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0 KB
- 2022-08-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五章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说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从配第创立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到斯密最终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经历了一个多世纪。他的主要经济学说集中体现在他的最主要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中,这部书的出版标志着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正式面世。第一节英古典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一、生平与著作生平:(1723年—1790年)1723年6月5日,斯密出生在爱丁堡附近的小镇柯卡尔迪,是个遗腹子(?两种说法),父亲是一名海关职员,也叫亚当·斯密。(另外,他的监护人和一位堂兄,都在海关工作,都叫亚当·斯密——信不信由你。斯密本人后来也在海关工作,担任了十几年苏格兰海关关长,尽管这和他的信仰不合——倡导自由贸易。由此也可看出政府职位和工作保障对人的诱惑!)他4岁时曾被吉普赛人绑架,但很快就回到了母亲身边。否则,他有可能会成为一个贫穷的吉普赛人,世界上就会少了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和一部伟大的经济学著作。他幼年身体虚弱,但非常聪慧,14岁就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专攻拉丁和希腊的古典著作、数学和道德哲学。这个期间对斯密的思想形成具有非常大的影响,著名哲学教授弗兰西斯·哈奇森,以其自由主义思想和热情奔放的精神,给年轻的斯密以启迪。富有盛名的青年哲学家大卫·休谟,当时既是斯密的老师,也是他的朋友,他的“人性论”哲学是斯密经济学说的基础。1740斯密获得奖学金进入英国牛津大学学习,1746年毕业。1748年在爱丁堡大学讲授文学和修辞学。1751年起,在母校格拉斯哥大学任教,讲授逻辑学和道德哲学。当时政治经济学在大学里尚未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而是包含在道德哲学中。(伦理学也包含在道德哲学中)其间他对经济问题的研究有所发展,曾公开发表过实行经济自由主义的主张。1759年,他在伦理学讲义的基础上整理出版了《道德情操论》。这部关于社会行为体系的伦理学著作,使斯密成为英国公认的第一流学者。这本书在他生前共出了6版。与此同时,他还出版了《言语起源论》。1764年,他离开格拉斯哥大学,被聘为青年贝克莱公爵的私人教师,并陪同其到欧洲大陆游历,在法国停留了三年。这期间他考察了欧洲大陆的政治经济情况,结识了包括伏尔泰、魁奈、杜尔哥、狄德罗、爱尔维修、老米拉波等启蒙思想家和经济学家,从他们之中汲取了不少思想资料。这时他已着手构思和写作《国富论》。1766年回国后,他在伦敦着手收集有关研究资料。第二年他被接纳为伦敦皇家学会会员,不久,他回到家乡潜心著述和钻研。1773年4月写成《国富论》初稿。他携稿到伦敦后,根据新发展的材料,其中包括当时北美殖民地的材料,又花了三年时间对初稿进行修订和补充,1776年3月9日《国富论》正式出版,这标志政经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正式面世。这本书在他在世期间共出了三版,并被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1778年斯密被任命为苏格兰海关关长,1787年被选为格拉斯哥大学校长,1790年7月17日逝世。37\n斯密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同他所受的教育、所交的朋友和所居住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都有密切的关系。他长期居住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这里是当时英国工商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格拉斯哥大学是一所远比英国其他大学开放的、十分注重生产实践的学校。斯密任教期间,这所大学就开设了发明家瓦特的车间,化学家布莱克的实验室,天文学家威尔逊的天文台等。斯密还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他是格拉斯哥经济和文学两个学会,以及爱丁堡哲学会、择优学会的会员。斯密一生中还研究过许多领域的问题,包括天文学和法律,但在临终时,他固执地把十几本手稿统统付之一炬,以实现他严格对读者负责的一贯信念,表现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关于斯密的外貌:他中等个子,稍稍偏胖。他从未画过像,但有几幅速写表现了他“十分清秀的脸,饱满的额头,突出的眼睛,曲线优雅的眉毛,有点鹰钩的鼻子,坚毅的嘴和下巴”。但有一位法国女小说家第一次在巴黎见到斯密后写道:“他说话很严厉,牙很大,丑如鬼怪。”后来又写道:“他是最心不在焉的人,但也是最可爱的人之一。”虽然斯密有许多异性朋友,却终生未婚。关于他的爱情经历,人们知之甚少。有传记表明,斯密年轻时曾爱上一位漂亮的有成就的年轻女士,但不为人知的境遇阻止了他们的婚姻。有几位法国女士追求过这位不帅的学者,但都没有结果。他生平三大乐事是侍奉母亲、结交朋友和阅读书籍。他说“我只是我的书的情人。”主要经济著作:《道德情操论》,不是经济学专著,但阐述了经济学和经济政策的若干理论问题。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论述,就是在这里最先提出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其出版标志着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正式面世。对《国富论》的赞誉:“在英语中,没有那一本书的影响比这部书更大。”“《国富论》和蒸汽机毁灭了旧世界,建立了新世界。”“就其最终影响来看,斯密的大作也许是包括《圣经》在内的所有著作中最重要的一种。”萨缪尔森将斯密置于经济学的“颠峰”;马克思也由衷地赞扬斯密。《国富论》的基本思想和结构:①研究对象: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这是他开宗明义提出的主题,著作全名就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②目的:阐明财富的起源及其生产和增长的条件,寻求富国裕民的方法和途径。③基本思想:一是基于“利己心”的经济自由思想所谓“利已心”,就是从资产阶级人性论出发,认为人的本性就是利已的,利己就是追求个人经济利益。人的一切活动都受到利已心支配。《国富论》中写道: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商或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斯密认为,利己心是人的本性的要求,而为了利己,每个人必须利人,因为损人并不能达到利己的目的。人们出于利己心的这种利人的考虑,使人类产生一种“交换倾向”,就是“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37\n每个人都以利人之物来换取利己之物。所以他认为,人们追求个人利益,为改善自身境遇所作的努力,是社会、国家和个人财富产生的源泉。(“主观利己,客观利人”)基于人的这种利己心的交换倾向,斯密认为满足人的“利己心”的最好途径就是实行经济自由。包括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经营、自由雇工等,总之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二是关于国民财富的决定要素的基本思路:国民财富劳动生产率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比率分工资本积累市场范围资本积累资本积累④结构:全书分五篇三十二章第一篇:“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研究分工、货币、价值和分配理论。第二篇:“论资财的性质及其蓄积和用途”→研究资本的性质、积累和用途。(这两篇包括了斯密经济学说的全部理论,相当于政治经济学形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本内容。)第三篇:“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研究各国发展产业的经济政策,相当于欧洲各国的经济发展史。第四篇:“论政治经济学体系”→评论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的理论和政策,相当于经济学说史。第五篇:“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研究了国家财政的问题,相当于财政学。总之,在《国富论》中,斯密把英古典政治经济学建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完整体系。二、斯密学说产生的历史条件1、经济条件这时的英国已经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巴占绝对优势地位,工场手工业发展到了最后阶段。分工相当细密,并日益专业化,为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创造了条件;农业上,资本主义农场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大批破产农民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对外贸易也发展到了惊人的程度,居于世界首位,成为贸易强国。外贸伴随着殖民扩张,使英国夺得了海上霸权,成为庞大的殖民帝国。对外贸易和殖民掠夺,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巨额的货币资本。2、政治条件这时英国是土地贵族和大资产阶级共享政权,但土地贵族在议会中仍占多数,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地位仍不稳固。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资产阶级同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斗争的焦点是自由竞争、自由贸易问题。资产阶级强烈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斯密学说就是为适应资斗争需要产生的。37\n3、理论基础流行于英法两国的自然秩序思想和资产阶级人性论。斯密和当时英国哲学家休漠是好朋友,所以他深受休漠的唯心主义人性论影响。他的社会观和世界观就是资产阶级唯心论的利己主义和自由主义,他的经济学说就是建立在利己主义和自由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斯密学说的形成也深受法国重农主义(魁奈、杜尔哥)和配第以来英古典经济学说的影响。三、斯密的方法论《国富论》表现出斯密研究经济的方法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试图探讨资义社会各种经济范畴的内部联系,力图撇开次要的、表面的现象,找出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内在法,亦称内证法,属抽象演绎法)另一方面又只是描述了资义社会经济的表面现象(外在法,即现象描述法,属经验归纳法)。他把这两种方法同时运用、相互交错,这是造成他对各种经济范畴双重解释的原因之一,也是造成他的经济理论既有科学因素,又有庸俗成份的原因之一。这对后来经济学说的发展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影响。他的理论中的科学成分,特别是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来源的理论,为李嘉图所继承和发展、并在马克思手中得到革命的改造,发展成为科学的完整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相反,斯密理论中那些庸俗成分,则为以后的资庸俗经济学的发展打开了大门,使后来的资庸俗经济学家有理由把斯密当作自己的祖师爷。(注意:斯密自己并不认为他的方法和理论存在矛盾)造成斯密经济学方法两重性的原因:由于斯密的哲学观、以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资产阶级的两重性和社会经济矛盾的反映,再加上他受英国和法国政治经济学方法的不同影响,形成了他的经济学方法的两重性。四、为什么说斯密是英古典理论体系的建立者?1、他代表了英产业革命前期工场手工业时期产业资产阶级利益。他的理论反映了资产阶级争取经济自由,增加社会财富,发展资义生产的要求,为英资在政治上、经济上建立自己的统治地位提供了理论武器。2、《国富论》最先从理论上系统分析了资义生产过程,探讨了资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从经济上分析了资义社会的阶级关系。3、《国富论》较系统地论述了政经学的各个范畴,几乎包括了经济学各方面的内容,形成了广泛完整的理论体系。4、《国富论》中心思想明确,结构清晰,同时运用了抽象分析和归纳综合的科学方法,既有对经济过程本质的分析,又有数量分析;既有对历史的分析,又有对现实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较全面地研究了资义经济增长问题。第二节斯密的分工、交换和货币理论一、分工理论1、考察了财富增长、劳动生产率、分工三者的关系37\n斯密的全部经济理论,是从分析分工开始的。斯密认为,财富的增长取决于两个原因,一是劳动生产率的状况,二是从事生产的劳动数量。其中特别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劳动生产率。(他用原始民族和现代文明民族的劳动和富裕程度的比较来说明这个问题。)那么,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什么呢?就是分工。分工为什么能提高劳动生产出率呢?斯密提出了三个原因:①分工使劳动专门化,从而提高劳动者的技巧和劳动熟练程度;②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要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③分工有利于改进工具和发明机器,从而有利于节约劳动。斯密的分析既克服了重农主义认为只有农业劳动才创造财富的片面观点,又纠正了重商主义认为财富来源于流通领域、来源于外贸顺差的错误。这是经济思想史上的巨大进步,是斯密的一大贡献。(这也反映出在他所处的工场手工业时期,分工是技术进步的最基本形式。)