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7.00 KB
- 2022-08-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十一章边际效用学派第一节边际革命和边际效用学派概述一、边际革命1、西方经济学史上三次转折点的演变按照西方经济学界的一般意见,在最近200多年西方经济学史上,出现过三次较重要的“转折点的演变”,或者说“较重要的变革过程”。就是:①亚当·斯密革命即自由放任革命;(已讲)②杰文斯革命即效用革命或边际革命;(正要讲)③凯恩斯革命即宏观经济学革命。(后面讲)所谓革命就是对过去的传统的反叛。(提问:亚当·斯密革命是革什么的命?)我国的权威经济学家也归纳了西方经济学史上6次理论学术观点上的革命:①亚当·斯密经济学说的产生;②边际主义革命;③凯恩斯革命;④货币学派的产生;⑤斯拉法革命;⑥理性预期学派的挑战。2、什么是边际革命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经济学界发生了重大变化,“边际革命”兴起。19世纪70年代初期,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瑞士的瓦尔拉,他们三个人生长在不同的国家,居住在不同的地方,但几乎同时而又独立地提出了效用价值论或边际效用价值论,即提出商品的价值不是取决于劳动的耗费量,而是取决于人对效用的主观评价。以此为标志,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期间,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领域发生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它在西方经济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史称边际革命。二、边际效用学派的发展历程边际效用学派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参与创建、发展、宣扬边际效用价值论,并以此为基础的为数众多的人物和学派的统称,也包括运用边际分析工具和方法的经济学家。该学派以不同于传统经济学的面目出现,并很快得到传播,最后成为正统经济学的组成部分。边际学派的发展经历了先驱、产生、发展、归宿四个阶段。1、边际学派的先驱实际上在亚当·斯密之前,作为主流的古典经济学形成的过程中,边际主义也已开始萌芽。(经济学的发展从来就不是单行线)。实际上,效用价值的思想,在近代大致与劳动价值思想同时出现。先驱者一览表:①17世纪英国的巴尔本在《贸易概论》中,就已经提出了商品价值不是由劳动而是由效用决定的观点;②27\n18世纪中叶,瑞士数学家伯努里提出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的思想,尽管没有使用这样的术语。所以他被认为是边际效用概念的最初发现者。③意大利著名思想家加利安尼于1750年在《货币论》中提出了效用和稀缺性决定商品价值的观点原理,他说价值是由效用和稀缺两个名词来表达的两者配合而成的一种比率,这事实上是主观效用论和边际分析的开端。他还提出了“时差利息论”的思想萌芽。以上称传统的效用价值论。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30年代,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古典经济学占支配地位,效用价值论发展缓慢。19世纪30年代以后,古典经济学衰落,为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发展提出了机会和刺激,传统的效用价值论开始发展成为边际效用价值论。④英国的劳埃德被认为是明确以边际效用来说明商品价值决定的第一人。他对斯密的价值论提出置疑,认为价值就是“对所占有物品的估价”,而这又总是同物品的“特殊效用”有关,而“特殊效用”是指人在一定条件下对某种物品效用的主观心理感受。他还看到了这种特殊效用会随着人的欲望不断被满足而递减。可以说,劳埃德比较早地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某些基本思想。⑤爱尔兰的朗菲尔德提出了边际成本和边际需求概念。他认为价值决定于供求,决定供求的是生产成本和效用。生产成本包含劳动、土地和资本的“边际成本”,即在最不利条件下生产商品所花费的成本。在分析需求时,他提出了“需求强度”的概念,认为需求强度会因人因价格而异,而引起购买的总是其中强度最低的需求。这种“最低需求强度”论,其实就是后来的边际需求或边际效用论。⑥法国的古诺是第一个把数学方法运用到经济学分析中的经济学家,因而被看作是数理经济学的鼻祖。他也是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先驱者之一,他认为,在价格决定中,需求规律始终居于主导地位。他指出,“一般说来,一个物品越便宜,对它的需求就越大……价格下降,售卖和需求就增加。”他的贡献特别在于:他首次以D=F(P)公式概括需求法则,表示需求D是物品价格P的函数,并依此考察了垄断和竞争条件下的价格决定原理。这个公式后被普遍采用。⑦德国杜能是区位理论和农业经济学的先驱者,也是边际学派中边际生产力论的先驱者。他最先把边际分析从地租扩展到工资和利润,建立了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和边际生产力资本理论,从而提出了相当完整的边际生产力论。除以上名单之外,有些资料还罗列到了更多的名字。比如:英国的安德森—威斯特—马尔萨斯—李嘉图他们的级差地租理论实际上就是边际理论。还有法国的杜皮特、美国的拉德纳、英国的詹宁斯等,他们都使用了边际分析方法或提出了效用价值的观点。⑧最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经济学家戈森,他被认为是边际效用学派的直接奠基人。他在1854年发表的《人类关系法则及人类行为规范》中提出了戈森定律,奠定了边际效用学派的基础。戈森定律包括戈森第一定律和戈森第二定律。戈森第一定律:称为享乐递减法则,是根据经验归纳而得的享乐递减规律,包括两方面内容:首先,在对同一种物品的一次性消费中,消费者得到的享乐不断递减直到饱和为止。(微观经济学中的“吃馒头”的例子)。其次,消费者重复消费时,以后各次得到的享受依次降级。27\n前者称为“延长的享乐递减法则”,后者称为“重复的享乐递减法则”。戈森第一定律一般只指前者,也就是后来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戈森第二定律:是戈森第一定律的引伸,称为效用最大化规律或边际效用相等规律。在消费时间一定,可供消费的物品很多(品种、数量均多,但时间不足以使各种享乐都达到饱和)的情况下,消费者要达到最大享乐,就必须把这些物品全部部分的加以享用,直到每一种物品消费的最后单位所获得的享受量(边际效用)相等。(吃宴席)戈森定律是非常著名的,遗憾的是他的著作在他身前几乎无人问津,直到他临终前,他的书只销售了几本,他愤而停止发行,并予以销毁。(那么,戈森定律是怎样被发掘的呢?有两种版本的说法。一说是杰文斯在24年后通过朋友四年的搜寻才偶获一册,他在自己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给以高度赞扬,戈森才因此扬名。另一说是杰文斯的著作发表后才看到,非常赞赏。)戈森定律实际奠定了边际效用价值论以至后来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基础。2、边际学派的产生(奠基)19世纪70年代,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瑞士的瓦尔拉(有些书上又指法国的瓦尔拉,实际上其是法国人,但发表著作时是瑞士洛桑大学法学院的经济学教授。瑞士意见占多数。)几乎同时而又彼此独立地系统阐述了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思想,标志着边际效用学派的正式诞生,也标志着边际革命的兴起。三部著作:(英)杰文斯《政治经济学理论》1871年(奥)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1871年(瑞士)瓦尔拉《纯经济学要义》1874年西方学者常把1871年称为“边际革命”年,通过边际革命,直到马歇尔,最后形成所谓“新古典学派”。(后话)3、边际学派的发展19世纪80年代以后,边际效用学派进入发展时期。可以说,边际革命浪潮席卷了整个欧美理论经济学界。在三位边际革命奠基人的祖国或学术活动基地,涌现出影响巨大的奥地利学派和瑞士洛桑学派。以门格尔为祖师爷的奥地利学派拥有一批以维塞尔和庞巴维克为突出代表的门徒;以瓦尔拉为主的洛桑学派也有帕累托这样渊博和深邃的思想家。杰文斯虽然没有创建出一个学派,但他的学说在英国同样找到了大批热心的追随者。特别是边际主义学说在大洋彼岸美国不仅得到了迅速的传播,而且在克拉克等人手中还得到了极为重要的发展,这种发展终于使边际革命在比较完全的意义上得以完成。从理论内容上来看,边际革命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①对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深化和通俗化;②从基数效用论转向序数效用论;③边际生产力论的完成;④对包括边际效用论和边际生产力论在内的整个边际主义的不同形式的综合阐述。4、边际学派的归宿27\n边际主义学说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同它原本要反对的古典经济学融合或合流,正是在这种合流的形式上,边际主义思潮才似乎走向成熟稳定。到20世纪初,边际学派已从异端和支流成为近代西方经济学中继古典学派之后的新的主流学派,史称“新古典学派”,其创始者和最大代表者就是剑桥学派的首领马歇尔。三、边际学派产生的时代背景19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科技和经济迅速发展,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开始向垄断阶段过渡,出现了许多新的经济现象。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1873年、1882年、1890年、1900年连续爆发了四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在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基本确立并开始传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蓬勃展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公开和激化。