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00 KB
- 2022-08-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05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管理经济学)技术变迁路径依赖的演化博弈分析找这个写手帮忙,原创包过关!ΩΩ号是,一六四五一五六九七技术变迁中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的思想最早见于经济史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PaulA.David于1975年出版的《技术选择、创新和经济增长》一书,不过当时并未引起重视。八十年代,David与美国圣达菲研究所的W.BrianArthur[4][5]教授将路径依赖思想系统化,很快使之成为现代经济学中发展最快、应用价值最高的学说之一。David的路径依赖思想来自于他对打字机史的研究。1936年,美国发明家Dvorak博士历经十余年的研究,发明了一种新的键盘,起名为ASK键盘(美式简化键盘,AmericanSimplifiedKeyboard,后被称为DSK键盘),声称比打字机发明者、美国人Sholes1870年设计的、现在通用的QWERTY键盘效率更高。据说,当初Sholes在研制打字机时,为了解决打字员打字速度过快造成挤塞的问题,故意打乱了字母排列顺序,而按照直到今天仍通行的QWERTY顺序排列。不过,ASK键盘并没有站住脚,慢慢地销声匿迹了,QWERTY独霸键盘市场。David(1985)认为,QWERTY键盘之所以能在市场上占统治地位,不是因为它最好,而是因为它最早。这种情况被称为路径依赖。对非理性路径的依赖将旧技术的使用者锁定在过时的技术解决方案中。在经济史文献中,除了打字机键盘外,学者们发现许多技术存在可能非效率的现象。在19世纪90年代,汽车可以用蒸汽、或汽油、或电池作为动力,核能可以由轻水、或汽冷、或重水、或钠冷反应堆来产生;录象机可以按Betamax或VHS制式来制造、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MAC、IBM以及微软等等。然而最终只有一种技术在技术竞争中占据相对优势地位,技术变迁中普遍存在路径依赖和技术“锁定”效应。这些现象是如何产生以及是否可以改变一直是经济学家关心的问题。David(1985,1987)[6][7]指出了三种可能导致技术变迁路径依赖现象的原因:技术的相关性(technicalinterrelatedness)、投资的准不可逆性(quasi-irreversibility)和正的外部性或规模的报酬递增。Arthur(1989,1994)重点研究了技术变迁中递增报酬与路径依赖的关系。他认为技术通过四种机制显示报酬递增:第一种是用中学:技术被采用的越多,使用它们获得的经验越多,它们被改进的越多,从而被采用的越多;第二种是网络外部性:技术的第一个采用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偏好选择技术并把外部性加于下一个采用者,而不是探索最终能给所有人带来更高报酬的有前途的、但成本高昂的技术。第三种是规模经济:大规模组织或固定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会出现单位成本下降的优势。第四种是适应性预期:市场越是流行,人们越是相信它会进一步流行,实现自我增强的良性循环,从而在竞争中战胜对手。相反,一种较之其他技术具有更优良品质的技术可能由于晚一步,没有得到足够的追随者而陷入恶性循环,甚至被锁定在某一无效率的状态下,难以自拔。总之,细小或偶然的事情和事件通常会把技术发展引入特定的路径,而不同的路径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David和Arthur认为技术变迁是一受“正反馈机制"影响的系统,它具有如下几个特征:(1)多重均衡(mutipleequilibria),即系统演进的结果不是单一的,而是存在多种选择的方案;(2)闭锁,即一旦偶然性因素使某一方案被采纳,收益递增机制便会阻止它受外部因素的干扰或被其他方案替代;(3)可能非效率,人们对其他方案的利用开发和动态认识被阻止,从而使陷入闭锁状态的方案并非最优;(4)路径依赖,即系统演进的路径决定于系统的初始状态,对初始状态中的偶然性事件十分敏感,系统一旦采纳某方案,该系统的演进路径便会呈现前后连贯、相互依赖的特点。我国学者蒋德鹏和盛昭瀚(2001)[8]通过建立动态随机系统模型也论证了技术变迁中多重均衡性与锁定现象出现的可能,不过,也有学者反对技术变迁中路径依赖的观点。1990年,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的Leibowitz和Margolis(1990)[9]\n批评了David关于路径依赖的观点,认为DSK键盘比QWERTY键盘效率更高的断言是由一些有欠缺和值得怀疑的证据支持的,而且,工效学的研究证明,Dvorak的发明并没有太大的、科学上可以信赖的优点。QWERTY键盘只所以存续下来,不过是打字机生产者之间激烈竞争的结果,而不是所谓的路径依赖的结果。Leibowitz和Margolis(1994)[10]进一步认为,路径依赖的破除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达到:提前预见到不同选择的结果和有机会在选择前进行充分沟通。除非经济主体不愿意改变,否则路径依赖并不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认为,David和Arthur与Leibowitz和Margolis的观点都有失偏颇。前者忽视了存在路径破解的种种可能,而后者假设经济主体是“超理性”的,具有完全的预见能力,这与现实中人的“有限理性”是相悖的,且信息不完全和交易成本的存在妨碍着事前的充分沟通。我们用非对称复制动态博弈模型证明,在技术变迁中,路径依赖和非路径依赖都是存在的,而且路径依赖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破解的。2技术变迁的非对称复制动态博弈模型演化博弈包含如下的假设:1、采用高得益策略的博弈方与那些采用低得益策略的博弈方相比,更容易重复自己的策略;因而长期来看后者在人群中的比例将会减少;2、博弈方具有模仿其他博弈方的行为,而且得益与模仿的倾向间存在着相关性,这可以理解为博弈方模仿的概率与自己的概率负相关,而与他们要模仿的对方的得益正相关;3、近视眼(myopia)。当某个博弈方变更策略时,总是将现在的策略分布作为已知条件,然后变更到与此相对应的一种最佳策略中。在上述假设下,我们首先构造一个非对称复制动态博弈模型来分析技术的变迁过程。这个模型适合分析学习速度较慢的有限理性博弈方的动态策略调整及其稳定性。博弈方的速度较慢表现为向优势策略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是所有博弈方同时调整,策略调整速度可以用生物进化的进化动态方程——复制动态公式表示。假设有两类博弈群体,一类是技术的提供者,比如厂商,用F表示;另一类是技术的使用者,比如消费者,用C表示;市场上有两种技术可被选择,技术提供者的战略空间为:SF={s1,s2},其中,s1表示技术提供者选取技术1,s2表示技术提供者选取技术2;技术使用者的战略空间为:Sc={s1,s2},其中s1,s2的含义同上,由此构造出一个随机配对的博弈矩阵(见图1)。这个模型代表了一些现实世界中两种技术选择的例子,比如前面所论述的QWERTY键盘和DSK键盘之间或者录像机制式VHS和Betamax之间的选择。技术使用者s1s2a,c0,00,0b,ds1技术提供者s2图1这里我们假定a、c为技术的提供者和使用者都选取技术1时所得的收益。b、d为技术的提供者和使用者都选择技术2时所得的收益。当博弈各方选取的技术不同时,双方的收益均为0。另外我们假设技术2比技术1能带来更高的效率,即ab/(a+b)时,p*=0和p*=1是p的两个稳定状态,其中p*=1是演化稳定策略;当qd/(c+d)时,q*=0和q*=1是q的两个稳定状态,其中q*=1是演化稳定策略;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