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复习题 75页

  • 533.00 KB
  • 2022-08-11 发布

语言学复习题

  • 7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一、填空题1.人与人的口头交际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从通信理论的角度可以将之理解为编码和解码的过程.2.书面语和口语的关系是:前者是第二性的;后者是第一性的.3.书面语和口语的所谓基本一致,是指基本语言成分的—致.4.口语和书面语都有两个方面:物理和心理.二、名词解释题1.口语:口语是语言的有声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产生的基础,相对于书面语是第一性的.2.书面语:书面语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之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相对于口语是第二性的,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三、单项选择题1.口语是(B).A.说的话B.语言的有声客观存在形式C.俗语D.口头说出的书面语2.下面有关书面语和口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A.口语先于书面语产生,所以发展比书面语快B.书面语是口语的绝对忠实的记录C.书面语虽然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但也影响口语的发展D.书面语是语言研究的重点3.下列国家中不是以单一民族、单一语言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是(A).A.瑞士B.法国C.西班牙D.英格兰4.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C).A.文字B.语音C.语言D.手势、表情等非言语手段四、多项选择题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有(AC).A.口语B.文字C.书面语D.言语2:从小在中国长大的美国小孩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却不会英语,这说明(ACD).A,语言是后天习得的,并非先天的B.汉语和英语有相似之处C.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的联系D.语言不是一种生理或心理现象3.语言和民族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绝对化,因为(BC).A.语言不是识别民族的标志B.有很多同一民族使用不同语言的现象C.也有不同民族使用同一语言的现象D.民族不像种族一样,与语言有直接关系五、判断题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人的主观认识完全相同.X2.语言是非常具体的,它就是语汇和浯法.X3.口语是产生书面语的基础,因此它是第—性的.√4.书面语就是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和机械的复制品.X5.因为书面语较详实地记录了口语,因此,研究语言首先应研究书面语,并且当书面语和口语发生严重分歧时,应以书面语为准.X6.今天的语言研究由于客观条件所限,以书面语为主,因此,书面语是语言研究主要的对象.X7.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但由于历史等原因,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语言和民族的关系定义为“一个民族,一种语言”.√8.语言是确定——个民族的最根本的标准.X9.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人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研究语言的各个方面.√10.语言和种族是没有必然联系的.√11.互相听得懂的属于同—一浯言,互相听不懂的,属于不同的语言.X六、简答题1.简要叙述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人的主观认识的关系答: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人的主观认识之间不是完全相同的.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是非常复杂的,\n具体的发音人人不同,一个词具体的表达方式也可以不同.例如,“说话”一词,不同的人可以在中间加入不同的助词“了、着、过”等;还可以加入不同的语气词“呢、啊、嗯”等.而把这一词记录为“说话”已经是一种主观的概括.语言学家研究的只是经过语言学家主观概括和不同程度上理想化和简单化了的语言.语言学的研究就是要拉近我们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的距离.2.书面语产生的重大社会意义.答:口语是转瞬即逝的,在没有书面语的社会里,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的交际范围极其有限,经验和知识的传授和积累极其缓慢.书面语的产生克服了这种局限,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社会经验和知识的传授和积累的速度和传播范围,从而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现代生物考古学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在书面语产生后大大地加快了.因此,世界各国都把书面语的产生作为文明史的开端.3.为什么说语言虽然足民族的重要标志,但不是最可靠的标志?答:“民族”和“语言”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不是绝对化的.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同一民族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不同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的现象是到处客观存在的.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如:该民族的人民因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语言;不同民族由于生活的融合而使用同一种语言等.所以,语言虽然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不是最可靠的标志.4.语言和种族有没有必然联系?为什么?答:没有.因为,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是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先天遗传的,它是一种社会现象,完全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七、论述题1.论述书面语和口语的联系与区别.答:书面语和口语分别是语言的两种客观存在形式.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而且大多数语言在其存在的历史上只有口语而没有相应的书面语.任何一种书面语又都只能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并且或迟或早总是要随着口语的演变而演变.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口头存在形式,但是古往今来只有极少数语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了相应的书面语.因此,口语是第二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但是,书面语既不是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也不是口语机械的复制品.口头交际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语言环境中进行的,而且交际双方或各方在进行口头交际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各种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还有各种不同的口气和语调,而书面语一般没有记录这些成分,而只记录了词语,即口语传递信息和思想感情的关键成分,同时,书面语是经过推敲的,因此更简练、精确.另一方面,书面语为了补充口语交际时的语境等非语言成分,又不得不添加一些成分.确切地说,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另外,书面语一旦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以后,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就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史.书面语由于克服了口语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局限,就有可能积累起比口语更丰富的语汇,更精密复杂的语法结构,更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从而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书面语和口语在多数情况下一般是基本一致的.即指基本的语言成分是一致的.如果书面语和口语严重脱节,那么,或迟或早最终还是要适应口语的演变而发生变化.因为口语是第一性的,因此,研究语言首先应研究口语,并且当书面语和口语发生严重分歧时,应以口语为准.决不能由于重视书面语的研究而忽视口语的研究,更不能认为书面语是语言研究唯一的对象或主要对象.2.在分析语言与民族的关系时,西方有的语言学家运用“相互理解程度”作为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标准.请分析上述观点并指出其实质.答:运用“相互理解程度”作为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是由新兴的民族国家的语言和社会历史的特殊情决定的.在那些国家里,“语言”、“民族”、“国家”几乎是同义词.虽然不同地区“口音”不同,但相互理解不成问题.因此,所谓“相互理解程度”是指:相互能理解的是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相互不能理解的是不同的语言.同时也指:相互能理解的各个方言从属于同一民族的语言,使用同一语言的人属于同一民族;相互不能理解的是不同的语言,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属于不同的民族.但是,这种观点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因此,单纯依据“相互理解程度”,也就是语言结构本身差异的程度,来确定几种身份未定的“话”是属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还是不同的“语言”,从而确定有关的社会群体是一个“民族”,\n还是几个不同的“民族”,这种方法是把复杂的问题过于简单化了,而且很可能会在政治上引起严重后果:而且,坚持这种观点的语言学家是持实用主义的“双重标准”的:对弱国坚持自己的主张,强调“相互理解程度”的原则,不惜割裂原本属于同一民族的各个相互通话有困难的群体,拒绝承认他们使用的口头交际工具是同一语言的方言,而坚持认为是不同的“语言”,从而认定这些原本属于同一民族的社会群体是不同的民族.而他们在处理自己国家和强国的民族问题时,却放弃了“相互理解程度”的原则,转而充分尊重这些国家的社会政治历史,尊重这些国家的主权和民族感情了.例如:如果按“相互理解程度”的原则,英格兰人、美国人、澳大利亚人、加拿大人等,说话相互都能理解,因此,他们应是“同一民族”,使用的都应该是“英语”,而美国英语、澳大利亚英语、加拿大英语等应该只是英语的“方言”.可考虑到这些民族人民的感情因素,这些语言学家们却创造了英语的“不列颠变体”、“美国变体”、“澳大利亚变体”、“加拿大变体”等术语.由此可见,“相互理解程度”的原则并非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它不具普遍性,而且还成为了某些强权主义者和种族歧视者的工具.第二节语言的性质一、填空题1.现代语言学之父是索绪尔,他的代表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2.言语活动可以分为语言和言语两个分支.3.符号包含的两个方面是物质实体、约定俗成的意义.4.语言符号的主要特点是任意性和线条性.5.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6.语言系统是由语音系统、语汇系统、语法系统、语义系统等子系统组合而成的.7.语言系统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8.语言符号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语言的音和义的结合是任意的,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因果联系.9.符号是事物的代表,它由形式和内容两部分构成.10.语言是一种听觉符号系统.11.语言符号的形式是表达一定内容的声音;语言符号的内容是语义.二、名词解释题1.语言: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为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2.言语:言语是个人说的行为(说话)和结果(所说的话).3.符号:符号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4.能指:能指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5.所指:所指是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6.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7.语言符号的强制性:语言符号的强制性是指语言符号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不能任意改变的.8.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这种关系称为聚合关系,又叫联想关系.9.组合关系:在语言结构的同一层级上组合起来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就叫组合关系,又叫句段关系.三、单项选择题1.语言是(C)A.说话B.个人说的行为和结果C.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为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D.写成的作品或发表的言论2.言语是(C)A.言论和语言B.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C.个人说的行为和结果D.写成的作品或发表的言论3.语言是(A)A.特殊的社会现象B.一般的社会现象C上层建筑D.经济基础\n4.语言是一种(B).A.形式和内容相统一的视觉符号系统B.音义结合的听觉符号系统C.用于交际的触觉符号系统D.集视觉、听觉、触觉为一体的符号系统5.语言系统中系统性最强的是(A).A语音系统B语汇系统C语法系统D语义系统6.在语言系统中最小的语言单位是(D).A.词B.音素C.短语D.语素四、多项选择题1.索绪尔提出,人类的言语活动可以分为哪两个部分(BC).A.物理B.语言C.言语D.心理2.索绪尔给语言符号的两方面创制的专门术语是(AB).A.能指B.所指C.语言D.言语3.以下存在语言符号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有(ABCD).A.词B.语法C.语音D.词组4影响语言在功能上的分化和发展的因素有(ACD)A语言的后天习得性B人为的改变C.社会的发展D.社会生活的变化5.对语言变化的正确认识应该是(BC).A.基本词汇的变化是很快的B.语言的变化是非常缓慢的C.语言在历史的长河里无时无刻或快或慢地变化D.语言是静止的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C).A.不是所有的语言符号都是任意的B.任意性是指人人可以创制语言符号C.语言的复合符号也有任意性D.语言符号任意性中所指的“符号”是:单纯的初始的语言符号7.语言符号的强制性指(BCD).A.语言符号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B.在同一社会、时代,对同一种语言而言C.由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性决定的一个特性D.同一社会在不同时代语言符号也会变化五、判断题1.语言是人类社会约定俗成的,是同质的.√2,虽然言语具有个人特色,但由于它用于交流,所以必须是同质的.X3.言语现象复杂多变,没有规律可循,因此对于言语的研究是不可能的,也没有什么价值可言.X4,正如一张纸的正反面一样,我们无法将语言符号的意义和形式割裂开来.√5.从语言本身结构上看,世界上所有的语言不过是同一种符号.X6.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人们可任意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意思.X7.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就绝大多数符号的特性而言的,也有极少数语言符号可以说不完全是任意的.√8.语言的变化是突飞猛进的.X9.语言是一堆互相没有联系,互不相干的独立存在的符号,X10.语言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互不关联,泾渭分明.X11.语言系统中最大的交际单位是语篇,它指一段话.X12.从语音学和语义学的角度,语素并非最小的单位.√13.音位、音素、词、短语等语言单位实际上不是客观存在的.14.语言的复合符号不是任意的,因此,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不成立.X15.固定词组是——种词汇单位.√16.人类发出的声音就是语音.X六、简答题1.下面有下划线的词,哪些属于语言学术语中的“语言”,哪些属于“言语”?(1)这部作品的语言很美.(2)言语无味,面目可憎.(3)社科院语言研究所.4)亚洲语言研究.(5)须向人民学习语言.(6)言语必须接近民众.答:(1)言语(2)言语(3)语言(4)语言(5)言语(6)言语2.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主要特点?答:语言符号的主要特点是任意性和线条性.(1)任意性.语言符号是音义结合体.音和义的结合是任意的,它们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n也就是说,它们的结合是不可论证的,完全是使用语言符号的社会自然形成的习惯.例如,现代汉语用“ren”这样的声音和“能制造工具和能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动物”这样的意义结合起来,成为一个“人”这样的符号,代表所有的人.为什么是这样结合,而不是另外的结合,其中并没什么道理可讲.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不可被误解为人使用语言的随意性.因为一个符号进入符号系统后,它就要受到该系统中其他成员的制约,语言符号也是如此.(2)线条性.指在交际中语言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延伸,决不能在同一时间里说出两个符号.3.简要说明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答:我们说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因此,语言符号是离散的,可以分解的,并且在时间这根轴上是成线性排列的.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使离散的语言符号有可能组合成大小不等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连续的语流.人类语言的奇妙之处在于:传递不同信息和不同感情的一串串跟不同意义相结合的不同的声音,可以分解成有限数量的—定的声音和一定的意义相对稳定地结合在——起的语言单位,而这些有限的语言单位是可以根据一定的规律再重新排列组合的;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传递不同的信息,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这样一来.人们就能用有限的语言单位创造出无限的表达方式了.4.什么是语言系统的相对封闭性和相对自主性?答:相对封闭性指整个语言系统是在封闭状态下运转的,在一般情况下不依赖外界因素的支撑,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相对的自主性就是语言系统内部的现象和现象之间的规律都可以通过浯言系统本身来加以解释,而不需要向外界去寻找解释的理由.七、论述题1.论述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并说明区分这二者的意义.答:这两个概念是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的.索绪尔认为:我们首先应该在口头交际活动或者说从言语活动这样的社会现象中区分出两个因素,也就是“语言”和“言语”;语言等于“言语活动”减去言语;语言是使一个人能够理解和被人理解的全部语言习惯.即,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言语则具有个人特色,因为每个人说话的嗓音、每个音的具体发音、每个人使用的词语和句子结构等方面都有个人的特色,而且每个人每一次说话都是不同的,这些都是言语现象和言语要素,不属于全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简单地说,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语言是一个抽象的实体,是从言语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全社会约定俗成的均质系统,而在抽象的过程中,就必须把所有的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全排除出去.但,言语是很难找到规律的.它们的联系在于:一方面,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语言存在于言语当中,言语是语言的存在形式.没有言语就无所谓语言.另一方面,言语是个人说的行为和结果.也就是说,言语总是以语言为活动基础的,语言在言语中起着规范作用.区分语言和言语有重大历史意义.正如索绪尔所说:把语言和言语分开,我们一下子就把(1)什么是社会的,什么是个人的;(2)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从属的和多少是偶然的分开了.因此,语言、言语概念的提出,明确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问题,这在历史比较语言学大行其道的阶段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语言学的对象应该限于有内在一致规律并且成系统的语言,而排除无规律可循的言语因素.这样,语言学才能成为一门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科学:至于跟言语活动有关部分的其他各种因素,不是不重要,也不是不需要研究,只是不属于语言的本体部分,可以另行研究.2.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答:因为语言符号在时间上是线性展开的,反映口语的书互语同样也是线性展开的,因此语言单位和语言单位的组合也只能采用线性的序列形式.不同长度语言单位的组合可以称为“句段”,所以组合关系也可以称为“句段关系”.如“鸟儿能飞.”、“别烦我”等.参与组合关系的语言单位可以是“词”、“短语”、“句子”,只要这些单位都是按照约定俗成的模式组合而成的,就都属于语言.组合关系体现为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之间的关系,也体现在互相关联的语言单位组合而成的整体之中,因为整体并不就是部分之间的简单相加,部分跟整体之间的关系和部分跟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同样重要的.例如,“胡说”一词,在这一组合中两个词是相互制约的.“胡”受到后面“说”的制约,只能是个副词.语言单位在线性语链中总处于一定位置.能在同一个位置上出现的语言单位处在共同的组合关系之中,\n具有共同的语法功能.如:我在看报,她在读书,李老师在想问题以上三个例句中可互换的各成分就如此.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为一类.这种关系叫聚合关系.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而组合关系有体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可分割.第三节语言学一、填空题1.到目前为止,语言学家的研究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角度,分别是着眼于语言的:本体、社会功能、和思维的关系.2.不论中外,古代哲学家都把对语言的哲学思辨作为语言研究的重点.3.最早的比较全面地阐述“语言”的一般理论的著作通常认为是德国学者洪堡特的《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4.语言学的永恒主题是语言的本体研究.5.目前,语言学仍然处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历史时期.6.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创立了高度形式化的生成语法.7.我国语言学界所指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指美国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8.语言学首先可以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大类;其中理论语言学又可以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分为个别语言学和一般语言学.9,应用语言学分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专门研究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10.研究个别语言学的结构体系和结构规律的语言学叫个别语言学,如汉(或英、日)语言学等.二、名词解释题1.语言学:语言学是指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语言,而且是”独立的”,不是任何一门学科的附庸.2.普通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是指从理论上研究人类各种语言所共有的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的一门语言学分支学科.也叫一般语言学.3.理论语言学:理论语言学是指从理论上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等的语言学分支学科.以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个别语言学(具体语言学)和一般语言学(普通语言学).4、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是指运用语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其他学科领域的各种问题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可分为狭义应用语言学(语言教学法)和广义应用语言学.5.传统语言学: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6.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是指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它旨在语言系统本身的规律.三、单项选择题1.应用语言学最早是指(B).A.计算机语言学B.语言教学C、交际语言学D.心理语言学2.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是谁的观点?(C)A.索绪尔B.乔姆斯基C.洪堡特D.柏拉图3.普通语言学从理论上讲是研究(B).A.个别民族语言的特殊规律B.人类各种语言—般的共同规律C.几种民族语言的一般与个别的规律D.汉语普通话的发展规律4.语言学可以分为两个类别(C)A.理论语言学、普通语言学B.汉语语言学、英语语言学C.个别语言学、普通语言学D.传统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5、语言学概论应属于(B).A.个别语言学B.—般语言学C、应用语言学D.汉语言学6、社会语言学属于(B).A.传统语言学B.广义语言学C.结构主义语言学D.狭义语言学7.普通语音学属于(D).A.个别语言学B应用语言学C历史比较语言学D普通语言学\n8.下列属于语言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而成的边缘学科的是(C).A.历史比较语言学B.近代汉语C.人类语言学D.汉语风格学9.下列学科中属于个别语言学的是(B)A.心理语言学B.汉语语言学C.风格学D.数理语言学四、多项选择题下述研究中属于我国“小学”的是(ABD).A.音韵B.文字C.经学D.训诂五、判断题1.在语言学的研究中,语言的客观事实与语言学理论和学说是一回事.X2.在关于语言的诸多研究中,只有一种是唯一正确的,是代表了客观事物和现象的本质的.X3.传统语言学中的”传统”—词指相对于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而言,是较为落后的语言学,带有贬义.X4.语言学到19世纪才成为一门学科,以前的研究都属于“语文学”.X5.美国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就是结构主义语言学.X六、简答题1.为什么语言是客观存在的,但语言学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答:因为虽然语言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同的学者对语言的主观认识可以不同,甚至大不相同.把人和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以及在口头交际过程中产生的一句句具体的话概括为抽象的言语行为和言语,把一社会群体使用的这种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感情的交际工具概括为语言,这已经是主观的抽象概括.客观事物和客观现象固然是客观存在,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却只能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主观反映,这种反映当然是有客观依据,不过也掺杂了各种主观因素,并且还可以有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研究目的等.因此,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多种多样,这些现象和语言学家的理论不是一回事;再加上语言的问题关系到社会、历史、文化等多种问题,语言又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2.简要叙述到目前为止,语言学家进行研究的角度.答:角度有三:(1)着眼于语言的“本体”,也就是重点研究语音、语法、语汇等语言系统内部的结构规律,(2)着眼于语言的社会功能,也就是重点研究语言在社会中的功能以及语言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3)重点研究语言和思维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以上三方面是语言学界最主要的研究角度.3.什么是语言问题的“名”和“实”之争?答:不论中外,古代哲学家都把对语言的哲学思辩作为语言研究的重点.他们的兴趣不约而同地集中在所谓“名”和“实”之间的关系上,也就是说语言中的“名”(名称)和客观世界中的“实”(事物或现象)之间存在的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是“实”决定了“名”,还是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有关“名”、“实”之争自古有之.一派认为,是“实”决定了“名”,如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一派则认为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如我国哲学家荀子.4.应用语言学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答:运用语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其他学科领域的各种问题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叫应用语言学.它可分为狭义应用语言学(语言教学法)和广义应用语言学.也就是说,将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来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务,就产生了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要把语言学的一般理论和具体成果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某个领域不可能仅仅是一些操作方法,而必须首先是把语言学的一般理论和具体成果转化为结合社会生活某一特定领域的具体需要的应用理论和操作方法,因此任何一门应用语言学也都有自己的理论,不过这些理论都是依据一定的语言学理论结合具体应用领域的需要而形成的.应用语言学最早指语言教学,特别是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后来语音学和现代声学相结合,进一步又广泛采用仪器来研究语音,而现代通讯领域则应用语音学的理论和成果来改进通讯质量和效能,这样,实验语音学就成了另一门应用语言学.现在,由于计算机的广泛使用;语言学知识运用于侦破领域等,又产生了更新的应用语言学.随着语言学和社会的发展,语言学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七、论述题1.试论语言学发展的历程.答:语言学的发展同其他学科一样,经历了三个阶段:先是进行初步观察和内省思辩,\n然后是分清对象并加深观察和描写,最后才找出规律并形成理论体系.从16世纪到18世纪,由于国际贸易的发展,西方国家的一些学者对外部世界的视野大大开阔了,懂得的语言和了解到的语言也大大增多了.l7世纪和18世纪不少人对各种不同语言的词语发生兴趣,纷纷搜集和编篡多语种的对照词表.这时候有人发现欧洲和亚洲的有些语言之间有很多明显的相似之处,就开始加以比较研究,随后越来越多的人对欧洲和亚洲的一些语言进行比较研究.最初的研究可以说直觉和猜想多于科学成分.后来语言学吸取了近代生理学和声学研究的成果,建立了科学的语音学,运用科学语音学的理论和方法逐步发现这些语言相互之间有严格的语音对应关系,而每一种语言本身自古以来的语音演变也有严格的语音演变规律,从而证明这些语言来源于相同的原始母语.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经过众多学者的几十年的努力,新兴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建立起来,并且得到社会的承认.这样一来语言学就以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名义在大学里争得了一席之地.正因为如此,不少撰写语言学史的人就说语言学是从19世纪起才正式建立起来的.至于语法成为语言学科中的显学就要等到20世纪了,尽管语法在西方应该说最早具备成为一门语言学学科的各种条件的一门分支学科.所以,说语言学只是19世纪才成为一门科学,而把这以前的语言研究一概称为含有——些贬义的“语文学”,是不恰当的.应该承认前人对语言的研究都是语言学史的—个组成部分.传统语言学一般就指20世纪以前的的语言学.到了20世纪,索绪尔开创了结构主义语言学.一改昔H语言学研究注重语言外部的习惯,将着眼点放在语言符号本身,明确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重点,使语言学摆脱厂早期什么都研究,什么都难以深入的缺陷,走上了研究对象相对单纯,因而有可能逐步形成本学科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现代科学的道路.20世纪的语言学在索绪尔的影响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甚至超越了语言学领域,对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到20世纪50年代,单纯研究语言本体内部的结构系统的路子由于过分强调语言的自主性,企图摆脱语言跟人和社会之间客观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在不同程度上忽视语义研究,而暴露出自己的弱点.因此,又兴起了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研究范围不再局限于语言本体而更重视跟语言有关但属于语言的结构系统以外的问题的新学派.但是,语言学的侧重仍然在结构主义语言学.不管以后会有什么变化,语言本体的研究将始终是语言学的主题.2.简论索绪尔及其以后的语言学.答:索绪尔开创了结构主义语言学.他的主要贡献在于从语言本体的角度界定了“语言”,明确地限定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重点,使语言学脱离了早期什么都研究,什么都难以深人的缺陷,走上了研究对象相对单纯,因而有可能逐步形成本学科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现代科学的道路.20世纪的语言学在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影响下集中主要精力研究语言系统本身的内在规律,得到了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研究成果;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甚至超越了语言学领域,对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到20世纪50年代,单纯研究语言本体内部的结构系统的路子尽管在分析语言结构的方法论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由于过分强调语言的“自主性”,企图摆脱语言跟人和社会之间客观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在不同程度上忽视语义研究,也就越来越显示出自己的局限性,因此就兴起了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研究范围不再局限于语言本体而更重视跟语言有关但属于语言的结构系统以外的问题的新学派.但是,随着发达国家信息时代的逐步到来,对语言学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研究语言的结构系统,也就是研究语言本体的社会需求仍然在不断加强,因此生成语言学等新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流派由于信息时代社会的需求和支持,仍然充满了生机.可以预见,语言本体的研究是语言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第二章语音一、单项选择1.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A.元音B.辅音C.音素D.音位2.汉语拼音方案是以()字母为基础制订的.A.英语B.法语C.拉丁D.希腊3.汉语拼音中的ü、c、h,国际音标分别写作().A.uchB.yts'xC.uchhD.xyk4.下列说法,()是正确的.A.音高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B.妇女的声带比男子要厚.C.汉语中音长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D.汉语"天"、"空"两个音节的音高不同.\n5.下列说法,只有()正确.A.