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笔记 9页

  • 60.50 KB
  • 2022-08-09 发布

经济学笔记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物价上涨中的民生问题问题:cpi的计算方法环比是什么《牵动人心的物价》宗芸李昌华湖北人民出版社物价水平是个总体的概念。物价的上涨或下落不能只依某种或某些商品的涨落来评判,而应从社会全部商品价格变动的情况来定论。因为有时在商品结构发生变化时,会出现商品的涨落现象,但是,此时物价总水平并没有发生变动。衡量物价的涨落,必须从物价总水平的变动上来判断。测量物价变动的指标是物价指数。所谓物价指数是一个各种商品和劳务加总在一起的加权平均数。目前,世界上的物价指数约有上百种,由于各国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制度存在着差异,所采用的物价指数是不同的。我国采用的物价指数主要以下五种:(1)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这种指数是反映我国城镇和农村的各种零售商品的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2)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总指数。这种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的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3)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这种指数是反映国有商业、集体商业、个体商业、外贸部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各种经济类型的商业企业和有关部门收购农副产品价格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4)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总指数。这种指数是反映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5)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总指数。这种指数是反映农副产品和工业品交换比价变动状况的经济指数。(1993年以前)老百姓的“物价指数”:老百姓心里的物价上涨幅度往往高于官方公布的数字,而且二者的差异还很大。粮食、菜篮子工程就通货膨胀最基本的特征来定义:通货膨胀是指货币的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商品和服务总的价格水平的上涨。通货膨胀是纸币产生以后才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一般情况是通货膨胀在先,物价上涨在后,二者之间有一段间隔时间。据此,我们可以从当前货币投放量的大小中,预测未来物价的走势。价格理论与实践杨继瑞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第八章价格总水平的运动形式虽然价格总水平运动形式是有涨有落,但从影响价格总水平的因素来看,以技术进步为代表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导致价格总水平的下降;而现实的情况却表现为价格总水平不断上升的趋势。这表明,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促使价格总水平不断上涨的必然原因。分析这些必然原因,可以使我们将价格总水平的正常上涨和非正常上涨区别开来,从而对价格总水平的运动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二、价格总水平上升的原因价格总水平的运动是促使价格上升和下降这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价格总水平保持上升趋势表明促使价格下降的力量小于促使价格上升的力量。从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来看,各国都不愿采用促使价格下降的策略,其原因在于价格总水平的下降将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一)价格总水平下降的负面影响1、价格总水平的下降使名义工资水平的提高成为不可能\n由于货币工资具有刚性,在货币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提高所导致的价格总水平下降将使实际工资水平得到提高,从而使得名义工资水平的提高成为不可能;而名义工资水平的提高却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如对劳动者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激励作用、对收入分配的调控作用等。因此,从提高货币工资的不同方式的效果看,价格总水平下降不是一种有利的选择。2、价格总水平的下降不利于增加积累增加积累在国民收入的比重,就意味着必须相应降低消费的比重,相应降低劳动者的货币工资,但由于工资的“刚性”,即使在劳动者的实际收入得到提高的情况下要降低货币工资,也是难以做到的。正是基于上述原因,使得各国都不愿意降低价格总水平,而宁愿采用增加货币供给量,使得价格总水平上升的策略。实际上,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价格总水平的上涨还有其他一些必然的因素。