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50 KB
- 2022-08-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政治经济学专业、区域经济学专业科目代码:410研究方向:本专业各研究方向考试科目:经济学原理(含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部分一、简答题1.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10分)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15分)3.企业经营约束中的市场价格信号约束与数量信号约束。(10分)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5分)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用政治经济学原理说明当前美国、日本等国经济衰退的原因。2.试述我国二元经济背景下的三农问题。西方经济学部分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什么是委托—代理问题,如何解决委托—代理问题?2.比较垄断和竞争的条件对厂商的产量和价格的影响?3.美国联邦储备系统为什么连续12次降低贴现率?4.按照西方经济学的失业原理,为什么会发生失业?二、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在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但生产要素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的价格是怎样决定的?2.IS-LM分析主要说明什么问题?它的政策含义是什么?答案部分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政治经济学专业、区域经济学专业科目代码:410研究方向:本专业各研究方向考试科目:经济学原理(含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一、简答题1.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10分)答: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抽象劳动,因此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而劳动量是由劳动的自然尺度——劳动时间来计量的,所以价值量便决定于劳动时间。由于各种原因,生产同一种商品的各个生产者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是不同的,因此,只能按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里所说的生产条件,是指某一生产部门的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等客观条件,其中主要是劳动工具。这里所说的“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是指中等水平或部门平均水平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劳动生产率的高低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二是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或者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少,表明劳动生产率越高;反之,表明劳动生产率越低。\n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主要因素有: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及其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等等。其中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程度越来越显得重要。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商品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的数量,同一社会必要劳动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相等。但是,如果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来说,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越多,则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从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小;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则会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高。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现实条件。(15分)答: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来追加生产资料,使生产规模扩大的再生产。I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1)必须有追加的生产资料:扩大再生产的第一个前提条件或者说第一个基本公式是:I(V+m)>IIC……………(1)这个公式表明,为了能够提供追加的生产资料,第II部类中代表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这两部分产品,在价值总量上必须大于第II部类的不变资本。只有这样,这两部分产品在补偿了第II部类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之后,才能余下一部分生产资料来满足两个部类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2)必须有追加的消费资料。扩大再生产的第二个前提条件或第二个基本公式是:…………………(2)这个公式中的代表剩余价值中用于资本家阶级个人消费的部分;实际上代表剩余价值中用于积累的部分。这个公式表明,扩大再生产还必须有追加的消费资料。因此,第II部类中的不变资本与供积累用的剩余价值之和,就必须大于第I部类的可变资本与供资本家个人消费用的剩余价值之和。因为只有这样,第II部类所提供的消费资料,才能在用于第1部类原有工人和资本家的消费之后,还能余下一部分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要。II.