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弱.B.振幅越大,声音就越长.C.频率越多,声音就越低. D.频率越多,声音就越高.6.对发音器官功能的描述,()是正确的.   A.声带在发音中的作用是次要的.B.舌头的活动,起了调节共鸣器形状的作用.   C.口腔中最为灵活的部位是上腭.D.声带、舌头等是被动发音器官.7.关于元音和辅音的区别的描述,()是正确的.   A.元音发音时间短暂,辅音发音时间较长. B.辅音发音响亮,元音发音不响亮.   C.发辅音气流受阻,发元音气流不受阻. D.发元音和辅音发音器官的各个部位均衡紧张.8.下列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ê-[e]B.j-[y]C.h-[x]D.b-[b]9.下列发音方法完全相同的一组辅音是().A.[t]-[d]B.[b]-[p]C.[s]-[z]D.[t]-[k]10.下列各组元音区别的描述,()是错误的.   A.i和y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   B.u和o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   C.a和ɑ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   D.i和a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11.下列各组辅音,区别特征为清浊对立的一组是().A.[x]-[h]B.[t]-[d]C.[c]-[ch]D.[z]-[ts]12.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音素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C.声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D.韵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13.我们在念"老虎"时,通常要把"老"念成阳平,这种变化叫做()A.同化B.异化C.弱化D.脱落二、填空题1.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2.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四个要素.3.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动力、发音体、共鸣器三大部分.4.在发音器官中,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做主动发音器官,上齿、齿龈、硬腭等是不能活动的,叫做被动发音器官.5.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类,例如汉语音节中的声母,主要就是由辅音充当的.6.每个元音的音质由舌位高低、前后、唇形圆展三个方面因素决定的.7.根据发音特征描述,写出下列元音:舌面后半高园唇元音是o,舌面前低不园唇元音是a,舌面后半低不园唇元音是Λ,舌面前高园唇元音是y.8.辅音的发音特点是由发音部位、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决定的.9.描写下列辅音的发音特点:[b]是双唇浊塞音,[p]是双唇不送气清塞音,[ts]是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g]是舌面后浊塞音,[m]是双唇浊鼻音.10.指出下列各组辅音的区别特征:[p']-[p]是送气与否,[p]-[b]是清浊,[ts]-[ts']是送气与否,[f]-[v]是清浊,[t']-[k']是发音部位.11.音位变体可分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两类.12.以音素为材料进行分析的音位是音质音位,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这类音位叫做非音质音位.13.汉语的音节可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其中韵母又分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14.汉语的调位可分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类,其音质分别是55、35、214、51.15.常见的语流音变主要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例如汉语的"豆腐",实际音质是[toufu],但人们说话时常说成[touf],这种现象是脱落.16.汉语拼音方案中的音素p、zh、x、h、ü,国际音标分别用P‘、ts、б、x、y表示.三、改错题1.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形式,同语言的意义相比,它并不重要.\n2.汉语拼音方案是以英语字母为基础制订的.3.汉语拼音中的音素g,国际音标写作[k'].4.用力大小不同,音高就不一样.5.物体振动频率越低,发出的声音就越高.6.男子和女子声音的差别是由发音方法的不同决定的.7.人类能发出如此复杂多样的音素,与上下牙齿的活动密切相关.8.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口腔要受阻.9.音素a和ɑ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10.音位是从语音的自然属性角度划分的,音素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的.11.汉语拼音中ge和yue中的e,是两个不同的音素,但是同一个音位.12.汉语拼音zhuang和quan中的u,是同一个音素,是两个不同的音位.13.音素和音位是完全对应的关系,一种语音系统有多少音素,就有多少音位.14.音质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非音质音位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15.汉语拼音中t和k的区别是发音方法不同.16.汉语中,两个上声音节相连,前一个音节要念阴平调.17.英语中有复辅音,也有复元音;汉语中有复辅音,也有复元音.18.由于地域上的差异,音位组合时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这就是语流音变.四、分析题1.根据发音特点描述,写出下列元音:①舌面后半低不圆唇元音Λ;②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e; ③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a;④舌面后高圆唇元音u;⑤舌面前高圆唇元音y;⑥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2.分析下列辅音的发音特点:①[g]舌面后浊塞音②[v]唇齿浊擦音③[x]舌面后清擦音④[p']双唇送气清塞音 ⑤[Φ]双唇清擦音⑥[ts']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⑦[m]双唇浊鼻音⑧[b]双唇浊塞音3.说明下面各组音素的区别特征:①[p]-[p']送气、不送气②[g]-[k]浊音、清音③[m]-[n]双唇鼻音、舌尖前鼻音④[p]-[k]双唇音、舌面后音 ⑤[s]-[z]清擦音、浊擦音⑥[u]-[o]高元音、半高元音⑦[ts]-[ts']不送气、送气⑧[y]-[i]圆唇元音、不圆唇元音4.给下面的古诗注上汉语拼音:①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③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④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6.用国际音标给下面的句子注上国际音标:(四个声调可分别用数码55、35、214、51表示)  ①班干部管班干部,班干部被班干部管.  ②华华怕妈妈,给妈言好话.  ③天外有天,楼外有楼.月湖美丽,眼看不够.五、问答题1.什么是音标?什么是国际音标?\n答:音标就是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国际音标协会于1888年制定的一套记录各种语音的符号,其制定原则是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音素和音标符号一一对应,它主要以拉丁字母来制定,同时还借用了希腊字母,或采用大写、连写、倒写等方式以解决字母不够用问题.2.汉语拼音是不是音标?为什么?答:汉语拼音也是一种记音符号,但还不是像国际音标那样严格意义上的音标,因为汉语拼音的字母符号与音素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如a代表了四个音素;i代表了三个音素.另外,汉语拼音的运用还涉及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拼写规则,如i和u在音节前要写作y、w,iou、uei、uen与辅音字母相拼时要省略韵腹等.所以汉语拼音与单纯的记音符号---音标相比还有一定距离.3.汉语拼音方案中的p、h、ü、ê、z、d、k,国际音标中是怎样写的?答:p‘、x、y、ε、ts、t、k‘4.听别人说话,在没有看见人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能听出是男子说话还是妇女说话?是大人说话还是小孩说话来呢?请结合语音知识加以说明.答:我们听人说话能分清男女和老幼,主要是靠音高决定的,男子的声带长而且厚,振动频率少,声音较低;妇女和小孩声带短而且薄,振动频率多,声音就高,这样自然就把男女或大人小孩分开了.5.音高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请举例说明.答:汉语的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其实就是音高的变化形成的,同样的音素组合,声调不同,音高不一样,代表的意义也不一样.例如汉语拼音shuzi,加上不同的声调,可以表示数字、梳子,可见,音高在汉语拼音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6.音重有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能举汉语或英语的例子来说明吗?答:音重也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一个词或一句话,重音不同,意义往往有很大差别.例如汉语里“大意”一词,后一音节念去声,含义是“主要意思”,念轻声,含义是“疏忽,粗心”;又如英语单词concent,重音在第一音节,含义是“内容,容量”,重音在第二音节,含义是“满足,满意”.至于日常生活中通过重音的不同位置表示特定含义,例子就更多了.7.不同音质的声音是怎样形成的?不同音质的语音是怎样形成的呢?答:不同音质的声音的形成,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发音体不同,二是发音方法不同,三是共鸣腔形状不同.不同音质的语音的形成也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呼出气流是否受阻,在什么部位受阻,二是解除阻碍的方式不同,三是声带震动与否.8.以汉语中的音素i和n为例,说明人类发音器官是怎样协同发音的.答:人类发音器官分为三部分,在发一个具体的音素时,三个部分是协同发挥作用的.例如发i,肺部呼出气体,撞击声带发出声音,气流从口腔呼出,舌头平伸,双唇微启,就发出了这个音素.发n时,肺部呼出气流撞击声带发声,舌尖略上抬抵住上齿龈形成阻碍,软腭下垂阻挡口腔通路,使气流从鼻腔流出,就发出了鼻音n9."舌头是最灵活的器官,在发音中起很大的作用."请用具体的例子说明这句话的含义.答:舌头是口腔中十分灵活的发音器官,其突出作用是通过它的活动,能与口腔许多部位构成阻碍,阻挡气流,改变口腔共鸣器的形状,从而发出不同的音素来.例如舌尖和上齿龈接触,能发出舌尖前音t,n,l,ts,s等,舌根与软腭接触能发出k,k’,x等音素.元音i,y,a,o,u,e等也是与舌头的活动位置密切相关的.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舌头的活动来改变共鸣器的形状,人类能发出如此复杂多样的声音是不可想象的.10.元音和辅音有哪些区别?答:第一,发元音时,呼出气流不受阻碍,发辅音时,呼出气流要受阻碍;第二,发元音时,声带要振动,发辅音时,有的要振动声带,有的不振动;第三,发元音时,发音器官保持均衡紧张,发辅音时,只有形成阻碍的部分保持紧张;第四,发元音时,呼出气流较弱,发辅音时,呼出气流较强.11.元音的音质是由哪些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举例说明.答:元音的音质是由舌位的前后,舌位的高低,嘴唇的圆展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例如i,发音时,舌位较高,靠前,双唇展开,发y时,舌位高,前,双唇拢圆.\n12.阅读教材上的元音舌位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舌位的前后是怎样表示的?  ②舌位的高低是怎样表示的? ③园唇与否是怎样表示的?答:①元音舌位图上左边的竖线表示前,右边的竖线表示后.②舌位的高低是这样表示的,四条横线从上到下依次为高、半高、半低、低.③圆唇与否是这样表示的:前后元音各以竖线为界,竖线左边是不圆唇元音,竖线右边是圆唇元音.13.举例说明什么是发音部位,什么是发音方法.答:发音部位就是发辅音时,气流在口腔受阻的部位,例如发p时,上下唇接触,构成阻碍;发音方法就是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例如发f时,上齿和下唇接触,然后慢慢张开一条缝隙,让气流冲出来.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了一个辅音的音质.14.什么是音素?什么是音位?二者有怎样的关系?答: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是具体语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一般地说,音位是在音素的基础上归纳出来的,没有音素,也就谈不上音位了.一个音位,总包含着好几个音素,音位是对发音近似并且没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数个音素的概括;音位是一般的,音素是个别的,一般总是通过个别来表现.一个音位,在具体的音节中总是表现为具体的一个音素.可以这样说,音位实际上是抽象的,音素则是具体的.就像“人”这个词,总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人(古今中外,男女老少,不同肤色)来展示其意义的.音位和音素的关系也是如此.15.汉语音节ban、da、guang中的a,是三个不同的音素,但却是一个音位,为什么?答:这三个音节中的a实际上是三个不同的音素a(舌位前)、A(舌位中)、ɑ(舌位后),由于这三个汉语音节中的a,互相交换位置后并不影响意义的表达,即音节ban中的a念成A或ɑ在意义上并没有什么不同,虽然在听觉上略感别扭,但意义是一样的,因此它们三个音素就归纳为一个音位.16.什么是音位变体?举例说明其类别.答:音位变体是同一个音位中具有互补关系的各个音素,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音位变体包括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类,属于条件变体中的音位,具体出现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与其前后出现的音素有关,例如a音位中的变体A,往往自成一个音节或单独同声母组合,ɑ出现在u后面或舌根鼻韵母前面.自由变体是几个音素可以互相替换,不受前后其他音素的影响,没有任何条件限制,例如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人不区分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把普通话的卷舌音发成平舌音,平舌音亦可发成卷舌音,这种变化不需要任何音素条件,当然也不区别意义.17.什么是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举例说明.答:音质音位是以语素为材料构成的音位,其特点与发音的音质有关.非音素音位指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等.例如i和y这两个音位,发音时由舌位前后、高低和唇型圆展与否决定,就是音质音位;汉语普通话声调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由音高变化形成的,而不是音质变化形成的,就是非音质音位.18.以英语"speak"(说)和汉语普通话"shuo"(说)为例,说明这两种语言的音节结构的某些不同点.答:就这两个音节而言,英语和普通话的区别如下:第一,英语有复辅音,如sp,普通话没有;第二,英语中辅音音素k可以出现在音节的末尾,普通话中只有鼻辅音m和n可以;第三,英语的音节没有声调,普通话的音节有声调,声调在普通话中的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在英语中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19.音位的系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答:音位的系统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每个音位都处在一定的聚合群中,并形成平行、对称的系列;第二,同一聚合群中的音位,往往具有相同的组合关系,例如普通话的声母k,k’,x不能与y相拼.20.什么是语流音变?举例说明.答:语流音变是指音位和音位组合时,由于相互影响或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发生的变化,语流音变主要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情况.例如汉语普通话中的轻声,就是一种典型的语流音变,如“花”是阴平调,在“棉花”中变成了一种轻而短的调子,这是弱化;又如普通话的“啊”\n在以i,y,a,o,e结尾的音节后要念“呀”,在以u,ao结尾的音节后要念“哇”,在以n结尾的音节后要念“哪”,这是变异.无论是同化、异化还是弱化、脱落,都是因为前后音位的影响造成的,这就是语流音变.第三章语汇第一节语汇的性质一、填空题1.本书讨论的语汇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语汇的类聚系统,二是语汇的构造形式.2.从功能上看,语汇好比语言的建筑材料,它在语言各要素中变化最快.3.任意性是语汇得以产生的途径,理据性是语汇不断丰富的手段.4.语汇的民族性表现最明显的是词语往往反映某个民族对事物的独特认识.5.普遍性使得各种语言的语汇能表达大量共同的概念,而民族性使得某种语言的语汇又能体现一些独特的认识.6.活跃性使得语汇的个体元素不断增加和更替,满足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稳定性使得语汇的基本成分和整体系统保持固定和平衡,保证社会交际能够正常进行.二、名词解释题1,语汇学:语汇学是指语汇作为语言结构系统的一个要素也有自己的内部系统和使用规则,也可以建立某些关系类别.研究语汇背后这种规律性和系统性以及语汇的结构关系和类别的学科就是语汇学.2.语汇的任意性:语汇的任意性是指任何语言的词语,特别是意义单一的词,发什么音表什么义在初始阶段大多是任意的.如汉语管某一种东西叫“书(shu)”,而管另一种东西叫“笔(bi)”;英语管书叫“book'’,管笔叫“pen”,这都是任意的.词语和命名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3.语汇的理据性:语汇的理据性是指浯言中有相当多词语,其音义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特别是“同源词”和“复合词”.同源词如“帐”、“涨”、“账”、“胀”等与“张”不但语音近似,且意义有某种联系(施放一拉开一展开一使增大);复合词如汉语的“雨衣”是“下雨时穿的衣服”,英语的“raincoat'’就是“rain”和“coat”组合的意义.它们都是可以论证的.4.语汇的普遍性:语汇的普遍性是指只要客观事物中有某种概念,语言中就一定会有某个相应的词语来表达它,这是所有的语言都具有的.如客观事物中有山、河、日、月等,各民族的语言中都有相应的词来表现.5、语汇的民族性:语汇的民族性是指各民族语言的词语对客观事物的表达与概念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的不同.词语往往反映某个民族对事物的独特认识,不同语言的词语不—·定反映完全相同的概念,因而可能在对象、范围、褒贬等方面存在极大差异.6.语汇的活跃性:语汇的活跃性是指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旧词语逐渐消失,新词语不断产生.如汉语在若干年前使用的频率极高的一些词语像“人民公社、红卫兵”等,现在已消失殆尽;而像“下海、上网”等词却是最近才产生的.从这个角度可以说语汇是语言结构系统要素中最易变和最活跃的.7.语汇的稳定性:语汇的稳定性是指语汇的变化不是随心所欲的,它要受到社会约定和语汇系统的严格制约,有极强的稳定性.社会约定的制约指的是很多词语的声音、意义和结构形式一旦形成就基本固定下来,不能随意改变.语汇系统的制约指的是某些系统性强的基本词语一般都处在一定的语义集合关系即语义场中,不能随意去破坏.三、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或一项以上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1.语汇是(C).A.语素组成的单个的词B.词组成的词组C.词和语的总汇.D.一群有关系的词和语的汇集2.语汇包括(ABC).A.词B.语C,某个专业范围的词语汇集D.句子四、判断题(下列表述中你认为是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X”.)1.语汇的任意性是指语音和语义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而语汇的理据性是说语音和语义之间有可以论证的联系,所以语汇的任意性和理据性是矛盾的.(X)2.语汇是语言结构系统的各个要素中最易变和最活跃的.(√)3.语汇的变化受到社会约定和语汇系统的制约,所以有极强的稳定性.(√)\n4.语汇在表达上有普遍性,所以不同民族的词语中反映的概念也是完全等同的.(X)5.语汇是一种语言的词的总汇.(X)6.个人用词的总汇不是词汇,我们不能说“鲁迅的词汇”、“史记的词汇”.(X)7.每一种语言的词汇都由一定数量的词构成,一般说词汇越丰富,语言就越发达.(√)8.语言中存在的借词说明语言不存在民族性.(X)五、简答题1.语汇的含义是什么?语汇和词有什么不同?答:语汇是语言结构系统的——个要素,包括“词”和“语”两部分.“词”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语”指那些长度相当于语法上的词组或句子,但意义和用法都相对凝固的语言片段,即“固定词组”或“熟语”.“词”如上所述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语汇作为语言学的术语是一个特定的集合概念,是词和语的汇集,因此它指一种语言中全部词和语的整体,或者指特定范围的词语的集合体,—而不能指具体的一个一个的词或词语.而词则是一个个体概念.2.语音、语汇、语法三分是怎么回事?答:按照传统语言学的看法,语言结构系统可分成语音、语汇和语法三个要素,其中没有语义部分.因为语言中的意义绝大部分是由词语来负载的,研究语义必须研究语汇.但是除词语外,词组、句子也有意义,如果说词组和句子具有的超出词组搭配以外的意义是语序、语调等语法形式或语音形式赋予的,那么语法形式或语音形式也就都有意义,所以单靠语汇来研究语义是不够的3.语音、语法、语义三分是怎么回事?答:现代语言学认为,语言的结构系统应分成语音、语法、语义三个要素,其中有语义部分而没有语汇部分.也就是说语汇学不独立,词(包括语)与词组、句子等一样,只是一种语言单位,其意义问题归人语义学,其结构问题归入语法学.但这种分法还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因为一方面语言中的意义有实有虚,其中虚的意义,即结构关系意义、虚词意义等,只能看作语法现象,否则这种意义根本无法捉摸;另一方面词和语作为造句的基本单位负载了语言中最主要的意义,学习一门语言,语汇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4.语音、语汇、语法、语义四分是怎么回事?答:指采取语音、语汇、语法、语义四分的方式.这样保留了词和语作为“最小、音义结合、意义凝固、独立使用”的造句基本单位的重要语言要素的地位,又可以把意义问题归人语义学.不过这样语汇学的研究对象就需要重新定义,本书将词的构造放在语汇部分,因为词内部的语素与语素的组合形式不完全等于句法结构的形式,词内部的语素与语素的意义关系也不完全等于句法成分的关系.所以,指定教材将整体的词作为最基本的语法成分,把词与词或更大的词组与词组的组合形式作为语法结构,而词的内部构造就作为语汇问题了.第二节语汇的类聚系统一、填空题1.在语汇中词既是语汇单位,又是语法单位;语只是语汇单位,不是语法单位.2.根据一个词中包含多少个语素,可以把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类.3.语汇的类聚系统首先应分成词和语两大类.4.词的语法学分类主要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即分布),如分成动词、名词、形容词等.5.词的语汇学分类根据的主要是词的构造形式、语音形式及地位和用途等.6.汉语的词根据音节的数量一般分成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三类,汉语中双音节词占优势.7.单纯词既包括由一个单音节语素构成的词,也包括由一个多音节语素构成的词.8.汉语中多音节但又不是合成词的情况主要指以下几种词:拟声词、连绵词、译音词等.9.根据音形关系,汉语的词可分为三种:一是同音不同形,如共识、公式;二是同形不同音,如音乐、快乐;三是同音又同形,如花店、眼花.10.汉语同音词多的原因:一是语音偶合,二是历史音变,三是词义分化.11、从词的重要程度,可以先分出基本语汇和一般语汇.\n12.一般语汇内部根据词的不同来源可分为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等.13.汉语吸收外来词的借用方式有音译,如咖啡;半音译半意译,如新西兰;音译兼意译,如幽默.14.从词的用途和特点看,词还可以分成常用词汇、非常用词汇(罕用语汇)和通用词汇、非通用词汇(专用语汇)等.15,确定常用语汇和非常用语汇用统计的方法计算词的使用频率,使用频率高的是常用语汇,使用频率低的是非常用语汇.16.语即固定词组或熟语.大致可分为专有名次、惯用语(习语、俚语)、谚语(俗语)、成语、歇后语和简缩词语等.二、名词解释题1.新造词:新造词又称新词,指过去没有而新创造出来的词.新事物不断涌现,会通过新造词表现出来.各个历史时期、每种语言都会有新造词.如汉语“苏区”、“土改”在某个特定时期是新造词,“下海、上网”是这个时期的新造词,英语的clone(克隆)、Aids(艾滋病)2.古语词:古语词是指古代就已经产生,但又不算基本语汇,现在偶尔还使用的词,也是一般语汇的一部分.古语词包含两小类:一类是现实生活中已经消失的事物或现象的名称,如汉语“状元、格格”等这类词也叫“历史词语”;另一类是古代的事物或现象还存在,但已经由别的词语替代,如“余(我)、故(因此)”等,这类词又叫“文言词语”.3.方言词:汉语中的方言词是指那些本来只在方言区通行,后进入共同语,但已被全社会接受并且被比较广泛地使用的词.如吴方言的“尴尬、名堂”、湘方言的“过硬”、粤方言的“看好、新高”等,就是进入了普通话语汇的方言词.4.外来词:也叫借词,是一种从外族语言中翻译或借用的词语.各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外来词,英语、法语、德语互借词极多,汉语借出和借人的词也很多.5.常用语汇:常用语汇指使用频率高的语汇,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被称为“最常用词”.6.非常用语汇:非常用语汇指使用频率低的语汇.7.通用语汇:通用语汇指全社会都普遍使用的词语.基本语汇、常用语汇都是通用语汇,一般语汇中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的绝大部分也是通用语汇.8.专用语汇:专用语汇指只在某些领域或只是一部分人使用的词语,主要指“科技术语”和“行业浯”这两类.除此之外,某个帮派使用的“隐语”(又称黑话)特定阶级的习惯语和禁忌语也都可以算作某种专用的语汇.9,科技术语:科技术语即某种科学技术学科的专门用语,如“高频、放射”、“负数、开方”、“商品、资本”、“语音、语素”等各是物理学、数学、经济学、语言学等学科的术语.10.行业语:行业语即某种行业和职业的专门用语,比如“贷款、呆账”、“托运、软卧”、“导演、台词”等各是金融业、交通运输业、戏剧电影业的用语.11.专有名词:专有词包括科技术语和用特定的词或复杂词组形式表达的事物名称.如“激光”、“中国”、“TheNewYorkTimes”、“WorldTradeOrganization”等国名、地名、书名、机构、组织等.12.惯用语:惯用语指表达习惯性比喻含义的固定词组.汉语中的惯用语多为三个字的词组,如“背黑锅、定心丸、主心骨”等;汉语中还有一种由两项成分固定搭配,常常用作状语表达特定动作方式意义的比况语,也可归人惯用语,如“一板一眼、一把鼻涕一把泪”等.外语中类似惯用语的固定词组又称“习语”或“俚语”,如英语“tocarrythehouse(满堂彩)”、“ajackofalltrades(三脚猫)”等;类似比况语的是某些用作状语的固定词组,如英语“facetoface(面对面)”、soonerorlater(或早或迟)等.13,谚语:谚语是指在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其中有的是反映生产和生活经验、有深刻寓意的语句,如汉语“瑞雪兆丰年”、“众人拾柴火焰高”等;有的是反映某种客观现象,但不一定有太深刻的道理,这类谚语又称“俗语(俗话)”,比如“清官难断家务事”、“天下乌鸦一般黑”等.外语中也有许多谚语和俗语,如英语“nopains,nogains(相当与汉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日语“急回(水流急了就会拐弯,相当与汉语欲速则不达”等.\n14.成语:成语是汉语中特有的而且大量使用的熟语形式.一般是四个字,也有个别不止四个字.成语大多有出处,一般来自对历史事件、古代寓言的概括,也有的直接采用名言诗句或社会流行语.15.歇后语:歇后语是汉语特有的一种熟语形式,指一种短小风趣、生动形象的语句.歇后语利用谐音或比喻双关来表达某种意义由两部分组成,一般只说上半句,下半句略去.16.简缩词语:简缩名词是由比较长的专有名词或一般词组简缩而成的一种很像词的结构.各种语言都有大量的简缩词语,如英语的“TOEFL(TestofEnglishasaForeignLanguage)、DOS(DisketteOperationSystern)”,汉语的“北大(北京大学)、高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等.有些简缩词久而久之成为凝固形式,就成了词.三、单项选择题1.“拼死拼活”和“风风火火”是(B).A.成语B.惯用语c.歇后语D.谚语2.(C)是一般语汇的最重要的来源.A.古语词B.方言词c.新造词D.外来词3.(B)是整个语汇系统的核心和基础.A.一般语汇B.基本语汇C.通用语汇D.常用语汇4.人们口头上常使用的固定词组叫(B).A.成语B.惯用语C.专名D.阶级习惯用语四、多项选择题1下列熟语或固定词组中属于汉语特有形式的是(CD).A惯用语B谚语C成语D歇后语2.专用语汇主要指(AC).A.科技术语B.阶级习惯语C.行业语D.隐语3.下列词语中属于单纯词的有(AC).A.崎岖B.解放C.珠穆朗玛D.冰激凌4.“一幅画儿”的“画儿”是(ACFG).A.单纯词B,合成词c.单音节词D.双音节词E.动词F.名词G.基本词H.罕用词五、判断题1.语汇的任意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往往是基本语汇的特点;而语汇的理据性、民族性和活跃性常常由一般语汇体现.(√)2.基本语汇使用范围广,非基本语汇相对使用范围较窄,二者的区分界线泾渭分明、固定不变.(X)3.基本语汇中的词是稳定的,不会发生变化.(X)4.不同语言中属于基本语汇的词大部分是差不多的,但也会由于社会的不同特点而有某些区别.(√)5.文言词语已被白话词语替代,因而现实生活中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X)6,“考试”、“测验”、“年级”只是教育系统的专业词语.(X)7.汉语的“的”、“了”、“和”不能单独回答问题,所以不是词.(X)8.成语无论有多长,作用只相当于词.(√)9英语等语言中词的音节多少跟词的用法和构造关系不大,而汉语中词的音节反映了汉语词的一些特点.(√)10.一般说的方言词指在方言地区通行的词语.(X)六、分析题:分析下列词语中各有几个语素,并把它们指出来.(1)旗袍(2)光秃秃(3)哗啦(4)徘徊(5)体育馆(6)狮子(7)巧克力(8)fox(9)uncomfortable(10)woman(1)两个(旗+袍)(2)两个(光+秃秃)(3)一个(哗啦)(4)一个(徘徊)(5)三个(体+育+馆)(6)两个(狮+子)(7)一个(巧克力)(8)一个(fox)(9)三个(un.ccomfort-Cable)(10)一个(woman)七、简答题l,单纯词与单音节词,合成词与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有什么关系?答:它们之间有一定联系,但不是相同的概念.特别是对汉语来说,单音节词除极个别的如“俩、仨、卅”等几个合音词外,基本上都是单纯词;但单纯词却不限于单音节词,也就是说单纯词既包括由一个单音节语素构成的词,也包括一个多音节语素构成的词.反过来说,汉语的合成词绝大多数是多音节词,但多音节词却不一定是合成词.汉语中多音节而又不是合成词的主要指拟声词、连绵词、叠音词、译音词等.2.什么叫做“同音词”?答:根据词的语音关系分类,看一个词跟另一个词的语音形式是否相同,语音相同的叫做“同音词”.\n比如汉语的“写/血”、“散步/散布”,英语的“write/right”、“hear/here”都是同音词.3.什么叫做“同形词”?答:根据词的语形关系分类,看一个词跟另一个词的语形(拼法或写法)是否相同,语形相同的叫做“同形词”.如汉语“奇(罕见的,特殊的)”与“奇(单的,不成对的)”,英语的“use(动词,使用)”与“use(名词,用处)”都是同形词.4.同音词和同形词有何关系?答:同音词和同形词是互不相同的两个概念,但是在各种语言的语汇里两者都有交叉的情况,汉语中尤其多.大致有以下三种:同音又同形,如汉语“花钱”的“花”和“花朵”的“花”,英语right(右)和right(对);同音不同形,如汉语“是/事/市”,英语“write/right”;同形不同音,如汉字“和”代表“he/hu/hu6/huo”等几个不同音的词.5,词的语汇学分类角度有哪些?答:词的词汇学分类角度有以下几种:根据词的音节分类,看一个词由几个音节构成.汉语的词根据音节的数量一般分成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三类.根据词的语素数量分类,看一个词由几个语素构成,一个词中只有一个语素的是“单纯词”,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则是“合成词”.根据词的音形关系分类,看一个词的语音或语形(拼法或写法)是否相同.语音相同的叫做“同音词”,语形相同的叫做“同形词”.从词的重要程度,可以先分出“基本语汇”和“非基本语汇”(一般语汇).从词的用途和特点看,词还可以分成“常用语汇、非常用语汇(罕用语汇)”和“通用语汇、非通用语汇(专用语汇)”等.6.基本语汇的特点和主要类别有哪些?答:基本语汇的特点:一是产生的历史长,二是使用的范围广,三是构词能力强.汉语的基本语汇包括那些表示自然现象和事物的词,如“天、地、人、火”等;表示生产和生活资料的词,如“刀、车、船、房”等;表示基本的动作行为和性质状态的词,如“走、谁、吃、好”等;表示时令、方位、数量、指代、亲属关系的词,如“年、月、南、北、上、下、我、他、父、母”等;此外很多虚词,如汉语“了、着、的、吗”等,也属于基本语汇.7,通用语汇和专用语汇是什么关系?答:首先,二者的使用范围是不同的,通用语汇在全社会都普遍使用,而专用语汇只在某些领域被一部分人使用;但是,二者之间也并非截然对立,一方面所有专业、行业中也都要使用通用语汇,另一方面有很多科技术语或行业语也往往有可能转化为通用语汇.8.常用语汇和基本语汇是什么关系?答: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因为基本语汇根据的是词产生的历史、使用范围和构词能力,常用语汇只是根据词在一定语料中出现的频率.然而,这两个概念也有很大的一致性:这两者涵盖的范围差不多.换言之,一个词如果是最常用语汇,那也就一定有资格称为基本语汇,反之基本语汇(除非现在只是构词的语素)在某种意义上也就应该是最常用的语汇八、论述题:试论汉语的词为什么有双音节化倾向答:汉语的双音节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同音词和同音语素.现代汉语的音节,如果考虑到声调,大约有1300个左右.这些音节与语素的对应关系,从一音一素到一音二十素以上,各种情况都有,其中一音一素的约占全部音节的25%.也就是说,有75%的音节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同音语素.同音会产生歧义,也给汉语信息处理带来困难.双音节化就是社会自觉地对这种现象进行调整的结果.双音节化对汉语来说有重要意义.首先,可以减少同音词,如yi这个音节,文言有“一、医、衣、依”等,改成“医疗、衣服、依靠”等双音节词就不是同音词了;其次是将多义词的意义分化,如文言“道”有“道路、道理、道义、道学、道德”等许多意思,改成双音节词后,意义就分开了.这两项事实上为减少汉语的歧义起到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双音节化还有韵律的作用,如本来是“制/电影片”要变成“电影/制片”,使表达变得合乎韵律.第三节语汇的构造形式一、填空题\n1.复合词的类型有陈述式、偏正式、支配式、并列式、补充式.2.构词中派生词的类型有前缀式、后缀式、中缀式三种.3.构词中重叠词的类型有名词性重叠词、副词性重叠词、多重重叠词三种.4.外语中的不成词语素包括构词语素和构形语素.5.语汇构词分复合构词、附加构词和重叠构词三种情况.6.成词语素中自由的不定位实义语素形成实词,黏着定位虚义语素形成虚词.7.由“1aboratory’’到“lab”、由“安培”到“安”是逆序成词中的截搭词.8.语素形式在变性成词时不发生变化的一般叫作兼类词;发生变化的有两种情况:一是轻重音变化,二是元音交替变化.二、名词解释题1.成词语素:成词语素是指在某些情形下可以直接形成为词,即可以单用的语素.如“他走了”中的“走”就是一个成词语素.2.不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是指不能单独成词,即不能单用的语素.如“一子(剪子)”就是不成词语素.3.自由语素:自由语素指的是既可以单独成词(可以单用),有时又可以单独说出来(简称“单说”)的某种语素如“他最近好吗?——好”,答句中的“好”就是单说形式的自由语素.4、不自由语素:不自由语素是指能单独成词但不能单说,或者不能形成词的语素就是不自由语素,或者叫黏着语素.如“了”、“企(企业)”“一头(木头)”等.5.定位语素:定位语素指在最小的合成结构(词结构或词组结构)中的位置是固定的,或者总是前置,或者总是后置.如“了”只能在一个组合形式后面,不可能在前面;词缀“老一”只能在另一个语素的前面,如“老师、老鼠”等.6.不定位语素:不定位语素是在最小的合成结构中位置不固定的语素,它们既可前置,也可后置.如“笔”可以构成“毛笔”,也可以构成“笔杆”;“体”既能构成“肌体”,也能构成“体育”.7.实义语素:实义语素指有实在的词汇意义,或者说本身直接负载了词汇意义的语素.如“灯”、“民”等.8.虚义语素:虚义语素是指一般不具有实在的词汇意义的语素,或者说语素本身不直接负载意义,但与其他成分组合成词或者更大的单位时,才能使词或者更大的单位获得某种新的意义.如“的(吃一吃的)”、“一儿(画一画儿)”等是虚义语素.9.虚词语素:虚词语素没有实在意义的成词语素,如英语“with”.10.词根语素:词根语素有实在意义,既可直接形成名词、动词等实词,又可作为位置不固定的主干成分构成别的词的成词语素.如英语“blue”.11.构词语素:构词语素即在词中位置固定,不作为词的主干成分,但又参与构造不同意义新词的词缀性语素.,如英语“antibody'’中的“anti一”.词缀性语素也有某种意义,但不如词根语素实在,往往是一种抽象的类义.12.构形语素:构形语素即在词中位置固定,但既不是词的主干,也不参与构造新词,并且不改变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类别,只改变词的语法范畴意义的词尾性语素.如英语表时态的"一s,一ed,一ing".13.直接成词:直接成词就是由一个语素直接形成单纯词.当这种成分没有独立使用的时候是语素,独立使用的时候是词.能够直接成词的语素必须是成词语素.自由不定位实义语素形成实词,黏着定位虚义语素形成虚词.14.转化成词:转化成词就是由一个或多个语素转化为另一个语素形式再形成单纯词,大致分“变性成词”和“变形成词”两种情况.15.变性成词:变性成词就是语素转变词性而成另一类词.比如一个成词语素本来表示动作行为,即语法功能上是动词性的,但在形成词的时候,却不但形成动词,也可以形成名词.如英语语素“call”可以形成动词“tocall”,也可以形成名词“acalI”;或者一个成词语素本来是名词性的,但在成词的时候,既形成名词,也可以形成动词.16.逆序成词\n:逆序成词就是把原来只有合成词形式而没有单纯词形式的词反向截取其中一个语素再形成单纯词.如英语beggar—beg,beg原来并不存在,是反向截取的语素形成了单纯词,词性也发生了变化.相对词性发生变化的逆序成词,词性不发生改变的又叫“截搭词”,如英语bicycle—bike.17.复合构词:复合构词就是词根语素加上词根语素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又叫复合式合成词,即“复合词”.如英语“black—board(黑板)”,汉语“火车”等.