在西方经济学界,反对封建势力、宣扬经济自由的古典经济学早已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并在20年代就走向了解体。当时在西方经济学界占据主流地位的是约翰·穆勒的折衷主义理论体系,但他既不能在理论上“修补”古典学派的缺陷,又不能在实践上解决新的经济任务,其正统地位摇摇欲坠,已不再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有效工具,资产阶级需要新的理论对资本主义制度及其运行加以说明。另一方面,西方经济学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选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接受他等于接受一份资本主义的死刑判决书;德国历史学派根本否认经济规律的存在,采纳它无异于自行取消理论经济学。在这样的理论危机面前,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家力图重建“真正的经济学”。边际效用学派的产生,适应了上述时代和理论的需要,它既维护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又保留了理论经济学的存在。边际效用学派的产生是与以李嘉图和约翰·穆勒为代表,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古典经济学相对抗的。而它的发展,则是以对抗马克思主义作为主要目标和特征的,确切地说,就是对抗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因此也具有辩护性。只是不排除他们在对某些具体经济现象或经济运行过程的分析中带有一定的客观实用性。四、边际效用学派的方法论边际效用学派在方法论上主张抽象演绎法,具有以下特点:①注重心理分析他们把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归结为人的无限欲望和资源的有限之间的关系。把人的欲望及其满足规定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出发点。②个人主义他们把社会看作个人的机械总和,认为独立的个体是复杂的社会经济的缩影。他们把鲁宾逊式的追求最大满足和利益的微观个体经济行为作为其理论分析的依据和典型模式③在具体分析方法上强调边际分析和数学分析五、理论基础——边际效用价值论27\n基本观点有:商品的价值是人对物品效用(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的主观评价;价值来源于效用,又以稀缺性为前提,其衡量尺度是边际效用;不能满足人的欲望的生产资料价值由其生产的最终消费品的边际效用决定;物品的市场价格是供求双方对物品效用的主观评价达于均衡的结果(包括马歇尔的局部均衡价格论和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价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最初被用于反对古典学派的劳动价值论,后被用于反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第二节奥地利学派是边际效用学派中最重要的一个学派,因其创始人门格尔及继承者维塞尔和庞巴维克都是奥地利人而得名,又因为他们都曾在维也纳大学执教,都重视心理分析,所以也称维也纳学派或心理学派。一、创始人——门格尔的经济学说1、生平与著作(1840-1921)门格尔的个人生活始终笼罩着一种神秘色彩。他出身于奥匈帝国的新桑地克,父亲是一个律师,母亲是一个富有的波西米亚商人的女儿。他曾在维也纳大学攻读法律和政治学,但短短几年时间里,写了大量短篇小说并在当地报纸上连载喜剧。1867年在克拉科夫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后进入奥地利内阁新闻机关任职,负责写关于经济条件和股票市场的报道。正是在这里,门格尔开始认识到主观需求在决定价格时的重要作用并着手改造经济理论。门格尔当时只有20多岁,非常年轻,就开始写他的革命性巨著,他为自己突破性的发现而兴奋,在“病态的兴奋中”疯狂的写作,在1871年他31岁时出版了他的著作。1871年是门格尔命运转折的一年。著作出版后他就辞去了政府职位,到维也纳大学的学院当了一名没有报酬的私讲师。两年后,他被任命大学法学和政治学的“特别”教授(相当于副教授,更高级别是普通教授即正教授)。没有一位经济学家像门格尔这样快速地获得成功。大多数创新者都要等一代人以后或者到老年的时候,理论才能被接受。杰文斯在他的理论被接受前就去世了,瓦尔拉花费了可观的钱财来宣传自己的思想,可直到一代人以后才被接受。但是门格尔的新理论在自己的国家被广泛接纳,使他在33岁时就当上了教授。门格尔是一位好老师,既能简明清楚地解释经济学,又能让最聪明的学生思考,所以颇负盛名。1876年他被聘为奥地利未来王位的继承人、皇太子鲁道夫的教师。但他讲的不是自己的理论,而是斯密的《国富论》。(因为自由放任思想与奥地利的干预政策相悖,他用斯密的理论来掩盖自己的主张)再后任教于维也纳大学,曾担任皇太子的导师、议会议员和通货改革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国民经济学原理》(1871年)从个人主观心理出发阐述了以边际效用论为核心的理论经济学的基本法则,奠定了奥地利学派的理论基础。(他把经济学分为理论经济学、统计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2、主要经济学观点①关于方法论27\n1883年门格尔发表了《社会科学尤其是政治经济学方法的探讨》一书,挑起了与历史学派首领施莫勒在方法论上的一场论战:就是抽象演绎法和历史归纳法之争,实际上是旧历史学派与古典学派在方法论上论争的继续。前面讲过,旧历史学派在19世纪中期发起了对古典学派方法论的批判。他们力主历史归纳法的观点,冲击了以抽象演绎法传统著称的英国经济学界。门格尔主张,理论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是抽象演绎法,历史归纳法只居次要地位。而把历史归纳法视为国民经济学唯一方法的施莫勒同年发表《政治社会科学方法》一文予以回击。翌年,门格尔针锋相对地写了小册子《德国国民经济学的历史主义缪误》随后,他们的追随者也纷纷投入论战,最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历史学派的让步而终结。他们承认抽象演绎法和历史归纳法都是研究经济学的必需方法,正如左脚和右脚都是行走所必需的一样。奥地利学派的抽象演绎法:从孤立个人出发的抽象法——把国民经济抽象为个体经济;用人类追求享乐、避免痛苦的心理解释经济行为;经济学成为考察消费的科学,(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消费—交换—生产—分配),经济概念成为以个人消费为中心的心理范畴,经济关系成为人与物之间的心理反映关系。①财货理论是边际效用论和时差利息论的前提和出发点。认为欲望和财货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提出了物品转化为财货的四个条件;A.人类对此物有欲望;B.此物品具有能够满足人类欲望的属性即效用(因果关系);C.人类对此物具有一定认识;D.人类能够支配此物以满足欲望。对财货进行了分类:第一级财货——享乐资料(低级)高级财货——生产资料(二级、三级)区分了经济财货和非经济财货:既能满足人类欲望,又相对稀少的财货,才是经济财货,也才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②边际效用价值论在财货论的基础上阐述了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基本思想,其追随者庞巴维克则将其完善和系统化。价值是人们对物品效用(物品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的主观评价;价值的成因是效用和稀缺性,其量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效用(最后增加1单位物品所具有的效用),而与社会必要劳动量无关。价值产生于消费领域,因而生产资料的价值是由消费品的边际效用来决定的。二、庞巴维克的经济学说门格尔1883年挑起的与历史学派关于方法论的论战,扩大了其学说的影响,一些早年受教于历史学派的青年学者纷纷转向边际经济学。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庞巴维克和维塞尔。1、生平与著作(1851-1914)早年在维也纳大学攻读法律,毕业后在奥地利政府任职,先后任莫斯布鲁克大学和维也纳大学教授,曾三次出任奥匈帝国财政大臣,曾任维也纳科学院院长。27\n主要著作:《资本实证论》(1888年),对门格尔的价值和价格理论作了通俗的阐述外,提出了“时差利息论”,为资本主义剥削辩护。《资本与利息》(1884年)和《马克思体系的终结》,批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生产价格理论。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以上两个方面,他是反对马克思最起劲的人。2、主要经济观点①主观价值理论体系边际效用价值论往往同庞巴维克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他在价值和价格理论上并没有什么新的观点,只是把门格尔的理论通俗化和系统化,构筑了一个主观价值理论体系。主观使用价值(直接使用对物主福利的重要性)主观价值(价值论)主观交换价值(换来的另一财货对物主福利的重要性)价值客观使用价值(即客观用途)客观价值(价格论)客观交换价值(即交换能力或购买力)②时差利息论——是把主观心理因素和时间因素结合起来说明利息的理论。为了说明利息,他把物品分为现在物品和未来物品。现在物品就是现在可以用来直接满足消费欲望的物品,包括现存的生活资料和货币;未来物品是不能直接满足现在的消费欲望,只有在将来才能满足消费欲望的物品,主要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也包括未来才能得到的生活资料和货币。他认为人们对现在物品的主观评价总是高于对同种等量的未来物品的主观评价,因而现在物品比同种等量的未来物品具有更大的价值,两者之间价值的差额就是利息。所以,利息就是时间的价格,是在等价交换中未来物品所有者付给现在物品所有者的价值时差的“贴水”,而利息量的大小与时间长短成正比。那么,为什么人们对现在物品的主观评价高于未来物品呢?有三条理由:A.未来供求状况可能发生变化;B.低估未来;(悲观、及时行乐)C.现在物品技术上的优越性。利息的形态分为三种:借贷利息:是一般形态。借:现在物品;还:未来物品。两者存在价值差额。企业利润:是特殊形态。