(二)价格总水平上升的原因1、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对价格总水平上升的推动作用我们前面已经分析,自然资源对价格总水平具有影响作用。而在自然资源中,相当多的自然资源是不能再生的,即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自然资源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少,例如矿藏等;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这些资源的需求量是越来越大,尤其是一些关键的不可再生性资源,例如石油。需求的增加以及相应供给的减少必然导致资源类产品价格的上升,而资源类产品价格属于基础产品,其价格是下游产品的成本。因此,资源类产品价格的上涨必然导致其下游产品生产成本的上涨,从而导致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近年来,世界石油价格和矿藏品价格上涨导致全社会物价上涨就是最好的例证。2、工人工资的上涨对价格总水平的推动作用工人工资是产品的重要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人工资的上涨将导致产品成本的上升,从而导致产品价格上涨。而职工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一种社会行为。当社会工资水平提高以后,即使不盈利或盈利低的企业,也必须提高工资水平,从而构成产品成本趋于上升的因素。3、扩大再生产决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价格不会下降首先,从企业方面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一定时期内反映产品中劳动耗费减少,是的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同类产品的社会价值。但是,任何企业的在实现其商品的价值时,都不会按其商品的个别价值所决定的价格即低于社会价值决定的价格出售其商品,而是按社会价值出售。因此,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不一定导致价格下降。其次,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增加投资扩大再生产,而增加投资又需要向银行贷款,并为此支付利息。这都要从产品的销售收入中逐步收回和归还。这样,企业在劳动生产率提高后也没有多少降价的余地和可能。第三,企业要提高自身的劳动生产率,必须得给工人更高的工资,只有这样,工人才有积极性。而在保持企业利润水平不变甚至提高的情况下,企业给职工增加工资和奖金又成为其产品成本增加的因素,进而导致价格提高。4、从平衡各部门或者行业的经济利益关系的角度看,价格总水平的上涨也是必然的社会各部门和行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就要比工业部门慢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彼此商品价格长期不变,农业部门就不能获得社会生产的平均利润。所以,只要劳动生产率提高较慢的部门或行业的生产仍为社会所必需,社会就得承认它们的利益要求,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调整价格来调节各部门或行业的经济利益关系,使它们在劳动互换中处于平等的地位。而对价格调整的结果必然使价格总水平提高。5、现代需求日益发展推动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对价格上升起着刺激作用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社会购买力和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对于消费品的需求在质和数量上都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这种消费需求的变化将导致产品成本的上升,从而使得产品价格上升。\n由以上分析可见,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只能是相对的,要想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决定稳定是不可能的。相对稳定,逐步上升,是我国价格总水平的发展趋势。第三章价格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价格理论、边际效用价格论:奥地利学派的价格论、数理学派的价格理论新剑桥学派的价格理论马克思价格理论:马克思价格理论在继承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吸取前人精华,创造性地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创立了剩余价值论,一步步走向成熟,构筑起自己独特的经济学理论大厦,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经济理论遗产。马克思的价格理论与他的供求理论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价格理论又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因此,在论及价格理论的同时,我们不能不涉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供求理论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一、萌芽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开始看到劳动、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把生产作区别人和动物的特点;强调了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提出了宗教、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都受到生产制约的观点;在人和人的关系上强调人的社会性,并揭示了劳动和资本的对抗关系,等等。