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生物学特点 8页

  • 153.01 KB
  • 2022-08-12 发布

猪的生物学特点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三章 猪的生物学特性及行为习性第一节猪的进化家猪是由野猪驯化而来的(证据是家猪和野猪交配后可正常繁殖后代)。一、野猪与家猪的区别:体格体重体型四肢繁殖性能习性野猪强健轻(成年活重75~100千克)前躯较后躯发达(头长:体躯长=1:3)强健,善奔跑冬季发情,年产一胎,每胎产仔4—6头性情凶猛,昼伏夜出家猪壮而不强重(比野猪大一倍以上)前躯较后躯发达(头长:体躯长=1:6—9)短小,不善奔跑常年发情,年产2胎以上,每胎产仔8—15头性情温顺,行动迟钝二、野猪与家猪的相同点:1.外形结构基本相似;2.都为多胎动物;3.都是杂食动物;4.家猪仍保留野猪掘地觅食的习性;5.都有群居行为第二节猪的生物学特性在长期驯化和进化过程中,家猪形成了许多生物学特性,饲养者如果能够认识和掌握这些特性,就可加以利用,以获得较好的饲养和繁育效果,达到较大的经济效益。一、繁殖力强、世代间隔短一般而言,猪在4-5月龄即达性成熟,6-8月龄就可以初次配种,猪的妊娠期短(平均只有114天),一年内就可第一次产仔,对于经产母猪一年可产2.0-2.5胎。由于猪的性成熟早,妊娠期和哺乳期均较短,因而猪的世代间隔(子代出生时亲代的平均年龄)也短。平均为1-1.5年,是牛和马的1/3,羊的1/2,仅次予家禽。猪是常年发情的多胎高产动物,平均窝产仔10头左右,比其它家畜要多。但就目前而言,猪的实际繁殖效率并不算高,母猪卵巢中有卵原细胞11万个,但它一生在繁殖利用年限内只排卵400个左右;猪在每一个发情周期内可排卵20-25个,而最终的产仔数只有8-15头。公猪一次射精可排出200-800亿个精子,可见猪的繁殖潜力很大。试验证明通过外激素处理,可使母猪每个发情期排卵30-40个,个别可达80个,产仔数可明显提高,这说明,通过采取适当繁殖措施改善营养和饲养管理条件,进一步提高猪的繁殖率是可能的。二、食性广,饲料转化率高猪是杂食动物,可食饲料的种类和范围很广,能广泛地利用各种动、植物和矿物质饲料,且采食量大、利用率高,甚至对各种农副产品,鸡粪、潲水等都能利用。\n猪对饲料的消化率高,对精料中有机物的消化率一般都在70%以上,也能较好地消化青粗饲料,对青草和优质干草的有机物消化率分别为64.6%和51.2%。但是,猪对饲料中粗纤维的消化力较弱,因为单胃动物既缺乏反刍家畜的瘤胃,也没有像马、驴那样发达的盲肠,对饲料中粗纤维的消化几乎全部靠大肠内少量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因此对粗饲料的消化利用能力差。所以在配合猪饲料时,应注意饲料的全价性和易消化性,注意控制粗纤维的比例。三、生长期短、周转快在肉用家畜中,猪和马、牛、羊相比,无论是胚胎生长期还是出生后的生长期都是最短的。看到书40页的表3-1,这个表将不同家畜的生长强度做了一个比较畜 别猪牛羊马胚胎期(天)114280150340生后生长期(月)3648-6024-5660猪由于胚胎期较短、每胎的产仔数又多,初生时的体重小(平均1-1.5kg,低于成年体重的1%),各系统的器官发育不充分,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差,因此,对初生仔猪需精心护理。仔猪出生后为补偿胚胎期发育的不足,生长强度很大,生后2个月内生长发育特别快,1月龄体重(7kg)可达初生重5-6倍,2月龄体重(20kg)为初生重的12-15倍,断奶后直到8月龄以前,猪的生长仍很迅速。以后生长逐渐缓慢,到成年时体重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猪的这种生长期短、发育快,周转快的特点,对养猪生产者降低养猪成本,提高效益十分有意义。