生产资料和劳动:从现在物品转换为未来物品,出现时差,形成价值。耐久物品的租金:耐久物品的价值由一系列的不同时间的效用总和所决定,远期效用价值总是低于近期效用价值,产生差额,形成利息。(地租)三、维塞尔的经济学说1、生平与著作27\n(1851-1926)毕业于维也纳大学法律专业(庞巴维克的同学),先是历史学派罗雪尔等人的学生,最后追随门格尔。先任布拉格大学教授,后接任门格尔任维也纳大学教授。主要著作:《经济价值的起源与主要法则》(1884年),介绍和发展了门格尔的理论,把成本分析初次引入门格尔的体系;《自然价值》(1889年),吸取了英法边际学派的边际成本分析,发展了门格尔的生产要素价值和价格理论,创立了奥地利学派风格的边际生产力分配论。2、主要经济观点①创造了专门表达边际效用范畴的词语;(Grenznutzen,法语词;还创造了机会成本、经济计划等术语)②提出了生产要素价值决定的归算理论。奥地利学派认为,生产要素价值的决定原则与消费品不同,门格尔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基本思路,而维塞尔则作了系统论述,并发展为归算论。门格尔认为,生产资料的价值决定于它们所生产的最终消费品的边际效用,这是整个奥地利学派解决生产要素价值问题的基本思路。而生产要素是作为一个组合体来合力生产出消费品的。因此,由消费品的边际效用决定了组合体的价值之后,还必须进而决定各个生产要素的价值。门格尔提出了“缺少原理”,即假定生产要素组合体中缺少了某一要素,由此而减少的那部分产品价值,就是该生产要素的价值。显然,这个假设本身不能成立。维塞尔则提出了“归算方法”,采用联立方程式来确定生产要素的价值。X、Y、Z代表三种生产要素,根据其不同组合及产品收益标准,列出方程组。如:x+y=100x=402x+3y=260y=604y+5z=590z=70这里,产品价值在有关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问题,在维塞尔看来,也就是各生产要素在社会所得中应占的份额问题。所以,奥地利学派关于生产要素价值决定的理论也就是它们的分配理论,二者是同一个东西。评价:这个理论是不科学的,其前提即消费品价值是不确定的,而且它否认生产过程是价值形成和增殖过程,取消了对生产成本的计算,显然不符合现实,实质是萨伊“三位一体公式”的变种。第四节数理经济学派一、概述数理经济学派是边际效用学派的另一重要分支,它是边际效用论和数学分析方法相结合的产物,以在方法论上运用数学方法研究、论证和表述经济现象的规律为特征,因此得名。由于他们对于运用数学方法的态度不同,又可分为广义的数理经济学派和狭义的数理经济学派。广义的:泛指一般的运用数学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的经济学流派。他们在运用数学方法时,并不排斥其它的方法。(剑桥学派、瑞典学派)狭义的:专指以数学方法作为研究经济问题的唯一方法的经济学流派。主要代表是英国的杰文斯和瑞士洛桑学派的瓦尔拉、帕累托。还有几何学派(运用几何图形)和代数学派(运用联立方程式)之分。现在讲的是狭义的数理经济学派,他们在方法论上的特点是:27\n主张用数学符号和方法来表述、研究和论证经济现象及其相互依赖关系,并认为数学方法是研究经济学的主要方法,甚至是唯一方法。所以,他们借用函数概念表达经济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借用微积分语言来刻划经济规律,借用联立方程式来构造整个经济体系的一般均衡模型,等等。前述的法国古诺是数理经济学的鼻祖,德国戈森也是先驱者之一,英国杰文斯被认为是创始人。二、杰文斯的经济学说1、生平与著作(1835-1882)毕业于伦敦大学,曾任曼彻斯特欧文学院和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除政治经济学之外,他对哲学、逻辑学、自然科学一直保持着很大的兴趣,还讲授过哲学和逻辑学,出版过逻辑学著作。47岁时游泳时淹死。主要著作:《政治经济学理论》(1871年)2、主要经济学观点①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杰文斯有一句名言:“经济学是快乐和痛苦的微积分学”。这是他对经济学的一般观点,表明他主张主观效用价值论和数学方法。他用微积分语言明确表述了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他把效用U看成是所消费的商品数量x的函数U=f(x),并用效用函数的一阶导数du/dx=f′(x)来表示最后效用程度,即现有商品中最后增加的效用程度。(实为边际效用)他认为最后效用程度du/dx会随所消费的商品数量x的增加而减少。(实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而物品价值是由最后效用程度决定的。(实为边际效用价值论)他还提出了效用最大化的必要条件:du1/dx1=du2/dx2。(在两种不同的用途上,物品必须有相同的最后效用程度)②交换理论杰文斯的交换理论,是研究在一定的交换比例下,交换进行到什么程度才能使交换双方取得最大效用。但是在具体研究时他把上述命题倒过来,变成:为了取得最大效用,交换比率由什么决定。因此他的交换理论又是交换价值或价格理论,他通过一系列假定和数字推导,提出了一个交换方程式。假定甲、乙两人,分别有谷物a和牛肉b,甲用x量谷物与乙交换y量牛肉,结果甲有谷物(a-x),牛肉y;乙有谷物x,牛肉(b-y)。Φ1(a-x)yΦ2(x)Ψ1(y)xΨ2(b-y)Φ1(a-x):谷物对甲的最后效用程度;Ψ1(y):牛肉对甲的最后效用程度;Φ2(x):谷物对乙的最后效用程度;Ψ2(b-y):牛肉对乙的最后效用程度;用文字表述为:两个商品的交换比例,是交换完成后各个商品量的最后效用程度的比例的倒数。他根据交换方程式,进一步推出了最后效用程度支配交换率或价格的结论。三、洛桑学派(瑞士学派)27\n杰文斯是数理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但是他并没有在英国建立起一个数理经济学派来,真正的数理学派出现在瑞士的洛桑大学,所以称为洛桑学派,其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是瓦尔拉和他的继承人帕累托。1、瓦尔拉的经济学说①生平与著作(1834-1910)出身于法国,父亲是法国皇家卡茵学院哲学教授,后研究经济学。瓦尔拉在父亲指导下自修经济学,经历一番坎坷(屡次向大学求职未果)后,被瑞士洛桑大学法学院聘请为新设的经济学讲座教授。退休时,他推荐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接任其经济学教授职位,洛桑学派开始形成。退休后,他继续在洛桑从事经济学研究和写作,并担任名誉教授。主要著作:《纯经济学要义》(1874年)又译《纯粹经济学纲要》②主要经济理论瓦尔拉把经济学分为纯粹经济学、社会经济学和实用经济学,他原本计划分别写出三本书,可实际上只完成了《纯经济学要义》,其余两个方面只出了两本文集。他的纯粹经济学包括两个基本理论,一个是稀缺价值论,一个是一般均衡论,后者是建立在前者基础之上的。A.稀缺价值论:实际上就是他的边际效用价值论。门格尔及其奥地利学派、杰文斯、瓦尔拉,他们都阐述了边际效用价值论,但所使用的术语是不同的。门格尔最先论述了“边际效用”思想,但他并没有直接使用“边际效用”这个术语,后来是由他的继承人,奥地利学派的另一位主要代表维塞尔提出了“边际效用”一词,因此是奥地利学派直接使用“边际效用”术语,并认为边际效用决定价值的。杰文斯使用的是“最后效用程度”术语,认为“最后效用程度”决定价值。瓦尔拉则使用“稀缺性”术语。他认为价值来源于物品的稀缺性,任何东西只要是稀缺的,它就有价值并可交换。劳动也不例外,他说如果劳动有价值并可交换,那也一定是因为它是稀缺的,所以他反对劳动价值论。他也反对单纯效用论,指出效用并不足以创造价值,物除了有用之外,必须是稀缺的。他举出空气来说明(空气有用,但没有价值,因为不稀缺)。在他的理论中,“稀缺性”一词的含义是:一种商品任何一定数量的消费所满足的最后需要强度。这个“最后需要强度”就相当于杰文斯的“最后效用程度”,也就是门格尔的奥地利学派的“边际效用”。瓦尔拉在关于有效效用和“稀缺性”的论述中比较清楚地表明了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他把有效效用定义为“一种商品任何一定数量的消费所满足的需要总和”。他构造了一个有效效用曲线,说明当消费数量一定时,物品效用由稀缺性决定。由图可见:在有效效用曲线上,当消费数量为qa时,有效效用为0qaARa,对应的稀缺性是Ra;当消费数量为qb时,有效效用为0qbBRb,对应的稀缺性是Rb。注意:随消费数量的增加,其所满足的最后需要强度,即稀缺性减少。27\n他在讨论两种商品的交换价值时,以交换者取得最大满足为前提,推导出一个数学公式:raVar-商品的最后需要强度rbVbV-商品的交换价值表明:两种商品的最后欲望强度的比率等于交换价值比率。根据这个公式,他认为交换价值是由稀缺性引起的。B.一般均衡理论:一般均衡是指市场上所有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供求平衡),也是社会效用最大化的状态,这时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瓦尔拉一般均衡论的基本思想是:一种商品的需求(以及供给),不仅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也取决于其他商品(替代品或补充品)的价格。就是说,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以及供给量),不仅是其本身价格的函数,而且是整个价格体系的函数:D=F(P1、P2、P3……Pn)因此,某种商品的价格不能孤立地决定,而必须和其它商品价格联合着决定。当整个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都供求相等时,市场就达到了一般均衡。瓦尔拉根据数学上方程式数目等于未知数数目则可解出所有未知数的原理,认为只要列出同商品交换中未知价格数目相等的联合方程组(总供给=总需求),就可以解出一切商品在一般均衡状态下的价格,即均衡价格。瓦尔拉的一般均衡理论在经济学说史上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揭示了经济生活中各种产品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供求、相互影响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也揭示了通过竞争的价格机制对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大意义。2、帕累托的经济理论①生平与著作(1848-1923)是出身在巴黎的意大利经济学家,洛桑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获都灵大学工程学博士学位,曾任工程师和铁路公司经理等职。