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50 KB
- 2022-08-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保护生物学一、名词解释(1)保护生物学:是研究从保护生物物种及其生存环境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科学。(2)物种:是在自然界中占据特殊生态位的种群的一个生殖群体,在生殖上与其它物种相隔离。(3)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及其环境所组成的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生态过程的多样化,及其它们变化的多样化。(4)最小生存种群:对于任何一个生境中的任何一个物种,不论可预见的统计因素、环境因素、遗传随机性和自然灾害如何影响,该种能在1000年之内有99%的几率保存下来的最小种群数量,叫最小生存种群数量。(5)恢复生态学:国际恢复生态学会提出,生态恢复是修复被人类损害的原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动态的过程;生态恢复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及更新的过程。(6)生态灭绝:当一个种的数量减少到,其对群落其它成员的影响微不足道时认为是生态灭绝。(7)创始者效应:是指几个个体离开大群体而建立一个新种群,这个特殊的遗传瓶颈效应。(8)遗传多样性:是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化。包括同种显著不同的种群间或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9)关键种:指一个物种的活动和丰富度决定种群的完整性,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系统的稳定,该物种被称为关键种。(10)最小生存种群:对于任何一个生境中的任何一个物种,不论可预见的统计因素、环境因素、遗传随机性和自然灾害如何影响,该种能在1000年之内有99%的几率保存下来的最小种群数量,叫最小生存种群数量。也指种群为了保持长期生存力和适应力应具有的最小种群数量。(11)物种灭绝的第一冲击效应:是指导致物种灭绝的一种强烈干扰作用(如人为干扰、物理干扰),在这种干扰的基础上,竞争、捕食、被捕食和病菌寄生等生物因素起作用,使物种灭绝。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生物因素不能单独起作用引起物种灭绝。(12)野外灭绝:经过科学调查在某个种原分布区和一切可能的分布区,已经没有存活的个体,但有栽培(或饲养)的种群的物种,认为该物种已经野外灭绝。(13)功能群::是生态系统内,具有相似结构和功能的物种的集合,这些物种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相似的作用,集合中的成员之间互相替代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生态过程的执行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较小。(14)有效种群数量:是可生育成体的有效数量。(15).生物多样性;生物及其环境所组成的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生态过程的多样化,及其它们变化的多样化。(16)异质种群:异质种群又被翻译成复合种群、集合种群、Meta种群、动态种群等,是由几个斑块种群或亚种群组成的种群,或组间个体迁移小于亚种群内个体迁移的一组亚种群。(17)物种多样性:指一定区域内物种多样化及其变化,包括一定区域内生物区系的状况,形成、演化,分布格局及其维持机制,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水平上的表现形式。(18)物种:最早出现的物种定义是形态学物种概念,又被称为本质先于存在论者的物种概念,即每一个物种由它的不变的本质essence或者eidos形成特征,并通过一个明显的非连续性与其他物种分开。因此物种简单地被定义为:与属于其他物种的个体不同的相似个体的类群。物种是在自然界中占据特殊生态位的种群的一个生殖集群,在生殖上与其他物种相隔离。显然这个概念被叫做生物学物种概念,(19)迁地保护:就是把物种及其种群迁移到其栖息生境以外的适当地方,例如植物园、树木园、动物园、水族馆、野生生物繁殖或驯养中心等,主要保护物种资源。(20)自然保护区:所谓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者海域,依法划出的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二、填空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为直接经济价值;间接经济价值;潜在利用价值;伦理价值。2.按不同的分类依据生态系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若按系统与外部环境联系的程度划分生态系统分为开放系统;封闭系统;隔离系统;若按人类的影响程度划分生态系统分为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3.生物性公约又称为里约热内卢公约,是1992年在巴西签定的,中国在1992年加入该公约。1IU确定的濒危物种是指不久的将来具有高度的灭绝可能性的物种。4、动态种群一般有一个或几个核心的种群和若干个附属的种群。5、恢复生态学采取的主要方法有不行动;恢复;重建;替换等4项。6、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经命名的物种约为140-170万种?预计世界上现存物种数在1000-3000万种之间。7、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环境和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所组成。8.