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学复习(整理) 5页

  • 63.50 KB
  • 2022-08-12 发布

保护生物学复习(整理)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迁地保护:在人类控制的人为条件下维持种群个体。生物多样性: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的生物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公约)。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之间的多样性和变异性(美国技术评估局,1987)景观:由一组以相似方式重复出现的、有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的陆地区域灭绝:当一个物种不再有活着的个体存在于这个世界时,即被认为灭绝了。生境片断化:一个面积大而连续的生境缩小并分割为两个或更多小块的过程。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的微量气体。它们对太阳是透明的,允许阳光通过大气并使地球温度升高。这些气体和水汽(以云的形式存在)吸收地球以热方式释放的能量,并减慢地球上热量释放的速度并把它们反射到空间。胎生苗:红树植物的种子成熟后在母树上萌发。幼苗成熟后,由于重力作用使幼苗离开母树下落,插入泥土中。遗传瓶颈:由于环境或统计事故使一个种群中大部分个体死亡而剩下几个个体,导致该种群数量偶然地明显下降的现象。生物入侵:当外来种进入一个新的地区并能存活、繁殖,形成野化种群,其种群的进一步扩散已经或即将造成明显的生态和经济后果,这一事件称生物入侵。遗传漂变:在小种群里,等位基因的频率从一个世代到下一个世代仅仅由于机率也会发生变化。在小种群中当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很低时,那么它在各世代中丧失的可能性非常大。遗传多样性:广义: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通常谈及生态系统多样性或物种多样性时也就包含了各自的遗传多样性。狭义:主要指种内不同群体间(两个隔离地理种群间)及单个群体(种群)内个体间的遗传变异总和,即基因多样性。物种:是生物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一个基本单位,以种群的方式存在,占有一定的生境,同一物种个体的形态基本一致,如有差别,其差异在遗传上是连续的,个体之间可以杂交并产生能育的后代,它们享有一个共同的基因库,与其他物种之间由生殖隔离分隔开。PVA:(中国特有动植物的保护生物学与种群生存力分析)是统计分析的一种延伸,着重确定物种是否能在某环境里可持续生存的能力。集合种群:指生活的栖息地已破裂、呈斑块状分布的种群。这一种群可由局部斑块中种群的不断绝灭和再迁入而达到平衡并长期地生存。膝状根:底下榄根在延伸过程中,间隔性地弯曲突出地表的部分像人的膝盖。种群编目:对现有的种群数量进行清点计数。在连续的时间间隔重复清查可确定种群数量是否稳定,是增加还是减少,并能发现物种分布区的变化。自然保护区的职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地,开展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进行宣传教育的自然博物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典范。生态恢复:有意识地改变某一地点,建立一个界定的、本地的、历史上曾有过的生态系统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目标是仿制一个特别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多样性和动力学。入侵种的主要特点:传播能力强(关键)(如美国白蛾,薇甘菊,紫茎泽兰,凤眼莲,水盾草);对环境的适应性强(谷斑皮蠹);生命力强(如马铃薯金线虫)“非典”冠状病毒。生殖隔离机制1.阻止杂交和杂种合子形成的交配前及合子前隔离机制:1)生境隔离—分布于同一地理区域的群体因生境要求的不同而使潜在的配偶不能相遇因而不能彼此交配。2)时间隔离(季节隔离)—群体的交配或开花时间不一致。3)行为隔离—由于求偶行为类型不同,致使潜在配偶相遇而不能交配。(心理隔离、有性隔离)2.阻止受精和合子形成的交配后及合子前的隔离机制:\n1)结构隔离—由于动物形态结构的不同而使交配受阻;或因植物花器结构的不同而使花粉传递受限制。(机械隔离)2)配子不亲和性:a.在体外受精不相互吸引。b.在体外受精时配子在异种的雌性生殖道或柱头内很弱或无生活力。3.降低杂种合子育性或生活力的交配后及合子后隔离机制:1)杂种无生活力或过分衰弱2)杂种不育a.发育不育—由于性腺发育不正常或减数分裂不正常而致F1杂种不育。b.分离不育—由于染色体分离不正常,配子含有不正常的、不均衡的染色体组合或染色体阶段组合,因而,F1杂种不育。3)杂种衰弱:F1杂种正常有生活力而且可育,但F2或回交杂种的育性或生活力降低。集合种群的类型1.