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50 KB
- 2022-08-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姓名:_XXXXXXXXXXX学号:XXXXXXXXXXXXXX专业班级:_XXXXXXXXXXXXXXXX指导教师:XXXXXXXXXXXXX一、翹瞬(包括选择课题的背景、选题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裂腹鱼类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及氏江中下游河水湍急的淡水水域,是典型的高原鱼类。四川裂腹鱼和昆明裂腹鱼属于毕节地区的特有经济鱼类,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多年来由于修建水利工程,人为过度捕捞,水域污染,法律监管不力等原因导致该鱼在野生环境下的资源量急剧下降,濒临灭绝。为此,贵州省毕节地区水产站出坝桥基地多年来一直对四川裂腹鱼等毕节地区的特有经济鱼类进行驯养繁殖研究,经过多年努力,于2008年昆明裂腹鱼人工繁殖成功,并在驯化养殖,亲鱼培育,人工繁殖,苗种培育等方面进行了概括总结,技术逐步走向成熟。\n2009年,四川裂腹鱼的人工驯养繁殖技术取得成功。这为今后四川裂腹鱼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水温是影响鱼类摄食和生长的一个重要环境因子。一般来说,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鱼类的最大摄食率和生长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温度高于一定临界值(最适温度)时,摄食率和生长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根据不同鱼类的最适温度来调节鱼池的相应水温,可以起到节省开支、提高生氏效率的结果。鱼类最适温度是指在生态和营养条件良好的情况下,鱼类生长最快,相对增重最大时的水温。动物在有利的温度条件下,具有最适的活动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它就不能运动或季度兴奋,温度过高或过低动物就会死亡。通常动物对温度的变化刺激是主动选择其最适的温度环境的,鱼类也是如此。我选择《四川裂腹鱼最适温度的研究》这个题目,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步对这种鱼类的最适温度进行研究,以便对四川裂腹鱼进行更好的保护、养殖,提高其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1.选题研究现状(包括目前国内外对本选题的研究情况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对鱼类的研究比较全面,鱼类最适温度的测定的研究也有很多报道。而对该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人工繁殖技术、同工酶组织特异性、骨骼系统、PH对其酶活性的影响、繁殖力、核型及遗传多样性、摄食习性与资源保护等方面。关于四川裂腹鱼最适温度的测定,询未见到专门的期刊报道。本实验对四川裂腹鱼的最适温度进行研究,将有利于对这种鱼进行更好的养殖和保护,并开发利用。%1.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1.四川裂腹仇最大致死温度的测定2.观察四川裂腹鱼在设有温度梯度的鱼缸中的哪个温度区域段的活动率最高3.四川裂腹鱼在不同温度下摄食情况的观察4.分析实验观察结果,确定四川裂腹鱼的最适温度材料装置:1•材料:四川裂腹鱼,外观无病症,活动正常。2.饵料:餾鱼成鱼配合饲料(汉业生产基地:北京密云华都工业园)3.装置:实验鱼缸,水族箱,电加热棒,制冷器,温度计,控温器,天平,过滤器,摄像头等方法步骤:\n(一)最大致死高温的测定1・最大致死高温发测定“最大致死高温”是温度评价标准屮段常用的重要指标,是计算最大周平均温度的重要参数z—。它是指适应了某一驯化温度后的鱼类群体在一周内只能有50%个体可以继续存活的温度,亦称起始致死温度。试验方法与结果随机从养殖池取体长10cm-13.2cm四川裂腹鱼,以30尾为一组,放入与自然水温相同的鱼缸中,以每24小吋1°C的升温速率,使实验水温从15°C升到25°C的水温后,恒温观察七天并按实验鱼摄食强度投饲。其间保持水质良好。试验以鱼停止启闭鱼鲤为死亡状态。根据各温度梯度和相应的死亡率,可找出50%死亡温度,既是四川裂腹鱼的最大致死高温。2•最大致死低温的测定同最大致死高温的测定和同,随机从养殖池取体长10cm-13.2cm四川裂腹鱼,以30尾为一组,放入与自然水温相同的鱼缸屮,以每24小时1°C的升温降温,使实验水温从15°C降到5°C的水温后,恒温观察七天并按实验鱼摄食强度投饲。其间保持水质良好。试验以鱼停止启闭鱼鲍为死亡状态。根据各温度和相应的死亡率可找出50%死亡温度,既是四川裂腹鱼的最大致死低温。(-)最适温度的测定实验前准备:1•水温的调试在水族箱中装水1/2・2/3,测定室温,根据室温用加热棒或制冷器将水温调到实验所需的温度。2.