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6.00 KB
- 2022-08-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宏观经济学一、单项选择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下列关于GDP说法正确的是①一年内一个国家范围内的所有交易的市场价值②一年内一个国家范围内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③一年内一个国家范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④一年内一个国家范围内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2.某人收入为1000元,个人所得税200元,政府补助150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为①1350元②950元③650元④1050元3.下列将计入当年GDP的一项是①某人花10万元购买一辆二手汽车②面包厂购买的面粉③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④家庭妇女在家从事家务劳动4.如果一个社会体系的消费支出为9亿元,投资支出为1.2亿元,间接税为1亿元,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为2.5亿元,出口额为3亿元,进口额为1.8亿元,则下列正确的是①GDP为13.9亿元②GDP为12.9亿元③NDP为13.9亿元④NDP为12.9亿元5.一国的GNP小于GDP,说明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产值(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产值。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6.今年名义GDP大于去年的名义GDP,说明( )A、今年的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7.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A、国民生产净值;B、个人收入;C、个人可支配收入;D、国民收入8、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 )\n A、国民生产净值; 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9、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项有影响。A国内生产总值(GDP);B国内生产净值(NDP);C国民收入(NI);D个人收入(PI)。10、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有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11、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12、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的总和。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13、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被称为:()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国内生产净值;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14、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A、将人们取得的收入加总;B、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加总;C、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D、把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所支出的货币价值加总;15、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两部门经济的恒等公式:I=S,表示:A)实际投资等于实际储蓄B)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C)实际投资等于计划储蓄D)计划投资等于实际储蓄16、今年的名义GDP增加了,说明:A)今年的物价上涨了; B)今年的物价和产出都增加了;C)今年的产出增加了;D不能确定.17、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等于个人收入[PI]减去:A)间接税B)公司所得税C)个人所得税D)政府转移支付18、实际GDP等于:B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 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张三每月的可支配收入1000元,每月消费820元;现在张三每月的收入增加了200元后,他每月消费960元。此时张三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分别为①0.8,0.9②0.7,0.9③0.7,0.8④0.8,0.82.\n令M等于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A等于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那么,①M=1,A=1②M=1,A<1③M<1,A=1④M<1,A<13.在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时,边际消费倾向等于①20%②80%③30%④50%4.根据相对收入加说,消费倾向在下述哪种情况较高①教育程度较低②社会地位较低③拥有较多流动资产④周围人群消费水平较高5.下述哪一项不属于总需求()A、税收B、政府支出C、净出口D、投资6.边际储蓄倾向若为0.25,则边际消费倾向为()A、0.25B、0.75C、1.0D、1.257.消费函数的斜率等于A、 APC B、 APS C、 MPC D、 MPS8.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这是()的主要观点。A、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B、相对收入消费理论C、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D、绝对收入消费理论9.根据平均消费倾向(APC)、平均储蓄倾向(APS)、边际消费倾向(MPC)、边际储蓄倾向(MPS)之间的关系,下面哪种是正确的( )A、如果MPC增加,那么,MPS也增加 B、MPC+APS=1C、MPC+MPS=APC+APSD、MPC+MPS>APC+APS10、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水平GDP增加()。A200亿元;B60亿元;C180亿元;D20亿元。11、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A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不变B国民收入增加,同时消费水平提高C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D国民收入增加,储蓄水平下降。12、四部门经济与三部门经济相比,乘数效应()A变大;B变小;C不变;D变大、变小或不变均有可能,不能确定。13、边际消费倾向是:A在任何收入水平的总消费与总收入之比;B由消费的变化(增加或减少)而引起的收入变化;C表示每一收入水平上的消费支出额;D任何收入水平上的消费变化与收入水平变化之比;14、下列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B)A、边际消费倾向为0.4;B、边际储蓄倾向为0.1;C、边际消费倾向为0.6;C、边际储蓄倾向为0.3;15、若消费函数为c=a+by,a、b>0,那么,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nA)大于; B)小于;C)等于;D)大于、小于或等于.16、在两部门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0.8,那么投资乘数值为:A)1.6; B)2.5;C)5;D)4.17、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A)大于1的正数; B)小于2的正数;C)零;D)1.第十四章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1.下列是M2的组成部分,但不是M1的组成部分的一项是①现金②支票存款③活期存款④定期存款2.人们在下述哪种情况下倾向于减少手持货币②①债券价格趋于下降②债券价格趋于上升③债券收益率不变④债券价格不变3.在货币需求函数L=L1+L2=ky―hr中,L与实际收入y和利率r的关系分别是①正相关,正相关②负相关,负相关③负相关,正相关④正相关,负相关4.下列选项中,哪种情况发生时,货币的预防性需求会增加①货币流通速度加快②对未来不确定的预期增加③对债券未来的价格更有信心④利率被认为是在合理的范围内变动5.货币的交易需求是指货币由于()而被持有①作为一种价值贮藏②作为一种交换媒介③作为一种计价单位④作为一种预防需求6.IS曲线能够满足以下哪种关系①收入—支出均衡②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③投资和储蓄相等④以上都对7.如果人们在每一利率水平下都持有更多的货币,那么①货币需求曲线左移②LM需求曲线左移③实际国民收入下降④以上都不对8.在LM曲线左上方和IS曲线右上方的区域中,()。A、储蓄小于投资B、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C、储蓄大于投资D、前三个答案都不对9.以下四种情况,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 B、边际消费倾向为0.4C、边际储蓄倾向为0.1 D、边际储蓄倾向为0.310.假定货币供给量不变,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的增加将导致货币的投机需求( )。\nA 增加 B 不变 C 减少 D 不确定11、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B)。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12、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左下方,LM曲线的右下方的区域中,这表示()。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13、根据凯恩斯理论,利率水平主要取决于()A、货币需求B、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C、储蓄D、储蓄与投资14.LM曲线上的任何一点,()。A、投资等于储蓄B、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C、投资不等于储蓄D、货币需求不等于货币供给15、根据托宾的q理论,企业在下列哪一情况下会增加投资?A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超过企业资产的重置价值B企业资产的重置价值超过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C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超过企业金融资产的面值D企业金融资产的面值超过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16、如果净税收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A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B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C右移投资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投资乘数乘以10亿美元17、根据凯恩斯的理论,以下哪一项与收入水平相关?A投机性货币需求B流动性陷阱C交易性货币需求D边际消费倾向18、投资乘数在哪种情况下较大?A边际消费倾向较大B边际消费倾向较小C边际储蓄倾向较大D通货膨胀率较高19、货币供给增加使LM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的移动量,则必须是ALM陡峭,IS也陡峭BLM和IS一样平缓CLM陡峭,IS平缓DLM平缓,IS陡峭20、LM曲线最终会变得完全垂直,因为A投资不足以进一步增加收入B货币需求在所有利率水平上都非常有弹性C所有货币供给用于交易的目的,因而进一步提高收入不可能D全部货币供给被要求用于投机的目的,没有进一步用于提高收入的货币21、在一个封闭经济中,增加税收在短期内将会A使得IS曲线左移而LM曲线保持不变;B使得IS曲线左移同时LM曲线左移C对IS和LM曲线没有影响D以上说法都不对\n22、下列哪种情况下,“挤出”效应可能比较大?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而投资需求对利率不敏感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投资需求对利率也敏感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投资需求对利率也不敏感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而投资需求对利率敏感23、在IS-LM模型中,如果(),那么政府购买的变动将会导致GDP更大的变动A货币需求对GDP变得更不敏感B货币需求对利息率变得更不敏感C通过税收变动使它们相互抵消的话DLM曲线变得更加陡峭24、IS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使A投资等于储蓄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B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的货币量C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货币量D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25、一般地说,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利率的组合都是A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B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C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D产品需求等于产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26、IS-LM模型研究的是:( ) A、在利息率与投资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 B、在利息率与投资变动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 C、总需求与总供给对国民生产总值和物价水平的影响; D、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27、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A、右移10亿美元;B、左移10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28、假定货币供应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货币需求下降,利率下降;29、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30、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支出减少会引起:( ) 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B、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不变; C、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下降;D、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下降;31、在LM曲线左上方和IS曲线左下方的区域中,产品市场的储蓄()投资,货币市场的货币供给()货币需求,这使利率承受上升和下降的压力。