大陆和岛屿型:这种类型的集合种群中有一个种群很大或者它的栖息地特别好,在没有很大的外界干扰情况下,可以单独地长期生存,为大陆种群。另有一些局部种群比较小,称岛屿种群,它们不断地灭绝,再由大陆种群的迁入个体重建种群。局部种群的灭绝率和迁入率与种群的大小、和“大陆”的距离以及物种的迁移能力有关。这种集合种群的生存力主要取决于大陆种群。2.斑块型:由一系列栖息在斑块状栖息地内的局部种群所组成。扩散能力很强的动物通常可以在斑块间迁移。如许多地区的森林受人为影响形成斑块状分布,生活在斑块中的某些鸟类个体形成局部种群,进而组成斑块集合种群。3.卫星型:由位于分布区中央的一个大种群和周围的多个不同种群所组成。4.完全隔绝型(非平衡型):物种的各局部种群之间完全隔绝,或虽有联系但极少。远交衰退:当两个独立物种的个体交配时,由于从不同亲代遗传而来的染色体和酶系统缺乏亲合性,其子代常常衰退或不育。同亚种之间的交配,甚至是同种植物的趋异基因型之间或同种种群之间的交配也能产生远交衰退。在自然界中,过多的远交并不常见,因为个体在行为、形态和生理上具有维持只有种内才能交配的机制。有亲缘关系的物种也可能生活在不同的地理区和不同类型的栖息地上。在驯养条件下,由于没有合适的配体存在,不同的物种可能会有意或无意地结合。远交衰退在植物中可能尤为重要,因为植物的交配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花粉的随机飘散决定的。恢复生态系统的主要方法:1.不行动。因为重建花费太大,或以前的重建努力已失败,或因实践已表明该生态系统能自己恢复。2.恢复。恢复到该地原来的种类组成和结构。需采取重新引入的行动计划,特别是栽植和播种原有种类。3.重建。复原一部分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一部分原有种类。如用植树造林更新已退化的森林。4.替换。用另一种有生产力的生态系统替换退化的生态系统。如将退化的森林替换为草原。种群监测方法:1、种群编目:指对现有的种群数量进行清点计数。在连续的时间间隔重复清查可确定种群数量是否稳定,是增加还是减少,并能发现物种分布区的变化。2、种群抽样调查:使用重复抽样估计一个群落或一定区域内某一个物种的种群密度。它适用于种群数量很大或其分布很广的物种调查。步骤:将某一地区划分为若干个样地单元;在每一个样地单元里计算个体数量;根据每个单元所计算的个体数量来估计实际种群数量。3、统计研究:依据已知种群中的个体来确定其出生率、生殖率和存活率。这种研究应涉及物种的不同年龄、不同大小的个体。统计研究能提供一个种群年龄结构的资料、种群的生殖特征,还可帮助人们确定环境承载量。4、种群生存力分析(专节)地球高峰会议:\n人类在全球合作进行对环境的明智管理方面,仍然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这一进程最新的标志之一,就是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为期12天的地球高峰会议,即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如何理解生物学物种物种是在自然界中占据特殊生态位的种群的一个生殖集群(生殖隔离)。可从3个方面理解:1、把物种想象为种群(或者种群团)而不是模式,即从本质论到种群思想的转变;2、不用差异程度,而是通过独特性即生殖中断定义物种;3、用与其他共存物种的关系定义物种,这种关系既表现在行为上(与其他共存物种不能杂交),也表现在生态学上(非致命竞争)。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一、直接经济价值是指人们直接收获或使用的那些产品所具有的价值,包括消耗性使用价值和生产性使用价值。就地消费的物品体现着消耗性使用价值,进入市场的产品体现着生产性使用价值。1、消耗性使用价值:指那些在当地消费、不出现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物品所体现的价值,包括烧柴、猎物、建房材料、水果、蔬菜、医药等。2、生产性使用价值:指那些从野外收获并在国内外市场上出售的产品所体现的价值。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在市场上出售的产品种类繁多,主要有烧柴、建材、水产品、药品、水果、蔬菜、肉类、皮张、纤维、藤条、蜂产品、染料、香料、饲料、树脂和树胶等。二、间接经济价值是指不需要收获产品、不消耗资源就能体现的经济价值。1、水土保持价值2、气候调节价值3、废物处理价值4、种间关系价值(有机物生产价值)5、休闲和生态旅游价值6、教育和科学价值7、环境监测者价值8、备择价值9、存在价值一、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1、消耗性使用价值(薪炭、饲料、野味等)2、生产使用价值(食品、药物、木材等)3、娱乐与生态旅游(狩猎、钓鱼、观鸟)4、环境监测(指示生物及群落)5、选择价值(潜在的)6、教育和科学活动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价值1、生态系统生产力2、生命支持系统3、涵养水源4、保护土壤5、调节气候6、对污染物质的吸收和分解7、物种关系三、生物多样性的伦理价值1、每一物种都有生存的权力,所有物种均相互依存2、人类必须和其他物种一样生活在同一个生态范畴之内3、人们必须对他们的行为负责任4、资源不应浪费5、尊重人类生活和人类多样性与尊重生物多样性相一致6、自然具有超越经济价值的精神和美学价值7、生物多样性对确定生命的起源是必要的四、生物多样性的选择价值。