随着猪体重的增加,体组织的变化也具有明显的规律性:1-2月龄的(保育猪阶段)骨骼生长较快,3-4月龄的(生长猪阶段)肌肉生长加快,5-6月龄的(育肥猪阶段)脂肪沉积加快。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可以在猪的生长发育前期进行充分饲养,后期再适当限饲,这样就能提高猪的胴体瘦肉率,减少不必要的饲料消耗。四、适应性强、分布广猪的适应能力很强,是世界上分布广,数量最多的家畜之一。除因宗教和习俗原因而禁止养猪的地区外,凡是有人类生存的地方都有猪的饲养。猪的适应性强,表现在对恶劣气候的适应,对饲料多样性的适应,对不同饲养方式(自由采食和限饲、圈养和放养)的适应,这是它们饲养范围广泛的重要原因。五、感觉器官的特点1、猪的听觉器官发达猪的耳形大,外耳腔深而广,如同扩音器的喇叭搜索音响范围大,即使很微弱的响声都能察觉到,尽管猪耳相对很少活动,但头部转动灵活,可以迅速判别声源方向,能辨别声音的强度、节律、音调。尤其对有关吃喝的声音较敏感,当它听到喂猪的铁桶声响时立即起而望食,发出饥饿的叫声。猪群体间常常利用声音来相互传递信息,也容易对声音刺激物的调教养成习惯,因此可以通过声音或口令的训练对建立起良好的行为习惯。猪对危险信息特别警觉,一旦有意外响动,即使\n在睡觉,也会立即站立起来,保持警惕。因此,为了使猪群保持安静、好好休息,我们应该尽量不去打扰他们,以免影响它的生长和发育。(避免打扰)2、猪的嗅觉非常灵敏猪的嗅觉之所以灵敏,是由于猪鼻发达,嗅粘膜的绒毛面积大,分布在这里的嗅神经非常密集,对任何气味都能嗅到和辨别。猪对气味的识别能力比狗高1倍,比人高7-8倍。猪与猪之间,基本上是靠嗅觉来保持互相联系的。母猪能够依靠嗅觉识别自己的仔猪,对外来的仔猪加以驱赶;猪还能依靠嗅觉找到自己的圈舍、区分排便和睡卧处等。仔猪在初生后几小时便能鉴别气味,靠嗅觉寻找奶头,3天后就能固定奶头吃奶,以后一般都不会弄错。因此,仔猪的寄养(不同物种间的代乳现象),应在3天内进行才会比较顺利。嗅觉在公母猪的性联系中也有很大作用,发情母猪闻到公猪的气味之后,即使公猪不在场,也会出现“静立反射”,等待着公猪来爬跨。人工授精时,我们也可以利用猪嗅觉灵敏的特点,将发情母猪的尿浇在假台畜(采精)上,让公猪将假台畜识别为母猪,从而刺激公猪爬胯。3、味觉中等在味觉成份中,猪首先分辨出甜味和苦味,还能区分酸味和不同咸度的含盐饲料。4、猪的视力很差猪的视距短、视野范围小,辨色能力差,不靠近物体就看不见东西,几乎不能用眼睛精确的辨别物体的大小形状和光线强弱。所以,人们常利用猪嗅觉灵敏和视觉差的特点,用假台畜进行采精。5、猪的触觉装置遍布全身,对痛觉敏感猪的触觉全身都有,尤其鼻端部位更发达,在觅食和相互往来中常常以吻相互接触来感觉信息。猪对痛觉较为敏感,且容易形成条件反射,例如,利用电围栏放牧,猪受1-2次轻微的电击后就再也不敢触围栏了。人若对猪过分粗暴,甚至棒打脚踢,猪就会躲避甚至伤害人,而且猪对这种痛觉的记忆长久而深刻,可以说,猪是一种很会记仇的动物。举防疫和抽血的例子。(实例:避免粗暴)第二节猪的行为习性猪和其它动物一样,在行为上的反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近几十年来,通过对猪行为的观察与研究表明,猪的行为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一、采食猪除睡眠外,大部分的时间都会用来觅食,猪生来就具有拱土觅食的本能。但是拱土不仅对猪舍建筑具有破坏性,而且也容易从土壤中感染寄生虫和疾病,但如果喂给平衡的日粮,补充足够的矿物质,就会较少拱土现象的发生。猪的采食行为有以下特点:1.采食具有选择性。特别喜爱吃甜食(如哺乳仔猪喜爱甜食,故用低浓度的糖精溶液可以增加食欲,改变适口性,但高浓度糖精则不喜欢吃),对鱼粉、酵母、小麦粉和大豆等也较偏爱。颗粒料和粉料相比,猪爱吃颗粒料,干湿料相比,猪爱吃湿料。2.采食频率:猪在白天的采食次数(6-8)比夜间(1-3)多,每次采食时间持续10-20分钟。猪的采食量和采食频率随着体重增长而增多。3.