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8.23 KB
- 2022-08-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西方经济学重要知识补充(以中级经济学知识为主)(一)希克斯替代效应与斯勒茨基替代效应3(二)短期弹性和长期弹性6(三)拐角解7(四)显示性偏好7(五)理想指数、拉氏指数、派氏指数9(六)连带外部效应10(七)消费理论与生产和成本理论的对偶性11(八)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12(九)时期间价格歧视和高峰价格、两部收费制12(十)“柠檬”问题13(十一)纠正市场失灵的办法15(十二)产出弹性、生产力弹性与替代弹性17(十三)戈森定律18(十四)预期与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成本18(十五)工资刚性的三个原因19(十六)大萧条的原因---支出假说与货币假说2134\n(十七)三种总供给模型---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的原因22(十八)从总供给曲线推导出菲利普斯曲线24(十九)滞后性和对自然率假说的挑战26(二十)李嘉图等价定理26(二十)消费28(一)希克斯替代效应与斯勒茨基替代效应希克斯替代效应与斯勒茨基替代效应是分别以两位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与斯勒茨基的名字命名的。 如前所述,替代效应是指商品相对价格变化后,而令消费者实际收入不变情况下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化。希克斯替代效应与斯勒茨基替代效应的差别,在于他们对什么是消费者实际收入不变所下的不同定义。在希克斯替代效应中,实际收入不变是指使消费者在价格变化前后保持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而在斯勒茨基替代效应中,实际收入不变是指消费者在价格变化后能够买到价格变动以前的商品组合。 下图所示为希克斯替代效应与斯勒茨基替代效应:34\n 图中的横坐标表示某种特定的商品,纵坐标y表示除了x商品以外的所有其他商品。我们讨论y商品价格不变,x商品价格下降以后的斯勒茨基替代效应。x商品降价前,预算线为aj0,aj0与无差异曲线U0相切于E点,E点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在E点,x商品的购买量为q0。x商品降价后,预算线变为aj3,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为P点。 假定我们想在x商品降价后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不变。按照希克斯替代效应中所定义的实际收入,应该使消费者在新的价格比率下回到x商品降价前的无差异曲线上,通过画一条与aj3相平行、并与原无差异曲线U0相切的预算线可以保证这种意义上的实际收入不变。图中a1j1线便是我们所需要的预算线,a1j1与U0相切于R点,与R点相对应的x商品的购买量为q1,q1−q0便是希克斯替代效应。34\n 按照斯勒茨基替代效应中所定义的实际收入,若想在x商品降价后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不变,应该使消费者在新的价格比率下能够购买他在降价前所能购买的商品数量,即能够购买图中E点所表示的商品数量。通过画一条与预算线aj3相平行、并且过E点的预算线可以保证这种意义上的实际收入不变。图-4中的a2j2线便是我们所需要的预算线。a2j2和一条高于无差异曲线U0、低于无差异曲线U2的无差异曲线U1相切,切点为T。与T点相对应的x商品的购买量为q2。q2−q0为斯勒茨基替代效应。由于q2大于q1,所以斯勒茨基替代效应大于希克斯替代效应。 我们也可以用代数式讨论斯勒茨基替代效应。令消费者的货币收入为M,降价前x商品的价格为Px,降价后为P`x,降价前对x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x=x(Px,M)(1.35) 降价后对x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x=x(P`x,M)-x(Px,M)(1.36) x商品降价后对x商品需求的总效应为 Δx=x(P`x,M)-x(Px,M)(1.37) 分为两部分,收入效应Δxm与替代效应Δx5, Δx=Δxm+Δx5(1.38) Δx5=x(P`x,M)-x(Px,M)(1.39) 其中是在x降价为后,为了维持降价前的购买数量组合而调整后的收入。 Δxm=x(P`x,M)-x(P`x,M`)(1.40) 因此,Δx=Δxm+Δx5=[x(P`x,M`)-x(Px,M)]+[x(P`x,M)-x(P`x,M`)](1.41)34\n (1.41)式与(1.37)式虽然是恒等式,但(1.41)式是以代数形式将商品价格变化后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明确地表示出来。 由Δx=δxm+Δx5,我们知道,x商品价格变动后总效应Δx符号取正的值还是取负的值,取决于x商品是工常品、一般劣等品、还是吉芬商品。我们分x商品降价与提价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若x商品降价,Δx5总是取正的值。对于正常品而言,Δxm也取正的值,因此总效应Δx的值是正的;对于一般劣等品而言,降价后,Δxm取负的值,但从绝对值讲,Δxm小于Δx5,因此总效应Δx的值仍然是正的;对于吉芬商品而言,降价后,Δxm取负的值,而且从绝对值讲,Δxm大于Δx5,因此总效应Δx的值是负的。 若x商品提价,Δx5总是取负的值。