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50 KB
- 2022-08-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经济学经济学理论论文题目:试论经济学家的人文关怀和文学素养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n摘要:从分析《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一书可以看出,一位经济学家,在关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同时,其视野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学范围,而对更加广阔的社会问题倾注了深深的人文关怀,如对前沿热点的关注,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同时,还显示了不凡的文学素养,进行别具一格的诗词创作,对经济学与文学进行比较研究,以文学化的语言表达经济学的研究结果。 关键词:经济学家;人文关怀;诗词情结;文学创意 哈雅克曾这样评价物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只是一个物理学家的物理学家,可以是一流的物理学家,也可以是最有价值的社会成员;但只是经济学家的经济学家,不可能是一个杰出的经济学家:他如果不是危险的起码也是令人厌恶的。”[1]这样宽严不公的评价虽然不无可商榷处,但是属于自然科学的物理学与属于社会科学的经济学相比,经济学显然比物理学要更接近于人文科学。正因为此,2001年8月3日,“堪萨斯建议”呼吁全世界经济学界,要从更广泛的人类行为的定义、注重文化、富于历史感的思考、新型的知识理论、经验性的基础、研究方法的扩展、跨学科的对话等七个方面,对当今的经济学作根本性的改革。从这样的意义上讲,经济学家确实不能“只是经济学家”!张明龙教授正是这样一位不只是经济学家的经济学家。他的个人专着《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以下简称《研究》),在研究经济学时,倾注了深深的人文关怀,显示了不凡的文学素养。 一、经济学家的人文关怀\n 什么是人文关怀,这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或以为是人性关怀,或以为是生活关怀,或以为是终极关怀,甚至干脆认为人文关怀就是人文素养或人文精神……不一而足,看来非一时所能定论的。笔者缺乏理论素养,只是从《研究》和阅读中直觉到:所谓人文关怀首先应当是以正直的良知、不竭的热情、高度的责任心、神圣的使命感;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推动整个社会进步而作的现实努力。简洁点,可借用吴炫先生一个词──“存在关怀”,即关注现实社会的健康和进步。张教授二十余年的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实质上是他这种深沉的人文关怀的实施途径,这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主要方面来反映: (一)对前沿热点的关注\n 着名经济学家宋涛教授认为,《研究》的重要特点之一便是“善于捕捉经济理论研究的前沿信息”。所谓“前沿信息”即现实社会的经济热点问题。1983年,张教授以发表在《浙江师范学院学报》上的《试谈产品价值和商品价值》这篇论文,正式登上经济学舞台。可是不久,他便从理论的象牙塔转入方兴未艾的竞争研究;刚进入20世纪90年代,计划与市场的矛盾日益激化,他力图消解二者对立,寻求结合的途径;稍后,市场经济逐渐处于主导地位时,他又致力于探讨其类型结构、规则体系,并剖析其利弊;在市场迫使企业改革作全方位、多层次的拓展和深入之时,他对企业的无形资产、动力机制、公司制规定和创新实证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切实而深刻的研究;随着市场体制的确位和企业改革的深化,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他全面考察了新中国五十年来劳动就业制度、工资制度、宏观调控等;2000年,中国正式提出西部开发战略,次年这一战略便有重点、扎实地进行,他重点就突破资本瓶颈、大力培育当地主导产业、推进中心地区城市化等西部开发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展开了抓牛鼻子式的研究;2002年,他再就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深入研究。