45岁时继任瓦尔拉在洛桑大学的教授职务。主要著作:《经济经济学讲义》(1896~1897年)《经济经济学教科书》(1906年)②主要经济理论他也探讨了经济的一般均衡问题,而且他的研究方法比瓦尔拉更优越,综合运用了理论分析、统计资料分析和数字技术。他的一般均衡理论比瓦尔拉的更为精致。其主要研究问题是:单个人在给定可得资源稀缺性和现存知识有限性的条件下如何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的需要。他有两方面独创性贡献:一是提出了序数效用论;二是引进了无差异曲线分析技术。序数效用论:在帕累托之前,数理经济学派以及整个边际效用学派都是坚持基数效用论,即认为效用就象重量、长度一样是可以度量的,两个效用量度之间的差是一个定量。但这一点并未得到证实,只是一个假设,因而使得边际效用理论让人觉得“主观感觉不可计量”,遭到批评。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的绝对数值的大小仍然不知道,两个效用量之间的差值大小也不知道,但可以通过对消费者的偏好调查,知道两个效用的相对水平的高低。无差异曲线:27\n是指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之点所构成的轨迹。(微观经济学中已讲)他曾说明他的无差异曲线是受到英国经济学家埃奇沃斯的契约曲线的启发。(他还提出了帕累托最优状态理论,福利经济学中讲)第五节美国学派克拉克的经济学说一、概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形成了两大支流,一个是以克拉克为首的理论经济学派即美国学派,另一个是以凡勃伦为首的制度学派,这两大学派以不同的姿态对待资本主义制度,泾渭分明。美国学派公开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企图从理论上论证资本主义的“公平”和“合理”;而制度学派则以“左”的姿态批评资本主义的某些缺点,力图以改良主义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二、克拉克学说的时代背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在经济上赶上和超过了西欧国家,工业跃居世界第一位,农业也有很大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展的同时,无——资的矛盾也日益尖锐,斗争此起彼伏。当时美国是西方国家中“劳工问题”极为严重、贫富两极分化最为突出的国家。在这种形势下,原来由西欧输入的旧经济学说已不适用,早期美国学派凯里的阶级利益调和论也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克拉克把凯里的阶级利益调和论与西欧的边际效用论结合起来,同时吸收了生产三要素论、资本生产力论、报酬递减论等,提出了新的阶级利益调和论,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从而形成了克拉克的经济学说。三、生平与著作(1847-1938)出身于美国罗德岛洲,毕业于安默尔斯特大学,曾留学于德国海德堡大学和瑞士苏黎世大学。在德留学期间,与庞巴维克一道师从历史学派的克尼斯。回国后担任过几所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直到退休。期间曾任美国经济学会的会长。他是边际效用学派在美国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财富的分配》(1899年)四、主要经济理论1、经济学的新“三分法”传统经济学有“三分法”——萨伊的生产、分配和消费;“四分法”——詹姆斯·穆勒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克拉克摈弃了传统的“三分法”或“四分法”,提出了自己的新的“三分法”——把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分为一般经济学、静态经济学和动态经济学三部分。第一部分一般经济学,研究“一般经济现象”和经济的“普遍规律”;第二部分静态经济学,研究静态社会下财富生产和分配的规律。所谓静态社会就是假定一切经济因素(人口、资本、技术、产业组织形式、消费倾向等)保持不变的社会。这是一种假想社会。27\n第三部分动态经济学,研究动态社会下财富生产和分配所发生的变化规律。所谓动态社会就是一切经济因素经常发生变动的社会。现实社会是动态社会。克拉克把静态经济学和动态经济学合称交换经济学,以区别于一般经济学。他认为一般经济规律是社会经济规律的前提,社会经济规律则是一般经济规律的应用。客观地说,克拉克的新“三分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2、边际生产力论(也称边际生产力分配论)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论是“生产三要素”论、“边际效用论”和“报酬递减规律”的混合物。他首先采用萨伊的“生产三要素”论,说明各种生产要素都具有生产力,都创造价值,都应从生产成果中取得相应的一份报酬;他把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扩展到劳动和资本,认为劳动生产力、资本生产力也是递减的,得出一个一般的“生产力递减规律”;然后他又把边际效用论同生产力递减规律结合起来,提出了边际生产力论。在他看来,劳动和资本也和其它物品一样,它们的价值也是由它们的最后单位所提供的效用(边际效用)决定的,而它们的边际效用就是它们的边际产品量,也就是边际生产力。概括起来说:劳动和资本的价值是由它们的边际效用决定的,即由它们的边际产品量,也就是边际生产力决定的。这就是边际生产力论。他运用边际生产力论来说明工资和利息。他认为工资是由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决定的,利息是由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决定的。他把土地看成是资本的特殊形式,因而地租也是利息的特殊形式,所以地租和利息有相同性质和决定规律。关于利润(指平均利润),在克拉克看来,是企业家组织管理企业经营活动的劳动报酬,应属工资范畴。企业利润是指企业收入扣除工资(包括平均利润)和利息(包括地租)等费用以后的余额,实际上是指超过一般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他认为企业利润只是个别企业家的额外收入,是技术进步的结果,是一种过渡性的超额利润,最终会消失,并且大部分转入工资中去。关于工资和利息决定的理论,克拉克是用同样的图线来进行分析的。如图:评价: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论抹杀了利息、利润的本质及其真实来源,掩盖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把资本主义美化为最合理的制度。这一理论成为资本家要求降低工资和削减税赋的理论工具。27\n第十二章制度学派第一节制度学派概述一、制度学派的产生和特点制度学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两大流派之一,它是德国历史学派在美国的变种,把历史学派的历史方法具体化为对制度演进的研究。制度学派和以克拉克为首的美国学派一样,是19世纪末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产物。在尖锐的阶级矛盾面前,克拉克吸取奥地利学派的思想观点和主张,提出了边际生产力论,公然地为资剥削制度辩护,主张自由放任。而制度学派则是以另一种面貌出现的,主要是吸取了新历史学派的思想观点和主张,采取制度分析的方法来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趋势,宣传社会改良,主张国家通过法律和经济措施来干预私人经济。制度学派的创始人凡勃伦感到,像当时流行的马歇尔和克拉克等人的传统学说那样公然粉饰现实,抹杀社会矛盾,鼓吹经济和谐,已无法令人信服地说明资本主义的现实情况,也就无法影响和吸引正在觉醒的劳动群众了。他认为,经济学只有承认现存社会制度的弊病,研究如何改良,才能为人们所接受,真正起到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作用。因此,凡勃伦的学说一开始就以“批评”传统经济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面貌出现。(故被视为异端)制度学派的影响深远,在其基础上于6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制度学派,已成为当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二、制度学派的基本特征1、研究对象(其主要特征之一)制度学派并不是一个有着共同的阐明经济规律的理论体系的流派,使他们构成为一个学派的基础,是他们的研究对象。制度学派主张研究“制度演进”的趋势,即主张以“历史起源的方法”研究“经济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以此了解当前的社会经济及其发展趋势。27\n他们认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源在于和经济生活有关的各种制度,又为制度所制约。但是,他们所讲的“制度”,与社会经济制度的科学概念完全不同。凡勃伦给“制度”下了一个定义:制度就是“广泛存在的社会习惯”。包括私有财产、价格、市场、货币、竞争、企业、政治机构、法律和谋利行为等。那么制度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按照他的推理,制度是由人们的心理动机和生理本能所决定的风俗和习惯形成的。可见,制度学派的经济学说是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的基础上的。2、理论基础在理论基础上,反对以往的边沁的“苦乐主义”心理学,而坚持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代替之,即以本能代替理智来解释人类一切经济活动,并由此论证资义制度的持续演进。“苦乐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类理智对经济活动的作用,认为人类经济行为受动机支配,而动机是对利害的权衡决定的。3、“进化论”的研究方法这是制度学派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他们否认经济理论的意义和普遍经济规律的存在。