潜在价值,持有价值。五、生物多样性的生存价值。“魅力动物”。物种灭绝机制(一)外部机制:1.生物学机制:1)种间竞争2)猎物动态的关系*3)病菌及病害的流行2.物理学机制:1)缓慢的地质变化2)气候变迁3)灾变事件:海退现象中的生物区系危机;火山爆发和造山运动所引发的生物大灭绝;来自外星系的灾变事件4)人类活动对生物区系的巨大冲击:首先表现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巨大改变;人类的间接影响也是巨大的(二)内部机制:1.灭绝和进化创新2.物种灭绝与类群的系统发育年龄3.形态单一的类群容易灭绝4.特有类群尤其是特有属容易灭绝5.热带分布类群容易灭绝新种群建立的方法1.重新引进计划(reintroductionprogram):释放笼养动物或从野外采集的动物到它们已较长期未被发现的历史分布区。主要目的是在原先的环境创建一个新种群。\n2.增大计划(augmentationprogram)*:将动物释放到现存种群中以增加其规模和基因库。这些动物可以是在其他地方捕捉到的,或笼中饲养的。3.引入计划(introductionprogram)*:将动物迁移到它们历史分布区以外的地方。该方法适用于当已知一个种分布区内的环境已不适于该种长期存活时(原先引起衰退的因子仍然存在)。需确信这个种不会危害新生态系统或损害当地任何濒危种的种群,必须是在笼养时未检查出任何能传播和毁灭野生动物的疾病。可持续发展遵循哪些原则1、可持续性原则,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上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2、公平性原则。公平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公平性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当代人的公平,二是代际间的公平。3、共同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发展目标的共同性,二是行动的共同性。4、时序性原则。时序性原则强调的是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性。5、发展原则。人类的需求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即基本需求子系统、环境需求子系统和发展需求子系统。4、质量原则。可持续发展更强调经济发展的质,而上是经济发展的量。面对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成为人类共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成为举世瞩目的热点,可持续发展是一条理想之路,全人类的共同行动,只有艰苦卓绝的努力才能实现。红树林的直接用途:1、红树林是沿海人民的“保护神”2、红树林是海洋鱼、虾、蟹、贝、螺的家园3、红树林是鸟类的乐园,中日、中澳国际候鸟的通道4、红树木是天然的污染处理系统5、红树林具有巨大的潜在海洋经济价值6、红树林是海上旅游的后备资源保护生物学的特征:保护生物学是一门决策科学。保护生物学是一门危机学科。保护生物学是一门处理统计现象的科学。保护生物学是一门价值取向、使命取向的科学。中国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文件有《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个基本功能。能量主要来自太阳,物质由地球供应,信息包括营养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灭绝旋涡:种群变得越小,越容易受统计变化、环境变化和遗传因子的影响,这些因素又使种群数量更加减少并驱使种群走向灭绝。小种群衰退直至灭绝的这种趋势已被拟为一种旋涡效应。红树林组成:红树林由红树植物和半红树植物组成。红树植物:只能在潮水经常性淹没的潮间带生长和繁殖后代的植物,并生有气根、支柱根和海水传播繁殖体等适合潮间带生活的专一性适应形态特征,它们是红树林的真正主人。半红树植物:在陆地和潮间带均可生长和繁殖后代,一般生长在只有大潮时才偶而浸到的陆缘地带,无适应潮间带生活的专一性形态特征,具有两栖性,半红树植物是红树林的“入侵者”,可在海滩上成为优势种,是两栖木本植物”。生物学家已研究出一些新的技术来提高珍稀种类的低繁殖率如交叉抚养、人工孵卵、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其它方法:单性别培育物种、种间杂交、诱发冬眠和滞育技术、遗传检测技术、亲缘谱系技术和克隆技术。还可通过建立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和繁育中心来增加目标物种的人工种群《生物多样性公约》是1992年6月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的保护生物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A.