纵观张教授这二十年来的经济学研究,不难发现:他瞄准的不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而是各个阶段有关国计民生的“经济事实”,①即对人类生存状态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的关注。 毫无疑问,“经济事实”是有人文关怀精神的经济学家必须首先面对的现实问题,同时还必须针对各种“经济事实”提出相应的认识和解决方案,然而若局限于此,还不能成为出色的经济学家。因为与时俱进是解决现实的经济问题,虽然保证了经济学研究与时代发展同步,但这只是经济学家的职责之一。而可持续性发展,则是要求经济学家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导航的作用,这是一项更高也更难的任务。《研究》中关于计划与市场和区域经济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就很好在体现了这种“导航”作用。张教授在2001年和2002年这两年,集中研究了区域经济的理论、规律、模式选择和聚集势能四个重要问题,为中国区域经济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自己的理论模式,也预测了未来区域经济发展所独具的“聚集势能”。经济社会只有在这样的导航下才能不断进步。这也是张教授对人文终极关怀的一种具体体现。 (二)对弱势群体的关爱 所谓弱势群体具体有两种。一种是没有特权或受某些政策制度有意或无意伤害的群体;另一种是因行业或地域的综合条件相对处于不利情境的群体。经济学家党国英认为,人文关怀还可以“被理解为社会平等的关注,对良好道德风尚的提倡”。因此,“真正重要的经济学家,差不多都是具有人道主义热情的人”\n。同刘易斯、阿玛蒂亚、廷伯报等相似,张教授应属于这种“具有人道主义热情”的经济学家。先看他对第一种弱势群体的关爱。1993年,新的工资制在全国实行,张教授充分肯定“总的来说是很成功的”,同时又指出:还存在着“同一职称职务者,尽管工作年限相差十至十七年,但都是同一工资标准,难以体现工龄长短与贡献大小之间的密切联系”的“工资平台”现象。在这种现象中,比同一职称职务者多十至十七年工龄的群体,本来已在较为漫长的工作中承受了工资偏低的待遇,现行的工资制不仅没有补偿这种损失,也没有关注这多出的十至十七年的专业素养在现实工作中的成效,他们所受的这种损害,显然是不容忽视的。然后针对现实工作中诸多不合理状况,确定了“加强宏观调控,健全生产要素定价机制,确保每种生产要素的贡献与报酬对称”和“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完善工资机制,确保劳动贡献与劳动报酬对称”两大原则,并制订了九条具体措施。工资是工薪阶层安身立命的根本!张教授关注工资制中不公平、不合理现象,提出趋于公平、趋于合理的原则和措施,力求减少工薪阶层中弱势群体所受的损害,这是把深沉的同情心转化为实施爱心的现实努力! 目前相对而言,中国因行业或地域影响而形成的弱势群体,莫过于农村和西部的群众。农村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虽然通过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生产领域改革,以取消统购派购制度为核心的流通领域改革,农民收入出现了较快的增长,但城乡居民差距仍然很大:200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是2366元,而城镇居民是6860元,两者的比例为1∶2.9,如果再加上城镇居民享有的保险、医疗、住房等补助因素,其差距将是1∶\n4!2002年,农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都有增长,但前者仅增4.8%,后者则多增达13.4%,两者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是与时俱增!