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1.00 KB
  • 2022-08-09 发布

宏观经济学讲义(配套《宏观经济学》)

  • 26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宏观经济学讲义(配套《宏观经济学》)第1章宏观经济学导论010102030409091929394959697989900Chapter1名人名语经济学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数学家、历史学家、国务活动家、哲学家……像艺术家那样冷漠和正直”。\n——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经济学家在分析经济事件或公共政策时,总是记着各种模型。”——格里高里.曼昆Chapter1主要内容1.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2中国宏观经济现象1.3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意义1.4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1.5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共同方法1.6本书的体系安排Chapter11.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微观经济学:以单个企业或家庭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的供求行为与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情况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Chapter11.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内容之一:长期经济增长(EconomicGrowth)增长源泉\n劳动人口增长人均劳动生产率增长Chapter1美国1900-2000年人均实际GDPChapter11.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内容之二:经济周期(BusinessCycle)商业周期的不同特征各种对周期波动的解释Chapter11.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内容之三:失业(Unemployment)基本概念有劳动能力并寻求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度量方法失业人口除以总劳动人口Chapter1美国1900-2000年失业率Chapter11.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内容之四:通货膨胀(Inflation)基本概念一个经济中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n产生原因发行货币过量、投资消费需求过旺、工资等成本上升Chapter1美国1900-2000年通货膨胀率Chapter11.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内容之五:国际经济(InternationalEconomy)封闭经济开放经济通货膨胀在国与国之间的传导外贸盈余与赤字对一国就业与财政的影响Chapter11.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中国出口商品总额(亿美元)1990620.90001991718.40001992849.40001993917.400019941210.10019951487.80019961510.50019971827.90019981838.10019991949.300\n20002492.00020012661.000出口商品总额增长率(%)年平均增长率14.15%010203040909192939495969798990001Chapter11.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内容之六: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n由政府的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所组成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的控制下如何决定和调整一个国家的货币供给增长速度Chapter11.2中国宏观经济现象我国的经济增长与波动增长源泉劳动人口增长人均劳动生产率增长Chapter11.2中国宏观经济现象——经济增长与波动年份国民收入增长率(%)-30-20-10010203050\n55606570758085909500Chapter11.2中国宏观经济现象——失业与通货膨胀1978年以前,失业和通膨都是隐性的;改革开放后,失业和通膨成为中国宏观经济中的一对主要矛盾。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年=100)城镇登记失业率(%)951001051101151201257880\n828486889092949698001.52.02.53.03.54.0788082848688909294\n969800Chapter11.2中国宏观经济现象——对外开放1979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一个十分重要的变化就是对外开放度不断扩大。2661.5181.9出口468.82436.1200118.02/4200.171980外国直接投资进口年份单位:亿美元Chapter11.3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n存在的意义宏观经济预测宏观经济分析宏观经济研究Chapter1现代宏观经济学将整个经济活动视为一个整体,通过对经济系统总体行为的分析,研究一国经济的总体趋势。换言之,它研究总量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内在关系。如总产出、总就业水平和平均物价水平的决定因素以及国际收支或汇率的变化如何影响这些总量。1.3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的意义Chapter11.4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Chapter11.4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15c初-17c)(17c中-19c初)(19c初-20c30年代)(20c30年代-)<工场手工业前><工场手工业>\n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高级前史资本主义初阶段阶段各种价值理论劳动价值理论看不见的手批封建社会边际效用价值理论无政府主义,自由竞争鼓吹资本主义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政府干预三次修改1.垄断(张伯伦等)--个量问题2.凯恩斯主义--总量问题3.序数效用价值论和一般均衡--个量问题萨缪尔森组装混合经\n济70年代滞胀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Chapter11.4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古典宏观经济模型<边际分析法>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凯恩斯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货币市场的均衡劳动市场的均衡新古典综合派AD曲线(凯恩斯的)AS曲线(工资刚性)菲利普斯曲线宏观经济政策解释经济运行\nChapter1人物简介:MiltonFriedman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研究领域:消费货币史与货币政策稳定性政策的混合使用Chapter1人物简介:RobertE.Lucas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研究领域:理性预期货币中性理论转型经济分析Chapter11.4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早期宏观经济思想古典方法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新古典和新古典综合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Chapter11.4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n新古典和新古典综合汉森-萨谬尔森提出45度线的说法。索洛等人建立了“新古典增长”模型菲利普斯提出了菲利普斯曲线,解释通货膨胀希克斯和莫迪里亚尼,根据古典Ns和Nd,得到凯恩斯理论中小于充分就业状态(r不能上下波动;陷阱;工资刚性)Chapter11.4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新货币数量论自然率假说政策主张:赞同货币政策,反对财政政策,同时反对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主张单一政策规则Chapter11.4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供给学派理论核心:供给创造需求本身重点分析:供给效应主要观点:关于边际税率的单个基本命题拉弗曲线税收量T税率tO\ntPChapter11.4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理性预期学派预期与理性预期:概念及其类型基本观点:自然率假说;全盘否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宏观经济理论的微观基础;静态预期外推型预期适应性预期等于上期实际值上期实际值及其变化上期实际值及其误差Chapter11.4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新古典宏观和新凯恩斯的差异基本假设的分歧:市场是否出清。对经济波动解释的分歧: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用实际因素从供给扰动方面解释,新凯恩斯主义用货币因素从需求扰动方面解释。政策主张上的分歧: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认为经济政策是无效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主张刺激总需求。\nChapter11.5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共同方法宏观经济学把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的市场都综合为三个市场:金融市场、商品市场以及劳动市场。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个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宏观经济学在观察现实经济现象的基础上,加上必要的假设,建立起理论模型,然后再利用现实世界的数据来检验理论模型。Chapter11.5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共同方法当出现新的问题和现象时,进行宏观经济研究,得到的宏观经济理论的逻辑框架称为宏观经济模型,相当多的宏观经济模型是用数学语言表达的。翻开高级宏观经学课本满眼都是数学模型。因此,要想在经济学研究方面有所成就,必须有坚实的数学基础。Chapter11.6本书结构体系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体系的深入与扩展前沿课题的讨论Chapter1第1章结束宏观经济学导论01\n0102030409091929394959697989900Chapter1第2章宏观经济学度量衡:国民收入核算010203040\n9091929394959697989900Chapter1主要内容2.1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定义、区别和联系名义与实际GDP(GNP)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现在生产和销售市场活动和非市场活动GDP(GNP)是一个正确反映国民福利水平的指标吗?Chapter1主要内容\n2.2三种不同方式计算GDP:产出、收入和支出产出法测算收入法测算支出法测算2.3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可支配收入(DPI)2.4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和国民帐户体系Chapter1主要内容2.5储蓄与财富、存量与流量2.6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2.7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2.8就业、失业和工资水平Chapter12.1GDP和GNP定义国内生产总值(GDP)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季度或一年)在一国家领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季度或一年)利用一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Chapter12.1GDP和GNP区别GDP\n国土原则:凡在本国领土上所创造的收入,不管是否本国国民创造。GNP国民原则:凡是本国国民(指常住居民、包括本国公民以及常住外国但未加入外国国籍的居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生产是否在国内。Chapter12.1GDP和GNP联系国外要素支付净额(NFP)本国生产要素在世界其他国家获得的收入减去付给国外生产要素在本国获得的收入。Chapter12.1GDP和GNP名义与实际名义GDP(GNP)(nominal)用生产产品和劳务的那个时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实际GDP(GNP)(real)用某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和劳务(finalgoodsandservices)作为整个生产的结果而产出的物品及服务,直接进入使用过程中间产品和劳务(intermediateproducts)\n在同一时期生产和提供的但在其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产品及服务现在生产和销售市场活动和非市场活动Chapter1案例分析:《酿酒》的故事某人请教酿酒的方法,师傅说:“一斗米、一两曲、两斗水混合在一起,七天便酿成酒了。”某人回家后,用两斗水、一两曲混合在一起,恰恰忘了放米。七天之后取来一尝,和水没有什么区别。某人前去责备酿酒师傅,说他过于保守,没有传授真诀。师傅说:“你肯定没有按照我说的去做。”某人说:“我按照你说的方法,用了足量的水和曲。”师傅说:“你放了米吗?”某人低下头沉思半晌,说:“我忘了放米。”Chapter1案例分析:《酿酒》的故事故事说明了什么?请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角度进行分析。故事《酿酒》告诉了我们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之间的密切关系。中间产品虽不计入GNP,但在经济活动中却非常重要,因为最终产品是在对中间产品进行加工的基础上产生的。例如:由于没有放米,酒便无法酿出。Chapter1300500800总计50250\n300零售100150250面包50100150面粉1000100小麦增值中间产品价格售价从种植小麦到零售面包Chapter12.1GDP和GNPGDP(GNP)是一个正确反映国民福利水平的指标吗?GDP(GNP)没有考虑非市场活动人均GDP(GNP)无法考察价格水平不同情况下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人均GDP(GNP)不反映一国的收入分配状况GDP(GNP)不反映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拥有状况及环境保护\nGDP(GNP)是一个国家经济活动和收入水平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完全反映一国经济福利及生活质量的唯一指标和完全准确的指标。Chapter12.2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生产法测算GDP定义从生产的角度出发,把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产出和服务的价值减去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获得GDP指标。用这种方法统计出来的价值综合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在这一时期所有新创造的价值。Chapter12.2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生产法测算GDP特点市场价值有用但不经过市场交换的产品和服务无法记入。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最终产品和服务中间产品和服务:在同一时期生产和提供的但在其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中消耗的产品和服务。最终产品和服务:作为整个生产的结果而产出的产品和服务。Chapter1\n2.2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支出法测算GDP定义从支出的角度出发,因为所有这些产出和服务都是提供给市场的,市场上的需求者(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购买者)购买这些产出时都会有支出,因此我们可以从总支出的角度测算GDP。Chapter12.2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支出法测算GDP四大类支出消费支出(C)投资支出(I)政府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G)净出口(NX)Chapter12.2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支出法测算GDP四大类支出——消费支出(C)本国居民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购买。家庭消费支出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耐用消费品支出非耐用消费品支出服务支出\nChapter12.2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支出法测算GDP四大类支出——投资支出(I)固定资产投资:购买新资本品商业固定资产投资住宅投资企业存货投资:库存Chapter12.2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支出法测算GDP四大类支出——政府对商品服务的购买(G)国防支出基础设施建设转移支付: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社会福利等开支以及向政府工作人员支付的薪金。Chapter12.2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支出法测算GDP四大类支出——净出口(NX)出口额减去减去进口额出口:一个国家的产品和服务输出到国外,由国外的消费者、生产者或政府对这些产品或服务进行购买。进口:本国居民、企业或政府对外国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购买。