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课件 47页

  • 1.17 MB
  • 2022-08-11 发布

认知语言学课件

  • 4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认知语言学\n认知语言学一学科背景--学科性质--哲学基础--主要研究内容--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研究方法二主要内容--意象和意象图式---图形和背景---隐喻和转喻---有界和无界三主要流派--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Framesemantics)--Langacker的认知语法(CognitiveGrammar)--Lakoff等人的认知语义学(CognitiveSemantics)四与结构主义的对比五评价及阅读书目\n一认知语言学学科背景1--学科背景2--学科性质3--哲学基础4--主要研究内容5--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6--研究方法7--研究概况\n认知语言学的背景人类生活在三个庞大的世界当中:客观世界、认知世界和语言世界。语言一方面是认知世界的符号特征,另一方面还是认知的产物。语言世界和认知世界之间呈现出相互渗透、彼此对立的关系。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系列反映认知语言学观点,如探讨类似范畴化、原形性等问题的论文首先是发表在心理学杂志上。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新的解释语言现象的方法,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得到蓬勃发展,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末形成为一个成熟的新兴的语言学流派,其标志是:1989年春,由R·Dirven组织在德国杜伊斯堡举行了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并在会后于1990年出版了《认知语言学》杂志,成立了国际认知语言学学会,并由德国的MoutondeGruyter出版社出版认知语言学研究系列丛书。其哲学基础和理论主张与结构主义相对立.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可使我们更深刻地分析许多语言现象,更好地了解语言的本质。\n认知语言学的学科性质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和语言科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兴边缘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人类认知与语言的关系。认知科学和语言科学的关系问题是认知语言学的基本问题和首要问题。认知:所谓认知,人感知世界和对世界万物形成概念的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验,认知语言学就是以此为基础的语言研究。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是一个以我们对世界的经验以及我们感知这个世界并将其概念化的方法、策略作为基础和依据进行语言研究的语言学学派。\n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是一种“身心合一”或“心寓于身”(embodiment)的认知观。心智和思维产生于人跟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在这个相互作用中,人们通过自己的身体获得经验,这种经验也可以说是体验。认知语言学认为抽象的心智活动不能脱离身体经验和形体。认知结构和身体经验密切相关,并以感知、动觉、经验为基础;思维具有想象性。概念要么来源于经验,要么通过隐喻、转喻和意象发展而来。思维具有完形性和整体性,语言符号不是直接对应于客观世界,而是与概念结构保持一致。\n经验联想主义心理学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一经验联想主义心理学源于17世纪英国的霍布斯、罗克等人,于18世纪在休漠等人的补充完善后,进入其繁盛期。经验联想主义心理学强调知识来源的两个重要途径,一是经验:他们反对笛卡儿的天赋论,重视感觉经验,认为一切知识应由感觉开始,一切知识皆来自经验。经验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外部感觉或外部经验,这类经验的来源是外界事物作用感官产生的感觉,如色、香、味、形状。另一类是内部感觉,它的来源是心理活动本身,如感觉、记忆、思维等。\n经验联想主义心理学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二二是联想:经验联想主义心理学者认为每回感觉过程发生之后,都留下残余的运动,这个残余运动就是想象(imagination)或联想。他们还区分了两类联想:一种是无指导的,无计划的,非恒久的自由联想;另一类是有欲望或计划节制的控制联想。休漠还对联想作了进一步观察,认为联想有两种含义:一是由若干简单观念联合成复杂观念。例如:桔子由颜色(红)、气味(香)、形状(网)等简单观念联合而成;二是由各个观念之间的吸力引起的动作联合。联想就是靠这种吸力,正是由于各类观念之间有这种吸力才能联合成复杂观念。