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史学》PPT课件 108页

  • 479.50 KB
  • 2022-08-11 发布

《语言学史学》PPT课件

  • 10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国语言学史王力著\n语言学一代宗师——王力王力王力(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人。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杰出的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和诗人。1924年赴上海求学,1926年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等,1927年赴法国留学,1932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后返国,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授。\n王力先生的语言学研究始终是与教学联系在一起的。在高等学校从事教学五十余年,先后开设过二十多门课程。他写出来的讲义,就是他的科研成果。所以常常是一上完课,他的讲稿就可以送出版社出版,而且多是高水平的专著。如《汉语音韵学》《中国语文概论》(后改名《汉语讲话》)《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汉语诗律学》《汉语史稿》《中国语言学史》《清代古音学》以及他主编的《古代汉语》等。\n王力的《中国语言学史》这部书是我国第一部中国语言学史著作,是王力1962年在北京大学第一次担任这一门课所用的讲义。上完课后,讲稿就在《中国语文》杂志上连载,随后由出版社出版。在这个语言学著作层出不穷的时代,这是一部有特色的语言学教材。它详尽地论述了中国语言学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及研究成就,对我国两千多年来语言学遗产给予系统的阐述和科学的总结,重点突出,资料详实。我们语言学史32课时,此教材篇幅长短刚好适合。\n前言要点1、中国语言学史的研究对象2、语文学和语言学的区别3、传统“小学”的含义\n一、中国语言学史的研究对象中国语言学史研究的对象是中国语言学发展的历史,即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语言学家、语言学著作和各个历史时期的语言学。先秦:萌芽,无语言学家和著作。汉魏晋:文字学训诂学建立。有四部语言学专著。南北朝-明代:音韵学建立。清代:古音、文字、训诂以及语法研究全面发展五四以后,中国现代语言学产生:音韵学的突破;语法学的兴起;修辞学的兴起;现代方言学的建立;少数民族语文调查的兴起。\n先秦:只有零星的语言学方面的观点。汉魏晋:文字训诂成就巨大。有四部语言学专著:《尔雅》第一部语言学专著,训诂学之始。《方言》西汉扬雄,方言学第一部著作,训诂著作。《说文》东汉许慎,古代第一部字典(字书),文字学之始。《释名》东汉刘熙,第一部汉语语源学著作,声训专著,训诂著作。先秦、汉魏晋\n南北朝-明代音韵学研究兴起;1、齐梁时代发现汉语四声;2、唐宋时代36字母的创制(声母);3、宋代等韵学(分析汉字发音原理和发音方法)4、重要的韵书:隋陆法言《切韵》193韵。现存最早的一部韵书。北宋陈彭年等《广韵》206韵第一部官修韵书,最古最完整的一部韵书。元周德清《中原音韵》19韵,北音韵书的创始,对传统韵书大胆改革,首创平分阴阳,入派三声。\n清代古音训诂文字以及语法研究都取得巨大成就:古音:顾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孔广森、王念孙、王引之、钱大昕等学者都取得辉煌成就。文字训诂:对《尔雅》《方言》《说文》《释名》等进行校勘考证研究,使古代语言学著作得以发扬光大。语法:我国古代语法研究一直不成体系,只有一些片断言论,没有专著。清末马建忠著《马氏文通》,这是我国第一部语法学著作。马建忠曾留学法国。古文功底好,又通拉丁语、法语。西洋语语法完整系统,语法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受西洋语法的启发,马氏写出了中国第一部语法著作。\n五四以后五四以后的现代语言学一方面继承了古代语言学的传统,另一方面,开拓了语言学的研究范围。音韵学的突破:由于汉字不表音,依据反切,不能确定某个字在某个时期真实音值。在音韵研究方面,还需要新的工具和方法。五四时期,西方语言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开始大量流入中国。以瑞典语言学家高本汉为代表的西方语言学家带来了“音标”,这对于中国现代语言学的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使得原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之时的古代音韵学研究,又让人看到了“柳暗花明”的前路。\n语法学、修辞学、方言学等的兴起在《马氏文通》的影响下,兴起语法学的研究。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是我国第一部修辞学著作,从此,修辞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赵元任的《现代吴语的研究》比较全面地描写了吴语的语音系统,并和古音、国音做了比较。这样的方言研究是前所未有的,影响很大。十九世纪末就有西方传教士深入西南地区,开始了对少数民族语文进行调查。抗战时期,一些语言学家迁移西南内地,在少数民族地区做了一些调查。建国以后,对少数民族语文的调查得到了更大发展。\n二、语文学和语言学的区别虽然是一字之差,但这是带有褒贬性的两个概念。语文学是文字或书面语言的研究,特别着重在文献资料的考证和文字的训诂,这种研究比较零碎和缺乏系统性。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本身(口语与书面语),研究的结果可以得出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语言理论。关于中国古代语言方面的研究是语文学还是语言学,语言学界一直有争论。由于古人总是把古代语言文字学放在经部(古代图书分经史子集)之中,因此后人认为它是“经学”的附庸,不能算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人提出19世纪以前,中国还没有语言学只有语文学的观点。\n这种看法是受西方的影响产生的在西方的语言学史著作中,没有中国语言学史。原因在于:一方面汉字难学难认,使得外国语言学家很少也很难研究中国的语言学史;另一方面,我国语言学家研究语言学史的也很少,向国外介绍我国语言学史的就更少了。因此,欧洲语言学界认为语言学科建立于欧洲19世纪初。在这以前的语言研究,特别是东方民族的语言研究,是所谓的“语文学”。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前言”说:“中国在五四以前所做的语言研究,大致是属于语文学的范畴。”把中国数千年的语言研究看作语文学,明显受西方的影响。\n中国古代的语言研究是语言学还是语文学呢?