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文艺理论 7页

  • 89.09 KB
  • 2022-08-11 发布

语言学文艺理论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导论第一节语言和语言学一、什么是语言二、什么是语言学1.语言研究的历史2.语言学的研究对象3.语言学的确立和发展概况三、语言学的功用1.指导语言学习和语言研究2.促进语言文学建设3.作为人文科学的基础理论第二节语言学的分类一、按研究对象分类1・专语语言学2.普通语言学二、按研究课题分类1・语音学2.词汇学3.语法学4.语义学三、按研究方法分类1.共吋语言学2.历吋语言学3.比较语言学4.数理语言学5.社会语言学6.应用语言学第三节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人文科学中的领先学科二、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诸学科的交叉第一章语言的本质第一节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一、什么是社会现象1.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不直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二、语言属于社会现象1.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2.受社会生活的影响,不受自然规律的支配3.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第二节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一、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属性和功能1・语言是应交际的需要产生的2.失去交际功用的语言会在社会生活中消亡二、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人类可使用的交际工具多种多样2.非语言交际工具是建立在语言工具基础之上的3.语言工具在交际的深度和广度上,有着非语言工具无法比拟的优势三、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际工具1.人类的自然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是人区别于其他动力动物的标志2.动物模仿人类语言并不意谓着掌握人类语言第三节语言是人类逻辑思维的工具一、逻辑思维概说1.几种思维类型2.逻辑思维的特点3.逻辑思维与英他思维类型的相互作用二、逻辑思维与语言的密不可分的关系1.语言是逻辑思维的载体2.逻辑思维赋予语言意义内容三、正确理解语言与逻辑思维关系的实践意义第四节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一、什么是符号1・符号的定义2.符号的特点3.符号的常见类型二、语言符号1.语言的符号性2.语言符号的特点3.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区别三、关于语言符号理论简介1.索绪尔的符号理论及观点述评2.皮尔士的符号理论及分类特色3.现代语言学中的符号理论四、语言符号的结构与系统1・音义结合体2.线条性和层级性3.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第五节语言与言语一、语言的定义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由语咅、语义、词汇、语法构成的符号系统。2.关于定义的解释二、言语1.言语是对具体语言的具体应用2.言语是应用的单位,须结合语境考察意义第二章语音学第一节语音和语音研究一、语音的特点1•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2.意义内容的线性截体二、语音研究简介第二节音素与音标一、音素:语音的最小单位二、音标:记录语音的符号第三节语音的自然属性一、语音的生理属性二、语音的物理属性三、元音和辅音四、音节五、复元音和复辅音六、语音的韵律特征七、语流音变第四节语音的社会功能一、咅位和咅位学二、咅位和咅位的划分三、音位变体四、咅质咅位和非咅质咅位五、音位的分布六、音位系统第三章词汇学\n第一节词汇和词一、词汇和词汇研究二、词和词的构成三、语素和汉语语素的分析第二节词义和义素分析一、词义和概念二、词义的来源三、词义的构成四、词义的基本特征五、词义的义素分析第三节词汇的构成一、基本词汇二、一般词汇三、地域方言词四、社会方言词五、古语词六、外来词第四章语法学第一节语法学概论一、什么是语法和语法学二、语法学的分学三、语法学的研究内容四、语法体系五、语法研究的主要任务六、语法研究的意义第二节语法的特点一、语法的抽象性二、语法的稳固性三、语法的民族性第三节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一、语法意义二、语法形式三、语法意义和主法形式的关系第四节词的结构和构词法一、词的结构二、构词法第五节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一、语法手段二、语法范畴第六节词和词组在语法上的分类一、词类二、词组第七节句子和句子分析一、什么是句子二、句子的语义分析三、句子的结构分析四、单句和复句五、句型第五章文字学第一节文字是什么一、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二、文字学是研究文字系统的科学第二节文字的属性和特征一、文字性语