《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又称为华盛顿公约,在美国签定的,中国在1980年加入该公约。9.现行的中华人民XX国森林法是1984年颁布1984年实施的。三、简答题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几个层次?答:(1)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所有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生物与环境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2分)(2)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包括:遗传多样性(或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主要层次上的多样性(3分)2.什么是遗传多样性及研究遗传多样性有哪些意义?..word.zl-\n.-答:(1)广义的遗传多样性可泛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包括不同物种的不同基因库所表现出来的多样性。(1分)(2)狭义的遗传多样性:指物种内的遗传变异。种内的遗传变异既包括群体内的个体间变异,也包括群体间或群体系统、地理宗、生态型、变种、亚种间以及农作物品系、品种间的遗传差异。(1分)(3)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3分)①有助于追溯生物进化的历史;②探究现存生物进化的潜能;③可以评估现存的各种生物的生存状况;④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⑤在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制定保护策略和措施⑥指导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1.实施迁地保护的原则是什么?答:(1)物种的种群数量极低;(1分)(2)物种原有生活环境被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破坏甚至不复存在;(1分)(3)当物种的生存条件突然恶化时;(1分)(4)IU建议当一个濒危物种的野生种群数量低于1000只时,应当将人工繁育迁地保护作为保护该物种的重要手段。虽然这些物种仍有许多个体,但却面临着生存危机,这种情况下应当考虑实施迁地保护。(2分)2.简述自然保护区的基本功能及任务?答:(1)展示生态系统的本底(2)保存生物多样性(3)提供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4)开展宣传教育的课堂(5)人类游憩的场所(6)涵养水源和净化空气(7)可持续利用资源的示范(8)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3.关于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系统稳定性有哪些主要假说?每个假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冗余种假说:该假说认为保持生态系统正常功能需要生物多样性具有一定的阈值,当生物多样性水平低于阈值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将受到影响,稳定性降低。当生物多样性的水平高于阈值时部分物种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作用,即出现冗余物种。
(2)铆钉假说:该假说认为,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类似于一艘船上的铆钉。所有物种对生态系统的功能都发挥积极贡献,而且不能互相替代,并且生物多样性越复杂,就好像船上的铆钉越多,船越坚固,生态系统越稳定、系统的功能越完善。(3)特异反应假说:该假说认为生态系统的功能随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而变化,但变化的程度和方向不可预测,因为物种的作用太复杂。
(4)零假说:认为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物种多样性无关。4.生物多样性具有哪些价值?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利用价值、潜在应用价值、生态价值、伦理学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等。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利用价值
直接利用价值主要包括消耗行使用价值和生产性使用价值。消耗行使用价值是指用于自用,不出现在市场上的使用价值如食物、薪炭材等。生产使用价值是指从野外获得且拿到市场上销售的产品的价值。产品的价值=第一次销售价—能买到此价的成本,而不是最后的零售价。具有生产使用价值的生物多样性产品有薪炭材、木材、药用动植物、野生食物……Ⅱ.潜在应用价值(1)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对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加速系统的能量、物质的流动、完善系统的功能具有重大作用;(2)生物多样性具有保护水资源的功能;(3)具有保护土壤的功能;(4)具有调节气候的功能;(5)具有净化和处理废物如重金属、农药等污染物的功能;(6)物种间相互作用,如人们栽培和养殖的动植物要依赖于野生植物才能延续繁殖、长期存活;(7)娱乐与生态旅游;(8)教育和科学研究;(9)环境监测;(10)提供新药;(11)生物控制剂;(12)新作物。Ⅲ.生态价值所有生物都是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共同组成食物网。每一种生物都对生态系统、保证物质流、能流和信息流的畅通起至关重要的作用。Ⅳ.论理学价值生物多样性的伦理价值体现在(1)所有的物种都分别代表着面对生存难题,解决生存难题的独特的生物学答案。