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2.00 KB
- 2022-08-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管理学院公共平台课教学大纲管理学院编印-49-\n目录1、管理学原理2、公共管理学3、微观经济学4、宏观经济学5、统计学原理6、管理信息系统7、社会科学方法论8、组织行为学9、ERP理论与实践10、管理策划-49-\n《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开课单位管理学院适用专业管理学院6个专业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课程编号22049901课程类别(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专业必修课程学分3学分周学时数(a-b)4-0学时总学时数56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管理学原理》,是专门研究管理活动及其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作为管理学科体系的基础理论课,它是各类管理和各层次管理实践的概括和总结,提出了如何有效利用各种有限资源,达成组织目标的基本思想,以及应共同遵守的一般规律。《管理学原理》的教学目的是使学习者联系我国国情,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管理经验,熟知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管理的三个基本职能,以及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原则等,从而提高学习者的管理意识和能力,为深入学习各专门领域的管理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49-\n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明确《管理学原理》课程在管理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2、从整体上把握《管理学原理》课程体系、结构与内容;3、掌握《管理学原理》课程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原则等知识点;4、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分析案例,解决若干管理问题,把所学到的理论与管理实践相结合,进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要求至少使用三个案例)-49-\n三、教学内容第一篇导论(管理的基本理念)通过本篇的学习,使我们对“什么是管理”“为什么要管理”有一个初步了解;对本课程在整个管理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及其研究重点和内容有一个明确认识;探讨有关管理者的概念,帮助初学者立志于管理事业,明确目标,坚定信念。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管理一、管理的概念二、管理的含义三、管理的重要性四、管理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五、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第二节管理学一、管理学的性质二、管理学的地位三、管理学的内容本章要点1、管理是人类共同劳动的产物,组织是共同劳动的实体表现。充满组织的社会为管理的发展提供了载体;2、管理,即管理者依据组织内在的活动机理,对组织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从而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3、管理的有效性强调要正确无误、卓有成效地做有意义的事情。它包括效用和效率两个方面的问题;4、管理的重要性表现在两个基本方面:管理对生产力的作用和对社会进步的作用;5、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相联系的管理。它决定了管理的普遍适用性和可转移性;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等社会背景相联系的管理。它决定了管理的差异性。认识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有助于我们探索某种管理模式形成的规律;有助于借鉴成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有助于确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管理模式;6、管理的科学性,是指在管理领域应用科学方法,综合抽象出管理过程的规律、原理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它揭示管理过程的客观规律性,是管理者实践的结晶;管理的艺术性,是指在管理过程中,遵循管理规律,熟练地运用管理科学知识所采取巧妙灵活的方式、方法,达到管理效果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它体现管理者生气勃勃的创造力,受制于管理者自身的主观因素。充分认识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有助于我们反对两种倾向:一个是“经验论”,一个是“模式论”。管理科学与管理艺术的统一是管理学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方向;7、管理学是以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发展和积累的、有系统的知识和科学,具有综合性、适用性和历史性;8、管理学原理研究管理一般,是整个管理学科体系的基石,它为管理学科体系的不同门类和分支提供了基本原理,管理学的地位决定了学习管理学的必要性。9、管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管理理论的产生、发展,及主要成果;管理的基本过程;管理原理与原则等。-49-\n三、教学内容第二章管理者第一节管理者概述一、管理者的概念与含义二、管理者的作用三、管理者的工作任务与特点第二节管理者的素质一、管理者素质的概念二、管理者素质形成的内部条件三、管理者素质形成的外部条件四、管理者素质的内容第三节管理者组合一、管理者组合的必然性二、管理者组合的优越性三、管理者组合的基本内容四、管理者组合的原则本章要点1、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居于权力职位,运用自己的能力(包括利用“外脑”和现代管理手段)进行决策,对该组织的运作效果产生影响的工作者;2、管理者依照其职能特点可以分为咨询管理者、决策管理者、执行管理者和职能管理者;按照其演进过程可以分为自发(自然)式管理者、家长(家族)式管理者、天才式管理者、专家(法定理性)式管理者和专家集团式管理者;按其在指挥系统中的工作性质可以分为直线(指挥)管理者和职能(参谋)管理者;按其对管理对象的约束力可以分为直接管理者和间接管理者等;3、管理者的作用表现在:决策的主导人;组织工作绩效的主要负责人;处理各方面关系的协调者;社会发展进步的组织者;4、管理者依照其职能特点的不同,其工作任务与特点也不尽相同;5、管理者素质是指能够形成管理能力,并影响管理绩效的基本个人条件;6、管理者素质形成的内部条件主要有意志、兴趣、气质、性格、感情及智力等;管理者素质形成的外部条件主要有教育培训、职业实践、必要的引力和压力;7、管理者素质的内容包括:品质、知识、经验、能力、年龄等;8、管理者组合的必然性是由生产社会化程度决定的;9、管理者组合的优越性在于,实现管理功能放大;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发挥管理者个体素质的优势,弥补其不足;有利于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分工;是组织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保证;10、管理者组合的基本内容包括:年龄结构、性格结构、智能结构、专业结构,以及知识结构等;11、管理者组合的原则主要有:目的与目标原则、互补原则、有效性原则、权威原则、权责利统一原则等。-49-\n三、教学内容第二篇管理理论的发展(学习管理的入门)本篇依据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三个基本阶段,重点讨论西方传统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含当代管理前沿)。通过本篇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了解管理理论的发展进程和重要理论贡献。第三章古典管理理论第一节早期的管理思想与实践一、产业革命以前的管理思想与实践二、产业革命时期的管理思想与实践第二节古典管理理论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二、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三、韦伯的组织管理理论本章要点1、产业革命前的管理思想,也称为古代的管理思想萌芽,其历史背景主要是:当时社会盛行轻商,反对个人自由与成就;社会组织主要是家庭、部落、教会、军队和国家。对这些组织的管理体现了当时朴素的管理思想与管理实践。2、产业革命时期管理思想形成的背景在于生产力的变化——机器的出现取代了手工技术;生产组织的变化——工厂制度的形成变革了以工厂、作坊为主的家庭式企业。产业革命时期管理思想的特点既反映了对管理的客观需要,从许多方面对管理进行了探索,也反映了在管理理论上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3、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是和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机器的普及分不开的。传统管理理论的特点显示了对管理规律认识的提高和内容上的充实。4、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主要是:(1)作业原理,主要是关于作业标准化、定额标准化、实行有差额的计件工资制和对工人进行科学训练,使之成为一流的工人;(2)组织原理,主要内容有:设置计划部门、实行职能管理和实行例外原则。5、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是:在管理中运用科学方法,创造和发展了一系列有助于提高生产率的技术和方法;使管理思想逐步形成了理论体系,为解决管理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科学管理理论的局限性是:关于“经济人”的假设和管理上的机械模式。6、法约尔的主要贡献是以企业的整体活动为对象,对管理过程和原则从理论上进行了归纳,从学术上提高了管理科学的水平,扩大了管理的影响。它提出的管理五个职能和十四条原则在今天仍然是正确的和有意义的。7、韦伯在管理理论上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并不是指最合乎需要的,而是指组织的纯粹形态,是现代社会最合理、有效的组织形式。其原意是: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地位来管理。8、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主要有:明确的分工;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规范的人员任用;管理人员职业化;遵守规则和纪律;理性的人员关系。