\n经验联想主义心理学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三受休谟经验观和联想观的影响,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在对世界体验的基础上经过认知加工逐步形成的。并且认为认知过程始于互动性的感知体验(如感知环境、移动身体、发出动力)等,逐步形成意象图式(Imageschema)。认知语言学最重要的两大原则:心智的体验性和思维的隐喻性(也源于经验联想主义心理学)。心智的体验性认为:我们的范畴、概念、推理都是基于实践性的体验,它们是身体与客观外界互动并产生的,并不是外部现实客观的,镜像的反映。\n语言的经验观认知语言学有三个研究取向,分别是,1)语言的经验观;2)语言的突显观;3)语言的框架和注意观。语言的经验观(experientialistview)经验观建立在心理学对范畴化过程的研究以及对类典型效应的揭示上,认为语言学研究应该走一条符合实际,更具实验性质的道路,而不应该仅仅依靠逻辑推理或自省式思维来划定语法规则、提出客观定义。比如,通过实验或直接面谈请语言使用者描述他们在说出或理解一个词语或句子时的脑中所想。这时,语言使用者的描述中会体现出许多经验性的、非客观的意义,这为我们研究词或句子的意义提供了丰富而真实自然的画面。持经验观的认知语言学家还认为,人们的日常语言中储存了大量有关世界的经验信息,这些信息也可以反过来从人们的日常会话中分离出来。当然,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透过语言表面的逻辑结构,重点分析修辞语言,尤其是隐喻转喻等。所以,隐喻和转喻实际上成为除实验或面谈以外的另一个语料来源。因此,这一派学者认为,隐喻或转喻的本质是将人们对熟知的物体或事件的经验转移到人们知之甚少的抽象范畴,譬如情感、时间上。总之,隐喻或转喻不再是一种装饰性的语言技巧,而是一种有效认识抽象范畴的工具。例如,Ourcarhasbrokendown这个看似直白的句子,实际上蕴涵着一个隐喻:“foracartostopfunctioningproperlyistobreakdown”。这一隐喻将房屋的坍塌(breakdown)这种较直观的经验投射到car上,从而帮助人们理解小轿车的发动机停止了运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n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对认知语言学的影响格式塔心理学还提出一些形成一个良好的格式塔的组织原则:图形与背景原则,相似性原则,接近原则,突显原则等。认知语言学认为词或概念是以典型即最佳实例的形式贮存在人的头脑中的,这一典型或最佳实例即原型。人们是从能最好地理解一个概念的实例来理解概念的。受完形心理学的影响,认知语言学反对结构主义将词的意义分解为若干语义特征的做法,认为词的意义不能完全用一组语义特征来说明,语义范畴也不能用一套必要充分条件来界定。\n认知心理学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认知语言学从认知心理学吸取了三个有益成份:①相互作用论;②图式理论;③外部动作内化。皮亚杰的理论属于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理论,强调认知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从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和语义观中可以窥见皮亚杰这种思想的影子。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通过认知主体在对客观世界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认知加工逐步形成的,是主客观互动的结果。认知语言学的语义观既不是只注重客观世界的机械外在语义观,也不是脱离现实的纯心智的内在观,而是在强调客观世界对人类意义形成的基础作用的同时,重视人的主体认知的作用,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语义观。\n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自然语言范畴化的结构特点,如词汇和语素的原型性。2.语言组织的功能原则,象似性、自然性、任意性。3.句法与语义之间的关系与概念分界,语义的表征和句法的认知组织原则。4.语用的经验基础和交际背景,语言行为的认知意义。5.语篇模式的认知表征,文本表征的认知模式。6.语言演化的认知基础和文化因素。7.语言普遍性和特异性类型学的认知根源。\n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一1.定性方法定性研究属于描述性研究,侧重于对语言现象和认知现象的一般特征或表现形式作出一般的描写或说明。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许多具有探索性质的研究都属于定性方法的研究,这是因为语言学家对某个问题的研究首先端于对某个语言现象的描写和说明,然后通过推理和猜想对该现象背后的原因或该现象有关的因素进行解释和分析。2.定量方法语言分析法无论讨论什么问题,采用什么方法,语言学家都必须从具体的语言素材入手,收集语料或语言数据,因此这一方法对于语言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n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二2)内省法内省法主要凭借研究人员的语言直觉、学术经验和普通常识对某些特殊的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进行分析和解释。语言学家或者提出某个假设,或者构拟一个框架,或者提出质疑。从方法论角度看,不管是提出假设,还是理论框架,以内省法研究语言的学者都是参照既有的研究文献或者语言资料来从事自己的研究的。