Chapter1\n2.2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支出法测算GDPChapter1美国2000年GDP及其支出部分Chapter1我国GDP的构成(1997)10076077.2国内生产总值3.612745.0进出口12.289347.1政府采购36.6327867.3投资47.4836117.8居民消费比例(%)价值(亿元)构成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8》\nChapter12.2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收入法测算GDP五大类收入三大类其他项目Chapter12.2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收入法测算GDP五大类收入——国民收入(NI)劳动者收入所有者收入个人的租金收入公司利润利息净额Chapter12.2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收入法测算GDP五大类收入——劳动者收入劳动者工资来自雇主的其他补贴雇主向社会保险机构缴纳的社会保障金Chapter12.2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收入法测算GDP五大类收入——所有者收入\n所有者:不受他人雇用的独立生产者所有者收入包括:资本收入和劳动收入Chapter12.2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收入法测算GDP五大类收入——个人租金收入个人在出租土地等资财时的租金收入Chapter12.2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收入法测算GDP五大类收入——公司利润公司利润:公司销售收入扣除工资、利息、租金以及其他成本项目后获得的净剩余。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利润除上缴公司税和用作公司股东的红利之外剩余的部分。Chapter12.2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收入法测算GDP其他三大类项目——企业间接税企业缴纳的营业税、货物税等。企业间接税不同于公司利润税,他没有出现在五大收入项目中但却构成政府收入。NI加上企业间接税就得到了国民生产净值\n(NNP,NetNationalProduct)。NNP=NI+间接税Chapter12.2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收入法测算GDP其他三大类项目——折旧一定时期内因经济活动而引起的固定资本消耗的补偿。五项收入中,折旧总是被扣除的项目,所以需要重新加上。GNP=NNP-折旧Chapter12.2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收入法测算GDP其他三大类项目——国外要素净支付从GNP过渡到GDP必须减去国外要素净支付GDP=GNP-NFPChapter12.3NI、PI和DPI基本术语回顾GDP:国内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NNP:国民生产净值NI:国民收入\nPI:个人收入NFP:国外要素净支付Chapter12.3NI、PI和DPIDPI个人所得税及非税收性支付PI=NI-企业利润-社会保险金+转移支付+净利息收入+红利NI间接税?NNP折旧GNPChapter12.4MPS和SNA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n1978年以前承袭前苏联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统计范围不包括第三产业,统计口径包括中间投入品国民帐户体系(SNA)1978年以后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学统计范围既包括物质生产领域,又包括非物质生产领域。只统计最终产品和劳务。Chapter12.5储蓄与财富、存量与流量储蓄与财富一国或一家庭的富裕程度或者说经济福利水平不仅取决于国民收入或家庭当前收入还取决于财富拥有量。决定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财富积累的主要因素是储蓄率。整个国民储蓄转化为国民财富,使得财富积累还要有个投资过程。Chapter12.5储蓄与财富、存量与流量存量与流量存量(Stock)在一定时点上测算出来的量(财富)流量(Flow)在一定时期上测算出来的量(储蓄)\nChapter1存量与流量Chapter12.5储蓄与财富、存量与流量存量与流量今年的储蓄(流量)等于今年和去年财富(存量)之差。Chapter12.5储蓄与财富、存量与流量存量与流量今年的资产(存量)等于去年的资产(存量)加上今年的投资(流量)Chapter12.5储蓄与财富、存量与流量存量与流量今年的资产(存量)等于去年的资产(存量)加上今年的投资(流量),并扣除资产(存量)的消耗——折旧。Chapter12.6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率名义GDP和实际GDP如何衡量GDP?GDP的英文定义:GrossDomesticProduct(GDP)isthemarketvalueofallfinalgoodsandservicesproducedwithinaneconomyinagivenperiodoftime.Marketvalue\nChapter12.6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率名义GDP和实际GDP名义GDP按当前价格计算实际GDP按不变价格计算Chapter12.6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率价格指数的构造可变权数价格指数(Variable-WeightPriceIndex)固定权数价格指数(Fixed-WeightPriceIndex)Chapter12.6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率价格指数的构造可变权数价格指数(Variable-WeightPriceIndex)Chapter12.6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率价格指数的构造固定权数价格指数(Fixed-WeightPriceIndex)Chapter1\n2.6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价格在每一时期上涨的百分率Chapter12.6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率消费物价指数(CPI)GDP通缩指数(GDPDeflator)Chapter12.6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率CPI和GDPDeflator的区别CPI度量消费者购买的所有商品和服务,GDPDeflator度量生产出来的所有商品和服务CPI包括从海外购买的商品和服务,GDPDeflator只度量在国内生产的产品CPI是固定权数价格指数,GDPDeflator是可变权数价格指数Chapter1美国1948-2000年CPI及GDP通缩指数Chapter12.7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的关系名义利率是根据名义价值计算的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实际利率是根据实际价值计算的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两者之差为通货膨胀率Chapter12.8就业、失业和工资水平\n生产函数一国经济的产出水平主要取决于该经济中的资本存量和就业人数假定资本存量在短期内不变,产出就唯一地与就业量联系。Chapter12.8就业、失业和工资水平劳动年龄人口(Working-AgePopulation)劳动年龄人口:男16-60岁;女16-55岁劳动力人口(LaborForce):劳动年龄人口中愿意就业的(包括处于失业状态,但继续寻找工作的)就业人口失业人口不在劳动力人口(NotinLaborForce):不愿意就业的劳动年龄人口Chapter12.8就业、失业和工资水平失业率(RateofUnemployment)失业人口占劳动力的比率就业率(RateofEmployment)就业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Chapter1美国2000年劳动年龄人口状况Chapter1美国2000年劳动年龄人口状况劳动力人口=135.2+5.7=140.9\n失业率=(5.7/140.9)100%=4.0%劳动力参与率=(140.9/209.7)100%=67.2%Chapter1失业人口、不在劳动力人口、就业人口关系不在劳动力人口就业人口失业人口Chapter12.8就业、失业和工资水平失业的种类摩擦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周期性失业需求不足性失业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Chapter12.8就业、失业和工资水平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不等于百分百就业充分就业非自愿失业消除,只存在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职位的空缺数等于寻业人员的总数如果再提高就业率就必须以通货膨胀为代价\n自然失业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预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Chapter12.8就业、失业和工资水平N劳动需求劳动供给在劳动市场处于均衡时,就业水平是由均衡时的工资水平决定的。工资水平也称工资率。W*/PN*W/PChapter12.8就业、失业和工资水平奥肯定律(Okun’sLaw)阿瑟.奥肯(ArthurM.Okun)奥肯定律产出缺口: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间的差距实际产出增长与失业率变化之间的关系Chapter1奥肯定律\n资料来源: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五版),P.36Chapter1小结流量和存量:流量是在某一单位时间内所发生的数量变化情况。存量是在某一时点上测得的数量值。储蓄和财富:储蓄是每一年国民收入中没有被消费掉的部分。每一年的储蓄积累起来构成国家的财富。名义GDP和实际GDP:名义GDP是用当期市场价格水平衡量的一个经济所提供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实际GDP是以不变价格衡量的一个经济所提供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就业率、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就业率是已经就业的人数和劳动年龄人口之比。失业率是失业人口与劳动力人口之比。自然失业率是在没有货币因素干预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其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Chapter1第2章结束宏观经济学度量衡:国民收入核算010203040909192\n9394959697989900Chapter1第3章总支出与国民收入:产品市场角度010203040909192939495969798\n9900Chapter1主要内容3.1宏观均衡的概念3.2消费函数3.3简单模型及其扩展3.4乘数与加速数原理Chapter13.1宏观均衡的概念宏观均衡社会所有企业的生产即总供给等于该社会全体购买者对这些产品的总需求。Chapter13.1宏观均衡的概念——两部门经济要素市场产品劳务市场家庭部门企业部门(1)提供生产要素(2)支付报酬(3)购买产品(4)商品提供Chapter1\n3.1宏观均衡的概念漏出(leakage):指家庭将其收入部分用于储蓄,而没有全部用于消费。注入(injection):指厂商获得了追加的投资。厂商家庭支付报酬消费支出金融市场漏出(储蓄)注入(投资)Chapter1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资料来源:Mankiw,Macroeconomics,5thEdition,P.36Chapter13.1宏观均衡的概念从支出角度衡量的宏观经济变量消费(Consumption)投资(Investment)政府支出(GovernmentExpenditure)净出口(NetExport)Chapter1案例分析:《曹冲称象》\n曹冲是曹操的儿子,小时候非常聪明。一天,孙权派人送来一头大象,曹操很想知道大象的重量,问群臣有无良策。群臣面面相觑,无言以答。突然,曹冲开口道:“把大象放到一条大船上,把船身水浸到的位置刻下印痕,然后再把很多石头装到船上,使水又浸到刚才的记号。这时,把石头一块块称一下,再进行汇总,石头的总重就是大象的重量了。”曹操听了大喜过望,自此对曹冲越加钟爱。Chapter1案例分析:《曹冲称象》我们在计算经济总产出时,也遇到了类似的困难。直接计算总产出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有时对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难以区别。但是,有了这个恒等式,我们就可以采用比较容易的方法——收入法与支出法来进行统计。Chapter13.1宏观均衡的概念——三部门经济厂商家庭①支付报酬②消费支出金融市场③储蓄④投资政府⑤征税⑤征税⑥政府购买⑥转移支付\nChapter13.1宏观均衡的概念——四部门经济Chapter13.1宏观均衡的概念YAEAEY100100支出等于收入支出决定收入收入=100支出=100100IU<0IU>0Chapter13.2消费函数影响消费行为的决定因素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状况消费者偏好\n家庭财产状况消费信贷状况消费者年龄构成季节与气候社会制度及风俗习惯Chapter13.2消费函数凯恩斯消费函数收入增加,消费增加消费增加不如收入增加Chapter1某家庭消费表资料来源: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第299页(1)(2)(3)(4)收入消费边际消费倾向(MPC)平均消费倾向(APC)Chapter1消费曲线资料来源: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第301页Y0123\nC681012144567C=C(Y)45。线表明收入等于消费Chapter1线性消费曲线资料来源: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第302页Y0123C6810\n12144567C=a+bY45。线表明收入等于消费Chapter13.2消费函数凯恩斯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PropensitytoConsume,APC)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PropensitytoConsume,MPC)Chapter13.2消费函数凯恩斯储蓄函数收入增加,储蓄增加储蓄随收入增加的比例递增Chapter1某家庭储蓄表资料来源: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第303页(1)(2)(3)(4)收入储蓄边际储蓄倾向(MPS)\n平均储蓄倾向(APS)Chapter1储蓄曲线资料来源: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第301页Y0-1S681012141234S=S(Y)Chapter1线形储蓄曲线资料来源: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第304页Y0-1S\n681012141234S=-a+(1-b)YChapter13.2消费函数凯恩斯储蓄函数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PropensitytoSave,APS)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PropensitytoSave,MPS)Chapter13.2消费函数凯恩斯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APC和APS的关系MPC和MPS的关系Chapter1消费及储蓄曲线资料来源: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第305页Y0\n-1S1012141234S=-a+(1-b)YC=a+bYChapter13.2消费函数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国民收入分配越不平等,社会消费曲线越是向下移政府税收政策实行累进税,社会消费曲线向下移公司未分配利润所占的比例未分配利润占的比例越高,社会消费曲线向下移Chapter11978-1991某些年份全国居民收入与消费资料来源:袁志刚《宏观经济学》(第二版),P133年份收入消费平均消费倾向(APC)\n(亿元)(亿元)Chapter1两部门的收入决定公式法:使用S函数决定收入:I=S45°线分析法3.3简单模型及其扩展Y=C+IC=a+bYI=I0Chapter13.3简单模型及其扩展三部门的收入决定公式法:\n使用S函数决定收入:I+G=S+T45°线分析法Y=C+I+GC=a+b(Y-T)T=T0+tYI=I0,G=G0Chapter1C+I+G总收入Y总支出(C+I)oY*C45oC+I3.3简单模型及其扩展Chapter1四部门的收入决定进出口规律:进口:M=M0+mY(自发性进口、诱发性进口)出口:取决于一国的市场竞争实力,与该国收入水平无明显关系,故X=X0公式法:\n45°线分析法Y=C+I+G+(X-M)C=a+b(Y-T)T=T0+tYI=I0,G=G0,X=X0M=M0+mY3.3简单模型及其扩展Chapter1C+I+G总收入Y总支出(C+I)oY*C45oC+IC+I+G+(X-M)3.3简单模型及其扩展Chapter1乘数即倍数,指影响国民收入的某个变量发生变化而引起国民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比如:由投资量变化(△I)而引起国民收入变化(△Y)的倍数,即投资乘数。KI=△Y/△I\n最早为就业乘数,由卡恩[英]提出,后凯恩斯提出投资乘数。还包括:税收乘数、财政支出乘数和出口乘数。3.4乘数和加速数原理Chapter13.4乘数和加速数原理投资乘数Y=C+I+GC=a+b(Y-T)T=T0I=I0,G=G0Chapter1C+△I总收入Y总支出(C+I)oY’C+I45o△IY△Y乘数效应示意图Chapter1\n3.4乘数和加速数原理△Y=△I+△Ib+△Ib2+△Ib3+△Ib4+…...假设:b=0.8=MPCChapter13.4乘数和加速数原理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固定税)税收乘数(比例税)转移支付乘数Chapter1Y=C+I+GC=a+b(Y-T)T=T0I=I0,G=G0乘数推导1:政府支出乘数3.4乘数和加速数原理Chapter1乘数推导2:税收乘数(固定税):T=T03.4乘数和加速数原理Y=C+I+GC=a+b(Y-T)T=T0I=I0,G=G0Chapter1乘数推导3:税收乘数(比例税):T=T0+tY\nY=C+I+GC=a+b(-T)T=T0+tYI=I0,G=G03.4乘数和加速数原理Chapter1Y=C+I+GC=a+b(Y-T+Tr)T=T0,Tr=Tr0I=I0,G=G0乘数推导4:政府转移支付乘数3.4乘数和加速数原理Chapter1乘数推导5:政府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3.4乘数和加速数原理Chapter1加速数:Y??—>I??原因:Y??—>C??—>消费品生产??—>投资品生产??—>I??加速数公式:投资与收入公式:It=v(Yt-Yt-1)投资不是收入绝对量的函数而是收入变化的函数3.4乘数和加速数原理Chapter1\n资本—产量比:指生产单位产量(以货币单位计算)所需要的资本设备的价值。用v代表资本—产量比率,k和Y分别代表资本和产量,则v=k/Y假定某企业资本一产量比为10,并假定该企业资本设备共值6000万美元,它由20台新旧不同的机器构成,并且每年磨损1台,因此每年要重置1台,即每年补偿折旧的重置投资是300万美元。3.4乘数和加速数原理Chapter1假设:v=k/Y=103.4乘数和加速数原理Chapter1第3章结束总支出与国民收入:产品市场角度0102030409091929394959697\n989900Chapter1第4章金融市场:货币、利率和国民收入010102030409091929394959697989900Chapter1主要内容\n4.1金融市场简介4.2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供求关系4.3利率、投资和国民收入Chapter14.1金融市场简介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货币及货币统计口径债券股票Chapter14.1金融市场简介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基本概念实物资产机器、厂房、汽车、房子等一切有形产品和生产资料金融资产货币、有价债券、股票等不同形式的资产Chapter14.1金融市场简介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金融资产的作用传递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减少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Chapter14.1金融市场简介\n货币及货币统计口径货币的职能交换媒介(TransactionForm)价值尺度(MeasurementofValue)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MeansofPaymentandMeansofHoard)Chapter14.1金融市场简介货币及货币统计口径M0:现金(Cash)或通货(Currency,Cu)。