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7.00 KB
- 2022-08-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动物生物学实验指导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工程技术学院生物机电实验示范中心\n前言《动物生物学实验指导》是《动物生物学实验课》的配套教材,内容包括动物的外部形态、内部解剖等内容。通过实验不仅能直接观察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而且通过观察对动物进行种属鉴定;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普通动物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基本操作技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其后续课的实验及今后的动物科学的研究奠定基础。本实验指导结合本校实际和编者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编写而成,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一些兄弟院校有关实验指导、书籍和文献,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编写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欢迎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09年1月\n一、动物生物学实验课的目的本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其实验课教学是整个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有如下几方面:(一)验证理论。通过对理论课所学理论的验证,进一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巩固和提高。(二)通过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分析,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有关的实验技术方法,进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其后续课的实验及今后的医学研究打下基础。二、动物生物学实验的要求(一)学生在实验前应认真预习实验指导及教材中与实验有关的章节,对实验课的原理、内容及方法有初步的了解。(二)在实验中要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和分析并及时做好记录。(三)要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四)在实验中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及实验仪器、器械的使用方法。对基本的实验技能要反复训练直至基本掌握。(五)实验结束后,要根据实验过程中的记录和实验指导的要求,实事求是地认真写好实验报告,不得抄书或借阅他人的报告参考。三、学生实验守则动物生物学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式之一。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和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学生必须遵守下列规则:1、对实验内容的理解程度是实验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在实验前,必须详细阅读实验指导,了解实验内容、原理、操作步骤与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准备好必要的物品和文具等。2、在实验室内应保持安静,不许嬉笑和高声谈话。实验过程中要听从教师指导,严肃、认真地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设备、毒品和腐蚀性药品等。注意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和按时完成作业,不能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3、要节约使用标本和药品等实验材料,节约水电。对公共财产如仪器、家具和小工具等要特别爱护。实验室内的一切设备应力求整齐、清洁,切勿杂乱放置,未经教师允许,不得带出实验室。\n4、仪器发生故障时,应立即报告教师。如有仪器损坏或丢失,应报告教师说明原因,根据具体情况,按赔偿制度处理。5、实验完毕,应对仪器和用具进行检查、清洗整理、归还所借物品,公共用具归还原处。将动物尸体等残杂物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不要到处乱扔。经教师验收后才可离开实验室。6、值日生做好实验室的清洁整理工作。离开实验室前,应认真检查水电、煤气等是否关好,严防不安全事故发生。附:实验课绘图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支HB铅笔、直尺和橡皮。\n目录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动物细胞的观察1实验二原生动物系列实验8实验三动物组织的制片与观察13实验四蛔虫17实验五环毛蚓21实验六螯虾(或日本沼虾)和棉蝗的比较26实验七鱼的系列实验36实验八蛙的系列实验40实验九家鸽的系列实验45实验十兔的系列实验48实验十一动物多样性及进化51实验十二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逻辑期谛增长77\n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动物细胞的观察一、实验目的:(一)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初步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二)初步掌握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掌握动物细胞的类型及结构。二、实验用品及材料: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消毒牙签(一头钝、一头尖的);吸管;滴瓶;滤纸;人血制片;蛙血细胞制片;马蛔虫卵细胞有丝分裂切片;牛脊髓涂片;0.1%亚甲基蓝;0.9%生理盐水。三、实验操作与观察:(一)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其使用方法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1.机械部分(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79\n(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①粗调节器(粗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辐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②细调节器(细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2.照明部分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集光器。(1)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其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经通光孔照明标本,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2)集光器(聚光器)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①聚光镜:由一片或数片透镜组成,起汇聚光线的作用,加强对标本的照明,并使光线射入物镜内,镜柱旁有一调节螺旋,转动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调节视野中光亮度的强弱。②光圈(虹彩光圈):在聚光镜下方,由十几张金属薄片组成,其外侧伸出一柄,推动它可调节其开孔的大小,以调节光量。3.光学部分(1)目镜:装在镜筒的上端,通常备有2-3个,上面刻有5×、10×或15×符号以表示其放大倍数,一般装的是10×的目镜。(2)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的旋转器上,一般有3-4个物镜,其中最短的刻有“10×”符号的为低倍镜,较长的刻有“40×”符号的为高倍镜,最长的刻有“100×”79\n符号的为油镜,此外,在高倍镜和油镜上还常加有一圈不同颜色的线,以示区别。在物镜上,还有镜口率(N.A.)的标志,它反应该镜头分辨力的大小,其数字越大,表示分辨率越高,各物镜的镜口率如下表:物镜镜口率(N.A.)工作距离(mm)10×0.255.4040×0.650.39100×1.300.11表中的工作距离是指显微镜处于工作状态(物象调节清楚)时物镜的下表面与盖玻片(盖玻片的厚度一般为0.17mm)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物镜的放大倍数愈大,它的工作距离愈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如物镜为10×,目镜为10×,其放大倍数就为10×10=100。(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低倍镜的使用方法(1)取镜和放置:显微镜平时存放在柜或箱中,用时从柜中取出,右手紧握镜臂,左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实验台上,镜座后端距桌边1-2寸为宜,便于坐着操作。(2)对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动旋转器(切忌手持物镜移动),使低倍镜对准镜台的通光孔(当转动听到碰叩声时,说明物镜光轴已对准镜筒中心)。打开光圈,上升集光器,并将反光镜转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右眼睁开),同时调节反光镜方向,直到视野内的光线均匀明亮为止。(3)放置玻片标本:取一玻片标本放在镜台上,一定使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用推片器弹簧夹夹住,然后旋转推片器螺旋,将所要观察的部位调到通光孔的正中。79\n(4)调节焦距: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标本片约5毫米处,应注意在上升镜台时,切勿在目镜上观察。一定要从右侧看着镜台上升,以免上升过多,造成镜头或标本片的损坏。然后,两眼同时睁开,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左手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下降,直到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象为止。如果物象不在视野中心,可调节推片器将其调到中心(注意移动玻片的方向与视野物象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如果视野内的亮度不合适,可通过升降集光器的位置或开闭光圈的大小来调节,如果在调节焦距时,镜台下降已超过工作距离(>5.40mm)而未见到物象,说明此次操作失败,则应重新操作,切不可心急而盲目地上升镜台。2.高倍镜的使用方法(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镜的观察。(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3)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将细调节器的螺旋逆时针移动约0.5-1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调节器!)如果视野的亮度不合适,可用集光器和光圈加以调节,如果需要更换玻片标本时,必须顺时针(切勿转错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下降,方可取下玻片标本。3.油镜的使用方法(1)在使用油镜之前,必须先经低、高倍镜观察,然后将需进一步放大的部分移到视野的中心。(2)将集光器上升到最高位置,光圈开到最大。(3)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头离开通光孔,在需观察部位的玻片上滴加一滴香柏油,然后慢慢转动油镜,在转换油镜时,从侧面水平注视镜头与玻片的距离,使镜头浸入油中而又不以压破载玻片为宜。(4)用左眼观察目镜,并慢慢转动细调节器至物象清晰为止。79\n如果不出现物象或者目标不理想要重找,在加油区之外重找时应按:低倍→高倍→油镜程序。在加油区内重找应按:低倍→油镜程序,不得经高倍镜,以免油沾污镜头。(5)油镜使用完毕,先用擦镜纸沾少许二甲苯将镜头上和标本上的香柏油擦去,然后再用干擦镜纸擦干净。(三)显微镜使用的注意事项1.持镜时必须是右手握臂、左手托座的姿势,不可单手提取,以免零件脱落或碰撞到其它地方。2.轻拿轻放,不可把显微镜放置在实验台的边缘,以免碰翻落地。3.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光学和照明部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切忌口吹手抹或用布擦,机械部分用布擦拭。4.水滴、酒精或其它药品切勿接触镜头和镜台,如果沾污应立即擦净。5.放置玻片标本时要对准通光孔中央,且不能反放玻片,防止压坏玻片或碰坏物镜。6.要养成两眼同时睁开的习惯,以左眼观察视野,右眼用以绘图。7.不要随意取下目镜,以防止尘土落入物镜,也不要任意拆卸各种零件,以防损坏。8.使用完毕后,必须复原才能放回镜箱内,其步骤是:取下标本片,转动旋转器使镜头离开通光孔,下降镜台,平放反光镜,下降集光器(但不要接触反光镜)、关闭光圈,推片器回位,盖上绸布和外罩,放回实验台柜内。最后填写使用登记表。(注:反光镜通常应垂直放,但有时因集光器没提至应有高度,镜台下降时会碰坏光圈,所以这里改为平放)(二)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79\n用绸布擦净载玻片,滴一滴氯化钠溶液于载玻片中央。用消毒牙签的钝端,在漱净的口腔任意一侧的颊部,轻轻刮几下,把牙签上附有口腔壁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氯化钠溶液中涂几下,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的一侧加染液1~2滴(任一染液均可),用滤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染液,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用低倍镜可观察到边缘不规则的扁平细胞,这就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在观察中能看到染色较深的细胞膜和细胞核,以及染色较浅的细胞质。(三)马蛔虫卵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取马蛔虫卵巢切片,置于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可见卵巢内有很多圆形的卵细胞,注意识别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并掌握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1.