复合词可分为陈述式(主谓式)、偏正式、支配式(动宾式)、并列式四种.另外,汉语还有一种补充式合成词.18.附加构词:附加构词就是词根语素加上词缀语素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又叫附加式合成词,即“派生词”.如英语用前缀“un一(非)”构成的词,汉语用后缀“一子”构成的词,都是派生词.按照词缀在词中的位置,派生词可分前缀式、后缀式、中缀式三种.19.重叠构词:重叠构词就是词根语素通过重叠形式而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又叫重叠式合成词,即“重叠词”.如“爸爸”、“渐渐”等.20.语法构词(构形):语法构词(构形)是形态丰富的语言中附加词尾而使词产生变化的一种语法现象,如英语的“一s(动词第三人称单数)”、“一ed"、“一ing”等.这些语素附着在词的后面并不产生新词,也不改变词类,只起某种语法作用.广义的语法构词还包括附加表示词类特征的后缀形式.21.离合词:离合词就是形式上或人们的感觉上像词(因为跟一般词的长度差不多),但在结构的组合性和意义的搭配性上接近词组的可以插入某些成分的语汇单位.比如“放假(放了一个长假)”、“(洗了一个热水澡)”等.22.词组词:词组词就是形式上或人们的感觉上像词(因为跟一般词的长度差不多),但在结构的组合性和意义的搭配性上接近词组的中间可以进行较大扩展并且插入成分后整个组合的意义基本保持不变的语汇单位.比如“白纸(白的纸)”、"看见(看得见)"等.三、单项选择题1,英语art是(B).A.虚词语素B.词根语素C.构词语素D.构形语素2.英语worker中的[—er]是(C).A.虚词语素B,词根语素C.构词语素D.构形语素3.英语by是(A).A.虚词语素B.词根语素C.构词语素D.构形语素4.英语working中的[—ing]是(D).A.虚词语素B.词根语素C.构词语素D.构形语素5.“电影”、“美丽”都是一个(A).A.词B.词组C.句子D,语素6.“苜蓿”的“苜”是一个(C).A.词B,词组C.音节D.语素7.“所以”是一个(A).A.词B.词组C.句子D.语素8.“人参”是一个(A).A.词B.词组C.句子D.语素9.“游泳”是一个(C).A.语素B.句子C.离合词D.词组10.由一个词根构成的词是单纯词,加上词尾后,它的结构类型是(C)A.复合词B.派生词C.单纯词D.离合词11.“克林顿”是(D).A.一个词根和一个后缀组成的词B.两个词根组成的词C.三个词根组成的词D.一个三音节的词12.“三讲”是(C).A.数量词…B.术语C.缩略D.专用名词13.postgraduate是(C).A.单纯词B.派生词C.复合词D.缩略词14.”能动性”这个词中(C).A.没有词根B.”动”是词跟C.”能动”是词根D.”能动性”是词根15.根据语素的构词能力不同而划分的类是(A).A.自由语素、黏着语素B.词根语素、词缀语素、词尾语素C.前缀、中缀、后缀D.词干、词尾16.词的结构类型分为(B).A.合根法、附加法、减缩法B.单纯词、复合词、派生词C.词根、词缀、词尾D.前缀、中缀、后缀四、多项选择题“被”是(AEDH).“水”是(ACFG).“半”是(BCFH).“一滋滋”是(BDEH).英语“from”是(ADEH).英语“bio一(生命/生物)”是(BCEH).A.成词语素B.不成词语素C.实义语素D.虚义语素E.定位语素F.木定位语素G.自由语素H.黏着语素\n五、判断题1.在汉语中,一个汉字只对应一个音节,但是一个音节不只对应一个汉字.(X)2.英语名词复数形式[—s]与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正[一s]意义完全不同,因而是不同的语素.(√)3.英语中表名词复数的特殊词尾变化如“[一ren](children)/一en(oxen)”与起相同作用的[一s]不是一个语素..(X)4.与语音中的音位和音素相似,语汇中也有语素和语素变体的情况.(√)5.“简缩构词”与“简缩词语”不是一回事,前者已凝固定型为单纯词.(√)6.外语语素的分类与汉语的完全一致.(X)7.语素和语素经过组合构成一个新词,叫“语汇构词”.(√)8.成语和惯用语的结构限制比较严格,组成成分既不能变动也不能拆开.(X)六、分析题1.指出下列名词中的词根、词缀、词尾:(1)爱因斯坦(2)智能(3)垫子(4)孟子(5)老鼠(6)老人(7)石头(8)脏里叭唧(9)normalize(10)nurses(11)supermarket(12)walking(13)newspaper(14)childhood(15)unfruitful(16)artist答:(1)词根(爱因斯坦)(2)词根(智)+词根(能)(3)词根(垫)+词缀(子)(4)词根(孟)+词根(子)(5)词缀(老)+词根(鼠)(6)词根(老)+词根(人)(7)词根(石)+词缀(头)(8)词根(脏)+词缀(里叭唧)9)词根(normal)+词缀(ize)(10)词根(nurse)+词尾(es)(11)词根(super)+词根(markel)(12)词根(walk)+词尾(ing)(13)词根(news)+词根(paper)(14)词根(child)+词根(hood)(15)词缀(un)+词根(fruit)+词缀(ful)(16)词根(art)+词缀(ist)2.分析下列合成词的组合关系:(1)口吃(2)downfall(3)陌生化(4)pickpocket(5)狂热(6)丢脸(7)动静(8)sundown(9)改善(10)sleepwalk答:(1)陈述式(2)并列式(3)并列式(陌生)+派生式(化)(4)支配式(5)偏正式(6)支配式(7)并列式(8)陈述式(9)补充式(10)偏正式七、简答题1.语素的性质是什么?(如何确定一个成分是语素?)如何理解语素的意义?答: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需要充分考虑“最小”和“有意义”两个因素.语素必须是最小的,但这种“最小”要从音和义结合的角度来看.比如“姐”是一个语素,而"j"、“ie”和“姐姐”都不是.语素的意义有两种:一是指有具体的所指,如“爸”指向一个具体的人,“吃”指向一个动作;二是指能够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如汉语的“的”本身并无具体的所指,但如将其加在动词后该动词就变为表事物的名词,英语books中的s具有表名词复数的意义,这里的“的”和“s”所表现的就是语法意义.2.词缀语素的作用有何异同?答:词缀语素的作用有一致的地方,它们本身都没有太实在的词汇意义,但又能表示某种抽象的构词意义(既介于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之间的一种意义).比如英语“一er,一ist”本身没有什么词汇意义,但附加在其他实义语素后面可以使整个词具有“从事某种职业的人”的意义,如“writer,pianis”.不同的词缀的作用也有差异:一般说前缀在构词中通常只改变词的抽象意义,不改变词类.如英语possible是形容词,加上前缀im一后的impossible只增加否定义,但仍是形容词;后缀则除了改变词的抽象意义,也往往改变词类,如英语real本来是形容词或名词,加上后缀一ize后的realize,就不但改变了意义,而且也变成了动词.3.举例说明语的构造有什么特点?如何理解这些特点?答:第一,语的总体的结构特点是结构的固定性和整体性.结构的固定性是说语的结构是一种特定的组合形式,大多不能像普通词组那样随意改变,否则改变后的形式即使成立也不再是语的格式了.包括:一般不能颠倒原有成分,如“乱七八糟”不能说“乱八七糟”;一般不能插入其他成分,如“远见卓识”不能说“远见和卓识”;一般不能替换原有成分,如“拍案叫绝’’不能改成“拍桌叫绝”.结构的整体性是说语表达的意义不一定就是词语的搭配结果,大多不能简单地像一般词组那样根据组成成分来分析整体的意义.比如“风声鹤唳”是形容惊慌和恐惧的情形,“听到风的声音、鹤叫的声音都会害怕”,而不是“\n风的声音和鹤叫的声音”;“breaktheice”不是“打碎冰块”,而是“打破沉默”.第二,语的结构基本上就是词组或句子的结构形式,但又有各自的特殊格式.语由词构成,且比词长,一般就是词组或句子的结构形式.比如:专有名词多是偏正词组,如“中国人民大学”;简缩词语“出入境”是支配式,“语文”是并列式;惯用语有三种结构:三字格的述宾结构如“泡蘑菇”,三字格的偏正结构如“冷板凳”,两个成分构成的并列词组如“有说有笑”等;成语则几乎包括所有的复合词或词组的形式;谚语的形式大多相当于句子,如“远亲不如近邻”相当于单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相当于复句.语的结构又有别于一般词组的特殊形式,如汉语成语一般是四字格,惯用语一般是三四字格,惯用语中的比况语通常必须由并列的两项成分组成.成语结构限制严格,组成成分不能变动也不能拆开.惯用语的组成成分不能变动却可以拆开.汉语歇后语实际上是一种省略了后一分句的复句形式.汉语的简缩词语则是截取词组中的成分并进行概括.4.汉语中词与词组的区别是什么?汉语中哪些语素的组合会产生词和词组的区别问题?答:汉语中词与词组的区分难度较大,因为两者的构成方式基本一致,词也没有严格的形式标记或界限标记,如没有连接符、空格等,所以一部分组合的性质很难确认.当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全部为既能够独立成词又能够充当构词语素的成分(即成词的自由的实义语素)组合成一个语言片段时会出现判定困难.其中可以插入或扩展的形式是最难区分的.5.外语中词与词组的区别是什么?答:组合形式既像词又像词组的成分在外语中,尤其是使用拼音文字的语言中虽也可能存在,如英语中存在着“womanabouttown(交际场上的女子/交际花)”,但总的来说并不突出,因为一方面这些语言中词的构造与词组的构造很不相同,绝大多数合成词都是附加词缀而构成的派生词;另一方面词根与词根组合构成的复合词在书写上也有连写、连接符等形式,所以词与词组的区别本来就非常明显.如英语“girlfriend”连写是一个词,“mother—in一1aw”有连接符也是一个词,而“teachersintheschool”就是词组.所以在这些语言中,大多可以靠形式本身区别词与词组.6.汉语与外语的语素类型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答:外语的语素分类与汉语的语素分类大体一致,如任何语言的语素都有成词和不成词、自由和不自由、定位和不定位、实义和虚义的区别.外语语素与汉语语素也有不对应的地方.比如英语中像“一ly,一ful,一able”这样专门构成词的语法类别的语素很多,而汉语除个别词后面能加“子、儿、头”构成名词、个别词后面能加“化”构成动词外,几乎没有这类语素;汉语的实义不成词语素如“民、友”等在古汉语中都是词,而英语的“anti一,dis一,一ist”等从来不是词,只是构词词缀,意义也不特别实在;英语等语言中大量表动词时态的成分是词尾形式,而汉语对应的“了、着、过”等则是独立的虚词.7.语素的组合与语素义的组合是否对应?答:二者并不完全对应.首先,一般说语素与语素的组合就是语素义与语素义的组合,即词义等于组成成分的语素义,如“性急”就是“性子急”.但也有些情况是词义并不等于语素义的组合.第一种是语素义比较模糊,如“江米、麻利”中的“江”和“麻”;第二种是词义引申,如“鱼肉”非“鱼和肉”或“鱼的肉”,而是“像对付莱板上的鱼和肉那样欺凌残害人民”;第三种是语素义脱落,如“忘记、妻子”等词中,一部分语素义脱落消失(这种情况称“偏义复合词”).外语中的情况跟汉语大致相同.8.语素的组合与浯素类的组合是否对应?答:语素的组合与语素类的组合不完全对应.一般说复合词的词类与组成成分的语素的功能大体一致,比如作为组成成分的语素都是名词性的,或者中心语素是名词性的,组合后很可能是名词.比如汉语的“电灯、宿舍”等,中心语素是名词性的,复合词也是名词;支配式如“留神、冒险”等,补充式如“推广、说明”等,中心语素是动词性的,复合词也是动词.但汉语中也大量存在复合词的词类与语素的功能类组合不一致的情况.例如并列式的“开关、教学”等的语素都是动词性的,复合词是名词;偏正式的“速写、被告”等的中心语素是动词性的,复合词是名词;支配式和陈述式的不对应现象更加普遍,如支配式复合词“领队、司机”等是名饲,“伤心、丢脸”是形容词;陈述式复合词“自信、眼红”是形容词,“政变、月亮”是名词.形态丰富的语言中不对应现象较少,但也存在,比如英语中同是陈述式复合词,“earthquake”是名词,“headstrOng”是形容词,“manhandle”是动词.\n9.重叠词与叠音式单纯词和重叠式词组(语法的重叠形式)有什么区别?答:重叠词是词根语素通过重叠形式而构成的一个新词,如“爸爸、偏偏”等.它有两个特点,首先它是词,第二是由词根重叠构成.叠音式单纯词的意义不能分解,只是一个语素,如“猩猩、蛐蛐”等;而重叠式词组则未定型为词,如“穿穿、个个”等.10.怎样分析复杂的合成词?答:复杂的合成词可以是多个词根语素的组合,也可以是多个词根语素和词缀语素的组合.无论是哪种组合,其内部都一定按组合的先后顺序形成不同的层次,而每一层也就是不同类型的简单的合成词的多次组合.找到这些层次,逐层分析即可.如“资产阶级化”,第一层是“资产阶级/化”(后缀式派生词),第二层是“资产/阶级(偏正复合)”,第三层是“资/产(偏正复合)”和“阶级(偏正复合)”.八、论述题:论述汉语的语素与音节和汉字的关系.答:语素、音节与字是不同的单位,不能简单对应,但他们之间还是有一定联系的.从这三个概念各自不同的角度去看,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汉语的语素多数是与一个音节和一个汉字相对应,但也有少数其他情况.一个语素对应两个汉字、两个音节,如“葡萄”、“苜蓿”、“孑孓”等;一个语素对应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汉字、音节,这种情况大多数是音译词,如:“巧克力”、“布尔乔亚”等.汉语中的音节数较少,所以一个音节对应几个汉字、几个语素的情况非常普遍,如“jin”对应着“今、金、斤、巾、津、筋、襟、衿”等,“ling”对应着“零、铃、玲、灵、龄、凌、陵、羚、菱”等,它们可以被叫做“同音字”,如果这些字也可以是语素的话,那么它们也就是“同音语素”了.“同形词”也有一字一音两语素的情况.如“花”对应着“hua”和名词“花儿”和动词“花费”两个语素.汉语中的多音字是一个字对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和语素,如“解”对应着“jie”和“xie”两个音节、语素,“陆”对应着“lu”和liu”两个音节、语素,这些字可以被叫做“多音词”.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字也曾是一字两音两语素的,如“千瓦、海里”,现在已经取消了.第四章语法第一节语法的性质一、填空题1.语法是语言中关于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2.语法规则本质上说是说本族语的人头脑中潜在的一种直觉知识,也可以说是人们说话时的一种约定习惯.3.语法规则的性质和特点是高度的抽象性、强大的递归性、严密的系统性、相对的稳定性.二、名词解释题语法:语法是语言中关于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三、单项选择题下面哪个句子是合乎语法规则的(A)AIloveyou.BIloveshe.CBillenjoytoswim.D.Marywritedaletter.四、多项选择题语法规则具有哪些性质和特点(BCDE)A.语法规则具有高度的复杂性.B.语法规则具有高度的抽象性.C.语法规则具有强大的递归性.D.语法规则具有严密的系统性.E.语法规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五、判断题1.语法规则既然是一种直觉知识和约定习惯,所以语法规则是不会改变的,如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语法完全一样.(X)2.语法规则具有严密的系统性,相同的规则在同一个结构里不能重复使用.(X)3.语法规则具有系统性,它是一种有解释力的规则,即语法规则实际上环环相扣,这一条规则往往受另一条规则的制约,或者说另一条规则可以补充这一条规则.(√)4.语法规则是独立的规则,它和语音、语汇规则不发生联系,是截然分开的.(X)5.语言中不合逻辑的语言现象就是不合语法的,因而应该剔除,净化语言.(X)6.语法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规则,因而可以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n由语言学家或政府部门对复杂烦乱的语法规则作统一的规划或简化.(X)六、简答题1.语法规则具有哪些性质和特点.答:(1)语法规则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所谓“抽象”指的是对具体东西进行类的概括.语言词语和句子无限多,不可能每个词语和句子都去建立一条规则,这就需要把各种现象加以归类.语法规则实际上就是对人们所说的话中的单位、结构和关系的某种类的概括.比如“桌子、书包、电影、思想”等词语,虽然意思不同,但根据某种共同特点,比如大都能受数量词修饰,就可以建立“名词”这个类:这就是从词的用法对语法单位类别的抽象.(2)语法规则具有强大的递归性.所谓“递归”指的是相同的规则可以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语言中句子格式和长度各种各样,即使抽象也不可能不断增加新的规则,这时就需要让一种规则多次起作用.语法规则实际上就是一种有限手段可以反复使用的规则.(3)语法规则具有严密的系统性.所谓“系统”指的是语法规则具有推导性和解释性.语言中的每一条语法规则并不是独立起作用的,一条规则之外往往还有另一条规则管着.所有的语法规则都是互相联系着共同起作用的.(4)语法规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所谓“稳定”指的是语法规则与语音、语汇这样一些与地域差异、社会发展关系十分紧密的语言要素比较起来,变化现象比较小,变化过程也十分缓慢.2.以汉语为例说明语法和语音的关系.答:语音是指语言的声音,包括字词的发音、音节的轻重、单位之间的停顿、句子末尾的语调等等.但语音形式有时也可能影响到语法,或者说语法现象就表现为语音差别.比如“我们两个人”,如果在“我们”后停顿表示有很多人,每两个人一组;如果在“我们两个人”后停顿就表示只有我们这两个人,也只有一个组.3.以汉语为例说明语法和语汇的关系.答:语汇是指语言中使用的词语,包括词语的意义、用法和类别等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也往往影响语法,因为某些特定词语会造成语法上的差异.如“过意不去”的两个意思会造成语法差异:在表示“不安、抱歉”时,只需联系一个名词(如“我很过意不去”),但在表示“刁难、苛待”时就必须引出另一个对象(如“他跟我过意不去”).4.以汉语为例说明语法和修辞的关系.答:修辞是对语言中表达的要求,包括词语选用、辞格运用和句式调整等等.修辞现象有时也可能影响到语法,即为了修辞需要有时可以超出语法规则的限制.比如在“别这么近视眼”、“太阿Q”、“很女性”这样的句子里,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或形容词而作了谓语.5.以汉语为例说明语法和语境的关系.答:语境指说话时的环境条件,包括特定条件下常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比如“上课了,已经”、“干干净净的,洗得”,看起来是违反了副词作状语必须在动词前面和状态词作补语必须在动词和“得”后面的语法规则,但在说话匆忙时这种因为追加补正而造成的语法成分易位现象还是很常见的.6.以汉语为例说明语法和逻辑的关系.答:逻辑是语言表达内容的规律,语法是语言表达形式的规律,因此二者的关系非常紧密.语法中“主语、谓语、宾语”等概念就是从逻辑术语中借来的;复句的语法关系实际上也就等于逻辑上复杂判断的关系.逻辑对语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语言成分之间搭配关系的制约.从基本要求看,一般人们说话不但要合语法,也要合逻辑.比如“风把门吹开了”,既合浯法也合逻辑,所以才是正确的,但“门把风吹开了”虽然格式不错,但由于不合逻辑,所以就不是正确的句子.但个别例子有时看似不大合逻辑,但大家都这么说,也懂得什么意思,就不能完全用逻辑来苛求.像“好热闹”和“好不热闹”意思一样,本来该说“来北京以前”,但人们反而常常说“没有来北京以前”,就是这种情况.第二节语法研究的内容、类别和单位一、填空题1.语法这个术语有两种内涵:一是客观存在的语法,这时说的“语法”就是语法规则本身,或者更准确地说叫做语法规律;另一个是主观认识的语感或习惯也进行研究后作出的归纳和说明,这才是所谓的语法规则.这种意义的语法又可以称作语法学.\n2.语言学家研究语法首先必须确定自己研究的内容,研究的内容不同,所说的语法规则就会有所区别.根据语法研究的不同材料区分历时语法与共时语法;根据语法研究的用途区分教学语法与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根据语法研究的理论意义区分普通语法与个别语法.3传统语法学把语法分成两种规则,即词法和句法;现代语法学把语法分成两个层面,即核心语法和外围语法.4.语法单位通常分成四级或四种,即语素、词、词组和句子.5.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6.词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7.句子是由若干个词或词组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较大的停顿并带有一定语气和句调的语言单位.8.各种语法单位相互之间实际上具有不同的关系.一种是量变关系,即语法单位之间只是所含成分数量的增减,但性质和作用不变.另一种是质变关系,即语法单位之间表现为所起作用的差异,但成分数量未必变化.9.共时语法指的是从某一时期存在的语法现象的角度横向地、静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一语言在特定空间范围的语法表现形式和语法规则系统.10.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是互相依存的:一方面可以说每个语法成分都处在既可能跟别的成分替换(聚合),又跟别的成分连接(组合)的关系之中;另一方面可以说聚合规则是潜在的,组合规则是现实的.二、名词解释题1.历时语法:历时语法指的是从语法发展变化的角度纵向地、动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些语法现象在特定时间过程中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和规律.2.共时语法:共时语法指的是从某一时期存在的语法现象的角度横向地、静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一语言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的语法表现形式和语法规则系统.3.组合规则:就所有的语法成分(小到语素和词,大到词组和句子)之间的关系而言,从线性的不同位置看都是相互如何搭配的关系,这就是组合规则.4.聚合规则:聚合规则是指就所有的语法成分(小到语素和词,大到词组和句子)之间的关系而言,从线性的不同位置看都是相互能不能替换出现的关系,这就是聚合规则.5.语素:语素是最小的不能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6.词:词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7.句子:句子是由若干个词或词组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较大的停顿并带有一定的语气和句调(书面上用句号、问号等表示)的语言单位.三、单项选择题1.古代汉语中的“之、乎、者、也”等一套语气词,在现代汉语中完全消失,并变成了“的、了、呢、吗”等另一套语气词,研究这种演变过程的语法是(B).A.共时语法B.历时语法C.教学语法D.个别语法2.把语法分成词法、句法两个部分,是(D)提出来的.A.结构语法学B.形式语法学C.现代语法学D.传统语法学3.核心语法指的是(A).A.句法结构规则B.与语法有关的词语知识C.与语法有关的语义知识D.与语法有关的语音知识4.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是(B).A.语素B.词C.词组D.句子7.下面语法单位之间属于质变关系的是(C)A.语素和语素组B.词和词组C.词和句子D.句子和句组8.不同语法单位之间的质变关系也可以叫做(D).A.组合关系B.聚合关系C.组成关系D.形成关系9.根据语法研究的理论意义可以区分为(B).A.教学语法和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B.普遍语法和个别语法C.共时语法和历时语法D.小语法和大语法四、多项选择题1.根据语法研究内容的不同,可以把语法分为以下几种(ABE).A.历时语法和共时语法\nB.教学语法和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C.核心语法与外围语法D.词法学与句法学E.普遍语法与个别语法2.按照语法现象的不同,可以把语法分为(CDE).A.历时语法与共时语法B.教学语法和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C.词法与句法D.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E.核心语法和外围语法五、判断题1.语法规则是主观认识的语法,即语言学家对于人们组词造句时的语感或习惯进行研究后做出的归纳和说明.(√.)2.历时语法是从语法发展变化角度纵向地、动态地研究语法,而共时语法是从某一时期存在的语法现象的角度横向地、静态地研究语法,因此二者的区分是绝对的.(X)3.教学语法面对的是人,因此教学语法的特点是精确可靠,其定义和规则必须具有推导性和可验证性.(X)4.现代形式语法学把语法区分成两种规则,即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X)5.词法既然是形态学,顾名思义应只研究跟词的形态变化有关的现象,即只是构形问题,而构词问题和词类问题不在词法研究的范围之内.(X)6.词组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够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X)7.词一定比语素长,词组一定比词长.(X)8.词和词组的功能都是用来造句,因此,词和词组之间的关系也是量变的关系.(√)六、简答题1.什么是语法规律?什么是语法规则?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答:“语法”这个术语有两种内涵:一种是指语法规律,另一种是语法规则.语法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语法,即人们说话时直觉和习惯上所遵守的某种语感.对于说本族语的人来说,语法规律只有二种,只要能正常说话的人都具有运用这种规律的能力,或者说共同受到这种语法规律的制约.语法规则是主观认识的语法,即语言学家对于人们组词造句时的语感或习惯进行研究后作出的归纳和说明,这种意义上的语法又可以称作“语法学”.人们平时所说的“语法”一般是指后者,即语言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的关于语法的一些规则.不过大家通常说语法时,并不特别区别上述两个概念.这是因为语言学家说的语法虽然指的是某种主观认识,但又都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客观存在的语法规律尽可能一致,即最大限度地去描写各种语法现象,揭示客观的语法规律.2.历时语法与共时语法的区别.答:根据语法研究的不同材料区分历时语法与共时语法.历时语法指的是从语法发展变化的角度纵向地、动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些语法现象在特定时间过程中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和规律.比如研究古代汉语中“之、乎、者、也”等语气词在现代汉语中全部消失,并发展为“的、了、呢、吗”等语气词的原因及过程.这就是历时语法要研究的.共时语法指的是从某一时期存在的语法现象的角度横向地、静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一语言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的语法表现形式和语法规则系统.比如现代汉语的研究就是共时语法研究的内容.3.为什么说方言语法实际上是共时语法现象反映历时语法现象?答:历时语法和共时语法的区分是相对的.广义的现代汉语既包括官话(即普通话),也包括方言,它们从空间上看是共时的,但因为它们都是从古代汉语这个老祖宗发展演变过来的,而变化的程又有快有慢,其中有的保留古代汉语的语法现象少些,差异人些,还有的则保留古代汉语的语法现象多些,差异小些.例如“不断的(地)、渐渐的(地)”;一种是出现在某些词的后面构成形容词性单位,如“好好的、热乎乎的”;还有一种是出现某些词的后面构成名词性成分,如“吃的、干净的、他的”,但这三个词缀语音形式相同,所以很难说到底是一个东西还是三个东西.但从广东话看,分别起这三种作用的后缀是不同音的“口甘[kεm35](吾停口甘讲)、口地[tei35](咸咸口地)、口既仁Kε33](我写口既系英文)”,很明显是三个不同的东西.后者的区别其实是反映了古代汉语(至少唐宋时)的情况,可见普通话与古代汉语比较起来变化较大,而广东话离古代汉语则更近些,也就是说普通话和广东话的共时差异就恰恰反映了汉语的历时语法变化.4.教学语法与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的区别.答:根据语法研究的用处可以把语法区分为教学语法和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n教学语法研究的结构面对的是人,即建立一套用词造句的语法规则体系用来进行语言教学.教学语法的特点是规范和实用,定义和说明要求具有简明性和可接受性.或者说这种语法系统要充分考虑人的特点:一方面因为人的理解力有限而不能太复杂,另一方面又因为人毕竟有一定的理解力而不需要太多太细.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也称作计算机语法,它的研究结果面对的是机器.即建立一套可以自动识别和操作的语法规则体系用于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的特点是精确和可靠,定义和规则必须具有推导性和可操作性.或者说这种语法系统要充分考虑计算机的特点:一方面计算机有很强的计算能力,这就允许给出的语法规则是比较复杂的,另一方面计算机却不像人那样具有某种智能,所以提供给它的语法规则又必须是非常严格和细致的.5.普遍语法与个别语法的区别.答:根据语法教育的理论意义可以把语法区分为普遍语法与个别语法.普遍语法指的是对人类语言的语法共性的研究,其意义在于发现人类语言中共同的语法机制.从比较大的范围看,普遍语法研究为什么儿童能够在短短几年内学会一种语言,为什么人们能说出他从未学过的话,为什么有些本来能正常说话的人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语言障碍,这是从心理、生理、病理等学科角度来证明语法具有某种普遍的因素.从比较小的范围看,普遍语法教育为什么人类语言都有相似的结构层次和关系,为什么都会有名词、动词等实体词类和某些起功能作用的虚词,为什么都有表示时态的语法手段.为什么都有语序变化等等,这是从语法现象本身的角度来证明语法具有某种普遍内容和形式.个别语法指的是对个别语言语法的教育,它既包括研究一种语言的语法系统,如汉语语法、英语语法等,也包括研究一种语言中与其他语言不同的语法特点,这类教育的意义在于发现各种语言中独特的语法现象.6.组合规则与聚合规则的区别.答:结构语法学把语法分成两种规则,即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就所有语法成分(小到语素和词,大到词组和句子)之间的关系而言,从线性的不同位置看都是相互如何搭配的关系,这就是组合规则;从线性的某个位置看都是相互能不能替换的关系,这就是聚合规则.组合规则管辖着哪个语法成分在前,哪个语法成分在后的问题,所以组合规则实际上就是语法结构的构成规则.聚合规则管辖着什么样的成分能替换某个组合位置的问题,所以聚合规则实际上就是语法成7.核心语法与外围语法的区别.答:现代形式语法学提出把语法分成核心语法和外围语法.核心语法仅指句法结构规则,这种语法只管语言片段是不是合乎结构上的规则,而规则本身又只有非常抽象的几条,因此它把语法的范围缩小了,因此又称小语法;外围语法则包括与语法有关的词语知识、语义知识、和语音知识,这种语法要管辖词语的搭配(选用什么词),语言的表达(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和译音的实现(能不能说出来)等,因此它把语法的范围扩大了,因此又称为大语法.分的归类规则.组合规则是现实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8.传统语法学、结构语法学、和现代形式语法学分别怎样对语法现象进行划分?答:传统语法学把语法分成两个部分:词法部分和句法部分.“词法”也称“形态学”,主要描写词的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则.“句法”又称“造句法”,主要说明句子成分和句子类型;结构语法把语法分成两种: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组合规则是指线性的不同位置相互如何搭配的关系,聚合规则是指线性的某个位置能否替换的关系;现代形式语法学把语法分成核心语法和外围语法两个层面.核心语法仅指句法结构规则,外围语法则包括与语法有关的词语知识、语义知识和语音知识.七、论述题1.为什么说语法规律只有一种,而语法规则可以多种多样?答:“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内涵:一种是客观存在的语法,即人们说话时直觉和习惯上所遵守的某种语感.这时说的“语法”就是指语法规则本身,或者更准确地说叫做“语法规律”.对于说本族语的人来说,语法规律只有一种,只要能正常说话的人都具有运用这种规律的能力,或者说共同受到这种规律的制约.另一种是主观认识的语法,即语言学家对于人们组词造句时的语感进行研究后做出的归纳和说明,这才是所谓的“语法规则”.这种意义上的语法又可以称作“语法学”.语言学家总是试图使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客观存在的语法规律一致,即最大限度地去描写各种语法现象,揭示客观的语法规律.对于同一语法事实,不同的语言学家所说的语法规则可能很不一样.就拿汉语“饭吃过了”这种句子来说,有人说它是受事宾语倒装的变换句式,\n有人则说它本来就是受事名词当主语的原型句式,有人从表达角度说这是话题句,有人从语义角度说这是被动句,还有人从结构的角度说这是省略句等等.造成这种情况有多种原因,如语言学家主观认识会有某种局限,即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所有的语法规则都说得很清楚、很准确;又可能因为语言学家采用的理论方法和语法体系有所不同,即有意识地从不同的角度做出说明和解释.不过即使不考虑上述原因,语法研究的结果也不可能完全一样,因为语言学家研究的内容不同(研究的侧重点、研究限定的范围、研究的用途等)所说的语法规则会有所区别.2.为什么说每个语言成分都既处在组合关系中又处在聚合关系中?答:结构语法学把语法分成两种规则:即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就所有语法成分(小到语素和词,大到词组和句子)之间的关系而言,从线性的不同位置看都是相互如何搭配的关系,这就是组合规则;从线性的某个位置看都是相互能不能替换出现的关系,这就是聚合规则.比如汉语“我/买/书”这三个词,理论上可以有六种搭配组合,但只有“我买书”是成立的,不能说“书买我”,虽然在特定的环境下能说“书我买”、“买我书”等,但意思也不一样.这种哪个成分在前哪个成分在后的问题就是由组合规则来管,所以组合规则实际上就是语法结构的构成规则.不光句子的组合是这样,词和词组的组合也是如此.说话不能只是说一句,但并不是每说一句话就得有一条组合规则.比如“他写字”、“我们唱歌”、“小张主持节目”都是按照“我买书”的组合规则说出来的.它们之所以都是正确的句子,还因为这种组合形式实际上存在三个可替换的位置,比如在“我”的位置上可以替换出现“他、我们、小张”,在“买”的位置上可以替换出现“写、唱、主持”.如果不是同类成分就不能替换出现在同一位置上,否则就会出错.可见组合其实不是一个一个成分的组合而是一类一类成分的组合,这种什么样的成分能替换出现在某个组合位置上的问题就由聚合规则来管,所以聚合规则实际上就是语法成分的归类规则,不光这种结构是这样,所有的词、词组和句子形式也都是这样.组合规则是互相依存的:一方面可以说每个语法成分都是处在既跟别的成分替换(聚合),又可能跟别的成分连接(组合)的关系之中,另一方面也可以说聚合规则是潜在的,组合规则是现实的.3.怎样理解各种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答:语法单位通常分成四级或四种,即语素、词、词组和句子.如果把比句子还大的一段话或一篇演讲叫作句子(又称句群、语段和篇章),也算作语法单位,那么就一共有五级或五种语法单位.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词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词组是有意义的能够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句子是由若干个词或词组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较大的停顿并带有一定的语气和句调(书面上用句号、问号等表示)的语言单位.句组(句群、语段和篇章)是由多个句子组合而成、表达相互关联的比较复杂的意义,书面上表现为一组句子、一个段落或一篇文章的语言单位.从上面的语法单位的定义可以看出,各种语法单位之间实际上具有不同的语法关系.一种是量变关系,即语法单位之间只是所含成分数量的增减,但性质和作用不变.如词与词组之间就是这种关系:因为词组总是由多个词组合而成的,即词组总要比词长一些;但它们的作用都是作造句的材料(独立使用),这一点相同.还有一种是质变关系,即语法单位之间表现为所起作用的差异,但成分数量未必发生变化.如汉语中词和词组与句子之间就是这种关系:因为词和词组没有表达功能,句子却要求必须说出来和用于交际,即它们有不同的功能;但句子成分数量有时可以与词或词组相等,这一点又是相同的.根据语法单位的这些特点,可以把语法单位表示为以下三级五种(由于单个语素和语素的组合都可能成为词,也可以增加“语素组”这个概念,这样就共有三级六种单位):见笔记。同级语法单位之间的差别是数量性的,即彼此有不同的长度:第一级中语素组由语素组成,第二级中词组是由词组成的,第三级中句组是有句子组成的.不同级语法单位之间的差异是功能性的,即各自有不同的作用:第一级语素和语素组的功能是用来构词;第二级语素和语素组的功能是用来造句;第三级句子和句组的功能是用来表达.第三节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一、填空题1.语法首先是关于语言形式的规则,也是关于语言意义的规则.2.语法形式是体现语法意义的形式,语法意义是语法形式体现的意义.3.根据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可以把语法形式归并为几个基本类别,这种语法形式的类就叫做语法手段.\n4.根据某些语法意义的共同内容,可以把语法意义概括为几个基本类别,这种语法意义的类就叫做语法范畴.5.语法手段可以分成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两大类.即凡是通过词的变化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词法手段,也叫综合性手段.凡是通过结构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句法手段,也叫做分析性手段.6.词法手段主要包括词形变化、词的轻重音、和词的重叠三个小类.7.词形变化就是指通过词的形态变化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具体说词形变化又包括附加、曲折、异根和零形式四种情况.8.附加是在词的前面、中间或后头加上词缀;屈折是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化;异根是换用不同的词根构成相同意义的词;零形式是相对于词形变化的词的原形形式.9.词的轻重音是指通过词的某个部分重读或轻读而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一般说轻重音中重音形式更重要,所以也可以叫做重音移动10.句法手段主要包括虚词、语类选择、语序和语调四个小类.11.语言中凡是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的词就是虚词.12.虚词可以分成两个小类,其中一类叫做辅助词,如助动词和冠词;另一类叫做功能词,如介词连词和语气词.13.语类选择是通过选择句法结构中可以组合的词类或词组的类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14.语序是通过句法结构中词语的位置顺序来表示—定语法意义的形式.l5.语调是通过整个句子的音高、音重、停顿等来表示—定语法意义的形式.16.—般可以根据语法手段的不同把人类语言分成两大类:主要使用词形变化、词的轻重音等语法手段的语言,如俄语、德语等,叫做综合性语言语言;而主要使用虚词、语序等语法形式的语言,如汉语、英语等,叫做分析性语言语言.17.语法范畴可以大致分成词法范畴和句法范畴两大类.即凡是主要由词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就属于词法范畴,凡是主要由结构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就属于句法范畴.18.词法范畴主要有体词性范畴和谓词性范畴两大类;句法范畴可以分成类别范畴和关系范畴两类.19.体词性范畴是指由名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意义.综合性语言中的名词都有词形变化,主要表示四种范畴意义,即性、数、格和有定无定.20.“性”范畴是在某些语言中表示人或事物有关属性的一组特征;“数”范畴是表示事物数量的一组特征;“格”范畴是表示结构关系的一组特征;“有定和无定”范畴是表示名词指称性质的一组特征.21.谓词属性范畴是指由动词的词形变化表示的意义,综合性语言中的动词也都有词形变化,主要表示的范畴意义有时、体、态和人称.22.“时”范畴是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发生的时间和说话时间的关系的一组特征,一般可分为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23.”