M1: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通货加上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或者说个人支票账户上的存款(DemandedDeposits,D)。个人支票账户又称商业银行货币,被译为活期存款在美国,在M1中,1/3为现金,2/3为支票账户Chapter14.1金融市场简介货币的计算口径M2:除了M1之外,储蓄存款(SavingsDeposits,Ds)和个人定期存款(PersonalTermDeposits,Dt)也可以看作货币。Chapter14.1金融市场简介货币的计算口径M3:除了M2之外的其他流动性资产或货币近似物,如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及外汇存款等(Non-PersonalTermDepositsandDepositsinForeignCurrency,etc,Dn)。Chapter1\n4.1金融市场简介货币的计算口径通货储蓄率(CurrencyDepositRatio)通货储蓄率由家庭和厂商的行为所确定Chapter1货币的度量资料来源:Mankiw,Macroeconomics,5thEdition,P.36Chapter14.1金融市场简介债券(Bonds)定义: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直接向社会借债等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并且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特征:偿还性流通性安全性收益性Chapter14.1金融市场简介股票(Stocks)定义: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特征:不可偿还性参与性\n流通性收益性价格波动性和风险性Chapter14.2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供求关系银行体系(BankingSystem)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存款创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Chapter1银行体系政府企业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家庭Chapter14.2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供求关系银行体系(BankingSystem)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Togovernment对政府的独立性任命制度(在美国由总统提名,需参院同意)任期(在美国为14年,为什么不是终身制?)\nToBank对银行的独立性不从事任何商业金融业务Chapter14.2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供求关系银行体系(BankingSystem)商业银行一国银行体系的主体以营利为目标利差是其盈利的主要手段若全部存款用于放贷,存在兑付风险,自设银行储备金。Chapter14.2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供求关系银行体系(BankingSystem)商业银行储备金(TheReserves)为保证存款的取款要求而保留的一定储备被称准备金。准备金分为法定准备金(LegalReserves,LR)和超额准备金(ExcessReserves,ER)。准备金是银行以手中现款形式、中央银行存款形式,或是有价证券形式所持有的款项或资产。准备金与总存款的比率称为准备金率。准备金率分为法定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金率。Chapter14.2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供求关系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n贴现贷款证券投资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吸收存款Chapter1货币市场上的资产负债关系资料来源:袁志刚,《宏观经济学》(第二版),P.83政府债券(B)政府债券(B)贷款(L)贷款(L)储备(R)储备(R)存款(D)存款(D)通货(Cu)通货(Cu)负债资产负债资产负债\n资产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公众(家庭和厂商)Chapter14.2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供求关系基础货币(MoneyBase,Mb)中央银行的负债,即公众手中的通货(Cu)和商业银行的储备(R,包括RR和ER)就是基础货币。基础货币是一种活动能力强大的货币,故又称高能货币(High-poweredMoney,H),它是商业银行借以扩大货币供给量的基础。Chapter14.2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供求关系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Chapter14.2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供求关系货币乘数(MonetaryBaseMultiplier,mm)Chapter1基础货币与货币总量的关系资料来源:袁志刚《宏观经济学》,第115页MoMbKChapter1\n4.2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供求关系存款创造:货币的供给不能只看到中央银行发放的货币,由于乘数的作用而使货币供给增加被称为货币创造;货币创造量的大小不仅取决于中央银行投放的货币量,还取决于存款准备金率;准备金率越大乘数越小100400500合计…………12.851.264丙166480乙2080\n100甲(4)=(2)x0.2(3)=(2)x0.8(2)=(3)+(4)(1)存款准备金银行贷款银行存款存款人Chapter14.2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供求关系货币需求: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保存财富的数量凯恩斯货币需求的三大动机:交易的动机(thetransactionmotive)预防的动机(theprecautionarymotive)投机的动机(thespeculativemotive)Chapter1货币市场均衡资料来源:袁志刚《宏观经济学》,第119页M0RMs\nR*M*MdE*货币市场的均衡点由货币需求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Chapter1货币供给增加造成利率下降资料来源:袁志刚《宏观经济学》,第119页M0RMsR*M*MdE*货币供给量增加利率下降。R**M**E**Chapter1货币供给增加造成利率下降m=M/P0r\nmsr*m*mdE*考虑实际货币供给和实际利率,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实际利率下降。r**m**E**Chapter1货币需求增加造成利率上升m=M/P0rmsr*m*mdE*考虑实际货币供给和实际利率,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实际利率下降。r**m**E**如果货币需求增加呢?Chapter1\n4.3利率、投资和国民收入投资的边际效率(MarginalEfficiencyofInvestment,MEI)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率水平的降低,人们的借款成本就减少,人们对投资的需求就扩大。这种投资需求与利率之间的反相关系被定义为投资的边际效率。Chapter14.3利率、投资和国民收入投资的边际效率(MarginalEfficiencyofInvestment,MEI)——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率水平的降低,人们的借款成本就减少,人们对投资的需求就扩大。这种投资需求与利率之间的反相关系被定义为投资的边际效率。——此处又可称为投资的需求函数。IrMEIr1I1I2r0Chapter1第4章结束金融市场:货币、利率和国民收入01010\n2030409091929394959697989900Chapter1第5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0101020304090\n91929394959697989900Chapter1主要内容5.1产品市场均衡与IS曲线5.2货币市场均衡与LM曲线5.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IS-LM模型古典方法Chapter1三个模型的比较横轴:国民收入(Y)纵轴:价格(P)横轴:国民收入(Y)纵轴:利率(r)横轴:国民收入(Y)纵轴:总支出(AE)坐标轴从国民收入和价格角度分析\n从国民收入和利率角度分析从总支出角度分析研究内容利率、价格均变,考虑AS因素价格不变,考虑货币因素利率、价格不变,不考虑货币因素假设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产品市场市场状况AD-AS模型(完整的凯恩斯模型)IS-LM模型(调整的凯恩斯模型)NI决定模型(简单的凯恩斯模型)类型Chapter15.1产品市场均衡与IS曲线产品市场均衡产品市场总需求等于总产出的状态\n产品市场均衡与IS曲线两部门经济的均衡条件:I=S古典方法Chapter15.1产品市场均衡与IS曲线S=0.2Y-40I=260–2000R平衡条件:S=I0.2Y-40=260–2000RIS曲线:Y=1500–10000R古典方法Chapter15.1产品市场均衡与IS曲线Y=1500–10000RChapter1如何画IS曲线RYSI450ISIr1Sr2I2I1\nS1S2Y1Y2Chapter1产品市场的超额需求(ED)和超额供给(ES)RYISI=SE=YA(Y,S)C(Y,S)BS>IY>EESS<IY<EEDChapter1产品市场的失衡\nRYISEDESI>SE>YI<SE<YI=SE=YChapter1RRIIYYSS45ISR1I1\nS1Y1ISR2Y2I2S2IS曲线Chapter1S,IYYRY1Y2I1SY1I2Y2R1R2IS利率为R1时,I=I1IS曲线\n利率为R2时,I=I2Chapter15.2货币市场均衡与LM曲线货币市场均衡货币市场上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状态货币市场均衡与LM曲线均衡条件:Ms=MdChapter15.2货币市场均衡与LM曲线Ms=400L1=Mt=0.25YL2=Ma=250–2000RMd=0.25Y+(250–2000R)均衡条件:Ms=MdLM曲线:400=0.25Y+250–2000RY=600+8000RChapter15.2货币市场均衡与LM曲线Y=600+8000R0.114000.0510000600R\nYChapter1如何描绘LM曲线RYMtMaLMMaR1MtR2A2A1T1T2Y1Y2KOHMs=OH=OKChapter1货币市场的超额供给(ES)与超额需求(ED)\nRYLMMd=MsA(Y,Mt)C(Y,Mt)BMd>MsESMd<MsEDChapter1货币市场失衡RYEDESMd>MsMd<MsLMMd=MsChapter1R\nRMaYYMtMaMtR1A1T1Y1LMR2Y2A2T2OHKMs=OH=OKMtMaLM曲线Chapter1R\nMYRMd1MsY1Md2Y2R1R2LM国民收入为Y1时,Md=Md1国民收入为Y2,Md=Md2R1R2LM曲线Chapter1产品市场的失衡rLMISYY1r1A\nChapter1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失衡RLMISYFGHJMsMd>MsMd>MsMd<MsMd<IS>IS>IS<IS\n<Chapter15.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IS-LM模型产品市场C=100+0.8YI=200–400R均衡条件:Y=E=C+IIS曲线:Y=1500–2000R货币市场Ms=300Mt=0.2YMa=50–100R均衡条件:Ms=Md=Mt+MaLM曲线:Y=1250+500RR=0.1(10%)Y=1300Chapter15.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IS-LM模型商品市场:C=100+0.75YdI=300–7000R\nG=525T=20%(Y-100)IS曲线货币市场:Ms=800Mt=120+0.4YMa=240-3000rLM曲线R=0.05(5%)Y=1475Y=2350–17500RY=1100+7500RChapter15.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IS-LM模型两市场的相互影响:货币市场:产品市场:IS—LM模型:IS与LM相交: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Chapter15.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IS-LM模型YYR\norELMISIIIIIIIVABrarb1:I<S,超额产品供给2:I<S,超额产品供给3:I>S,超额产品需求4:I>S,超额产品需求1:L<M,超额货币供给2:L>M,超额货币需求3:L>M,超额货币需求4:L<M,超额货币供给Chapter15.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IS-LM模型o\nYRELMISIIIIIIIVABCD1:I<S,超额产品供给2:I<S,超额产品供给3:I>S,超额产品需求4:I>S,超额产品需求1:L<M,超额货币供给2:L>M,超额货币需求3:L>M,超额货币需求4:L<M,超额货币供给Chapter15.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IS-LM模型IS曲线的移动:\n影响IS曲线移动的因素:C、S、T、M、I、G、XLM曲线的移动:影响LM曲线移动的因素:M、L1、L2IS和LM曲线的同时移动Chapter1r2E2E1IS1IS2r1y1LMYRor0IS0y0E0AByay2yb\nChapter1r2E2E1LM1LM2r1AByay2ybE0LM0Ror0ISy0Yy1Chapter15.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IS-LM模型斜率=0,曲线水平,凯恩斯(萧条)区域,财政政策有效\n0<斜率<∞,曲线右上方倾斜,中间区域,货币政策有效斜率=∞,曲线垂直,古典区域,货币政策有效LM的三种情况LM曲线的三种情况Chapter1YRor2r1ABLM凯恩斯(萧条)区域古典区域中间区域5.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IS-LM模型Chapter1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APC=C/YMPC=??C/??Y消费倾向收入(Y)消费C\n投资I利率(R)资本的边际效率MEC流动偏好L=L1+L2货币供给预期收益R重置成本凯恩斯的Y决定理论C=C(Y)乘数相关概念KI=1/(1-MPC)=1/MPS[加速原理]C=a+bYM=M1+M2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L1=L1(Y)+L2=L2(R)—L1=kYL2=-hR\nMEC=R储蓄SS=S(Y)S=-a+(1-b)YChapter1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S(y)=I(r)M/p=m=m1+m22.储蓄函数1.投资函数3.均衡条件S=S(y)I=I(r)IS曲线4.流动偏好5.货币供给L=L1(y)+L2(r)m=L=L1(y)+L2(r)6.均衡条件LM曲线均衡的(r,y)当L1=kyL2=-hr时Chapter1\n投资增加导致的IS曲线的移动(1)RYSI450IS1I1R1SR2I2I1S1S2Y1Y2I2IS2IChapter1投资增加导致的IS曲线的移动(2)RIS1Y\nY1R1AIS2Y2↑I,R不变,IS曲线右移Y↑BChapter1储蓄下降导致的IS曲线的移动(1)RYSI450IS1I1R1S1I1S1Y1Y2IS2S2S\nChapter1储蓄下降导致的IS曲线的移动(2)RIS1YY1R1AIS2Y2B↑I,R不变,IS曲线右移,Y↑Chapter1货币供给量增加导致的LM曲线的移动(1)RYMtMaLM1MaR1MtA1T1\nY1LM2Chapter1货币供给量增加导致的LM曲线移动(2)RLM1YY1R1ALM2B保持Y不变,↑Ms,Ms>Md,R↓,LM曲线右移Chapter1货币供给量增加导致的LM曲线移动(3)RLM1YY1R1ALM2B\nY2保持R不变,↑Ms,Y↑,LM曲线右移Chapter1货币交易需求下降导致的LM曲线移动(1)RYMtMaLM1MaR1Mt1A1T1Y1OMtLM2Mt2Chapter1RLM1YY1\nR1ALM2B货币交易需求下降导致的LM曲线移动(2)保持Y不变,Mt↓,Ms>Md,R↓,LM曲线右移Chapter1RYMtMaLM1Ma1R1Mt1A1T1Y1OLM2Ma2Ma货币投机需求上升导致的LM曲线移动(1)\nChapter1货币投机需求上升导致的LM曲线移动(2)RLM1YY1R1ALM2B保持收入不变,Ma↑,Ms<Md,R↑,LM曲线左移Chapter1增加投资(↑I,↑G,↑C)RLMIS1YY1R1AIS2BR2Y2\nChapter1增加储蓄(↑S,↑Tax)RLMIS1YY1R1AIS2BR2Y2Chapter1增加货币供给(↑MS,↓Md)RLM1ISYY1R1ALM2BR2\nY2Chapter1增加货币需求(↑Md,↓Ms)RLM1ISYY1R1ALM2BR2Y2Chapter1IS曲线的斜率和MPSR↓,I↑→↑Y,(ΔY=ΔI/MPS),MPS越小,乘数越大,IS越平缓。YY1R1Y2R2RIS1IS2\nMPS越大,IS越陡峭MPS越小,IS越平缓Y3Chapter1IS的斜率和投资的利率弹性R↓,I↑。投资的利率弹性越大,ΔI越大,ΔY越大,IS越平缓YY1R1Y2R2RIS1IS2投资的利率弹性越小,IS越陡峭Y3投资的利率弹性越大,IS越平缓Chapter1LM曲线的斜率和Mt的收入弹性Y↑,Mt↑。Mt的收入弹性越大,Mt增加得越多,ΔR越大,LM越陡峭。YY1R1Y2R\nLM1LM2Mt的收入弹性越大,LM越陡峭Mt的收入弹性越小,LM越平缓Chapter1LM的斜率和Ma的利率弹性Y↑,Mt↑,Md>Ms,R↑,↓Ma,Ma的利率弹性越小,ΔR越大,LM越陡峭YY1R1Y2RLM1LM2Ma的利率弹性越小,LM越陡峭Ma的利率弹性越大,LM越平缓Chapter1第5章结束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010102030\n409091929394959697989900Chapter1第6章总供给、总需求和价格调节0101020304090919293\n94959697989900Chapter1主要内容总需求(AD)函数总供给(AS)函数总供给和总需求(AS-AD)模型价格的变化和总产出的确定价格调节的过程Chapter16.1AD函数总需求(AggregateDemand):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总价格水平上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总需求函数: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或者说是物价总水平与经济社会的均衡支出或均衡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Chapter16.1AD函数AD曲线的描绘从总支出角度:价格水平为P0,总支出水平为AE0\n价格水平为P1,总支出水平为AE1AEE’0YY0AE0AE1Y0YPP0Y1Y1ADP1E0E1OE’1OFigure10-66.1AD函数AD曲线为什么会向右下倾斜利率效应:P????Md????R????I????AE和Y??实际余额效应:P????Wealth????C和I????AE和Y??\n税收效应:P????Wage????T????Yd????C和I????AE和Y??进出口效应:P????X??,M????I????AE和Y??Chapter16.1AD函数:货币政策与AD曲线RYYR1Y1IS1PLM1Y1AD1P1从均衡点(R1,Y1)开始,增加名义货币供给LM21.LM曲线外移至LM2,在原价格水平P1下,产出增至Y2Y2R2Y22.2.AD曲线移至新水平AD2\nAD23.Figure10-7RYYR1Y1IS1PLM1Y1AD1P1从均衡点(R1,Y1)开始,增加政府购买GIS21.IS曲线移至IS2.在原有价格水平下,产出增至Y2Y2R2Y22.2.AD曲线移至新水平AD2AD2\n3.6.1AD函数:财政政策与AD曲线Figure10-86.1AD函数:IS-LM曲线和长短期下的AD曲线IS-LM:短期(Keynesian):在P=P1水平下解出r和Y。既定价格水平下的IS-LM长期(Classical):在Y=YLR水平下解出r和P。LRASandAD曲线Chapter10-56.2AS函数决定AS的因素人力资源:由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构成。