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8.97 KB
- 2022-08-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管理学MANAGEMENT戚安邦博士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n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n第一节管理及其应用范围一、 管理的概念和定义管理是在特定的组织内外环境约束下,为了有效地利用组织资源去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方案、组织、领导、控制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n第一节管理及其应用范围投入的资源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实现目标(效益/效果)环境\n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一、 管理的根本职能1. 方案。主要任务是制定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案。“计〞是预测和预计,“划〞是筹划和安排。2. 组织。主要任务是建立组织机构和提升组织能力。“组〞是通过分工和部门化,组建部门和层次;“织〞是有机的将这些部门构成一个整体。\n第二节管理的职能3. 领导。主要任务是选择正确的领导方式开展沟通和鼓励,以影响他人的行为为实现组织目标效劳。“领〞是指身先士卒,带着下属去努力实现组织目标,“导〞是指挥和指导。4. 控制。主要任务是:建立标准,度量实际、发现偏差和采取纠偏措施。\n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二、管理职能间的关系计划:制定目标和实现方案组织:组建机构、提升能力。领导:影响行为,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控制:制定标准、度量实际和纠正偏差\n第三节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一、管理是一门科学1.管理有自己的系统理论、方法和工具2.管理是一门经验科学,理论多数属于软逻辑。3.管理者必须学习管理理论,按照管理科学办事。\n第三节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二、 管理是一门艺术1. 管理需要廉价行事,因地因人制宜,所以有艺术性。2. 管理的对象是人、事、物,管人需要艺术性。3. 管理需要创新。4. 管理者必须学习管理的艺术性,悟出道理,积极创新。\n第四节 管理的产生与开展一、 古代的管理1.有人类社会就有了管理实践2.中国古典管理思想有许多瑰宝,孙子兵法、老子思想、孔孟之道。3.自宋朝后我们落后,西欧开展起来,尤其进入18世纪工业革命后创造了工业社会的管理。\n第四节 管理的产生与开展二、 现代管理学的开展1.20世纪20年代初形成“古典管理-科学管理学派,以泰勒等为代表。2.20世纪中期形成“人际关系—行为科学学派〞代表:梅奥,马斯罗等。3.二战以后形成管理理论丛林,包括经验学派、人际关系学派、决策学派、系统学派、权变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等。\n第四节 管理的产生与开展4.80年代企业文化理论。美国总结日本人的经验建立的。5.90年代的管理反思,再造工程,过程再造,突出企业伦理、创新等等。6.21世纪管理将朝着集成化、网络化、知识化等方向开展,工程管理、知识管理等将成为重要领域。\n第五节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要求一、 管理者的角色1.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代表组织,领导和组织成员,协调冲突等。2.决策方面的角色。在资源分配、任务分配、目标、方案等方面的决策者。3.信息联系方面的角色。信息的收集、加工、使用、发布和接收者。\n第五节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要求二、管理者的技能1.概念性技能2.人际关系技能3.技术性技能\n第五节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要求不同层次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示意图高层中层基层概念性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技术性技能\n第二章决策\n第一节 决策与决策原那么一、 决策的概念与特性1. 定义决策是决策者个人或群体旨在充分利用资源来解决问题或把握时机,识别、筛选和实施行动方案的行动。\n第一节 决策与决策原那么2. 特性1〕决策的普遍性2〕决策的时效性3〕决策应有经济合理性〔时机本钱〕4〕决策具有相互关联性〔各决策关联〕5〕决策的动态性〔初始决策、跟踪决策〕\n第一节 决策与决策原那么3、决策的限制因素理性决策有限的技术因素不完备的信息时间与成本制约可接受的方案组织的目标竞争对手信息有限有限的环境因素人的认识能力\n二、决策所面临的状态1.