体”范畴是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行为进行的状况的一组特征,常见的有进行体、完成体和未完成体等.24.“态”范畴是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的施受关系的一组特征,主要分成主动态和被动态.25.“人称”范畴是表示动词与主浯名词之间一致关系的一组特征.26.类别范畴是由语类和语类选择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关系范畴主要指通过虚词和语序表示语法结构关系的语法意义.二、名词解释题1.语法形式:语言中不管是语音的表现形式,词形的变化形式,还是成分的组合和类别形式,凡是能够体现——类意义或有共同作用的形式,就都是语法形式.2.语法意义:语言中不管是词语意义,还是结构意义,凡是通过一类形式或共同功能所获得的意义,就是语法意义.3.语法手段:根据某些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把语法形式归并为几个基本类别.这种语法形式的类就叫做“语法手段”.4.语法范畴:根据某些语法意义的共同内容,把语法意义概括为几个基本类别.这种语法意义的类就叫做“语法范畴”.\n5.词法手段:通过词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词法手段.6.句法手段:通过结构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句法手段.7.词形变化:词形变化就是指通过词的形态变化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词形变化有包括附加、屈折、异根和零形式四中情况.8.词的轻重音:词的轻重音是指通过词的某个部分重读或轻读而产生一定意义的形式.一般说轻重音中重音形式更重要,所以也可以叫作“重音移动”.9.词的重叠:词的重叠是指通过词或词中某个语素的重复使用而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10.附加:附加是在词的前面、中间或后头加上词缀.11.屈折:屈折是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化.12.异根:异根是换用不同的词根构成相同意义的词.13.零形式:零形式是相对与词形变化的词的原形形式.14.虚词:即通过使用虚词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浯言中凡是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的词就是虚词.因为虚词不依附于某个词,其语法意义又不是通过虚词本身表示的,而是在它与别的词发生关系时才产生的,所以使用不同的虚词就是一种句法手段.l5.语类选择:语类选择是通过选择句法结构中可以组合的词类或词组的类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16.语序:语序是通过句法结构中词的位置顺序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17.语调:语调是通过整个句子的音高、重音、停顿等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语调实际上已经是表达层面上的一种语法手段了.18.词法范畴:词法范畴指主要由词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19.句法范畴:句法范畴指主要由结构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20.性:性是在某些语言中表示人或事物有关性属的一组特征.21.数:数是表示事物数量的一组特征.22.格:格是表示名词与其他词的语法结构关系的一组特征.23.有定无定:有定和无定是表示名词指称性质的一组特征24.体:体是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行为进行的状况的一组特征.:25.时:时是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发生时间和说话的时间的关系的一组特征.26.态:态是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的施受关系的—组特征.27.人称:人称是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一致关系的一组特征.28.类别范畴:类别范畴是由语类和语类选择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29.关系范畴:关系范畴主要指通过虚词和语序表示语法结构的语法意义.三、单项选择题1.下面语法手段中属于词法手段的是(A)A.词形变化B.虚词C.语类选择D.语序2.下面列出的虚词中,不属于功能词的是(D).A.介词B.连词C.语气词D.冠词3.下面这些语法手段中,属于句法手段的是(D).A.词的轻重音B.词的重叠C.屈折D.语调4.英语中,名词有以下哪种语法范畴(C).A.体B.态C.数D.时5.英语中动词有以下几种范畴中的(D).A.数B.格巴级D.人称6.英语名词有以下几种语法范畴中的(B).A.时B.格C.级D.人称7.下列英语名词中,表示复数的是(B).A.safeB.teethC.mouseD.church8.下列英语名词中,表示复数的是(C).A.ladyB.flyC.boxesD.body9.下列英语动词形式中,表示“被动态”范畴的是(D)A.saysB.saidC.besayingD.besaid10.下列英语动词形式中,表示“体”范畴的是(A).A,havedoneB.bedoneC.doD.does11.下列英语名词形式中,表示“属格”意义的是(A).A.sisters`B.sistersC.brothersD.sheep12.下列英语动词现在上中,表示"进行体"范畴的是(B).A.learnB.belearningC.learnedD.havelearned13.下列汉语句子中,具有“完成体”意义的是(B).\nA.他们写大字B.他们写了大字C.他们写起大字来.D.他们写着大字.14.下列汉语句子中,具有“进行体”意义的是(D).A.他们吃了饭.B.他们吃过饭.C.他们吃饭.D.他们吃着饭.15.下面这些词形变化,采用附加法的是(D).A..go/wentB.foot/feetC.man/menD.book/books16.下面这些词形变化中,采用屈折手段的是(B)A.work/workingB.write/wroteC.she/herD.good/better17.下面这些词法手段中,运用轻重音变化的是(D).A.we/usB.get/gotC.book/booksD.re'cord(记录,动词)/'record(记录,名词)18.属于表达层面的语法手段的是(D).A.语类选择B.语序C.虚词D.语调19.下面的重叠形式中,表示短时和尝试等量小意思的是(B)A.人/人人B.说/说说C.大/大大的D.喷香/喷喷香20.下列词法范畴中,属于体词属性范畴的是(D).A.时D.体C.态D.数四、多项选择题1.英语中的“将来完成体”包括(AE).A.将来时B.将来体C.完成体D.完成时E.完成体2.英语中的“现在完成进行体”包括(BD).A.现在体B.现在时C.完成体D.完成进行体E.完成进行时3.下列语法范畴中,英语动词具有的是(ACD).A.时B.格C.体D.态E.数4.英语“children’sbooks”中具有下列语法范畴中的(BC).A.性B.数C.格D.态E.人称5.英语代词具有下列语法范畴中的(BDE).A.与B.主格C.工具格D.宾格E.属格6.“时”的范畴一般有(BDE).A.进行D.过去C.完成D.现在E.将来7.英语“workers’answer”具有下列语法范畴中的(AD).A.格B.人称C.时D.数E.态8.英语”hasbeenreduced”具有下列语法范畴中的(ABCD)A.单数B.被动态C.完成体D.现在时E.过去时9.下列英语词语中,无单复数变化的是(ABCE).A.scissorsB.water(水)C.happinessD.glass(杯子)E.fire10.下列英语词中,属于复数形式的是(ACE).A.trousersB.I.OndonC.spectaclesD.analysisE.women五、判断题1.语法只是关于语言形式的规则.(X)2.体现个体意义有个别作用的形式也是语法形式.(X)3.语言中不管是词语意义,还是结构意义,凡是通过一类形式或共同功能所体现的意义,就是语法意义.(√)4.凡是通过词的变化眼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词法手段,词法手段又称分析性手段.(X)5.good/better/best这种形容词级的变化用的是屈折手段.(X)6.词的轻重音只在印欧语系中起作用,汉语中没有这种语法手段.(X)7.助动词、冠词、介词、连词和语气词都是功能词.(X)8.根据语法手段的不同,可以把人类语言分成两大类:综合性语言如俄语、德语;分析性语言容易汉语、英语.√9.汉语中没有“格”的范畴.(√)10.“雄鸡”、“母鸡”、“男人”、“女人”也都表示性的意义,但汉语没有“性”的语法范畴.√11.汉语中的支配关系由语序表现,这应视为句法范畴.(√)六、分析题1.下面几组英语片段中的划线部分都是通过一定语法手段表示了不同的语法意义,属什么语法范畴,以及采用了什么语法手段.(1)thedoorOftheroom(房间的门)Jack’shome(杰克的家)(2)Ihaveapen(我有一支钢笔)Ihavethreepens(我有三支钢笔)(3)Theyhelpme(他们帮助我)Theyhelpedme(他们曾经帮助了我)答:(1)所有格格虚词(分析手段)所有格格附加(综合手段)(2)单数数零形式(综合手段)复数数附加(综合手段)(3)(一般)现在时时零形式(综合手段)(一般)过去时时附加(综合手段)2.下列英语词都在形态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以表示某种语法意义,请在空格内填入这些变化所利用的语法手段.\n原来的词形变化的词形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所用的语法手段(1)Cold(冷)colder比较级附加(2)Man(人)men复数屈折(3)I(我)my所有格异根(4)I(我)me宾格异根(5)Breed(培养)Bred过去式屈折(6)Goose(鹅)geese复数屈折(7)great(伟大)greatest最高级附加(8)Begin(开始)began过去式屈折(9)Children(儿童)childrell‘s(books)所有格附加(10)Run(跑)runs第三人称(现在一般时)附加(11)Make(做)made过去时屈折(12)bad(坏)worse比较级异根七、简答题1.什么叫语法形式?什么叫语法意义?答:语言中不管是语音的表现形式,词形的变化形式,还是成分的组合和类别形式,凡是能够体现一类意义或有共同作用的形式,就都是语法形式.语言中不管是词语意义,还是结构意义,凡是通过一类形式或共同功能所获得的意义,就是语法意义.2.举例说明词形变化有哪几种情况?答:词形变化是指通过词的形态变化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世界上很多语言,尤其是印欧语,很多采用这种语法形式.具体说词形变化又包括附加、屈折、异根和零形式四种情况.第一种是“附加”,即在词的前面、中间、或后头加上词缀.例如英语名词“book/bOOks(书)”、“tree/trees(树)”就是加上后缀“一s”来表示复数;第二种是“屈折”,即词的内部发生语音交替变化.比如英语表示名词的单数和复数,有时也用屈折的形式,如“man/men(男人)”、“foot/feet(脚)”等;第三种是“异根”,即换用不同的词根构成相同意义的词.例如英语有少数动词的过去式用异根形式表示,如“go/went(走)”;第四种是“零形式”,即相对于词形变化的词的原形形式.附加、屈折和异根等形式可以产生某种语法意义,那么相对说词在变化前的形式,即原形,当然也有某种语法意义,所以原形也就可以看作是一种词形变化,或者说变化的是一个零成分.例如英语名词“books(一些书)”是通过加词缀“一s”后表示复数,那么相应未加词缀的“book(书)就表示单数,因此单数就是用零形式表示的.3.举例说明词的轻重音的作用.答:词的轻重音是指通过词的某个部分重读或轻读而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一般说轻重音中重音形式更重要,所以也可以叫做“重音移动”例如英语有时可以用词的重音区别动词和名词,如“re`cord(记录,动词)/`record(记录/名词)”,“im`port(输入,动词)/`import(输入,名词)”等就是这种情况.有些语言中轻音也有语法作用.比如汉语就较多利用轻声的形式,有些相同的组合形式,既可能是词组也可能是词,意义也不同,往往就可以利用是否包含轻声的成分来区别,如“东西/东·西”、“买卖/买·卖”等.4.以汉语为例说明词的重叠的作用.答:词的重叠是指通过词或词中某个语素重复使用而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表面上看,词的重叠已超出了一个词,但词重叠和语素重叠不仅形式相同,而且重叠的形式往往都相当于词的独立用法,它也还是词的一种变化形式.汉语较多地利用了重叠形式,包括词的重叠和用语素重叠构造某一类新词.例如名词或量词重叠“人/人人”、“天/天天”、“件/件件”都有逐个的意思.动词或动词语素重叠“看/看看”、“说/说说”、“研究/研究研究”,都有短时和常试等量小的意思.形容词或形容词语素重叠“大/大大(的)”、“高/高高(的)”、“清楚/清清楚楚”,都有程度增加的意思.\n5.什么是词法范畴?什么是句法范畴?答:语法范畴可以分成“词法范畴”和“句法范畴”两大类.凡是主要由词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就属于词法范畴,也叫属性范畴;凡是主要由结构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就属于句法范畴,也叫类别范畴和关系范畴.6.举例说明体词属性范畴的表现形式.答:体词属性范畴是指由名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意义.综合性语言中的名词都有词形变化,主要表示四种范畴意义,即性、数、格和有定无定.第一种是“性”范畴,即在某些语言中表示人或事物有关性属的一组特征.俄语、德语名词都分阳性、中性和阴性三类,法语有阳性和阴性两类,汉语没有“性”的范畴.第二种是“数”范畴,即表示事物数量的一组特征.如英语“house/houses(房子)”前者是单数名词,后者是复数名词.汉语无严格的数范畴.第三种是“格”范畴,即表示名词与其他词的语法结构关系的一组特征.英语中的名词除了用加“一s”的形式表示所有格,另外代词还有主格、宾格等区别外,格的形式已经相当弱化了.汉语没有格范畴.第四种范畴是“有定和无定”范畴,即表示名词指称性质的一组特征.在印欧语的很多语言中都用定冠词和不定冠词来表示名词的有定和无定意义,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意义.例如英语“Ihavejustreadthebook(我刚刚读完这本书)”,“thebook”是有定的,即特定的某本书;“Iboughtabookyesterday(我昨天买了一本书)”“abook”是无定的.汉语中无定冠词和不定冠词,往往用指量词或数量词表示名词的有定和无定.7.举例说明谓词属性的表现形式.答:谓词属性范畴主要由动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综合性语言中的动词也都有词形变化,主要表示的范畴意义有时、体、态和人称.第一种是“时”范畴,即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发生时间和说话的时间的关系的一组特征.很多语言中都有这种范畴.一般可分为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如英语Heworks(他工作,现在时);Heworked(他工作过,过去时)Hewillwork(他将工作,将来时).第二种是“体”范畴,即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行为进行状况的一组特征.常见的有进行体、完成体和未完成体,例如“Iamreadingthebook(我正在读这本书)”是进行体,动词用“beV—ing”形式.第三种是“态”范畴,即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的施受关系的一组特征.主要分成主动态和被动态两种.例如英语“Marybrokethecup(玛丽打碎了杯子)”是主动态,动词用一般形式;“ThecupwasbrokenbyMary(杯子被玛丽打碎了)”是被动态,动词用“be十动词过去分词”的形式.第四种是“人称”范畴,即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的人称一致现象的一组特征.英语动词与主语的人称一致现象不系统,例如现在时且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动词加“一s”,例如“HeplaysfootballeverySunday(他每个星期天踢足球)”;将来时主语是第二人称用“shall”,其他人称用动词“will”例如“Hewillplayfootballtomorrow(.他明天要踢足球)”.8.举例说明什么是综合性语言?什么是分析性语言?答:一般来说,主要使用形态变化、词的轻重音等综合性语法手段的语言,如俄语、德语叫做综合性语言,这些语言词法范畴的内容比较丰富,或者是用词法范畴覆盖了在另一些语言中属于句法范畴的意义;而主要使用虚词和语序分析性语法手段表示语法意义的语言,如汉语、英语等叫做分析性语言,这种语言句法范畴的内容比较丰富,或者是用句法范畴覆盖了在另一些语言中属于词法范畴的意义.这实际上也就是综合性语言和分析性语言在语法范畴方面的差异.9.举例说明关系范畴的表现形式.答:关系范畴主要指通过虚词和语序表示语法结构关系的意义.有些缺少形态变化的分析性语言中词与词的组合构成句法结构时,由于语类意义不是单一的,语类组合也比较灵活,因此就必须通过虚词和语序来表示特定的语法关系意义.例如汉语“学生家长”都是“名词+名词”,但既可能是联合关系也可能是修饰关系,通过加上连接词“和”和“的”,如“学生和家长”、“学生的家长”就可以区别这两种关系意义了.除了虚词,有些语言更多是通过语序变化来确定结构的语法关系意义.如汉语中“停止说话”表示动宾关系,而“说话停止”就表示主谓关系,“停下来说话”就表示先后动作的关系.10.举例说明语调的作用.答:语调是通过整个句子的音高、重音、停顿等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语调实际上已经是表达层面上的一种语法手段了.句子的语调与语气词的关系十分密切,比如“他去吗?”、“你去吧!”\n分别用不同的语气词来表示疑问、祈使语气.但在不使用语气词的情况下,也.可以独立使用语调来表示这些语气,例如“他去?(高调)”、“你去!(低调)等.各种语言都要利用语调这种形式表达语气意义,一般说,陈述句和祈使句用低调或降调,疑问句用高调和声调.另外像汉语说“你不去.我也不去.”前一句未有大的停顿,同时用低调,则两句之间表示并列关系;“你不去,我也不去.”前一句末只有较小的停顿,同时用平调,则两句之间表示的就是因果关系.这里前一句的语调形式既表示不同的语气意义,也表示构成复句时与后一分句的关系意义.11.举例说明语序的作用.答:语法结构中词语的位置顺序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是语序.语序和语类选择有相同的语法作用,只不过语类选择是讲词的类别,语序是讲词的顺序.各种语言都要利用语序的形式,但语序所起的作用不同.如果词与词的关系主要依靠形态变化表示,语序所起的作用就小;相反如果缺少形态变化,语序的作用就大些.汉语等大部分汉藏浯系语言属于后者.汉语常常利用词语的顺序表示语法关系,如“天气好”是偏正关系,“好天气”是主谓关系;“猫捉老鼠”和“老鼠捉猫”都是主谓关系,但出现在动词前面的一定是施事成分,动词后面的一定是受事成分.俄语则属于后者,比如“我)”是第一人称单数主语,“KHNry(书)”是宾格,“yNTaHO(读)”是带相应词尾变化的动词,那么无论这三个词怎么排列,结构不但都成立而且意思都是“我读书”.当然上面只是说有的语言语序更重要,有的语言形态更重要,而不是绝对没有另一种形式.比如汉语也存在像“客人来家里了”和“家里来客人了”这中语序变化了而语法关系不变的情况.俄语中当主语和宾语的词形相同时,也就不得不靠语序来区别主语(施事)和宾语(受事),例如“MaTbm6HTAoqb(母亲爱女儿)”,“goqbJm0614TMATE,(女儿爱母亲)”.在以语序为主的语言中语序的安排也有区别.汉语,英语、法语等都是宾语在动词后面,如说“写字”、“吃饭”,但在日语、朝鲜语、维吾尔语等语言中则宾语在动词前,例如“字写”、“饭吃”.前者被称作“SVO(主动宾)”型语言,后者就是“SOV(主宾动)”型语言.八、论述题形式和语法意义有什么样的对应关系?答:语言中不管是语音的表现形式,词形的变化形式,还是成分的组合和类别形式,凡是能够体现一类语法意义或有共同作用的形式,就是语法形式.语言中不管是词语意义,还是结构意义,凡是通过一类形式或共同功能所获得的意义,就是语法意义.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就像是语法这一张白纸的两面,二者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因此可以说语法研究的重要意义就是发现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的对应关系,即抓住一种形式的时候要问这种形式有什么用处,发现一种意义的时候要问这种意义是怎么来的.当然各种语言的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又有不同情况,彼此有错综的表现.比如同样表现动作发生在过去的意义,英语用动词加词缀“一ed”的词形变化形式,汉语就用动词后面加虚词“了、过”的形式.一种语言中的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也并非简单对应,相互有复杂的关系.比如有的是一种形式对应一种意义,例如英语中冠词“the”指表示后面的名词是有定指的或特指的,如“thehouse(这所房子)”.也一定是一种形式对应了多种意义,例如德语中的冠词除了表示名词定指,还表示名词的性或数,如“derTisch(桌子,定指/阳性/单数)”.还有的是多种形式对应一种意义,例如汉语中表示名词的定指意义,既可以通过语序形式,即出现在动词前的光杆名词就是有定指的,如“房子(塌了)”,也可以通过加指示代词或特定介词的形式表示名词是有定指的,如“(喜欢)这房子”、“把房子(卖了)”.第三节语法单位的聚合和组合一、填空题1.词和句子是语法结构中最重要的两个单位.2.词类指可以替换出现在语法结构某些共同组合位置上的词的类,即具有聚合关系的词的类.3.划分词类的标准归纳起来有三种,分别是形态标准,意义标准,分布标准.4.一般语言中的词类都可以首先分成两大类,或者说各种词类都可以向上归为两大类,即实词和虚词.5.基本词组主要包括以下五种类型,即主谓词组、动宾词组、偏正词组、动补词组和联合词组.6.简单词组分为基本词组和特殊词组.7.汉语中比较重要的特殊词组有介词词组、数量词组和“的”字词组.8.词组的聚合类型有两种分法:一种是分为体词性词组和谓词性词组;另一种是分为向心词组和离心词组.\n9.把复杂词组逐层切分,一直切分到词为止,或从词.开始逐层组合,一直到复杂词组为止的方法,叫做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或层次分析法10.句子的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句子的句型类,是句子的基本结构分类;句子的句式类,是句子的变换形式分类;句子功能类,是句子的用途和语气分类;句子的简繁类,是句子的单句和复句分类.二、名词解释题1.词类:词类指可以替换出现在语法结构某些共同组合位置上的词的类,即具有聚合关系的词的类.2.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指把复杂词组逐层切分,一直切分到词为止,或者从词开始逐层组合,一直到复杂词组为止的方法,就叫作“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或“层次分析法”.3.向心词组:向心词组指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词组的中心语功能的词组,如偏正词组的功能与中心语相同,例如“木头房子”等于“房子”,就是向心词组.三、单项选择题1.(D)是语法结构中最重要的两个单位.A.语素和词B.词和词组C.句子和句组D.词和句子2.词类的本质属性是(C).A.形态D.意义C.分布D.结构3.下面词组中属于偏正词组的是(B).A.看小说B.悄悄进来C.门开了D.抬进去4.下面词组中属于动补词组的是(D).A.他很聪明B.修理汽车C.刚离开D.饿得发呆5.“的”字词组相当于(A).A.名词的词组B.动词的词组C.形容词的词组D.介词词组6.下面词组中属于体词性词组的是(A).A.能源和交通B.策划并组织C.坚定而沉着D.在墙上写字7.下面词组中属于向心词组的是(A).A.木头房子B.吃的C.他醒了D.用毛笔8.句子的句型类是指(B).A.句子的变换形式分类B.句子的基本结构分类C.句子的用途和语气分类D.句子的单句和复句分类四、多项选择题1.划分词类的标准有(ABC).A.形态标准B.意义标准C.分布标准D.语音标准E.词汇标准2.汉语中比较重要的特殊词组是(BDE).A.偏正词组B.动宾词组C.主谓词组D.数量词组E.“的”字词组3.“木头房子”这个词组从不同的角度看,属于(ACE).A.偏正词组B.动宾词组C.体词性词组D.离心词组E.向心词组4.层次分析必须依据的原则是(CD).A.语音上能实现B.语义上能搭配C.成结构D.有意义E.逻辑上正确5.“你把这本书好好读一遍!”这句话从不同的角度看(BCDE).A.不完全主谓句B.完全主谓句C.把字句D.祈使句E.单句五、判断题l.三种划分词类的标准中,最适合汉语的是意义标准.(X)2.“忽然”和“突然”一样,都是形容词.(X)3.汉语中的向心词组有动宾词组、动补词组、联合词组、“的’,词组.(X)4.层次分析必须依据的两条原则一是“成结构”,二是“有意义”.√5.人类语言都是表达和思维的工具,因此各种语言词类的划分都是一样的.(X)六、分析题1.指出下列词组的类型.(1)对中国人的屠杀(2)生活了二十多年(3)经济收入(4)谈得很愉快(5)朴素而别致(6)在墙上(7)买了票的(8)吃面条(9)门开了(10)个人电脑(11)悄悄地进来(12)抬进去(13)洗干净了(14)策划并组织(15)用毛笔(16)一些(17)他买来的(18)微型汽车答:(1)偏正词组(2)动补词组(3)偏正词组(4)动补词组(5)联合词组(6)介词词组(7)“的”字词组(8)动宾词组(9)主谓词组(10)偏正词组(11)偏正词组(12)动补词组(13)动补词组(14)联合词组(15)介词词组(16)数量词组(17)“的”字词组(18)偏正词组\n2.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词组(1)李嘉接二连三地去了几次广州(2)请来一位女学生(3)我感到身上很不舒服(4)学写作可真不容易七.简答题1.划分词类有哪些标准?答:第一种意见是说可以根据词形变化确定词类,这就是形态标准.这种标准对形态丰富的印欧语言比较管用,但对汉语不太适用.第二种意见是说可以根据词的意义确定词类,这就是意义标准.这种标准对印欧语言还可以,但对于汉语的词类确定,仍有一些无法克服的困难.第三种意见就是根据词的聚合位置来确定词类,这就是分布标准,这条标准不仅适用于印欧语言,也适用于汉语.2.各种语言词类划分结果的特点.答:第一个特点是各种语言都有一些共同的词类,也有一些特殊的词类.比如已知的人类语言中无一例外地都有名词、动词、副词、形容词、代词、数词、连词等,这就是各种语言共同具有的一些词类.但不同的语言也往往有一些特有的词类.比如汉语的量词、助词等就是其他语言很少或没有的词类.第二个特点是各种语言的主要词类都可以根据某种共性往上归大类,也可以根据某种个性往下分小类.比如一般语言中的词类都首先可以分成两大类,或者说各种词类都可以向上归为两类,即实词和虚词.实词和虚词都可以再往下分成次一级的大类,如实词一般可以分成分布性质对立的体词和谓词两类.体词主要指名词、代词等,常作主宾语,不能作谓语;谓词包括动词、形容词等,主要作谓语,一般不能作主宾语.很显然体词和谓词还可以再往下分成刚刚说到的名词、动词等词类.第三个特点是各种语言中都有一些词是典型的某类词,也有一些词可能是边缘的或跨类的词.英语“table(桌子),person(人)”是典型名词,“read(读),buy(买)”是典型动词.但“fire”可以是名词(火),也可以是动词(点火),这种词就是跨两类的词.3.基本词组有哪几种类型?答:基本词组主要包括以下五种类型.(1)主谓词组.即两个成分之间具有被说明和说明关系的词组,被说明成分是主,语,说明成分是谓语.(2)动宾词组,又叫述宾词组.即两个成分之间具有动作和所支配事物的关系的词组,动作成分是述语,被支配的成分是宾语.(3)偏正词组.即两个成分之间具有修饰限制和被修饰限制关系的词组.(4)动补词组,又叫述补词组.即两个成分之间具有动作行为和补充说明的关系的词组,动作成分是述语,补充成分是补语.(5)联合词组.即两个成分之间具有并列的或互不从属关系的词组,一般都需要用连接词连接,而且前后两个词可以互换位置而意义基本不变.4.句子有哪些聚合类?答:主要有四种(1)句子的句型类,即句子的基本结构分类.不管是外语还是汉语都可以根据主谓词组的形式给句子进行结构的分类,这就是句子的句型类.(2)句子的句式类,即句子的变换形式分类.各种语言中除完全主谓句这种基本结构形式(即“基本句”)外,都有一些特殊的句子形式.这就是句子的句式类.(3)句子的功能类,即句子的用途和语气分类.如果不考虑句子的结构形式和变换形式,只看句子的不同表达功能,那么也可以从句子的用途和语气给句子分类,这就是句子的功能类.(4)句子的简繁类,即句子的单句和复句分类.如果从一个句子包含的结构是否比较多,表达的意思是否比较复杂的角度看,那么句子还可以分成单句和复句两大类,这就是句子的简繁类.八、论述题1.怎样看待语素的语法地位?答:语素是最小的一种语法单位,但它在语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特别重要.一方面从形式角度说它只是用来构词的单位,本身很难建立聚合类和组合类.另一方面从意义角度说语法分析也不太需要语素这个单位.比如汉语“大家学哲学”这个结构,它包括“大家”、“学”、“哲学”三个词.一般只要知道这三个词的聚合关系,如分别是名词或动词,进一步知道这三个词的组合关系,如先后是“主谓/动宾”结构.语法分析到这一步就足够了.而且整个结构的意思也就清楚了.如果再要分析到语素,那不但聚合和组合关系都很复杂,而且语素义与整个结构的意义的关系反而不容易说清楚了.2.句子变换形式有哪些情况?答:语言中的特殊句式实际上都可以看作是基本句的变换形式,\n或者说是通过主谓结构中句法成分的位置变化或删略添加等形式构造的.句子的变换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XY—YX变换”即成分移位造成的句式.例如“我认识这个人一这个人我认识”(宾语前移).二是“XY—X变换”,即成分删略造成的句式.如英语“goaway(滚开)”,就是删略主语构成的.三是“X—XY变换”,即成分添加造成的句式.如英语的疑问句除了疑问词前移,在原来主谓结构前面还要添加一个助动词,如“Whodoyouknow”中的“do”.四是“X—X’变换”,即成分替换造成的句式.汉语“你去上海一你去不去上海”中“去一去不去”就是一种成分替换.这些变换也可以综合运用.第五章语义第一节语义的性质一、填空题1、语义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表达的内容.2、语义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理性意义又叫做逻辑意义或指称意义,是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一是非理性意义,是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以及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内容.3.语义是同语言形式结合在一起的意义,两者的结合是语义的基本特征.4.语言形式粗略地说,包括语汇形式和语法形式.5.由语汇形式表达的语义通常叫做词汇意义,由语法形式表达的语义叫语法意义.6.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有一般与个别、稳定与临时的分别.一般的稳定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本身所表达的意义,通常叫做语言意义。而个别的、临时的意义则是语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际场介棚知识背景等语境因素的作用下所表达的意义,通常叫做语境意义7.语义具有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二、名词解释题1.语义:语义就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表达的内容,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2.理性意义:语言是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语义也就必然包含这两方面的内容.理性意义也叫逻辑意义或指称意义,是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3.非理性意义:语言是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语义也就必然包含这两方面的内容.非理性意义是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以及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内容,它一般总是附着在特定的理性意义之上的.4.语言意义:一般的、稳定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本身所表达的意义,通常称做“语言意义”.5.语境意义:个别的、临时的意义则是语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际场合和知识背景等语境因素的作用下所表达的意义,通常称做“语境意义”.6.词义的模糊性:词义的模糊性是指词义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而没有明确的界限7.语义的民族性:语义的民族性足指由于不同的民族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有所不同,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分类也会存在着差异,因而不同语言的语义也会有所不问,这就是语义的民族特点.三、单项选择题1.语义的基本特征是(D).A.概括性B.民族性C.模糊性D.同语育形式的结介2.由语法形式表达的语义叫做(D)A.理性意义B.非理性意义C.词汇意义D.语法意义3.在各级语法单位中,(D)的意义具有突出的地位.A.语素的意义和词的意义B.词的意义和词组的意义C.词组的意义和句子的意义D.词和句子的意义4.语义中,个别的、临时的意义是语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际场合和知识背景等因素的作用下所表达的意义,我们称之为(B).A.语言意义B.语境意义C.词汇意义D.语法意义四、多项选择题1.语义的性质有(ACE).A.概括性B.稳定性C、模糊性D.系统性E、民族性2.语言是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语义也就必然包含(ACB).A.词汇意义B.语法意义C.理性意义D.非理性意义E.语境意义五、判断题1.在语言里,语素、词、词组、句子等各级单位都有意义,它们的意义都是语义,它们的意义也同等重要.(X)\n2.词义是一定的语言社会对一定对象的概括反映,因此反映的对象一定是客观世界的,而不能是主观世界的.(X)3.专有名词的词义也具有概括性.(√)4.既然词义是对一定对象的概括反映,那么这种反映当然越精确越好,因此词义只需要具有精确性.(X)5.语义的模糊性和精确性对语言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它们的存在保证了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能够很好地满足社会各种不同的交际需要.(√)六、简答题1.为什么说句子的意义和词的意义具有突出的地位?答:在语言里,语素、词、词组、句子等各级单位都有意义,它们的意义都是语义.其中句子的意义和词的意义具有突出的地位.人们在用语言来交流思想感情时至少要使用一个句子,句子是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句义是更大单位意义的基础.要正确理解一个句子的意义,又必须了解句中词语的意义,然后还要知道句中词语之间的关系意义,如施受关系意义,而正确把握词语之间的关系意义也离不开对词义的了解,因此说句子的意义具有突出的地位.2.举例说明依靠语境的限定作用,表达概括意义的语言形式可以有具体的、个别的所指?答: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都是概括的、一般的,而在平常的交际活动中人们谈论的对象却往往是个别的、特殊的,表达概括意义的语言形式要同个别的对象联系在一起,就需要依靠上下文和交际环境对语言形式所指的限定作用.比如,经验告诉我们,“把桌上的书给我”这句话在特定的-上下文或交际环境中,是不难确定句中“桌子”、“书”和“我”的具体所指的,听话人会很容易地对这个句子做出正确的反映,但如果脱离厂特定的上下文或交际环境,句中的这些词语乃至整个句子的具体所指就无从确定了.3.举例说明什么是语言意义?什么是语境意义?答:一般的、稳定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本身所表达的意义通常称做语言意义.个别的、临时的意义则是语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际场合和知识背景等语境因素的作用下所表达的意义,通常称做语境意义.比如“今天有点冷”这句话表示“今天气温比较低”,这是它的一般的和稳定的统统;在不同的情况下它还可能表示客人请主人关上开着的窗户,或是母亲提醒孩子多穿一点衣服,这些同特定的情景联系在一起的意义是难以穷尽列举的,它们是这句话是个别的和临时的意义.4.为什么说专有名词的词义也是概括的.答:专有名词虽然用来指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事物,而不是指称整类的事物,但它的词义也是概括的.比如“鲁迅”专指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人物,在他生活的不同时期里,这个人物的外貌、衣着、举止、性格、思想、社会关系等等都不尽相同,这就像是许多不同的鲁迅”,然而在这些“不同的鲁迅”中,总有其区别于其他人的特点,将这些特点概括起来,就是“鲁迅”这一词的词义.七、论述题1.举例说明民族性的含义和表现.答:由于不同的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所不同,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分类也会存在着差异,因而不同语言的语义也会有所不同,这就是语义的民族特点.意义的民族特点比较突出地体现在词义上.在词语的理性意义方面,不同的民族语言会有所不同,以至于两种语言中,词义上完全对应的词语不是很多.比如英语的“brother”,其指称范围比汉语的“哥哥”或达到“弟弟”都要大,因为英语的“brother”是不分长幼的.语义的民族特点也体现在词语的非理性意义方面.比如汉语的“狗”似乎和英语的“dog”意义相同,但在汉语里“狗”这个字眼常用于贬义,如“走狗”、“狗东西”等;可是在英语里“dog”这个字眼常用于褒义,如“aluckydog”(幸运儿)等.一个词语由最初只有一个意义,发展为具有多个意义,这在语言中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这种词语多义化的过程也会受到民族特点的制约.比如英语的“cat”本来指“猫”,后来又衍生出“心地恶毒的女人”的意思,而汉语的“猫”则没有衍生出这种意思.2.为什么说语义的模糊性是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答:语义的模糊性是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并在其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人们在社会交际活动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时时、事事都像科学家实验那样,对谈论的对象做出精确的测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语义的模糊性,\n而是对所有的语义都做出严格的、精确的规定,那么社会的交际活动将难以进行.比如,在谈论一个人的身高时,由于语义的模糊,我们才可能在不知道他的身高的确切尺寸的情况下,说他个子高或者不高.如果“高”的词义是精确规定的,身高1.85米以上才可以算高,1.84米就不行,那么我们只好先问问他的身高究竟是多少,或者找尺子给他量一量,然后才能说话,更何况许多现象根本就无法做出严格的、精确的规定,如“美”和“丑”、“好”和“坏”等等,因此,语义的模糊性是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第二节词义的结构一、填空题1.词义是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一定对象的概括反映,除此之外,词义还包括人们对一定对象的主观态度和其他附加色彩.因此,词义可以说是由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两部分构成的.2.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对一定对象的区别性特征的认识就是词的理性意义.3.词的理性意义由于概括深度上的差异而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人们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组非本质特征的反映,这种词的理性意义可以称之为通俗意义.另一种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反映,这种词的理性意义可以称之为科学意义.4.词的非理性意义是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因而又叫做词义的附加色彩.词的非理性意义表现在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等几个方面.5.