对于正常品而言,Δxm也取负的值,因此总效应Δx的值是负的;对于一般劣等品而言,提价后,Δxm取正的值,但从绝对值讲,小于Δx5,因此总效应Δx的值仍然是负的;对于吉芬商品而言,提价后,取正的值,而且从绝对值讲,Δxm大于Δx5,因此总效应Δx的值是正的。 在x商品价格变动后,要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不变,即要使消费者能够买得起x商品价格变动前他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组合量,收入应该变动多大的数量?也就是说,当x商品的价格变动为ΔPx时,ΔM是多少?可以证明 ΔM=ΔPx·x(1.42) (1.42)式的推导过程如下。假定消费者消费x、y(y代表除x商品以外的所有其他商品)两种商品。x商品价格变动前,消费者的预算线为 M=ΔPx·x+Py·y(1.43)34\n x商品价格由Px变为P`x后,要使消费者仍能购买他在价格变动前所能购买的x、y数量,预算线应该是 M`=P`x·x+Py·y(1.44) 我们已经指出,M'是x商品价格变动后,为了维持价格变动前的购买数量组合而调整后的收入。由(1.43)式与(1.44)式我们得到 这便是(1.42)式。 斯勒茨基替代效应的概念可以作为政府制定政策的参考。例如,政府决定在猪肉涨价后对消费者进行价格补贴。假定消费者每月消费2.5千克肉,原价12元钱1千克肉。现价格提高到14元钱1千克,要使消费者在肉涨价后仍能买得起2.5千克肉,给消费者的补贴应该是 ΔM=ΔPx·x=(P`x-Px)·x=(14.00-12.00)*2.5=500(元)。(二)短期弹性和长期弹性1、对于许多商品来说,长期需求远比短期需求富有价格弹性。原因之一就是人们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改变他们的消费习惯。另一个原因是人们对某一种商品的需求可能与另一种商品的存量有关,后者只能慢慢地变化。对于有些商品来说,情况恰恰相反,短期需求的弹性要大于长期需求的弹性。这些商品(汽车、冰箱、电视机,或产业部门购买的资本设备)都很耐用,因此,消费者拥有每种这类商品的总量要大于其每年的产量。结果,消费者打算拥有的总量的一个小变化会引起购买水平的大幅度的百分比变化。2、长期和短期的收入弹性也不相同。对绝大多数商品与劳务来说,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现为长期的大于短期的。对一种耐用品来说,情形正相反。短期的需求收入弹性要远远大于长期的收入弹性。34\n3、长期和短期的供给也有不同。对大多数产品来说,长期供给的价格弹性远大于短期供给的价格弹性,这是因为在短期内,厂商面临着生产能力的制约,它们需要时间,通过建造新的生产线,配备雇用的工人,来扩展自己的生产能力。这不是说,如果价格急剧上涨,供给在短期内就不会增加了。但是如果有时间来扩展他们的生产设施和雇用更多固定工,那么厂商将能更多地提高产量。对有些商品和服务而言,短期的供给完全缺乏弹性,在绝大多数城市里的租房就是一例。然而对绝大多数商品而言,即使在短期内,厂商也能设法增加产量,当然前提是价格的刺激有足够的强度。问题在于,因为厂商面临着种种制约,迅速增加供给的成本很高,所以可能需要价格上的大幅提升,来引发供给方面小幅的短期增加。对某些商品而言,短期供给比长期供给更富于弹性。这类商品是耐用的,它们在价格上升的时候可以作为供给的一部分而被重复利用。(三)拐角解边际替代率等于价格之比的最优条件也有例外。那就是“拐角解”的情况。所谓“拐角解”是一种极端的情况,它是当一种商品不被消费(或选择)而只消费另一种商品时,最优选择点出现在消费约束线的端点上的情况。当“拐角解”出现时,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在所有的消费水平下都大于价格之比。这时,消费者只消费两种商品中的一种使其满足得以最大化。有的书上把“拐角解”叫做“边界解”,意思是说,消费者的消费达到了消费空间的一个边界,再也不能沿原无差异曲线的方向进行调节了。“边界解”的产生是因为消费者个人对两种商品所赋予的相对价值与它们的相对成本(市场价格)相差太远,消费者便不得不放弃其中一种商品。一般说来,在完全替代品的情况下,最优选择常常是“拐角解”(“边界解”34\n)。因为,完全替代品的需求对相对价格的反应十分剧烈。有时价格的微小变动可以引起需求的大起大落。在通常情况下,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性越强,其需求对相对价格的变动就越敏感,竞争也越激烈。拐角解为相对通常的内点解(也就是传统的解)提供了一个补充。(四)显示性偏好显示性偏好理论是由保罗萨缪尔森提出来的一个经济学上的术语,其基本精神是: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的购买行为暴露了或显示了他内在的偏好倾向。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来推测消费者的偏好。这是一种不基于“偏好关系(效用函数)—消费者选择”的逻辑思路,而是一个相反的过程,即“消费者选择—偏好关系”。 一、显示偏好原理 设消费者在价格为(p1,p2)时购买的商品束为(x1,x2),如果另一个商品组合(y1,y2)满足如下条件: p1x1+p2x2>=p1y1+p2y2方程1 在这种情况下,若消费者总是在他能够购买的商品束中选择他最偏好的商品束,则一定有对(x1,x2)的偏好大于(y1,y2),即(x1,x2)是(y1,y2)的直接显示偏好。 二、间接显示性偏好 如果(x1,x2)是(y1,y2)的直接显示偏好,同时(y1,y2)是(z1,z2)的直接显示偏好,则(x1,x2)是(z1,z2)的间接显示偏好。 三、显示偏好弱公理34\n如果直接显示出比更被消费者所偏好,而且和不同,则不可能有直接显示出比更被消费者所偏好。换言之,假定组合是按价格购买的商品组合是按价格购买的,只要≥,就不可能有≥。若直接显示出比更消费者所偏爱,但是在某些其他预算下(例如在价格下)消费者选择了,那么一定是在这种新的预算下消费者买不起。