-49-\n三、教学内容第四章行为科学理论第一节早期的行为科学理论一、霍桑试验二、早期行为科学——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贡献第二节后期的行为科学理论一、关于人的需要、动机与激励二、关于企业的非正式组织三、关于人的个性四、关于企业的领导方式本章要点:1、行为科学,就是对企业中职工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学科,它涉及职工的需要、动机、个性、情绪、思想、特别是人群之间的关系等。它在早期叫做“人群关系”学说,1949年前后才改称为行为科学。2、早期的行为科学强调“社会人”的论述。代表人物是美国教授乔治.埃尔顿.梅奥。人群关系理论根据著名的“霍桑试验”得出三点结论:(1)职工是“社会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新的领导能力在于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来提高士气。3、后期的行为科学强调“自我实现人”的论述。对早期行为科学的三个结论,以及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发展。(1)关于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理论,主要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的“激励因素—保健因素”论;弗鲁姆的“期望激励模式”等。(2)关于人的个性问题,主要有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等。(3)关于非正式组织理论主要有卢因的“团体力学”论和布雷德福的“敏感性训练”技术。(4)关于企业中的领导方式主要有坦南鲍姆和施米特的“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理论;俄亥俄大学的“双因素”模式;利克特的管理新模式;布莱克和穆顿的管理方格法等。第五章现代管理理论第一节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一、社会系统理论二、系统管理理论三、决策理论四、经验主义学派五、权变管理理论六、管理科学学派第二节管理前沿——当代管理理论本章要点1、现代管理思想的形成是与经济国际化、产品竞争激烈和企业规模大型化等-49-\n三、教学内容社会背景相联系的。其特点是强调了人在管理中的作用;强调了系统管理和决策的地位。2、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其主要内容有:(1)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2)协作系统有三个基本要素(协作意愿、共同目标和信息联系);(3)关于权威的接受理论;(4)关于经理人员的职能。3、西蒙是决策理论的代表者,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1)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2)关于决策的过程;(3)关于决策的准则;(4)关于决策的方法。4、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卡斯特、罗森、茨威克等人。他们认为,从系统的观点考察和管理企业,有助于提高企业效率;系统方法是形成、表述和理解管理思想最有效的手段;企业是由相互联系、共同工作的各个要素(子系统)组成的系统,以便实现某些目标;一个企业系统包含一些必要的子系统,按各个子系统在系统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传感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决策系统、加工系统、控制系统、记忆或信息存储系统等。5、经验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德鲁克和戴尔等人。他们主要从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方面来研究管理。重点分析许多组织管理者的经验,然后加以概括,找出成功经验中具有共性之处,使其系统化、理论化,据此向管理者提供实际的建议。6、权变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莫尔斯和洛施等人。他们认为,在管理中要根据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7、管理科学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的伯法等人。他们认为,管理就是制定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式,并把这些模式通过电子计算机应用于管理。8、企业文化,是八十年代初期在美国兴起的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新潮,成为公认的管理学概念。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内部人们共同持有的价值标准、信念、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它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传统和风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企业成员的价值观念。企业文化之所以作用大,原因在于它体现了一种集体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甚至关系到职工的人生目的和他们所追求的最高目标,起到团结工人的“粘合剂”的作用。9、流程再造理论,也称重建理论。美国马省理工学院教授麦克尔.汉默与人合作,从大量的实例中总结出了企业改造的理论。第三篇管理过程管理活动是由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不断转化而表现的一系列有规律的运动过程。这一过程可分解为计划、组织和控制等相互交叉、周而复始的重要活动形式或职能。通过本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管理的基本过程,用以指导管理实践。第六章计划第一节概述一、计划的概念二、的重要性三、计划的特点-49-\n三、教学内容第二节计划的基本内容第三节计划的分类第四节计划的基本过程一、机会估量二、目标确定三、方案寻拟与评估四、方案选定五、拟定引申计划本章要点1、计划可从两种状态加以理解:一是静态的计划;二是动态的计划。静态的计划是动态计划的结果,它是计划工作所包含的一系列活动完成之后产生的,对未来行动方案的一种说明。动态的计划指的是一种活动,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或为从事某些工作,而拟定方案和措施的管理活动。管理的计划职能往往指的是动态的计划。2、计划的特点包括首要性、普遍性、服务性和经济性等。3、计划的重要性表现在:(1)计划是管理者指挥的依据;(2)计划是防止未来不确定性的手段;(3)计划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效益的方法;(4)计划是管理者控制的基础。4、计划的基本内容应包括:(1)组织未来的宗旨、目标;(2)实现组织目标需采取的策略、行动;(3)上述行动的先后顺序;(4)每一行动的时间范围;(5)投入哪些资源、由谁来执行这些活动?5、计划的分类方法见下表分类原则计划的种类按计划的时间界限划分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按计划制定者的层次划分战略计划施政计划作业计划按计划的对象划分综合计划局部计划项目计划按计划的范围划分政策程序方法、规则按计划的约束力划分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49-\n三、教学内容6、计划过程的基本步骤包括机会估量、目标确定、方案寻拟与评估、方案选定,以及制定引申计划等。7、现代计划方法很多,例如滚动计划法、决策树法、网络计划法、线性规划法、盈亏平衡点法、投入产出法,等等。第七章组织第一节组织概述第二节组织关系第三节组织结构第四节组织的基本过程本章要点1、组织,是以一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关系,灵活运用各种领导、激励、沟通方式,充分利用各项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有效实施计划所形成的方案,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组织的概念可以从两种状态加以理解:一是静态的组织;二是动态的组织。静态的组织可理解为一种结构,即它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规范组织成员的职位、职务或职责的组织体系。动态的组织可理解为一种活动,即设计、维持和适时变革组织内部的结构和相互关系,充分利用物质资源,有效发挥人力的管理过程。2、组织的作用主要有(1)组织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建立联系、发生作用的纽带和桥梁;(2)组织是实现预定目的的工具;(3)组织是领导者与社会发生作用的实体。3、组织关系,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设立的权责关系。与组织关系有关的问题包括集权与分权、授权、责任、直线权力与参谋权力等。4、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各类人员、各个部门的排列组合模式。组织结构的内容主有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5、横向结构主要是进行部门化,即将组织目标总任务分解,据以设立分支机构的管理过程。横向结构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分解目标任务;(2)设立职能部门。6、部门化的方式包括人数部门化、职能部门化、地区部门化、产品部门化、顾客部门化、市场部门化、工艺过程部门化等。7、纵向结构主要是设立管理层次。设立纵向结构的主要任务是授权和配置干部。8、组织形式,是组织结构的具体表现。传统的组织形式有直线制、职能制和直线—职能制;现代组织形式有事业部制、模拟分权结构、矩阵结构和委员会组织等9、组织的基本过程包括:设立任务结构、设立权力结构、领导与指挥、沟通与协调等。-49-\n三、教学内容第八章控制第一节控制概述一、控制的概念二、控制的地位三、控制的前提第二节控制的类型一、按控制活动的性质分类二、按控制点的位置分类三、按控制源分类四、按控制信息的性质分类五、按控制手段分类第三节控制的过程一、限定子系统的范围二、识别测量特性三、确定标准四、把握实绩五、衡量绩效六、诊断与调节第四节控制的内容与方法一、人员行为控制二、财务控制三、作业控制四、信息控制五、组织绩效控制第五节如何有效地实施控制一、控制的目的性二、控制的及时性三、把握控制的经济性四、坚持控制的客观性五、其他的注意问题本章要点1、控制,就是检查组织过程是否按既定的计划、标准和方法进行。若有偏差就要分析,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发出信息,以便做出改进,保证组织过程与计划方案相一致。2、控制系统通过对收到的内外信息进行分析,并同存储的计划标准相比较,可以纠正组织实施过程中的偏差,对计划的落实其保证作用,还可以为修改计划或计划的再制定提供信息。3、控制的前提有两条,一是控制要有计划,二是控制要有组织。4、控制的类型,按照控制活动的性质可以分为预防性控制和更正性控制;按照控制点的位置可以分为预先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按照控制源可以分为正式组织控制、群体控制和自我控制;按照控制信息的性质可以分为反馈控制、前馈控制和跟踪控制;按照控制手段可以分为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等。