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8.36 KB
- 2022-08-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普通生物学复习思考题绪论一、选择题1.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最基本特征是(C)。A.环境适应性B.运动性C.新陈代谢D.生长2.下列属于生物应激性的现象有(D)。A.草履虫从盐水中游向清水B.根生长的向地性C.利用黑光灯来诱杀害虫D.上述各项3.下列(A)是病毒不具备的生命特征。A.细胞结构B.生长和繁殖C.对环境的适应性D.新陈代谢4.下列那项是对理论正确的说明:(B)A.理论是指已经被反复证明过的不会错的真理B.理论仅仅是一个需要进一步实验和观察的假说C.理论是不能用实验和观测来支持的假说D.科学中理论一词是指那些已经证明具有最大解释力的假说5.在现代生物学的研究中,生物学家认为生命的本质是(B)。A.机械的B.物化的C.精神的D.上述各项6.根据研究层次来划分,生物学的分科主要有(AB)。A.细胞生物学B.分子生物学C.生态学D.解剖学7.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B)创立了科学的自然分类系统。A.施莱登B.林奈C.达尔文D.孟德尔8.1838-1839年(A)提出细胞学说。A.施莱登B.林奈C.达尔文D.孟德尔9.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C)提出了科学的生物进化理论。A.施莱登B.林奈C.达尔文D.孟德尔10.(D)是经典遗传学理论的奠基人。A.施莱登B.摩尔根C.达尔文D.孟德尔11.(B)于1953年提出DNA分子双螺旋模型,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A.施莱登和施旺B.沃森和克里克C.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D.孟德尔和摩尔根12.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技术,包括(A)等,已成为现代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A.基因工程B.细胞工程C.发酵工程D.酶工程二、判断题1.非生物具有远远超越任何生物的高度有序性(× )。2.生物能对环境的物理化学变化的刺激作出反应(√)。3.自主运动常被当作动物和人类生命存在的标志特征(√)。4.人类是唯一不适应特定环境,而又能在各种环境中生存的生物(√)。5.多细胞生物只以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6.生物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和统一性共存的根本原因(√)。7.发生于大约一万年前的工业革命,使人类实现了从流动的渔业社会向定居的农业社会的变迁(× )。8.自然规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一致性是自然科学的一项基本原则。(√)9.认识客观事物的科学方法常分为观察、实验、假说和理论四个步骤(× )。10.假说和理论没有明确的分界(√)。三、名词解释新陈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应激性;适应性四、问答题1.简述生物的同一性(生命的基本特征)\n生物具有生命的特征,此外还具有以下一系列特殊的基本特性;(1)有序性;(2)新陈代谢;(3)生长和发育;(4)反应;(5)运动;(6)适应性;(7)生殖;(8)进化。2.请从低层到高层写出生命的结构层次。亚原子颗粒原子分子生物大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3.生命体同非生命体相比,具有哪些独有的特征?1、特定的组构2、新陈代谢3、稳态和应激性4、生殖和遗传5、生长和发育6、进化和适应4.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生命科学?为什么非生物专业的学生也要学习生命科学?生物学和农学、医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农学和医学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生物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处理我们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生物学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时代在发展,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已把生命科学的发展放在首位,在这样一个科技竞争、人才竞争的大变革时代,我国的高等教育如果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就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第一章细胞的化学基础一、选择题1.生物体内所占比例最大的化学成分是(D)。A.蛋白质B.核酸C.脂类D.水2.下列(C)不是多糖。A.纤维素B.糖原C.麦芽糖D.淀粉3.下列(D)元素不属于生物的7种最主要元素。A.磷B.硫C.钙D.铁4.在农业生产中可能经常限制植物生长的元素是(B)。A.氮B.钙C.磷D.钾5.下列(A)元素是和碳、氧、氢、氮一起构成叶绿体的主要组成元素。A.镁B.钠C.钾D.铁6.下列糖中不是五碳糖的有(AD)。A.葡萄糖B.核糖C.核酮糖D.果糖7.蛋白质变性是(A)。A.一级结构破坏B.二级结构破坏C.蛋白质水解D.蛋白质空间构象破坏8.下列大分子中需要利用模板进行合成的是(C)。A.碳水化合物B.脂类C.核酸D.蛋白质9.一个生物体的DNA有20%是C,则(BCD)。A.20%是TB.20%是GC.30%是AD.50%是嘌呤10.下列(D)碱基不是RNA、DNA所共有的。A.腺嘌呤AB.鸟嘌呤GC.胞嘧啶CD.胸腺嘧啶T11.下列对DNA和RNA的描述错误的是(A)。A.DNA的组成部分中有核糖核酸,RNA的组成部分中有脱氧核糖核酸B.DNA和RNA都可以单独作为生命的信息分子C.DNA和RNA都含有戊糖D.所有的DNA都是双螺旋结构二、问答题1.分类在外太空寻求生命的时候,最关注的就是有没有水的存在,为什么?请说明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水在生命活动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水是很多物质的溶剂,任何反应都要在这里才能进行。同样它也参与生物的代谢。生物体内60%~70%都是水,故没有水就没有生命。\n(1)水是细胞的良好溶剂(2)水在生物体内可以起到运输物质的作用(3)细胞内的代谢都在水中进行(4)细胞中的结合水是细胞结构中不可缺少的成分。2.列出DNA结构与RNA结构的三个区别。(1)RNA通常是单链的(2)核苷酸中的戊糖是核糖(3)它的四种碱基中没有胸腺嘧啶,而是尿嘧啶3.细胞中有哪些主要的生物大分子?举例说明它们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质。细胞、组织和机体的结构都与蛋白质有关,生物体内的每一项活动都有蛋白质的参与。核酸:遗传信息的储存和传递者多糖:(1)生物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源(2)重要的中间代谢产物(3)构成生物大分子,形成糖脂和糖蛋白(4)分子识别功能脂质:(1)构成生物膜的骨架(2)主要能源物质(3)参与细胞识别(4)构成生体或器官保护层第二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一、选择题1.下列不是第二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一、选择题1.下列不是细胞学说的内容的是(A)。A.细胞是最简单的生命形式B.生物体由一个或多个细胞构成C.细胞来源于细胞D.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单元2.细胞分化的本质是(B)。A.基因组中基因的选择性丢失B.基因组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细胞中蛋白质的选择性失活D.细胞中mRNA半寿期的改变3.最小的细胞是(C)。A.噬菌体B.类病毒C.支原体D.细菌4.下列不是动植物细胞主要区别的是(C)。A.细胞壁B.质体C.核糖体D.液泡5.下列不属于高等植物细胞的结构的是(D)。A.细胞壁B.质膜C.核糖体D.中心体6.细胞核与细胞质间的通道是(B)。A.核膜孔B.核膜C.核质连丝D.外连丝7.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细胞器是(C)。A.核糖体B.高尔基体C.质体D.线粒体8.真核细胞的分泌活动与(D)无关。A.糙面内质网B.高尔基体C.中心体D.质膜9.下列不属于叶绿体与线粒体的相似之外的是(D)。A.内膜上都含有电子传递系统B.含有的电子传递系统都与ADP的磷酸化相耦连C.都含有内外两层膜D.均在基质中形成ATP,ATP合成酶的机构与功能十分相似10.下列不含DNA的是(C)。A.细胞核B.线粒体C.高尔基体D.叶绿体11.关于质体的描述正确的是(D)。A.是叶绿体的一种B.白色体贮存淀粉和蛋白质C.有色体含色素D.无色体和有色体间可以相互转化12.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A)DNA。A.环状双链B.环状单链C.线状双链D.线状单链13.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描述正确的是(B)。A.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B.与内质网相连通C.合成脂类D.糖原分解\n14.下列哪一种细胞器不是由双层膜所包被的(B)。A.细胞核B.过氧物酶体C.线粒体D.质体15.下列与蛋白质合成无关的是(C)。A.柠檬酸循环B.脂肪酸合成C.脂肪酸降解D.糖酵解16.生物膜上的主要成分是(C)。A.脂类B.糖类C.蛋白质D.核酸17.细胞膜不具有下列哪项特征?(D)A.流动性B.两侧不对称性C.分相现象D.不通透性18.下列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描述的是(D)。A.物质的跨膜运输B.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通讯C.细胞器的组织与定位D.合成一些生物大分子19.惟一不被膜包被的细胞器是(C)。A.线粒体B.高尔基体C.核糖体D.溶酶体20.构成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不包括(D)A.微管B.微丝C.中间丝D.纤毛•判断题1.细胞学说可以归纳为如下两点:(1)所有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组成;(2)新的细胞必须经过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产生。(√)2.蛋白质变性是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破坏,即氨基酸序列被破坏。(╳)3.生物包括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所有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4.只有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5.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有细胞都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的。(╳)6.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它由大、小两亚基组成,是rRNA和蛋白质构成的复合体。(√)7.减数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实现基因的重组。(√)•名词解释细胞器;细胞器是细胞质中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微结构.细胞骨架;狭义的细胞骨架(cytoskeleton)概念是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络结构。广义的细胞骨架概念是在细胞核中存在的核骨架-核纤层体系。细胞周期;细胞周期(cellcycle)是指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全过程,分为间期与分裂期两个阶段细胞分化;细胞分化就是由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经过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不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细胞全能性; 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形成完整有机体的潜能或特性。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干细胞;干细胞(stemcells,SC)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self-renewing)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问答题1.什么叫细胞全能性?在生产上有何意义?是指有机体内大多数的生活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大于成完整有机体分化为任何细胞的潜在能力。\n意义:1,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物以及制造人工种子,使植物的系列繁殖生产实现了工厂化,同时,避免了良种优良性状退化。2、利用细胞和组织培养,生产药物、事物添加剂,先gia噢色素和杀虫剂等植物代谢产物,使相关的生产过程实现了工业化3、转基因职务技术是人类在农业生物技术方面取得的最重大的成就之一。2.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①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细胞是最基本的结构单位;②细胞是基本的功能单位,即细胞是相对独立的实体;③细胞是只能由细胞分裂产生的,一切疾病是基于细胞损伤。细胞学说证明了植物与动物之间的相联系性的。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主要结构区别是什么?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在光学显微镜下,见不到原核细胞的核膜和核仁,只有一个相当于真核细胞和的核区。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到真核细胞中明显的细胞核和核仁。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动物细胞有中心体。4.举例说明细胞的形状、大小与其生物学功能之间的关系。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功能单位细胞是一个独立有序的、能够进行自我调控的结构与功能体系。每一个细胞都具有一整套完整的装置以满足自身代谢的需要。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地进行全部的生命活动。在多细胞生物中,尽管每一个细胞的功能受到整体的协调与控制,但每一个细胞都是一个独立的、自我控制的、高度有序的代谢系统,有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各种组织都是以细胞为基本单位来执行特定的功能,整个机体的新陈代谢活动都是以细胞为单位协调地进行的。只要具备合适的生存条件,每一个分离的细胞都可以在体外生长繁殖,表现出生命的特征。所以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细胞是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新的细胞必须经过已存在的细胞的分裂而产生,每一个生命体都是从一个细胞生长发育而来的,不论是简单的单细胞生物还是复杂的多细胞生物,其生长和发育可以部分地通过细胞体积的增加来实现,但细胞体积不可能无限地增加,因此多细胞生物的生长主要是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并伴随细胞的分化来实现的。细胞是生物生长发育的基本实体。一个多细胞生物即使已经完成了组织的分化和个体的发育,即完全长大后,仍然需要细胞分裂的过程。这种分裂生成的新细胞可用来替代不断衰老和死亡的细胞,维持细胞的新陈代谢,或用于生物组织损伤的修复。细胞是生物体的完整遗传单位在多细胞生物体中,尽管数目众多的各种细胞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它们又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和分化而来的,因而这个生命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这个生命体的全部遗传信息,因为在细胞的中心细胞核中“存在着生命的本质”——遗传信息。植物的生殖细胞和体细胞都具有遗传的全能性,单个细胞都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诱导发育为完整的植物个体。在高等动物体内,卵细胞无疑具有遗传的全能性,而体细胞也具有这一生命体的全部遗传信息,经过一定的操作,例如运用细胞核移植的方法,也可以使单个的体细胞表现出遗传上的全能性。所以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是最小的生命单位细胞结构完整性的任何破坏都会导致细胞生命特征的丧失和细胞的死亡。比如从细胞分离出的任何结构,即使是保存完好的细胞核或是含有遗传信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不能在细胞外作为生命活动的单位而独立生存。细胞才是生命活动的最小单位,只有完整的细胞结构才能保证细胞具有生命的各种基本特征,使其能独立自主、协调有序地进行各种生命活动。5.线粒体和叶绿体与其他细胞器不同的主要相似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们是半自主性的?\n线粒体和叶绿体是两种特别的细胞器,与其他细胞器不同,他们有双层膜结构,其中外膜与真核细胞的膜系统相似,内膜却与原核细胞的膜系统相似。另外,它们有自己的DNA和核糖体。半自主性细胞器的概念:自身含有遗传表达系统(自主性);但编码的遗传信息十分有限,其RNA转录、蛋白质翻译、自身构建和功能发挥等必须依赖核基因组编码的遗传信息(自主性有限)。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含有DNA,能自主属于半自主性细胞器.第三章细胞的代谢一、选择题1.生物体属于(A)。A.开放系统B.闭合系统C.隔离系统D.都不是2.下列对于自由能描述不正确的是(D)。A.自由能是恒温、恒压条件下总能量中可以做功的那部分能量B.自由能是一种过程函数C.自发过程自由能从大到小D.非自发过程自由能从大到小3.细胞的主要能量通货是(C)。A.CTPB.葡萄糖C.ATPD.酶4.下列对ATP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A.ATP水解形成ADP,释放能量B.ATP释放能量往往是在特定酶的作用下,和某些吸能反应相耦联C.萤火虫的发光能量是由ATP转换成ADP形成的D.ATP是生命的能量贮存物质5.ATP是由(C)过程所产生的。A.吸收作用B.同化作用C.氧化作用D.消化作用6.人体主要的ATP代谢来源是(D)。A.发酵和糖酵解B.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C.卡尔文循环和电子传递链D.底物磷酸化7.下列对呼吸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C)。A.细胞呼吸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B.一分子葡萄糖最多净产生36个ATPC.糖酵解只产生ATP,不消耗ATPD.电子传递链的最终电子受体是氧8.有氧呼吸不包括(D)过程。A.氧化磷酸化B.糖酵解C.三羧酸循环D.卡尔文循环9.植物进行无氧呼吸通常产生(B)。A.NADPHB.乙醇C.少量ATPD.二氧化碳10.慢跑和激烈奔跑,在消耗同样多的葡萄糖的情况下(A)产生的能量最高。A.慢跑B.激烈奔跑C.产生的能量同样高D.无法判断11.细胞呼吸是(B)过程。A.同化作用B.异化作用C.催化作用D.以上都不是12.糖酵解(D)。A.不需要消耗ATPB.无氧气时可以进行C.由于是循环作用需要少量的底物D.完全由自然发生的反应组成13.下列对糖酵解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A.1分子葡萄糖经糖酵解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B.糖酵解可净产生4分子ATPC.糖酵解可生成1分子NADHD.糖酵解可净产生2分子ATP14.在无氧情况下,通常将丙酮酸转化为(D)。A.乙酰辅酶B.乳酸C.乙酸D.乙醇15.下列对三羧酸循环描述不正确的是(B)。A.三羧酸循环又被称为柠檬酸循环B.三羧酸循环以各循环产生2分子NADH和1分子FADH2\nC.三羧酸循环产生1分子ATP(或GTP)D.三羧酸循环的起始是柠檬酸分子,终止是草酰乙酸分子16.细胞呼吸(D)。A.主要利用葡萄糖B.1g蛋白质产生的ATP和1g葡萄糖产生的ATP相当C.1g脂肪酸产生的ATP是1g葡萄糖产生的ATP的2.5倍D.上述都是17.参与光呼吸的有(A)。A.线粒体B.核糖体C.叶绿体D.过氧化体18.对光呼吸影响最大的是(A)。A.二氧化碳和氧浓度B.湿度C.温度D.光强19.光合作用属于(A)。A.氧化还原反应B.取代反应C.裂解反应D.水解反应20.下列不属于叶绿体基质成分的是(C)。A.可溶性蛋白质B.核酸C.光合色素D.核糖体21.下列不是高等植物叶绿体中光合色素的是(AC)。A.叶绿体B.叶黄素C.花青素D.胡萝卜素22.光合作用中效率最差的是(B)光。A.紫B.绿C.白D.黄23.以下藻类中,最适合在深水中生长的是(B)。A.绿藻B.红藻C.蓝藻D.褐藻24.光反应的主要产物是(B)。A.糖B.ATPC.NADHD.NADPH25.光合电子传递链位于(C)。A.线粒体内膜B.叶绿体外膜C.类囊体膜D.叶绿体基质二、判断题1.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来自CO2(错)2.植物体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在夜晚进行呼吸作用,两者循环交替发生。(错)3.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而暗反应则发生在类囊体膜上。(错)4.根据在光合作用中作用的不同,光合色素可分为作用中心色素和聚光色素。(对)5.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在暗反应中被释放。(错)三、名词解释ATP:一种核苷酸,其中有3个磷酸基团;酒精发酵:是在无氧条件下,微生物(如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等有机物,产生酒精、二氧化碳等不彻底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乳酸发酵:指糖经无氧酵解而生成乳酸的发酵过程;糖酵解:葡萄糖的分解,其最终产物是丙酮酸;氧化磷酸化:是物质在体内氧化时释放的能量供给ADP与无机磷合成ATP的偶联反应。;细胞呼吸: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从食物分子(主要是葡萄糖)中取得能量的过程;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暗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光反应:通过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分子吸收、传递光能,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形成ATP和NADPH的过程。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和光合磷酸化等过程。;暗反应:一种不断消耗ATP和NADPH并固定CO2形成葡萄糖的循环反应;生物固氮:指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气还原成氨的过程。四、问答题1.ATP为什么被称为细胞中能量的通货?因为ATP是细胞中普遍应用的能量的载体2.生物代谢的本质是什么?\n生物体内所发生的用于维持生命的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3.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是什么?其中哪个阶段生成的ATP分子最多?糖酵解,柠檬酸循环,电子传递链最多的是电子传递链4.什么是光呼吸?光呼吸对于植物是否是一种“浪费”的过程?