前期(prophase)染色体(chromosome)出现,着色较深,中心体(centriole)一分为二,每一子中心体周围原生质形成无数放射状纤维,叫做星体(aster),子中心体各向各自向细胞两极移动,形成纺锤体(spindle)。核仁(nucleolus)、核膜(nuclearmembrane)溶解消失.2、中期(metaphase)染色体排列在细胞的赤道面上,此时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呈浓缩状,其数目也最清楚,中心体已转向细胞的两极,纺锤体达到最大的程度。3、后期(anaphase)各染色体已纵裂为二,分成数目相等的两组,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这分开的染色体称之为子染色体(daughterchromosome),子染色体移向两极的整个过程都属后期。4、末期(telophase)染色体的形态逐渐消失分散成染色质、核仁、核膜出现,形成两个新核,细胞的中部凹陷形成两个新细胞。79\n(四)示教:人血制片、蛙血细胞制片和牛脊髓涂片。四、作业:1.绘制人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2.马蛔虫卵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如何?79\n实验二原生动物系列实验原生动物是最简单最原始的动物,一个原生动物体就只由1个细胞构成,但原生动物的单个细胞不同于多细胞动物体内r的1个细胞,它们可以其细胞质分化形成的各种细胞器来行使多细胞动物的全部生命活动,从而成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动物有机体。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充分地展现了原生动物的这些特征,并且草履虫对各种刺激的反应也说明应激性是原生质的普遍特性。草履虫个体较大,结构典型,观察方便,繁殖快速,易采集培养,是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理想材料,尤其在细胞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研究中更具科学价值。一、实验目的⑴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⑵学习对运动活泼的微型动物的观察和实验方法。(一)(二)(三)(四)(五)(六)(七)⑶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原生动物的单个细胞是一具完整的能独立生活的动物有机体。⑷认识原生质具有应激性;了解草履虫的科学研究价值。二、实验内容提要⑴活体观察和实验。⑵生殖装片的观察。三、实验材料与用品(一)材料大草履虫培养液,草履虫横分裂及接合生殖的装片。(二)用品显微镜、体视显微镜、秒表、镊子、载玻片、盖玻片、试管、滴管、毛细滴管、玻棒、烧杯、量筒、1ml移液管(吸管)、漏斗、滤纸、精密PH试纸(PH值0.579\n~5.0和5.0~7.0)、吸水纸、脱脂棉、橡皮吸球。蓝黑墨水、冰醋酸、5%醋酸、洋红粉末(天然品、非化学合成)、1%氯化钠溶液、蒸馏水。四、操作与观察(一)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与运动1.草履虫临时装片的制备为限制草履虫的迅速游动以便观察,先将少许棉花纤维撕松放在载玻片中部,再用滴管吸取草履虫培养液滴1滴在棉花纤维之间,盖上盖玻片,在低倍镜下观察。如果草履虫游动仍很快,则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一侧吸去部分水(注意不要吸干),再进行观察。2.草履虫的外形与运动在低倍镜下,将光线适当调暗点,使草履虫与背景之间有足够的明暗反差。可见草履虫形似倒置草鞋底,前端钝圆,后端稍尖,体表密布纤毛,体末端纤毛较长。从虫体前端开始,体表有一斜向后行直达体中部的凹沟称口沟,口沟处有较长而强的纤毛。游泳时,草履虫全身纤毛有节奏地呈波状依次快速摆动;由于口沟的存在和该处纤毛摆动有力,而使虫体绕其中轴向左旋转,沿螺旋状路径前进。★当遇到阻挡物时,虫体如何游动?3.内部构造选择1个比较清晰而又次太活动的草履虫转高倍镜观察其内部构造。虫体的表面是表膜,★注意当草履虫穿过棉花纤维时,其体形可否改变,为什么?紧贴表膜的1层细胞质透明无颗粒,称外质,外质内有许多与表膜垂直排列的折光性较强的椭圆形刺丝泡;外质以内的细胞质多颗粒,称为内质。虫体腹面口末端有一胞口,胞口后连一深入内质的弯曲短管,称胞咽,胞咽壁上生有由长纤毛联合形成的波动膜。★注意观察口纤毛和胞咽波动膜的波动,其波动有何功用?内质内大小不同的圆形泡,多为食物泡。在虫体的前、后端各有一透明的圆形泡,可以伸缩,为伸缩泡。当伸缩泡主泡缩小时,可见其周围有6~7个放射状排列的长形透明小管,即收集管。★注意前后2个伸缩泡之间及伸缩泡的主泡与收集管之间在收缩上有何规律?79\n大草履虫有大、小2个细胞核,位于内质中央,生活时小核不易观察到。在盖玻片一侧滴1滴5%冰醋酸,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盖玻片下的草履虫浸在冰醋酸中。将光线适当调亮,1~2min后,草履虫被杀死。在低倍镜下可见到虫体中部被染成浅褐色、呈肾形的大核;转高倍镜调焦r后,可见大核凹处有一点状的小核。(一)食物泡的形成及变化取1滴草履虫培养液于另一载玻片中央,用牙签蘸取少许洋红粉末掺入草履虫液滴中,混匀,再加少量棉花纤维并加盖玻片。立即在低倍镜下寻找一被棉花纤维阻拦而不易游动,但口沟未受压迫的草履虫,转高倍镜仔细观察食物泡的形成,其大小的变化及在虫体内环流的过程。(二)草履虫的应激性实验1.刺丝泡的发射制备草履虫临时装片。在盖玻片的一侧滴1滴用蒸馏水稀释20倍的蓝黑墨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蓝黑墨水浸过草履虫。在高倍镜下观察,可见刺丝已射出,在草履虫体周围呈乱丝状。★刺丝泡有何功用?2.草履虫对盐度变化的反应⑴配制系列浓度的氯化钠溶液用蒸馏稀释1%氯化钠溶液,配制成0.1%、0.3%、0.5%、0.8%等系列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分别置于小试管内。★试管上作好标记。⑵用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刺激草履虫取5块载玻片,第1块滴入蒸馏水作对照,后4块分别滴入以上配制的系列浓度氯化钠溶液。再用毛细滴管吸取密集草履虫培养液,分别滴一小滴于各载玻片的溶液中。★草履虫液不宜过多,以免稀释了盐溶液;各浓度氯化钠溶液中滴入草履虫液先后间隔时间需掌握好,以保护各盐度刺激草履虫5min后观察。混匀,加棉花纤维和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依次置显微镜下观察。⑶伸缩泡收缩频率的变动在低倍镜下选择1个清晰又次太活动的草履虫,转高倍镜观察其伸缩泡的收缩。用秒表记录伸缩泡的收缩周期,重复3次计数,取平均值,并推算每分钟伸缩泡的收缩频率。再选择2只草履虫,如上计数。然后计算3只草履虫伸缩泡的平均收缩频率。★为什么要重复计数和计算平均收缩频率?79\n按以上方法观察记录,计算并比较草履虫在蒸馏水和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中伸缩泡的收缩频率。★伸缩泡有何功能?此外,还注意观察草履虫在0.8%氯化钠溶液中时,其体形和运动有何变化。在盖玻片一侧滴加蒸馏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蒸馏水替代0.8%氯化钠溶液,这时观察到草履虫有何变化?★以上现象说明什么?3.草履虫对酸刺激的反应⑴配制醋酸溶液用滤纸过滤草履虫培养液。取冰醋酸和滤液配制浓度为0.01%~0.02%和0.04%~0.06%的醋酸溶液,分别置试管中。★为什么不用蒸馏水而用草履虫培养液的滤液配制酸溶液?用pH试纸测草履虫培养液和所配醋酸溶液的pH值。滤纸上面密集的划履虫用少量培养液惧,保存备用。⑵草履虫对酸刺激的反应①用滴管吸取密集草履虫的培养液滴于载玻片上,使液滴为直径略小于载玻片宽度的一片圆形液层。将载玻片置于体视显微镜载物台中央,用毛细滴管吸取0.01%~0.02%醋酸溶液,轻轻滴一小滴在载玻片上的草履虫液层中央。★滴加醋酸溶液时,最好通过滴管尖端醋酸液滴与玻片上草履虫液面的接触而使酸液缓缓进入草履虫液层中央,为什么?在镜下观察草履虫动态,亦可肉眼观察。用pH试纸分别轻轻浸入液层中草履虫聚集处和滴入酸液处,pH值。②再取一块载玻片,用0.04%~0.06%醋酸重复以上实验,观察草履虫动态并检测液层中草履虫聚集处和滴入酸液处的pH值。③分析实验结果,说明草履虫对不同pH的趋性。★草履虫最喜酸度是多少?(一)草履虫的生殖取草履虫分裂生殖和接合生殖装片,于低倍显微镜下观察。1.草履虫分裂生殖装片观察草履虫的无性生殖是横裂还是纵裂。2.草履虫接合生殖装片观察2虫体在何处接合。★接合生殖有何生物学意义?五、实验操作要点79\n⑴制作草履虫活体临时装片时。⑵熟练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技术,镜下追综活体草履虫观察。六、注意事项⑴制作草履虫活体临时装片时,为了观察效果好,一要注意滴加的草履虫液不能太多,二要注意添加的棉花纤维不能太厚,三要注意避免气泡的产生。⑵用高倍镜时,一定要从低倍镜开始。将要观察的部分移至视野正中央,再依次转动高倍镜。在高倍镜下只能用细调焦螺旋调节,不能使用粗调焦螺旋。七、作业与思考1、绘草履虫图,并标出各部结构名称。2、①为什么原生动物是最原始最简单的动物。②为什么说原生动物的单个细胞是一个完整的能独立生活的动物个体。79\n实验三动物组织的制片与观察一、实验目的1.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及有丝分裂各期的特点。2.了解动物的四类基本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二、实验内容1.细胞:人口腔上皮细胞、马蛔虫卵细胞的有丝分裂制片;2.上皮组织:复层扁平上皮;3.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示范透明软骨、蛙的血液涂片;4.肌肉组织:横纹肌、平滑肌;5.神经组织:脊髓的前角细胞。三、实验仪器设备显微镜、解剖器、电脑、投影仪、幻灯机等。四、主要使用材料、药品及试剂人口腔上皮细胞、疏松结缔组织及血液组织(活体青蛙)、复层扁平上皮等4种切片;载玻片、盖玻片、牙签、吸水纸、0.1%及1%的亚甲蓝、0.7%及0.9%的NaCl溶液、醋酸洋红等。五、实验操作与观察(一)人口腔上皮细胞(学习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人口腔上皮细胞:用牙签在自己口腔颊内或上腭表皮上轻轻地刮动几下,将刮下来的白色物质薄而均匀地涂在载玻片上,加上一滴0.9%氯化钠溶液,然后加盖玻片,先放于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观察生活细胞前,应注意在对好反光镜后,将显微集光器内虹彩遮光器调暗)可以见到无数透明或分散或聚集的细胞体,选择较完整而排列又不重叠的细胞再转高倍镜仔细观察,可见细胞体呈扁平多边形,仔细观察下列结构:1.细胞膜(单元膜)位于细胞最外层的薄膜。79\n2.细胞核(nucleus)位于细胞的中央部,是半透明的圆形物,结构较其周围原生质稠密,核内含有均匀一致的核质,染色后较清楚。3.细胞质(细胞质)为细胞膜与细胞核间的物质,无色透明,质内散布着细小的颗粒。以上结构若观察不清时,可在盖片的一侧加一滴甲基兰(注一)或醋酸洋红(注二)染色(注意不要将染液滴在盖玻片上,以免污损镜头),另一侧放一小块吸水纸,如此可将细胞染成浅蓝色,核染色较深,注意染液不可加得过多,以免妨碍观察。注一甲基兰——1%的甲基兰水溶液。注二醋酸洋红——用45%的醋酸煮沸,将洋红粉加入直到不能溶化为止,冷却后过滤即成。(二)疏松结缔组织(学习青蛙的解剖技术和结缔组织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三)血液组织(临时装片、学习血涂片的制作方法)预先备好活蛙或活蟾蜍一只,实验时,用探针破坏脊髓或切断脊柱,杀死青蛙,然后从腹面解剖并使心脏裸露出来。用吸管从心脏(最好从动脉圆锥处)吸出血液,放入一小烧杯内,加入0.7%氯化钠溶液冲淡。吸此液一滴于载玻片上,加上盖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蛙的血液由各种血细胞和血浆组成,显微镜下可见呈椭圆形的红血细胞,中央有一较大的细胞核,这可与哺乳动物无核的红血细胞相别。红血细胞间的无色液体称为血浆(已被稀释)。(四)肌肉组织(观察横纹肌、平滑肌以及心肌的永久装片)(五)马蛔虫卵细胞的有丝分裂制片取马蛔虫卵巢切片,置于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可见卵巢内有很多圆形的卵细胞,注意识别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并掌握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1.前期(prophase)染色体(chromosome)出现,着色较深,中心体(centriole)一分为二,每一子中心体周围原生质形成无数放射状纤维,叫做星体(aster),子中心体各向各自向细胞两极移动,形成纺锤体(spindle)。核仁(nucleolus)、核膜(nuclearmembrane)溶解消失.2、中期(metaphase)染色体排列在细胞的赤道面上,此时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呈浓缩状,其数目也最清楚,中心体已转向细胞的两极,纺锤体达到最大的程度。79\n3、后期(anaphase)各染色体已纵裂为二,分成数目相等的两组,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这分开的染色体称之为子染色体(daughterchromosome),子染色体移向两极的整个过程都属后期。4、末期(telophase)染色体的形态逐渐消失分散成染色质、核仁、核膜出现,形成两个新核,细胞的中部凹陷形成两个新细胞。(六)示范:神经组织(脊髓切片)、复层扁平上皮(手指皮或食道横切片)以及骨组织磨片。六、作业1.绘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2.绘青蛙的血红细胞结构图。附录:新鲜动物组织装片的制作与观察 制作动物新鲜组织装片,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并可培养其动手能力,还能使学生加深对各组织结构特点、功能等知识的理解记忆,也可以补充现成切片的不足;且新鲜组织取材方便,易于染色,有利于观察。 (1)上皮组织装片的制作与观察。 方法一: ①用大头针挑起一些脱落的青蛙(或蟾蜍)的表皮,放在载玻片上,并将其展平后盖上盖玻片。 ②从盖玻片一侧滴入红墨水(1:5稀释),另一侧用滤纸吸引,将细胞染成红色。 ③观察,用低倍显微镜观察,蛙的表皮为复层扁平上皮,脱落下来的鳞状上皮细胞呈多角形,细胞质中含有色素;染色后可明显的看到细胞核。 方法二: ①取材。将蛙的小肠袢展平,放在软木环(将暖瓶软木塞切成厚约0.4—0.5厘米,直径约2.2—2.5厘米的圆片,将圆片中央挖成直径为1.5—2厘米的孔)上,周围用大头针固定。 ②冲洗。用蒸馏水冲洗2-3次。 ③染色。将冲洗后的肠系膜连同软木环一起浸在l%硝酸银溶液内,染色5-10分钟。79\n ④再冲洗。从硝酸银溶液中取出后再用蒸馏水冲掉浮色。 ⑤照光。冲掉浮色的肠系膜及软木环一起浸泡在蒸馏水中放在阳光下或日光灯下照射,约20分钟左右,直至肠系膜显棕褐色为止。(①—⑤由教师提前完成) ⑥制片。将肠系膜从软木环上取下,剪一小块,展平在载玻片上,加一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 ⑦观察。用低倍显微镜观察,肠系膜为单层扁平上皮,由于细胞间质用AgNO3溶液染成了棕褐色,可清晰地看到一个个扁平细胞。 (2)疏松结缔组织装片的制作与观察 ①用解剖针从蛙的腿与躯干相连处挑取皮肤下的组织放在一块干燥的载玻片上,用大头针尽量展平、展薄,当周缘干燥后,滴一滴生理盐水,加盖玻片。 ②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并从盖玻片一侧滴入紫药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染色剂弥散。