\nA、小于,大于;B、大于,小于;C、大于,等于;D、等于,小于;32、如果LM曲线保持不变而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则均衡利率(),国民收入();反过来,IS向左下方移动,则均衡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减少。A、下降,增加;B、上升,增加;C、下降,减少;D、上升,减少;33、假定货币供给量不变,货币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的增加将导致货币的投机需求:A)增加;B)不变;C)减少;D)不确定.34、假设名义利率为10%,通货膨胀率为20%,实际利率是:A)10%;B)-10%;C)30%;D)-30%.35、IS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A)投资等于储蓄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B)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的货币量;C)货币需求等于供给的均衡货币量;D)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36、LM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A)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B)产品供大于求,货币求大于供;C)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大于求;D)产品求大于供,货币求大于供.37、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货币供给量增加将使:A)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B)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C)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D)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38、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货币供给增加将:A降低利率,从而减少投资;B)降低利率,从而增加投资;C)提高利率,从而减少投资;D)提高利率,从而增加投资.39、如果税收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A)右移10亿美元;B)左移10亿美元;C)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40、当利率下降时:A)货币的交易需求将增加B)货币的交易需求将减少C)货币的投机需求将增加D)货币的投机需求将减少41、LM曲线表示:A)当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B)当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C)当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的关系;D)当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的关系42、利率和收入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 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43、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A)有效需求不足; B)资源短缺;C)技术落后;D)微观效率低下.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③①LM陡峭而IS平缓②LM垂直而IS陡峭③LM平缓而IS垂直④LM和IS一样平缓\n2.下列哪种情况中“挤出效应”可能很大④①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②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 ③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④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3.政府支出增加使IS右移Kg·G(Kg是政府支出乘数),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的移动量,则必须是:1 ①LM平缓而IS陡峭②LM垂直而IS陡峭③LM和IS一样平缓④LM陡峭而IS平缓4.“挤出效应”发生于:① ①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②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③所得税的减少,提高了利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④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下降5.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使(d)A、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B、IS曲线向左上方移动C、A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D、AD曲线向右上方移动6、“挤出效应”发生于A政府增加支出,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B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C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下降D所得税减少,提高了利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7、LM曲线垂直,且总供给曲线是极端的凯恩斯形式的,此时扩张的财政政策会导致A产出和价格水平都提高了B产出和价格水平都不变C产出提高,但价格水平不变D产出不变,但价格水平提高8、有关财政和货币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控制结构性通货膨胀作用很小B能有效控制结构性通货膨胀C对抑制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作用很大D对控制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无效9、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缓和了经济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10、如果中央银行设定了一个利率目标,并决定长期保持这个目标不变,那么A通货膨胀将能够被避免,因为央行总是及时做出反应B经济将迟早陷入衰退,因为中央银行没有能够为经济的增长提供充足的货币C中央银行不再能够控制货币供给,因为央行为了达到利率目标必须时时调整货币供给D经济中的不稳定因素将会被消除11、以下哪种情况肯定会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A中央银行从居民手中购买政府债券B一居民购买了某大型公司的债券\nC政府购买增加D某公司向公众增发股票,并用之扩大投资12、假定在一个没有政府及外贸的两部门经济中,储蓄函数表示为S=-200+0.1Y,当自发投资水平减少50时,消费的变化量是多少?A-100B-150C-250D-45013、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A、LM陡峭,IS平缓;B、LM垂直,IS陡峭;C、LM平缓,IS垂直;D、LM和IS一样平缓;14、下列哪种情况中“挤出效应”可能很大:()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15、在凯恩斯陷阱区域内,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A)最大B)最小;C)常数;D)不确定16、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A)LM平缓而IS陡峭; B)LM垂直而IS陡峭;C)LM平缓而IS垂直;D)LM和IS一样平缓.17、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私人投资对利率反应越不敏感:A)."挤出效应"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好;B)."挤出效应"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好C)."挤出效应"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差;D)."挤出效应"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差18、当政府同时采取财紧缩性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则:A)IS曲线左移,LM曲线左移B)IS曲线右移,LM曲线右移C)IS曲线左移,LM曲线右移D)IS曲线右移,LM曲线左移19、下列哪种情况中“挤出效应”可能很大: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1.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哪一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①政府转移支付②政府购买③消费支出④出口2.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B①增加②减少③不变④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3.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h? ①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②缓和了萧条也减少了政府债务显€?③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④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4.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会使银行准备金\n ①增加②减少③不变④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5.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6.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 ) A、增加和利率的提高 B、减少和利率的提高 C、增加和利率的降低 D、减少和利率的降低7.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A、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B、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C、同时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D、充分就业和公平8.凯恩斯认为,当经济中只存在( ),该经济被认为实现了充分就业。 A、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 B、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D、需求不足的失业9、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缓和了经济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10、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11.预算赤字是说政府财政支出()财政收入的差额。A、大于B、小于C、不等于D、等于12、假定经济处于完全就业状态,总供给为古典的情形。