-49-\n三、教学内容5、预防性控制,是为了防止资金、时间或其它资源的损耗,避免产生错误又尽量减少今后的更正活动采取的控制措施。6、更正性控制,是当偏差出现时,使行为或实施进程返回到预先确定的或所希望的水平所采取的控制措施。7、事先控制,位于制造过程的初始端,投入与制造过程的交接点就是控制活动的关键点。它可以防止组织使用不合要求的资源,保证组织的投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达到预定的标准,在整个活动开始之前能剔除那些在制造过程中难于挽回的先天缺陷。8、过程控制,是对正在进行的活动给予指导与监督,以保证活动按规定的政策程序和方法进行。9、事后控制,位于活动过程的终点,把好这最后一关不会使错误的势态扩大,有助于保证系统外部处于正常状态。但是事后控制的致命缺陷在于整个活动已告结束,活动中出现的偏差已在系统内部造成损害,并且无法补偿。10、正式组织控制是由管理人员设计和建立起来的一些机构或规定来进行控制,如规划、预算和审计部门是正式组织控制的典型例子。11、群体控制,基于群体成员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是由非正式组织发展和维持的。群体控制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职工的行为,处理得好有利于达成组织目标;如果处理不好将会给组织带来很大危害12、反馈控制就是用过去的情况来指导现在和将来。13、前馈控制,又称为指导将来的控制,它的具体办法是不断利用最新的信息进行预测,把所期望的结果同预测的结果进行比较,采取措施使投人和实施活动与期望的结果相吻合。14、跟踪控制,跟踪控制的实质是无数反馈控制的综合,不断采取措施,不断得到反馈,不断调整和采取新的措施。15、控制的基本过程包括:(1)限定子系统的范围(2)识别测量特性(3)确定标准(4)把握实绩(5)衡量绩效(6)诊断与调节确定标准16、如何实施有效的控制(1)明确控制的目的性;(2)注意控制的及时性;(3)把握控制的经济性;(4)坚持控制的客观性等。-49-\n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1、采用多媒体技术,制作PP演示文稿;2、适当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本课程至少采用三个以上案例;3、安排课后作业、小组讨论和调研(至少3次);4、面授辅导着重讲解知识点、剖析难点。五、考试形式及评定1.考试形式由任课老师决定,特殊方式必须报学院主管批准,学校教务室备案。2.平时成绩(讨论、作业、期中考试等)占总评成绩的30~40%,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60~70%。3.成绩评定按学校要求登记存档。六、与相关课程的衔接《管理学原理》,是专门研究管理活动及其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管理学科体系的基础理论课,本课程不要求先修课程。七、参考书目(教材\教参)1、《管理学》<美>斯蒂芬.P.罗宾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3、《管理学原理》杨文士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49-\n《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开课单位管理学院适用专业管理学院6个专业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课程编号2204990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专业必修课程学分3学分周学时数(a-b)3-0学时总学时数54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经济学是管理学科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尤其是微观经济学,历来被视为其他经济学分支的理论基础。管理学院宽口径招生后,将经济学作为平台课程设置,可以使管理学项下的各专业学生全面了解微观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和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提高成本——效益意识,强化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体行为的分析能力,为以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较好的经济理论基础。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方法。2.认识和掌握微观经济学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的程序和过程,熟悉常用解决问题具体措施。3.掌握市场结构的划分理论,学会分析判断不同市场结构条件下的主体行为。4.结合案例教学,切实提高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能力,逐渐培养其经济决策能力。-49-\n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1.经济学的基本问题2.经济学基本研究方法3.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4.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及分支第二章消费者选择1.消费者偏好2.消费者均衡3.价格效应和消费者选择第三章生产者选择1.生产技术2、生产者均衡3、生产成本分析第四章市场结构分析1.完全竞争市场2.垄断市场3.不完全竞争市场第五章要素市场1.生产要素的需求2.生产要素的供给3.要素市场的均衡第六章劳动市场1.劳动市场的需求和供给2.工会与劳动结合3.教育与工资差别第七章资本市场1.资本需求2.资本供给3.资本市场均衡-49-\n三、教学内容第八章一般均衡与福利1.一般均衡分析2.福利经济学基础3.帕累托最优与福利第九章外部经济1.外部成本和外部收益2.干预性方案3.产权与科斯定理第十章政府与市场1.市场经济与市场失灵2.政府失灵3.寻租行为-49-\n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1.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原理和基本方法,在讲授基础理论的时,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实践,以提高学生应用相关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以课堂讲授文字教材为主,音像教材.案例教材分析为辅的教学方法。五、考试形式及评定1.考试形式由任课老师决定,特殊方式必须报学院主管批准,学校教务室备案。2.平时成绩(讨论、作业、期中考试等)占总评成绩的30~40%,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60~70%。3.成绩评定按学校要求登记存档。六、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和管理科学各专业的基础科学。由此而派生出许多专门学科,如:管理经济学等。另外,以微观经济学相关理论为基础而独立出来的相关专业课程也很多,如投资学、证券投资理论等。因此,微观经济学在管理科学各专业的学科位置十分重要。七、参考书目(教材\教参)1.《微观经济学》,(美)保罗·萨缪尔森著,华夏出版社,1999年9月16版2.《微观经济学》,(美)平狄克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3版3.《经济学》,(美)斯蒂格利茨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2版4.杂志,刊物有关论文。-49-\n《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开课单位管理学院适用专业管理学院6个专业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课程编号22049904课程类别(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专业必修课程学分2学分周学时数(a-b)2-0学时总学时数36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和《微观经济学》一样,《宏观经济学》是管理学院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必修的基础公共平台课,其目的是让学生初步理解经济学的总体思维逻辑,熟练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主要方法和理论,能够熟练应用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解释、评价宏观经济生活。《宏观经济学》涉及的不仅仅是我们日常经济生活相关和面对的诸如经济增长、利率、就业、通货膨胀等经济词汇,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系列模型、理论、公式和图表传授经济学的思维方法,帮助学生了解主宰经济运行规律的经济理论,为今后不同管理学科的专业学习打下比较扎实、宽广的基础。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全面了解、熟悉课程的体系、结构,对宏观经济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2)以客观、全面的态度介绍和传授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思想、主要概念、常用的方法和主流理论。(3)掌握宏观经济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不同理论流派的主要差别。(4)紧密联系实际,通过分析国内外宏观经济的实际问题,把学习融入对现实经济生活的认识和研究之中,切实提高经济学思维应用能力。(5)熟悉教材,认真备课;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全面掌握课程进度;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式。说明:“a”指课堂学时;“b”指1/2课堂相关实验实践学时-49-\n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况:1.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与研究对象2.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3.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方法论教学重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任务和研究对象。|教学要求:!1.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含义及其关注的基本经济问题。2.熟悉和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3.初步了解主要理论流派的观点。第二章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经济运作基本模型2.GNP、GDP、NI的定义3.三种核算方法:产品法、支出法、收入法4.名义与实际的GDP5.几个重要恒等式教学重点: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框架和主要方法。|教学要求:!1.掌握的几个主要国民经济核算指标GNP、GDP、NI的含义。2.