2、考察了工场内部分工和社会分工斯密还考察了工场内部分工和社会分工,但他把两者混同了(前者:资本聚积、通过产品生产发生联系;后者:资本分散、以产品交换相联系)。二、交换理论(主要考察了交换和分工的关系)1、认为交换是产生分工的原因(交换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一种自然的倾向),分工是交换的结果。他颠倒了两者关系,应是分工产生交换,交换反过来又促进分工。(原始公社内部很早就产生了自然分工,交换则是在原始社会末期才出现。)2、认为分工的范围和程度要受交换能力即市场规模的限制他还提出了决定市场大小的因素:①一定区域的人口密度;(人口密度越大,市场规模就越大)②交通便利程度。(交通越便利,市场就越发达)这里他指出了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作用,是正确的。三、货币理论在分析了分工和交换后,他接着分析了货币,他的价值理论是在货币理论之后才论述的,说明他对货币的本质认识是不清楚的,他论述了货币的起源和性质、作用。1、货币的起源认为货币是在商品交换中为了克服困难而产生的。斯密认为,分工确立后,一切人所需要的物品,大多数都要通过交换取得。起初是物物交换,但很不方便,于是在各个时代各个社会中,有头脑善思考的人(“有思虑的人”),在交换中除了带产品外,身边随时带有一定数量的人人都愿意接受的某种特殊物品,这种和任何人交换都不会被拒绝的物品,实际上就是货币。(这种论述比较正确,对后来货币理论发展有很大影响)2、货币的性质他认为货币也是商品,是从普通商品中分离出来的一种人人都愿意接受的商品,它使得交换简便易行。他还论述了在历史上,牲畜、盐、贝壳、烟草、兽皮、铁钉等都曾起过货币的作用,最后才固定在贵金属上。但他认为货币不是社会收入的一部分,不属于社会财富,这是走上了反对重商主义的另一个极端。3、货币的职能他提出了货币的两种职能,他说,货币有两种作用:“37\n货币是交易的媒介,又是价值的尺度。因为它是交易的媒介,所以我们用货币比用任何其他商品,都更容易取得我们所需的物品。因为它是价值的尺度,我们便用各种商品所能换得的货币量,来估计其他各种商品的价值量。”他认为货币的主要作用是充当交换媒介或流通手段,价值尺度的职能是由交换媒介职能派生的。4、主张用纸币代替金属货币由于斯密把流通手段看作是货币的主要职能,所以他认为纸币和金属货币具有同等的作用,并且比金属货币更便宜。因此,他主张用纸币代替金属货币。他论述了纸币流通规律,并且他把那种有现金保证,随时可以兑换为金银的银行券,也包括在纸币之内,从而较深刻地论述了信用货币的流通规律。他既看到了纸币有能代替金属货币的作用的一面,也看到了纸币如不按需要地慎重发行,也会给经济带来混乱的一面。他说:“和足踏金银铺成的实地相比,这样由纸币的飞翼飘然吊在半空,是危险得多的。管理纸币,若不甚熟练不用说了,即使熟练慎重,恐仍会发生无法制止的灾祸。”所以他认为纸币的发行不能超过金属货币。第三节斯密的价值和价格理论斯密在考察了分工、交换和货币之后,接着研究商品的价值和价格。一、区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斯密首先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他说:“应当注意,价值一词有两个不同的意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可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可叫做交换价值。他是经济学说史上首先明确划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人。但他并不是从商品二因素的角度来把握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这一点要注意)接着他进一步提出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他说:“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交换价值,甚或没有;反之,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甚或没有。”(举水和金钢钻为例)这里,他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关系的分析是不正确的。因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具有交换价值,但他强调使用价值不是交换价值的基础,这是正确的。二、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他又称商品的真实价格,实际指商品价值。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问题,实际就是商品交换价值由什么决定的问题。斯密明确指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也就是说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劳动决定的。确认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决定的,这是斯密的主要科学功绩之一。在斯密之前,配第首先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但他认为只有生产金银的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劳动。重农学派则认为只有农业劳动才创造价值。斯密则撇开了劳动的特殊形式,认为创造价值的是一般社会劳动。37\n但是,决定商品价值的一般社会劳动是什么劳动,斯密的理解却是混乱的,所以他提出了两个不同的价值决定:一方面,他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支配或购买的劳动量决定的。(耗费劳动量好理解——劳动时间,但什么是所能支配或购买的劳动量?即这个商品所交换到的另一个商品中所包含的劳动量,它除了补偿耗费劳动(工资)外,还包含利润和地租——实质是资本所能交换到的劳动量。)(在论述中,他还注意到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在这里,斯密混淆了商品价值和交换价值、价值的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实际上,耗费劳动形成价值,是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购买劳动或支配劳动是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值的外在尺度。三、价值由三种收入构成斯密在论述真实价格(价值)的构成是什么时,离开了劳动价值论,转变为收入构成价值论了。(这里他实际上提出了第三个价值决定。)他认为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简单商品经济中,商品价值由耗费的劳动量决定。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价值则不再由劳动决定,而由资本主义社会的三种基本收入——工资、利润和地租这三个部分来构成和决定了。他的理由是: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全部生产物都归劳动者个人占有,所以交换时耗费劳动量就等于购得劳动量,商品的价值可以由耗费劳动量决定。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生产物由劳动者、地主、资本家共享,商品出卖以后,不仅要支付劳动者的工资,还要支付地主的地租和资本家的利润。这样购买劳动量就不等于耗费劳动量,而是大于耗费劳动量(耗费劳动量相当于工资部分),于是商品的价值就不能单独由耗费劳动决定,而是由购买劳动决定,即由工资、利润和地租三部分构成了。斯密为什么会从劳动价值论转向收入构成价值论?因为他感到了耗费劳动和购买劳动或支配劳动在量上不等,在这里他遇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等价交换同劳动与资本相交换的矛盾。根据价值规律,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交换应当是等价交换,工资就等于耗费劳动量,但如果商品价值由耗费劳动量决定,那么资本家的利润从何而来?如果不是等价交换,那么价值规律又遭到了破坏。(隐含前提)斯密意识到了这个矛盾,但他又不能解决这个矛盾,为了摆脱困境,就说劳动决定价值理论只适用于资本主义前的简单商品生产,而不适合于资本主义社会,从而便由劳动价值论转为收入构成价值论。为什么斯密不能解决等价交换同劳动与资本相交换的矛盾?主要原因是他没有能区分劳动和劳动力。不仅是斯密,其他古典经济学家都没有能区分这一点。在他们看来,资本家购买的是工人的劳动,工资就等于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这样,利润和地租的起源便无从说起了。(实际上,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斯密无法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解答利润和地租的起源,于是便放弃了劳动价值论,而断言:“工资、利润和地租,是一切收入和一切可交换价值的三个根本源泉。”(错误的,因为工资、利润和地租是对已经生产出来的既定的价值量的分配,如果没有价值存在,也就不存在分配,所以价值决定在前价值分配在后,不能用价值的分配来说明价值的决定。斯密犯了倒果为因的错误。)37\n斯密在这里遇到的矛盾,正是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两大矛盾之一,另一大矛盾是价值规律同平均利润规律的矛盾。(后面讲)这两大矛盾是导致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崩溃的理论根源。归纳以上所讲,斯密实际上提出了两种价值论、三种价值决定。(提问)四、市场价格围绕自然价格而波动斯密考察了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他首先区分了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他所说的自然价格,指按平均率即自然率支付的工资、利润和地租构成的价格。(实际上是指的价值)而所谓的市场价格,就是商品在市场上实际出售的价格。斯密考察了市场价格怎样围绕自然价格而上下波动,认为产生这种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他指出:如果某种商品供不应求,市场价格就会上升到自然价格之上;如果某种商品供过于求,市场价格就会下降到自然价格之下;如果某种商品供求相当,市场价格就会等于自然价格。同时,斯密还看到,当市场上供大于求、市场价格低于自然价格时,资本家便会抽掉一部分资本,减少该商品的生产,市场上该商品的供求不久便趋于一致,市场价格也逐步回升到自然价格的水平;反之,当市场上供不应求,市场价格高于自然价格时,资本家便会增加更多的资本来扩大生产,市场上该商品的供求不久又会趋于一致,市场价格也会下降到与自然价格一致。显然在这里,他不仅把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看作一种规律,而且已经看到了价值规律对商品生产的调节作用。这是斯密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其富有科学意义和积极意义的成份。第四节三个阶级和三种收入理论(实际是分配理论)这是斯密全部经济学说的核心,他是资经济学家第一个正确划分资义社会阶级结构的人。一、资义社会的三个基本阶级及其三种收入他是根据人们占有的生产条件和取得收入的形式,把国民划分为三个阶级的:1、只有劳动力自身,以劳动换取工资的工人阶级;2、占有资本,用以购买劳动而取得利润的资本家阶级;3、占有土地,用以出租而取得地租的地主阶级。斯密这个学说的意义或贡献在于:1、运用经济范畴正确分析了资义社会的基本阶级及其关系;2、论述了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态,接触到剩余价值的存在和来源;但他对工资、利润和地租都作了双重解释。二、工资理论(双重见解)1、第一种工资理论认为工资是劳动的收入或报酬,劳动者得到了自己的全部劳动产品。这种观点和他的劳动价值论相一致。但他认为这种状况只适用于原始社会状态,当出现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权以后,劳动者就不能获得自己劳动生产的全部产品,而必须和地主、资本家分享,因此工资只是劳动生产物的一部分,其余部分以地租和利润的形式被地主和资本家占有。37\n在这里,斯密实际上指出了在三种收入中,只有工资是劳动的收入或报酬,而其他收入是非劳动收入,是从工人的劳动产品中扣除的部分。(这种见解是正确的)(过去讲: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资义的剥削关系,揭示了资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但是,他认为原始社会状态下也存在工资,把独立劳动者的劳动产品也看作工资,说明他并不了解工资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只存在于资义生产关系和雇佣劳动中),不了解工资的本质(雇佣劳动者的劳动收入)。2、第二种工资理论认为工资是劳动的价格。这种观点是与他的购买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相一致的。在这里,他混同了劳动和劳动力。他认为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工资就是劳动的价格,而实际上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劳动不是商品,也没有价格。(服务是商品)斯密的两种工资理论是矛盾的。第一种工资理论认为在资义条件下工人没有得到自己劳动的全部成果,而第二种工资理论则表示工人得到了自己劳动的全部成果或全部报酬。3、关于工资量的决定和变动规律工资量如何决定?这是斯密第一种工资理论引申出来的一个问题。因为工资只是劳动生产物的一部分,那么是多大一部分呢?这里斯密提出了劳动的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劳动的自然价格取决于工人及其家庭的生活必需费用,是自然工资(实指劳动力价值)。劳动的市场价格则以其自然价格为基础而取决于劳动的供求和竞争,这是劳动者实得的工资,劳动的市场价格以自然价格为中心,随劳动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而上下波动。斯密论述了竞争对工资的影响。这里的竞争,首先是劳资之间的争议,“劳动者盼望多得,雇主盼望少给”,最终取决于劳资双方所订的契约;当劳动供不应求时,竞争就在雇主之间发生,使工资提高;劳动供大于求时,竞争就在工人之间发生,使工资下降。斯密还认为在劳资争议中,雇主常居有利地位。斯密还论述了工资水平影响人口增殖,进而影响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变化,最后导致供求平衡,工资水平维持在劳动的自然价格水平的过程。他认为,资本积累会导致对劳动需求的增加,使工资水平上升,这将剌激人口增殖,从而增加劳动的供给,并使工资下降;当劳动供给过剩时,工资会降到其自然价格以下,这又会限制人口的增殖,减少劳动的供给,工资又将逐渐上升。