3)语言比较和对比法认知型的语言比较和对比研究试图解释不同语言的基本观念系统的异同之处,其基本观点是语义依存于文化,语义为支配不同语言的语法结构的原则提供理据。通过系统的穷尽语言的特异性,最终采取归纳的手法来达到对语言共性的认识和理解。\n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三4)调查法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调查方法和现代科技相互结合为语言学的研究带来了极大地便利,也使得他们的研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和体现语言学研究趋势的特征。5)问卷法问卷法在心理科学的发展中为许多认知心理现象的研究作出积极地影响。6)实验法认知语言学中的实验室试验方法带有十分明显的自然科学的特征,研究人员的研究设计理念、研究器材、尤其是程序的操作控制对研究的最终成果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n国外主要代表人物及文献认知语言学学派的代表人物有G·Lakoff、R·Langacker、C·Fillmore、M·Johnson、J·R·Taylor、D·Greeaerts、P·Kay、G·Fauconnier和L·Talmy等。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经典著作有:G·Lakoff的《女人、火和危险事物》(1987),R·Langacker的《认知语法基础》(1987),G·Fauconnier的《心灵空间》(1985/1994),G·Lakoff和M·Johnson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等以及MoutondeGruyter出版的系列论文集。这些著作将认知语言学确定为以下五个研究主题:(一)认知语言学并不把语言现象区分为音位、形态、词汇、句法和语用等不同层次,而是寻求对语言现象统一的解释;(二)概念形成植根于普遍的躯体经验,这一经验制约了人对心理世界的隐喻性建构;(三)语言研究必须同人的概念形成过程的研究联系起来;(四)语言的方方面面都包含着范畴化,并以广义的原型理论为基础;(五)词义的确立必须参照百科全书般的概念内容和人对这一内容的解释。目前,认知语言学研究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涉及到了语言现象的方方面面。English\n国内主要代表人物及文献戴浩一1985《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原则》1990《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和语法刍议》沈家煊1995《“有界”和“无界”》1999《转指和转喻》1993《句法的象似性问题》张敏1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赵艳芳《认知语言学理论》2001\n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概况(1)语义与形式并重(2)新的热点层出不穷(3)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泛(4)国内研究仍处于萌芽状态\n二认知语言学的主要内容意象和意象图式图形和背景隐喻和转喻有界和无界\n2.1意象图式意象是建立在一定的心理和生理基础之上的。构成意象的生理基础是先天遗传的本能,经过与环境的接触和互动,得以反复强化,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意象。这些意象就构成复杂认知能力的基本要素。意象本来是心理学术语,指对事物的感知在大脑中形成的表征。其表征具有再现性、简约性、提示性和联想性。例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特点。图式是意象的一种,是对特定环境各种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抽象后将相关知识结构组织编码的过程;是根据人在日常生活中与世界的互动过程中的经验而形成的一种简单和基本的认知结构。通常将意象和图式统称为“意象图式”。\n意象图式在认知语言学中莱考夫将图式称为意象图式,它是人类经验和理解中一种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是反复出现的对知识的组织形式,是理解和推知复杂概念的基本结构。图式已经成为认知语言学中一个重要概念。莱考夫总结了人类认知过程中的多种图式,如容器网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反复与各种性质各种形状大小的“容器”发生各种关系,反复经历的外部动作受到特殊的转化——概括化、言语化、简缩化——后就内化为一种智力活动,即形成一种意象图式。人们在熟知容器图式之后,再跟据它去认识其它的非容器的或抽象的事物。因此认知语言学对人类认知过程的解释很好地体现了认知心理学中“外部动作内化为智力活动”的思想。\n2.2图形背景在两个事物构成的关系当中,一般来说,容易辨认、容易引起注意的事物被当做图形,另一个事物则容易被当做背景。图形特征背景特征完整 运动不完整静止相对较小相对较大关注度高关注度低显著度高显著度低依赖性高依赖性低自立性低自立性高典型性低典型性高\n图形背景图形和背景根源于特定的生理和认知机制。图形和背景不但可以分离而且也可以选择和相互转换。有的可以自由转换,如“杯子里装水—水装在杯子里”有的则不能自由转换,如“书在桌子上—桌子在书下(不成立)”那么什么样的事物倾向于被当做图形,什么样的事物易当做背景呢?