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 MB
  • 2022-08-09 发布

[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二章

  • 7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Macroeconomics\n第二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简单凯恩斯模型我国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经常有对下一年的GDP增长率的预测。这种预测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建国以来,我国相当长的时间内经济处于短缺状态。但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经济进入了经济过剩阶段。判断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总体状态的理论基础是什么?1998年下半年,我国财政投资1000亿,银行配套1000亿,以此拉动我国内需。有人利用宏观经济学中的乘数原理解释这一经济现象。那么乘数原理是什么?回答这些问题必须掌握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n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消费、储蓄、投资的基本理论,掌握不同部门情况下国民收入的决定以及乘数理论。关键概念: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均衡产出或收入投资乘数消费函数政府支出乘数第一节凯恩斯与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区别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与消费函数第三节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第四节三部门与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第五节乘数理论\n第一节均衡产出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学说的中心内容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国际市场IS-LM模型简单凯恩斯模型AD-AS模型IS-LM-BP模型我们主要学习简单凯恩斯模型、IS-LM模型与AD-AS模型,不考虑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决定。\n(一)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主要内容:1.在完全竞争的假设前提下,坚持和论证“萨伊法则”。“萨伊法则”(Say’slaw)或“萨伊定律”:供给本身能创造自己的需求。也就是说某种产品一经生产出来,就会立即为其他产品提供一个和他自身价值完全相等的市场,有一个供给量,就必定有一个相等的需求量。“萨伊法则”实际上是一种无危机论。2.“市场自动均衡说”。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会在市场机制的调解下达到均衡,同时由于市场机制具有充分弹性,均衡必然是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n(二)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出版,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凯恩斯也因此而被誉为“现代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的主要内容:一个经济社会国民收入的大小和就业水平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在大多数情况下,有效需求往往是不足的,因此宏观经济运行在有效需求不足的基础上,就会处于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这时,为了解决失业,克服萧条,必须引入政府干预。PS:有效需求是指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从而处于均衡状态的社会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n本教材是以凯恩斯的理论为分析框架。分析思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凯恩斯学说的中心内容。凯恩斯在分析国民收入决定时,1、先分析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2、以均衡条件为背景。在分析均衡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决定时,也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一是先讨论一个社会只包括两个部门,以后再延伸到多个部门;二是论及一些经济变量时,先着重讨论某一变量(c),假定其它变量(i)为既定。以后再延伸到多个变量。\n第一节均衡产出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假定1、所分析的社会中只有家户与企业两部门,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外贸易——两部门经济;2、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即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引起产量变动,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3、假定折旧和公司未分配的利润为零\n二、均衡产出的概念1、均衡产出概念引入:均衡产出是指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即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时的产出水平。用公式表示则为:y=c+i两点说明:⑴公式中的y代表经济社会实际的产出,c和i代表居民和企业实际想要有的消费和投资,即意愿的消费和投资量(产出),而不是上章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产出)。意愿的消费和投资与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不是一回事。⑵y=c+i中的每一个变量均剔除了价格变化因素。为了以示区别,本章公式全部用小写字母表示。2、均衡产出图示\nEy收入=100支出=100直线上任意一点均为E=y100100100100AEOOIU<0IU>0(a)支出等于收入的450线(b)支出决定收入图13-1450yE用E代表支出,用y代表收入。若支出<收入(需求<供给),则企业非意愿存货投资IU>0企业就要削减生产,若支出>收入(需求>供给),则企业非意愿存货投资IU<0企业就要扩大生产\n三、投资等于储蓄在均衡产出的条件下,必有投资等于储蓄经济均衡的条件:E=y(支出等于收入)∵E=c+i;(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投资)而y=c+s;(计划收入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储蓄)∴E=y即推出i=s。四、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根据凯恩斯的短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在均衡产出下,经济社会的产量或者说国民收入就决定于总需求。用公式表示则为:y=c+i。有的教材因此将这一章称为“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总需求分析之一)”\n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前面引入了均衡产出的概念,得出均衡产出下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即y=c+i。