光呼吸时所有行光合作用的细胞(该处“细胞”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但并非所有这些细胞都能运行完整的光呼吸)在光照和高氧低二氧化碳情况下发生的一个生化过程。不是,光呼吸有着很重要的细胞保护作用5.什么光合作用?主要的光合自养生物有哪些?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暗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主要有植物,藻类和光合细菌6.Calvin循环和糖酵解有相似之处吗?在那里?有。1、都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ATP,2、都可获得ATP,3、都发生脱氧反应,产生ATP7.为什么说太阳能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生存所需要能量的最终来源?光合自养生物利用太阳能制造有机物,动物等利用它们所合成的能量来为自身提供能量。(自编的)8.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有哪些共同点?1、都是生物的新陈代谢2、都是能量的转变或转化3、都有ATP何ADP的转化第四章孟德尔遗传定律一、选择题1.被称为遗传学之父的是(C)。A.克里克B.摩尔根C.孟德尔D.莫勒2.下列对测交描述正确的是(C)。A.只用杂种B.只用纯种C.测定生物是纯和显性还是杂合显性D.只用隐性3.父亲是AB血型,母亲是B型,子女不可能的血型是(D)。A.AB.BC.ABD.O4.等位基因的互作不包括:(D)A.共显性B.镶嵌显性C.不完全显性D.上位作用5.非等位基因的互作不包括:(B)A.累加作用B.镶嵌显性C.互补作用D.上位作用6.一白色母鸡与一黑色公鸡的所有子代都为灰色,对于这种遗传式样的最简单解释是(C)。A.基因多效性B.独立分配C.不完全显性D.共显性二、判断题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决定,环境不会对基因的表达产生影响。(╳)2.细胞质遗传一般表现为母系遗传特征,但杂种后代的遗传符合经典遗传学三大定律。(╳)3.用未知基因型的显性个体与纯合隐性个体杂交称为测交。(√)4.一个性状可以受多个基因的影响,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多个性状。(√)5.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之间总是能够自由组合。(╳)三、名词解释等位基因:真核生物中,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座位上控制着同一性状的基因可以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形式,这每一形式就叫做等位基因。在分子遗传学中,等位基因已扩展到由一个基因突变所产生的多种形式。测交:测定杂合个体的基因型而进行的未知基因型杂合个体与有关隐性纯合个体之间的交配。\n分离定律:一对基因在杂合状态互不混淆,保持其独立性。自由组合定律:两对基因在杂合状态时保持其独立性,互不混淆。配子形成时,同一对基因各自独立分离,不同对基因则自由组合。复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相对应的基因座位上存在两种以上不同形式的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致死基因:导致个体或细胞死亡的基因称致死基因。不完全显性:杂合子表现出的性状介于相应的两种纯合子性状之间的现象。共显性:如果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这种显性表现称为共显性,或叫并显性。镶嵌显性:由于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双亲的性状表现在同一子代个体的不同部位而造成的镶嵌图式。多因一效:一个性状的遗传基础并不都受一个基因控制,而经受许多不同基因的影响。许多基因影响同一性状的表现,称为多因一效。一因多效:一个基因影响许多性状的发育,称为一因多效。细胞质遗传:由细胞质基因决定性状表现的遗传现象。四、问答题1.请简述Mendel的遗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答:分离定律:决定同一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状态下(Aa),互不干预,保持其独立性,在形成配子时各自(A和a)分配到不同配子中去。自由组合定律:位于不同染色体的两对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一对等位基因在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互不干扰,各自的相互分离,又可以重新组合在一起。2.非等位基因间的互作有哪些类型?互作的效果如何?答:非等位基因间的互作有互补作用、累加作用、重叠作用、显性上位作用、隐性上位作用、抑制作用等。(1)互补作用: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分别处于纯合显性或杂合状态时,共同决定一种性状的发育。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或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F2群体分离比为9:7。(2)累加作用: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能表现相似的性状,两种显性基因均不存在时又表现第三种性状。F2群体分离比为9:6:1。(3)重叠作用:两对或多对基因共同对某一性状起到决定作用时,不论显性基因多少,都影响同一性状的发育,只有隐性纯合体才表现相应的隐性性状。F2产生15:1的比例。(4)显性上位作用: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共同对一对性状发生作用,而且其中一对基因的显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遮盖作用。F2出现12:3:1的比例。(5)隐性上位作用:在两对互作的基因中,其中一对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有遮盖作用。F2群体分离比为9:3:4。(6)抑制作用:在两对独立基因中,其中一对显性基因,本身并不控制性状的表现,但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抑制作用。F2群体分离比为13:33.什么叫细胞质遗传?细胞质遗传有什么特点?答:生物的一些性状的遗传完全或部分地受细胞质里的基因控制,称为细胞质遗传。细胞质遗传有以下特征:1、细胞质遗传有以下特征:细胞质遗传一般表现为母系遗传,正交和反交子代的表型不一致,F1代通常只表现母本性状。2、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式,杂种后代的遗传行为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杂交后代一般不出现一定比例的分离。\n3、通过连续回交能将母本的核基因几乎全部置换,甚至可以用核移植技术将母本核基因全部置换,但母本细胞质基因及其所控制的性状不会消失。4、具有细胞异质性与细胞质分离和重组。第五章染色体遗传学说一、选择题1.下列对染色体描述正确的是(A)。A.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B.每一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所以体内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一样的C.人有23对每对相同的染色体D.染色体是所有生命细胞的遗传物质2.进行染色体计数最好的时期是(A)A.前期B.中期C.后期D.末期3.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连锁和交换规律是(C)。A.遗传学第一定律B.遗传学第二定律C.遗传学第三定律D.遗传学第四定律4.X连锁隐性遗传,(C)。A.患者一般为女性B.有害基因由母亲传递C.双亲正常,女儿可以是患者D.女儿若表型正常,后代都正常5.X连锁显性遗传(D)。A.患者男性多于女性B.每代都有患者C.女性患者的女儿都为患者D.男性患者的子女患病机会为1/26.一个色盲男子和一个完全正常的女人结婚,他们的儿子是色盲的机会是(D)。A.0B.50%C.75%D.100%7.各种染色体的结构变化都是起源于(D)。A.染色体缺失B.染色体重复C.染色体倒位D.染色体断裂二、判断题1.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发现了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可见连锁交换定律不适用与豌豆的性状遗传。(错)2.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公鸡的性染色体为两个异型的ZW。(错)3.如果夫妇都耳聋,他们生下的孩子也一定耳聋。(错)4.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连在一起一同遗传的现象称为连锁。(错)5.交换是指成对的染色体单体之间的基因的相互交换。(对)6.非整倍体生物中,三体通常表示为2n+1。(对)三、名词解释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完全连锁;同一同源染色体的两个非等位基因不发生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则这两个基因总是联系在一起遗传的现象。不完全连锁;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杂合体在形成配子时除有亲型配子外,还有少数的重组型配子产生的现象连锁遗传图;又叫遗传图谱(geneticmap)是以具有遗传多态性(在基因组的一个遗传位点上具有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它在群体中的出现频率皆高于1%)的遗传标记为“路标”,以遗传学距离(在细胞减速分裂事件中两个位点之间进行交换,重组的百分率,1%的重组率称为1cM)为图距的基因组图。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表现的特殊遗传现象。从性遗传;从性遗传又称性控遗传。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限性遗传;限性遗传(sex-limitedinheritance):是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只在一种性别中表达,而在另一种性别完全不表达。\n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单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本物种配子染色体二倍体;凡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且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均称为二倍体多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同源多倍体;指增加地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一般是由二倍体地染色体直接加倍产生的。异源多倍体:指不同物种杂交产生的杂种后代经过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多倍体四、问答题1.简述连锁与交换定律。连锁互换是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之一。即决定不同性状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遗传时,位于同一个染色体上的基因常常连在一起不分离,一起随着配子传递下去。这就是连锁遗传。如雄果蝇的遗传是完全连锁遗传。与雄果蝇不同,雌果蝇的同性状的基因,大多是连锁遗传,但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来自父方的一个染色单体和来自母方的一个染色单体在联会四分体时发生交叉,相互交换对应的部分,这就是互换。由于互换,使染色体上的基因产生新的组合,于是可以产生含有新的基因组合的配子。因此,雌果蝇的遗传,是不完全的连锁遗传,见下图统称为基因的连锁和互换规律。基因连锁互换计算(求交换值):交换值=测交后代中的重组型数/测交后代总数*100%2.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是什么?由孟德尔提出的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认为,染色体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为核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分配的规律性,可从细胞至细胞,亦可从世代至世代,和伴随而来的遗传重组,均取决于核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特征性行为。由孟德尔提出的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认为,染色体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为核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分配的规律性,可从细胞至细胞,亦可从世代至世代,和伴随而来的遗传重组,均取决于核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特征性行为。3.由性染色体决定雌雄性别的方式有哪几种类型?其雌性和雄性各自应该是什么样的染色体组成?生物的性别的决定,是由性染色体控制的。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常染色体,另一类是性染色体。有性别分化的生物的细胞中都存在这两种类型的染色体。例如人的每个体细胞中都有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果蝇的每个体细胞中都有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常染色体在雌雄同种生物中是完全一样的,它与生物的性别决定无关,而性染色体在雌雄同种生物细胞中是不同的,它与生物的性别决定有直接关系。生物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差异决定,很多高等植物和某些低等动物都是雌雄同花、同株或同体,它们的体细胞中所有染色体都成对,形态上也相同。它们一个个体中能同时形成雌雄两性配子,所以对它们来说,不是性别决定问题,而是性别问题。但许多动物和某些植物是雌雄异体或异株,它们体细胞中只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在雌雄个体中有差异,它们的性别不同就是由这对染色体决定的,这对染色体就是性染色体。自然界中性别决定的方式很多,性染色体类型也很多,高中只学习最普遍性别决定方式,即XY型和ZW型。注意: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有鸟类和鳞翅目昆虫。在这类性别决定中,雌性的性染色体是ZW,雄性的性染色体是ZZ。除了XY型和ZW型性别决定外,自然界中还有一些性别决定方式,如蝗虫、蟑螂等的性别决定为XO型,雄性只有一个X性染色体而没有Y性染色体,所以形成含X和不含X的两种精子,雌性有一对X染色体形成含一条X的卵细胞,受精后的XX合子发育为雌性,XO合子发育为雄性,它们的理论比例是1∶1。这种性别决定叫做X0型性别决定,它可以看作是XY型的一种变种。\n2.简述伴性遗传、限性遗传和从性遗传的特点和区别。限性遗传只是性别遗传,比如只发生在男性或女性身上,不会垮性别遗传。从性遗传会发生在从性遗传又称性控遗传。一般是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性别的差异而表现出男女性分布比例上或表现程度上的差别。例如原发性血色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病是由于铁质在各器官广泛沉积造成器官损害所致。但患者大多数为男性,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女性月经、流产、妊娠等经常失血以致铁质丢失较多,减轻了铁质的沉积,故不易表现症状。又如遗传性斑秃是一种以头顶为中心向周围扩展的进行性、弥漫性、对称性脱发,一般从35岁左右开始。男性显著多于女性,女性病例仅表现为头发稀疏、极少全秃。男性杂合子(Bb)会出现早秃;而女性杂合子(Bb)不出现早秃,只有纯合子(BB)才出现早秃。从大量系谱分析表明,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连续数代表现,男女均可患病,并且可以男传男)。这种性别差异可能是由于性激素等的影响,使得女性杂合子不易表现,而女性纯合子才得以表现,即女性外显率低于男性,故男女性比率表现为男多于女。属于这类疾病的还有:遗传性草酸尿石症、先天性幽门狭窄、痛风等。也有些从性遗传病表现为女多于男,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遗传性肾炎、色素失调症等。而伴性遗传随X或Y染色体遗传,也属于从性遗传!3.简述染色体变异的类型。两种:染色体数量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数量变异: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缺失指染色体上某一区段及其带有的基因一起丢失重复染色体上增加了相同的某个区段倒位指某染色体的内部区段发生的倒转而使该区段的原来基因顺序发生颠倒易位指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第六章基因及其表达与调控一、选择题1.下列对基因概念描述正确的是(B)。A.基因是一段染色体B.顺反子是将基因描述为一个功能单位C.一个基因一个酶非常准确地表达出了基因的特征D.一个基因就是一个突变子2.Griffith和Avery所做的肺炎球菌试验是为了(C)。A.寻找治疗肺炎的途径B.筛选抗肺炎球菌的药物C.证明DNA是生命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3.在DNA复制时,序列5′-TAGA-3′合成下列哪种互补结构?(A)A.5′-TCTA-3′B.5′-ATCT-3′C.5′-UCUA-3′D.3′-TCTA-5′4.一条线性DNA双链分子经6次连续复制后原始DNA占总DNA的(B)。A.1/12B.1/32C.1/36D.1/645.下列对RNA描述不正确的是(A)。A.RNA大多是双链分子B.RNA含核糖而不是脱氧核糖C.不含胸腺嘧啶,取而代之的是尿嘧啶D.包括信使RNA,核糖体RNA和转运RNA6.细胞中数量最多的RNA是(C)。A.mRNAB.tRNAC.rRNAD.都可能7.下列对转录描述不正确的是(C)。A.转录中尿嘧啶和腺嘌呤配对B.转录后必须切除内含子C.DNA转录完成后形成两条互补的RNAD.从启动子到终止子的部分被称为转录单位8.一条DNA链序列是“ATAGAC”,如果对于某一基因它是非转录序列,那么对应的mRNA是(B)。A.ATAGACB.AUAGACC.TATCTGD.UAUCUG9.下列对遗传密码描述不正确的是(A)。\nA.最早的遗传密码是Matthei和Nirenberg破译的B.遗传密码有三个起始密码C.遗传密码中第三位是易变的,称为“摆动”D.遗传密码中有三个终止密码10.反密码子位于(B)。A.DNAB.mRNAC.tRNAD.rRNA11.中心法则(C)。A表明RNA生产的模板必须是RNAB.表明DNA生产的模板必须是DNAC.申明了翻译先于转录D.只适合真核生物12.下列对基因突变特性描述正确的是(B)。A.基因突变是随机的,所以所有的碱基突变几率都是相同的B.突变是多方向的,所以可以形成复等位基因C.突变是稀有的,但有多少突变就会产生多少突变表型株D.突变是可逆的,正向突变率等于回复突变率13.下列对原核基因表达调控描述正确的是(C)。A.操纵基因包括启动子、操纵子和结构基因B.乳糖操纵子使大肠杆菌在乳糖和葡萄糖共存时优先利用乳糖C.阻遏的操纵子,由受操纵子编码酶控制反应的代谢产物(辅阻遏物)激活D.乳糖是乳糖操纵子的阻遏物14.乳糖操纵子是(A)中的基因表达调控系统。A.原核生物B.真核生物C.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有D.植物15.操纵子模型中,调节基因的产物是(B)。A.诱导物B.阻遏物C.调节物D.操纵子16.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具有的特征是(A)。A.细胞生长与分裂失去控制B.具有侵染性和扩散性C.具有接触抑制D.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改变二、判断题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由DNA分子的片段和组蛋白构成的。(x)2.遗传密码的广泛性表明所有有机物都有共同的祖先。(x)3.由于内含子的存在,原始转录产物比较成熟的mRNA大很多。(√)4.多肽是沿mRNA的3’端延长的。(x)5.基因可发生突变,也可能再回复突变。(√)6.真核基因和原核基因都包括启动子,转录区和终止子三个区段。(x)三、名词解释基因;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或RNA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中心法则;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半保留复制;DNA复制过程中,每条单链都能指导一条互补链合成形成两个子DNA双链。由于每个子DNA双链中的一条来自亲代DNA,另一条是新合成形成的核苷酸链,因此,该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转录;遗传信息由DNA转换到RNA的过程。反转录;以RNA为模板,在反转录酶催化下转录为双链DNA的过程。内含子;内含子是阻断基因线性表达的序列。翻译;翻译是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的第一步,翻译是根据遗传密码的中心法则,将成熟的信使RNA分子中“碱基的排列顺序”解码,并生成对应的特定氨基酸序列的过程。\n遗传密码;又称密码子、遗传密码子、三联体密码。指信使RNA分子上从5'端到3'端方向,由起始密码子AUG开始,每三个核苷酸组成的三联体基因突变;由于核酸序列发生变化,包括缺失突变、定点突变、移框突变等,使之不再是原有基因的现象。点突变;指DNA序列中单个或多个碱基对的改变,通常称为基因突变。同义突变;由于生物的遗传密码子存在兼并现象,在某一碱基改变后,在原来的某种aa的位置译成同一种aa,此现象称同义突变。错义突变;是编码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经碱基替换以后,变成编码另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从而使多肽链的氨基酸种类和序列发生改变。移码突变;在DNA的碱基序列中插入或删除一个或多个(非3的整数倍)的碱基,使编码区该位点后的三联体密码子阅读框架发生改变,导致以后的氨基酸都发生错误,称为移码突变。乳糖操纵子:乳糖操纵子是一个在大肠杆菌及其他肠道菌科细菌内负责乳糖的运输及代谢的操纵子。四、问答题1.简述DNA双螺旋结构及其特点。1.是由脱氧核糖核酸的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体,单体有四种。2.DNA的每一种脱氧核苷酸由三个部分所组成: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DNA都是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的。3.DNA的含氮碱基分为四类:腺嘌呤A胸腺嘧啶T胞嘧啶C鸟嘌呤G(所有生物)4.DNA的四种含氮碱基的比例在同物种不同个体间是一致的,在不同物种间则有差异。5.DNA的四种含氮碱基比例是A=T、C=G6,较稳定,携带信息量大2.遗传密码有哪些特征?(1)遗传密码是三联体密码;(2)遗传密码无逗号(连续排列)(3)遗传密码是不重迭的;(4)遗传密码具有通用性(某些体系例外);(5)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6)密码子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起始密码子:AUG(有时也可是GUG或UUG),终止密码:UAA,UAG,UGA(7)反密码子中的“摆动”(wobble)。3.简述乳糖操纵子学说。E.coli的乳糖操纵子是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典型例子.1乳糖操纵子的结构大肠杆菌的乳糖操纵子含Z、Y及A三个结构基因,分别编码β-半乳糖苷酶、透酶、乙酰基转移酶,此外还有一个操纵序列O、一个启动序列P及一个调节基因Ⅰ。Ⅰ基因编码一种阻遏蛋白,后者与O序列结合,使操纵子受阻遏而处于转录失活状态。在启动序列P上游还有一个分解(代谢)物基因激活蛋白CAP结合位点,由P序列、O序列和CAP结合位点共同构成LAC操纵子的调控区,三个酶的编码基因即由同一调控区调节,实现基因产物的协调表达。2阻遏蛋白的负性调节在没有乳糖存在时,乳糖操纵子处于阻遏状态。此时,Ⅰ基因列在P启动序列操纵下表达的乳糖阻遏蛋白与O序列结合,故阻断转录启动。阻遏蛋白的阻遏作用并非绝对,偶有阻遏蛋白与O序列解聚。因此,每个细胞中可能会有寥寥数分子β半乳糖苷酶、透酶生成。当有乳糖存在时,乳糖操纵子即可被诱导。