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海洋等一切可以用于生产和提供服务的东西。资本积累:包括厂房、设备、高速公路等等人工生产出来的有形生产资料。技术水平:指投入和产出之间的转换关系。Chapter16.2AS函数总供给(Aggregate\nSupply):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总价格水平上对产品和劳务的供给总量,它由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与技术水平所决定的。总供给函数: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或者说是物价总水平与经济社会的供给总量之间的数量关系。Chapter16.2AS函数影响AS的函数生产函数劳动需求和供给函数货币工资函数Chapter16.2AS函数人力资源: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0NLs10NLs20NLs劳动力供应曲线替代效应收入效应Chapter1\n6.2AS函数古典的或长期的AS曲线形状:位于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下的垂直线。前提:货币工资具有充分弹性。Ns>Nd??W??;Ns<Nd??W??Chapter1WWNMaYYYYY=f(N)ASN2Y1P2N1OY1N145。\nY1Y1P1W2w1Ns(W1/P1)Ns(W2/P2)Nd(W2/P2)Nd(W1/P1)Chapter16.2AS函数凯恩斯主义的AS曲线形状:向右上方倾斜的线。前提:货币工资受劳动合同约束。Ns>Nd??企业遵循合同,W不变;Ns<Nd??工人遵循合同,W不变。Chapter1WWNMaYYY\nYY=f(N)ASN2Y1P2N1OY1N145。Y1Y1P1W2w1Ns(W1/P1)Nd(W2/P2)Nd(W1/P1)N2Y2Y2Chapter16.3AS-AD模型古典的AS-AD模型:\nAD不创造就业和产量Y取决于S。PP1P2ASAD2AD1YY*0Chapter16.3AS-AD模型凯恩斯的AS-AD模型:AD创造就业和产量;Y取决于AD。PP1P2ASAD2AD1YY20\nY1Chapter16.3AS-AD模型短期的AS-AD模型:E1:经济萧条E2:经济过度繁荣PP2P1SASAD2AD1YY*0Y1Y2LASE2E1Chapter16.3AS-AD模型短期的AS-AD模型:E1:经济繁荣E2:经济滞胀\nPP2P1SAS2SAS1ADYY*0Y2Y1LASE2E1Chapter16.4价格的变化和总产出的确定价格曲线:短期内变化缓慢。P-Y平面上,价格曲线就是一条水平线。AD曲线:速度变化,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移动。AS曲线:表示一个国家潜在的生产能力,只有当人口显著增加、劳动力的质量、资本积累和技术水平等明显提高时,才会向右平行移动,所以速度是最慢的。Chapter16.4价格的变化和总产出的确定P0O\nPE1E0YY1ASE3AD2AD0AD1Y2Chapter16.5价格调节的过程价格水平是供给与需求双方联合作用的结果。当需求大于潜在供应能力时,厂商就会提高商品价格,反之则会降价。所以总产出与潜在产出能力之差就代表了市场需求的压力。市场压力为正时,总需求大于潜在生产能力,价格有上涨的趋势;反之反是。Chapter1价格水平和总产出的交替作用Pt=P(Yt-1)供求关系确定价格水平。Yt=Y(Pt,AD)价格水平和总需求确定产出Pt+1=P(Yt)Pt+2=P(Yt+1)Yt+1=Y(Pt+1,AD)\nYt+2=Y(Pt+1,AD)Chapter16.5价格调整的过程厂商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在每一时间周期内都要对自己的产品定价,假定这就是价格Pt。由于市场具有竞争性,厂商在定价时一定会参照市场上流行的价格水平。由于Pt必须在实践t到来之前确定,因而市场流行价格只能是一种预测价格,我们把预测价格记为 ,若厂商完全相信这个市场流行的预测价,他就会把自己产品的价格定为:Chapter16.5价格调整的过程事实上,厂商不会完全依赖这种人人都知道的“公共信息”,而是根据自己的经营经验对Pt进行调整。厂商根据经验定价实际上就是一种对由供求关系所确定的市场压力的反应过程。这一过程可以表示为:Chapter16.5价格调整的过程简单起见,假定流行的预测价格就是去年的实际价格,于是移项得到:Chapter16.5价格调整的过程这说明,当前的价格水平受上一期价格水平的影响,价格的变动是市场压力造成的,其大小取决于实际总产出与潜在产出水平之差。当实际产出水平与潜在产出水平相等时,市场压力为零,价格也就不会变化。\n同时,如果我们把等式右边移动到左边来,就可以得到通货膨胀率:Chapter16.5价格调整的过程同时,通货膨胀不仅是市场压力的结果,它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人们对通货膨胀的一种预期。Chapter16.5价格调节的过程ASE2ADY1P0OPE3E1E0Y0Y2Y3P1P2P3Y经济过热的价格变动过程。\nChapter16.5价格调节的过程ASE2ADY1P3OPE3E1E0Y0Y2Y3P2P1P0Y经济衰退的价格变动过程。Chapter16.5价格调节的过程Y0tY\nY-Y0tYY-P*tP0P-P*tP0P经济过热,产出开始缓慢下降到均衡产出,价格水平也稳定在P*由于通货膨胀预期出现,所以存在价格很快上升,产出值很快就低于均衡水平。Chapter1第6章结束总供给、总需求和价格调节01010\n2030409091929394959697989900Chapter1第7章宏观经济政策010102030409091\n929394959697989900Chapter1主要内容7.1财政政策及其效果7.2货币政策及其效果7.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7.4经济波动及用经济政策抵消经济波动7.5宏观经济政策实践Chapter17.1财政政策及其效果财政政策概念财政政策是政府运用支出和收入来调节总需求以控制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经济政策。Chapter17.1财政政策及其效果财政政策工具政府购买\n政府转移支付税收公债Chapter17.1财政政策及其效果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毋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如税收和转移支付。Chapter17.1财政政策及其效果自动稳定器经济萧条时期:Y????TR↑??C↑??AE↑??Y↑经济繁荣期间:Y↑??T↑??C????AE????Y↑Chapter17.1财政政策及其效果西方财政政策发展阶段1936~1945年:反萧条的、简单的、膨胀性的财政政策。1945~1961年:推行反经济周期的补偿性财政政策。1961~1979年,实施充分就业预算的财政政策。1981~1991年,供应学派的财政政策。Chapter17.1财政政策及其效果\n年度平衡预算每一年预算应力求平衡,或量入为出或量出为入。周期平衡预算经济衰退时预算赤字,经济繁荣时预算盈余。充分就业平衡预算使支出保持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够达到的净税收水平。Chapter1财政政策:IS曲线移动RLMIS1YY1R1AIS2BR2Y2RLMIS1YY1R1\nAIS2BR2Y2总额税↑,IS左移税率↑,IS越陡峭Chapter17.1财政政策及其效果挤出效应(Crowding-outEffect)扩张性财政政策实施导致利率上升以致私人投资被挤出。G↑??AE↑??AE>Y??Y↑Y↑??Md↑??Md>Ms??R↑R↑??I??Chapter1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RLMIS1YY1R1AIS2B\nR2Y2FAF=ΔG/MPS挤出效应G增加Chapter17.1财政政策及其效果RLM1IS1YY1R1AIS2BR2Y2Crowding-outeffectLM2CR3Y3LM越平缓,财政政策越有效\nChapter17.2货币政策及其效果货币政策概念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根据既定目标通过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Chapter17.2货币政策及其效果货币政策一般目标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价格稳定、汇率稳定和保持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特殊目标防止大规模的银行倒闭和金融恐慌,稳定利率以防止利率大幅度的波动。Chapter17.2货币政策及其效果货币政策工具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率道义劝告Chapter17.2货币政策及其效果调整法定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变更法定准备率来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息率。特点:简单但不轻易使用Chapter17.2货币政策及其效果\n调整再贴现率是指中央银行调高或降低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利息率,以限制或鼓励银行借款,从而影响银行系统的存款准备金和利率,进而决定货币存量和利率,以达到宏观调控地目标。特点:通常与公开市场业务配合使用。Chapter17.2货币政策及其效果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特点:操作灵活;不易引起社会公众的注意;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可以比较准确的预测。Chapter17.2货币政策及其效果道义劝告指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影响其贷款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目的的政策。特点:道义劝告没有法律地位,也不同于强制性行政手段。Chapter1货币政策:LM曲线移动Ms增加RLM1ISY\nY1R1ALM2BR2Y2Chapter17.2货币政策及其效果rLM1IS1YY0r0ALM2r1Y1IS2Y2r2CIS曲线越平缓,货币政策越有效。B\nMPS越小,Y↑越大Chapter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LM曲线水平RLMIS1YY1R1AIS2BY2RLMIS1YY1R1A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G↑Ms↑\nChapter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LM曲线垂直RLMIS1YY1R1ABRLM1IS1YY1R1A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有效R2G↑Ms↑R2Y2\nLM2IS2BChapter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IS曲线垂直RLMIS1YY1R1AIS2BRLM1ISYY1R1A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R2\nG↑Ms↑LM2R2BY2Chapter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IS曲线水平RISLMYY1R1ARLM1ISYY1R1A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有效\nG↑Ms↑LM2BY2Chapter17.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monetary-fiscalpolicymix,thepolicymix)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上下上无货币供给减少下上下无货币供给增加下下无左支出减少\n上上无右支出增加上上无右税收减少下降下无左税收增加利率变动产出变动LM移动IS移动Chapter17.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经济萧条但不太严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经济过热且产生严重的通货膨胀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n经济出现通货膨胀但不太严重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经济严重萧条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Chapter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IS和LM曲线共同移动RLM1IS1YY1R2ALM2BY2IS2R1G↑Ms↑Chapter17.4经济波动及用经济政策抵消经济波动AS\nAD0AD1YP0OPE2E0E1YY1-P2需求冲击Chapter17.4经济波动及用经济政策抵消经济波动ASADYP1OPE0E1\nYY1-P0供给冲击AS1Chapter17.4经济波动及用经济政策抵消经济波动ASAD0AD1YP0OPE’E0E1YY1政策冲击用经济政策抵消需求冲击-\nChapter17.4经济波动及用经济政策抵消经济波动ASAD1AD0YP1OPE0E2E1YY1-P0冲击政策用经济政策抵消供给冲击AS1Chapter17.4经济波动及用经济政策抵消经济波动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n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或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Chapter17.5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Chapter17.5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四个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既统一又矛盾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Chapter17.5宏观经济政策实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比较:共同点:都是调节国民收入以达到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的目标,实现经济稳定增长;都有扩张性、紧缩性政策之分Chapter1\n7.5宏观经济政策实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比较:不同点:财政政策直接影响总需求的规模,这种直接作用没有任何中间变量;货币政策还要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对总需求发生影响因而间接地发挥作用。Chapter1第7章结束宏观经济政策010102030409091929394959697989900\nChapter1第8章消费和储蓄理论010102030409091929394959697989900Chapter1主要内容8.1凯恩斯的消费函数8.2一个简单的两时期模型8.3凯恩斯以后的消费理论\n持久收入假说生命周期假说8.4实际利率和消费-储蓄决策Chapter18.1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决定消费数量的主要变量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Yd;消费增加要小于收入增加(0<b<1)Chapter18.1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凯恩斯理论的局限只考虑当期收入影响没有考虑家庭拥有的财富对当前消费的影响Chapter18.2一个简单的两时期模型两时期模型考虑现在和将来两期为持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奠定基础Chapter18.2一个简单的两时期模型模型假定生命由两期构成:年轻期和年老期收入由两部分构成:财富收入和劳动收入,期初不拥有财富,期末不保留财富。最优化目标:\n在给定现在和将来收入的情况下,决定现在和将来的消费,从而使自己的跨时效用达到最大。Chapter18.2一个简单的两时期模型跨时预算约束条件C1、C2分别为第一时期和第二时期的消费;Q1、Q2分别为两个时期的劳动收入。跨时期效用函数U(C1,C2)(凸函数)Chapter18.2一个简单的两时期模型借钱消费储备以备将来消费时期2时期1Q2Q1C1\nC2Q2Q1C1C2时期1时期2ABEE切点A在E点之右,表明第一期消费超过了收入,第一期借贷消费切点A在E点之左,表明第一期消费小于收入,第一期进行储蓄Chapter18.3凯恩斯的以后的消费理论持久收入假说(PermanentIncomeHypothesis)MiltonFriedman,1957,《一个消费函数的理论》持久收入概念从一个更长的时期来观察的家庭的平均收入。在一个两期模型中,持久收入就是当前收入和将来收入的某种平均数。Chapter18.3凯恩斯的以后的消费理论提出持久收入的意义\n收入变量相对稳定持久的或长期的收入变化会促使消费者调整其消费行为持久收入假说的不足以适应性预期判断收入变化是否属于持久性现象Chapter18.3凯恩斯的以后的消费理论生命周期假说(LifeCycleHypothesis)Modigliani&Brumberg,1954,《效用分析与消费函数》核心思想一个人的储蓄状态取决于他所处的生命周期的具体阶段。尽管收入在一生中的变化很大,但消费始终相当平稳。Chapter18.3凯恩斯的以后的消费理论收入和消费储蓄负储蓄负储蓄2040606580年龄Chapter18.3凯恩斯的以后的消费理论\n提出生命周期假说的意义揭示了一个国家的国民储蓄与该国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关系:一国的中壮年人口大于青年和老年人口时,国民储蓄率有可能上升。储蓄率还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备与否有关: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可能降低储蓄率。Chapter18.3凯恩斯的以后的消费理论22.216.420.526.818.5私人储蓄-1.60.12.04.9-2.1政府储蓄20.716.622.531.616.3国民总储蓄\n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美国储蓄率的国际差异资料来源:多恩布什等《宏观经济学》,P.268Why?Chapter18.3凯恩斯的以后的消费理论日本储蓄率较高的原因:遗赠动机预期寿命较长收入增长较快,预期未来消费增加房地产价格过高Chapter18.4实际利率和消费-储蓄决策利率提高对家庭消费-储蓄决策的影响:收入效应利率提高导致家庭实际收入的变化所带来的消费决策的变化。对债权人而言,收入将提高;而债务人的收入将下降。替代效应利率提高后,放弃现在的消费,将来能够获得更多的消费,由此产生在两个时期间进行消费替代的选择。Chapter1\n利率提高对家庭储蓄的效应袁志刚,《宏观经济学》(第二版),P.143?+总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作为净债权人作为净债务人Chapter1第8章结束消费和储蓄理论01010203040909192\n9394959697989900Chapter1第9章投资理论010102030409091929394959697\n989900Chapter1主要内容9.1投资的决策过程9.2投资函数9.3存货投资和住房投资Chapter19.1投资决策过程投资的概念增加资本存量的支出流量投资的分类:固定商业投资(Fixbusinessinvestment)存货投资(Inventoryinvestment)住房投资(Investmentinresidentialstructures)Chapter19.1投资决策过程投资决策的微观基础(以固定商业投资为例)投资决策的两个过程确定意愿资本存量(Desiredcapitalstock);通过投资行为达到意愿资本Chapter19.1投资决策过程意愿资本存量\n与其它生产要素结合(如劳动投入)时,能够获得最大化利润的固定资本数量。确定意愿资本的原则:确定的原则(不考虑税收因素):资本边际收益=资本租用价格Chapter19.1投资决策过程确定的原则(考虑税收因素):如果u=t,投资决策没有受到税收因素的影响;如果u>t,税收体系实际上是鼓励投资的;如果u<t,税收体系会降低投资热情。