4、关于工资变动的趋势他认为工人的工资必然随着资本的积累和国民财富的增长而不断提高。他认为资本积累和国民财富的增加会增加对劳动的需求,必然使工资增长,工人的状况会随之不断改善。他没有认识到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趋势(结果是形成相对人口过剩),因而得出这一结论。这一观点对以后的资政经学很有影响,成为庸俗经济学辩护的依据之一。三、利润理论(双重见解)1、第一种利润理论37\n从劳动价值论出发,认为利润是工人的劳动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是资本家分享的由工人劳动对原材料所增加的价值在补偿了工资后的余额。马克思评价说:“斯密认识到了M的真正起源。”斯密虽然没有明确提出M这一概念,也没有把M的一般形式与其特殊形式(即利润和地租)区别开来,但他讲的利润和地租实际上就是M。他把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分成两部分:工资和利润,实际上是明确把利润归之于工人的剩余劳动了。所以,马克思说他已认识到了M的真正起源。2、第二种利润理论从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理论出发,认为利润是资本的自然报酬,是商品价值(或生产费用)的构成部分,是价值的源泉之一,是资本家生活费用的正当来源。这种利润论割裂了利润同劳动的关系,把利润的来源同资本联系起来,认为资本是利润的源泉。这同他的第一种利润论是矛盾的。3、关于利润量的决定与两种工资理论和两种利润理论相对应,也是双重见解。与第一种工资、利润理论相对应,他认为利润量首先是取决于资本所支配的劳动量和工资量。利润的大小同资本支配的劳动量成正比,同工资量成正比。而与第二种工资、利润理论相对应,又得到不同的结论,即利润来源于资本,利润量与劳动量、工资量无关,而取决于资本量的大小,利润量同所投资本量的大小成正比。在这里斯密混同了利润和平均利润。平均利润才取决于资本量的大小,而利润是M的转化形态,其大小只取决于M量的多少。他关于利润量决定的两种见解也是矛盾的。4、关于利润变动的趋势他看到了资义社会利润平均化的趋势,正确地描述了这个过程,并且他进一步认为随着资义的发展,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这是符合客观情况的。但他没有正确说明利润率下降的原因(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提问)5、关于利润和利息的关系他认为“利息总是一种派生的收入。”是借用资本的人在经营获得利润后,以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利息付给借贷资本家的,所以利息是从利润中派生出来的,是利润的一部分。这是正确的。他还指出:利息与利润成正比例变动,所以随着资本积累和国民财富的增长,利息率会不断下降。四、地租理论斯密最先系统地研究了资义地租,他对地租的见解,不仅是双重的,而且是多重的。1、关于地租的定义首先他正确地给出了地租的定义:因使用土地而支付给地主阶级的代价,认为地租是归地主阶级占有的特殊收入,从而把地租和利润区别开来。2、关于地租的来源(多种见解)第一种见解认为:地租是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的产物,是劳动生产物或其价值的一部分。他指出,在土地私有制出现以后,劳动生产物必须有一部分作为地租支付给土地所有者。这种见解是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它正确说明了地租产生的原因(土地私有权)和源泉(剩余劳动),并且他把地租和利润都看成M的基本形式,这也是科学的。37\n第二种见解从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见解出发,提出地租是价值的源泉之一,是使用土地的自然报酬。这种见解割断了地租同工人劳动之间的联系,掩盖了地租的剥削本质。第三种见解,考虑到农业的特点,即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性,认为地租是一种垄断价格,即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高于自然价格的差额。(自然价格=垫付资本+普通利润)这表明他已经看到了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是形成资义地租的原因。但他不能科学地说明农业中的垄断价格,认为这种垄断价格是由于农产品供不应求,市场价格经常高于价值而形成的。(错误地把地租来源推到了流通领域。)第四种见解,由于受重农主义的影响,他认为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是自然力参与农业生产的结果。这种见解歪曲了地租的来源,把地租归之于自然的恩赐。3、关于地租变动的趋势他认为地租必然随着资本的积累、社会财富的增长和社会改良而增长。这种增长,一方面是由于土地生产物的增加和土地生产物价格的上升直接带来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雇佣劳动量的增加和其他制造品的价格下降而间接带来的。斯密还注意到由于耕地丰度的不同和距离城市远近的不同,会引起地租量不等,丰度和位置有利的土地会得到更多的地租。斯密地租理论的多重观点,既和其价值论的二元特点有关,也和资义农业生产特点有关,他的地租理论显得混乱,自相矛盾,但为后人研究地租问题提供了不少启示。综上所述,斯密由于其资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局限,特别是由于其双重的研究方法和价值论,使他的工资、利润和地租理论中都有矛盾和混乱之处。但是,斯密的贡献也是确定无疑的。正是由于他创立了关于三个阶级和三种收入的理论,从工资、利润和地租等价值范畴来揭示资义生产关系的内在联系,从而涉及了M的来源问题。这是他的全部经济理论的核心。第五节关于生产劳动、资本和社会再生产理论一、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理论斯密区分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马克思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给予极高评价。但由于斯密方法论的两重性,所以他给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所下的定义也是双重的。第一种定义认为生产劳动是创造价值和提供利润(M)的劳动,是直接与资本相交换的劳动。(如制造业工人的劳动)。而非生产劳动则是不能提供利润,是直接同收入(工资、利润、地租)相交换的劳动。(如家仆的劳动)这种定义是科学的、正确的,是从劳动的特定社会形式得出来的,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马克思高度评价:“斯密在这里触及了问题的本质,抓住了要领。他的巨大科学功绩之一……就在于,他下了生产劳动是直接同资本相交换的劳动这样一个定义。”第二种定义是以是否生产商品或物质产品作为标准,认为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是生产劳动,否则就是非生产劳动。这种定义是从劳动的内容或物质规定性得出来的,只反映了一般商品生产的性质和特点,没有反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37\n(关于这一点,北大晏智杰的观点不同,他认为斯密的两种定义是一致的,即增加价值和生产出商品体是一致的,因为当时的生产性劳动还限于物质的有形的商品领域,因此不能说斯密提出了两种互不相同的生产性劳动的定义——这个问题是一个有巨大反响和争议的问题。)二、资本理论1、关于资本的定义(也有双重见解)一种见解是:资本是能给资本家带来利润的手段,是资本家为了取得利润而投在劳动人民身上的资财。这种见解是正确的,是同他的正确的劳动价值论、利润论相一致的,它实际上已经接触到了资本是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手段这样一个实质问题。这种见解比较能够说明资本的本质。但这种正确观点并不是在他正式分析资本时提出来的,而是在他分析利润时提出来的,在他正式分析资本时,却提出了另一种见解。另一种见解是:资本是资本家为了继续生产而积累起来的“预蓄资财”,也就是用于继续生产以取得利润的生产资料。这种见解是错误的,是同他的庸俗的利润论相联系的。其错误在于:①把资本与生产资料相混淆。(两者是两个不同范畴,有着本质区别)②把资本的利润说成是资本自身提供的,割裂了利润同劳动的联系,掩盖了资本的剥削本质。2、关于资本积累的原因他明确提出:“资本增长的直接原因,是节俭,不是勤劳。”相反的,资本减少的原因是奢侈与妄为。显然,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歪曲了资本家起家的血腥历史,是带辩护性的见解,为以后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所接受。但一分为二地看,其也有进步意义,即反对封建贵族的寄生性消费,以促进资本积累,来发展生产,增进国民财富。3、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根据资本的不同使用方法,他把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他看来,流动资本就是经过流通,更换主人,从而带来利润的资本;(其物质构成因素有货币、粮食及其他食品、原材料、已制成但未售的商品。)固定资本就是不经过流通,不改变主人,固定在资本家工厂里也能带来利润的资本。(其物质构成因素:机械和工具、经营用的建筑物、农业用土地改良费、人习得的才能。)斯密第一个提出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这两个范畴是其贡献,但他用是否流通作为划分依据是不正确的,正确的标准应是资本的价值转移方式的不同。4、关于资本的用途他认为,国民财富不仅取决于资本的积累,也取决于资本的用途。他认为资本用于农业最具有生产性,因为同量资本推动的劳动量在农业上最多。其次是制造业,再次是国内贸易,最后是对外贸易。资本若不够充足的话,应按上述顺序使用。三、社会再生产理论在社会再生产学说上,斯密比魁奈退步了,原因是他的再生产理论是建立在他的收入构成价值这一错误的理论基础上的。1、斯密教条37\n是斯密在社会再生产理论上的错误观点。斯密从三种收入构成价值的观点出发,断言商品的价值(包括个别商品和全部社会商品)只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种收入。由于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成,它是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而支付的可变资本V;利润和地租则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两种特殊形态。所以,他把商品价值只分解为V+M。这样他便从商品价值中排除了生产资料价值即不变价值C这部分。斯密一直顽固地坚持这一观点,并且后来一直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遵循,所以马克思将其称为“斯密教条”。(又称斯密信条)斯密并不是认为生产商品不需要生产资料,但他认为,从个别资本来看,商品价值应包括生产资料价值,但从整个社会资本来看,一个企业所耗费的生产资料总是另一个企业的劳动产品,也要分解为三种收入,甲→乙→丙→丁,依次类推,一切商品价值最终分解为三种收入。按照斯密教条,商品价值全部划作收入,分配给国内居民消费掉了,生产中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根本无法补偿,这就排除了对社会再生产进行分析的任何可能性。斯密为了在他的“教条”基础上对社会再生产作出分析,只得采取迂回的办法,把生产资料价值又偷偷地塞了进来。这就是划分总收入和纯收入的方法。2、关于总收入和纯收入的划分什么是总收入和纯收入?他所说的“总收入”,是“全部年产物”,实际就是社会总产品。即总收入=社会总产品=C+V+M;而他所说的“纯收入”,是总收入中“减去维持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费用(相当于不变资本C)”后的余额(V+M)。(注意他的概念中的错误:总收入不应是总产品(C+V+M),而应是(V+M);纯收入也不应是(V+M),而是M)但是斯密通过对总收入和纯收入的划分,把生产上消耗的全部不变资本,从“纯收入”中排除出来,与居民消费基金分离,从而又把丢掉的生产资料价值,偷偷地塞了进来。3、关于两个部类划分的思想斯密有一段论述涉及到两类生产部门划分的思想。他已经看到了生产生产资料的劳动和生产消费资料的劳动的区别,也看到了这两种劳动产品之间的区别。即生产生产资料的劳动,其产品从物质形态上不能归入社会纯收入;从价值形态上,其中的工资部分(V)则可以归入社会纯收入。而生产消费资料的劳动,其产品从物质形态上和价值形态上都可归入社会纯收入。(纯收入即用于消费)在这里,斯密涉及到社会再生产理论中有关两个部类划分的问题。所以,马克思说:斯密“离全部问题的解决也就相差无几了。”但他毕竟没有最终解决问题,而是给马克思的再生产和流通理论指明了方向。***总之,斯密教条是错误的,其根本错误在于他混同了商品价值(C+V+M)和一年新创造的价值(V+M)。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混同,是因为他不能区分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同时把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到新商品中去;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37\n因此他无法说明不变资本如何产生、如何补偿,只得最终否认其存在,坚持价值是由三种收入构成的观点。由于上述错误,给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带来了重重困难,堵塞了科学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道路,没有能够建立起科学的再生产理论。第六节经济自由与国际贸易理论一、经济自由理论斯密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18世纪资产阶级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愿望和要求。1、“经济人”的假设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是以他的“经济人”的假设为基础的。他并没有明确提出“经济人”这一概念,但实际上系统地运用了“经济人”这个假设。关于“经济人”的假设是他理论中的精彩之笔。(所谓“经济人”,是指市场经济中的理性人,其活动的动机,是追求自身物质利益的所谓人类利己主义的本性。)(提问)他把经济运行和发展过程中的一切经济现象都看成是“经济人”活动的结果。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机和目的,就是为了追求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而人们在追求自身最大经济利益的时候,却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无形中实现着增进社会利益的目的。