下图的消费者选择遵从显示偏好弱公理。四、显示偏好强公理如果(x1,x2)直接或间接显示偏好于(y1,y2),且(x1,x2)和(y1,y2)是两个不同的商品束,则(y1,y2)就不可能直接或间接显示偏好于(x1,x2)。(五)理想指数、拉氏指数、派氏指数34\n理想的生活成本是指以当前价格达到一个给定效用水平所花成本相对于以基期价格达到相同效用所花成本的比值。不幸的是,在一个经济宽度基础上计算这样一个理想的生活成本指数所需的信息非常庞大。因此,实际的物价指数是基于消费者的购买,而不是消费者的偏好。像CPI这样用基期的固定消费组合来计算的物价指数被称为拉氏物价指数。拉氏指数指一个人以现期价格购买一个基期选定的商品劳务组合所需货币数除以基期价格购买同一组合所需货币数的商。拉氏指数放大了理想的生活成本。另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物价指数是派氏指数。与注重购买一个基期组合的成本的拉氏指数不同,派氏指数注重的是购买一个现期组合的成本。派氏指数指一个人以现期价格购买现期的一个商品劳务组合所需货币数除以以基期价格购买同一组合所需货币数的商。派氏指数缩小了理想的生活成本。因此GDP平减指数低估了生活费用的增加,CPI高估了生活费用的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三:1、GDP平减指数衡量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与服务的价格,而CPI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因此,企业或政府购买的产品的价格的上升将反映在GDP将反映在GDP平减指数上,而并不反映在CPI上。2、GDP平减指数只包括国内生产的产品。进口品并不是GDP的一部分,也不反映在GDP平减指数上。因此,日本制造并在美国销售的丰田汽车的价格上升要影响到CPI,因为消费者购买丰田汽车。但这种上升并不影响GDP平减指数。3、CPI是拉斯派尔指数,也就是拉氏指数。而GDP平减指数是派许指数也就是派氏指数。34\n(六)连带外部效应当一个人的需求直接受到其他消费者购买决定的影响时,就有了连带外部效应。连带外部效应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如果一名典型的消费者的商品需求量随着其他消费者购买数量的增加而增加,那么就存在着一个连带外部正效应,一个例子是攀比效应;如果消费者的商品需求量随着其他消费者购买数量的增加而减少,那么就存在着一个连带外部负效应,一个例子是虚荣效应。攀比效应是较为典型的连带外部正效应,消费者的一种赶时髦的偏好,即想拥有一种其他消费者已拥有的商品。当一项产品、服务或身份开始比较容易获得,并且开始逐级形成一种趋势,大家会感到别人有了,我也得去搞一个,就像中国的手机发展、汽车发展、高尔夫球练习场的快速扩张、小学生买电脑、积极去考研,多不胜数。这些东西对个人不一定很有用,但是如果你没有,会感到低人一等。而对自己有多大用处不一定,但是一定不能够落后,并且一旦推广到某个爆发点,则会更加快速的发展。如下图所示,攀比效应会导致一条更具有弹性的需求曲线。34\n虚荣效应是较为典型连带外部负效应,消费者想拥有只有少数人才能享用的或独一无二的商品的偏好。拥有某种虚荣商品的人越少,该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大。艺术珍品,特别设计的跑车,以及定制的服装都是虚荣商品。此处,顾客从艺术品或跑车中获得的价值,多半来源于“因几乎没有人拥有与我的一样的东西”这一事实而产生的特权、地位和排他性。如下图所示,虚荣效应使市场需求变得缺乏弹性。(七)消费理论与生产和成本理论的对偶性消费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消费者决定的对偶性质。X和Y的最优选择,不仅可以分析成一个选择与预算线相切的最高无差异曲线(既定成本下效用的最大化)的问题,也可以说成是一个选择与既定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的最低预算线(既定效用下成本的最小化)的问题。与消费理论一样,企业的投入决策具有对偶性。对K和L的最优选择,不仅可以作为选择最低的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的切点的问题来分析,而且可以作为选择最高的等生产量线与既定的等成本线的切点的问题来分析。34\n具体可阅读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127页和215页。(八)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这个术语包括规模报酬递增的特殊情形,只是它更为普遍,因为它使企业能够在其改变生产水平时改变要素组合。在这种更为普遍的意义上,U形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与企业所面临的产出较低时的规模经济和产出较高时的规模不经济相一致的。规模经济通常是以成本—产出弹性Ec来计量的。Ec表示单位产出变动百分率所引起的平均生产成本变动的百分率:Ec=(△C/C)/(△Q/Q)=MC/AC很明显,在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相等时,Ec等于1;当成本与产出比例增加时,那么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也就不复存在。如果规模经济存在,边际成本就会低于平均成本,因而Ec小于1.最后,当规模不经济存在时,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因而Ec大于1。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之间并无直接联系。