词语的意义在词典中是以义项的形式记录下来的,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6.由分析义项得到的语义特征叫做义素,又叫语义成分、语义原子.7,义素分析结果的描写和记录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矩阵图,一是横排结构式.8.义素分析的要求一是准确,二是简明.二、名词解释题1.词义:词义是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一定对象的概括反映,除此之外,词义还包括人们对一定对象的主观态度和其他附加色彩.2.词的理性意义:词的理性意义是指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对一定对象的区别性特征的认识3.词的通俗意义:词的通俗意义是指人们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组非本质特征的反映,这种词的理性意义可以称之为通俗意义.4.词的科学意义:词的科学意义是指人们对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反映,这种词的理性意义可以称之为科学意义.5.词的非理性意义:词的非理性意义是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因而又叫做词义的“附加色彩”.词的非理性意义主要指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6,词的感情色彩:词的感情色彩是指人们在反映现象的同时.还可能表现出对该现象的主观态度,从而在词的理性意义上增添了—层附加色彩,这种词义所带的对现实现象的主观态度就是“感情色彩”.7.词的形象色彩:词的形象色彩是指由词内部的组成成分所引起的对事物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的联想.8.义素分析:义素分析就是把词语的义项进一步分析为若干义素的组合,以便说明词义的结构、词义之间的异同以及词义之间的各种关系.三、单项选择题1.词的(C)是词义的基本的和核心的部分A.通俗意义B.非通俗意义C.理性意义D.非理性意义.2.人们对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这种词的理性意义可以称之为(B).A.通俗意义B、科学意义C.语言意义D.语境意义3.人们在反映现实现象的同时,还可能表现出对该现象的主观态度,从而在词的理性意义上增添了一层附加色彩,这种色彩是(A).A.感情色彩B.语体色彩C.形象色彩D.音响色彩4.(B)是理论分析的结果,是…—种不与语音形式相联系的抽象的语义单位.A义项B义素C语素D词5.下面几个词语具有书面语体色彩的是(D).A.脑袋B.搁C、歇D.休憩6.下面几个词语具有贬义色彩的是(B).A.成果B.勾结C.顽强n.鼓励四、判断题1.词义既可以反映物质世界中的对象,也可以反映精神世界中的对象.(√)\n2.词的科学意义是词义的基本的和核心的部分,因而是词义中不可缺少的部分.(X)3.义项只包括词的理性意义,不包括附着在理性意义上面的附加色彩.(X)4.词义是以义项为单位,义项不同,词义所反映的对象也就不同,附加色彩也可能不同,甚至语义组合关系也会存在差异.(√)5.所有的词都有感情色彩,要么只有褒义色彩,要么具有贬抑色彩.(X)五、对下面各组词进行义素分析1、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对比词义素父亲母亲儿子女儿亲属++++直系++++长辈++——生育++——男性+—+—2、父亲、母亲、伯父、叔父、姑妈、舅父、姨妈对比词义素父亲母亲伯父叔父姑舅姨亲属+++++++直系++—————父系+—+++——年长(以父亲为标准)+—+—男性+—++—+—3.听、说、读、写对比词义素听说读写与语言有关的动作++++用耳+———用口—++—用眼——++用手———+发出/接收—+++六、简答题1.词的理性意义的产生.答: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对一定对象的区别性特征的认识就是词的理性意义.词的理性意义是通过人的抽象思维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各种对象的概括反映而形成的.在社会实践中人们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现象,这些现象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反映到人的大脑中来,人们通过大脑对这些现象进行比较、分类,然后从同类事物中抽象出足以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特征,并用一定的语音形式把这种认识成果固定下来,就形成了一个一个的词.比如,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河,没有哪两条河是完全一样的,但不管这些河多么不同,它们都具有“比较大的水道”这一共同特征,这一特征使“河”这一类事物的区别于世界上的其他事物,汉语中把这一区别性特征用he这个语音形式来表示它,就产生了“河”这个词,“比较大的水道”\n就成为这个词的理性意义.2.语体色彩的含义及主要类型.答: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存在于人与人交往的一切环境之中.为了保证语言表达同交际环境相适应,人们会根据不同交际环境的特点,调整自己的语言表达形式,从而使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中显现出不同的状态,产生与特定交际环境相关联的变体,这种由交际环境达到不同而导致的语言变体就是“语体”.口语体和书面语体是语言中两种最基本的语体,如果一个词语只用于或经常用于某种语体之中,就会带上这种语体的色彩,这就是词的“语体色彩”.词的语体色彩分为口语色彩和书面语色彩两种类型.带有口语色彩的词语经常用于日常交谈,也经常用于比较口语化的文学作品和一般文学作品的对话描写中;带有书面语色彩的词语经常用于书面写作和比较庄重、正式的交际场合.不带任何语体色彩的词语是通用词语,它们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3.为什么义素是理论分析的结果.是一种不与浯音形式相联系的抽象的语义单位?答:语言中的语素、词、词组、句子都是音义结合的单位,它们一方面有一定的意义,一方面又有一定的语音形式.义素则与之不同,它没有语音表现形式,不是音义结合的语言形式,比如“哥哥”的义素“同胞、男性、年长”就与“哥哥”的语音形式毫无关联,正因为如此,义素在语言中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它只有以一定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分析才能得出.所以说义素是理论分析的结果,是一种不与语音形式相联系的抽象的语义单位.4.义素分析的步骤.答:义素分析通常可以按三个步骤来进行:首先是找出—组相关的词语,确定之后,下一步就是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找出不同词义在语义成分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也就是提取它们的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最后一步是整理和描写.初步找出不同词语的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之后,还需要以一定的方式加以整理,以便使最后的分析结果能简明地反映词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最后还需要以,一定的方式来描写和记录义素分析的结果.5.义素分析的要求.答:义素分析应力求做到准确.义素分析的结果必须准确反映词浯的所指范围,应能包容而且只包容词义所反映的那类对象,不能过宽,也不能过窄,在准确的前提下,义素分析还应力求简明.义素分析的设想是要以一套数量有限的语义成分来描写整个词义系统,因而在分析过程中,应用尽可能少的义素来揭示词义的特征.七、论述题1.义素分析的作用.答:义素分析在语义研究和语法研究中被广泛采用,在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义素分析可以清楚、简洁地说明词义的结构,便于比较词义之间的异同,便于揭示近义词、反义词等词义关系,有利于词义的研究、学习和掌握.其次,义素分析还有助于说明词语组合的浯义条例:限制.比如,在汉语普通话里,可以说“男孩在笑”、“邻居们在聊天”,但如果不是在运用拟人的修肿手段,就不能说“石头在笑”、”小山羊在聊天”,其原因就在于“笑”、“聊天”等动词都要求动作发出者的词语必须具备这样[+人]这个义素,而“石头”、“小山羊”却不具备这样的义素.另外,义素分析还可以使语义的描写形式化,这种形式化的语义知识便于用计算机来处理,因而对包括机器翻译、人机对话等在内的门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2.义素分析存在的问题.答;就目前而言,义素分析的方法还不完善,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首先,义素分析与语音分析或语法分析不同,语音分析以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作为客观依据,语法分析以语法形式作为客观依据,义素分析因涉及人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各种事物的认识,至今尚未有客观的分析标准和依据,而是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其次,义素分析的最初设想是要仿照音位的区别性特征分析,用一套数量不多的语义成分来描写和说明整个词义系统,但这一设想的实现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一种语言中的音位不过几十个,用来分析这些音位的区别性特征数量也是有限的,但一种语言中的词义的数量却庞大得多,而且词义系统是开放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认识的深化,新的词语及其词义层出不穷,分析和描写这些词义到底需要多少义素,是谁也说不清楚的问题.第二节词义的聚合\n一、填空题1.一个词的意义可以概括反映一类对象,也就是只有一个义项,这类词叫单义词.一个词的意义也可以概括反映互相联系的几类对象,也就是包含几个互相联系的义项,这类词叫做多义词.2.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最初的那个意义叫本义.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总有一个是某个时期最常用最主要的,这个意义叫基本义.3、同义词是指一种浯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4.反义词可以分为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两类.5.近义词是指理性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但又有细微差别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二、名词解释题1.本义: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最初的那个意义叫本义,2.基本义: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总有一个是某个时期最常用、最主要的,这个意义叫基本义3.等义词:等义词是指包括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在内的词义完全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4、语义场:语义场是指若干具有共同的类属义素的词语构成的聚合体,类属义素是指反映事物所属类别的语义特征.三、判断题1.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总有一个是某个时期最常用、最主要的,这个意义叫本义.(.X)2,派生义产生的途径就是一般所说的引申.引申一般都是沿着客观对象间的相关性或相似性联系这两个方向进行的.前者的引申方式是“比喻”,后者的引申方式是“借代”.(.X)3、多义词和同音词都是词义聚合的方式.(.X)4.等义词是指包括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在内的词义完全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5、汉语中的“书”和英语中的“book”同义词,汉语普通话的“玉米”和成都话的“玉麦”也是同义词.(.X)6.“精良——粗劣”,“严寒——炎热”是绝对反义词.(.X)7、一个多义词有可能在不同的义项上与不同的词构成同义关系.(√)8.词的本义和基本义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四、简答题1.本义和基本义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答: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最初的那个意义叫本义.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总有一个是某个时期最常用、最主要的,这个意义叫基本义.基本义不同于本义,基本义是就某个时代中多义词各个意义之间的关系和使用频率而言的,而本义则是就多义词各个意义产生时间的先后而言的.由于二者的依据不同,词的本义和基本义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比如“牛”的本义和基本义都是指一种哺乳动物,它的本义和基本义是一致的.“兵”的本义是“兵器、武器”,基本义却是“兵士”,它的本义和基本义是不一致的.2.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异同.答: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以一个语音形式表示多个意义.二者的区别在于:多义词的各个意义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同音词的意义之间则没有任何联系,或者原来有联系,但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人们已经感觉不到这种联系的存在.多义词是一个词兼有几个互相联系的意义,是词义的一种聚合方式,而同音词则是两个或几个不同的词,与词义的聚合没有直接的关系.3.同义词的特点.答:首先,同义词是就词语之间的关系而言的,孤立的词语无所谓同义词.其次,要构成同义词,不同词语的词义所概括反映的对象必须是相同的,或者是基本相同的,因而指称一大类事物中某一小类的词不能构成同义词,指称整体的词与指称整体中某个部分的词也不能构成同义词.最后,同义词是就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词汇系统而言的,不能跨越语言或方言来讨论同义词.4.什么是绝对反义词?什么是相对反义词?答:两个反义词处于矛盾关系之中,肯定一方就必然否定另一方,否定一方就必然肯定另一方,二者之间没有非此即彼的中间状态,这类反义词就叫绝对反义词,如男——女,正——反,有——无.\n如果两个反义词处于反对关系之中,肯定一方就必然否定另一方,否定一方则未必肯定另一方,二者之间存在着非此非彼的中间状态,这类反义词就叫相对反义词.比如大——小,长——短,高——低5,语义场研究的意义.答:语义场研究对词义研究和语言间语义对应关系的研究都有一定的意义.首先,语义场研究以系统的观点来看待语言中的词汇意义,可以更多地了解词义间的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在词义的形成和发展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更清楚地看到语言内部因素对词义形成和变动的影响,从而能更全面、更深人地认识词义形成和发展演变的原因.其次,语义场研究可以为义素分析提供一个分析的基础.再其次,语义场的研究为词义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理论和途径.最后,语义场研究为认识不同语言之间的语义对立关系提供了一种可以利用的手段和框架.五、论述题1.词为什么会由单义发展为多义?答:词由单义发展为多义是具有其各方面的根源的,首先,客观对象之间的各种相关性和相似性联系是词语多义化的现实基础.由于客观事物间具有这种相关性或相似性,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人们就有可能根据客观对象之间的某种关联,用指称甲类对象的词去指称乙类对象,从而产生出与原来的词义有联系的新的意义.比如英语的“pen”本来是“羽毛”的意思,由于古代用羽毛蘸墨水写字,羽毛便和书写工具联系在一起,人们用同一贯词去指称这两个虽不同但又有联系的事物,就使“pen”增加了“笔”的意思.其次,词语的多义化是语言经济原则的必然产物.语言中的语音形式总是有限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的认识的深化,语言要表达的意义又总是不断增加的,用数量有限的语言形式去表达数量庞大且不断增加的意义,就必然会出现一个语音形式表达多个意义的多义化现象.2、应如何看待语义场的系统性?答:语义场最重要的是它的系统性.一个语义场就是一个局部的词义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类属义素划定的’意义领域,被划分成若干块并分配给不同的词语,这些词语以一种互补的方式来对同一意义领域进行反映.在意义领域恒定或封闭的情况下,一个词义占据的地盘大了,其他词义的地盘势必就会缩小;一个词义占据的地盘小了,其他词义的地盘必然就会扩大.在这种情况下,系统中某个词语的意义会受到系统中其他词的制约,系统中某个词义的变化或词语数量的增加,会导致意义领域的重新划分和分配,从而引起系统中其他词义的变化.如在先秦时代,“牙”和“齿”虽都指牙齿,但二者有不同的分工,“牙”指两旁的牙齿,“齿”指中间的牙齿,后来“齿”退出了口语交际领域,“牙”便扩大了自己的意义范围,指所有的牙齿.第四节句义一、填空题1.句子的语言意义可以依据表达形式的不同而大致分析为词汇意义、关系意义和语气意义三个主要部分.2.句子通常都是由词语组合而成的,词语在组合时总要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由这些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是关系意义.3.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情绪的意义就是语气意义.4.在述谓结构中,谓词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成分.5.根据谓词和变元之间不同的浯义关系,可以把变元分为若干个类型,这种变元的类型一般称之为语义角色.6.述渭结构可以分成四种类型,即简单述谓结构、复合述谓结构、从属述谓结构和降级述谓结构.7.句中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指向哪儿,或者说哪个或哪些成分发生语义联系就是这个成分的语义指向.8、句义之间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关系,蕴含和预设就是句义之间的两种重要的关系.9.歧义是指同一形式的语言符号序列可能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歧义以语言符号序列的同形为前提条件.10.歧义——般可以分为词汇歧义和组合歧义两大类.二、名词解释题1、关系意义:句子通常都是由词语组合而成的,词语在组合时总要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由这些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是“关系意义”.2、语气意义: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情绪的意义就是语气意义.\n3、语义角色:根据谓词和变元之间不同关系的语义关系,可以把变元分若干个类型,这种变元的类型一般称之为“语义角色”.4、降级述谓结构:述谓结构中的变元可以带有修饰或限定性的成分,以表示变元某个方面的特征,充当这类成分的述谓结构就是降级述谓结构.5、语义指向:句子中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指向哪儿,或者说同哪些成分发生语义联系就是这个成分的语义指向.6、蕴含:就话语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而言,如果有句义甲就必然有句义乙,就说甲蕴含乙.7、歧义:歧义是指同一形式的语言符号序列可能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三、单项选择1、词语在一定的语法结构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就是语法结构关系,由这种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是(B).A.语义结构关系意义B,关系意义C.语法关系意义D.语气意义2.在述谓结构中,(C)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成分.A.情态B.命题C.谓词D.变兀3.有的述谓结构的变元本身是一个述谓结构,这种充当其他谓词变元的述谓结构就是(C)A.简单述谓结构B.符合述谓结构C.从属述谓结构D.降级述谓结构4.“我吃光了盘子里的菜”这句话中,“光”的语义指向是(C).A.我B.吃C.盘子里的莱D.盘子5“老王被客客气气地请进了会议室”这句话中,“客客气气地”的语义指向是(D).A.老王B.请C.会议室D.“请进了会议室”6.下面词组中没有歧义的是(D).A.北京劳模中青年居多B.咬死了猎人的狗C.小王也找过了.D.小王学开车四、判断题1、句子的语言意义可以依据表达形式的不同而大致分为词汇意义和关系意义两种.(X)2.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情绪的意义是词汇意义.(X)3.语气意义一般可以通过语调、虚词和语气副词来表达.(√)4.在述谓结构种,变元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成分.(X)5.从语义上看,一个变元在述谓结构中属于哪一种语义角色,只取决于谓词的语义,而与变元无关.(X)6.句子中某个成分的语义指向可以同句法关系—致,也可以不一致.(√)7.一般传统语义学研究的蕴含关系可以从句子本身的意义推知,但也要依赖背景知识.(X)8.一个句子的蕴含往往不只一个.(√)9.歧义和模糊都可以通过上下文语境或情景语境来消除.(X)10.歧义难度的大小只与各种解释的相对频率有关.(X)五、简答题1.词汇意义和关系意义的区别.答:词是句子的基本构成成分,句子中词的意义也就成为句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一个句子的意义,首先要懂得句中词语的词汇意义.句子通常是由词语组合而成的,词语在组合时总要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由这些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是关系意义.关系意义和词汇意义不同,词汇意义是词语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一个词即使孤立存在,也会有一定的词汇意义,关系意义只存在于一定的句法结构中,孤立的词语是没有这种意义的.理解一个句子的意义,既要懂得句中词语的词汇意义,还要知道词语的关系意义.2.语气意义的内容及其表达形式.答: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情绪的意义就是“语气意义”.语气意义包括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意义.在语言中,语气意义一般都是通过语调形式来表达的,在有些语言中,一向虚词和语气副词也有表达语气意义的作用,如汉语普通话里的语气词“吗”就可以独立表达疑问语气,语气副词“竟然”、“居然”都可以表示惊诧语气.3.从属述谓结构和降级述谓结构的区别.答:述谓结构中的变元本身也是一个述谓结构,这种充当其他谓词变元的述谓结构就是从属述谓结构,例如\n“我希望你去.”中“你去”就是一个从属述谓结构,作谓词“希望”的变元.从句法结构上看,述谓结构中的变元可以带有修饰或限制性的成分,以表示变元某方面的特征,充当这类成分的述谓结构就是降级述谓结构.如“小李正在看我昨天送给他的小说.”中“我昨天送给他”是一个述谓结构,充当变元“小说”的限定成分,因而是一个降级述谓结构,从句法结构上看,充当定语的述谓结构都是降级述谓结构.如果说从属述谓结构是从述谓结构下降到变元的地位.那么降级述谓结构则更是下降到了变元的地位,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语义特征,因此降级述渭结构又被称做“特征化了的述谓结构”.4.为什么有的语言学家认为一个具体的句子的意义可以看做是一组命题?答:一个句子的蕴含往往不止一个,其原因,一是上下位关系是相对而言的,上位之上可能还有上位,下位之下可能还有下位,这样蕴含就可以形成一个序列,比如:他有汽车一他有车一他有交通工具,二是一个句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与不同的句子构成蕴含关系.比如:那个日本学生送给他一支钢笔——那个日本学生送给他一支笔——那个日本学生送给他一支钢笔一—那个日本人送给他一支钢笔.由于一个句子的意义通过蕴含关系可以同若干句义联系在一起,并且使这些句义成为这个句子潜在的意义,因此有的语言学家认为,一个具体句子的意义可以看做是一组命题.5.歧义与模糊有什么区别?答:歧义是指同一形式的语言符号序列可能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语义学所谓的“模糊”,是指语言形式所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女致的范围,而没有明确的边界,是指一个意义分别与别的意义难以绝对划分清楚,歧义则是指同形的语言符号序列可以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意义.在言语交际中,歧义可以通过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来消除,而模糊则始终是模糊的,除非能以量化的方法来定义他们.比如“新”是模糊的,它与“旧”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新汽车牌照”是歧义的,如果换个说法,说成“新的汽车牌照”和“新汽车的牌照”,歧义就消除了,但“新”依旧是模糊的六、论述题1.歧义以语言符号序列的同形为前提条件.答:歧义以语言符号序列的同形为前提条件.形式不同,就无所谓有歧义,有歧义则语言符号序列必然形式相同.所谓形式相同,韵律特征也相同;从书面表达上说,则要求书写符号及其排列形式相同.由于口头和书面的同形条件不一样,口头同形和书面同形并不总是一致的.口头同形的,书面不一定同形;书面同形的,口头也不一定同形.进一步说,口头上有歧义的,书面上不一定有歧义.书面上有歧义的,口头上不一定有歧义.比如:在口头上“明天qizh6ng考试”可以有两个意思,一是“明天期中考试”,一是“明天期终考试”,可写在书面上就不再同形了,歧义当然也就不存在了.又如“北京人多”在书面上是有歧义的,但在口头上说出来,一个是“北京/人多”,停顿在“北京”和“人多”之间,一个是”北京人/多”,停顿在“北京人”和“多”之间,二者不同形,歧义当然也就不存在了.2.举例说明歧义的类型.答:歧义一般可以分为词汇歧义和组合歧义两大类.(1)词汇歧义词汇歧义是指由词汇原因造成的歧义.词语的同音异义、同形(书写形式相同)异义和一词多义都可以造成语句的歧义.词语的同音异义可能造成口头歧义,如“新加坡一y6uchuan起火”中的“y6uchuan”既可以表示“油船”,也可以表示“游船”或“邮船”.词语的同形异义也可能造成歧义,如“你别上.”中的“别”既可以理解为一个动词,意思是“用别针等把另一样东西附着或固定在纸、布等物体上”,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副词,意思是“不要”词语的一词多义也可能造成歧义,如“小吃店关门了.”中“关门”既可以指“营业时间已过”,也可以表示“停业”(2)组合歧义组合歧义是指由词语组合关系上的原因造成的歧义,可分为“语法结构歧义”和“语义结构歧义”两类.如果相同的词语之间可以有不同的句法结构关系,就有可能造成歧义,如“学生家长都来了.”中学生和家长既可以是偏正关系,也可以是并列关系.如果相同词语之间可以有不同的层次构造,也有可能造成歧义,如“两个外语学院的学生”的构造层次既可以是“两个/外语学院的学生”,也可以是“两个外语学院的/学生”.如果相同词语之间可以有不同的语义结构关系,就有可能造成语义结构歧义,如“连老王都打了.”中的老王既可以是“打”的施事,也可以是“打”的受事,意义完全不一样.第六章文字\n第一节文字的性质一、填空题1.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2.文字起源于图画,是由一定的图形跟一定的语言单位相结合并且固定下来以后逐步形成的.3.字符是文字的最基本的单位.4.各种文字的字符大体上可以归纳成三大类,即意符、音符和记号.5.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是音符、在语言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字符是记号.6.字符又可以分为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两种.7.文字的类型可以根据两种不完全相同的标准来分类:一种是根据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语言中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另一种是根据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根据前一种标准,在理论上各种文字可以分为词语文字、语素文字、音节文字和音位文字,根据后一种标准,在理论上各种文字可以分为表意文字、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8.音位文字可以细分为辅音音位文字和全音位文字.9.世界上现在使用的典型音节文字,是日本的“假名”.二、名词解释题1.文字: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2.表意文字:全部字符都是意符的文字.3.表音文字:全部字符都是音符的文字,表音文字习惯上又称为拼音文字.4,意音文字:一部分字符是意符,一部分字符是音符的文字.5.音节文字:全部字符都只跟语言单位中的音节相联系的文字是音节文字.6.音位文字:既有代表辅音音位的字符,也有代表元音音位的字符的文字是全音位文字,平时称为音位文字.7.辅音文字:全部字符只跟辅音音位相联系的文字是辅音音位文字,平时就称为辅音文字.8.词语文字:全部或绝大多数字符都只跟语言中的词语相联系的文字.9.语素文字:全部或绝大多数字符都只跟语素相联系的文字.10.假借字:自源文字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表示无法用图形来表示的词语,都采用了假借已有的同音或音近的字符来替代的办法,这就是“假借法”,这些字就叫假借字.11.字符:字符也就是文字符号,是文字的最基本的单位,也就是直接跟某种语言单位相联系的符号,如汉字的“字”和拼音文字的字母.12.意符: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12.他源文字:在已有的别的文字的基础上创制的文字可以称为“他源文字”14.自源文字: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可以称为“自源文字”.15.单纯字符:单纯字符是不能再分解为更小的字符的字符16.复合字符:复合字符是由单纯字符组合而成的字符,也包括由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再组合而成的字符.三、单项选择题1.日文的假名是典型的(B).A.辅音文字B.音节文字C.表意文字D.意音文字2.阿拉伯文字是(A).A.辅音文字B.音节文字C.表意文字D.意音文字3.希腊文是(A).A.音位文字B.辅音文字C、音节文字D.表意文字四、判断题1.汉字的一个字记录的不一定是一个音节,但一定是一个语素.(X)2.音位文字的一个字母,必定只与一个音位相对应.(X)3.日文的假名是——种音素(音位)文字.(X)4.现行的汉字是—种音节文字.(X)5.所有的自源文字都既有意符,又有音符.(√)\n五、简答题1.如何理解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答: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说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那就是说文字不是一般的符号,而是用来书写某一种语言单位的符号.如果不是用来书写某一种语言单位的符号,即使表示一定的意义,也不是文字.例如“早”和“舍”这两个生物学中常用的符号也是某种书写符号;也表示一定的意义,即“雌性”和“雄性”,但是这样的书写符号不是用来书写语言的,因此只是生物学的符号,而不是文字.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也表示一定的意义:可以通行,或不可以通行.但是红绿灯不直接跟哪个语言单位挂钩,所以是——种符号,但不是语言的符号,因而不是文字.旗语和莫尔斯电码直接代表文字符号,可以说是文字的符号,是语言的符号的符号.说文字是一个符号系统,那就是说文字不是一堆杂乱无章的、孤立的符号,而是互相有联系,有一定规则制约的.文字系统由一定数量的“字符”以及字符的组合规则和书写规则组成.2.简要说明音符最初都是由已有的意符转化而来的.答:意符就是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也就是表意的字符.例如,汉字的“人”最初就是画的一个人的侧面图形“/>”.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语音上有联系的字符就是音符,也就是表音的字符.但是语音没法由图形来表示,因此音符最初都是由已有,的意符转化而来的,例如古汉字的“其”原来是“簸箕”的意思,原本是一个意符,后来采用这个字的字音去记录同音的虚词“其”,“簸箕”的意思就抛开了不管了,在这种情况下,“其”就是成了只在语音上跟有关的语言单位有联系的音符..3.举例说明什么是单纯字符、什么是复合字符.答:单纯字符是不能再分解为更小的字符韵字符,例如汉字的“人”就是一个不能再分解为更小的字符的单纯字符,虽然“人”可以分解为“一撇一捺”,但是“撇、捺、点,横、竖”等等,只是组成字形的“笔画”,不是字符,因为“字符”必须是跟某个语言单位有固定联系的文字符号.而“笔画”跟任何语言单位都没有联系,所以“笔画”不是“更小的字符”.每一个拉丁字母都是一个单纯字符,如a,b,c,d等等,尽管有的字母也可以分解为半个圆圈和一竖,但是分解后的笔画都不再是表示音位的字符,因此这些都是单纯字符.复合字符是由单纯字符组合而成的字符,也包括由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再组合而成的字符,如汉字的“位”是由单纯字符“人”和“立”组合而成的,而“付”又是由单纯字符“人”和单纯字符“寸”组合而成的.英文用sh代表[∫],用ch代表[t∫],这sh和ch就是复合字符,分别由单纯字符s和h,c和h组合而成.4.简要说明汉语的字符组合规则.答:汉字的字符组合规则很复杂,在汉字字符中,两个或几个单纯字符组合在一起的方式并不固定,左右、上下、内嵌、外包都可以,如“位”是左右结构,“家”是上下结构,“裹”是内嵌结构,“衣”字里而嵌入了一个“果”字,“囚”是外包结构,“人”字外面包了一个方框,如此等等,而且同样的组合的顺序有时候还是不固定的,如“够”字是左右结构,可是过去其中的“句”和“多”在左在右都可以,只是到了汉字规范化以后才固定下来,“句”在左,“多”在右,不能随便挪动了.5.简要说明文字类型的分类标准及其分类情况.答:文字的类型可以根据两种不完全相同的标准来分类:一种是根据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语言中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另一种是根据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根据字符跟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在理论上各种文字可以分为“词语文字”、“语素文字”、“音节文字”和“音位文字”,音位文字还可以细分为“辅音音位文字”和“全音位文字”.全部或绝大多数跟语言中的词语相联系的文字是词语文字.全部或绝大多数字符都只跟语素相联系的文字是语素文字.全部字符都只跟语言单位中的音节相联系的文字是音节文字.全部字符只跟辅音音位相联系的文字是辅音音位文字,平时就称为辅音文字.既有代表辅音音位的字符,也有代表元音音位的字符的文字是全音位文字,平时就称为音位文字.根据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在理论上各种文字可以分为“表意文字”“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全部字符都是意符的文字是表意文字.全部字符都是音符的文字是表音文字,表音文字习惯上又称为拼音文字.一部分字符是意符,一部分字符是音符的文字是意音文字.六、论述题\n1.如何正确认识汉字的类型?答:关于汉字的类型,现在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汉字根据字符跟语言中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来归类,是一种词语文字:而根据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的标准来归类,是一种意音文字.但是社会上还有各种不同的意见,有的仅仅是分类角度稍有不同,有的则是误解,甚至是有意曲解.有人认为汉字是一种语素文字,那是“现代”的情况,因为在创制汉字的时代,汉语的词语绝大多数是单音节的,现代的语素在当时绝大多数还是地地道道的“词语”.不过,说汉语是词语文字还是语素文字仅仅是立足点和着重点不同而已.从汉字创制时期来看,汉字字符代表的绝大多数是词语,但是从今天来看,也可以说多数汉字代表的是语素,因为现代汉语的多音节词语在绝对数量上已占多数.还有人说汉字是一种语素、音节文字,那是因为,一方面,现代汉语的词语从绝对数量上来说已经多数是双音节和多音节的,所以在这些词语中汉字代表的只是语素而不是整个词语,另一方面每一个汉字只代表一个音节.不过,一般说“音节文字”是指一个字符代表一个音节、一个音节由一个字符来代表的表音文字,可汉字说不上是表音文字,有些汉字往往不止代表一个音节,而同一个音节又常由很多不同的汉字来代表,因此,说汉字是一种语素、音节文字至少是不确切的.而认为现代的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或“表意文字”的观点也是不正确的.“象形”是只指制定原始字符图形的方法或者说是一种“造字法”,例如要表示“日”的意思就画一个像太阳的圆圈,要表示“鱼”的意思就画一条鱼,要表示“牛”的意思就画一条牛.象形字符最初直接表意,但是同时也间接表音,至多很多虚词、语法形态和抽象的概念则是根本无法用任何“象形”的方法来表示的,只能假借意符的读者来表示.因此,全部字符都只表意的文字是难以存在的.至于说现代汉字还是“象形文字”就更没有根据了.也有人认为汉字是一种典型的表意文字,说汉字能够直接“表意”,似乎任何一个民族的人见到一个汉字就可以懂得那是什么意思,因此说汉字是可以适用于任何一种语言的最神妙的文字.这种说法是完全把汉字神话了,同样是没有任何根据的.2.试论述文字字符的类型.答:“字符”也就是文字符号,是文字的最基本的单位,也就是直接跟某种语言单位相联系的符号,各种文字的字符大体上可以归纳成三大类,即“意符”、“音符”和“记号”.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是音符,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字符是记号.记号往来源于原始的契刻符号,如古汉字里的“X”(五)、“八”(六)、“十”(七)、“八”(八)等等,记号也可以是硬性规定的,如现代简化字“戏”和“汉”里面的“又”等.记号在文字系统中只占极少数,因此就绝大多数字符而言,分为意符和音符两大类就可以了.意符也就是表意的字符,例如汉字的“人”最初就是画的一个人的侧面图形“/>”.音符也就是表音的字符,但是语音没法用图形来表示,因此音符最初都是由已有的意符转化而来的,例如古汉字的“其”原来是“簸箕”的意思,原本是—个意符,后来采用这个字的字音去记录同元音的虚词“其”,“簸箕”的意思就抛开不管了.在这种情况下,“其”就成了只在语音上跟有关的语言单位有联系的音符.字符又可以分为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两种.单纯字符是不能再分解为更小的字符的字符,例如汉字的“人”就是—个不能再分解为更小的字符的单纯字符,虽然“人”可以分解为“一撇一捺”,但是“撇、捺、点、横、竖”等只是组成字形的“笔画”,不是字符,因为“字符”必须是跟某个语言单位有固定联系的文字符号,而“笔画”跟任何语言单位都没联系,所以“笔画”不是“更小的字符”.复合字符是由单纯字符组合而成的字符,也包括由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再组合而成的字符,如汉字的“位”是由单纯字符“人”和“立”组合而成的,所以是复合字符,“符”是由单纯字符“竹”和复合字符“付”组合而成的,而“付”又是由单纯字符“人”和单纯字符“寸”组合而成的.第二节文字和语言一、简答题1.有人认为“联合国印发的文件,同样的内容,汉字文本就那薄薄的一本;而西方语言的文本就要那么厚厚的一本,可见汉语多么精深!”如何评价?答:这种观点将文字和书面语等同起来,进一步就把文字和语言等同起来.