确定性决策P=1,掌握的信息准确、可靠、完备。2.风险性决策P<1,这是最常见的。3.不确定性P=?,缺少信息,不能预测各方案的可能结果和状态。4.努力通过信息收集向确定性转换。第一节 决策与决策原那么\n第二节决策过程决策过程图调查和搜集情报,识别存在问题和原因,确定决策目标反馈寻求、创造、制定可行方案并作简单评价。详细评价和选择决策方案实施与监督:制定实施计划,监督检查实施情况\n第二节决策过程一、调查情况收集信息〔情报〕:l收集相关的各种信息,l识别存在的问题,l诊断原因:l确定目标二、制定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l寻找和通过创造性思维创造方案。l至少要有两个以上方案,有无方案,l尽可能多个方案。l要注意克服个人偏好。l要做一定的可行性分析排除掉不可行的方案\n第二节决策过程三、评价和选择行动方案l要从收益〔好〕和本钱〔不好〕两个方面比较各个方案。l一般有三个方面的比较:可行性、有效性和满意度、方案在组织中产生的其他结果。l可行性分析又包括:技术、经济、运行、时间、资源等方面的评价。\n第二节决策过程四、实施和监督l首先要宣布和宣传决策,向下沟通。l其次要制定实施方案、分配预算、、培训下属等。l实施监督和绩效评估。l采取纠偏措施。\n第三章方案\n第一节 方案的概念一、方案的定义1. 广义的方案指编制、执行和检查等一系列方案管理工作。2.狭义的方案是指方案编制工作的结果,即方案书或方案任务书。\n二、 方案工作的特性1.首要性—首先和必要,凡事预那么立。2.普遍性—一切组织活动都需要方案。3.重要性—方案就是决策,因为要方案安排时间、任务、责任、资源分配等。第一节 方案的概念\n三、方案的作用与要求1. 作用:l 管理者进行指挥的依据,l 管理这开展实施控制的基准,l 降低未来不确定性的手段,l 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工具,l 鼓励士气的武器。第一节 方案的概念\n第二节 方案的构成与分类一、方案的构成1.目标—具体指标,2.任务—具体活动内容,3.行动方案—方针措施4.实施者—具体执行人或部门,5.步骤—组织活动阶段划分及衔接关系,6.应急措施,7.预算—人财物的具体配置方案。\n第二节 方案的构成与分类二、方案的分类1.长期方案、中期方案、短期方案。三者衔接和搭配,可采用滚动方案方法。2.战略方案、战术方案和作业方案。3.综合方案〔集成性〕、专业计划〔专业性〕和工程方案〔一次性〕。4.指令性〔具有严格约束力的方案〕和指导性方案〔参考性,可修改性的〕\n第三节 方案工作的一般程序方案工作一般程序图围绕两个根本问题:拟实现的目标和如何实现目标描述组织使命和宗旨评估当前情况制定计划目标制定应急计划估量现状和目标差距预测未来情况制定计划方案实施计划方案实施结果评估\n三、工程的集成和专项方案1. 工程的集成方案:全面性、综合性的工程整体方案。它是依据专项方案通过反复的优化和综合平衡做出的。2.工程的专项方案:它是针对工程某个方面管理做出的方案,包括:工程工期、本钱、质量、范围、资源、采购、沟通、人力资源方案等。第三节 方案工作的一般程序\n工程方案制定需要完成三个阶段的工作:项目的界定:确定项目目标,确定项目的产出物,确定项目的阶段。项目集成与专项计划制定:集成计划是总体计划,专项计划包括:时间、成本、质量、范围、采购、沟通计划等项目工作的分解:识别实现目标所需的工作和任务,确定每项工作所需资源,确定每项工作的时间安排。第三节 方案工作的一般程序\n第四章组织\n第一节组织的功能一、 组织的概念1.组织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指组织体系或组织结构,其二是指组织活动和组织管理工作。2.组织是一项管理职能,是根据方案和任务要求,将一个组织的活动进行分解和组合,并据此建立分工合作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以及提高这一体系的能力的管理活动。\n第一节组织的功能二、 组织的功能1. 分配工作〔根据目标和任务〕2. 确定权责关系〔以便指挥、协调和沟通〕〔组〕3. 构建分工合作体系〔织〕,以便形成整体和提高效率与质量。4. 组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n第一节组织的功能表层功能深层功能组织工作分配工作确定责权关系构建分工合作体系组织能力培养和提高制成组织的发展\n第二节 组织设计的根本程序组织设计的根本程序图劳动分工部门化层次划分组织协调〔分解合理〕〔组合合理〕〔权责对等〕〔全面整合〕确定许完成的工作将各项工作合成为一体分配权力与责任整合人员和工作,保证组织目标实现\n第二节 组织设计的根本程序一、劳动分工1.目标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2.分工细化程度要合理\n第二节 组织设计的根本程序二、 部门化1. 功能部门化的原那么〔按照功能划分部门:供、产、销等〕2. 过程部门化〔工艺部门化〕〔按工艺过程阶段:热加工、冷加工、装配等〕3. 产品部门化〔例如:一汽的卡车、轿车〕4. 其他:地区部门化、顾客部门化、销售渠道部门化等。\n第二节 组织设计的根本程序三、 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等级1. 