熟悉三种核算方法的原理。3.理解和掌握名义与实际指标的主要差异点。4.掌握几个重要恒等式。第三章均衡的收入与产量水平的决定1。消费、消费倾向及其对均衡的收入与产量水平的影响2.储蓄、储蓄倾向及其对均衡的收入与产量水平的影响3.投资、投资乘数及其对均衡的收入与产量水平的影响4.政府购买支出、购买乘数及其对均衡的收入与产量水平的影响5.税收、税率、税收乘数及其对均衡的收入与产量水平的影响6.进出口及其乘数效应对均衡的收入与产量水平的影响教学重点:几个主要经济量对均衡收入与均衡产量水平的影响。|教学要求:!1.掌握的消费、储蓄、投资、政府购买、税收和进出口的含义2.熟练乘数原理及其公式。-49-\n三、教学内容第四章总需求与总供给1.总需求,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的变动2。总供给,长、短期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的变动3.宏观总量的短期均衡,AD-AS模型,总需求的影响,总供给的影响教学重点:AD-AS模型的前提假设、构成要素和运行机制。|教学要求:!1.掌握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含义2.熟悉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形成及变动的原理3.基本掌握总需求和总供给变化对短期均衡的冲击。第五章货币及货币理论1.货币的职能,货币的类型,货币的数量2.货币供给:货币创造机制,货币乘数,货币供给模型,3.货币需求:交易理论,资产组合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4.货币市场均衡,银行体系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教学重点:货币的功能与货币市场的均衡机制。|教学要求:!1.掌握货币的职能、类型和数量的含义。2.熟悉货币创造的原理。3.掌握影响货币供给的主要因素。4.基本掌握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以及对货币供给的作用机制。第六章IS-LM模型1。商品市场与IS曲线2.货币市场与LM曲线3.商品与货币市场的均衡,均衡利率和均衡国民收入教学重点:IS-LM模型的整体应用。|教学要求:!1.掌握模型的前提假设和目的。2.熟悉IS曲线和LM曲线的形成与变动的原理和条件。3.掌握影响商品与货币市场的均衡的几个主要及其作用机制。-49-\n三、教学内容第七章宏观经济政策的运行机制1.财政政策的种类、机制和作用2.货币政策的种类、机制和作用教学重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理。|教学要求:!1.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含义和种类。2.熟悉不同经济政策的原理。3.利用IS-LM模型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作用进行解释。4.一般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实施时的作用机理。第八章就业与失业失业的类型,失业率的衡量,失业的构成与治理教学重点:结构性失业的治理。|教学要求:!1.掌握失业的含义、三种失业类型及其原因2.熟悉的结构性失业的原理和对策第九章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的衡量,通货膨胀的种类,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与控制教学重点:通货膨胀率公式。|教学要求:!1.掌握通货膨胀的含义和社会效应。2.区分预期和非预期通货膨胀。第十章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动因(资本积累、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主要理论教学重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第十一章开放经济国际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国际收支平衡,汇率及其波动教学重点:国际收支平衡与汇率。|-49-\n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1、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同时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课后复习、及时提问。2、讲授以教材为主线,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辅以中外景资料和通俗易懂的举例。3、课堂师生互动为主,针对热点宏观经济问题展开讨论,学生课后综合训练为辅,以加深理解。4、课程教材为主,辅以各种不同版本的参考教材和报刊杂志的精彩文章。五、考试形式及评定1.考试形式由任课老师决定,特殊方式必须报学院主管批准,学校教务室备案。2.平时成绩(讨论、作业、期中考试等)占总评成绩的30~40%,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60~70%。3.成绩评定按学校要求登记存档。六、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前提课程有《管理学原理》和《微观经济学》,作为平台课程提供的是较为宽广的专业基础训练,在管理学院不同学科的专业课程体系中会有不同的程度和方向的提升和深化,如公共管理专业会有《政府经济学和公共决策》、工商管理专业的《国际贸易》、信息管理专业的《货币金融》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劳动经济学》等。七、参考书目(教材\教参)1.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宏观经济学》黄亚钧袁志刚高等教育出版社2.《经济学原理》曼昆三联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3.《经济学》斯蒂格利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报纸、杂志及互联网上有关宏观经济活动热点、难点、焦点深度报道和专题文章。-49-\n《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开课单位管理学院适用专业管理学院6个专业课程名称统计学原理课程编号22049905课程类别(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专业必修课程学分3学分周学时数(a-b)3-0学时总学时数54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统计学原理是为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也是经济管理实践与研究人员的必备知识。统计学原理研究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数据,并通过特有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表明所研究的经济社会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描述经济社会现象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反映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动规律。设置本门课程,一方面是作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如为学习专业统计和计量经济课程奠定理论和方法基础等),另一方面也为学习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的后继课程和进行社会经济问题研究提供数量分析方法。课程力求专业理论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强调打好基础,重在应用,特别是用于经济与管理领域的定性及定量分析。同时用较多的实例来说明有关理论和方法及其应用条件,并作必要的分析与评价。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全面了解统计学原理的课程结构体系;2.了解国内外统计学的历史发展;3.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4.具有统计调查的能力,能正确进行统计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5.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研究方法;6.能进行一定的推断统计和统计分析与预测;7.紧密联系实际,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49-\n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统计总论(3学时)教学目的本章目的在于从总体上认识统计学。教学要求要求一般了解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国家统计的职能、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教学内容第一节统计的涵义及发展历史第二节统计研究的特点和方法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第四节统计测定的层次教学重点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6学时)教学目的本章阐述统计调查的意义,介绍统计调查的种类、调查方案及调查方法等。教学要求一般了解统计整理的概念和内容、统计分组、分配数列及统计表等概念和内容,重点掌握统计分组的方法,在分组的基础上进行次数分配数列的编制,并学会用统计表来表示统计资料。教学内容第一节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第二节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第三节统计分组和变量数列第四节统计表教学重点统计调查、统计分组的方法和调查方案的制订。统计部门参访(3学时)第三章综合指标(9学时)教学目的对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三种基本综合指标作详细介绍。教学要求一般了解各种综合指标的概念、作用及种类;理解各种综合指标的特点和应用条件;熟练掌握各种综合指标的计算方法,能作简单分析。教学内容第一节总量指标第二节相对指标第三节平均指标第四节标志变异指标第五节综合指标的运用教学重点综合指标的计算方法。第四章时间数列(9学时)教学目的时间数列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的重要的统计分析方法。教学要求了解时间数列的概念、种类及编制原则;掌握现象发展水平指标和现象发展速度指标的计算;了解时间数列的影响因素;掌握直线趋势测定的各种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动态数列的概念和种类第二节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第三节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第四节长期趋势的研究第五节季节变动的测定教学重点发展水平指标、发展速度指标的计算方法。-49-\n三、教学内容第五章统计指数(9学时)教学目的统计指数是分析实际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统计分析工具。