言的共同性二、文字与语言的差异性第三节文字和语言的相互作用一、语言对文字的作用二、文字对语言的影响第四节文字的起源和发展一、文字的起源二、文字的发展三、文字的类型第五节文字变革一、什么是文字变革二、文字变革的儿种方式三、文字必须现现化第六节几种重要的拼音文字一、拼音文字的来源二、拉丁字母三、斯拉夫字母四、阿拉伯字母第六章语言的起源第一节语言起源研究的意义与途径一、马克思主义关于语言起源的学说二、集体劳作是语言产生的前提第二节几种不同的语言起源观点一、手势论二、摹声论三、上帝赐予论第七章语言的发展第一节语言要素的共时变化与历时变化第二节语言发展的诸方面一、语咅的发展二、词义的演变和词汇的发展三、语法的发展第三节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一、社会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二、语言系统内部的调整和语言的发展三、语言发展的特点第四节语言发展的基本过程一、语言的分化二、语言的统一三、方言和、共同语四、口语和书面语五、语言的规范化第八章语言的分类第一节世界语言的概况第二节语言的类型分析一、从构词角度分类二、从语法意义表达方式的角度分类第三节语言的谱系分类一、人类语言的现状二、九大语系简介三、谱系分类的价值与不足第九章语言的研究方法第一节常见的语言研究方法一、结构分析法二、历吋比较法三、共吋比较法四、功能分析法第二节语言学方法论的最新进展一、结构社会文化因素的语言研究二、重视应用的语言研究三、计算机科学与语言学的交叉研允\n文学概论教学大纲主要内容:本课程系统进授文学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为学生学习其他文学课程,进行文学实践活动以及从事语文科研、教学、文化宣传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教材:狄其斃、王汶成、凌晨光《文艺学新论》(山东教育出版社)第一编文学总论第一章文艺学的对象和范围第一节文艺学对象的系统性“文艺”和“文艺学”的概念。文艺学对象是构成文学的各个因素普遍联系的综合整体。文艺学对象还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性对象。整体性和过程性体现了对象的系统性。第二节文艺学对象的存在方式艺术形象是文学对象的存在方式。艺术形象是文学的基本存在方式。具体说,艺术形彖活动具有三种存在方式:创作存在的方式、作品存在方式、交流存在方式。第三节文艺学理论的构成文艺学理论分总论、分论两大部分,分论又可分为作品论、创作论和交流论。总论、分论共同构成文学理论的四个板块。文学理论包插经验、常识和观念三个相互联系的层次。第二章文学的人学位置第一节文学与社会文学是i种社会现象。文学在社会屮的特殊位置。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致反映了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对文学的决定作用;二是文学对社会的反作用。第二节文学与文化文学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学具有文化的特征。文学研究的文化视有和社会视角的比较。第三节文学与语言语言是文学表现的媒介。文学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性表现为:第一,文学语言的情感用法;第二,文学语言的含蓄性;第三,文学语言的越规现象。文学研究不能等同于语言学研究。第四节文学与艺术文学是艺术的一个门类。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的特点是:第一,形象的间接性;第二,表达的自由性;第三思想内涵的深刻性;第四,语音的音乐性。第五节文学是人学人是文学的对象和目的,文学既有社会本质,又有人学本质,两者相互统一。文学作为人学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点:笫一,文学表现整体的人;笫二,文学表现具体的人;笫三,文学表现人时总是融入文学家的情感因素。第一节文学的再现性能第二节文学的表现性能第三节文学的形式性能文学再现的概念。文学的真实性。文学的认识功能。第三章文学的性质和功能文学表现的概念。文学的倾向性。文学的教育功能。文学形式的概念。文学的审美性。文学的愉悦功能。第四节文学的综合性能文学的诸种性能统一于艺术形象之中,艺术形象则是艺术掌握世界的特点方式。形象的整体性决定了文学功能的综合性。第四章文学的起源第一节有关起源的研究研究对象的界定。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意义的认识。第二节历史上有影响的三种理论模仿论。巫术论。游戏论。诸种理论的主要观点、产生时间、代表人物。第三节劳动综合论文学起源问题上的“多因素论”。劳动与文学起源问题。劳动综合论正确处理了劳动论与其他起源理论的关系。第五章文学的发展第一节文学发展的进步性文学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文学进步不同于科学进步。文学进步的未来展望。第二节影响文学发展的各种因素内问因素和外部因素。社会从外部对文学发展的影响。文学内部纵向与横向的影响关系。\n第三节文学发展的三个时期原始时期。古典时间。文明时期。\n第二编文学作品第六章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第一节传统的概念用“内容”与“形式”的概念及其关系来界定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两种有关内容形式关系的理论:机械分割论和有机综合论。第二节形式主义的概念俄国形式主义者和英美新批评派对文学作品存在方式的界说。第三节结构主义的概念“结构”概念的两种含义。