真正的诱导剂并非乳糖本身。乳糖经透酶催化、转运进入细胞,再经原先存在于细胞中的少数β-半乳糖苷酶催化,转变为别乳糖。后者作为一种诱导剂分子结合阻遏蛋白,使蛋白构型变化,导致阻遏蛋白与O序列解离、发生转录,使β-半乳糖苷酶分子增加1000倍。\n3CAP的正性调节分解代谢物基因激活蛋白CAP是同二聚体,在其分子内有DNA结合区及cAMP结合位点。当没有葡萄糖及cAMP浓度较高时,cAMP与CAP结合,这时CAP结合在乳糖启动序列附近的CAP位点,可刺激RNA转录活性,使之提高50倍;当葡萄糖存在时,cAMP浓度降低,cAMP与CAP结合受阻,因此乳糖操纵子表达下降。由此可见,对乳糖操纵子来说CAP是正性调节因素,乳糖阻遏蛋白是负性调节因素。两种调节机制根据存在的碳源性质及水平协调调节乳糖操纵子的表达。4对调节机制的解释大肠杆菌根据碳源性质选择代谢方式。倘若有葡萄糖存在时,细菌优先选择葡萄糖供应能量。葡萄糖通过降低cAMP浓度,阻碍cAMP与CAP结合而抑制乳糖操纵子转录,使细菌只能利用葡萄糖。在没有葡萄糖而只有乳糖的条件下,阻遏蛋白与O序列解聚,CAP结合cAMP后与乳糖操纵子的CAP位点,激活转录,使得细菌利用乳糖作为能量来源4.研究基因表达调控有何意义。基因调控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研究基因表达调控,有利于了解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形态结构特征及生物学功能。5.基因的点突变通常有哪些情况?其中哪种情况的生物危害性大?分为:碱基置换、移码突变移码突变危害大6.什么是同义突变?什么是错义突变?二者有什么区别?同义突变;由于生物的遗传密码子存在兼并现象,在某一碱基改变后,在原来的某种aa的位置译成同一种aa,此现象称同义突变。错义突变;是编码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经碱基替换以后,变成编码另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从而使多肽链的氨基酸种类和序列发生改变。同义突变只改变碱基对,但是翻译成的蛋白质还是一样的,所以性状不变,错义突变既改变碱基对,也使蛋白质发生改变,性状也随之改变7.什么是移码突变?它是怎么样产生的?在DNA的碱基序列中插入或删除一个或多个(非3的整数倍)的碱基,使编码区该位点后的三联体密码子阅读框架发生改变,导致以后的氨基酸都发生错误,称为移码突变。产生:碱基缺失或增加非3的倍数8.真核生物的基因调节在哪些层次上进行?转录水平的调控:决定某个基因是否会被转录,什么时候转录,并决定转录的频率。加工水平的调控:决定初始的RNA转录产物(hnRNA)如何剪接和加工为成熟的mRNA。翻译水品的调控:决定某种mRNA是否会真正得到翻译,如果能得到翻译,还决定翻译的频率和时间长短。翻译后水平的调控:在蛋白被翻译后,选择性激活蛋白或使蛋白失活。9.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有什么特点?与原核生物相比有什么不同?1、个体发育复杂2、多层次3、无衰减子4、受环境影响较小1、真核生物基因组指一个物种的单倍体染色体组(1n)所含有的一整套基因。还包括叶绿体、线粒体的基因组。原核生物一般只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其上所含有的基因为一个基因组。2、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分子量较小,基因组含有大量单一顺序,DNA仅有少量的重复顺序和基因。\n真核生物基因组存在大量的非编码序列。包括:内含子和外显子、基因家族和假基因、重复DNA序列。真核生物的基因组的重复顺序不但大量,而且存在复杂谱系。3、原核生物的细胞中除了主染色体以外,还含有各种质粒和转座因子。质粒常为双链环状DNA,可独立复制,有的既可以游离于细胞质中,也可以整合到染色体上。转座因子一般都是整合在基因组中。真核生物除了核染色体以外,还存在细胞器DNA,如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为双链环状,可自主复制。有的真核细胞中也存在质粒,如酵母和植物。4、原核生物的DNA位于细胞的中央,称为类核。真核生物有细胞核,DNA序列压缩为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5、真核基因组都是由DNA序列组成,原核基因组还有可能由RNA组成,如RNA病毒。10.简述中心法则的内容。①从DNA流向DNA(DNA自我复制);②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转录和翻译);③从RNA流向RNA(RNA自我复制);④从RNA流向DNA(逆转录)第七章生物技术一、选择题1.下列(D)可以用于制备重组DNA。A.质粒B.两个不同来源的DNA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上述都是2.PCR反应(D)。A.由变性、退火、延伸三步循环B.发明人是MullisC.所用DNA聚合酶具有很好的耐热性D.上述各项3.下列不是PCR反应所需的是(C)。A.连接酶B.引物C.脱氧核苷酸D.Mg2+4.限制性内切酶(D)。A.降解甲基化DNAB.主要来源于病毒C.在切点附近碱基呈重复序列D.是重组DNA的重要工具5.下列对载体描述正确的是(A)。A.质粒和病毒都可作为载体B.质粒可作为载体,但病毒不能C.载体只将外来基因带入宿主细胞D.载体可以是任意大小的6.能够自我复制的小环状DNA是(D)。A.转座子B.移码子C.顺反子D.质粒7.目前进行商业生产的重要目的基因主要利用(A)表达。A.大肠杆菌B.枯草杆菌C.酵母D.马铃薯8.重组DNA技术可以不需要(C)。A.载体B.限制性内切酶C.噬菌体D.供体DNA9.DNA重组通常包括如下五个步骤:⑴获得需要的目的基因(外源基因)。⑵用重组DNA分子(重组质粒)转化受体细胞,使之进入受体细胞并能够在受体细胞内复制和遗传。⑶对获得外源基因的细胞或生物体通过发酵、细胞培养、养殖和栽培等,最终获得所需的遗传性状或表达出所需的产物。\n⑷经过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和连接酶作用,形成重组DNA分子,并对其加以克隆和筛选。⑸对获得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转化子)进行筛选和鉴定。上述五个步骤按通常的操作技术应依(C)顺序进行。A.⑴、⑵⑶、⑷、⑸B.⑴、⑵⑸、⑷、⑶C.⑴、⑷⑵、⑸、⑶D.⑴、⑵⑸、⑶、⑷10.下列对克隆羊叙述不正确的是(A)。A..克隆羊是无性生殖产生的B.克隆绵羊“多莉”采用的是母体乳腺上皮细胞C.克隆绵羊“多莉”利用了三只绵羊D.克隆绵羊“多莉”用的是16细胞“胚”植入代孕母羊二、判断题1.某些细菌通过噬菌体获得的外源DNA片段,经过重组进入自己染色体组的过程称为转导。(×)2.由于外源DNA的进入而使细胞遗传性质改变称为转化。(√)3.现代生物技术是以20世纪70年代DNA重组技术的建立为标志。(√)4.由动物胚胎核移植培育出的新个体也属于克隆动物。(×)5.蛋白质组学是研究细胞内所有蛋白质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三、名词解释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指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科学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要的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系列技术。基因工程:根据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原理,设计并实施把一个生物体中有用的DNA转入另一个生物体中,使后者获得所需要的遗传性状或表达出所需要的产物,实现该技术的商业价值。细胞工程:总的来说,它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按照人们的设计蓝图,进行在细胞水平上的遗传操作及进行大规模的细胞和组织培养。蛋白质工程:是指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结合蛋白质结晶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蛋白质化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通过对基因的人工定向改造等手段,对蛋白质进行修饰,改造和拼接以生产出能满足人类需要的新型蛋白质的技术。酶工程:酶工程是指利用酶、细胞器或细胞所具有的特异催化功能或对酶进行修饰改造,并借助生物反应器和工艺过程来生产人类所需产品的技术。酶工程包括酶的固定化技术、细胞的固定化技术,酶的修饰改造技术及酶反应器的设计等技术。发酵工程: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特定性状好功能,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生产有用物质或其直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体系,是将传统发酵与现代的DNA重组、细胞融合、分子修饰和改造等新技术结合并发展起来的发酵技术。基因克隆:基因克隆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具有革命性的研究技术,可概括为∶分、切、连、转、选。"分"是指分离制备合格的待操作的DNA,包括作为运载体的DNA和欲克隆的目的DNA;"切"是指用序列特异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开载体DNA,或者切出目的基因;"连"是指用DNA连接酶将目的DNA同载体DNA连接起来,形成重组的DNA分子;"转"是指通过特殊的方法将重组的DNA分子送入宿主细胞中进行复制和扩增;"选"则是从宿主群体中挑选出携带有重组DNA分子的个体。限制性内切酶:是细菌产生的一类能在特定位点切断外源DNA的蛋白酶。核酸杂交:两条核酸单链可以通过序列互补形成双链化合物的过程。四、问答题1.什么是生物技术,它包括哪些基本内容?生物技术是指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科学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要的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系列技术。\n一般认为,生物技术通常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5个方面内容。此外也包括生物材料技术、分子诊断技术、基因治疗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环境污染检测和治理的生物技术等。2.什么是基因工程?其研究的基本路线是什么?根据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原理,设计并实施把一个生物体中有用的DNA转入另一个生物体中,使后者获得所需要的遗传性状或表达出所需要的产物,实现该技术的商业价值。基本步骤:(1)获得目的基因:通过基因文库、反转录法、PCR等方法获得目的外源基因。(2)重组DNA分子:在限制内切酶和连接酶作用下与克隆载体连接,形成新的重组DNA分子,需要对重组DNA分子进行克隆和筛选。(3)转化:用重组DNA分子转化受体细胞,使之进入受体细胞并能够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和遗传。(4)转化子筛选和鉴定:对转化子(获得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进行筛选和鉴定。(5)获得外源基因的遗传性状或需要的产物:对获得外源基因的细胞或生物体通过发酵、细胞培养、养殖和栽培等,最终获得所需要的遗传性状或表达出所需要的产物。3.什么是细胞工程?主要技术有哪些?总的来说,它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按照人们的设计蓝图,进行在细胞水平上的遗传操作及进行大规模的细胞和组织培养。主要技术:植物细胞工程包括: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动物细胞工程包括: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胚胎移植,核移植,胚胎分割等。4.什么是蛋白质工程?其研究内容和主要步骤有哪些?是指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结合蛋白质结晶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蛋白质化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通过对基因的人工定向改造等手段,对蛋白质进行修饰,改造和拼接以生产出能满足人类需要的新型蛋白质的技术。研究内容: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重组技术、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学科的基础之上,融合了蛋白质晶体学、蛋白质动力学、蛋白质化学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多学科而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根据需要合成具有特定氨基酸序列和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确定蛋白质化学组成、空间结构与生物功能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之上,实现从氨基酸序列预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生物功能,设计合成具有特定生物功能的全新的蛋白质,这也是蛋白质工程最根本的目标之一。主要步骤:(1)从生物体中分离纯化目的蛋白;(2)测定其氨基酸序列;(3)借助核磁共振和X射线晶体衍射等手段,尽可能地了解蛋白质的二维重组和三维晶体结构;(4)设计各种处理条件,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变化,包括折叠与去折叠等对其活性与功能的影响;(5)设计编码该蛋白的基因改造方案,如点突变;(6)分离、纯化新蛋白,功能检测后投入实际使用。5.何谓酶工程?\n酶工程是指利用酶、细胞器或细胞所具有的特异催化功能或对酶进行修饰改造,并借助生物反应器和工艺过程来生产人类所需产品的技术。酶工程包括酶的固定化技术、细胞的固定化技术,酶的修饰改造技术及酶反应器的设计等技术。6.什么是现代发酵工程?发酵工程的基本步骤是什么?现代发酵工程主要指利用利用微生物、动植物细胞和基因工程菌在在人工生物反应器(发酵罐)中培养而获得产物的工业过程。①、培养基制备②、无菌空气制备③、菌种与种子扩大培养④、发酵培养⑤、通过化学工程技术分离、提取、精制。7.现代生物技术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农业方面: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高抗病性,抗倒伏,抗盐,抗寒农作物。利用基因工程手段生产的工程菌农药,可以实现高效,低毒,低残留杀灭病害虫。利用同位素育种和常规育种相结合,筛选高产,抗病抗逆境等优良性状的农作物。工业方面:基因工程手段生产纤维素酶制剂,可以大大提高衣物洗涤效率。提高啤酒原料大麦芽的纤维素转化效率,使啤酒品质更好;提高橄榄油榨出率和纯度;提高家畜对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家畜生长更快,并且避免一些由于饲料消化不良引起的疾病;利用纤维素酶制剂可以对服装行业生产的衣物布料实现生物打磨和生物抛光,去除布料微小的纤维碎屑。利用基因工程手段生产的溶菌酶杀菌剂,有替代抗生素治疗奶牛乳房炎的前景,有高效安全,不易产生抗药性的特点。军事方面:除了生产和防御生化武器之外,还有筛选能富集放射性元素的微生物,吸收核辐射地区的放射性元素,加快战争灾害地区的净化。利用某些特殊微生物的特性,吸附于地雷等爆炸物周围并释放荧光或者其他易检测到的信号,可以辅助排除地雷,增加排雷效率,减少工兵伤亡。医学方面:利用生物工程手段,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酵母表达系统和真核细胞表达系统生产疫苗和蛋白质药品。扩大了产量,降低了成本。林业方面:生物农药,抑制林区病虫害。其他方面:体育运动方面: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人类对于人体的机制和构造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推动训练方法,运动器材,运动损伤恢复疗法等相关一系列专业水平的提高。日常生活方面:生物技术方法生产的昆虫病毒可以特异性地杀灭某种或者几种居家害虫,而对人畜无害。8.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内容和任务是什么?将解决什么问题?它对生命科学、医学的发展及其对人类产生什么影响?内容:绘制人类基因连锁图,绘制物理图,人类基因组测序,其他物种基因组分析任务:HGP的主要任务是人类的DNA测序,此外还有测序技术、人类基因组序列变异、功能基因组技术、比较基因组学、社会、法律、伦理研究、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教育培训等目的。解决问题:解码生命、了解生命的起源、了解生命体生长发育的规律、认识种属之间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起因、认识疾病产生的机制以及长寿与衰老等生命现象、为疾病的诊治提供科学依据。医学影响: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和基于基因组知识的治疗、基于基因组信息的疾病预防、疾病易感基因的识别、风险人群生活方式、环境因子的干预。\n人类影响对人类疾病基因研究的贡献 人类疾病相关的基因是人类基因组中结构和功能完整性至关重要的信息。对于单基因病,采用“定位克隆”和“定位候选克隆”的全新思路,导致了亨廷顿氏舞蹈症、遗传性结肠癌和乳腺癌等一大批单基因遗传病致病基因的发现,为这些疾病的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对于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神经精神类疾病(老年性痴呆、精神分裂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基因疾病是目前疾病基因研究的重点。健康相关研究是HGP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相继提出:“肿瘤基因组解剖计划”“环境基因组学计划”。对医学的贡献 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和基于基因组知识的治疗、基于基因组信息的疾病预防、疾病易感基因的识别、风险人群生活方式、环境因子的干预。对生物技术的贡献胚胎细胞克隆羊——多利胚胎细胞克隆羊——多利⑴基因工程药物 分泌蛋白(多肽激素,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凝血和抗凝血因子等)及其受体。 ⑵诊断和研究试剂产业 基因和抗体试剂盒、诊断和研究用生物芯片、疾病和筛药模型。对细胞、胚胎、组织工程的推动 胚胎和成年期干细胞、克隆技术、器官再造。对制药工业的贡献 筛选药物的靶点:与组合化学和天然化合物分离技术结合,建立高通量的受体、酶结合试验以知识为基础的药物设计:基因蛋白产物的高级结构分析、预测、模拟—药物作用“口袋”。 个体化的药物治疗:药物基因组学。对社会经济的重要影响 生物产业与信息产业是一个国家的两大经济支柱;发现新功能基因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转基因食品;转基因药物(如减肥药,增高药)对生物进化研究的影响 生物的进化史,都刻写在各基因组的“天书”上;草履虫是人的亲戚——13亿年;人是由300~400万年前的一种猴子进化来的;人类第一次“走出非洲”——200万年的古猿;人类的“夏娃”来自于非洲,距今20万年——第二次“走出非洲”?带来的负面作用 侏罗纪公园不只是科幻故事;种族选择性灭绝性生物武器;基因专利战;基因资源的掠夺战;基因与个人隐私。9.简述开展水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破译了水稻遗传的“密码本”,科学家可以根据测序得到的精确序列,对水稻中影响产量、口感、香味、抗病虫害等重要农业性状的基因进行鉴定,并采取措施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这些将给水稻育种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可以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人类健康的意义相媲美。 获得水稻基因4号染色体的序列分析结果,将有助于了解小麦、玉米等其它禾本科农作物的基因组,为培育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虫害、抗逆等优良性状的水稻新品种打下良好基础。\n 基因研究对水稻研究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以前人们水稻选种只能依靠目测,而通过基因研究,人们可以利用遗传途径改良水稻品种,水稻的选种时间也可以大大缩短。10.简述现阶段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应用及安全性。应用:在农业上,转基因生物技术可以加快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增加产量、增强抗病性、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耐储藏性能或抵抗除草剂和杀虫剂的能力,改良植物性食品的营养品质。目前国内转基因食品的范围很小,主要包括大豆、玉米等,我国现在从美国进口的大豆有相当一部分是转基因大豆。国内的转基因产品主要是一些非食品的产品,例如棉花等。转基因动物的应用。利用转基因技术能对动物基因组进行人为的修饰。因此转基因动物为研究基因的表达与调控以及个体生理调节过程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模型。转基因动物在生物学基础研究、医学、农业以及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基因工程在治理污染、美化人们生活方面将显示出大潜力。目前世界上土地污染十分严重但只要分清污染源及土壤成分利用基因技术就能达到治污的目的。加拿大利用基因改性细菌治理污染已取得了可喜成果。他们把这种细菌投人到受污染的土地中不但能净化土地保持肥力而且成本低廉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还能避免利用火烧和化学方法进行治污所带来的二次污染。此外广泛种植转基因植物对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培育抗病虫害的农作物和林木可以大大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减少污染培育特定的转基因林木还能消除土壤中的特定污染培育速生林木缩短树木的成熟期就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有利于遏制对森林的过度砍伐加紧培制能用于润滑油和燃料油的改良植物就能代替对矿物燃料的消耗使燃料变成可再生资源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转基因技术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培育观赏植物,生产高品质生物材料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安全性:转基因食品的潜在问题包括:转基因食物的过敏性,转基因食品的毒性,营养品质改变问题,转基因生物的环境安全性以及转基因技术中存在的伦理道德问题。与之相应的安全性评价的内容包括外源基因的安全性、基因载体的安全性、转基因过程、基因插入引起的副作用、基因重组的非预期效应、新表达物质的毒性和致敏性、转基因动物的健康状况、转基因食品营养成分分析、转基因食品在膳食中的作用和暴露水平、食品加工过程对食物的影响、对人体抗病能力的影响以及售后去向和消费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11.你认为目前若实施人体克隆,在技术上会有哪些问题?会引起哪些社会问题?你认为克隆人会出现在我们中间吗?技术问题:胚胎发育过程中存在着固有缺陷社会问题:克隆人具有自然人的法律主体资格,克隆人给社会带来法律主体上的混乱,克隆人研究行为是违法行为克隆人研究者涉嫌故意杀人及伤害罪。人都是社会性的,作为克隆人同样是。那些希望有一个克隆儿的父母毫无疑问也想有一个自立于社会的孩子。可是,由于克隆人的特殊背景,他的健康无法保证。由于健康及免疫力的先天问题,克隆人容易患有传染病、精神病,这一切使他的健康自生来就受到侵害,而这种侵害完全也是人为的。由于有疾病,周围的普通人自然很难接受克隆人,一个无法融入社会的克隆人又怎能实现一个正常人的价值呢。克隆人的好处第一是可以让那些得不到孩子而非常痛苦的不育患者有自己的孩子。其二,这样的克隆是只用丈夫妻子自己的精子卵子,这就避免了伦理上和心理上的阴影。还有,克隆还可以挽救濒危动物,保持人群性别的合理平衡,保护少数民族遗传基因。更重要的是,克隆人可被用来研究,以比较和证明环境与遗传对人成长究竟哪一个更重要。不会出现在我们中间第八章生命的起源一、选择题1.原始的具有某些简单生命特征的颗粒被称为(B)。A.原质体 B.原球体 C.胶质粒 D.类脂体\n2.科学家分析最早出现的原始生命形式应该是( B )。A.异养的 B.