其选择取决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取决于事物自身的结构特征完整不完整二是取决于事物之间所形成的相对关系三是取决于观察者的关注中心四是取决于观察者对事物事物熟悉程度。因此同样一个事物,在此种情况下可能被当做图形处理,在另外的情况下可能被处理为背景。例如“人在桥上”(桥是背景,人是图形);“桥在河上”(桥是图形,河是背景);“小河从村前流过”(小河是图形,村是背景)\n图形背景图形即所要描写的对象,背景是其环境,在认知语言学的分析中,图形背景关系首先表现为方位关系(locativerelations)如:Thebookisonthetable。Theplaneisflyingoverthecity.Thebook和theplane是被描写的对象,具有被感知为图形的特点,即具有完整的外形,面积相对较少,较易移动,因此被看作图形。而table,city则被看作背景。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则通过介词来表现。在兰盖克的认知语法中,图形背影分离的原则可以用来系统地解释句法的多样性。\n2.3隐喻和转喻隐喻和转喻以往都被看成是修辞,是文学家和修辞学家的研究范畴。认知语言学家却认为比喻性语言和非比喻性语言无甚差别,日常语言中充满了隐喻。隐喻和转喻是我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认知工具。隐喻: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不是一种特殊的含义而是对一种意义进行识解的特殊过程的结果。Lakoff&Jo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指出:“从日常的表达可以推断出概念域之间的隐喻关系和映射,因此隐喻是两域之间的概念映射”。即隐喻是用具体、熟悉、常用、生动的概念去映射比较抽象、陌生、难以理解的概念。需要指出的是隐喻的核心内容是“隐喻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如行情好的叫“牛市”,把不景气的股市叫“熊市”。\n隐喻就是把一个领域的概念投射到另一个领域,或者说从一个认知域(来源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目标域)。最常见的隐喻是用具体、常见的概念隐喻比较抽象的概念。时间往往依赖于事物的运动模式通过隐喻得以表现出来,语言中往往借助于事物、运动、方位等观念以隐喻的方式理解和表达时间。不同概念、范畴之间的相似性,是隐喻的基础条件。人们常用以容器隐喻概念、内容、思想、观点等抽象范畴。如“手”的隐喻非常丰富,水手,新手,生手,枪手……“眼”的隐喻开眼,顺眼,眼力,眼界……隐喻产生的原因:一种理论认为隐喻是为了填补语言表达的空白,语言的贫乏导致隐喻的产生。隐喻和转喻\n隐喻的类型结构隐喻“时间就是金钱”的隐喻包含了几个相互关联的概念成分:有限资源、有价值的商品、金钱特有的典型特征,都转移到时间范畴上来。方位隐喻方位隐喻跟人的身体经验和人的生存经验有关。方位隐喻是人类身体的空间感知经验向其他领域扩张的集中体现。源于日常经验的方位隐喻构成了语言语用的心理基础。“心里”和“心上”隐喻意义有所不同,如“他一直爱着自己的心上人”,但不能说“一直爱着自己的心里人”本体隐喻根据物质世界的经验来理解和把握抽象的范畴及其关系,如“话里有话”\n转喻转喻是两个相关认知域之间的接近和关联性,用显著性高的认知域过渡到显著度相对较低的认知域。转喻:英语为metonymy,源于希腊语meta-(变化)和onoma-(命名),是最基本的连接过程。在转喻的过程中一个或多个词义之间的语义联系是建立在相依性关系基础上的,如整体和部分、内容和形式的相依性。因此,转喻是发生在同一认知域中的映射。狭义的转喻是用被默认识解为A的表达来激活一个新的识解B,A和B在某一域或某以矩阵中相联系。它们的联系可分为固有的、相对持久的联系和偶然的短暂的外在联系。具体来将可以把转喻表述为依赖于A和B的临近性与关联性,把A看作相关的B。属于同一认知域的转指,用局部指称整体,如用首都替代国家,“国际社会非常重视北京的声音”;用来源指称结果,如“我们去吃火锅”(火锅指代的是火锅里的食物),等等。\n转喻的类型地理面貌转喻国家:江山日期转喻事件:9.11,五四(运动)部分转喻整体:水手,首脑整体转喻部分:给车加油容器转喻内容:干杯典故转喻某类人物:红娘,伯乐,阿Q动物转喻人物性格:孺子牛,千里马\n2.4有界和无界有界和无界是客观事物在空间和时间、状态等方面的离散性和连续性的对立统一在认知上的体现,是人类认识和组织空间和时间概念的基本手段之一。有界无界是指认知和概念方面,客观实际是没有有界无界之分的。同样是树木,如果我们着眼于单个树之间的边界,那么是有界的,如果着眼于大片树木构成的整体,那么就是无界的。对于客观事物,是看成有界的还是无界的,还要取决于观察的角度和距离,表达和认知上的主观视角。而且即便是无界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有界的。例如:“水”在一般概念上是无界的,分割后还是水,性质和功能没有发生改变。但是如果有两种水,一种是矿泉水,一种是污染水,因为二者界限明确,是特定的分类,可以看成有界概念。无界事物内部是同质的,有界事物内部是异质的。水,空气,沙子分割以后性质和功能没有发生改变,而书本,椅子,房子分割后,就不在是原来的事物了。无界事物内部是同质的,因此可以伸缩,有界事物是异质的,不能伸缩。因此水和沙子保持原来的特性,而书本,椅子就不是以前的事物了。有界事物具有可重复性,无界事物没有可重复性。表现在数量方面,可以有一把椅子、两把椅子……有界事物在现代汉语中,往往有自身专用量词,如:杯,桶,斤,克,升……\n三.