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要使扩大再生产能够顺利实现,也就是要使追加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都能得到实现,社会再生产的实现还要有平衡条件,也就是社会再生产两大部类还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1)扩大再生产要能顺利进行,第1部类新增加的生产资料必须和第x部类需要补偿的生产资料以及两大部类需要追加的生产资料之和相等。这就是说,不仅要求I(V+m)大于IIC,而且要求:I(V+m)=IIC+I△C十II△C..................(3)式中,△C表示追加的不变资本,它的物质形态是追加的生产资料。公式(1)只回答扩大再生产必须有追加的生产资料,而没有回答追加多少生产资料。公式(3)不仅包含I(V+m)>IIC即公式(1),而且回答了I(V+m)比IIC大出的部分要正好等于第1部类和第D部类追加的不变资本,也就是说,两大部类需要追加的生产资料和第1部类所提供的生产资料相等。(2)扩大再生产要能顺利进行,第II部类用于补偿不变资本的消费资料及其所提供的追加消费资料必须和第1部类的资本家和工人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以及两大部类需要追加的消费资料相等。用公式表示,就是:\nII(C+m一)=I(V+)+I△V+II△V………………(4)式中,△V表示追加的可变资本,它的实物形态是追加的消费资料。公式(2)只回答扩大再生产必须有追加的消费资料,而没有回答它需要追加多少消费资料。公式(4)不仅包含II(C+m一)>I(V+)即公式(2),而且回答了II(c+m一)比I(V+)大的部分,正好与第J部类和第II部类所需要的追加消费资料相等。扩大再生产的平衡条件也可以用下列公式来表示:I(V+△V+)=II(C+△C)…………(5)这是因为如果把公式(3)即I(V+m)=IIC+I△C+II△C中的Im分解为I△C+I△V+I即分解为追加的生产资料、追加的消费资料和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的部分。那么,就可得出:IV+I△C+I△V+I=IIC+II△C+I△C。把等式左右两端相同的部分I△C减去,就会得出公式(5)。扩大再生产的平衡条件和公式告诉我们,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第1部类和第II部类之间,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必须保持平衡。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这是不可能的。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不可能自觉地按照社会的客观需要来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因而,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总是存在着矛盾,平衡经常遭到破坏。这种矛盾到一定时候只有通过经济危机强制地暂时解决。3.企业经营约束中的市场价格信号约束与数量信号约束。(10分)答:企业对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追求,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制约,其中有些是非经济的,如舆论约束、法律约束等,企业经营约束特指制约企业行为的经济因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约束主要包括预算约束、市场约束和计划约束。市场约束指各种市场信号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制约。企业作为自主经营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只有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活动,才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市场约束可分价格信号约束和数量信号约束。在生产要素价格和产品价格的供需弹性比较充分,供给和需求能够通过价格调整达到平衡的情况下,市场约束主要表现为价格信号约束。这时,企业主要根据价格变动来调整生产经营活动的方向和规模。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影响企业的支出(成本),产品价格的变动则影响企业的收入,二者共同影响企业的收入支出对比和盈利水平,制约着企业的经济活动。在企业仅仅面对价格信号约束的条件下,它可以在其硬预算约束的范围内,购买到自己愿意购买的任何数量的生产要素,同时售出自己愿意生产的任何数量的产品。在生产要素和产品价格的供需弹性不足,供给和需求不能通过价格的调整达到平衡,从而市场上存在生产要素供应不足或产品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企业还面对着数量信号约束,或称数量配额。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无法按照市场价格购买到它所能够和愿意购买的足够数量的生产要素,或无法按照市场价格出售它所能够和愿意生产的全部产品。这时,企业要根据短缺或过剩情况来调整自己的经营活动。生产要素供给和产品需求两个方面的数量信号约束,有可能同时存在。\n市场约束,无论是价格约束还是数量约束,要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发生有效的制约作用,都以存在硬预算约束为前提。如果企业的预算约束软化,就不会关心价格变动造成的收入和支出对比关系的变化,价格信号约束就失去作用;企业对短缺或过剩造成的经营状况恶化也就无动于衷,不会积极地寻求解决办法,数量信号就不能起约束作用。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5分)答:效率作为经济学上的一个概念,是指人们对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提高经济效益。具体来说,效率是指资源最合理的配置,使生产出的产品对社会福利最大化。效率表现在三方面:生产以前要素的配置、生产之中要素的使用以及生产之后要素报酬的分配以及由此决定的消费。尽管效率主要体现在生产中的要素配置和使用上,但决定要素配置和使用的是要素的价格,而要素的价格即是要素所有者的报酬,这必须由分配来决定,因此分配对效率的影响意义极大。为了保证效率,分配必须做到:(1)分配以市场为导向。(2)要有一个完善健全的市场体系,保证各种市场机制的运行,消除市场中存在的各种垄断因素,使各种要素充分流动。(3)要素的报酬由市场决定,不仅反映要素的贡献,还反映要素的稀缺程度。总之,分配与效率的关系要求分配是市场导向的分配,并且只有市场导向的分配才能保证市场的效率。公平本是伦理学上的概念,是指人们对既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认识和评价,其原则和标准因时代和社会制度而异,内容涉及政治、法律、文化等各个领域。由于经济是基础,因此对经济关系的评价是公平的核心。财富的平等分配主要来源于收入的均等,因此收入均等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目标。