观察到的分布不规则的紫色束状结构是胶原纤维;一般不成束分布且末端卷曲的纤维是弹性纤维,以及散在基质中的细胞。 (3)肌肉组织装片的制作与观察 骨骼肌: ①在蛙腿部用解剖刀取下很小的一块肌肉,放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 ②两手持大头针顺肌纤维走向将其分离,分得越细越好。 ③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不断调节细准焦螺旋,观察肌细胞呈纤维状,上有明暗相间的横纹。 心肌: ①在蛙心部位用解剖刀取下很小的一块肌肉,放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 ②两手持大头针顺肌纤维走向将其分离,分得越细越好。 ③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 (4)神经组织装片的制作与观察 运动神经元: ①在蛙脊髓横截面上有一蝴蝶形区域,在其膨大的前端用大头针挑取少许脊髓,放在载玻片上。 ②滴一滴1%甲基蓝溶液将其染色。 ③数分钟后,当染液浸透脊髓时,加盖载玻片,用食指轻轻压平,使细胞分散。79\n ④用低倍显微镜观察,运动神经元胞体呈不规则状,其周围有多、短而分枝的树突,一条长的轴突。实验四蛔虫一、实验目的了解蛔虫的形态特征结构以及原腔动物(假体腔动物)的一般特征。二、实验内容1.观察蛔虫浸制标本的外部形态;2.解剖并观察蛔虫内部结构;3.显微镜下观察蛔虫横切片标本;4.原腔动物的其他标本示范。三、实验仪器设备电脑、投影仪、解剖器具、电脑、投影仪、显微镜。四、主要使用材料、药品及试剂蛔虫横切片及线形动物的其他标本(示范)五、实验操作与观察(一)蛔虫(Ascaris)的外部形态体呈细长的圆筒形,两端尖(前端稍圆,后端尖),体表有角质膜,全身光滑,雌雄异体异形,雌虫较粗大,体长20—30厘米,尾端尖直,雄虫较小,一般不超过25厘米,尾端向腹面弯曲。1、口位于虫体的前端,在口的周围有三片呈“品”字排列的唇,位于背面的一片称背唇,上有两个乳突(Papillae),位于腹面的两片称腹唇,各有一个乳突。2、体线由表皮层加厚而形成的四条纵线,其中两条位于侧面的称侧线。一条位于身体的背中线上称背线(dorsalcord)。另一条位于腹中线上称腹线(Ventralcord)、侧线明显,其中有排泄管通过,在背线和腹线内侧有神经干通过。79\n3、生殖孔雌生殖孔位于体前1/3腹面正中线上。雄生殖孔位于体后端与肛门合并为泄殖腔孔,后端向腹面弯曲,有两根交接刺(copulatoryspicule)由泄殖腔孔中伸出。4、排泄孔位于前端的腹面,距离腹唇约2毫米处的正中线上,较小,不易观察。(二)内部解剖用剪刀沿着虫体背面略偏背中线的地方,由后端向前端剪开(注意:剪刀尖头不能插得很深。也可不用剪刀,改用大头针轻轻划开),置于蜡盘中,再将剖开的体壁用镊子向两侧拉开,每隔一寸左右用大头针倾斜地插上,使标本固定在蜡盘上,然后加清水复满虫体,便于观察。1、消化系统为直的导管,由口、咽、肠、直肠和肛门组成。口位于虫体的前端,后接短的肌肉质的咽,咽下方一根呈直管状的肠,雌体由体后端的肛门通出。雄体的直肠和生殖导管会合后,由泄殖腔孔向外通出。2、生殖系统雌雄异体。(1)雄性生殖器官单管型,精巢一个,呈细长弯曲的管状,盘曲在体腔中,由精巢通出输精管,两者分界不明显,但后者较粗,输精管下接膨大的贮精囊,末端为富有肌肉质的射精管(ejaculatoryduct),最后与直肠汇合成泄殖腔,并由泄殖孔(cloacalpore)通出体外,其后端有两根交接刺。(2)雌性生殖器官双管型。卵巢一对,位于体中部略靠后端,呈细长弯曲的管状,经输卵管各通至稍膨大的子宫,两条子宫回合成阴道,阴道较细,向前经雌性生殖孔开口于腹面前端1/3处。(三)取雌(或雄)蛔虫横切面的玻片标本,置于显微镜下,由里向外仔细观察它的各部分结构。1、角质膜(cuticle):位于虫体最外面的一层,厚而光滑,为非细胞结构的一层膜。2、表皮层(epidermis)3、背线、腹线及侧线:79\n由表皮层在背腹的中线及两侧向肌肉伸入而形成的线条,侧线色较深而明显,两侧内侧各有一圆孔即排泄管,背、腹线较细且色浅,在其膨大的部分中,可分别观察到背神经及腹神经。腹神经较背神经粗些,以此区分背线和腹线。4、肌肉层(musclelayer):表皮层内为一层纵列的肌细胞组成的肌肉层,肌细胞可分成基部能吸收的收缩部(C0ntractilePortion)和端部的原生质部,肌肉层不连续,被背线、腹线和侧线分隔成四列。5、肠:位于横切面中央,呈扁圆形的管腔,由内胚层形成的柱状上皮细胞组成,肠中间的空隙称肠腔。6、原体腔(假体腔Pseudocoelom).肠与体壁之间的空腔,腔内有体腔液,并可见形似车轮的卵巢,卵巢的中心为一中轴,周围有辐射状排列的卵原细胞,比卵巢略大的圆形物为输卵管,中轴已消失,比输卵管还大的圆形物为子宮,内有明显的空腔,腔内有卵。如取雄蛔虫横切面观察,在原体腔内可见到精巢,内有精原细胞及一中轴,直径和精巢相仿的圆形物是输精管,中轴已消失,较大的圆形物是贮精囊。(四)原腔动物的其他标本示范。1、蛲虫(Enterubiusvermicularis)成虫寄生于人的盲肠、结肠上部及回肠下段。雌虫常在夜间下行至肛门及会阴附近产卵,虫体如细白线,前端两侧角皮膨胀,呈翼状,为颈翼膜(cervicalalae),雌雄大小相差很大,雌虫长约10--12毫米,尾部长而尖;阴门位于体前2/3处,雄虫体长2--5毫米,尾部向腹面卷曲。2、十二指肠钩虫(Ancylostomaduodena1e)成虫寄生于人体的小肠,虫体细小,长约一厘米,乳白色,略呈C形,体前端有口囊(bucalcapsule)口囊内有两对钩齿,雌虫比雄虫粗长,尾部呈尖锥形,雌生殖孔位于虫体的后半部,雄虫后端有交合伞(copulatbursa)。3、鞭虫(Trichuristrichura)成虫寄生于人体及动物的盲肠或大肠内,也有少数在阑尾中。虫体前端3/5很细,后端2/5肥粗,形似马鞭,雌雄异体,雄虫后端卷曲,有一交接刺,雌虫后端钝圆,生殖孔开口于粗细段交界处。4、微丝蚴(microfilaria)寄生在淋巴液和血液中,虫体细长圆筒形,长约277--296微米,宽约5—779\n微米,前端钝圆,后端尖细,在新鲜血液里为无色透明,体外被有薄而透明的鞘膜,体内含有许多细胞核。5、臂尾轮虫(Brachionus)大多分布于淡水水域,为池塘和湖泊内主要浮游动物之一。体分头、躯干、尾部三个部分。头的前端有头冠或称轮盘(trochaldisc),轮盘上有一或两圈纤毛,可以激动水流,尾部有叉状的趾(toes),头盘和尾部都能够缩入躯干内部。消化道的咽喉内,有一发达的咀嚼器(mastax),常作为轮虫分类的依据之一,轮虫雌雄异体,我们常见的一般都是雌体。六、作业绘蛔虫横切面结构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79\n实验五环毛蚓一、实验目的了解环节动物门和寡毛纲的基本特征和特化程度,观察水栖寡毛类和环节动物其他各纲代表动物,了解它们形态结构上的特点。二、实验内容1.活体观察外形和运动;2.活体解剖,观察内部构造;3.观察横切面玻片标本;4.其他环节动物示范标本。三、实验仪器设备电脑、投影仪、显微镜、解剖镜、解剖器具等。四、使用材料、药品及试剂环毛蚓的活体标本及横切面标本、5%福尔马林液、乙醚、滴管、沙蚕等示范标本。五、实验操作与观察(一)环毛蚓(Pheretima)的外形将浸制的蚯蚓置于蜡盘中,加水少许,先区别前后端及背腹面口与肛门的位置,刚毛着生的情况以及识别背孔,环带、雌、雄生殖孔、受精囊孔等。体为圆柱形,由许多环节组成,环节之间有节间沟。1、口位于体的第一节(围口节)前端腹面,口的背面有一块肉质的突出部分称口前叶(Prostomium)。2、环带(clitellum)又叫生殖带。较其它各节稍膨大,由第14—16节三环节组成,浅棕红色。79\n3、刚毛(setae)除第一节、环带(湖北环毛蚓腹面有刚毛)以及最后几节外,每环节的中央均有一圈短的刚毛。4、背孔(dorsalpore)在体背面的中央从11/12或12/13节起,每两环节间有一小孔。5、受精囊孔(spermethecalorifice)三对。位于腹面第6/7、7/8、8/9节之间的节间沟两侧,在其附近常有生殖乳突。6、雌性生殖孔(femalegenitalPore)一个。位于第XⅣ节腹面中央。7、雄性生殖孔(malegenitalPore)一对。位于第XⅧ节腹面两侧的乳头突上。其旁常有生殖乳突数个。8、肛门(anus)位于体末端,为一纵裂孔。(二)环毛蚓的内部解剖将环毛蚓背朝上,用解剖剪刀,从身体的1/3的阶段略偏背中线处,由后向前直剪至口,再用大头针每隔一寸,将体壁向两旁张开,插入蜡盘内,插时大头针须稍倾斜,且交错排列,再用解剖刀或解剖针轻轻沿体壁内缘将隔膜分离,然后加少量水,观察以下各部结构。1、消化系统为一直管。可分口腔、食道、嗉囊、砂囊、胃、肠等。(1)口腔(oralcavity):位于第l一Ⅲ节、为通口的空腔。(2)咽:位于第Ⅳ一V节、肌肉发达,伸缩力强。(3)食道(foodduct):位于第Ⅵ一Ⅷ节、是一条细长的管子。(4)嗉囊(crop):位于第Ⅸ节之前,不明显。(5)砂囊(gizzard):位于第Ⅸ一X节,略呈球状,为一厚壁的囊。(6)胃(stomach):位于第Ⅺ一XⅣ节,为细长的管状。(7)肠:自第XV节以后皆为肠,直通末肠肛门。(8)盲肠(caecum):一对。在第XXⅦ节由肠的两侧向前伸出的盲管,能分泌消化液以帮助消化。2、循环系统(circulatorysystem):闭管式。79\n(1)背血管(dorsalvessel):位于肠的背面中央,是一条纵行的血管,管内血液流动的方向,由后向前。(2)心脏(heart):四对。位于第Ⅶ节、第Ⅸ节、第Ⅻ节以及第ⅩⅢ节内是连接背、腹血管的一种环血管。(3)腹血管(Ventralvessel):位于肠的腹面,观察时需将肠轻轻翻起。为消化管壁下的一条纵走的血管,从第XV节以后,有分支的隔膜、体壁等处。(4)神经下血管(Subneuralvessel):位于腹神经索的下方,很微小,不易见。3、生殖系统:雌雄同体。(1)雄性生殖器官:精巢囊(testissac):两对。位于第X节、第XI节的后方,各精巢囊内有一精巢和一精漏斗。在观察时,用解剖针或大头针刺破精巢囊,在精巢囊上方壁上可见有一小白点即是精巢,下方皱纹状的结构即是精漏斗,后接一输精管。贮精囊(seminalVesicle):两对。各位于第XI节、第Ⅻ节内,在精巢囊后。第X节的精巢囊与第Ⅺ节的贮精囊相通,第Ⅺ节的精巢囊又与第Ⅻ节的贮精囊相通。.输精管(vasdeferens):很细的管子,两侧的前后输精管各会合成一条,向后至第XVⅢ节与前列腺管会合,由雄性生殖孔通出。前列腺(prostategland):一对。黄白色呈多指状。位于第ⅤⅩⅢ节及其前后的几节内。(2)雌性生殖器官:卵巢(ovary):一对,呈葡萄状。位于第XⅢ节的前缘,腹神经索的两旁。卵漏斗:一对,在第XⅢ节内,其后接有很短的输卵管,受精囊(seminalreceptacle):三对.分别位于第Ⅶ、Ⅷ、Ⅸ节。每一受精囊由一坛和一坛管及自坛管长出的盲管组成,盲管末端为纳精囊。4、排泄系统(excretorysystem)肾管小,数量多,因其位置不同可分为咽头小肾管,体壁小肾管及隔膜小肾管等。观察体壁小肾管,取体壁上的绒毛状物,置载玻片上,加一滴水,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或观察肾管装片。找出肾口(nephrostome)、肾细管、排泄管及肾孔(nephridiopore)。5、神经系统(nervoussystem)将消化道轻轻推向一边,可见到腹面有一条乳白色的腹神经索。(1)脑(brain):位于第llI节咽的背面。呈双叶状,并有神经分支到口前叶、口腔壁。79\n(2)围咽神经(circumpharyngealconnective):位于脑的两侧,各与咽下神经节相连。(3)咽下神经节(subpharyngealganglion):一对,已愈合。位于咽的下面,除去消化道前端即可见。(4)腹神经索(ventralnervecord):位于咽下神经节之后,由两条神经索合并而成,各节有一膨大的神经节,并有分支至体壁和内脏器官。3.观察横切面玻片标本。(三)环毛蚓横切面的玻片观察1、体壁(bodywall)用低倍镜观察蚯蚓经肠部横切面的玻片标本。(1)角质膜(cuticle):为体表最外面的一层薄膜。由表皮细胞分泌而成。(2)表皮层(epidermis):位于角质膜之下,由单层柱状细胞组成。(3)环肌(circularmuscle):位于表皮层之下,为环列的薄层肌肉组织。(4)纵肌(10ngitudinalmuscle):位于环肌之下,为纵列的厚层肌肉组织。(5)体腔膜(Peritoneum):位于体壁的最里层,紧贴在纵肌之内,由一层薄而扁的细胞组成,但不易分清。2、肠(intestine)内壁内一层单层上皮细胞组成,外具环肌、纵肌、体腔膜及黄色细胞。在肠的背面有凹陷的纵沟,即盲道,以增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3、体腔(coulomb)为体壁和肠之间的空腔。里面可见到:(1)背血管(dorsalvessel):位于消化道的背面,背血管壁四周亦有黄色细胞。(2)腹血管(ventralvassel):位于消化道的腹面。(3)腹神经索(ventralnervechain):位于消化道的腹面中央。(4)神经下血管(subneuralvessel):附着在腹神经索的下面。(5)肾管(nephridium):因切片关系仅能在少数标本中见到。肾管位于肠的两侧,为弯曲的管子。(四)其他环节动物示范标本。1、沙蚕(Nereis)79\n海产。体分头和躯干两部分。头部明显,由口前叶和围口节组成。口前叶的背面有眼两对,前端有口前触手一对,口前叶之后为围口节,两侧有四对长的围口节触手。如果咽完全翻出,在围口节腹面,可见到前端有一对较大的颚及咽背面的许多小齿。头部之后为躯干部,每节的两侧均有疣足一对。将疣足的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构。疣足分背、腹肢(叶),各肢上均有一束向外伸出的刚毛,在背腹肢上各有一条作支持用的黑色坚硬的针毛(足刺)。在背肢的背面有一背须,在腹肢的腹面有一腹须。躯干部的最后一节为肛节,末端为肛门的开口,其腹须特化成一对长的肛门须。2、毛翼虫(Chaetopterusvariopedatus)俗称磷沙蚕,夜间能发磷光。居海滨泥沙滩U形皮质管中,体分前、中、后三部。前部两侧有九对突起,中部有翼状体、吸盘及扇状体。后部较长,节数不定,每节具一对疣足。3、金线蛭(Whitmanialaevis)是蛭纲中体形较大的一种。在水田、池塘以及湖边水草上均能找到。体长约15厘米左右,背面稍隆起,棕褐色,有5条黑色且间有淡黄色的斑纹。腹面平坦,色较淡,体前端较尖,后端较宽,腹面前、后各有一吸盘。但后吸盘较前吸盘大,口位于前吸盘的中央。肛门位于后吸盘的背面。六、作业绘环毛蚓的横切面结构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79\n实验六螯虾(或日本沼虾)和棉蝗的比较[实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螯虾的外形和内部解剖结构,了解甲壳动物纲的主要特征;2、认识甲壳纲的常见经济种类,掌握各类群动物的鉴别特征;3、通过对棉蝗或稻蝗的外形观察及内部解剖,了解昆虫纲的一般特征;[学生实验内容]1、螯虾的外形及内部结构的解剖观察;2、甲壳纲各重要类群代表动物标本观察;3、棉蝗或稻蝗的外形观察及内部解剖;4、螯虾和棉蝗的外形及内部结构比较;[实验材料、仪器及用品准备]光学显微镜、体视镜、放大镜、数码相机、显微互动教学系统。解剖器械、解剖盘、解剖针、玻璃指管、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背景知识:甲壳类和昆虫分别是节肢动物中适应水生生活和陆生生活的两大类群,通过其代表动物螯虾和棉蝗的比较解剖,不仅能了解这两类动物的形态结构,而且能了解节肢动物进化与广泛适应的主要特征,充分反映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演变与环境的密切联系,还能说明动物各器官系统在演变过程中的相关性和动物的整体性。而宏观上的进化发展,又启发人们从多个角度乃至分子水平上去探讨动物进化的机理。79\n实验安排:两人1组,每人以1种材料为主进行操作。两人配合,边操作边交互观察比较。方法步骤:(一)螯虾的外形观察及内部的解剖将浸制标本用清水冲洗、浸泡,除去药液后放解剖盘内进行以下实验。1、外形螯虾(Cambarus)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体表被以坚硬的几丁质外骨骼,深红色或红黄色,随年龄而不同。问:雌螯虾和雄螯虾的附肢有何不同点,及如何从外形上区分雌、雄螯虾?头胸部(6+8节):头胸甲(前部中央有一额剑,边缘有锯齿,颈沟,鳃盖),眼柄,复眼腹部(6节+尾节):背板、腹板及侧板,尾节扁平,腹面正中有一纵裂缝肛门附肢(19对):第1体节和尾节无附肢,其余每体节1对,分单枝型(第1对触角)和双枝型[操作观察要点]:①用刀片将复眼削下一薄片,置载玻片上加甘油制成封片,于显微镜下观察其形状与构造。②观察体节间如何连接?★此连接对虾腹部的伸屈运动有何作用?③观察时,左手持虾,使其腹面向上。