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 KB
  • 2022-08-09 发布

专题二 思想的经济学与科学的经济学.PPT

  • 3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二思想的经济学与科学的经济学1\n题记一:(经济学的意义)对大多数人来说,对财富的追逐,是道德改善的最主要源泉。--纳索·西尼尔2\n题记二:(思想的意义)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的思想,不论是对是错,其力量都比人们通常理解的要大的多。实际上,世界就是由这些思想统治着。――约翰·梅纳德·凯恩斯3\n斯考森说:“今天的经济学史缺少一根真理的主线,没有一致的观点,学生无法了解一个学术的粗制滥造者何时沿着峡谷和狭路前行。我的方法与此不同。我要告诉读者被称为现代经济学的新学科是如何建立的――因此书名叫做《现代经济学的历程》。这一大厦的建筑师是亚当·斯密。他的工作模型――‘天赋自由体系’――可以在他的《国富论》中找到。他开创的工作在任何意义上都是不完备的,时时需要大规模重建,但其基础是牢固的。”一.斯考森与《现代经济学的历程》4\n用标准的经济学语言说,这个基础就是经过经济学家们不断重建的新古典模型。斯考森的意思很清楚,经济学史应当沿着斯密开创的基础展开。对于新古典模型,我再引用罗伯特·索洛一句经典的话,他说:“我知道那轮盘是歪的,但这是城里惟一能玩的游戏。”5\n思想的力量就在于提出问题。从哲学分支发展而来的经济学,首先是思想的经济学、思想家的经济学,早年亦叫作“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ics),这不是出自意识形态的信条,而是要与“家庭经济学”(household economics)区分开来。二.经济学首先是思想的经济学6\n提出问题的具体方式一般有两种:其一,正面提出问题;其二,在质疑和批判中提出问题。对于研究工作来说,最困难的,是提出好的问题,有社会价值的问题。7\n斯密提出的问题1.“在《国富论》中,斯密从讨论财富开始。他提出的问题是,什么能带来‘劳动的生产能力的巨大改进’?出超?更多的金银?都不是,是高超的管理技术――‘劳动分工’。”8\n2.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使生产和交换最大化,并因而鼓励‘普遍富裕’,改进‘劳动生产能力’呢?亚当•斯密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给人们经济自由!斯密在《国富论》中通篇都在倡导‘天赋自由’原理,让人们拥有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受国家干扰的自由。”基于天赋自由原理的竞争性自由企业模型,被乔治•斯蒂格勒称为是《国富论》“皇冠上的明珠”,是“全部经济学最重要、最有实质意义的命题”。9\n3.斯密还留下了一个很大的难题。作为一位苏格兰的思想家,斯密经历了从哲学家到经济学家的变身。他的哲学代表作是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他在这本书中写道,“同情”是仁慈的、繁荣的社会的推动力。在《国富论》中,“自我利益”成了主要动力。这一明显的矛盾,被当时德国哲学家称为“斯密难题”。“但斯密自己并不认为二者之间有矛盾。他把他的两部著作看成是互相补充的,是自由社会的系统的世界观。……简言之,斯密意欲将经济学和道德行为结合起来。”现实的经济活动告诉我们,在斯密这一充满思辩的难题中,均衡是无法建立的;不加入其他因素,如法制、规则,道德行为在自我利益面前的苍白,是显而易见的。10\n萨伊在批判重商主义中提出的问题有着“法国的亚当·斯密”美誉的萨伊,通过揭露重商主义的错误,进而提出著名的“萨伊定律”。长期以来,萨伊定律被表述为: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这是凯恩斯的误读。根据萨伊本来的思想,其定律是这样的:X的供给创造了对Y的需求。显然,这两种理解是不同的。他还提出了关于企业家的猜想。萨伊认为,企业家“将经济资源从生产力较低的领域转移到生产力更高、收益更多的领域”。他们是寻找超过平均机会、承担风险的利润最大化者。11\n马克思在批判斯密的竞争性自由企业模型中建立了他的学说“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中,卡尔·马克思尝试建立一个模型来替代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这个系统的目的是利用绝对的科学规律来证明资本主义存在致命缺点,即资本主义本质上保证资本家和大工业获利,剥削工人,而且由于其危机倾向,资本主义必将无可避免地自我毁灭。”马克思在质疑和批判中建立了著名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和剩余价值学说。12\n从马克思开始,我们看到了经济学的两个分析视角:经济运行层面和社会制度层面。所谓主流经济学主要是从经济运行层面展开的。在一定程度上被主流经济学综合的新制度经济学,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不同于马克思的制度分析方法。13\n现实的不完全竞争和大萧条的长期性、严重性,从两个方面质疑了完全竞争模型“在微观层面,两位经济学家同时、独立地写出了挑战古典竞争模型的著作”,即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和罗宾逊夫人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两位经济学家都提出了这一思想:在市场上存在着从‘完全竞争’到‘完全垄断’的不同竞争水平,大部分市场条件是‘不完全的’,包含不同程度的垄断力量。