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8.18 KB
  • 2022-08-11 发布

情感语言学一个值得关注的语言学领域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07年第3期俄语语言文学研究2007,№3总第17期RussianLanguageandLiteratureStudiesSerial№17情感语言学:一个值得关注的语言学领域刘娟(黑龙江大学,哈尔滨150080;长春大学,长春130022)提要: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的情感语言学是多门学科共同探索的结果,在这一领域俄罗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研究历史悠久,研究层面全面,系统性强,研究方法科学,理论基础研究深入。本文拟对国外(主要是俄罗斯)情感语言学的学科背景、发展历程及研究内容进行纵览分析,希望借它山之石以攻玉,能给国内语言学的研究带来一点启示。关键词:情感语言学;学科背景;发展历程;研究内容中图分类号:H0-06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的情感语言学(эмотология)在国外(尤其是俄罗斯)就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它自成体系,研究人员众多,在国外语言学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相比之下,这一领域我国的研究相对滞后。本文拟对国外(主要是俄罗斯)情感语言学的学科背景、发展历程及研究内容等问题作一简单纵览分析,以期待对国内语言学的研究有所启示。二、情感定义之界定及情感语言学的学科背景情感是人类独有的一种复杂心理活动,大到对真理的追求,小到日常行为,我们时刻感受到情感的支配。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情感能力同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一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何谓情感?对情感的定义有狭义与广义的理解。广义上的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包含情绪(王雁2002:223)。情感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远的哲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理论背景,它是众多学科探索的对象。追本溯源,情感研究最初发轫于哲学领域。西方早期的情感研究始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个时期。他们是情绪理性主义理论的奠基人。亚里士多德是最早试图对作为一般概念的“情感”进行定义的。他所用的词是παθοS,即给事物带来变化或使遭受痛苦的东西,它同人身体的运动分不开的,特别是指引起痛苦感的运动、激动或冲动,从而带有“心灵的疾病”之意,蕴含了后来心理学所谓的情绪(emotion)和激情(passion)的涵义(庞学铨2000:69)。笛卡尔的《论心灵的各种情感》被公认为近代西方系统论述情感的第一部著作。他提出了六种原始情绪:惊奇、爱悦、憎恶、欲望、欢乐、悲哀。对情感语言学影响最大的当属人本主义思潮。人本主义源起于哲学领域,肇始于19世纪中期,发展于20世纪,它把人的问题当作哲学的核心问题,强调人最根本的东西是人的情感和欲望,一切应该从人本身出发来研究人的本质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47\n人本主义思想对情感语言学的兴起提供了充分理据。到目前为止,对人的情感问题研究得较为系统的首推心理学。在心理学早期的历史上,对其影响最大的是哲学、生物学与生理学。心理学研究情感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的概念与范畴:从1884/1885年美国心理学之父詹姆斯与丹麦心理学家兰格提出的“情绪外周说”到1927/1934年坎农与巴德提出的“情绪中枢说”,都是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解释情感活动。近一个世纪来,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尤其是邻近科学(神经心理学和脑解剖学)的最新成果为探讨人的情感问题提供了新的背景资料。从阿诺德的“情绪—兴奋学说”、弗里兹·海德的“归属学说”,到沙赫特和辛格的“三因素理论”,都强调的是情感中的认知因素。这样,在心理因素与认知因素的切入点上来探讨情感问题,使情感理论研究真正走上了科学的道路(参见M.艾森克2000)。此外,情感语言学的产生也是符合当代语言学发展的总趋势:由单一研究转向多元研究,由结构研究转向认知,由分析转向综合,由模糊转向精确(王铭玉1999:4-8)。人类的情感问题也是美学、文学、伦理学、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教育学、医学、新闻学等许许多多学科关注的对象。