王力认为五四以前的语言研究对象是文字,这种研究比较零碎,缺乏系统性,都属于语文学的范畴。现代语言学界有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古代语言研究的成就非常大,如扬雄《方言》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通语”和“方言”的概念;《说文解字》即使放到世界语言学史上去看,也是一部辉煌的语言学著作。我国语音研究也是比较早的。从汉末开始,兴起了语音研究。古代语音学家分析出汉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系统。清代语言学家顾炎武等人的研究方法比较科学,成绩也是十分杰出的。\n虽然自古有人认为古代文字研究是“经学”的附庸,而我国古代语言研究的兴起是为解经服务的,这是事实,汉代讲解儒家经典方面有许多问题,于是训诂学和文字学就发展起来。但是,任何一门学问的兴起,总是有它的目的。外国古代语言学的兴起也是为古典文献服务的。因此我国古代语言学的研究,开始是为解经服务,是为了解决实际语言的问题,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应该说是对的。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其成就,并认为我国古代没有“语言学”而只有“语文学”。总之,对于我国古代语言研究,我们既不能否认古代语言学成就,也不能过分推崇,盲目夸大。我们要历史地去衡量前人的得失,去其糟粕,取其精华。\n三、传统“小学”的含义在古代,小学一词的含义比较复杂。西周时期:“小学”这个名称最初跟学校是有关系的。《大戴礼记》云:“及太子少长,知妃色,则入于小学。小学者所学之宫也。”又《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可见,“小学”是指初级学校,即八岁以上的幼童读书的学校。周代教育制度中,八岁入小学,老师教他们六书。许慎《说文解字》云:“《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周代小学教“六书”,也就是进行识字教育。书就是书写,识字。识字是小学里的事情,所以周代把识字的学问称为“小学”。\n汉代:把语言文字学叫做小学在汉代,“小学”这个概念产生了新的意义。识字成为专门学问,“小学”也就成为一门“学科”-文字学的意思。《汉书·艺文志》中“小学”自成一类,“小学类”只收字书。《艺文志》说:“凡小学十家,三十五篇。”“小学”己成为一“家”之言,其内容全都是蒙童识字课本。可见汉代“小学”指童蒙识字课本,也即语言文字方面的学问。小学附庸于经学,以经学为大学,故称语言文字之学为小学。汉代所说的“小学”实际上只限于文字学,它的具体内容包括解释文字的形体结构,“通知古今文字”,以及“正读”字音等。\n唐宋以后指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的总称在《隋书·经籍志》中,“小学”这个概念又进一步扩大。其内容除字书之外,还包括训诂、音韵等方面的著作。《旧唐书·经籍志》把《尔雅》《小尔雅》《方言》《释名》等一系列训诂书全部列进“小学”一类,从此,“小学”的基本内容才确立下来,即通常所说的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也就是古代语言学。补充说明:清末章太炎认为“小学”之名不确切,主张改为“语言文字之学”,这就标志现代语言学的开始,而太炎先生则被公认为“语言文字之学”开山大师。\n总之,“小学”就是我国古代语言学,研究对象是文字。因为每个文字具有三个部分:字形、字义、字音所以传统“小学”分为三门: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文字学研究文字的形体结构-字形;训诂学研究文字的意义-字义;音韵学研究语音-字音。读书必先识字,掌握字形、字音、字义,学会使用。古代语言学是为经学服务的,是经学的附庸,识字为明经,明经为了致用。汉代重视儒家经学,只有读好儒家经书才能做官。为了让学子正确理解经书,朝廷在太学设立经学博士讲解经书,讲授经书必须正确,所以研究词义的训诂学在汉代率先兴起。\n第一章训诂为主的时期1、训诂的意义训诂学是中国传统小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古书中词义的学科。训诂这个词很早就有。最初单称为“诂”或“训”。“诂”亦作“故”。汉代以后,才合称“训诂”,亦称“诂训”,也叫“训故”、“故训”、“古训”、“解故”、“解诂”,就是解释古书词句意义。训、诂分用,各有含义,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诂”。训、诂合用,都笼统地属于解释字词意义的工作。所以近代著名学者黄侃说:“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n2、训诂的方法训诂是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解释的方法分为互训、反训、声训、形训、义训、递训等。互训,用同义词互相解释的训诂方式。如“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先秦“宫、室”是同义词,互相训释。语言里有很多同义或义近的词,在训诂书里往往采用这种方法解释词义,避免用繁琐的语句作说明。如:老,考也;考,老也。更,改也;改,更也。追,逐也;逐,追也。寄,托也;托,寄也。这些都是互训的例子。这种方法固然简便,但遇到两者意义不完全相同,解释就不太准确。所以现代辞书尽量不用互训的方法,而代之以精确的说明。\n反训,指用反义词来解释词义。有些字在古代含有相反的两义,如乱有治理、紊乱两义,后世只通行紊乱一义。如《尚书》:“乱而敬”,“乱,治也。”以治训乱,说明这个“乱”字,在此处作“治”的意思,即用反义词注释。这种现象,在训诂学中叫做“反训”。其实这是由词义的引申、扩大或缩小导致的。又如: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尚书》乱:治。“乱臣”善于治理政务的大臣。事奉循公姥,进止敢自专? 敢:不敢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忍:不忍\n声训,用声音相同或相似的字解释,如“衣,依也”。形训,用字形说明其来源和意义,如“小土为尘”。义训,用当代的词义解释古词的意义,如:赫赫明明。《诗·大雅·常武》斤斤其明。《诗·周颂·执竞》《尔雅》注:“明明、斤斤,察也”,是说“明明”、“斤斤”的意思是“察”。明察的样子。递训,用几个词连续解释,如“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说明这个“庸”字用声训是从“用”字来的,但意思实际是“得”的意思。\n第一节语言研究的萌芽本节要点1、先秦文献中的文字解释2、关于文字起源的问题3、先秦诸子的语言理论\n1、先秦文献中的文字解释先秦时代有没有语言文字方面的研究?应该是有的。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因此造成语言文字上的隔阂。有隔阂,也就需要解释和疏通,训诂由此兴起。训诂学源远流长,它的萌芽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周代出现许多文献典籍,这些典籍中的词语并非大家都能读懂。