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4.00 KB
- 2022-08-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引言与准备第一部分\n第一章正名第一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宏观经济学必然有其自己的研究对象;与此同时,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必然存在相关性。因此,在对研究对象的阐释中,我们遵循从经济学到宏观经济学的分析路径进行考量。在众多的经济学教科书中,可以找到多种有关“经济学”的定义,其中许多是从“经济”一词的本义——节约——出发的。萨缪尔森所给出的“经济学”的定义或多或少地反映了这一点。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资源来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1985,p.4)显然,此种定义方法是将经济学纳入规范科学的领域,即经济学需要解决的是我们应该如何去做(Whatshouldwedo?)。换句话说,经济学研究的是如何规范经济人(包括政府)的行为,以求达到某种目标。例如,微观经济学中的大多数最优化模型就是在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经济决策才能使效用(或利润)达到最大。然而,经济学更是一门实证科学。作为实证科学,经济学所需解决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什么(Whatwillhappen?)”。与此相对应,它所研究的问题通常体现为:当某种产品的价格上升时,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会增加还是会减少?当货币供给增加时,通货膨胀会产生吗?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对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由此,可以对作为一门实证科学的经济学作如下定义:经济学是研究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下,经济社会的运行过程,或经济变量的决定过程。\n毋庸置疑,经济学的这种实证定义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还具有较少的政治性和阶级性。而正是对“经济变量是如何被决定的”不同解释,形成了经济学的不同流派。对经济学的定义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经济学的微观和宏观之分便呼之欲出了。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变量(如个别产品的价格和产量等)的决定过程;而宏观经济学则是探讨宏观经济变量(如就业率、国民生产总值和通货膨胀率等)是如何被决定的。当然,在我们强调经济学的实证定义时,同样也不能忽略经济学的规范定义。然而,经济学的规范作用必须以它的实证研究为基础。显然,只有当我们充分地研究了经济社会的运行过程或经济变量的决定过程之后,才有可能提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然而,作为一名合格的经济学家,他(她)的作用绝不仅仅是提出政策和建议以期达到某种被社会和政府所认可的目标,即使这种提议是在对经济社会的运行过程有了充分的研究之后。事实上,经济学家还必须告诉人们该政策和建议对经济所产生的各种可能的影响。例如,某项政策尽管能使失业减少(这也许是一个被社会和政府所认可的目标),然而,它却有可能造成通货膨胀的恶果。当然,该项政策最终是否被采纳仍然在于政府的抉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经济学家的作用仍然在于实证分析。而这似乎又回到了经济学的实证定义。第二节经济体制和经济人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下宏观经济变量是如何决定的,那么,什么是经济环境呢?显然,经济环境是一个非常宽广的概念,影响它的因素也非常多。然而无论如何,经济体制在诸多影响经济环境的因素中是最为重要的:经济运行和经济变量等的决定通常是经济人行为的综合结果,而经济人(特别是企业和政府)的行为在许多情况下受经济体制的约束。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其“看不见的手”的至理名言中,曾经对经济人的行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经济社会的运行结果做过精辟的概括。在他看来,所有的经济人都是自私的:他们所追求的是使自己的私利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然而,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经济人的这种自私行为,其总体的表现结果却能使得社会的经济资源得到最为合理(或最优)的分配。参见亚当·斯密(1880)。\n亚当·斯密这一里程碑式的论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经济学家。这里,先不讨论这一名言在什么条件下能够“至理”,无论如何,它离不开一个具体的经济体制,也绝不会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由此可以看到,一套成熟的经济理论,只能是对某一特定经济体制和经济环境下经济运行的解说。那么,什么是经济体制?又如何区分不同的经济体制呢?笔者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基本上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区别:第一是它的经济运行机制,或者说是经济资源的分配和调节机制。第二是企业制度。就经济运行机制来讲,主要有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划分;而就企业制度来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所有制形式。