教学要求了解指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总指数两种形式的编制方法,并能利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教学内容第一节指数的概念及种类第二节综合指数第三节平均指数第四节指数体系和因素分析第五节指数在社会经济统计中的应用教学重点总指数编制方法、指数体系因素分析。第六章抽样调查与抽样推断(6学时)教学目的本章目的在于提供一套利用抽样资料来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方法。教学要求掌握抽样推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利用样本资料推断总体指标;重点掌握抽样误差的计算、简单随机抽样下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及简单随机抽样下样本单位数的计算。教学内容第一节抽样调查的意义及其理论依据第二节相关数理统计知识简介第三节抽样误差的研究第四节全及总体指标的推断第五节抽样方案的设计教学重点抽样推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第七章统计分析(1学时)教学目的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要求掌握统计分析的原则、步骤与方法;通过就国有资金效绩评价分析,学会运用适当的统计指标和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教学内容第一节统计分析的原理、步骤和方法第二节国有资金效绩评价分析第三节统计分析报告教学重点统计分析的原则、步骤与方法。第八章统计预测(6学时)教学目的统计预测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两种。教学要求定性预测方法中重点掌握集体经验判断法和德尔菲预测法;定量预测掌握平均(平滑)预测法、长期趋势预测法和回归分析预测法。教学内容第一节统计预测概述第二节定性预测方法第三节平均(平滑)预测法第四节回归分析预测法教学重点平均(平滑)预测法、长期趋势预测法和回归分析预测法。-49-\n三、教学内容第九章统计图(1学时)教学目的学习了解统计图的概念与制作。教学要求了解统计图的概念;学会用Excel电子表格设计统计表和统计图,并能依据统计图作简单的统计分析。教学内容第一节统计图的概念第二节条形图、平面图和立体图第三节曲线图教学重点统计图制作。第十章统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1学时)教学目的学习了解统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教学要求了解我国统计工作的组织原则;统计工作的组织、职责及国际上几种不同的统计管理体制;统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教学内容第一节统计工作的组织第二节统计工作的管理体制第三节统计人员教学重点国际上几种不同的统计管理体制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1.课程内容讲授这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教师应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熟悉掌握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文字教材为依据,精讲重难知识点问题,并作分析、归纳、学习方法提示、作业讲评。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听讲与领会。2.典型习题讲授与研讨计算练习是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在典型习题的分析讲授中,突出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导向,以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3.实践参访与报告实践参访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形式,意在通过对有关统计部门组织的参观、调研,使学生从实践层面加深对统计学的理解。教师应要求学生参访前态度积极、准备充分,参访中努力主动、认真记录,参访后1周内,以4~6人的小组为单位,集体研讨、撰写完成参访报告(题目自拟,按报告水平记入个人成绩),并在课堂上安排参访体会深刻的小组代表发表感受,与同学分享。4.作业作业是巩固和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本课程要求教材每章后的全部作业由教师在课堂上布置,学生认真完成,教师应在课堂上作适当讲评。5.课外调查实践与SEMINAR班为了更好地学习、理解统计学原理与方法,本课程安排“课外调查实践”1~2次,以4~6人的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在2~3周内完成调查报告,并在课堂上安排调查实践安排获得优秀成绩的小组代表发表成果;同时,为使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在统计学学习上获得更多的进步机会,本课程特设《统计学原理》SEMINAR班,一般由15~20人组成,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统计研究,最后完成若干篇调查研究报告。-49-\n五、考试形式及评定1.考试形式由任课老师决定,特殊方式必须报学院主管批准,学校教务室备案。2.平时成绩(讨论、作业、期中考试等)占总评成绩的30~40%,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60~70%。3.成绩评定按学校要求登记存档。六、与相关课程的衔接统计学原理是以社会学、数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为基础建立的一门独立学科,它是管理类及经贸类专业的基础课。与本课程教学相衔接的课程可分为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先修课程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宏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等;后续课程有:《计量经济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等课程。七、参考书目(教材\教参)1.建议使用教材《新编经济统计学原理》肖智明、凌玮.统计大学出版社,20012.建议辅助教材[1]《统计学教程》刘汉良.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2]《现代统计学原理》陈平等.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3]《应用统计学教程》陈光潮等.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4]《现代统计学》毛伟君等.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5]《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赵彦云.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6]《中国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49-\n《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开课单位管理学院适用专业管理学院6个专业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编号22049906课程类别(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专业必修课程学分2学分周学时数(a-b)2-0学时总学时数36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管理信息系统(MIS)是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通讯技术等多学科综合发展起来的边缘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学科,它运用经济管理理论、信息理论、系统理论、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概念和方法,融合提炼组成一套新的体系,它既具有较深和较宽的理论基础,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作为一门课程,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的任务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学、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各阶段的任务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与工具以及其它类型的信息系统等;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开发应用系统的初步能力。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学;3.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步骤、基本技术与方法;4.初步掌握应用系统开发的方法,能够编写开发过程各阶段的主要文档;5.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新技术和新进展;6.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应用。说明:“a”指课堂学时;“b”指1/2课堂相关实验实践学时-49-\n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述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以及学习这门课程的时代背景和专业要求。初步形成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开发、学科等方面的特点。本章是学习本课程的总论,重点要理清概念,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二、教学时数:共2学时三、教学内容1.1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1.2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1.3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1.4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1.5管理信息系统学科特点四、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信息时代与现代化管理的特点;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和各开发阶段的主要特点;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学科特点;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五、知识点1.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2.