而且,个人追求私利的结果,往往能够使他比在真正出自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公共利益。2、“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是斯密理论中最著名、最具有深远影响的概念。最早见于《道德情操论》,在《国富论》中又从经济理论上发挥了这一概念,赋予它确切的经济涵义:自由竞争下的市场机制作用。“看不见的手”描述的是这样一种原理:自由竞争下的市场机制作用可以使每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更好地促进社会利益,使两者协调一致,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在“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商品生产者能掌握反映供求关系的价格信号,引导社会资源在部门的转移流动,使其配置合理化,从而使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这一原理具有积极意义和一定合理性,对当时资本主义发展有过重要作用,在今天也有借鉴意义。3、自由放任原则斯密从“经济人”假设和“看不见的手”原理出发,主张自由放任原则,反对封建主义和重商主义政策。斯密认为,要增进国家的财富和社会公共利益,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的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任其自由发展。主要内容就是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他认为政府不必干预经济,政府干预经济“几乎毫无例外地必定是无用的或有害的”。二、国家的职能和赋税思想他提出国家职能只限于三项:1、保卫本国不受侵犯;(抵御外国侵犯)2、保护社会成员财产和人身安全;(维护社会治安)37\n3、建设和维持一些公共工程和公共事业。实质上就是要求国家只要保证资本主义有一个发展生产、自由竞争的和平环境,起一个守夜人的作用就可以了。斯密在论述国家职能的时候,提出了他的赋税思想。他提出了赋税的四项原则:公平、确定、便利、经济。公平——即每人负担的税额应当按照各人在国家保护下取得的收入按比例分担;确定——即纳税的时间、方法、税额必须确定,让纳税人明白,不随便变动;便利——各种赋税缴纳的日期及方法要给予纳税者以最大的方便;经济——即一切赋税的征收要尽可能做到全部纳入国库。其中的重点是经济的原则,他认为三种收入都可征税,而地租是最好的课税对象,因为地租的获取通常不用劳神费力,对地租征税不会损害任何产业。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实质上就是反对垄断和国家干预,提倡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这可以说是《国富论》的中心要旨。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三、自由贸易和国际分工论自由贸易是斯密自由放任原则的主要内容之一。他认为,交换倾向是由人的本性产生的,应顺其自然,自由放任,不应加以人为限制。国内交换如此,对外贸易也如此。他指出了实行对外贸易的好处。即可以输出本国多余产品,输入所需原料和消费品,从而扩大国内市场,发展国内分工,进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国民财富的增长。为了论证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斯密发展了诺思关于“国际分工”的思想。在他看来,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理,同样适用于国际间的区域性分工。如果别国能提供比本国自己制造更便宜的某种商品,那么本国就不必自己生产这种商品,而应该把资本用于本国擅长的产品,然后相互交换。如果各国都根据自己的条件发展最擅长的生产部门,彼此实行国际区域分工,劳动和资本就会得到正确的分配和有效地运用。通过自由贸易就能用较少的花费换回更多的东西,国民财富就能获得最大速度的增长。斯密的自由贸易和国际分工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产社会化超出一国范围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反映了英国资本主义当时发展的要求。总的说来,上述理论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有利的,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应一分为二的看待,因为斯密所代表的是当时处于强势的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有利有弊)。37\n第六章大卫·李嘉图的经济学说第一节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一、生平及著作生平:(1772~1823年),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李嘉图出身在英国一个犹太族大家庭里,父亲是伦敦股票交易所的经纪人,家里兄弟姐妹至少有17个,也许是23个,他排行第三。只受过两年的商业学校教育,年仅14岁就投身金融活动,受雇于其父开始在伦敦股票交易所任职,并很快取得父亲信任,享有全权处理事务的权力。但是在1793年他21岁的时候,因娶了一位教友派信徒,而与家庭发生了冲突。虽然最终他父亲谅解了他,但他的母亲却决不原谅他,逼迫他的父亲把他逐出了家门,并剥夺了他的继承权,他不得不离开家庭,依靠仅有的几百英镑,开始作为股票交易所经纪人独立谋生。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他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百万富翁。此后,他转而致力于学术活动,研究过数学、物理、化学、矿物、地质等学科,是英国地质协会的创始人之一。1799年由于读了《国富论》而对政治经济学发生了兴趣,从此开始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1809年8月29日他在《晨报》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研究经济问题的文章,即《黄金的价格》一文,这篇文章奠定了他的货币数量论的基础。1817年4月出版了《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一书,成为著名的经济学家。1819年,他当选为英国议会议员,成为议会中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最激进集团中的一员。李嘉图在他那个时代可谓是大红大紫,引人关注。英国历史上两项著名的政策变革,与他有直接关系:一是他对健全货币的论证极具说服力,最终导致英国国会1844年通过了《皮尔法案》,由此建立起严格的反通货膨胀的金属货币本位制;二是他对贸易限制的批驳不仅令人信服,而且卓有成效。1846年英国废止《谷物法》,废除臭名昭著的对农产品的高关税壁垒与此直接相关。这两项政策变革极大地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使英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李嘉图在经济学史上也是声名显赫。之所以声名显赫,原因有两个:第一,其作品博大精深,而且影响深远。许多人认为李嘉图首创了具备数学精确性的严谨的经济学。他们认为他在抽象推理方面极有天赋,建立了一个包含很少变量的简单的分析模型,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却能够得到有力的结论。这种建立模型的方法后来被许多杰出的经济学家,包括20世纪的凯恩斯、萨缪尔森、弗里德曼采用,而且还带来了计量经济学的普及。第二,他生财有道,是历史上最富有的经济学家。他从800英镑起家,十几年后就成为百万富翁。李嘉图是如何致富的呢?有一种说法是得益于内部人交易和操纵股市,但他的拥趸却置疑这种说法,双方争论不休。但李嘉图确实是一个精明的投资家,一个广为人知的传闻说他在滑铁卢战役期间赚了100万英镑。37\n故事是这样的:1815年6月14日,也就是滑铁卢战役的前4天,政府发行了数额高达3600万英镑的公债,4方参与竞争(利率),李嘉图最终胜出。当时对战争结局的悲观预测,使得政府债券市场极度低迷,其他胆怯的投资者都在滑铁卢战役之前清仓了,但李嘉图没有,他大胆地持仓观望。他一直等到威灵顿将军战胜拿破仑的惊人消息传来,政府公债的价格顿时飞涨,而他自己也立时成了百万富翁。(多有钱?滑铁卢战役前的1814年就买下了现在属英国安妮公主的一个庄园)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众口一词地赞颂李嘉图。事实上,经济学家们要么对他大肆推崇,要么对他恨之入骨,有的人则爱恨交加。他们赞赏是因为他的货币数量论和比较优势原理,反对是因为他的劳动价值论、生存工资铁律和被称为“李嘉图恶习”的研究方法。李嘉图身材匀称,体形偏瘦,个子矮小,但他声音高亢激昂,善于演讲。他经常资助他的朋友们,比如马尔萨斯。马尔萨斯是李嘉图的论敌,正是他导致李嘉图理论体系的崩溃,但他们是最好的朋友。马尔萨斯曾委托李嘉图帮他投资,但在滑铁卢战役前却要求他卖掉了政府债券,因而失去了一次发财的大好机会。1823年,李嘉图51岁,并不算年老,却因突然的耳部感染而与世长辞。他的遗产分配极为不公,大部分都留给了3个儿子(12个儿子)。在遗嘱里,他特别坚持“儿子的份额至少应该是女儿的8倍。”他还将一部分财产遗赠给了他的朋友马尔萨斯和詹姆士·穆勒。代表作:《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简称《原理》。(1817)是李嘉图全部理论的总结,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最能代表产业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基本思想:寻找最佳途径,提高资本主义劳动生产率,增进资产阶级的财富。全书共32章,大体可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7章,是政经学原理部分。又可分为三小部分:价值理论(1——4章);地租工资利润理论(2——6章);国际贸易和比较成本理论(7章)第二部分:8——19章,是赋税原理部分。第三部分:20——32章,是对斯密等其他理论进行评述及对前述的补充。二、学说产生的历史条件1、经济条件英国于18世纪70年代开始了产业革命,李嘉图的经济学说就产生于19世纪初期英国产业革命的高潮时期。产业革命使英国资义机器大工业普遍建立起来,工业各部门广泛使用了机器,交通运输业也开始使用火车、轮船。因此,英国的工业和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资义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和发展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理论,李嘉图的学说正是适应这个要求产生的。李嘉图之前的古典政经学主要任务是论证资义的优越性,反封建。而这时经济理论的主要任务已经不是要论证资义的优越性,而是为资义大工业的迅速发展制定新的经济理论和政策,扫清发展道路上的障碍,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和国民财富的增长。2、政治条件产业革命使工人阶级发展壮大,形成为真正的无产阶级,无同资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但仍然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斗争也未公开,只是工人自发的经济斗争。这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资产阶级同地主阶级的矛盾和斗争。焦点是选举法改革问题,资企图通过改革选举法争得议会多数,取得议会领导权;经济政策上主要表现为围绕谷物法的存废、改革货币制度和赋税制度等而展开的争取经济自由的斗争。37\n(谷物法:产业革命中,工业的发展增加了对农产品的需求。但英国由于战争和连年歉收,农产品不能自给,价格日益上涨,地租高昂。贵族地主阶级为了维持农产品的高价和高额地租,通过政府制定“谷物法”限制国外廉价谷物进口。而工业资产阶级为了获得廉价的农产品,以便降低工资和原料价格,增加利润,则主张取消“谷物法”。因此,围绕谷物法的存废,两者展开了斗争。李嘉图和马尔萨斯展开了论战。)3、哲学基础是耶利米·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李嘉图以前的资古典经济学家,都是以个人主义作为经济自由主义的出发点,认为经济自由主义和个人利益是符合的,但重农学派和斯密都把这一思想建立在启蒙学者的“自然秩序”和理性观念基础上。后来,空想社会主义者也用“自然秩序”和理性观念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这样一来,“自然秩序”和理性观念就不能用来为资本主义辩护了,于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就产生了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他不承认自然秩序,直接把个人利益看作人类行为准则,每个人的行为都只遵循功利主义,即寻求快乐和避免痛苦的准则。在功利主义的基础上证明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是一致的。其主要观点:①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寻求个人的功果和利益,追求快乐,避免痛苦,减少牺牲,增加幸福。②每个人都追求个人利益,总和起来就是社会利益,社会利益由个人利益组成,二者并不矛盾。③实现个人功利的最好办法是自由放任、自由竞争。这是一种宣扬个人利益至上的资唯心主义哲学,李嘉图接受了这种哲学,并把它贯彻到自己的经济学说中。4、经济理论背景当时在英国,斯密经济学说占统治地位,李嘉图继承发展了斯密学说中的科学成分,成为英国资古典的完成者。与李嘉图同时代的还有马尔萨斯、萨伊、西斯蒙第、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他们各自代表着不同阶级的利益,相互之间进行了激烈的论战,产生了各自不同的经济学说。三、研究方法前面提到,许多人认为李嘉图首创了具备数学精确性的严谨的经济学。他的建立模型的方法后来被许多杰出的经济学家所采用,包括瓦尔拉、帕累托、费雪、凯恩斯、萨缪尔森、弗里德曼等等,而且还带来了计量经济学的普及。但有些西方经济学家对李嘉图的研究方法深恶痛绝,把它称作“李嘉图恶习”。什么是“李嘉图恶习”呢?有人定义为对抽象地建立模型的方法的过度使用,或是指采用错误且带有误导性的假定,证明想要得到的结论(例如他的劳动价值论)。他们认为,这种研究方法是纯粹的演绎推理加上数学公式,完全无视历史、社会学、哲学和制度框架。它是在不现实的、甚至是错误的假定下进行抽象的思考,建立抽象的模型。