因此,每一种都是世界上真实存在的,是生物群落的一部分,享有同人一样的生存权利。每一个物种都具有与人类需要无关的内在价值,高智慧的人类不仅没有损害任何物种的权利,而且具有采取行动来保护物种,使其免受人类活动导致灭绝的义务。(2)所有物种都是相互依存的,物种是自然群落的一部分,各种之间以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一个物种的灭绝或损失可能对这个群落中的其他个体成员具有深远的影响。可能会导致连锁灭绝。(3)人类必须向其他物种一样生活在同一个生态范畴内。世界上的所有物种的繁荣、发展都受到环境的负载能力所约束。物种要利用环境中的资源而生存。当资源受到损害时,物种的数量将受到影响。Ⅴ.科学研究价值许多生物已经为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并曾给予人类很大的启迪。而且将继续为科技进步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word.zl-\n.-1.举出IU保护区分类体系中与生物多样性关系密切的5种保护区。(1)严格自然保护区与科研保护区特点:1)具有典型的生态系统及动植物特征(组成);2)具有国家性或国际性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科学意义;3)一般不向公众开放,不允许休养旅游;4)可进行有组织的科学考察;5)该保护区自然流程(火烧、演替、自然灾害)任其自然地进行;6)目的是进行科学研究,由国家中央机关直接管理。(2)自然保护区或受控自然保护区特点:1)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具有国家或世界意义的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生物钟;保护这些物种继续生存所需的特定的栖息地。2)同样要求具有较典型的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3)保护区内要有被保护对象生存需要的重部条件,以满足其生存和繁殖的需要。4)不提供休闲和游憩功能;5)可提供科学考察,允许有向导的徒步野行;6)由国家机关或非盈利性组织来管理。(3)生物圈保护区1)是联合国教科文“人与生物圈”规划建立的保护区;2)功能偏重教育、监测、研究和生态系统保护;3)具有典型的自然生物群落,有特殊意义地区,如自然景观十分协调,具有传统民族生产方式,改造或衰退后得以恢复的典型地区。(4)国家公园与省立公园特点:1)包括当地一种或几种生态系统;2)植被及动物群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且有一定的科学意义;3)基本未开发利用,如有部分开发利用应由国家采取禁止措施,使之恢复;4)经允许可以参观游憩和休闲;5)面积21000hm2(受严格保护面积)。(5)自然纪念物保护区①目的是保护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体,如地质断层,地貌结构,②可参观游憩。8、中国自然保护区分类系统及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施光浮1987年为利于保护管理工作,根据资源特点,保护对象性质,保护区的任务把保护区划为5种类型。(1分)(1)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对各类较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及生物,非生物资源形成的复合体进行全面保护的地区。如长白山、西双版纳。特点:1)规定的重点为不同自然地带典型而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而不是特殊的保护对象。2)自然景观完整、面积大。(1分)(2)珍贵植物或特殊植被自然保护区,特点:1)保护特种植物或植被,如丰林凉水。2)划定时主要根据珍贵性、特有性、濒危性。3)面积依具体情况而定。(1分)(3)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特点:1)保护珍惜特有野生动物,如扎龙,呼玛河。2)划定时主要根据珍贵性、特有性、濒危性。3)面积不确定,因保护对象而异,但一般较植物保护区大。(1分)(4)森林公园(自然公园),特点:1)保护自然景观,有观赏价值的区域,如XX,九寨沟。2)划定时依据自然环境及生物和非生物资源维护需要。3)可游憩休闲。(1分)(5)自然历史遗迹保护区,如地质剖面、仅有产地……如长白山、太白山……(1分)建设目标1)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在科学的管理下保持自然的本来面目,一方面维持有益于人类的良性生态平衡,另一方面创造最佳人工群落模式和进行区域开发的自然参照系统。2)保存物种的多样性,即保存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种群的天然基因库。3)维持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物种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发展和持续利用,使其不但成为物质资源的基地,也成为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4)保护特殊的有价值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的考证,历史、评估现状,预测未来,提供研究基地。2.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2)各国共同且又分别负责有保护全球环境的责任的原则;(3)尊重国家主权的原则;(4)不损害其他国家和各国管辖范围以外环境的原则;(5)为保护人类环境进行国际合作的原则;(6)兼顾各国利益和优先发展中国家需要的原则;(7)共享共管全球共有资源的原则;(8)禁止转移污染和其他环境损害的原则;(9)重视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原则;(10)各国对其所造成的国际环境损害承担责任的原则;(11)和平解决国际环境争端的原则。