资本边际收益(1-t)=资本租用价格(1-u)其中,t为利润税税率,u为税收减免等优惠条件资本边际收益=[(1-u)/(1-t)]资本租用价格Chapter19.1投资决策过程给定计划产出水平Y0,意愿资本存量K*的确定\nRk资本边际收益资本数量Y0K*Chapter19.1投资决策过程计划产出水平变化后,意愿资本存量的确定资本边际收益资本数量Y0K*Y1K′RkChapter19.1投资决策过程综上所述,意愿资本存量取决于两个因素:资本租用价格Rk计划产出水平Y用数学函数形式表达为:K*=g(Rk,Y)Chapter19.1投资决策过程资本租用价格的确定:\n不考虑资本品价格变化加入资本品价格变化的因素Rk=(R+d)PkRk=(R+d)Pk-△PkChapter19.2投资函数厂商投资的目的:弥补意愿资本K*与上一年年末资本存量K-1之间的差异I=K*-K-1=g(Rk,Y)-K-1I=λ(K*-K-1)(0<λ<1)考虑投资过程的滞后Chapter19.2投资函数托宾的q理论(Tobin,1969)如果资本是完全耐用的(资本折旧率为0),厂商的投资水平将取决于新增资本的市场价值与重置成本之间的比率,该比率用q来表示;新增资本的市场价值反映了公众的资本获利的预期;q>1时,表示意愿资本存量大于实际资本存量,厂商应当进行投资;而q<1时,厂商则应当出售资本。Chapter19.3存货投资和住房投资存货投资的种类:生产准备过程中的原材料积累\n生产过程中半成品的积累最后产成品的积累Chapter19.3存货投资和住房投资企业持有存货的原因:平滑生产过程,使之更为连续避免脱销意愿的存货—销售比率取决于:物流业、信息业的发展所处的经济周期阶段Chapter19.3存货投资和住房投资住房投资的决策可以比照固定商业资本的投资,不同之处在于:住房的折旧难以测定土地的有限性,决定了住房投资需求中包含了投机动机Chapter1第9章结束投资理论0101020304090\n91929394959697989900Chapter1第10章开放经济01010203040909192939495\n9697989900Chapter1主要内容国际收支平衡帐户及相关概念汇率的确定浮动汇率体系固定汇率体系贸易环境和贸易政策开放经济的总结Chapter110.1国际收支平衡帐户及相关概念国际收支平衡帐户(BalanceofPayment):记录一国与它国的金融资金借贷、投资资产买卖、商品和服务进出口业务等一切经济交易活动。国际收支平衡帐户下设资本帐户、经常帐户和平衡帐户。国际收支平衡表:在一定时期内,对于一国与它国之间所进行的一切经济交易加以系统记录的报表,包括: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平衡项目。Chapter110.1国际收支平衡帐户及相关概念\n经常项目:经常项目又称商品和劳务项目,包括:商品(进出口);劳务,如运输、保险、旅游、投资劳务(利息、股息、利润)、技术专利使用费,及其他劳动;国际间单方转移,如,宗教、慈善、教育事业赠予、侨汇、非战争赔款,等等。资本项目:一切对外资产和负债的交易活动,如各种投资、股票与债券交易等。官方储备项目:国家货币当局对外交易净额,包括黄金、外汇储备等的变动。如果一国贷方大于借方,则这一项会增加,反之,如果一国借方大于贷方,则这一项会减少。误差项目:是在借方与贷方最后不平衡时,通过这一项调整使之平衡。Chapter110.1国际收支平衡帐户及相关概念资本帐户:记录国际投资和借贷。国际投资包括本国的个人、企业和政府在国外购买房地产、外国企业的股票、外国政府债券,同时也包括外国的个人、企业和政府购买本国房地产、企业股票和政府债券。国际借贷包括本国企业和政府从外国银行、基金、政府所获得的贷款、同时也包括外国企业和政府从本国拆借的款项。我们把资本流动记作CF,R为本国利率,R*为国外利率,a为系数,则:Chapter110.1国际收支平衡帐户及相关概念经常帐户:主要用来记录进出口商品和服务的总额。包括净出口(NetExport)、投资收入(InvestmentIncome)捐赠金(TransferPayment)。我们把NX记作净出口,Y为国民收入,E为名义汇率,P为国内价格,P*为国外价格,则:Chapter110.1国际收支平衡帐户及相关概念由于国际收支平衡帐户(BP)可以被简化为资本流动与净出口,所以:Chapter110.2汇率的确定\n汇率作为本国货币相对于外国货币的价格,在国际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汇率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净出口。汇率会通过净出口对国内的总需求产生影响。Chapter110.2汇率的确定一个高度简化的模型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一个叫中国,一个叫加拿大;世界上只生产一种产品,叫做玉米,人们消费玉米,用玉米作投资(作为种子),政府也用玉米支付各种支出。如果玉米在中国的价格是每公斤1元人民币,在加拿大的价格是每公斤1加元。那么人民币对加元的兑换率应该是?1比1即1元人民币兑换1加元Chapter110.2汇率的确定再假设如果玉米在中国的价格变为每公斤2元人民币,在加拿大的价格仍是每公斤1加元。那么人民币对加元的兑换率应该是?2比1即2元人民币兑换1加元反之,如果加拿大的玉米的价格上升为每公斤2元人民币,在中国的价格仍是每公斤1加元。那么人民币对加元的兑换率应该是?1比2即1元人民币兑换2加元Chapter110.2汇率的确定结论:汇率是两国间的价格水平所确定的。一国的价格水平上升,它的货币就会贬值,反之则升值。Chapter110.2汇率的确定\n外汇汇率的标价方法和报价方式标价:用什么货币作为其它货币标价或计价的标准,这通常称之为汇率的标价方法(quotations)。由于外汇交易市场可分为国际银行同业间的外汇“批发”交易市场和各国(地区)银行与客户的外汇“零售”交易市场两类,汇率的标价方法也有所不同。Chapter110.2汇率的确定外汇汇率的标价方法和报价方式两种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Chapter110.2汇率的确定直接标价法(directquotation):以本币来表示外币的价格,如$1=RMB¥8.2340。间接标价法(indirectquotation):以外币来表示本币的价格,如在英国,英镑兑马克汇率为£1=DM2.4132。两种汇率的标价方法,虽然基准不同,但站在同一国家角度看,直接标价法与间接标价法是互为倒数的关系。对A国而言,S(B/A)是直接标价,则S(A/B)是间接标价法。Chapter110.2汇率的确定外汇汇率的标价方法和报价方式报价:\n是在一定标价方式下,外汇银行对其他银行或客户报出的愿意买入外汇和愿意卖出外汇的价格。Chapter110.2汇率的确定汇率的分类按汇率变动情况划分: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按汇率是否受货币当局管制的角度来划分: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按汇率制订方式的不同来划分:基本汇率和套利汇率;按外汇市场起始时间来划分:开盘汇率和收盘汇率;按外汇交易交割的期限不同来划分: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按外汇支付工具的付款时间来划分:电汇汇率、信汇汇率与票汇汇率。Chapter110.2汇率的确定国际货币体系包括两大类型: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Chapter110.2汇率的确定固定汇率制是指两国货币的比价基本固定,其波动界限规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汇率制度。它包括: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可调整钉住制度Chapter110.2汇率的确定国际金本位制度一次世界大战前西方国家实行的货币制度,典型形式是金铸币本位制;金币为无限法偿的本位货币,可以清偿一切债务;\n金币可自由熔化与铸造;黄金可自由输出或输入;国家用法令规定了每个金铸币所含纯金量(即成色与重量);银行券作为金币的代表参与流通并与黄金自由兑换。Chapter110.2汇率的确定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其基本内容可简述为“双挂钩”制度: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在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下,各国货币与美元所确定的汇率是法定汇率。外汇买卖的汇率要受外汇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围绕法定汇率上下波动。Chapter110.2汇率的确定汇率与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PowerParity,PPP)——长期角度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Cassel)提出;汇率的变动直接受两国间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两国货币间的兑换率是由这两种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所决定的;两国间价格比变动,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也就会随之变动。Chapter110.2汇率的确定PPP定律的解释实例:麦当劳的产品巨无霸如果质量和重量等因素没有差别的话,巨无霸汉堡在世界各地的售价应该是一致的。如果它在美国售价为1美元,在中国的售价为2美元,则意味着按照PPP定律,兑换率为:\n1美元=2元人民币Chapter110.2汇率的确定PPP定律的优点与缺陷优点购买力反映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一个国家如果生产能力持续上升,长时间地高于别国的生产能力,该国的货币必然升值。缺陷PPP定律通过可贸易商品建立起来的,而现实中许许多多的产品和劳务都是不可贸易的。例如:中国旅游。即使同样功能的产品,品牌的价格差异也很大,用价格来确定汇率有很大的困难。Chapter110.2汇率的确定汇率与利率平价(InterestRateParity,IRP)——短期角度在短期,人们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的目的是想盈利,利率高的国家投资盈利,利率高的国家投资盈利机会就高,于是人们愿意到那里去投资,一旦投资者到该国投资,一切款项都要以该国的货币结算。国内利率上升使得国家金融市场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增加,货币需求增加的结果就是该国货币的价格即汇率上升。Chapter110.3浮动汇率体系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汇率不固定,随着外汇市场的供求变化而自由波动的一种汇率制度。\n依据干预程度可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依据浮动的形式不同可分为:单独浮动,钉住浮动和联合浮动。Chapter110.3浮动汇率体系浮动汇率体系下的汇率决定在浮动汇率下,兑换率是由金融市场的货币供求关系决定,IRP定律。IRP定律表明:国际金融市场的货币价格,即汇率,同国内货币市场的价格,即利率,密切相关;同时,它表明了浮动汇率体系下,短期汇率变动的规律。Chapter110.3浮动汇率体系浮动汇率体系下的汇率决定Chapter110.3浮动汇率体系由以上式子联立得到:Chapter110.3浮动汇率体系浮动汇率体系下的汇率决定结论:收入水平与国际收支帐户成:反比;利率与国际收支帐户:不确定。利率上升,资本流入本国,资本帐户又顺差;\n利率上升,净出口下降,经常项目有逆差;在工业化国家,金融市场成熟,国际资本流通的速度大于净出口变动的速度,因此,资本帐户主导整个国际收支平衡。所以利率上升,BP顺差。在发展中国家,以上结论是否成立还要验证。Chapter110.3浮动汇率体系浮动汇率体系下的汇率决定BP=0BP>0国际收支顺差BP<0国际收支逆差R(%)Y(GDP)Chapter110.4固定汇率体系固定汇率:布雷顿森林(1944)倡导者:英国政府代表凯恩斯宗旨:讨论战后的世界经济格局结果:确定了各工业化国家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允许汇率有1%的上下浮动)利弊:利:对战后恢复经济十分有利;使得国际贸易相对稳定;各国的通货膨胀率相对较低。弊:各国的货币政策难以有作为。Chapter110.4固定汇率体系图解:\n加入国A美国加入国B确立并维持A国货币的美元价格A国和B国货币的相对价格通过美元得以固定按固定价格将美元兑换成黄金按固定价格将美元兑换成黄金确立并维持B国货币的美元价格固定汇率:布雷顿森林(1944)Chapter110.4固定汇率体系固定汇率体系特点汇率E不随利率R调整Chapter1固定汇率制:\nBP=0a值越大,国内与国外的利率差会引起大量资金流动;a值越小,说明该国的金融市场不成熟,资本流动还有一定限制或困难,国内与国外的利率差不会引起大量资金流动。ISLMYEBP=0Y*10.4固定汇率体系Chapter110.4固定汇率体系例:Chapter110.4固定汇率体系根据以上假定求得Chapter1固定汇率下的IS-LM-BP模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假设政府开支由原来的200万增加到210万,产出由原来的1200万增加到1220万。IS0\nLM1YE0E1IS1BP=0LM0财政政策10.4固定汇率体系12001220Chapter1浮动汇率下的IS-LM-BP模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IS1LMYE1E2IS2BP1=0BP2=010.4固定汇率体系Chapter1\n10.4固定汇率体系固定汇率体系与浮动汇率体系的比较固定汇率体系:货币政策受到限制,财政政策有效发挥作用;发展中国家可以更加有效地使用财政政策去管理经济运行。浮动汇率体系:货币政策充分发挥作用,降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成熟金融市场国家全部使用浮动汇率体系,因为,放弃货币政策可能会削弱市场经济的功能。Chapter110.5贸易环境和贸易政策贸易环境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成长都与国际贸易密切相联,不少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依赖国际贸易的成功。资本密集型国家:“垄断市场价格”,高科技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都很昂贵,通过贸易政策获取垄断利润。劳动密集型国家:“竞争性市场价格”,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都很便宜。改善贸易结构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Chapter110.5贸易环境和贸易政策贸易保护政策为保护本国的市场份额和扶持本国的命脉产业,各国都有相应的贸易保护政策。限制外国向本国出口产品的主要政策\n关税壁垒进口配额鼓励本国厂商向外国出口的主要政策出口补贴Chapter110.5贸易环境和贸易政策全球经济一体化一方面,贸易保护政策淡化;一方面,贸易政策仍是市场机制的重要补充。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保护市场份额和扶持高科技产业的必要性仍然存在。Chapter110.5贸易环境和贸易政策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因素:利率因素和经济、政治、社会因素;国别差异:发展中国家的利率高于发达国家,但国际资本只有比较少的一部分流到了发展中国家。原因在于:投资者在做决策时不仅要考虑到赢利还要考虑安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Chapter110.6开放经济均衡总结国际收支帐户BP是利率、汇率和总收入水平的函数。汇率有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之分。浮动汇率下,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所确定,货币兑换率的长期走向由“汇率与购买力等效率定律”确定,货币兑换率的短期变动由“汇率与利率等效率定律”确定,国际收支被表达为利率的函数。在R-Y平面上,国际收支平衡线BP=0将整个平面划分为“赢余”和“逆差”\n两个区。总需求方面的均衡除了应满足商品市场均衡外还要满足货币市场均衡。固定汇率下,汇率由政府的中央银行所确定,与利率没有直接关系。在国际资本流动性很大的情况下,国际收支平衡退化为一条水平线。均衡点由IS曲线和水平线的交点决定。央行只能通过调节货币供应来维持本国利率和外国利率。财政政策相当有效。Chapter110.6开放经济均衡总结生产函数y=y(N,K)—劳动市场均衡Nd=Nd(W/P),W刚性产品市场均衡I(r)+G+x(P,e)=s(y-t)+T+m(y,P,e)货币市场均衡M/P=L=L1(y)+L2(r)国际收支均衡x(P,e)-m(y,P,e)=F(r)可求得:y,r,P,N和e生产函数y=y(N,K)—劳动市场均衡Ns(W/P)=Nd(W/P)产品市场均衡\nI(r)+G+x(P,e)=s(y-t)+T+m(y,P,e)货币市场均衡M/P=L=L1(y)+L2(r)国际收支均衡x(P,e)-m(y,P,e)=F(r)可求得:y,r,P,N和e短期供给曲线长期供给曲线Chapter1第10章结束开放经济010102030409091929394959697\n989900Chapter1第11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010102030409091929394959697989900Chapter1主要内容\n11.1经济增长概述早期关于经济增长的研究经济增长的定义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Chapter1主要内容11.2古典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假设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11.3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11.4经济周期11.5经济周期的解释Chapter111.1经济增长概述早期关于经济增长(EconomicGrowth)的研究:亚当.斯密:1776《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分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生产劳动在全部劳动中所占比例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而生产劳动则依存于资本积累的数量。大卫.李嘉图:1817《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定利润率是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阿.马歇尔:1890《经济学原理》资本家的投资和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活动促进经济增长。Chapter1\n11.1经济增长概述早期关于经济增长的研究罗斯托从经济史角度考察西方国家怎样从传统的封建社会,通过经济增长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过程。认为只要把15-20%的国民收入储存起来用于投资,增长率就会迅速提高。西蒙.库兹涅茨:1971《现代经济增长:发现和反映》把经济史和经济分析的研究成果同丰富的数量资料结合起来,认为:先进技术是引致经济增长的源泉,但它本身只提供一种潜在的可能性,还必须有制度和思想意识的调整,以便有效地使用人类先进知识宝库之积累创造革新。哈罗德—多马模型、索罗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剑桥经济增长模型、卡列茨基的动态宏观模型、丹尼森增长模型Chapter111.1经济增长概述经济增长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能力的增长。给居民提供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能力的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库兹涅茨)。提供产品的能力的长期上升;先进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或者说是必要条件;制度和意识的调整是技术得以发挥作用的充分条件。Chapter111.1经济增长概述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nGDP不能完全看作是经济增长率,因为:(1)物价因素;(2)人口变动;(3)潜在而不是实际;(4)不能反映福利增进、环境污染等。Chapter111.1经济增长概述经济增长的源泉丹尼森的七类因素:生产要素供给量增长:劳动要素(1)就业人数及其年龄性别构成(2)工人工时数(全日制和非全日制)(3)就业人员的教育年限资本要素(4)资本存量大小生产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5)资源配置效率(低效率使用的劳动力比重减少)(6)规模的节约,以市场的扩大来衡量,即规模经济(7)知识的进展。Chapter111.1经济增长概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EconomicGrowth):是一个明确的可以度量的标准,它被定义为本时期的国民总产出相对于上一个时期的总产出所增加的百分比。\n经济发展(EconomicDevelopment):一个比较复杂的质的概念,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果。Chapter111.2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假设Y(GDP)t长期增长趋势:向上倾斜的曲线表示潜在的生产能力不断增加的过程。