因为当时诸侯割据,国家四分五裂,于是出现“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加以今语和古语的不同,人们阅读文献,往往不易理解,因此需要有人来为他们解释。训诂就应运而生了。\n例如:《论语·颜渊》叙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答“政者,正也。子帅而正,孰敢不正?”意思就是说,政就是正,你带头端正自己,谁还敢不端正呢?这就是孔子对“政”字含义的解释。《孟子·滕文公上》叙述夏、商、周三代学校名称不同,夏叫校,殷商叫序,周叫庠。孟子解释说:“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古人教养不分,养就是教的意思。射是六艺之一,即射箭技术。这里代表周代学校里传授的一切知识和技能。\n上面所举“政、校、序、庠”等字义的训诂解释,发展到后代,就是声训。所谓声训,就是采用同音字,或音近字(双声叠韵字)来解释字义的一种方法。孔子用“正”来解释“政”,这两个字的读音相同,这是同音为训。孟子“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就是采用了叠韵为训,声母也相近。孔子、孟子如此来解释字义,主要是为了表达他们的政治思想,但也反映了有关语言、文字研究的萌芽。\n先秦除了声训,还通过分析字形解释字义“武”是从止从戈,会意。《左传》楚庄王用“止戈为武”来解释“武”,是说制止战争,停止干戈才是真正的“武”;又《韩非子》:“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厶,背厶者谓之公”。仓颉造字时把厶字写成环绕着自己的样子,表示为自己打算;“公”字是“厶”字上面加“八”字,“八”等于说“背”,“背私”就是跟私相反,所以是“公”。当然,这些只能代表春秋时代的思想,用这种思想去解释字义,不一定就是古人造字的本义,很可能是牵强附会的。但这也说明,先秦时代已开始进行文字的分析解释工作了。\n也有不是为了某种政治目的而进行文字解释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曰次。《左传》兵作于内为乱,于外为寇。《左传》这些是军事政治上的术语,不通俗,一般人可能不十分了解,所以需要加以解释说明。又如《孟子·梁惠王下》“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孟子怕齐宣王不懂什么叫做“畜君”,所以解释说“畜君者,好君也”。“好君”就是“悦君”,也就是君臣相悦,全句的意思是:“臣子使君王欢乐有什么罪过呢?”\n先秦人解释语义的只言片语,在古代文献里还可以找到一些。如《论语》: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庄子·逍遥游》:南溟者,天池也。以上例子中,解释和被解释的部分都是正文,是作者在正文中的随文释义。结语:从这些材料可以看出,其解释大多是零星的、片断的,非专门性的训诂工作。其所解释的,有的是具体的事物,有的是抽象的概念,不一定都解释的很准确,因此,这可以算是先秦时代萌芽状态的训诂。\n2、关于文字起源的问题先秦时代的人对文字的起源进行了许多研究和讨论,也提出了比较科学的看法。主要的看法有三种:八卦说、结绳说和仓颉造字说。《易经》关于文字的起源问题的记载是最古的记载,“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庖羲氏:传说古代帝王之一,教民渔猎畜牧生产,并制作八卦。象:现象。法,义同象。文:纹也。宜,所安也,适也。八卦:周易中一些符号,每一卦代表同一属性的若干事物。\n释义往古的时侯,伏牺氏治理天下,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观察鸟兽的形象和大地的脉理,近的取法自身,远的取于它物,在这个基础上,才创作了八卦。“作八卦”的目的就在于用“八卦”符号系统与“神明”之德相通,与万物的实际情况有相似性。“神明之德”就是“神明”的道德。即符号系统能准确地反映和揭示万物的实际情况。上古时代没有文字,人们结绳记事,治理天下。后来有杰出的人物发明了文字,于是人们不再结绳记事,而是换为写字。不过那时候没有纸张,文字是用刀刻在陶器上或是龟甲兽骨上。易:变换。契:刻。\n分析这段文字讲到了八卦、结绳以及后世圣人造字。文字起源于八卦之说虽然未必可信,但是周文王擅长八卦不只是历史小说中的事情,西汉以前学术界都认可这一说法。结绳记事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过,现在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有此习惯。后世圣人造字说对文字的起源只是泛指“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不明确指出哪一个人,说明文字不是由一个人创造出来的。\n值得注意之处不管这段关于文字起源说法的可信度如何,不管文字产生前是否经过八卦、结绳阶段,但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文字不是一下子就能创造出来的。在文字创造之前,人们有过利用实物来帮助记忆的事实。人类的祖先为了创造文字,是经过了一段过程的。这种看法是比较符合文字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第二,《易经》上泛指创造文字的是“圣人”而没有明指是某一个人,这说明文字不是某一个人创造的。这种看法是比较正确的。因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交流的工具,不可能由某一个人创造出来。\n仓颉造字说关于文字起源问题,除了《易经》上的说法,古代还有一种传说,即“仓颉造字”说,传说黄帝史官仓颉是汉字的创始者。这一说法出自许慎《说文·序》:“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háng野兽留下的痕迹)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黄帝的史官仓颉看到鸟兽的足迹,悟出纹理有别而鸟兽可辨,因而开始创造文字。)这是文字起源最有影响的说法。\n历史上关于仓颉造字的神话传说黄帝为了交流的需要,命他的史官仓颉想办法造字。有一天,一位猎人告诉仓颉,各种兽类的蹄印都不一样,通过野兽的蹄印就能知道是什么野兽。仓颉听后很受启发,他想,万物都有自己的特征,如能抓住事物的特征画出图象,大家都能认识,这不就是字吗?从此,他便仔细观察各种事物的特征,并画出图形,造出许多象形字来,然后献给黄帝。黄帝让他把这些字传授给九州酋长,这些象形字便开始应用起来。\n如何理解仓颉造字?《易经》对文字的起源只是泛指“后世圣人”,不明确指出哪一个人,东汉时代的许慎怎能知道是仓颉?而且文字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可能由一个人创造出来,许慎指明为仓颉,对此应如何理解?其实早在战国时代,荀子就指出:“好书者众矣,仓颉独传者壹也”。文字由大家所造,每个人的造字方法不同,这就给语言中同一个词造出许多不同的形体,产生大量异体字,非常混乱。因此就需要有人对文字加以整理统一。仓颉可能就是古代参加整理文字工作的人之一。可能他整理文字方面的成就最大,所以他的名字就传下来了。荀子的看法是比较科学的。