自养的C.兼性的D.都可能3.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真核细胞的线粒体来自于(B)。A.眼虫 B.细菌C.蓝藻D.原绿藻二、判断题1.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我们能在实验室得到构成蛋白质的一些氨基酸,但不能得到构成核酸的生命物质。(T)2.生命起源过程中最早的遗传物质只可能是DNA,因为DNA才能转录成RNA,再继而翻译成蛋白质。(F)3.科学家将磷脂与蛋白质混合在一起形成脂球体,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细胞。(F)4.只有同时具有生存和繁殖两大基本功能的结构才能被称为生命单位。(T)三、名词解释内共生学说是关于线粒体起源的一种学说。认为线粒体来源于细菌,即细菌被真核生物吞噬后,在长期的共生过程中,通过演变,形成了线粒体。该学说认为:线粒体祖先原线粒体(一种可进行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的革兰氏阴性菌)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后与宿主间形成共生关系。在共生关系中,对共生体和宿主都有好处:原线粒体可从宿主处获得更多的营养,而宿主可借用原线粒体具有的氧化分解功能获得更多的能量。四、问答题1.为什么原始地球条件有利于生命物质的出现?它和现在的自然条件的主要差别是什么?在早期太阳系里,一些处于原始状态的天体频繁和幼小的地球相撞,这一方面增大了地球体积,另一方面运动的能量转化为热能贮存在了地球内部。撞击不断地发生,地球内部蓄积了大量热能。地球的平均温度高达摄氏几千度,内部的金属和矿物变成了融融的炽热岩浆。岩浆在地球内部剧烈运动着,不时冲出地球表面形成火山爆发。在原始地球上,火山爆发十分频繁。随着火山爆发,地球内部一些气体被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形成了原始大气。不过,这时的地球上仍然没有生物分子。在以后的岁月里,由于日积月累,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越来越多,地球表面温度开始降低。当降低到水的沸点以下时,水蒸气就化作倾盆大雨降落到了地面上。倾盆大雨不分昼夜地下着,形成了最初的海洋,这为生命的诞生准备了摇篮。那时地球表面的温度仍然很高,到了大约36亿年前,海水的温度已降为80℃左右,然而在此之前,原始生命就已悄悄孕育了。生命的诞生与原始大气十分有缘。据推测,原始大气的主要成份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水蒸气、氨气。这些简单的气体分子要想成为生物分子,就必须变得足够复杂。合成复杂物质是需要消耗能量的。值得庆幸的是,在原始地球上有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供利用。首先,原始大气没有臭氧层,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毫无顾忌地进入大气,这为地球带来了能量。其次,原始大气中会出现闪电,闪电是一种能量释放现象。再次,原始地球上火山活动频繁,火山喷发可以释放大量热量。简单的气体分子在吸收了能量之后,它们会变得异常地活泼,进而产生化学反应,形成复杂的(生命)物质。2.你认为从原始的生命体(团聚体、微球体、脂球体)到真正意义上的原始细胞,还需要哪些最基本的结构、代谢和遗传特征?(1)首先是能把微聚体与外界环境隔开而又可以进行物质交换的膜,这是微聚体之所以区别于外界环境的保证;(2)其次是可以使微聚体性状可以稳定遗传下去的物质,只有性状的稳定遗传才可以说上生物,才可以有突变等一系列的变化3.简述“化学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 \n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分子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的起源关键就在于这些生命物质的起源,即在没有生命的原始地球上,由于自然的原因,非生命物质通过化学作用,产生出多种有机物和生物分子。因此,生命起源问题首先是原始有机物的起源与早期演化。化学进化的作用是造就一类化学材料,这些化学材料构成了氨基酸、糖等通用的“结构单元”,核酸和蛋白质等生命物质就来自这些“结构单元”的组合o 1922年,生物化学家奥巴林第一个提出了一种可以验证的假说,认为原始地球上的某些无机物,在来自闪电、太阳辐射的能量的作用下,变成了第一批有机分子。时隔31年之后的1953年,美国化学家米勒首次实验验证了奥巴林的这一假说。他模拟原始地球上的大气成分,用氢、甲烷、氨和水蒸气等,通过加热和火花放电,合成了有机分子氨基酸。继米勒之后,许多通过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又合成出了其他组成生命体的重要的生物分子,如嘻吟、啼暖、核糖、脱氧核糖、核昔、核昔酸、脂肪酸、叶琳和脂质等。1965年和1981年,我国又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出了胰岛紊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蛋白质和核酸的形成是由无生命到有生命的转折点,上述两种生物分子的人工合成成功,开始了通过人工合成生命物质去研究生命起源的新时代。 一般说来,生命的化学进化过程包括四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从有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大分子;从有机大分子组成能自我维持稳定和发展的多分子体系;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4.简述细胞的形成和进化过程,目前主要的争论有哪些?(这题的答案在这个世界貌似不存在)第九章生命的进化一、选择题1.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理论的学者是(C)。A.Malthus B.LinnaeusC.LamarckD.Darwin2.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B)。A.个体 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3.在进化中遗传变化的原始材料来源于(C)。A.选择 B.杂交C.突变D.繁殖4.一个物种在进化为两个物种时往往最先发生的是(C)。A.生殖隔离 B.配子隔离C.地理隔离D.机械隔离5.马和驴是两个物种是因为(B)。A.杂种衰败B.杂种不育C.行为隔离D.配子隔离6.定义物种的根本依据是(D)。A.解剖学结构差别B.生理学行为差别C.适应性能力差别D.生殖隔离7.种群数目较少时,有较大的机会发生(B)。A.人工选择B.基因漂变C.自然选择D.中性突变8.基因漂移在下列(D)情况下最重要。A.多态现象B.选择压得减轻C.在渐变群中的基因转移D.小种群中9.下列是Hardy-Weinberg定律要求的是(D)。A.没迁移、没突变B.没自然选择C.大量个体D.上述都是10.下列不是同源器官的是(C)。A.人的手和猫的爪B.猪腿和鲸鱼鳍C.蝗虫的翅和麻雀的翅D.鸟的翅膀和蝙蝠的翅膀11.下列不是痕迹器官的是(D)。A.人的盲肠B.蟒蛇的四肢痕迹C.鲸的后肢骨D.马的后肢骨12.当我们采用某种杀虫剂杀虫时,一开始往往效果很好,但随后效果就减弱,可以用(D)来解释。A.建立者效应B.突变C.瓶颈效应D.生存斗争二、判断题\n1.变异可分为不可遗传变异和可遗传变异。表型饰变属于可遗传变异。(×)2.生物的进化是群体或种群的进化,个体是谈不上进化的。(√)3.新达尔文主义和综合进化论都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修正和补充。(×)4.蜻蜓的翅膀和蝙蝠的翼手属于同源器官。(×)5.生物的适应是来自生物自身变异和环境变迁双方面的作用。(√)6.沙漠中的植物大多叶片都退化,这种现象属于趋同进化。(√)7.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在约700万年前形成时,将一种松鼠群体一分为二,峡谷两侧的松鼠现已进化为形态有明显区别的两个物种。这种现象属于趋异进化。(√)8.蜜蜂为某些植物传粉,而这些植物的花鲜艳芳香,并且具有蜜腺,这种现象属于进化中的协同进化。(√)9.生物的进化是群体或种群的进化,个体是谈不上进化的。因此,个体在进化中没有任何意义。(×)10.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三、名词解释物种;物种是交互繁殖的自然群体,一个物种和其他物种在圣职上存在隔离。基因库;基因库是一个群体中所有个体的基因型的集合。遗传漂变;是指当一个族群中的生物个体的数量较少时,下一代的个体容易因为有的个体没有产生后代,或是有的等位基因没有传给后代,而和上一代有不同的等位基因频率。一个等位基因可能(在经过一个以上的世代后)因此在这个族群中消失,或固定成为唯一的等位基因。适应;当环境改变时,机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通过自身的代谢、功能和结构的相应改变,以避免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损伤。生物进化;生物进化是指一切生命形态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指能够导致同一种群中,不同遗传性状的分布比例在下一个世代发生变化的过程。间断平衡理论;个系谱长期所处的静止或平衡状态被短期的、爆发性的大进化所打破,伴随着产生大量新物种。遗传平衡定律;在理想状态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即保持着基因平衡生殖隔离;是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隔离机制同源器官;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基本结构、各部分和生物体的相互关系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彼此相同,但在外形上有时并不相似,功能上也有差别染色体组细胞中中的一组非同源的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四、问答题1.达尔文主义的含义是什么?在美国,“达尔文主义”经常被创造论者作为贬义词使用。但在英国,这个词并无贬义,它用来指代进化论。2.综合进化论的要点有哪些?综合进化论的基本要点:用孟德尔定律来解释遗传变异的性质和机制;用群体遗传学方法来研究进化的机制(理论和实验群体遗传学),通过对微观进化过程和机制的研究来认识宏观进化;接受了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部分—自然选择,并有所发展。3.Hardy-Weinberg平衡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n Hardy-Weinberg平衡条件:无限大的群体;随机婚配;没有突变;没有选择;没有迁移;没有遗传漂变(小群体内基因频率随机波动)。结论:群体内一个位点上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将代代保持不变,处于遗传平衡状态。4.请以比较解剖学方面的证据证明生物的进化。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同源器官(形态和功能不同,但它们所在部位和结构组成是相似的)这些器官所在部位和结构组成相似,说明它们的起源相同。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5.影响种群小进化的因素有哪些?影响种群小进化的主要因素包括下面几种:(1)基因突变。由一个等位基因直接变成另一个等位基因,可直接改变群体中等位基因频率。(2)基因流动。携带相关等位基因的个体迁入或迁出某一群体,直接改变群体中等位基因频率。(3)遗传漂变。使小群体等位基因频率波动较大,引起生物容易发生进化。(4)非随机交配。生物种群中非随机交配或差异性生殖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影响群体中基因频率。(5)自然选择。自然选择通常是影响群体中基因频率效果的最明显因素。自然选择实际上就是选择某些基因,淘汰另一些基因,这必然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第十章生物类群及生物多样性一、选择题1.第一个比较让人满意的分类系统是由(C)提出的。A.亚里士多德B.普林尼C.林奈D.达尔文2.Pseudomonastransluces、Pseudomonassyringae、Pseudomonaspropanica是相同(d)的生物。A.目B.科C.属D.种3.当你必须长期服用抗生素时,医生会给你开许多种类的抗生素,而不是单纯的一种,是因为(C)。A.你有可能会对其中的一种抗生素过敏而非对所有的都过敏B.多种抗生素可以筛选出致病的细菌而不会影响别的C.很少存在单个细菌对所有的抗生素都有抗性D.一些抗生素可能会促进某些细菌的生长4.下列个体最小的是(D)。A.细菌B.立克次氏体C.衣原体D.支原体5.下列依靠出芽繁殖的有(C)。A.酵母菌B.草履虫C.水螅D.金黄葡萄球菌6.下列不属于真细菌的是(B)。A.螺旋菌B.大肠杆菌C.粘细菌D.螺旋体7.高压灭菌器灭菌主要利用的是(B)杀灭细菌。A.高压B.高温C.水蒸气D.上诉各项8.下列关于蓝藻的描述正确的是(B)。A.单细胞或多细胞长丝状B.无细胞核,只有1条线状的DNA分子C.细胞壁含纤维素,也含胞壁酸D.无叶绿体,只有类囊体9.原生生物单独分为一个界是因为(D)。(确切)\nA.它们是多细胞生物B.它们的运动方式特殊C.它们早于动植物出现D.它们的分类尚不明确10.下列对原生动物描述正确的是(D)。A.原生动物的摄食类型是芽孢B.原生动物是具有类似动物特征的原核微生物C.原生动物是根据相互间的营养不同而分类的D.原生动物中被认为进化程度最高的是纤毛虫11.对原生动物进行分类依据其(C)。A.运动特征B.形体大小C.核酸种类D.营养方式12.下列(B)不是原生动物。A.变形虫B.蓝藻C.眼虫D.草履虫13.下列疾病由原生动物引起的是(B)。A.天花B.疟疾C.艾滋病D.鸡瘟14.对藻类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D)。A.运动特征B.色素沉着C.核酸种类D.营养方式15.多数海产藻类属于(A)。A.绿藻门B.红藻门C.褐藻门D.蓝藻门16.下列不属于真菌的是(D)。A.灵芝B.青霉C.啤酒酵母D.变形虫17.高等真菌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C)。A.几丁质B.纤维素C.肽聚糖D.蛋白质18.真菌中高等的是(C)。A.接合菌纲B.子囊菌纲C.担子菌纲D.半知菌纲19.苔藓植物适应生活陆地环境是因为(B)。A.它们可以无性繁殖B.它们有可以依赖的孢子C.它们可以将水保持在身体周围D.它们不足几英寸大20.地钱属于(A)。A.苔类植物B.藓类植物C.真菌D.蕨类21.蕨类植物通常生活在潮湿的地点是因为(A)。A.精子游动需要水B.有鞭毛的孢子需要水C.孢子体后代需要水D.需要较多水进行呼吸作用22.在蕨类生活史中,其植物体是(B)。A.配子体阶段B.孢子体阶段C.原叶体阶段D.从孢子发育而来23.通常裸子植物花属于(A)。A.单性花B.两性花C.风媒花D.虫媒花24.下列对裸子植物描述不正确的有(B)。A.孢子体发达B.有真正的花和果实C.胚珠裸露D.有逐渐进化的维管组织和加粗的次生生长25.裸子植物比其他早期植物的优势在于(A)。A.孢子体世代比配子体世代有优势B.有真正的叶子C.在植物的顶端生长生殖结构D.配子可以在孢子体内得到保护26.下列(B)不属于种子植物。A.小麦B.苔癣C.苏铁D.油松27.下列对被子植物描述不正确的有(C)。A.具有典型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B.可以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nC.子房发育成果实D.松树、紫荆都是被子植物28.下列(A)是被子植物。A.棉花B.银杏C.苏铁D.油松29.动物生殖最简单的方法(A)。A.孤雌生殖B.分裂C.接合D.受精30.对下列动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A.蜘蛛是节肢动物门中的肉食动物B.蛤是软体动物门中的滤食动物C.蚯蚓是节肢动物门中的食腐动物D.文昌鱼是脊索动物门中的滤食动物31.体腔在进化中的重要性在于(B)。A.它可以使有机体具有排泄系统B.它可以使动物具有循环系统和其他活动的内部器官C.它使得体内具有贮存额外体液的动物生活在陆地上D.它为运动附肢的进化作好准备32.珊瑚虫属于(B)。A.海绵动物B.腔肠动物C.扁形动物D.软体动物33.下列(D)不属于节肢动物门。A.蚊子B.虾C.蝴蝶D.蚯蚓34.最原始的三胚层动物是(D)。A.扁形动物B.线形动物C.软体动物D.环节动物35.最早出现专职呼吸器官的是(B)。A.扁形动物B.线形动物C.软体动物D.环节动物36.下列不属于软体动物的是(A)。A.鲍鱼B.田螺C.乌贼D.海星37.下列(C)不属于节肢动物门。A.蜘蛛B.苍蝇C.蚯蚓D.螃蟹38.下列不是昆虫的有(D)。A.蚱蜢B.蜘蛛C.蜻蜓D.跳蚤39.脑炎是一种严重的神经性疾病,通常是由(A)传染的。A.节肢动物B.皮肤伤口C.污染食物D.动物咬伤40.下面对半索动物描述不正确的有(C)。A.有鳃裂B.背神经索中有狭窄的空隙,可能和高等脊索动物的中空背神经管同源C.没有口索D.属于脊椎动物41.脊索动物所应有的是(D)。A.脊椎B.管状神经素C.腮裂D.上述三项42.下列对脊索动物描述不正确的有(A)。A.高等脊索动物终生都有脊索B.背神经管起源于外胚层C.具有腮裂D.都有闭管式循环系统43.下列不属于脊椎动物的特征是(C)。A.脊椎B.脑和脊髓C.肺D.腮裂44.下列(C)不属于脊索动物。A.七鳃鳗B.鲨鱼C.袋鼠D.文昌鱼45.下列是硬骨鱼的是(A)。A.鲫鱼B.鲨鱼C.泥鳅D.草鱼46.下列(B)不属于两栖类。\nA.青蛙B.蜥蜴C.蟾蜍D.蝾螈47.下列对两栖动物描述正确的是(A)。A.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第一支脊椎动物B.有抵抗空气干燥的干燥皮肤C.在水中和陆上都可以繁殖D.只以肺进行气体交换48.下列恒定体温的脊索动物纲有(D)。A.两栖纲B.爬行纲C.鱼纲D.哺乳纲49.下列动物中(B)不属于真兽亚纲。A.老鼠B.蝙蝠C.鸭嘴兽D.鲸50.下列对哺乳动物描述正确的是(A)。A.都有胎盘和哺乳B.后代都在雌性体内发育C.有的种类是卵生的D.陆生哺乳动物用肺呼吸,水生哺乳动物用鳃呼吸51.下列对类病毒描述正确的有(D)。A.比病毒结构更复杂B.与病毒不同,不会引起疾病C.分子量较大D.没有蛋白质外壳52.下列不被看作原核生物的是(C)。A.衣原体B.支原体C.病毒D.蓝藻53.病毒不能在(D)上培养。A.鸡蛋B.烟叶C.大肠杆菌D.复合培养基二、判断题1.品种是分类学的一个基本单位。(对)2.双名法规定,每种生物的学名由两个拉丁文或拉丁化的单词组成,第一个单词是属名,第二个单词为种名。(对)3.魏泰克的五界系统不包括病毒界。(对)4.所有病毒都由核酸芯子、蛋白质衣壳和包膜构成,营细胞内寄生。(对)5.微生物不是分类学的一个自然类群,只是一个相沿成习的人为组合。(对)6.支原体是已知的最小的能独立生活的原核生物。(对)7.蓝藻的细胞壁和高等植物的细胞壁是相同的。(错)8.青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等医用抗生素都是由放线菌产生的。(错)9.地衣是由真菌类和某些藻类形成的共生体。(对)10.松果是松科植物的果实。(错)11.扁形动物是最早出现两侧对称和中胚层的动物。(对)12.环节动物是最早出现分节和真体腔的三胚层动物。(对)13.哺乳动物是动物界最进化的类群,也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类群。(错)三、名词解释双名法;双名法又称二名法,以拉丁文表示,通常以斜体字或下划双线以示区别。第一个是属名,是主格单数的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后一个是种名,常为形容词,须在词性上与属名相符。病毒;病毒(virus)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营寄生生活的生命体。拟病毒;病毒也称为类类病毒,它是一种环状单链RNA。它的侵染对象是植物病毒。被侵染的植物病毒被称为辅助病毒,拟病毒必须通过辅助病毒才能复制。单独的辅助病毒或拟病毒都不能使植物受到感染。朊病毒;以引起同种或异种蛋白质构象改变而致病或功能改变的蛋白质。最常见的是引起传染性海绵样脑病(疯牛病)的蛋白质。\n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细胞中无膜围的核和其他细胞器。包括古核生物和细菌。染色体分散在细胞质中,不具有完全的细胞器官并主要通过二分分裂繁殖。如细菌、蓝藻、支原体和衣原体。与古核生物、真核生物并列构成现今生物三大进化谱系。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四、问答题1.微生物是一个分类系统水平吗?为什么?微生物有那些主要特点?不是,微生物分类是按微生物亲缘关系把微生物归入各分类单元或分类群(taxon),以得到一个反映微生物进化的自然分类系统、可供鉴定用的检索表以及可给出符合逻辑的名称的命名系统。微生物的主要分类单位,依次为界(kingdom)、门(phylum或division)、纲(class)、目(order)、科(fami1y)、属(genus)、种(species)。特点:体积小面积大结构简胃口大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变异频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微生物2.与裸子植物相比,被子植物生活史的主要特征有哪些?花粉从花药里释放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传粉方式分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异花传粉因媒介不同,主要有虫媒花和风媒花之分。当花粉落到柱头上后,受柱头黏液的刺激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进入胚珠内部,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都会凋落,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为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3.什么是胎生?有什么积极的生物学意义?动物的受精卵在动物体内的子宫里发育的过程叫胎生。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可以从母体获得,直至出生时为止。胎生和哺乳,保证了后代较高的成活率。胎生为发育的胚胎提供了保护、营养以及稳定的恒温发育条件,能保证酶活动和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最大程度降低外界环境条件对胚胎发育的不利影响。4.试比较蕨类植物和藻类,它们的形态结构各有什么特点以适应陆生和水生生活?蕨类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离不开水,也不具备种子植物那样极其丰富多样的传粉受精、用以繁殖后代的机制,因此,蕨类植物在生存竞争中,臣服于种子植物,通常生长在森林下层的阴暗而潮湿的环境里,少数耐旱的种类能生长于干旱荒坡、路旁及房前屋后。一些藻类与其他真核生物一样有细胞核,有具膜的液泡和细胞器(如线粒体),大多数藻类于生活过程中需要氧气。用各种叶绿体分子(如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胆蛋白等)进行光合作用。地球上的光合作用90%由藻类进行,据信在地球早期的历史上藻类在创造富氧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藻类虽然主要为水生,但无处不在,分布范围从温带的森林到极地的苔原。某些变种可生活于土壤中,能耐受长期的缺水条件;另一些生活于雪中,少数种能在温泉中繁盛生长。5.请举例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n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它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础。它的重要的社会经济伦理和文化价值无时不在宗教、艺术、文学、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各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解与支持等方面反映出来。它们在维持气候、保护水源、土壤和维护正常的生态学过程对整个人类做出的贡献更加巨大。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它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2.简述五界系统的内容。1.原核生物界: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蓝藻、衣原体特点:DNA成环状,位于细胞质中,不具成形的细胞核,细胞内无膜细胞器,为原核生物。细胞进行无丝分裂。2.原生生物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藻类。特点:细胞核具核膜的单细胞生物,细胞内有膜结构的细胞器。细胞进行有丝分裂。3.真菌界:真菌特点:细胞具细胞壁,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 营腐生和寄生生活,营养方式为分解吸收型,在食物链中为还原者。4.植物界:特点: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自养,为食物的生产者。