首先注意各附肢着生位置,然后右手持镊子,由身体后部向前依次将虾左侧附肢摘下,并按原来顺序排列在解剖盘或硬纸片上。摘取附肢时,用镊子钳住其基部,垂直拔下。如附肢粗大,可用剪刀剪开其基部与体壁的连接后再拔下,但要注意附肢的完整性,又不损伤内部器官。再用放大镜自前向后依次观察各附肢。(1)头部附肢,共5对。小触角:原肢3节,2根短须状触鞭,基部背面有一凹陷容纳眼柄,凹陷内侧丛毛中有平衡囊。大触角:原肢2节,基节的基部腹面有排泄孔。外肢呈片状,内肢成一细长的触鞭。79\n问:大小触角有何功能?大颚:原肢形成咀嚼器,分门齿部(边缘有小齿)和臼齿部(齿面有小突起);内肢形成很小的大颚须,外肢消失。小颚:2对。原肢2节,薄片状,内缘具毛。第1对小颚内肢呈小片状,外肢退化;第2对小颚内肢细小,外肢宽大叶片状,称颚舟叶,★颚舟叶有何功用?(2)胸部附肢,共8对,原肢均2节。颚足:3对。第1对颚足外肢基部大,末端细长,内肢细小。外肢基部有一薄片状肢鳃。第2、3对颚足内肢发达,分5节,屈指状,外肢细长。足基部都有羽状的鳃。3对颚足和头部附肢大颚、小颚参与虾口器的形成。问:颚足有何功能?步足:5对。内肢发达,分5节,即座节、长节、腕节、掌节和指节,外肢退化。前3对末端为钳状,第1对步足的钳特别强大,称螯足;其余2对步足末端呈爪状,★试分析各步足的功能。雄虾的第5对步足基部内侧各有1雄生殖孔,雌虾的第3对步足基部内侧各有1雌生殖孔。问:螯虾第1对颚足至第4对步足基部各着生何鳃,其数目如何?注意各足基部鳃的着生情况。(3)腹部附肢,共6对,第1-5对称腹肢,第6对称尾肢(或尾足)。腹肢:共5对,不发达,为游泳足。原肢2节。前2对腹肢,雌雄有别。雄虾第1对腹肢变成管状交接器,雌虾的退化;雌虾第2对腹肢细小,外肢退化。第3、4、5对腹肢形状相同,内、外肢细长而扁平,密生刚毛。尾肢:1对。内、外肢特别宽阔呈片状,外肢比内肢大,有横沟分成2节。尾肢与尾节构成尾扇。尾扇在虾的运动中起何作用?问:螯虾各类附肢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的相互关系如何?2、内部结构(1)呼吸器官:鳃用剪刀剪去螯虾头胸甲的右侧鳃盖,即可看到呼吸器官——鳃。结合已摘下的左侧附肢上鳃的着生情况,原位用镊子稍作分离,并同时观察鳃腔内着生情况。79\n足鳃:着生在第2对颚足至第4对步足基部鳃关节鳃:着生在体壁与附肢间关节膜上肢鳃:着生在第1对颚足基部问:螯虾各种鳃的数目如何?除呼吸作用外,鳃还有何功能?比较螯虾和棉蝗呼吸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分布。各有何特点?观察完呼吸系统后,用镊子自头胸甲后缘至额剑处,仔细地将头胸甲与其下面的器官剥离开,再用剪刀自头胸甲前部两侧到额剑后剪开并移去头胸甲。然后用剪刀自前向后,沿腹部两侧背板与侧板交界处剪开腹甲,用镊子略掀启背板,观察肌肉附着于外骨骼内的情况,最后小心地剥离背板和肌肉的联系,移去背板。(2)肌肉:呈束状并往往成对分布。用眼科镊取少许肌肉,参照实验10制片,置显微镜下观察。问:虾的肌肉属哪种类型?此类肌肉与虾的运动有何关联?螯虾和棉蝗的肌肉有何共同特征?(3)循环系统:为开管式,主要观察心脏和动脉。心脏 位于头胸部后端背侧的围心窦内,为半透明、多角形的肌肉囊动脉 细且透明。[操作观察要点]:①用镊子轻轻撕开围心膜即可见到。用放大镜观察,在心脏的背面、前侧面和腹面,各有1对心孔。也可在看完血管后,将心脏取下置于培养皿内的水中,再在放大镜下观察。②用镊子轻轻提起心脏,可见心脏发出7条血管。由心脏前行的动脉有5条,即:由心脏前端发出1条眼动脉,在眼动脉基部两侧发出1对触角动脉,在触角动脉外侧发出1对肝动脉。由心脏后端发出1条腹上动脉,在腹部背面,沿后肠(1条贯穿整个腹部的略粗的管道)背方后行到腹部末端。在胸腹交接处,腹上动脉基部,心脏发出1条弯向胸部腹面的胸直动脉。③剪去第5、6对步足处胸部左侧壁,用镊子将该处腹面肌肉轻轻向背方掀起,即可见到胸直动脉通到腹面。注意此血管极易被拉断,达神经索腹方后,再向前后分为2支,向前的1支为胸下动脉,向后的1支为腹下动脉。问:79\n比较螯虾和棉蝗心脏,在位置和结构有何共同特征?螯虾和棉蝗动脉的复杂程序是否相同?(4)生殖系统:虾为雌雄异体。摘除心脏,即可见到虾的生殖腺。♂:精巢(1对,位于围心窦腹面,白色,呈3叶状)→输精管→雄生殖孔(开口于第5对步足基部内侧)♀:卵巢(1对,位于围心窦腹面,性成熟时为淡红色或淡绿色,浸制标本呈褐色。颗粒状,也分3叶,其大小随发育时期不同而有很大差别)→输卵管(1对短小)→雌生殖孔(开口于第3对步足基部内侧),在第4、5对步足间的腹甲上,有一椭圆形突起,中有一纵行开口,内为受精囊(5)消化系统:口腔→食管→胃(贲门胃,幽门胃)→中肠,1对肝脏→后肠→肛门[操作观察要点]:①用镊子轻轻移去生殖腺,可见其下方左右两侧各有1团淡黄色腺体,即为肝脏。剪去一侧肝脏,可见肠管前接囊状的胃。胃可分为位于体前端的壁薄的贲门胃(透过胃壁可看到胃内有深色食物)和其后较小、壁略厚的幽门胃。剪开胃壁,观察贲门胃内由3个钙齿组成的胃磨及幽门胃内刚毛着生的情况,它们各有何功能?②用镊子轻轻提起胃,可见贲门胃前腹方连有一短管,即食管,食管前端连接由口器包围的口腔。幽门胃后接中肠,中肠很短,1对肝脏即位于其两侧,各以1肝管与之相通。中肠之后即为贯穿整个腹部的后肠,后肠位于腹上动脉腹方,略粗(透过肠壁可见内有深色食物残渣),以肛门开口于尾节腹面。(6)排泄系统:触角腺(绿腺)→膀胱(宽大而壁薄)→排泄孔(开口于大触角基部腹面)[操作观察要点]:剪去胃和肝脏,在头部腹面大触角基部外骨骼内方,可见到1团扁圆形腺体,即触角腺,为成虾的排泄器官,生活时呈绿色,故又称绿腺。浸制标本的触角腺常为乳白色,它以宽大而壁薄的膀胱伸出的短管开口于大触角基部腹面的排泄孔。(7)神经系统:79\n脑神经节(1个)→围食管神经(1对)→食管下神经节(1个)→腹神经链(个白色神经节)[操作观察要点]:①除保留食管外,将其他内脏器官和肌肉全部除去,小心地沿中线剪开胸部底壁,便可看到身体腹面正中线处有1条白色索状物,即为虾的腹神经链,它由2条神经干愈合而成。②用镊子在食管左右两侧小心地剥离,可找到1对白色的围食管神经。③沿围食管神经向头端寻找,可见在食管之上,两眼之间有一较大白色块状物,为食管上神经节或脑神经节。围食管神经绕到食管腹面与腹神经链连接处有一大白色结节,为食管下神经节。自食管下神经节,沿腹神经链向后端剥离,可见链上还有多个白色神经节。问:螯虾腹神经链上一共有多少个神经节?与棉蝗的神经系统比较,二者有何共同特点?(二)棉蝗或稻蝗的外形观察及内部解剖将浸制标本用清水冲洗、浸泡,除去药液后置解剖盘内。1、外形[观察要点]:①区别棉蝗与稻蝗:在于棉蝗的前胸背板的中隆线较高;②区别雌雄:♂/♀异体,雄虫比雌虫小,腹部末端外生殖器不同;③体色:一般体呈青绿色,浸制标本呈黄褐色;④外部构造:体表被有几丁质外骨骼,身体可明显分为头、胸、腹3部分。问:与螯虾的身体分部有何不同?(1)头部:外骨骼愈合成一坚硬的头壳。梯形的额,长方形的唇基,头顶,颊,后头;1对复眼和3个单眼(排成1个倒“品”字形);触角(1对,细长呈丝状,由柄节、梗节及鞭节组成);咀嚼式口器(上唇1片、大颚1对、小颚1对、下唇1片、舌1个)。[操作观察要点]:①用刀片自复眼表面切下一薄片,置载玻片上,加甘油制成封片,于显微镜下观察复眼组成。79\n②左手持蝗虫,使其腹面向上,拇、食指将其头部夹稳,右手持镊子自前向后将口器各部分取下,摘取方法同螯虾(同时注意观察口器各部分着生的位置),依次放在载玻片上,用放大镜观察其构造。问:复眼和单眼各有何视觉功能?口器各部分各有何功能?(2)胸部:由3节组成,称前胸、中胸和后胸。每胸节各有1对足,中、后胸背面各有1对翅。①外骨骼(背板、腹板、侧板):前胸背板发达,从两侧向下扩展成马鞍形,几乎盖住整个侧板,后缘中央伸至中胸的背面;其背面有3条横缝线向两侧下伸至两侧中部,背面中央隆起呈屋脊状。前胸腹板突为前胸腹板在两足间有一囊状突起。中、后胸侧板发达,其表面均有1条斜行的侧沟,将侧板分为前后2部。胸部有2对气门,1对在前胸与中胸侧板间的薄膜上,另1对在中、后胸侧板间、中足基部的薄膜上。②附肢(前足、中足和后足):前、中足较小,为步行足;后足强大,为跳跃足。各足均由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前跗节等6肢节构成。胫节后缘有2行细刺,末端还有数枚距,注意刺的排列形状与数目。跗节又分3节,第1节较长,有3个假分节,第2节很短,第3节较长,跗节腹面有4个跗垫。前跗节为1对爪,两爪间有一中垫。③翅:前翅着生于中胸,革质,形长而狭,休息时覆盖在背上,称为覆翅;后翅着生于后胸,休息时折叠而藏于覆翅之下,将后翅展开,可见它宽大,膜质,薄而透明,翅脉明显,注意观察其脉相。(3)腹部:与胸部直接相连,由11个体节组成。①外骨骼:较柔软,只由背板和腹板组成,侧板退化为连接背、腹板的侧膜。在背板两侧下缘前方各有1个气门。在第1腹节气门后方各有1个大而呈椭圆形的膜状结构,称听器。第11节背板形成背面三角形的肛上板,盖着肛门。第10节背板的后缘、肛上板的左右两侧有1对小突起,即尾须;雄虫的尾须比雌虫的大,2尾须下各有1个三角形的肛侧板。②外生殖器(见实验教材图15—3)产卵腹瓣(下产卵瓣,1对尖形,在导卵突起后)♀产卵器:79\n产卵背瓣(上产卵瓣,1对尖形,在背侧肛侧板后)♂交配器:即阳茎,为匙状的下生殖板内的一突起比较螯虾和棉蝗外骨骼形态构造的共同点。通过螯虾和棉蝗附肢的数目和分布的不同比较,说明附肢形态结构与其机能的相互联系。2、内部解剖左手持蝗虫,使其背部向上,右手持剪刀剪去翅和足。再从腹部末端尾须处开始,自后向前沿气门上方将左右两侧体壁剪开,剪至前胸背板前缘;再在虫体前后端两侧体壁已剪开的裂缝之间,剪开头部与前胸间的颈膜和腹部末端的背板。剪开体壁时,剪刀尖向上翘,以免损伤内脏。将蝗虫背面向上置解剖盘中,用解剖针自前向后小心地将背壁与其下方的内部器官分离开,最后用镊子将完整的背壁取下。依次观察下列器官系统:(1)循环系统:为开管式。观察取下的背壁,可见腹部背壁内面中央线上有1条半透明的细长管状构造,即为心脏。心脏按节有若干略膨大的部分,为心室。心脏前端连1细管,即大动脉。心脏两侧有扇形的翼状肌。问:棉蝗有几个心室?各在何腹节?翼状肌有何作用?棉蝗和螯虾循环系统的共同特征是什么?(2)呼吸系统:自气门向体内,可见许多白色分枝的小管分布于内脏器官和肌肉中,即为气管;在内脏背面两侧还有许多膨大的气囊。用镊子撕取胸部肌肉少许,或剪取一段气管,放在载玻片上,加水制成水封片,置显微镜下观察,即可看到许多小管,其管壁内膜有几丁质螺旋纹。问:气囊有何作用?螺旋纹有何作用?昆虫所需氧气如何输送到组织细胞?为什么说昆虫的气管是动物界的一种高效呼吸器官?通过螯虾与棉蝗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构造与机能的比较,说明了什么?(3)生殖系统:棉蝗为雌雄异体、异形,实验时可互换不同性别的标本进行观察。观察时可将消化管末段向背方略挑起,以便寻找,但勿将消化管撕断。79\n①雄性生殖器官:精巢 位于腹部消化管的背方,1对,左右相连成一长椭圆形结构,许多精巢管组成。输精管和射精管 1对输精管,汇合成1条射精管,射精管穿过下生殖板,开口于阳茎末端副性腺和贮精囊 射精管前端两侧一些迂曲细管即副性腺;1对贮精囊,通入射精管基部②雌性生殖器官:卵巢 位于腹部消化管的背方,1对,由许多自中线斜向后方排列的卵巢管组成卵萼和输卵管 卵巢两侧有1对略粗的纵行管,各卵巢管与之相连,此即卵萼,是产卵时暂时贮存卵粒的地方;卵萼后行为输卵管;2输卵管在身体后端绕到消化管腹方汇合成1条总输卵管,经生殖腔开口于产卵腹瓣之间的生殖孔受精囊 自生殖腔背方伸出一弯曲小管,其末端形成一椭圆形囊,即受精囊副性腺 为卵萼前端的一弯曲的管状腺体(4)消化系统:用镊子移去精巢或卵巢后进行观察:消化管:口前腔→口→咽→食道→嗉囊→前胃,胃盲囊,胃→回肠→结肠→直肠→肛门唾液腺:1对,位于嗉囊腹面两侧,色淡,葡萄状,有1对导管前行,汇合后通入口前腔问:消化系统各器官分别具有什么功能?(5)排泄器官:为马氏管,着生在中、后肠交界处。将虫体浸入培养皿内的水中,用放大镜观察,可见马氏管是许多细长的盲管,分布于血体腔中。问:螯虾和棉蝗的排泄器官有何不同。(6)神经系统:脑(两复眼之间,淡黄色块状物)→围食道神经→食道下神经节→腹神经链79\n用剪刀剪开两复眼间头壳,剪去头顶和后头的头壳,但保留复眼和触角;再用镊子小心地除去头壳内的肌肉,注意勿损伤脑。用镊子将消化管前端轻轻挑起,可见围食道神经绕过食道后,各与食道下神经节相连。除留小段食道外,将消化管除去;再将腹隔和胸部肌肉除去。问:脑向前发出的主要神经,各通向哪些器官?腹神经链有多少个神经节,各在什么部位?[作业]1、根据观察,绘螯虾或棉蝗外形图(侧面观),注明各部结构名称。2、试述节肢动物附肢的多样性与其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的联系。79\n实验七鱼的系列实验一、实验目的:(一)通过对鲤鱼(或鲫鱼)的结构观察,掌握硬骨鱼类的主要特征以及鱼类适应于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二)学习硬骨鱼内部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二、实验材料和用具:活鲤鱼;解剖器;解剖盘;棉花。三、实验操作及观察:剪开体壁时剪刀尖不要插入太深,而应向上翘,以免损伤内脏;移去左侧体壁肌肉前,注意用镊子将体腔腹膜与体壁剥离开,以不致损坏覆盖在前后鳔室之间的肾脏和紧靠头后部的头肾。(一)外形:鲤鱼(或鲫鱼)体呈纺锤形,略侧扁,背部灰黑色,腹部近白色。身体可区分为头,躯干和尾3部分。1.头部:自吻端至鳃盖骨后缘为头部。口位于头部前端(口端位),口两侧各有2个触须(鲫鱼无触须),触须有何功能?吻背面有鼻孔1对。眼1对,位于头部两侧,形大而圆。眼后头部两侧为宽扁的鳃盖,鳃盖后缘有膜状的鳃盖膜,藉此覆盖鳃孔。2.躯干部和尾部:自鳃盖后缘至肛门为躯干部;自肛门至尾鳍基部最后一枚椎骨为尾部。躯干部和尾部体表被以覆瓦状排列的圆鳞,鳞外覆有一薄层表皮,用手抚摸鱼体表,是否粘滑?这有何作用?躯体两侧从鳃盖后缘到尾部,各有1条由鳞片上的小孔排列成的点线结构,此即侧线;被侧线孔穿过的鳞片称侧线鳞,侧线有何功能?体背和腹侧有鳍,背鳍1个,较长,约为躯干的3/4;臀鳍1个,较短;尾鳍末端凹入分成上下相称的两叶,为正尾型;胸鳍1对,位于鳃盖后方左右两侧;腹鳍179\n对,位于胸鳍之后,肛门之前,属腹鳍腹位。肛门紧靠臀鳍起点基部前方,紧接肛门后有1泄殖孔。(二)内部解剖与观察:将新鲜鲤鱼(或鲫鱼)置解剖盘,使其腹部向上,用剪刀在肛门前与体轴垂直方向剪一小口,将剪刀尖插入切口,沿腹中线向前经腹鳍中间剪至下颌;使鱼侧卧,左侧向上,自肛门前的开口向背方剪到脊柱,沿脊柱下方剪至鳃盖后缘,再沿鳃盖后缘剪至下颌,除去左侧体壁肌肉,使心脏和内脏暴露。用棉花拭净器官周围的血迹及组织液,置人解剖盘内观察。1.原位观察:腹腔前方,最后一对鳃弓后腹方一小腔,为围心腔,它借横膈与腹腔分开。心脏位于围心腔内。在腹腔里,脊柱腹方是白色囊状的鳔,覆盖在前、后鳔室之间的三角形暗红色组织,为肾脏的一部分。鳔的腹方是长形的生殖腺,雄性为乳白色的精巢,雌性为黄色的卵巢。腹腔腹侧盘曲的管道为肠管,在肠管之间的肠系膜上,有暗红色、散漫状分布的肝胰脏。在肠管和肝胰脏之间一细长红褐色器官为脾脏。2.生殖系统:由生殖腺和生殖导管组成。(1)生殖腺:生殖腺外包有极薄的膜。雄性有精巢1对,性成熟时纯白色,呈扁长囊状;性未成熟时往往呈淡红色,常左右不均称且有裂隙。雌性有卵巢1对,性未成熟时为淡橙黄色,长带状;性成熟时呈微黄红色,长囊形,几乎充满整个腹腔,内有许多小型卵粒。(2)生殖导管:为生殖腺表面的膜向后延伸的细管,即输精管或输卵管。很短,左右两管后端合并,通入泄殖窦,泄殖窦以泄殖孔开口于体外。观察毕,移去左侧生殖腺,以便观察其他器官。3.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管、肠和肛门组成的消化管及肝胰脏和胆囊。此处主要观察食管、肠、肛门和胆囊。用钝头镊子将盘曲的肠管展开。(1)食管:肠管最前端接于食管,食管很短,其背面有鳔管通入,并以此为食管和肠的分界点。(2)肠:为体长的2~3倍。肠的前2/3为小肠,后部较细的为大肠,最后一部分为直肠,直肠以肛门开口于臀鳍基部前方。(3)79\n胆囊:为一暗绿色的椭圆形囊,位于肠管前部右侧,大部分埋在肝胰脏内,以胆管通入肠前部。4.鳔:位于腹腔消化管背方的银白色胶质囊,一直伸展到腹腔后端,分前后两室。后室前端腹面发出细长的鳔管,通入食管背壁。鳔有哪些功能?观察毕,移去鳔,以便观察排泄系统。5.排泄系统:包括1对肾脏,1对输尿管和1个膀胱。(1)肾脏:紧贴于腹腔背壁正中线两侧,为红褐色狭长形器官,在鳔的前、后室相接处,肾脏扩大或其最宽处。每肾的前端向前侧面扩展,体积增大,为头肾,是拟淋巴腺。(2)输尿管:每肾最宽处各通出一细管,即输尿管,沿腹腔背壁后行,在近末端处两管汇合通入膀胱。(3)膀胱:两输尿管后端汇合后稍扩大形成的囊即为膀胱,其末端稍细开口于泄殖窦。6.循环系统:主要观察心脏,血管系统从略。心脏位于两胸鳍之间的围心腔内,由1心室,1心房和静脉窦等组成。(1)心室:心室位于围心腔中央处,淡红色,其前端有一白色厚壁的圆锥形小球体,为动脉球。自动脉球向前发出1条较粗大的血管,为腹大动脉。