预报灭绝、解释导致灭绝的原因和防止灭绝发生;根据过去灭绝的模式推测其原因,并找出与未来灭绝的关系。B.从遗传、种群统计、环境和时空关系的复杂作用,研究濒危物种的进化潜能,综合、系统地探讨种群灭绝的可能性。C.利用现有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理论,澄清和解释一些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的理论为促进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nD.研究土地合理使用的策略和措施,为生境的恢复提供依据。E.研究濒危物种的驯养、圈养及回放自然、人工栽培等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手段及措施,实现对濒危物种的保护。F.应用生物技术预测生物多样性未来;限制外来物种;以及增加物种杂合率。试述外来种的控制方法有哪些?解释大灭绝事件。控制方法:1、法规防治:控制外来种传播危害的最直接手段就是阻止其传入,即检疫。2、扑灭:有害外来种传入新区后,为彻底消灭这一外来种时所采取的行动,是一种紧急措施。3、传统生物防治: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其突出特点是:对环境安全,经济合算,效果持久。4、综合治理: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带来3R问题,造成严重的恶果。过量地滥用农药破坏生物安全,污染生态系统,危及人类健康。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是当前国际上普遍公认并广泛采用的有害生物治理策略。5、我国控制外来种案例:用红胸叶虫釉小蜂控制椰子红胸叶虫大灭绝事件:自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以来,地球上的生命演化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出现了5次影响遍及全球的大灭绝事件。第一次在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约85%的物种灭绝。第二次在距今约3.65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历经两个高峰,海洋生物遭到重创。第三次在距今约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估计地球上有96%的物种灭绝。第四次在距今1.95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估计有76%的物种灭绝。第五次在距今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约75%~80%的物种灭绝。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及建立的意义是什么?*IUCN把自然保护区统一划分为8个类型(其中前5个是真正的保护区,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1.严格的自然保护区与公共莽原区2.国家公园3.国家历史遗迹和文物地4.有管理的野生动物禁猎区和自然保护区5.陆地和海洋景观保护地6.资源保护区7.自然生物区和人类学保护区8.多用途管理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意义:1.维持生态平衡2.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3.物种基因库4.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试比较小进化与大进化的特征小进化:研究种和种以下的进化的为小进化。大进化:研究种及种以上分类单元进化的为大进化。两者在物种这个层次上相衔接,都研究物种的形成演化。生物学家研究的进化主要是小进化,古生物学家主要以化石为对象研究的是大进化。小进化的研究内容包括个体与群体的遗传突变、自然选择、随机漂变等。大进化则研究物种及其以上分类单元的起源、进化的因素、进化的型式、进化速度以及灭绝的规律与原因等。容易灭绝的物种有什么特征?1、地理分布区狭窄的物种2、只有一个和少数几个种群的物种3、种群规模小的物种4、种群密度低的物种5、需要较大生活空间的物种6、个体较大的种类7、种群个体数增长速率低的物种8、不能有效扩散的物种9、迁移性物种10、很少遗传变异的种类11、需要特殊生态位的物种12、以稳定生态环境为特征的物种13、长期或暂时群聚的物种14、被人类猎取或收获的种类易绝种的这些特征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倾向于几个特性聚合一起形成特征的综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