(他们以此批评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我们认为,李嘉图始终坚持运用内在的抽象法,以劳动时间决定价值这一原理为基础和出发点,去分析资义的生理结构和生理过程,探讨资义经济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这在政经学史上是有巨大科学意义的。但他的研究方法也有错误和缺陷,有时过于抽象,有时又抽象不足,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叫做“37\n科学上的不完备性”。(现实中的“李嘉图恶习”现象!)四、为什么说李是英古典的完成者1、他的学说代表了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2、其经济理论在资限度内是具有最多科学因素、最少庸俗成分的经济理论。3、他曾有意识地分析了资义经济关系中的阶级对立,并把这种分析发展到资限度内不能再前进一步的程度。4、其代表作《原理》是资古典理论分析最深刻的著作,是英古典最后的代表作。5、其研究方法比斯密更科学。第二节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李嘉图全部经济学说的基础和出发点。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耗费劳动决定商品价值的理论,并运用这一原理来考察资义的一切经济范畴和规律,这是他对劳动价值论和政经学的最重要贡献。基本内容归纳如下:一、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是他的劳动价值论的核心观点,具体内容包括:1、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有了更加正确的认识李接受了斯密关于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区分,并且同意斯密使用价值不能成为交换价值尺度的观点,但他纠正了其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可能有交换价值的观点,实际上他是把使用价值看成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这比斯密有进步。2、坚持商品价值取决于生产它们所耗费的劳动量他认为一切具有效用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有两个源泉:一个是它们的稀少性,另一个是获取时所必需的劳动量。他把商品份成两类:一类是人类劳动不能增加其数量的商品,如“罕见的雕像和名画,稀有的书籍和古钱,以及只能在数量极为有限的土壤上种植的葡萄所酿制的特殊葡萄酒等”,他认为这类商品的价值,单只由其稀少性决定;另一类是劳动可以无限增加其数量的商品,他研究的就是这类商品,他认为这类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时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耗费劳动量大的商品,其交换价值也大;耗费劳动量小的商品,其交换价值也小。他把这一观点称为政经学上的一个极端重要的学说。3、实际上提出了“必要劳动”的概念他认为决定商品价值量大小的,不是每个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量,而是“获取时所必须的劳动量”,或者叫“生产所必须的劳动量”。因此,他已经提出了决定商品价值的“必要劳动”的概念。并且认为商品相对价值量的变动,只是由于必要劳动量变动造成的。4、他批评了斯密价值论中的两点错误一是商品价值决定于购买劳动的观点;二是资义制度下商品价值由三种收入构成的观点。对于第一点,他认为耗费劳动和购买劳动在量上不等,购买劳动决不能成为价值尺度。他认为斯密之所以会犯错误,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耗费劳动和购买劳动在量上不等,不是同一劳动。(批评没有击中要害,实际上斯密已意识到,但不能说明)37\n对于第二点,他认为商品价值先形成,然后才分配,价值是第一性的,收入是派生性的,所以商品无论怎样分配,都不会影响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原理,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但是,李嘉图却接受了斯密教条,也认为商品全部价值都分解为三种收入。二、关于创造价值的劳动李嘉图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分析,比斯密前进了一大步,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科学价值的观点。1、区分了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他认为“宝石匠一天的劳动比普通劳动者一天的劳动价值更大”,各种劳动的估价由市场确定,取决于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2、他看到了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不仅包括生产该商品时直接耗费的劳动,还包括耗费在所用的生产资料中的间接劳动。他还指出了两种劳动的不同作用:间接劳动只能作为旧价值转移到新商品中去,直接劳动才能创造新价值。3、他认为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不是每个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而是在最不利的生产条件下生产这一商品所必需耗费的劳动。(不正确,应是在平均生产条件下所必须耗费的劳动)李嘉图对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的科学见解,是他在劳动价值论中的又一贡献,但是他的认识也有局限性。三、关于价值和交换价值李大体上区分了价值和交换价值,他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交换价值是指两种商品交换时量的比较关系。但他的价值概念是混淆不清的,大体上说,他用“绝对价值”、“真实价值”,“实在价值”来表述商品价值,用“相对价值”、“比较价值”来表述交换价值,不过经常混用。他还指出,商品在不交换时,没有交换价值,但价值还存在。价值和交换价值可作不同方向变动,价值不变,交换价值可以改变;或者交换价值不变,价值可以改变。这种区分,在政经学史上是一个进步,比配第和斯密前进了一大步,但是李嘉图还不能把价值从交换价值中抽象出来,更重要的是他不了解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内在联系,更不了解价值为什么要由交换价值来表现,把两者看成是毫无关系的。不研究价值形式,这是李嘉图和整个古典政经学中价值论的根本缺陷。四、关于价值和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李嘉图没有提出过生产价格的概念,但是他在分析对商品相对价值的影响时,遇到了矛盾,接触到了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问题。从劳动价值论出发,他得出两个结论:①投在商品生产上的劳动量决定商品相对价值。(等量劳动创造等量价值)②工资涨落只会引起利润反方向变化,不会引起商品价值变动。但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这两个原理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矛盾,正是在这里,李嘉图遇到了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问题。首先我们来看李嘉图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他是依据资本的“耐久性”37\n即资本消耗快慢不同来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他的固定资本指机器、工具、厂房等,而流动资本则丢掉了原料,仅指工资。所以他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实际上相当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而他所说的资本配合比例,实际上是资本的有机构成,而这正是他实际上接触到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问题的前提。(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导致利润率差异——竞争导致资本转移——利润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因为等量资本要获取等量利润!——价值规律作用形式发生变化——不是围绕价值而是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1、首先分析了资本配合比例不同,对商品相对价值的影响假设有两个资本家,各用5000磅的资本各雇100个工人。第一年,一个资本家生产谷物,另一个资本家生产机器。假定利润率都是10%,则固定资本工资工人P′=10%产品价值谷物050001005005500机器050001005005500第一年两个资本家都没有使用固定资本,两人生产的谷物和机器价值相等,等量劳动获得了等量报酬。第二年,生产谷物的资本家把谷物卖掉,仍用5000镑雇佣100个工人生产谷物;而生产机器的资本家却不卖机器,而是用机器生产纺织品,并继续投入5000磅雇佣100个工人。利润率仍为10%,结果是:固定资本工资工人P′=10%产品价值谷物050001005005500纺织品5500500010010506050结论是:两个资本家使用的劳动量相等,但因生产时使用的固定资本量不同,商品的价值互不相等,等量劳动没有生产出等量价值来。2、又分析了资本周转速度不同,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结论是:两个资本家使用的劳动量相等,但因资本周转速度不同(生产周期不同,上市时间不同),因此商品的价值也不相等,等量劳动又没有生产出等量价值来。李嘉图正是在这里,接触到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问题的。根据上面的分析,他提出了一个重大问题:生产上所使用的劳动量恰好相等的两种商品,价值互不相等。其实他这里所讲的价值已经不是价值而是价格了。所谓价值不等,实际上是生产价格不等。(因为他使用了平均P′这个前提)也就是说,在平均利润率存在的前提下,商品售价的基础,不再是内含劳动量所决定的价值,而是生产费用加平均利润所构成的生产价格,价值已转化为生产价格。(这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条件下的必然结果)可是,李嘉图没有抓住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这一具有决定意义的变化去深入研究,而是去考察一个派生的、次要的问题。3、工资变动对商品相对价值的影响李嘉图本来认为工资变动只会引起利润的相反变动,不会引起商品价值本身的变动。但他在按平均利润率计算商品价值时又发现:价值不随工资涨落而变动的原理,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而有了变更。他仍举上例来说明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同时,工资变动对价值的影响。假定工资上涨,而利润率从10%下降到9%固定资本工资工人P′=9%产品价值谷物050461004545500纺织品55005046100949599537\n这里,谷物价值5500没变,而纺织品价值却发生了变动。这样他就得出结论:在工资变动时,虽然使用的劳动量相等,但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却不仅引起了利润变动,也引起了商品相对价值变动。同样地,在这里,价值已经转化成生产价格了。实际上,工资涨落所引起的仍然是生产价格的变动而不是价值的变动。由于李嘉图不能区分价值和生产价格,使他的理论在这里遇到了不可克服的矛盾,即劳动决定价值的规律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规律的矛盾,也叫做价值规律同平均利润规律的矛盾,就是:当工资发生变动时,如果商品仍按价值出售(价值规律),那么等量资本就不能得到等量利润;反之,如果等量资本要获得等量利润(平均利润规律),那么,商品就不能按价值出售。(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是资义条件下的经济规律,是一个隐含的前提,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多量资本要获得多量利润。)这正是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第二个矛盾。李嘉图觉察到了这个矛盾,但他不能解决这个矛盾,因而就修正、变更他一贯坚持的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原理,作出结论说:投在商品生产上的劳动量决定商品相对价值的原理,或价值不随工资涨落而变动的原理,由于“使用机器及其他固定耐久资本而有了很大的变更。”但李嘉图一贯坚持劳动价值论,因此他宣称:工资变动对商品价值的影响是次要因素,价格与价值的背离是“例外”。(注:北大晏智杰不是从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角度来分析李嘉图理论体系的矛盾的,他是单纯从价值理论来分析的,压根没有提生产价格这个词。但多数学校的教材是这样分析的。)李嘉图虽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但他的重大贡献在于:他为后人的研究提出了一个重大的课题。然而,他的这个错误却成为庸俗经济学家攻击劳动价值论的把柄,并成为导致李嘉图理论体系崩溃的一个根源。第二节货币理论李嘉图的经济研究活动是从货币开始的,最初是参加了关于金价问题的论战,由此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研究经济问题的文章《黄金的价格》。他的货币理论内容可以归纳如下:一、关于货币的性质和职能对于货币的性质,李继承了斯密的正确观点,确认了货币的商品本性。他认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是由劳动取得的,具有内在价值,其价值也是由生产时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其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取得金属并把它运上市场所必需的劳动总量。”当开采的难易程度、金矿的丰度、运到市场的条件发生变动时,其价值量也会发生变动。对于货币的职能,他主要论述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对其他职能虽有涉及但未深入探讨。作为流通手段,他主张用廉价的纸币代替金属币,纸币的价值由黄金价值决定。