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8.43 KB
- 2022-08-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部分)教案第八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EconomicGrowthTheoryandBusinessCyclesTheory]第一节经济增长理论第二节经济周期理论第一节经济增长理论一、经济增长理论概述经济增长的含义“本书的主题为一国人均产出的增长。”[英]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刘易斯在定义经济增长就是“一国人均产出的增长”时特别强调以下几点:①“我们的主题是增长,而不是分配。有可能产出也许增长了,而人民群众却反而比以前更为贫困。”②“我们关心的主要不是消费,而是产出。有时产出也许增长了,而消费却在下降。……但我们是从产出增长的角度,而不是从消费增长的角度来进行探讨的。”③“产出的定义必须与商品和劳务相连,……而不是与福利、满足和幸福等一些概念相连。一个人很可能在获得大量自由使用的商品和劳务的过程中反而不如以往幸福。……不过,本书不是一本研讨人们是否应有或需要有更多的商品和劳务的论著,本书关心的仅仅是如何能获取更多的商品和劳务的各种方法。”“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美]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发现和反应》,《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二辑,第21页。库兹涅茨的这个定义包含了三层含义:①经济的增长就是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②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③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经济增长的特征按照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的分析,现代经济增长具有6个特征:①人均产值和人口增长率很高。②生产率的快速增长。③经济结构迅速转变。④与经济结构密切相关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也发生了迅速变化。⑤经济增长具有扩散到世界范围的倾向。⑥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扩散的结果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不平衡。上述6个特征是互相联系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特点,就是把理论模型化,即通过建立增长模型来阐明国民收入的增长同有关的各经济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其中,影响比较大的增长67\n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部分)教案模型有哈罗德—多马模型、以美国经济学家索洛为代表的新古典派模型和以英国经济学家卡尔多为代表的新剑桥派模型。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的源泉就是导致社会总产量增加的要素,一般认为包括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三大要素。可以借助总生产函数或宏观生产函数来研究经济增长的源泉。设宏观生产函数为:Y=AF(N,K)(1)Y—总产出,N—劳动投入量,K—资本投入量,A—技术状况。ΔY=MP×ΔN+ΔMP×ΔK+F(N,K)×ΔA(2)NKMPN—劳动的边际产量,MPK—资本的边际量产。将式(2)等式两边同除以Y:ΔYMPΔMPΔANK=×ΔN+×ΔK+YYYAΔYMP×NΔNΔMP×KΔKΔANK=×+×+YYNYKAΔYΔNΔKΔA=α+β+(3)YNKAMP×NNα=—劳动收益在总产出中所占份额;YMP×KKβ=—资本收益在总产出中所占份额;YΔA—技术进步。A所以,经济增长取决四大因素:①资本增长率;②劳动力增长率;③资本和劳动对收入增长的相对作用;④技术进步因素。二、哈罗德—多马模型20世纪4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分别提出自己的经济增长模型,由于他们所提出的模型基本相似,所以被称之为哈罗德—多马模型。基本假设①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既可以作为消费品,也可以作为资本品;②生产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劳动与资本,且技术系数固定;③规模收益不变,即不存在收益增值税递增与递减;④不考虑技术进步,即生产技术水平是既定的。⑤在任何时候,生产单位产出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和资本数量不变。68\n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部分)教案基本公式sG=VΔYSG—经济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s—国民储蓄率=,YYKIV—资本产出比率=(存量分析)或=(增量分析)YΔY假定资本与劳动的配合比率不变,则资本产出比率不变。那么,经济增长率取决于国民储蓄率,或者说,取决于储蓄全部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下的国民储蓄率。ΔYSIΔYISIS∵=÷×==YYΔYYΔYYYY∴I=S三个经济增长概念①实际增长率sAG=AVAG—实际增长率,s—实际储蓄率,V—实际资本产出率AAA②有保证的增长率,又称合意的增长率sdG=WVrGW—有保证的增长率,sd—合意的储蓄率,Vr—合意的资本产出率③自然增长率,即长期中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允许达到的最大增长率sOG=NVrGN—自然增长率,sO—最适宜的储蓄率,Vr—合意的资本产出率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长期中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为:G=G=GAWN如果这三种增长率不一致,则会引起经济中的波动:①实际增长率与合意增长率不一致,会引起经济的短期波动。