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企业制度取决于所有制形式,然而同样的所有制形式可以有不同的企业制度。例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有企业制度已经有了不同形式的演变,有些企业制度甚至可以说是不同所有制形式的混合。尽管如此,我们仍不能否认企业的所有制形式(或产权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制度的设计。企业制度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企业行为或企业所追求的目标。换句话说,企业制度制约着企业的行为规范。例如,在一个集体所有制企业,如果企业的CEO是由企业职工选举产生,那么,企业的行为很可能表现为追求企业职工的最大福利,即使企业职工的人均收入最大。这样的行为模式对企业的投资、雇佣和产量决策等都会产生影响。企业制度对企业行为的影响早已引起西方新制度学派理论家们的重视。例如,加尔布雷斯在其《新工业国》中就曾经指出:参见Kalbraith(1985)。在新工业国中,主导市场的是一些大型的股份公司,由于股权的极度分散,企业的决策者并不完全代表股东的利益,他们更可能是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职业经理人。因此,他们所追求的目标很可能是在一定盈利条件下企业的稳定增长或市场份额。显然,这种对企业行为目标转变的认可必将冲击传统新古典学派的企业行为理论。这里我们不妨提出一个问题:构成经济体制的两大要素(即运行机制和企业制度)之间是否存在着一个相适应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一问题显然是存在的。例如,市场作为资源分配的一种调节机制,它的运行取决于市场参与者或交易者本身的行为。当价格上升时,我们要求供给增加或需求减少。如果交易者反应迟钝,或作出截然相反的决策,我们很难想象这样的市场能有效地调节资源的分配。\n同样地,我们也很难想象西方现有的企业体制能够在计划经济的框架中生存。此外,尽管经济体制制约着经济人的行为,我们也必须同时看到,经济人的行为在某些方面仍具有共性,即不为经济体制所左右。这种共性可能更多地体现在家庭的消费行为上。然而,共性最为集中的表现则在于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所提出的经济人行为特征的基本假设:经济人在从事经济活动时作为其根本出发点的内在目标是追求使自己的“私利”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尽管我们这里对“私利”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事实上,这里所指的“私利”不应有善恶之分。在亚当·斯密看来,这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共同本质特征。第三节新古典与凯恩斯毫无疑问,西方经济学是以西方现有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环境为主要背景来研究经济变量的决定过程,而市场经济及私有制企业制度为现有西方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与此同时,相对于世界上的许多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因其在技术、人力资本和资源分配等方面的优势被列入发达国家。然而,即使是针对这样一种共同的经济体制和环境,西方经济学的研究长期以来也存在着两个主要的学派:新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新古典学派奉行的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主张减少政府干预;而凯恩斯学派则更主张具有政府调节和干预的市场经济。两大学派之间在政策主张上的截然不同显然来自于它们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不同理解。在新古典学派看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完全竞争型的市场经济。这种完全的竞争不仅体现在企业的制度安排上,同时也体现在经济社会信息传递上的完整性和完全性。这种完全的信息传递使得企业和个人都能合理地预期未来,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理性的经济抉择,于是市场能得以出清,社会资源能得到最合理的安排。毋庸置疑,新古典学派的经济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至理名言。与此同时,它也反映了西方主流社会一直引以为自豪的价值观。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大恐慌。凯恩斯主义的这种产生背景注定了它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解释将无法体现亚当·斯密的至理名言。在凯恩斯主义看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绝不\n是完全竞争型的。垄断和垄断竞争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企业制度和行业特征;信息的传递通常是不对称的,具有非完全性;无论是企业还是家庭,未来对它们来说都是不确定的,也不可能合理地预期;与此同时,市场的价格调整也通常具有黏性;正因为如此,失业和非均衡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所有这些都表明政府干预对经济具有积极的作用。它能减少失业和修复市场的失衡,特别是当这种失业和失衡达到足够大的时候。从方法论上,新古典学派传统上注重在微观层次上对经济人个体行为的研究。而凯恩斯学派则更注重于宏观经济问题。正是这种方法论上的侧重点的不同,使得它们在经济学研究的某一阶段被当时在学术界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学家们结合起来,组成新古典综合派中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体系。