饲料称重本次实验所用的饵料为颗粒状,为实验过程中方便计算摄食量,实验前将饲料称重,计算每一粒饲料的平均重量。具体方法如下表:每粒饲料平均重量计算表称量次数总重量(g)总粒数平均毎粒的重量(g)总平均数(g)第一次称量2.04450.045第二次称量2.04460.044第三次称量3.88880.044\n第四次称量3.68820.045第五次称量4.871100.044本研究将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同时进行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后最终得出四川裂腹鱼的最适温度。方法一:四川裂腹鱼对适宜水温的选择1•实验箱的制作实验箱由透明度高的钢化玻璃板做成,氏宽高分别为240cX40cmX40cm。长方向用可抽出的玻璃扌当板分为3格,每格80cm长,将鱼放在实验箱内,抽出扌肖板,鱼可在整个实验箱内自由游动。2.建立温梯水环境在实验箱的右侧用电加热棒加热使水温达到本次实验所需的最高温度25°C,左侧用制冷器使左侧水温保持在本次实验所需的最低温度5°C。这样就使得试验箱内的温度从左到右形成5°C-25°C的温梯水环境。毎隔10cm用温度计测该处温度,并在试验箱的外侧用标签纸注明该处的温度。3.放入实验鱼并观察从同一温度的水域中取出实验鱼若干条,分别随机的放入试验箱的三个小格内,待其熟悉环境、情绪稳定后,缓慢抽出扌肖板,观察实验鱼的活动情况,看其在哪一温度区域出现的频率最高,即主要集中在哪个温度区域,记录结果。观察时间为24小时。注:实验时,由于需要观察实验鱼的活动以及对水温的选择,所用时间较且人的出现会惊扰到鱼,使其不能正常活动,所以,应在试验箱的上方安装一个摄像头,以便于观察实验鱼的正常活动。4.实验结果和分析制作一个表格描述实验鱼在不同温度水域的活动情况。方法二:温度对四川裂腹鱼摄食的影响本实验将在7水族箱中进行,实验共分为13°C、15°C、17°C、19°C、21°C、23°C7温度组,温度误差士0.5°C冰温日变幅度控制在1・2°C。冬天实验室水温较低,温度高于室温的实验组在实验前用电加热棒将水温升到实验组所需的温度;\n实验组温度低于室温的用制冷器将水温降到实验所需的温度。实验开始时,先调好毎个组的温度,从同一饲养池中捞出实验鱼放入实验鱼缸,每箱3尾,让其在此温度下适应l・2d后开始升温,采用每24小时升温2°C的速率,在此速率下,鱼类通过调节,可以逐步适应温度的升高,不存在升温带来的热冲击“影响”。当温度分别升高到13°C、I5°C、17°C、19°C、2I°C、23°C、25°C后,将实验鱼饥饿48h后用湿毛山包裹着称重,记录实验数据。在此温度下将实验鱼喂养30d,每天称取过量的饵料投喂,每日分1-2次投喂,30min后捞起剩余的饵料,计算每次的摄食量(摄食量二投喂量■剩余量),记录实验数据。30d后将实验温度降到室温,将实验鱼放冋饲养池。制作表格记录摄食量和温度的关系。根拯摄食量与温度的关系判断该鱼的最适摄食温度。温度对四川裂腹鱼摄食的影响实验记录表:日期:编号时间温度(°C)投喂最(粒)剩余量(粒)摄食量(粒)1234567四、研究的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1•四川裂腹鱼的生长较快、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对其进行研究保护意义重大,通过对它的最适温度的测定,可以更进一步的了解其生活习性,以便对其进行更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2.已收集并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对其有了一定了解。3.已做过许多生物学实验,基本掌握相关实验技术。客观条件:1•实验材料已经采集完毕,和关的实验设备基本齐全。2•该实验耗时多,较困难。\n五、研究进度安排研究起止时间:2011年11月——2012年5月2011年11月7日一一2011年11月20H参考资料收集、阅读,撰写开题报告2011年11月底…-2011年12月实验材料、器具等的准备、实验研究开始,2011年12-2012年4月整理试验结果,撰写论文初稿2012年42012年5月论文撰写完毕\n六.主要参考文献[1]伍律吕克强李德俊等贵州鱼类志[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2]唐丹青鱼类对适宜水温的选择实验教学与仪器1997年第12期[3]刘家寿崔奕波刘建康巍和乌鳗最适温度的研究水生生物学报2002年9月第26卷第5期[4]张晓华苏锦祥殷名称不同温度条件对巍仔鱼摄食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水产学报1999年3月第23卷第1期[5]汪锡钧吴定安几种主要淡水鱼类温度基准值的研究水产学报19946月第2期18卷[6]张晓杰代应贵四川裂腹鱼摄食习性与资源保护水生态学杂志2011年3月第32卷第2期[7]张云齐口元宁丽军谢晓晖温度对红鳍东方純幼鱼生长的影响现代渔业信息2010年12月第12期第15卷[8]孙儒泳张玉书温度对罗非鱼生长的影响生态学报1982年6月第2期第2卷[9]欧阳力剑郭学武温度对鱼类摄食及生长的影响海洋科学集刊2009年3月第49集七、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