二、关于货币流通规律李依据对货币的商品本性的认识,认为流通中一定量的货币不过是等价值的一定量商品的代表。因此,撇开供求关系引起的波动,商品价格应由商品的价值和货币的价值决定。商品价格=商品价值∕货币价值37\n在商品的价值不变时,商品的价格同货币的价值成反比;(举例:汇率)在货币的价值不变时,商品的价格同商品的价值成正比。由此,他得出了一个关于货币流通量的一般规律的重要结论:当商品数量和商品价值不变时,一国流通中需要的货币数量决定于货币本身的价值。如果货币价值愈大,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就愈少;反之,如果货币价值愈小,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就愈多。(反比关系)这个结论是接近正确的。(只是没考虑货币流通速度影响)。三、货币数量论李嘉图的货币理论具有与其价值论同样的缺陷,就是只限于研究量的关系。因此,他在研究货币流通量和货币价值时,陷入了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论开始出现在17世纪,18世纪大卫·休漠最早加以系统论述。李补充和发展了休漠的观点,成为古典货币数量论的最主要代表。他认为,在商品的价值总额和货币的单位价值不变时,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多于正常需要水平时,商品价值就以多量的货币来表现,商品价格就上涨;反之,当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少于正常需要时,商品价值就以少量货币来表现,其价格就下降。由此,他得出结论:商品的价格与流通中货币数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成反比。显然,这个结论与劳动价值论原理是矛盾的。他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其原因在于:①他片面地把货币归结为流通手段,而对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认识不足。(实际上商品在进入市场之前就已经取得了价值形式,而货币由于其有内在的价值,则执行着价值尺度的职能)②忽视了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他认为任何数量的货币,都必然地留在流通领域,实际上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多余的货币会转化为储藏货币。他的理论上的根本错误是混淆了纸币与金属货币,把纸币流通规律扩大到了金属货币。现实原因是,他被当时英、法等国出现的通货膨胀、纸币贬值现象所迷惑。但李的货币数量学说的意义在于:他以货币数量学说作为解释英国当时货币制度混乱、物价高涨的理论基础,从而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同土地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统治集团的斗争提供武器。第四节分配理论李嘉图是斯密学说的继承者,但他和斯密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不同的,得出的结论也是不同的。斯密建立的是一种和谐增长模型,关注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强调各阶级之间的利益和谐;李嘉图建立的则是一种对立分配模型,关注经济成果是如何在不同群体或阶级之间进行分配的,强调阶级冲突。所以,分配理论是李嘉图经济理论的核心。他十分重视劳动产品的分配,认为“确定支配这种分配的法则,乃是政治经济学的主要问题。”因为怎样分配直接影响着利润和资本积累,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一、李嘉图分配理论的贡献他接受了斯密三个阶级三种收入的学说。认为每年的社会产品在劳动者、资本家和地主这三个基本阶级之间进行分配,分为工资、利润、地租三种基本收入。他继承了斯密的正确见解,对分配理论做出了新贡献:①37\n对工资、利润、地租的分析始终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认为三种收入都只是劳动创造价值的一部分,更加一贯地坚持利润、地租来源于工人劳动。①在此基础上,他坚持三种收入中工资的变动起决定作用,认为工资变动为因,利润、地租变动为果。②他有意识地研究了工资和利润、利润和地租的对立,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阶级对立。但是,他和斯密一样,也没有考察作为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工资、利润和地租这些范畴的起源和实质,只关心这些范畴的数量问题。他研究的中心是各种收入的大小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以及它们这间的数量关系如何。二、关于工资论1、工资定义他认为工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收入,是劳动所创造价值的一部分。(但也把工资看成是“劳动的价格”。)工资量的大小取决于工人及其家庭的必要生活资料价值。2、作了两个区分①区分了劳动的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斯密首次提出)认为劳动的自然价格是维持工人及其家庭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格,取决于生产它们时耗费的必要劳动量。(实指“劳动力价值”)劳动的市场价格则是根据劳动的供求关系实际支付的价格。(实指劳动力价格)。②区分了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认为货币工资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或价值,实际工资则表现为一定数量的生活资料。3、提出了一个工资规律认为劳动的市场价格,由于劳动者人口变动从而劳动的供求关系变动,围绕劳动的自然价格上下波动,并不断趋向劳动的自然价格,使劳动者出卖劳动只能得到最必要的生活资料。这个工资规律是错误的,因为他用劳动人口的绝对变动来说明工资变动,把资本主义实际工资下降、工人贫困,归因于工人人口自身变动了。但他揭示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的生活永远只能停留在维持生存的水平上。所以这个工资规律被称为“生存工资铁律”。(两面不讨好)三、关于利润论(发展了斯密利润论中的科学因素)认为利润是资本所有者的收入,也是劳动创造价值的一部分。而且他认为:“商品的全部价值只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构成资本的利润,另一部分构成劳动工资。”至于地租则仅仅是落到地主手中的特殊化部分的利润。实际上他是把利润来源归结为劳动者的剩余劳动了。在这个问题上,他虽然没有斯密论述得那样明确,但比斯密一贯的多,因为他始终把利润只看作是劳动耗费的结果。而且,李这里也是抛开不变资本,只把利润同工资(实为可变资本)相比,因而他的“利润”范畴,实际上就是剩余价值,所以说李的利润论,具有M论的因素。但他也同斯密一样,没有提出剩余价值这个范畴,没有把M从具体形态中抽象出来。四、工资和利润的对立李在分配论中论证了工资和利润的对立。37\n他认为,利润是劳动创造的价值超过工资的余额、而地租只不过是利润的特殊化部分。因此,利润量的大小取决于工资量的大小,利润同工资成反比例变化,工资上升,利润下降,工资下降,利润就上升。这样,他就确立了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关系,揭示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在经济利益上的对立。这是他对政治经济学的一大贡献。但不足之处在于,他并不是把这种对立看成资本主义制度的特有规律,而是把它看作永恒的自然规律,这是不对的。李在论证工资和利润的反比例变化时,只研究了劳动生产率变化对利润的影响,并指出劳动生产率是利润变动的最终原因。所以他在利润概念下只分析了相对M,没有分析绝对M。李还看到了利润(实指利润率)有自然下降趋势,并把它归咎于人口的增长、土地生产率降低引起的农产品价格上涨等自然原因。(前半句对,后半句原因不对,应该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C:V)而且他也把利润率下降这个资本主义特有规律看成是人类社会的自然规律,是不对的。五、关于地租论(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主要研究了地租的性质、产生、变动的趋势及后果等。1、区分了利息、利润和真正的地租,并给地租下了定义他对地租做了区分,区分了地主为改良土壤和兴建房屋而投在土地上的资本的利息和利润与真正的地租,给真正的地租下了一个定义:“是为使用土地的原有和不可摧毁的生产力而付给地主的那一部分土地产品。”他的定义是不正确的,土地是自然历史过程的产物,既不是“原有的”,也不存在“不可摧毁的生产力”,但他表明了地租是地主阶级没有支付任何代价而获得的报酬,是劳动产品价值的一部分。2、分析了地租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依据他认为地租的产生是由于土地数量有限而且质量(肥沃程度和位置)有差别。(实际上这是地租产生的条件,而不是原因。原因是土地经营的垄断。错误之一)他的依据是从优到劣的土地耕种顺序。他认为,土地耕种顺序必然是从优到劣,地租就是在人口不断增长过程中,质量较差的土地相继续投入耕种的结果。(最初,人口少,耕种优等地,不必支付代价;随着人口增长,中等地投入耕种,由于竞争,优等地产生地租;人口进一步增长,劣等地投入耕种,中等地也产生地租,优等地地租提高。)(这也是不正确的,不符合历史事实,是由上一个错误派生出的错误。错误之二)实际上李所研究的只是级差地租,他是古典经济学家中最充分研究级差地租的人。3、分析了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他认为地租量取决于不同质量土地上劳动生产率的差额,表现在价值上就是农产品的价值超过资本的一般利润以上的余额。实际上他已认识到地租是农业中产生的超额利润的转化形态。他研究了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第一种形态就是他所说的不同质量土地上劳动产生率的差额所产生的地租。举例:在一、二、三等土地上使用等量资本和劳动,分别生产100、90、80单位净产品(指总产品-资本),这时37\n80单位净产品——构成垫付资本的一般利润,不提供地租;90单位净产品——80单位一般利润+10单位地租;100单位净产品——80单位一般利润+20单位地租。在李看来,最劣等土地的净产品价值等于一般利润,不提供地租,其他一切较优土地,其净产品价值超过一般利润的数额,都要转化为地租。级差地租第二种形态——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追加等量劳动和资本,由于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地租。李认为,在旧有土地上追加等量资本和劳动,其生产率必然降低,这样也会产生地租。(在这里他把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作为了分析的基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在同一块土地上追加等量资本和劳动,其产量或报酬必然递减。这是错误的,没有考虑技术进步因素。在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土地收益递减并非必然。)举例:同一块土地,投入第一份资本和劳动,生产100单位净产品;追加一倍资本和劳动后,生产85单位净产品。这样第一份资本就产生15单位地租。(因为地主不会允许存在两个利润率?)就是说,地租总是等于使用二份等量资本和劳动而获得的产品之间的差额。并且他还认为,最后投入土地的一份资本,其产品只提供一般利润,不支付地租。(边际思想)4、评价李的贡献在于他为地租学说提供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他把地租的生产和涨落建立在劳动价值学说上,论证了地租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李在资产阶级局限性之内,发展了到当时为止的最完整的地租学说。但正由于他的资局限性,他的地租学说存在若于缺点和错误。第一,看不见资本主义地租作为资义生产方式的范畴的特点,而把他的地租概念应用于一切时代和一切国家的土地所有权。第二,错误地把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当作形成的原因。第三,把“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作为级差地租产生的基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错误的,把地租同土地报酬递减规律联系在一起显然也是错误的。第四,只承认级差地租而否认绝对地租的存在。在两种地租形态上,李强调最劣等土地和最后投入土地的资本,产品最低,都只生产一般利润,不提供地租。可见他只承认级差地租存在,而否认绝对地租的存在。(整个古典经济学都没有绝对地租范畴)。六、利润和地租的对立李认为,随着社会进步、财富和资本的积累、人口的增加,地租必然会不断增长。地租的增长,又必然引起利润下降,利润量和地租量必然朝相反方向变化,所以利润和地租是对立的。(结论)原因是:人口↑—食物需求↑—劣等土地投入使用—农产品价值↑—地租↑、货币工资↑—利润↓。李嘉图不是从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中,而是从自然因素中来寻求这种对立的根源。李想说明的是,地主阶级在社会进步中得到了最大利益,而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都没得到什么好处,资产阶级甚至还蒙受了损失,地主阶级利益与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都相矛盾。因此,工人阶级应同资产阶级一起去反对地主阶级。37\n这就是李的地租理论、分配理论及全部经济理论的阶级实质。所以,地租理论在李全部经济学说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第五节自由贸易理论李嘉图支持斯密的自由放任原则,他的自由贸易学说是他反对国家干预、主张经济自由政策的理论依据。一、论证了自由贸易的优越性1、认为自由贸易最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从而增进人类幸福自由贸易会使各国把他们的资本和劳动用于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最有效地利用本国的自然秉赋,最有效最经济地分配本国的劳动,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增进财富。2、自由贸易有利于提高利润率,有利于资本积累他认为要使利润率提高必须设法降低工资,而自由贸易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因为实行自由贸易,允许谷物进口,可延缓地租上涨。