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可以被看成是新古典综合派思想的集大成者。需要说明的是,即使是现在(包括在中国),许多本科生的教材体系仍然沿用着这一思路。然而无论如何,这种结合是一种悲剧: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而且在许多情况下是相互冲突的理论体系,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不可能建立在新古典学派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事实上,凯恩斯体系中的许多行为方程(如消费函数和投资函数等)并没有像微观经济学中所分析的那样,从经济人的最优化过程中导出。此种形式的分析通常被看成是违背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关于经济人行为特征的基本假设,即经济人在从事经济活动时总是最大限度地追求自己的私利。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传统凯恩斯理论这种缺乏微观基础的弱点并没有引起经济学家们的足够重视。这在某种程度上归因于凯恩斯宏观经济政策在当时对经济的有效调节。当世界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都先后经历了几次严重的滞胀(即通货膨胀和失业并举)。由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政策在面对滞胀时所表现出的无能,使得人们开始对传统的凯恩斯理论重新进行审视。这不仅导致了新古典综合派的分裂,同时也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崛起提供了机会。正如曼昆在1990年所指出的:宏观经济学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并没有严重的分歧。然而,有两个原因破坏了这种和谐:一个来自于现实,另一个来自于理论。来自于现实的缺陷是,综合派的主张并不能有效地处理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同时高涨。而理论上的缺陷则是综合派的观点在微观经济学原理和宏观经济学实践之间划下了一条裂痕。这条裂痕如此之深,使得我们无法在理智上接受。(Mankiw,1990,p.1647)\n新古典综合派的分裂使得经济学家们开始沿着两条不同的路径展开他们的研究,并由此而产生了当今经济学领域的两大主流学派:现代新古典学派(NewClassicals)和新凯恩斯学派(NewKeynesians)。注意,本书把NewClassicals译成现代新古典。这主要是为了区分传统意义上的新古典Neoclassicals。新凯恩斯学派以研究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微观基础为己任,而现代新古典学派则主要是建立和完善以传统完全竞争型的微观经济学分析为基础的宏观经济理论。第四节目标、内容和方法一、本书的目标前文已述,宏观经济学是研究特定经济环境下宏观经济变量是如何决定的,同时指出,经济体制是经济环境的主要特征。然而,经济环境的另一种特征是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西方国家以其在技术、人力资本和资源分配等方面的优势通常被看作是发达国家,而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第三世界则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所流行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大都是针对以私有经济为主体的发达的市场经济所作的研究。中国已经历了二十多年令人瞩目的改革开放。在这20年的时间中,中国经济已经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的大多数行业已成功地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企业制度和所有制方面,我国实行的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民营企业、外资和合资企业在许多竞争性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传统体制中的国有经济成分在某些行业,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些非竞争性行业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然而,就经济发展程度而言,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技术、人力资本及人均GDP等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的农村仍存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区域之间的发展也极不平衡,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远落后于东部地区。由此可见,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相比,中国经济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既是一个转型经济,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中国经济的这些特点造成了中\n国经济运行中的许多方面与发达国家成熟的市场经济不相一致,从而也无法用现有西方经济学理论去进行解释。而这显然也给中国的经济学研究提出了挑战。然而,由于经济人行为中所存在的共性,由于我国的大多数行业已成功地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由于民营经济在许多方面已经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经济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也存在着许多共性。