(2)心房:位于心室的背侧,暗红色,薄囊状。(3)静脉窦:位于心房后端,暗红色,壁很薄,不易观察。以上观察毕,将剪刀伸入口腔,剪开口角,并沿眼后缘将鳃盖剪去,以暴露口腔和鳃。7.口腔与咽:(1)口腔:口腔由上、下颌包围合成,颌无齿,口腔背壁由厚的肌肉组成,表面有粘膜,腔底后半部有一不能活动的三角形舌。(2)咽:口腔之后为咽部,其左右两侧有5对鳃裂,相邻鳃裂间生有鳃弓,共5对。第5对鳃弓特化成咽骨,其内侧着生咽齿。咽齿与咽背面的基枕骨腹面角质垫相对,两者能夹碎食物。8.鳃:鳃是鱼类的呼吸器官。鲤鱼(或鲫鱼)的鳃由鳃弓、鳃耙、鳃片组成,鳃间隔退化。79\n(1)鳃弓:位于鳃盖之内,咽的两侧,共5对。每鳃弓内缘凹面生有鳃耙;第1~4对鳃弓外缘并排长有2个鳃片,第5对鳃弓没有鳃片。(2)鳃耙:为鳃弓内缘凹面上成行的三角形突起。第1~4鳃弓各有2行鳃耙,左右互生,第1鳃弓的外侧鳃耙较长。第5鳃弓只有1行鳃耙。(3)鳃片:薄片状,鲜活时呈红色。每个鳃片称半鳃,长在同一鳃弓上的两个半鳃合称全鳃。剪下1个全鳃,放在盛有少量水的培养皿内,置解剖镜下观察。可见每一鳃片由许多鳃丝组成,每一鳃丝两侧又有许多突起状的鳃小片,鳃小片上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横切鳃弓,可见2个鳃片之间退化的鳃隔。四、作业1.根据解剖观察,绘制鲤鱼(或鲫鱼)内部形态结构图,注明各器官的名称,完成实验报告。2.谈一谈鲤鱼(鲫鱼)肠的长度与食性存在何种关系?鳃耙的作用是什么?79\n实验八蛙的系列实验一、实验目的:(一)通过对蛙(或蟾蜍)外形和解剖结构的观察,了解脊椎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中,两栖类在结构和功能上所表现出的初步适应陆生的特征,掌握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二)学习蛙(或蟾蜍)的解剖方法。二、实验材料和用具:活蛙(或蟾蜍);解剖盘;解剖器。三、实验操作及观察(一)外形:将活蛙(或蟾蜍)静伏于解剖盘内,观察其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四肢3部分。1.头部:蛙(或蟾蜍)头部扁平,略呈三角形,吻端稍尖。口宽大,横裂,由上下颌组成。上颌背侧前端有1对外鼻孔,思考鼻瓣的运动与口腔底部的动作有何关系。眼大而突出,生于头的左右两侧,具上、下眼睑;下眼睑内侧有一半透明的瞬膜。轻触眼睑,观察上、下眼睑和瞬膜是否活动,怎样活动?两眼后各有一圆形鼓膜(蟾蜍的鼓膜较小。在眼和鼓膜的后上方有1对椭圆形隆起称耳后腺,即毒腺)。雄蛙口角内后方各有一浅褐色膜襞为声囊,鸣叫时鼓成泡状(蟾蜍无此结构)。2.躯干部:鼓膜之后为躯干部。蛙的躯干部短而宽,躯干后端两腿之间,偏背侧有一小孔,为泄殖腔孔。3.四肢:前肢短小,4指,指间无蹼。生殖季节雄蛙(或雄蟾蜍)第一指基部内侧有一膨大突起,称婚瘤,为抱对之用。后肢长而发达,5趾,趾间有蹼。(二)皮肤:蛙背面皮肤粗糙,腹面皮肤光滑,白色。(蟾蜍体表极粗糙,有大小不等的圆形瘰疣,但头部背面无瘰疣。背面皮肢暗黑色,体侧和腹部浅黄色,间有黑色花纹。1.用手抚摸活蛙(或蟾蜍)79\n的皮肤,有粘滑感,其粘液由皮肤腺所分泌。保持皮肤的湿润对蛙(或蟾蜍)的生活有何意义?2.注意皮肤与皮下肌肉的连接程度,为什么?皮肤内分布的血管丰富吗?有何意义?(三)、口咽腔:为消化和呼吸系统共同的通道。1.舌:左手持镊将蛙(或蟾蜍)的下颌拉下,可见:腔底部中央有一柔软的肌肉质舌,其基部着生在下颌前端内侧,舌尖向后伸向咽部。右手用镊子轻轻将舌从口腔内向外翻拉出展平,可看到蛙的舌尖分叉(蟾蜍舌尖钝圆,不分叉),用手指触舌面有粘滑感。蛙舌怎样捕食?右手持剪剪开左右口角至鼓膜下方,令口咽腔全部露出。2.内鼻孔:1对椭圆形孔,位于腔顶壁近吻端处。取一鬃毛从外鼻孔入,可见鬃毛由内鼻孔穿出。3.齿:沿上颌边缘有一行细而尖的牙齿,齿尖向后,即颌齿(蟾蜍无齿);在1对内鼻孔之间有两丛细齿,为犁齿(蟾蜍无齿)。4.耳咽管孔:位于腔顶壁两侧,颌角附近的1对大孔。用镊子由此孔轻轻控入,可通到鼓膜。5.喉门:为舌尖后方,腹面的具有纵裂的圆形突起。内由1对半圆形杓状软骨支持,两软骨间的纵裂即喉门,是喉气管室在咽部的开口。6.食管口:喉门的背侧,咽底的雏襞状开口。观察完口咽腔后,然后用镊子将两后肢基部之间的腹直肌后端提起,用剪刀沿腹中线稍偏左自后向前剪开腹壁(这样不致损毁位于腹中线上的腹静脉),剪至剑胸骨处时,再沿剑胸骨的左、右侧斜剪,剪断乌喙骨和肩胛骨。用镊子轻轻提起剑胸骨,仔细剥离胸骨与围心膜间的结缔组织(注意勿损伤围心膜),最后剪去胸骨和胸部肌肉。将腹壁中线处的腹静脉从腹壁上剥离开;再将腹壁向两侧翻开。此时可见位于体腔前端的心脏,心脏两侧的肺囊,心脏后方的肝脏,以及胃、膀胱等器官。(四)消化系统1.79\n肝脏:红褐色,位于体腔前端,心脏的后方,由较大的左右两叶和较小的中叶组成。在中叶背面,左右两叶之间有一绿色圆形小体,即胆囊。用镊子夹起胆囊,轻轻向后牵拉,可见胆囊前缘向外发出两根胆囊管,一根与肝管连接,接收肝脏分泌的胆汁,一根与总输胆管相接。胆汁经总输胆管进入十二指肠。提起十二指肠,用手指挤压胆囊,可见有暗绿色胆汁经总输胆管而入十二指肠。2.食管:将心脏和左叶肝脏推向右侧,可见心脏背方有一乳白色短管与胃相连,此管即食管。3.胃:为食管下端所连的一个弯曲的膨大囊状体,部分被肝脏遮盖。胃与食管相连处称贲门;胃与小肠交接处明显紧缩,变窄,为幽门。胃内侧的小弯曲,称胃小弯;外侧的弯曲称胃大弯;胃中间部称胃底。4.肠:可分小肠和大肠两部。直肠向后通泄殖腔,以泄殖腔孔开口于体外。5.胰脏:为一条淡红色或黄白色的腺体,位于胃和十二指肠间的弯曲处。将肝、胃和十二指肠翻折向前方,即可看到胰脏的背面。总输胆管穿过胰脏,并接受胰管通入。但胰管细小,一般不易看到。6.脾:在直肠前端的肠系膜上,有一红褐色球状物,即脾。它是一淋巴器官,与消化无关。(五)呼吸系统:蛙为肺皮呼吸。肺呼吸的器官有鼻腔、口腔、喉气管室和肺。其中鼻腔和口腔已于口咽腔处观察过。1.喉气管室:左手持镊轻轻将心脏后移,右手用钝头镊子自咽部喉门处通人,可见心脏背方一短粗略透明的管子,即喉气管室,其后端通入肺。2.肺:为位于心脏两侧的1对粉红色、近椭圆形的薄壁囊状物。剪开肺壁可见其内表面呈蜂窝状,密布微血管。联系外、内鼻孔的位置,鼻瓣的开闭和口咽腔底壁的升降动作,想想蛙(或蟾蜍)是怎样进行咽式肺呼吸的。(六)泄殖系统:将消化管移向一侧,仔细观察以下结构。蛙(或蟾蜍)为雌雄异体,观察时可互换不同性别的标本。1.泌尿器官:(1)肾脏:1对红褐色长而扁平的器官,位于体腔后部,紧贴背壁脊柱的两侧。将其表面的腹腔膜剥离开,即清楚可见。肾的腹缘有1条橙黄色的肾上腺,为内分泌腺体。(2)输尿管:由两肾的外缘近后端发出的1对壁很薄的细管,它向后伸延,分别通入泄殖腔背壁(蟾蜍的左右输尿管末端合并成一总管后通入泄殖腔背壁)。79\n(3)膀胱:位于体腔后端腹面中央,连附于泄殖腔腹壁的1个两叶状薄壁囊。膀胱被尿液充盈时,其形状明显可见,当膀胱空虚时,用镊子将它放平展开,也可看到其形状。(4)泄殖腔:为粪、尿和生殖细胞共同排出的通道,以单一的泄殖腔孔开口于体外。沿腹中线剪开耻骨,进一步暴露泄殖腔。剪开泄殖腔的侧壁并展开腔壁,用放大镜观察腔壁上输尿管、膀胱,以及雌蛙输卵管通入泄殖腔的位置。输尿管和膀胱直接相通吗?想想尿液如何流入膀胱和排出体外?2.雄性:(1)精巢:1对,位于肾脏腹面内侧,近白色,卵圆形(蟾蜍的精巢常为长柱形),其大小随个体和季节的不同而有差异。(2)输精小管和输精管:用镊子轻轻提起精巢,可见由精巢内侧发出的许多细管即输精小管,它们通人肾脏前端。所以雄蛙(或蟾蜍)的输尿管兼输精。(3)脂肪体:位于精巢前端的黄色指状体,其体积大小在不同季节里变化很大。它有何作用?雄蟾蜍精巢前方,有1对扁圆形的毕氏器,为退化的卵巢。在肾脏外侧各有1条细长管,为退化的输卵管,其前端渐细而封闭,后端左右合一,开口于泄殖腔。3.雌性(1)卵巢:1对,位于肾脏前端腹面,形状大小因季节不同而变化很大。在生殖季节极度膨大,内有大量黑色卵,未成熟时淡黄色。(2)输卵管:为1对长而迂曲的管子,乳白色,位于输尿管外侧。以喇叭状开口于体腔;后端在接近泄殖腔处膨大成囊状,称为“子宫”。“子宫”开口于泄殖腔背壁(蟾蜍的左右“子宫”合并后,通入泄殖腔)。(3)脂肪体:1对,与雄性的相似,黄色,指状,临近冬眠季节时体积很大。雌蟾蜍的卵巢和脂肪体之间有橙色球形的毕氏器,为退化的精巢。(七)循环系统1.心脏:心脏位于体腔前端胸骨背面,被包在围心腔内,其后是红褐色的肝脏。在心脏腹面用镊子夹起半透明的围心膜并剪开,心脏便暴露出来。从腹面观察心脏的外形及其周围血管:79\n(1).心房:为心脏前部的2个薄壁有皱襞的囊状体,左右各一。(2).心室:1个,连于心房之后的厚壁部分,圆锥形,心室尖向后。在两心房和心室交界处有明显的冠状沟,紧贴冠状沟有黄色脂肪体。(3).动脉圆锥:由心室腹面右上方发出的1条较粗的肌质管,色淡。其后端稍膨大,与心室相通。其前端分为两支,即左右动脉干。用镊子轻轻提起心尖,将心脏翻向前方,观察心脏背面,可见。(4).静脉窦:在心脏背面,为一暗红色三角形的薄壁囊。其左右两个前角分别连接左右前大静脉,后角连接后大静脉。静脉窦开口于右心房。在静脉窦的前缘左侧,有很细的肺静脉注入左心房。四、作业:1.根据解剖观察,绘制蛙(或蟾蜍)泄殖系统结构图,注明各器官的名称,完成实验报告。2.青蛙(蟾蜍)的内鼻孔有何作用?犁骨齿有何作用?79\n实验九家鸽的系列实验一、实验目的(一)通过对家鸽(或家鸡)外形、骨骼及解剖结构的观察,认识鸟类各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适应于飞翔生活的主要特征;(二)学习解剖鸟类的方法。二、实验材料和用具家鸽或家鸡整体骨骼标本,活家鸽(或家鸡、鹌鹑)。钟形罩、乙醚、解剖盘、骨剪、剪刀和镊子等。三、实验操作及观察本实验以解剖操作为重点。(一)家鸽(或家鸡)外部形态的观察:家鸽(或家鸡)的身体分为头、颈、驱干、翅和足五部分。仔细辨别各个部位的有关结构特点。(二)家鸽(或家鸡)的内部解剖:在实验前20~30min,将家鸽(或家鸡)放入装有乙醚的钟形罩中,使其麻醉致死。或紧捏实验动物的肋部,令其窒息而死。解剖标本之前,先进行外形观察。家鸽(或家鸡)具有纺锤形的躯体。全身分头、颈、躯干、尾和附肢5部分。除喙及跗跖部具角质覆盖物以外,全身被覆羽毛。头前端有喙(家鸽上喙基部的皮肤隆起叫蜡膜)。上喙基部两侧各有1个外鼻孔。眼具活动的眼睑及半透明的瞬膜。眼后有被羽毛遮盖的外耳孔。前肢特化为翼。数一数翼上初级飞羽、次级飞羽的数目。在尾的背面有尾脂腺,想想它有何功能?用水打湿实验鸟腹侧的羽毛,然后拔掉它。在拔颈部的羽毛时要特别小心,每次不要超过2~379\n枚,要顺着羽毛方向拔。拔时以手按住颈部的薄皮肤,以免将皮肤撕破。把拔去羽毛的实验鸟放于解剖盘里。注意羽毛的分布,并区分羽区与裸区。沿着龙骨突起切开皮肤。切口前至嘴基,后至泄殖腔。用解剖刀钝端分开皮肤;当剥离至嗉囊处要特别小心,以免造成破损。沿着龙骨的两侧及叉骨的边缘,小心切开胸大肌。留下肱骨上端肌肉的止点处,下面露出的肌肉是胸小肌。用同样方法把它切开,试牵动这些肌肉了解其机能。然后沿着胸骨与肋骨相连的地方用骨剪剪断肋骨,将乌喙骨与叉骨联结处用骨剪剪断。将胸骨与乌喙骨等一同揭去,即可看到内脏的自然位置。1.消化系统:(1)消化管:口腔:剪开口角进行观察。上下颌的边缘生有角质喙。舌位于口腔内,前端呈箭头状。在口腔顶部的两个纵走的粘膜褶壁中间有内鼻孔。口腔后部为咽部。食管:沿颈的腹面左侧下行,在颈的基部膨大成嗉囊。嗉囊可贮存食物,并可部分地软化食物。胃:胃由腺胃和肌胃组成。腺胃又称前胃,上端与嗉囊相连,呈长纺锤形。剪开腺胃观察内壁上丰富的消化腺。肌胃又称砂囊,上连前胃,位于肝脏的右叶后缘,为一扁圆形的肌肉囊。剖开肌胃,检视呈辐射状排列的肌纤维。肌胃胃壁厚硬,内壁覆有硬的角质膜,呈黄绿色。肌胃内藏砂粒,用以磨碎食物。十二指肠:位于腺胃和肌胃的交界处,呈U形弯曲(在此弯曲的肠系膜内,有胰腺着生)。找寻胆管和胰管的人口处。小肠:细长,盘曲于腹腔内,最后与短的直肠连接。直肠(大肠):短而直,末端开口于泄殖腔。在其与小肠的交界处,有1对豆状的盲肠。鸟类的大肠较短,不能贮存粪便。(2)消化腺:观察家鸽(或家鸡)的肝脏共有几叶?注意家鸽不具胆囊。在肝脏的右叶背面有一深的凹陷,自此处伸出两支胆管注入十二指肠。2.呼吸系统外鼻孔:开口于上喙基部(家鸽位于蜡膜的前下方)。79\n内鼻孔:位于口顶中央的纵走沟内。喉:位于舌根之后,中央的纵裂为喉门。气管:一般与颈同长,以完整的软骨环支持。在左右气管分叉处有一较膨大的鸣管,是鸟类特有的发声器官。肺:左右2叶。位于胸腔的背方,为1对弹性较小的实心海绵状器官。气囊:与肺连接的数对膜状囊,分布于颈、胸、腹和骨骼的内部(可参看示范标本)。3.循环系统心脏:心脏位于躯体的中线上,体积很大。用镊子拉起心包膜,然后以小剪刀纵向剪开。从心脏的背侧和外侧除去心包膜,可见心脏被脂肪带分隔成前后两部分。前面褐红色的扩大部分为心房,后面颜色较浅的为心室。从实验观察中可以看到鸟的心脏体积很大,并分化成4室;静脉窦退化;体动脉弓只留下右侧的1支。因而动、静脉血完全分开,建立了完善的双循环。4.泌尿生殖系统:(1)排泄系统:肾脏:紫褐色,左右成对,各分成3叶,贴近于体腔背壁。输尿管:沿体腔腹面下行,通入泄殖腔。鸟类不具膀胱。泄殖腔:将泄殖腔剪开,可见到腔内具2横褶,将泄殖腔分为3室:前面较大的为粪道,直肠即开口于此;中间为泄殖道,输精管(或输卵管)及输尿管开口于此;最后为肛道。(2)生殖系统:(同学之间可交换雌雄标本观察)雄性:具成对的白色睾丸。从睾丸伸出输精管,与输尿管平行进入泄殖腔。多数鸟类不具外生殖器。雌性:右侧卵巢退化;左侧卵巢内充满卵泡;有发达的输卵管。输卵管前端借喇叭口通体腔;后方弯曲处的内壁富有腺体,可分泌蛋白并形成卵壳;末端短而宽,开口于泄殖腔。四、作业1.绘出消化系统的基本结构图,并注明各器官的名称,完成实验报告。2.鸟类的腹部分羽区和裸区,这对飞翔有何意义?79\n实验十兔的系列实验一、实验目的(一)通过对家兔外形及解剖结构观察,掌握哺乳动物主要特征;(二)认识总结哺乳类骨骼系统适应于陆生的进步性特征。二、实验材料和用具活家兔;解剖器;解剖盘等。三、实验操作及观察(一)外形观察:兔体表被毛。毛有3种类型,即针毛、绒毛和触毛。针毛稀而粗长,具有毛向;绒毛细短而密,没有毛向;触毛或称须,着生在嘴边,长而硬,有感觉的功能。兔的身体分为头、颈、驱干和尾4部分。仔细辨别各个部位的有关结构。(二)内部形态结构观察处死实验动物:将兔置于解剖盘内或实验室的地面上,在耳缘静脉处插入针头,注射进10mL空气,几分钟内兔即可死亡。注意从耳缘静脉的远端开始注射。解剖:取断颈处死的兔,仰置于解剖盘中。用棉花蘸清水润湿腹部正中线的毛,然后自生殖器开口稍前方处,提起皮肤,沿腹中线自后向前把皮肤纵行剪开,直达下颌底为止。然后再从颈部将皮肤向左、右横向剪至耳廓基部。以左手持镊子夹起颈部剪开的皮肤边缘,右手用解剖刀小心地清除皮下结缔组织。按下列顺序进行观察:1.口腔:沿口角将颊部剪开,清除一侧的咀嚼肌,并用骨剪剪开该侧的下颌骨与头骨的关节,即可将口腔全部揭开。口腔的前壁为上下唇,两侧壁是颊部,上壁是腭,下壁为口腔底。口腔前面牙齿与唇之间为前庭。位于最前端的2对长而呈凿状的牙为门牙;后面各有3对短而宽且具有磨面的前臼齿和臼齿。79\n在口腔顶部的前端,用手可摸到硬腭;后端则为软腭。硬腭与软腭构成鼻通路。口腔底部有发达的肉质唇。舌的前部腹方有系带将舌连在口腔底上。舌的表面有许多小乳头,其上有味蕾。2.咽部:咽位于软腭后方背面。由软腭自由缘构成的孔为咽峡。沿软腭的中线剪开,露出的腔是鼻咽腔,为咽部的一部分。鼻咽腔的前端是内鼻孔。在鼻咽腔的侧壁上有1对斜的裂缝是耳咽管的开口。如用猪鬃探测,此管可通中耳腔。咽部后面渐细,连接食管。食管的前方为呼吸道的入口。此处有1块叶状的突出物称会厌(位于舌的基部)。食管物通道与气体通道在咽部后面进行交叉,会厌能防止食物进入呼吸道。3.喉头,气管和肺:(1)喉头:将颈部腹面的肌肉除去,以便观察。喉头为一软骨构成的腔。喉头顶端有一很大的开口即声门。喉头的背缘有会厌。会厌的背面为食管的开口。喉头腹面的大形盾状软骨为甲状软骨。其后方为围绕喉部的环状软骨。环状软骨的背面较宽,其上有1对小的突起为勺状软骨。喉头腔内壁上的褶状物为声带。为了继续观察须剪开颈部后面的肌肉,并打开胸腔。用骨剪剪开肋骨,除去胸骨,即可观察胸腔的内部构造。(2)气管:由喉头向后延伸的气管,管壁由许多软骨环支持,软骨环的背面不完整,紧贴着食管。气管向后伸分成2支进入肺。在环状软骨的两侧各有一扁平椭圆形的腺体为甲状腺。(3)肺:气管进入胸腔后,分2支入肺。每支与肺的基部相连。肺为海绵状器官,位于心脏两侧的胸腔内。4.消化管和消化腺:(1)消化管:食管:位于气管背面,由咽部后行伸入胸腔,穿过横隔膜进入腹腔与胃连接。胃:为一扩大的囊,一部分为肝脏所遮盖。食管开口于胃的中部。胃与食管相连处为贲门;与十二指肠相连处为幽门。在胃的左下方有一深红色的条状腺体为脾脏。属淋巴腺体。79\n肠管:肠管的前端细而盘旋的部分为小肠;后段为大肠。小肠又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则分结肠和直肠。小肠和大肠交界处有盲肠。十二指肠在胃的幽门之后,弯折并向右行,接近肝脏的一侧有总肝管注入。在其对侧有胰管注入。空肠和回肠在外观上没有明显的界限。十二指肠后端为空肠,再后为回肠。盲肠是介于小肠和大肠交界处的盲囊。