市场决定的分配是以个人拥有要素的多少以及这种要素的稀缺程度决定的,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以致产生越来越严重的贫富分化。政府干预经济的任务之一就是影响收入分配,使社会的收入分配趋于平等。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福利政策来影响社会的收人分配,使社会的收入分配趋于平等。个人所得税是税收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一种累进税,即根据收入的高低确定不同的税率,对高收入者按高税率征税,对低收入者按低税率征税,这样有利于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从而有助于实现收人分配的均等。另外,政府还对一些人征收遗产税、赠与税、财产税、消费税尤其是奢侈性商品和劳务的消费税,通过这些税收来纠正财产分配的不平等。分配中的效率要求分配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而分配中的公平要求分配以政府为主体,因此在分配中存在着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公平和效率矛盾的存在不是偶然的,是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本身决定的。在市场经济中,要有效率,就必须给生产要素所有者即供给者以相应报酬。这些报酬构成他们的收入。而人们占有要素的状况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占有的资本、土地等要素多些,有人则少些甚至完全不占有;有人的劳动力强些,有人则差些。根据要素供给分配收入,则人们的收入必然有差别。如果取消或缩小这种差别以实现收入均等化,则必然损害效率。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要求平等,但又不能过分平等。公平和效率必须兼顾,兼顾的原则有以下三条:第一,在效率优先的前提下兼顾公平。历史上,只有当效率提高到剩余产品产生以后,社会才会出现公平问题。在效率极低、根本没有剩余产品的情况下谈公平显然没有任何意义。可见,效率决定公平的产生,而不是相反。再从公平的发展看,其增长的条件是效率的提高。第二,要针对公平和效率在不同时期所表现的不同特点,抓住问题的主要倾向来协调两者关系。公平和效率的矛盾在任何时候都存在,但有时候公平可能更重要,而另一些时候,效率则更突出。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前,平均主义一直是主要倾向,因此改革后强调拉开差距,以增进效率,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证明政策是合理的。但随着改革的深入,目前我国经济在收入分配方面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两极分化,贫富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公平问题如再不引起重视,必将损害效率的提高。\n第三,要首先保证遵循公平和效率兼顾的某些原则,如保证各种要素尤其是劳动力的正常流动,尽可能地消除各种进入壁垒,保证各行业的自由竞争;反对行业垄断,对自然垄断的企业实行政府监管,使其收入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基本保持一致;消除就业中的性别、年龄、种族宗教信仰等各种歧视,以保证劳动者收入由其贡献决定。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用政治经济学原理说明当前美国、日本等国经济衰退的原因。答: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各种矛盾综合作用下的集中爆发,同时,也是这些矛盾的强制解决。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就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历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一种周期性现象,危机过后,经过一段时期,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各种矛盾又会重新激化起来,导致新的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生产就是处在这种周期性的恶性循环之中。在资本主义不断爆发的经济危机的过程中,从上一次危机开始到下一次危机开始的这段时间,叫做一个周期。尽管在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或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时期,危机的周期各有特点,但是,一般说,它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最主要的现象,因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这种生产过剩不是生产的绝对过剩。在危机到来的时候,一方面,资本家的产品卖不出去;另一方面,日益增多的失业工人正在为得不到必需的食物而发愁。所以,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不是绝对过剩而只是相对过剩,是相对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商品生产得太多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第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广大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这两个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必然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经济上的表现,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所以,从根本上说,美国、日本的经济衰退是经济周期造成的。具体原因分析如下:1992年以来,美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商业周期的扩张期,经历了二战之后长达9年的经济扩张,形成了经济大繁荣(GreatBoom)。但是,美国很快转入经济衰退。2000年年初经济开始下滑,并于2001年3月份进入经济衰退期。“9·11”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对美国经济造成强烈冲击,如同“雪上加霜”,经济衰退进一步加剧。美国经济增长迅速下滑,直接导致全面性的经济衰退,最重要的表现是,经济总量增长率明显大幅度下降,且大大低于增长潜力,产出缺口急剧扩大,形成一次明显的经济大滑坡。