采食具有竞争性:群饲时比单饲时吃得多而快,故群饲增重也教快。\n二、饮水自由采食的猪采食与饮水交替进行,吃干料的猪每次采食后需立即饮水。猪的饮水量是相当大的,主要取决于采食量、环境温度和生理状态。1.采食量:采食量增大,饮水量增多,水:料=3:1,吃干料的饮水量高于湿料。2.环境温度:温度越高,饮水量增多。因为,猪主要靠水分蒸发散发体内热量,在炎热的夏季,猪的饮水高峰在午后。3.生理状态:母猪在哺乳期的饮水量超过其它时期。因为,母猪会通过分泌乳汁排出大量水分。三、排泄行为猪不去吃睡的地方排泄,这是祖先遗传下来的本性,因为野猪为避免敌兽发现不在窝边拉粪尿。一般认为猪在习惯上是最脏的,但实际上,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猪是家畜中最爱清洁的动物。猪通常会在清洁干燥处躺卧休息,在墙角潮湿有粪尿处排泄,从而避免躺卧和采食区域被粪尿污染。因此,当我们第一次将猪圈养在水泥地面的猪舍中时,在水泥地面的一角用水浇上几天,使这个角落变潮湿,就能够诱使猪群在这个地方排泄大部分的粪便。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如果(避免)饲养密度过高,猪的排泄习性可能会受到干扰,排泄行为会变得混乱。当猪群大部分出现排泄混乱时,就说明饲养密度太高了,应该适当的降低。四、活动和睡眠猪的1.活动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猪的活动大部分在白天,睡眠大部分在夜晚,休息高峰在半夜,清晨8时左右休息最少。(温度:)温暖季节和夏天,睡眠时间缩短,夜间也活动和采食;遇上阴冷的天气,睡眠时间变长。2.猪会把清洁干燥选为睡眠地点,不喜欢将潮湿漏粪地面作为躺卧处(据丹麦调查表明养在全部是漏粪地面的猪咬尾的频率高)。3.睡眠时间因生长阶段不同而有差别,出生后3天内的仔猪除吸乳和排泄外,几乎全是酣睡不动。随日龄增长和体质的增强活动量逐渐增多,睡眠相应减少,但至40日龄大量采食补料后,睡卧时间又有增加,饱食后一般会安静的睡眠。仔猪昼夜休息时间平均为60-70%,种猪为70%,肥猪为75-85%,母猪为80-85%,妊娠母猪休息时间占95%。在饲养管理中,应尽可能少地干扰猪正常休息与休眠,这样才有利于猪的增重。五、热调节行为出生前胎儿处于恒温环境,出生后环境骤然变化,且小猪皮薄、毛稀、皮下脂肪少、单位体重散热面积大,故小猪最怕冷,所以保温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新生仔猪临界温度为34.5—35度,以后逐渐降低,一周龄以25-30度为益,一月龄为22度。大猪汗腺退化,皮下脂肪厚,阻止体内热量的散发,所以大猪怕热,以10-20度为宜。年龄较大的猪,若处于30-32度之间,肛温开始升高,采食量下降,增重减慢,饲料利用率降低。达40度时,中暑死亡。在高温时,猪喜欢在泥水中,甚至在自己的粪尿中打滚或把身体挤在饮水槽内,或躺在阴凉的地面上,四肢张开,同时出现喘气。如果猪出现了这些行为,就表明温度太高,应该给猪舍降温了。对于冷应激,猪也有应对的措施。当遇到寒冷的温度时,猪会挤作一团,从而\n减少热量散发,这是一种相互取暖御寒的群体行为。另外,猪改变姿势也能减少热量的损失,如外界温度低于10℃时,猪的躺卧姿势由舒展状态变为蜷缩的御寒状态;站立时,表现为夹尾、屈背、四肢紧张。当我们发现猪表现出上述行为,那就表明温度太低了,应该给猪舍保暖升温了。温度对繁殖力也有影响。低温环境一般认为对繁殖力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少,但高温会降低猪繁殖率。研究结果认为,温度超过30℃时母猪受胎率下降,不发情比例增加,公猪精子活力降低,精子数减少,配种受胎率下降,胚胎存活数减少。六、争斗行为争斗行为包括防御、进攻、躲避和守势的活动,争斗的形式是咬对方的头部和尾部。争斗行为常发生在相互陌生的两头猪或两群猪之间,它的作用是确立群居位次,为争夺饲料和地盘做准备,在建立位次后猪才开始按正常的秩序生活。