管理信息系统概念图、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功能结构、硬件结构。3.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第二章管理、信息和系统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进一步深入地学习管理学、信息学、系统科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为更深刻地认识管理信息系统打好基础。学习时要注意管理信息系统跨学科的特点,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学科综合性特点。二、教学时数:共2学时。三、教学内容2.1管理的定义与性质2.2主要管理科学家的论点2.3管理的组织2.4信息基础知识2.5信息生命周期的各阶段2.6系统的概念与性质2.7系统的集成-49-\n三、教学内容四、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掌握信息、管理、系统之间的关系。2.理解管理的概念及其特点;了解主要管理科学家的论点;3.理解掌握组织对信息系统的影响。4.理解信息的概念、信息基本属性、信息的价值;理解掌握信息生命周期的各段的特点;了解信息识别的方法;理解掌握信息的使用与信息系统的发展有密关系。5.理解系统的概念、特性、组成;掌握信息系统的系统的构成要素;了解系统分类与层次。6.掌握系统性能的评价基本思路;了解系统的计划与控制。7.掌握集成的概念和重要性;了解系统集成的分类;掌握系统集成策略。五、知识点管理的概念;企业过程再工程;组织的概念;信息的概念、属性、价值;信息生命周期;系统的概念、特性、组成;系统评价。第三章信息技术基础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一些基础知识;为今后在系统设计中,了解所涉及的有关信息技术的概念打好基础。二、教学时数:共2学时三、教学内容3.1计算机系统(建议学生自学)3.2计算机硬件(建议学生自学)3.3计算机软件(建议学生自学)3.4通信与网络四、教学基本要求由于大部分内容学生都在相关基础课中学习过,教师可安排学生以课外自学、交读书笔记或专题小论文的形式,完成本章节的教学指导。所有教学内容以了解和理解为主。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理解计算机的运算基础;理解诺依曼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理解数字化信息编码;理解掌握常用数制的基本运算;掌握存储估算;理解计算机程序的运行;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理解计算机软件的概念、分类;理解程序设计语言及其分类和特点;了解通信系统、通信部件及其功能、通信网络的分类与应用、通信管理等。-49-\n三、教学内容五、知识点计算机的概念;冯.诺依曼机工作原理;存储估算;软件的概念;程序设计语言;通信及通信系统。 第四章数据资源管理技术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数据组织的几种方法、文件系统的结构,理解如何组织多媒体数据;熟悉掌握数据模型、关系模式、数据库规范化等概念;能够运用实体、属性、联系等概念表述实体联系(E-R)模型;了解关系数据库的功能及数据仓库的概念,并运用组织和存储数据。为以后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打下良好的信息建模能力。二、教学时数:共4学时。三、教学内容4.1文件组织4.2数据库技术4.3数据库设计四、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数据组织的层次;掌握数据组织的相关概念;了解数据的物理储存与传送;理解文件组织形式。2.理解传统文件处理系统与数据库处理系统的异同;理解掌握数据库模型、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理解掌握数据库的二级映射的作用;理解数据库数据的存取过程。3.理解并掌握数据库设计的方法;掌握信息模型的设计与应用;掌握E-R图的绘制、转换。4.掌握数据库设计规范化设计方法;掌握1NF、2NF、3NF的应用。五、知识点数据项、记录、文件、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文件的管理观;顺序文件、索引文件、链表文件、数据库文件的概念;文件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模式、内模式、外模式的概念;实体、属性、关系、E-R模型、E-R图;数据库设计的范式理论。-49-\n三、教学内容第五章信息系统及其应用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通过信息系统将所学的概念、技术和企业的实际相联系起来,能够对信息系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了解信息系统的软、硬件如何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的,从而具体了解计算机的潜力,善于把IT技术应用于管理,为系统开发和管理打下基础。二、教学时数:共4学时。三、教学内容5.1应用系统分类5.2层次信息系统5.3职能信息系统5.4组织信息系统5.5决策信息系统四、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信息系统角色的演变;了解应用系统分类;理解应用系统多维模型;2.通过层次信息系统的案例分析,理解层次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实现特点;了解业务员信息系统、终端信息系统、主管理信息系统与实践管理的关系。3.通过职能信息系统的案例分析,理解经济管理领域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特点;了解市场信息系统、财务信息系统、生产信息系统与实践管理的关系。4.组织信息系统可安排学生自学,布置作业或安排讨论,了解这类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的特点,以及与实践管理的关系。5.理解掌握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理解传统MIS与DSS的异同;理解决策模型;了解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构成、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框架;五、知识点应用系统多维模型;业务处理周期;实时业务处理、批量业务处理;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模型;人工智能;群体决策支持系统。 第六章信息系统的规划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三种信息系统规划方法:关键成功因素法(CSF)、“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企业系统计划(BSP);以及三种信息系统规划方法的结合——CSB;并掌握进行初步的风险评价方法。本章是系统分析的前行课,要与系统分析的项目管理、需求分析工作相联系等。-49-\n三、教学内容二、教学时数:共4学时。三、教学内容6.1什么是战略规划6.2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6.3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的主要方法6.4信息系统规划与企业过程再工程6.5信息系统规划与企业形象设计6.6目标优先权和项目优先率四、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战略规划的含义、战略规划的特点;掌握战略规划的框架结构、战略规划的实现。2.理解信息系统规划的概念;理解战略规划步骤。3.掌握信息系统规划方法:关键成功因素法(CSF)、“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企业系统计划(BSP);理解三种信息系统规划方法的结合——CSB。4.理解设置目标和项目优先权的主要因素。五、知识点战略规划;信息系统规划;关键成功因素法(CSF);“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企业系统计划(BSP);CSB方法;风险评价。第七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今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基本思想和实施步骤,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并能了解现代软件工程中新开发管理方法。二、教学时数:共4学时。三、教学内容7.1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概述7.2一般公用阶段的说明7.3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7.4原型方法7.5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7.6计算机辅助开发方法-49-\n三、教学内容四、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现代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方法;理解生命周期法(瀑布模型)、生命周期模型;理解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基本原理;了解结构化开发模型;理解螺旋模型;理解原型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2.理解开发的一般公用性阶段;理解系统开发的原则;了解系统开发前的准备工作;掌握系统开发策略和开发计划;了解软件开发的统一过程。3.掌握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开发步骤,并了解其优缺点;理解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工作流。4.掌握原型法的开发方法;理解原型法工作流程、特点。5.理解掌握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6.了解计算机辅助开发方法;了解几种软件开发模型;了解CMM(软件生产能力成熟模型)。五、知识点生命周期法(瀑布模型);结构化开发模型;理解螺旋模型;原型法;面向对象法;计算机辅助开发方法;软件开发的统一过程;CMM。第八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系统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能够将现实的业务需求汇总、整理并分析出来,能够利用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数据字典等工具,表达现实业务的逻辑关系,并能够编写相关的需求分析表格、需求说明书;能够应用U/C矩阵进行系统分析设计等。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编写初步的系统分析报告。二、教学时数:共6学时。三、教学内容8.1需求分析8.2组织结构与功能8.3业务流程分析8.4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8.5功能/数据分析8.6新系统逻辑方案的建立四、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当前系统与目标系统的关系;理解系统分析的任务、内容和目的。-49-\n三、教学内容2.