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张教授就对农村热情关注:《建立三门县大型对虾基地的可行性研究》、《浙江新围涂地农民资源的开发方向》、《论浙江竹类资源开发的优势与竞争艺术》等论着,从中、微观视阈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了可行性研究,并设计了具体实施的方案;还撰写了《加快农村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思考》,从宏观视阈为进一步完善农村经济体制,克服农村面临的基础比较薄弱、抗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尚不强、农用资源严重紧缺等难题和困境,指出了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园区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的建构等切实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由于历史、自然等因素,占全国人口1/3的西部居民的经济生活水平,总体而言还是相对落后的:如紧邻的湖南和贵州,城镇居民的年收入贵州比湖南低1328.7元,农民也低887.73元;两广的差距则更大,广西城镇居民比广东低3739.5元,农民比广东低1825.46元。如何快速发展西部经济,如何尽快提高西部人的生活水平,这成了张教授2001—2002年经济学研究的迫切课题:在内拓上,他主张把重点放在大力培育区域主导产业上,其次借鉴浙江推进城市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建议西部地区搞中心地区城市化建设;在外拓上,他主张首先应突破资本瓶颈的制约,并提出了拓宽资本来源的思路,拟定了招商引资五大招数。翻开缪尔达尔的《世界反贫困大纲》,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马歇尔曾说: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经济学家“几乎从来不关心自己的财富,却深切关心财富在大众中扩散”。张教授正是时时关注大众财富的增长,将自己的满腔爱意倾注在广大农村和西部这两大弱势群体上!他是一个具有良知、充满经济学“圣意”的经济学家,也是一个没有只字片语提“人文关怀”而切切实实践履“人文关怀”的真正经济学家。二、经济学家的诗词情结\n 或许正因为充盈着深挚的人文关怀,从事社会科学中经济学研究的张教授,还具有一般经济学家不太具备的人文科学中的文学素养,而且这种文学素养不同寻常:即他在经济学研究中的诗词情节和在经济学表达上的文学创意。诗词情结,即张教授自称的“对格律诗词一直保持着的浓厚兴趣”。这种情结最直接的审美效果是:“在吟诗填词中回味撰写经济学论文的苦涩,在撰写经济学论文中品尝吟咏诗词的甜美。”有了这样深刻的审美动因,在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同时,张教授陆续在《江西诗词》、《八卦诗词》、《诗词集刊》等刊物上发表了诗词数十首,选录于《研究·后记》中的有诗23首,词17首。通览这40首诗词佳作,觉得值得称道的至少有以下三点: (一)选体独特 古人作诗、论诗,历来重视诗歌的体式和风格特征,明代诗人兼诗论家胡应麟便强调说:“作诗大要不过两端:体格声调、兴象风神而已。”在这重要的两端之中,古人甚至于认为体格(即体式)比风神(即风格)更重要,因为“失其体制,虽浮声切响,极其精工,不可谓之文矣!”失其体格就等于失去了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本性,乍听好像是耸人听闻,但实际上也有一定的道理:体格是文学艺术赖以生存的形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张教授充分认识了这一点,在吟诗填词时极为重视对体格的选择。 首先,对体制的形式选取,他重视正格常式。诗尽管都是七言,但只取七言近体而不取古风和长律(或称排律),大约因为古风近于放逸,长律过于拘束;填词共用了13个词牌,但无论取哪一个词牌,都是取常格而不取变格。