若环境发生变化,争斗可能再次发生,位次关系也可能发生变化。猪的争斗行为从刚出生时就开始了,仔猪一出生,就立刻表现出企图占据母猪最好乳房位置的竞争习性。猪的斗争性与与睾酮的分泌有关,因此公猪比母猪好斗,不去势的公猪比去势的好斗。若将两头陌生、性成熟的公猪第一次放在一起时,彼此会发生猛烈争斗,直至一方表示屈服为止。所以,对成年猪群的管理应该注意避免争斗的发生,以免影响生产性能,甚至导致死亡。一般1.不要轻易合群并圈,2.组群时群内个体体重差异不宜太大,更不宜将不同品种的猪混养,以免抢食和采食不均造成生长发育的不整齐。3.合群并圈时,使用镇静剂和能掩盖气味的气雾剂喷洒,就能够减少猪群的争斗,降低经济上的损失。七、群居行为猪是群居动物。仔猪与母猪、同窝仔猪分开后不到几分钟,就会极度紧张和不断大声嘶叫,直到回到母猪和同伴身边为止。即使他们散开时,彼此距离不会太远,而且一旦受惊吓,会立即聚集在一起,或成群逃走。在饲养密度太大的情况下,群居位次难以建立,相互打斗过于频繁,从而影响休息和采食。因此,我们在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饲养密度,猪群的大小一般控制在20头为宜。我们通过以上猪行为类型学习,可以在生产中加以运用和训练,使猪更能适应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对提高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有一定意义。八、性行为1.母猪发情时卧立不安,食欲减退,(相互)爬跨别的母猪或被别的母猪爬跨,排尿频繁,阴户红肿,粘膜充血、湿润并有沾液流出。发情母猪主动接近公猪,嗅闻公猪的头、肛门和阴茎包皮,并表现出静立不动的交配姿势“静立反射”,让公猪爬跨。2.公猪发情时会追逐,嗅闻,向上拱母猪;口吐白沫,皱缩鼻孔,抬高并翻卷上唇,时时发出连续的、柔和而有节奏的喉音,还出现有节奏地排尿。九、母性行为猪的母性行为主要指母猪做窝、分娩、哺乳和抚子等一系列行为。1.做窝:猪在分娩前3-4天,嗜睡和衔草做窝的行为增加,阴户松弛、乳腺明显增大。2.分娩:母猪分娩多在夜间,一般是侧卧着分娩,分娩时时起时卧。\n3.哺乳:母猪用叫声召唤仔猪吃奶。哺乳时多采用侧卧式,尽可能地暴露全部乳头,让仔猪吮吸。4.抚子:带仔期间,母猪非常注意保护仔猪,在行走、起卧时十分谨慎。当母猪躺卧时,会用嘴将仔猪拱出卧区,以防止压死仔猪,只要听到仔猪的叫声,马上会站起,防压动作再做一次,直到不压住仔猪为止。十、异常行为——猪的异常行为与人类的饲养管理方式有关。例如,长期圈禁的母猪将持久而顽固地咬嚼自动饮水器、圈栏等物体。另外,在非常拥挤或地面全是粪尿的情况下养猪,猪有咬尾的恶癖,猪的异常行为一旦形成,就难以消除,因此避免异常行为的关键在于防范,重点在于采用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方式。练习题:怎样根据猪的生物学特点来指导养猪生产?一、繁殖力强、世代间隔短:可以采取适当繁殖措施(如超数排卵技术)、改善营养和饲养管理条件,进一步提高猪的繁殖力,缩短选育进程。二、食性广,饲料转化率高:能广泛地利用各种动、植物饲料和矿物质饲料。但是,猪对粗纤维的消化力弱,所以在配合猪饲料时,应注意饲料的全价性和易消化性,注意控制粗纤维的比例。三、生长期短、周转快:猪先天发育不良,后天发育迅速。因此,对初生仔猪需要精心护理。3-4月龄的生长猪肌肉生长加快,我们可以在这个时期进行充分饲养,而5-6月龄的育肥猪脂肪沉积加快,我们可以在这个时期适当限饲,这样就能提高猪的胴体瘦肉率,减少不必要的饲料消耗。四、适应性强、分布广:猪的适应性强,表现首先在对恶劣气候的适应,对饲料多样性的适应,对不同饲养方式(自由采食和限饲、圈养和放养)的适应,这是它们饲养范围广泛的重要原因。第二,猪的抗病性较强,但发病后难以治愈,因此必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第三,猪的抗逆性较强,但对于极端恶劣的环境会产生各种不良应激,因此应该重视改善猪的生长环境。