这也同时意味着我们仍然可以借用西方经济理论中的一些概念、范畴和分析方法等(特别是其中的精华部分)来研究中国的经济问题。本书的目标在于从中国经济的视角来研究中国宏观经济的运行过程或宏观经济变量的决定过程。西方现有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为我们理解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帮助。然而在浩如烟海的经济学文献中,对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则很少有“线”可查。对于转型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则几乎是一项空白。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中国的宏观经济时既要借鉴西方现有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又不能受现有理论的束缚。因此作为一种尝试,我们希望本书不仅能对我国现有的宏观经济运行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出一种思考,同时也希望它能为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的宏观经济学研究作出一定的贡献。二、内容安排本书分为三部分,共十八章。前三章构成第一部分:引言与准备。其中第二章讨论宏观经济学所关注的宏观经济变量,它们的经济含义,波动规律和这些变量的核算方法。第三章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可以看成是为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提供了理论准备。它将帮助我们从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中解脱出来,以适应凯恩斯的动态分析方法。本书的第二部分为基本凯恩斯模型。它是以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以及后人对凯恩斯《通论》思想的总结和提炼为基础。关于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请参见凯恩斯(1936)。其中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讨论了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第六章为著名的IS-LM模型,该模型为我们揭示了产品和金融市场的共同作用如何决定产量和利率。第七章讨论劳动力市场。第八章为价格和工资的决定。第九章则是基本凯恩斯模型的总结,从中可以看到凯恩斯的理论最终可以归纳为一个总供给和总需求(AS-AD)模型。在此基础上,第十章讨论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政策。由于凯恩斯理论强调市场的非完全性和非均衡性,因此与新古典经济学相比,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所揭示的经济运行过程也许更接近中国的现实。也许这是因为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国仍然存在着大量未被使用的资源,或者说非均衡是中国市场经济的特点。\n然而,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它对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的研究则更为罕见。在本书的第三部分,我们将尽可能地结合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的实际情况,对基本凯恩斯模型及其政策主张进行补充和完善。在西方经济学界,对于凯恩斯理论的批判通常首先集中在它的微观基础。例如凯恩斯模型中的许多行为方程(如消费和投资方程等)并没有像微观经济学那样,从经济人的最优化过程中导出。在第十一章中,以家庭的消费行为为例,对凯恩斯理论的微观基础进行讨论。前文已述,基本凯恩斯理论无法解释经济的滞胀,即通货膨胀与失业并举。与此同时,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政策也无法有效地应对滞胀。而在20世纪80年代,这一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是普遍存在的。在第十二章中,将引入“供给冲击”对滞胀进行解释。同时,使用“供给冲击”也可以解释中国经济最近所出现的“缩长”现象。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部分的基本凯恩斯模型所讨论的是一个封闭的经济社会,它忽略了国际经济环境对一国经济的影响。于是,在第十三章中研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变量的确定过程。我们发现,经济的开放将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产生不同影响。正是这种不同,导致了汇率制度的不同。随着现代银行和金融业的发展,各种不同类型的金融创新业务不断涌现。这在某种程度上冲击着传统的货币理论。因此,在第十四章中,将对货币和金融市场作进一步的研究,从中可以得到对货币政策执行机制的重新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回顾过去二十多年中国的货币政策,与此同时,还将展望未来中国货币政策所面临的挑战。也许,对于凯恩斯理论最为主要的批判来自它所缺乏的对经济长期增长问题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基本凯恩斯模型所讨论的仅仅是短期(或中期)的经济波动或商业周期问题。