若GA﹥GW,引起累积性扩张,经济增长过快;若GA﹤GW,引起累积性紧缩,经济增长过慢。②合意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不一致,会引起经济的长期波动。若GW﹥GN,经济将长期停滞(无能力);若GW﹤GN,经济将长期繁荣(有能量)。虽然哈罗德—多马模型被认为有缺陷,但后来的经济增长模型基本上都是在它的基础之上,经过发展改进而建立起来的。69\n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部分)教案三、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代表是索洛-斯旺模型。基本假设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是建立在哈罗德—多马模型基础之上的,其基本假设条件与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区别主要是:生产的技术条件是可以改变的,即资本-劳动比率和资本-产出比率是可以变动的。在此前提下,还假定:资本和劳动这两个要素的边际生产力都是递减的;经济处于完全竞争条件下,资本和劳动这两个要素都可以得到充分利用。社会储蓄函数S=sY(1)Ss—国民储蓄率=Y不考虑技术进步的宏观生产函数Y=F(N,K)(2)假定规模报酬不变:λY=F(λN,λK)1假定λ=:NYK=F,1()NNYK设:y=—人均产出;k=—人均资本。NN人均生产函数y=f(k)(3)在技术不变的前提下,人均产出是人均资本的函数,即:只有人均资本增加,人均产出才可能增加。y资本、产量和储蓄(投资)之间y=f(k)的相互依赖关系资本存量产出/收入资本存量的变化储蓄/投资0人均生产函数曲线k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ΔK=I−δK(1)K—资本存量,δ—折旧率0(pδp)1。∵I=S=sY70\n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部分)教案∴ΔK=sY−δK等式两边同除以N:ΔKYK=s−δ=sy−δk(2)NNNΔkΔKΔNΔK=−=−n(3)kKNKn—劳动力增长率只有资本存量的增长率高于劳动力的增长率,人均资本增长率才可能提高。将式(3)等式两边同乘以K:ΔkΔK=K+nKk再同除以N:ΔK=Δk+nK(4)N由式(2)和式(4)得:Δk+nk=sy−δkΔk=sy−(n+δ)k(5)Δk—人均资本增量;sy—人均储蓄;nk—人均分摊资本;δk—人均折旧。新古典增长模型基本方程的含义如果不考虑技术进步的作用,则:①只有人均资本的增长,人均产出才可能增加;②只有人均储蓄高于人均分摊新增劳动力资本与人均折旧之和,人均资本才可能增加。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经济增长的稳态分析y(n+δ)k稳态条件:f(k)Δk=0yAsy=(n+δ)ksf(k)ΔYΔKΔNsyA===nYKN在技术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如果资本存量与劳动人口保持同样比例增长,虽然人均资本不变从而人均产出不变,但总产0kAk经济增长的稳态出可以长期按相同的比例增长。71\n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部分)教案储蓄率提高的影响储蓄率提高的影响从短期看,储蓄率的提高可以使资本y(n+δ)k存量的增长率高于劳动人口增长率,从而C's′f(k)使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增长。sf(k)从长期看,只要储蓄率不再提高,C资本存量的增长率和总产出的增长率又会回落到等于劳动人口增长率的水平,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将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保持不变。0kk0k'人口增长率提高的影响假定一个国家的劳动人口增长率等于人口增长率提高的影响人口增长率,且储蓄率不变,如果人口增y(n′+δ)k(n+δ)kA长率提高使资本存量的增长率低于劳动人sf(k)A'口的增长率,就会导致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下降。从长期看,只要人口增长率不再提高,资本存量的增长率和总产出的增长率又会回落到等于劳动人口增长率的水平,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将在一个更低的水平上保0kk'k0持不变。资本的黄金分割率虽然储蓄率的提高,可以提高人均资本的和人均产出的稳态水平,但是,储蓄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当前消费水平的高低,当产出一定时,储蓄或积累增加,当前消费就会减少,因而存在着一个如何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问题。从根本上讲,经济增长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一个国家的人均消费水平,储蓄或积累也是为了提高人们远期消费水平,如何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如何处理人们的即期消费与远期消费之间关系的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就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如何选择一个从长期看的人均消费水平的最高点。美国经济学家、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费尔普斯在1961年找到了一个要实现人均消费最大化人均资本应满足的关系式,称为资本的黄金分割率,或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率。