但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还留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观点的影响,例如对人的本质的理解还带有抽象的性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的论证还不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出发,而是从做为人类本质的异化出发。《哲学的贫困》:马克思引用了李嘉图的原理对劳动价值论作了新的解释。譬如,李嘉图认为产值是一个自然范畴,价值规律是符合人性的永恒规律。但是,马克思却把价值解释为一定的生产关系,认为它是一个历史范畴,价值和价值规律的存在是商品生产为条件,随商品生产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它的消失而退出历史舞台。马克思这里已经把劳动价值论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狭隘视界下解放出来。当然,这时马克思还没有建立他的劳动二重性的学说,对创造商品的劳动性质以及商品为什么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等问题还没有予以明确的解答。可以说,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还没有完成他的劳动价值论,但已经阐明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思想。关于剩余价值学说:劳动(力)成为商品乃是资本主义社会借以存在的基础,并指出劳动(力)成为商品这个事实包含了一个可怕的事实,即工人遭受剥削的事实,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存在对抗性矛盾的事实,工人阶级将革命地推翻资本主义的事实。《雇佣劳动和资本》在这本书里,当时的马克思还用了工资是劳动价格、工人是出卖劳动、劳动是商品这样一些概念。二、马克思价格理论的形成马克思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初步形成时期。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科学地区别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此基础上严格区别了剩余价值和利润、剩余价值和利润率等范畴,并就其中的转化过程及利润率下降规律做了探讨。《政治经济学批判》在这部著作中第一次有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的价值论,包括货币学说在内,是马克思多年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初成果。而劳动价值论正是分析剩余价值论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有的经济范畴和规律的出发点。在这个时期,马克思详尽地分析了商品,第一次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学说。他指出,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元素,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二重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虽然是社会需要的对象,因而处在社会联系之中,但是并不反映任何社会关系”\n。交换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所以,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有着本质的不同。正是由于这种本质的区别,它们是商品这个统一体中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马克思借助唯物辩证法的分析,第一次科学地论证了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所构成的矛盾统一体,这个矛盾孕育着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由于马克思把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看成统一体中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所以他进一步探索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从而得出一个伟大的结论:商品的二重属性根源于劳动二重性。他认为:“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是抽象一般的和相同的劳动,而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是具体特殊的劳动。”商品二重性的矛盾反映着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劳动二重性的学说就这样第一次被提出和论证了。