就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的长期增长问题无疑是极为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只有保持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才能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为此,在最后的四章(从第十五章到第十八章)中,讨论经济的长期增长的问题。其中,第十五章讨论经典的经济增长理论;第十六章讨论新增长理论(又称内生增长理论);第十七章讨论与经济增长有关的宏观经济政策;最后一章(第十八章)回顾和总结过去二十多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挑战。三、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n需要说明的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着截然不同的分析方法。通常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是一种静态分析,而宏观经济学则更多地使用动态分析。这种分析方法上的不同,可以在“均衡”这一概念上得到很好的体现。在经济学的分析中,人们通常会使用“均衡”这一概念。但“均衡”到底是什么呢?对此,通常的理解是供给和需求相等;而当两者不相等时,则市场被认为处于非均衡状态。毫无疑问,以前在微观经济学和经济学原理中所使用的均衡确实是指这种供需意义上的均衡。然而,在宏观经济学中,所谓的“均衡”通常已不是供需意义上的均衡,它更多的是指当经济处于某种不变(或不动)时的状态。因此,它是一种动态意义上的均衡。而当经济处于此种均衡时,市场有可能是非出清(或非均衡)的,即供给不等于需求。这种均衡概念上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不同。与微观经济学的静态分析相比,宏观经济学通常是一种动态分析。经济学家们通常会使用一些动态模型(或系统)来描述宏观经济变量的决定方式。在本章的附录中,我们将对动态模型的形式、均衡和解等作一常识性的介绍。我们相信,对于动态模型的这一常识性的介绍,将有利于对本书内容的理解。讨论与小结本章首先提出,作为一门学科,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在特定经济环境下宏观经济变量是如何决定的。这里,经济环境主要是指经济体制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就经济体制而言,有所谓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分,还有公有制和私有制之分;而就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而言,有所谓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和发达国家经济之分。尽管不同经济环境下,宏观经济变量的决定方式并不一致,然而,在任何经济环境下,宏观经济变量的决定必然是经济人行为的综合结果。事实上,经济环境对宏观经济变量决定方式的影响是通过对经济人行为的约束而产生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经济人行为又有许多共性。经济人行为共性最集中的表现在于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所提出的经济人行为特征的基本假设:追求“私利”并使其最大化。经济人行为的这种共性使得经济学研究(无论是针对何种经济环境)也体现出某种程度的共性。\n西方经济学长期以来存在着两个主要学派:新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新古典学派奉行的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主张减少政府干预;而凯恩斯学派则更主张具有政府调节和干预的市场经济。两大学派之间在政策主张上的截然不同来自它们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不同理解。中国已经历了长达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使得中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所有制上,中国实行的是多种所有制成分的并存。就经济发展程度而言,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的这些特点意味着我们不能照搬西方现有的经济学理论。然而,由于中国已经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由于经济学研究本身又有许多共性,因此,我们仍然可以借鉴西方的经济学理论,把其中一些有用的概念、范畴和分析方法等(特别是其中的精华部分)应用到中国的经济学研究中去。作为一种尝试,本书将从中国经济的视角来研究宏观经济的运行过程或宏观经济变量的决定过程。附录动态与均衡——方法论上的准备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在方法论上的不同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均衡”这一概念的理解。与微观经济学的静态分析相比,宏观经济学通常是一种动态分析。经济学家们会使用一些动态模型(或系统)来描述宏观经济变量的决定方式。下面对动态模型的形式、均衡和解等作一常识性的介绍。我们的目的是为了使读者了解动态模型的一些基本概念,这将有助于我们对本书中一些模型经济意义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并没有过多地关注动态模型的数学解法,那实际上是另外一门学科的内容。一、动态系统的标准形式设,,,为变量,,,在期的取值。假定这些经济变量的决定方式可以由如下动态系统(或模型)来进行描述(1.1)(1.2)(1.3)以上公式表明,变量,,,是由,,,通过函数,,,所决定的。进一步假定函数,,,为线性的,则系统(1.1)~(1.3)可写成\n(1.4)(1.5)(1.6)其中和()都为参数。我们可以把系统(1.1)~(1.3)或其线性形式(1.4)~(1.6)看成动态模型的标准形式。注意,这里所说的标准形式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如果系统中有个变量,则系统必有个等式,否则,系统的解是不完整的。