这次美国经济衰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其中主要因素有三:(一)周期性因素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经常发生周期性波动,不可能长期直线增长或下降。正如斯蒂格利茨所言,每一次经济扩张都是为它自身的破坏埋下种子。经济扩张幅度越大,经济衰退程度就越严重。无论哪一种经济类型的国家,不论是成熟市场经济还是转型经济,都受到经济规律的制约,违反经济规律就要受到惩罚。作为世界上最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又是最高实际人均收入水平国家的美国,也不例外。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教授戈登(Gordon)坚持认为,经济周期不会因新经济消失,它不仅存在,而且还在起作用。 从经济周期过程看,在经济扩张期或者繁荣期,新技术发明应用引起的投资高潮强有力地推动经济增长,提高了公司利润和股票市值。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往往过高地估计投资回报率,又过低地估计投资风险,因为在经济高涨期很少有投资项目不赚钱的,从正常性投资立即转向过度投资(over-investment),\n特别是在那些高回报但又是高风险的高技术领域过度投资,经济繁荣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一旦大扩张结束,负面信息接连不断,非理性的盲目乐观主义者(投资者与消费者加上政府)突然又成为非理性的盲目悲观主义者,投资者很快降低投资预期减少投资支出,消费者改变收入预期减少消费支出。这是典型的决策与信息“非对称性”的案例。 斯蒂格利茨在评述过去几年美国经济繁荣时认为,美国经济属于过度开支型(oversold),与其说是经济繁荣(boom),不如说是经济泡沫(abubble)。经济泡沫不断膨胀,成为今日美国经济衰退的根源。(二)突发性因素2001年9月11日,美国政治和经济中心华盛顿和纽约遭受恐怖袭击对正在下滑的美国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据美国一家咨询公司研究估计,“9.11”事件将造成美国在2001—2003年内经济损失6400亿美元。特别是对人的心理、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影响,是难以量化的。(三)政策性因素格林斯潘主管美联储长达15年,他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对美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功不可没的。但是,美联储也并非“一贯正确”。为遏制经济过热,从1999年6月底开始,美联储采取三次小幅度提高利率政策,旨在促使经济降温。问题是2000年上半年,又三次提高利率,特别是到5月份美国经济增速已经放慢,仍将利率提高0.5个百分点。由于“矫枉过正”,2001年美联储相继11次降低利率刺激经济,但为时已晚,未能延缓美国经济衰退的发生。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日本步入长期的经济衰退,尤其1997年秋季以来,日本经济更是一蹶不振。此次经济萧条时间之长,景况之复杂,在世界经济周期史上,是空前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下列因素造成的: 1.周期性的经济因素。日本经济在此次危机前的高涨阶段,1988-1990年的资本形成额在GNP中的比率分别占18%、20%、21.7%,创日本战后纪录,即使在60年代的日本高速经济增长时期资本形成率也只占16-18%。据计算,当时日本汽车生产能力大约过剩300万辆,这是造成此次萧条中设备投资连续下降与停滞的原因。 2.长期的城市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在1992之前,除1975年外,其余各年均上涨。地价高涨是形成泡沫经济的总根源,也是导致长期萧条的主要原因。地价过高的危害性:(1)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日本在新开企业中,不动产费用占75%,地价愈高,新企业的开工率愈低;(2)地价上涨,影响股价上涨。 3.在高技术的新产品群中,未能形成新的增长点。 4.产业空洞化,使国内失业率增加。2.试述我国二元经济背景下的“三农”问题。答: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1954年提出的,他认为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时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包括“现代的”与“传统的”的两个部门,现代部门依靠自身的高额利润和资本积累,从传统部门获得劳动剩余并取得不断发展。现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来以后,在市场经济调节下,不断通过对传统农业部门的影响,促使传统部门向现代化部门转化,最终实现二元经济结构的一元化和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由于特殊的政治经济条件,我们走的是一条与众不同的工业化道路,即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用行政干预手段将城乡分开,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结果过多牺牲了农民的利益,大大削弱了农业资本积累、技术革新的实力,窒息了农业的发展后劲。也就是说,在工业化过程中,原有的二元经济结构不仅没有得到改变,而且还被加强了。虽然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对这一非均衡发展模式进行了一些调整,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性质。1.传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导致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n 国家现行的“三农”政策,大部分延续计划经济体制和推行工业化战略时期的政策精神。在制度安排上总的特征是,经济利益结构明显向工业和城市倾斜,即“城乡分治,一国两策”。 (1)就业制度偏斜。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民进城就业、向城市迁徙的通道被阻塞,在制度上使农民与土地拴在一起,强制农民滞留农村。这种制度在事实上使农民失去了居住自由和择业自由,农村劳动力无法与城市工商资本结合。这种制度设计对城市居民有利,工业化创造的就业岗位被城里人"垄断"了,而农民只能靠种地养家糊口。 (2)产业制度偏斜。农民不仅无法进入城市就业,而且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创造的就业岗位也不属于农民。在“国计民生”、“特殊物资”、“战略物资”等名义下,权力部门瓜分商业利益,形成部门割据、“地盘经济”。对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和化肥等农资实行垄断性经营(特许经营),大量潜在就业岗位不属于农民。