五、感觉器官的特点:1、猪的听觉发达:对声音刺激物的调教养成习惯,因此可以通过声音或口令的训练对建立起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噪音,以免影响它们的生长和发育。2、猪的嗅觉灵敏:仔猪在初生3天后就能依靠嗅觉固定奶头吃奶,因此,仔猪的寄养在3天内进行比较顺利。人工授精时,我们也可以利用猪嗅觉灵敏的特点,将发情母猪的尿浇在假台畜(采精)上,让公猪将假台畜识别为母猪,从而刺激公猪爬胯。3、味觉中等:猪特别喜爱吃甜食,所以用低浓度的糖精溶液可以增加食欲,改变适口性。4、猪的视力很差:用假台畜进行人工采精。5、猪对痛觉敏感:饲养员应采取正确的亲和友善的行为,不要对猪过于粗暴。\n第四节猪的一般饲养管理原则一、正确的划分猪群类别猪场为了更好的实行分栏分群饲,须将不同年龄、体重、性别和用途的猪划分为不同的猪群。猪群类别的划分方法和名称,大致如下:1.哺乳仔猪:指出生后至断奶(生后28~42日龄)前的仔猪。2.断奶仔猪(保育猪):指断奶至25kg或70日龄的仔猪。3.育成猪:指25kg或70日龄仔猪至4月龄留作种用的幼猪。4.后备公猪:指5月龄至初配(8~10月龄)前留作种用的公猪。5.后备母猪:指5月龄至初配(8~10月龄)前留作种用的母猪。6.检定公猪:从12月龄左右初配至与配母猪所产生仔猪断奶阶段的公猪(1~1.5岁)。须根据仔猪成绩,鉴定其是否留作种用。7.检定母猪:从初配开始至第一胎仔猪断奶的母猪(1~1.5岁)。根据其繁殖性能,鉴定其是否留作种用。8.基础公猪:指1.5岁(16月龄)以上经鉴定合格的种用公猪。9.基础母猪:指1.5岁(16月龄)以上经一胎产仔鉴定合格的种用母猪。阶段:空怀母猪(仔猪断奶后至再次妊娠前),妊娠母猪(从卵子受精开始至分娩前);哺乳母猪(从分娩开始至仔猪断奶前)。核心母猪(优良母猪):指从基础母猪群中选出的、具有较高育种价值的优秀的母猪(2~5岁)。10.育肥猪(肉猪):专门用来生产猪肉的猪群。根据其生长阶段,又可分为生长猪和育肥猪。①生长猪:指3-4月龄(25~60kg)的猪。②育肥猪:指5-6月龄(60~100kg以上)的猪。二、科学的配合饲粮1.饲养标准:猪在一定的生理生产阶段,为达到某一生产水平和效率,每天供给每头猪的各种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或每千克饲粮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或百分比。2.饲粮配合:按照猪的饲养标准,选用几种当地生产较多价格便宜的饲料配成混合饲料,使其营养成分符合饲养标准的要求,这一过程叫做饲粮配合。饲养标准作为配料的参考显得尤为重要,它是营养学家对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的总结,为人们合理的设计饲料提供了依据。饲养标准中的营养指标主要有能量(代谢能、消化能、净能)、蛋白质(粗蛋白质、可消化粗蛋白质)、蛋白能量比、粗脂肪、粗纤维、钙、磷(有效磷、总磷)、各种氨基酸,各种微量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等,这些营养指标的不足和过量对动物生产性能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必须精选饲料,科学搭配,才能提高猪的生产性能,降低生产成本。三、合理的加工饲料1.粉碎:粉碎的目的在于降低饲料粒度,猪饲料的粉碎粒度一般要求为1.0-2.0mm,过粗会降低饲料转化率和猪的生产性能,过细会使猪患胃溃疡和呼吸道疾病的可能性增加。2.混合:混合的目的在于生产出营养均匀的混合饲料。一般来说,(变异系数:)配合饲料的变异系数要求在10%以下,预混料的变异系数要求在5%以下。四、正确的调制饲料\n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