甚至计算机技术科学也开始研究人的情感问题,美国MIT大学多媒体实验室Picard教授在情感计算中情感识别方面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可以说,众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为情感语言学的产生、发展和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背景资料,尤其是社会科学的心理学、认知学、心理语言学等新学科的发展对情感语言学的形成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三、国外情感语言学的发展历程把情感引入语言学一直是许多语言学家感兴趣的问题。一提到情感语言学的起源,我们不能不提到几位语言大师。早在1909年的《法语风格学纲要》中CharlesBally指出,风格学的研究对象应为言语对情感的表达和言语对感情的作用(骈宇骞王铁柱1999:91)。C.Bally所研究的风格学是一门严格的科学,是研究语言集团共有的表达感情的手段(李彦福1996:510)。洪堡特曾说过,任何思维,哪怕是最纯粹的思维,都必须借助感性生活的一般形式进行,只有在这类形式中,我们才能领会并牢牢把握住思维(姚小平译著2001:1);语言是(人这一)有机体在感性和精神生活中的直接体现(同上13);任何语言的任何一要素都带有感性特征的痕迹(同上30)。情感语言学在俄罗斯的源起与А.А.Потебня等语言学家是分不开的。他们研究的主要是情感称名基础上的指物联想的显现,但没有关注具体使用过程中情感称名的客观信息(Бурякова1979:47)。随后在20世纪上半叶,Ф.Ф.Фортунатов,А.М.Пешковский,А.А.Шахматова等人相继提出“内部心理状态动词”的概念,他们关注的是情感谓词的范畴语义。20世纪60-70年代,语言学家开始把情感词汇看作独立的一类词,这类词与其它词汇在意义、表达形式、功能特征等方面存在着差异。Л.Н.Иорданская在1970年提出划分描写情感的特征,这主要包括情感的强度(интенсивностьчувства)、情感的原因(причиначувства)、情感的后果(следствиечувства)等(参见Иорданская1970)。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语言学家开始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人类情感,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weliveby)(1980)一书中首次运用隐喻来研究情感领域。他们指出,情感通常都不能直接表达,但通常与某些事物相似。因此,可以通过语言中情感概念化的隐喻过程来研究情感。为此,他们提出源域(sourcedomain)与目标域(targetdomain)的概念。同期,A.Ortony,A.Collins等学者开始研究情感的认知结构。1987年8月10日至15日民主德国召开的第14届国际语言学家大会对情感语言学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在题为“篇章语言学:篇章在交互作用中的展开”的第五次全体48\n会议上,来自捷克的语言学家F.Danes所作的报告“对话语交互作用中的认知与情感的初步考察”(Cognitionandemotionindiscourseinteraction:Apreliminarysurveyofthefield)引起了与会者的积极反响(参见陈平1995)。在对比认知与情感时,F.Danes指出:“认知引起了情感,因为认知本身具备情感;而情感影响认知,因为情感深入到人的智慧、个人、社会经验的所有层面。认知与情感在个性结构上密切联系,因为认知过程伴随着情感,情感在认知过程中变得有意义”(转引自Шаховский1995а:5)。根据大会的决定,“语言与情感”问题被定为语言学五大研究领域之一,这一事实促使俄罗斯与西方语言学者开始把情感的语言表达和交际置于自己研究议题的中心。随后,研究语言与情感的数百个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大量的文章和专著不断涌现。1991年在联邦德国杜塞尔多夫的Anglistentag上发表了35篇文章,其中18篇文章涉及的是情感语言、情感词汇、情感句法和众多的情感言语与非言语表示的跨文化特点等问题(转引自Шаховский1995а:4)。“语言中的情感”在俄罗斯成为博士论文(Бабенко,Воркачев,Сакиева,Нушикян,Малинович,Харченко,Жельвис,Болотов,Скляревская,Лукьянова,Фомина,Шаховский等)、副博士论文(Красавский,Быдина,Водяха,Графова,Ягубова,Долгих,Квасюк,семейко,Чесноков,Намталишвили,Трофимова等)和词汇学理论与实践(АпресянЮ.Д.,АпресянВ.Ю.)积极探讨的对象(Шаховский1995а:4-5)。1995年在俄罗斯出版了论文集《语言与情感》(Языкиэмоции),共收录了27篇论文,分三大议题,分别探讨了情感语言理论的共同问题、情感称名情感的表现力与描写、篇章中的情感。在该书中,ШаховскийВ.И.首次提出了情感语言学(эмотология)这一术语,标志着情感语言学已正式形成。