(九)时期间价格歧视和高峰价格、两部收费制时期间价格歧视是一种与三级价格歧视密切相关的、非常重要和被广泛运用的定价策略,它是用对不同时间定不同价格将消费者分成具有不同需求函数的不同组别的。34\n高峰价格是另一种形式的时期间价格歧视。对某些商品和服务,在特定时间会出现需求高峰,例如交通高峰时间的道路和隧道,夏天傍晚时分的电力,以及周末的滑雪胜地和游乐场。由于能力的限制,在这些高峰期间的边际成本也是较高的,因而价格也应该高一些。注意高峰价格与三级价格歧视是不同的。对于三级价格歧视,厂商对应各组消费者的边际收益必须相等且等于边际成本,理由是给各组提供服务的成本并不是独立的。例如,对无限制的二等舱和折扣的飞机票价,增加以折扣价卖出的座位的数量会影响卖出无限制二等舱机票的成本。但对高峰价格却不是这样,在工作日卖出更多的滑雪升降机或游乐场的票不会明显影响周末卖票的成本。同样地,在非高峰时间销售更多的电力也不会明显增加在高峰时间销售电力的成本。结果就是,各时期的价格和销售,可以通过令各自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而独立决定。10年的简答题就考了时期间价格歧视和高峰价格的问题,估计有相当多的人只会从三级价格歧视入手。那道题如果会使用图形分析就更完美了,具体阅读平狄克微观333页和334页。两部收费制与价格歧视相关联并提供了剥夺消费者剩余的另一种方法。它要求消费者为购买一种产品的权利预先付一定费用,然后消费者再为他们希望消费的每单位产品付一个额外的费用。经典的例子的游乐场,进入时你要付门票费,并且你也要为你所玩的每个项目付一定金额。游乐场的所有者必须决定是收较高门票费而每个项目要低价,还是相反,免费让人们进场但每个项目都要高价。厂商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入门费T和使用费P。现在设有两个不同的消费者。不过厂商只能定一个入门价和一个使用价,因而厂商就不再愿意把使用费定为等于边际成本了。如果它这么做,它只能让入门费小于或等于较小需求弹性的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要不然它会失去那个消费者),但这样并不能实现最大利润。相反,厂商应该将使用费定得高于边际成本,并将入门费定在等于需求较小的消费者仍然有消费者剩余那一点。34\n两部收费制使自然垄断行业实现了收支平衡条件下的经济福利最大化,符合有效定价原则。两部收费一方面使边际成本定价下厂商的亏损额由使用者来承担;另一方面使更多的消费者可以按等于边际成本的价格使用厂商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十)“柠檬”问题柠檬市场也称次品市场,也称阿克洛夫模型。是指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即在市场中,产品的卖方对产品的质量拥有比买方更多的信息。在极端情况下,市场会止步萎缩和不存在,这就是信息经济学中的逆向选择。柠檬市场效应则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往往好的商品遭受淘汰,而劣等品会逐渐占领市场,从而取代好的商品,导致市场中都是劣等品。 "柠檬"在美国俚语中表示"次品"或"不中用的东西"。"柠檬"市场是次品市场的意思.当产品的卖方对产品质量比买方有更多信息时.柠檬市场会出现,低质量产品会不断驱逐高质量产品。 著名经济学家乔治·阿克尔罗夫以一篇关于"柠檬市场"的论文摘取了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与其他两位经济学家一起奠定了"非对称信息学"的基础。 阿克罗夫在其1970年发表的《柠檬市场: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中举了一个二手车市场的案例。指出在二手车市场,显然卖家比买家拥有更多的信息,两者之间的信息是非对称的。买者肯定不会相信卖者的话,即使卖家说的天花乱坠。买者惟一的办法就是压低价格以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损失。买者过低的价格也使得卖者不愿意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从而低质品充斥市场,高质品被逐出市场,最后导致二手车市场萎缩。34\n 为了清楚的说明这个现象,我们假设市场中好车与坏车并存,每100辆二手车中有50辆质量较好的、50辆质量较差,质量较好的车在市场中的价值是30万元,质量较差的价值10万元(尽管经过维修,换新后)。二手车市场的特性是卖方(经销商或原车主)知道自己的车是好车或坏车,但买方在买卖交易时无法分辨。在买方无法确知车子的好坏时,聪明的卖方知道,无论自己手中的车是好车还是坏车,宣称自己的车是为“好车”一定是最好的策略(反正买方无法分辨)。尽管市场中有一半好车、一般坏车。但如果你去问车况,卖方必有一个统一的答案——我们的车是好车。但消费者真的会以好车的价格向卖方买车吗?不会!买方知道,他买的车有一半几率是好车、有一半几率是坏车,因此最高只愿出价20万元(20=10x1/2+30x1/2)买车。此时不幸的事情陆续发生,市场拥有的好车的原车主开始惜售,一台30万元的好车却只能卖到20万元,有一些车主宁愿留下自用,亦不愿忍痛割爱,因此好车逐渐退出市场。当部分好车退出市场时,情况变得更糟。举例而言,当市场中的好、坏车比例由1:1降到1:3时,消费者此时只愿花15万元(10x3/4+30x1/4)买车,车市中成交价降低(由20万降至15万)迫使更多的好车车主退出买卖,到最后,车市中只剩下坏车在交易,买卖双方有一方信息不完全,因而形成了一种市场的无效率性(好车全部退出市场)。(十一)纠正市场失灵的办法1、排放标准2、排放费3、可转让排放证4、再生利用34\n排放标准是对厂商可以排放多少污染物的法定限制。如果厂商超过限制,它就会面临经济惩罚甚至刑事惩罚。该标准保证厂商有效率地生产。厂商通过安装减少污染的设备来达到这一标准。增加的减污开支会导致厂商的平均成本曲线上移(幅度为平均减污成本)。