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50 KB
- 2022-08-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经济学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经济学原理课程代码:TB1001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程学分:2学时:36(理论学时:36;实验实践学时:0)面向对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先修课程:无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面向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通识课,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其中微观经济学部分包括供给和需求、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与成本、产业组织理论初步、分配理论、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宏观经济学部分包括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政策、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开放经济理论概述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了解、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从而提升经济类高等院校本科生的经济学素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具备以下知识与技能:1.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整体的理论框架;2.把握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如局部均衡分析法、边际分析法等;3.形成良好的经济学思维逻辑与思维习惯,具备基本的经济学素养;4.解读现实经济中的现象与政策,具备初步的经济分析能力。三、课程考核要求1.考试目的与要求:考察学生对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重点考核学生运用基本经济理论来分析与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采取多元化的考核形式,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2.考核形式: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过程考核,包括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等;另一部分是期末卷面考试,采取闭卷形式。3.成绩评定:采取百分制进行核算,其中过程考核占30%,期末卷面考试占70%。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经济学原理》学时分配内容理论学时实验(实践)学时第一章导论2第二章供给与需求4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4第四章生产与成本49\n第五章产业组织理论初步6第六章分配理论4第七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4第八章国民收入核算3第九章宏观经济政策3第十章失业与通货膨胀2合计36第一章导论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经济学产生的背景以及研究对象;熟悉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思维模式;理解经济学的学习意义。教学重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分析方法教学难点: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分析方法第一节经济学的产生及其研究对象(一)经济学的产生(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一)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二)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第三节学习经济学的用途与意义第二章供给与需求教学目的与要求:把握供给与需求的定义及其相应的供给曲线、需求曲线;了解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因素;把握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初步把握弹性的一般定义及需求弹性。教学重点:需求与供给曲线、均衡价格的决定及其变动、需求弹性教学难点: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需求弹性第一节需求理论(一)需求、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二)需求的其他主要影响因素(三)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9\n第二节供给理论(一)供给、供给函数与供给曲线(二)供给的其他主要影响因素(三)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第三节均衡价格的决定及其应用(一)均衡价格及其形成(二)供给与需求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三)供求定理的应用第四节弹性理论及其应用(一)弹性的一般定义(二)需求的价格弹性(三)需求的收入弹性(四)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五)供给的价格弹性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效用的含义;理解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两种分析方法下的消费者均衡分析;了解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教学重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均衡教学难点:替代效应、收入效应第一节欲望与效用(一)欲望与效用(二)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三)总效用与总效用函数(四)边际效用与边际效用函数(五)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第二节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一)消费者均衡条件(二)需求曲线的推导(三)消费者剩余9\n第三节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与消费者均衡(一)关于偏好的假定(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征(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四)预算约束(五)消费者均衡第四节替代效应和收人效应(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二)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三)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第四章生产与成本教学目的与要求:学习从生产和成本两个角度分析厂商的生产决策,掌握厂商基于利润最大化所进行的生产决策。教学重点:机会成本、边际成本、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教学难点:机会成本、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的关系第一节生产的基本理论(一)生产函数(二)短期生产函数(三)长期生产函数第二节成本分析(一)经济学中的成本(二)短期成本(三)长期成本第三节厂商的生产决策(一)收益(二)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第五章产业组织理论初步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不同的市场类型及其相应市场类型下厂商的短期和长期均衡。教学重点: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均衡教学难点:不同市场类型厂商均衡条件的差异9\n第一节完全竞争市场(一)完全竞争的涵义(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三)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四)完全竞争厂商和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五)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第二节完全垄断市场(一)完全垄断的涵义(二)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三)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四)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第三节垄断竞争市场(一)垄断竞争的涵义(二)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三)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四)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第四节寡头垄断市场(一)寡头垄断市场的涵义(二)双头垄断(三)博弈论在寡头垄断市场的应用第六章分配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生产要素市场上供给与需求如何确定,简单把握劳动、资本与土地要素使用价格的决定,掌握基尼系数与洛伦兹曲线。教学重点: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基尼系数教学难点:劳动、资本与土地要素使用价格的决定、洛伦兹曲线第一节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一)生产要素的特点(二)生产要素的需求(三)生产要素的供给9\n第二节劳动与工资(一)劳动和闲暇(二)劳动供给曲线(三)劳动市场的供给和均衡工资的决定第三节资本与利息(一)消费与储蓄(二)资本市场的供给与均衡利率的决定第四节土地与地租(一)土地的供给曲线(二)地租的决定第五节社会收入分配(一)洛伦兹曲线(二)基尼系数第七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市场失灵的含义并能简单分析常见的市场失灵问题,了解政府对市场失灵的干预手段。教学重点:市场失灵的含义、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与公有资源教学难点:市场失灵的经济学分析第一节市场失灵(一)市场失灵的含义(二)垄断(三)外部性(四)公共物品与公有资源(五)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第二节政府干预(一)政府干预的定位(二)政府对市场失灵的干预(三)政府失灵9\n第八章国民收入核算教学目的与要求:作为宏观经济学部分的第一章,了解如何衡量宏观经济的产出和收入,即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衡量与使用。教学重点:GDP的内涵和核算教学难点:GDP的核算、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真实国内生产总值(三)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局限性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一)支出法(二)收入法(三)与GDP相关的核算指标第三节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一)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核算恒等式(二)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核算恒等式(三)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核算恒等式第九章宏观经济政策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经济措施,尤其是把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施行方向和手段。教学重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教学难点:挤出效应银行体系的存款派生第一节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一)总需求曲线(二)总供给曲线(三)宏观经济总量的均衡与波动第二节财政政策(一)财政政策及其手段(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三)财政政策的缺陷9\n第三节货币政策(一)货币政策、金融体系与货币供给(二)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三)货币政策的缺陷第四节混合经济政策(一)混合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二)混合经济政策的类型(三)采用混合经济政策时的注意事项第十章失业与通货膨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含义,把握失业的衡量、类型与经济影响;把握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经济效应;了解菲利普斯曲线。教学重点:失业的类型与奥肯定律、通货膨胀的含义与成因教学难点:菲利普斯曲线第一节失业(一)失业的定义与衡量(二)失业的分类(三)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率(四)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第二节通货膨胀(一)通货膨胀及其衡量(二)货币数量论(三)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四)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第三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一)凯恩斯学派的观点(二)菲利普斯曲线(三)短期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五、课程学习指导与修读建议课程选用的教材每章均采用案例分析、本章小结、关键概念、复习题、阅读文献、实践操作等环节的结合。教学中通过推广使用案例教学、研讨互动和多媒体教学方式,9\n形成经济学的原理知识与现实经济情景的有效结合,以提高学生对经济学知识的迁移能力。建议学生在学生中能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以及课程网站,如经济学原理的微观经济学部分可结合学校精品课程《微观经济学》中已有的网络习题库、案例库、教学视频、课件等资料作为课外补充学习。课程考核也将注重过程考核与能力导向,形式更加多元化。本课程由于理论性较强,学生在学习重点把握每一个主题的经济学思想,在此基础上,适应其内在的严谨逻辑,培养良好的经济学思维习惯,并熟悉经济学常用的几种表述语言(如几何图形、数理等);关注经济时事热点、参与社会实践、培养思考的习惯也是提升理解、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六、推荐教材与阅读书目1.《经济学原理》,高洁、李贤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2.《经济学基础》(第四版),吴汉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3.《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六版),(美)曼昆 著,梁小民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4.《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六版),(美)曼昆 著,梁小民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5.《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第三版),梁小民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