大肠的最后端为很短的直肠,直肠开口于肛门。(2)消化腺:肝脏: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体,位于腹腔的前部,呈深红色。分为6叶,即左外叶、左中叶、右中叶、右外叶、方形叶和尾形叶。兔的胆囊位于肝的右中叶之背侧,胆汁沿胆管进入十二指肠。胰脏:散在于十二指肠的弯曲处,是一种多分支的淡黄色腺体。有1条(大白鼠有数条)胰腺管开口于十二指肠,不需详细寻找。5.排泄系统:肾脏为紫红色的豆状结构。位于腹腔背面,以系膜紧紧地联结在体壁上。由白色的输尿管连于膀胱。肾脏前方有一小圆形的肾上腺(内分泌腺)。尿经膀胱通连尿道,直接开口于体外。6.生殖系统:雌雄标本可于解剖之后,交互观察。雄性:睾丸为1对白色的卵圆形的器官。在繁殖期下降到阴囊中;非繁殖期则缩入腹腔内。阴囊以鼠蹊管孔通腹腔。输精管经膀胱后面进入阴茎而通体外。雌性:在肾脏上方的紫黄色带有颗粒状突起的腺体为卵巢。卵巢外侧各有1条细的输卵管。输卵管藉端部的喇叭口开口于腹腔。输卵管下端膨大部分为子宫。两侧子宫结合成“V”字形,经阴道开口于体外。四、作业:1.根据解剖观察,绘制家兔消化系统形态结构图,注明各器官的名称,完成实验报告。2.家兔喉头的背缘有会厌,会厌有何生理功能?79\n实验十一动物多样性及进化一、实验目的学习分类的基本知识,初步学会识别各种口器、附肢、翅和触角的变化特征及变态发育类型。初步学会利用和编制检索表鉴定物种的方法,认识动物界各重要目及常见的代表种类。二、实验内容1.口器的不同类型;5.昆虫的变态类型;2.足的不同类型和一般结构;6.正确使用检索表;3.触角的不同类型;7.给常见的昆虫分到目;4.翅的不同类型;8.示范不同类型的节肢动物:鲎、圆网蛛、蝎、蜈蚣等。三、实验仪器设备电脑、投影仪、显微镜、解剖镜、放大镜、镊子、解剖针等。四、使用材料、药品及试剂各种昆虫成虫的干制针插或浸制标本以及相关昆虫口器、附肢等的装片。五、实验操作与观察昆虫纲分类;国内常见目及代表种(一)口器1、咀嚼式口器(bitingmouthparts)在观察棉蝗头部之后,用镊子依次将口器的上唇,一对上颚,一对下颚、下唇和中央一个囊状的舌拉下,然后将取下的每一部分放在蜡盘或培养皿中,排好位置,加少量水用放大镜进行观察。上唇(1abrum):一个。位于唇基的下面,内壁柔软具毛和味觉器称内唇。上唇有帮助食物进口的功用。79\n上颚(mandible):一对。位于上唇的下面,棕褐色,上颚特别发达且坚硬,内侧有齿。用来切碎和咀嚼食物。下颚:一对。位于上颚的下面,其外侧各有一下颚触須,有触觉作用。下颚可用来抱持食物和帮助上颚咀嚼食物。下唇(1abium):一对,位于下颚的下方,成长时合并为一,形成口器的下覆盖,在其基部为一弯月形的亚颏,亚颏上方为颏,颏上方为前颏,中间有一对较小的中唇舌,前端外侧有一对较大的侧唇舌,在前颏两侧有一对下唇触须。下唇有防止食物逃逸的作用。2、刺吸式口器(Piercing--suckingmouthparts)上下颚变成针状。隐藏在由下唇延长的喙内,吸血或吸取植物液汁。观察雌库蚊的口器,将玻片标本,先在低倍镜下找出上唇和下唇,然后不断转动细调节器,在口针的末端,根据形态特点,仔细找出口器的其它部分。(1)上唇(1abrum):是口针中最粗的一根,为一条细长的剑状物,内壁凹陷与舌包成食物道。(2)上颚(mandible):--x~。是口针中最细的两根,其末端稍膨大呈刀状。(3)下颚(maxilla):一对。其末端尖锐具细齿,下颚基部有较短的下颚须。(4)下唇(1abrim):一个。较粗大,呈喙状,中央有纵沟槽,下唇末端有两个小唇辦。(5)舌(ligula):一个。为细长扁平的针状。3、虹吸式口器(siphoningmouthparts)观察粉蝶的口器。(1)上唇:呈一块短阔状的小片,位于唇基前和口器的基部。(2)上颚:消失。(3)下颚:两个颚外叶极度延长,其内壁各有一条纵沟,两外叶有沟的一面相互嵌合成细长的吸管,液体食物由吸管申吸入口中,不用时即卷于头下方。用时可伸长深入花中,吸取蜜汁或水滴等液体食物。(4)下唇:仅剩下一对下唇须,位于下唇的两侧。4、舐吸式口器(spongingmouthparts)除上唇、下颚须、舌及下唇外,其余上颚、下颚及下唇须等均退化,下唇特别发达,末端特化成唇瓣,适于舐吸半液体食物。观察家蝇的口器。(1)上唇:为一长三角形,内壁凹陷与舌包成食物道。(2)上颚:退化。(3)下颚:本身退化,但下颚须仍存在。79\n(4)舌:在上唇的下方。(5)下唇:发达。其末端特化为一对唇辦,上有很多环沟称为假气管。5、嚼吸式口器(chewing--lappingmouthparts)上颚发达,用以咀嚼食物,下颚和下唇延长成为吮吸的机构,适于吸取花蜜或其它液体食物。观察蜜蜂中之工蜂口器。(1)上唇:位于唇基的前缘,是一简单的横片。(2)上颚:位于头的两侧,呈匙状,内侧生有锯齿,其功能为磨碎花粉粒,调蜡一及帮助喂养幼虫等。(3)下颚:位于下唇的两侧,有发达的下颚外叶及退化的下颚须.(4)下唇:位于下颚的中央,是口器中最特化的部分,有一对下唇须和两侧唇舌及一中唇舌,中唇舌和下唇须延长,中唇舌的腹面凹陷成一纵槽、末端膨大成匙形的中唇辦。2.足的不同类型和一般结构——步行足(蜚蠊)、捕捉足(螳螂的前足)、开掘足(蝼蛄的前足)、游泳足(松藻虫后足)、抱握足(雄龙虱的前足)、携粉足(蜜蜂的后足)、跳跃足(蝗虫的后足)、攀缘足(虱);(二)足(leg)l、步行足(walkingleg)腿节、胫节和跗节均细长,适于步行。观察步行虫或蝽象的足。2、跳跃足(jumpingleg)腿节特别膨大,胫节细长,适于跳跃。观察蝗虫或蟋蟀的后足。3、捕捉足(graspingleg)基节延长,腿节的腹面有槽。胫节可折嵌在腿节的槽内,形似折刀,适于捕食其它昆虫。观察螳螂的前足。4、开掘足(diggingleg)胫节宽扁有齿,适于掘土。观察蝼蛄的前足。5、游泳足(swimmingleg)胫节和跗节均扁平,边缘具长毛,适于游泳。观察松藻虫或龙虱等水生昆虫的后足。6、抱握足(claspingLeg)跗节特别膨大,其上有吸盘状的构造,交配时用以抱握雌虫。观察雄性龙虱的前足。7、携粉足(Pollen--carryingleg)79\n胫节宽扁,两边有长毛相对环抱,形成花粉篮,第一跗节膨大,内侧具有数排横列的硬毛,用以刷刮附着在体上的花粉。观察蜜蜂(工蜂)的后足。8、攀缘足(clingingleg)胫节后端有指状突起与跗节和末端弯曲的爪相对,适于握持毛发,观察虱的足。(三)昆虫的触角由三节组成,依次为梗节(pedicel)、柄节(scope)及鞭节(flagellum)组成。鞭节又分许多亚节,在各类型触角中鞭节变化最大,触角可为下列类型。1、丝状(filiform)整个触角细长如丝,鞭节各节粗细大致相似。观察蝗虫或蟋蟀的触角。2、刚毛状(setaceous)触角短,基部1一2节较粗,鞭节纤细,整个触角似刚毛状。观察蜻蜓式蝉的触角。3、念珠状(moniliform)鞭节各节形圆而大小相似,相连象一串念珠。观察白蚁的触角。4、锯齿状(serrate)鞭节各节向一侧突出,略成三角形。观察叩头虫或芫菁的触角。5、栉齿状(pectinate)鞭节各节向一侧突出,呈细枝状,形似梳齿。观察雌性蛾类触角。6、羽毛状(plumose)鞭节各节向两侧突出,形似鸟羽。观察雄性小地老虎的触角。7、球杆状(clavate)鞭节的端部数节渐膨大,下部若干节形成一很长的细杆。观察蝶类触角。8、锤状(capitate)类似球杆状,但端部数节突然膨大成锤状。观察郭公虫的触角。9、环毛状(whorled)鞭节各节生有一圈细毛,愈近基部的愈长,观察雄性蚊类的触角.10、鳃片状(1ammellate)鞭节端部数节呈片状,迭合在一起形似鱼鳃。观察金龟子或瓢虫触11、膝状(geniculate)触角第一节特别长,与其余部分间折成一角度,状似膝。观察蜜蜂或胡蜂的触角。12、具芒状(aristate)79\n触角粗短,一般仅三节,第一、二节短小,第三节粗而长,上有针状的触角芒。观察蝇类的触角。4.翅的不同类型——膜翅(蜂类)、革翅(蝗虫的前翅)、鞘翅(金龟子的前翅)、半鞘翅(蝽类的前翅)、平衡棒(蚊、蝇)、鳞翅(蛾、蝶)、缨翅(蓟马)、毛翅(石蚕蛾);5.昆虫的变态类型——无变态(如衣鱼)、有变态(A.渐变态:蝗虫;B.半变态:蜻蜓;C.完全变态:蚕);6.正确使用检索表;(四)怎样使用检索表在检索表上列有1、2、3、4、5、……等数字,而在每一数字后均有特征相对的两条。当我们拿到一只昆虫标本时,应先从第1数字查起,如果符合第l数字中的第一条,就顺着后面所指的数字继续查下去,一直查到这只昆虫标本是属于哪一个目为止。如果与第1数字的第l条特征不符,就查与此相对的第2条。例如,你拿到的是一只菜粉蝶,就先查检索表上的第1数字,这两条中的第2条所说的特征是符合的。即看此条后面所指的数字是24,再在24数字中去查,此数字中的第2条特征符合,其后面所指的数字为33,再在33数字中去查,如此继续,最后查到4l数字的第l条,其后面写的是鳞翅目,这只标本就是属于鳞翅目。在使用检索表时,必须注意要在每条特征确定无疑问后,再转至另一条,否则易发生差错。(五)昆虫纲各目成虫检索表1无翅,或有极退化的翅…………………………………………………2有翅……………………………………………………………………242无足,似幼虫、头和胸愈合。内寄生于膜翅目、同翅目、半翅目、直翅目等许多昆虫体内,仅头胸部露出寄主腹节外……………………………………捻翅目(雌)(Strepsilpeteral)有足,头和胸部不愈合,不寄生于昆虫体内………………………………………………………………………33腹部除外生殖器和尾须外,有其它附肢……………………………4腹部除外生殖器和尾须外,无其它附肢……………………………74无触角,腹部共12节,第1—3节各有一对短小的附肢…………………………………………………………原尾目79\n有触角,腹部最多11节………………………………………55腹部只有6节或更少,第1腹节有腹管突,第3腹节有握钩,第4或5腹节有一分叉的跳器…………………………………………………………弹尾目腹部多于6节、无上述三对附肢,但有成对的针突或突胞等附肢…66有一对长而分节的尾须或坚硬不分节的尾铗,无复眼…………………………………………………………双尾目除一对尾须外,还有一条长而分节的中尾丝,有复眼…………………………………………………………………缨尾目7头延长成喙状……………………………………………………长翅目头正常形………………………………………………………………88口器为咀嚼式…………………………………………………………9口器为刺吸式、舐吸式或虹吸式等…………………………………199腹部末端有一对尾须(或呈铗状)…………………………………10腹部无尾须………….………………………………………………16。10尾须呈坚硬不分节的铗状………………………革翅目尾须不呈铗状………………………………………………………1111前足第一附节特别膨大,能纺丝…………………纺足目前足第一附节不特别膨大,也不能纺丝……………………………1212前足为捕捉足……………………………………………螳螂目(Montodea)前足非捕捉足…………………………………………………………1313后足为跳跃足………………………………………直翅目(Orthoptera)后足非跳跃足…………………………………………………………1414体扁,前胸背板大,常盖住头的全部…………………蜚蠊目(Blattaria)体不扁,头不为前胸所盖……………………………………………1515体细长似杆状,触角丝状,尾须不分节…………竹节虫目(Phasmida)体非杆状,触角念珠状,尾须2—6节,社群性昆虫…………………………………………………………等翅目(Isoptera)16跗节3节以下…………………………………………………………17跗节4节或5节………………………………………………………1817触角3—5节。外寄生于鸟类或兽类体上………食毛目(Mallophaga)79\n触角23—15节非寄生性…………………………啮虫目(Corrodentia)18腹部第一节并入后胸,第1和第2节之间紧缩或成柄状……………………………………………………膜翅目(Hymenoptera)腹部第1节不并入后胸,也不紧缩………………鞘翅目(Coleoptera)19体密被鳞片或密生鳞片,口器为虹吸式…………鳞翅目(Lepidoptera)体无鳞片,口器为刺吸式、舐吸式或退化…………………………2020跗节5节………………………………………………………………21跗节3节以下…………………………………………………………2221体侧扁(左右扁)……………………………………蚤目(Siphonaptera)体不侧扁………………………………………………双翅目(Diptera)22跗节端部有能伸缩的泡,爪很小………………缨翅目(Thysanoptera)跗节端部无能伸缩的泡………………………………………………2323足具1爪,适于攀附在毛发上。外寄生于哺乳动物……………………………………………………………虱目(Anoplura)足具2爪,如具1爪,则寄生于植物上,极不活泼或固定不动,体呈球状、介壳状等,常披有蜡质胶等分泌物………同翅目24有翅1对…………………………………………………………25有翅2对…………………………………………………………3325前翅或后翅特化成平衡棒………………………………………26无平衡棒…………………………………………………………2826前翅形成平衡棒,后翅很大………………………捻翅目(雄)后翅形成平衡棒,前翅很大………………………………………2727跗节有5节……………………………………………双翅目跗节仅2节(雄介壳虫)……………………………同翅目28腹部末端有1对尾须……………………………………………29腹部无尾须…………………………………………………………3129尾须细长而多节(或另有一条多节的中尾丝),翅竖立背上……………………………………………………蜉蝣目尾须不分节,多短小,翅平复背上……………………………3030跗节5节,后足非跳跃足,体细长如杆或扁宽如叶片79\n………………………………………………………竹节虫目跗节4节以下,后足为跳跃足……………………直翅目31前翅角质,口器为咀嚼式…………………………鞘翅目翅为膜质,口器非咀嚼式………………………………………3232翅上有鳞片………………………………………鳞翅目翅上无鳞片……………………………………缨翅目33前翅全部或部分较厚,为角质或革质;后翅为膜质…………34前翅与后翅均为膜质………………………………………………4134前翅基半部为角质或革质,端半部有膜质………半翅目前翅基部与端部质地相同,或某部分较厚但不如上述………3535口器为刺吸式……………………………………同翅目口器为咀嚼式……………………………………………………36前翅无明显的翅脉………………………………………………4037跗节4节以下,后足为跳跃足或前足为开掘足………………………………………………直翅目(Orthoptera)跗节5节,后足非跳跃足,前足也非开掘足………………………3838前足为捕捉足………………………………螳螂目(Mantodea)前足非捕捉足…………………………………………………………3939前胸很大,常盖住头的全部或大部分…………蜚蠊目(Blattaria)前胸很小,头部外露,体似杆状或叶片状…竹节虫目(Phasmida)40腹部末端有一对尾铗,前翅短小,决不能盖住腹部中部………………………………………………革翅目(Dermaptera)腹部末端无尾铗,前翅一般较长,盖住大部或全部腹节………………………………………………鞘翅目(Coleoptera)41翅面全部或部分被有鳞片,口器为虹吸式或退化………………………………………………鳞翅目(Lepidoptera)翅上无鳞片,口器非虹吸式……………………………………42.42口器为刺吸式……………………………………………………43口器为咀嚼式、嚼吸式或退化…………………………………4443下唇形成分节的喙,翅缘无长毛………………同翅目(Homoptera)79\n无分节的喙;翅极狭长,翅缘有缘毛………缨翅目(Thysanoptera)44触角极短小而不显著,刚毛状………………………………………45触角长而显著,非刚毛状……………………………………………4645腹部末端有一对细长多节的尾须(或另有一条多节的中尾丝),后翅很小…………………………………………………蜉蝣目(Ephemerida)尾须短而不分节,后翅与前翅大小相似……………蜻蜓目(Odonata)46头部向下延伸呈喙状………………………………长翅目(Mecoptera)头部不延伸呈喙状……………………………………………………4747前足第一跗节特别膨大,能纺丝…………………纺足目(Embidina)前足第一跗节不特别膨大,也不能纺丝……………………………4848前、后翅几乎相等,翅基部各有一条横的肩缝(翅易沿此缝脱落)………………………………………………………等翅目前、后翅相似或相差很多,都无肩缝………………………………4949后翅前缘有一排小的翅钩列,用以和前翅相连……………………………………………………………膜翅目后翅前缘无翅钩列……………………………………………………5050跗节2—3节…………………………………………………………51跗节5节………………………………………………………………5251前胸很小如颈状;无尾须………………………啮虫目(Corrodentia)前胸不小于头部;腹未有2对尾须………………箦翅目(Plecoptera)52翅面密披明显的毛;El器(上颚)退化…………毛翅目(Trichoptera)翅面上无明显的毛;有毛则生在翅脉和翅缘上;口器(上颚)发达……………………………………………………………………………5353后翅基部宽于前翅,有发达的臀区,休息时后翅臀区折起,头为前口式…………………………………………………广翅目(Megaloptera)后翅基部不宽于前翅,无发达的臀区,体息时也不折起,头为下口式……………………………………………………………………………5454头部长;前胸圆筒形,很长,前足正常。