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上级能够管理多少个直接向其汇报的下属。2. 有效管理幅度是划分组织管理层次的根底。管理幅度与组织层次成反比,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成正比。3. 一般越高层的领导管理幅度越小,越底层的管理者领导幅度可以越大。\n第二节 组织设计的根本程序四、 协调包括横向和纵向组织协调,协调的原那么是:1. 政令统一的原那么〔每个人都有一个直接的上级,只对其单一上级负责〕2. 命令链原那么〔从上而下的指挥命令要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3.联系针原那么〔借联系针加强组织纵横联系〕4. 委员会〔通过建立委员会发挥集体决策、平衡权力和协调的作用〕\n第三节组织中的权利和责任一、权力与责任的关系1.管理者的权力和责任是相辅相成的和统一对等的。2.职权是为了完成职责而确定的。\n第四节组织中的权利和责任二、垂直的权力关系1. 在层次结构的组织中,纵向的关系主要是垂直的权力关系。2.垂直权力关系中权力的集中与分散,集权与分权〔决策权的下放〕要合理解决。3. 垂直权力关系中指挥命令权和职能参谋权〔业务范围内的职能权力和决策的参谋建议权力的合理处理,例如,财务部门〕。\n第三节组织中的权利和责任三、 水平的权力关系1. 组织中横向的权力关系和责任关系是水平权力关系。2. 水平权力关系主要依靠:制度协调〔作业制度、经济责任制、会议制度〕,组织协调〔组织结构设计,上级主管协调,协商协调等等〕,方案协调〔从标与方案和任务安排上做好协调〕。\n第四节组织变革一、组织变革是一个有方案的过程不是随心所欲任期开展的,必须方案安排。二、 库特·卢因的观点:1.现状的解冻〔认识问题、必要性、形成变革压力,解冻〕。2.转变到新的状态〔实施变革的过程,变革领导小组---鼓励职工参与变革〕。3.重新冻结〔见变革固定,并不断强调变革的好处与成果〕。\n三、 组织变革的三部曲1.觉醒:发现组织变革的动力,营造危机感和变革压力,形成变革的气氛。2.展望:描绘组织变革的蓝图,明确变革方向。3.重建:实施组织变革,建成新的组织体系。第四节 组织变革\n影响组织变革的关键因素如以下图组织成长技术创新组织文化社会发展组织变革组织战略第四节 组织变革\n组织变革一定会碰到阻力而必须予以克服。一、 觉醒阶段1. 建立危机感和紧迫感,以克服惰性。2. 建立强有力的指挥机构,强制执行。二、 展望阶段1. 描绘美好远景。2. 充分沟通,取得信任。三、 重建阶段1. 方案并创造阶段性效果。2. 乘胜追击,扩大变革。3. 使变革制度化,持续改进。第四节 组织变革\n第四章领导\n第一节领导和领导权力一、 领导的概念1. 领导是一种管理职能,它会影响其他管理职能作用发挥,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管理行为。2. 领导是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过程。〔运用权力,正确决策和指导,影响他人行为,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3. 领导这一管理职能作用的对象是人,是一种劳心者治人的过程。\n第一节领导和领导权力二、 领导的权力来源1. 权力的含义:权力是影响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关系的一种重要力量,是领导者影响被领导者行为的力量。另外,这种力量是由于一定的依赖关系而产生的。2. 权力的来源:职位权力来源于一个人所处的职位。包括:法定权力,奖惩权力、强制权力等;个人权力是领导者自身的某些特质产生的,包括专长权,个人影响权,参与权等3. 职权可以产生“威〞的效果,个人权力可以产生“信〞的效果,二者合一可以产生“威信〞。\n第一节领导和领导权力三、影响领导效果的因素领导者素质环境特点被领导者的特点领导效果领导者行为\n第一节领导和领导权力1.领导者:领导工作的主体,本身的背景、知识、经验、能力、个性、价值观和对被领导者看法,领导方式和效率等都会影响领导效果。2.被领导者:领导工作的客体,他们的背景、成熟程度、知识、经验、技能,要求,责任心和个性等。\n第一节领导和领导权力3.领导环境:主要是组织内部的环境,但外部社会环境也有影响。领导方式必须适应环境。4. 其他:像目标是否明确、工作程序的标准化程度,组织健全程度,分工明确程度和组织规模、人际关系、组织沟通,上下级关系等都会影响领导效果。\n第二节领导理论及其研究一、领导者品质理论1.早期认为领导是天生的,不是后生的,即使有些是学习来的但是学习能力也是天生的。2.现在对于这一问题的结论仍然在争论。有人提出一系列领导品质的清单,但是没有统一的结论,那个正确,人们认为无解。\n二、领导方式理论60年代以后领导理论研究重点转到了领导方式理论的研究方面,主要有:1.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理论。施密特等认为领导方式是连续的,两种极端方式之间可分成多个不同的领导方式类型。第二节 领导理论及其研究\n命令型民主型以管理者为中心的领导以下属为中心的领导管理者自由度下属的自由度专制说服征求少多允许一完全意见参与参与定自主自主第二节 领导理论及其研究\n第三节领导理论及其研究三、 权变理论权变理论重点是依情况变化领导方式。菲德勒的权变理论〔最重要的权变理论〕。他认为有两种领导方式:面向工作的〔任务导向型〕和面向人际关系的〔人际关系型〕。