随着商品关系内在矛盾的揭露,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交换价值的本质。他指出:商品的交换价值就是物化的抽象的劳动,反映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交换价值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但本质上却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马克思还进一步认为,不仅交换价值,而且货币、资本等经济范畴都是如此。对于交换价值的决定,马克思也作了了分析,他指出:交换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在这个时期的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预付在不同生产部门中的等量资本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量是不同的,这主要是由于这些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同造成的(在这里马克思撇开了流通领域)。由于等量资本生产的这些商品的价值彼此存在着差别,如果商品按照它们的价值出售,它们就会造成不同的利润率。三:马克思价格理论的发展《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全面系统地论证了从剩余价值到利润、利润到平均利润、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标志着科学的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的最终形成。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不仅科学地制定了与该理论有关的全部科学概念,而且在前一著作的基础上,对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在吸收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有关剩余价值的合理因素的同时,还尖锐地指出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由于受资产阶级立场的局限,没有把剩余价值同它的的各种形式区分开来。价值是“人的活动(劳动)的一定的社会存在方式”。在这里,他断然地着重指出了价值的社会性质。马克思说:商品作为价值是社会的量,因而和它们作为“物”的“属性”是绝对不同的。商品作为价值只是代表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关系。《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平均利润问题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李嘉图的理论碰壁的关键之一。李嘉图曾经坚持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商品中包含的劳动时间,这是对的。但在资产阶级社会中,各个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同,周转周期不同、各自推动的劳动量不同,可是等量资本却能得到相等的利润,这是什么原因呢?从表面看来,这是同劳动价值理论相矛盾的。李嘉图没能解释这个问题,这成为李嘉图学派解体的原因之一。马克思指出,李嘉图在研究价值规定问题时,事先就假定存在平均利润率,这是个根本性的错误。这样一来,他实际上是把预付资本加平均利润当成了商品价值,也就是把生产价格当成了价值,这同他把利润当成剩余价值相类似。李嘉图由于混淆了价值与生产价格,没能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说明等量资本为什么会获得等量利润,因而不得不对他据以出发的劳动价值论做出错误的修正。马克思认为李嘉图应该研究一般利润率的存在究竟同价值决定劳动时间这一规定符合到什么程度,这样,他会发现,一般利润率同这一规定是不符合的,乍看起来倒是矛盾的,所以一般利润率的存在还须通过许多中介环节来阐明,而这样做与简单地把它归到价值规律下是大不相同的。这样,李嘉图就会得到一个关于利润本质的完全不同的概念,而不会把利润直接同剩余价值等同起来。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讲清楚了从剩余价值范畴过渡到平均利润的各个中间环节。马克思指出,\n平均利润的形成是由于两种竞争的作用造成的。一方面,同一部门内部各个资本家之间的竞争的结果,使这一部门生产的所有商品的价值都取决于这个部门平均需要的劳动时间,从而确立这个部门的市场价值;另一个方面,各个部门之间由于市场价值不同,利润率有高有低,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入利润率高的部门。这样竞争的结果,使得不同部门之间形成统一的平均利润率取得利润,这种利润是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的形成,表明资本家阶级把他们共同剥削的工人阶级的剩余价值拿来在自己中间重新分配。而平均利润加到生产成本上,就形成生产价格。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时代,市场上的商品价格不再是围绕着价值波动,而是围绕着生产价格波动。这样,马克思就科学地阐明了平均利润不但和剩余价值并不矛盾,而且是剩余价值的必然发展,从而在经济学史上第一次解决了这个难题。