其中存在的问题是:汉字书写的是汉语中的词或语素,一个方块字占一小方格,占的空间小,从长度来看相对比较短,所以印出来的本子就比较薄,拼音文字一个字母或几个字母代表一个音位,一个音节就要用好几个字母来书写,并且使用拼音文字的语言的词语多数是多音节的,一个词要使用的字母就更多了,一字排开当然占的空间多,相对而言就长多了,\n所以印出来的文本当然就相对厚得多,这完全是文字符号的问题,跟语言精炼毫无关系.如果汉语采用拼音文字,恐怕印出来的文件跟西方语言文本的厚度就没有多大差别了.2.有人认为“现代西方语言的常用词语有几万到十万个,可是现代常用的汉字只有几千个,可见汉语是多么贫乏”,如何评价?答:这个观点是不科学的,它将文字和书面语等同起来,进而把文字和语言等同起来.其中存在的问题是:现代的文明语言常用的词语都有好几万,如果连各行各业常用的专业词语算上,就有好几十万.现代汉语也一样,也有几万到好几十万的词语,否则我们就无法表达现代社会如此复杂的生活和生产内容.应该明白的是现代汉语中的词语不会是单音节的,不少常用词语和绝大多数的专业词语是多音节的,是要用几个汉字连起来书写的,把现代汉语中使用的词语跟书写这些词语的字符——汉字等同起来,让人误以为现代汉语就那么三四千个单词,这就跟有人误以为西方语言只有26个“字”是—样荒唐.这完全是把文字的基本单位——字符跟语言中的词语混为一谈了.3.有人认为“文字可以使语言更为丰富,举的例子却是英文用不同的字形可以把同一个语音形式[rai]分化成四个不同的词语,如right(右,正确),write(写),rite(形式),wright(工匠).”如何评价?答:在这个观点中,存在这样的问题:英语的right,write,rite,wright原本就是四个不同的词,读音也不同,只是由于语音的历史演变,到现代就成了同音词了,但是在书面语里面保留了古代的拼写法,所以“字形不同”,完全不是因为有了汉字,就可以在字形上“强生分别”,文字就可以无中生有地去影响语言,凭空创造出四个不同的词语来.这是没有分清书面语保存的古代语言的语音形式和文字作为一种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的功能.因此,这个观点是不科学的.4.简要说明不少人将文字和书面语等同起来进而把文字和语言等同起来的原因.答:书面语是用文字书写下来的语言的一种存在形式,因此书面语和文字的关系十分密切.正由于文字和书面语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混淆文字和书面语,甚至混淆文字和语言的情况是很常见的.如在现代汉语中“文字”至有三个不同的义项:(1)书写或记录语言的符号,也说“字”或“字母”,如汉字、英文字母等,(2)语言的书面形式或书面语,如中文、英文等;(3)文章(多指形式方面),如“文字通顺”、“文字晦涩”.正因为现代汉语中“文字”不仅有“书写或记录语言的符号”的意思,也有“语言的书面形式或书面语”的意思,而书面语也是语言存在的一种重要形式,所以不少人就把文字和书面语等同起来,进一步就把文字和语言等同起来.二、论述题1.如何“理解语言的特点对文字的特点是有影响的,但不能将这种影响绝对化”.答:文字是书写语言的符号系统,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应该说文字的特点和语言的特点是有一定联系的,特别是选择什么样的语言单位作为字符代表的对象跟不同语言固有的特点是有一定的联系的.汉字在语音上代表一个音节,这跟汉字产生初期汉语的词语绝大多数是单音节的特点显然是不分开的.闪含语系的语言的词根一般包含三个辅音音位,在不同的地方加进不同的元音表示不同的形态变化,如阿拉伯语的“写”的词根是k—t—b这三个辅音音位,加进元音以后,ka:tib的意思是“作者、文书、写字的人”,kita:b的意思是“书、写成的作品”,ma—ktab的意思是“书房、办公室、书桌,写字的地方(单数)”,ma—ka:tib的意思是“书房、图书馆、办公室、书桌(复数)”,kataba的意思是“他写(过去时)”,je—ktubu的意思是“他在写(现在进行时)”等等,这种形态变化最多有一百多种.不过掌握这种语言的人完全知道要表示什么意思,应该在什么地方加进什么元音,因此没有表示元音的字母也没关系,只写出辅音字母就够了.相反,如果要写出元音字母反而太麻烦了.但是到了后世,语言本身发生了变化,后人已经不能完全掌握在什么地方加进什么元音的规则,所以就在必要的地方增加表示元音的附加符号.但是属于印欧语系的希腊语的情况跟阿拉伯语不同,词根是由辅音和元音组合而成的,如果字母不表示元音就无法正确表示词语的语音形式,也就无法阅读,所以希腊人在借用腓尼基字母的时候就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对某些字母加以变化来表示元音,通过这种方法增加了元音字母,从而创制了既表示辅音又表示元音的音位文字.这些事实都说明语言的特点对文字的特点是有影响的.但是语言的特点对文字的特点的影响也不能绝对化.说语言的特点制约了文字的特点,什么样的语言只能使用什么样的文字系统,这种绝对化的观点至少目前还缺乏证据,\n因为同一系属、同一类型的语言采用不同类型的文字系统以及同一语言在不同历史时期采用不同类型的文字系统的实例并不少见.同属汉藏语系的汉语和藏语就采用不同的文字系统,一种是意音文字,一种是音位文字;越南语在过去几百年内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可是过去使用的是在汉字基础上形成的属于意音文字系统“字喃”,现在则改用拉丁字母的表音文字系统.这些就是最好的证明.2.如何理解“文字也会影响语言,但无限夸大文字对语言的影响是没有根据的”.答:文字也会对语言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文字对语言的影响主要是帮助语言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使语言的功能大大加强和扩展了.其次,文字的类型会影响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因为在现代社会里语言之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书面语进行的,文字类型相同会促进这种影响,而文字类型不同会在不同程度上阻碍这种影响.不过,总的说来,文字对语言的影响是有限的.无限夸大文字对语言的影响是没有根据的.有人说文字怎么怎么影响了语言,例如说汉字可以创造新词,不同的字形可以区分不同的词语等等,这都是根本不区分文字和书面语,甚至把文字和语言混为一谈了.如果语言中没有“种”、“众”和“重”这三个不同的词语,文字怎么能强行区别?现代汉语经常利用古汉语的词语来创制新词,这跟西方语言经常利用古希腊拉丁语词根来创制新词一样,这是利用古代语言的实例来创制新词的实例,不能说是文字本身能创制语言中的新词新语.总之,现在说的文字的种种神奇作用,归根到底都是语言本身,包括口语和书面语的作用,并不是作为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的文字的作用.第三节文字的起源和演变一、填空题1.世界上保存下来比较完整的三种最古老的文字,即距今五千多年前出现的古埃及文字和苏美尔文字以及距今千千四百年左右的中国的甲骨文2.文字起源于图画和契刻.3.高度象形的古苏美尔文字,用象形的图形记录表示实物的词语,用假借的“形声字”记录多音节的人名的读音,用刻画表示数字.4.古埃及的文字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可分化出三种不同的字体,即碑铭体、僧侣体和平民体.5.古老的独立发展起来的“自源文字”总是选择词语作为制定字符的依据,因此后人又称之为词语文字.6.自源文字利用原有的意符间接表音的作用,假借某些意符作为表音的字符,这样这些文字都既有意符又有音符,因此,这些文字又都是意音文字.7.腓尼基人借用古埃及文字创造了辅音文字,也就是只写辅音音位而不写元音音位的拼音文字.8.文字演变的一般趋势是最初近似图画的字形逐步趋于线条化,趋于简化.9.文字发展的三阶段论认为,文字的发展从低级到高级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象形文字或表意文字阶段、音节文字阶段和音位文字阶段.10.汉字合体字里面的形旁是表意字符,声旁是表音字符.11.汉字大致经历了甲骨文和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这么几个不同字体的阶段.12.唯一到今天还在使用的自源文字是汉字.二、名词解释题1.象形字:象形字:如夕一月、¥¥——草、))——水这些字都是简化了的实物的图形,传统文字学称之为象形字.2.会意词:有些属于行为动作的词语只得用某些已有的字的复图形来表示,传统文字学称这些字为会意字.3.独体字:汉字文字学传统上把单纯字符称为独体字.4.合体字:汉字文字学传统上把复合字符称为合体字.5.偏旁:汉字文字学把合体字中的独体字称为偏旁.6.形旁:汉字文字学把表意的偏旁称为形旁.7.声旁:汉字文字学把表音的偏旁称为声旁.三、单项选择题1.文字起源于(B).A.结绳B.图画和契刻C.系珠D.契木2.惟一今天仍在继续使用的自源文字是(A).A.汉字B.古埃及文字C.苏美尔契形文字D.玛雅文字\n四、判断题1.汉字是一种音节文字.(X)2.人类几种古老文字的原始字形都是象形的,这正是记事图画在文字上留下的痕迹.(√)3.汉字从诞生至今天,一直保持着表意体制,字形发展的符号化趋于不明显.(X)4.汉字不仅表意,也表音.(√)5.社会的分化和统一不会影响文字的发展变化.(X)6.随着汉字的字体的改变,汉字的性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X)7.结绳跟文字的起源有着直接的关系.(X)8.古埃及文字的碑铭体用于特别庄重的场合,它是一种象形程度很高的文字符号,但是已经是可用来书写古埃及语的成熟的文字.(√)五、简答题1.简要说明结绳跟文字的起源没有直接的关系.答:有一种意见认为文字起源为“结绳”,但从谈到结绳的种种资料来看,结绳都只能起一种记数的作用,或者起一种帮助记忆和提示的作用,并没有跟任何一种语言单位结合,而且现在已知的任何一种文字也都没有迹象表明脱胎于结绳,因此,结绳只是在文字诞生以前人类使用过的一种记数、帮助记忆和起提示作用的工具,跟文字的起源没有直接关系.2.应如何看待“文字发展三阶段论”的观点.答:文字发展三阶段论认为文字的发展从低级到高级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象形文字或表意文字阶级、音节文字阶段和音位文字阶段.从现有文字史的资料来看,最早出现的字符就造字的方法而言的确大都是“象形”的,就其跟语言单位的语义和语音的关系而言也的确大都是“表意”的字符都是后起的,而就表音文字而言,大致先有音节文字,后有音位文字.从使用字符的多寡和学习的难易而言,的确音位文字使用的字符是最小的,是最经济、最容易学的,音节文字次之,意音文字或词语文字使用的字符最多,最不经济,因而也最复杂,最难学.但是,一个符号系统的优劣首先应该就其功能而言.就服务于语言的功能来说,以上各种文字似乎都能很好地为有关的语言服务,难分高低,似乎说不上哪个高级,哪个低级.这个问题可以暂时不做结论.3.简述汉字字体的演变.答: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到现代汉字,在字形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字体的演变.汉字大致经历了甲骨文和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这么几个不同字体的阶段.其中甲骨文和金文是同时代的,可能只是使用场合和书写材料不同形成的不同的字体.小篆是经过规范化了的,但是形体太繁,在简化趋势的冲击下,很快就让位于隶书和楷书.隶书出现得比小篆还早,可是成为一种通行的字体比小篆晚.甲骨文和金文象形程度还比较高,还没有完全线条化.隶书和小篆都已经完全线条化了.楷书最早在魏晋之际就出现了,但是到南北朝时期才开始使用,到隋唐时代才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化,而不久就出现了印刷术,从此汉字的字体也就基本上稳定下来了,但是字形简化的趋势始终没有停止.至于行书和草书不是普遍通行的规范字体,可以看作一种别体.4.简述东汉许慎的“六书说”.答:东汉的许慎在他的著作《说文解字》的《叙》中对当时流行的文书的理论作出了解释,他认为:“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音,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挠,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孝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许慎的解释对后人理解文书的理论提供了重要依据.5.如何理解“由于汉字字形的变化和简化,声旁和形旁的作用已不那么明显了.”答:汉字文字学传统上把复合字符称为合体字,而把合体字中的独体字称为“偏旁”,把表意的偏旁称为“形旁”,把表音的偏旁称为“声旁”.汉字的形旁和声旁原本是独体字,但是用作形旁和声旁时,往往形体发生变化或简化,更由于语音和字形的演变以及社会的发展,到了后代,很多形旁和声旁除了文字学家还能辨认外,普通人都已经难以辨认.在普通人眼里现代汉字中的声旁和形旁,特别是声旁,已经很不明显,例如“江”从“工”声,现在已经不大好理解,“都”从“者”声就更不好理解了.因此必须记住,文字学\n给字符分类一般都是根据最初创制有关字符的时代的形体和读音来分类的,不是根据现代的形体和读音来分类的.就创制文字的初期来说,形旁跟原来的独体字在形体上应该是基本一致的,虽然有所变化或简化,但是还是不难辨认的,声旁跟整个合体字的读音应该是同音的,至少是十分接近的.到了后世,不少独体字和合体字的界限就慢慢模糊了,声旁和形旁的作用有时候也就不明显了.6.举例说明什么是象形字,指示字和会意字.答:(1)以下是商代后期甲骨文的一些例子:日》丫*(日月草木)这些字都是简化了的实物的图形,传统文字学称之为象形字.(2)有些属于行为动作的词语只得用某些已有的字的复,合图形来表示,传统文字学称这些字为会意字,§步,从两止,表示两足向前进.弱降,从阜从洚,表示两足由高下降.♀立,从大从一,表示人立于地.(f堕,从阜从倒人,表示一人由山阜下堕.挫出,从止从口,表示足由口走出.-勺陟,从阜从步,表示两足登山.六、论述题1.“已知的所有自源文字都是意音文字?词语文字”,如何理解?答:古老的独立发展起来的“自源文字”总是选择词语作为制定字符的依据,这大概是因为那个时代的人大都认为最明确的语言单位是词语.如果一种语言的词语绝大多数是多音节的,并且音节的界限不那么明确,那么选择词语作为制定字符的依据,就是十分自然的.例如.古埃及文字的字符,不论是单纯的字符,还是复合的字符,代表的语言单位都是词语,不管这些词语是单音节的还是多音节的.因为这样的文字以词语作为字符代表的单位,所以后人称之为“词语文字”.从已知最古老的自源文字来看,最初的字符都是表意的,不论字符的图形结构是“象形”的,还是“会意”的,还是“指事”的.但是语言中有些词语的意义是比较抽象的,特别是一些虚词和语法形态更是没法用图形来表示的,只能用表音的办法来记录.自源文字最原始的字符图形没有直接表音的,这大概是没法用图形来直接表示语音的原故.不过表意的字符直接表意,也间接表音.所以自源文字都是利用原来有的意符间接表音的作用,假借某些意符来作为表音的字符,也就是音符.因此,这些文字就既有意符又有音符,所以这些文字又都是意音文字.2.为什么说“汉字的偏旁跟用作独体字的意符和音符不完全相同”?答:汉字合体字里面的“形,旁”是表意字符,但是跟独体字中的表意字符不完全相同.由意符构成的独体字是跟语言中确定的词语相联系的,如“人”指的就是语言中的ren.“水”指的就是语言中的shui等等.但是合体字中的形旁只表示某个语义类别,不跟语言中的具体词语相联系,如“江,河,湖”等合体字中的“水”旁就只表示这些词语都跟“水”有关,只是起一种语义分类的区别作用.汉字合体字里面的“声旁”是表音字符,但是情况比较复杂.一部分声旁在合体字里面的确只表音,不表意,如“花朵”的“花”里面的“化”,“蚊”字里面的“文”.可是另一部分声旁作为独体字的时候原来就是一个表音字符,是通过语音上的联系来表示某个词语的字符,因此是有相应的语义内容的,而在合体字里面加上去的形旁只起区别作用,并不承担合体字所代表的词语的语义内容.例如“左”加形旁“人”成了“佐”,“右”加形旁“人”成了“佑”,人旁只起区别作用,表示加了人旁以后,原来的“左”和“右”都成了动词,就像现代人造的形声字“掮”一样,形旁的“手”只起区别作用,表示“肩”加了手旁就成了动词,而有关的词语的语义内容仍然是由原来的独体字的音符,也就是现在合体字中的声旁来承担的.因此有人认为这些偏旁实际上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意符或音符,至少跟用作独体字的意符和音符是不完全相同的.第四节文字的创制和改革一、填空题1.为没有文字的民族语言创制文字的工作在四五十年代形成了一个高潮,国外称这项工作为语言规划.2.为原来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3.我国以20世纪50年代年代起为侗、苗、瑶、佤、哈尼、傈僳、纳西等十几个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语言创制了使用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4.为一种有方言分歧的语言创制文字首先要解决以哪一种方言为基础方言问题.5.创制一种文字的成败很大程度上最终要取决于使用这种文字的人民6.文字改革有三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不变,只是对正字法的个别规则和个别字符进行调整;一种是整个文字类型不变,但字符类型变了;还有一种是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都变了.\n二、简答题1.简答“文字的创制”的含义.答:文字的创制在这里指的是现代社会里为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特别是政府或语言学家为还没有文字的民族创制文字,不涉及历史上各种民族语言的文字的创制过程.2.简述文字的创制有哪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答:多年来世界各地在为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同时也有一些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为一种有方言分歧的语言创制文字首先要解决以哪一种方言为基础方言的问题.一般的原则是要首先考虑人口数量问题,但是实际上并不绝对,有时候人口最多的方言不一定在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就一定占优势,相反,人口数量上不占优势的方言有时候却在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占明显的优势,这就需要综合衡量,还特别需要听取本民族人士的意见.如果一种语言的方言过于分歧,甚至互相不能通话,也可以分别处理,为不同的方言创制不同的文字.但是这样做一定要十分慎重,首先要经过深入的分析研究,看看有没有可能找到一种折中的方案,让不同方言区的人使用同一种文字方案,如果的确没有这种可能性,那就必须先征得本民族多数人的同意,因为这样做的后果对维护民族的统一和团结显然是不利的.因此除非万不得已,最好坚持一种语言一种文字的原则.3.文字改革有哪些情况.答:文字改革有三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不变,只是对正字法的个别规则和个别字符进行调整;一种是整个文字类型不变,但是字符类型变了;还有一种是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都变了.4.“只对正字法的个别规则和个别字符进行调整,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不变”是文字改革的一种情况,请举例说明.答: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不变,只是对正字法的个别规则和个别字符进行调整,是文字改革的一种情况,比如英文、法文等在19世纪进行的正字法改革,还有俄文在十月革命以后取消了某些字母和对正字法的改革.这些小小的改革涉及面不广,不影响整个文字系统,也不严重影响阅读和书写,所以比较容易推行,也比较容易为广大群众接受.又如1956年我国推行的汉字简化方案,推广了515个简化字,而这些简化字绝大多数早在民间长期使用,所以简化后不影响阅读和书写,很容易为广大群众接受,所以简化工作进行得很顺利5.“整个文字类型不变,但字符类型变了”是文字改革的一种情况,请举例说明.答:整个文字类型不变,但是字符类型变了,这是文字改革的一种情况.最有名的例子是1928年土、耳其进行的文字改革.那一年土耳其总统凯末尔下令废弃阿拉伯字母,改用拉丁字母.在几个月之内,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新土耳其文全面代替了用阿拉伯字母拼写的旧土耳其文,一场影响深远,涉及千家万户的文字革命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完成了.这是因为改革前后的两种文字都是表音文字,所以用旧土耳其文出版的文献资料可以通过某种转写规则比较容易地转写为新土耳其文,这样就可以保持文化的连续性.土耳其的文字改革应该说是非常成功的.6.“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都变了”也是文字改革的一种情况,请举例说明.答: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都变了是文字改革的一种,例如从一种意音文字改成一种表音文字.这样的改革难度较大,但是同样有非常成功的经验.越南的文字改革是从在汉字基础上创制的意音文字字喃改成使用拉丁字母的表音文字.采用拉丁字母的越南拼音文字是十七世纪葡萄牙传教士设计的,正字法是根据字喃的读音确定的,而字喃的读音则是根据越南语的古音确定的,如“甲”字今天在越南语的三种主要方言中,北部方言河内音读[glap],南部方言西贡音读[iap],中部方言中圻音读[giap],拼音越南文按字喃读音拼写为giap.各地可以按国家规定的标准音读,也可以根据不同的读音规则读各个方言不同的音.这样,这种拼音文字不需要等全国方言统一就可以推广,而且过去用字喃书写的文献,乃至用汉字书写的文献都可以根据简单的转写规则转写成拼音文字,而不需要通过翻译,解决了历史文化连续性的难题.15世纪在汉字笔画基础上创制的高丽谚文是一种表音文字,但是在书面语中采用了不少汉字.1945年以后,朝鲜取消了汉字,全部改用谚文字母,但是汉字的读音仍旧按15世纪高丽汉字的读音拼写,不按现代读音拼写,这样也解决了古代文献的转写和文化传统的保存问题.第七章语言和社会\n第一节语言的起源和发展一、填空题1.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提出了劳动创造了语言,语言起源于劳动的观点.2.创造语言起源的三个必要条件的是人类的劳动.3.人类的有声语言大约产生在晚期智人时期.4.语言依存于社会,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是语言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5.一种语言的演变发展的具体方式要受到该语言结构特点以及该语言内部各要素间相互影响的制约.6.语言的发展是指语言结构要素的历史变化,包括新的语言结构要素的产生和旧的语言结构要素的消亡.7.语言随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8.语言发展的渐变性和不平衡性,使语言既能随时满足新的交际需要,又能保持自己的基础稳固.二、名词解释题1.神授说:是指认为语言是由的学说上帝或神赐予人类的的学说.它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说法.例如,印度婆罗门教的经书《吠陀》里就认为语言是神赐给人类的一种特殊能力等.尽管语言神授说有各种说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在当时科学文化水平极其低下的条件下,人们无法解释语言这种奇妙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因此只得归之于神的恩赐.2.人创说:是指认为语言是人自己创造的,而不是上帝或神赐予的学说.它也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如:“摹声说”、“手势说”、“感叹说”等.人创说主张语言是人的创造,而不是上帝或神的赐予,这比起神授说,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它们都是主观思辩的产物,缺乏科学的证据.3.渐变性:是指语言是逐步发展演变的,不允许采取突变的方式一下子发生巨大的变化.4.不平衡性:指在语言内部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以及在不同的地域之间,语言发展演变的速度和方向是不一致的.三、单项选择题1.语言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C).A.人类发音器官的健全B.人类心理的健全C.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D.人类劳动的需要2.语言是一种(B).A.心理现象B.社会现象C.物理现象D.生理现象3.语言系统中演变发展最快的是(A).A.语汇B.语音C.语法D.语义四、多项选择题1.关于语言起源的学说可以大致分为两种(BD).A.摹声说B.神授说C.手势说D.人创说2.以下属于有声语言的优越性的是(AD).A.不受距离、光线等的限制B.不受时间的限制C.不受空间的限制D.不妨碍肢体的劳作3,语言的演变涉及哪些方面(ABCD).A.语音B.语法C.语汇D,语义4.北京的老年人喜欢将“七”、“八”等音在去声前的读音读成阳平,而年轻人却仍旧将之读为阴平,这种差异说明(BC).A.传统的读法已不适应新的语音演变,应摒弃B.语音是在不断变化的C.语音的演变存在一定的历史趋势D.年轻人喜欢创新,但这种创新不会长期存在5.语言发展演变的特点是(AD).A.不平衡性B.多样性C.规律性D.渐变性6.语言的演变导致(ABD).A.新词语的产生B.地域方言的形成C.某个语音形式的消失D.基本词汇的渐变五、判断题1.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诞生的.(X)2.“语言是亚当创造的.”这一说法应归入人创说中.(X)3.人创说主张语言是由人创造的,因此是客观的.(X)4.对语言起源的推测还没有直接的科学依据,因而目前的结论远非最后结论.(√)5.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两回事,但由于难以将两者分清,故我们通常笼而统之地说“\n语言的发展演变”.(√)6.语言的存在和发展是受社会制约的,因而可以说,种语言中的每一项具体演变和发展都有其直接的社会根源.(X)7.语言是人类社会必需的交际工具,所以它是绝刈—稳定的.(X)8.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词汇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丰富的.(X)9.探索语言发展的原因,只能从语言结构要素本身人手.(X)10.语音的变化不会引起语法的变化.(X)11.语言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中,一个要素的变化往往会引起有关的其他要素的变化.(√)12.在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语言也可以发生突变.(X)13.一般词汇的剧烈变化不会立即对语音系统产生影响.(√)14.一般词汇的剧烈变化说明语言也会发生突变.(X)15.语言是社会现象,语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创造出来的.(X)16.只有把不同时期的语音加以比较,才能看出语音的发展变化.(X)17.语音的演变规律是很严整的,没有例外.(X)18.语音演变规律总要受到声调的限制.(√)19.语音演变规律对于不同的方言区来说都是一致的,很少有例外.(X)20.汉语中所有消失的词,都保留在古代文献中.(X)21.词语的替换属于旧词的消失.(X)六、简答题1.研究语言的起源应包含哪两个不同的问题?答:一个问题是语言作为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产生的,这可以说是语言产生的条件问题.另一个问题是人类语言是从什么交际手段发展而来的,这可以说是人类语言的前身问题.这两个问题虽互相联系,但不是一回事.2.简述劳动在语言起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答:劳动提出了产生语言的社会需要;劳动发展了原始人的思维,为语言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心理条件;劳动也改善了原始人的发音器官,为语言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生理条件.3.简述“摹声说”的内容,并作出评价.答:主张“摹声说”的人认为语言起源于人类对外界各种声音的模仿,人们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听到各种事物发出的声音,便模仿这些不同的声音并利用它们作为各种事物的名称,这样就产生了语言.这种观点充其量只能解释语言中摹声词的产生,而无法解释人类语言的起源问题.因为在任何语言中,摹声词都只占少数,而且语法根本无声可摹.4.“社会契约说”的内容及评价.答:主张“社会契约说”的人认为原始人类起初没有语言,后来为了相互交际,就通过彼此约定,规定了各种事物的名称,这样一来就产生了语言.这种观点注意到了语言的社会属性和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说明语言是社会集体的创造,并表明事物名称和事物本身的性质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这种观点也有问题,即在语言还未产生以前,人们是用什么约定契约的呢?诸如动作、叫声等手段对于要约定抽象的词语来说显然是不可能的.5.“手势说”的内容及评价.答:主张“手势说”的人认为人类在使用有声语言之前,曾经历过一个手势语言的阶段,当时的人们由于还没有现在这样的有声语言,因而只能用手势来表达思想,进行交际.这种观点的缺陷要在于无法解释无声的手势语言是如何发展为有声语言的.6.“感叹说”的内容是什么?该如何评价?答:主张“感叹说”的人认为人类的有声语言是从抒发感情的各种叫喊演变来的.这种观点或许可以说明语言中叹词的由来,但无法解释叹词又是如何衍生出具有理性意义的其他词语的.7.“劳动叫喊说”的内容是什么?该如何评价?\n答:主张“劳动叫喊说”的人认为人类的有声语言是从人们劳动时的叫喊声演变来的,原始人类在集体劳动时,由于肌肉的高度紧张,可能会发出一些叫喊,这些叫喊后来演变为劳动号子,进而发展成为人类的有声语言.这种观点虽然注意到语言的起源与劳动有关,但无法解释劳动号子是如何演变为人类语言的.8.人类语言的起源必须具备哪三方面的条件?答:首先,人类的思维能力要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应该能够对客观世界的事物进行分类和概括,并具有一定的记忆和想象、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心理条件才有可能产生语言.其次,人类的喉头和口腔声道必须进化到能够发出清晰的声音,只有具备了这种生理条件,才有可能产生有声语言.最后,人类社会必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已经到了彼此之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社会条件,才有必要产生语言.这:三个条件都是语言产生的必要条件,三者缺一不可,而创造这三个条件的是人类劳动.9.举例说明语言的发展演变都体现在哪些方面?答:语言的发展演变体现在:语音、语汇、语义、语法上.在古今人们的读音差异上,我们可以看到语音的演变.如:成语“暴虎冯河”中的“冯”在今天读作“feng”,但在古代却由于“古无轻唇”的原因读作“ping”.语汇、语义、语法的发展演变通过古今语言以及不同时期语言的比较,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语汇的演变主要体现在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上.如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力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挂术,同时一些新的语汇也传了进来.像“资讯”、“理念”,“信息化”等词就属于这类.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旧词也在消广,如“大锅饭”、“吃劳保”等.语义的发展演变在词义上表现得比较明显,比如“河”原来仅指黄河,发展到现在可以泛指所有的河流.语法的演变虽然非常缓慢,但通过比较,仍不难发现古今语言在语法上的差异.如在先秦著作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或代词宾语出现在否定句中时,一般都置于动词之前,如《论语》中的“吾谁欺?欺天乎?”但到了现代汉语,这些宾语都要放在动词之后了.除了语言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发展演变之外,在一定的条件下,一种语言的内部会分化出不同的方言,有些方言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政治条件下还可能成为不同的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种语言也可能消除方言分歧,走向统一,不同的语言也可能通过各种方式统一为一种语言,这些现象也都是语言发展演变的重要方面.10.语言发展演变的特点.答:特点有二:“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渐变性”是指语言是逐步发展演变的,不允许采取突变的方式一下子发生巨大的变化.语言是全体社会成员须臾不可脱离的交际工具.语言的这一根本属性决定它必须是稳固的,不能以突变的方式演变和发展.试想如果语言不是稳固的,那么人们就永远也不可能掌握语言这种交际工具,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也会产生混乱.但另一方面,语言又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它又不得不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否则就不能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所以,除了已经退出社会交际领域的死语言外,不处在演变发展中的语言是没有的.稳固和发展都是由“社会的交际工具”这一语言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这两个相互对立的要求决定了语言一方面不能不变,一方面又不能变得过于急剧,所以只能用渐变的方式.“不平衡性”指在语言内部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以及在不同的地域之间,语言发展演变的速度和方向是不一致的.语言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与社会变化发展的联系紧密程度是各不相同的,其中联系最为直接的是语汇.语汇必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发生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使语言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交际需求,因而与语音、语法比较,语汇的新陈代谢最快.语音系统是比较稳定的,它的演变速度缓慢.因为,新词语的产生只能使用已有的语音形式,否则就不会被社会接受;旧词语的消失一般也不会造成某个语音形式的消失,因为这个语音形式还保留在其他词语里.语法的演变发展也是缓慢的.因为新词语的产生和旧词语的消失一般不会引起语言成分类型格局的变动.同一语言现象的发展速度、发展方向在不同的地域内也可能不—致.它在有的地区变,在有的地区不变;或者有的地区这样变,有的地区那样变.这种语言发展演变在地域上的不平衡性正是一种语言分化出不同的地域方言或亲属语言的重要原因之一.七、论述题1.论述恩格斯关于语言起源的观点.答: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提出了劳动创造了语言,语言起源于劳动的观点.他说:“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起产生的”,“随着手的发展,随着劳动,人开始了对自然的统治,这种统治在每一个新的进展中扩大了人的眼界.他们在自然对象中不断地发现新的以往所不知道的各种属性.\n另一方面,劳动的发展,必然使社会成员更紧密地互相结合起来,因为它使互相帮助和共同协作的场面增多了,并且使每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共同协作的好处.”也就是说,人们对语言的产生已经有了迫切的需要,而慢慢地,这种需要也导致了人类发音器官的进化.恩格斯根据当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所取得的成就,j正确地指出了劳动在语言起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劳动提出厂产生语言的社会需要;动发展了原始人的思维,为语言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心理条件;劳动也改善了原始人的发音器官,为语言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生理条件.应该说恩格斯对语言起源问题的论述已经相当全面了.2.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句答: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主要有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社会的进步、社会的分化和统一、社会之间的接触等.语言依存于社会,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是语言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语言是社会现象,它应社会的需要而生,离开了人类社会就无所谓语言.而且语言产生之后也只存在于社会对它的使用中.一旦退出社会交际,语言也就不再会有发展演变,从而成为死的语言.社会的进步推动语言的发展.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新事物、新概念不断出现,人们的思维成果也越来越复杂、精密,这些都会不断地对语言提出新的要求,推动语言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语汇,不断地使自己的表达方式精确化、多样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相比,书面语中的句子更长了,修饰成分特别是复杂的修饰成分用得更多了,在意思的表达上也更加严密了.社会的分化和统一会推动语言的发展演变.当一个使用统一语言的社会出现地域分化时,分化出的各个部分之间的交际会逐渐减少,一个部分内部新的语言现象的产生和旧的语言现象的消失,就大容易通过人们的交往传播到其他部分中去,久而久之,原本统一的语言就会出现差异,开始分化,并逐渐形成不同的地域方言或不同的语言.如汉语就形成了北、吴、湘、赣、客、闽、粤七大方言区.另外在一个社会的内部会形成不同的社会集团,产生社群分化.这些不同的社会集团所使用的语言也会产生差异,从而在一种语言或方言内部形成各具特点的社会方言.如知识分子说的话肯定与没受过教育的人说的话有区别.如果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各个处于分化状态的部分走向统一,它们之间的交际势必逐渐增多,但不同语言或方言之间差异会妨碍甚至阻断人们之间的交际,进而影响社会的统一或统一的巩固,影响社会的发展.在这种情形下,人们就需要有一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使用的交际工具,以适应社会的不断进步.这样,全社会的语言就会在共同语的基础上逐步走向统一.社会之间的接触也会推动语言的发展演变.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社会,包括不同的国家、民族之间的接触频繁起来,各方面的交往逐渐增多.在彼此的交往中离不开语言的使用,因此社会的接触必然会带来语言的接触,引起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引起语言的变化,推动语言的发展.比如各种语言系统中的外来词就是例证.但是要说明的是,并不是一种语言中的每一项具体演变和发展都有其直接的社会根源,而需要从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相制约中去寻找原因.第二节语言的分化和统一一、填空题1.人们一般说的“方言”指的是地域方言.2.亲属语言间的历史同源关系叫亲属关系.3.谱系分类的层次由大到小依次为语系、语族、语支语群.4.社会的地域分化会导致语言的地域分化,在一种语言的内部形成不同的地域方言或亲属语言.5.社会的社群分化会导致语言的社群分化,在一种方言或语言内部形成不同的社会方言.6.广州话、北京话、成都话都是汉语,但它们在语音、语汇、语法上有差异,它们属于现代汉语的地域方言.7.德语可以分为高地德语和低地德语两大方言.8.我国的七大方言是北、吴、湘、赣、客、闽、粤.9.方言是随着社会的分化和语言的发展演变而形成的.10.社会的不完全分化是一种语言内部产生方言分歧的必要社会条件.11.现代汉语的七大方言是根据不同的语音特点来确定的,12.方言之间具有语音对应关系,说明了不同的方言具有共同的历史来源13.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口叫做亲属语言.14.亲属关系是指亲属语言之间的历史同源关系.\n15.世界上的诸语言按其亲属关系分,大致可分为九大语系.其中,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是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16.我国古代的所谓“雅言”、“通语”以及后来的“官话”其实就是今天说的通用语17.我国汉民族的共同浯是普通话.18.所谓作为共同语的基础,指的是共同语的语音、语汇和语法系统是来自基础方言的.19.