5.动物界:特点:营养方式:异养。为食物的消费者。7.什么是病毒?病毒有哪些特性?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8.蓝藻与细菌有何异同?蓝藻(Cyanobacteria)和具原核的细菌等一起,单立为原核生物界。蓝藻是单细胞原核生物,又叫蓝绿藻、蓝细菌,但不属于细菌,也不是绿藻。蓝藻是一类藻类的统称,其标志便是单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真核)。蓝藻不具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中心体、内质网和液泡等细胞器,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细菌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等部分构成,有的细菌还有荚膜、鞭毛、菌毛等特殊结构。绝大多数细菌的直径大小在0.5~5μm之间。并可根据形状分为三类,即:球菌、杆菌和螺旋菌9.原生生物的结构有何特点?原生生物包括哪些种类?原生生物,是最简单的真核生物个体微小,多数为单细胞,细胞核有核膜,基本无分化。11万种原生生物中大多数为单细胞,部分种类是集群或多细胞的,如盘藻、空球藻、团藻等。原生生物的细胞核具有核膜,有些种类只有一个细胞核,如大多数鞭毛虫、肉足虫和单胞藻类;有些种类是多核的,如多核变形虫、蛙片虫和纤毛虫等。(以上来自370页)可分为三大类,藻类、原生动物类、原生菌类。(百度。。。。)10.为什么说地衣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生物?地衣是一类特殊的生物有机体,它不是单一的植物体,是由一种真菌—子囊菌(多数)担子菌(少数)藻状菌(个别)和一种藻(蓝藻、绿藻)高度结合的共生复合体。11.为什么被子植物能成为当今植物界最繁茂的类群?(这道题目的答案在书上387页,书上是跟裸子植物比较而言的,大家考试时可根据题目要求和分值,酌情删减和概括。)(1)在传粉方式上,裸子植物是风媒的,大多数被子植物是虫媒的,由于花的颜色和结构同传粉的昆虫、鸟类之间形成巧妙的相互适应,虫媒传粉是比风媒传粉更为有效的传粉方式。(2)被子植物的大孢子叶闭合而形成心皮,胚珠包在心皮的子房中,而不是裸露在外。种子成熟时,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果皮常有鲜艳的颜色,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它不是用来满足幼胚发育的需要,而是用来引诱动物帮助传播种子的。(3)被子植物常常在传粉后12h内受精,在几天或几周内产生出种子。而裸子植物从传粉到种子形成通常要一年以上的时间。(4)被子植物是双受精的,胚乳是三倍体或多倍体的,裸子植物仅有精子和卵的结合,胚乳是单倍性的。\n(5)被子植物的雌、雄配子体不但寄生于孢子体而且进一步简化。雄配子体成熟时仅由3个细胞(一个粉管细胞、两个精子)组成,原叶细胞、体细胞和柄细胞不再出现。雌配子体成熟时一般有一个卵细胞、两个助细胞、三个反足细胞和含有两个极核的中央细胞,颈细胞不再出现。(6)孢子体组织分化细致,生理机能效率高。第十一章植物的组织一、选择题1.花生雌蕊柄之所以能将花生的花推入土中因为其基部有下列之故?A.顶端分生组织B.侧生分生组织C.居间分生组织D.原分生组织2.被子植物中,具有功能的死细胞是。A.导管分子和筛管分子B.筛管分子和纤维C.导管分子和纤维D.纤维和伴胞3.裸子植物靠输导水分。A.导管和管胞B.管胞C.筛管D.筛胞4.筛管分子最明显的特征是其。A.侧壁具筛域B.为具核的生活细胞C.端壁具筛板D.为有筛域、筛板而无核的生活细胞5.次生分生组织可由直接转变而成。A.原分生组织B.初生分生组织C.侧生分生组织D.薄壁组织6.周皮上的通气结构是。A.气孔B.皮孔C.穿孔D.纹孔7.水稻和小麦等禾本科植物拔节、抽穗时,茎迅速长高,是借助的活动。A.顶端分生组织B.侧生分生组织C.次生分生组织D.居间分生组织8.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的差别,在于厚壁组织是。××××A.细胞,壁均匀地次生加厚B.胞,壁均匀地次生加厚C.细胞,壁均匀地初生加厚D.细胞,壁均匀地初生加厚9.下列哪种组织常常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A.厚壁组织B.厚角组织C.输导组织D.分泌组织10.草本植物体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组织是。A.输导组织B.薄壁组织C.机械组织D.厚壁组织11.韭菜叶切断后,能继续生长,是因为下列何种生长的结果。A.顶端生长B.侧生生长C.居间生长D.产生离层二、判断题1.皮孔是表皮上的通气组织。(×)2.水生植物储水组织很发达。(×)3.成熟的导管分子和筛管分子都是死细胞。(×)4.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运输养料的管状结构。(√)5.成熟的筛管分子是无核、无液泡、管状的生活细胞。(√)6.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都是死细胞。(√)7.红海椒表现出红色是因为其果肉细胞中含有花青素。(×)8.维管束是指由木质部、韧皮部和形成层组成的束状分布的维管组织。(×)9.有限维管束无形成层,无限维管束有形成层。(√)三、名词解释组织:在多细胞生物体中,在个体发育上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某种生理功能的细胞群或细胞组合。维管束:由原形成层分化而来,是由木质部和韧皮部共同组成的束状结构,分为有限维管束和无限维管束。\n维管组织:由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基本组织共同构成的一种复合组织。维管系统:一个器官或一个个体中的维管束的总称.四、问答题1.简述分生组织细胞的特征,根据位置和来源不同,分生组织各分为哪几类?组成分生组织的细胞,除有持续分裂能力为其主要特点外,一般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相对较大,细胞质浓厚。通常缺少后含物,一般没有液泡和质体的分化,或只有极小的前液泡和前质体存在。分生组织的上述细胞学特征也会出现一些变化,如形成层细胞原生质体高度液泡化;木栓形成层细胞中可以出现少量叶绿体;某些裸子植物中,其顶端分生组织的局部细胞可能出现厚壁特征。2.从输导组织的结构和组成来分析,为什么说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植物的输导组织,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二类。裸子植物木质部一般主要由管胞组成,管胞担负了输导与支持双重功能。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导管分子专营输导功能,木纤维专营支持功能,所以被子植物木质部分化程度更高。而且导管分子的管径一般比管胞粗大,因此输水效率更高,被子植物更能适应陆生环境。被子植物韧皮部含筛管分子和伴胞,筛管分子连接成纵行的长管,适于长、短距离运输有机养分,筛管的运输功能与伴胞的代谢密切相关。裸子植物的韧皮部无筛管、伴胞,而具筛胞,筛胞与筛管分子的主要区别在于,筛胞细的胞壁上只有筛域,原生质体中也无P—蛋白体,而且不象筛管那样由许多筛管分子连成纵行的长管,而是由筛胞聚集成群。显然,筛胞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类型。所以裸子植物的输导组织比被子植物的简单、原始,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3.从细胞形态和在植物体内分布部位分析,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有何异同点?厚角组织细胞成熟后有不均匀加厚的初生壁,有活的原生质体,细胞具有潜在的分生能力。厚角组织一般分布于正在生长的茎和经常摆动的叶柄等部位,具有巩固和支持的作用。厚壁组织细胞成熟后,细胞壁一般有次生壁加厚,没有活的原生质体,成熟后的厚壁组织是只有细胞壁的死细胞,没有分生潜力。厚壁组织包括石细胞和纤维,石细胞分布于植物的各种器官,纤维分布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和韧皮部中。4.说明双子叶植物维管束的组织构成。双子叶植物维管束由木质部、维管形成层和韧皮部构成。木质部由机械组织、薄壁组织和输导组织组成;维管形成层是分生组织;韧皮部由输导组织、薄壁组织和机械组织构成。所以,构成双子叶植物维管束的组织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薄壁组织和分生组织等。5.举例说明高等植物组织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如植物的叶片,其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是统一的,表现在:叶片多为绿色的扁平体,其内分布有叶脉,这与叶片光合作用功能是密切相关的,扁平体状,利于叶片充分接受阳光,叶脉支持功能可使叶片充分伸展在空间。叶片结构可分为表皮、叶肉和叶脉。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外壁有角质层,利于表皮的保护作用。叶肉细胞富含叶绿体,主要功能是光合作用。叶脉中有木质部和韧皮部,利于叶脉执行输导和支持的功能。2.比较导管与筛管的区别。1、生理活性:筛管是活细胞构成,导管由死亡细胞构成。2、存在位置:筛管位于韧皮部,导管位于木质部3、生理功能:筛管主要运输有机物,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第十二章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与结构一、选择1.根的吸收作用主要在___C_____。A.根冠B.分生区C.根毛区D.伸长区2.中柱鞘细胞可产生____C____。\nA.部分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B.不定芽和不定根C.侧根D.A、B和C3.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属于___C_____。A.居间分生组织B.原分生组织C.初生分生组织D.伸长区4.根初生维管组织中,木质部与韧皮部的排列是___C_____。A.内外排列B.散生C.相间排列5.根毛区表皮细胞的主要作用是___B_____。A.吸收B.保护C.通气D.分泌6.凯氏带是___A_____的带状增厚A.木质化和栓质化B.木质化和角质化C.栓质化和角质化D.木质化和矿质化7.根的木栓形成层最初由___D_____细胞恢复分裂而形成。A.表皮B.外皮层C.内皮层D.中柱鞘8.根部形成层产生过程中,首先开始于___A_____。A.初生韧皮部内方的薄壁细胞B.初生木质部脊处的中柱鞘细胞。C.初生韧皮部外方的薄壁细胞D.原生木质部细胞。9.种子植物的侧根起源于___C_____的一定部位。A.分生区B.伸长区表皮C.根毛区中柱鞘D.根尖原始细胞10.观察根的初生结构,最好是在根尖的___C_____作横切制片。A.分生区B.伸长区C.根毛区D.根冠11.果树、蔬菜等带土移栽比未带土移栽的成活率高,主要原因是保护了___D_____。A.叶B.枝C.芽D.幼根和根毛12.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木质部的发育方式为___A_____。A.外始式B.内始式C.外起源D.内起源13.禾本科植物的分枝方式特称为___D_____。A.单轴分枝B.合轴分枝C.二叉分枝D.分蘖14.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木质部的发育方式为__B______。A.外始式B.内始式C.外起源D.内起源15.茎上叶和芽的发生属于__C______。A.外始式B.内始式C.外起源D.内起源16.茎和叶的初生保护组织是__C______。A.韧皮部B.形成层C.表皮D.皮层17.根和茎的次生保护组织是__D______。A.韧皮部B.形成层C.表皮D.周皮18.主茎顶芽不断向上生长形成主干,侧芽形成侧枝,这种分枝方式是___C_____。A.单轴分枝B.合轴分枝C.二叉分枝D.分蘖19.植物的一个年轮包括___B_____。A.心材与边材B.早材与晚材C.硬材与软材20.禾本科植物茎维管束中的维管束鞘为___B_____。A.薄壁组织B.厚壁组织C.厚角组织D.基本组织21.禾本科植物茎中央为__A______。A.髓B.髓腔C.髓或髓腔D.木质部22.禾谷类作物的叶包括___C_____等部分。A.叶柄、叶鞘、叶片、托叶B.叶柄、叶舌、叶耳、叶片C.叶鞘、叶舌、叶耳、叶片D.托叶、叶鞘、叶舌、叶耳、叶片23.叶片中可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是___D_____。\nA.表皮B.栅栏组织C.海绵组织D.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E.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保卫细胞24.栅栏组织属于__A______。A.薄壁组织B.分生组织C.保护组织D.机械组织25.水稻叶上、下表皮的主要区别在于___D_____。A.气孔数量多少B.表皮细胞形状C.有无硅质细胞D.有无泡状细胞26.禾本科植物的叶卷缩与下列何种结构有关?DA.栓细胞B.硅细胞C.长细胞D.泡状细胞二、判断题1.直根系多为深根系,须根系多为浅根系。(对)2.根毛分布在根尖的伸长区和成熟区。(错)3.根的中柱鞘细胞具有凯氏带。(错)4.根中木质部发育方式为内始式,而韧皮部则为外始式。(错)5.根毛与侧根的来源是一致的。(错)6.侧根为定根,起源于根毛区内中柱鞘的一定部位。(对)7.根的木栓形成层最早起源于中柱鞘细胞。(对)8.木栓形成层只能来自中柱鞘。(错)9.叶芽将来发育成叶,花芽将来发育成花。(错)10.侧根与侧枝的起源方式不同,前者为内起源,后者为外起源。(对)11.根的初生木质部成熟方式为外始式,而在茎中则为内始式。(对)12.茎中无凯氏带。(对)13.维管束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间存在形成层的叫有限维管束,无形成层的叫无限维管束。(错)14.玉米茎的维管束主要由维管束鞘和次生木质部,次生韧皮部构成。(错)15.植物的次生生长就是产生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的过程。(对)16.根与茎的木栓形成层最早起源于中柱鞘。(对)17.判断枝条的生长龄,可看芽鳞痕,而计算大树的生长龄,则可看年轮数。(对)18.叶脱落后留在茎上的痕迹称叶迹。(对)19.禾本科植物的叶多为等面叶。(对)20.水稻和稗草都有叶舌叶耳。(错)三、名词解释外始式:根的初生木质部在发育过程中,是由外向心逐渐分化成熟的,外方先成熟的部分为原生木质部,内方后成熟的为后生木质部,这种分化方式称为外始式。内起源:植物的侧根通常起源于母根的中柱鞘,发生于根的内部组织,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内起源。不定根:是植物的茎或叶上所发生的根,不定根不是直接或间接由胚根所形成的,没有固定的生长部位,它不按正常时序发生。凯氏带:某些植物根内皮层细胞的最初发育阶段,纵向壁和横向壁上形成的一条细的木栓质或类木质素的沉积带。直根系:主根发达、明显,极易与侧根相区别,由这种主根及其各级侧根组成的根系,称为直根系须根系:单子叶植物的主根出生后不久就停止生长或死亡,在胚轴和茎基部的节上生出许多粗细相等的不定根,再有不定根上生成侧根,整个根系外形呈絮状,所以把它称做为须根系\n外起源:年轮:指树木在一年内生长所产生的一个层,它出现在横断面上好像一个(或几个)轮,围绕着过去产生的同样的一些轮。叶痕:通常指鳞木类叶座中上部心型或菱形微凸成低锥形的部分。包括维管束痕和侧痕,是叶子脱落时离层留下的痕迹。叶迹:高等植物茎的节上长有叶片时,从茎分出进入叶片的维管束称为叶迹。不定芽:凡从叶、根、或茎节间或是离体培养的愈伤组织上等通常不形成芽的部位生出的芽,则统称为不定芽春材:在形成层活动旺盛的春季所形成的材称为春材.夏材:从夏季到秋季形成的材称为夏材或秋材单轴分枝:从幼苗形成开始,主茎的顶芽不断向上生长,形成直立而明显的主干,主茎上的腋芽形成侧枝,侧枝再形成各级分枝,但它们的生长均不超过主茎,主茎的顶芽活动始终占优势,这种分枝方式称为单轴分枝,又称总状分枝。合轴分枝:是主轴不明显的一种分枝方式。其特点是主茎的顶芽生长到一定时期,渐渐失去生长能力,继由顶芽下部的侧芽代替顶芽生长,迅速发展为新枝,并取代了主茎的位置。芽鳞痕: 芽鳞是包在芽的外面,起保护作用的鳞片状变态叶,例如鹤草芽的芽鳞。大多数的冬芽具有芽鳞,称为鳞芽。内始式:由内部开始,逐渐向外发育成熟。这种离心进行的发育方式,称内始式。分蘖:禾本科等植物在地面以下或接近地面处所发生的分枝单叶:叶片是一个单个的称单叶复叶:叶片是多个的称复叶离层:在叶将脱落时,叶柄基部或靠近基部的部分,有一个区域内的薄壁组织细胞开始分裂,产生一群小型细胞,以后这群细胞的外层细胞壁胶化,细胞形成游离状态,因此支持力量变得异常薄弱,这个区域就称为离层。四、问答题1.根尖分几个区域?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2.试述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双子叶植物的根的初生结构和茎的初生结构从外至内都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3.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是怎样产生的?a.在完成初生生长后,中柱鞘细胞最先开始恢复分生能力,转化为木拴形成层、维管形成层。并长出侧根。b.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细胞及初生木质部顶端的中柱鞘细胞恢复分生能力,形成了维管形成层(简称形成层)。c.形成层向外分生分化次生韧皮部,加在初生韧皮部之内,向内分生分化次生木质部,加在初生木质部之外,这样就形成了次生维管组织。d.木栓形成层向外分生分化木栓层,向内分生分化栓内层,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合称为周皮。表皮被挤毁。由此,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构造由外到内可分为周皮、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和射线。4.试述侧根发生的规律。\n根的初生生长过程中,侧根不断产生。它起源于根毛区中柱鞘一定部位。侧根发生时,中柱鞘相应部位的几个细胞,先行切向分裂增加细胞层数。继而进行各个方向的分裂,产生一团新细胞,形成侧根原基,其顶端逐渐分化为生长点和根冠。最后侧根原基的生长点进一步分裂、生长、分化,穿过皮层,伸出表皮,成为侧根。侧根发生的部位,常是二原型根中,发生于原生木质部和原生韧皮部之间或正对原生木质部的地方;三原型、四原型的根中,多正对原生木质部;多原型的根中,则多正对原生韧皮部。5.茎尖分几区?其组织分化过程怎样?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2.试述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表皮,皮层,维管柱(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髓射线,髓)8.试述禾本科植物茎的构造。9.植物有哪些分枝方式?举例说明农业生产上对植物分枝规律的利用。10.试述双子叶植物叶的解剖构造。表皮、叶肉、叶脉11.试述禾本科植物叶片的解剖构造特点。第十三章植物的繁殖一、选择题1.花药发育过程中,单核花粉(即小孢子)形成的过程是_________。(不会)A.造孢细胞→孢原细胞→花粉母细胞→小孢子B.花粉母细胞→孢原细胞→造孢细胞→小孢子C.孢原细胞→花粉母细胞→造孢细胞→小孢子D.孢原细胞→造孢细胞→花粉母细胞→小孢子2.花药的药室内壁即是___A______。A.纤维层B.中层C.绒毡层D.纤维层、中层和绒毡层的总称3.造孢细胞经过_____D____,形成大孢子母细胞。A.有丝分裂B.减数分裂C.细胞融合D.生长4.被子植物胚囊的发育类型中,最普遍的是_C___。A.单孢型B.双孢型C.四孢型5.成熟胚囊里最大的细胞是____C_____。A.卵细胞B.助细胞C.中央细胞D.反足细胞成熟的配囊中含有七个细胞:1个卵细胞、2个助细胞、3个反足细胞和1个很大的中央细胞(含两个极核)。6.下列细胞中属配子的是_____A____。A.精子B.花粉中的生殖细胞C.小孢子D.营养细胞7.自然界中,自花传粉的花不一定是_____D____。A.两性花B.自交亲和C.雌雄同熟D.闭花传粉8.自花传粉现象在自然界得以保存,是因为它_____C____。A.比异花传粉进化B.能增强后代生活力C.能保持种系特征稳定D.是对环境条件的适应9.核型胚乳中胚乳细胞形成的方式是____A_____。A.先产生核后产生壁B.先产生壁后产生核C.核和壁同时产生D.胚乳一直保持游离核状态胚乳发育过程有游离核时期,初生胚乳核最初的多次分裂只进行核分裂而不产生细胞壁,胚乳核呈游离状态分布在胚囊中,待发育到一定阶段才在细胞核之间产生细胞壁,形成胚乳细胞。10.胚乳发育的_____A____方式中,发育过程可区分为游离核的形成期和细胞时期两个阶段。\nA.核型B.细胞型C.沼生目型11.假果是___D______。A.果实的变态B.由花托发育而来C.由花托和花被发育而来D.由子房和其他部分共同发育而来12.被子植物生活史中,孢子体阶段始于____B_____。A.大、小孢子B.受精卵C.种子D.幼苗13.被子植物生活史中,配子体阶段始于____A_____。A.大、小孢子B.雌、雄配子C.成熟花粉、成熟胚囊D.受精卵14.具根、茎、叶的桃树幼苗____A_____。A.为孢子体,处于无性世代B.为孢子体,处于有性世代C.为配子体,处于无性世代D.为配子体,处于有性世代15.被子植物生活史中,两个世代交替的转折点是____F_____。A.减数分裂B.受精作用C.花粉和胚囊发育成熟D.胚形成E.种子萌发F.A和BG.B和E16.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包括____A______。A.胚根、胚芽、子叶、胚乳B.胚根、胚轴、子叶、胚乳C.胚根、胚芽、胚轴D.胚根、胚轴、胚芽、子叶17.种子中最主要的部分是_____A_____。A.胚B.胚乳C.种皮D.子叶18.所有植物的种子均具有_____C_____。A.相同的子叶数B.胚乳C.胚D.外胚乳19.下列哪种植物的种子属于有胚乳种子______D____。A.大豆B.蚕豆C.花生D.蓖麻无胚乳种子:棉花、大豆、花生、向日葵、番薯、马铃薯、苹果、烟草、薄荷和各种瓜类。有胚乳种子:蓖麻,莲,荞麦,胡萝卜,苋菜,石竹,柿,小麦,玉米,百合。20.被子植物的胚乳是_____C____。A.单倍体B.二倍体C.三倍体D.四倍体21.番茄胚乳发育时,初生胚乳核分裂后随即产生细胞壁,形成胚乳细胞,这种胚乳称为______A___胚乳。A.细胞型B.核型C.同时型D.沼生目型22.水稻胚乳发育时,初生胚乳核分裂形成许多自由核,然后才产生细胞壁,形成胚乳细胞,这种胚乳称为___B______胚乳。A.细胞型B.核型C.同时型D.沼生目型二、判断题1.花是适应于生殖的变态短枝。(对)2.禾本科植物例如水稻、小麦、玉米等的小穗,实际上代表一朵小花,其中的颖片、稃片、浆片等均是由花被演变而来的。(错)3.花粉粒是由造孢细胞经花粉母细胞阶段发育而来的,因此它的发育与花粉囊壁层的发育无关。(错?)4.花粉母细胞经过连续两次有丝分裂可形成四个精子。(错减数分裂)5.一个胚囊母细胞只能产生一个胚囊。(对)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单倍体细胞,其中3个退化,只有一个大孢子再经过3次分裂,形成1个卵细胞、2个极核和5个其他细胞,俗称“七胞八核”(即1个卵细胞、2个助细胞、3个反足细胞和一个中央细胞,中央细胞内有两个极核)\n6.闭花传粉属自花传粉,开花传粉属异花传粉。(错)7.花单性是实现异花传粉必不可少的条件。(错)8.卵细胞是雌配子,成熟的花粉粒是雄配子。(错)9.双受精是种子植物的重要特征之一。(错只有被子职务)10.无胚乳种子不形成胚乳。(错)无胚乳种子是因为在种子的形成时,胚乳的营养被后来形成的子叶所吸收,最后萎缩消失了.11.一粒稻谷就是一粒种子。(错)不是,水稻是颖果,稻谷是果实,果皮内部是种子,由胚珠发育来的才是种子12.双子叶植物的种子都没有胚乳,单子叶植物的种子都有胚乳。(错)13.无胚乳种子的养料贮存在子叶中。(对)14.种子的基本构造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错)15.所有的种子都具有种皮、胚和胚乳这三部分。(错)16.蚕豆是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错无胚乳)17.胚是由胚芽、胚根和胚轴三部分组成。(错还有子叶)18.未受精也能形成种子的现象叫单性结实。(错)单性结实(parthenocarpy)是指子房不经过受精作用而形成不含种子果实的现象。19.被子植物的孢子体极为退化,不能独立生活。(对)20.被子植物的孢子体阶段是从合子开始到大孢子母细胞和小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前为止。(对)三、名词解释完全花;不完全花;心皮;单雌蕊;复雌蕊;传粉;双受精;单性结实;真果;假果;世代交替;生活史;有胚乳种子;无胚乳种子完全花: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等五个部分组成的花不完全花:缺乏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中的一部分或及部分的花心皮:构成雄蕊的单位,是具有生殖作用的变态叶单雌蕊:一个雄蕊由心皮构成复雌蕊:一个雌蕊由几个心皮联合而成传粉:指花粉粒由花粉囊中散出,经媒介的作用而传达到柱头上的过程双受精:花粉管到达胚囊后,释放出二精子,一个与卵细胞融合,成为二倍体的受精卵,另一个与两个极核融合,形成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卵细胞和极核同时和二精子分别完成融合的过程称为双受精。