这部著作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制定出了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地租理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等。马克思还阐明了利润和剩余价值的涵义和区别:剩余价值是物化在商品中的劳动超过有酬劳动的金额,它仅是从可变资本来考察的,而利润则是从整个预付资本考察的。他还指出,等价交换同资本和雇佣劳动间的交换之所以产生“矛盾”,“是由于劳动能力本身成了商品,作为这种特殊的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因而同它的交换价值毫无关系)是一种创造交换价值的能力”。马克思还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他说:“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不是生产商品,而是生产剩余价值或利润。”可见,马克思当时应经初步完成了剩余价值理论。四、马克思价格理论的完善在1894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更为系统地阐述了他所创建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使其理论体系更趋完善。《资本论》第三卷:他从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利润的角度对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进行了阐述。马克思写道:“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这样一种观念上的产物,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这就是说,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但这是“一个转化形式,在这个形式中,剩余价值的起源和它存在的秘密被掩盖了,被抹杀了”。在揭示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马克思又进一步论证了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马克思认为这是因为各个部门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同,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条件下,各部门的利润率不同,这就必然促使各个部门之间的资本展开追逐利润率的竞争而发生转移,从而使利润率均衡化,形成平均利润率。由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所谓生产价格,就是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从个别商品看,生产价格会高于或者低于价值,但是就全社会来说,“商品的生产价格的总和等于它们的价值的总和”。所以,生产价格不过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商品按生产价格出售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马克思还分析了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马克思认为,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将产生两种对立的趋势即利润的增加和利润率的下降。由于存在利润率下降的趋势,所以资本家力图通过提高剥削程度把工资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等手段来加以阻挡。其结果必然是进一步促使资本主义矛盾的进一步尖锐。所以,利润率趋于下降的规律充分地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和历史过渡性。第二节边际效用价格论边际效用学派的边际效用价格论在西方价格理论的发展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既是对旧的的供求价格论和旧的费用论的“革命”,又对均衡价格论的诞生作了理论上的准备。这里说的边际效用价格论,实际上就是经济学说史上的边际效用价值论。由于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因此,边际学派的边际效用价值论实际也是边际效用价格论,而且在他们那里事实上是经常地、大量地把价值与价格等同,以价格理论代替价值理论,表面上在论述价值,实际上论述的价格。四、边际效用价格论的形成\n用物品的效用来说明价值的原因和价格形成的基础。戈森《人类交换诸法则及人类行为的规范》:提出了一套以消费者对消费品的主观评价为基础来说明价格的理论,尤其是发挥了效用递减规律,从而为边际效用价格论奠定了理论基础。他认为,人类的行为准则在于追求最大限度的享受和尽可能地避免痛苦,而追求享乐和避免痛苦的行为通常受两条规律支配。第一条规律是“效用递减规律”,即当一个人随着连续消费某种物品时,他对这个物品的需要度也逐渐得到满足,因而对这个物品所感受到的效用也随着需要的逐渐满足而递减,直到需要得到饱和而感觉效用消失。如果再继续消费这种物品,他感觉到的就会是负效用;如果对这种物品的重复消费,那么各次消费行为的相同单位的效用也会递减。第二条规律是“边际效用相等规律”,说的是在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下。一个人怎样取得最大限度的享受或者说什么是最合理的消费。