加入WTO后,各行业向国际看齐,提高“准入”门槛,可能对农民更不利,尤其是对西部不利。这样一套制度,限制了农民,抑制了农业,阻碍了农村工商业,负面影响极大。 (3)财富分配制度偏斜。在社会福利制度方面,农民与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无缘。城里人已经享受了医疗、养老、失业保险以及生活最低保障等“劳动与社会保障”好处,但农民尚不知劳动与社会保障为何物。在教育方面,农民额外负担义务教育费用。本来受教育的一方享有权利,政府是义务方,但在农村却反过来了,农民负载了义务。在国家政策方面,农民从积极财政政策中得到的实惠少。近几年,国家在调整居民收入政策、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时,对城镇居民采取增收措施较多而对增加农民收入措施较少。“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给中国农民带来沉重负担的另一种形式就是工农业产品交换的“剪刀差”。也就是说,工业品是被提高到脱离了本身的实际价值卖给农民的,而农民的农副产品又是被大大压低了本身的实际价值卖出的,这一切源于政府制度的偏斜,并通过国家强制性的行政手段来实现的。2.我国的“三农”问题是二元经济结构下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问题当今我国的“三农”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从特殊性看,“三农”问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尖锐化的产物,既包括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前存在的,如农业管理体制中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相互脱节及由此衍生的诸多问题;又包括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后形成的如政府行为和政策调整不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的新问题。其中许多矛盾是国民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反映,或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矛盾在城市经济运行中的体现。比如,日趋严重的县乡负债和财政风险问题,实际上是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的必然结果。进城民工所受的歧视性待遇,在某种程度上折射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实际地位,也是现有的二元经济结构衍生在就业问题上的结果。从一般性来看,当今我国的“三农”问题是后发型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因素使然。后发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有一些“后发优势”,但是,大多数后发型发展中国家却往往被“后发劣势”所困。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方面的“后发劣势”,与后发型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特征有关。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循序渐进、按部就班,而需要结合本国国情,实现科学的扬弃,以迎头赶上现代化潮流。我国目前是工业化尚未完成、信息化又迫在眉睫,浓缩了先发型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许多矛盾,尤其是一些结构性矛盾异常突出,解决的难度相当大。如我国的就业问题,就不能像欧美国家那样通过大规模的海外移民来舒缓压力。此外,发达国家资本替代劳动的技术变革过程更多地具有渐进的性质,而发展中国家的这种变革则更多地具有“突变”的特征,因而其技术选择更容易形成排斥就业的倾向。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资本密集性产业对劳动密集性产业的替代要快得多。因此,我国不仅存在着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而且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城市人口增加也导致城市就业压力迅速增大;不仅存在着发展过程中一般的失业问题,而且城乡结构性失业也在加快形成和日趋严重。\n第二方面的“后发劣势”,往往与后发型发展中国家对“后发优势”的利用不可分割。利用“后发优势”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对发达国家先发经验的制度模仿和技术模仿。制度的模仿往往会遭到既得利益格局的制约,因此,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的启动阶段,往往偏重于技术模仿(包括管理技术),而将制度模仿表层化,或者轻视制度基础的重建和改造(比如市场经济中的信用制度建设)。从国内外经验看,用技术模仿替代制度模仿,最终会导致制度变迁的滞后,进而导致经济长期发展的基础不牢、后劲不足。当前,我国已进入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阶段,从总体来说,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没有根本改变,制度转型的滞后仍然比较严重。从而体制束缚成为妨碍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深层障碍所在,是形成“三农”问题的重要根源。因此,我国现实中的“三农”问题,在当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是难免的。3.统筹城乡发展是当前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深刻总结几十年来我们党在处理城乡关系问题上的实践经验而提出的一个大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创新。按照这个思路,可以使城市和农村紧密地联系起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是要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的必然要求。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如果不统筹考虑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如果不着手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不仅会对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形成制约,而且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也将带来负面影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处理好城乡关系所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按照这个思路,可以使城市和农村紧密地联系起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创新。