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流派Fillmore--框架语义学(Framesemantics)Lakoff等人--认知语义学(CognitiveSemantics)Langacker--认知语法(CognitiveGrammar)\n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流派认知语言学不是一种单一的语言理论,而是代表一种研究范式,是多种认知语言理论的统称。其特点是把人们的日常经验看成是语言使用的基础,着重解释语言和一般认知能力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语言理论虽不相同,但对语言所持有的假设是大同小异的,只是在讨论方法和关注的具体语言现象上有所差别。具体来讲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Framesemantics)Lakoff等人的认知语义学(CognitiveSemantics)Langacker的认知语法(CognitiveGrammar)\nCharlesJ.Fillmore美国语言学家,认知语言学创始人之一,出生于1921年,1961年获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俄亥俄州立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Fillmore于1968年提出“格语法”(CaseGrammar);1976年提出“框架语义学”(FrameSemantics),在句法(Syntax)和词汇语义学(LexicalSemantics)领域Fillmore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n框架语义学(FrameSemantics)CharlesJ.Fillmore对自己的“格语法”“casegrammar”理论进行了提升,产生了框架语义学。框架语义学首先是一种通向理解及描写词语和语法结构的意义的途径。它是从这样的假设开始的,即为了理解语言中词语的意义,我们必需先具备概念结构,即语义框架的知识。语义框架提供词语的意义在语言中存在以及在话语中使用的背景和动因以及其它相关信息等。Eg.“买”、“上课”、“躲猫猫”、“我爸是李刚”、各种行话、黑话、某群体的话、私密话等\nGeorgeLakoff认知语言学创始人之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atBerkeley)教授,世界著名语言学家。\nGeorgeLakoffLakoff的研究涵盖了认知语言学概念分析的很多领域,主要有:(1)人类概念系统的特质,特别是概念的隐喻系统如时间、事件、起因、情感、道德、自我、政治等等。(2)随着社会认知科学的发展,Lakoff将认知语义的概念引用到了社会科学领域,即运用认知语言学去帮助社会辩护重构社会和政治问题。(3)关于认知科学的哲学问题。(4)认知的数学结构,尤其是隐喻结构。\nLakoff等人的认知语义学(cognitivesemantics)“认知语义学是认知语学的一部分,它否定传统形式语言学的语音、句法及语用模式,将语义学视为有意义结构的认知表示法”----Wikipedia百科全书Lakoff和Johnson着重研究隐喻(metaphor)在语义学和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Lakoff在1987年出版的《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奠定了认知语义学的基础。Talmy集中研究一般认知能力与语言之间的具体关系。根据Talmy的论述,认知语义学研究概念、内容及其在语言中的组织方式,其中概念内容包括意念内容及情感、感知等体验内容;意义被认为是大脑和词语之间的一种关系,而不是词语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如词典中“单身汉”指“未婚男子”,但在特定的文化下,人们在大脑中形成的语义概念与此定义并不完全稳合。因为像“道士”、“和尚”等根据道义是不能结婚的,尽管他们符合单身汉的定义,也不能称为单身汉。)\nLangackerRonaldW.Langacker(兰艾克),北京语言大学客座教授,博士,世界著名语言学家,认知语言学创始人之一。兰艾克博士于1966年取得美国伊利斯诺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他曾应邀在35所大学讲学,先后担任过15个杂志的主编或顾问,著有专著15种,论文171篇;培养博士31人,博士后50人,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及讲学307次。Langacker教授工作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校区,他在上个世纪70年代提出了“空间语法”,在80年代逐步发展其学术思想,到了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发展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语言学理论。\nLangacker的认知语法该理论最初被称为“空间语法”(spacegrammar),它的出现为语法研究提供了一个迄今为止最全面详尽的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描述框架。具体观点(基本假设):1.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能力的一部分,因此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对语言的描写必须参照人的一般认知规律。2.语法结构并不构成一个自足的形式表征层次,它在本质上是象征性的,是语义结构的规约象征化。3.句法不是语言的一个自足的组成部分。