\n3、先秦诸子的语言理论先秦时期是语言研究的萌芽时期,虽然没有出现语言学家以及语言学著作,但是先秦哲学家们在他们的哲学著作中,涉及到了一些语言学理论,其中有些看法还是非常精确的。如先秦对“名”“实”的看法:名:名称,古人的名相当于现在的词;实:就是客观事物。名与实的问题是个哲学问题,反应在语言学上,就是词和客观事物的关系。即桌子为什么叫桌子,椅子为什么叫椅子,桌子和椅子这两个词与这两种具体的实物之间的关系怎样?是任意的还是必然的呢?\n老子对名实问题的看法老子是最早提出名实问题的人。他在《道德经》中说:原文译文名可名,非常名;可以说得出来的名,并不是经常不变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无名的东西,是天地的本质有名,万物之母。有名的东西,是万物的母体宇宙刚开始,没有名字,不作分别,自成一体。有了名,才可以分出万物,各立门户。可见名称和客观事物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也不否认“名”的作用和意义。历史上第一个指出“名、实”不可分的人,也是语言学史上第一个比较科学地指出名称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人。\n荀子的语言学理论荀子《正名篇》中说:“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宜”是说名称和客观事物在一开始时,是没有必然关系的。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语言里名称并不一样。“约之以命”就是说名称是人类为表达客观事物而假定的各种符号。但是这个假定不是个人意志的假定,而是人类社会的“约定俗成”。异于约则谓之不宜,事物的名称一旦经人类社会“约定俗成”以后,任何人不可以也不可能随便改变了。这就是语言的社会本质,即语言的社会约定性。\n评析这段话说明了名称和事物的关系,对“名”和“实”的关系,说得非常透彻,强调语言的社会性,在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个揭示了语言的社会本质,在今天看来还是完全正确的。此外,《正名篇》还叙述了其他语言学思想,如语言具有民族性的特点,而思维则具有人类的共性。他认识到当时汉语中有的是地域方言,而另外还有一种当时通行地域较广的汉语共同语。他还指出语言是发展变化的,又指出语言具有继承性和稳定性。他的看法和认识都是十分科学的,符合语言实际的。\n小结:虽然先秦时代在训诂和文字方面都有所探索,荀子等人的语言学观点也非常精确,但语言学还只是萌芽阶段,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先秦没有语言学家,也没有语言学专著,荀子等人是哲学家而不是语言学家。他们是在讨论哲学问题时涉及到语言的问题。当然,这些也推动了语言学的发展。到了秦汉时代,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大中国已经形成,同时,统治阶级为了其统治的需要,采取了很多有利于语言文字研究的措施,这一切促进了语言学在汉代的兴起。其标志是出现了许多语言学家及语言学专著:西汉《尔雅》和扬雄《方言》,东汉许慎《说文》和刘熙《释名》,下面分别介绍。\n第二节童蒙识字课本和《尔雅》本节要点一、秦汉时期的识字教育1、统一全国的文字。2、编写儿童识字课本。3、识字与仕途相联系。4、征召全国通小学者“正读”。二、训诂汇编的《尔雅》-古代第一部训诂学专著1、训诂汇编的出现及取名。2、《尔雅》的作者与成书年代3、《尔雅》的内容与体例4、《尔雅》的价值与不足,注释与影响\n一、秦汉时期的识字教育1、统一全国的文字。秦统一时,各国“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尤其文字,据说当时“宝”字的写法有149种形态;“眉”字、“寿”字的写法也都有百种以上。这带来了交流上的困难与混乱。秦始皇实行“书同文字”,命李斯将当时所有字体统一为小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这是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第一次统一文字的运动,意义十分重大。文字统一后,说不同方言的人,可以通过汉字书面语进行交流,极大地促进和推广共同语的形成和发展。\n2、编写儿童识字课本。周代《史籀篇》。目前可考的最早用于儿童的识字教材是《史籀篇》。已佚。许慎《说文》说《史籀篇》为周时太史教学童书。班固在《艺文志》“史籀”十五篇下注云:“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建武时已亡六篇。”据此,《史籀篇》成书于周宣王时,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建武”为东汉光武帝年号,可见《史籀篇》到东汉初年还存有九篇。关于《史籀篇》的内容和形式,因原文失传已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它不仅是我国第一部“教学童书”,而且也是我国第一部字书,这使它真正成为我国蒙学识字教材的源头。\n秦代三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了“书同文”的政策。通令全国使用统一的小篆字体。在推广之初,人们对小篆的结构也不太熟悉,很难一下写得得心应手。秦始皇命令宰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和太史令胡毋敬模仿《史籀篇》的体例,编写了三本字书作为推行小篆的模板,供国人学习临摹。历史上被称为“秦代三书”。“秦代三书”的社会作用有两个:一是规范了文字的书写形体,二是成就了一部权威的蒙学识字教材。\n(1)《仓颉篇》作者李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楚国上蔡(今河南)人,曾拜荀卿为师,后到秦国。统一六国后作了丞相,为秦国作了不少贡献。如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这本识字教材共七章,用字多取自《史籀篇》,用小篆写成。可惜已亡失,一些语句保留在《汉书·仓颉篇》。\n(2)《爰历篇》作者赵高,本为赵国贵族,后入秦任中车府令。秦始皇死后,与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胡亥为帝。又害死李斯,成为秦国丞相。再迫秦二世自杀,另立子婴。不久被子婴杀掉,诛夷三族。赵高还是书法大家,作《爱历篇》。共六章,用小篆写成。书已亡失。(3)《博学篇》:作者胡毋敬,秦朝著名的书法家。他本来是狱吏,后官至太史令。他博识古今文字,参与李斯主持的省改大篆,著有《博学篇》七章,都是用法定的小篆字体编写的字书。已失传。\n秦代三书的特点这三本教材与西周识字读本《史籀篇》在内容和编排体例上大同小异。主要区别在于字的写法不同。近年来出土的汉简上有关于《仓颉篇》文字的记载,从中可看出,其每句组成都是字词罗列,与语意无关。字词之间、句子之间,不具备语言上的逻辑关系,大多不表达完整的语意,且采用韵文的形式。这些特点都与《史籀篇》一致。三本教材虽是三人写成,但可能是互相连接的,即《爰历篇》接着《仓颉篇》写,《博学篇》接着《爰历篇》写。三本教材,秦时学童都要学。这些教材成为汉以后编写儿童字书的先驱。