第二,系统中等式右边的变量都为一阶滞后。如果模型中出现多阶滞后的情况,可以用增加辅助变量的方法使模型转换成只有一阶滞后。许多原始的动态模型都可以转换成如公式(1.1)~(1.3)或(1.4)~(1.6)所表示的标准形式。下面举例说明。假如Yt、Ct、It、it、和分别代表产量、消费、投资、利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在期的取值。它们的决定方式由如下公式表示 (1.7) (1.8)(1.9) (1.10) (1.11) (1.12)模型(1.7)~(1.12)是标准的IS-LM模型,其中所有参数都为正值。该模型的经济意义将在第六章中予以介绍。显然模型(1.7)~(1.12)并不是标准形式。为了把该模型转换成标准形式,首先用公式(1.8)和(1.9)分别代替公式(1.7)中的和,从而得到(1.13)与此同时,用公式(1.10)和公式(1.11)分别代替公式(1.12)中的和,并重新进行整理,可得(1.14)显然,公式(1.13)和(1.14)组成了一个标准的二维动态模型。需要说明的是,当模型中出现二阶或二阶以上的滞后变量时,可以用增加辅助变量的方法使模型转换成只有一阶滞后。例如,在以上模型中,假如公式\n(1.8)变成(1.15)此种情况下,设辅助变量(1.16)利用公式(1.16)解释公式(1.15)中的,然后再和公式(1.9)一起分别代入公式(1.7),可得(1.17)而公式(1.14)仍然成立。显然,公式(1.14)、(1.16)和(1.17)组成了标准的三维动态模型。把原始的动态模型转换成标准形式的好处在于方便求解。事实上,许多求解动态系统的定理和方法都是针对标准形式来进行研究和阐述的。二、动态模型的解对于动态模型的解,可以理解为在给定的初始条件(,,…,)下,变量,,…,在不同时的取值。以最为简单的线性动态方程(1.18)为例。给定初始条件,当时,当时,当时,以此类推,可以得到(1.19)\n公式(1.19)反映了线性动态系统(1.18)的解,它反映了是如何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需要说明的是,许多情况下,由于模型的复杂性,很难获得如公式(1.19)所表示的模型解的确切公式。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对模型的解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人们通常会借助计算机来对模型进行模拟,以计算模型解的路径。三、动态系统的稳定状态(不动点)针对动态系统(1.1)~(1.3)或其线性形式(1.4)~(1.6),我们可以试想,当增大时,和之间、和之间及和之间等的距离可能会逐渐缩小。令,,,记此时的,,,的取值为,,,。这里,我们把(,,,)称为系统的稳定状态(或不动点)。需要说明两点:第一,不动点(或稳定状态)有时又称为“均衡”。显然,这里的均衡与微观经济学中的供需均衡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事实上它是一种动态意义上的均衡。第二,当动态系统为非线性时,不动点有可能为多个,甚至有可能不存在,即不动点(,,,)的解可能为多个或为复数。我们仍然以最为简单的线性动态方程(1.18)为例。令,并记此时的X为。于是有求解得(1.20)显然,由公式(1.20)给出的为系统(1.18)的不动点。当X的取值为时,X保持不变。四、动态模型的稳定性所谓模型的稳定性是指当t无限增大时,模型的解是否会趋于不动点。如果模型的解收敛于不动点,或趋于不动点周围的一个区域,则模型被认为是稳定的。其中,解收敛于不动点时,模型被认为是渐近稳定(asymptoticallystable)。否则,模型是不稳定的。模型的不稳定意味着其解是发散的。现在我们证明,假如,公式(1.18)\n所代表的系统是渐近稳定的。这意味着当t无限增多时,变量X必收敛于由公式(1.20)所表示的。按照条件,我们有代入公式(1.19),可以得到图1-1给出了当时X解的路径,其中,左图为X的初始值小于的情况,右图则为大于时的解。图1-11>b>0下X的可能路径现在考察由公式(1.7)~(1.12)所组成的IS-LM模型的解。我们已经知道,该模型可转换为由公式(1.13)和(1.14)所组成的二维标准动态系统。首先计算模型的不动点,设为。令,。由公式(1.13)和(1.14)得给定表1-1中的参数赋值,可以发现\n表1-1IS-LM模型中的参数赋值c0c1a0a1hk450.85160.510120利用计算机模拟,图1-2中给出了i和Y解的路径。可以看到,无论是i还是Y,最后都收敛于它们的稳定状态和。图1-2IS-LM模型中i和Y解的路径(i0=0.15,Y0=244.42)最后,必须强调的是,不是所有的动态系统都是稳定的。例如,在线性动态方程(1.18)中,很容易发现,当时,是发散的,并不收敛于。然而,尽管动态系统有可能是不稳定的,本书将和大多数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一样,如果没有特殊的说明,我们可以把所涉及的模型都看成稳定的,而且是渐近稳定,即模型的解会收敛于不动点。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我们甚至会省略变量的时间下标。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把所作的分析看成稳态分析,即针对模型的稳定状态进行分析。\n思考题1.什么是规范科学?什么是实证科学?2.如何理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如何理解经济体制?它与经济人的行为有何联系?4.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经济变量是怎么决定的?5.经济人行为有无共性?它对经济学的研究有何影响?6.请简单介绍一下新古典学派、凯恩斯学派、新古典综合派、现代新古典和新凯恩斯主义。7.就经济环境而言,当前中国经济的特征是什么?中国经济的这一特征对中国的经济研究会有什么样的影响?8.什么是动态均衡?它与微观经济学中的供需均衡有何区别?9.请简单描述动态模型的形式、标准形式、不动点、稳定状态、均衡和解。10.利用Excel或其他计算机软件来模拟附录中的IS-LM模型。可使用相同参数和初始条件,并与图1-2进行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