双受精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特有现象单性结实:不经过受精作用,子房就发育成果实真果:仅由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假果:除了子房外,花的其他部分共同参与果实形成世代交替:生物生活史中有性时代与无性世代有规律的交替进行的现象生活史:生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发育和繁殖阶段,前后相继,有规律的循环的全部过程。从种子开始至新一代种子所形成的全过程,称为种子职务的生活史或生活周期。有胚乳种子: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如蓖麻。无胚乳种子: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缺乏胚乳。如蚕豆种子,它在种子发育时,胚乳已被消耗殆尽,所以没有胚乳四、问答题\n1.什么叫传粉?传粉有哪些方式?植物有哪些适应异花传粉的性状?传粉指有花粉囊散出的成熟花粉,借助一定媒介的力量,被传送到同一或另一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传粉方式:1.自花传粉2.异花传粉适应形状:花单性;雌雄同株;雌雄蕊异熟;雌雄蕊异长或异位;花粉落到本自花柱头上不能萌发、或不能呢个完全发育达到受精结果2.什么叫双受精?简述双受精过程的生物学意义。花粉管到达胚囊后,释放出二精子,一个与卵细胞融合,成为二倍体的受精卵,另一个与两个极核融合,形成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卵细胞和极核同时和二精子分别完成融合的过程称为双受精。双受精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共有的特征,也是他们系统进化上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在生物学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雌雄胚子结合,恢复原有染色体数目,保证物种的稳定性;来自不同亲本的遗传信息即加强了后代的生活能力和适应性,又为后代提供了可能出现新的变异的基础;形成三倍体的胚乳,同样兼具双亲的遗传性,为受精卵的发育提供营养,使子代的生活力更强;双受精是植物界是植物界有性生殖中最进化、最高级的形式,是被子植物兴旺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3.简述双子叶植物花和禾本科植物小穗的组成。双子叶植物的花是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等几部分组成。花柄、花梗、是花连接枝条的部分;花托是花柄顶端常略为膨大的节间缩短的部分。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由外至内依次着生在花托之上。花萼和花冠分别是由不育的变态叶萼片和花瓣组成。雄蕊群和雌蕊群是分别由能育的变态叶雄蕊和心皮组成。禾本科植物的小穗是由小穗轴、1至多朵小花和1对颖片组成是一种穗状花序。只有1朵小花的小穗其小穗轴退化或不存在。颖片是总苞的变态着生于小穗的基部。每一朵小花是由外稃、内稃、浆片、1枚雌蕊和3或6枚雄蕊等组成其外稃、内稃和浆片分别是苞片、小苞片和花被的变态。4.绘简图说明被子植物成熟胚囊(以蓼型胚囊为例)的结构,并列简表说明成熟胚囊的发育过程。组成:1个卵细胞、2个助细胞、2个极核(一个中央细胞)、3个反足细胞。发育过程孢原细胞(平周、分裂)→(外)初生壁细胞:形成珠心的一部分(内)造孢细胞→胚囊母细胞(减数分裂)→四分体(3消失1发育)→单核胚囊(3次有丝分裂)→成熟胚囊5.试述被子植物成熟花粉粒的结构及形成过程(不详述减数分裂过程)。\n花药→药隔花粉囊→表皮→表皮花粉囊壁孢原细胞(平周分裂)→初生壁细胞(平周分裂)→药室内壁纤维层中层(最后消失)绒毡层(提供养料,最后消失)造孢细胞(有丝分裂)→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四分体→小孢子→成熟花粉粒(雄配子体))有丝分裂营养细胞生殖细胞营养细胞二孢型花粉三孢型花粉6.表解种子的基本结构,并指出各部分的主要作用。种子种皮保护功能胚胚芽由生长点和幼叶组成,禾木本科植物还有胚芽鞘胚轴连接胚根、胚芽和子叶胚根由生长点和根冠组成,禾木本科植物还有胚根鞘子叶有单双,功能是储藏(大豆),光合作用(棉)消化吸收转化胚乳物质(水稻,蓖麻)胚乳(有过无)储藏营养物质(糖类、油脂、蛋白质)7.试述被子植物的生活史。从“种子到种子”这一整个生活历程,称为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在被子植物的生活史中,都要经过两个基本阶段:从合子开始到胚囊母细胞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前,细胞内的染色体的数目为二倍(2n),称为二倍体阶段(或称孢子体阶段或无性世代);从胚囊母细胞和花粉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到形成成熟胚囊(雌配子体)和花粉粒(雄配子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单倍(n)的,称为单倍体阶段(或称配子体阶段或有性世代)。被子植物的整个生活史的过程,单倍体阶段极短,二倍体阶段较长。单倍体阶段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养于二倍体上以获得营养物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被子植物生活史中的重要环节和转折点。第十四章植物的营养与运输一、选择题1.有一充分饱和细胞,将其放入比细胞浓度低10倍的溶液中,则细胞体积CB。A.不变B.变小C.变大D.不一定有选B有选C的,不是很确定,好像B的可能性更大,你们自己看一下2.将一个生活细胞放入与其渗透势相等的糖溶液中,则会发生D。A.细胞吸水B.细胞失水C.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D.既可能失水也可能保持动态平衡3.植物带土移栽的目的主要是为了A。A.保护根毛B.减少水分蒸腾C.增加肥料D.土地适应4.植物根部吸收的无机离子向植物地上部运输时主要通过BA.韧皮部B.质外体C.转运细胞D.共质体\n5.影响根毛区主动吸收无机离子最重要的原因是B。A.土壤中无机离子的浓度B.根可利用的氧C.离子进入根毛区的扩散速度D.土壤水分含量6.植物吸收矿质量与吸水量之间的关系是A。A.既有关,又不完全一样B.直线正相关关系C.两者完全无关D.两者呈负相关关系7.在植物有机体中,有机物的运输主要靠A来承担?A.韧皮部B.木质部C.微管8.在植物体中,细胞间有机物的运输主要靠A运输途径?A.共质体运输B.质外体运输C.简单扩散9.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主要形式为A。A.蔗糖B.果糖C.葡萄糖二、判断题1.当细胞内的ψw等于0时,该细胞的吸水能力很强。( 错)2.土壤中的水分在根内是不可通过质外体进入导管的。(错)3.蒸腾拉力引起被动吸水,这种吸水与水势梯度无关。(错)4.植物根内是因为存在着水势梯度才产生根压。(对)5.植物的必需元素是指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大的一类元素。(错)6.铁、氯这两种元素是植物需要很多的,故为大量元素。(错)7.质膜上的离子通道运输是属于被动运输。(对)8.胞饮作用是一种非选择性吸收,它能在吸水的同时,把水中的矿物质一起吸收。(对)9.植物根中吸收矿质元素最活跃的区域是根毛区。(对)10.根部叫吸收的矿质元素主要通过木质部向上运输,也能运输到韧皮部后再向上运输。(对)11.叶片吸收的离子在茎内向下或向下运输途径主要是韧皮部,同样也可以横向运输到木质部,继而上下运输。(对)12.韧皮部装载有2条途径,即质外体途径和共质体途径。(对)13.韧皮部中的物质可以双向运输。(对)14.解释筛管中运输同化产物的机理的学说中压力流动学说主张筛管液流是源库两端渗透作用产生的压力势梯度引起的。(对)15.在作物的不同生育时期,源与库的地位始终保持不变。(错)16.许多实验证明,有机物的运输途径主要是由木质部担任的。(错)三、名词解释水势;渗透势;压力势;衬质势;主动吸水;被动吸水;源;库水势: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即水势为体系中水的化学势与处于等温、等压条件下纯水的化学势之差,再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的商。渗透势:渗透势亦称溶质势,渗透势是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降低了水的自由能,因而其水势低于纯水的水势,这种水势差即为渗透势压力势:压力势是细胞的原生质体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的一种作用力的限制细胞原生质体膨胀的反作用力,压力势往往是正值。衬质势:由于亲水的衬质与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使水的自由能下降的那部分数值,恒为负值。主动吸水\n:主动吸水是由于根系本身生理活动引起的水分吸收,一般认为主动吸水的动力是根压。被动吸水:通过蒸腾拉力进行的吸水方式称为被动吸水。源:指制造养料,并向其他器官提供营养物质的部位或器官,主要指叶片。库:是指消耗养料或储藏养料的器官,如幼嫩的叶片、茎、根以及花、果、种子等。四、问答题1.简述水分进出植物体的途径和动力。(途径:植物的营养PPT第8张,动力:书上P234)共质体途径:水分、溶质通过主动吸收→表皮细胞膜内→胞间连丝→导管质外体途径:水分、溶质通过扩散到达质外体→表皮、皮层→内皮层(凯氏带)通过主动吸收到达共质体→胞间连丝→导管 动力:根压 蒸腾作用2.举例说明植物存在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1)可用伤流现象证明植物存在主动吸水。如将生长中的幼嫩向日葵茎,靠地面5cm处切断,过一定时间可看到有液体从茎切口流出。这一现象的发生,完全是由于根系生理活动所产生的根压,促使液流上升并溢出而造成,与地上部分无关。(亦可用吐水现象证明)。(2)可用带有叶片但将根去掉的枝条(或用高温、毒剂杀死根系)吸水证明植物存在被动吸水。将带有叶片但将根去掉的枝条插入瓶中,可保持几天枝叶不萎蔫,说明靠叶片蒸腾作用产生的蒸腾拉力,能将水分被动吸入枝条并上运,是与植物根系无关的被动吸水过程。3.确定植物必需元素的标准是什么?必需元素有哪些主要生理功能?(生理功能:植物的营养PPT第8张,标准:书上P236)通过溶液培养或砂基培养,并按照Arnon&Stout于1939年提出的植物必须元素的标准:(1)如缺乏该元素,植物生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生活史;(2)除去该元素,则表现出专一的病症,而且这种缺乏症是可以预防和恢复的;(3)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应表现直接的效果,绝不是因土壤或培养基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变而产生的间接效果生理功能1)细胞结构物质的组成成分;2)作为酶、辅酶的成分或激活剂,参与酶活性的调节;3)参与渗透调节、电荷的中和等。4.植物的根系是怎样吸收矿质元素的?(不清楚)它与水分的吸收有什么关系?质外体途径:各种离子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根部自由空间,但是因为内皮层细胞上有凯氏带,离子和水分都不能通过,因此自由空间运输只限于根的内皮层以外,而不能通过中柱鞘。离子和水只有转入共质体后才能进入维管束组织。不过根的幼嫩部分,其内皮层细胞尚未形成凯氏带前,离子和水分可经过质外体到达导管。另外在内皮层中有个别细胞(通道细胞)的胞壁不加厚,也可作为离子和水分的通道共质体途径:在细胞内离子可以通过内质网及胞间连丝从表皮细胞进入木质部薄壁细胞,然后再从木质部薄壁细胞释放到导管中。释放的机理可以是被动的,也可以是主动的,并具有选择性。木质部薄壁细胞质膜上有ATP酶,推测这些薄壁细胞在分泌离子运向导管中起积极的作用。离子进入导管后,主要靠水的集流而运到地上器官,其动力为蒸腾拉力和根压。\n或者: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被动吸收、主动吸收、胞饮作用被动吸收是通过滤过、渗透、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需要载体)等几种形式,将消化了的营养物质吸收进入血液和淋巴系统;这种吸收形式不需要消耗机体能量;一些分子量低的物质,如简单多肽、各种离子、电解质和水等的吸收即为被动吸收。主动吸收与被动吸收相反,必须通过机体消耗能量,是依靠细胞壁“泵蛋白”来完成的一种逆电化学梯度的物质转运形式; 胞饮作用也叫内吞作用,是指物质吸附在质膜上,然后通过膜的内折而转移到细胞内的攫取物质及液体的过程。胞饮作用是植物细胞吸收水分、矿质元素和其他物质的方式之一。胞饮作用是非选择性吸收,它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水分中的物质一起吸收进来,如各种盐类和大分子物质甚至病毒。是相对独立的过程,二者没有特定的关系。不是完全一致的,没有正比的关系。植物对水分和矿质的吸收是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前者,表现为盐分一定要溶于水中,才能被根系吸收,并随水流进入根部的质外体。而矿质的吸收,降低了细胞的渗透勢,促进了植物的吸水。后者,表现在两者的吸收比例不同,吸收机理不同:水分吸收主要是以蒸腾作用引起的被动吸水为主,而矿质吸收则是以消耗代谢能的主动吸收为主。另外两者的分配方向不同,水分主要分配到叶片,而矿质主要分配到当时的生长中心。1.如何证明高等植物的同化物长距离运输的通道是韧皮部?(1)环割试验 剥去树干(枝)上的一圈树皮(内有韧皮部),这样阻断了叶片形成的光合同化物通过韧皮部向下运输,而导致环割上端韧皮部组织因光合同化物积累而膨大,环割下端的韧皮部组织因得不到光合同化物而死亡。(2)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让叶片同化14CO2,数分钟后将叶柄切下并固定,对叶柄横切面进行放射性自显影,可看出14CO2标记的光合同化物位于韧皮部。第十五章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一、选择题1.____D______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光。A.烟草B.苋菜C.苋菜和菟丝子D.烟草和杜鹃2.下列植物属于子叶留土的是_____D_____。A.棉花B.蓖麻C.大豆D.小麦3.大豆种子萌发形成子叶出土的幼苗,其主要原因是由于B生长迅速。A.上胚轴B.下胚轴C.中胚轴D.胚根4.豌豆种子萌发形成子叶留土的幼苗,其主要原因是由于B生长迅速。A.上胚轴B.下胚轴C.中胚轴D.胚根5.细胞分裂素主要的生理作用是:BA.促进细胞伸长B.促进细胞分裂C.促进细胞扩大D.抑制细胞分裂6.生长素促进枝条切段根原基发生的主要作用是:AA.促进细胞伸长B.刺激细胞分裂C.引起细胞分化D.促进物质运输7.将北方的冬小麦引种至广东栽培,结果不能抽穗结实,主要原因是A。A.日照短B.气温高C.雨水多D.光照强8.小麦经过春化作用后,对日照要求是A。A.在长日照下才能开花B.在短日照下才能开花C.在任何日照下都能开花9.自然条件下,光周期诱导所要求的光照强度是A。A.低于光合作用所要求的光照强度B.大于光合作用所要求的光照强度\nC.等于光合作用所要求的光照强度10.利用暗期间断抑制短日植物开花,选择下列哪种光最有效A。A.红光B.蓝紫光C.远红光D.绿光11.将南方的大豆放在北京地区栽培,开花期会C。A.延长B.不变C.推迟D.不一定12.菊花若给予遮光缩短光照处理,则开花期D。A.提前B.不改变C.推迟D.不一定13.在小麦籽粒成熟时,脱落酸的含量是B。A.大大增加B.大大减少C.变化不大D.不确定14.苹果、梨的种子胚已经发育完全,但在适宜条件下仍不能萌发,这是因为B。A.种皮限制B.抑制物质C.未完成后熟D.日照长度15.根、茎、芽对长素敏感程度的顺序为:A。A.根>茎>芽B.根>芽>茎C.芽>茎>根D.茎>芽>根二、判断题1.所有的植物激素都可以称为植物生长物质。(错)2.所有的植物生长物质都可以称为植物激素。(错)3.极性运输的是生长素唯一的运输方式。(错)还有韧皮部运输4.脱落酸和赤霉素生物合成的前体都是甲瓦龙酸。(对)5.生长素可促进植物的生长,因此高浓度生长素比低浓度生长素效应大。(错)6.种子萌发所不可缺少的外界条件是水分、温度和氧气。(错)充足的水分,适宜温度和足够的氧气7.休眠种子内的代谢活动完全停止。(错)8.子叶留土的幼苗是由于上胚轴伸长生长的结果。(对)三、名词解释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休眠;顶端优势;向性运动;感性运动;春化作用;光周期现象植物激素: 在植物体内合成,并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产生显著生理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植物生长调节剂: 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休眠: 种子休眠有些植物的种子形成后,即使在适宜环境下也不立即萌发,必须经过一段相对静止的阶段才能萌发,种子的这一性质称为种子休眠。顶端优势: 植物的顶芽分泌抑制侧芽生长的激素,保持顶端的生长优势,以使植株获得最好的光照。向性运动: 是指外界因素对植物单方向刺激所引起的定向生长运动。有向光性、向重力性、向化性等等。感性运动: 指无一定方向的外界因素均匀地作用于整体植物或某些器官所引起的运动。不难看出向性运动是单方向刺激引起定向运动,而感性运动是不定向刺激引起的整体或局部运动。春化作用: 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叫春化作用。一般冬小麦等冬性禾谷类作物和某些二年植物以及一些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开花都需要经过春化作用。光周期现象:\n 自然界一昼夜间的光暗交替称为光周期。昼夜的相对长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叫做光周期现象。植物的开花、休眠和落叶,以及鳞茎、块茎、球茎的形成,都受日照长度调节,即都存在光周期现象。但其中研究得最多的是植物成花的光周期诱导四、问答题1.五大类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什么?(植物的调控系统ppt)生长素(IAA):1.促进营养器官的伸长(实质:促进细胞的伸长 双重作用: 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2.促进细胞分裂——促进核分裂3.促进果实发育和单性结实4.保持植物的顶端优势5.其他:防止叶片衰老和器官脱 落、增加雌花等赤霉素(GA):1. 促进细胞分裂和茎的伸长2. 打破休眠,促进种子萌发3. 促进单性结实。细胞分裂素(CTK):1. 促进细胞分裂——既促进胞质分裂,又促进核分裂2. 诱导器官的分化3. 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4. 延缓叶片衰老脱落酸(ABA):1. 诱导气孔关闭,提高植物的抗逆性——胁迫激素2. 促进休眠3. 促进器官脱落和叶片衰老乙烯(Eth):1.抑制细胞伸长,促进横向加粗2.促进果实成熟——增加质膜及液泡膜的透性3.促进器官脱落——促进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合成2.在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方面,五大类植物激素之间在哪些方面表现出增效作用或颉颃作用?(书上P246-247) 网上的:赤霉素与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脱落酸与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具有拮抗作用;乙烯与生长素、赤霉素具有拮抗作用。1.喷洒生长素可以控制柑橘和葡萄柚的落果,使之在未采摘时不脱落。但若使用生长素过多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似的果实过早成熟并脱落。2.有时要使用大量的生长素促使未成熟的果实脱落,称为疏果。对果树进行筛选,使留下的果实长得更大。3.赤霉素和生长素配合使用可形成无籽果实。4.除草3.什么是春化作用?如何证实植物感受低温的部位是茎尖生长点。春化现象指一、二年生的植物,经过春化处理(在苗期对其进行低温处理,约3 °C)后,才能从营养生长阶段(即根、茎、叶的发育)过渡到生殖生长阶段(即花、果实和种子的发育)的现象。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叫春化作用。\n栽培于温室内中的芹菜,由于得不到花分化所需的低温,不能开花结实。如果用胶管把芹菜茎尖缠绕起来,通入冷水,使茎的生长点得到低温,就能通过春化而在长日下开花;反之,如果将芹菜植株置于低温条件下,向缠绕茎尖的胶管通入温水,芹菜则不能通过春化而开花。上述结果能证明植物感受低温的部位是茎尖生长点(或其它能进行细胞分裂的组织)。4.什么是光周期现象?举例说明植物的主要光周期类型。自然界一昼夜间的光暗交替称为光周期。生长在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植物在长期适应和进化过程中表现出生长发育的周期性变化,植物对昼夜长度发生反应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植物的开花、休眠和落叶,以及鳞茎、块茎、球茎等地下贮藏器官的形成都受日照长度的调节,但是,在植物的光周期现象中研究最多的是植物成花的光周期诱导。根据植物开花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将植物分为以下三种主要的光周期类型。(1)长日植物如小麦、大麦、黑麦、油菜、天仙子等,此类植物在24小时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长于一定时数才能成花。(2)短日植物如水稻、玉米、大豆、苍耳、菊花等,此类植物在24小时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短于一定时数才能成花。(3)日中性植物如月季、黄瓜、向日葵、蒲公英、番茄等,此类植物的成花对日照长度不敏感,只要其他条件满足,在任何长度的日照下均能成花。5.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外界条件?这些条件对种子的萌发起到怎样的作用? 种子萌发的主要外界条件有:水分、氧气、温度。(1)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干燥的种皮经水浸润后,结构松软,氧气才易进入,同时,胚根、胚芽才能突破种皮,种子萌发时的各种生理生化反应,必须以水作为介质。(2)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氧气。种子萌发时,一切生理活动都需要能量的供应,而能量来源于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则必须有氧气才能完成。(3)种子萌发需要适当的温度。种子萌发时内部进行复杂的生理生化反应,需要各种酶作为催化剂,而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必须在适当的温度范围才具有催化活性。6.子叶出土幼苗与子叶留土幼苗主要区别在哪里,了解幼苗类型对农业生产有什么指导意义?:种子萌发过程中,如果下胚轴生长速度快,将胚芽和子叶推出土面,则形成子叶出土的幼苗;如果上胚轴生长速度快,将胚芽推出土面,而子叶留在土壤中,则形成子叶留土的幼苗。意义:在农业生产上应注意掌握两种类型幼苗的种子播种深度,一般来说,子叶出土幼苗的种子播种要浅一些,而子叶留土幼苗的种子播种可以稍深,但也要根据种子的大小、土壤的湿度等条件综合考虑,决定播种措施。第十六章动物的组织、器官与系统一、填空题1.根据结构和功能的差别,一般可将动物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四类。2.上皮组织的主要功能起保护作用。3.根据功能和形态可将其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结缔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和肌肉组织等。4.心血管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三部分组成,其主要功能是运输物质。5.血液是液态的结缔组织,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n6.肌肉组织主要由特殊分化的肌细胞构成。7.神经组织是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的组织。8.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形态和功能单位,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冲动的能力。9.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完成食物的摄取、消化和吸收。10.骨骼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支持身体,同时兼有运动和保护作用。11.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以及淋巴组织、淋巴结及淋巴组织构成。二、名词解释组织;器官;系统;内分泌腺;外分泌腺;神经细胞;循环系统组织: 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被称为组织,组织是多细胞生物的基本形态。如人体的基本组织。