同时谷物价格低廉,工资就会下降,利润率则可提高,有利于资本积累。二、比较优势原理李嘉图发展了斯密的国际分工论,提出了比较优势原理(或比较成本学说)。斯密在他的国际分工论中,主张各国专门从事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生产,(即这种商品生产所需要的成本绝对地低于其他国家)然后通过交换,均可获得利益。这就是所谓的绝对优势原理或绝对成本学说。李嘉图在斯密国际分工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比较优势原理——即在国际贸易中,每一个国家专门生产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商品,(即这种商品绝对成本可能高于其他国家,但在本国相对较低),然后通过互相交换,都可获得最大的好处。他举英国和葡萄牙两国在生产毛呢和葡萄酒上的相对优势来作例子。英国葡萄牙葡萄酒120人∕年80人∕年毛呢100人∕年90人∕年对于葡萄牙来说,两种商品的生产均占绝对优势,而英国两种商品生产都不占绝对优势,按照绝对成本学说,则两国不能进行交易。但按照比较成本学说,葡国可以两利取其重,生产优势最大的酒,英国则可以两劣取决轻,生产劣势最小的毛呢,双方交换。交换的结果:英国用100人一年劳动的毛呢换回了葡国80人一年劳动的酒,交换是不等价的,看起来吃了亏,但比起自己要120人劳动一年才取得,仍然节省了20人一年的劳动。而葡萄牙,用80人一年劳动的酒换回了自己要90人劳动一年才能取得的毛呢,也节省了10人的劳动。双方都得到了好处。上例中,英国人用100人一年的劳动交换了葡国80人一年的劳动,显然与价值规律相矛盾,即不是等量劳动相交换。对此,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不同于国内交换,各国之间由于种种因素资本不能自由转移,因而在一个国家内能形成平均利润,在国际之间就不能形成平均利润,所以各国的商品相对价值也有差别,不能按照价值进行交换。(实为生产价格)37\n李的比较优势原理从理论上宣判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死刑,被西方经济学界极力推崇,被誉为经济学中最伟大的定律之一,并被看作是支配国际贸易的永恒的规律。其具有一定的科学因素,对于经济落后的国家,特别是一些很少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但也有很大的片面性。它适用于经济强国和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不利于工业和外贸体系尚不健全的国家。因为它强调单项商品的进出口效益,忽视了整体和长远利益。发展中国家要发展本国经济,应立足本国工业的发展,从长远利益考虑国民经济的结构,建立经济独立的物质基础。第六节资本积累和再生产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对这部分理论的论述是分散在《原理》的不同章节中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关于资本的一般见解他认为资本是财富中用于生产的部分。他接受了斯密的第二种资本见解,也认为资本是生产资料。他甚至把原始社会猎人的弓箭也看成资本,说明他根本不了解资本的起源和本质。但他对资本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有正确认识,认为资本只能将它原有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价值中去,而不能创造新价值。这一点同劳动价值论相一致,是其资本见解中的科学因素。二、关于资本积累学说的基本观点1、什么是资本积累?认为资本积累就是节约收入来增加资本,增加生产性消费,减少非生产性消费。所以资本积累就意味着增加劳动者人数,扩大再生产。(错误的)为了从“节约收入”来说明资本积累,他区分了总收入和纯收入。2、什么是总收入和纯收入认为总收入就是三种收入——工资、利润、地租的总和(V+M)。纯收入就是利润+地租(实为M)。(工资是生产必需的费用)这个划分是正确的,比斯密进步。在这个基础上,他说明了资本积累和赋税的源泉。3、资本积累的源泉他认为资本积累只能出自纯收入,而在纯收入中,资本积累的大小,取决于利润的大小,利润是资本积累的真正源泉。他不仅把利润看作资本积累的源泉,也看作资本积累的动机和目的,认为利润就是一切,利润的高低正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实际利益所在。这里李实际分开承认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利润,但他错误地把资本家的利益说成是全社会的利益。4、资本积累的方法他说:“积累资本有两种方法:增加收入,或减少消费。”具体地说:第一,发展科学,改进技术,采用机器,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货币工资,增加利润,扩大资本积累的源泉。37\n第二,减少非生产性消费,主要是降低地租和赋税。降低地租的主要方法是除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外,还有实行谷物自由贸易,特别是废除谷物法。减少赋税的主要办法是靠政府减少开支。(考察了赋税对资本积累的影响)5、资本积累同利润增长的矛盾李嘉图看到了利润率有随资本积累而自然下降的趋势,而资本积累又受到利润率下降的阻碍。资本积累同利润增长发生了矛盾。这实际是资本主义发展生产的手段(积累)同发展生产的目的(利润)的矛盾,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历史局限性(历史过渡性)但李却把它看作是一般人类社会的自然趋势,看作是人类社会趋于停滞预兆。三、关于再生产理论李嘉图在价值论中否定了斯密关于三种收入构成价值的错误观点,但在再生产问题上,却接受了“斯密教条”。认为商品价值仅仅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种收入,都要被国民所消费,从而也丢掉了生产资料价值。因此,他对再生产理论不能有所发现和推进。四、关于经济危机理论李的资产阶级局限性,使他只关心生产,看不到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包含的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所以他接受了萨伊定律,跟在萨伊后面否认普遍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提出了五条依据:①商品交换是产品与产品的交换,货币是实现交换的媒介。这样买卖就不会脱节,就不会发生产品卖不出去的问题。(实际上不仅有可能性,而且有现实性)②生产可以创造需求,因为从事生产的人必须购买和消费别人的产品,扩大生产就意味着扩大需求。③积累和追加的资本全部用于购买劳动,全部用于生产性劳动者的消费,因此生产的扩大不会超过消费的增长。④人们的消费欲望是无止境的,从而“需求是无止境的。”⑤局部生产过剩、个别产品供过于求可以通过市场竞争很快得到纠正和调节。李嘉图的上述否认危机的种种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其错误的根源在于他把资本主义看成是自然永恒的,认识不到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所以他必然否定经济危机。同时,这也与当时的历史条件有关,李在世时,还没有发生资本主义的普遍性经济危机。他死后2年,1825年就爆发了这样的危机。以后的历史更证明了他这一理论的错误。第七节李嘉图学说的影响及其命运李嘉图的经济学说,无论在他当时所处的时代,还是在后来的年代,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有一大批的追随者和批评者。李嘉图经济学说的最大影响发生在马克思身上。马克思把李嘉图的经济学说看作是自己最直接的先驱(可以说李嘉图的价值论和分配论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最近的来源),坚决认为李嘉图学说是古典经济学中最有科学价值的宝库。37\n正因为李嘉图学说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来源和依据,所以他遭到了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非议和尖锐批评。因为李嘉图的分配理论揭示了工人、资本家和地主三个阶级之间经济利益的对立关系,被当时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用来反对资本主义制度,所以美国的资经济学家凯里还给李嘉图安上了共产主义之父的罪名。(其实,这真是冤枉了李嘉图)实际上,重视李嘉图学说的不仅有社会主义者,西方经济学家阵营中也不乏其人。20世纪中叶的新剑桥学派就曾从李嘉图学说中去寻找某些理论依据。李嘉图学说解体后,英国古典经济学并没有就此完结,理查德·琼斯和乔治·拉姆赛等人都在一些方面继续推进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发展。第七章西斯蒙第的经济学说37\n第一节西斯蒙第经济学说的产生及其特点一、西斯蒙第在经济学说史上的特殊地位西斯蒙第与李嘉图、马尔萨斯、萨伊以及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是同时代人,他在经济学说史上具有双重地位,一方面他是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另一方面他又是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经济浪漫主义的鼻祖。(特殊地位)早期他信奉英国古典经济学,接受亚当·斯密的一切学说,这反映在他1803年出版的《商业财富或政治经济学原理在商业立法上的应用》一书中;后来他又成为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反对者,在他181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新原理或论财富同人口的关系》(简称《新原理》)一书中,他提出了自己独创的学说,在一切主要观点上,作出了与英国古典经济学相对立的结论。(西斯蒙第的学说属于非主流经济学,其他还包括德国旧历史学派、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及其蜕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他们的理论基础、分析方法和政策主张并不相同甚至互相对立,但他们对资义制度及维护这种制度的主流经济学均持批判态度,因而成为非主流经济学。)我们要介绍的西斯蒙第的经济学说,是他的后期的理论,以《新原理》为代表作。二、学说产生的历史条件1、经济和政治方面西斯蒙第的经济学说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时正值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和英法产业革命时期,法国的政治、经济正发生着巨大变革,这些变革对社会发展来说是巨大进步,但也造成了广大小生产者破产论为无产者,无产者队伍不断增长和生活状况日益恶化的现象,引起小生产者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恐惧和不满。西的经济学说正是在这种经济、政治条件下代表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的。2、思想理论方面西深受法国启蒙学者的理性原则的影响,特别是受法国启蒙运动哲学家和思想家的浪漫主义思想影响,使其经济理论带上经济浪漫主义的特色。3、在政治经济学方面西的理论体系是在批判同时代的李嘉图、萨伊、马尔萨斯等古典经济学家以及空想社会主义者,修正斯密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三、生平与著作生平:(1773~1842年)西出身于瑞士法语区日内瓦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这个地区的政治、经济状况同法国有密切关系,他因此被归为法国学者之列)。他的祖先是意大利的显贵,到他父亲时已家道衰落。西受到保守的传统教育,中学毕业后曾去巴黎上大学,因经济困难中途辍学,到里昂一家银行当职员。1792年,里昂爆发革命,他回到日内瓦。不久,资产阶级革命蔓延到瑞士,贵族政权被推翻,他的父亲被捕入狱。他父亲被释放后,全家迁居英国,一年半后又移居意大利。在意大利他经营自己的农庄,直到拿破仑执政后的1800年才又重返日内瓦,并一度出任商会秘书。波旁王朝复辟后,他脱离了政治活动。37\n他在意大利经营农庄时,开始研究经济学和历史,先后出版了几部巨著,成为当时著名的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主要经济学著作:《商业财富或政治经济学原理在商业立法上的应用》(1803年,接受斯密一切观点)《政治经济学新原理或论财富同人口的关系》(简称《新原理》)(1819年,作出与英古典相对立的结论)《政治经济学研究》(两卷集)(1837~1838)其中《新原理》是代表作,其政治经济学史上的地位,就是建立在《新原理》之上的。为什么在相隔15年前后发表的两部著作里,西会从英国古典政经学的信奉者转变为对立面呢?这种转变,并不是由于他的立场发生了变化,而是由于他所代表的小生产者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要求。早期,小生产者也要求自由发展商品经济,反对封建制度,这与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向一致,所以他信奉反对封建制度的英古典经济学。而在后期,西发现随着商业财富和产业革命的发展,小生产者大批破产,沦为一无所有的无产者。为了拯救小生产者覆灭的命运,他转而反对英古典,要求国家干预,延缓资本主义的发展,停止资本主义的“破坏”。四、学说的特点和实质1、其经济学说代表了小资产阶级的利益西是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其经济学说代表了小资产阶级利益,特别是反映了受到破产、毁灭之威胁的小生产者的思想感情和经济要求。2、其经济学说充满了经济浪漫主义色彩经济浪漫主义的特点是幻想性、向后看,企图实现已经过时落后而不可能实现的东西。表现为:他以感伤主义的批判来代替对资本主义的科学分析,用小资产阶级的眼光来看待资本主义制度,把资本主义的弊病看成是反常的、错误的偏向,归因于人们的思想、国家的政策和错误的经济学说,而看不到其进步意义;他力图把资本主义社会拉回到被他理想化的小生产者的生产方式中去;他企图主观地寻求保证人类物质幸福的一般原则和政治措施,他得出的改良资本主义的政策和途径都是空想的,连他自己也认为是不能实现的。这样,他就创立了一种伤感的、空想的经济浪漫主义思想体系。3、其经济学说在基本理论范畴上同英古典是相通的他也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生理结构,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阶级对立关系。他把地租利润都看作是对工人劳动产品的扣除和掠夺,是对额外价值的无偿占有,由此尖锐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劳资对立,比英古典更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阶级矛盾。