黄金分割率——要使稳态人均消费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率y(n+δ)k达到最大值,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y=f(k)当是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人口的增长率和折旧率之和,即:M'∗f′(k)=n+δ假定没有折旧,即折旧率为零,则M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当是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人口的增长率,即:∗0kk'k*k"f′(k)=n72\n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部分)教案加入技术进步的因素①不考虑技术进步因素的索洛-斯旺模型:α——劳动收益占总收入的比重;β——资本收益占总收入的比重。ΔYΔNΔK=α+β(1)YNK假定规模收益不变则:α+β=1。ΔYΔNΔK=1(−β)+βYNKΔYΔNΔKΔN−=β(−)(2)YNKNΔYΔNΔKΔN−=人均收入增长率;−=人均资本增长率。YNKN意义:要保证人均收入增长率大于零,则必须使资本增长率大于劳动人口增长率。显示出降低人口增长率对人均收入增长的意义。②考虑技术进步因素的索洛-斯旺模型:ΔAA—技术状况;—技术进步。AΔYΔNΔKΔAΔYΔNΔKΔNΔA=α+β+或:−=β(−)+YNKAYNKNA意义:只要技术进步是正数,即使资本增长率等于劳动人口增长率,收入增长率仍然可以高于劳动人口增长率。由于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增加以及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三大因素。新古典增长模型不象哈罗德—多马模型只强调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它强调了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共同作用,同时认为技术进步不仅会改变劳动生产率,而且会改变资本—产出比率,并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变量加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四、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新剑桥经济增长理论的特点是将收入分配入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其代表性模型卡尔多模型。基本假设①社会成员只分为利润收入者(资本家或雇主)与工资收入者(工人或雇员)两个阶级。②利润收入者与工资收入者的储蓄倾向是不变的。③利润收入者的储蓄倾向于大于工资收入者的储蓄倾向。基本公式设:Y—国民收入,W—工资收入,P—利润收入。S—社会总储蓄量,s—社会平均储蓄倾向。sp—利润收入者的储蓄倾向,sw—工资收入者的储蓄倾向。73\n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部分)教案Y=W+PS=sP+sWpwSPWs==s+spwYYY代入哈罗德的经济增长模型:PWs+sspwYYG==wVV根据假设条件:sp和sw均为定值,且sp﹥sw;PW又:∵Y=W+P,∴+=1。YY所以,社会平均储蓄倾向的大小取决于利润与工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利润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越大(或工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越小),社会平均储蓄倾向越高;利润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越小(或工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越大),社会平均储蓄倾向越低。结论:假定资本—产出率既定,经济增长率越高,社会平均储蓄倾向越高,利润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越大,工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越小。即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将更加有利于利润收入集团,而更加不利于工资收入集团。第二节经济周期理论一、经济周期的含义、阶段与类型经济周期的含义经济周期[BusinessCycle]又称商业循环,指“总的经济活动中的扩张和收缩的交替,这种周期变动通过国民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指数以及就业和收入等综合经济活动指标的波动而显示出来。”[美]格林沃尔德主编:《现代经济词典》,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338页。“经济情况很少静止不变。在繁荣之后,可以有恐慌与暴跌。经济扩张让位于衰退。国民收入、就业和生产下降。价格与利润跌落,工人失业。当最终到达最低点以后,复苏开始出现。复苏可以是缓慢的,也可以是快速的。新的高涨可以表现为长期持续的旺盛的需求、充足的就业机会以及增长的生活标准。它也可以表现为短暂的价格膨胀和投机活动,紧接而至的是又一次灾难性的萧条。简单说来,这就是所谓‘经济周期’。”[美]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0版,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338页。经济学家在解释经济周期的定义时强调:①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由于这种波动而引起了失业率、物价水平、利率、对外贸易等活动的波动。所以,研究经济周期的关键是研究国民收入波动的规律与根源。②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波动。③虽然每次经济周期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却有共同之点,即每个周期都有是74\n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部分)教案繁荣与萧条的交替。