理解需求分析的主要内容;理解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了解软件需求分析的通信途径;了解软件开发中人际关系和技术技能的需求;掌握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和方法;理解需求分析的原则;掌握需求分析的表格制作;理解需求分析的子活动的内容;掌握需求说明书的编写。3.掌握组织结构图的应用;掌握组织/业务关系图的绘制和应用。4.掌握业务流程分析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掌握业务流程图的绘制方法;掌握调查数据的汇总分析方法;掌握数据流、数据存储、数据字典的定义方法;掌握U/C矩阵的绘制、数据正确性分析、U/C矩阵的求解。掌握系统功能划分方法。5.理解新系统逻辑方案的建立的主要内容。五、知识点需求分析;PIECES框架;业务流程分析;软件需求规格;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和方法;需求分析的表格;需求说明书的编写;组织结构图;业务流程图;U/C矩阵;系统功能划分。第九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一、学习目的与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一些初步的系统设计方法;并能够利用这些方法进一步地将系统分析的结果转换到系统设计,能够熟悉每种系统设计方法和工具的优缺点;能够熟练应用相关的系统设计原则和方法,从系统整体上实现系统分析所期望的设计目标。二、教学时数:共6学时。三、教学内容9.1系统总体设计9.2代码设计9.3数据结构和数据库设计9.4输入输出设计9.5模块功能与处理过程设计9.6系统设计报告四、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理解从系统分析的逻辑模型设计到系统设计的物理模型的设计的特点;理解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框架;理解如何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总目标;理解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49-\n三、教学内容2.理解系统总体设计的要求;掌握模块(子系统)划分的原则;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平台设计的依据、基本要求和内容;理解系统软硬件的配置的相关问题;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系统的设计的相关问题;理解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选型的主要原则;掌握系统环境的配置报告的主要内容的编写方法;理解计算机处理流程设计的相关问题。3.理解信息分类编码的重要意义;理解掌握信息分类的基本原则和常用的基本方法;理解代码的设计原则;理解并掌握代码结构中的校验位。4.理解输入设计、输入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理解原始单据、输入屏幕设计的设计原则和方法。5.理解模块功能与处理过程设计的相关问题;理解模块数量与软件成本的关系;掌握从数据流图导出结构图的方法;掌握系统设计的描述工具:HIPO图、层次模块结构图、结构化英语、决策树、判断表的使用方法。掌握变换分析的方法。6.掌握系统设计报告的内容结构和初步编写方法。五、知识点系统设计任务、特点;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框架;模块(子系统);信息分类编码;线分类法、面分类法、混合分类法;顺序码、区间码、助记码;输入设计;输出设计;出错表;结构图;HIPO图、层次模块结构图、结构化英语、决策树、判断表、流程图、伪代码;系统设计报告。第十章系统实施、管理与维护一、学习目的与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信息系统实施的内容与方法,掌握信息系统的测试方法;理解系统的评价指标,并能运用指标对信息系统的性及经济效益进行评价;能够运用网络计划法编制项目工作计划,并对计划进行控制;理解项目的质量控制指标,实现对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二、教学时数:共4学时。三、教学内容10.1系统实施10.2系统运行管理10.3信息系统评价体系四、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系统实施的主要内容、系统实施框架、系统实施成功的关键因素。2.了解程序设计与调试的基本方法和原则;理解信息系统测试的主要内容;理解软件测试与软件开发过程的关系。-49-\n三、教学内容3.理解人员培训的相关问题;理解试运行和系统切换的相关问题;理解信息系统质量的特征和指标;理解软件维护的相关问题;理解系统运行评价指标及其相关问题。五、知识点系统实施框架;程序设计与调试;白盒测试、黑盒测试;软件测试;网络计划法;系统维护;系统评价;系统转换;系统运行管理。第十一章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一、学习目的与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实践,学生能够通过课程设计,将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尽可能的应用到自己的作业中;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深对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解。具体选题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确定。二、教学时数:共10学时。三、教学内容教师选择一个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对学生进行分组(4~5人),由小组合作完成课程设计,要求限时、分工明确、工作量适中。课程设计主要如下:11.1项目规划和需求分析11.2系统分析及文档编制11.3系统设计及文档编制11.4系统原型设计11.5系统实施与评价四、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实践学生能够达到以下要求者合格。1.学生能够综合应用基本理论和方法,正确性、完整性较好;2.学生的需求分析切合实际、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遵循需求规格、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3.学生能够对整个项目进行科学的管理、评价。4.能够编写项目计划书、需求说明书、系统分析报告、系统设计报告、系统评价报告。文档结构较完整、内容切合实际。5.能够与人合作,尽力完成学生本人的任务,工作量适中,有个人见解和心得。五、知识点全课程内容在某一具体系统设计中的应用。-49-\n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本课程从内容与要求上分为基础概念、开发方法学、开发技术和开发实践培养四个层次,课程教学应该根据不同内容层次的特点和要求,采用概念、实例分析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并且注意引导学生紧跟我国信息化的发展形势,学习新的技术,提高开发应用系统的实际能力。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讲清楚基本概念的前提下,充分应用案例教学,结合基本理论进行教学。本课程的教学形式以讲授方式为主,对培养综合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环节(例如实例系统的分析与总体设计)可辅以必要的课堂讨论,并充分重视实践和文档编写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具有较丰富的开发实际MIS的经验,不断总结各种案例,根据学生情况,采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习操作等方式加强学生对MIS整体理论和应用的认识。五、考试形式及评定1.考试形式由任课老师决定,特殊方式必须报学院主管批准,学校教务室备案。2.平时成绩(讨论、作业、期中考试等)占总评成绩的30~40%,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60~70%。3.成绩评定按学校要求登记存档。六、与相关课程的衔接从技术的角度讲,本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管理领域的应用,综合运用数据结构、数据库、软件工程程序设计语言、和计算机网络等先导课程的知识,是决策支持系统、办公自动化与其它业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基础。对于管理类专业,本课程不侧重于讲解技术本身,重点在于讲清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关系、管理的革新与信息技术改造的关系、管理的需求与信息系统实现的关系。七、参考书目(教材\教参)1.《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薛成华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管理信息系统》,甘仞初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3.《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理论和方法》,葛世伦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4.《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美)斯蒂芬·哈格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49-\n《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开课单位管理学院适用专业管理学院6个专业课程名称组织行为学课程编号22049908课程类别(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专业必修课程学分3学分周学时数(a-b)3-0学时总学时数54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组织行为学大量借鉴并综合运用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成果,以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和组织成员自我实现的目标。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学院各专业学生都必须选修的基础平台课。要求学生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对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一般规律,学会运用这些原理、方法、规律分析和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后,应能够: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理论、规律性总结和经典研究结果;理解组织行为学在管理理论和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和分析现实中的组织行为学相关的现象;掌握简单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流程和操作细节;掌握简单的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方法和技巧。