厂商将发现,只有产品的价格高于平均生产成本加上减污费用---使该产业有效率的条件---进入该产业才有利可图。排放费是对厂商每单位废气的收费。当政策制定者的信息不全,并且管制厂商的排放代价很高时,标准和费之间有重要的不同。为了理解这些不同,让我们假定由于管理成本上的原因,管制排放的机构必须对所有的厂商都收同样的费或制定同样的标准。一般地说,排放费在实现同样排放水平的同时,比对每家厂商都一样的排放标准的成本低,理由如下:1、当标准必须对所有厂商都相同的时候,费能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同样的废气削减;2、费给了厂商强烈的安装新设备的刺激,而这些新设备会使它进一步削减废气。当边际社会成本曲线较陡而边际减污成本较平坦时,不减少排放的成本是很高的,这时标准优于费。在信息不完全时,标准使排放水平比较确定而使减污成本不很确定。另一方面,费使减污成本比较确定而使排放水平的降低不确定。因此,哪一种政策更好取决于不确定性的性质和各成本曲线的形状。34\n假定我们要减少排放,但是由于有不确定性,我们不想用排放费。我们还想避免使那些废气减少最多的厂商蒙受高成本。我们可以通过利用可转让排放许可证来实现这些目标。在这一制度下,每家厂商都必须有许可证才能排放。每张许可证都明确规定了厂商可以排放的数量。任何厂商排放许可证没有允许的污染时都将受到大量的罚款。许可证在厂商中间分配,所选择的放可证数目是使排放达到理想的最高水平。放可证是可以销售的。在可转让排放许可证制度下,购买许可证的厂商是最没有能力减少排放的厂商。如果有足够多的厂商和许可证,一个竞争性的许可证市场就会发展起来。在市场均衡时,许可证的价格等于所有厂商减污的边际成本。否则的话,一家厂商就会发现购买更多的许可证是有利的。政府选择的排放水平会以最低成本实现。那些减污边际成本相对较低的厂商会更多地减少排放,而那些减污边际成本相对较高厂商会购买较多的许可证,并最少地减少排放。可销售排放许可证产生了一个外在性的市场。由于这一市场办法把标准制度下的某些优点和收费制度下的成本优点结合了起来,它是有吸引力的。管理这一制定的机构决定总的许可证数目,从而决定了总的排放量,这就像标准制度所做的那样。但是许可证的可销售性使得污染的减少以最低成本实现,这又像收费制度所做的那样。只要废物的处理对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没有成本,社会就会处置太多的废物。对原始材料的过度利用以及对再生材料的利用不足将导致市场失灵,它可能需要政府的干预。幸运的是,只要对再生产品给予适当的刺激,这一市场失灵可以被纠正。一种曾经被利用并取得一事实上成功的鼓励再生的政策办法就是押金。押金计划有另外一个优点---一个再生产品的市场创造出来了。在许多社区,公共或私人厂商以及个人都专门进行再生材料的收集和回收。随着这一市场的扩大和效率提高,对再生材料而不是原始材料的需求增加,从而提高对环境的收益。(十二)产出弹性、生产力弹性与替代弹性1、产出弹性是指技术水平和投入价格34\n不变的条件下,若其他投入量固定不变,单独变动一种投入的数量时,这种投入的相对变动所引起的产量的相对变动。2、生产力弹性是指技术水平和投入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所有投入要素都按照统一比率变动时的产出相对变动。34\n这说明,生产力弹性等于各项投入的产出弹性之和。3、替代弹性是指技术水平和投入价格不变的条件下,边际技术替代率的相对变动引起的投入比率的相对变动。记为:(十三)戈森定律戈森定律是以德国经济学家戈森命名的边际效用价值,其内容就是欲望与享受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是现代“效用论”的基础。由戈森第一定律和戈森第二定律组成。戈森第一定律即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戈森第二定律是从第一定律推导出来的。这一定律认为,个人收入有限而消费欲望无穷,在市场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要想从商品消费中得到最大满足,就必须将其收入妥善配置,使得用于任何特定商品最后一个单位的货币所产生的效用与用于任何别的商品的最后一个单位货币所产生的效用相等。(十四)预期与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成本预期通货膨胀的成本:34\n1、一种成本是人们持有的货币量征收的通货膨胀税的扭曲。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引起较高的名义利率,而名义利率的增加又减少了实际货币余额。如果人们都减少所持有的货币余额,他们就必然更频繁地跑到银行去取款。这种来自减少货币持有量的不方便用术语说就是通货膨胀的鞋底成本,因为更经常地去银行使皮鞋磨损得更快。2、第二种成本的产生是因为高通货膨胀使企业更经常地改变自己的报价。改变物价是有成本的,这些成本称为菜单成本,因为通货膨胀率越高,餐馆越要经常地印刷新菜单。3、第三种成本的产生是由于面临菜单成本的企业不会频繁地改变物价。因此,通货膨胀率越高,相对物价的变化越大。当通货膨胀引起相对物价变动时,就会引起资源配置中的微观经济无效率。4、第四种成本产生于税法。许多税则的条款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会以法律制定者没有想到的方式改变个人所得税负担。5、第五种成本是在一个物价水平变动的世界中,人们生活的不方便。货币是我们衡量经济交易的尺度。当存在通货膨胀时,尺度的长度也一直在变动,它作为衡量指标的作用也会减小。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成本:1、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影响比稳定的、可预期的通货膨胀的任何一种成本都更有害,它在人们中间任意再分配财富。比如,损害债权人的利益,损害靠固定养老金生活的人。