句法在本质上和词法一样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象征性系统,句法分析不能脱离语义。4.基本真值的形式逻辑用来描写语义是不够的,语义不仅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还跟人的主观认识密切相关。这些基本假设与乔母斯基的基本假设是针锋相对的。\n四.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比较结构主义语言学:重视结构和形式1.通过切分法确定语言单位2.通过分布和替换的方法来确定语言单位和成分的类型,然后分析这些要素之间的对立和互补关系3.通过层次分写法来分析句子结构。整个分析过程都排斥意义和心智研究,终极目标是将自然语言的结构形式抽象成为像数学公式那样可以进行抽象的符号运算的符号系统。这些具有使用价值的方法对于形态丰富的屈折语和黏着语有很强的描写力度,因为形态丰富的语言,其形态和功能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然而结构主义语言学偏中形式忽略意义的倾向,暴露出其理论丛哲学思想到研究方法上难以逾越的局限性。如结构主义给汉语研究留下历史悬案的有:“了”的分布和隐现问题,主语和宾语的形式划分和意义分野,主语和主题的交叉,“把”字格式的意义和条件问题,语法化的动因问题,符号以及语序的任意性问题,语言和认知的关系问题……认知语言学从另一个角度另辟蹊径,从语言哲学到研究方法上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认知语言学强调意义的重要性。恰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不足。\n结构主义&认知语言学的争论1.以生成语法为代表的极端形式主义观点的基本主张为句法自主论把句法看做是自主的系统,可以脱离语义独立运作2.语言符号有无任意性的问题(有任意性来源于亚里士多德和索绪尔能指和所指的任意关系),然而很多实例对其提出了挑战:在量级表达形式方面,高量级和低量级往往不对称、不均衡,背后是人之动因在起作用。我们常用“大小、长短、左右、前后、高低”而不用“小,大、短长、右左、后前、低高”在空间表达形式上也有:乘客在火车上休息而不说火车在乘客下全速行驶桌子在教室里边而不说教室在桌子外边乔姆斯基把语言当做抽象的数学符号那样进行一系列的运算Eg.A人在火车上边B火车在人下边似乎1+2=3和3=1+2没差别,但显然B在语感上不成立可见制约句子是否合格的参数,除了句法原则,还有认知规则,所以语言符号的运作方式与抽象的数学符号的运算方式不同纵观语言研究历史,从历史比较语言学到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功能主义语言学,研究范围和视野,从词汇、句法延伸到语义、语用、认知,标志着语言研究逐步走向系统化、精密化和多元化。\n五.对认知语言学的评价认知语言学从20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已成为语言研究的一个主要流派。其研究领域多样化并涉及语言现象的各个层面,与语言领域内外的学科交叉互动催生了新的研究热点,使认知语言研究不断扩大、充满了活力。同时与其它任何学科一样,它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认知语言学是传统语言学特别是对乔氏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反对。它弥补了这些学派的缺点,提供了解释语言的新思路,对语言理论有重大贡献。同时它也存在不足之处:扬弃了其它学派合理的地方。(如有时过分强调人类的认知,而忽略了语言相对独立性,语言也会影响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因此,我们应该辨证地思考认知语言学,在了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积极思考并努力加以发展,以更深入、全面地揭示人类语言的奥秘。\n认知语言学阅读书目图例\n当代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1)SYNTAXandGRAMMAR句法和语法(2)SEMANTICS语义(3)DISCOURSE语篇(4)METAPHOR隐喻(5)CONCEPTSandCONCEPTUALIZATION概念及概念化(6)SPACEandTIME时间和空间(7)CULTUREandSOCIETY文化与社会(8)IMAGESCHEMA图式意像(9)L2andLEARNING第二语言学习(10)MIND心智(11)SUBJECTIVITY主体性(12)CATEGORYandPROTOTYPE范畴化与原型(13)ICONICITY符号(14)EMBODIMENT具身化《当代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 ---第八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论文分析》李福印(原载《外语研究》2004年3期\n国内外比较著名的认知语言学网站www.ccla2006.com/index.asp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www.cognitivelinguistics.orgICLAHomepagehttp://www.glottopedia.org/语言学百科http://linguistlist.org/语言学列表http://www.linguistics.com.cn/bbs/语言学学习与研究论坛http://coglingchina.myanyp.cn/认知语言学在线\n谢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