名义货币供应量增加20%,A对价格没有任何影响B实际工资上升20%C名义工资上升20%D实际货币供给上升20%13、宏观经济均衡处于下列哪种情形时,经济处于一种失业均衡的状态:A实际GDP低于其长期水平B实际GDP等于其长期水平C实际GDP高于其长期水平D实际GDP高于或低于其长期水平14、当一国经济出现过热现象时,货币当局可以采用哪种方法控制货币供给量?A降低贴现率B降低准备金率C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债券D以上方法都可以15、下列哪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将是有效的AA对利率的变动货币需求是敏感的,投资需求并不敏感B对利率的变动货币需求非常敏感,投资需求也是敏感的C利率对货币供给是敏感的,投资对利率变动是敏感的D以上情况都对16、充分就业的含义是指dA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B消灭了自然失业时就业状态\nC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D消灭了自愿失业时的就业状态17、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哪一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A、政府转移支付;B、政府购买;C、消费支出;D、出口;18、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导致:( )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D、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19、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A、增加;B、减少;C、不变;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20、汇率贬值将引起:( C) 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B、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恶化 C、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恶;D、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改善21、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A、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C、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22、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各种有价证券的目的是:( ) A、调节债券价格;B、实现利润最大化;C、调节货币供给量;D、调节价格水平23、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会使货币供给量:A)增加; B减少;C)不变;D)皆有可能.24、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如果某国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那么,该国的:A)货币需求将增加;B)货币需求将减少;C)货币供给将增加;D)货币供给将减少25、当法定准备率为20%,商业银行最初吸收的存款为3000货币单位时,银行所能创造的货币总量为:A)20000货币单位;B)80000货币单位;C)15000货币单位;D)60000货币单位26、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①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②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③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④以上几个因素都是2.总供给曲线右移可能是因为①其他情况不变而厂商对劳动需求增加②其他情况不变而所得税增加③其他情况不变而原材料涨价④其他情况不变而劳动生产率下降3.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一条()的线。A、垂直B、水平C、向上倾斜的D、向下倾斜的\n4.和古典的总供给曲线相对应,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是一条()的线。A、垂直B、水平C、向上倾斜的D、向下倾斜的5、工资下降将引起A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下方移动B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上方移动C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下方移动,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D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方移动,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6、总需求曲线A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会右移B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C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会左移D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7、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是一条A与横轴平行的线B向右上方倾斜的线C与横轴垂直的线D向左上方倾斜的线8、在非充分就业的条件下,扩大总需求会使A国民收入增加B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C利率下降D物价水平下降9、根据总供求模型,扩张性货币政策能使价格水平dA提高B下降C不变D难以确定10、若扩张总需求政策的产出效应最大,则表明总供给曲线是A水平的B垂直的C向右上方倾斜D难以确定11、AD-AS模型是在IS-LM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它改变的一个基本假设是:A投资由利率决定; B)货币需求受利率和收入的影响;C)价格不变;D)充分就业.12、使总需求曲线更平缓的是:A)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敏感;B)支出乘数较小;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敏感;D)货币供给量较大.13、根据"奥肯定律"GDP每增加(),失业率大约下降1个百分点A)2%;B)3%;C)3.5%;D)5%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1.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哪一因素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①进口增加②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③出口减少④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2.抑制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应该①控制货币供应量②降低工资③解除托拉斯组织④减税3.某人由于钢铁行业不景气而失去工作,这种失业属于③①摩擦性失业②结构性失业③周期性失业④永久性失业\n4.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个最可能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原因①银行贷款的扩张②预算赤字③世界性商品价格的上涨④投资率下降5.收入政策主要是用来对付④①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②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③需求结构性通货膨胀④成本结构性通货膨胀6.如果某人刚刚进入劳动力队伍尚未找到工作,这是属于①摩擦性失业②结构性失业③周期性失业④永久性失业7.可以成为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情况是指( )A、通货膨胀率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 B、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下C、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2%~3%的水平 D、通货膨胀率处于5%~10%之间8.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A、通常是指总供给超过总需求所引起的价格波动B、通常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价格波动C、表示经济制度已经调整过的预期的通货膨胀率D、以上均不是9.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 )。A.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 B.失为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 C.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 D.失业率的变动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动无关10.奥肯定律是说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个百分点。A、3B、4C、1D、211、一般地说,某个大学生毕业后未能立即找到工作,属于()。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永久性失业。12、一般地说,通货膨胀会使()。A、债权人受损,债务人受益;B、债权人受益,债务人受损;C、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受益;D、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受损。13.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是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A、供给B、需求C、利率D、租金14、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原因通常是A更高的价格水平但就业水平并没有变化B更高的价格水平并且就业水平降低C更高的价格水平,并且当存在失业时就业水平将会提高D总需求减少15、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10,000亿元,实际国民收入是9,800亿元,边际消费倾向是80%,在增加100亿元的投资以后,经济将发生:\nA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B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C结构性通货膨胀D需求不足型失业16、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表示A进入和退出失业队伍的劳动力数量处于均衡B对物价和工资的预期是正确的CA和B都对DA和B都不对17、周期性失业是指:( ) A、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B、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C、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 D、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引起的失业;18、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 ) A、减少货币供给量;B、降低失业率;C、提高失业率;D、增加工资;19、自然失业率是:A恒为零; B)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率;C)恒定不变;D)是经济处于潜在产业水平时的失业率.20、菲利普斯曲线说明:A通货膨胀由过度需求引起; B)通货膨胀导致失业;C)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呈正相关;D)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21、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永久性失业22、失业率是指:A)失业人口占劳动力的百分比;B)失业人数占人口总数的百分比;C)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D)以上均正确.23、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最可能是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原因的是:A银行贷款的扩张; B)预算赤字;C)世界性商品价格的上涨;D)投资率下降.24、一般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是:DACPI;B)PPI;C)GDP折算指数/平减指数;D)以上均正确.25、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A政府需求管理政策无效; B)经济主体存在货币幻觉;C)自然失业率可以变动;D)政府需求管理政策只在一定范围内有效.第二十一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1.经济增长的标志是①失业率的下降②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③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④城市化速度加快2.朱格拉周期是一种\n①短周期②中周期③长周期④不能确定3.下列各项中哪项不属于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①投资的增加②就业人口的增加③人才的和合理流动④发展教育事业4.基钦周期是一种①短周期②中周期③长周期④不能确定5.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次是( )A、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B、繁荣、萧条、衰退、复苏C、复苏、萧条、衰退、繁荣 D、萧条、衰退、复苏、繁荣6.按照哈罗德—多马模型,当实际的资本一产出比小于意愿的资本—产出比时,厂商的反应是( )A.增加投资 B.减少投资 C.保持原有投资水平 D.减少用工数量7、下述关于经济周期的描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A、实际GDP、就业、价格水平和金融市场变量等是理解经济周期的重要变量;B、经济周期一般可以分为波峰和谷底两个阶段;C、经济周期具有循环性;D、经济周期的时间长短具有较大的差别;8、资本的黄金律水平可使:A)稳态人均消费最大;B)经济增长率最高;C)投资最大化;D)生产率最大化.9、资本深化是指:A)增加每单位资本的工人数;B)增加人均资本量;C)减少人均资本量;D)将资本从低效部门重新配置到高效部门二、多项选择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关于国内生产总值,正确的说法是①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活动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②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存量概念而不是流量概念③国内生产总值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④国内生产总值测度的是产品的市场价值,不包括劳务2.