《临江仙》常见的五代冯延巳、牛希济的58字体,北宋初柳永的93字体,北宋中苏轼等人的60字体,其中60字体为正格,最为流行。所以《登香港太平山》即用此体,上下片均5句3平韵,气韵流畅。 其次,在体格的审美取向上,偏重于高亢雄壮。都是近体诗,张教授一首五言都有没有选,这是因为五言一般是“节奏急促”、“朦胧含蓄”,七言则大体上是“嘹亮悠扬”、“高华雄浑”\n。于词,张教授比较喜欢长调,如《汉宫春》、《满庭芳》、《桂枝香》、《水调歌头》等。大家非常熟悉的《水调歌头》,便是高亢而悠扬的长调,他用此调填了《秋收》、《嘉兴南湖烟雨楼凭眺》词,充满了豪情逸致。另外,很能体现这种审美取向的,还有《桂林纪行五题》、《普陀山忆五题》、《武义村调查纪行五题》和《十六字令·浙江三特产》这些组诗、组词,纵横抒写,闳廓豪宕,像一曲曲交响乐。 (二)表现别致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但其主导是抒情诗,这是由古老的“诗言志”论定格的。因此,中国古典诗歌的叙事性作品,相对来说十分少。然而,纵观张教授自选的这40首诗词,无论从题材还是其表现,都是以叙事为主、抒情为辅的。这种表现上的独特,或许可以说是对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补正。 其诗除了《上梅岑岭》、《劝学诗》这两首外,其余基本上都是叙事诗;词本来是抒情性的,但所录17首词纯粹的抒情词则几乎没有,即便如《长相思·望夫归》、《江城子·送友人》、《桂枝香·送友留学》、《画堂春·中秋思台胞》这类非抒情不可的题目,也都是通过叙述事情、描摹景物、塑造意象等来表达的。 一般来说,所谓叙事即是用话语来虚构社会事件,这种事件的本质是现实生活事件的过程或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用这种理念来分析张教授诗词的叙述模式,则主要有三种: 1.对话式。有显形和隐形之分。显形是指人物间的直接对白。如《去海印池途中》:“金沙洗浪卷金波,忽有乡音叫表哥。‘小妹凭针寻致富,莲花洋畔绣新荷’\n”。诗以表哥与小妹间的对话来结构,但却只有小妹的答语而无表哥的问语,这是因为答因问而生,而且答语语涉双关、情趣盎然,意旨别致。这种模式充分发挥了诗精炼的功能,也反映了诗人叙述的巧妙。隐形是指通过设问来叙事:如“弯弓搭箭向何方?射尽穷根夺小康!”(《七绝·磐安海螺山》)这种模式最便于揭示并深化主题。讲述式。也有两小类:一是自述,《满庭芳·试教》以一人称方式自陈试教准备的情形和感受,亲切自然;二是他述,《长相思·盼夫归》以第三人称转述东北一妇人五十年苦盼丈夫归来的情境,凄惋动人。这种模式是叙事诗常规模式,但张教授能扫尽议论过多的流弊,运用特写镜头,摄取感人画面,并有一定的抒情色彩。展示式。与讲述式相比,这种模式更接近史书客观、冷静的叙述风貌。或侧重于过程:“鸡鸣过后雾蒙蒙,一阵山歌石径中。”(《山村之晨》)山歌随鸡鸣而起,事件因素在动态中依次展示;或侧重于一时的结果:“菱花浩洁无际,菡萏捧华舟。塘荻惊鸥点点,岸柳鸣蝉阵阵”(《水调歌头》上阙)这是登上嘉兴南湖烟雨楼后,举目一眺所见到的人间仙境:洁白与淡红相间的菱花、荷花,萋萋的塘荻,苍苍的岸柳,并置争色;悠悠的华舟,起伏的惊鸥,唧唧的鸣蝉,自集斗趣!在不露痕迹的意象聚合展示中,孕育着浓浓的诗情画意! (三)意境清雄 作为经济学专家,作为备极人文关怀的诗人,张教授诗词的意境也独具特色。 首先是清。清是清朗鲜活的意思。以清为基础的意境又可细分为两类:一是清新。如《雁荡大龙湫》有云:“莹玑跃壁青烟散,彩弹敲岩白雾稠。若值晨曦含月色,犹如梦上九天游。”诗以“莹玑跃壁”、“彩弹敲岩”来写龙湫飞瀑,比宋代楼钥“始见银河落双阙”来得新颖,因为“银河”形象是沿袭李白“疑是银河落九天”,而且楼诗过于坐实,还损害了李诗的神韵;从用喻上讲也比郁曼陀“层波乱作流星坠,散点轻如折带飘”来得别致,“流星”因“银河”而发,“折带”由“澄江静如练”而起,都难免俗套之嫌。鲜活的“莹玑跃壁”、\n“彩弹敲岩”形象,与重于“晨曦含月色”时观看瀑布油然而生的“梦上九天游”的逸致,构成了本诗清新的意境。二是清雅。如《桂枝香·送友留学》。自江淹作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别赋》之后,送别诗就很难得上高格调,即便豪迈如李白,也不免“欲行不行各尽觞”(《金陵洒肆留别》)。这首词以“艳伴蔷薇、绿追荷叶”的清丽意象,以“丹砂九转纯肝胆,铸青春、耀辉坚铁”的清高情怀,融入“下惟”、“绝编人”、“炎精”、“伯牙”等一系列典故,营造了可贵的清雅意境。 