但是由于极大的不确定性,极其多变的通货膨胀引起的不可预期性几乎伤害了每一个人。2、34\n高通货膨胀是多变的通货膨胀。这就是说,平均通货膨胀高的国家往往各年的通货膨胀率变动也很大。其含义是,如果一个国家决定采用高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它可能也不得不接受高变动性通货膨胀。这将增大不确定性。(十五)工资刚性的三个原因1、最低工资法当政府禁止工资降到均衡水平时,政府就造成了工资刚性。最低工资法确定了企业要为其雇员支付的工资的法定最低水平。对大多数工人来说,这种最低工资没有约束性,因为他们赚到的工资远远高于最低水平。但对一些工人,特别是对不熟练工人和缺乏经验的工人来说,最低工资使他们的工资提高到均衡水平之上。因此,最低工资减少了企业需求的劳动量。经济学家认为,最低工资对青少年失业的影响最大。第一,由于青少年属于劳动力中技能最低而又经验最少者,他们的边际生产率往往很低。第二,青少年往往以在职培训的形式而不是直接支付工资得到部分补偿。最低工资始终是政治争论的来源。支持较高水平的最低工资的人把最低工资作为增加有工作的穷人收入的手段。反对较高的最低工资的人声称,这并不是帮助有工作的穷人最好方法。他们反对不仅仅是因为劳动成本增加提高了失业率,而是还因为,最低工资的目标是不对的。2、工会和集体议价工资刚性的第二个原因是工会的垄断力量。工会工人的工资并不是由供求均衡决定的,而是由工会领导人与企业经理之间的集体议价决定的。通常是最终的协议把工资提高到均衡水平以上,并允许企业决定雇用多少工人。结果是雇用的工人数量减少了,就业率下降了,而结构性失业增加了。工会还影响那些工人还没有组成工会的企业支付的工资,因为工会化的威胁会使工资保持在均衡水平之上。34\n工会和工会化威胁引起的失业是不同集团工人---局内人与局外人---之间冲突的一个例子。那些已经被企业雇用的工人,即局内人,一般都想使企业保持高工资。失业者,即局外人,承担了高工资的部分代价,因为他们在低工资时才会被雇用。这两个集团的利益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任何一种议价过程对工资和就业的影响关键取决于每个集团的相对影响。3、效率工资效率工资理论在最低工资法和工会化之外提出了工资刚性的第三个原因。这些理论认为,高工资使工人的生产率更高。经济学家提出了各种理论来解释工资如何影响工人的生产率。一种主要适用于穷国的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工资影响营养。显而易见,这种考虑对美国和大多数欧洲国家这样的富国的雇员并不重要,因为均衡工资远远高于维持良好健康所需要的水平。更适合于发达国家的第二种效率工资理论认为,高工资减少了劳动力的更替。第三种效率工资理论认为,企业劳动力的平均素质取决于它向雇员所支付的工资。如果企业降低工资,最好的雇员就会到其他企业工作,而留在企业的是那些没有什么其他机会的低素质雇员,防范了逆向选择。第四种效率工资理论认为,高工资提高了工人的努力程度,防范了道德风险。虽然这四种效率工资理论在细节上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理论:由于企业向其工人支持高工资就能更有效的运行,所以,企业发现使工资高于供求均衡的水平是有利的。这种高于均衡工资的结果是降低了就业率,并增加了结构性失业。(十六)大萧条的原因---支出假说与货币假说支出假说:对IS曲线的冲击34\n数据显示20世纪30年代初的收入减少与利率下降是一致的。这个事实使一些经济学家提出,收入减少的原因可能是IS曲线的紧缩性移动。这一观点有时被称为支出假说,因为它把萧条的主要罪魁祸首归结为产品与服务支出的外生减少。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消费函数的向下移动引起了IS曲线的紧缩性移动,另一些经济学家用住房投资的大幅度下降来解释支出的减少。一旦萧条开始,使支出进一步减少的一些事件发生了。第一,银行破产使一些企业得不到资本投资所需要的资金,从而可能导致投资函数的进一步紧缩性移动。此外,20世纪30年代的财政政策也造成了IS曲线的紧缩性移动。当时的政治家更关注平衡预算,而不太关心用财政政策使生产和就业维持在自然率水平。货币假说:对LM曲线的冲击这种假说把大萧条的主要罪魁祸首归结为联邦储备允许货币供给如此大幅度地减少。这种解释最著名的倡导者是弗里德曼和施瓦茨,他们认为,货币供给的紧缩造成了大部分经济衰退,大萧条是一个特别生动的例证。我们可以把货币假说解释为用LM曲线的紧缩性移动来解释大萧条。然而,在使用这种方法解释时,货币假说遇到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实际货币余额的情况。只有在实际货币余额减少时货币政策才能引起LM曲线的紧缩性移动。然而从1929年到1931年,实际货币余额略有上升,因为与货币供给减少同时发生的是物价水平更大的下降。第二个问题是利率的情况。如果LM曲线的紧缩性移动引起了大萧条,我们就应该观察到更高的利率然而从1929年到1933年,名义利率一直在下降。然而,从1929年到1933年,物价水平下降了25%。许多经济学家把大萧条如此严重归结于这种通货紧缩。他们认为通货紧缩会把一次普通的经济衰退变为空间的高失业与低收入的时期。这种观点正确的话,它就赋予了货币假说新的生命力。由于货币供给的减少很可能引起物价水平的下降,所以可以把大萧条的严重性归罪于货币供给的减少。34\n(十七)三种总供给模型---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的原因1、黏性工资模型在许多行业中,名义工资由长期合约确定,因此当经济状况变动时,工资不能迅速调整。即使在没有正式合约的行业中,工人与企业之间的隐含协定也可能限制工资的变动。工资还可能取决于演变缓慢的社会规范与公正观念。由于这些原因,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在短期中名义工资是黏性的。由于名义工资是黏性的,未预期到的物价水平的变动使实际工资背离目标实际工资,而实际工资的这种变动影响所雇用的劳动量和所生产的产出。