21世纪初情感语言学的研究在俄罗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无论从研究人员的数量、发表文章与出版物的数量,还是研究议题的深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从90年代兴起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概念对比分析和从80年代兴起的篇章学研究都属于情感语言学的研究视角,情感概念与情感语篇分析迅速成为研究的热点。2004年3月在莫斯科国立大学召开了第二届国际俄语研究者大会。大会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是“情感在生活与语言中”。同年10月在莫斯科举行了题为“情感在语言与言语中”(Эмоциивязыкеиречи)的国际学术会议,大会分为四个分会:“作为言语与社会活动的情感”,“语法中情感的表达”,“语言世界图景中的情感”,“称名的评价情感维度及其在书面语形成中的作用”,分别探讨了情感词汇的语义与词汇描写,书面与口头篇章中的合理性与情感性,表现力的表达手段(词汇、构词、语法、语调、手势、面部表情),情感与言语行为等问题。此次大会较全面地反应了俄罗斯及欧美国家情感语言学研究的现状,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情感语言学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发展动向。至此,情感语言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1.20世纪初—50年代,这是情感语言学的萌芽阶段,它的研究与语法学的研究交织在一起;2.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情感语言学的起步阶段,主要研究情感的意义描写;3.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期,情感语言学的形成阶段,这一阶段的研究以情感隐喻、功能语义为主;4.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情感语言学的蓬勃发展阶段,主要研究对象是情感概念、情感语篇等。四、情感语言学的研究内容情感能以自然语言的方式来表达、概括和储存。因此,它可以视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鉴于此,ШаховскийВ.И认为情感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固定于语言中情感知识的言语化、蓄积、结构化(Шаховский2001:13)。它的研究方向包括:1.情感称名、描述和表达的手段;2.情感语义属性(эмотивность)与评价、表现力、情态等范畴的相互关系;3.情感语义潜义与语言单位的等价;4.情感现实化的语境;5.情感表达言语手段与非言语手段的相互关系;6.情感语义手段的修辞差异;7.情感的词典诠释;8.情感的对比研究;9.情感的实用角度(Шаховский1995б:13)。49\n自从1970年А.А.Ленотьев院士指出,俄罗斯缺少言语情感方面的语言学理论之后,俄罗斯语言学界与心理学界开始加强这方面的研究(Шаховский1995а:10)。研究首先从术语情感语义属性(эмотивность)入手。情感语义属性的定义,我们赞成В.Н.Телия的意见:“情感语义属性在内容上有一种感情关系(чувство-отношение),这种关系具有意向(иллокутивнаясила),即能感染受话人,在交际成功时能引出一定的取效效应(перлокутивныйэффект)。两类主观情态关系(评价关系和情感关系)的形成,无论是对称名本身还是对包含这两类关系的表述,都赋予表现力”(转引自李元厚1999:88)。此外,研究者探讨了情感语义属性与情感性(эмоциональность)的相互关系(Квасюк,Телия,Мягкова),情感语义属性与评价、表现力的区别(Харченко,Шадрин,Вольф),情感与联想的相互关系(Бабенко,Гальперин)。此外,学者们运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语言层面和言语两方面来研究情感语义属性的表达。例如,通过情感情景与情感场景来描写情感(Wierzbicka,Иорданская),情感语音(Жинкин,Златоустова),情感词法(Вайгла,Кожина,Шмилёв),情感词汇(Шаховский,Бабенко,Фомина),情感句法(Золотова,Вольф,Всеволодова),情感语义(Шаховский,Цейтлин),情感表达的非语言手段(Шаховский,Музычук)等。情感语义具有储存民族文化信息的功能,它与文化息息相关,只有了解该民族的心理特征、价值取向、传统文化、历史地理、表达习惯等,才能了解该民族的情感语义属性。而且情感语义属性的民族文化特点只有在双语或多语的对比中才能折射出来。语言中的情感现象通常是在词汇学范畴内进行研究的。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有Л.Б.Бабенко,ШаховскийВ.И等人。Л.Б.Бабенко详细描写了俄语中基本情感意义实现的词汇手段。她认为,情感词汇包括лексикаэмоций和эмоциональнаялексика。前者是指关于情感概念这类词的逻辑-指物意义,也就是词的称名功能,例如:страх,радость,гнев等这类词。