短期有可能偏离,如点A。可用两个参数来刻画,一是斜率,一是截距。ABCChapter111.2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假设之一劳动力数量呈指数形式增长;Lt:劳动是时间的函数;L0:劳动基数,对于大国来讲,其基数较大,而小国的基数较小;e:自然对数;gL:劳动增长率,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率。Chapter111.2古典经济增长理论\n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假设之二技术进步可以由“有效劳动力”(EffectiveLaborUnits)来表达;Et:有效劳动力,不仅度量劳动力的绝对数量还把劳动力的技术水平考虑进去了;:技术进步系数。Chapter111.2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假设之三国民产出是劳动力和资本的函数;投入(L,K)与产出Y之间的生产函数F是一个齐次方程,它所描绘的投入产出关系是一种固定比例关系,也就是说是一个规模报酬不变的函数。Chapter111.2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假设之四国民经济运行满足收入等于支出假设;社会的总储蓄都被有效地用于投资;利率的变动能够有效地调整储蓄、投资、税收和政府购买。Chapter111.2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假设之五在时间周期t内,储蓄率都为s;储蓄St是总产出的一部分,由储蓄率s所确定;储蓄的总量等于投资It;每个时期的It就是该时期内的资本变动。Chapter1\n11.2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基本假设劳动和资本之间不可以相互替代;为了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出需要使用a单位的劳动和v单位的资本。Chapter111.2古典经济增长理论LKvY1Y2Y3e1e2e3BA生产函数的等产量线为:Chapter111.2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均衡点:e1,e2,e3产出水平:Y1,Y2,Y3均衡条件:资本和劳动之比正好等于。\nChapter111.2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在储蓄率给定的情况下,总产出与投资的关系:Chapter111.2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假定资本都充分利用:Chapter111.2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以上推导结合起来得到:Chapter111.2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接着可以通过定义投资增长率、产出增长率得出总产出与投资必须同步增长,增长率由储蓄率和参数v确定。Chapter111.2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进一步定义劳动增长率由生产函数可以得到充分就业情况下的总产出为Chapter1\n11.2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为满足这一条件,总产出必须与劳动力同步增长为保证一个经济中资本和劳动都被充分利用,其总产出增长率就必须与储蓄率和劳动增长率相协调,即:Chapter111.2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结论: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表现了在给定技术条件(生产函数)下应该怎样充分利用所投入的均衡条件,这个条件揭示了资本参数v、储蓄率和劳动增长率之间的内在联系。Chapter111.2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不足之处:模型中的三个参数v、s、gL都是外生的。一旦偏离均衡增长路径,没有自动调节机制。Chapter120322530\n60PF0PF0技术变动效应资本存量增长效应每小时工作的实际GDP含量(1992美元)每小时工作资本含量(1992美元)011.2古典经济增长理论Chapter111.3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之一劳动力和资本之间有一定的可替代性,即生产投入比K/L不是一个固定的参数。这一假设对各国在不同时期的经济增长的实现有很重要的意义,使得生产资源不同的国家都有可能达到均衡增长的目标。Chapter111.3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K1K2K3y3y3y11/v11/v21/v3f(k)劳动和资本相互可以替代的生产函数中k和v的关系\nChapter111.3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之二生产函数是个“一阶齐次方程”。Chapter111.3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定义资本-产出比:对人均资本占有量取对数:Chapter111.3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人均资本占有量的增长率Chapter111.3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人均资本占有量的增长率Chapter111.3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当我们把均衡的增长定义为0时,就可以得到均衡条件及均衡增长状态下的人均产出。Chapter111.3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nk*y*f(k)gL/sChapter111.3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k0*k1*y1*y0*f(k)gL/s储蓄率变动对均衡增长的影响。Chapter111.3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sf(k)y*f(k)k*ci均衡条件下的投资与消费。Chapter111.3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y*f(k)\nk*均衡条件下的收入与分配pwρChapter111.3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黄金律和最佳增长途径最佳增长路径的定义:保证人均消费水平最高的均衡增长路径Chapter111.3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在考虑有效劳动力的情况下,均衡增长条件变为定义“人均有效消费”为Chapter111.3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则可以推出均衡条件下绝对人均消费为:最大化绝对人均消费的一阶条件为黄金定律,菲尔普斯,1961Chapter1\n11.4经济周期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异同同:都是以国民收入为中心的经济活动的波动。都是NI决定理论的延伸与发展,是NI决定理论的长期化与动态化。异:经济周期是由于AD变动引起的NI的短期波动;经济增长是由于AS变动引起的NI的长期增长。Chapter111.4经济周期基本概念:即商业循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GNPO时间繁荣繁荣萧条衰退复苏潜在GNP萧条衰退ABC\nDEFGHI顶峰低谷Chapter112.00PercentofLaborForce–4.00–2.000.002.004.006.008.0010.00195019551960196519701975\n19801985199019952000美国商业周期(1950-1998)PercentageChangeinRealGDPUnemploymentRateRecesssionsChapter111.4经济周期经济周期分类中周期8-10年朱格拉周期(法)短周期3-4年基钦周期(美)长周期50年左右50-60年康德拉耶夫周期Chapter111.5经济周期的解释解释:乘数-加速模型Chapter1假设:b=0.5,v=1,Gt=1,同时Y0=0,则C1=I1=0\n11.5经济周期的解释Chapter111.5经济周期的解释Chapter111.5经济周期的解释解释:乘数和加速数模型I????产量(Y)较大????I更大????Y更大????经济繁荣产量达一定水平后,由于社会需求与资源的限制,产量很难增加??I????产量(Y)较大????经济萧条萧条持续一定时间后,产量回升??I????产量更大????经济繁荣。Chapter1第11章结束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01010203040909192939495\n9697989900Chapter1第12章动态模型基础010102030409091929394959697989900\nChapter1主要内容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家庭的选择厂商的选择劳动力市场简介Chapter112.1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静态经济学静态分析:外生变量+参数==>内生变量比较静态经济学比较静态分析:外生变量==>内生变量动态经济学动态:内生变量Chapter112.1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微观中的动态经济模型考虑变量的时间顺序,考虑变量调整所需的时间和过程。蛛网理论Chapter112.1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宏观中的动态经济模型收入支出模型yt=ct+It\nct=a+byt-1yt-byt-1=It+aChapter112.1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宏观经济学模型是对真实经济活动的高度简化抽象,建立模型的过程就是一个凸显最主要的因素(变量),忽略掉所有不重要或次要因素的过程。同一经济现象,根据不同经济模型很有可能推导出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结论。是否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判断模型的好坏呢?Chapter112.1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实践数据检验微观相容性Chapter112.1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实践数据检验经济数据是对经济运行的真实的客观的记录。计量经济学家运用各种数学的和统计的方法来检验经济学理论模型,考察这些模型与真实相吻合的程度,并由此定量预测未来经济的发展。Chapter112.1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举例:国民生产总值时间序列(TimeSeries)\n上式含义:今年的产值受去年及以往各年产值的影响。但影响到底有多大,显著性如何?很有可能被描绘为以下四种不同的情况:Chapter112.1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自回归过程(Autoregressive)移动平均误差过程(MovingAverage,MA)自回归平均移动误差过程(Autoregressive-MovingAverage,ARMA)集成自回归平均移动误差过程(IntegratedAutoregressive-MovingAverage,ARIMA)Chapter112.1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现代研究表明,许多宏观经济学变量包括国民生产总值都表现出极明显的时间序列特征。同时,最新研究还表明,宏观经济变量不仅表现为时间序列,许多还表现为随机游走。Chapter112.1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哪一种描述最合适呢?\n我们运用布兰查德(Blanchard)和费歇尔(Fisher)的数据和结论进行分析。上式表明,在40-70年代,美国的国民总产值呈ARMA形态,也就是说,在短期,各种冲击有可能对经济运行造成明显的震荡,但从长期的观点看,经济运行可以依赖市场机制的力量与调整复原。结果支持了凯恩斯理论的观点。Chapter112.1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我们再看坎布(Campbell)和曼昆(Mankiw)的过程。上式表明,美国的国民总产值呈ARIMA形态。这说明,各种冲击有可能对经济运行造成持久性的影响,经济运行很难自行调节到受冲击之前的状态。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强调该理论。Chapter112.1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结论:一个理论模型能够经受数据检验,我们就可以较有把握地认为该模型是一个好的模型;如果在现有的数据和定量分析手段上,一个模型不能或通不过数据检验,我们不应该轻易地做出该理论不好的结论,因为数据的记录、分析手段的取舍都有可能影响理论与定量测算的吻合程度。此时,我们应该考察它们的逻辑推理是否严密合理,对于宏观经济模型来说,就是考察它们是否有坚实的微观基础。Chapter112.1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n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微观基础宏观经济总体运行的规律应该与该经济中基本经济单位的行为规律相协调。典型微观经济单元(家庭和厂商)的行为规律称为“微观基础”。Chapter112.2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总需求的微观基础单位:家庭(Households)总供给的微观基础单位:厂商(Firms)描述代表性的家庭和厂商参与经济活动的动机和行为规律,以及它们在给定约束条件下的各种选择,就是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Chapter112.2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从金融市场角度描绘代表性家庭(Households)和厂商(Firms)厂商的投资行为:任何一个时期的投资必须等于这个时期之内的资本积累变化,资本积累变化又可被度量为该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变化家庭的收入安排:每一时期家庭的可支配收入等于消费与储蓄之和,而储蓄又可以表示为该时期内流动金融资产的变动Chapter112.2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家庭的选择问题(Households’Problem,HP)消费目的:消费效用极大化(MaximizingUtility)消费的效用函数:消费的当前价值极大化(MaximizingPresentValueofConsumption)\nChapter112.2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消费的交易成本一个20岁以上的大学生可能具有很大的潜力(Yd),但他掌握的金融资产很少,所以他的(At/Yd)很低。这样,他的消费交易成本h(At/Yd)就很高,因而他的消费就受到很大限制。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般人都会把人力资本或其他非流动资产转化为金融资产,At/Yd就上升,交易成本h(At/Yd)随之下降。当金融资产达到一定程度,交易成本就会变得很小(h’<0,h’’>0),从而不再成为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Chapter1消费的交易成本资料来源:袁志刚《宏观经济学》(第二版),第216页0123成本6810121445\n67Chapter112.2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消费的交易成本由于年轻人的交易成本较大,减去交易成本之后,消费就不会很大。随着年龄增多,交易成本又会慢慢下降。这样,在可支配收入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由于资产积累和交易成本的此消彼长,就使得每一时期的消费不会有太大的波动。Chapter112.2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求解家庭的最优消费(1)选择每个时期的消费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为:Chapter112.2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把约束条件代入目标函数,得:求一阶导数:Chapter112.2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得:\n这一结果表明消费的交易成本随资产-收入比的增加而下降;还表明如果人们的时间偏好是固定的。而且对于收入的期望(或一生)的平均收入也是固定的,那么交易成本将是一条倾斜的直线。也就是从消费的角度来看,流动金融资产的变化并不能使人们感觉更好。Chapter112.2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这样,最理想的选择就是保持每个时期的流动金融资产为常量。于是,约束条件就变为:由于Yd和At相对稳定,因而Ct也是相对稳定的。也就是说:在给定约束条件下,为了使消费的当前价值最大,家庭应力求在各个时期内的消费稳定。Chapter112.2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求解家庭的最优消费(2)怎样安排流动金融资产流动的金融资产定义为:Chapter112.2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求解家庭的最优消费政府的财政预算约束:\n投资与资本变动的关系:Chapter112.2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求解家庭的最优消费在不计国际贸易的情况下:Chapter112.2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于是,我们可以用(qV)*表示适当的股份价值,用(M/P)表示适当的真实货币。等式的左侧表示对货币的超额需求,右侧表示对股票的超额供应,它说明如果货币持有保持在适当的水平,那么股票市场也会自动出清。Chapter112.2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如果我们假设货币需求与收入成正比,持有的货币的名义收益为O,持有股票的名义收益为i,那么持有货币的真实收益应为持有货币的名义收益和通货膨胀率之差,持有股票的真实收益为持有股票的名义收益和通货膨胀率之差。Chapter112.2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厂商的选择问题\n类似家庭的选择问题,也是一个有约束的条件极值问题。家庭作为消费者使其消费的效用最大,厂商作为生产者通过选择生产投入使其利润最大。我们不再赘述,仅从图形进行分析。Chapter1企业的安装成本资料来源:袁志刚《宏观经济学》(第二版),第221页安装成本投资Chapter1厂商确定劳动力的数量资料来源:袁志刚《宏观经济学》(第二版),第222页劳动力成本和产出L*eMPL成本和产出Chapter112.3劳动力市场简介劳动力市场是家庭与厂商的桥梁,同商品和金融市场相比,劳动力市场更为复杂。关于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假定:家庭所能提供的劳动力数量是稳定的,即劳动力的供应是常数。Chapter112.3劳动力市场简介\n劳动力的供求双方的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工资谈判来进行的。当工资水平高于均衡水平时,厂商会寻求各种渠道去重新谈判工资水平:当工资水平低于均衡水平时,工人会要求重新谈判工资合同:这样,劳动力市场的调整过程就是在尽量减小交易成本的过程。Chapter112.3劳动力市场简介交易成本最小化的条件是:Chapter112.3劳动力市场简介为使成本最小化:Chapter112.3劳动力市场简介如果我们认为时间t到t+1的间隔足够的小,那么上式就可以近似地看作一个微分方程:Chapter112.3劳动力市场简介解上述二阶微分方程可以得到:Chapter112.3劳动力市场简介考虑y的收敛性问题:这说明:每一个周期的工资偏差都会比上一个时期小,最后收敛于。Chapter1\n12.3劳动力市场简介总结:家庭、厂商的最优决策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都可以被归纳为约束条件下的极值问题。