总供给曲线可以写为:当物价水平与预期物价水平背离时,产出与其自然水平背离。2、不完全信息模型与黏性工资模型不同,这个模型假设市场出清,就是说,所有工资和价格自由调整以平衡供求。在这一模型中,短期与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不同是因为对价格暂时的错觉。不完全信息模型假设,经济中的每个供给者生产一种单一产品并消费许多产品。由于产品数量如此之多,供给者无法在所有时间中观察到所有价格。他们密切注视他们所生产的产品的价格,但对他们消费的所有产品的价格的关注较不密切。由于信息不完全,他们有时混淆了物价总水平变动与相对价格的变动。这种混淆影响了供给多少的决策,并导致物价水平与产出之间在短期的正相关关系。34\n不完全信息模型说明,当实际物价超过预期物价时,供给者增加其产出。该模型意味着现在众所周知的总供给曲线:。3、黏性价格模型该模型强调了企业不能迅速地根据需求变动调整它们索取的价格。有时价格是由企业与顾客之间的长期合约决定的。即使没有正式协议,企业也保持价格的稳定,以避免用频繁的价格变动来打扰自己的长期顾客。一些价格有黏性是因为市场的构成方法,一旦企业印刷并分发了它的目录或价格单,改变价格是有成本的。我们把企业的合意价格写为:34\n(十八)从总供给曲线推导出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的现代形式说明了通货膨胀率取决于三种力量:预期的通货膨胀、失业与自然率的背离,被称为周期性失业、供给冲击。这三种力量可以用下式表示:34\n我们把总供给方程式写为:因此,菲利普斯曲线方程式和短期总供给方程式在本质上代表了同样的宏观经济思想,是一枚硬币的两面。34\n(十九)滞后性和对自然率假说的挑战我们关于反通胀代价的讨论——以及我们之前关于经济波动的全部讨论,都是以一种称为“自然率假说”的假设为基础的。这个假说概括说来就是:总需求的波动仅仅在短期中影响产出与就业。而在长期中,经济回到古典模型所描述的产出、就业和失业水平。近来,一些经济学家通过提出总需求甚至在长期中也能影响产出和就业,从而向自然率假说提出了挑战。他们指出,存在若干机制,这些机制使衰退可能通过改变自然失业率,而对经济造成长期伤害。“滞后性”就是用来描述历史对自然失业率的长期持续影响的术语。如果衰退改变了那些成为失业者的人,它就有长期效应。例如,失业可能使工人也失去有价值的工作技能(日久生疏,或跟不上时代前沿),这就降低了他们寻找工作的能力,既使衰退已经结束。或者,长期失业也可能改变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降低他们再次寻找工作的希望。在这两种情况下,衰退就永久性地抑制了寻找工作的过程,并增加了摩擦性失业的数量。一次衰退对经济影响的另一种方式,是政治性的:失业工人会失去他们工会会员的身份,工资决定过程中的一些局内人变成了局外人。如果较小的局内人集团更多的关心自己的高工资而不是社会的高就业,那么衰退就能长久性的使实际工资进一步高于均衡水平,增加结构性失业的数量。滞后性大大增加了衰退的代价。 最后,要记住对理性预期的实际重要性,和滞后性的适用性还存在广泛的争议。总供给的研究仍然是宏观经济学中最没有定论的——也是最令人兴奋的——一个研究领域。(二十)李嘉图等价定理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34\n一书中表达了这么一种推测:在某些条件下,政府无论用债券还是税收筹资,其效果都是相同的或者等价的.从表面上看,一税收筹资和以债券筹资并不相同,但是,政府的任何债券发行都体现着将来的偿还义务;从而,在将来偿还的时候,会导致未来更高的税收。如果人们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会把相当于未来额外税收的那部分财富积蓄起来,结果此时人们可支配的财富的数量与征税的情况一样。李嘉图等价定理的核心思想在于:公债不是净财富,政府无论是以税收形式,还是以公债形式来取得公共收入,对于人们经济选择的影响是一样的。财政支出无论是通过目前征税还是通过发行公债筹资,没有任何区别,即公债无非是延迟的税收,在具有完全理性的消费者眼中,债务和税收是等价的。根据这个定理,政府发行公债并不提高利率,对私人投资不会产生挤出效应,也不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这些仍然未得到实际经济运行的论证。该定理是以封闭经济和政府活动非生产性为前提与条件。李嘉图等价定理并不符合真实情况,因为它是在一系列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或不完全存在的假设条件下得出的。因此,李嘉图等价原理并不是经济的现实。 曼昆从消费者的短视、借债约束和代际财富在分配三个角度分析了李嘉图等价定理不成立的原因。 1、短视。“李嘉图等价”的赞成者认为,人们在做出消费和储蓄决策时具有充分的知识和先见之明,即人们的决策行为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因此,理性的消费者能够预见现在政府举债意味着将来要增加税收。 曼昆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甚至,人们在做出消费和储蓄决策时是短视的。人们往往是依据将来税收与现在税收相同的假设采取行动,而不会考虑现在的财政政策会引起将来税收的变化。因此,债务融资的减税效应将导致人们误以为永久收入增加(其实并没有增加),从而导致其增加消费。34\n 2、借债约束。“李嘉图等价”的赞成者认为,消费不仅取决于当前收入,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永久收入(包括当前收入和预期收入)。因此债务融资的减税会增加当前收入,但永久收入不变,从而消费不变。 曼昆认为,永久收入假说是靠不住的,因为某些消费者面临着借债约束,无法顾及永久收入问题。对这样的消费者,当前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是当前收入而不是永久收入决定其消费。