经济周期的阶段经济周期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扩张阶段与收缩阶段。收缩阶段常常短于扩张阶段,其振幅可能是收敛性的、发散性的或稳定性的。如果更细一些,则把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其中繁荣与萧条是两个主要阶段,衰退与复苏是两个过渡性阶段。经济周期的类型自19世纪中叶以来,人们在探索经济周期问题时,根据各自掌握的资料提出了不同长度和类型的经济周期。①朱格拉周期:中周期或中波。1860年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提出的一种为期9~10年的经济周期。该周期是以国民收入、失业率和大多数经济部门的生产、利润和价格的波动为标志加以划分的。②.基钦周期:短周期或短波。1923年英国经济学家基钦提出的一种为期3-4年的经济周期。基钦认为经济周期实际上有主要周期与次要周期2种。主要周期即中周期,次要周期为3~4年一次的短周期。这种短周期就称基钦周期。③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周期或长波。1926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的一种为期50-60年的经济周期。该周期理论认为,从18世纪末期以后,经历了三个长周期。第一个长周期从1789年到1849年,上升部分为25年,下降部分35年,共60年。第二个长周期从1849年到1896年,上升部分为24年,下降部分为23年,共47年。第三个长周期从1896年起,上升部分为24年,1920年以后进入下降期。④库兹涅茨周期:另一种长周期。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库涅茨提出的一种为期15-25年,平均长度为20年左右的经济周期。由于该周期主要是以建筑业的兴旺和衰落这一周期性波动现象为标志加以划分的,所以也被称为“建筑周期”。⑤熊彼特周期:一种综合。1936年,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以他的“创新理论”为基础,对各种周期理论进行了综合分析后提出的。他认为,每一个长周期包括6个中周期,每一个中周期包括三个短周期。短周期约为40个月,中周期约为9-10年,长周期为48-60年。他以重大的创新为标志,划分了三个长周期。第一个长周期从18世纪80年代到1842年,是“产业革命时期”;第二个长周期从1842年到1897年,是“蒸汽和钢铁时期”;第三个长周期从1897年以后,是“电气、化学和汽车时期”。在每个长周期中仍有中等创新所引起的波动,这就形成若干个中周期。在每个中周期中还有小创新所引起的波动,这就形成若干个短周期。二、经济周期理论概论为什么会产生经济周期?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家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种种不同的说明和解释,形成了众多的经济周期理论。其中,除了后面专门介绍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外,非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主要有:①消费不足周期理论经济衰退的原因是收入中用于储蓄的部分过多,用于消费的部分不足。而储蓄75\n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部分)教案过多和消费不足,又是由于收入分配不平等而造成的。②投资过度周期理论投资的波动导致了整个经济的波动:经济扩张时,资本品的增长速度快于消费品,减缓扩张并导致衰退;经济衰退时,资本品的下降速度也快于消费品,减缓衰退并导致新的扩张。③纯货币周期理论经济周期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现象,银行货币和信用交替地扩大与紧缩导致了经济的周期波动:银行货币和信用的扩张导致利率下降,引起投资增加,经济走向繁荣;银行货币和信用的紧缩导致利率上升,引起投资减少,经济走向衰退。④创新周期理论技术上的革新和发明有高潮和低潮,所以,技术创新引起了经济周期性的波动。⑤心理周期理论人们在心理上对未来的乐观预期和悲观预期的交替出现是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⑥太阳黑子周期理论太阳黑子的变化影响了农业生产与整个经济而引起了经济周期性波动。⑦政治性周期理论政府出于政治目的的(如选举等),交替使用消除经济衰退、增加就业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和消除通货膨胀的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从而引起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三、乘数—加速数原理加速数原理加速数原理[AcceleratorPrinciple]是凯恩斯的继承者们对凯恩斯投资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发展。他们认为,投资增长通过乘数的作用会引起总收入或总供给的增加,而总收入或总供给增加以后,将引起消费的增加,消费品数量的增加又会引起投资的再增加。不仅如此,而且这种投资增长的速度要比总收入或总供给增长的速度快,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增加必然引起投资若干倍的增加,而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减少必然引起投资若干倍的减少,这就是所谓“加速原理”的含义。设:K—资本存量,Y—收入或产量水平,V—资本产出比率。K=VY引入时间概念:K=VY,K=VYt−1t−1ttK−K=V(Y−Y)tt−1tt−1设:I0—净投资,又称引致投资。ΔKI0I0=ΔK,V==ΔYΔY设:—t期总投资,II—t期净投资,d—t期折旧或重置投资(自发投资)。t0ttI=K−K=V(Y−Y)0ttt−1tt−1It=I0t+dt=V(Yt−Yt−1)+dt76\n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部分)教案加速数公式:It=V(Yt−Yt−1)+dtV—加速系数。乘数—加速数模型乘数原理:ΔYK=IΔI投资的变动会引起收入或产出若干倍的变动;加速数原理:I0V=ΔY收入或产出的变动又会引起投资若干倍的变动。