下列关于国内生产总值,正确的是()。A、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活动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B、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存量概念而不是流量概念。C、国内生产总值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D、国内生产总值测度的是产品的市场价值,不包括劳务。3.用收入法核算的国内生产产值,()应该包括在内。\nA、资本折旧B、工资C、企业间接税D、利息4、属于转移支付的有A支付给公务员的奖金B退伍军人津贴C贫困补助D失业救济金5、下面哪几项不计入当年的GDP?A购买一辆二手车B购买股票C面包店购入面粉D买二手车支付20元中介费6.下列经济问题中属于实证经济学的问题有:(CDE)A、国家应该制定和实施反垄断法;B、政府宜通过收入再分配的形式救济贫穷的人;C、失业与通货膨胀不可能并存;D、由于理性预期的作用,菲利普斯曲线总是垂直的;E、财政支出的扩张会导致基础效应;7、下列项目不计入GDP的是:A)政府转移支付; B)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C)购买普通股票;D)购买一块地产.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投资乘数在下述哪种情况下较大①边际消费倾向较大②边际储蓄倾向较小③边际消费倾向较小④通货膨胀率较高2.关于投资乘数,正确的说法是①边际储蓄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大②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大③投资乘数反映的是投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效应④投资乘数反映的是国民收入变动引起投资变动的效应3.相对收入消费理论认为(AB)。A、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B、依照人们的习惯,增加消费容易,减少消费则难C、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永久收入决定D、年轻人消费可能超过收入,而老人消费会超过收入4.关于投资乘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边际储蓄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大B、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大C、投资乘数反映的是投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效应D、投资乘数反映的是国民收入变动引起投资变动的效应5、下列选项中属于总需求的是:A政府购买B净出口C税收D投资6、关于平均消费倾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说明了家庭既定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的状况B平均消费倾向总是为正数C收入很低时,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1D随着收入的增加,平均消费倾向的数值也在不断增加7、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内容有:A消费水平的高低会随着收入多少的变动而变动,收入越多,消费水平就越高\nB消费水平的高低与收入多少的变动无关C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数量的增加会赶不上收入的增加D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数量的增加会赶不上投资的增加8、下列关于乘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反向变动B乘数与边际储蓄倾向反向变动C乘数对国民收入既能产生积极的作用,也能产生消极的作用D乘数对国民收入只有积极的影响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PC+MPS=1; B)APC+APS=1;C)APC>MPC;D)MPC+MPS=APC+APS.10、影响投资的因素有:A)实际利率水平; B)名义利率水平;C)预期收益率;D)投资风险.11、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可使国民收入增加的选项是:A)增加储蓄; B)增加消费;C)增加政府支出;D)增加投资.12、投资乘数等于:A)收入变化除以投资变化; B)投资变化除以收入变化;C)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D)(1-MPC)的倒数13、投资乘数在哪一种情况下较大:A)边际消费倾向较大;B)边际储蓄倾向较小;C)边际消费倾向较小;D)通货膨胀率较高.第十四章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1.关于货币供给,正确的说法有24①狭义的货币供给是指硬币、纸币和银行定期存款的总和②狭义的货币供给是指硬币、纸币和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③在M1、M2、M3中,货币供给最少的是M3④在M1、M2、M3中,货币供给最少的是M12.根据IS-LM模型①投资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②投资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③货币供给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④货币供给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3.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主要有①交易动机②谨慎动机③预防性动机④投机动机4.根据IS-LM模型( )。A.投资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B.投资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C.货币供给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D.货币供给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5.IS曲线是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种组合下()。A、投资和储蓄是相等的B、曲线的斜率为正值C、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是相等的D、曲线的斜率为负值6.人们需求货币主要是因为()。\nA、交易动机B、预防动机C、投机动机D、投资动机7、影响厂商投资决策的因素有A资本品价格B市场利率C预期收益D税收政策8、下列哪些因素能导致实际总支出的变动A自发性消费的增大B政府购买支出的减少C出口总量的增加D税收增加9、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的原因是A随着社会对资本需求的增加,资本品成本上升B随着投资的增加,资本所生产物品的供给增加C随着投资的增加,资本品预期收益会减少D随着投资的增加,资本存量增加10、IS曲线表示产品市场满足何种关系?A收入-支出均衡B需求和供给均衡C储蓄和投资均衡D以上答案都对11、在货币市场上,()A价格水平的上升降低了对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LM曲线将右移B如果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更有弹性,LM将变得更平缓C如果货币供给下降,LM曲线将左移D如果货币供给增加100单位,LM曲线将右移100单位12、垂直的LM曲线表示:A利息率很高B货币需求对利息率无弹性C货币的投机需求为零、D证券价格很低13、根据凯恩斯的理论,(CDE )与收入水平相关 A、投机性货币需求; B、流动陷阱; C、交易性货币需求; D、边际消费倾向; E、消费需求;14、影响自发性投资的因素有:(AE )A、国民收入; B、产品和技术创新; C、资本边际效率; D、支出政策;E、利率;15、影响IS曲线斜率的因素有:A)实际利率水平; B)名义利率水平;C)边际消费倾向;D)投资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如果LM曲线是水平的,IS曲线是垂直的,则①财政政策完全无效②财政政策完全有效③货币政策完全无效④货币政策完全有效2.关于财政政策的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大B、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小C、在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斜率越大,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D、在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斜率越大,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3、挤出效应为0的条件是A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BLM曲线为一条水平线\nCLM曲线为一条垂线D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4、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所必然引发的后果是A财政收入增加B财政支出增加C社会总需求增加D物价补贴增加5、使LM曲线位移的因素有:( )A、公开市场业务;B、降低法定准备金率;C、中央银行增加外汇储备;D、通货膨胀;E、扩大政府购买;6、经济过热时,应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是:A)减少政府支出; B)增加政府支出;C)增加税收;D)减少货币供给量.7、与利率无关的货币需求是:A交易需求; B)预防需求;C)投机需求;D)货币总需求.8、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混合结果:A)利率不定;B)利率上升;C)收入下降;D)收入增加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1.下列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是①减少政府支出②减少税收③增加政府支出④增加税收2.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①充分就业②价格稳定③经济持续均衡增长④平衡国际收支3.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会采取以下货币政策①买进政府债券②卖出政府债券③降低存款准备金率④调低再贴现率4.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可以选择的货币政策是( ) A.降低法定准备率B.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 C.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D.降低再贴现率5.关于货币供给,正确的有()。A、狭义的货币供给是指硬币、纸币和银行定期存款的总和。B、狭义的货币供给是指硬币、纸币和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C、在M1,M2,M3中,货币供给最少的是M3。D、在M1,M2,M3中,货币供给最少的是M1。6.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如()。A、购买军需品B、机关公用品C、公共工程支出D、政府转移支付7.M2的组成部分有(ACD)。A、硬币、纸币B、政府债券C、银行活期存款D、定期存款8.当经济萧条时,可用的财政政策有()。A、扩张财政收入B、扩张财政支出C、减少财政收入D、减少财政支出9.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有()。A、充分就业B、物价稳定C、经济增长D、国际收支平衡\n10、当一国处于经济萧条期时,货币当局通常会采取以下货币政策A买进政府债券B卖出政府债券C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并放松贷款批准难度D调低再贴现率11、宏观经济政策寻求acA消除非自愿失业B使通货膨胀降到零C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D降低利率以便家庭面对一个更公平的利率水平12、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的货币政策作用有限,其原因有A中央银行不能命令商业银行增加贷款B中央银行不能命令商业银行前来贷款C商业银行前来借款多少由自己决定D商业银行已有超额准备13、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A)充分就业; B)价格稳定;C)经济持续稳定增长;D)平衡国际收支.14、在经济过热时,政府错误的货币政策为:A)提高准备金;B)买进政府债券;C)降低贴现率;D)提高贴现率15、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是:A降低贴现率; B)央行出售政府债券;C)增加货币发行;D)提高法定准备金率16、下列选项中属于货币政策的是:A再贴现率政策;B)公开市场业务;C)法定准备率;D)道义劝告.17、高能货币是指:A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 B)活期存款;C)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D)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在凯恩斯区域内:A)货币政策无效; B)财政政策有效;C)财政政策无效;D)货币政策有效.2、运用IS-LM模型进行总需求曲线推导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dP585A价格下降,IS曲线右移; B)价格下降,IS曲线左移;C)价格下降,LM右移;D)价格下降,LM曲线左移.3、在古典区域内:A)货币政策有效; B)财政政策无效;C)财政政策有效;D)货币政策无效4、下列选项中属于总需求的是:A)政府支出;B)净出口;C)政府转移支付;D)投资.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1.通货膨胀从产生的原因可分为①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②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③结构性通货膨胀④混合型通货膨胀2.