张伯伦-罗宾逊的不完全竞争理论有很明确的政策含义:自由放任是有缺陷的,他不能保证资本主义的竞争条件;政府必须通过控制和反托拉斯行动进行干预,以遏制工商企业的自然的垄断趋势。”14\n凯恩斯在他的革命性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宣称,“资本主义是内在不稳定的,没有向充分就业发展的内在趋势。”但他同时反对实行经济国有化、强加价格-工资管制和对供给和需求的微观基础加以干预。政府真正需要的是控制任性的资本主义方向盘,使这驾车驶回到通往繁荣的道路上去。怎么办?不是通过大幅度削减价格和工资的古典方法,而是通过主动地实行联邦政府赤字和对公共工程进行支出的办法,扩大需求,重建信心,一旦回到正轨并达到充分就业水平,政府就不再需要实行赤字,古典模型也会恰当地起作用。15\n凯恩斯的经济思想是在否定了市场自动出清、货币中性和萨伊定律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思想的核心,就是国家在某些情况下是需要干预经济的。短期的经验事实支持了凯恩斯的观点。16\n科学在这里的涵义,就是通过一般的科学方法对思想上的某些假设进行证明和验证,从而判断其有效性和真伪。三.经济学何以成为科学的经济学17\n边际革命是标志“在19世纪最后25年以后,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的面貌发生了改变。它迅速成为一个成熟的学科,拥有自己的整套工具、系统规则以及定量分析方法。经济学家们希望曾经是神学、哲学、法学领域的政治经济学能够成为与数学、物理学的精确和逻辑性相媲美的新科学。”18\n“边际革命”源于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思想,并借助了数学从常量到变量的革命。19\n马歇尔使这次革命性改变得以实现“马歇尔做出了一个反映这场革命的重大改变,通过将他的教科书命名为《经济学原理》,他将这门学科的名字从‘政治经济学’改为‘经济学’,昭示经济学已经成为了像物理学、数学或其他精确的知识体系一样的正式科学。此外,他确认影响经济的是自然规律而非国家政策。他1890年开创性的教科书引入了供给需求曲线、数学公式,需求‘弹性’的量化量度以及其他从物理学、工程学和生物学引用的术语。”20\n科学在这里的涵义,就是通过对思想的验证得到某些发现“马歇尔的主要贡献就是将斯密的模型发展为数量化的科学。”斯密的模型即基于天赋自由原理的竞争性自由企业模型,是“牛顿式”方法的产物。然而,随着从宏大的叙事方式,转变到经济活动的内在机制,即供求、价格和成本等,以及经济运行的稳定、增长等方面,思想的洞察力显然不够了,逻辑分析(抽象力)也不够了,而是要选择恰当的模型,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经验数据的验证,有时还要据此作出实际的决策。21\n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在做证明时如何作出假定。钱颖一指出:“任何理论都要做假定,因此任何理论的成立也都会有局限条件。仅仅指出和批评已有研究中的某些假定与现实的差距是不够的,关键是看能否提出新的体系,不仅它的假定与现实更相符,而且还能解释更多的现象,并能够包涵已有理论。举一个物理学的例子:当年人们之所以接受爱因斯坦相对论,是因为它既能比牛顿力学解释更多的现象,而且还能把牛顿力学作为它的特例。”钱颖一还举了信息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两个例子,说明“在过去30年的历史中,现代经济学如何不断修改基本假定使之与现实更接近,同时修改后的理论不但能更好地解释现实,并且能够包含已有理论”。22\n第一个例子是70年代信息经济学的崛起。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原本都是假定信息是对称的。1970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克洛夫(GeorgeAkerlof)发表的关于“柠檬市场”的论文开创性地把不对称信息引入对市场的研究,带来70年代信息经济学突飞猛进的发展。有趣的是阿克洛夫在完成该文后向经济学期刊投稿,连续被四五家杂志拒绝,包括美国经济学会的《美国经济评论》、芝加哥大学的《政治经济学杂志》、欧洲的《经济研究评论》等一流经济学杂志。几经周折终在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季刊》上发表,立刻引起巨大反响,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23\n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引入不对称信息改变了不少已有的结论,但是阿克洛夫的模型是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下发展的,并将对称信息作为一种特例。而且,它的结论可以用实证方法检验。事实上,在不同市场,非对称信息的程度不同,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也不同。在对称信息假设下的理论并不是被推翻,而是被扩展和补充了。因此,非对称信息的理论被主流经济学接受并成为其一部分,为信息经济学作出奠基性贡献的阿克洛夫、史宾斯(MichaelSpence)和斯蒂格利茨一起荣获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便是明证。24\n第二个例子是90年代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economics)的起步。