一个宏观经济学模型是否与微观经济学基础相融合实际上是在考察该模型是否自圆其说,如果能,该模型至少从理论分析上来说是一个完善的模型。Chapter1第12章结束动态模型基础0101020304090919293949596979899\n00Chapter1第13章总需求的比较静态分析和非瓦尔拉均衡010102030409091929394959697989900Chapter1主要内容简单封闭模型简单模型的静态解\n非瓦尔拉均衡理论的基本概念Chapter113.1简单封闭模型简单封闭模型由于不考虑进出口,我们称之为封闭模型。简单宏观经济模型可以表述如下:Chapter113.1简单封闭模型简单封闭模型由微观基础分析,我们知道消费、投资和货币需求等宏观变量具有以下特征:Chapter113.1简单封闭模型简单封闭模型利率的实质一般理解:利率是借贷的机会成本,是货币的价格,是对放弃货币流通性的一种补偿。\n在微观基础上的理解:家庭选择中的时间偏好正是厂商选择中的利率。人们会根据利率的高低作出消费和储蓄(投资)的决定。在给定利率i水平下,如果人们认为未来的通货膨胀率会很高,他们就会觉得利率不足以弥补其牺牲当前消费的损失。因而,真实利率是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的期望值之差。Chapter113.1简单封闭模型简单封闭模型总需求的表达:Chapter113.1简单封闭模型简单封闭模型总供给的表达:Chapter113.1简单封闭模型简单封闭模型经济含义:GDP缺口是实际通货膨胀率与通货膨胀期望值之差的函数。当实际通货膨胀率大于通货膨胀期望值时,实际产出高于潜在产出,反之反是。H函数的形状:凯恩斯学派认为:H’很小,接近于0,总供给曲线接近水平。新古典学派认为:H’很大,趋于无穷,总供给曲线接近垂直。Chapter1价格的变化规律袁志刚《宏观经济学》(第二版)P.320P新的均衡\n原有的均衡ttt+1A短期的价格变化不等于0。长期的价格有变化。在时刻t,价格水平由原有的均衡所确定。在t+1时刻到来之前,我们都认为价格P保持在A的水平不变,直到下一时刻t+1才变为B。当时间间隔足够短时,这一过程就可以近似地看作连续的了。Chapter113.1简单封闭模型简单封闭模型短期:P=常数,影响变量为:Y,r,C,I,长期:P=变量,Chapter113.1简单封闭模型简单封闭模型短期解由于通货膨胀的期望值是一个非常难以刻画的变量,我们把它假设为0,这被称之为静态假设。同时,由于真实利率与名义利率相等,我们的模型可以表示为:Chapter113.1简单封闭模型\n简单封闭模型短期解G,M等变量为外生变量;G,M等量有一个小的变化时,会怎样影响Y,r等变量;右边三式联立求解;因为不考虑时间变化,求得的解为比较静态分析。Chapter113.1简单封闭模型简单封闭模型结论:所谓比较静态分析就是在不考虑时间变化的前提下,比较各组不同的经济结构(即模型中的参数)和不同的经济政策(外生变量),分析它们的变化如何影响内生变量(即模型想解释的Y,r等)。如果考虑时间变化因素,那就是动态分析了。Chapter113.2简单模型的静态解简单封闭模型的静态解Chapter113.2简单模型的静态解简单封闭模型的静态解Chapter113.2简单模型的静态解简单封闭模型的静态解分子有三项,分别为dG,dM,dP及其系数项,分母为1减去系数组合项。分母的系数组合项称为反馈率(feedbackration,f.r.)\nChapter113.2简单模型的静态解简单封闭模型的静态解反馈比的第一项为边际消费倾向;反馈比的第二项为收入变动引起的投资变动;反馈比的第三项为收入变动引起货币货币需求变动,货币需求变动引起利率变动,利率变动引起投资变动。Chapter113.2简单模型的静态解从反馈率推导国民经济总需求的三个乘数:财政政策乘数货币政策乘数价格乘数Chapter113.2简单模型的静态解经济政策评述经济政策的有效性依赖于反馈率的大小;反馈率越大,乘数效应越显著,经济政策越有效;反馈率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包括投资市场和货币市场情况,也取决于该国的历史传统和社会结构。Chapter113.2简单模型的静态解价格水平对总需求的影响价格水平与总产出的运动方向相反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nPYADChapter113.2简单模型的静态解价格水平对总需求的影响货币供应量不变时,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货币供应量变化与价格的变化率相等时,总需求曲线垂直,货币的增长对总需求不产生影响;满足这种条件的货币增长率称为货币增长的超中性。PYADChapter113.2简单模型的静态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IS曲线向下倾斜使得系统稳定;初始点为e0,经济处于过热状态,实际产出大于潜在产出。在货币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价格的上升相当于真实货币供应下降,因而LM曲线向左移动,均衡点由e0移动到e1。实际产出向潜在产出靠拢。e1e0LM’ISLM0\nY0YOrChapter113.2简单模型的静态解E返回LM1ISLM0Y0YOre1e0系统的稳定性分析IS曲线向上倾斜,斜率小于LM曲线的斜率,使得系统稳定;初始点为e0,经济处于过热状态,实际产出大于潜在产出。在货币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价格的上升相当于真实货币供应下降,因而LM曲线向左移动,均衡点由e0移动到e1。实际产出向潜在产出靠拢。系统仍然是稳定的。Chapter113.2简单模型的静态解E\n返回LM1ISLM0Y0YOre0系统的稳定性分析IS曲线向上倾斜,斜率大于LM曲线的斜率,使得系统不稳定;初始点为e0,经济处于过热状态,实际产出大于潜在产出。在货币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价格的上升使得LM曲线向左移动。均衡点不能向潜在产出靠拢。系统是不稳定的。Chapter113.3非瓦尔拉均衡的基本概念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与传统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以不出清的市场为研究对象;强调数量调整而非价格调整;行为人拥有不完全信息和将来具有不确定性。宏观经济学需要建立微观基础,使宏观经济分析与微观经济行为人的选择行为相一致。本世纪60年代,一批在凯恩斯传统下工作的经济学家试图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建立一个微观基础,这一努力就产生了后来被称之为非均衡理论,或者非瓦尔拉均衡的理论学派,成为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探索中的一个重要内容。Chapter1\n13.3非瓦尔拉均衡的基本概念非瓦尔拉均衡理论的简单历史回顾1874年,瓦尔拉建立一般均衡理论,把市场看成是有机的整体,通过价格调整可以使这个市场体系达到同时的供求均衡。该理论通过希克斯、阿罗、德布罗等人的努力,被表述为一个在数学上更为严谨的模型。1956年,帕廷金出版《货币、利率和价格》,试图把凯恩斯理论综合到一个宏观一般均衡的框架中进行分析。在他分析凯恩斯提出的非自愿失业现象时,认识到非自愿失业是一种非均衡现象。他进而指出,非自愿失业实际上产生于这样一种场合,厂商对劳动力的需求的降低是因为商品市场上的有效需求不足,而不是实际工资的提高。商品市场上总需求的下降,使厂商的销售发生了困难。在经济萧条时期,销售量变成一个厂商不能更改的数量约束,厂商根据这个数量信号,选择最小的劳动投入使利润最大。这种现象被称为商品市场非均衡情况对劳动市场非均衡的一种“溢出效应”。Chapter113.3非瓦尔拉均衡的基本概念非瓦尔拉均衡理论的简单历史回顾1965年,克洛尔第一个明确提出反对一般均衡理论,他在《凯恩斯的反革命》一文中,对非均衡情况下的家庭行为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名义的供求和实际的供求的差别。名义供求是指市场上没有出现数量制约时,交换者在通行的价格下可以根据效用极大化原则进行任何数量的交换时所形成的供求,因此,名义供求的形成是以市场均衡为前提的。实际供求是已经实现了的交换数量。当家庭在劳动市场不能根据愿望供给劳动时,家庭的收入就会减少,根据预算约束原则,这必然影响到家庭在商品市场的需求。这时,劳动市场的超额供给对商品市场有“溢出效应”。\nChapter113.3非瓦尔拉均衡的基本概念克洛尔认为古典理论中所描述的家庭决策行为是在一种单一决策假定下进行的,即根据相对价格信号,同时决定销售和购买。在市场出现超额供给的情况下,必须用他的双重决策假定单一决策假定,即先决定能够销售的数量,然后再决定能够购买的数量。克洛尔的双重决策假定考虑了非均衡情况下的数量约束,并把数量变量引入微观经济行为人的需求函数中,这与凯恩斯的宏观消费函数分析相一致。克洛尔的非均衡分析为凯恩斯的消费函数提供了微观基础,使宏观经济现象与微观经济行为人的选择相一致。Chapter113.3非瓦尔拉均衡的基本概念1968年,莱荣霍夫德在其著作《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中论证了,由于信息不完备等原因,在短期内数量调整比价格调整更普遍和更重要。1971年,巴罗和格罗斯曼在《收入和就业的一般均衡模型》一文中,综合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一般非瓦尔拉均衡模型。在这个均衡模型中,不仅凯恩斯失业均衡可以得到说明,而且其他两种非瓦尔拉均衡:古典失业均衡和抑制性通货膨胀均衡也能得到很好的描述。20世纪70年代以后,贝纳西和德雷兹证明了非瓦尔拉均衡理论的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Chapter113.3非瓦尔拉均衡的基本概念非瓦尔拉均衡理论的基本概念均衡\n狭义:一个局部市场的均衡,即某一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相一致。瓦尔拉均衡是狭义均衡的推广。广义:构成某一经济系统的相互作用的变量,它们的值经过调整,使该系统不再存在继续变动的趋势,经济处于稳定状态。广义均衡把瓦尔拉均衡包括在内,它涉及的均衡种类更多,除了通过价格调整从而使得所有市场达到均衡的情况外,还有其他方式达到均衡,如计划配置均衡和配额均衡。Chapter113.3非瓦尔拉均衡的基本概念非瓦尔拉均衡理论的基本概念非均衡根据狭义均衡:狭义均衡以外所有均衡都称为非均衡。根据广义均衡:不管市场处于什么状态,只要这些状态通过各种变量的数值得到调整,向某一点收敛,经济行为人考虑到各种信号,使自己的行为得到相互调整,经济不再变动,这就是一种广义的均衡,也称非均衡。Chapter113.3非瓦尔拉均衡的基本概念非瓦尔拉均衡理论的基本概念市场结构基本假定:我们所考察的市场是处于货币经济中的市场,货币是唯一的交换手段。货币还充当价值尺度和储藏功能。在该经济中有H个市场在考察期内运行,每个市场被标记为h=1,…,H。一种非货币商品同货币进行交换,ph代表商品h的货币价格。经济中有n个行为人,每一个经济行为人被标记为i=1,…,n。Chapter113.3非瓦尔拉均衡的基本概念\n非瓦尔拉均衡理论的基本概念市场结构基本假定:Chapter113.3非瓦尔拉均衡的基本概念非瓦尔拉均衡理论的基本概念市场结构如果这个经济行为人进入市场之前不持有货币,那么他在市场上购买总额不能超过他的销售总额。Chapter113.3非瓦尔拉均衡的基本概念非瓦尔拉均衡理论的基本概念需求和交易数量在瓦尔拉均衡中无需区分,因为需求和交易数量一致;在非瓦尔拉均衡中,需求和交易数量不完全一致;Chapter113.3非瓦尔拉均衡的基本概念非瓦尔拉均衡理论的基本概念配额机制在瓦尔拉均衡中,所有市场的价格都处于均衡价格水平,因此根据这些均衡价格,不同经济行为人在每个市场所表达的需求总量和供给总量必定相等。\n当这些价格不再是均衡价格并且在短期内被固定时,供给和需求两边的数量不会相等,面对这些不相等的供给和需求,市场将最终产生一个交换过程使得被实现了的交易量在总量上一致。这个市场交换过程就是配额机制。它是联系不相等的需求和交易数量的一种计划的或市场自发产生的配置方式。Chapter113.3非瓦尔拉均衡的基本概念非瓦尔拉均衡理论的基本概念配额机制两个重要性质:性质1:自愿交换性性质2:效率性Chapter113.3非瓦尔拉均衡的基本概念非瓦尔拉均衡理论的基本概念配额机制性质1:自愿交换性市场经济下:没有一个行为人被强迫购买超过他所需要的数量或者出售超过他意愿供给的数量。Chapter113.3非瓦尔拉均衡的基本概念非瓦尔拉均衡理论的基本概念配额机制自愿交换性计划经济下,计划当局只设置最高配额限制时,自愿交换条件总是被满足的。\nChapter113.3非瓦尔拉均衡的基本概念非瓦尔拉均衡理论的基本概念配额机制自愿交换性在自愿交换条件下,我们可以把行为人分为两类(1)受数量配额约束的行为人;(2)不受数量配额约束的行为人。Chapter113.3非瓦尔拉均衡的基本概念非瓦尔拉均衡理论的基本概念配额机制在计划经济下,自愿交换的条件并不一定被满足。在中国的传统计划经济中,由于计划者对企业设置最低计划产量指标,企业实际上是被强迫供给高于它自愿供给的数量。Chapter113.3非瓦尔拉均衡的基本概念对交易的最高配额d*ihdihdih0Chapter113.3非瓦尔拉均衡的基本概念对交易的最低配额\nd*ihdihdih0Chapter113.3非瓦尔拉均衡的基本概念非瓦尔拉均衡理论的基本概念配额机制性质2:效率性所谓配额机制有效率是指,不存在市场摩擦,不可能在某一市场同时发现受制约的需求者和供给者,也就是说,在被考察的市场中所有可能使供求双方相互获益的交换已经不存在。在自愿交换的条件下,这一性质的应用所得出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短边原则”。Chapter113.3非瓦尔拉均衡的基本概念非瓦尔拉均衡理论的基本概念配额机制性质2:效率性如果我们考察的市场足够大,以致某些需求者和供给者不能相互相遇,配额机制的效率就会在需求和供给的相互综合过程中丧失掉。传统计划经济中短缺与过剩总是并存的就是一个例子。它们不能简单相加,因此使用带有综合性质的“短边原则”是不合适的。Chapter1第13章结束\n总需求的比较静态分析和非瓦尔拉均衡010102030409091929394959697989900Chapter1第14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0101020\n30409091929394959697989900Chapter1主要内容卢卡斯供应方程理性预期和卢卡斯判据新古典宏观的政策建议新古典宏观与凯恩斯理论的比较Chapter114.1卢卡斯供应方程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起源20世纪80年代以来,凯恩斯理论受到来自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批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领袖人物是芝加哥大学的罗伯特.卢卡斯和明尼苏达大学的托马斯·\n萨金特。在他们1981年出版的著作《理性预期和计量经济实践》一书中包括了许多他们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根本性贡献。其他代表人物还有明尼苏达大学的爱德华·普雷斯科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发韧于卢卡斯1970年的代表作《产出——通货膨胀消去的某些国际证据》和1977年的论文《对经济周期的理解》和萨金特与华莱士1983年发表的论文《”理性“预期最佳货币政策和最佳货币供应规则》。Chapter114.1卢卡斯供应方程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市场基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从信息费完善角度解释微观企业的供给行为,从微观企业的变化中引申出有关失业和通货膨胀等经济波动的推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建立在市场出清的瓦尔拉均衡基础上,也强调从微观经济行为人追求目标函数极大化的角度推论出宏观经济学结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秉承古典主义的传统,在考察了同一传统下思考问题的货币主义理论和政策之后,克服了货币主义不能有效解释经济衰退和失业这些现实经济现象的缺陷,从而建立了一整套完全不同于凯恩斯学说的宏观理论。Chapter114.1卢卡斯供应方程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市场基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不仅解释了为什么会产生失业和经济衰退和失业这些现实经济现象的缺陷,从而建立了一整套完全不同于凯恩斯学说的宏观理论。新古典主义强调“信息”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该学派一方面同货币主义一样相信市场本身具有是经济运行稳定的力量;另一方面相信基本经济单位能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对未来的经济环境进行预测,从而作出他们的经济决策。这就是所谓的“理性预期”。新古典主义理论的特点是注重理论模型的微观基础,因而其理论模型全都符合“市场出清”\n和瓦尔拉定律等古典经济理论中的基本概念。Chapter114.1卢卡斯供应方程YADAS微观经济学各个市场的供应之总和就是我们宏观经济学里的总供给AS曲线,各个市场的需求之和就是就是总需求曲线AD。这两条曲线的交叉点就是国民经济的均衡点e。PY*PeChapter114.1卢卡斯供应方程卢卡斯供应方程解释一:供给和需求共同确定产品的产出和价格,e点所对应的P和Y*就是价格水平和总产出水平。\n解释二:在各个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情况都给定的时候,必然存在一个价格水平P使得每个市场上的供给都正好该市场的需求。这就是市场出清的概念。事实上,如果该经济由n个不同市场组成的话,只要前n-1个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平衡了,那么最后一个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也必然平衡。这就是瓦尔拉斯定律的概念。Chapter114.1卢卡斯供应方程卢卡斯供应方程如果我们假设整个经济的总供给是由N各完全相同的厂商所组成,那么我们只需要任意选择其中一个厂商来研究其供给曲线,然后再把研究的结果乘以N倍,就得出了整个经济的总供给曲线。Chapter114.1卢卡斯供应方程Si如果整个经济的潜在产出量是Y*,那么第i个厂商的最佳产出量就是Y*/N,记作Y*i。再假定该厂商的产品价格为Pi,一旦我们把一个微观厂商的供给从整个供给中抽出来,我们就会发现,市场实际上分离的。YiPP’’iYi’’Pi=PY*iP’iY*i是该代表性厂商的潜在的或正常的产出水平,该厂商若认为Y’i下的价格大于P,则该厂商就认为扩大生产有利可图。Y*i增加到Y’i。Yi’\nChapter114.1卢卡斯供应方程卢卡斯供应方程如果厂商认为生产的产品所售出的价格高于市场价格,那么厂商就会认为扩大生产有利可图,从而增加产量。如果厂商认为生产的产品所售出的价格低于市场价格,那么厂商就会认为减少生产有利可图,从而减少产量。以上关系可以表达为:Chapter114.1卢卡斯供应方程卢卡斯供应方程Chapter114.1卢卡斯供应方程卢卡斯供应方程厂商在决定产品时如何获得有关其他商品价格变动的信息?——用对P的期望值Pe来代替未来的真实价格。——如何确定未来的价格期望值?Chapter114.1卢卡斯供应方程卢卡斯供应方程确定未来的价格期望值极端情况:厂商非常无知,把自己观察到的价格变动作为所有其他商品价格变动,并且变动幅度相等,这样Pi等于Pe。事实不会如此,因为如果这样,经济波动就不会产生。GDP就不会背离潜在GDP。\n事实上,人们会对价格进行预测。Chapter114.1卢卡斯供应方程卢卡斯供应方程厂商i对未来价格水平的期望值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采纳公认的经济信息第二部分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对专家所预测的数值的调整,常数b可以理解为厂商对自己的经验的依赖程度。如果b=0.5表示厂商一半相信自己的经验,一半相信专家的预测;如果b=1表示厂商完全相信自己的经验。Chapter114.1卢卡斯供应方程卢卡斯供应方程Chapter114.1卢卡斯供应方程卢卡斯供应方程当代表性厂商的产品价格变动幅度大于公众预期的总价格水平变动幅度时,该厂商的市场就要大于其潜在的产出水平。若系数b接近于1,供给系数h(1-b)接近于0,代表性厂商就会按照其潜在生产能力来进行生产。若系数b接近于0,供给系数h(1-b)比较大,代表性厂商就会按照其潜在生产能力来进行生产。假设经济中有n个厂商,则:Chapter114.1卢卡斯供应方程卢卡斯供应方程\n预测价格等于实际价格时,实际产出才会最佳产出;预测价格不等于实际价格时,实际产出就可能大于或小于最佳产出。Chapter114.2理性预期和卢卡斯判据如何利用凯恩斯理论制定经济政策用一个计量经济学的表达式来描述:Chapter114.1卢卡斯供应方程卢卡斯供应方程YiPP=1Y*eChapter114.2理性预期和卢卡斯判据如何利用凯恩斯理论制定经济政策政策制定过程可以分为两步:第一:首先根据现有的产出Yt和Xt来测定该经济的结构,即估测所有的经济结构变量值;第二:根据未来的希望值Yt+1来确定经济政策。例如:如果明年的总产出希望达到100千亿,那么政府支出或货币供应多少可以计算出来;卢卡斯的贡献:现行政策的制定方法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错误地把结构变量看作是常数,而事实上,这些常数都在随人们对经济环境的反应而变化。