后者是指所有情感修饰词,这类词往往带有情感背景,亦指词的表现力与语用功能,例如:окаменетьсердцем,медовыеречи,огоньлюбви等)(参见Бабенко,1990)。Шаховский在俄罗斯首次从词汇层面对情感语义属性进行划分(参见Шаховский,1987),并把情感词汇分为:1.情感意义词(слова-аффективы),例如:感叹词、谩骂语等;2.情感伴随词(коннотативы),例如:Родина,родители,пьяница等能引起肯定与否定的情感伴随意义的词;3.情感潜义词(потенциальныеэмотивы),这类词本身是具有中性意义,但在具体情感语境中获得偶然的情感意义。例如,“подарок”一词与某篇小说主人公时常望着心爱人送给自己的“подарок”作比较,后者就是情感潜义词,这情感意义只有通过语句才能体现出来(参见陈勇2003:39-43)。情感词汇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对它的研究通常和语言中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传统等问题联系在一起(Wierzbicka,Степанов,Апресян,Фомина,Бабенко)。一般认为,词汇语义由指物与联想两大部分构成,但ШаховскийВ.И指出词汇语义的三成素论,即“逻辑-指物+情感+功能修辞”(Шаховский1987:85-86)。因此,情感在词汇语义范畴就能表达出来,在研究词汇语义现象的平面上可以折射出语言的情感语义属性。Е.Ю.Мягкова把情感称名与情感状态称名的词典释义作为自己的研究中心,她采用语言学中传统的文献分析法与现代心理学的科学实验法,在综合分析详解词典释义、实验与联想词汇库的材料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在每类情感内部具体名称的排列是根据它所表示的情感符号和程度,或情感状态的力量而定。尽管情感类别之间互相交错,而且每组内的情感可能实现变体,但它们在结构本质上确定了情感世界图景和民族文化特征(参见Мягкова1990)。情感语篇(эмотивныйтекст)这一概念是由Шаховский提出的。他认为,客观上存在着反映和适应情感行为的情感类型语篇。研究情感语篇也就是研究它的:1.具有不同语言层次的(词素的、词的、语义的、特殊用语的、句子的、结构的、韵律的)语言情感标志;2.具有准语言的(情感动作和声响词等)情感标志;3.非语言情感标志(情感的情景和预测,其中包括讲话中交流情感的意图、地位和趋向);4.其它一些特征,如:破句、单核情感感叹句、情感框架、情感开句、情感意味和警句的结合,声音加色等(Шаховский1998:2)。50\n情感概念分析(анализэмоциональныхконцептов)是情感语言学近期的研究热点。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者有一批人(Вильмс,Воркачев,Дорофеева,Красавский,Леонтьев,Шаховский等)。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情感概念(страх,радость,гнев,любовь,печаль,грусть等)在单语、双语、多语语言文化中进行分析,使每个民族的情感世界图景跃然于纸上。正如Шаховский指出的:民族情感概念既存在平行现象,也有对立现象。……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都体现在文化概念(культурныеконцепты)中,文化概念给语言意识、心智风格以理据,文化概念可以称为民族心智(Шаховский1996:85)。语言学家洪堡特曾说过:“每一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那么,语言正是通过情感文化概念之棱镜来包装着这独特的情感世界观。五、结语通过对国外情感语言学(主要是俄罗斯)的发展历程及研究内容的概述分析,我们发现,俄罗斯学者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研究历史悠久,研究层面全,体系性强,研究方法科学,理论基础研究深入。然而在我国“对于情感用法的研究,在语言学领域历来是被疏忽了的”(刘大为1985:55)。因此,借它山之石以攻玉,博采国外情感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给国内语言学的研究以某点启示,乃是本文写作的主旨。参考文献[1]БабенкоЛ.Г.1990Русскаяэмотивнаялексикакакфункциональнаясистема.Дис.д-рафилол.наук,–Свердловск.[2]БуряковМ.А.1979Квопросуобэмоцияхисредствахвыражения[J]∥«Вопросыязыкознания»,№3.[3]ИорданскаяЛ.Н.1970Попыткалексикографическоготолкованиягруппырусскихсловсозначениемчувства[A].∥«Машинныйпереводиприкладнаялингвистика»,Вып.13.[4]МягковаЕ.Ю.1990Эмоциональнаянагрузкаслова:опытпсихо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огоисследования.