对古典学派的“自然秩序”观念,边际效用学派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新古典学派的均衡分析方法都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物的进化一样,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不存在适合于所有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变的自然规律。因此,凡勃伦提出“进化论的经济学”,主张研究制度的演变。4、用心理学来解释制度的起源,用庸俗进化论来说明制度的演变他们根据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庸俗进化论,把生物界的生存竞争、自然选择、自然淘汰规律用于说明人类社会,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应付外界环境的心理反应过程,由此断言:社会发展如同生物界一样,只是渐进演化,只有量变,而没有突变和质的飞跃。结论:制度既然是由许多因素长期积累演化的结果,当现存制度出现弊端时,就只能采取改良主义办法,促进制度进化,而不应采取革命手段把它推翻。5、政策主张在政策主张上,制度学派反对以往流行的经济自由主义,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三、制度学派的发展演变制度学派的发展演变,可以清理出这样一条线索:1、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的旧制度学派,即以凡勃伦、康蒙斯、密歇尔为主要代表的制度学派;2、从旧制度学派到现代制度学派过渡期的制度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贝利、米恩斯、艾尔斯和克拉克等;1、战后出现的现代制度学派。又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加尔布雷斯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他们继承凡勃伦为代表的旧制度学派的传统,在当代西方经济学中有很大影响;另一派是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它既有别于旧制度学派,又有别于加尔布雷斯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其主要代表科斯获199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诺斯成为1993年诺贝尔奖得主,使这一派的影响大增。第二节旧制度学派27\n一、旧制度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1、创始人和主要代表凡勃伦生平:(1857-1929)出身于美国中部农村的挪威移民家庭。在霍普金斯大学和耶鲁大学学习过,曾是克拉克的学生,最后从耶鲁大学研究院毕业。在校学习期间,曾涉猎哲学、心理学、自然历史、考古学和生物学等领域,这对他后来经济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毕业头几年他没有找到合适的职业,后来先后在康奈尔、芝加哥、密苏里大学任教。由于他的学说和当时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正统观念不同,所以他总是遭到排挤打击,晚年影响才开始扩展开来。主要著作:《有闲阶级论》(1899年),《企业论》(1904年)等6部。2、其他主要代表康蒙斯和密歇尔。康蒙斯是凡勃伦的同辈,他以研究劳工问题而出名。主要著作有:《劳动立法》(1918年)、《制度经济学》(1934年)等。《制度经济学》是代表作,非常著名。密歇尔是凡勃伦的学生,他把经济危机及其有关问题作为主要研究课题。主要著作有:《商业循环问题及其调整》或译《经济周期》。他们三人的理论侧重点不同,各自在不同领域作出了贡献。凡勃伦强调对社会文化、心理和习惯的分析,特别是科技进步对“制度”的影响,被称为社会心理学派。康蒙斯强调国家、法律等因素对制度的重大作用,被称为社会法律制度主义。密歇尔也强调制度因素的作用,但以经验统计的分析为依据,因此被称为经验统计制度主义。二、凡勃伦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凡勃伦认为,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有两个主要制度:生产技术制度和私有财产制度;生产技术制度来源于人类改进工艺的本能,私有财产制度来源于人类获取利益的本能。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技术制度表现为“机器利用”,私有财产制度表现为“企业经营”。资本主义社会实际是“企业经营”支配下的“机器利用”。“机器利用”的全部目的是无限的扩大商品生产;“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使企业主获得最大的利润。这两个制度之间存在着矛盾。表现在:“机器利用”要求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而“企业经营”则旨在利用价格制度获取利润,限制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导致经济萧条。凡勃伦认为,“企业经营”和“机器利用”之间的矛盾是资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弊端的根源,造成了资义经济的不稳定和经济危机。怎样解决这一矛盾呢?凡勃伦开出的药方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人员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他们已成为能与企业家所代表的“有闲阶级”、“不在所有者”相抗衡的力量。只要他们联合起来,形成由工程师、科学家、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人员委员会”的新制度,由他们掌握经济控制权,就能克服资义的弊病,使经济稳定发展。评价:掩盖了资义的剥削关系和基本矛盾;但强调了科技和专家的重要作用。第三节新制度学派27\n一、新制度学派概述新制度学派是旧制度学派的继承和发展,是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滞胀”和凯恩斯主义衰落的产物。它继承了旧制度学派的“凡勃伦传统”,即两点:一是批判正统的经济学,主张经济学研究应以制度为对象,以制度的演进过程为基本内容;二是批判资本主义的弊病,主张从制度或结构上改革资义社会。因此被视为“异端”。新制度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包尔丁、格鲁奇、贝尔等,还包括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英国经济学家甘布尔、法国经济学家皮鲁等总多人物。新制度学派与旧制度学派一样,也不具有严格、统一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它的一些重要代表人物的理论都自成体系,但他们都继承了凡勃伦的传统,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制度)、研究方法(演进的、整体的方法)和价值判断标准(经济增长怀疑论)方面,有一些基本的共同特征。二、加尔布雷斯的制度理论和政策主张加尔布雷斯是当代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同时又是一个哲学家、教授、作家、杂志编辑和外交家。他的主要著作有:《丰裕社会》、《新工业国》、《经济学和公共目标》等。在这些著作中,他最先从理论上探讨了“工业化以后社会”的问题,创立了他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并提出了改革建议。他因此成为著名经济学家。1、企业权力结构论他认为,现代美国的企业结构是“成熟的公司”(大公司)和“原有的企业”(中小企业)并存。虽然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但它们是分散的,只能听命于市场的供求力量,没有能力去操纵价格和支配消费者。对经济起决定作用的是那些规模庞大、技术复杂、投资巨大的大企业,而大企业实力雄厚又来源于企业权力的转移和公司新目标的形成。不同的企业,内部的权力结构是不一样的。原有企业规模较小,权力掌握在股东手中;成熟企业规模巨大,权力从股东手中转移到了新的“技术结构阶层”即“专家组合”手中。因为权力是属于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现在专门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所以权力也就转移到了掌握专门知识的“专家组合”手中。“专家组合”由经理、科学家、工程师、会计师、律师等构成。另一方面,由于继承、遗产税、慈善行为等原因,股东持股比例越来越小,股权越来越分散。企业权力掌握在股东手中,企业目标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企业权力转移到“专家组合”手中,企业目标就不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了,因为从利润最大化中得到最大好处的是股东而不是专家组合。专家组合的目标一是保护性目标,即排除外来对决策的干扰,追求适当利润,这样既不用承担过多风险,又不致使股东卖掉股票;二是积极性目标,就是保持企业的稳定与发展,从而使公司有较高的增长率,扩大公司规模,增加技术结构阶层的收入。2、二元体系结构论27\n加尔布雷思从企业权力结构中引出了二元体系论,认为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当中存在着二元体系即计划体系和市场体系。所谓计划体系,是那些有组织的、由若干大企业组成的经济,它们有权控制价格,支配消费者,从而用生产者主权代替了消费者主权,并且和政府关系密切。所谓市场体系,是那些大量分散的小企业和个体生产者组成的经济,它们受市场力量支配,无法控制价格和支配消费者。市场体系所使用的动力、燃料和机器等是计划体系提供的,计划体系是市场体系产品的重要买主,所以两者相互依赖。但计划体系力量强大,市场体系力量弱小,两个体系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二元体系的存在,是现代资本主义这个“丰裕社会”仍然存在贫穷、罪恶等各种矛盾和冲突的根源。首先,它造成社会经济各部门发展不平衡。计划体系中的生产发展过快,而市场体系中的生产却十分落后。其次,它造成两个体系间人们收入不平等。