\n汉代的识字教材西汉时期,识字课本的编纂开始增多。(1)《仓颉篇》:在西汉初,乡里的书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把秦代的《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合编为一,合称《仓颉篇》,又称“三仓”,用隶书写成,60字为一章,共55章,以此推算,三书凡3300字。其中有很多重复的字。每四字一句,两句一押韵,易读易写。编法大体是将事物性质相同的字编在一起,便于学习。后来的许多蒙学教材都模仿它的做法。这本书是汉初主要的识字教材,一直流传到东汉,唐以后亡失。\n(2)《凡将篇》作者司马相如。汉武帝时著名文学家。这本教材多数为七字句,有的夹杂三字句、四字句。这里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司马相如作的《凡将篇》是一个字都不重复。在此之前的蒙学识字教材中用字有无重复,目前尚无史料记载。但至少从司马相如开始,古人已经注意到使用一字不重复的识字教材学习汉字是效率最高的。\n(3)《急就篇》也称《急就章》。作者西汉史游。汉元帝时黄门令。生卒年和生平不详。精字学,工书法。作《急就章》一篇。“急就”就是速成的意思。秦汉时的识字教材到现在完整地保留下来的只有该书,是现存最早的识字课本,下文作专门介绍。(4)《元尚篇》:作者李长,汉成帝时负责修宗庙、宫室等工程。此教材里的好多字是从《仓颉篇》中选录的,故二书的体例较接近。皆用其小篆字体。已亡失。\n(5)《训纂zuǎn篇》作者扬雄,西汉文学家。他从秦《仓颉篇》中选取有用的字编为此书,续写了34章。把《仓颉》中原有的重复字都换了出来,作到89章无重复字。《汉书·艺文志》云:“元始中,征天下通小学者以百数,顺续《仓颉》,又易《仓颉》中重复之字,凡八十九章。”其体例和《仓颉》一样,也是四字为一句,两句一韵,60字一章。后来班固又续写了13章,所以这本教材共102章,无重复字。\n(6)《滂喜篇》贾鲂,东汉书法家,和帝时人。撰《滂喜篇》。晋人以《仓颉篇》为上卷,《训纂篇》为中卷,《滂喜篇》为下卷,三书合而为一,也称《三仓》,并加以注释,皆用隶书。可惜已失。总的来看,秦汉蒙学教材,基本上都是字书,以提供标准字体为主,兼作识字教材,均在不同程度上用于儿童教育。但这些字书基本上都佚失了。 唯独《急就篇》流传最广,据顾炎武考证:“汉魏以后,童子皆读史游《急就篇》。”由见《急就篇》一直是当时的主流识字教材。\n现存最早的识字课本《急就篇》秦汉时的识字教材到现在完整地保留下来的只有《急就篇》,是现存最早的识字课本。编书的目的和宗旨:“急就奇觚(gū)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分别部居不杂厕,用日约少诚快意。勉力务之必有喜。”急就,就是速成的意思。觚是学习识字用的木板。“奇觚”是“奇好之觚。”句意:这本速成的奇妙的识字课本,与众不同。第二三句说这本书的体例是按姓名、衣物等分类编排的。第四句中的“约”即少也。“用日约少”就是指所费的时间不多,也就是“速成”的意思。说明他编的这本《急就篇》是一本识字课本,只要好好学习则“必有喜”。\n其编写体例及特点把一些事物相近的字,分类编写在一起,并且押韵,便于记忆。它分为三部分:一是“姓氏名字”400多字。列举132个姓,每一个姓下面再加两个字(复姓加一个字),成为三字句:宋延年,郑子方(韵)。卫益寿,史步昌(韵)…………并非真有宋延年等人,只是把一些名词、动词、形容词编成姓名形式,让儿童们多认识一些字。姓名叙述完了后,用两句话作为过渡:姓名讫,请言物;\n二是“服器百物”,1100多字由三字句变为七字句,句句押韵,依次叙述锦绣、饮食、衣服、音乐等,这样就让儿童们学会了许多事物的名称。如:竽瑟空侯琴筑筝,钟磬[qìng]鞀[táo]箫鼙鼓鸣。五音总会歌讴声,倡优俳(pái杂戏)笑观倚庭。这是本书的主要部分。下面的过渡的话是:“诸物尽讫五官出。”这是本书的主要部分。下面的过渡的话是:“诸物尽讫五官出。”\n三是“五官方面”,440多字。都是七字句,每句押韵。所谓五官是指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五官等于说百官。所以下文叙述一些官职以及跟吏治有关的事情。如:官学讽诗孝经论,春秋尚书律令文。治礼掌故砥砺身,智能通达多见闻。最后全书以四字句歌颂汉代的盛世而结束。\n从语文教育的角度看,《急就篇》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集中识字。古代学童在初入学的一年多时间里,要集中识字2000左右。而此书2144字,正好符合当时教学的需要。学童学完这本书,掌握近两千字,对于生活和以后进一步学习是很有好处的。第二,整齐押韵。用三字、四字、七字句,句式整齐而又不呆板。三字、四字句隔句押韵,七字句每句押韵。这样的句式整齐而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符合儿童的心理。\n第三,注重实用。《急就篇》的字都是《仓颉篇》中的“正字”。所谓“正字”就是常用字。汉代的《仓颉篇》有3300字,史游从中选了2000来个比较常用的字,编为《急就篇》。这样教师与学生都减轻了负担。《急就篇》和《仓颉篇》相比,一是生字总数减少,由3300字减为2000来字;二是常用字比率高。这也是《急就篇》能够取代《仓颉篇》并流传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n第四,知识面宽。全书都是实词,把当时各种知识的有用词汇都收集进来。这本书包括100多个姓,400多种器物名称,100多种动植物,60多种人体部位器官,70多种疾病药物名称,还有官名、地理知识等。2000字的读物容纳这么多事物,真可谓是一本日常应用小百科全书。\n第五,进行思想教育这本教材主要是让学童识字认字,但也没有忽视思想教育,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地统一起来。如有提倡勤俭节约的,鼓励努力学习的,不要触犯刑律的,不要贪污的等等。第六,读写结合。这本书恰当地把读和写结合起来,提高了学习效率。它既是识字教材又是写字教材,读什么就写什么,紧密结合,这是本书的显著特点。\n影响:《急就篇》的这些特点对后代童蒙教材和国外的童蒙教材都有很大影响。顾炎武说:“汉魏以后,童子皆读史游《急就篇》。”唐宋以后盛行的《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以及各种杂字,都受它的影响。一直到唐代它还是主要的识字教材。该书成书后就开始向国外传播,到了东汉尤为盛行。如日本的《官话急就篇》就是借用这本识字课本的名称,体例也相近。作为一种儿童读物,使用时间竟达六百多年,这种现象在世界教育史上是罕见的。\n3、识字与仕途相联系。汉代对识字教育的重视不只体现在编写儿童识字读本,统治者还将认字的多少及正确程度与仕途结合在一起。以识字作为取士的原则。设立奖励机制,奖罚非常分明。官吏上书给皇帝,写了错字,经揭发出来就要受处罚、判罪。另一方面,据许慎《说文解字·序》记载,汉代学童17以上,经考试能“讽(诵读)籀书”九千字就可以担任官职。又考试“八体”,优良者官尚书史。(八体:见第八页下注释④)\n八体:秦书八体指的是八种书写的字体:大篆:广义指秦以外的六国古文,狭义单指籀文。小篆:据大篆而省改,有别于大篆,因称小篆。刻符:是刻在符节上的字体。虫书:写在旗帜上的字体。像鸟又像虫,称为虫书摹印:其实是汉代摹制印章用的一种篆书体。署书:是题在匾额上的文字,也称榜书。殳书:是铸在兵器上的文字。