它的基本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对各种不同的产品进行消费,他要得到最大边际效用总和(享受总和),就必须使消费品的组合符合下列条件:每一种产品的边际效用恰好相等。戈森认为这两条规律的确立,也就为价格决定找到了准则,即两个商品相交换时,只有在二者的最后一个单位的边际效用相等时,交换才是有利的,这时的交换比例就是商品的公平价格。戈森把边际效用递减和最大效用原则与价格决定联系起来虽然还十分粗糙,但他的后继者由此展开去,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边际效用价格论.一、边际效用价格论概观边际学派认为商品在交换中之所以具有价格,是因为商品具有价值;商品之所以具有价值,是因为商品具有效用。什么是效用呢?效用是人类对物品满足自身需要能力的感受。那么,是不是所有具有效用的物品都具有价值呢?不是。效用只是物品具有价值的前提条件。物品具有价值的充分而又必要的条件是,物品既要具有效用,同时又具有稀缺性。也就是说,一种物品之所以具有价值是因为有了它,人们的需要就能得到满足。有价值的物品就有价格,效用和稀缺性决定了物品的价值,同时也就决定了物品的价格。既然物品有价值,从而价格产生了稀缺性条件下人们对它的效用的主观评价,那么量度价值,从而价格的尺度又是什么呢?边际学派认为,物品对人的边际效用就是物品价值,从而作为价格的尺度。所谓边际效用,就是人们连续消费某物品时,所消费的最后一个单位所提供的效用。由于随着对物品的持续消费,人们对这一物品的需要就逐渐得到了满足,他的需要也就趋于饱和。因此,物品在被连续消费中,它的单位效用是递减的,最后被消费的那一单位的效用最小。所以,边际效用也就是最小效用。消费品的价格有边际效用决定,生产资料的价格又由什么决定呢?边际效用学派认为,生产资料的价格由它生产的最终产品的边际效用量决定,即生产资料的价格是由消费品的价格所派生。按照边际学派的观点,物品的价格是由物品的边际效用决定的,然而,一般说来物品的用途是多种多样的。那么,对于具有多种用途的物品来说,它的价格是由哪一种用途的边际效用决定呢?边际学派认为,物品可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这是同一物品所满足的不同需要叫“需要种类”。而在同一种需要中,对于不同量的物品所感觉的具体需要又不同,边际学派称之为“需要程度”。前面所说的边际效用递减,实际上就是“需要程度”递减,而有各种不同效用的物品的价格,是由这种物品的最高一类效用的边际效用决定的。因为人们总会将具有多种用途的有用物品,用在最急需的方面,这是勿需证明的。既然物品的边际效用决定了物品的价格量,那么边际效用又由什么决定呢?边际学派认为,边际效用由需要和供应二者联合决定,即边际效用与需要强度成正比,与供应量成反比。边际学派的效用论迂回到供求论为其建立市场价格论架起一座桥梁。\n通过以上阐述,我们可以看出边际效用学派的一般特征在于把价格决定归结为主观因素。当然,在其内部对于边际效用价格论的论述又有不同特点,有人侧重从逻辑上演绎论证,有的人侧重以数学方法进行数理分析。据此,边际效用学派又被分为侧重理论分析的奥地利学派和侧重数学推导的数理学派。一、边际效用价格理论的主要流派(一)奥地利学派的价格论奥地利学派的特征是以心理因素解释价格的基础。主要代表:卡尔·门格尔(创始人和奠基者)弗里德里希·维塞尔(健全)柏姆·巴维克(集大成者)柏姆·巴维克与其他边际效用学派的代表一样,认为物品的价值,从而价格是由物品的最高级用途的边际效用决定。但是,这种边际效用是因人而异的。也就是说,同量同质物品对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边际效用,这种物品对于不同的人也就具有不同的价值和价格。但是,市场上的实际情况却是,同量同质物品对于任何人都具有同等的市场价格。柏姆·巴维克为了解决市场价格的决定,首先把前者定义为“主观价值”或“主管价格”,将后者叫做客观交换价值——市场价格。(市场价格论)柏姆·巴维克认为市场有四种类型,决定市场价格的规律也有四种情况。第一种市场类型是孤立交换型,即一个买主和一个卖主之间进行的交换,这类市场中的市场价格“是以买主对物品的主观评价为最高限度,而以卖主的主观评价为最低限度”的。第二种市场类型是买主单方面的竞争,即只有一个卖主而有两个以上(包括两个)的买主,这类市场的市场价格“将以成功的购买者的评价为最高限度,并以竞争失败者中最有能力的人评价为最低限度——不用说,价格绝不可能低于卖4主自己评价的辅助的最低限度”。第三类市场是卖主的单方面竞争市场,即只有一个买主,有两个以上的卖主的市场。这类市场的“价格将介于实际卖掉货物的人的评价为最低限度和以竞争失败的那些人中最有能力的人评价成为最高限度之间”。在二、三类市场中,前者属于卖方市场,价格趋涨;后者属于买方市场,价格趋跌。第四类市场是双方竞争的市场,即有许多买主和许多卖主的市场。柏姆·巴维克认为双方面竞争“是经济生活中最普通的现象,而且对价格规律的发展也非常重要”。柏姆·巴维克认为:在双方竞争中,市场价格被决定在这样一个范围内,其上限由实际进行交易的最后的买主(简称最后的买主)和被排斥的最有能力的卖主(简称最早被排斥的卖主)的评价来确定;其下限则由实际卖出货物的能力最小的卖主(简称最后的卖主)和被排斥的最有能力的买主(简称最早被排斥的买主)的评价来确定。(边际对偶理论)柏姆·巴维克认为以上只说明了市场价格的决定情况,但并不是说主观评价和这种市场价格不符的买卖者就不愿进行交换。柏姆·巴维克提出交换三原则:第一,人们为利益而交换;第二,人们愿为大利而交换;第三,如果不交换就无利。因此,人们宁愿为小利交换,那么即使主观评价与市场价格不符,人们也可能愿意交换。“边际对偶价格论”只说明了市场价格决定的一般原则,不等于规定了成交者的数量。(二)、数理学派的价格理论数理学派价格理论是边际效用价格理论的另一分支,它的特点是用边际效用论和数学分析工具相结合来说明价格的原因及其决定。代表人物:威廉·斯坦利·杰文斯(边际学派创立者之一,数量经济学派的重要代表)\n《政治经济理论》严格说来,在杰文斯那里没有将价值理论作为价格理论的基础,甚至他根本就没有价值理论,他认为绝对价值是不存在的,它“仅仅与一物同另一物相交换的事实或情况有关”,它“不过表示一物的一定比例与另一物交换的比例”。