3.哪些物种是比较脆弱的物种?..word.zl-\n.-(1)地理分布区狭窄的物种;(2)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种群的物种;(3)种群规模小的物种;(4)种群密度低的物种—即单位面积个体数目少的物种;(5)需要较大生活空间的物种—需要的生境、取食范围和分布区都较大的物种;(6)个体较大的物种—需要多食物、大空间又容易被猎取;(7)种群个体增长速率低的物种K型战略物种,需要稳定生境、繁殖晚、个体小、体积大;(8)不能有效扩散的物种;(9)迁移性物种—季节性迁移的物种依赖于两个或更多生境;(10)遗传变异性很小的种类;(11)需要特殊生态位的物种:如需要湿地、土壤动物等;(12)以稳定的生态环境为栖息地的物种;(13)长期或暂时群集的物种;(14)被人类猎取或收获的种类。1.简述保护生物学的起源过程?(1)上世纪60年代以前,随着工业革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自然影响的加剧,产生了保护生物学的萌芽;(2)上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环境破坏加剧,特别是《寂静的春天》等一系列著作的诞生,人们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并开始分析一系列现象;①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具有许多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和伦理价值,是人类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物质保障;②生物在迅速丧失;③生物丧失的速度在逐渐加快;④前5次生物丧失是由于物理或生物原因造成的,而今天的生物丧失是人为原因造成的;⑤是由于人口增加;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技术进步;人类的物质文化需求越来越高;和发达国家对资源的过度占有等加剧了生物的丧失;⑥生物丧失不仅是直接猎取造成的,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环境破坏导致生物的生存环境的改变而引起的,而人类要求的生存环境与大多数生物要求的生存环境类似,这种环境灾难将最终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3)1978年第一届国际保护生物学大会在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召开;(4)1985年保护生物学会成立;(5)1990年开始北美的许多大学设立了保护生物学专业;(6)ConservationBiology和BiologicalConservation的创刊;(7)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签署了ConservationonBiologicalDiversity;(8)1992年我国成立了生物多样性委员会;(9)1994年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2.列出10种我国的保护植物或10种保护动物,标明其保护等级。如10种保护动物有:大熊猫、东北虎、扬子鳄、藏羚羊、野牦牛、丹顶鹤、金丝猴、白鳍豚、麋鹿、野马、均为一级保护动物;珍稀植物:荷叶铁线蕨、苏铁、光叶蕨、笔筒树、宽叶水韭、翠柏、巨柏、银杏13.Simpson指数是如何表达的?各变量分别代表什么?λ=∑[Ni(Ni-1)/N(N-1)]D=1-λD=1-∑[Ni(Ni-1)/N(N-1)]当N很大时,λ=∑(Ni/N)2=∑Pi2,其中:Pi=Ni/N(3分)式中——N:为总个体中个体总数;Ni:为总体中第i个种个体总数;λ:为集中性D:为多样性测度指标(2分)14.IN提出的生物濒危类型有哪些?灭绝;野生灭绝;极危;濒危;易危;依赖保护;接近保护;略需关注;数据不足;未评估。(每答对1点给0.5分)或答:灭绝(临危);濒危;渐危;稀有;知之甚少;(答对1点给1分)15.叙述实施迁地保护的意义。(1)在动物学、生物学和社会生物学研究中作为野生个体的代用材料;(1分)(2)取得管理野生种群的经验;(1分)..word.zl-\n.-(3)作为补充野生种群的后背基因库;(1分)(4)为生境不复存在的物种提供最后生存机会;(1分)(5)为在新生境中创建新的生物群落提供种源;(0.5分)(6)迁地保护的最高目标是建立野生群落。(0.5分)16.按照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与集合种群理论,自然保护区面积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详情参见课件)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与集合种群理论认为,生态岛的面积愈大,隔离程度愈小,生境多样性就愈复杂,物种灭绝率就愈小,生态系统就处于相对更稳定的状态;反之,生态岛的面积小,隔离程度大,物种迁入率就低,物种丰富性就小,生态系统就容易处于激烈变化当中。因此,保护区的设计就应遵循下列原则:(1)面积应该大到足以满足主要保护对象的要求。(2)连片比分散的若干片要好。(3)对某些特殊生境的生物类群,最好是相互间的距离愈小愈好。(4)保护区之间最好有通道相连,以利于物种迁移。(5)为了避免“半岛效应”,保护区的形状以圆形为佳17.简述我国物种多样性的概况?中国地域辽阔,地形、气候复杂,南北跨越寒温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等气候带。生态环境多样,孕育了丰富的物种资源。我国的生物物种多样性体现了如下特点:(1)物种丰富中国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在全世界裸子植物15科850种中,中国就有10科,约250种,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多的国家。中国有脊椎动物6347种,占世界近14%。 (2)特有属、种繁多。高等植物中特有种最多,约17300种,占中国高等植物总种数的57%以上。