雌虫有伸向后方的针状产卵瓣…………………………………………………蛇蛉目(Raphidiodea)野外昆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选做)79\n这部分实验内容为研究创新性实验,实行开放式教学,可由学生动物学科技小组或每6—8位同学为一组,外出采集各种昆虫标本,然后带回实验室制作昆虫标本。1、采集工具(1)采集网:有捕网、扫网和水网等。(2)毒瓶:用来收集和迅速杀死昆虫,常用500mL玻璃广口瓶做成。(3)诱虫灯:利用夜间多种昆虫特别是蛾类的趋光性来诱捕它们。要求诱虫灯光的射程远,诱来的昆虫落进灯下的容器中不易逃脱,或使昆虫停息在白色幕布上任人捕捉。2、昆虫的采集方法昆虫种类繁多,分布很广,生活习性各异。因此,要先掌握昆虫的有关知识,了解昆虫生活的季节、时间、地点和环境,才能确定采用何种采集方法。(1)网捕法:是最常使用的采集方法。对善于飞翔的昆虫,如蝶、蝗、蜂和蜻蜓等可用捕网。采集水生昆虫,应根据虫体的大小及所处水域环境,选用不同用途的水网捕虫。(2)诱虫法:利用许多昆虫有趋光性的特点,在夜间用诱虫灯诱捕。利用昆虫的趋食性,把马粪、杂草、糖渣、酒糟堆放在田间,会诱来地老虎、蝼蛄等。把糖、醋、蜜、酒等有甜酸发酵气味的浆液涂洒在木板、草堆上或用腐肉、烂瓜果,能诱来蛾、蝇等多种昆虫。还可利用昆虫的趋化性、趋异性等,有选择性地诱捕某种昆虫。(3)击落法:针对许多昆虫有假死性的特点,当昆虫专心取食时,趁其不备,猛然震动栖居环境,昆虫会被击落下来。配合使用采集伞、网和布单效果更好。此法可采到梨步甲等鳞翅目幼虫和金龟子、象甲及一些半翅目种类。有的昆虫虽不会被击落,但受震动后会因爬动或解除拟态而被发现。(4)搜寻法:79\n有些昆虫能发出声音,有些昆虫会在它们生活的地方留下种种踪迹,如被啃食的植物叶片、排泄物等。据此可在附近的植物上、泥土中、砖石下、树洞里等地方搜索到多种昆虫。注意捕到的昆虫要投入毒瓶中致死。毒死的昆虫不应在毒瓶中久放,以免虫体变色。鳞翅目昆虫不能和其他昆虫混放,以免弄坏翅和鳞片。瓶中可放少许纸条以减少虫体摩擦。致死的昆虫应分别包在三角纸包里,注明名称、采集地点、时间、日期和采集人姓名等。3、固定保存微小的昆虫,如小蜂类、蚊类、蚜虫以及鳞翅目和鞘翅目的幼虫等,可直接放入70%乙醇中保存。昆虫的许多成虫,大都应制作成干燥标本保存。如用于解剖,需做成浸制标本,一般是将昆虫直接投入70%乙醇中杀死固定,1—2d后移入同浓度的新乙醇或5%福尔马林溶液中保存,虫体较大的需向体内注射5%福尔马林溶液。如需昆虫内部组织有较好的固定,可采用80%乙醇15份、福尔马林5份和冰醋酸1份的混合液保存。如需在一定时间内保护昆虫的体色,可采用冰醋酸5mL、白糖5g、福尔马林5mL和蒸馏水100mL的混合液保存。4、昆虫标本的制作(1)常用的工具①昆虫针:用于针插固定昆虫。以不锈钢特制而成,长约38mm,由细到粗有0、1、2、3、4和5号,可根据昆虫的大小选择适当型号的昆虫针。00号(微针)与0号粗细相同,但仅为其长度的1/3,用于微型昆虫的固定。②三级板:为一长方形的小木板(65mm×24mm),高度分为三级,每级0.8mm,各级中央有一上下贯通的可插入昆虫针的小孔。79\n三级板的用法③其他:展翅板、整姿台、大头针、透明纸条、昆虫盒、镊子、剪刀、脱脂棉、采集标签、钢笔等。(2)展翅标本的制作①还软:如果采集的昆虫标本放置了一段时间已有些干燥,应还软后再展翅,以免损伤触角、翅和附肢。还软时,在密闭的玻璃容器底部铺一层湿砂,可滴加数滴甲醛防止霉菌生长。将标本架在容器内(其下铺滤纸或纱布)直至软化,通常需要一至数日,如果采集后当天制作标本,可省略这一步。②针插:不同目的昆虫,针插的位置略有不同。各类昆虫的针插部位79\n重插法(左)与胶粘法③整姿和展翅:针插后,鞘翅目、半翅目、直翅目、双翅目和膜翅目等目的昆虫以及身体细小的昆虫将触角和附肢稍加整理即可。大型的昆虫应取出其腹部内含物并整姿。鳞翅目和蜻蜓目的昆虫翅较发达,需要展翅。方法如下图:①将虫体固定在展翅板的槽中,使其翅基部与展翅板平行。②用昆虫针轻轻分别挑起前、后翅基部粗大的翅脉使翅展开,展开的原则是两前翅后缘成一直线并与虫体的长轴垂直。③边展翅边用透明纸条将翅压住,并用大头针固定(注意不要将大头针扎在翅上)。④大型的蝶蛾最好在其腹部下面垫一棉球,以免干燥过程中腹部下垂。⑤蜻蜓的腹部细长,干燥时易变曲或折断,可在展翅之前从其基部的节间将腹部断开,插入一细棍,前端达其胸部,后端近其腹部末端,插好后将断开处轻轻套叠即可。79\n展翅法A.玻片压翅;B.纸条压翅④填写采集标签:一个有科学价值的标本必须有采集标签。此标签应用钢笔或绘图墨水写明采集地点、海拔高度、采集时间和采集人。在针插标本后,立即上签。⑤保存:昆虫完全干燥后,应放入昆虫盒中,并将其放入密闭的柜子中。在盒和柜子中要放入樟脑或其他防止虫蛀的药品,并不断添加。鱼纲分类;国内常见目及代表种1.板鳃亚纲(Elasmobranehii)板鳃亚纲分目检索表:(1)眼侧位、鳃裂开口于头的两侧;胸鳍正常,与体侧和头侧不愈合……鲨目(Selachomorpha)(2)眼上位;鳃裂开口于头的腹面;胸鳍前缘与体侧及头侧愈合……………鳐目(Batomorpha)板鳃亚纲各目及其代表简介:鲨目:身体呈长纺锤形。有发达的鳍,适于中上层快速游泳。齿多,具捕食和防止捕获物滑脱的功用,外鳃孔位于体侧。本目分为六鳃鲨亚目,角鲨亚目,虎鲨亚目的鼠鲨亚目。扁头哈那鲨:为六鳃鲨亚目六鳃鲨科哈那鲨属的一种。体呈长棱形,头部宽扁。每侧有779\n个鳃裂。尾鳍长,上尾叶窄,下尾叶宽。体背灰色,有黑色小斑点,腹面白色。产于我国的黄、渤海,经济价值颇高.双髻鲨:为鼠鲨亚目双髻鲨科双髻鲨属的一种。头部的额骨向左右两侧突出。因此头部似髻头。眼位于头侧突起的两端。喷水孔消失。鼻孔端位。有一定的经济价值。鳐目:鳃裂开于头的下方。背腹扁平。胸鳍极发达,与体躯及头的侧部愈合,无臀鳍,尾鳍不发达,生活在水底,不太活动。赤魟:体盘平而阔。吻宽而短,前端钝。无背鳍和臀鳍,腹鳍小。尾细长呈鞭状,其上有一长棘,有毒。背面正中具一行棘刺,肩区两侧具1—2行结刺。口小,皮肤光滑,尾与头盘中呈深褐色,边缘稍淡,腹面桔黄色。为我国沿海常见的鱼类。日本单鳍电鳐:为鳐目单鳍电鳐科单鳍电鳐属的一种。体盘圆形,宽大于长.在头的两侧有一强大的发电器。眼小、突出。喷水孔边缘隆起。腹鳍前角园钝,背鳍1个,尾鳍大。我国沿海都有。2.全头亚纲(Holocephali):有自接型的头骨,即腭方软骨与头颅愈合,头部每侧有一外鳃孔,有皮褶形成的鳃盖,遮盖外鳃孔,鳃裂4对,无喷水孔。背鳍棘能竖立。无椎体,脊索发达不收缩,无泄殖腔,肛门和泄殖孔分别开口于体外,无鳞。胸鳍很大,尾细长。雄体具鳍脚,背头有抱接器。本亚纲现仅有银鲛目,我国仅有银鲛科中的黑线银鲛和兽氏兔银鲛两种,前者臀鳍与尾鳍下叶有一缺刻相隔;后者臀鳍消失或与尾鳍下叶相连。见于东海和黄海。3.辐鳍亚纲(Actinopterygii):头骨一般为舌接式,有由皮肤骨化的上下颌,上颌由前颌骨及上颌骨组成,下颌由齿骨,关节骨及隅骨组成。各鳍有真皮性的辐射状鳍条支持,没有内鼻孔,体多被圆鳞或栉鳞。实验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观察。(1)鲟形目:体呈纺锤形,歪形尾,体裸露或被5行硬鳞,仅尾上具背鳍,体多软骨。脊椎无椎体,吻发达。本相仅有鲟科和白鲟科。中华鲟鱼:体披5行硬甲,口前有四条触须,口可伸缩,背鳍位于腹鳍后方。我国南方河流有出产,体大、肉味美。扬子江白鲟:体裸露,尾鳍上叶有硬鳞,须2根,无鳃盖骨,下鳃盖骨呈叶状,吻特长,仅我国长江有分布,为珍贵动物。(2)鳗鲡目:体呈棍棒状,现存种类无腹鳍,鳃裂小,脊椎骨多达260个,背鳍与臀无棘,很长,常与尾鳍相联。我国产9科,约100余种。79\n鳗鲡:体延长成圆筒状,有锐齿.舌明显,有胸鳍,奇鳍彼此相联,鳞退化,埋于皮下呈线状。背鳍起点垂直线至臀鳍间的距离为头长的2/3以上,胸鳍为头长的1/3。体无斑点。生活在温热带淡水中,性成熟后到海水中产卵。肉味鲜美,为经济鱼类,现已有人工饲养。(3)颌针鱼目;鳔不与食道相通,胸鳍位置偏于背方。侧线位低。接近腹部。主要为海产鱼、我国主要有颌针鱼科。鱵鱼科和飞鱼科。燕鳐鱼:体长略呈菱形,头短、背部平坦、园鳞甚大,胸鳍发达,展开如翅,能在水面上滑翔,尾鳍下叶较长。我国黄、渤海均产、属飞鱼科、燕鳐鱼属。(4)海龙目:鳔无管、背鳍、臀鳍和胸鳍鳍条均不分叉,口前位,吻延长成管状,锄骨、中筛骨、方骨及前鳃盖骨均延长,本目分管口亚目和海龙亚目。我国主要有烟管鱼科、虾鱼科和海龙科。海马:全身被有膜质骨片、鳃孔高而甚小。头与体轴成钝角,尾端卷曲,无尾鳍,背鳍基部隆起。可作药用,属海龙科,海马属。(5)鲻形目:腹鳍有1鳍棘5软鳍条,背鳍2个,第一背鳍由鳍棘组成,第二背鳍有1鳍棘及若干软鳍条,本目包括鲟亚目和鲻亚目。鲻鱼:眼睑发达,臀鳍有8条分叉的软鳍条。体侧上方有7条暗色纵条纹,体背部青灰色。腹面银白色。我国沿海有分布,为养殖对象。(6)鳢形目:鳔很长,向后伸入尾部、有鳔管、鳔后部分叉;鳃腔上方的1对气室有呼吸作用。本目仅有鳢科,我国产鳢属和月鳢属。乌鳢:体细长,前部圆筒状,后部侧扁;上下颌骨,锄骨。口盖骨均具尖锐的细齿;背鳍、臀鳍均长,达尾鳍基部,胸鳍短,尾鳍圆形。奇鳍具黑白相同的花纹。食用鱼类。味鲜美。(7)合鳃目:鳍无棘;无鳔;背鳍、尾鳍和臀鳍连在一起,腹鳍如有为喉位;鳃裂移至头的腹面,两鳃裂连在一起成蝶骨。肩胛骨,乌喙骨及肢鳍骨.我国仅有黄鳝一种。黄鳝:属合鳃亚目合鳃科黄鳝属。体呈圆筒形,鳍均退化,无鳔,鳃孔在腹面连合为一横裂,3个鳃退化,口腔及咽喉的粘膜上富有血管,能进行空气呼吸。为一种食用鱼类。(8)鲽形目:成鱼身体不对称,两眼移在同一侧,鳍一般无棘,无鳔、背鳍和臀鳍通常很长,腹鳍胸位或喉位,营底栖生活;仔鱼左右对称,眼分别位于两侧。产量大,为重要经济鱼类。油牙鲆:属鲆科牙鲆属,体卵圆形,侧扁,眼在头的左方,口大,颌长约为头长的1/279\n,颌牙大而尖锐,犁骨和腭骨无牙,有眼的一侧被栉鳞,鳞小,侧线有一弓状弯曲部,背鳍始于上眼前上方。肉味美,产量较大,经济价值大。半滑舌鳎:属舌鳎科舌鳎属,体侧扁呈舌状,有眼的一侧有三条侧线,延伸至头部相接,被栉鳞;无眼的一侧被圆鳞;口小,左右不对称;吻部延长成钩突状,包覆下颌;无胸鳍,无眼的一侧无腹鳍。南北各海均产,产量较多。(9)鮟鱇目:鳔无管,胸鳍适应底栖爬行,下面的辐状鳍条常延长且末端扩大,第一背鳍变成特殊的诱引器官,诱捕食饵。我国产有鮟鱇。(10)鲱形目:背鳍通常无棘,椎体常有孔,有中乌喙骨,无韦伯氏器,鳔常有鳔管,有背肋及腹肋。鲱亚目:无脂鳍,球状囊内有很大的耳石,头上有粘液管,具有输卵管。本亚目有11科,我国产海跃科、大海鲢科、北梭鱼科、鲱科和鯷科等。鳓鱼:有棱鳞、口上位,下颌突出,臀鳍基长,腹鳍很小,体被薄圆鳞,易脱落,无侧线.为重要经济鱼类之一,属鲱科。鲥鱼:为鲱科鱼类,体侧扁,臀鳍18—20,腹鳍小,口前位,有棱鳞,上颌边缘中央部有显著的缺刻。为名贵鱼类。凤鲚:体侧扁而长,向尾端逐渐变细,上颌骨延长到胸鳍基部,臀鳍基长与尾鳍相连,胸鳍上部有6个游离的丝状鳍条。凤鲚为我国的名贵鱼类。鲑亚目:常有脂鳍,无输卵管或有而不完全。为世界性的经济鱼类之一。本目有12科,我国产鲑科,苜鱼科,香鱼科、胡瓜鱼科、银鱼科和水珍鱼科等。大麻哈鱼:为鲑科鱼类,有一脂鳍,具有幽门盲囊,胃弯曲;头后逐渐隆起,直至背鳍背部;吻端突出,微弯,形似乌喙,雄性在生殖季节突出最为明显;背鳍条9—10条.为贵重经济鱼类。银鱼:体细长,身体透明,前园后侧扁;无幽门盲囊,鳔退化;体裸露或被薄而易脱落的鳞片,雄鱼臀鳍基部有一行较大的鳞片。(11)鲤形目;具韦氏器,连接鳔与内耳,鳔有鳔管,与消化道相通,腹鳍通常腹位,本目约有5000种,主要是淡水鱼类,我国淡水养殖品种多为本目鱼类。鲤亚目:颌骨无齿,咽骨呈镰刀状并具咽喉齿,第三四椎骨不愈合,肌肉中有肌作骨,无脂鳞,无幽门盲囊。本亚目包括双鳃孔鱼科、鳅科、平鳍鳅科、胭脂鱼科和鲤科。青鱼:体长而略呈圆筒形,头部稍平扁,臀鳍条Ⅲ-8—9,背鳍Ⅲ-7—8,无硬刺,口端位,无触须,下咽齿1行,呈血齿状,侧线鳞39—46,为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属鲤科、雅罗鱼亚科、青鱼属。体呈青黑色,腹部乳白色。79\n草鱼:体延长,腹部圆,下咽齿2行,侧扁,侧面具有槽纹,呈梳状;D.Ⅲ-7;A.Ⅲ-8;侧线鳞39—46;体呈茶黄色,腹部灰白。属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为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鲢鱼:体侧扁;从胸部到肛门之间有发达的腹棱,眼小,位置低;下咽齿1行,平扁成勺形,鳃耙呈海绵状,有螺旋形的鳃上器,鳞小,侧线鳞108—120;D.Ⅲ-7;Ⅲ-12--13;体呈银白色,无斑纹;属鲤科鲢亚科鲢属,为四大家鱼之一。鳙鱼:腹棱不完全,仅自腹鳍基部至肛门前:胸鳍大,后伸远超过腹鳍出点;头大而圆,眼在头侧下部,鳃耙细密但互不相连;背部及体两侧上半部微黑,体两侧有许多不规则黑色斑点,腹部银白色,鳞小,侧线鳞96--110;A.Ⅲ-12—13,D.Ⅲ-7;鳙属鲤科鲢亚科,为四大家鱼之一。鲤:属鲤科鲤亚科鲤属,为我国最普遍的淡水养殖鱼类,背鳍与臀鳍中最长的棘后有居齿;口部有两对触须;咽喉齿3行l、1、3/3、l、1;内侧的齿呈臼齿形;D.Ⅲ-15—22,A.Ⅲ-5,侧线鳞33—39;侧线的下方近金黄色、背部黑色,腹部淡白色,雄鱼尾鳍与臀鳍橙红色。鳔2室,约相等。鲫:属鲤科鲤亚科鯽属.为我国常见淡水鱼类。背鳍与臀鳍中最长的棘后缘有锯齿;头部无触须;咽喉齿侧扁,1行,4/4,D.Ⅲ-16—18,A.Ⅲ-5—6;侧线鳞28—30;体呈银灰色,背部较深。团头鲂:腹棱至腹鳍基至肛门,背鳍具硬棘D.Ⅲ-7;A.Ⅲ-27—32,多数为28—29,无硬棘;尾柄长小于尾柄高,背鳍棘一般短于头长,标准长为体高的1.9—2.3倍,鳃耙13—17。团头鲂属鲤科鳊亚科鲂属,为我国的淡水名贵鱼类。翘嘴红鲌:为鲤科鳊亚科红鲌属的鱼类,主要以鱼类为食。体侧扁,口上位,下颌坚厚,口裂几乎与体轴垂直;腹棱自腹鳍基至肛门;背鳍具硬棘,无硬刺,侧线鳞83--93;鳔3室;尾鳍灰黑色;标准长为体高的4.0—5.l倍,头长为眼间距的4.2—5.2。鲇亚目:身体裸露;有触须数对;一般有脂鳞;上颌骨退化,仅余痕迹,用以支持口须;颌骨有齿。我国产7科17属。鲇鱼:为鲇科鲇属中的一种,无鳞无脂鳞;背鳍1个,甚小,呈丛状,鳍条4—6根,臀鳍长,具77—83根分枝的软鳍条,须2对;体灰黑色,腹部白色。鲇鱼以其他鱼类为食,常危害饲养鱼类。黄颡鱼:为跪科黄颡鱼属的一种,具脂鳍,背鳍和胸鳍具有强大的棘,其后缘有锯齿,D.Ⅱ-7;A.20—21;体无鳞,侧线平直,须扁长、479\n对;体青黄色,腹部淡黄色,体侧具不规则的黑色斑块,鳍灰黑色。(12)鲈形目:鳔无鳔管,腹鳍胸位或喉位,通常具有2个背鳍,第一背鳍一般具有硬棘,如有鳞片,通常为栉鳞。本目多为海产经济鱼类;包括18个亚目。鲈亚目:鳍均有刺,腹鳍胸位或喉位,颌骨不固接于前颌骨上,第—眶下骨不连接前鳃盖骨。本亚目包括大部分经济鱼类,产于我国的有8个总科,共80科。鳜鱼:为鲈鱼超科鳍科鳜属的一种,体侧扁而背部隆起,体黄褐色有斑点,头大,口大,下颌突出,有锐齿,鳞为栉鳞,腹鳍胸位,背鳍前方有12条硬棘,臀鳍有3条硬棘,鳃盖骨后部有2棘,侧线鳞121—128。为凶猛鱼类,其肉鲜美。罗非鱼(非洲鲫鱼):为鲈超科丽鱼科的一种,从外国引进我国,现已成为我国养殖鱼类品种之一.体为长椭圆形,侧扁,被栉鳞,侧线前后中断为二;D.IV.11,A.Ⅲ-10;鳃耙14-19。受精卵在亲鱼口中孵化。真鲷:体侧扁。背面隆起度大;头大;上颌前端具“犬牙”4个,两侧为“臼齿”两列,下颌前具“犬牙”1个。两侧“臼齿”2列;D.Ⅻ--9—10;A.Ⅱ一8--9,侧线鳞52—608-9/15-17。幽门盲囊4;真鲷属于鲈超科鲷科真绸属,为名贵鱼类。大黄鱼及小黄鱼:属于鲈超科、石首鱼科、黄鱼属,是海洋渔业中很重要的捕捞对象。体长圆形,颏部有4或6个细孔;侧线下方有发达的金黄色发光腺体;头顶无骨棱;背鳍与臀鳍被多行小鳞。耳石很大;鳔大,其上生有许多突起,突起上还有特殊的肌束,二者的区别在于小黄鱼的脊椎骨较多,通常29个,大黄鱼仅26个。带鱼亚目:前颌内固着于上颌骨,不能伸缩、口大,牙发达,体呈带状,无尾鳍、胸鳍低位。例如我国产的带鱼科。带鱼:体长呈带状。尾部末端为细鞭状;口大,下颌长于上颌;背鳍很多,D.130—144;臀鳍由无效短棘所组成,腹鳍退化为一对鳞状物,两颌牙齿强大而尖锐,鳃耙9--10+17—20。带鱼为我国海洋四大渔业对象之一。鲭亚目:体呈纺锤形;具细而有力的尾柄及强大的新月形的尾;前颌骨与上颌骨固接。有喙状嘴,尾鳍鳍条基部重叠于尾下骨上。本亚目包括鲭科、鲅科、旗鱼科及箭鱼科,多为著名的食用鱼类。鲐鱼:体粗壮。尾鳍基部有两个隆起嵴;眼大、位高,有发达的脂眼睑;背鳍两个,第一背鳍能褶叠于背沟内。