。并且公众预期价格会进一步上涨,因而采取各种措施来保卫自己,以免受通货膨胀之害。致使通货膨胀更为加剧。6.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表现为“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7.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又称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西方学者认为,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主要是由工资的提高造成的。8.结构性的通货膨胀: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他们把这种价格水平的上涨叫做结构性通货膨胀。西方学者通常用生产率提高快慢不同的两个部门说明结构性通货膨胀。由于生产率提高的快慢不同,两个部门的工资增长的快慢也应当有区别。但是,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要求工资增长向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看齐,结果是全社会工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增长速度,因而引起通货膨胀。9.牺牲率:是指GDP损失的累积百分比与实际获得的通货膨胀的降低量之间的比率。第二十三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学习指导学习目的:本章讲述了当今西方主要的经济学流派在主要宏观经济问题上的争论。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可以使读者对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动态有个初步的认识。通过了解西方经济学家们的分歧和争议之处,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含义和现实意义,为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学习要求:了解不同经济学流派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含义,重点把握经济理论的基本假设条件。学习方法上,建议读者通过对比较的方法,充分认识经济学家的分歧之处,并且理解造成分歧的原因是什么。内容要点:本章简要介绍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在本章的学习中,读者应重点掌握:1.货币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主要观点:24\n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有两个,即新货币数量论和自然率假说。关于新货币数量论,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量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即:总财富,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比例,各种非人力财富的预期报酬率,以及其他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另一方面,与传统货币数量论的观点不同,弗里德曼强调,货币流通速度不是某些不便数值的常数,而是决定它的其它几个数目有限的变量的稳定函数。在长期中,货币流通数度是不变的,但在短期中可以有轻微的波动。关于自然率假说,弗里德曼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在长期,资本主义的失业率会自动趋向于自然失业率。据此,货币主义认为,货币供给对名义收入变动具有决定性作用,其对实际变量的影响只有在短期才有可能;市场机制仍然是资源配置的有效工具,国家政策反倒可能破坏私人经济自身的稳定性。因此,货币主义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同时也反对“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而力主单一的政策规则。1.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有四个,即:个体利益最大化、理性预期假说、市场出清和自然率假说。尤其是理性预期假说,这是一个非常理想和严格的假设条件,虽然未必完全符合现实,但是该假定对于描述人类行为的确是一个非常大的贡献,并且对宏观经济模型的建构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2.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重要观点:基于已有的假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政策是无效的,凯恩斯主义者所使用的适应性预期是错误的,凯恩斯主义的“斟酌使用”的或者对经济运行进行“微调”的政策是靠不住的。另外,在经济波动理论方面,该学派认为主要是实际因素的冲击导致了经济波动。他们还认为,征税和举债是等价的,因而公债的效果是中性的,即不会带来益处。3.新古典模型: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可以用新古典模型来说明,即一个由附加预期变量的总供给曲线ES和总需求曲线AD构成的经济模型。根据这一模型而决定的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取决于AD曲线的位置是受到意料之中的还是意料之外的因素的影响。意料之中的因素而造成的总需求的变动只能使价格水平发生变动,并不能导致整个经济社会的就业量或产量的变动,但意料之外的因素造成的AD的变动却可以导致产量的变动。新古典学派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波动的唯一原因即在于意料之外的因素;由于理性预期,一切宏观经济政策都是无效的。4.实际经济周期的基本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进一步表达了新古典学派认为“经济波动主要是由意料之外的因素造成的”观点,并且把技术冲击作为波动源,认为在人口和劳动力固定的情况下,一个经济中所生产的实际收入取决于技术和资本存量。要求读者重点掌握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弄清其中的生产函数和资源函数的经济涵义。5.对财政政策的分析:新古典经济学就政府支出、税收和公债作了分析,对财政政策提出了很多反对意见。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认为,公债的效果是非中性的,政府用发行公债的办法支持扩张的财政政策将有效地促进就业和产出的增加。