对结构概念的不同解释反映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者对文学作品存在方式问题的不同看法第四节接受美学的概念“本文”与“作品”概念的区分。本文成为作品的条件,接受美学在文学作品存在方式问题上的观点。第五节文学作品的特定存在方式文学作品是rti—系列形象构成的有机整体。文学作品的特定存在方式体现为一种过程,即具有融合性、互转性、屮介性的文学形象体系的开放流动的过程。第七章文学作品的构成第一节题材和内容第二节主题和观念第三节材料和媒介第四节语言和形式第五节结构和层次第八章文学作品的审美类别第一节崇高、悲剧、英雄精神第二节滑稽、喜剧、幽默、讽刺、怪诞第三节感伤性、浪漫蒂克、理想主义第九章文学作品的审美涵义第一节艺术形象的审美特性艺术形象的特定性与多义性、明晰性与朦胧性,内在性与召唤性。第二节形象体系的意蕴艺术形象的意蕴是一种深沉丰厚的内涵,即词外之情,文外之旨。意蕴具有独待的审美价值。第三节文学形式的意味形式意味的涵义,产生条件和审美意义。第四节文学作品的意境意境的涵义与本质。意境的基本特性。意境的审美内涵。第十章文学语言第一节文学语言的一般理解“语言”和“言语”两个概念的区别。文学语言的符号特性和审美功能。第二节作品言语的结构层次作品言语的层次分为意、词、句、调四层。第三节文学语言的审美功能文学语言审美功能的发挥得力于一系列独特的表达方式。如比喻、象征、反讽等。上述表达方式的特征和效果。第四节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语感与语言风格。形成、影响语言风格的因素。语言风格的表现第十一章文学作品的种类和体裁第一节文学分类的原则和依据分类原则:内在性、明确性、包容性。分类依据。第二节叙事类文学作品特性:客观性、情节性、混响性。叙事文学的儿种类型。第三节抒情类文学作品特性:主观化、非个人化、反常化。抒情文学的儿种类型。第四节戏剧类的文学作品特性:统一性、动作性、进行性。戏剧文学的几种类型。第五节文学作品的体裁体裁的涵义、体裁与语言的审美特征、体裁与规范。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第三编文学创作第一节第二节第十二章文学创作的客观性质和主观性质文学创作是人类特殊的创造活动第十三章文学创作的性质文学创造的特殊性。形象思维问题文学创作的成因第一节材料因第二节形式因第三节创造因第四节目的因村料的分类,取村的主客观源泉。形式化过程:内在形式化、外在形式化。作者在文学创造中的地位。创作能力产生的条件。创作活动的目的性。创作目的的种类。第十四章文学主体的创作能力\n第二节创作中的理解力和理象力第三节创作中的情感和直觉第四节创伤中的审美和造型能力第十五章文学创作的过程第一节创作过程的整体特征有目的和无目的。精神创造和物质创造。作者创造和读者创造。第二节创作过程的三个阶段积累阶段、构思阶段、写作阶段。第三节创作中的情感运动过程动力情感流、内容情感流、审美情感流。情感运动经历激发、释放、享受三个阶段第四节创作中的灵感现象灵感的特性、灵感的形成和表现、灵感与无意识。第十六章文学创作的经验第一节文学境界的创造第二节文学典型的创造第三节文学风格的创造第十七章文学创作的历史类型第一节文学创作历史类型的一般理解第二节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第三节人文主义和现实主义第四节浪漫主义第五节批判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第六节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第七节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第四编文学交流第十八章文学交流的内涵和价值第一节文学交流是文学创造活动的终结第二节文学交流的两大环节文学阅读、文学批评构成文学交流的两大环节。第三节文学交流的机制与媒介交流的机制:对话、解释、习惯。交流的媒介:符号、语境、规则。第四节文学交流的建设性效果文学交流的效果实现方式:潜移默化。文学交流活动特性:二人性与公共性统一。文学交流的个性基础和社会效果。第十九章文学阅读的理解第一节阅读的传统概念“客观的”阅读与主观阅读的缺陷。第二节消极阅读和积极阅读作品结构方式与读者阅读方式对应。第三节阅读的三种态度书面文本:虚构性文本、说明性文本、知识性文本,对应三种阅读态度:审美性阅读、实用性阅读、认识性阅读。第四节阅读是一种创造性的接受第二十章文学阅读中的全体性第一节本文的解读是阅读的基础第二节阅读焦点的转移第三节读者的“阅读视野”和“视野融合”第四节阅读的恒定性和可变性第五节阅读经验的复合结构第二十一章文学批评的理解第一节文学批评的交流中介作用作品与读者的中介、读者与作品的中介、理论与实践的中介。第二节文学批评的社会角色调节、宣传、斗争武器第三节文学批评的科学性和文学性第四节文学批评是运动着的美学第二十二章文学批评的结构和功能第一节文学批评的条件批评对象、批评主体的世界观、批评传统、批评家的经验和知识、其他学科的方法论。第二节文学批评的思维程序准备、观察、潜入、领会。第三节对作品涵义和价值的分析与判断第四节文学批评的功能功能反映在对作家、作品、读者、社会的影响四个方面。第二十三章文学批评的几种模式第一节道德批评和社会批评第二节心理批评和原型批评第三节形式主义批评和结构主义批评第四节中国古典的审美批评第二十四章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发展概况三个阶段:理论创建阶段、革命斗争阶段、革命建设阶段,每个阶段的批评实践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原则意识形态原则、历史主义原则、审美原则。\n参改教材:蔡仪:《文学概论》以群:《文学的基本原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