\nChapter114.2理性预期和卢卡斯批判理性预期当政府的经济政策改变时,人们会随着政策的改变而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在经济活动中,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厂商都会有意识地收集一切与自己的经济活动有关的信息,并对其作出最合理的反应。当凯恩斯理论把有生命有理智的人和厂商当成机器一样的“常数”来处理时,其经济政策当然就不会有效。这就是“理性预期”的根本思想。Chapter114.2理性预期和卢卡斯判据卢卡斯判据理性预期理论强调人们会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人们会积极地去收集与自己利益有关的信息(无论大还是小),并加以分析利用。但是理性预期并不是说人们随时可以获得一切他们所需要的经济信息,而是说理性人会尽一切努力去寻找它们所需要的信息。在寻找的过程中会有“信息不充分”的现象,他们对这些信息的处理反应过程也会犯错误,但他们一旦发现错误就会及时校正,因而不会犯系统性错误。在这个前提下,政府的一切政策都会被人们所发觉而作出相应反应。这就是理性预期强调的重。以上分析过程就被归纳为“卢卡斯判据”。Chapter114.2理性预期和卢卡斯判据卢卡斯判据的政策应用假如均衡点在e0位置,所对应的产出为Y0,价格水平为P0。\n若政府扩大总初而扩大了货币供应,使得总需求曲线由AD移到AD’的位置。若公众没有觉察,则产出增加,若公众觉察了货币的增加,就会依据以往的经验期望着通货膨胀上升,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由初始的LS移动到LS’。那么经济的均衡点不是政府所期待的e1而是e2AD’LSPYLS’P2Y1ADP1Y0e2e1e0Chapter114.2理性预期和卢卡斯判据卢卡斯判据的政策应用在凯恩斯理论分析中,总供给曲线AS是被假定固定不变得。因而只要移动总需求曲线,在价格也不变的情况下,总产出就会发生变化,从而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现在由于假设经济中的基本单位都是理性的,他们会随时随着政策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从而整个经济结构变化,上述的凯恩斯分析无效。\nAD’LSPYLS’P2Y1ADP1Y0Chapter114.2理性预期和卢卡斯判据卢卡斯判据的总结“当政策发生变动时,人们的预期也会变动,由于预期影响经济行为,而行为的变化会使经济模型中的各种关系(系数)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根据这种经济模型制定的经济政策失效。”Chapter114.2理性预期和卢卡斯判据李嘉图等价李嘉图的解释:若政府现在减税,依靠借贷(发行政府债券)来支持政府赤字的话,那么将来总有一天政府还是要依靠增税来偿还其债务,除此之外,别无他法。\n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再解释:假设一个经济正处在衰退期,依照凯恩斯理论,政府可以采用减税的办法来刺激经济恢复。因为减税意味着人们的可支配收入(1-t)Y增加,于是人们就可以增加消费从而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右边移动。但是,如果人们都是理性的话,他们就都了解政府预算恒等式。他们可以预料到今天政府减税T,必然使得政府的债务增加才能平衡其预算;将来政府为了偿还债务,肯定还是要通过加税来解决的。人们就会因此而减小其边际消费倾向,即b,使得总消费不变。也就是说,人们会把现在减税所得到的收入存起来等着将来政府增加税收时在使用。Chapter114.2理性预期和卢卡斯判据李嘉图等价新古典主义学派还用了一个非常好的迭代模型来说明即使政府减税后若干年政策不变,人们还是会担心政府要把债务拖到下一代去,让儿孙们来偿还。因而他们也不会增加消费而把减税所得到的好处留给子孙去准备缴税。新古典主义学派从理论上论证了只要人们的理性预期起到作用,政府无论使用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无法达到其预期效果。Chapter114.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政策建议一个命题政策无效命题:当预期通货膨胀率与实际通货膨胀率相一致时,经济政策对实际经济变量没有影响。两个启示两个启示:一是预料中的政策与预料外的政策,其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二是如果政策制定者不知道公众对其决策的预期,则也就无法知道政策实施的后果。Chapter114.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政策建议两点建议建议一\n只要人们一旦预见到经济政策的目的,就会做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使经济政策劳而无功。因而,政府应该尽量不使用经济政策去积极主动地干预经济。当今社会中,要政府完全不介入经济活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经济衰退期,迫于选民的压力,政府必须采取一些行动来表示它关心经济。因而,政府在使用经济政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政策的“信誉”,也就是政策的连续性。Chapter114.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政策建议两点建议建议二由于人们的主观期望会对经济活动的后果产生客观影响,政府正好利用这一点来实现一些经济目标。例如:如果一个经济的通货膨胀率太高的话,就可以宣布要减少货币供应量,从卢卡斯供应方程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听到这一消息后,就会马上期望通胀率要下降,从而改变其价格期望值。Chapter114.4新古典宏观与凯恩斯理论的比较凯恩斯的两个基本假设第一:价格在短期内成年执行,不易变动;第二:总产出水平Y是由总需求方面决定的。新古典宏观的两个基本假设第一:现实世界中的经济信息是不充分的,人们无法及时掌握自己所需要的全部信息;第二:经济活动中的基本单位——家庭和厂商——的行为都是理性的,他们会利用一切可能的信息对未来经济环境进行预测,并随之调整自己的经济活动。Chapter1\n14.4新古典宏观与凯恩斯理论的比较凯恩斯的理论卢卡斯供应方程进行调整Chapter114.4新古典宏观与凯恩斯理论的比较以下两方程进行比较Chapter114.4新古典宏观与凯恩斯理论的比较将卢卡斯方程进一步变形得到:目前的价格是过去价格的函数,也就是说价格是一个时间上自相关的序列。不仅目前的价格受过去的价格的影响,而且当前的产出水平Y也受过去的价格的影响。上式基本反映了凯恩斯理论的基本假设:价格粘性和总需求确定总产出。Chapter114.4新古典宏观与凯恩斯理论的比较新古典宏观的理论从分析经济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基本单元入手,整个理论建立在微观经济学基础之上。一般正式接受新古典主义理论都从没有货币的单一经济——“鲁宾逊模型”入手,在讲清储蓄和消费关系后,再引入卡斯-库普曼模型,以建立资本积累,消费与生产的动态关系,然后再引入劳动力市场模型,最后研究与货币市场相互作用的关系——货币交易模型。\nChapter114.4新古典宏观与凯恩斯理论的比较新古典宏观的理论新古典宏观存在严重的不足:不足之一:缺乏足够的脊梁经济结果来支持这一理论,有些是技术据分析结果甚至与该理论所指示的方向正好相反。比如:卢卡斯供应方程告诉我们,当实际价格水平高于人们的期望时,实际产出会高于潜在生产能力水平,使经济过热,但事实上一些数据说明,当价格水平高于人们所期望的价格水平时,经济恰恰进入衰退期。不足之二:目前还无法解释近年来工业化国家经济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特殊现象:总产出Y在偏离正常趋势之后不再返回其原来的位置,其具体表现就是失业率上升之后就停留在一个水平而不返回自然失业率水平。这同新古典的基本信念:市场本身具有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不符的。Chapter114.4新古典宏观与凯恩斯理论的比较结论:新古典宏观理论不仅在放弃凯恩斯基本假设的前提下从理论解释了经济波动和失业现象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它引发了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场大革新。Chapter1第14章结束新古典宏观经济学0101020\n30409091929394959697989900Chapter1第15章真实经济周期01010203040909192\n9394959697989900Chapter1主要内容经济周期中的一些特征事实真实周期理论对重要经济变量的解释对产出、消费和投资波动的解释对就业波动的解释对货币波动的解释对真实周期理论的评价Chapter115.1经济周期中的一些特征事实真实周期理论的起源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了大量从真实冲击而非货币冲击的角度对宏观经济波动进行解释的论文。该学派的代表人物包括爱德华·普雷斯科特、芬恩·基德兰特、查尔斯·普洛瑟、约翰·朗、罗伯特·金以及罗伯特·巴罗。基德兰特和普洛瑟1982年的论文《TimetoBuildandAggregateFluctuations》唤起了真实周期的模型。\nChapter115.1经济周期中的一些特征事实真实周期理论的特征: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新发展,保留了早期新古典方法中的大部分微观假设。包括(1)运用均衡方法构建宏观模型;(2)采纳了“理性预期”假说。与早期新古典理论的最大不同在于不以货币意外解释经济波动,转而将注意力集中于供给方面。该理论认为实际冲击(如技术革新、政策转变以及战争和自然灾害)是经济波动的根源所在。Chapter115.1经济周期中的一些特征事实经济周期是相似的,宏观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呈现出一种广泛的规律性,这些经济周期中的“特征事实”包括:在经济各部门之间,产量变动是相关的,总产出具有序列自相关的性质;工业生产、消费和投资是顺周期和同时变动的,政府购买也有顺周期倾向;投资的变动性远远大于消费,尽管耐用消费品支出是强烈的顺周期的;就业是顺周期的,失业是逆周期的;真实工资和平均劳动生产率是顺周期的,但真实工资只是轻微顺周期的;货币供给和股票价格是顺周期的,且是领先的;通货膨胀和名义利率是顺周期且滞后的;真实利率是非周期性的。Chapter115.2真实周期理论对重要经济变量的解释对产出、消费和投资波动的解释以简化的“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模型”为分析基础:代表性行为人面临的最优规划问题为:\nChapter115.2真实周期理论对重要经济变量的解释求出上述最优规划的一阶条件:一阶条件与横截性条件构成了最优规划的充要条件:Chapter115.2真实周期理论对重要经济变量的解释求该最优规划的显式解假设:效用函数形式为生产函数形式为折旧率δ=1(各期资本完全折旧)解差分方程组得到显式解:Chapter115.2真实周期理论对重要经济变量的解释对显式解两边取对数并省略不重要的常数项,得到:结合上式进一步利用已知条件并省略不重要的常数项,可推出:\nChapter115.2真实周期理论对重要经济变量的解释如果技术冲击at的运动服从一阶自回归过程(AR1),则投资、产出和消费都会表现出二阶自回归过程(AR2)的性质。也就是说,来自真实扰动造成的意外冲击将对产出造成持久性影响。Chapter115.2真实周期理论对重要经济变量的解释产出服从AR1运动过程的轨迹t1Y时间产出对自然率水平的偏离只是暂时性的Chapter115.2真实周期理论对重要经济变量的解释产出服从AR2运动过程的轨迹t1Y时间技术冲击对产出的影响是持久的Chapter115.2真实周期理论对重要经济变量的解释\n如果不对生产函数和消费函数作特别的设定,可以通过校准方法(calibrationmethod)模拟出各类“特征事实”的波动规律变量波动规模(以对趋势的百分比偏离的标准差表示)与产出的同周期相关关系(以对趋势的百分比偏离表示)0.950.880.85-基—普模型0.760.920.85-实际美国经济1.215.400.441.76基—普模型1.668.601.291.76实际美国经济工作时数投资\n消费产出变量表16.3实际经济数据与基德兰德——普雷斯科特模型模拟结果对照表资料来源:袁志刚,《宏观经济学》(第二版),273页Chapter115.2真实周期理论对重要经济变量的解释对就业波动的解释卢卡斯和拉平(1969)的假说:理性行为人面对上下波动的工资的自然选择是进行劳动的跨时替代。真实工资较高的时候,他们更愿意工作;真实工资暂时较低时,他们会减少工作。Chapter115.2真实周期理论对重要经济变量的解释行为人决定劳动供给量的最优规划:Chapter115.2真实周期理论对重要经济变量的解释求解上述最优规划,得到关系式:该式表明,劳动供给受到相对工资以及利率水平的影响。Chapter115.2真实周期理论对重要经济变量的解释相对工资以及利率水平对劳动供给的具体影响:\n工资机制方面:短暂的技术冲击与“暂时”性真实工资的变化:相对工资发生变化,引起行为人进行劳动的跨期替代;持久的技术冲击与“持久”性真实工资的变化:不会引起相对工资的变化,相对劳动供给也将保持不变。利率机制方面:更高的利率水平将诱使行为人当期多劳动、多储蓄,以替代未来的劳动。Chapter115.2真实周期理论对重要经济变量的解释对货币波动的解释基本观点:货币是中性的,货币政策没有意义;货币是经济周期的内生产物,货币和总产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可能只是货币对经济活动作出的反应,而不是相反。Chapter116.3对真实周期理论的评价贡献在一般均衡的框架中,展示了供给方冲击对经济周期形成的关键性作用;新的建模技术与观念被发掘出来。不足之处在就业理论方面,很难用自愿的劳动跨时替代来解释经济危机中的大规模失业;货币在短期内是中性的观点受到批评;技术冲击造成的供给方因素变化并不必然独立于需求方变化(例如,研发经费支出的增加)。\nChapter1第15章结束真实经济周期010102030409091929394959697989900Chapter1第16章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010\n102030409091929394959697989900Chapter1主要内容名义刚性名义价格刚性名义工资刚性真实刚性真实价格刚性真实工资刚性失业、经济周期与政策建议Chapter1\n16.1名义刚性新凯恩斯主义的起源帕金于1984年首次使用“新凯恩斯主义”一词。该学派的代表人物包括格雷戈里·曼昆、拉伦斯·萨默斯、奥利维尔·布兰查德、斯坦利·费希尔、爱德蒙·费尔普斯、乔治·阿克洛夫、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以及戴维·罗默等人。由于这些经济学家与东西海岸的学术机构相联系,人们将他们戏称为“海水”经济学家。Chapter116.1名义刚性新凯恩斯主义理论的特征:采纳了新古典方法中的“理性预期”假设,致力于构建一个将工资和价格刚性理性化的模型。以各种现实经济的不完全性(例如,不完全竞争、不完全市场、异质劳动、不对称信息等)来解释经济的波动现象。在价格刚性存在的情况下,货币是非中性的。Chapter116.1名义刚性名义刚性:宏观经济中的价格水平或工资水平不能够进行充分调整的状态。名义价格刚性名义工资刚性Chapter116.1名义刚性名义工资刚性\n市场分为固定价格市场和灵活价格市场。固定价格市场主要包括劳动力市场和大多数商品市场;而灵活市场主要包括金融市场和小部分商品市场。在劳动力市场上,由于不存在拍卖者,频繁调整工资会提高交易成本,从而不是理性行为人最优的选择。因此,长期合同的存在有其合理性。Chapter116.1名义刚性PP0P1Y1YOYnSAS(W0)LASSAS(W1)AD1AD0ABC长期工资合同使工资出现暂时的名义刚性Chapter116.1名义刚性名义工资刚性不足之处:\n该理论得出真实工资将与经济繁荣状态反向变化的结论,而这与经济周期中的特征事实不相符。Chapter116.1名义刚性名义价格刚性菜单成本曼昆首先提出。菜单成本造成了价格调整的障碍,它既包括调整价格的实物成本(比如印制新的报价单和产品目录的费用),又包括重新谈判和协调的时间成本。近似理性见阿克洛夫和耶伦模型(1985a,1985b)。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拥有定价权的企业在定价过程中作出的非最优选择会带来损失,然而这种损失可能很小。因此,企业的惯性价格行为可能是一种“近似理性”行为。Chapter116.1名义刚性——近似理性PP0P1ABCππ0π1\nπ2需求冲击改变价格后的最佳利润点维持价格不变的利润点π1-π2的损失很小,维持价格不变可视作近似理性Chapter116.1名义刚性如果把菜单成本和近似理性结合起来考虑,以Cm表示菜单成本,则当Cm>π1-π2的时候,不调整价格则是企业完全理性的选择。无论是名义工资刚性还是名义价格刚性都表明政府的政策能够避免需求对产量的较大冲击。Chapter116.2真实刚性真实刚性:经济行为人缺乏动机去改变实际工资或实际产品价格,当需求发生变化时,当事人会改变产出而不是调整价格以适应变化。真实价格刚性真实工资刚性Chapter116.2真实刚性对于真实价格刚性的不同解释:“密集”市场的外部性存在搜寻成本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产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nChapter116.2真实刚性对真实工资刚性的不同解释:不完全竞争工会力量过于强大存在劳动力流动成本局内人——局外人模型不完全信息逆选择道德风险效率工资模型Chapter116.2真实刚性效率工资模型(索洛,1979)假定企业的生产函数为A为表示技术水平的索洛残差,L为劳动投入量,e为工人的努力程度。企业的目标函数为最大化利润π:Chapter116.2真实刚性企业必须通过一个激励工人努力的效率工资w*来最大化自身的利润。根据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可以得到索洛条件:Chapter116.2真实刚性\n努力程度ee*ow*工资生产率曲线e(w)真实工资wA点A满足索洛条件Chapter116.2真实刚性由于企业先选择最优工资水平w*,并根据最优工资来确定劳动力数量,则当效率工资高于完全信息的工资时,企业在均衡水平上雇用的劳动力人数将低于完全竞争时的就业人数。由此给出了非自愿失业存在的一个解释。真实工资0L1LwL2Lsw*SLDL1DL2U\n非自愿性失业Chapter116.3失业、经济周期与政策建议失业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NAIRU)在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垄断竞争前提下,通过工人意愿的真实工资和厂商根据劳动生产率和成本加成决定的可行真实工资之间相等而获得。NAIRU取决于工人和厂商的力量对比。Chapter116.3失业、经济周期与政策建议失业滞后理论描述了NAIRU与实际失业率之间的关系;两者的关系如下:其中,UNt表示第t期的NAIRU,Ut-1表示上期的实际失业率。从上式可以看出,实际失业率的变动将引导NAIRU向同一方向变动。Chapter116.3失业、经济周期与政策建议对待经济周期的态度承认供给与需求方面的因素都会对总经济水平产生冲击;更多的关注现实经济中的阻力与缺陷,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供给或需求上;价格调整的灵活性本身可能成为经济波动的源泉;能够解释经济周期中的许多特征事实:\n就业、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都是顺周期的;货币的非中性与货币顺周期又是领先变量的事实一致;真实工资可能是顺周期的或者是非周期的。Chapter116.3失业、经济周期与政策建议政策建议:货币是非中性的,可以利用货币政策抵消名义刚性的影响;针对真实工资刚性造成的非自愿失业,提出:软化就业保障立法以降低劳动力的招募和辞退成本;改善劳资关系以降低罢工的可能性;培训失业者,提高局外人的人力资本与生产率。鼓励企业采取灵活性更大的利润分享制;减少失业救济制度对失业的扭曲。Chapter1第16章结束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01010203040909192\n9394959697989900Chapter112444444444313141\n1222333333333333333333333\n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n3123147112332722132213222131471124\n44444444444444444443111224\n4441122222211211211112112\n2444444444444466InstructorNotes:1)Technologicaladvanceshiftstheproductivityfunctionupward.2)Here,anadvanceintechnologyshiftstheproductivityfunctionfromPF0toPF1.3)Withthistechnologicaladvance,realGDPperhourofworkincreasesfrom$25to$32whenthereis$60ofcapitalperhourofwork.1123\n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n333333331121121277494911111\n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