而新古典学者巴罗在理性预期基础上复兴了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如果人人都认识到政府借债只是被推迟了纳税,为了应付将来的税收负担,人们将目前的减税收入储蓄起来,那么政府通过借款而增加的任何支出将不存在消费扩张,因此,政府的财政政策是无效的。6.新凯恩斯主义的特点:新凯恩斯主义肯定和吸收了新古典学派的理性预期和微观基础这两个观点。但是新凯恩斯主义仍然坚持了凯恩斯主义的基本思路,在许多方面,如工资和价格的黏性、不出清的市场、斟酌使用的经济政策的必要性等,新凯恩斯主义者仍然坚持了凯恩斯主义的原有观点:7.工资和价格的黏性: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诸如劳动合同的长期性、合同分批到期的性质、效率工资论以及就业和失业职工的差别等因素导致了工资粘性;而市场的不完全性、工资的黏性、菜单成本以及价格分批变动的性质等因素则导致了价格的粘性特征。8.一个新凯恩斯主义的模型:首先要掌握新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推导过程,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劳动的供给曲线所使用的P只能是在签订合同是劳动者预期的价格Pe。24\n其次要求读者重点理解新凯恩斯主义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利用短期总供给曲线通过考察经济遭受总需求冲击后回复到正常状态的过程,说明经济经历了一次波动(衰退或高涨状态)。最后了解新凯恩斯主义在政策主张方面的观点:由于价格和工资的黏性,从一个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回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斟酌使用的经济政策是必要的。这一方面能使经济社会迅速的恢复到充分就业的状态,以避免长时期的偏离充分就业所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它能抵御外界的冲击力量。10.博弈论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应用:这是西方宏观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政策理论的一种发展。了解货币政策的博弈论描述,把货币政策看成是政府(中央银行)与工会之间的一种博弈;同时从具体的博弈论模型中分析政府和公众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的复杂关系。其中要重点理解时间不一致性的概念以及“建立对规制的信任比具体的规制本身更重要”的启示。11.目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在长期,一国生产产品和劳务的能力决定该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在短期,总需求能够影响一国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预期在决定经济的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长期,总产出最终会回复到其自然水平上,这一产出水平取决于自然失业率、资本存量和技术的状态。12.本章和宏观经济学的结束语:首先概括的了解一下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尽管西方经济学各派之间有种种分歧,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都是从流通领域中来研究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的运行,然而不涉及生产过程的西方宏观经济学终究是有缺陷的。最后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了解西方经济学说值得我们借鉴之处。基本概念:1.理性预期:又称合理预期。现代经济学中的预期概念之一,指人们的预期符合实际将发生的事实,是在有效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做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它包含三个含义:第一,做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有理性的。第二,经济主体在做出预期时会力图得到有关的一切信息。第三,经济主体在预期时不会犯系统的错误。2.效率工资:是使企业单位产量的劳动力成本最小化的工资。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市场工资就是效率工资,这是因为市场工资是一家企业能够获得某一特定类型的劳动力所必须支付的最低工资。但是,如果监督工人的成本很高或者工人的流动性很大,那么企业可能会发现支付一个比市场工资更高的工资将会降低他们单位产量的工资成本,而为了补充流失的工人,培训新职工会引起一笔培训费用。同时,为了使原有职工不会外流并且保持他们的积极性,厂商一般也不愿意轻易降低工资。3.菜单成本:那些认为衰退将只会持续相当短的一段时间的企业有可能不愿意降低其价格。其中一个原因是所谓的菜单成本,根据其最明显的例子命名:即当餐馆改变价格时印刷新菜单的成本。但是价格的变化还会带来其他的成本。这些成本包括:(1)估计需求变动的大小和持续时间,已确定价格是否会下降。(2)对存货商品重新定价。(3)印刷新价目表并邮寄出去。(4)把新的价格传达给顾客,有可能是通过广告的方式。当菜单成本非常大的时候,企业可能会继续保持当前的价格以回避这部分成本。4.政策无效性命题:指由于理性预期,预料中的政策对经济周期无影响,只有预料外的政策才对经济周期有影响。这意味着:要想使政策有效,它必须具有欺骗性,即使人们得不到有关政策的真实的信息。5.适应性预期:一种关于预期形成的观点,即认为预期仅由过去经验所形成,预期将随时间推移缓慢发生变化。6.粘性工资:指随着总需求的变动,工资不是原地不动,而是滞后、小幅度、缓慢地变动调整。7.李嘉图等价定理: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表达了这样一种推测:在某些条件下,政府无论用债券还是用税收筹资,其效果是等价的或相同的。西方学者把它称为“李嘉图等价定理”24\n。从表面上看,以税收筹资和以债务筹资并不相同。政府的税收减少了一个人的财富,而出售相当于税收额的债券给同一个人,然后在以后同利息一起偿还,这似乎没有改变这个人的财富。但是,政府的任何债券发行均体现着将来的偿还义务,从而,在将来偿还时,会导致未来更高的税收。如果人们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会把相当于未来额外税收的一部分财富积蓄起来。结果此时人们可支配的财富数量与征税时的情况一样。李嘉图本人并不认为上述推测完全符合现实。自然率假说:自然率假说认为,任何一个资本主义社会都存在着一个自然失业率,其大小取决于该社会的技术水平、资源数量和文化传统,而在长期中,该社会的经济总量总是趋向于自然失业率。2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