因此,在他那里价值理论被价格理论所替代。关于物品价格产生的原因,杰文斯和柏姆·巴维克一样,认为是物品对人具有效用,因此,人们愿意出一定价格(或以一定物品)与之交换。与柏姆·巴维克所不同的是,杰文斯在确定价格标准时,使用了“最后效用程度”这一范畴。杰文斯把效用分为总效用和最后效用程度,物品的总效用等于现有总产品量的每一单位的实际效用之和,最后效用程度是指已有的产品量中最后增加进去的单位产品所提供的效用程度。物品价格的高低就取决于人们对物品的这种“最后效用程度”的估计。杰文斯认为最后效用程度不仅决定了物品价格的高低,而且交换规律也由此引出。杰文斯认为,商品交换者在进行交换时,总是比较两种商品的最后效用程度来决定交换的比例,交换者总是力图使交换的结果能使自己获得最大效用,因此,其条件就是当用以交换的两种商品的增量的交换比例恰好使两个商品的效用对于交换双方都相等。数理学派的另一重要代表是里昂·瓦尔拉(三个首创者之一)代表作《纯粹政治经济学要义》、《社会财富的数学理论》、《社会经济研究》和《应用经济学研究》瓦尔拉用“稀缺性”来表示边际效用。他认为物品具有价格的前提是物品的效用和稀少性。所谓稀少性,指一定数量商品的最后一个单位满足欲望的强度,商品供给越少,满足最后欲望的强度越大,因而越具有稀少性;反之则相反。可见,瓦尔拉的稀少性就是奥地利学派的边际效用。提出了稀少性范畴之后,瓦尔拉便着手建立他的价格理论。他认为既然物品具有效用——稀少性的性质,那么它就能够被占有;要想得到已被占有的东西,只有通过交换;交换中的物品是具有价格的。由于人们交换的目的是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要达到这一目的,交换双方的商品决定了它们的稀少性——边际效用的比率。以上只是说明了两种商品的价格形成,而在市场上进行交换的商品并不只有两种,瓦尔拉以两种商品的价格如何形成为基础,进而说明市场上所有商品的价格形成,即他的“一般均衡论”。瓦尔拉认为,在一个市场上所有的商品的价格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如果一种商品的供求改变了,也就改变了它的边际效用;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改变了,就要引起它与其它商品的边际效用比率的改变。因此,任何一个商品的价格必须同其它商品的价格联合决定,当一切商品的价格恰恰使得它们的供给和需求相等时,竞争市场就达到了均衡状态,这时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这种均衡被瓦尔拉成为一般均衡。瓦尔拉还根据方程数若等于未知数数目就可计算出所有未知数的值这一数学原理,证明只要列出商品交换中的未知的价格的数目相等的联立方程式,表明每一种商品的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的条件,就可推算出一切商品在一般均衡状态下的价格。为他的继承人留下了一个难解之谜,使得他的继任者帕累托不得不通过另一条路走向他们的“罗马”(三)对边际效用价格论的简单评价在西方价格理论发展史中,边际效用价格论既是对旧的价格理论的总结,又为以后的均衡价格理论奠定了基础。\n第二节新剑桥学派的价格理论概述新剑桥学派的价值价格理论主要是斯拉法体系。斯拉法在1960年出版的代表作《用商品生产商品》一书(副标题是“经济理论批判绪论”)。在这本书主要批判新古典主义或边际主义经济理论;同时,尽管它力图恢复古典经济学的“剩余”范畴,但也构成了对劳动价值理论批判的基础。《用商品生产商品》一书的中心命题就是价格或生产价格。斯拉法对单一产品和联合产品决定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像马歇尔一样,斯拉法以分析行业活动为基点。斯拉法体系否认抽象的“经济人”作为假设前提尚属争议未决的问题,暗含了“经纪人”假设。在斯拉法体系中,社会纯产品在地主扣除地租之后,由资本家和工人分成;资本家按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工人在生产活动结束后得到工资(包括生存工资和剩余工资)。斯拉法和李嘉图和马克思不同,他的价格理论体系是结合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来分析的,斯拉法的价格论实质上更接近斯密的“自然价格”。一、单一产品价格问题单一产品是指一个行业或过程只生产一种产品,或某种产品只由一个行业或过程单独生产。斯拉法的价格理论体系没有假设各行业规模收益不变,这与他早期的思想是吻合的,因为只有规模收益不变的假设才能与完全竞争的假设相一致。同时,斯拉法旨在恢复古典的剩余范畴,即生产活动周期开始投入的商品必须等于或小于生产性周期结束的产出商品。也就是说,当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收入分配已定,价格才可决定。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体系的价格不是由劳动价值决定的,而是由“生产的技术条件”决定的。上述体系的价格不是任何产品的价格,而只是“基本产品”的价格,是指参加所有产品生产的那些产品,而把不参加所有产品生产的那些非基本产品及其价格从体系中消去。二、联合产品的价格联合产品是指以一种过程或方法同时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或以几种过程或方法所联合生产的产品。斯拉法的联合生产体系在方法上的许多方面与冯·诺依曼的做法相类似,即把剩余的不同年龄的固定资本视为“副产品”。在斯拉法看来,联合产品是属,而固定资本是属的主要类。最显著的是,在联合产品生产体系中存在负数劳动量和负数价格,等等。但是,斯拉法的联合生产体系存在较大的缺陷。贝达德和萨瓦多里证明,在斯拉法的联合生产体系中,“再转辙”是不成立的。这意味着,如果接受斯拉法体系的“方形”的联合生产体系,那么,“长期状态”的生产价格理论就没有必要存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