器官: 不同组织按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执行特定生理机能的结构组成器官。如大脑、胃、心脏等系统: 由若干个机能上密切联系的器官组成的能够完成特定功能任务的结构。内分泌腺:(为百度)内分泌腺,是没有分泌管的腺体称为内分泌腺。它们所分泌的物质(称为激素)直接进入周围的血管和淋巴管中,由血液和淋巴液将激素输送到全身。人体内有许多内分泌腺分散到各处。有些内分泌腺单独组成一个器官,如脑垂体、甲状腺、胸腺、松果体和肾上腺等。另一些内分泌腺存在于其他器官内,如胰腺内的胰岛、卵巢内的黄体和睾丸内的间质细胞等。内分泌腺所分泌的各各激素对机体各器官的生长发育、机能活动、新陈代谢起着十分复杂而又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人体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甲状旁腺、胸腺和性腺。此外,松果体和分布于胃肠道黏膜中的内分泌细胞,以及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也具有内分泌的功能。外分泌腺:是一类有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物不进入血液,且由导管流出。神经细胞: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包括细胞体、轴突和树突。循环系统:是生物体的细胞外液及其借以循环流动的管道组成的系统。三、问答题1.简述不同动物组织在结构和分布上的特点。(为百度)组织是由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起源相似的细胞群连同非细胞物质组成的综合体。根据其形态构造和功能的差异可分为四种类型即上皮、结缔、肌肉和神经组织。1、 上皮组织分布于动物体表面和内部器官外壁上该组织的特点是——细胞结构明显缺乏或少有细胞间质。因此细胞排列得很紧密。其中细胞的层次有单层和复层之分从细胞的形状来说有扁平、立方、柱状之别如口腔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血管内皮为单层扁平上皮消化道、输卵管管壁为单层柱状上皮。这些组织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排泄和接受刺激等功能。通过它们实现有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作用。2、 结缔组织结缔组织在高等动物中很发达包括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腱、韧带等、脂肪组织、网状结缔组织、软骨组织、硬骨组织还有血液和淋巴组织。该组织的构造特点是细胞间质发达具有丝状的纤维或液体、胶体基质。形态多样功能多种主要具填充、支持、联系、保护、营养和防御、运输等功能。3、 肌肉组织这种组织的特性是具有收缩能力由肌细胞肌纤维组成根据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骨骼肌、心肌、平滑肌三种。①骨骼肌肌纤维内的肌原维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有明暗相间的横纹所以又称横纹肌。主要分布在骨骼上能随动物的意志收缩——随意肌。为主要的运动组织也有支持作用。②\n平滑肌由按一定方向成束排列的平滑肌纤维细胞组成。主要分布在内脏管壁属不随意肌肉收缩能力较弱但能持久。③心肌心肌纤维也有横纹具有强而持久的收缩力具有自律性也是不随意肌。4、 神经组织由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它们具有高度的感应性和指导性能接受刺激和传导兴奋。2.结缔组织分哪几类?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结缔组织分为六类,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疏松结缔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对伤口愈合有重要作用;巨噬细胞能吞噬侵入体内的异物、细菌、病毒以及死细胞及其碎片等,是细胞免疫系统的成员,起保护作用;肥大细胞(mastcells)能分泌一种物质,防止血液凝结;脂肪组织:起支持、保护的作用,以及维持体温和贮藏能量、参与能量代谢等作用;软骨组织主要起支持作用。骨组织主要起支持的作用;血液主要起为全身的组织细胞运输能量、氧气和代谢废物的作用3.肌肉组织分哪几类?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骨骼肌通过肌腱与骨骼相连负责由意识支配的运动平滑肌分布于消化管、膀胱、血管壁和其他内脏器官中可长时间保持收缩状态心肌是心脏的可收缩部分。4.什么是器官?什么是系统?简介高等动物各系统的主要功能。(百度的)器官:不同组织按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执行特定生理机能的结构组成器官。如大脑、胃、心脏等系统:由若干个机能上密切联系的器官组成的能够完成特定功能任务的结构。哺乳动物的主要系统有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各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生命活动。各系统包含的重要器官和简要功能如下:消化系统:包括口、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主要功能是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其中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淋巴管等器官,里面分别流淌着血液和淋巴液。主要功能是对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送,另外淋巴还能发挥免疫功能。呼吸系统: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主要功能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排泄系统:哺乳动物的排泄系统是由肾脏(泌尿)、输尿管(导尿)、膀胱(贮尿)和尿道(排尿途径)所组成,此外皮肤也是哺乳类特有的排泄器官。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大脑、小脑、脑干)、脊髓。主要功能是对外界和身体内部的各种刺激做出规律性应答。内分泌系统:哺乳类的内分泌腺主要有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胰岛、肾上腺、性腺和胸腺等。主要功能是分泌激素,调节生命活动。生殖系统:雄性主要的生殖器官有阴茎、睾丸、附睾、输精管等。雌性的生殖器官主要有阴道、子房、输卵管、卵巢等。主要功能是产生生殖细胞,完成受精作用。第十七章动物的保护、支持与运动一、填空题1.高等动物的皮肤从组织学上可以区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两部分。(应该是三部分吧。。。)2.高等动物的皮肤在进化过程中衍生出各种坚硬的构造以及各种不同形态的腺体,前者包括毛、爪、蹄、指(趾)甲等,后者包括包括汗腺,皮脂腺,乳腺和嗅腺等。3.动物界中支持骨架有流体静力骨骼、外骨骼和内骨骼三种形式。4.骨由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构成。5.人体骨骼可以分为中轴和附肢骨骼两部分。\n6.附肢骨骼由四肢骨和躯干骨构成。7.动物运动的形式有变形运动、鞭毛及纤毛运动、肌线运动和肌肉运动。8.肌肉运动是通过肌肉收缩实现的,而肌肉收缩是肌动蛋白丝在肌球蛋白丝之间相对滑行的结果。二、问答题1.简述皮肤的结构与功能。(百度的)皮肤的基本结构表皮(抗摩擦和抗损伤),真皮(使皮肤既有弹性,又有韧性),皮下组织(有防止散热、储备能量和抵御外来机械性冲击的功能),皮肤的附属器官:汗腺、皮脂腺、毛发、指(趾)甲。皮肤的基本功能1、保护功能:既能抵御外界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的侵袭,又能防止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电解质和水分的丢失和浸透,起着保护肌体的作用。2、分泌和排泄功能:一方面保持皮肤表面的湿润性,具有保护和软化角质的作用,另一方面担负着调节体温和排泄废物的作用。3、吸收功能:具有选择性地吸收外界物质的能力4、感觉功能:接受外来的各种刺激,引起相应的神经反射,维护身体的健康。5、体温调节功能:使体温保持在37度左右6、代谢功能:参与整个肌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以维持肌体内外的生理动态平衡。还有直接从空气中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的功能。7、其他功能: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其再生功能可以修复创面。此外,皮肤还是一个表情的器官2.流体静力骨骼、外骨骼和内骨骼是动物界支持骨架的三种形式,它们有何不同?流体静力骨骼:液体充满的囊,无固定的形状,维持体型和运动依赖体壁中的肌肉。外骨骼:软体动物具有碳酸钙成分的外壳,节肢动物具有几丁质成分的外骨骼。内骨骼:脊椎动物的主要骨骼都被肌肉皮肤鳞片或毛发包裹在身体的内部.3.简述肌肉收缩的机理。肌肉收缩是肌动蛋白丝在肌球蛋白丝之间相对滑行的结果。4.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哪些?比较它们的异同。变形运动:细胞在前端伸出伪足爬行的运动方式。是一种细胞运动,只有单细胞生物能采用这种行动方式.鞭毛及纤毛运动:真核生物中,原生动物分别利用鞭毛和纤毛来行动.肌线运动:肌线收缩完成运动.肌肉运动:肌肉运动是通过肌肉收缩实现的.第十八章动物的营养、交换与运输一、填空题1.动物的消化方式有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和微生物消化三种。2.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3.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胰腺和肝脏。4.动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在小肠。5.动物消化食物的方式有两种,即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6.整个呼吸过程由以下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内呼吸组成。7.肺泡是肺实现气体交换的结构与功能单位。8.呼吸肌的活动是推动气体进出肺的原动力。\n9.心血管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三部分组成。10.血管可以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11.血液存在于血管系统,运行于全身,可分为有形的血细胞、血小板和无定形的血浆。12.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3类。13.血小板的重要功能是凝集、释放、粘附。14.人的血液循环有静脉循环和动脉循环两个途径。15.淋巴系统由淋巴器官和淋巴管组成,其主要功能是运送淋巴液返回静脉。16.排泄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17.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它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个部分。18.肾脏的功能包括生理功能和内分泌功能。(1)生成尿液、排泄代谢产物。(2)维持体液平衡及体内酸碱平衡(3)内分泌功能19.尿的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及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等三个过程。20.脊椎动物的排泄器官为肾脏,根据系统发生、个体发育以及它们在动物体腔内的位置,可分为前肾、中肾和后肾三种。二、名词解释消化;吸收;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呼吸;肺通气;肺换气;血液循环;动脉血;静脉血;血清;凝集原;凝集素;肺循环;体循环;闭管式循环;开管式循环;完全双循环;排泄;肾小体;原肾管;后肾管;马氏管消化:把摄入的食物经过机械作用粉碎和化学作用分解,最后成为简单的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吸收:简单的小分子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机械性消化:食物经过口腔的咀嚼,牙齿的磨碎,舌的搅拌、吞咽,胃肠肌肉的活动,将大块的食物变成碎小的消化过程.化学性消化: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必需氨基酸:指的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必需脂肪酸:指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但机体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需由食物供给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呼吸:有机体利用氧气通过代谢分解有机化合物释放化学能的过程。肺通气: 肺通气是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肺换气: 是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血液循环: 是指血液在全身心血管系统内周而复始地循环流动。动脉血: 是在体循环的动脉中流动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环中从肺回到左心房的肺静脉中的血液。静脉血: 在体循环的静脉中流动的血液。即体循环中静脉中流动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环中右心房到的肺动脉中的血液。血清: 指血液凝成的血块在回缩时从血块中挤出的液体,即除去了纤维蛋白原和少量的参与凝血的血浆蛋白,增加了血小板释放的物质的血浆。凝集原: 附着在红细胞表面的一种抗原。凝集素: 血清中的一种免疫球蛋(抗体)。\n肺循环: 心脏有节奏地收缩把血液挤出去,血液从右心室流出,经过各种器官组织回到右心房体循环:血液由左心房进入右心室,再由左心室流出,经过各种器官组织回到右心房,又称大循环;闭管式循环:各血管以微血管网相连,血液始终在血管内和心脏里流动,不流入组织间的空隙中,其循环速度快,运输效能高;开管式循环:动物体内的血液不完全在心脏与血管内流动,而能流进细胞间隙的循环方式;完全双循环: 从鸟纲开始,其心脏四腔,具左右动脉弓,心房与心室已经完全分隔(具左心房与左心室以及右心房与右心室),来自体静脉的血液,经右心房右心室而由肺动脉入肺,在肺内经过气体交换,含氧丰富的血液经肺静脉回心注入左心房,再经左心室送入体动脉到全身;排泄: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由于动物进化水平不同和适应多变环境的结果;肾小体:位于肾皮质和肾柱内,呈球形,直径约200微米,分血管极和尿极;原肾管:很多两侧对称的无脊椎动物的主要排泄器官,成对出现。它是只有一端开口的盲管,通常有很多分支,遍布生物体内各处,收集废液;后肾管:环节动物等真体腔动物的排泄器官;马氏管:全称马尔比基氏小管,是昆虫的排泄和渗透调节的主要器官,帮助他们保持水和电解液平衡三、问答题1.简述人体消化系统的基本结构,并指出各部分结构与消化吸收功能的关系。口腔:进行机械性的消化,食物被分割,研碎,掺入唾液.咽:将食物吞入食道.食道:食道蠕动将食物挤入胃.胃:储存食物并消化一部分食物.小肠: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素.大肠:吸收水和各种电解质并排出粪便.2.胃汁具有很强的消化能力,为什么不会消化我们的胃壁?胃的粘膜层有一层致密的膜,能抵御正常胃酸的酸度的腐蚀。3.人类为什么要每天补充蛋白质?蛋白质是如何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它是与生命及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在胃肠道内,通过各种酶的联合作用分解成氨基酸。4.简述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消化系统基本结构的变化?单细胞原生动物:食物泡多细胞的动物:逐步形成了消化腔或消化管.高等动物:有消化管和消化腺.5.什么是内呼吸?什么是外呼吸?二者有什么联系?内呼吸是指细胞内线粒体氧化能源物质的过程.。外呼吸是指外界空气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呼吸就是由外呼吸和内呼吸两部分组成。6.简述脊椎动物各纲心脏结构的变化及血液循环的异同。鱼类:心脏从后往前由静脉窦、心房、心室、动脉圆锥4部分组成。\n用鳃呼吸,仅体循环,血液每循环一次,经过心脏一次。两栖类:出现纵隔将心房分为左心房与右心房两部分。心室还是一个,脱氧血与氧合血不免在心室有所混合。用肺呼吸,兼具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每循环一次,经心脏两次。爬行类:动脉圆锥中出现纵隔,分别将动脉圆锥与大动脉和肺动脉相连。心室出现不完整纵隔,但血液在心室中仍有一些混合。高等类群如鳄鱼的纵隔完整,心脏4个腔,体、肺循环完全独立。哺乳类,鸟类:心房和心室都完全分为左右2个,肺动脉与大动脉完全分开。肺动脉与右心室相连,大动脉与左心室相连,两种血液不再混合。有完善的体循环和肺循环。1.简述体循环及肺循环的过程。体循环:含氧丰富的动脉血从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脉到达全身的器官组织中的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和物质交换后成为缺氧血经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并流入右心室的循环途径。肺循环:右心室的CO2-血经肺动脉到肺部毛细血管中,与肺泡中的气体交换。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并流入左心室的循环途径。2.什么是动物的内环境?动物体内含有大量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可以分为两部分:存在于细胞内的部分,叫做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外的部分,叫做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动物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叫做动物的内环境。3.试说明典型的海洋鱼类和淡水鱼类是怎样进行与环境的水盐调节的。海洋鱼类的体液盐浓度低于海水盐浓度,它们全身覆盖鳞片和具有厚脂肪层的表皮,以减少水分从体表渗出;它们除从食物中获取水分外,不断地饮入海水,再由鳃上一些特化的排盐细胞主动将高浓度盐分排出,而把水分截留下来;肾小体退化,排尿量比淡水鱼少;含氮物质能从鳃部排出,从而减少排尿量以防止过量失水;淡水鱼类体液盐浓度一般都高于淡水,为了防止淡水大量渗入体内和体内盐分散失,淡水鱼体表的鳞片和脂肪层表皮可以部分防止水从体表渗入;肾小体很发达,排尿量比海水鱼多,肾小管上有一段吸盐细胞,使通过肾小管的过滤液中的绝大部分盐分被重新吸收;淡水鱼鳃部的一些特化的细胞还能通过主动运输从水中吸收盐分。依赖这些调节机制,淡水鱼的内环境得以稳定。10.举例说明结构适应于功能是动物中的普遍现象。蚊子细尖的口器,可以增大压强,易于刺破皮肤吸收人和动物的体内的血液大象长有两个大大的耳朵,不仅有利于收集声波,还有利于散热。蝙蝠是通过耳朵接受超声波来确定正确的飞行方向和捕捉食物的。羚羊,四肢细长有力,奔跑极快,这一特征主要是在长期的避敌生存斗争中,经漫长的年代自然选择的结果。极地狐生活在寒冷的北极,沙漠狐生活在炎热的非洲沙漠地区,由于温度的影响,极地狐的耳朵小,毛厚。沙漠狐的耳朵很大,有利于散热。肉食动物有发达的犬齿,食草动物反刍现象以及牙齿的分布。鱼的身体是流线式的为了减小与水的摩擦,以及颜色上暗与水的颜色相近,腹部白色的都是适应环境的一种需要。\n叶镶嵌的植物对光合作用的一种适应。仙人掌的叶刺及肥厚的叶片更能适应沙漠的天气。第十九章动物的控制和防御一、选择题1.哺乳动物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主要靠 B 。 A.单纯扩散 B.化学突触 C.电突触 D.非突触性化学传递2.为保证神经冲动传递的灵敏性,递质释放后 C 。A.不必移除或灭活 B.保持较高浓度 C.必须迅速移除或灭活 D.保持递质恒定3.副交感神经末梢分泌的递质是 A 。 A.乙酰胆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5-羟色胺 D.多巴胺4.在进行突触传递时,必需有 B 离子流入突触小体。 A.Ca2+ B.Na+ C.K+ D.Cl-5.关于內分泌激素的特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皆由血液输送至靶器官 B.成分皆为胺基酸或蛋白质C.成分皆由胆固醇衍生而来 D.与激素结合的受体皆分布于细胞膜表面6.有关于激素的作用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A.激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促使ATP分解B.激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产生第二信使C.激素可直接进入细胞核內活化特定基因D.激素与细胞质內的受体结合时不需要第二信使7.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的错误描述是 C 。 A.启动DNA转录,促进mRNA形成 B.诱导新蛋白质生成 C.直接作用于细胞膜受体 D.减少新蛋白质的生成8.对健康人和儿童预防接种的方法是 A 。A.人工主动免疫 B.人工被动免疫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9.采用免疫学方法可以 A 。A.预防和治疗某些传染性疾病 B.预防和治疗某些非传染性疾病C.二者均有 D.二者均无二、判断题1.神经递质储存在突触前神经元中。(F )2.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过程中,突触后膜对Na+、K+、Ca2+,特别是K+通透性升高。(F )3.兴奋可通过突触联系在神经元之间进行双向传播。( F)4.第一信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功能系统。(F )5.中枢神经元间缝隙连接部位的信息传递具有双向性。(T )6.同一递质在不同部位可以产生不同效应,这取决于不同的受体。(T )7.激素可直接进入细胞核內活化特定基因。(F )8.类固醇激素直接作用于细胞膜受体。( F )9.水溶性激素的信号传导需要腺苷酸环化酶的活化。( T )10.病毒感染只有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 F )11.炎症反应是一种非特异性防御现象。( T ) 12.体液免疫应答是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F )三、名词解释神经递质165;反射169;反射弧169;激素152;第一信使153;第二信使153;免疫143;免疫应答146;体液免疫146;细胞免疫146四、问答题1.神经冲动是怎样传送的?\n神经冲动的传导:当神经冲动到达时,钙离子大量进入突触前膜,突触小泡释放化学递质进入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递质受体结合,Na+大量涌入,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从而实现神经冲动的传导。钙离子在突触传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2.简单介绍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特点。170-1713.微量的激素为什么能引起生物体特异的做出巨大的反应?因为激素有级联放大作用,激素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胞膜上或细胞质中的专一性受体蛋白结合而将信息传入细胞,引起细胞内发生一系列相应的连锁变化,最后表达出激素的生理效应,激素就是起传递信息的作用,在这个传递过程中具有级联放大作用,所以会引起生物体的巨大反应。4.高等动物机体是如何抵抗疾病的?通过三道防线来抵抗疾病,第一道防线是体表的屏障,包括身体表面的物理保障和化学防御,抑制病原体的入侵;第二道防线是体内的非特异性反应,当病原体突破体表屏障,某些白细胞和血浆蛋白会产生反应以对付任何侵犯人体的病原体;第三道屏障是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特异性反应,即免疫应答,免疫应答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直接对抗病原体、感染细胞、移植器官的细胞。体液免疫则通过产生抗体抵抗。5.根据免疫学理论,举例说明免疫的应用。免疫接种;单克隆抗体1501.