4、其经济学说对古典政经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最主要的是他从小资产阶级立场出发,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揭露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否认了资本主义是自然的、合理的和永恒的制度。正因此,他成了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形成了一个完整体系)37\n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一、对象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物质幸福他认为政治经济学是政治学的一部分。政治学研究的是人类的普遍幸福,而达到这种普遍幸福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增进人们的精神福利,另一种则是增进人们的物质福利。根据这两种方法,政治学分为两大部门,即“高级政治学”和“政治经济学”。高级政治学以人的精神幸福为研究对象,人的物质幸福则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他给政治经济学下了一个定义:“研究一定的国家绝大多数人能够最大限度地享受该国政府所能提供的物质福利的方法的科学。”他还批评了斯密和李嘉图对政治经济学对象和目的的看法。(增进国民财富)认为他们的错误在于把手段当作了目的而忘记了人。他批评斯密:“是以抽象的方式来看待财富的,而不考虑财富与应该享受这种财富的人的关系。”批评李嘉图:“根本不考虑人的问题,他只说这门科学的目的就是无限制地增加财富。”他的批评是不科学的。实际上斯密和李嘉图的观点如实的反映了资义生产的本质:追求利润。可取之处在于①批判了资义现实;②提出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问题,有助于拓宽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领域。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收入分配他认为人们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和享受,而积累财富只是人们共享幸福的手段而非目的。但他发现人的享受或消费是由收入决定的,而收入又是由分配决定的,所以他认为收入的分配是政经学研究的中心,还认为财富和人口的比例是政经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消费与生产的平衡是政经学的基本问题。英古典研究分配是以生产为基础,是为了增加财富,发展生产力;西研究分配则是以消费为基础,是为了增长人们的享受和消费。两者研究的基础和目的都不相同。二、研究方法西斯蒙第在研究方法上也试图独树一帜。他批评了英古典的抽象方法,认为既不能抽象,又不能单纯计算,政治经济学是良心、道德的科学。(他的批评也是不对的,英古典的抽象演绎法是科学的)第三节再生产和经济危机理论关于价值理论,西没有什么新见解,他也主张劳动价值论。基本观点有:1、劳动是价值的基础2、社会所必要的劳动耗费决定价值3、强调资本主义条件下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劳动价值论在西斯蒙第理论体系中并不占重要地位,他的理论体系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消费先于生产的理论。37\n一、消费与生产的关系(他的分析是一种三段式跳跃分析:自然经济、孤立个人——小商品生产社会——资本主义社会)1、消费先于生产并决定生产他认为人们进行生产只是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消费是目的,生产是手段。人生来就要消费,而消费就得生产,因而是消费引起生产,消费先于生产。而且是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因而消费又决定生产。他批评资本主义为财富而生产,为生产而生产,是为手段而牺牲目的。(在这里他把生产和消费对立起来是错误的)他把消费提到首位的观点,决定了他对生产的看法。在他看来,生产的目的既然是为了消费,因此生产不应该是无限制的。他认为在正常的社会中(指小商品生产社会),没有无限生产的动力,只有在不正常的社会中(指资本主义社会),才会有无限生产的动力,(追逐利润)而这种无限的生产就是社会不平等不断加深的原因。2、需求先于供给并决定供给他认为对于个人而言,或者在自然经济条件下是消费先于生产并决定生产,把这个原理扩展到商品经济的社会中,生产转化为供给,消费转化为需求,消费先于生产并决定生产就转化为需求先于供给并决定供给了。(注意这里已从自然经济转到了商品经济,实质分析的是小商品生产的社会)为什么需求先于供给呢?因为今年的产品是用去年的产品来购买的,去年的产品代表需求(收入),今年的产品代表供给,所以需求先于供给。为什么需求决定供给呢?因为只有需求才为供给提供可能,供给必须适合于需求才能实现。生产上供给多少取决于消费中需要多少,所以需求决定供给。他从需求决定供给的原理得出的结论是:生产不能是无限度的,它受社会需求的限制,如果生产无限扩大,供给就会超过需求,生产就会超过消费,就会发生生产过剩的危机。3、收入决定生产,生产创造收入当西斯蒙第再由小商品生产的社会转入分析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时,他觉得供给需要资本来生产,而需求则要由各阶级的收入来满足。这样,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就再转化为运用资本的生产同收入的关系了。根据他的消费居先的观点,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应该是收入决定生产,因为人们的需求和消费是由他们的收入决定的。因此运用资本进行生产时,生产规模应与人们的收入大小相适应。但是,他又看到人们的收入都来源于生产,都是从生产中创造出来的,所以生产又创造收入。他的观点实际上是收入决定生产,生产又决定收入,二者互相决定、互为因果。这里他实际上陷入了循环论证。循环论证是没有出路的。要研究再生产,必须首先分清资本和收入之间的差别。西也分析了资本和收入及其关系,试图区分两者,但他的见解却是混乱的,最终没能正确地区分资本和收入。上述观点构成了西斯蒙第特有的再生产理论。37\n评价:西斯蒙第的消费先于生产并决定生产的观点是错误的,他颠倒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实际上消费及其增长取决于生产和生产力的发展。他的需求先于供给并决定供给的观点也是错误的,实际上需求与供给二者相互制约,都取决于生产。他认为今年的产品是用去年的产品购买的,这也是错误的。李嘉图也有这个观点,但他从中引出供给创造需求,得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可能的结论。西则从这一观点引出需求决定供给,得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可避免的结论。二、经济危机理论西在收入决定生产的理论基础上论证了资本主义产生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并由此证明了资本主义的历史性。这是他对政治经济学的最主要贡献。按照他的看法,收入决定生产,今年的产品是由去年的收入购买的,当今年的生产超过了去年的收入,那么就会发生收入不足,一部分产品不能得到实现,从而也就产生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前面说过,西认为收入是决定消费的,因此收入不足也就是消费不足,所以在西看来,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消费不足。为什么会出现消费不足呢?他从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主义分配两方面分析。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利润,生产者之间受自由竞争的支配,工业应用机器进行生产,企业不断地集中,这一切都造成了生产的无限扩张。反之,资本主义不公平的分配制度,使财产集中到少数所有者手中,占国民大多数的劳动生产者收入不足,(工人得到的收入工资很少,难以养家糊口;小生产者不断破产,日益贫困;富人的收入增加但消费增量却很少。)从而使国内市场越来越狭小,使生产和收入之间的比例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产品的实现会受到严重的障碍,最终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爆发。他认为,现在资本主义生产之所以还会得到发展,是由于国际市场的存在。不过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外市场也会越来越小,最终使产品实现问题,成为不可克服的困难。西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过剩危机的必然性,这是他的巨大功绩。但是,他认为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是生产的无限扩张和消费不足的矛盾,这是不正确的。(实际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与里的关系。)西没有从生产关系中去寻找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因而也就不可能创立科学的经济危机理论。(现在怎么来认识这个问题?)讨论:经济危机的根源究竟是什么?第四节收入分配理论在西看来,收入决定着人们的消费和需求,也就是决定着人们的幸福。所以收入分配是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他认为分配问题既是理论问题也是伦理问题。所谓理论问题是指分配是否正确,是否能使经济顺利发展;所谓伦理问题是指分配是否公平合理。一、什么是收入的分配?他认为收入的分配就是分享人类的劳动果实。他同英古典经济学一样,也把劳动成果分为利润、地租和工资三种收入。37\n二、三种收入的源泉是什么?他对三种收入的来源说明是双重的:一方面认为三种收入都是从劳动这个共同根源产生的,都是劳动产品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认为三种收入分别来自三个不同的源泉,即土地、资本和劳动。他关于三种收入的概念(定义)也都是双重的。(基本上接受了斯密关于三种收入的双重见解。)虽然他关于三种收入的概念以及来源说明都是双重的,但他特别强调了劳动的作用,认为土地和资本都只有通过人的劳动才能发挥作用,没有劳动便没有财富。三、三种收入的相互关系他把三种收入的三个源泉进行了划分和归类。他把资本一分为二,分为固定资本和“用来支付工资的资本”(实指可变资本),并把固定资本同土地划为一类,而把后者同“劳动能力”归为一类。他认为这两类源泉的特点不同,固定资本和土地等需要劳动来推动才能发挥其生产力,并获得一定收入;而另一类(指劳动能力和支付工资的资本)的特点是推动和维持劳动,使之能从事生产活动。他强调“这两种力量合在一起,就拥有膨胀力”,这种膨胀力就能产生出一种“额外价值”,这种额外价值就是资本家的全部利润。并且他认为地租是利润派生的。这样,工人劳动生产出来的价值就分为两部分:支付工资的资本和额外价值。(实际是可变资本和M)西在考察三种收和的相互关系时,就认为利润和地租是统一的,资本和土地所有权没有矛盾和斗争,而工资和利润(包括地租)则是对立的,劳动和资本之间是矛盾斗争的。西非常重视和强调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强调由于工人在同资本家的斗争中总是处于不利地位,所以工资总是停留在最低水平上,并认为随着资本积累、机器改进、人口增加、利润(包括地租)不断增长,而工资则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因而造成工人阶级日益贫困化。而且,他进一步指出这是由资本主义分配造成的,因此,他从伦理和理论两个角度猛烈抨击资本主义分配,指责它既违背伦理,又违背理论。(不公平、不正确。)第五节财富和人口理论西关于财富和人口关系的观点和关于资本主义人口过剩的观点是他的经济学说中有价值的观点。一、财富和人口关系他认为财富就是积累起来不予消费的劳动果实。人类幸福是由财富来满足的,财富是人类物质享受的标志;财富与人口之间应保持正确的比例,财富增长应与人口增长相适应。但是,他并不认为人口是由财富来调节和限制的,而是认为人口是由收入来调节和限制的。37\n人们的消费额取决于他们的收入量,如果人们超过收入来消费,就会损害资本,损害再生产。因而收入就是人口增加的自然界线,“人口只能由收入来调节”。而且他认为收入只能调节劳苦阶级的人口,而不能调节富人阶级的人口。(因为只有劳苦阶级的收入才仅够维持其绝对必要的生活,而富人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他进一步分析指出,劳动阶级的人口由其收入调节,但劳动阶级的收入则是由对劳动的需求决定的,所以劳动阶级的人口最终还是由对劳动的需求决定的。他的上述观点是有价值的思想。他批判了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二、资本主义制度必然造成人口过剩西正确地看到,随着资本的积累、财富的增长,资本主义人口过剩是不可避免的。这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特有现象。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自由竞争、经济危机,工人无法估计社会对劳动的需求,无法计算和决定自己的收入,因而盲目生育。他还专门论证了“机器的发明造成人口过剩”。指出机器代替人,排挤人的现象不是机器本身的过错,而是奴役工人的社会组织造成的。西指出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的矛盾性,强调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他没有给予科学的说明。第六节小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纲领一、西设想的经济模式他所推崇的是宗法式农业和行会手工业。所谓“宗法式农业”是“农夫是私有者,产品完全归生产者所有”的农业经营方式,他认为这才是最合理的农业经营方式。所谓“行会手工业”就是手工业者在行会组织下自产自销的生产经营方式,他对这种生产经营方式大加赞赏。可以看出,西的理想就是在私有制的基础上,使一无所有的无产者重新回到小生产者的行列,构成以小企业为主体的经济模式。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西把他实现经济理想的期望寄托在政府身上。要求国家根据宏观经济的各种比例关系调节经济,要求国家建立以小企业为主体的经济模式,要求国家立法使工人享有雇主享有的保障的权利。这样,他就成为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倡导者,同时也成了第一个和经济自由主义传统决裂的经济学家。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