则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就是分析总需求的各个部分(c+i)是如何决定的。这里,我们首先分析消费c是如何决定的。从支出法来分析,根据各国的国民收入统计,消费大约占总需求的60%以上,所以,先研究c是如何决定的。不同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不同的消费理论。这里我们首先介绍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绝对收入假说。\n1、影响家户消费的因素: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状况消费偏好家庭财产状况消费信贷状况消费者年龄与制度风俗习惯2、上述几个指标中,凯恩斯认为:有决定意义的是家户的收入水平(现期绝对实际收入水平)。一、消费函数(consumptionfunction)\n3、引出的几个重要概念:⑴消费函数:消费和可支配收入的函数关系。准确地说,消费函数是研究引致消费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就是:c=c(y)。也可以表示为:c=+y⑵消费倾向: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消费倾向又可以分为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两个指标。一、消费函数(consumptionfunction)\n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PropensitytoConsume,APC),指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用公式表示则是: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PropensitytoConsume,MPC),指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消费的增加量。用▲C代表消费的增量,▲Y代表收入的增量,其计算公式为:一、消费函数(consumptionfunction)\n4.Keynes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之一: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支出也在增加,但消费支出增加的速度慢于收入增加的速度。因此,随着收入的增加,每增加的一单位收入增加的消费支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这就是凯恩斯著名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n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函数为非线性状态)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加而呈现递减趋势。随着收入增加,消费占收入的绝对比例也呈递减状态,APC也有递减趋势。线性中,若=0,c=y则APC=MPC,不再随收入增加而递减收入消费MPCAPC1900091101.01210000100000.891.00311000108500.850.99412000116000.750.97513000122400.640.94614000128300.590.92715000133600.530.89\n5、消费曲线⑴消费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都是与这一点相对应的边际消费倾向;⑵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联而成的射线的斜率,则是与这一点相对应的平均消费倾向;⑶随着曲线向右延伸,曲线上各点的斜率越来越小,说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同时曲线上各点与原点的连线的斜率也越来越小,说明平均消费倾向也递减,但平均消费倾向始终大于边际消费倾向。45度线c=c(y)BACDEFG450YOC\n⑷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一常数,这时消费函数可用下列方程表示:c=+y。为自发消费(autonomousconsumption),为边际消费倾向,y表示收入引致的消费(inducedconsumption)。⑸c=+y的经济含义就是消费等于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之和。⑹当消费函数为线性时,APC>MPC这一点就更容易看清。OYC45度线c=+yAPC>MPC\n二、储蓄函数(savingfunction)收入中不用于消费的部分为储蓄,即人们的收入扣除消费之后的余额。1、储蓄函数定义: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之下,储蓄随着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其公式是:s=s(y)。根据表14-1,可列出表14-2数字,并划出下图:Oyss=s(y)BCDEFGA\n2、储蓄倾向: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储蓄倾向又可以分为平均储蓄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两个指标。⑴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PropensityofSaving):每增加一单位的收入所带来的储蓄的增量,是储蓄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是该点上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⑵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PropensityofSaving):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连而成射线的斜率,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nss=-a+(1-β)y线性储蓄曲线0y如果储蓄与收入呈线性关系,则线性储蓄函数:s=y-c=y-(α+βy)=-α+(1-β)y∵c=α+βy;s=y-c3、储蓄曲线与消费函数一样,储蓄与收入的关系也可以用储蓄曲线表示,储蓄曲线包括线性的储蓄曲线与非线性的储蓄曲线。\nSYE0S储蓄曲线的移动\n收入消费储蓄MPSAPS190009110-110-0.012100001000000.110311000108501500.150.01412000116004000.250.03513000122407600.360.066140001283011700.410.087150001336016400.470.11MPCAPC1.010.891.000.850.990.750.970.640.940.590.920.530.89储蓄函数为线性时,MPS为常数(1-β)。非线性时,MPS有随收入递增趋势。MPS和APS都递增,但是MPS>APS。\nys=s(y)c=c(y)c,s-dd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的关系Ay0450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1、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等于收入即C+S=Y(这里的收入指的是均衡的收入,也就是450线的值)。\n2、若APC与MPC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APC>MPC,则与此相对应,APS与MPS都递增,但APSI时,国民收入收缩当SAD出现非合意存货厂商缩小生产规模非合意存货减少,AS减少厂商存货保持在合意存货水平。此时国民经济实现均衡厂商扩大生产规模AD=AS,AS增加此时,厂商存货保持在合意存货水平。此时国民经济实现均衡。当ASI+G,国民收入收缩当S+TI+G+X,国民收入收缩当S+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