通货膨胀按照价格上升的幅度可以分为①温和的通货膨胀②奔腾的通货膨胀③超级通货膨胀④平衡的通货膨胀3.失业一般分为三类①摩擦性失业②结构性失业③自然失业④周期性失业4.关于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正确的说法有()。A、自愿失业指工人不愿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B、非自愿失业指工人不愿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nC、自愿失业就是自然失业D、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也是一种失业的分类方法5.可能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有()。A、需求拉动B、供给推动C、成本推动D、经济结构变动6、下列哪些原因不能被认为是发生了通货膨胀A第二季度鸡蛋价格比第一季度高1%,第三季度与第一季度持平B全社会消费品价格连续上升10个月C下午的蔬菜价格比上午高3%D政府公布的定期消费物价指数上升了20%7、下列哪些情况会导致一国失业率较高?A经济处于萧条期B失业的持续时间较长C长期失业的人口较多D长期合同的存在8、在充分就业情况下,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是:A进口价格上升; B)劳动生产率不变但工资提高;C)出口减少;D)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第二十一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1.以下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①劳动②资本存量的规模③资源配置状况④规模经济2.促进经济增长可以从()进行。A、鼓励技术进步B、鼓励资本形成C、增加劳动供给D、提高工人工资3、属于复苏阶段主要特征的有A被磨损的设备开始更换B就业率、消费和收入开始上升C投资减少、产品积压D大量工厂倒闭4、与经济增长率相关的因素有:( )A、人口; B、资本积累;C、知识发展与技术进步;D、资源配置;E、规模经济;三、名词解释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投资乘数价格粘性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棘轮效应均衡产出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第十四章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流动偏好陷阱IS曲线LM曲线资本边际效率\n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挤出效应货币幻觉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自动稳定器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法定准备金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再贴现率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需求函数总需求总供给利率效应实际余额效应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失业率菲利普斯曲线奥肯定律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第二十一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周期资本的黄金律水平经济增长四、计算题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已知某一经济社会的如下数据:工资100亿元,利息10亿元,租金30亿元,消费支出90亿元,利润30亿元,投资支出60亿元,出口额60亿元,进口额70亿元,政府用于商品的支出30亿元。要求:⑴按收入计算GDP;⑵按支出计算GDP;⑶计算净出口\n2.服装生产过程中的市场价值如下表。分别使用生产法、收入法和增值法计算服装生产过程中有多少价值计入了GDP。单位:元3、某经济社会在某时期发生了以下活动(1)一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工资给矿工开采了50万磅银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2)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造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试求:(a)用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GDP;(b)每个生产阶段生产了多少价值?用增值法计算GDP。(c)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利润共计分别为多少?用收入法计算GDP.生产阶段产品收入中间成本增加值要素收入棉花棉纱棉布服装合计15203050115—152030651551020501551020504.假定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亿美元)。试计算;(1)储蓄;(2)投资,(3)政府支出。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支出I=50,政府购买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率=0.25。试求:(1)国民收入的均衡水平;\n(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2、设消费函数C=100+0.75Y,投资函数I=20-2r,货币需求函数L=0.2Y-0.5r,货币供给M=50,价格水平为P,求(1)总需求函数;(2)当价格为10和5时,总需求分别为多少?3.设有如下简单经济模型:Y=C+I+G,C=80+0.75Yd,Yd=Yt,T=-20+0.2Y,I=50+0.1Y,G=200式中,Y为收入;C为消费;Yd为可支配收入;T为税收;I为投资;G为政府支出。试求:收入、消费、投资与税收的均衡值及投资乘数。由于是比例税的关系,投资乘数k应该是2.5,而不是4第十四章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1.已知某国的投资函数为I=300-100r,储蓄函数为S=-200+0.2Y,货币需求为L=0.4Y-50r,该国的货币供给量M=250,价格总水平P=1。要求:(1)写出IS和LM曲线方程(2)计算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息率(3)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政府购买增加100,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多少?2.假设实际货币需求L=0.25Y—62.5r,实际货币供给M/P=500,消费C=0.8(1—t)Y,税率t=0.25,投资I=900—50r。试求IS和LM曲线方程。14章3.假定(1)消费函数为C=50+0.8Y,投资函数为I=100-5r,(2)消费函数为C=50+0.8Y,投资函数I=100-10r,(3)消费函数为C=50+0.75r,投资函数I=100-10r.(a)求(1)(2)和(3)的IS曲线.(b)比较(1)和(2)说明投资对利率更为敏感时,IS曲线斜率将发生什么变化.(c)比较(2)和(3)说明边际消费倾向变动时,IS曲线斜率将发生什么变化.14章4.若货币交易需求为L=0.20Y,货币投机性需求L=2000—500r.(1)写出货币总需求函数.(2)当利率r=6,收入Y=10000亿美元时货币需求量为多少?(3)若货币供给M=2500亿美元,收入Y=6000亿美元时,可满足投机性需求的货币是多少?(4)当收入Y=10000亿美元,货币供给M=2500亿美元时,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为多少?5、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二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实际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单位都是亿美元)。求:1)IS和LM曲线;\n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假定LM方程为Y=500+25r(货币需求L=0.2Y-0.5r,货币供给M=100),IS方程为应该是5r,打印错误Y=950-50r(消费C=40+0.8Y,税收T=50,投资I=140-10r)。求:(1)均衡收入、利率、消费和投资;(2)当政府支出从50增加到80时的收入、利率、消费和投资水平各为多少?(3)为什么均衡时收入的增加量小于IS曲线的右移量?2、假定名义货币供给量用M表示,价格水平用P表示,实际货币需求用表示。(1)求LM曲线的代数表达式,找出LM曲线的斜率的表达式。(2)找出时LM的斜率的值。(3)当变小时,LM斜率如何变化;增加时,LM斜率如何变化,并说明变化原因。(4)若LM曲线形状如何?3、假设货币需求为,货币供应量为200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1)导出IS和LM方程,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2)若其他情况不变,增加20亿美元,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各为多少?(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4)用草图表示上述情况。4、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投资,实际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单位都是亿美元)。(1)求IS和LM曲线;(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5、假定某两部门经济中IS方程为亿美元。\n(1)假定某货币供给为150亿美元,当货币需求为时,LM方程如何?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和利率为多少?当货币供给不变但货币需求为时,LM的方程又如何?均衡收入为多少?分别画出图形(a)和(b)来表示上述情况。(2)当货币供给从150亿美元增加到170亿美元时,图形(a)和(b)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6、货币需求L=0.2y-10r,货币供给m=200,消费c=60+0.8Yd,税收t=100,投资i=150,政府支出g=100,求:少了个y(1)IS和LM方程,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2)政府支出增加20时,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各有什么变化?(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为什么?7、某两部门经济中,假定货币需求L=0.20y,货币供给为200亿美元,消费为c=100亿美元+0.8yd,投资i=140亿美元-5r。(1)根据这些数据求IS和LM的方程。(2)若货币供给从200亿美元增加到220亿美元,LM曲线如何移动?均衡收入、利率、消费和投资各为多少?(3)为什么均衡收入增加量等于LM曲线移动量?后面直接把y代入c,yd=y-t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假设一个三部门经济存在以下关系:消费:c=800+0.8yd,税收:t=0.25y,投资:i=200-50r,政府支出:=200,货币需求:L=0.4y-100r,名义货币供给:Ms=900,求:(1)总需求函数;(2)P=1.5时的均衡收入和利率。第二十一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1、已知资本增长率为2%,劳动增长率为0.8%,产出增长率为3.1%,资本的国民收入份额为0.25%,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多少?五、论述题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试述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的主要内容2、分析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之间的关系。\n第十四章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1.凯恩斯理论是如何解释西方国家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原因的?2.试述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3、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都必然为零?4、下述方程是对某一经济的描述,假定(C、I、G等均以十亿美元度量,而R以百分之一度量,利率5%意味着R=5.)C=0.8(1-t)YT=0.25I=900-50RG0=800L=0.25Y-62.5RM/P=500请说明:A)推导IS曲线方程,并简述IS曲线的含义;B)推导LM曲线方程,并简述LM曲线的含义;C)计算均衡收入和利率水平;D)用文字描述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所满足的条件并且解释为什么是均衡位置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试述IS曲线的斜率和LM曲线的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2.如果社会已是充分就业,现在政府想要改变总需求的构成,增加私人投资和减少消费,但总需求不许超过充分就业水平,这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混合?运用IS—LM图形表达您的政策建议.3.IS曲线和LM曲线怎样移动才能使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怎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才能做到这一点?4.试分析增加税收和降低利率分别属于那种宏观政策,对收入和就业产生什么影响?并用IS-LM曲线表示出来。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1.政府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整宏观经济?2.结合实际谈谈货币政策是如何运用的?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运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一国居民购买住房的增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2、推导总需求曲线。3、价格变动如何导致总需求变动?\n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1.试述通货膨胀的原因2.