计划系统向市场系统购买产品和劳务时,可以压低价格;而向市场系统出售产品时,可以抬高价格,再加上计划体系和政府关系密切,使两个体系的得益不均等,大企业富裕,小企业贫困。此外,二元体系还给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一系列其他问题,例如因汽车、化工、塑料等产业过度发展而导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军火生产膨胀(这些产业都属于计划体系),但公共服务部门落后、城市衰败等。因此,他认为必须对资本主义二元体系进行“结构改革”:第一,加强市场体系的权力,基本途径是运用政府的立法和经济措施,提高市场体系中那些分散小企业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其保护能力。第二,减少计划体系的权力。例如,限制计划体系中大企业的过度发展,管制计划体系的价格,不使计划体系的目标侵犯公共目标,防止他们损害市场体系的利益和消费者利益。他认为,通过这样的改革,就可以使两个体系的权力和收入实现均等化。3、信念的解放他的所谓“信念解放”,就是指摆脱当前西方教科书上对政策目标的解释(经济增长。认为商品生产并非越多越好,香烟生产越多,得癌症的人也越多;汽车生产越多,交通事故也越多,空气和环境污染也越严重),以及企业高级经理们和政府官员们对经济增长的宣传影响,使人们从一切错误的信念中解放出来,重新树立对人生的看法,选择生活的道路,确立应当争取的正确目标。“信念解放”是他整个社会改革计划的重要的起点。三、缪尔达尔的制度理论和政策主张缪尔达尔是著名经济学家,也是瑞典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这里只介绍他的制度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1、“循环累积因果联系”理论缪尔达尔认为,经济学应该是规范的,而不是实证的,价值判断的标准应该是社会的平等和经济的进步。他运用整体性的方法,对经济、社会和制度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在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中,社会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某一个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个社会因素的变化,后者反过来又加强了第一个因素的变化,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的那个变化的方向发展。所以社会经济各个因素之间不是守恒或趋于均衡,而是循环运动,而且是一种具有累积效应的运动,这就是他的“循环累积因果联系”理论。他认为这个理论具有普遍的适用意义。他指出,事物之间的“循环累积因果联系”,不仅存在着上升的循环累积运动,即“扩展效应”,(良性循环)也存在着下降的循环累积运动,即“回荡效应”。(恶性循环)缪尔达尔认为,由于存在着“扩展效应”和“回荡效应”27\n,国际贸易会加剧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因为发达国家技术先进、产品廉价,所以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廉价的进口商品必然冲击发展中国家的相关产业,从而导致该国经济遭受打击,使社会经济衰落。显然在他看来,国际贸易对发展中国家产生的是“回荡效应”,所以并不像正统经济学家所讲的那样国际贸易的扩大必然对贸易国双方都是有利的、和谐的。只有在两国工业化水平比较接近时,国际贸易才是互利的。2、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改革主张根据“循环累积因果联系”理论,缪尔达尔认为影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产量和收入、生产条件、生活水平、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制度、政策等方面,因此改革要考虑方方面面,而不能仅仅考虑经济因素。发展中国家社会改革的基本目标应该是实现“社会平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提出了下列改革主张:权力关系的改革——发展中国家存在特权集团,他们只为自己谋利,不关心国家发展。所以,国家要发展,就要把权力从特权集团手中转移到下层大众手里。实现工业化、重视农业的发展——工业化是首要目标,但为了扩大就业,重视农业是大势所趋。实行土地改革——原有土地所有权制度限制了农民的积极性,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因此要改革,如土地平均分配、组织合作农场或土地国有化。节制生育。教育改革。制订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主张用计划干预市场经济活动,促进社会过程的上升运动。但反对照抄照搬发达国家模式,也发对在不平等条件下实行自由贸易。第四节新制度经济学派一、新制度经济学派概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以科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开创了以交易成本和产权分析研究制度问题的新思路。这种思路既不同于以凡勃伦、康蒙斯、密歇尔为代表的旧制度学派,也不同于以加尔布雷思、缪尔达尔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被称为“新制度经济学派”,亦称“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他们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逻辑与方法,(理性人假定、稳定偏好、均衡或最大化分析)注重从微观角度研究制度的构成、运行以及制度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拓展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应用领域,使新古典经济学获得了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新的解释力。(属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中的一个流派,与早期制度学派主张国家干预截然不同)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罗纳德·科斯、道格拉斯·诺思、奥利弗·威廉姆森、阿尔钦、哈罗德·德姆塞茨、罗伯特·托马斯、兰斯·戴维斯、张五常等。其中科斯和诺思是这一学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20世纪90年代初,科斯和诺斯相继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使这一派的影响达到了顶峰。科斯1910年出生于英国的威尔斯登,1932年在伦敦经济学院获得商学士学位,1951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英国的敦迪经济学院、利物浦大学、伦敦经济学院任教。后移居美国,先后任教于布法罗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他一生著述不多(很少),但质量很高。其中的《企业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已经成为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开山之作,经济学的经典著作。1991年,科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27\n诺思1920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剑桥,1942年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文学学士学位,1946年开始在本校任教,1950年任华盛顿大学教授,1952年在母校获博士学位。1961年起,先后担任华盛顿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莱斯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教授。他还先后担任过《经济史杂志》副主编、美国经济史学会会长、西部经济协会会长。他的《1600-1850年海洋运输生产率变化的原因》一文,被认为是制度创新理论的重要开创性著作之一。1993年,诺思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新制度经济学派也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规范化的理论体系,其理论主要表现在产权、交易成本、经济组织和制度变迁等方面。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1、《企业的性质》——理论基础之一1937年,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一文问世,这篇文章被西方经济学界称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开山之作,也是他199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主要依据之一。(该文发表时科斯只有27岁,实际上他的思想形成时只有21岁)在该文中,科斯指出,企业是市场的一个替代,当市场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时,企业一定能取而代之。这是因为,价格机制的运作也是有成本的,不仅发现价格、举行谈判、草拟合同会涉及交易成本,而且进行监督、解决争端等也必定成本高昂,因此,交易成本的存在暗含着这样一个事实——在市场之外一定还有可供选择的协调人们活动的方式。如果将这些市场交易“内部化”成一个企业,那么,就只需某一生产要素与其他合作性要素签约,市场交易中一系列合约将被一个合约替代。这样,在企业内部,行政命令就能替代在市场中要素组合过程时的讨价还价过程,显然,这将有助于节约交易费用。当然,企业的运作也有成本,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企业家从事监督、管理的费用也将随着上升。