人们为普通话制定的标准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20.语言的统一有两种情况:—种是一种语言逐步消除方言分歧而走向统一;二是几种不同的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22.多斯岗方言成为意大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主要是由于文化的原因.23.共同语的普及过程实际上也就是逐渐缩小方言差别,使语言趋于统一的过程.24.社会方言包括行业语、“阶级”方言、黑话等.25.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叫基础方言.26.伦敦方言成为英吉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由于经济的27.我国古代的雅言、通语以及后来的官话都是当时的共同语.28.在没有方言分歧的社会里,全体成员所使用的语言都是共同语29.不属于同一语系的语言间亲属关系最远.30.同一语群内诸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最近.二、名词解释题1.地域方言:指同一种语言由于语音、语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差异而在不同的地区形成的地域分支或变体.2.次方言:指一个方言区内,不同地区的人所说的话仍有差异,也就是说在一个方言的内部还存在着地域方言性质的分歧,这个方言的下面就可以再分出各种“次方言”.3.土语:次方言下面的再分类叫“土语”.4.亲属语言:指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种语言.5.语言的谱系分类:指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语言的亲属关系对世界上的语言进行分类,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归在一起,把没有历史同源关系的语言互相分开,这种分类叫语言的“谱系分类”6.语系:是谱系分类中最大的类,凡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都属于同一个语系.7.社会方言:在一个语言社会中,不同的人说话可能会使用不同的语言变体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不同的语言变体和特点又同说话人的社会特征相关联,同一定的社群联系在一起,这种语言或方言内部同一定的社会特征和社群相关联的变体和特点被称之为社会方言.8.隐语:当社会上出现了由于种种原因而形成的秘密团体之后,就有可能产生秘密语言,这种秘密语言就叫隐语,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具有明显的排他性.9.语音对应关系:方言之间所具有的、有规律的而非个别的语音之间互相对应的关系叫做“语音对应关系”.10.通用语:在存在方言分歧的社会里,人们为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际,往往会选择一种方言作为各方言区之间的交际工具,这种语言就叫“通用语”.11.基础方言:一种语言的共同语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作为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叫做“基础方言12.共同语:是“民族共同语”的简称.就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使用的语言形式.13.标准语:在语音、语汇和语法方面有明确规范的民族共同语就叫“民族标准语”,简称“标准语”.14.国语: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为了维系整个国家内部各民族之间的联系,还需要有共同的交际工具,有人把这种一个国家内各民族所共同使用的语言叫做“国语”.三、单项选择题1.谱系分类中最大的类是(C).A.语族B.语支C.语系D.语群\n2.谱系分类中最小的类是(A).A.语群B.语支C.语族D.语系3.—般地说,方言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A).A.语音B.语法c.语汇D.语义4.意大利语是从哪种语分化出来的?(C)A.罗马语B.阿拉伯语C.拉丁语D.西班牙语5.北京话中的“女国音”现象说明了哪种造成语言差异的因素?(C)A.阶级差别B.职业差别C.性别差别D.年龄差别6.一个国家内各民族所共同使用的语言叫(B)A.通用语B.国语C.共同语D.民族基础语四、多项选择题1.促成语言分化的两个因素是(BD).A.国家政策B.社会分化C.人为约定俗成D.语言的发展2.地域方言之间会在以下哪些方面有差异(ABD).A.语音B.语法C.来源D.语汇3.以下属于现代汉语方言的是(AD).A.北京话B,普通话C.维吾尔语D.长沙话4.华北方言(BCD).A.是土语B.是北方方言C.是次方言D.又可再分出”河北话””山东话”等六个土语群5.汉语和藏语(ABCD).A.同属于汉藏语系B.是亲属语言C.有亲属关系D.都是原始汉藏语的子语6.下列属于原始基础语的是(AD).A.原始印欧语B.汉语C.拉丁语D.原始汉藏语7.来自原始印欧语,与拉丁语同级的亲属语言有(BD)A.法语B.日耳曼语C.葡萄牙语D.占斯拉夫语8.英浯属于(BD).A.汉藏语系B.印欧语系C.拉丁语族D.日耳曼语族9.影响社会方言形成的因素有(ABCD).A.阶级和阶层的差别B.职业的差别C.年龄的差别D.性别的差别10.共同语和通用语(ABC).A.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B.最终目的不同C.形式层次不同D.来源不同11下列属于国语的有(ACD).A.中国的汉语B.中国的普通话C.加拿大的英语和法语D.瑞士的法语五、判断题1.地域方言是指几种语言由于语音、语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差异而在不同的地区形成的地域分支或变体.(X)2,一般来说,现在分布较广的语言,其内部都有程度不同的方言分歧.(√)3.社会的不完全分化是产生方言的必要的,而且是惟一的条件.(X)4.方言之间一定要有差别,而且这一差别一定要很大.(X)5.语音对应关系既存在于个别语言之中,也存在于成批的词语之中.(X)6.方言形成以后,如果社会仍然处于不完全的分化状态中,方言的分歧就会继续存在下去,方言的社会政治地位也不会变,仍旧是一种语言的分支和地域变体.(√)7.社会方言有一套自己的语言系统,因此有排他性.(X)8.从结构系统上看,地域方言有自己独立的语言系统,因此,它与独立的语言没有本质区别.(X)9.基础方言是指作为通用语基础的方言.(X)10.在一种语言的诸方言中,究竟哪一种方言成为基础方言,要看该民族成员的选择而定.(X)11.地域的差异永远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因此,语言的统一是不可能的.(X)12.相对于共同语来说,通用语是方言的一种低级形式.(√)13基础方言作为共同语的基础,在语音、语汇和语法上集一种语言中各种方言的优点于一身.(X)14.共同浯是全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它的形成就意味着普及.(X)15.语言的分化和统一和社会的分化和统一是同步的.(X)16.社会方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展成独立的语言.(X)17.地区方言在一定区域内具有全民性.(√)18.社会方言不为全社会服务.(√)19.社会方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基本词汇方面.(X)20.对于“劳动”、“排场”、“光宗耀祖”之类的词语,不同阶级的人对它们的意义和用法没有共同之处.(X)21,行业用语也可能进入全民语言.(√)六、简答题1.简述语言分化的过程并归纳方言产生的条件.\n答:语言自产生之日起,它的语音、语汇、语法语义各组成部分就在不断地变化之中,这些变化总是开始于某一人群,然后借助人们之间的言语交际向四方扩展.在远古时代,由于受食物资源的限制,人类社会的规模不可能很大,社会成员也很少.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增长,人们不得不分成不同的人群而分开居住,并且一分再分,越走越远,不断扩大自己的生活范围.对这些原先住在一起后又分开的人们来说,如果彼此居住和活动的地点越来越分散,相距越来越遥远,相互之间的交往也就会越来越少,原本统一的社会就会逐渐发生不完全分化,在地域上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不同地区的人们之间的言语交际频率很低,甚至难以发生,一个地区内的语言发展演变也就难以借助言语交际的力量扩散到其他地区,各地区使用的原本相同的语言,共同点就会不断减少,不同点就会不断增多,时间一长,不同地区的语言就会各自形成一系列自己的特点,不同的方言就形成了.由此可见,社会的不完全分化是一种语言内部产生方言分歧的必要社会条件,可以说,没有社会的不完全分化就没有方言的产生;但如果只有社会的分化,而没有语言的发展演变,一种语言内部的方言分歧也是不可能出现的.所以,方言的产生是社会的不完全分化和语言的发展演变共同作用的结果.2.方言在语汇和语义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表现在:首先,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方言里可能有不同的称呼.如北京话的“家具”,广州话叫“家私”.其次,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方言里可能具有不同的意思.如长沙话的“蚊子”包含了“苍蝇”的意思,但北京话的“蚊子”就无此义.3.简要说明语言的谱系分类.答: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语言的亲属关系对世界上的语言进行分类,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归在一起,把没有历史同源关系的语言互相分开,这种分类叫语言的“谱系分类”.谱系分类首先根据语言间亲属关系的有无,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不同的语系.语系是谱系分类中最大的类,凡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都属于同一个语系.世界上的诸语言按其亲属关系分,大致可分为九大语系.其中,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是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同一个语系之下又可以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程度,把语言分为若干个语族,比如英语和德语有比较直接的亲属关系,它们同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同一个语族之下还可以分为不同的语支,有时甚至还能在语支下分出语群.语系、语族、语支、语群这种谱系分类的层次体系,反映了原始基础语(母语)随着社会的分化而不断分化的历史过程和结果.4.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有何异同?答: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都是语言内部的变体.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地域方言同社会的地域有关,而社会方言同社会的社群分化有关.另外,从结构系统上看,地域方言有自己独立的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系统,它们之间的差别可以大到不能通话的程度,例如汉语的一些方言,北京话和广东话等.在这一点上,地域方言与独立的语言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社会政治地位与独立的语言不同而已.社会方言却没有自己独立的结构系统,它所用的材料和结构规则基本上都是全民语言或当地方言所共同具有的,仅仅是有些值得注意的不同于其他社群的特点而已,因而它们之间的差异一般不会妨碍人们之间的交际.5.社群分化给语言的分化带来了哪两个直接后果?答:后果一是:会在不同的社群之间造成交际障碍,甚至有可能使一些不同的社群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结果社群内部的交际活动要比社群之间的交际活动多得多,最后各社群就会在语言上逐渐形成各自的特点,产生不同的社会方言.后果二是:会在社会上或特定的社群内形成与特定社群相关联的社会行为规范,从而影响人们的言语行为,以致产生语言分歧.6.有些学者将“共同语”和“通用语”合称为“共同语”,它们的实质一样吗?答:“共同语”和“通用语”有本质上的区别.“通用语”是指在存在方言分歧的社会里,人们为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际而选择的一种作为各方言区之间的交际工具的方言.比如我国古代所谓的“雅言”、“通语”以及后来的“官话”就是当时人们给这种通用语起的名称.但是在社会处于半统一半分化的条件下,由于不同地区之目的相互来往很不普遍,频率也很低,通用语的使用者就可能只局限于一些官员、商人和读书人,人数势必不多.这样一来,通用语也就难以对广大民众所使用的方言产生大的影响,对消除方言分歧也不会起多大的作用.而共同语则不同,它是社会打破地域封闭状态走向完全统一时出现的语言形式.对方言来说,共同语是一种高级形式,它能够积极地影响方言,引导方言的发展,吸引方言向自2靠拢,并准备最后取代方言.\n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共同语就是过去的通用语,但我们仍应看到二者在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在语言统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等方面的重要差别.7.现代汉民族为什么要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答:这主要是由政治上的原因决定的.北方方言区的代表点北京是辽、金、元、明、清各代的都城,近千年来一直是一个政治中心,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几百年来被用作中央政府实施国家管理的工具,被称作“官话”;加之近千年来,许多重要的文学作品,如宋人话本、元曲和明清的白话小说等,大多是用北方方言或者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写成的,而且使用北方方言的人也最多.这些因素使北方方言在汉语众多方言中地位最为重要,影响也最大,因而它就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8.简述共同语在其普及过程中对方言的影响.答:影响有二:首先,引导方言的发展方向,吸引方言向自我靠拢.如上海方言中的大批语汇已经或正在被普通话语汇所替代,像“影戏”被“电影”替代等.其次,共同语会逐渐扩大自己的使月范围,而方言的使用范围将随之不断缩小.比如现在很多方言中小学都逐渐开始使用普通话教学.七、论述题造成语言差异的因素有哪些?答:阶级和阶层的差别会对语言产生影响,从而造成语言的差异,如在一项著名的社会语言学调查中表明,纽约社会中高阶层的人在发[r]音时会特别强调地发出卷舌音,而低阶层的人则不.职业的差别也会对语言产生影响,从而造成语言的差异.这种与不同职业集团相关的语言差异突出地表现为不同的行业由于王让相关需要而各有一些自己特殊的用语,即通常说的行话.如教师把讲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叫做“教案”,把讲课时在黑板上写字以及所写的字叫做“板书”.大多-数行话用语只在内行的人中使用,外行人一般不懂,也不使用,因而行话的使用往往可以起到显示说话人内行身份的作用.但行话中的有些用语也会向全民语言中转化,年龄的差异也会对语言产生影响,从而造成语言的差异.其实在我们周围有不少话是只限于一个年龄阶段的人说的.如北京的老年人喜欢将肥皂叫做“胰子”,而年轻入却就说“肥皂”.但这种差异与行话不同,它不会影响不同年龄段人的相互交际.性别的差异也会对语言产生影响,从而造成语言的差异.如北京的“女‘国音”现象,就是指当时的女学生爱发“尖音”.由于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能按性别分化为两个相对隔绝的社群,因此性别差异不大可能导致形成有严重差别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方言.不同性别的人虽然有各自惯用的语言项目,但是不影响交际的.文化程度也是影响语言的一个社会因素.不过这一因素往往同阶级、阶层、职业等其他社会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并共同对语言产生影响.一般地说,文化程度高的人一般使用民族标准语,文化程度低的人一般使用方言或土语.不同的宗教信仰也有可能产生不同的社群,如果相互之间的交往不那么频繁,就有可能形成因宗教因素而产生的社会方言.印度语和乌尔都语的形成就是最好的例证.从根本上说,任何社会方言都是随着社会的社群分化而产生的,社会的社群分化是语言产生社会方言分歧的根源.第二节语法的接触一、填空题1.语言成分的借用最常见、最突出的是词语的借用.2.借词虽然音义都借自外语,但在语音、语法上一般要顺应借人语言的结构规则.3.目前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本民族语言和汉语并用的双语人口超过民族总人口的50%的,有17个.4.语言转用是一个从单语到双语,再由双语到新的单语的过程.5.语言混合的形式有“洋泾浜语”和“克里奥耳语”.6.母语化的洋泾浜语叫克里奥耳语.7.洋泾浜语有两个发展前途:一个是消亡;一个是发展为克里奥耳语.8.浯言间的影响可以表现在词汇、浯法等的各个方面,词的借用是最常见、最普遍的事实.9.不同民族间的频繁接触,必然会引起不同的民族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10.洋泾浜语是当地人没有学好的外语,是外语在当地语言影响下形成的变种.二、名词解释题1.借词:指音和义都借自外语的词.\n2.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结构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中某个词的意义翻译过来.就是说,意译词的词义来自外语,而词的语音形式和构词方式则都是本族语言的.3.仿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语素逐个对译外语原词的语素造成的词,这种词不仅把原词的词义翻译过来,而且保持了原词的内部构成方式.4.双语现象:指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5.双言现象:指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方言或分别使用共同语和方言的社会现象.6.语言转用: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和融合而产生的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指的是一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转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也叫“语言替换”.7.语言混用:在不同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来源于不同语言的成分可能混合在一起,产生一种与这些语言都不同的新的交际工具的现象.8.非克里奥耳化:当克里奥耳语和作为它的基础的那种语言并存于一个社会之中时,如果基础语言有较高的社会声望,说克里奥耳语的人就可能根据基础语言来不断调整、校正自己的语言,使克里奥耳语向着基础语言的方向发展,结果使两种语言越来越接近,甚至使克里奥耳语变为基础语言的一种变体.这种现象就叫“非克里奥耳化”.三、单项选择题1.哪个词是意译词?(D).A.沙发B.扑克C.黑马D.青霉素2.四川人在公开场合讲普通话,在家里讲四川话,这是一种(C).A,双语现象B,语言混合现象C.双言现象D.语言转用现象3.属于意译词的是(A).A.面包B.葡萄C.迪斯科D.马赛克4.属于仿译词的是(B).A.喀秋莎B.足球C.菠萝D.蝴蝶5.属于仿译词的是(C).A.蜜蜂B.蜜糖C.蜜月D.秘密6.属于意译词的是(A).A.电话B.电厂C电老虎D.电工7.属于音译加注的是(D).A.沙发B.沙拉C.沙龙D.沙丁鱼8.属于只借字形字义的是(D).A.列巴B,马力C.克隆D.干部9.下列属于半音译半意译的是(B).A.可卡因D.剑桥C.机关枪D.啤酒10.下列词语中属于借词的是(A).A.摩登B.妯娌C.把戏D.马虎11.下列词中属于日语借词的是(D).A.锻炼B.身体C.锤炼D.体操四、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外来词的是(BCD)A.世纪B.克隆C.拷贝D.世界2.下列词语是从梵语中借来的有(BC).A.葡萄B.魔C.夜叉D.石榴3,下列属于仿译词的是(AB).A.白宫B.热狗C.巧克力D.扩音器4“汉堡包”、“因特网”、“艾滋病”三个词的共同点在于(AC).A.都是借词B.都是仿译词C.都是在音译的成分上加一个意译的成分D.都是意译词5.双语现象是一种(ABD).A.一个言语社团内的现象B.社会现象C.人使用双语或多语的现象D.不同于双语制的现象6.在菲律宾,除了官方语言菲律宾语外,还有一百多种语言,双语现象十分普遍.这说明菲律宾是(BC).A.多语制国家B.单语制国家C.双语程度很高的国家D.双言现象国家7.洋泾浜语是(BC)A.使用者的本族语B.两种或多种语言的混C.一种外来语的简化D.有自己的体系五、判断题l,在借词的“借出再借回现象”中,该借词的音和义都保持不变.(X)2借词在语音、语义、语法上都要符合外语的规则.(X)3.语言成分的借用就是指词语的借用.(X)4.语音和语法成分的借用在产生之初往往只出现在借词的范围内.(√)5.“双语现象”是就一个言语社团中的方言而言的;“双言现象”\n是就一个言语社团中的语言而言的.(X)6.长期的民族交往中,我国几乎所有少数民族中都有一部分成员除了讲本民族语言之外,还会讲汉语.(√)7.语言的转用既指全体成员的语言换用,也指一部分成员的语言换用.(√)8,一个民族的语言转用为另一民族的了,表明它与该民族也融合了.(X)9.语言使用者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在语言替代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因素.(X)10.语言转用必然要经过一个双语阶段,但不是所有的双语现象都会导致语言的转用.(√)11.从前法国贵族阶层曾流行的“沙龙语言”以及我国旧社会上层使用的“雅言”都证明阶级、阶层可以影响语言.(√)12.“国家”、“监狱”、“警察”这些词有一定的阶级性.(X)13.阶级、阶层有时侯赋予某些普通词语以特定的阶级·、阶层色彩.(√)14.语言只是文化的一种形式.(√)15.语言间的相互影响是各种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16.语言间的相互影响中,语音成分的借用是最常见的.(X)17.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是语言发展变化的一个原因.(√)18.民族之间任何形式的融合,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19.仿译词也是意译词的一种.(√)20.多数借词的音和义都与原词相等.(X)21.汉语中的借词比英语中的借词多.(X)22.“吧台”是个半音译半意译的借词.(X)23.只借字形字义,不借字音这种现象,只存在于汉语中的日语借词中.(√)24.在语言成分的借用中,语音和语法成分是不可能被借用的.(X)25.自愿融合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被迫融合则不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X)26.语言的融合是指不同语言的杂糅、拼合.(√)27,洋泾浜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X)28.被迫融合指的是以只凭武力强迫别的民族放弃自己的语言而使用胜利者的语言.(X)六、简答题1.意译词和借词有何不同?答: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结构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中某个词的意义翻译过来.就是说,意译词的词义来自外语,而词的语音形式和构词方式则都是本族语言的.借词则是指音和义都借自外语的词.如将bank翻译为“版克”就是借词,而翻译成“银行”就是意译词.2.仿译词与借词有何不同?答:借词和仿译词的不同表现在:仿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语素逐个对译外语原词的语素造成的词,这种词不仅把原词的词义翻译过来,而且保持了原词的内部构成方式.借词则是指音和义都借自外语的词.如将honeymoon译成“蜜月”就是仿译词.3.什么叫词语借用过程中的“借出再借回现象”?它说明了什么?答:指原本属于某种语言的词语,被借到另一语言中,后来,又被原本属于的那种语言借回来的现象.借词经过这样一番过程,音和义都会有变化.例如:汉语中的“封建”一词,在早期被日语借去,日本明治维新后往往喜欢用汉语借词来表达西方的新事物、新概念.中国在开始大规模地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之后,日语中这些表达新事物、新概念的词语适应当时汉语的需要,于是又被成批地从日语借回到汉语中来.这种现象从—个方面说明了借词是有历史层次的,这种历史层次是民族交往和语言接触历史的反映.4.“双语现象”和“双语制”是一回事吗?答:不是.前者指的是社会上实际使用双语的情况,后者指的是某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是两种或多种,也就是指一种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两种语言或多种语言并用的制度.从实际情况来看,双语制和一个社会的双语程度也没有必然的关联.在一个单语制的国家内,社会的双语程度可能很高,如菲律宾.在一个双语制的国家内,\n社会的双语程度却可能很低,如比利时.5.产生双语的社会原因有哪些?答:产生双语现象的社会原因大致为:首先,使用不同语言的人杂居在一起,在社会交往需求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双语现象,例如加拿大英语区的很多人会说法语,法语区的很多人会说英语.其次,外语教育也会促进双语现象的产生.不过这一方法的作用有限,没有同异族的交往,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双语现象.6.语言转用的社会条件.答:社会条件有三:首先,同民族的融合密切相关.其次,同数量占优势的民族生活在同一地.区,形成杂居的局面,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密切的关系,只有在这种条件下,语言转用才有可能发生.最后,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哪一方发生语言转用,哪一种语言能够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共同的交际工具,主要取决于语言使用者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人口数量上的优势.7.洋泾浜语的特点有哪些?答:从语言功能上讲,只用于口头交际,只有口头形式而没有书面形式;使用范围狭窄,在正常情况下,至少在产生初期,只用于同外国人进行贸易通商或其他有限的交往场合,没有人把它作为母语或第一语言.从语言系统上看,其语音夹杂有当地音,语音结构也经过当地语音系统的改造;词汇成分数量有限,基本上来自外来语言,但也包含一些当地语言的词汇成分;语法也是不同语言的混合,语法规则减少到最低限度8.应该怎样看待洋泾浜语?答:洋泾浜语是一种由不同语言的接触而逐渐形成的混杂语言,对它的评价,各家很不相同.有人说它是语言污染的高峰,甚至说它是帝国主义侵略的产物和工具;有人则认为它的形成是完全合乎规律的语言现象.我们认为: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它本身说不上什么侵略性,也不宜把这种语言现象归于“语言污染”,但也不能否认,殖民主义的侵略曾经是它产生和形成的历史条件,而在它形成之后的相当长的时间内,殖民主义者曾经拿它作为侵略工具.但是,洋泾浜语将随着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而消失,或发展成为独立的语言.七、论述题论述汉语自身的特点对其引进外来词的影响.答:由于民族间的接触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各种语言中大都有一定数量的借词,但不同语言对借词的接受程度却是有所不同的.汉语不像英语,英语无论在历史渊源上,还是在语言结构上都易于接纳外来词.而汉语自身的结构特点以及由其结构特点导致的人们的语言习惯决定了对借词的一种心理上的抗拒.比如,汉语的语素大都是单音节的,汉字又基本上以字为单位来记录语素,汉语汉字的这些特点使得说汉语的人在习惯上认定汉语的每个音节和每个汉字都是有意义的,因而在吸收外来词的时候,就不习惯只把汉语的音节和汉字当作没有意义的记音符号来使用,也就是不习惯完全借音的借词形式,而总是喜欢用自己的语素来构成新词,喜欢用意译词和仿译词的形式来吸收外来词.因此很多借词后来都被意译词所取代,如用“小提琴”取代了“梵婀玲”、用“电话’’取代了“德律风”等.即使要利用借词的形式,汉语也总是想方设法地使借词形式带有意译的成分.常见的做法是在音译形式上加上汉语表示类名的成分,即在音译形式上面加上一个意译的成分,对所表示的事物的类属作出说明.例如:“比萨饼”(pizza)、拉力赛(rally)等.或者在音译外语词时,尽可能选用与外语原义相关的汉字,使人们能从汉字的意义上获得借词词义的提示.例如:“可口可乐”(Coca—Cola)等.另外,借词虽然音义都借自外语,但在语音、语法上一般都要顺应借入语言的结构规则.如果在翻译外语词并形成借词时,遇到了借人语言所没有的音,就要用借人语言里相近的音去代替.比如,汉语的“雷达”借自英语,其中的“雷”[LEI]是英语原词radar中ra[rei]的对音,但汉语普通话里没有[r]这个音,于是就用相近的[L]去代替.不过如果借词的数量很大,外语的一些语音成分和语法成分也可能随着借词的大量进入而借人一种语言.第二节语言规划一、填空题1.语言规范化应该在认识了解语言发展演变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从语言社会功能的角度分析利弊.2.在民族共同语的推广工作中,我国推广普通话,非洲一些国家推广斯瓦希里语.3.从根本上讲,民族语言政策实际上是一个民族政策问题.4.为了纯洁语言,让它更好地发挥交际工具作用,必须对共同语进行规范化的工作.\n5.民族语言政策涉及的方面主要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和少数民族的语言教育.6.我国现在在少数民族语言教育方面实行的政策是双语政策.二、名词解释题1.语言规划:社会对语言文字问题所作出的有组织的、有意识的管理、调节和改进.2.语言政策:具有法律、法令或政令的形式的语言规划3.语言规范化:对语言中产生的变化,既不能一概接受,也不能全盘否定,而是必须对它们作出评价和选择,这就是语言规范化.4.民族语言政策:主要是关于一个国家内部少数民族语言的政策,具体地说就是如何对待少数民族语言、如何规定少数民族语言的社会政治地位的政策.三、多项选择题语言规划的主要内容有(ABCD).A.确定官方语言B.确定民族共同语并加以推广C.进行文字改革D.确定正确的民族语言政策四、判断题1.语言规范的推行既然是人为的过程,就是一个强制性的过程.X2.没有一劳永逸的规范化.√3.语言规范化最根本的原则是“约定俗成”的原则.√4.数民族语言是否平等地享有与主体民族语言相同的地位和法律效力,是民族语言政策中最重要的内容.√5.在共同语的规范化过程中,“约定俗成”是一个重要的原则.√6.推广民族共同语就是要禁止和消灭方言.X五、简答题1.语言规划的特点.答:其一,语言规划是对语言的一种人为干预,这种干预主要由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机构来实施.其二,语言规划同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关系密切.它并不是单纯的语言问题,而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2.为什么要进行语言规范化?答:因为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民族共同语在推广的过程中,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会经常出现一些新的成分和用法.这些新鲜事物有些是符合规范的,有些则不然.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语言现象并不为社会所接受,它们的存在只会造成共同语内部的分歧和混乱,只会妨碍言语交际的正常进行.因此必须进行语言规范化.其目的就是要向全社会推广一种标准语,消除由种种语言变异造成的分歧混乱现象,保障社会交际的正常进行,维护民族共同语的统一性,使其更好地为社会的发展服务.3.官方语言的选择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官方语言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到本国、本民族或本国各民族的长远利益,应该选用国内多数人使用的语言,或者是国内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因而较有影响的民族的语言.如果没有一个民族在人口数量上或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占绝对优势,也可以同时选用几种语言作为官方语言,并应该尽可能促使这些语言更快地发展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语言,然后再做进一步的选择.4.简述民族语言政策涉及的主要方面.答:民族语言政策涉及的方面很多,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在处理公共事务中,少数民族语言是否平等地享有与主体民族语言相同的地位和法律效力,这是如何对待少数民族语言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民族语言政策中最重要的内容.(2)少数民族的语言教育.这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少数民族是否有接受本民族语言教育的权利,二是少数民族在各级教育机构中使用哪一种语言来接受教育.这两个方面关系密切,但又不完全相等.一项贯彻民族平等、语言平等原则的民族语言教育政策,并不代表能充分保证少数民族在各级教育机构,特别是高等院校中能使用本民族语言来接受教育.第八章语言和心理第一节语言和思维的关系\n一、填空题1.语言不但是一种符号系统和一种社会现象,也是—种心理现象.2.研究语言的心理机制和相关表现的学科叫做心理语言学.3.语言和心理的关系首先表现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上.4.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的各方面,即想的过程和想的结果,实际上都离不开语言.5.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的一个著名的论断是,语言是形成思想的工具,思维和语言活动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6.一般来说,思维可分为感性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思维——三大类.7.狭义的感性思维只指运用感觉器官感受外界事物的活动,这是一种直观思维——.8.广义的感性思维包括唤起表象并在想象中对表象加工改造的活动,这就是表象思维.9.抽象思维是指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复杂逻辑形式进行的思维活动.10.随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产生的综合心理活动,如感情、意志、美感等,这种思维活动称为发散思维.核心内容是不同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就称作“”.二、名词解释题1.思维:是人们认识现实世界的过程,或者说是人动脑筋去想的活动;大致说来,思维分为三大类:感性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思维.语言是人类思维最重要的工具.2.感性思维:狭义的感性思维只指运用感觉器官感受外界事物的活动,是一种直观思维.广义的感性思维还包括唤起表象并在想象中对表象加工改造的活动.3.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复杂逻辑形式进行的思维活动叫做抽象思维,也称理性思维,逻辑思维,或者统称思维活动4.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随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产生的综合心理活动,如感情、意志、感和相关的文化传统意识等.5.“语言相关论”:美国人类学家萨丕尔和语言学家沃尔夫认为语言决定思维,由于其核心内容是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被称为“语言相关论”.这种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指出了语言对思维活动存在一定的影响.但过于极端三、单项选择题1.语言和思维是(A).A.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区别的两个概念B.互相独立无苯联的两个概念C.是互相依靠完全一致的两个概念2.“他在轮船上画画”是(A).A.一个句子表达多个判断B.一个判断用多个句子表达C,一个句子表达一个判断3.思维是语言的(B).A.工具B.服务对象C过程与手段4.思维是(A).A,人们对现实世界认识的过程B.人们对现实世界认识的方法C.人们对现实世界认识的结果5,语言和思维的发生(C).A.各有各的发展过程,互不相干B同时发生C.思维先于语言6.开始制造工具这种行为意味着(B).A.语言必须先于思维B.人类已具有很高的思维水平C.人类已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7.儿童在没有掌握物体类的名称以前就能归类的事实表明(C).A.儿童已产生了早期语言活动B.儿童的表象思维帮助判断和推理C儿童已具备抽象思维能力8.失语症患者(B).A由于大脑右半球语言中枢受到损伤B.思维能力不一定受到影响C.不能正常思维9.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感性思维的有(A).A.”大雨”想到”洪水”B.司机见了红灯马上停车C.装修房间前设计师事先进行布局设计.10.抽象思维(A).A.反映客观事物一般的本质属性B.是把各种感知过的事物重新组合加工和改造C是把一些感知过的事物回忆和再现出来\n11.表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判断(B).A.使用的只是一些词B.使用的是句子C.不需要语言的参与12,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指的是(B).A.一切思维必须由语言完成B主要指抽象思维和其他思维高级阶段离不开语言C.主要指感性思维和发散思维离不开语言13.维的三种类型是(A).A.性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思维B.概念、判断、推理C.固定、再现、改造14.在非抽象思维阶段(B).A.不需要语言参与B.有语言参与C.语言起决定作用15.思维的内容是(B).A.概念、判断和推理B.对客观事物的反映C.人类,主观的经验16语言和思维的地位是(B).A.语言决定思维B.思维决定语言C.二者地位平等17.主张“语言相关论”的实质是(C).A.任何思维都与语言相关B.语言与思维没有直接的关系C.语言决定思维18.“语言相关论”的合理之处在于(A).A.语言习惯对思维活动有一定影响B,没有语言就不存在思维C.语言在思维活动中具有决定性四、多项选择题1.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A.语言是思维的工具B.人类先有思维后有语言C.语言和思维是同时发生的D.一切思维都必须借助语言完成2.思维的分类包括(ABC).A.感性思维B.理性思维C.发散思维D,表象思维3.下列属于抽象思维的形式是(ACD).A,概念B.直觉C.判断D.推理4.下列哪些思维活动需要语言的参与(AC).A,构思文章B.老马识途C权衡利弊D.服装设计5.“不可言传,只可意会”说明了(CD).A.语言是抽象思维的唯一工具B.语言和抽象思维无关C.抽象思维不能仅仅借助语言完成D.在极复杂的思维活动中人可能并非借助线性语言来进行6.下列关于“语言相关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A.语言决定思维就是语言相关论B.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是其核心内容C.语言习惯对思维活动有一定的影响D.“语言相关论”也被称为“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五、判断题1.语言和思维是同时产生的.(X)2.思想就是思维.(X)3.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抽象思维离不开语言.(X)4.语言和思维是完全对应的.(X)5.抽象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它们要靠词、句子、复句来表达.