殳是一种兵器。隶书:这种字体书写便捷,为今文字的开始。\n4、征召全国通小学者“正读”。《汉书·艺文志》记载,由于《仓颉篇》源于《史籀篇》,多古字。到了西汉中期,有些字就已不为人所识读,汉代的教师有时要读错。所以汉宣帝特地征召能“正读”的齐国人来朗读,再让人传授下来;到汉平帝元始年中,又征召天下通“小学”的人一百多,“各令记字于庭中”。所谓“各令记字”,从文意上推测,应是让这些人在朝廷上将各自所认得的字记录下来。这当中,自然包括了一些字的正体和异体。\n汉代民间基础教育的普及《四民月令》等文献提供的关于乡村“小学”的记录反映了汉代民间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乡村学校的学期设置往往避开农忙季节,又有“贫子冬日乃得学书”的说法,这一情形,或许是为了使当时的民间教育可以保证较高的入学率。我们不能准确统计汉代社会识字者占有怎样的比率。但是许多事实告诉我们,由于民间教育的普及,这一比率是相当可观的。汉代读书识字教育相当普及,能读书识字的人很受尊重。因此有一些人开始进行文字的研究工作。\n二、训诂汇编的《尔雅》—中国古代第一部训诂学专著两汉是训诂的兴起时期。训诂学家和训诂书籍不断涌现。训诂学书籍有两种,一种是传注。如毛亨《毛诗诂训传》即对《诗经》进行系统的训诂工作;另一种是专著。这些训诂专著不限于某一古籍,而是广泛搜集各种古书中的词汇,对古代词汇的基本义加以解释,并对古代词汇进行分类,如《尔雅》《方言》《释名》等,我们重点介绍有影响的训诂专著。\n1、《尔雅》的出现及取名。《尔雅》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解释词义的训诂学专著,实际上是一种训诂汇编。它的率先出现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从春秋战国到西汉这几百年间,语言文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般人已经不大看得懂古书,需要有专门的学者来训诂,就是解释古书字义。\n第二,汉代崇尚经学汉武帝时,力图用儒家的经典来巩固自己的统治。设立五经博士,教授五经经义,凡是五经讲得好的人,授予博士称号。当时皇帝下诏和吏民上书都要引用“经文”,可见经学之盛。在学校里讲授经书,不是可以随便讲的,《汉书·艺文志》说“古文读应尔雅”就是讲解应该正确。于是经学家们纷纷给先秦流传下来的儒家经典作注解,并随后把这些随文而释的各种注解汇集到一起,按照一定的体例分类编排起来。《尔雅》就是这样一部为解释五经服务的训诂汇编。\n《尔雅》的含义《尔雅》本来是为解释经书服务的,但唐朝以后将它列入“经部”,成为了儒家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作为书名,“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n2、《尔雅》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尔雅》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但未载作者姓名。东晋郭璞《尔雅序》也没有指明编者是谁。对于《尔雅》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①有人认为是西周初年周公旦所作,后来孔子及其弟子作过增补,②有人认为是孔子弟子编写的。③后人大都认为此书成于众人之手,非一人之作。可能是由秦汉时一些儒生汇集各种资料而成。历经秦火战乱之后,这部书在汉代初年重新问世,又经儒生的陆续增补,才成为今天所见到的《尔雅》。\n成书的时间据考证,《尔雅》成书的时间当在战国末-西汉初。上限不会早于战国,因为书中所用的资料,有的来自《楚辞》《庄子》《吕氏春秋》等书,而这些书是战国时代的作品。书中记载狻麑(suānní印度语音译,即狮子,由西域传来)中国不产狮子,先秦文献中也未见载狻麑,可见狻麑不是战国以前所能见到的。《尔雅》成书的下限不会晚于西汉初年,因为在汉文帝时已经设置了《尔雅》博士,到汉武帝时已经出现了犍为文学的《尔雅注》。(犍为,郡名,在四川;文学,官名。作者姓名不可考。书已佚)\n3、《尔雅》的内容与体例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尔雅》3卷20篇。现存《尔雅》为19篇,与班固所说的20篇不同。有人认为这主要是分篇的方法不同,而有人则认为原来有一篇“序”失落造成的。《尔雅》全书收词语4300多个,分为2091个条目。这些条目按词义的不同和事物的类别分为19篇。\n19篇的名称是(见第十页):第一释诂第二释言第三释训第四释亲第五释宫第六释器第七释乐第八释天第九释地第十释丘第十一释山第十二释水第十三释草第十四释木第十五释虫第十六释鱼第十七释鸟第十八释兽第十九释畜前3篇为词语的解释,后16篇所收是专用名词。\n内容分类从内容上看,前3篇与后16篇有显著的区别,因此可以据此将内容分成两大类。(1)前3篇为词语的解释,类似后世语文词典前三篇解释一般语词,三篇间的区别不十分明显。如、適、之、嫁、徂、逝,往也。(释诂)克,能也。(释言)明明,斤斤,察也。(释训)“释诂”列举一系列同义词,用一个通行的词去解释。“释言”多数是常用词,被训释词大多只有一两个。“释训”专门解释描写事物情貌的叠音词或联绵词。\n(2)后16篇所收是专用名词,类似后世百科词典根据事物的类别来分篇解释各种事物的名称。释亲-解释亲属的称呼释宫-对宫室建筑的解释释器-对用具等的解释释乐-对乐器的解释释天-对天文历法的解释释地-对行政区划的解释释丘-对丘陵高地的解释释山-对山脉的解释释水-对河流的解释释草-对植物的解释释木-对植物的解释释虫-对动物的解释释鱼-对动物的解释释鸟-对动物的解释释兽-对动物的解释释畜-对动物的解释\n《释亲》又分宗族、母党、妻党、婚姻四类以自己为起点,上五世和下五世分别该怎样称呼?在中国民俗中,祖制称呼一般写至上下各九代:鼻祖、远祖、太祖、烈祖、天祖、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来孙、弟孙、乃孙、云孙、耳孙。上五世即从本位起,上及父、祖、曾祖、高祖下五世即从本位起,下至儿、孙、曾孙、玄孙\n父为考,母为妣(考妣最初是指父母);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如王者尊之);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王父之妣为曾祖王母;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曾祖王父之妣为高祖王母子之子为孙:(孙犹后也)孙之子为曾孙:(曾犹重也,指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曾孙之子为玄孙:(玄者,言亲属微昧也)玄孙之子为来孙:(言有往来之亲)来孙之子为孟孙:(孟,后也)孟孙之子为仍孙:(仍亦重也)仍孙之子为云孙:(言轻远如浮云)(以上为宗族)\n母之考为外王父,母之妣为外王母。《母党》妻之父为外舅,妻之母为外姑。《妻党》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婚姻》注释:①由于对双方父母相同称谓不能表现出丈夫的统治地位,所以,有时人们要在妻子父母称谓前加一个“外”字以示区别。言妻从外来,谓至己家为妇。②在现代汉语中,“舅”“姑”分别代表着“母亲的兄弟”和“父亲的姐妹”两种亲属关系。