心理学的经验结果发现,在一些情况下人的决策与经济学的理性假定有系统性偏差。行为经济学(包括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finance))结合经济学和心理学,吸收现代心理学中的经验证据,修改经济学中某些有关人的理性的基本假定。它研究在这种修改后的理性条件下市场中人的经济行为,由此得出很多与已有的理论不同的结论,并能够解释一些令人困惑的经济现象。25\n行为经济学之所以正在逐渐被主流经济学接受,也正是因为它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并且将通常的理性假设的情况包含在其中。通常的理性假设在某些情况下是合适的,而在另一些情况下,修改后的理性假设下的理论更能解释现实。90年代,行为经济学(包括行为金融学)在理论和实证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在行为金融学方面,塞勒(RichardThaler)和施莱佛对等人的有限理性(boundedrationality)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做了很多重要的研究。26\n关于经济学科学化的争论数学、物理学的方法、模型和概念运用于很多的学科,可能在经济学中引起的争论是最为激烈和持久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实看到经济学家提出的许多问题,需要严密的数学方法对其进行推理和证明,需要可信的数据并进行数量分析和验证,才能揭示其内在关系,进而支持或修正有关论点。尤其在诸如与货币、增长等相关问题上,数学模型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当然,不考虑研究内容的数学的滥用,是反科学的。27\n中国的经济学缺乏思想家。虽然中国经济学家勇于提出各种各样的观点,却大都不能被证明,或无法证明,也经不起经验验证。四.经济学仍需回归思想性28\n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每一个学科中,都有思想、科学与技术在该学科的研究与应用中有机结合的问题思想的表达方式是提出问题、假说和猜想,科学的作用就是证明、验证这些问题、假说和猜想中是否有所发现。用以证明、验证的工具、模型就是技术。思想要有洞察力,这反映在提出的问题是否深刻,是否切中要害上。而且,无论自然科学的问题,还是社会科学的问题,都存在问题是否有社会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大小的问题,也许社会科学的问题尤甚。29\n有一对哲学命题: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完全以效率(最大化)为标准,就是工具理性;考虑公平要求,就是价值理性。特别要说明的是,对于经济学的研究来说,在不同问题的条件下,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分别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学中,工具理性往往有助于构造分析框架和参照系,价值理性则在基于效率缺失或追求社会价值时体现其作用。30\n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提出的问题往往都需要进行验证,才能知道是真问题,还是伪问题;如果是真问题,通过验证才能确知它发现了什么怎样看待经济学的技术化倾向技术化导致出现数学游戏、数字游戏,但是,经济学对于技术性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31\n思想、科学与技术在经济学教学中如何有机统一的问题钱颖一说:“在肯定数学在经济学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更需要指出:经济学不是数学……经济学的主要领域是靠经济学知识而不是数学取胜,最终是经济学想法决定一篇文章的贡献,而不是数学推导。我们不能将经济学家与数学家混同,就像我们不能把物理学家与数学家混同起来一样”,32\n更深一层的涵义是,“经济学是一门以现实中的经济行为和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因此,一方面,所有的经济学理论最终都要接受现实的检验;另一方面,新的理论的创立和旧的理论的发展也要受现实的启发。现代经济学非常重视实证分析。现代经济学的实证分析,或对已有理论的检验,或发现新的、已有理论尚不可解释的经验证据,都是以现代经济学理论为出发点和导向来进行的。这与其他的一些社会科学中的实证分析不尽相同。比如在社会学中,许多实证分析并没有一致的理论基础,像通过估计变量间的相关系数来了解事实。而现代经济学的实证分析大都是基于经济学理论的”。33\n从目前经济学课程体系的现状看,有原理的课程,即现代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思想史的课程,即经济学说史;也有技术性的课程,除了都要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外,还有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和数理经济学等。现在的问题是,技术性的课程受到了应有的重视,而思想史的课程却普遍不受重视,教师不愿开,学生不愿选。我们现在试图在原理的课程中加进一些思想史的内容,尽可能做一些弥补。3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