于是,当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它在公开市场上完成交易所需的成本时,企业便会达到它的最佳规模。《企业的性质》阐述了这样两个方面思想:第一,一种组织或者制度,不管它是企业还是市场,抑或是价格机制,均具有运行成本或交易费用,这无疑突破了新古典经济学所谓的零交易费用假定。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企业仅等于生产函数本身,其组织涵义被完全舍弃。而按科斯观点,如果交易费用为零,或者可以忽略不计,那么,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毋须存在。但问题是,在现实交易过程中,交易费用不仅不能忽略,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均衡结果。第二,科斯对企业性质的阐述表明,企业不仅能作为一种生产的制度安排,而且同市场一样,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经济组织。这样,经济组织的具体形式不再是既定的,或者外部加强的既成事实,而是人们可以选择的某种制度安排。人们将如何在这些替代性的经济组织之间进行取舍呢?显然,交易费用将成为关键性的解释变量。合观两者,可以发现,“企业的性质”最为重要之处就在于它提出了一个新古典经济学所忽视的重要问题——交易费用,而该重要问题使科斯等人试图建立的新学派更加现实。2、《社会成本问题》——理论基础之二1960年,科斯的第二篇划时代的经典之作《社会成本问题》问世,这篇论文同样被公认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奠基性文献。27\n在这篇论文中,科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考察了外部效应问题。本世纪初著名英国经济学家皮古首次将外部效应问题引入新古典理论。他主张,当私人净收益和社会净收益发生偏离时,国家可对造成负外部效应的一方征税,以使外部效应内在化,这样达到私人净收益与社会净收益相等,资源配置最优化。而科斯对外部效应问题的分析结论是:假定不存在交易费用,初始产权界定清晰,那么,不论造成负外部效应的一方是否有权这样做,当事人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都将产生有效的资源配置结果。这个重要结论后来被斯蒂格勒概括为“科斯定理”。“科斯定理”可以这样表述:在交易成本或费用为零的状态下,不管产权起初是如何界定的,市场交易都将导致资源配置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从表面上看,科斯定理似乎并未对外部效应问题给予正面回答,然而科斯真正要阐述的是——由于现实世界中的交易费用不可能为零,也不可能忽略不计,而且在许多场合往往十分高昂,因而产权安排对资源配置来说极为重要。产权的明确界定有助于确定谁该向谁支付使用它的费用,从而使得产权本身能够进入市场交易并获得市场价格。外部效应的不利影响主要源于在许多场合往往无法给外部效应定价,或者定价的费用太高,致使市场机制失灵。产权界定的功能便在于使外部效应内在化。科斯定理还有一个隐含的推论:如果交易是有成本的,产权的初始界定会影响到交易是否成功,进而对资源配置的结果产生影响,交易成本就成为决定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变量。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现实经济活动中,产权安排不仅影响产权转让和重组的市场交易,而且还将直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因而就可以通过法律对产权进行合理界定和安排以及选择经济组织形式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而无需抛弃市场机制或引入政府干预。产权的重新安排能够改进效率,同时也将对当事人的财富分配产生重要影响。(我国国企改革:从所有制到收入分配制度)三、新制度经济学的框架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围绕交易成本、产权和科斯定理等核心范畴和概念,建立起了基本框架。由三个关系很近的理论所组成:①交易成本经济学——将交易成本概念运用于分析企业制度和市场制度。主要贡献者是康蒙斯、科斯和威廉姆逊。②产权经济学——研究产权的本质及其与资源配置的关系。是循着科斯的思路,由德姆塞茨、阿尔钦等创立和发展的。③新经济史学(制度变迁理论)——从制度变迁视角探讨经济发展历史过程。提出者是美国经济学家诺思、戴维斯和汤玛斯。此外,还包括经济分析法学等分支学科。27\n第十三章马歇尔的经济学说第一节概述马歇尔是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著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由于马歇尔及其追随者庇古、罗宾逊等长期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故又被称为剑桥学派。19世纪末,英国传统经济理论面临边际效用学派的严峻挑战,又遭历史学派的大肆评击,更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毁灭性打击。马歇尔对19世纪70年代以前的英国资产阶级经济理论兼收并蓄,用折衷主义的手法,把各种经济理论融合在一起,建立起一个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学体系。(这是继约翰·穆勒之后经济学史上的第二次大综合。)由于马歇尔的学说继承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传统,又吸收了边际效用学派的观点和方法,故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宣传这种学说的经济学家被称为新古典学派。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马歇尔的经济学说在英国经济学界占统治地位达40年之久,对现代西方经济学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的许多理论,都是来源于马歇尔的学说。一、生平和著作生平:(1842—1924)出身于一个英格兰银行职员家庭,他的父亲原打算把他培养成一名传教士,所以他幼年时宗教信仰很强。上学后他对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有兴趣,后进英国剑桥大学攻读数学,毕业后任剑桥大学数学讲师,还研究过物理学、哲学,后来转向经济学研究。曾留学德、美。后曾任布里斯托尔大学学院主任兼经济学教授,牛津大学经济学讲师,最后回剑桥大学任经济教授,直到退休。退休后仍继续从事研究和著述。主要著作:《经济学原理》(1890年)、《工业经济学》(1892年)、《工业与贸易》(1919年)、《货币、信用与商业》(1923年)。其中最主要的著作是《经济学原理》,该书一直被资产阶级经济学界视为“划时代的著作”,把它同斯密的《国富论》、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约翰·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相提并论。二、学说产生的历史条件马歇尔在英国经济学界活动的时期,正是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当时的英国,已从世界上第一位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退居到美、德之后。新兴的英国垄断资本,为了保持在国内外的经济地位,加强了对工人的剥削,阶级矛盾不断加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27\n一方面,随着向垄断阶段的过渡,英国资义经济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需要加以说明;另一方面,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在传统经济学(约翰·穆勒)和边际效用学说都失效的情况下,马歇尔的学说应运而生。三、经济学说的特点总的来说,马歇尔的经济学说具有一种折衷主义的综合理论体系的特点,他最先把政治经济学中的“政治”一词去掉,改称经济学。但一般所讲的马歇尔经济学说的特点,是指他的方法论的特点。他的学说的地位和影响,与他的方法论特点是分不开的。1、强调心理因素对经济生活的作用马歇尔的经济学体系是以主观心理因素为基础的。他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财富,同时也研究人的学问。他所说的研究人,就是研究人的动机。他认为,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在日常生活事务中最有力、最坚决地影响人类行为的那些动机。他把人类心理动机归结为两种形式,即“追求满足”和“避免牺牲”;前者是促使人们进行某种经济活动的动力,后者是制约人们某种经济行为的阻力;人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由这两种动机所支配,以这两种动机为基础的。他还认为,这些动机虽然无法直接衡量,但可以通过货币来间接测定,即能用一个人得到满足而宁愿支付的一定数量的货币额来衡量。2、用“连续原理”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马歇尔也运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庸俗进化论来分析社会经济问题,提出了所谓的“连续原理“。“连续原理”有两层含义:第一、经济事物之间只有数量差别,没有质的区分。各种经济现象之间只存在着数量的连续关系,没有性质上的严格区分。如正常价格和市场价格,资本和非资本……第二、经济事物之间只有函数关系,没有因果关系。各种经济因素只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非逐一决定(甲→乙、乙→丙、丙→丁……)的连锁因果关系。(所以他只分析经济范畴量的增减,而不研究质的变动。)3、重视“边际增量”分析法的应用在“连续原理”基础上,马歇尔进一步引伸出了他的“边际增量”分析法。其内容是:产品的生产、交换和分配同产品的“边际增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连续函数关系;在需要不变的条件下,任何一个生产要素使用量的增加超过一定的“边际”,就会产生递减的报酬;在供求平衡的条件下,一物的边际生产量的增加会被它的生产费用的相应增加所抵消。