注意:ΔI≠I0=ΔK乘数—加速数模型:Y=C+I+GttttC=α+βY(0﹤β﹤1)tt−1It=V(Ct−Ct−1)+dtY=α+βY+V(C−C)+d+Gtt−1tt−1tt乘数和加速数的交替作用,导致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例:设α=0,β=5.0,V=1,dt=0,Gt=(1亿美元)。乘数—加速数模型与经济周期时期本期消费政府购买净投资本期收入经济变动tCtGtI0tYt趋势10.00000001.000.00000001.000000——20.50000001.000.50000002.000000复苏31.00000001.000.50000002.500000繁荣41.25000001.000.25000002.500000繁荣51.25000001.000.00000002.250000衰退61.12500001.00-0.12500002.000000衰退71.00000001.00-0.12500001.875000萧条80.93750001.00-0.06250001.875000萧条90.93750001.000.00000001.937500复苏100.96875001.000.03125002.000000复苏111.00000001.000.03125002.031250繁荣121.01562501.000.01562502.031250繁荣131.01562501.000.00000002.015625衰退141.00781251.00-0.00781252.000000衰退77\n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部分)教案说明:①投资的变动取决于年产量(收入)的变动率,而不取决于年产量(收入)的绝对变动量。只要产量(收入)的增长率下降,即使其绝对数量还在增加,也会导致投资水平下降。或者说,要想使投资保持不变,消费必须持续增长,消费量只有以递增的幅度增长,才能保持加速作用对经济繁荣所产生的刺激。如果消费不持续上升,投资将会下降。仅仅由于消费量的停止增长,也会导致经济衰退。②加速数与乘数的作用一样,都是双向的,即消费增加会导致投资成倍增加,消费减少也会导致投资成倍减少。③加速原理只适用于设备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如果设备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则加速原理无法发挥作用。④影响投资的因素不仅有产量(收入),还有其他因素,加速原理实际上是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分析产量(收入)对投资的影响。四、实际或真实经济周期理论2004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本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真实经济周期学派的代表人物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以表彰他们在动态宏观经济学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对传统观念的反向思维“20世纪80年代以前,经济周期理论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真实或名义的需求冲击是导致经济周期产生的根源。1982年,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在《经济计量学》杂志上发表的《构建时间与汇总波动》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彻底检讨,从而为宏观经济周期分析奠定了微观经济学基础。在他们的经济周期模型中,技术进步率的现实波动会使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投资、劳动时间都发生变化。”何德旭、王朝阳、应寅锋:《时间一致性问题和真实经济周期》,《南方周末》2004-10-21。20世纪“80年代,一切都改变了。纳尔逊和普罗索以及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的研究使得经济学家们开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经济周期吗?’实际经济周期学家发现采用‘经济周期’这个术语是不幸的,它暗示着有这么一种在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中寻求独立因素的现象。实际经济周期学家为增长与波动提供了一种综合方法,表明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产出与就业的大波动‘与标准新古典理论预测的一样’。普雷斯科特认为,‘如果产出与就业没有表现出大的波动,那可令人迷惑了’。”“这一新型理论有如下基本特点:(1)当事人根据现行资源限制,力争物尽其用,获取最大利润。(2)当事人理性地作出预测,而不受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他们可能仍面临信息的获取问题,但有关总物价水平路径的信息仍能为大众所获得。(3)价格伸缩性能够持续地保证市场出清,因此均衡始终能够得以实现。(4)总产量和总就业的波动是由可获得的生产技术上的大的随意变化所驱动的,各种传递机制将使最初的冲击影响持续下去。(5)就业波动反映人们劳动时数的自愿调整。工作和休闲在时间上具有高度互替性。(6)货币政策是无关的,不会给实际因素带来影响,即货币是中立的。(7)对经济波动和趋势的短期、长期分析不作区别。”“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带来的主要变化表现在以下几点:(1)技术冲击替代货币冲击成为主导冲击因素;(2)不再关注有关总物价水平的不完全信息,而这在卢卡斯开创出来的早期货币幻觉模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通过把增长理论与波78\n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部分)教案动理论结合起来打破了宏观经济分析中长期与短期分析的二分法。”唐未兵:《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述评》,《经济学动态》1997年第12期。