6347种脊椎动物中,特有种667种,占10.5%。(3)区系起源古老。由于中生代末中国大部分地区已上升为陆地,第四纪冰期未遭受大陆冰川的影响,许多地区都不同程度保留了白垩纪、第三纪的古老残遗部分。如松杉类世界现存7个科中,中国有6个科。动物中大熊猫、白鳍豚、扬子鳄等都是古老孑遗物种。(4)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其野生亲缘的种质资源非常丰富。中国是水稻和大豆的原产地,品种分别达5万个和2万个。中国有药用植物11000多种,牧草4215种,原产中国的重要观赏花卉超过30属2238种。中国是世界上家养动物品种和类群最丰富的国家,共有1938个品种和类群。我国是生物多样性特丰富国家之一,从已记录的物种数目上来看:哺乳类占有种数为世界第5位;鸟类为世界第10位;两栖类为世界第6位;种子植物在世界第3位;并且新类群和新记录仍在不断发表和增加。如占生物界56.4%的昆虫估计在中国有15万种以上,而已定名的5万种左右。约占总数的1/3。四、问答题1、自然保护区设立的原则是什么?保护区内部是如何进行功能分区的?自然保护区设立的原则:(1)典型性:在不同自然地理区域中选择有代表性生物群落的地区建立保护区,以保护其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探索生物发展演化的自然规律。保护区所代表的自然地理区域的范畴对确定该保护区的类型和级别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2)稀有性:对稀有种、地方特有种或群落及其独特生境,以及汇集了一群稀有种的动植物避难所的地区,在保护区选址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优先地位。(3)脆弱性:对环境改变敏感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但它们的保护比较困难,需要特殊的管理。(4)多样性:保护区中群落的数量多寡和群落的类型取决于保护区立地条件的多样性以及植被的发生历史因素,这也是保护区选址的重要依据。(5)自然性:未受人类影响的自然生态系统。其自然性对于建立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保护区或保护区的核心区的选择具有特别的意义。(6)感染力:各个物种及生物群落和自然景观都是等价的,由于人类的感觉和偏见,不同有机体具有不同的感染力。虽然这一标准只是人类的感觉要求和偏见,但对选择风景保护区来说仍很重要。(7)潜在价值:一些地域由于各种原因遭到了破坏,如森林采伐、沼泽排水和草原火烧等。在这种情况下,如能进行适当的人工管理或减少人类干扰,通过自然的演替,原有的生态系统可以得到恢复。在此也可以发展成为保护区(8)科研潜力:根据一个地区的科研历史、科研基础和进行科研的潜在价值为标准。功能分区:核心区:是原生生态系统和物种保存最好的地段,应严格保护,严禁任何狩猎与砍伐。..word.zl-\n.-任务:保护基因和物种多样性,并可进行生态系统基本规律的研究。缓冲区:位于核心区周围,可以包括一部分原生性的生态系统类型和由演替系列所占据的受过干扰的地段。任务:一方面可防止核心区受到外界的影响和破坏,起一定的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可用于某些试验性或生产性的科学试验研究,但不应破坏其群落环境,如植被演替和合理采伐更新试验,群落多层多种经营、野生经济植物的栽培和野生经济动物的繁殖和饲养等,也可在其中划出一些地段作薪炭、采药和观光游览的基地,以适应各方面的实际需要。试验区:在缓冲区周围还要划出相当的面积作为试验区。任务:用作发展本地的特有生物资源的场地,也可作为野生动植物的就地繁育基地,还可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各种类型的人工生态系统,为本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恢复进行示范。此外,还可在当地推广试验区的成果,为当地人民谋利益。2、试述当前在保护生物学方面有哪些较活跃的研究领域。或保护生物学未来的研究和保护工作重点。1.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保护生物学热点地区的划分目前世界范围内,对生物种类、分布、进化等生物多样性基础资料了解还很不够。因此有必要在一些重点的、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的生物区系调查,以使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现状的了解更加接近真实。在此基础上确定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如世界上物种最多的地区是热带雨林、珊瑚礁、热带湖泊和赤道地区等。2.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关于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是保护生物学需要探讨的一个难点,同时也是一个保护生物学需要回答的一个关键问题。它关系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到底要保护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保护生物多样性到底对环境、对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有多大作用等一系列关键问题,还直接涉及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虽然一些学者通过一些调查、试验获得了一些假说,但还没有形成一个得到普遍承认的结论,因此尚需进行深入研究。3.种群生存力分析和小种群生存概率由于生境的异质性和个体扩散,形成了许多小种群。一个物种的命运最终能够取决于构成该物种的所有小种群的命运。随着小种群内近交系数的逐代上升,遗传杂合性逐代降低,导致种群的适合度下降,最终导致小种群的灭绝。尽管许多学者对一些物种的生存力进行了初步分析,但由于种群生存能力涉及物种本身的一些内在因素,如种群数量、种群大小、性比、生殖能力、遗传多样性水平、健康状况等,还涉及到环境状况、自然选择压力、食物条件、竞争、寄生、捕食、疾病等诸多因素的联合作用。