在古汉语里,“舅”除指母亲的兄弟外,又是儿媳对公公的称呼,也为女婿对岳父的称呼。“姑”除指父亲的姊妹外,又为媳妇对婆婆的称呼,也是女婿对岳母的称呼。\n古诗文中的“舅姑”之称新嫁娘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这里的“姑”指谁) 近试上张水部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见舅姑。(舅姑指谁)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舅指谁)《礼记·苛政猛于虎》妇事舅姑,如事父母。《礼记》昏(婚)礼,婿亲迎,见于舅姑。《礼记》\n“舅姑”之称考辨舅姑可指公公婆婆,也用来指称岳父和岳母。这种特殊的称谓现象是古代“姑舅表婚”婚姻形式的遗迹。姑舅结亲:对方的父亲正是自己母亲的兄弟,所以应该称“舅”;对方的母亲正是父亲的姊妹,所以应该称“姑”,这样一来,作为血亲的“舅、姑”与作为姻亲的“公、婆(或岳父、岳母)”是重叠的,公公或岳父就是舅舅,婆婆或岳母就是姑姑。古代汉语中把公婆和岳父母称为“舅姑”,正是这种婚姻制度在语言上的反映。如《红楼梦》里贾宝玉与林黛玉是姑表亲。黛玉就得叫舅舅为“公公”,宝玉就得叫姑姑为“岳母”。\n《释宫》第五对宫室建筑的解释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古者贵贱所居皆得称宫。至秦汉以来,乃定为至尊所居之称)正门谓之应门。观谓之阙。宫中之门谓之闱,其小者谓之闺,小闺谓之阁(注释:此别门阙之异名也。大小异名。观,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张示法令的地方。使民观之,因谓之观,同“阙”。宫中相通小门名闱,闱之小者名闺,闺之小者名阁。)\n《释器》第六:对日常用具、饮食、衣服的解释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注释)豆、笾、登:上古盛肉和其它食物的器具,也作礼器,以供祭祀。盛行于商周时。形似高脚盘,或有盖。木制为豆,竹制为笾,陶制为登。图片于豆于登。——《诗·大雅》(木豆瓦登全用上装祭品)笾豆大房。——《诗·鲁颂》(大房,玉饰的俎)\n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注释)璧、瑗、环: 中间有孔的三种玉器。“璧”是指什么?《尔雅》释“璧”为“肉倍好谓之璧”,这个“好”,可以理解为玉器中央的孔洞,“肉”则可理解为玉器周围的边沿。边为孔径的两倍便是璧。这里把璧的形制讲得十分清楚。“瑗”指什么?《尔雅》释“瑗”为“好倍肉谓之瑗”。“肉”指周围的边,“好”指当中的孔,孔径为边的两倍便是瑗。即“瑗”为“璧”之一种,“瑗”为“大孔璧”。什么是“环”?《尔雅》释“肉好若一谓之环”。可见玉环为一种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其孔径与边缘相等。\n玉璧、玉瑗、玉环三者的名称由中心的 圆孔大小来决定,小孔者为璧,大孔者为瑗, 孔径与玉质部分边沿相等者为环。见下图\n释乐第七,总释五声之名及八音之器。大瑟谓之洒。(瑟者,乐器也。长八尺一寸,广一尺八寸,二十七弦。其大者别名洒)大琴谓之离。(琴,未详长短。琴之大者别名离也)大鼓谓之鼖(fén),小者谓之应(yìng)。(别鼓大小之名也。大鼓谓之鼖,以鼖鼓鼓军事。小鼓,在大鼓旁。小者声音相承,故曰应也。)大钟谓之镛,其中谓之剽,小者谓之栈。(此别钟大小之名也。钟,乐器也。其大者名镛。大钟,音声大。镛,大也。其不大不小者,名剽。剽者,声轻疾也。其小者名栈。栈,浅也。)\n第八释天,解释的是关于天文方面的词语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别年岁之名也。先秦用以纪年或表示“年岁”意义的字大致这四个,即载、岁、祀、年。载即岁也。夏曰岁,取岁星行一次。岁星即木星,太阳系行星。祀,取四时一终。则以祀者嗣也,取兴来继往之义。周曰年,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为岁名。唐虞曰载,唐尧、虞舜时纪年用载。载,始也。取物终更始。\n关于“载”和“年”这里谈一下“载”、“年”二字。《尔雅》认为唐尧、虞舜时纪年用载,周代纪年用年。自秦汉至唐代前期,纪年用字,全部都用“年”字,但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又发生了变化。好大喜功的唐玄宗,以为自己的丰功伟绩已经超越了历代帝王,只有上古圣君唐尧、虞舜才能与之相比。为了炫耀,必须有不同寻常的举措。于是,熟悉儒家经典的他,便想到了唐尧、虞舜的事迹以及《尔雅·释天》中“唐、虞曰载”的说法,决定下诏“改天宝三年为三载”。从此,纪年一直用“载”。肃宗安史之乱返回长安后,才改为“年”。\n第九释地——对于行政区划的解释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坰(jiōng)。此释郊野之地远近高下不同之名也。邑,国都也。国都城之外名郊也。“牧”是说可放牧也。牧、野,是指远郊和远郊以外。称野外之地名林,以其去都邑远,薪采者少,其地可长平林,因名云也。坰:都邑的远郊,野外。言林外之地,最为远野。第十释丘——对丘陵、高地的解释绝高为之京;非人为之丘。(丘,自然而有;京,人力所为,形则相类。京,大也,大得无与伦比)\n第十一释山——对山脉的解释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五岳:东岳泰山在山东,西岳华山在陕西,北岳恒山在山西,中岳嵩山在河南洛阳,南岳衡山在湖南)注释:南岳旧指安徽天柱山,又称霍山、衡山、皖山、潜山。汉武帝曾明确称天柱山为南岳。东晋郭璞《尔雅注》“霍山指天柱山”。北宋《太平寰宇记》载:“霍山一名衡山。”《潜山县志》载:“秦汉谓楚南衡山为湘山,霍山天柱山为衡山。隋文帝开皇九年改湖南衡山为南岳。\n第十二释水——对河流的解释水注川曰溪,注溪曰谷,注谷曰沟,注沟曰浍,注浍(kuài)曰渎(dú)。江、河、淮、济为四渎。逆流而上曰溯洄,顺流而下曰溯游。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陼,小陼曰沚,小沚曰坻。如《诗经·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陼zhǔ,水中小洲;沚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坻chí水中的小块高地;跻,jī登)\n“释草”、“释木”二篇解释的是关于植物方面的词语。如: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释草)木本植物开的花称为华(花),草本植物开的花称为荣,草本植物中不开花而结果的为秀,开花没结果称为英。枞,松叶柏身。桧guì,柏叶松身。(释木)枞(cōng)是和松树、柏树属于同一类,是北方常见树木。桧也主要分布在北方。\n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15-19)这5篇是解释关于动物的词语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释虫)鲲,鱼子。(释鱼)(凡鱼之子总名鲲)舒雁,鹅。舒凫,鹜。(释鸟)(鹅是由雁驯化而来的,鹜是由凫驯化而来的;雁和凫经过人工驯化以后,性情变得舒驯,故称之为“舒雁”和“舒凫”)罴,如熊,黄白文。