债务融资的减税增加当前收入,从而增加消费。3、代际财富在分配。“李嘉图等价”的赞成者认为,消费者具有利他主义的行为倾向,不仅从自己消费中而且从子女消费中得到效用,不仅关心自己的消费而且关心子女的消费。对减税后的增税预期使消费者对增加储蓄而不是消费以应对将来(甚至子女)的税收负担。曼昆认为,人们所具有的是普遍的利己主义行为动机。举债导致将来税收的增加会落在下一代人身上。举债代表一种财富的转移,从下一代人向当代人的转移。当代人会以下一代人消费减少为代价而增加自己的消费。(二十)消费1、凯恩斯的猜测:假说1: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但小于1;假说2: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下降;假说3:收入是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而利率并没有重要作用;2、库兹涅茨与消费之谜34\n许多实证研究支持凯恩斯的消费函数,但是,二战之后,经济学家发现了一些不利于凯恩斯消费函数的证据:例如,战后的收入大幅度提高,但并没有带来高储蓄;经济学家西蒙-库茨涅兹在20世纪40年代发现1869年以来的数据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尽管以年为单位计算时平均消费倾向是下降的,但以10年作为一个单位计算,平均消费倾向并没有下降。那是说,短期的凯恩斯消费函数是得到实证的支持,而长期的凯恩斯消费函数与事实不符。第一,截面数据分析表明,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这说明在某一时点上,社会中收入越高的人,其消费占其收入的比重越小。第二,在短期内,比如一个经济周期内,也有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第三,在长期内,平均消费倾向稳定不变,基本上是一个常数,因此必定有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平均消费倾向。上述结论同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不一致,这就是"消费之谜"。经济学家们正是在对消费函数之谜的解释中提出了各种消费函数理论。3、阿尔文费雪与时际选择凯恩斯所引进的消费函数把现期消费和现期收入联系在一起。但是当人们决定消费多少和储蓄多少时,他们既要考虑现在,又要考虑未来。人们今天享受的越多,明天能享受的就越少,在做出这种取舍时,家庭必须提前看到他们在未来预期得到的收入,以及他们希望能支付的产品和服务的消费。经济学家阿尔文费雪建立了一个模型,经济学家用这个模型来分析理性的、向前看的消费者如何做出时际选择---即涉及不同时期的选择。费雪的模型说明了消费者面临的制约、他们具有的偏好,以及这些制约和偏好如何共同决定了他们关于消费与储蓄的选择。整理可以得到,34\n4、实际利率的变动如何影响消费---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是向更高的无差异曲线运动所造成的消费的变动。由于消费者是储蓄者而不是借贷者,利率的上升使他的状况变好。如果第一期消费的和第二期消费的都是正常物品,那么消费者就希望把他的福利的这一改进分摊到两个时期中。这种收入效应会使消费者想在两个时期中都更多地消费。替代效应是两个时期消费的相对价格的变动所造成的消费的变动。特别是当利率上升时,相对于第一期消费,第二期消费变得更为便宜。这就是说,由于储蓄赚到的实际利率更高了,消费者现在为了得到额外一单位第二期消费所必须放弃的第一期消费减少了。这种替代效应会使消费者选择在第二期更多的消费,而在第一期减少消费。消费者的选择既取决于收入效应,又取决于替代效应。这两种效应的作用都增加了第二期的消费。因此,我们可以有把握地得出结论:实际利率的上升增加了第二期消费。但这两种效应对第一期消费有相反的影响。因此,利率的上升既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第一期消费。因此,取决于收入和替代效应的相对规模,利率的上升既可能刺激也可能抑制储蓄。5、罗伯特霍尔与随机行走假说经济学家罗伯特·霍尔第一个推导出理性预期对消费的含义。他证明了如果持久收入假说是正确的,而且如果消费者有理性预期,那么,消费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动就是不可预测的。当一种变量的变动不可预测是,可以说这种变动遵循随机行走。根据霍尔的观点,持久收入假说与理性预期的结合意味着消费遵循随机行走。34\n霍尔德推理如下:根据持久收入假说,消费者面临波动的收入并尽最大努力使自己的消费在实践上保持稳定。在人和一个时点上,消费者根据现在对一生收入的预期选择消费。而消费者改变消费是因为遇到了未预期到的事件导致其改变对未来的预期,就是说消费的变动是对一生收入“以外变动”的反应。因此,如果消费者最优地利用所有可获得的信息,那么,他们应该只对那些完全未预期到的事件感到意外。所以,他们消费的变动也应该是无法预期的。6、大卫·莱布森与即时愉快的吸引力把心理学注入消费研究的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是哈佛大学教授大卫·莱布森。莱布森指出,许多消费者评价自己时不完全的决策者。根据莱布森的说法,储蓄不足是与另一个现象相联系的,即时愉快的吸引力。这提出了一种可能性,消费者偏好可能是前后不一致的,他们可能仅仅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其决策。我们在生活中许多情况下看到这种行为:一个人可能多抽一支烟,同时自我承诺这是最后一支。但是明天来到时,承诺过去了,新的需要即刻满足的自我控制了决策。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