你怎样理解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在维持内环境中的作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双向性信息传递和相互作用,且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机体在不同条件下稳态的维持起着决定性的作业。神经系统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影响免疫功能,一条是通过神经释放递质来发挥作用,另一条是通过改变内分泌的活动间接影响免疫功能。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不仅对免疫细胞的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它们还可能是神经内分泌系统中的调节物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揭示了传统的“反应性稳态”与“免疫稳态”之间在功能上的相对独立,而又有密切的相关性,并揭示了它的结构基础。可知,引起机体生理变量波动的所有内外因素所导致的内环境变化,都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来校正。第二十章动物的繁殖与发育一、选择题1.下列生殖方式中,属于是有性生殖方式的是(A)。A.接合生殖B.再生C.横二分裂D.孤雌生殖2.细胞分化过程中肌肉和骨骼由(B)分化形成。A.外胚层B.中胚层C.中胶层D.内胚层3.下列生殖方式中,不属于原生动物无性繁殖方式的为(D)。A.横二分裂B.纵二分裂C.裂体生殖D.接合生殖4.下列动物中,其胚后发育不属于是间接发育为(C)。A.蝴蝶B.青蛙C.蝙蝠D.蚂蚁二、名词解释生活史:物种的生长、分化、生殖、休眠和迁移等各种过程的整体格局。不同的物种具有不同的生活史特征,例如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的,一年中只生殖一次的和多次的,有休眠的和无休眠的等世代交替::在某些动物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有性世代与无性世代有规律地交替进行,即有性世代产生的新个体发育到成年,紧接着出现无性生殖,如此反复有序地进行下去的现象。变态:个体发育:—指多细胞生物体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直到性成熟等过程。系统发生:系统发生是生物形成或进化的历史。生物发生律:生物发生律也叫生物重演津,是1866年海克尔(E.\nHaeckel)提出,生物的个体发育简短而迅速地重演系统演化的过程,这就是著名的“生物重演津”。三、问答题1.动物的生殖方式有那些?举例说明。动物的生殖方式有两种,它们是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许多低等生物,包括绝大多数细菌和原生动物都是通过无性生殖繁衍后代。如变形虫。绝大多数的高等生物都是通过有性生殖繁衍后代。如:马,驴等。原生动物中单细胞的草履虫就既具有无性生殖方式又有有性生殖方式。2.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有哪些不同?有性生殖精卵结合后不仅要分裂还要分化,无性生殖直接由母体分裂形成下一代,相对来说有性生殖时间更长。3.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经历哪几个主要阶段?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能够分成受精、卵裂、桑葚胚、囊胚、原肠胚与器官形成等阶段。此外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各种动物共同拥有的特征会首先出现(如皮肤),之后才逐渐发展出特化的构造(如鱼鳞),而且较复杂的物种与较原始的物种之间一开始相当类似,之后才随着发育的时间而慢慢增加变异。赞4.动物的三个胚层分化成哪些器官?外胚层—外表皮上皮(包括其衍生物:皮肤腺、毛、角、爪等),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消化道的前后端。中胚层—肌肉、结缔组织(骨、韧带、血液等),生殖与排泄器官的大部分。内胚层—消化道的大部分上皮,肝、胰脏,呼吸器官,生殖与排泄器官的小部分第二十一章生物与环境一、选择题1.绿色植物光合活性辐射带波长位于B。A.380nm~700nmB.380nm~760nmC.150nm~4000nmD.490nm~620nm2.植物光合作用同化量与呼吸消耗量相等时的光合活性光照强度称为B。A.饱和点B.补偿点C.平衡点D.稳定点3.下图表表示北温带海洋的硅藻和一些非生物因子随季节而变化的数据,以下那一项对图的解释是正确的是B。A.提高光强度破坏硅藻B.硅藻数量增加会降低磷和硝酸盐的含量C.光强度提高增强了分解者的活力,其结果是养分降低D.硅藻数量的下降导致养分的降低4.生物体对实验环境条件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C。A.气候驯化B.调节C.驯化D.适应5.有效积温法则公式中,T0为B。A.平均温度B.生物学零度C.有效积温D.天数\n6.阴性植物的特点是D。A.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B.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C.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D.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7.阳地植物光补偿点的位置较阴地植物A。A.高B.低C.一样D.不确定8.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C。A.综合作用B.阶段性作用C.补偿作用D.不可替代作用9.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C。A.大豆B.玉米C.冬小麦D.水稻10.影响植物水平和垂直分布上限的主要因素是A。A.温度B.光照C.水分D.土壤二、判断题1.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T)2.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上层。(F)3.生物的环境就是生物周围对其有影响的无机环境。(F)4.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的生态分布的因素就是生态因素。(F)5.内稳态机制只是为生物提供一种提高耐受性的一种方式。(T)6.生态幅因植物的生长发育阶段、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变化。()7.直接对生物生长发育发生影响的是小环境,大环境对生物不起作用。()三、名词解释:环境435;生境: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环境;生态幅:也称生态价。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成为生态幅。;限制因子:生物的存在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limitingfactor)。又称主导因子。生态因子:435;最小因子定律435;\n有效积温:每种植物都有其生长的下限温度。当温度高于下限温度时,它才能生长发育。这个对植物生长发育起有效作用的高出的温度值,称作有效积温;内稳态:生物控制自身的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是进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更进步的机制。生物的光周期四、问答题1.什么是环境?环境和生境有什么区别?2.什么是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有那些?3.什么是生态因子?生态因子有那些类型和特点?4354.光对植物和动物有什么影响?4365.温度对植物和动物有什么影响?4366.水分对植物和动物有什么影响?4357.什么叫最小因子定律和耐受性定律?4358.试举一例说明作物对不良环境的耐受性?9.试举例说明大环境和小环境分别怎样影响作物的生长?第二十二章生物种群和群落一、选择题1.蚂蚁在自然界的分布型为 B 。A.均匀分布B.成群分布C.随机分布D.带状分布2.下列生物中属于种群的是 D 。A.一个校园里生长着的各种各样高大的树B.生活在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雄鸟和雌鸟C.一块菜地上生长着的大白菜、大蒜、大葱D.生活在青海湖鸟岛保护区内不同年龄的棕头鸥3.沿海地区出现的“赤潮”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 D 。A.季节性消长 B.不规则波动 C.周期性波动D.种群的爆发4.按一对夫妇一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 B 。A.种群数量和密度B.种群年龄结构C.种群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5.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提倡一个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 D 。A.种群密度B.年龄组成C.性别比例D.出生率6.下列不属于种群的是 D 。 A.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山毛榉 C.一块棉田中的全部蚜虫 D.一片草原上的全部生物7.下面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种群中的个体之间可相互交配繁殖 B.一个种群由许多同种个体组成 C.种群的个体数量是经常变动的\n D.种群内的个体间常因空间和食物发生竞争8.决定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因素,主要是 A 。①种群密度和出生率、死亡率 ②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③出生数量和死亡数量 ④迁出和迁入数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9.某种群中年轻的个体非常多,年老的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密度会 A 。 A.越来越大 B.相对稳定 C.越来越小 D.绝对不变10.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 B 。 A.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B.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11.有一位学者正在研究某种鸟的季节性迁徙行为,他研究的对象从生态学水平看属于 D 。 A.生态系统 B.群落 C.个体 D.种群12.下图是一个种群的年龄分布图。 D 种群绝灭的机会最大。A B C Dl3.有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一群羊,其中,有6户养的绵羊,有两户养的山羊,这8群羊是 C 。 A.一个群落 B.一个种群 C.两个种群 D.八个种群14.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棉铃虫中的雄性个体,则该种群的密度会 B 。 A.明显增大 B.明显减小 C.相对稳定 D.先增后减15.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B 。 A.一定地区内单位面积内的驴数量 B.一口池塘中单位体积内鲢鱼的数量 C.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乔木的数量 D.一条江河中单位体积内鱼的数量16.下列对种群密度无直接影响的是 D 。 A.出生率和死亡率 B.迁入率和迁出率 C.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D.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程度17.如果一个种群的密度愈来愈小,下列选项中与之无关的是 D 。 A.种群处于衰退期 B.种群内雄性趋于不育 C.种群死亡率超过出生率 D.群落结构太复杂18.与调节雪兔的种群大小无关的是 B 。 A.以雪兔为食的猞猁的数量 B.雪兔能随季节变化变换毛色 C.栖息地青草的生长状况 D.雪兔种群原来密度的大小19.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森林的过程为 B 。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水生演替D.旱生演替20.从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 C 。A.次生演替B.快速演替C.内因性演替D.外因性演替21.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是 D 。A.苔原B.荒漠C.落叶阔叶林D.常绿阔叶林22.在渔业生产上为获得持续最大捕捞量,海洋捕捞时,应使鱼类的种群数量保持在 A 。A.K/2B.K C.K/4D.K/323.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量一半时,种群的 D 。A.密度增长越来越快B.环境阻力越来越大C.环境阻力越来越小D.密度增长越来越小二、判断题\n1.森林生态系统在演替初期是开放的生态系统,演替后期是封闭的生态系统。( 错 )2.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量一半时,种群的环境容纳量越来越小。( 错 )3.适应的相对性是遗传物质的稳定性与环境条件的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对 )4.种内互助对种的生存有利,种内斗争对种的生存不利。( 错 )5.捕食动物有时变成了猎物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对 )6.种群越小,遗传漂变越弱;种群越大,遗传漂变越强。(对 )7.生物的适应性不一定会创造“最好”或“最优”的表现型。( 对 )8.社会生活对每一个社会性生物总是非常有利的。(错)三、名词解释群落:在任何一个特定的地区内,只要那里的气候和其他自然条件基本相同,那里就会出现一定的生物组合,即由很多种类的生物种群组成的一个生态功能单位,这个功能单位就是群落。群落就是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多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种内竞争:同种个体间利用同一资源而发生的相互妨碍作用。演替:一个群落取代另一个群落直至出现一个稳定群落才会终止,群落的这种依次取代的现象就叫演替。原生演替:群落演替的地点如果是从来没有生长过任何植物的裸沙丘、湖底,这种演替就叫原生演替。次生演替:如果由于火灾、洪水泛滥和人为破坏把原生群落毁灭,在被毁灭群落的基质上所进行的演替叫次生演替。竞争:两个物种在利用同一有限资源时就会发生竞争。捕食:是指动物吃植物,是物种间最基本的相互作用关系。四、问答题1.什么是种群?种群有什么特征?种群是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的个体的集合体。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2.种群的数量受到哪些参数的影响?这些参数是怎样影响种群数量的?受到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的影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将增加,反之则减少;年龄结构有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性别比例失衡,数量会减少。3、种群的增长有哪些模型?指数增长(不受资源限制,不受空间和其他生物制约);逻辑斯谛增长(资源有限条件下)2.种群的社会关系有哪些?竞争、互惠共生3.什么是群落?群落有哪些特征?在任何一个特定的地区内,只要那里的气候和其他自然条件基本相同,那里就会出现一定的生物组合,即由很多种类的生物种群组成的一个生态功能单位,这个功能单位就是群落。群落就是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多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4.生物群落有哪些结构?垂直结构,即群落的层次性,自下到上为苔藓、草木、灌木、乔木。从赤道到北极有热带森林、温带森林、寒带针叶林、草原、热带稀树草原、荒漠、苔原等5.什么是群落演替?群落演替有哪些类型?一个群落取代另一个群落直至出现一个稳定群落才会终止,群落的这种依次取代的现象就叫演替。有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6.群落演替包括哪些过程?请举例进行说明。森林的演替过程:从草本植物到灌木,从灌木到森林,从森林到稳定群落。从湖泊到森林的演替:裸底阶段、沉水植物阶段、浮叶根生植物阶段、挺水植物和沼泽植物阶段、森林群落阶段。7.地球上有哪些生物群落?陆地群落和水生群落,例如热带雨林群落、原始森林群落8.随着群落的演替,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变化趋势如何?物种多样性越来越多,结构趋于稳定\n2.论述单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连续增长规律,该规律有何实际意义?在有限环境下,种群中个体之间会发生竞争,适应性强的才可以生存下来,会先是快速增长,到占整个环境容量的一半时,速度开始减慢,最后不再增长。可以让优良的个体生存下来,数量也不会超过临界点。3.论述逻辑斯谛方程的存在条件及所描述的种群变化过程,该规律有何实际意义?存在条件是资源有限,种群数量变化为S型,先是增长很快,到达环境容纳的一半时速度最快,随后慢慢减慢,最后总量趋于稳定。可以让数量不能无限增长,并且个体之间有竞争,最后适应性强的个体才能生存下来。第二十三章生态系统一、选择题1.所有生态系统都可以区分为四个组成成分,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A)。A.非生物环境B.温度C.空气D.矿质元素2.下列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初级生产者的是(D)。A.动物B.真菌C.酵母菌D.绿色植物3.下列几种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C)。A.北方针叶林B.温带落叶林C.热带雨林D.温带草原4.下列产品中不属于是次级生产的为(C)。A.肉B.毛皮C.毛栗D.鸡蛋二、判断题1.能量通过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由低向高流动时逐级增加,形成能量金字塔。(√)2.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就越稳定;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就越容易发生波动或遭受毁灭。(√)3.从陆地上看,凡是水的循环越活跃的地方,生命的活动就越活跃。(√)4.池塘污染造成鱼死亡,大量鱼死亡后造成池塘污染更严重,从而造成更多的鱼死亡,这种现象是负反馈。(×)三、名词解释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生物圈:是指地球有生物存在的部分,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食物链: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通过一系列的取食和被取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生物之间存在的这种单方向关系就成为食物链。食物网:食物链的每一个环节都与周围的很多生物有着错综复杂的普遍联系,这种联系像一个无形的网把所有生物都包括在内,使它们之间都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这就是食物网。生态金字塔:是指各营养级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可以采用个体数量单位、生物量单位或能量单位表示。生态平衡: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反馈: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它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就叫做反馈。生物地化循环:指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可分为3种基本类型,即水循环、气体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四、问答题1.试分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答:1.有时空概念的复杂的大系统;2.有一定的负荷力;3.有明确功能和功益服务性能;4.有自维持、自调控功能;5.有动态的、生命的特征;6.有健康、可持续发展特性。\n2.试分析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及其作用。答:任何生态系统都是由非生物成分(无机物、有机物、气候和能源)和生物成分组成的,生物成分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借助于光合作用产生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并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消费者:以动植物为食的动物,也包括杂食动物和寄生生物。分解者:最终可把生物死亡后的残体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吸收和利用 3.什么是正反馈和负反馈?请分别举一个正反馈和负反馈的例子,并分别说明其反馈机理。答:正反馈: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它一系列的变化,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成分所发生的变化。例如,池塘污染造成鱼死亡,大量鱼死亡后造成池塘污染更严重,从而造成更多的鱼死亡。负反馈: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它一系列的变化,抑制最初发生变化的成分所发生的变化。例如,草原上的食草动物因为迁入而增加,植物就会因为受到过度啃食而减少,植物数量减少以后,反过来就会抑制动物的数量。4.试分析生态平衡的调节机制及对现实的指导意义。答:生态平衡的调节机制一种是靠自我调节过程来实现的,另一种调节方式是一种反馈调节机制。意义:找不到,自己发挥着写吧。第二十四章人与环境一、选择题1.中国现在的人口现状是(C)。A.零增长型B.负增长型C.增长型D.不确定型2.可持续发展总体策略的内容包括(D)方面的多项政策和行动计划。A.科学技术B.人口C.生产D.环境保护二、判断题1.人工改造的农业生态系统是不稳定的。(√)2.铁矿属于是可更新的自然资源。(×)3.藕田养泥鳅不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水产生产方式。(×)三、名词解释自然资源:指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并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如土地、矿藏、水利、生物、气候、海洋等资源,可持续发展: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四、问答题1.中国现在的人口现状怎么样?如何应对现在面临的人口问题?答:增长型。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人口政策与方案,用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时,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n2.什么是资源?资源的分类如何?答: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3.什么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有什么特点?生态农业有哪些主要类型?答: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特点:综合性、多样性、高效性、持续性。类型:时空结构型、食物链型、时空食物链综合型。4.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有哪些重大影响?你对“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怎样理解的?答:大量排放CO2导致全球变暖,出现臭氧层空洞,全球各地普降酸雨,江河湖海受到普遍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等。理解自己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