因此,科学的确定某一物种的生存能力和小种群生存概率比较困难。但是,在濒危物种确定、保护对象确定都涉及到种群生存力问题。特别是迁地保护物种时,保存的种群大小涉及到资金的投入和保护的效果,因此确定物种的最小可生存种群是当务之急。4.珍稀濒危物种遗传多样性水平保护生物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对现存的珍稀濒危物种加以有效的保护。采取保护措施之前,有必要全面了解这些物种的分布区、生物生态学习性、种群生存能力等,但其中和重要的一项便是要详细了解现存野外种群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水平。只有在全面地了解了该物种所有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的基础上,才能制定一个科学的保护繁育方案。5.关键种的确立和功能群划分保护生物学面对的是非常复杂的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学工作者一直期望能够通过抓住主要矛盾或简化矛盾来解决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等复杂问题。因此试图寻找到生态系统内的关键种,或将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生物种划分成功能群。在这些生态系统中是否存在关键种,关键种的含义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在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中功能群应如何划定,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保护生物学的理论,指导保护生物学的实践。6.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虽然一些学者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进行了比较科学的分类,并对直接经济价值,其涵养水源、保持土壤释放O2、固定CO2等间接经济价值等进行了估算和评价,但由于生物多样性价值涉及多种直接经济价值、多样的间接经济价值、潜在价值和伦理价值等诸多方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体系。为了使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为了使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得到应有的支持和补偿,为了各级政府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问题上做出科学决策,应尽快建立科学的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体系。7.物种濒危和灭绝的机制目前有关生物多样性丧失机制中关于生境破坏、生境破碎、生境退化和污染、外来种的入侵、疾病流行等因素的作用多限于定性化水平,或以局部研究成果推断整体,缺乏更具有科学依据的深入探讨。如在生境破碎方面应对:生境破碎的动态过程,生境破碎与生境异质性,生境斑块的隔离程度,边缘效应与岛屿效应,生境斑块中种群生灭动态,生境斑块的微气候环境,以及在破碎生境中维持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等等开展深入研究。8.关键物种的保护..word.zl-\n.-当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着眼点是减缓现有物种的灭绝速率,特别是减缓那些单种科、单种属的灭绝。其次是研究防止那些生态系统中的旗舰种Flagshipspecies、关键种Keystonespecies灭绝的措施。并从物种生存的生物学机制和外部生态环境着手探讨物种灭绝的可预防性。9.恢复生态学仅靠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等措施,不可能有效的实现保护生物多样性,也不可能实现对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因此有必要对保护区以外的区域进行科学经营管理,对已经破坏和退化的生境采取恢复生态学措施加以恢复或重建。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生态系统,根据其地理位置、退化状况等因素加以详细研究,提出科学的恢复技术措施。10.生物技术在保护生物学中应用开展生物工程、生物化学和计算机专家在生物分类、描述,以及生物多样性的调查中的应用技术研究:生物技术在小种群基因多样性恢复、阻止基因的有害转变、外来物种控制、物种和群落的保存等方面的应用。11.自然保护区理论国内外现存的自然保护区多存在面积偏小、互相之间联系不紧密等诸多问题。有必要针对保护区性质、功能、保护对象等对现有的自然保护区进行评估。研究保护区的位置、大小、形状,保护区之间的网络联系,怎样减少自然保护区内的边缘效应和破碎效应,怎样建设自然保护区间的生境走廊,怎样管理和利用自然保护区等问题。12.立法与公众教育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规范全民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为,普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提高公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总结少数民族利用和保护生物资源的经验,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宣传教育等。(每小点1分)3、详细论述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人为主要原因。(1)人口的增加需要薪炭材、野生肉类、野生植物、农业用地、居住用地等,因此导致生物多样性的破坏;(2)低效率和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另一个原因;(3)发达国家居民的过度消耗和资源分配的不均衡。