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组织行为学课程以多媒体形式的理论讲授为主,辅以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法,使学生了解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一般规律,认识组织中人的重要性,提高其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特别是协调个人、群体、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和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能力。-49-\n三、教学内容第1章组织行为学入门1.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领域1.2组织行为学的目标1.3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第2章个体行为的基础2.1价值观2.2态度2.3知觉2.4学习第3章人格与情绪3.1人格3.2情绪第4章基本激励理论4.1什么是激励4.2早期的激励理论4.3现代激励理论4.4不要忘记:激励理论有文化局限性!第5章个体决策5.1决策应该如何制定5.2现实中的组织里的决策是如何制定的5.3决策制定中的道德准则第6章群体行为基础6.1群体的定义及分类6.2基本的群体概念6.3群体决策第7章沟通7.1沟通的功能7.2沟通的过程7.3沟通的方向7.4常见的沟通方式7.5沟通网络7.6有效沟通的障碍7.7跨文化沟通第8章领导力与建立信任8.1什么是领导8.2特质理论8.3行为理论8.4权变理论8.5魅力型领导8.6领导中存在的问题8.7领导总是必要的吗?8.8信任与领导-49-\n第9章冲突与谈判9.1冲突的定义9.2冲突观念的变迁9.3区分功能正常与功能失调的冲突9.4冲突的过程9.5谈判10章组织结构10.1什么是组织结构10.2一般组织结构的设计10.3新型组织结构10.4为什么组织结构不同10.5组织结构和员工行为第11章组织文化11.1组织文化的定义11.2组织文化的作用11.3文化的创建和维系11.4组织文化的学习11.5组织文化的变革11.6创建一个合乎道德的文化11.6创建一个顾客反应的文化11.7精神与组织文化11.8组织文化和多元化的矛盾第12章组织变革与发展12.1变革的动力12.2变革倡导者12.3两种变革观点12.4变革的阻力12.5通过组织发展实施变革12.6当代组织变革中的问题-49-\n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知识讲授、案例讨论、量表测试、管理游戏相结合。五、考试形式及评定学期总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平时出勤情况、课堂讨论、回答提问以及课后作业等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六、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七、参考书目(教材\教参)教材:组织行为学精要(MBA教材精品译丛),(美)罗宾斯贾奇著,吴培冠高永端张璐斐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参考教材:《组织行为学》,陈春花杨忠曹洲涛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组织行为学》(中文版•第8版),(美)格里芬摩海德唐宁玉著,中国市场出版社,2010年-49-\n《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教学大纲开课单位管理学院适用专业管理学院6个专业课程名称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编号2204991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专业必修课程学分2学分周学时数(a-b)2-0学时总学时数36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基础学科,社会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效果在很大程度有赖于正确的方法论的选择。随着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广泛拓展,社会科学方法也在不断第被丰富和完善。但其基本的内容却是稳定的,包括: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逻辑基础,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社会科学研究程序和研究成果等。通过这门学科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学习和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工具和方法,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理性的价值判断能力。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全面了解课程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结构,对社会科学方法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2)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3)尝试运用不同的分析去理解和分析同样的社会科学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到研究实践中,切实提高研究能力。-49-\n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现代社会科学1,现代社会科学的发展2,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范畴3,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前言问题4,《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课程设计第二章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1,社会科学研究的动机和目的2,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的选择3,社会实践与社会科学方法的发展第三章社会科学方法的逻辑基础1,形式逻辑与辨证逻辑2,经验、灵感与思维3,归纳与演绎4,分析与综合5,抽象与具体6,类比、假说、想象及其它第四章理论分析的方法论体系1,文史哲方法论2,行为科学方法论3,自然科学方法论4,社会科学方法论-49-\n三、教学内容第五章应用分析的方法论体系1,文献分析方法2,调查方法3,技术分析方法第六章社会科学项目研究与开发1,问题识别与项目选择2,科学解释与科学定义3,研究程序的接分析4,研究计划与研究过程管理5,研究成果及其管理6,研究成果的社会化第七章理论体系的评价与创新1,理论体系创新的一般原则2,创新理论体系的途径3,理论体系的社会化4,理论体系的评价第八章社会科学与社会进步1,社会进步的动力2,社会科学对于社会进步的意义3,学者的使命-49-\n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1)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体系。(2)对一些关键术语和概念,作中英文对照,使学生更理解一些概念在国外的涵义。(3)安排学生尽可能多地运用所学习到的方法论工具从事理论研究。(4)一学期要求学生至少写一篇小论文,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5)采取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五、考试形式及评定1.考试形式由任课老师决定,特殊方式必须报学院主管批准,学校教务室备案。2.平时成绩(讨论、作业、期中考试等)占总评成绩的30~40%,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60~70%。3.成绩评定按学校要求登记存档。六、与相关课程的衔接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以众多的社会科学为基础,同时也为其他社会科学门类服务。因此在分类上与每一个重要的社会科学分支学科都有关系,如社会学方法论、政治学研究方法、管理学研究方法等。而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门课程,自然科学方法论也应该为学生所了解。七、参考书目(教材\教参)1.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2.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华夏出版社,1999。3.孔德:《论实证精神》,商务印书馆,1995。4.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0。5.刘建能:《科学方法论新探》,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49-\n《管理策划》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18其中:实验课8学时学分:1先修课程:管理类课程教材:指导书参考教材:自编课程性质:管理学院学生必修课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学习实践,加深对将所学知识理解,并融会贯通应用。课程简介:该课程是管理学院学生在毕业论文前的一项全方位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根据所学专业特点设定,意在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问题对接,通过教师导引以及案例分析,将管理专业知识化解为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案,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方法:课程设计、组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请进来走出去,活学活用。特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导引与自主学习并重。难点:课程组织难度较大,沟通成本高。教学内容:一、了解管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体系、层次;二、设计课程流程,编排自主学习工作小组,讨论所提及的具体问题;三、掌握创业策划、营销策划、系统设计等基本方法与流程;-49-\n四、根据自己所学专业知识撰写具体项目策划书。1.策划分组实施(1)每组3-5人,注明个人工作部分;(2)策划书一般不少于一万字;(3)优秀作品评奖并装订成册。2.第9周提交任课教师学时分配:章节主要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备注讲授实验讨论习题小计第一部分课程诠释4第二部分课程专题报告6第三部分课程策划8考试与成绩评定方式:以授课(课堂讨论、小组作业)成绩占30%,期末策划书占70%为期末试卷评定成绩。-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