第二背鳍和臀鳍后各有小鳍5个;体背呈青蓝色,其上有横纹与斑纹,D.IX—X,I一10—11;A.I一11。鲐鱼为鲭科鲐属的一种。79\n杜父鱼亚目:第二眶下骨向后延伸连结着前鳃盖骨。背鳍和腹鳍均无游离鳍条,顶骨与案骨相愈合。本亚目在我国产有11科.有些为重要渔业对象。短鳍红娘鱼:属鲂鳞科、红娘鱼属,为次要的经济鱼类。头较大,头的背面及两侧均被有骨板;头,体及各鳍均红色,头部两侧的吻棘颇大,呈扁三角形,胸鳍位低,其下方有3个指状游离鳍条。D.Ⅸ一17;A.17.(13)鲀形目:体形较短,上颌骨与前颌骨愈合形成特殊的喙,无下肋骨,颅顶骨,鼻骨和眼眶骨;鳃孔小,有些种类有气囊,能充气,一般无腹鳍,存在时为胸位。鲀亚目:身体不包在硬骨之中;有气囊、体上覆盖有棘;齿完全愈合成骨板,体长椭圆形,尾部正常;无第一背鳍和腹鳍,体裸露;肉味鲜美,但内脏和血液有剧毒。可致人死命。河鲀:体椭圆形。前部钝园,尾部渐细;口小,端位、唇发达,上下颌各有1对板状门牙;鳃孔为一弧形裂缝,位于胸鳍的前方;体表密生小棘;背鳍位置靠后。与臀鳍相对,无腹鳍、尾鳍后端平截;体背灰褐,腹面白色。体侧稍带黄褐。鸟纲分类;国内常见目及代表种1.外形说明(1)头部:上面:自前向后可分额、头顶、枕部。侧面:眼先(在嘴角之后和眼的前方)、围眼(眼周围区)、颊(眼下与喉上区)与耳羽(覆于耳孔外的羽毛)。(2)颈部上面:后颈,或分为上颈(项)与下颈。侧面:颈侧。下面:喉(颈长者称前颈)包括颐(即上喉)与下喉。(3)躯干:上面:背与腰。背又分为上背(即肩间部)与下背。侧面:胸侧、胁。下面:胸(包括上胸与下胸)、腹和肛周。(4)翼:按羽毛着生部位、可分为以下几种。79\n飞羽:初级飞羽的着生处.相当于掌指的部位.次级飞羽着生的部位相当于尺骨后缘;三级飞羽着生于肱骨处。上覆羽:位于两翼背側表面的羽毛,依与不同飞羽相对应的位置,可分为初级覆。和初级覆羽(可分出大、中、小三种覆羽)。下覆羽:位于两翼腹侧的表面,一般不再细分。小翼羽:位于初级覆羽时上面,附着于第一指骨上,即近翼角处的丛羽。腋羽:位于翼基部的下方。(5)脚:试分出股、胫、附跖及趾等部。(6)尾:具有尾羽。辨认中央的一对中央尾羽及外侧尾羽;尾上覆羽及尾下覆羽。2.量度说明:采得标本后,于剥制前测量。(1)体长:自嘴端至尾端的长度。(2)嘴峰长:自嘴基生羽处至上嘴先端的直线距离。即上嘴顶脊的长度。(3)翼长:自翼角(即腕关节)至最长飞羽先端的直线距离。(4)跗跖长:自跗中关节的中点,至跗跖与中趾关节前面最下方的整片鳞下缘的直线距离。现在鸟类分为三个总目:即平胸总目(Ratitae),企鹅总目(Impemes)和突胸总目(Carinatae),突胸总目是善于飞翔的类群,有发达的龙骨突起,羽毛分布可分为羽区和裸区,此目的种类和数量均多,为学习分类的重点。现将我国现有突胸总目中的各目检索如下,供鉴定中参考:1.脚适应于步行,蹼不发达或……………………………………………………………7脚适于游泳,蹼较发……………………………………………………………………22.鼻呈管状…………………………………………………………………………鹱形目鼻不呈管………………………………………………………………………………33.趾间具全蹼……………………………………………………鹈形目(Pelecaniformes)趾间不具全蹼………………………………………………………………………44.嘴通常乎扁,先端具嘴甲,雄性具交接器………………………雁形目(Anseriformes)嘴不平扁;雄性不具交接器…………………………………………………………55.翅尖长;尾羽正常,发达…………………………………………鸥形目(Lariformes)翅短园;尾羽短;被覆羽所掩盖………………………………………………………66.向前的三趾间具蹼………………………………………………潜鸟目(Gaviiformes)前趾各具辦蹼……………………………………………鸊鷉目(Podicipediformes)79\n7.颈和脚均较短;胫前被羽;无蹼…………………………………………………10颈和脚均较长;胫下部裸出不发达……………………………………………………88.后趾不发达或全退化,后趾如存在较他趾高;眼先常被羽…………………………9后趾发达。与前趾同在一水平面上;眼先裸出………………鹳形目(Cvconiiformes)9.翅大都短园,第一枚初级飞羽较第二枚短;眼先被羽或裸出;趾间无蹼,有时具辦蹼…………………………………………………………………鹤形目(Gruiformes)翅形尖,或长或短。第一枚初级飞羽较第二枚初级飞羽长或等长(vancllus例外);眼先被羽;趾间蹼不发达或缺…………………………………………鸻形目(Charadriiformes)10.嘴爪均特强锐、弯曲;嘴基具蜡膜……………………………………………………l1嘴爪子直或稍曲;嘴基不具蜡膜(鸽形目例外)……………………………………1311.足呈对趾型;舌厚而为肉质;尾脂腺被………………………鹦形目(Psittaciformes)足不呈对趾型;舌正常;尾脂腺被或裸出…………………………………………l212.蜡膜裸出;两眼侧置;外趾不能翻转(Ponden例外);尾脂腺被羽……………………………………………………………隼形目(Palconiformes)蜡膜被硬须掩盖;两眼向前,外趾能反转;尾脂腺裸出………鸮形目(Strigiformes)13.三趾向前,一趾向后,后趾有时缺少;各趾彼此分离(除极少数外)…………………19趾不具上列特征……………………………………………………………………1414.足大都呈前趾型;嘴短阔而平扁;无嘴须……………………雨燕目(Apodiformes)足不呈前趾型;嘴强而不平扁(夜鹰目例外),常具嘴须…………………………1515.足呈异趾型………………………………………………………咬鹃目(Trogoniformes)足不呈异趾型………………………………………………………………………1616.足呈对趾型………………………………………………………………………17足不呈对趾型………………………………………………………………………1817。嘴强直呈凿状;尾羽通常坚挺尖出……………………………形目(Piciformes)嘴端稍曲;不呈凿状;尾羽正常………………………………鹃形目(Cuculiformes)18.嘴长或强直,或细而稍曲,有时更具盔突;鼻孔不呈管状;中爪不具栉缘…………………………………………………………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嘴短阔,鼻孔通常呈管状;中爪具栉缘…………………夜鹰目(Caprimulgiformes)79\n19.嘴基柔软,被以蜡膜;嘴端膨大而具角质…………………鸽形目(Co1umbiformes)嘴全被角质,嘴基无蜡膜……………………………………………………………2020.后趾缺;跗跖被羽到趾……………………………………………鸽形目(沙鸡亚目)后趾通常存在;跗跖裸出…………………………………………………………212I.后爪不比他趾的爪长;雄性常具距………………………………鸡形目(Galliformes)后爪比他趾的爪长;无距…………………………………雀形目(Passeriformes)依实验室准备的我国常见鸟类或经济鸟类标本,逐一观察下列各目鸟类和代表种:鸊鷉目(Podicipediformes):体形中等大,趾具分离的辦蹼;后肢极度靠后;羽衣松软;尾羽短,全为绒羽,是善于游泳及潜水的游禽。检认本目中的常见种类:小鸊鷉(Podicepsruficollis):体羽灰褐色、后肢位于身体后部,具辦蹼。鹈形目(Pelecaniformes):较大型的鸟类,善游。四趾间具全蹼;嘴强大具钩,喉部具发达的喉囊;善飞的食鱼游禽,常见种类:斑嘴鹈鹕(Pelecanusphilippensis):体形甚大。嘴平扁,喉囊大直达嘴的全长。鸬鹚(Phalacrocoraxcarbo):全身黑色,肩和翼具青铜色光泽。繁殖时期,头颈部杂有白色。鹳形目(Ciconiiformes):大中型涉禽。颈、嘴及腿均很长。趾细长,四趾在同一平面上(鹤类的后趾高于前三趾)。趾基部有蹼相连(鹤类不具蹼);眼先裸出。代表动物:灰鹭(Ardeacinerea):又名苍鹭、俗称“老等”,为较大型的鸟类。头、颈白色、冠羽黑色,上体灰色,下体白色,但颈下部和胁部有黑色;胫的裸出部分较后趾长(不包括爪).雁形目(Anseriformes):大中型游禽.嘴扁,边缘有栉状突起,可滤食,嘴端具嘴甲;前三趾具蹼,翼上常有绿色,紫色或自色的翼镜。常见种类有:绿头鸭(AnasPlatyrhynchos):雌雄异色,雄鸭大,颈黑绿色。有金属光泽;颈下部有白环,胸部栗色,翼镜紫色,上下有白边,体羽大体灰褐色;雌鸭棕褐色。豆雁(Anserfabalis):上体褐色,羽毛大多具有浅色羽缘,尾上覆羽部分白色。下体白色,嘴黑色,近先端有一黄斑,嘴比头短。鹅(Cygnuscygnus):体大,遍体洁白。嘴大都黑色,从眼先到嘴基部淡黄色。79\n隼形目(Falconiformes):猛禽,昼间活动。嘴弯曲,先端具利钩,便于捕食。脚强健有力,尖端有锐爪,为捕食利器,飞翔力强,视力敏锐。雌鸟较雄鸟体大。代表种类:红脚隼(Falcovespertinus):系小型猛禽。雄鸟有羽灰色。翼下覆羽白色,腿脚红色;雌鸟稍大,下体多斑纹,腿脚黄色.鸢(Milvusmigrans):全身大都暗褐、翼下各具一白斑,尤其飞翔时更明显,尾羽呈叉状。鸡形目(Galliformes):适于陆栖步行。脚健壮,爪强钝,便于掘土觅食,雄性有距,上嘴弓形。利于啄食。翼短园,不善飞翔。雄性色艳,雌雄易辨。代表种类:雉(Phasianuscolchicus):又名环颈雉。雄鸟具有鲜明的紫绿色颈部。且有显著的白环纹,尾羽长,具横纹。雌鸟羽不鲜艳,不具绿颈及白环纹。背面为灰色,栗紫和黑色相杂、尾羽不长.鹤形目(Gruiformes):后趾退化,如具有后趾时,则后趾高于前三趾,不在同一平面上,蹼大多退化,眼先大多被羽。代表种类:丹顶鹤(Grusjaponensis):身体高大,体羽大部为白色;头顶皮肤裸露,呈朱红色,似肉冠状,故称丹顶鹤。鸻形目(Charadriiformes):多属中小型涉禽。体多为沙土色,有保护色作用。翅尖;善飞。趾间蹼不发达或消失。常见种类:金眶鴴(Charadriusdubius):小型涉禽。无后趾;嘴基、前头、眼先,眼下缘到耳区等处有黑色环带;前胸上背具黑色环带。白腰草鹬(Tringaochropus):小型涉禽.前头、头顶,后颈,背后肩呈橄榄褐色,有古铜色光泽;肩和背具白斑,体其他部分羽色大都为黑褐色,也具白斑.鸥形目(Lariformes):体大多呈银灰色。前三趾间具蹼,翅尖长,尾羽发达。海洋性鸟类,其习性介于游禽和涉禽之间。代表种类:银鸥(Larusargentatus):体大、羽呈灰色,下体大都为白色;下嘴具红端。鸽形目(Columbiformes):79\n陆禽:嘴短,基部大多柔软,鼻孔被蜡膜.腿、脚红色四趾位于一个平面上,常见种类:沙鸡(Syrrhaptesparadoxus):体为沙灰色,部杂以黑色横斑;腹部具黑纹;翼与尾均尖,嘴呈蓝灰色;跗跖和趾密被短羽,爪黑。原鸽(ColumbaLivia):为家鸽祖先。头、颈、胸和上背为石板灰色;颈部有金属绿或紫色闪光;尾不具白色横斑。珠颈斑鸠(Streptopeliachinensis):雌雄体色相似。前头灰色、后颈有明显的珠状斑,上体褐色,下体粉红色,外侧尾羽先端白色。鹦形目(Psittaciformes):第四趾向后转(对趾型),攀禽;嘴基具蜡膜、坚强、端具利钩。代表种类:虎皮鹦鹉(Melopsittaccsundulutus):形小,羽色有黄、绿、蓝和白等色。鹃形目(Cuculiformes):对趾型。外形似隼,但嘴不具钩。攀禽。代表种类。大杜鹃(CuculusCanorus):翼较长,翼缘白,具褐色横斑,腹部横斑较细。鸮形目(Strigiformes):足外趾向后转,呈对趾型,眼大向前,多数具面盘;耳孔大且具耳羽。嘴、爪坚强弯曲。羽毛柔软,飞行无声。夜行性猛禽。代表种类:长耳鸮(Asiootus):耳羽长而显著,腹羽杂有横斑纹。夜鹰目(Caprimulpiformes):前趾基部并合,称并趾型;中趾爪具栉状缘,羽毛柔软。飞时无声;口宽阔,边缘具成排的硬毛状嘴须。体色与树干色同。夜行性攀禽。代表种类:夜鹰(Caprimulgusindiaus)。嘴短阔,最外侧尾羽具白斑.雨燕目(Apodiformes):后趾向前转,称为前趾,嘴短阔而平扁。无口须;翼尖、善飞翔。小型攀禽。代表种类:楼燕(Apusapus):又名北京雨燕。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足呈并趾型。嘴长而直,有些种类的嘴弯曲。中小型攀禽。代表种类:翠鸟(Alcedoatthis):小型鸟。嘴长直;翼短形园,尾陷,体为翠蓝色。食鱼鸟类。戴胜(Upupaepops):嘴细长,向下曲弯,具扇形冠羽。79\n形目(Piciformes):足为对趾型;嘴长直,形似凿;尾羽轴坚硬而富有弹性。中小型攀禽。代表种类:绿啄木鸟(Picuscanus),无羽冠。上体绿色.下体灰色,无纵纹,雄体头顶红色。斑啄木鸟(Picoidesmajor):上体背面黑色带有白色斑点。腹部褐色,尾基腹面红色;雄体头后红色。雀形目(Passeriformes):为种类最多的一个目。鸣管、鸣肌复杂,善鸣啭,故又称鸣禽类。足趾三前一后,为离趾型;跗跖后缘鳞片多愈合为一块完整的鳞;称为靴状鳞.79\n实验十二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逻辑期谛增长 在自然条件下,因受空间、食物等必需资源的限制,动物种群不可能连续地按几何级数增长。随着数量的上升,个体间对资源的竞争相应增加,以至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存活率,使种群增长率下降,种群数量停止增加甚至下降。逻辑斯谛(Logistic)方程是描述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种群增长规律的一个最佳数学模型。 在18—200C环境中,草履虫每天分裂一次。当培养液有限时,至一定时间,草履虫的分裂即受到限制。如果不补充营养液,种群密度将饱和甚至下降,其种群增长规律符合逻辑斯谛模型。 一.目的与内容 (一)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种群增长是受环境条件限制的。 (二)内容 监测草履虫实验种群的数量变化。 二.材料与用品 (一)材料 草履虫原液(纯培养)。 (二)用品 由学生根据实验需要自行准备。 三.操作与观察 (一)制备草履虫培养液 按照实验2中草履虫的采集与培养方法进行。(二)确定原培养液中草履虫的密度 1.处死 79\n用移液管吸取0.5mL草履虫原液放入Ep管中,然后加入5%醋酸溶液50uL,混匀,用以杀死草履虫,以便于计数。★醋酸浓度不可过高,否则将使草履虫解体,影响结果。2.计数 用移液管从Ep管中吸取草履虫处死液50uL,分5小滴滴于载玻片上。在体视显微镜下,使每一小滴的面积包括在视野之内,直接统计其内所有草履虫的数量。★你有办法减少重复计数的可能性吗? 按上述方法依次反复取样10次,推算草履虫原液中的平均密度(只/mL)。(三)种群数量监测 取草履虫培养液200mL,倒在三角瓶中。加入一定量草履虫原液,使草履虫密度为5—10只/mL。为可靠起见,应在检测一下三角瓶中培养液内草履虫的种群密度,正式确定培养液中第1天的种群密度。 用清洁纱布罩上三角瓶,放在18—200C的恒温箱中培养。 每天定时计数1次(方法如上述)。草履虫种群密度的增长一般在第5—6天达到顶点。次后再计数2—3天。★假如草履虫密度很高,你有办法提高计数的准确性吗? (四)数据分析 1.逻辑斯谛(Logistic)方程 种群在有限环境下的增长符合逻辑斯谛方程: dN/dt=rN[(K-N)/K]=rN(1-N/K) 这里,N是在时间t时的种群数量,K是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r是种群的瞬时增长率。 该模型有2个基本假设:(1)设想存在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时,不在增长,即dN/dt=0 (2)假设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是简单地与个体数量的增长成正相关。 2.计算K值 可采用以下方法之一: 79\n(1)平均法 以培养天数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值,在坐标纸上描点。达到平衡点开始的一天与以后几天观测数据之和的平均值即为K值。例如草履虫增长数在培养第6天开始达高峰(即平衡),第7—8天不在增长(即已平衡了),则把第6—8天观测的草履虫之和除以3天,求得平均值。 (2)三点法 按下列公式进行: K=[2y1y2y3-y22(y1+y2)]/ [ y1y3(y22) ] 其中y1、y2、y3是等距离横坐标上(培养天数)所对应的纵坐标值(种群数量)。 3.逻辑斯谛方程的拟合 求出K值以后,令y=In(K-N)/N,x=t,r=b,按方程y=a+bx运算,把求得的值(a,b,N)代入逻辑斯谛方程,则得理论值。 逻辑斯谛方程的拟合也可以用有关统计分析软件(例如SPSS)进行。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