简述失业的种类及失业的影响。第二十一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1、试述经济增长的源泉。2、试述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内容,并分析储蓄率的增长及人口的增长对稳态的影响。3、试述经济周期的特征。4、试述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思想。单项选择第十二章1.③2.②3.③4.①5.B6.D7.C8.B9.D10.D11.B12.A13.B14.D15.A16.D17.C18.C第十三章1.③2.①3.②4.④5.A6.B7.C8.C9.C10.A11.B12.B13.D14.C15.A16.C17.D第十四章1.④2.①3.④4.②5.②6.④7.④8.C9.C10.C11.B12.D13.B14.B15.A16.B17.C18.A19.C20.C21.A22.D23.A24.A25.C26.B27.C28.A29.A30.D31.A32.B33.C34.B35.A36.A37.D38.B39.D40.C41.D42.A43.A第十五章1.④2.①3.④4.②5.D6.A7.B8.A9.A10.C11.A12.D13.C14.D15.B16.C17.B18.C19.D第十六章1.②2.②3.①4.①5.C6.B7.C8.A9.A10.C\n11.A12.C13.A14.C15.C16.C17.B18.C19.B20.A21.C22.C23.B24.D25.C26.C第十七章1.④2.①3.A4.B5.C6.D7.A8.A9.D10.A11.C12.A13.A第十八章1.④2.①3.②4.③5.②6.①7.B8.B9.C10.D11.A12.A13.A14.B15.B16.C17.B18.C19.D20.D21.C22.A23.C24.A25.A第二十一章1.③2.②3.③4.①5.A6.A7.B8.A9.B多项选择第十二章1.①③2.AC3.ABCD4。BCD5.ABC6.ABE7.ABCD第十三章1.①②2.②③3.ABC4.BC5.ABD6.ABC7.AC8.BC9.ABCD10.ACD11.BCD12.AD13.AB第十四章1.②④2.②③3.①②③④4.BC5.AD6.ABC7.ABCD8.ABCD9.ABCD10.ABCD11.BC12.ABCD13.ABCD14.DE15.CD第十五章1.②③2.AC3.BD4.BC5.ABCD6.ACD7.AB8.AD第十六章1.②③2.①②③④3.①③④4.ABD5.BD6.ABC7.ACD8.BC9.ABCD10.ACD11.ABC12.ABCD13.ABCD14.BC15.BD16.ABCD17.ACD第十七章\n1.AB2.ABD3.AB4.ABD第十八章1.①②③2.①②③3.①②④4.AD5.ACD6.AC7.ABC8.ABD第二十一章1.①②③④2.ABC3.AB4.ABCDE计算题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解:⑴按收入计算:GDP=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折旧+(间接税-政府补贴)=100+10+30+30=170亿元⑵按支出计算GDP=C+I+G+(X-M)=90+60+30+(60-70)=170亿元⑶计算进出口:净出口=出口-进口=60-70=-10亿元2.生产法计算加入GDP的部分:50元收入法计算加入GDP的部分:15+5+10+20=50元增值法计算加入GDP的部分:15+5+10+20=50元3.a.项链为最终产品,价值40万美元.b.开矿阶段生产10万美元,银器制造阶段生产30万美元,即40万美元—10万美元=30万美元,两个阶段共增值40万美元.C.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工资共计:7.5+5=12.5(万美元)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利润共计:(10—7.5)+(30—10)=22.5(万美元)用收入法计得的GDP为:12.5+22.5=40(万美元)可见,用最终产品法,增值法和收入法计得的GDP是相同的。4.假定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亿美元)。试计算;(1)储蓄;(2)投资,(3)政府支出。解:(1)用S代表储蓄,用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则:S=GNP—=4100—\n3800=300(亿美元)(2)用I代表投资,用分别代表私人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的储蓄,则为=T一G=BS,在这里,T代表政府税收收入,G代表政府支出,BS代表预算盈余,在本题中,=BS=—200。表示外国部门的储蓄,则外国的出口减去进口,对本国来说则是进口减出口,在本题中为100,因此:I=+十=300十(一200)十100=200(亿美元)。(3)从GDP=C十I十G十(x一M)中可知,政府支出G=4800—3000—800一(一100)=1100(亿美元)。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Y=C+I+G=100+0.8(0.75Y+62.5)+50+200=400+0.6Y得Y=1000投资乘数Ki=2.5政府支出乘数Kg=2.52(1)根据产品市场均衡条件Y=C+I,可得IS曲线为:r=60-1/8Y;根据货币市场均衡条件M/P=L可得LM曲线为:r=-100/P+0.4Y;由以上两式可得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关系为:Y=190/P+114(2)根据上式,当价格为10和5时,国民收入分别为133和152。3.根据三部门决定均衡收入公式:Y=h2(C0+I+G),式中h2=1/[1-b(1-t)]因为由C=80+0.75Y,可得C0=80,b=0.75;由T=tY,T=-20+0.2Y,得t=T/Y=-20/Y+0.2;已知I=50+0.1Y,G=200。所以,h2=1/[1-0.75×(1+20/Y-0.2)]=1/(0.4+15/Y)故:Y=[1/(0.4+15/Y)]×(80+50+0.1Y+200)整理得:0.3Y=345,因此,收入均衡值Y=1150将Y=1150代入C=80+0.75Yd,I=50+0.1Y,T=-20+0.2Y;因为Yd=Y-T=Y+20-0.2Y=0.8Y+20。则:消费均衡值C=80+0.75×(0.8×1150+20)=785投资均衡值I=50+0.1×1150=165税收均衡值T=-20+0.2×1150=210\n投资乘数K=1/(1-b)=1/(1-0.75)=4第十四章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1.解:(1)IS曲线:300-100r=-200+0.2Y LM曲线:0.4Y-50r=250 (2)求解:300-100r=-200+0.2Y 0.4Y-50r=250 得到:Y=1000 r=3 (3)C=100,则IS-LM方程为 100+300-100r=-200+0.2Y 0.4Y-50r=250 解得:Y=1100,因此,国民收入增加100。2.解:IS方程:900-50r=0.4Y(2分)得r=18-0.008Y或Y=2250-125r(1分)LM方程:r=0.004Y-8或Y=2000+250r(1分)3.解:(a)由C=a-by,I=e-dr和Y=C+I可知:Y=a-by+e-dr此时,IS曲线将为:r=于是由(1)已知条件C=50+0.8Y和I=100-5r可得(1)的IS曲线为:r=即r=30①同理由(2)的已知条件可得(2)的IS曲线为:r=即r=15②同样由(3)的已知条件可得(3)的IS曲线为:r=即r=15③(b)由(1)和(2)的投资函数比较可知(2)的投资行为对利率更为敏感,而由(1)和(2)的IS曲线方程①和②\n比较可知(2)的IS曲线斜率(绝对值)要小于的IS曲线斜率,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投资对利率越敏感即d越大时,IS曲线的斜率(绝对值)越小.(c)由(2)和(3)的消费函数比较可知(2)的边际消费倾向较大,而由(2)和(3)的IS曲线方程②和③比较可知(2)的IS曲线斜率(绝对值)要小于(3)的IS曲线斜率,亦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即b越大时,IS曲线的斜率(绝对值)越小.4.(1)L=L+L=0.2Y+200—500r(2)M=0.2×10000+2000-500×6=1000亿美元(3)2500=0.2×6000+L,L=1300亿美元(4)2500=0.2×10000+2000—500r,r=3%5、(1)先求IS曲线,联立y=c+ic=a+byi=e–dr得y=a+by+e–dr,此时IS曲线将为r=(a+e)/d-(1-b)y/d于是由题意c=100+0.8y,i=150–6r可得IS曲线为:r=(100+150)/6–(1–0.8)y/6即r=250/6–y/30或y=1250–30r再求LM曲线: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均衡时得:150=0.2y–4r即r=-150/4+y/20或y=750+20r(2)当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IS和LM相交于一点,该点上收入和利率可通过求解IS和LM方程而得,即:y=1250–30ry=750+20r得均衡利率r=10,均衡收入y=950亿美元.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1)由IS和LM方程联立得Y=950-50r和Y=500+25r,解方程组得均衡利率r=6,均衡收入Y=650,此时消费为C=40+0.8Y=40+0.8(650-50),即C=520,投资为I=140-10r=80。(2)当政府支出增加为80时,IS曲线将会向右移动,由Y=C+I+G得新的IS曲线方程为:Y=40+0.8Y+140-10r+80=40+0.8(Y-T)+140-10r+80=260+0.8(Y-50)-10r,化简得Y=1100-50r,与LM曲线Y=500+25r联立得均衡收入Y=700。均衡利率r=8,此时C=40+0.8\nY=40+0.8(700-50)=560;I=140-10r=140-10×8=60。(3)当政府支出增加时,在支出乘数作用下,IS曲线右移量大于均衡收入增加量的原因在于,IS曲线的右移,在LM曲线向上倾斜时会使利率提高,从而通过投资需求作用减少了私人投资量,也就是存在政府支出增加部分挤占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因而均衡上入的增加量就小于IS曲线的右移量。2、(1)由L=M/P,因此LM曲线代数表达式为:Ky-hr=M/P即r=-M/Ph+(K/h)y其斜率为:K/h(2)当K=0.20,h=10时,LM曲线斜率为:K/h=0.20/10=0.02当K=0.20,h=20时,LM曲线斜率为:K/h=0.20/20=0.01当K=0.10,h=10时,LM曲线斜率为:K/h=0.10/10=0.01(3)由于LM曲线斜率为K/h,因此当K越小时,LM曲线斜率越小,其曲线越平坦,当h越大时,LM曲线斜率也越小,其曲线也越平坦。(4)若K=0.2,h=0,则LM曲线为0.2y=M/P,即y=5M/P此时LM曲线为一垂直于横轴x的直线,h=0表明货币与利率的大小无关,这正好是LM的古典区域情况。3、(1)L=M0.2Y=200Y=1000(LM方程)由I+g=s+t得140-5r+50=Yd-90-0.8Yd+50得Y=1150-25r(IS方程)由IS=LM得Y=1000,r=8代入I=140-5r=140-5×8得I=100。(2)当g=70美元得出Y=1300-25r(IS方程)IS=LM得Y=1000r=12代入I=140-5r=140-5*12=80得I=80。(3)存在挤出效应,因为LM垂直于横轴,即货币需求对利率弹性(h)为零,利率已高到人们再不愿为投机而持有货币。政府支出的任何增加都将伴随有私人投资的等量减少,政府支出对私人投资I的“挤出”是完全的。(4)图略4.(1)由y=(a+e-dr)/(1-b)=(100+150-6r)/(1-0.8)=1250-30r所以,IS曲线方程为:y=1250-30r又由y=m/k+hr/k=150/0.2+4r/0.2=750+20r所以,LM曲线方程为:y=750+20r(2)求IS和LM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可以得到:r=10;Y=950所以,当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为10%,收入为950亿美元。5.(1)由L=M得y=750+20rLM方程y=750+20rLM方程y=1250-30rIS方程解得r=10y=950\n当货币需求L’=0.25-8.75r,得LM方程y=600+35ry=600+35rLM方程y=1250-30rIS方程解得r=10y=950(图形略)(2)当M=170美元时,得LM方程y=850+20r或y=680+35ry=850+20rLM方程y=680+35rLM方程y=1250-30rIS方程y=1250-30rIS方程解得r=8y=1010解得r=114/13y=12830/13。图形(a)中的均衡收入增加到1010,利率下降到8,图形(b)中利率下降,均衡收入增加,但(a)中利率下降更多,因为(a)中LM曲线斜率大,即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h较小,货币需求变动一定幅度需要利率变动较大幅度,因此利率下降的更多一些。(a)中利率下降更多一些,IS曲线不变,所以带来更大的产出增加。6、1、(1)将c=60+0.8Yd,投资i=150,政府支出g=100代入y=c+i+g中,求得IS方程为:y=1150;货币供给m=200,;将L=0.2-10r,货币供给m=200代入L=m中,求得LM方程:y=1000+50r,联立y=1150;y=1000+50r可得均衡收入y=1150,均衡利率r=3,投资i=150。(2)政府支出增加到120,则会引起IS曲线发生移动,此时由y=c+i+g可得新的IS曲线为y=1250,与LM方程联立可得均衡收入y=1250,均衡利率为r=5,投资i=150。(3)可见政府支出增加时,投资无变化,不存在“挤出效应”。这是因为此处投资是一个固定值,不会随利率的变化而变化。7、(1)先求IS方程,根据s=i,得–100+0.2y=140–5r,解得方程为:y=1200–25r。再求LM方程,根据m=L得200=0.20y,即y=1000亿美元。可解得均衡收入y=1000亿美元,均衡利率r=8。(2)若货币供给从200亿美元增加到220亿美元,则LM曲线将向右平移100个单位(因为此时y=1100亿美元)。均衡收入y=1100亿美元时,均衡利率r=4,消费c=100+0.8×1100=980,i=140–5×4=120(3)由于L=0.2y,即货币需求与利率无关,只与收入有关,所以LM曲线垂直于横轴,从而也使得均衡收入增加量等于LM曲线移动量。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1)将c=800+0.8yd,i=200-5r,g=200代入y=c+i+g,整理得IS方程:y=3000-125r由L=m,有L=0.4y-100r=Ms/P=900/P,整理得LM方程,y=250r+2250/P,联立IS和LM方程,得总需求函数:y=2000+750/P(2)把P=1.5代入总需求函数,y=2500;把y=2500代入IS方程,利率r=4\n第二十一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1、劳动的国民收入份额为:1-0.25=0.75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所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论述题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弗朗科·莫迪利安尼提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认为,人们会在相当长时期的跨度内计划自己的消费开支,以便于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消费的最佳配置。