(√)6.人类的思维活动完全要借助语言.(X).7.人类是先有语言后有思维.(X)8.语言和思维都是全人类共同的.(X)9.语言决定思维.(X)10.抽象思维必须借助语言才能完成.(√)11.语言是抽象思维惟一的工具.(X)12.非抽象思维不需要语言参与.(X)13.在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中,二者相互影响,地位平等.(X)六、简答题1.简述思维和思想的区别和联系.答:思维和思想不完全相同,思想是人们对现实世界认识的结果;而思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思维侧重于用何种方法想问题,想得多少,是否想得到;而思想侧重于用不同的方法去想,因而得到不同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思维和思想并不是一回事.但思维和思想又有联系:因为不管怎么想总会得到某种结果;反过来不管是什么样的结果,总是经过想的过程得出来的;更进一步说,想的过程有深有浅,在深入去想的过程中也要利用以前想出来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思维和思想事实上又分不开.所以广义的“思维”,\n既包括不同程度或不同阶段想的过程,也包括不同程度或不同阶段想的结果.2.要正确认识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人手?答:要真正搞清楚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需要从以下三个具体问题人手:一个问题是,从起源和发生上说,语言和思维是同时出现的,还是有先有后,甚至各有各的产生过程?再一个问题是,从范围和功能上说,语言和思维是始终对应的,还是既有交叉又有区别,或者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还有一个问题是,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作用的,还是思维决定语言或语言决定思维3.和语言产生的先后问题,历史上曾有哪些不同的看法?请分别列举两个代表人物.答:第一种意见认为,思维和语言有各自的发展过程,二者不是一回事,也没有多少关系,甚至认为语言出现后还干扰了纯正的思维,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英国哲学家贝克莱.第二种意见认为,语言和思维是同时产生的,而且由于坚持思维只能在语言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所以如果一定要分出先后,那么甚至应该先有语言然后才有思维,主要代表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第三种意见认为思维先于语言发生,虽然语言出现后成了思维的主要工具,但语言出现前人类就有了思维,甚至直到语言出现后也存在着不需要语言参与的思维活动,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哲学家洛克和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4.近年来,在解决语言和思维的先后问题上,科学实验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成果?答:一是从人类的系统发生学,也就是从整个人类的发展史来探索语言和思维产生的先后顺序,乃至语言和思维产生的绝对年代.二是从人类的个体发生学,也就是从儿童掌握思维和语言的过程来推测人类发展史上发生过的情况..三是从大脑受到损伤,丧失失了言能力或思维能力的病理现象,以及先天聋哑人的思维状况,来推测语言和思维的产生过程5.目前,在思维和语言的起源产生问题上有哪些倾向性的观点?答:一方面承认语言和思维确实密不可分,至少在语言出现后它是人类思维的最主要的工具.另一方面又承认人类的思维可能先于语言产生,或者说人类是先有思维后有语言的6.简述思维的分类.答:思维大致可分三大类:第一类叫做“感性思维”(也称前思维活动).狭义的感性思维只指运用感觉器官感受外界的活动,这是一种直观思维.广义的感性思维也包括唤起表象并在想象中对表象加工改造的活动,也称为表象思维.第二类叫做“抽象思维”(也称理性思维、逻辑思维)它是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复杂逻辑形式进行的思维活动.第三类叫做“发散思维”(也称外思维活动),它是指随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产生的综合心理活动,例如感情、意志、灵感等.7.简述语言和思维相互对应表现在哪些方面.答:语言与思维的对应主要表现在抽象思维上,抽象思维肯定需要语言的参与.要表达概念,就得使用词语;要作出判断或推理,就得用到句子或复句;逻辑思维中的公式代码,也是语言的转化符号.所以抽象思维实际上就是以语言作为工具或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思维活动.只有人才有语言,因此只有人才能进行抽象思维,反之,人之所以具有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就因为人有语言.8.语言和思维相互不对应表现在哪些方面?答:相对于抽象思维,.其他两种思维活动不一定须借助语言来进行,或者说即使其中与语言有关,语言的作用也远比不上在抽象思维中那么大,这是语言与思维不对应的地方.感性思维,特别是直观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的感知,这种思维并不是人类独有的,它不借助语言进行,只有在语言参加以后,才可能上升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发散思维,特别是表现为民族特有的文化意识时,是思维活动对人类社会生活其他方面产生的影响,但语言与发散思维活动的关系比较疏远,可以说此时的语言不但已不是思维的工具,而且也成了受其影响的对象.9.简述语言和非抽象思维的关系.答:抽象思维以外的思维,特别是感性思维,叫做非语言思维,文化意识和艺术创作中的思维活动叫做形象思维,这二者统称为非抽象思维,非抽象思维虽不—定需要语言,但非抽象思维也不是完全没有或不需要语言参与.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观察,儿童在手势思维和直觉思维阶段,不但逐步把手势和直觉与词语联系起来,而且词语也帮助儿童发展了这一个阶段的思维活动.至于发散思维,无论是人的情感、美感还是文化意识,都必然在一定程度上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表现,或者反映到语言文字上面.\n10.目前,在思维和语言的范围和功能对应问题上有哪些倾向性的观点?答:人类的思维活动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抽象思维是必须借助语言进行的思维活动,抽象思维以外的其他思维活动不一定需要语言参加,但语言也在这些思维活动中起作用.语言是抽象思维最重要的工具,但不是惟一的工具.抽象思维与语言有密切的关系,但二者毕竟是两种具有不同功能和属于不同范畴的现象11.简述儿童的思维活动与儿童语言的关系答:儿童在掌握语言以前更多的是利用直觉,而不是用语言来思维的,儿童的思维还算不上抽象思维.虽然这时语言不但是儿童学习的对象,而且在培养儿童形成抽象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皮亚杰曾观察到儿童在手势思维和直觉思维阶段,不但逐步把这些手势和直觉与词语联系起来,而且词语也帮助儿童发展了这一阶段的思维活动..12.简述发散思维与语言形式的关系.答:发散思维包括人的情感、美感以及深层的文化意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表现,或者反映到语言文字上面.文学家、艺术家进行创作时,主要是运用属于发散思维范畴的形象思维,而这种形象思维恰恰离不开语言文字的手段.小说、戏剧本身即需要语言进行创作,而音乐、绘画的创作也需要语言的参与,甚至它们的意义、内涵,最终也得靠语言来说明和阐释.13.简述语言和思维在地位、作用上的两种不同观点.答:一种观点就是语言决定思维,即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思维,包括会有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结果,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美国人类学家萨丕尔和语言学家沃尔夫,他们的主要观点是“语言相关论”.另一种观点认为,尽管语言确实对思维会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能无限夸大语言的作用,不能说语言决定思维,而更主要的是思维决定语言.这种观点目前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14.简述“语言相关论”的主要观点.答:萨丕尔和沃尔夫的语言决定思维的观点被称作“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由于其核心内容是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又被称作“语言相关论”.它的主要观点是:(1)人并不是孤立地生活在客观世界中,而是多半,受到语言的支配,真实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不知不觉依据语言习惯建立起来的;(2)语言(尤其苎语法)主要是一种背景知识,任何人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思维时,都在无意识地运用这种背景知识,这种背景知识是思想的塑造者,是个人心活动、分析和综合思想材料的纲领和指南.除非人们的语言背景同,或者通过某种方式取得一致,否则面对相同的现象,人们会有不同的看法.15,目前,在思维和语言的地位作用上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什么?答:在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中,思维起主导作用,思维决定语言.语言虽然对思维活动有一定的影响,但可能无限度地夸大这种影响,语言也不能最终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活动.七、论述题1.语言和思维谁是主导?答:语言和思维在地位作用上到底谁更重要,谁决定谁,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语言决定思维,即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思维,这是一种较极端的看法.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人类学家萨丕尔和语言学家沃尔夫的“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其核心内容是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又称“语言相关论”.与此不同的观点是:尽管语言确定对思维会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能无限夸大语言的作用,不能说是语言决定思维,而更主要的;思维决定语言.因为一方面从整个对思维产生影响的多种因素看,即使承认语言影响思维,也并不是只有语言才影响思维.另一方面从整个维活动和思维结果的现象看,即使承认思维受语言的影响,也不是所有的思维都受到语言的影响,世界上使用不同语言的人;翻译可以相互理解就是因为尽管不同语言其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组织方式不同,但是表达的思维内容是相同的,或基本相同的.因此,应该说目前在语言和思维地位作用问题上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思维起主导作用,思维决定语言.(例略)2.抽象思维是否必须以语言为工具?答:抽象思维活动肯定需要语言参与.因为表达概念,就得使用词语,而要作出判断或推理,就得用到句子或复句.因此可以说抽象思维实际上就是以语言作为工具或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思维活动.有人才有语言,因此只有人才能进行这种抽象的思维;反过来说,人之所以有高度抽象的思维能力,就是因为人有语言.\n不过即使如此,即抽象思维与语言是对应的,在思维和语言在范围和功能的对应问题上也仍然不能绝对化.有时抽象思维活动只借助于语言还不够,不能绝对地说语言就是抽象思维的惟一工具.实验还部分证明人脑的神经元并不是单通道线性排列的,而似乎是一种多通道的全息装置,可以进行所谓“跨越式思维”.所以,复杂的思维活动也并不是完全凭借线性的语言来进行的.第二节语言能力和语言获得一、填空题1.人的身体器官中跟语言有关的包括发音器官、听觉器官以及大脑.2.心理语言学是研究大脑构造和语言能力的关系问题3.要揭开人类语言的奥秘,就必须研究儿童是怎样获得语言的,这就是语言获得问题.4.要揭开人类语言的奥秘,就必须研究人的大脑,研究大脑与语言的关系,这就是语言能力问题.5.心理语言学的两个分支学科是指神经语言学和病理语言学,这两个学科也可以统称为神经病理语言学.6、大脑皮层既是人所有行为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决策机构,也是记忆的存储仓库.7.人的大脑左右半球有明确的分工,左半的一定部位掌管语言和抽象的思维活动.8.即使在大脑左半球,·电不是整个半球掌管语言的功能都相同,而是不同脑部位负责不同的语言功能,各司其职,各管一段,这种现象称为大脑的分区.9.科学家把因大脑不同部位受到损伤而造成的语言障碍统称为失语症.10.美国当代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的大脑中存储的语言知识分为语言能力知识和语言运用知识两类.前者还可以称为普遍语法,是全人类语言所共有的;后者还可以称为个别语法,是各民族语言所特有的.11.现代科学研究认为,大脑的语言功能有一部分是先天的,而后天的各种浯言学习则必须发生在临界期内,否则不可能发展成为完整的语言能力.12.人类的大脑构造在语言能力方面具有独特性性.13.儿童语言获得的研究主要包括语言获得过程问题和语言获得原因问题.14.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大致分为非自控阶段、咿呀学语阶段、单词阶段、双词阶段、简单句阶段和复杂句阶段等六个阶段.15.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原因和条件主要有偏重外部和偏重内部两类解释.前者的代表理论是模仿说和强化说;后者的代表理是天赋说和认知说16.强化说采源于条件反射理论和刺激反应理论.17.天赋说建立的基础是乔姆斯基提出的关于大脑语言遗传机制的假设.18.儿童语言能力的表现形式包括听的能力、说的能力、语义能力、语法能力.二、名词解释题1.语言能力问题:人的身体器官中跟语言有关的除了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外,还有大脑.大脑跟人类语言的关系最重要.要想揭开人类语言的奥秘,就必须研究大脑.研究大脑与语言的关系,这就是语言能力的问题2.语言获得问题:人会说话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获得过程,甚至是一种创造过程.儿童学会说话,特别是学会自己母语的过程,叫做“语言习得”,也叫做“语言获得”.要揭开人类语言的奥秘,也就必须研究儿童是怎样获得语言的,这就是语言获得问题.3.大脑单侧化:“单侧化”的意思是,人的大脑左右两个半球并不是完全对称的,不但大小略有差别,而且有明确的分工,即左半球的——定部位掌管语言和抽象的思维活动;而右半球的一定部位掌管与语言无关的直观动作思维活动.4.大脑左半球分区:“分区”的意思是,即使是在大脑左半球,也不是整个半球掌管活动的功能都相同,而是不同脑部位负责不同的语言功能,即各司其职,各管一段..5.失语症:科学家把因大脑不同部位受到损伤而造成的语言障碍统称为“失语症”.“失语症”包括不同类型,包括“失写症”、“失读症”、“失名症”等.这些失语症有的找得着与之相关的受损伤的脑部位,有的尚未确定,但都证明了大脑左半球的不同部位控制着不同的语言功能6.临界期:“临界期”的意思是,不管是大脑的单侧化,大脑左半球的分区,还是语言的遗传机制,\n都只是提供人具有语言能力的潜在可能性,但这些潜能必须在一定期限内被一定的语言环境激活才可能起作用,否则大脑的语言功能就会失效,人也就不会说话了.7.模仿说:“模仿说”是解释儿童语言获得原因的一种理论,它认为儿童是通过对大人语言的模仿来掌握语言的.模仿说不无道理,但过于强调外部条件.8.强化说:“强化说”是解释儿童语言获得原因的一种理论.这一理论跟模仿说有联系,但认为儿童除了模仿更重要的是通过不断受到外界的强化刺激来形成语言习惯.其理论来源是“条件反射”理论以及“刺激反应”理论.然而事实上有目的的强化刺激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9.天赋说:“天赋说”是建立在乔姆基提出的关于大脑中存在语言遗传机制这样一种假设基础上的解释.根据这种解释,人的语言知识中至少有一部分,即一些基本的类别范畴和语法原则是通过生物进化和遗传得到的,然后通过后天接触的语言环境不断加以调整和补充,最后才获得完整的语言知识.而在先天具备的能力和后天补充的知识两方面中,先天的语言能力起到了最主要的内因作用.10.认知说:“认知说”认为在儿童语言获得过程中既有遗传机制的作用,又有语言环境的作用,或者说二者是相互作用.这种理论是建立在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的.三、单项选择题1.以下哪种器官与人类语言关系最为密切(C).A.发音器官B.听觉器官C.大脑2.人的语言获得是一种(B).A.模仿过程.B.创造过程c本能反应3.人所有行为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决策机构是(C).A.神经系统B脊髓c大脑皮质4.人的大脑的左半球的一定部位掌管语言和抽象的思维活动,这种现象称为(B).A.分区B.单侧化C临界期5.不同类型的失语症证明人的大脑左半球存在着(B).A.单侧化B.分区C统一集中控制6.最早提出人类大脑语言遗传机制的是(A).A.乔姆斯基B.索绪尔C洪堡持7.临期界现象说明,人类后天的语言学习具有(B).A.数量限定B.时间限定C速度限定8.幼儿最早的语义能力产生在(C).A.非自控阶段B.咿呀学语阶段C、单词阶段9.儿童最早的语法能力产生在(C).A.单词阶段B.复杂句阶段C、双词阶段10.模仿说与强化说对儿童语言获得的解释偏重于(B)A.生活环境B.外部条件C内部条件11.以”条件反应”理论和”刺激反应”理论为基础解释语言获得的学说叫做(C).A.模仿说B.认知说C.强化说12.基于大脑存在语言遗传机制的假设,我们可以认为语言获得是一种(C).A.刺激,B.模仿C创造四、多项选择题1.跟语言有关的身体器官包括(ACD).A.发音器官B.视觉器官C.听觉器官D.大脑2.下列哪些病症为大脑左半球的分区研究提供了实验例证(ABCD).A.失写症B.失语症C.失读症D.失名症3.乔姆斯基把人大脑存储的语言知识分为两类(CD).A.语言能力知识和普通语法B.语言运用知识和个别语法C、语言能力知识和语言运用知识D.普通语法和个别语法4.儿童的语言能力的表现形式包括(ABCD).A.听说能力B.语音能力C.语义能力D.语法能力5.强化说来源于(AC).A.条件反射理论B.认知理论C.刺激反应理论D.遗传理论6.儿童进入复杂句阶段的两个重要标志是(CD).A.语义能力的产生B.语法能力的产生C.正确使用虚词D.掌握形态变化7.从内部原因解释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是(BC).A.模仿说B.天赋说C.认知说D.强化说五、判断题1.人的身体器官中跟语言有关的包括发音器官和大脑两部分.(X)2.语言获得过程是一种模仿过程.(X)3.人类的小脑控制着人的语言能力.(X)4.“失语症”是由于发音器官受到损伤而导致的.(X)5.人先天就具有一定语言能力.(√)6.儿童对母语的学习必须发生在临界期内,否则就不会发展成为完备的语言能力.(√)7.某些高等动物也具备与人类相同的大脑特性.(X)\n8.儿童语法能力的发展要早于语义和语音能力的发展.(X)9.在简单句阶段,儿童能正确使用虚词.(X)10.模仿说主要从内部条件解释语言获得的原因.(X)11.天赋说建立的基础是皮亚杰的认识心理学.(X)12.“同化过程”是后天发展的认知能力.(X)六、简答题1.什么是语言能力问题?答:人要说话,当然就得利用说话的器官.人的身体器官跟语言有关的除了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外,还有就是大脑.但发音听觉器官是纯粹的生理功能器官,大脑才是支配发音和听觉的器官,具有心理的功能.大脑与人类语言的关系最为密切.要揭开人类语言的奥秘,就必须研究人的大脑,研究大脑与语言的关系,这就是语言能力的问题.2,什么是语言获得问题?答:人类语言十分复杂,语音、词汇、语法、语义都有一大堆规则,但儿童差不多都能在五岁左右基本掌握这个复杂的系统.儿童语言的学习,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获得过程,甚至是一种创造过程,心理学上把儿童学会自己母语的过程叫做“Languageacquisition”即“语言获得”.要揭开人类语言的奥秘,也就必须研究儿童是怎样获得语言的,这就是语言获得问题.3.过去人们对大脑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怎样认识的?答:两千多年前人们就把注意到了大脑跟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脑是人类语言和思维的源泉这一观点也由来已久.亚述和巴比伦的楔形碑文中就提到“人脑上火”时可能造成智力失常.古埃及的纸莎草纸文献记载,变得沉默的病人“是外来之神的气息”入侵所致.在希波克拉底有关癫痫病的论文中,脑被称为“通向理解的传者”和“我们的特别方式获得智慧和知识”的器官.但在古代,人们没有真正搞清楚人脑与语言和思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系4.现代科学是怎样认识人的大脑结构及其功能的?答: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人的大脑由大约一百亿个神经细胞组成,还有组成百亿条神经纤维按特定的选择模式将这些细胞互相链接起来,大脑的表面有一层起伏不平的灰色和白色物质,它叫大脑皮质,它既是人所有行为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决策机构,也是记忆的存储仓库,人的大脑又分为左右两个半球,中间由骈胝体连通,从而使左右半球能互通信息.总的说来,大脑左半球掌管右半身的动作,右半球掌管左半身的动作.5.简述大脑的单侧化现象研究及其实验证明.答:“单侧化”的意思是,人的大脑左右两个半球并不是完全对称的,不但大小略有差别,而且有明确的分工,即左半球的一定部位掌管语言和抽象的思维活动,而右半球的一定部位掌管与语言无关的直观动作的思维活动.相关的实验包括癫痫病人的触觉实验、视觉实验、听觉实验以及最直接的麻醉注射实验,这些实验都证明了人的大脑的单侧化现象,即人是专门用大脑的左半球来处理语言的.6.简述大脑左半球的分区研究及其实验证明.答:人脑的分区指在大脑左半球,也不是整个半球掌管语言的功能都相同,而是不同脑部位负责不同的语言功能,即各司其职,各管一段.在这方面的研究中,语言障碍的病理实验提供了大量的证据,例如“失语症”、“失写症”、“失读症”等,目前虽无法确定具体的脑部位:,但至少可以证明,这些不同类型的失语症显示大脑左半球的不同部位控制着不同的语言功能.7.简述失语症的类型?答:因大脑不同部位受到损伤而造成的语言障碍统称为“失语症”.它分为以下几类:能听懂别人的话,但不能写过去认识的字,或者写得乱七八糟,这种病症叫做“失写症”;能说话和听懂别人的话,但不能读懂本来可以阅读的书面材料,这种病症叫“失读症”;看到一个本来知道的东西而叫不出名称,这称为“失名症”.失语症的产生与相关大脑部位受损伤有关.8.简述乔姆斯基关于语言遗传机制的假设.答:美国当代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最早提出了语言遗传机制的假设.\n他认为人的大脑中储存的语言知识应分作两类,一类叫做“语言能力知识”或“普遍语法”,这是全人类语言共有的,另一类叫做“语言运用知识”或“个别语法”,这是各民族语言特有的.前者是一种通过生物进化和遗传获得的知识,后者则是人出生以后在一定的环境下通过学习掌握的.人出生时的大脑构造决定了人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人可以把大脑中的普遍语法作为内因基础,以所处的语言环境为外因条件,最终获得完整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9.简述大脑语言的功能临界期及实验证明.答:临界期是指不管是大脑的单侧化,大脑左半球的分区,还是语言的遗传机制,都只是提供人具有语言能力的潜在可能性,但这些潜能必须在一定期限内被一定的语言环境激活才可能起作用,否则大脑的语言功能就会失效,人也就不会说话了.这方面典型的证据是在非洲和印度都发现过的“狼孩”以及美国一个名叫“Genie”的女孩,此外还有聋哑儿童的一些实验.实验表明,人后天的各种语言学习必须发生在临界期内,否则单靠遗传机制不可能发展成为完备的语言能力10.简述大脑构造的独特性及其实验证明.答:“独特性”的意思是,关于大脑的单侧化、分区、遗传机制以及临界期等现象是人类所独有的,或者说不是因为只有人的大脑有这样的一些特性才使人具有语言能力.相关的实验有鸟类、的呜叫研究,猩猩和猴子的大脑研究等.根据目前的研究看,单侧化、分区,特别是语言能力的遗传和临界期的限制,应该说是人类独有的,而动物可能具备其中某种特性,不具备全部特性11.儿童语言获得的研究包括哪儿方面?答:儿童语言获得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儿童学会说话和理解别人说话经过了哪些阶段和步骤,这就是所谓“语言获得过程”的问题;另一个是儿童学会说话和理解别人说话是由什原因和条件决定的,这就是所谓“语言获得原因”的过程;前者多的是一种对“其然”的观察,后者则主要是一种对“其所以然”的解释.12.儿童语言能力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答:儿童语言能力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听的能力,说的能力,语音能力,语义能力,语法能力;儿童听的能力往往要早于说的能力,理解句子的能力要早于构造句子的能力.13.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答:(1)非自控阶段,也叫语言前阶段,幼童对语音产生的感性.(2)咿呀学语阶段,幼童在这时出现听觉的语言化.(3)单词阶段,儿童具备了综合句语言或以词代句语言能力,产生了最早的语义能力.(4)双词阶段,儿童掌握了两个实词的连接,具备了双词句语言能力,产生了最早的语法能力.(5)简单句阶段,儿童掌握了多个实词的连接,具备了简单句语言能力,并掌握了一定的语法结构.(6)复杂句阶段,儿童能够正确使用虚词和掌握形态变化,句子具备了成人句语言的基本特点14.模仿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模仿说试图从外部条件来解释儿童获得语言的原因和条件.这种理论认为儿童是通过对大人语言的模仿来掌握语言的.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因为小孩说话肯定有模仿的因素在内,同时儿童语言获得过程中语言环境也必不可少;但实验证明,儿童说话有时不模仿,或者根本无从模仿.15.强化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强化说与模仿说有关系,但认为儿童除了模仿外更要通过不断受到外界的强化制刺激来形成语言习惯,强化说来源于苏联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以及后来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和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等提出的“刺激反应”理论.强化和刺激在儿童语言发展中确实也是有作用的,例如父母的夸奖和纠正儿童说的话的事情几乎所有父母都做过,但仅归因于强化刺激远不够,很多实验证明,在孩子的语言能力还没有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强化纠正并不起作用.16.天赋说的上要观点是什么?答:天赋说建立在乔姆斯基提出的关于大脑中存在语言遗传机制的假设之上,根据这种解释,人的语言中至少有一部分,即一些基本的类别范畴和语法原则,是通过生物进化和遗传得到的,然后通过后天接触的语言环境不断加以调整和补充,最后才获得完整的语言知识.而在先天具备的能力和后天补充的知识两方面中,先天的语言能力引起了最主要的内因作用.\n目前所有的科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承认了人的语言能力有先天遗传的性质.问题在于语言获得机制中到底包括一些什么东西现在还不是很清楚,这使得这种理论缺少更加客观的证据.此外这种理论也过于低估了人的后天语言环境和人的认知能力的作用.l7.认知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认知说建立在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心理学基础之上,它认为在儿童语言获得过程中既有遗传机制的作用,又有语言环境作用,或者说二者是相互作用的.皮亚杰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有两种组织功能:一种是先天遗传的认知能力,另一种是后天发展的认知能力,前者促使儿童产生“同化过程”,后者导致“适应过程”.目前认知说对儿童语言获得的原因作出的解释很多,但对何种能力为先天和后天尚有争议,因此也缺少更具体的客观依据.18.目前关于儿童语言获得原因的倾向性看法是什么?答:一是儿童的语言发展肯定具有先天的生物学基础,特别是大脑的语言功能或语言遗传机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二是语言环境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必要条件,其中包括模仿和强化这样一些外部因素都有重要的作用.三是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影响儿童的语言获得,其中包括知识积累的阶段性和智力发展的差异性也都有一定的作用19.语言学习和语言获得有什么区别?答:语言学习称做“LanguageLearning”;语言获得在心理学上称做“Langugeacquiston”前者是一种广义上的学习语言的过程,而后者是特指儿童学会说话,特别是学会自己母语的过程,“获得”并不单是自然而然的模仿过程,更是一种积极的创造过程七、论述题1.论述人的语言能力了是先大就具有的.答:现代科学实验证明,人类的大脑具有“遗传机制”,其中有一部分肯定是后天才获得的非本能的知识,如词语、发音等个别的语言现象,而另一部分则可能是人先天就具有的本能的知识,如、语类、层次等最基本的句法原则.美国当代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最早提出这样一种假设.他认为人的大脑中储存的语言知识应分作两类,一类叫做“语言能力的知识”或“普通语法”,这是全人类语言所共有的,另一类叫做“语言运用知识”或“个别语法”,’这是各民族语言所特有的.前者是一种通过生物进化和遗传获得的知识,后者则是人出生以后在一定环境下通过学习掌握的.人出生时大脑的构造已经决定了人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这部分能力人人都有,人人都一样.根据这种假设,人以大脑中的普通语法为内因基础,以所处的语言环境为外因条件,最终才获得完整的语言知识和具有完备的语言能力.当然“语言遗传机制”到底是些什么东西目前还不能肯定,若能通过更进一步的研究最终证明人类语言是否合格和各种变化的现象都是受到普遍原则限制的结果,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儿童在短短两三年内就能学会复杂的语言,因为这一部分普通原则是不必学的,是人与生俱来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本来就储存在大脑的某个部位中的.2.儿童语言获得过程分为儿个阶段,试述每个阶段的特点.答:儿童不是一生下来就具有了完备的语言能力,他们从完全不会说话到基本会说话要经历一段较长的时间.经过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发现,儿童的语言获得过程大致还是相同的,大致划分以下几个阶段.(1)非自控阶段:婴儿出生到一岁左右属于语言前阶段,其中前六个月就是非自控阶段.在这个阶段,婴儿基本上不能区别语言和非语言的声音,但可以分辨表示不同感情的声音,比如听到责骂的声音会停止哭叫,听到抚慰的声音会微笑等.(2)咿呀学语阶段:儿童大约六个月后到一岁左右是语言前阶段中的咿呀学语阶段.这时他们已能分辨人类语言中一些主要的元音和辅音的不同了.婴儿对大人的某些语言性指令也开始能作出反应,听觉也开始语言化.(3)单词阶段:儿童一岁左右就进入了真正的语言阶段,也就是能开口说话了.进入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幼儿可以说出单词,而且不同语言环境的儿童说出不同语言的单词,所以最初的语言阶段叫单词阶段.幼儿在这个阶段实际上就已经产生了最早的语义能力,即通过词语来表示意义,这些意义不但可能是词语本身所代表的具体或抽象的意义,甚至还可能包括词语以外的意义.(4)双词阶段:儿童一岁半到两岁时进入双词阶段.这一阶段儿童开始将两个词组合在——起说话,这可以称作“双词句语言”.这—阶段不但表达出的语义关系更加复杂,而且最重要的是标志着儿童产生了最早的语法能力.(5)简单句阶段:儿童在两岁或两岁半就进入了多个实词连接的简单句阶段,这时儿童说出的句子已可以连续出现两个以上的实词,但基本上没有虚词.\n(6)复杂句阶段:最后当儿童能够开始正确使用虚词和掌握形态变化时,就进入了儿童语言获得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即虚词与实词连接的复杂句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语言与成人语言除了词汇量上还有一些差别外,已没有什么根本不同.第三节语言与认知活动和民族社会心理一、填空题1.通常说的人的认知活动主要是指抽象思维的活动.2.语言在思维认知活动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语言可以帮助完成人的认知过程,二是语言可以储存人的认知成果,三是语言可以改造人的认知能力.3.语言是重要的民族标志可以体现民族精神.4.通过考察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而了解语言特点的研究叫做文化语言学.5.通过分析不同语言的特点而了解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研究叫做语言文化学.二、名词解释题1.文化语言学:从文化到语言这头看,通过考察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可能帮助我们了解不同语言的特点,这种研究就是所谓的文化语言学.2.语言文化学:从语言文化这头看,通过分析不同语言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研究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这种研究就叫做语言文化学或语言民族学.三、单项选择题1研究语言对思维活动的影响,重点应放在(B).A.语言与文化上B.语言与人的认知活动上C.语言与大脑的生理构造上2.下面哪项不是语言对认知活动的作用?(C)A.语言可以帮助完成人的认知过程B.语言可以储存人的认知成果C.语言决定认知活动的内容3.有关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不同民族的语言决定了不同民族的文化意识B.不同民族的文化意识决定了不同语言的某些表现形式C.共同的语言反映了共同的文化4.汉语中的“狗”和英语中的“dog'’在意义褒贬上具有差异说明了(A).A.词义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社会心理B.语言和文化互不相关C.中英文化没有相通之处四、多项选择题1.语言在思维认知活动中的作用表现在(ABC).A.语言可以帮助完成人的认知过程B.语言可以储存人的认知成果C.语言可以发展人的认知能D.语言决定思维认知活动的内容2.语言与民族文化意识的关系体现在(AB)A.语言是重要的民族标志,可以体现民族的精神B.语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可以反映民族的文化C.语言不同决定了民族文化意识的差异D.民族文化的差异从本质上说是由于语言的不同产生的五、判断题1.语言在认知活动中起决定作用.(X)2.人类的思维认识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3.民族的文化意识一定需要语言参与.(X)4.不同民族的语言决定不同民族的文化意识.(X)5.语言和民族是完全一致的.(X)六、简答题1.为什么要研究浯言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答:因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十分复杂.虽然我们应该承认思维的产生可能先于语言,但事实上语言对思维的作用也相当重要.因为人的许多思维活动都离不开语言的帮助,语言也会对人的思维认知活动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从语言学的角度,可以侧重研究语言对人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作用.体现这种作用最明显的就是语言与人的认知活动的关系.2.为什么要研究语言在民族社会心理中的作用?\n答:虽然语言在不同思维活动中起作用的程度并不相同,比如在抽象思维中作用可能大些,在其他思维活动中作用可能小些.但这不等于不需要研究语言在非抽象思维活动中的作用.恰恰相反,人的很多思维活动,包括非抽象思维活动,都与语言有一定的联系.因此从语言学的角度,也可以专门研究语言对人的非抽象思维活动所具有作用的一面.体现这种作用最明显的就是语言与民族社会心理的关系3.语言和民族文化意识的关系表现在哪两个方面?答:语言与民族文化意识的关系,一方面归根结底是不同民族文化意识才决定了不同语言的某些表现形式,这种“决定”的关系不能颠倒;另一方面不同语言的某些表现形式又确实可以反映不同民族的文化意识,这种“反映”关系不能夸大.具体来说,语言与民族文化意识的关系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是语言是重要的民族标志,可以体现民族的精神;二是语言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可以反映民族的文化.七、论述题1.语言在思维认知活动中的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通常说的认知活动主要就是指抽象思维活动.具体来说,语言在思维认知活动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语言可以帮助人完成人的认知过程.人在日常生活当中无论是思考简单的事情或者是表达复杂的想法或意见时,都得使用语言.例如学习外语时,得先用本族语把要表达的意思组织好,再翻译成外语说出来,在听外语的时候,也得先把外语的词句变成本族语想一想,才能理解对方说的是什么意思,可见人们思维和认知活动的过程中都必须运用语言.(2)语言可以储存人的认知成果.人们经过想的过程,得到一些结果,比如得到一些概念、判断和比较复杂的结论等,要把它们保存起来,或者让别人也能理解和应用这些思维结果,也得靠语言,即必须使用一些词语、句子甚至篇章来把它们“包装”起来,否则这些东西就失去了物质载体.(3)语言可以发展人的认知能力.人的思维认知能力,包括思索问题的能力和得出结果的能力,都是逐步发展起来的,不可能一开始就十分发达和完备.在这种能力的发展中语言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或者说思维认知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就表现为语言能力的强弱.2.举例说明语言如何反映民族文化.答:思维是全人类共同的,而语言则是民族特点,这是语言和思维最根本的区别,客观现实对各个民族来说是基本相同的,思维上形成的概念\判断等也是基本一致的,但对同一事物,各个民族的语言表达方式却可能有所不同,无论是在词汇、语法上,还是在语义和表达上,不同民族的语言都不能不有自己的特点.从文化到语言这头看,通过考察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能帮助我们了解不同语言的特点,这种研究就是所谓的文化语言学.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对语言的影响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比如汉英两种语言中对同一些亲属使用称谓词语的区别以及光谱划分颜色词语的区别.再如由于每个民族的历史传统、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等的不同,往往都有一些比较独特的词语.例如汉语里的“窝头”、“馒头”、“筷子”是中国特有的食品和餐具.再如有些词义色彩不同,如汉语的“狗”和英语的“dog”在褒贬上有差异.从语言到文化这头看,通过分析不同语言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研究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这种研究就叫做语言文化学或语言民族学,这种方法对于研究没有历史文献资料可资参考的早期历史乃至史前史,都很有好处.如商代称父亲的兄弟为“诸父”,称和母亲同辈的妯娌为“诸母”,反映了在商以前的远古社会时期也曾经实行过一个氏族的兄弟和另一个氏族的姐妹共同互为夫妻的制度.通过语言材料研究古代的历史,研究民族的历史,也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方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