\n第三节领导理论及其研究菲德勒权变理论模型组织环境非常有利中间状态非常不利上下级关系好好好好差差差差工作结构高高低低高高低低职位权力强弱强弱强弱强弱有效领导方式任务导向型人际关系型任务导向型\n第四节 改进领导效果的技巧一、时间管理1.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将时间投入到最有创造价值的工作中是根本目的2.时间是一种永远短缺、无法储存、没有弹性和替代品的资源3.尽管如此人们每天还在大量浪费时间,管理者尤其不应该\n二、 沟通1.沟通是信息从发送者到信息接收者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沟通是思想交流和信息交换的过程。2.沟通过程〔见下页图〕。第四节 改进领导效果的技巧\n沟通过程示意图想法理解反馈干扰编码传递接收解码第四节 改进领导效果的技巧\n沟通的形式1.口头沟通2. 文字沟通3. 非语言沟通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1. 使用正式沟通渠道〔按照官方组织结构关系上下左右沟通〕开展的沟通。2. 使用非正式沟通渠道〔按照非官方组织的各种渠道沟通〕开展的沟通。第四节 改进领导效果的技巧\n三、授权1.授权的实质是决策权的下放。2.这可以使高层专注于重要事情,使下层获得锻炼而不断成熟。第四节 改进领导效果的技巧\n有效授权的原那么1. 明确授权的目的和权限范围2. 努力使:职、责、权、利相当3. 正确地选择受权者4. 加强监控,建立反响机制第四节 改进领导效果的技巧\n四、鼓励行为模式:需求、动机、行为之间的关系1.人的行为由动机支配〔引发和维持〕2.人的动机由需求引起3.需求是由客观刺激引发的第四节 改进领导效果的技巧\n行为模式示意图生理或心理上的刺激需求满足状态需求欲望动机行为第四节 改进领导效果的技巧\n鼓励过程与实质1. 人的工作绩效取决于他们的能力和激励水平〔P=A*M〕2. 要激发和提高人的内在动机,使人们努力工作。3. 鼓励是促使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手段和途径。第四节 改进领导效果的技巧\n期望理论1. 鼓励力量=效用〔吸引力〕*可能性〔获得的概率〕2. 这一理论应用性较强,要一方面提高效用〔吸引满足人的需求〕,一方面设法提高可能性〔创造条件〕。第四节 改进领导效果的技巧\n期望理论过程鼓励示意图效用可能性激励力量行动行动结果满意/不满意反馈反馈第四节 改进领导效果的技巧\n公平理论1.工资报酬分配的公平合理性对于职工的积极性的影响2.相对报酬的的影响是关键3.Op/Ip=(<>)Oa/Ia第四节 改进领导效果的技巧\n强化理论1.一种行为的后果有利时行为会得到加强。不利时行为会得到削弱或消失。2.强化是一种主观意识增强,有两种,一种是正强化,一种是负强化。第四节 改进领导效果的技巧\n第五章控制\n第一节管理控制及其职能一、 管理控制的概念1.定义:管理控制是衡量和矫正工作活动,使其按照方案进行,进而确保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2.控制标准、偏差信息和纠偏措施是控制工作的三项根本要素。缺一不可。\n第一节管理控制及其职能二、管理控制的特点1.整体性。是全体成员的职责,控制的是组织的各个方面。2.动态性。随环境的变化,控制的标准和方法也需要变化。3.人为性。由人来控制和控制的主要是人。控制者的责任心和被控制者的抵触等负面影响很重要。4.目的性和手段性。目标是使组织活动处于受控状态,同时它又是提高职工能力的手段。\n第一节管理控制及其职能三、 管理控制的功能1.适应环境的变化。2.限制偏差的积累3.处理组织内部的复杂局面〔使其处于有序和受控状态〕4.降低本钱\n第二节控制工作过程管理控制过程图将实际与控制标准比较目标标准衡量实际修正标准采取纠偏措施维持现状维持现状维持现状符合?偏差可接受标准可接受原因可控\n第三节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和事后控制管理控制过程图工作之前现场控制事后控制预先控制新的工作工作结束工作之中预先控制\n第三节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和事后控制一、预先控制1.工作开始之前的控制。2.主要是对于各种影响因素的控制,包括投入资源和环境条件的控制。3.优点是可以防患于未然。但是不可能全部消除各种影响因素。\n第三节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和事后控制二、 现场控制1.也叫事中控制,具有监督和指导两方面功能。2.监督功能是发现误差并采取纠偏措施。3.指导功能是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系统控制能力。4.缺点是受人员能力制约,应用范围比较窄〔科研工程等非结构化工作不能用〕,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n第三节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和事后控制三、 事后控制1.工作结束之后的控制。2.主要是总结经验和为下一次工作做事前〔预先〕控制。3.也存在亡羊补牢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