西方经济学部分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什么是委托—代理问题,如何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答:(1)委托人—-代理人问题是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问题。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委托人往往不知道代理人要采取什么行动或者即使知道代理人采取某种行动,也不能观察和测度代理人从事这一行动时的努力程度,同时两者之间存在的利益分割关系,通常会使得代理人不完全按照委托人的意图行事,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委托--代理问题。一旦企业出现委托人——代理人问题,其后果不仅是企业所有者的利润受损,也使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受损。(2)由委托人—-代理人问题而导致的效率损失不可能通过政府的干预解决,而需要通过设计有效的激励措施加以解决。解决委托人—-代理人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实施一种最优合约。最优合约是委托人花费最低限度的成本而使得代理人采取有效率的行动实现委托人目标的合约。如果委托人能够无成本地监督代理人的行动,并且代理人不需要承担收入的风险,则最优合约可以实现。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而且监督行为不是无成本的,因此,最优合约很难实现。\n在最优合约不能实现的情况下,只能采取次优合约。次优合约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约。这种合约是在一定的约束下寻求委托人期望利润最大的合约。这些约束主要有两条。第一,该合约应该使代理人为委托人工作所得到的效用至少与他从事其他最佳的工作所获得的效用一样。第二,该合约应该使代理人努力程度与委托人对其所希望的努力程度保持一致,因此需要委托人对代理人的努力给予补偿。所以,激励代理人努力工作是要花费成本的。但是,只要委托人所选择的导致代理人努力工作的次优合约的成本小于委托人所选择的导致代理人采取最有效行动的最优合约所产生的成本,委托人就应该选择次优合约。(1)企业所有者对于经理人员的激励要解决企业所有者与经理之间的委托人--代理人问题,企业所有者必须使经理从他努力工作所获得的成果中得到好处。具体地讲,企业所有者可以在企业利润分配上采取某些有效的措施调动经理的积极性,一种是根据企业盈利情况给经理发奖金,另一种是让经理参与利润分享。(2)企业经理对于工人的激励为了使工人努力工作,经理人员需要设计一种相对而言成本不高而又有效的激励方式促使工人努力工作。一种有效的激励措施是满足具有以上两个重要约束条件的次优合约。具体而言,促使工人实现委托人目标的激励方式需要满足这样两个约束条件:一是参与约束,另一个是激励相容约束。参与约束只能够使得工人留在该企业工作,并不能保证工人付出大的努力工作。激励相容约束条件是:≥能够满足这种激励约束条件的合约有多种,例如利润或收益分享;实行职工持股制,根据工人产出水平的高低给予工人以奖励,实行按照工人的业绩进行提升的制度等。例如,实施股票期权制度,使经营者对个人效用的追求转化为对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从而两者目标函数趋于一致,无疑极大地促进了委托代理问题的解决。此外,对于因工人不努力工作而产生的委托人——代理人问题可以实行一种称之为效率工资的方案解决。效率工资是高于市场工资率、同时又使雇员不发生偷懒行为的工资。这一方案的基本思想是:由于非对称信息,雇主不确知雇员的生产力,为了防止雇员工作时偷懒,雇主发给雇员效率工资。效率工资率高于市场均衡工资率。因此,在效率工资下,将会导致一部分工人失业。失业工人的存在对在业工人构成一种潜在威胁。在业工人偷懒行为一旦被发现,就将被解雇,其工作岗位将被原失业者替代。失业的威胁使在业者必须尽力工作,不敢偷懒。2.比较垄断和竞争的条件对厂商的产量和价格的影响。答:如图,D1表示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D2表示完全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由于D1向下倾斜,所以长期均衡下,相切于LAC曲线最低点B的左侧,根据AR=MC在垄断竞争条件下的长期均衡产量为Q1,价格为P1,而在完全竞争条件下,需求曲线必相切于LAC曲线的最低点B,此时产量为Q2,价格为P2,通过画图我们不难看出Q2>Q1,但P2<Pl,显然在垄断竞争中较少的产量却面临较高的成本,存在着生产资源的浪费,资源配置未达到最佳状态。另外,从SAC曲线来看,其成本也没有达到SAC的最低点,意味着企业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设备。而从长期来看,垄断竞争厂商没有更多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扩大规模,将成本降低到LAC曲线的最低点。另外从消费者剩余来看,完全竞争市场上的消费者剩余要大于垄断竞争市场上的消费者剩余。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存在着社会福利损失。\n图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比较3.美国联邦储备系统为什么连续12次降低贴现率?答:从1998年开始,尤其是进入2001年以来,美联储已经连续多次降低贴现率。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1)美国经济增长逐渐缓慢。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步入物价稳定、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一度被誉为特殊的新经济发展形势,美联储为减少通胀压力,曾连续提高利率紧缩银根,1999年6月到2000年5月间连续6次提高利率,抑制了经济的增长。到2000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增长势头却有所减缓,年底呈现了着陆趋势。美国经济在2000年下半年出现上述情形与美联储的持续调高利率水平不无关系。(2)国际上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的上涨和国内经济的疲软使得美国公司的利润状况与以往相比也大为下降,不少公司的利润率几乎达不到前几年两位数的水平,这势必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欲望。