2.生境的破坏对生物多样性下降最大的威胁是生境丧失、保护生物多样性最关键的手段是保护生物的生境。生境破坏主要表现如:1)随着处于热带地区的国家大力发展畜牧业、农业、大量生产木材和薪炭材,热带雨林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虽然热带雨林面积只占地球表面积的7%,但拥有世界上50%的物种,因此随着热带雨林的破坏,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大量丧失,而且热带雨林仍然继续受到人类的威胁。2)位于中美洲的一些国家为了发展农业、畜牧业和种植业,砍伐了大量的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热带干旱林;3)由于污染、排水、造田、修渠道、引水、筑坝、发电等原因,使各国湿润地和水生生境遭到严重破坏;4)由于开发种植业和养殖也使东南亚的红树林遭到严重破坏;5)因为过度放牧和开垦农田等活动造成质量下降、面积减少。6)由于开发农业、过度放牧和管理不善等原因,使草地、灌丛和森林退化,造成世界上大面积的土地(900万km2)沙漠化。3.生境片段化大面积的生境被道路、农田、城镇及其他的人类活动场所分割成小块称为生境片段化。片段化的结果形成了许多陆地“岛屿”。生境岛屿与原生生境有较大区别如:片段化的生境具有面积更大的边缘;片段化后生境中心距生境边缘的距离更接近;片段化后的生境阻止了物种在生境间的流动性。主要表现为物种在片段化的生境中扩散和建立新种群的机会减少,使动物搜寻食物和栖息地的能力下降,并影响动物的求偶、交配和繁殖,最终导致加速种群数量下降和灭绝;片段化后的生境表现出明显的边际效应。表现为光照加强,白天温度升高、夜晚温度降低,湿度降低,温差加大,喜光动植物入侵占据优势,原生物种组成破坏。片段化后小生境中风力加大带来:植物直接受到损害,林内和土壤的湿度降低,火灾更加频繁、加剧、外来种的入侵、捕食者的竞争者增加,生物多样性下降。4.生境的退化和污染即使一个生境没有受到明显的破坏和片段化影响,人类的干扰还可能带来生境的退化和污染,使生境不再适合生物的生存,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下降。生境破坏的主要原因有:农药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和全球性气候变化等。其中农药污染在杀死害虫的同时杀死许多有益生物;杀死有害生物的同时造成残留、改变环境的性质和生境的适宜性;稳定的杀虫剂有富集作用、间接地杀死捕食性动物、植食性动物、家畜和人类;杀虫剂使许多动物的繁殖能力下降。水体污染的主要成因是河流和湖泊成了工业废水和居民排污的场所,常见的污染物有:杀虫剂、杀草剂、原油产品、重金属、去污剂等。水体污染的结果是直接杀死水生生物;污染物在水生生物中富集,从而杀死取食水生生物的动物;造成“营养富集培养”..word.zl-\n.-的现象。大气污染是由于煤、油燃烧,汽车尾气,工业污染等造成,大气污染的结果是形成酸雨、臭氧层破坏、低空臭氧浓度增加、有毒金属泛滥,最终导致植物、动物等直接死亡,或繁殖能力下降,改变土壤和水体的PH值等理化性质,间接杀死动植物,破坏生物多样性;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畜牧业生产、垃圾燃烧、有机燃料燃烧等生产许多CO2和CH4气体,这些气体的浓度升高产生温室效应,预计在下个世纪全球平均温度将上升2~6℃。温度升高将导致温带地区北移、热带地区降水量减少、热带地区飓风更加频繁、海平面上升等问题,使处于沿海、温带地区和热带地区的一些动植物和一些浅水生物死亡。
5.外来物种的引入、病害和资源过度开发
外来种的引入如殖民引入、园艺和农业引种以及偶然输入等,在世界各地引入了大量的动物和植物的新品种、新品系,这些新品种和新品系的引入一方面占据了原有生物的生态位,与本地植物发生竞争,成为本地原有生物的捕食者或天敌,加上新引入的种类没有有效的天敌与其竞争,造成新引进的种类大量繁衍,占据生态系统,使引入地的生物多样性水平下降。
病原微生物是另一类重要的外来有害生物。他们被带到一个新地方,当地的动物、植物对它们几乎没有抗性,于是便引起了病害流行。
疫病流行的原因还有:高频率的人类交流和接触;人类对环境的改变无意识地增加了致病生物的密度;高敏感性的寄主种群或处于不良生理条件下的寄主;高密度的寄主种群。过度开发是由于人口数量增加对资源的需求量加大,人类获取资源的工具和手段更加现代化,发达国家高生活水准带来市场需求和利益驱使,交通运输、包藏和通讯业的发展使人类从环境中收获、猎取的资源越来越多,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资源浪费。4、任举一类(种)濒危野生动植物(或受威胁的生态系统),说明其受威胁程度、致危原因及应采取的保护措施。(应包括现状、受破坏原因、受威胁现状、未来的保护工作等方面)如森林生态系统答案应为:中国共有森林15894.1万公顷,森林蓄积量112.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6.55%。中国森林类型众多,拥有各类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和热带林,以及它们的各种此生类型。在这多种类型的森林中,栖息着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据统计,中国有6347种脊椎动物,其中哺乳类581种,鸟类1244种,两栖类284种,爬行类376种,它们大部分栖息在森林中或林缘。这些动物中,许多为中国特有或主要分布在中国,如全世界有雉类276种,中国就有56种,占20%,其中19种为中国所特有。其他如大熊猫、金丝猴、白唇鹿、羚牛、毛冠鹿等动物也为中国所特有。森林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现状及其原因(1)受威胁现状中国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2公顷,为世界平均人均水平的12%;人均森林蓄积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全国濒危和受威胁的高等植物物种约4500种,濒危植物种比例为15%,高于世界平均濒危和受威胁植物的比例10%。