从个人一生的时间发展顺序看,一个人年轻时的收入较少,但具有消费的冲动、消费的精力等消费条件,此时的消费会超过收入;进入中年后,收入会逐步增加,收入大于消费,其收入实力既可以偿还年轻时的债务,又可以为今后的老年时代进行积累;退休之后步入老年,收入减少,消费又会超过收入,形成负储蓄。2、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在假设总供给不变,物价水平不变,利率水平不变,投资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研究总需求的变化带来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其研究范围仅限于产品市场。IS-LM模型是在假定总供给不变,物价水平不变,但利率与投资水平都改变的情况下研究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如何共同决定国民收入。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是在IS-LM模型基础上研究总需求与总供给是如何共同决定国民收入,在该模型中,物价水平是可以改变的。第十四章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1、根据凯恩斯总需求决定理论,已有的收入、消费倾向、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预期收益和资本品价格是影响总需求从而影响国民收入量的因素。在社会经济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已有的收入、货币供给数量以及资本的供给价格可以视为常量,因而国民收入则主要取决于人们的消费倾向、对货币的流动偏好以及投资者对投资未来收益的预期。 对于发生在30年代的大萧条,凯恩斯理论给出的理由如下: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决定了消费不足。 (2)资本边际效率下降,即在萧条时期投资者对未来收益预期偏低决定了投资不足。 (3)流动偏好。当人们处于流动偏好陷阱时,经济中的货币需求趋于无穷大,无论货币供给多少,利息率居高不下,从而也导致投资不足。\n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的共同作用,使得总需求不足,最终决定均衡国民收入处于较低水平,从而使得经济出现萧条。2.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用来解释失业和经济危机。那么,什么是有效需求呢?所谓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时的总需求。总供给=消费+储蓄+税收+进口。因为本国的进口表示国外厂商的供给。总需求就是一定价格水平下的总支出,因为支出代表对一定产品的购买。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本国出口。凯恩斯认为,在现实经济中,总需求往往小于总供给。凯恩斯将这种现象称为"有效需求不足"。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的分析是: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三条永恒的心理规律,抑制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增长:1、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虽然消费随着收入一起增加,但消费总比收入增加得慢。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3、出于交易、谨慎和投机的需要,普遍具有"流动偏好"的心理。费需求不足使得储蓄增加,投资需求不足又不能吸收储蓄将其转化为投资,结果造成了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3.当处于均衡产出水平时,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我们先看下图:45°线ADIU>0ADEIBIU<0OYoY图13.3假设消费函数C=a+bYD税收函数T=T+tY,AD=C++=[a+++b(-T)]+b(1-t)Y.如图13.3所示.图中B线为没有计划投资I时的需求线B=[a++b(—T)]+b(1—t)Y,AD线和B线的纵向距离为I.45°线表示了收入恒等式.45°线与B线之差称为实际投资,从图中显然可以看出只有在E点实际投资等于计划投资,这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而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一般不为零.除E点以外,实际投资和计划投资不等,存在非计划存货IU,如图示;而在E点,产出等于零需求,非计划存货投资为0.4.(a)IS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产品市场中的一个均衡。于是我们可以从商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即总收入等于总支出来推导IS曲线,由给出的第一、二、三、四四个等式可得:Y=C+I+G=0.8×(1−0.5)×Y+900−50i+800⇒0.4×Y=1700−50i\n⇒Y=(1700−50i)/0.4=4250−125i这就是IS曲线。IS曲线表示产品市场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的组合。它描述了利率和收入的反向变动关系,利率下降会导致支出增加,从而厂商的实际产出增加,收入增加。(b)LM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了货币市场的一个均衡。于是我们可以从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即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来推导LM曲线,由第五、六个等式可得:M/P=L⇒500=0.25Y-62.5i⇒Y=(500+62.5i)/0.25⇒Y=2000+250i这就是LM曲线。LM曲线代表了货币市场处于均衡时候的利率与收入水平的组合,即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候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的组合。它描述了利率和收入水平的同向变动关系,收入增加会引起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增加,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会导致利率的提高,利率的提高又会减少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并使之重新回到原来的需求水平,与货币供给相等。(c)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代表了收入和利率的均衡水平。在这个例子中,有:IS=LM⇒4250−125i=2000+250i⇒375i=2250⇒i∗=6Y∗=4250−125i∗=4250−125×6=3500即均衡收入水平是3500,均衡利率是6。(d)在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处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在产品市场,自主支出等于实际产出等于总收入,在货币市场,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利率和收入都没有进一步改变的倾向。5、(1)简要说明产品市场均衡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2)画出IS曲线和LM曲线;(3)说明IS曲线和LM曲线的位置移动的意义;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试述IS曲线的斜率和LM曲线的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当LM曲线的斜率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即斜率越小,实行一项货币政策变动货币供给量,LM曲线发生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大;反之,IS曲线越陡峭即斜率越大,LM曲线的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货币政策效果越小。当IS曲线的斜率不变时,货币政策效果就取决于LM曲线的斜率。LM曲线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峭,货币政策使LM曲线移动导致的国民收入变动就越大,也就是说货币政策效果越大;反之,LM曲线斜率越小即LM曲线越平坦,LM曲线的移动对国民收入产生的影响就越小,即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2.如果社会已是充分就业,现在政府想要改变总需求的构成,增加私人投资和减少消费,但总需求不许超过充分就业水平,这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混合?运用IS—\nLM图形表达您的政策建议.如果社会已是充分就业,为了保持充分就业水平的国民收入不变,增加私人部门的投资,可采用扩大货币供给和增加税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组合.前者可使LM向右移动,导致利率r下降,以增加私人部门对利率具有敏感性的投资支出和国民收入,为了抵消国民收入增加超过潜在国民收入的状况,政府应配合以增加税收的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因为当增加税收进,人们可支配收入会减少,从而消费支出相应减少,这使IS曲线左移,使总需求下降,从而使国民收入水平下降.政府税收增加的幅度以国民收入正好回到潜在的国民收入为限,见图.在图中Y为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政府增加货币供给使LM移至LM,利率由r降至r,与此同时,政府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使IS左移至IS,国民收入维持在Y水平.在上述行为中,私人投资增加了,而么从消费部门相应下降了.rLM1E1r2LM2E2r0E3IS2r1IS1OY1Y混合政策的选择3.IS曲线和LM曲线怎样移动才能使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怎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才能做到这一点?一般而言,如果仅仅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即LM曲线不变,而向右移动IS曲线,会导致利率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如果仅仅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即IS曲线不变,而向右移动LM曲线,可以降低利率和增加国民收入.考虑到IS曲线和LM曲线的上述移动特点,如果使IS、LM曲线同方向和同等幅度的向右移动可以使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图17.3描述了这一情况.通过IS曲线向右移动至IS使收入从Y增加至Y,利率由r上升至r,但与些同时向右移动LM曲线,从LM移至LM,使利率从r下降至r以抵消IS曲线右移所引起的利率上升而产生的“挤出效应”,使国民收入更一步向右移动至Y\n.上述分析说明,松紧不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需要相互搭配使用(相机抉择).在本题中,是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一方面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总需求;另一方面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减少“挤出效应”,使经济得以迅速复苏、高涨.4.(1)增加税收,也就是说政府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IS曲线右移,使得均衡国民收入降低,降低就业;(2)降低利率,也就是说中央银行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得LM曲线下移,均衡国民收入上升,提高就业率(3)作出图形rLM1E2r2LM2E1r1E3IS2IS1OY1Y2Y3Y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相结合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1.一国的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控制货币供给量,再通过货币供给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消费与投资和整个宏观经济活动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就是货币政策。常见的调整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1).法定准备率法定准备率是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有力工具。法定准备率的变化会直接改变商业银行的过度储备,引起银行贷款数量的变化,遏制商业银行的贷款扩张企图,避免挤提的倒闭风险。由于法定准备率变动与市场上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成反比例关系,因此,中央银行可以针对经济的繁荣与衰退以及银根的松紧状况调整法定准备率。例如:在经济处于需求不足和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可以降低法定准备率,使所有的存款机构对存款只要求保留较少的准备金,在货币创造乘数的作用下,整个货币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会多倍的增加。降低法定准备率,实际上是增加了银行的可贷款数量。(2).贴现率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利率就是贴现率。\n贴现政策的作用,主要是掌握贷款条件的松紧程度和影响信贷的成本。当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时,意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的成本增加,将减少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的需求,造成货币市场信贷规模收缩,在货币创造乘数的作用下,使货币供给量多倍地减少;当降低贴现率时,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的成本就会降低,会激励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的需求,出现市场信用扩张,在同样货币创造乘数的作用下,货币供给量会多倍增加。