导致经济周期的真实因素“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本身是完善的,在长期或短期中都可以自发地使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经济周期源于经济体系之外的一些真实因素的冲击,这种冲击称为‘外部冲击’。引起这种冲击的是一些实实在在的真实因素,因此这种理论称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市场经济无法预测这些因素的变动与出现,也无法自发地迅速作出反应,故而经济中发生周期性波动。这些冲击经济的因素不产生于经济体系之内,与市场机制无关。”“假定一个经济处于正常的运行之中,这时出现了重大的技术突破(如网络的出现)。这种技术突破引起对新技术的投资迅速增加,这就带动了整个经济迅速发展,引起经济繁荣,技术是决定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这种繁荣并不是对经济长期趋势的背离,而是经济能力本身的提高。但新技术突破不会一个接一个,当这次新技术突破引起的投资热过去之后,经济又趋于平静。这种平静也不是低于长期趋势,而是一种新的长期趋势。199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与以后的衰退证明了这种理论。经济中这种大大小小作用不同的外部冲击无时不有,所以,经济的波动也是正常的,并非由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性所引起。”梁小民:《诺贝尔经济学奖回归“真实经济周期”》,《21世纪经济报道》2004-10-17。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周期理论的统一“凯恩斯主义各派把宏观经济分为长期与短期。他们认为,在长期中决定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是长期总供给,即长期中的生产能力,长期总供给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制度、资源和技术,长期中的经济增长是一个稳定的趋势,称为潜在的国内生产总值或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短期中的经济状况取决于总需求。经济周期是短期经济围绕这种长期趋势的变动,或者说短期经济与长期趋势的背离。如果把各年的经济状况用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来表示,长期的趋势用潜在的或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表示,经济周期就是这两种国内生产总值的背离。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反对这种解释。他们首先否定了把经济分为长期与短期的说法,他们认为,在长期和短期中决定经济的因素是相同的,既有总供给又有总需求。因此,人为地把经济分为长期与短期是无意义的。由此出发,经济周期并不是短期经济与长期趋势的背离,即不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潜在的或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背离,经济周期本身就是经济趋势或者潜在的或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并不存在与长期趋势不同的短期经济背离。”“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有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周期理论之分,前者研究长期问题,后者研究短期问题。但在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中,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是一个问题。所以,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实际上并不仅仅是经济周期理论,它本身就是完整的宏观经济理论。”梁小民:《诺贝尔经济学奖回归“真实经济周期”》,《21世纪经济报道》2004-10-17。政策含义“普雷斯科特说:‘这一研究的政策含义是,谋求稳定的昂贵努力可能是逆生产性的。经济波动是对技术增长率的不确定性的最恰当的反应。’这就把关于经济波动的传统思考完全颠倒过来了。如果波动是因主要由技术变化产生的对生产函数的冲击而作出的帕累托效率反应,货币因素就不再与这种不稳定相关,货币政策也79\n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部分)教案不会产生任何实际效应。货币是高度中立的。由于工人可以自由决定付出多少劳动,可观察到的就业状况常常是自愿的。实际上观察所得的GNP波动路线不过是一种连续运动的充分就业均衡状态。因此,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中,提出象‘充分就业’的官方目标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经济现实已经存在。”唐未兵:《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述评》,《经济学动态》1997年第12期。产出产出传统经济周期理论实际GDP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实际GDP=潜在GDP潜在GDP0时间0时间教学要求1.理解经济增长的含义与源泉。2.了解哈罗德—多马模型。3.理解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及其含义。4.理解考虑技术进步因素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索洛-斯旺模型)的含义。5.了解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卡尔多模型)。6.理解经济周期的定义及阶段。7.了解经济周期的主要类型。8.了解主要的非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9.理解加速数原理。10.理解乘数—加速数模型对经济周期的解释。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