(释兽)似熊而长头高脚,憨猛多力,能拔树木。狗四尺为獒。(释畜)(狗的一种,高大雄健。生性凶猛,让人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西藏獒犬是獒的一种,简称藏獒)\n结语《尔雅》前3篇相当于语文词典,后16篇相当于百科词典。在汉代,儿童在完成识字阶段的教育后,要读《论语》《孝经》和《尔雅》这3部书。学习《尔雅》可以“博物不惑”,多识鸟兽草木虫鱼之名,增长各种知识。尽管用今天的标准来看,《尔雅》的知识容量相当有限,但是在古代已经非常可观了。所以有人说,《尔雅》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n4、价值与不足、注释与影响在历史上,《尔雅》备受推崇。在汉代曾经与《孟子》《论语》等书同列学官,到唐宋时代被列为十三经之一。事实上,《尔雅》并不是经,也不是某一部经书的附庸,它是一本独立的词典。人们借助于这部词典的帮助,可以阅读古籍,进行古代词汇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社会,增长各种知识。由于《尔雅》汇总、解释了先秦古籍中的许多古词古义,成为儒生们读经、通经的重要工具书,因而被视为经典。\n价值:①第一部语言学专著,首创按意义编排辞书的体例。它是古代典籍词语的总汇,但并不是词汇材料的堆积,而是把词汇按意分类(分亲属、器物、天文、地理、动植物等类别)解释,成为最早一部研究古汉语词汇、规模初具的著作。②第一部训诂学专著,创造了多种释词方法。如相反为训:愉,乐也;愉,劳也。劳苦与快乐相反为义;同字为训:于,於也。并使上古文献里已有的训诂术语趋向稳定,为我国训诂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n③《释诂》把古代字义、词义相同相近的收集在一起,用当时常用词加以解释,在保存古义,以及词义的发展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料。④这本书反应了古代社会的礼俗、文物制度和古代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如《释亲》中对公公、婆婆、岳父母称“舅姑”,反映了上古婚姻制度的姑表亲的习俗;《释兽》《释畜》反应了先秦时代已经严格家畜和野兽了。\n不足:作为开创之作,自然存在不少缺陷。①分类不够科学。《释器》包括衣服、食物。《释草》把一些木本植物也归纳入草类。②释义不够明确。解释词往往用多义词,用的是哪一种意义,不明确。如《释言》“贻,遗也。”而“遗”有遗忘、遗留、赠遗等义,不能确定是哪个意思。③简单地汇集,让人误以为摆在一起的都是同义词。《释诂》“台yí朕赉lài畀bì卜阳,予也。”其中“台朕阳”都是“我”的意思。而“赉畀卜”是赐与的意思,只因“予”字兼有“赐与”和“我”两个意义,就把两组不相干的词列为一组,用多义词“予”来解释。作为一部辞书,这很容易产生误导作用。\n注释由于《尔雅》解释非常简单,因此阅读起来相当困难,只有借助前人的注释,才能理解它所涉及的语言知识。从汉代到清代,为《尔雅》作注的人很多,影响大的有下面几家。晋代郭璞《尔雅注》(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注本)北宋邢昺《尔雅疏》(郭注、邢疏都收入《十三经注疏》)清人郝懿行的《尔雅义疏》今人徐朝华的《尔雅今注》(文字深入浅出、简明扼要,最利于学习)\n影响:《尔雅》对后代语言学著作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人模仿《尔雅》,写作了一系列以“雅”为书名的辞书:《小尔雅》《广雅》(都是魏晋时期)《埤雅》《骈雅》(宋代、明代)《通雅》《别雅》(明清时期)都因袭《尔雅》体例,分为释诂、释训等篇目。而研究雅书又成为一门学问,被称为“雅学”。最有影响的是《小尔雅》、《广雅》,都是补充《尔雅》的,体例也一样。\n《小尔雅》:作者有三种说法。一说是后人掇拾而成书。《汉书·艺文志》有《小尔雅》一卷,但今收入《孔丛子》中的《小尔雅》非《汉书·艺文志》所说的《小尔雅》,可能是后人以肤浅的见解采摘、拾取而编成的一部书。汉代大儒解说经书时都不采纳它,直到晋代王肃、杜预才开始引用,可见该书是汉末所出,至晋代开始通行,它并非是《汉志》所说的《小尔雅》。清代著名学者戴震、段玉裁等都赞同此说。\n二说是著名经学家王肃所伪造。其所注经学与郑玄的“郑学”并列。但内容处处与郑学为敌,学术上统统反其道而攻之。王肃为了假借孔子的名义驳倒郑学,竟伪造了《孔子家语》和《孔丛子》两部书。《孔子家语》原是古书,何时亡佚,不得而知。王肃杂取古书中与郑玄观点相异的内容,编成《孔子家语》。又搜集并臆造了子思等孔门子弟的言论,编集成《孔丛子》一书,托名孔鲋编。王肃带头伪造典籍,以致魏晋时期造假书的恶劣风气盛行。若说王肃伪造《小尔雅》,也不太可信,因为书中与郑玄孙子郑小同所编《郑志》(已佚)合者甚多,王肃既欲难郑,不应又合郑,可见非王肃所伪造。\n三说是古小学之遗书而采入《孔丛子》。《小尔雅》一卷,见于《汉书·艺文志》,没有作者姓名,一般认为是汉初儒生孔子九世孙孔鲋之本,但此本以不复可见。今所传《小尔雅》是把《孔丛子》第十一篇抽出单行的。一些学者认为,《孔丛子》虽然是王肃所造的伪书,但书中内容并非全部伪造,王肃完整地把孔鲋的《小尔雅》采入《孔丛子》而没有窜改,所以不能以《孔丛子》之伪而并伪之。现在多数学者认为,来自伪书《孔丛子》中的《小尔雅》也应该是伪书无疑,但不知是何人伪造。此书的作者,还是戴震等人考证的是后人掇拾而成较为合理。\n内容《小尔雅》虽是伪书,但同样是我国古代研究字义方面和训诂学方面的重要著作。内容分为十三章:《广诂》、《广言》、《广训》、《广义》、《广名》、《广服》、《广器》、《广物》、《广鸟》、《广兽》、《广度》《广量》《广衡》除度、量、衡三章外,都是补充《尔雅》的。“广”的意思,就是广《尔雅》之所未备。有些古义、旧制,不见于其他古书,而独存于《小尔雅》,可以补《尔雅》之不足。\n《广雅》:作者,三国时魏人张揖。张揖,在魏明帝太和年间任博士。他是一个博学多闻,精通文字训诂的学者。其生平籍贯可考于史册的不多。从西汉初的第一部语言学著作《尔雅》到三国时代,已经400多年,由于生产和文化的进步,语言和文字都有了新的发展,不见于《尔雅》的新词、新义、新字日益增多,所以社会需要新的语言文字学著作。张揖编著《广雅》正适应了社会的这种需要。\n内容《广雅》是仿照《尔雅》编纂的一部训诂专著,相当于《尔雅》的续篇,各篇的名称、顺序,说解的方式,都和《尔雅》相同。其意在增广《尔雅》,因此所释仍用《尔雅》旧目,共19篇。与《尔雅》所不同的是,《广雅》取材的范围要比《尔雅》广泛,举凡汉代以前经传的训诂,《楚辞》《汉赋》的注释以及《方言》《说文》等书的解说都兼括在内。书取名为《广雅》,就是增广《尔雅》的意思。又名《博雅》,隋代秘书学士曹宪为《广雅》作音释,避隋炀帝杨广讳,改称《博雅》。至今二名并称。\n《广雅》19篇根据内容分为2部分①前3篇释诂、释言、释训,解释的是一般词语。释诂把同义词放在一起,用一个常用词来解释。释言的条目都很短,被释词有的仅一个。释训解释的是叠音词和联绵词。②“释亲”以下的16篇解释百科名词。“释亲”解释亲属称谓以及人的形体的名称。“释宫”解释房舍建筑方面的词汇。“释器”解释器用,以及骨骼、肌肤等方面的词语。“释乐”解释音乐名称、形制和礼乐制度。“释草、释木”等7篇解释植物动物方面的词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