他不仅同杰文斯、瓦尔拉一样用边际增量来分析价值,而且还把这一分析方法推广到其他经济问题上,如生产中资源的配置、生产要素的配合及替换、国民收入的分配等。这对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有很大影响。4、运用静态局部均衡分析方法马歇尔在运用“边际增量”分析法时,又把数学中的函数关系、力学中的均衡概念引入经济学中,提出了一种静态的、局部均衡分析方法,来说明各种经济指标的数量决定。27\n他所谓的“均衡”就是相反力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均势。(或叫平衡)经济现象非常复杂,如果一次把所有变动因素都加以研究,非常困难。他主张把复杂问题分解,假定其他条件不变,逐步解决局部问题,最后解决整个问题。这就是所谓静态(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局部(分解后某一部分)均衡分析方法。局部均衡是相对于一般均衡而言的。(一般均衡——瓦尔拉、方程组、若干未知数)(局部均衡——假定某些未知数为常数、一个方程、一个未知数)实际上,马歇尔并不排斥一般均衡分析,他只是在价格理论中严格采用局部均衡分析,在分配论中,实际上包含了一般均衡分析成分。第二节马歇尔的经济理论一、均衡价格论它是马歇尔经济学体系的核心和基础。马歇尔认为价值就是交换价值,其货币表现就是价格。所以他把研究重点放在价格上,力求说明市场上供给和需求两种相反作用如何达到均衡,从而决定商品价格的。在价值(价格)决定问题上,他既反对边际学派单从需求方面来说明,也反对传统经济学单从供给方面说明。他认为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价值。他把需求具体化为需求价格,把供给具体化为供给价格,并引导出均衡价格。总的说来,马歇尔的价值决定理论是一种供求决定论,他用边际效用论来说明需求,用生产费用论来说明供给,再用需求、供给的局部均衡来说明均衡价格的形成。1、需求理论①需求规律、需求表、需求曲线他认为需求是欲望的满足,而人的欲望是由物品的效用来满足的。他区分了全部效用和增量效用。认为随着所有量增加,全部效用也增加,而增量效用是递减的。如人在买东西时有一个边际购买量(刚刚被吸引购买的那一部分),边际购买量的效用就是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但是边际效用是人的主观需求,无法直接衡量,于是他就间接地用购买者愿意支付的货币数量,即需求价格来加以衡量,于是需求转化为需求价格。所谓需求价格是指消费者对一定量商品愿意并能支付的价格,由边际效用决定。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需求价格随商品数量的增加而递减。由此,马歇尔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转化为边际需求价格递减规律,并从中得出普遍的需求规律: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少;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多。两者呈反方向变动。(提问:需求规律有没有例外?“吉芬效应”→显示身份、地位的侈奢品、廉价的生存必需品。)用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来表示。②需求弹性27\n是马歇尔对需求规律的进一步研究,是衡量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的理论。如果价格升降引起的需求量变动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就叫需求弹性大,反之就叫需求弹性小。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药品需求弹性小,高价品、侈奢品需求弹性大,但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很多,马歇尔区分了四种不同情况。③消费者剩余他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概念:“他宁愿付出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价格,超过他实际付出的价格的部分,是这种剩余满足的经济衡量。”2、供给理论供给和需求是相对应的,马歇尔在分析了消费和需求以后,接着分析生产和供给。他对供给的分析,立足于生产费用论。同样,也是以主观心理为出发点。他认为商品的供给取决于生产费用,生产费用包括劳动和资本。他所说的劳动,不是客观的劳动量的耗费,而是主观心理的反映,他称之为“负效用”(对劳动的厌恶和反感);他把资本也变成一个心理范畴,叫“等待”,是资本家的牺牲。生产商品时的“负效用”和资本的“等待”的总和,就是真实生产费用。由于“负效用”和“等待”都是无法衡量的心理现象,于是他又借助货币来作为衡量尺度,以货币生产费用来说明供给,供给→供给价格。所谓供给价格是指生产者提供一定量商品所愿接受的价格,由生产费用决定。供给价格随边际生产费用的增减而增减。一般说来,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多;价格越低,供给量越少。两者是同方向变动。他同样用供给表、供给曲线来说明。同样地,他在分析价格和供给量关系时,提出了供给弹性的问题,供给弹性就是价格变动引起的供给量变动幅度或比率。3、均衡价格的形成马歇尔把需求和供给结合起来,说明均衡价格的形成。均衡价格就是当需求和供给趋于平衡,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均衡价格的形成(人大资料P96)马歇尔还引入了时间因素,从动态角度分析均衡价格的形成,把均衡价格分为三类:①暂时的“市场价格”,需求起主要作用;②短期的“次正常价格”,需求和供给起同等作用;③长期的正常价格,供给起主要作用。马歇尔得出结论:时间越短,需求对均衡价格的影响越大;时间越长,生产费用即供给对均衡价格的影响越大。评价:均衡价格论混淆了价值与价格,并把它们统一到生产费用上,这是错误的。但它对局部特定市场上价格由于供求作用而发生变动的规律进行的描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研究市场价格变动方面具有借鉴作用。二、分配理论是均衡价格理论在分配领域中的具体运用。27\n他接受萨伊三要素的分配公式,但在劳动、资本、土地三要素之外又加上第四种要素——企业组织,构成四种生产要素。他认为国民收入是由这四者共同创造的,与此相适应,国民收入就分为工资、利息、地租和企业经营收入(即利润)。他认为各个生产要素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它们各自的均衡价格,所以他用均衡价格分析方法分别说明四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也即这四种生产要素在国民所得中所得的份额。他的基本思路是这样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是由各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每一种生产要素的供求都转化为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土地例外,没有供给价格),各生产要素的需求价格由其边际生产力决定,供给价格由其生产费用决定。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的均衡点就是生产要素的正常价格。工资是劳动的供求决定的均衡价格;利息是资本供求均衡时的价格;利润是企业组织和经营能力的均衡价格;地租:土地的供给是固定的,没有生产费用和供给价格,因此地租只受土地边际生产力决定的需求价格的影响。下面我们来看他的具体分析:1、工资理论认为工资是劳动的收益(报酬)。劳动收益的大小,由劳动的需求和供给决定。同样,需求→需求价格,供给→供给价格。劳动的需求价格是企业家在购买劳动时愿意支付的价格,它由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决定。最后增加单位的工人的生产力是最低的(生产要素之间有配合比例关系,资本量不变时,新增工人的生产力是递减的),它就是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劳动的供给价格,从长期看,是由其生产费用决定的,即由劳动的培养训练以及维持有效率的劳动的精力所花的费用决定。它既包括生活必需品,也包括习惯必需品(如烟、酒等)。他认为每一种劳动都存在着一个“正常工资率”,它是由劳动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两者的均衡点决定的,这个均衡点就是劳动的均衡价格。2、利息理论利息是资本的报酬(指纯利息,毛利息=纯利息+风险保险费+管理报酬),它取决于资本的供求。资本的需求价格由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决定。当劳动量不变时,增量资本的产量增量是递减的,最后增加一单位的资本所增加的产量就是资本的边际生产力。资本的供给价格就是由对未来享受的等待所决定的。利息的大小决定于资本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的均衡点,它就是资本的均衡价格。3、利润理论利润是企业家管理企业、组织生产和承担风险的报酬。利润的大小由企业组织管理能力的需求和供给决定。其需求价格由它的边际生产力决定,而其供给价格则决定于培养训练的费用。企业组织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的均衡点决定利润。他认为具有天赋才能和经过特殊训练的管理人才,应取得较高的报酬。4、地租理论地租是对土地的报酬,由于土地是自然赋予的,数量固定不变,没有生产费用,因此也不存在供给价格,所以地租就由土地的需求价格决定。土地的需求价格由土地的边际生产力决定。他把土地所生产的农产品价值与投资(生产费用)相等时称用边际耕作或边际投资,此时的土地报酬称为边际报酬。土地所获得的产量超过边际耕作的生产量而取得的剩余农产品就是地租。他认为,地租是土地上的“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27\n实际市场价格超过生产者或供给者愿意接受的价格的差额。马歇尔提出了一个“准地租”的概念来抹煞各种收入间的本质区别。准地租即只受需求影响而与供给无关,具有生产者剩余或地租性质的其他收入(只在中短期内存在)如固定资本的收入、高额工资、管理收益等。(美国最高CEO年薪过亿)“准地租”概念对于现代经济分析具有一定意义。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