中央银行调整贴现率,不仅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筹资成本,同时还间接地影响到商业银行对企业和个人发放贷款的数量,从而对企业和个人的投资与消费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贴现率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机制大体可概括为:贴现率上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贷款轻微下降,货币供给量有所减少;贴现率下降,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有所上升,货币供给量将增加。贴现率的变动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成反比关系,同市场利率的变动成正比关系。(3).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消费与投资即总需求而最终达到预定的经济目标的政策行为。公开市场业务的目的是改变经济体系中货币与证券的相对供给量,从而改变利率,使公众以改变了的利率决定其持有资产的形式。中央银行买入政府债券,等于减少了市场上的债券数量,这会使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公众才会愿意增加货币的持有量而减少政府债券的持有量,势必导致货币供给量增加。由于中央银行既可以将公开市场业务作为一种防御性工具使用,也可以把公开市场业务作为一种进攻性工具使用,由中央银行主动决定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的时间和数量,用以扩张或收缩信贷规模,通过货币供给量的调整来影响国民经济,达到预期的经济目标。因此,公开市场业务在西方国家被认为是最有效、最灵活的货币政策工具,也是最常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2.货币政策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一般是指经济发展的目标。如一定的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代表中央政府通过银行体系实施。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要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手段,一般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率等。由于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将会产生存款乘数;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将会产生货币乘数,又叫货币创造乘数。货币政策调控力度反映为货币政策效应,就是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化影响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变化程度。一般讲,货币供给的增加,可使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货币供给量的减少,能使利率提高、国民收入减少,这就是货币政策的效应。3.\n(1)财政政策就是要运用政府开支和税收来调节经济,在经济萧条的时期,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减税和增加政府支出,减税可以增加企业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增加消费和投资;政府支出的增加则直接刺激总需求,从而可能使经济走出萧条。在通货膨胀时期,政府则可以采取征税和减少政府支出的方式,遏制过多的总需求。因为,征税可以减少居民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减少政府支出则直接使总需求下降。财政政策的四大常用工具包括预算政策,税收政策,支出政策和公债政策。(2)自动稳定器功能的财政工具主要有累进所得税和转移支付。表现为:在经济繁荣的时候,通过累进所得税的增加和转移支付的减少自动增加财政税收,减少支出,遏制社会总需求;反之,在经济萧条的时候,财政又会通过累进所得税的减少和转移支付的增加,自动减少税收,增加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从而使得过热的经济降温,过冷的经济升温,国民经济因此而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就是财政收支的“自动稳定器”。但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是有限的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1)简要说明总需求的构成和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大体含义;(2)说明购买住房为投资需求,它会影响总需求。(3)作出图形表明,投资增加会引起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由AD1移动到AD2。(4)曲线变动的结果是GDP增加(由Y1增加为Y2),物价水平上升(由P1上升为P2)。2、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参数)。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且货币供给为已知的情况下,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水平。现用图1来说明怎样根据IS—LM图形推导总需求曲线。LM()LM()OyrIS\n图1OyPAD图1分上下两部。上图为IS—LM图。下图表示价格水平和需求总量之间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当价格P的数值为时,此时的LM曲线与IS曲线相交于点,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顺次为和。将和标在下图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现在假设P由下降到。由于P的下降,LM曲线移动到的位置,它与IS曲线的交点为点。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顺次为和。对应于上图的点,又可在下图中找到。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和IS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y和p。于是有许多P与的组合,从而构成了下图中一系列的点。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AD便是总需求曲线。从以上关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中看到,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中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相反方向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是向下方倾斜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1.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也叫作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总供给的减少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普遍和持续的上涨。当总需求曲线一定时,总供给曲线因成本提高而向左移动,于是在国民产出降低的同时,物价却上涨了。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原因有工资成本增长、利润增长和进口原料成本增加,与此相应,有三种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的理论。一种是关于工资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理论,第二种是关于利润推动通货膨胀的理论,第三种是关于原料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理论。工资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工资的上涨而引起的物价的普遍上涨。关于工资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理论认为,工会组织对增加工资的要求是引起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的原因。在工会组织的要求下,劳动市场成为不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市场,企业在许多工会会员失业的情况下,仍然支付高工资。由于工资决定中攀比原则的存在,没有工会的企业也支付高工资,因为工资低无法留住企业所需要的工人。于是,工资成本就会普遍上涨,导致物价普遍上涨,出现通货膨胀。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为实现更多的利润而提高价格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上涨。关于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的理论认为,垄断企业作为产品供给一方,不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是价格的操纵者,垄断企业能够操纵价格。操纵价格是一种能够得到高额利润的垄断价格。在操纵价格大量存在的条件下,会引起物价的普遍上涨,引发通货膨胀。原料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进口原料的价格提高而引起的物价的普遍上涨。关于原料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的理论认为,一国从外国进口的商品,有些作为原料进入本国的生产过程。当这种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后,本国的生产成本就会上升,推动本国物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n2.失业主要表现为摩擦型失业、结构型失业和需求不足失业等类型。如果把观察视野扩展到发展中国家以及体制转型国家,还可以发现与二元经济和体制转型相联系的特殊失业形态。失业的影响主要有1)经济代价:造成人力资源浪费。2)社会代价:给失业者及其家庭带来精神和心理伤害。3)政治影响:过高失业率还可能影响政治稳定。第二十一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1、关于经济增长的源泉,宏观经济学通常借助于生产函数来研究。宏观生产函数把一个经济中的产出与生产要素的投入及技术状况联系在一起。设宏观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式中,顺序为时期的总产出、投入的劳动量和投入的资本量,代表时期的技术状况,则可以得到一个描述要素增长率、产出增长率与技术进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方程,称其为增长率的分解式,即:式中,DY为产出的增长率;GA为技术进步增长率;GL和G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率。为参数,它们分别是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从增长率分解式可知,产出的增长可以由三种力量(或因素)来解释,即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换句话说,经济增长的源泉可被归结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以及技术的进步。有时为了强调教育和培训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贡献,还把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单独的投入写进生产函数。所谓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个人身上的获取收入的潜在能力的价值,它包括天生的能力和才华以及通过后天教育训练获得的技能。当把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单独投入时,按照上述分析的思路可知,人力资本也可以归结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2、离散形式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为:其中k为人均资本,y为人均产量,s为储蓄率,n为人口增长率,为折旧率。上述关系式表明,人均资本的增长等于人均储蓄sy减去项。项可以这样来解释:劳动力的增长率为n,一定量的人均储蓄必须用于装备新工人,每个工人占有的资本为k,这一用途的储蓄为nk。另一方面,一定量的储蓄必须用于替换折旧资本,这一用途的储蓄为。总计为的人均储蓄被称为资本的广化。人均储蓄超过的部分则导致了人均资本的上升,即,这被称为资本的深化。因此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可以表述为:\n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储蓄率上升,会导致人均资本的上升,而人均收入是人均资本的增函数,因而储蓄上升会增加人均产量,直到经济达到新的均衡为止。储蓄下降的结果则反之。另一方面,储蓄率的变动不会影响到稳态的增长率,从这点上说,储蓄率的变动只有水平效应,没有增长效应。新古典增长理论虽然假定劳动力按一个不变的比率n增长,但当把n作为参数时,就可以说明人口增长对产量增长的影响。如图1所示。yA’Akk’k图1图1中,经济最初位于A点的稳态均衡。现在假定人口增长率从n增加到,则图1—69中的线便移动到线,这时,新的稳态均衡为点。比较与A可知,人口增长率的增加降低了人均资本的稳态水平(从原来的k减少到),进而降低了人均产量的稳态水平。这是从新古典增长理论得出的又一重要结论。西方学者进一步指出,作为人口增长率上升产生的人均产量下降正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两个有着相同储蓄率的国家仅仅由于其中一个国家比另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率高,就可以有非常不同的人均收入水平。对人口增长进行比较静态分析的另一个重要结论是,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增加了总产量的稳定增长率。理解这一结论的要点在于懂得稳态的真正含义,并且注意到点和点A都是稳态均衡点。另一方面,由于点和点A都是稳态,故人口增加对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的增长率都不产生影响。\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