中国约有400种野生动物处于濒危或威胁状态。(2)受威胁原因森林过伐;毁林开荒;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造林方式及人工林品种单一化;环境污染;战争;栖息地丧失和碎裂化;此外,非法猎捕野生动物、药材和经济作物的过度采集也是森林多样性受威胁的重要原因。森林在全球环境保护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极为重要的部分。50多年来,中国政府在保护和扩大森林资源,保持森林生物多样性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迄今为止,除了建立500多个森林生态系统和森林野生动、植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外,还建立了230多处包括大熊猫、东北虎在内的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基地或繁殖场,使一度濒临灭绝的大熊猫、东北虎等10余种濒危动物开始恢复种群数量,并有60多种珍稀野生动物人工繁殖成功。随着全民植树造林和多项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中国森林蓄积量已呈双增长趋势,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发挥积极作用。5、分析哪些物种是比较脆弱的物种。(1)地理分布区狭窄的物种;
(2)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种群的物种;
(3)种群规模小的物种;
(4)种群密度低的物种-即单位面积个体数目少的物种;
(5)需要较大生活空间的物种-需要的生境、取食范围和分布区都较大的物种;
(6)个体较大的物种-需要多食物、大空间又容易被猎取;
(7)种群个体增长速率低的物种-K型战略物种,需要稳定生境、繁殖晚、个体小、体积大;
(8)不能有效扩散的物种;
(9)迁移性物种-季节性迁移的物种依赖于两个或更多生境;
(10)遗传变异性很小的种类;
(11)需要特殊生态位的物种:如需要湿地、土壤动物等;
(12)以稳定的生态环境为栖息地的物种;
(13)长期或暂时群集的物种;
(14)被人类猎取或收获的种类。..word.zl-\n.-6、举出IU保护区分类体系中与生物多样性关系密切的4种保护区,并叙述其各自的特点。(1)严格自然保护区与科研保护区
特点:1)具有典型的生态系统及动植物特征(组成);2)具有国家性或国际性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科学意义;3)一般不向公众开放,不允许休养旅游;4)可进行有组织的科学考察;5)该保护区自然流程(火烧、演替、自然灾害)任其自然地进行;6)目的是进行科学研究,由国家中央机关直接管理。
(2)自然保护区或受控自然保护区
特点:1)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具有国家或世界意义的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生物钟;保护这些物种继续生存所需的特定的栖息地。2)同样要求具有较典型的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3)保护区内要有被保护对象生存需要的重部条件,以满足其生存和繁殖的需要。4)不提供休闲和游憩功能;5)可提供科学考察,允许有向导的徒步野行;6)由国家机关或非盈利性组织来管理。
(3)生物圈保护区
1)是联合国教科文“人与生物圈”规划建立的保护区;2)功能偏重教育、监测、研究和生态系统保护;3)具有典型的自然生物群落,有特殊意义地区,如自然景观十分协调,具有传统民族生产方式,改造或衰退后得以恢复的典型地区。
(4)国家公园与省立公园
特点:1)包括当地一种或几种生态系统;2)植被及动物群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且有一定的科学意义;3)基本未开发利用,如有部分开发利用应由国家采取禁止措施,使之恢复;4)经允许可以参观游憩和休闲;5)面积21000hm2(受严格保护面积)。(5)自然纪念物保护区①目的是保护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体,如地质断层,地貌结构,②可参观游憩。7、论述转基因生物存在的潜在生态风险。1.基因污染如:1998年加拿大Alberta的一种Canola油菜中发现有抗草甘磷、固杀草(草铵磷)、咪脞磷等除草剂的光谱抗除草剂的基因;2001、2002年Natural,墨西哥玉米。2.转基因植物杂草化(1)自身转化成杂草(抗性)(转基因刺激变异、增加不确定性-出现杂草);(2)破坏野生近缘种的遗传多样性;(3)使野生近缘种转化成杂草;(4)产生“超级杂草”;3.增加杀虫剂除草剂的用量;破坏环境;4.产生新病毒(不同病毒与转基因作物病毒外壳蛋白重组产生新病毒);5.对非目标本土生物的伤害美国-大斑蝶(黑斑金翅粉蝶)-马利筋-转基因玉米-花粉-44%;6.侵入新栖息地通过竞争、环境胁迫等危害生物多样性;7.造成营养循环、环境、地球生物化学过程的改变,如转基因植物与根瘤固氮系统的转变;8.初级生产力的改变(改变物种的组成和结构);9.食物链断、协同灭绝,破坏生态平衡如给蚜虫饲喂GMO马铃薯后,造成蚜虫天敌瓢虫提前死亡,生殖率降低38%。10.加速靶标生物的抗性进化;11.诱发基因转移跨越物种屏障;(德国动物学家提出):转基因技术-跨越种属界限-目的基因异常活跃-可以跨越种属逃逸12.GMO作物产量品质均下降。00年美国3州统计RR大都比传统大豆产量下降5-10%。表达新基因浪费能量。8、叙述迁地保护实施意义及存在的局限性。(一)实施意义1.在动物学、生物学和社会生物学研究中作为野生个体的代用材料2.取得管理野生种群的经验3.作为补充野生种群的后背基因库4.为生境不复存在的物种提供最后生存机会5.为在新生境中创建新的生物群落提供种源6.迁地保护的最高目标是建立野生群落(二)存在的问题1.种群规模小2.适应性差..word.zl-\n.-3.学习技能机会少4.遗传变异性低5.持续性不良6.易受灾害攻击..word.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