其次是雄。雄者,雄伟豪宕是也。以雄为基础的意境主要是雄壮和雄奇。 《煮汤圆》、《梵音洞》等诗,《汉宫春·校园掠影》、《桂枝香·晨读》等词,属于雄壮一境。《梵音洞》:“海天一色碧遥遥,佛宇摩崖看涌潮。脚下深沟穿骇浪,千僧讽诵响凌霄。”梵音洞为普陀名胜之一,景色大致与潮音洞相似,主要是聆听骇、浪冲穴的巨响,故释能岑作《两洞潮声》,首联云:“东望汪洋万马奔,潮回两洞撼黄昏。”张教授此诗更胜一筹:海天一碧而浑然一体,涌潮骇浪,摩崖穿沟,其响声有如千僧诵经,直干云霄。着色雄括天地,摹声威振宇宙,意境雄壮,令人心惊!《晨读》中“喜浩渺海天,六龙驰急”之景与“凌云赋就,汗青留绩”之志,足可以起懦振惰,催人扬鞭! 《独秀峰》、《到丽水杨梅园村》、《画堂春·中秋思台胞》、《风入松·登浦江仙华山》等属于雄奇一境。雄奇,顾名思义是雄伟而奇特。营造这种意境要求诗人具有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善于捕捉奇特的诗思,匠心独运,出人意表,道人所未道。请读《独秀峰》诗:“王城岂敢锁东风?天柱舒柯碧雾蒙。拾级登高惊独秀,书声漾入鹊歌中。”首句石破天惊,一语骇世;末句独出机抒,抖奇制胜!王城大部分和独秀峰,现在都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校园,诗人巧取这一人所忽视的契合点,营造了空前的意境。\n三、经济学家的文学创意 张教授的文学创作与经济学研究是互动的:“创作的诗词在增多,发表的经济学论着也在增多。”这种互动的内核,笔者称之为“文学创意”。它的具体内涵是:“吟咏诗填词引起丰富联想,激发我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心,促使创造性思维敏捷活跃……吟诗填词常用推敲方法,培养我思索问题的细致耐心,增强提炼经济学材料的考辩能力。吟诗填词必须字斟句酌,提高我经济学论文的语言表达水平,使之走向顺畅明快,简练生动。” 这些在《研究》中都有全面的反映,其中对经济学名着运用文学名着的分析和经济学论文表达的文学化较为显着。 前者是曾获盛誉的《〈资本论〉与莎士比亚戏剧》。马克思认为,莎士比亚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所以《资本论》引用最多的文学作品是莎士比亚戏剧。论文立足于马克思如何运用莎士比亚戏剧,从援用剧中人物语言阐述经济学原理、用剧中人物形象作镜子来揭露剥削者的嘴脸、以剧中内容作例证这三个主要方面,对中心问题作了精辟的论析,是一篇文采斐然的经济学论文。 后者主要是《研究》经济学论文语言表达的文学化,全书呈现出“顺畅明快,简练生动”的语言风貌。而且个别地方的表达本身就是文学语言,如“他那广阔无涯的思想力连同严密如铁的逻辑,通过洗练简洁、明快动人的表达方式,使他的文章就像中秋时节的钱江潮,滚滚向前。”妙喻连珠,自然酣畅,激情撼人,语言是多么的“文学”! 愿张教授继续高举人文关怀大旗,让经济学与文学再比翼齐飞,成就更为辉煌的人生! :\n [1]Szenberg.着名经济学家:他们的生活哲学[M].伦敦:剑桥大学出版社,1992. 张明龙.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党国英.经济学家与人文关怀[J].南风窗,2002,⑺. 2001年各地区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对比表[J].时事资料手册,2002,⑶. 冈纳·缪尔达尔.世界贫困的挑战——世界反贫困大纲[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376. 张明龙.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后记[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601.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吴讷.文章辨体序说·诸儒总论作文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蔡镇楚.中国诗话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