[M].Воронеж,изд-воВорГУ.[5]ШаховскийВ.И.1987Категоризацияэмоцийвлексико-семантическойсистемеязыка[M].Воронеж,изд-воВорГУ.[6]ШаховскийВ.И.1995аОлингвистикеэмоций[A].∥Языкиэмоции[C].Волгоград,Перемена.[7]ШаховскийВ.И.1995бКтеоретическойиприкладнойлингвистикеэмоций[A].∥«ФилологияPhilologiса»,№7.[8]ШаховскийВ.И.1996Эмоциональныекультурныеконцепты:параллелииконтрасты[A].∥Языковаяличность[C].Волгоград—Архангельск,Перемена.[9]ШаховскийВ.И.2001Когнитивныересурсыэмоциональнойязыковойличности[A].∥Языковаяличность:проблемыкогницииикоммуникации[C].Волгоград,Колледж.[10]ШаховскийВ.И.,叶江译1998情感语篇:问题与回答[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11Lakoff,Johnson1980Metaphorsweliveby.Chicago;London.[12]M.艾森克2000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下册)[M],阎巩固译张厚粲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3]陈平1991现代语言学研究:理论·方法与事实[M],重庆:重庆出版社。[14]陈勇2003情感语义及其民族文化特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第5期。[15]庞学铨2000新现象学的情感理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5期。[16]李彦福1996《国外语言学通观》[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7]洪堡特2001《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M],姚小平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8]李元厚1999情感语义和俄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J],外语学刊,第2期。51\n[19]刘大为1985论语言的情感表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第6期。[20]骈宇骞王铁柱主编1999《语言文字词典》[Z],北京:学苑出版社。[21]王铭玉1999二十一世纪语言学的八大发展趋势(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4期。[22]王雁主编2002《普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EmotionalLinguistics:AFieldtoBeFocusedLIUJuan(HeilongjiangUniversity,Harbin150080,China;ChangChunUniversity,ChangChun130022,China)Abstract:Emotionallinguisticsisestablishedin1990s,whichistheachivementsbymanydisciplinestudies.Inparticular,Russianhasmadegreataccomplishmentsinthisfieldforitslongresearch,itsanalyticalstudy,itscomplexinsystem,itsmethodanditsbasictheories.Basedonthediachronicstudyofitsdisciplinebackground,deveopment,andcontents,wehopethepaperwoulddrawmoreattentionsonthisfeildandthrowlightonrelatedstudyofliguisticsathome.Keywords:emotionalliguistics;disciplinebackground;deveoplment;contents收稿日期:2007-03-27基金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概念分析理论与语言文化差异研究—俄汉情感概念对比分析(教外司留【2007】24号)。作者简介:刘娟(1971-),女,黑龙江大学外国文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长春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对比语言学、语言学理论。[责任编辑:薛恩奎]5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