(3)美国股市的持续低迷是美联储继续降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投资下降和利润降低使美国公司的市场资本总值下跌,消费者的股票财富下降,从而影响消费,使得本已陷入财务困境的美国公司更难筹集到投资资金,资本市场交易受到影响。美国股市从2000年3月份以来就一蹶不振。截至2000年12月22日,美国道-琼斯指数比1999年下降了8.7%,标准普尔500种工业股票指数下降了13.2%,而纳斯达克指数下降的幅度高达42.3%。于是,进入2001年,为刺激股市回升,减少利率调高后的不利影响,促进经济尽快恢复增长,美联储开始了逐步的降息政策。截至12月11日,2001年美联储已经11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总降幅达4.75个百分点。(4)美国经济出现衰退迹象。美国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消费与投资的下降,导致国内失业人数急剧上升,达近年来最高点,美国国内对经济衰退的预期出现,经济不景气的现状不见好转。在财政政策效果不佳的情况下,美国当局转而向货币政策求助。降息虽难以刺激投资,但通过刺激消费,使美国经济不陷入衰退,可以为企业清理存货争取时间。因此,美联储多次利用货币政策手段,不断地下调同业拆借利率和贴现率,以期达到刺激经济增长,抑制经济衰退的目的。4.按照西方经济学的失业原理,为什么会发生失业?答:按照西方经济学的失业原理一般将失业的原因归为如下几类:(1)摩擦性失业,由于求职的劳动者与需要提供的岗位之间存在着时间上的差异而导致的失业,如新生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工人想转换工作岗位时出现的工作中断等;(2)季节性失业,由于某些行业生产条件或产品受气候条件、社会风俗或购买习惯的影响,使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变化而导致的失业;(3)技术性失业,由于使用新机器、设备和材料,采用新的生产工艺和新的生产管理方式,出现社会局部劳动力过剩而导致的失业;\n(4)结构性失业,由于经济、产业结构变化以及生产形式、规模的变化,促使劳动力结构进行相应调整而导致的失业;周期性失业,市场经济国家由于经济的周期性萎缩而导致的失业。二、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在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但生产要素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的价格是怎样决定的?答:任何一个厂商(无论性质如何)使用要素德原则均是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等于要素价格。在生产要素市场完全竞争,故其要素价格仍然是既定常数,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仍然等于不变的要素价格。但是由于在产品市场上是不完全竞争的,所面临德产品价格不再是固定不变的常数,而是取决于产量和销售量的一个变量,故它使用要素德边际收益也不再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产品德边际收益MR和要素的边际成本MP的乘积,这个乘积通常被称为边际收益产品。即由于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为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为要素价格,所以在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但生产要素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卖方垄断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可以表示为:,或如果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大于要素价格,则增加使用要素带来的收益大于支出的成本,于是厂商便倾向于扩大要素使用量。随着要素使用量的扩大,一方面要素的边际产品下降,另一方面产品的边际收益也下降,从而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将下降,最终下降到与要素价格相等;反之,如果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小于要素价格,则减少使用要素所损失的收益就小于所节省的成本,于是厂商便倾向于缩小要素使用量。随着要素使用量的缩小,一方面要素的边际产品将上升,另一方面产品的边际收益也上升,从而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将上升,最终上升到也与要素价格相等。2.IS-LM分析主要说明什么问题?它的政策含义是什么?答:(1)IS-LM分析需要说明的问题IS-LM模型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影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另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所以IS-LM分析需要说明的问题是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和产量的决定问题。(2)IS-LM分析的政策含义IS-LM分析的政策含义主要是经济政策分析和经济政策有效性分析两个方面。第一,经济政策分析方面。IS-LM分析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能够影响收入和利率水平。当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时,IS曲线将向右平行移动,从而导致利率的上升和收入的增加,当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LM曲线将向右平行移动,从而导致利率的下降和收入的增加。这就为中央政府的政策干预提供了理论基础。即在经济处于衰退时期,中央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促使经济走出衰退。当经济出现过热时,中央政府应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第二,经济政策有效性方面。IS-LM分析还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即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不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不同。当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弹性越大,财政政策的效果越显著;当LM曲线斜率不变时,IS曲线弹性越大,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大。\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