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0.00 KB
- 2022-08-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翻译并解释1.cellbiology2.celltheory3.Protoplast4.Cytogenetics5.cytophysiology6.cytochemistry二、填空题1.细胞是生命体结构与活动的基本单位。2.我国基础科学发展规划中生命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是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态学。3.1925年提出“一切生命的关键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去寻找”的是Wilson。4.研究细胞中物质代谢、能量代谢、衰老与死亡等内容的分支学科称为细胞生物学。5.研究细胞结构和功能异常与疾病关系的细胞生物学分支称为细胞病理学。6.细胞工程包括细胞融合、细胞器移植、染色体工程、细胞和组织培养。7.1840年Pukinje和1846年vonMohl首次将动植物细胞的内含物称为原生质;1861年,MaxSchultze提出了原生质理论,认为有机体的组织单位是一小团原生质,这种物质在一般有机体中是相似的;1880年,Hanstein提出原生质体概念。8.1841年Remak发现现鸡胚血细胞的直接分裂;其后flemming在动物细胞中、Strasburger在植物细胞中发现有丝分裂;1883年vanBeneden在动物细胞中和1886年Strasburger在植物细胞中分别发现减数分裂。9.1883年vanBeneden和Boveri在动物细胞中发现中心体;1894年Altmann首次发现了线粒体;1898年Golgi发现高尔基体。10.恩格斯将细胞学说、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达尔文进化论并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推动了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11.为了促进细胞生物学科的发展与国际交流,成立了世界性的细胞生物学国际联盟。我国1980年也成立了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12.细胞生物学的分支包括细胞遗传学、细胞生理学、细胞化学。三、单项选择题1.最早发现细胞并对其命名的是(),有关细胞的首次描述记录在1665年发表的《显微图谱》。A.HookeB.LeeuwenhoekC.BrownD.FlemmingE.Darven2.细胞学说的创始人是()。A.HookeB.LeeuwenhoekC.Watson和CrickD.VirchowE.Schleiden和Schwann3.1894年Altmann首次发现了()。A.中心体B.高尔基体C.线粒体D.内质网E.纺锤体4.Hooke于1665年观察到的细胞实际上是()。A.植物死亡细胞的细胞壁B.死去的动物细胞C.活的植物细胞D.细菌5.1674年Leeuwenhoek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A.植物细胞的细胞壁B.精子、细菌等活细胞C.细胞核D.高尔基体等细胞器6.未对细胞学说的建立作出直接贡献的是()。A.罗伯特·胡克B.施莱登C.施旺D.魏尔肖7.细胞遗传学的创始人是()。A.MendelB.CrickC.MorganD.VirchowE.Waldeyer8.最先利用离心技术分离获得细胞核和细胞器的是()。A.WaldeyerB.vanBenedenC.HertwigD.C1aude9.动物有丝分裂的发现者是()。A.StrasburgerB.FlemmingC.WaldeyerD.vanBenedenE.Hertwig10.组织培养技术的创建者是()。A.Harrison和CarrelB.ClaudeC.FeulgenD.Morgan四、判断题1.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趋势是细胞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融。(Y)2.细胞学说的提出是1839年,真正形成完整的细胞学说是1858年。(Y)3.显微镜分辨率的提高、石蜡切片方法和染色方法的改进对各种重要细胞器的发现是非常关键的。(Y)\n|4.胡克发现的细胞是软木中的活体细胞。(N)5.当今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热点集中在细胞通信与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的控制、细胞的衰老与死亡、干细胞及其应用等方面。(Y)五、简答题1.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2.列出几本国内外有关细胞生物学的期刊。3.简述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及主要内容,并说明为什么说细胞学说的真正完善是1858年。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cellbiology(细胞生物学):从细胞的显微结构、超微结构和分子结构的各级水平研究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从而探索细胞生长、发育、分化、繁殖、遗传、变异、代谢、衰亡及进化等各种生命现象规律的科学。2.celltheoy(细胞学说):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每个细胞作为相对独立的单位,也与其他细胞相互影响;魏尔肖后来对细胞学说做了重要的补充,强调细胞只能来自细胞。3.protoplast(原生质体):除细胞壁之外的细胞内所有的生活物质。4.cytogenetics(细胞遗传学):主要从细胞学角度,特别是从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染色体与其他细胞器的关系来研究细胞的遗传与变异机制。5.cytophysiology(细胞生理学):主要研究细胞对周围环境及信号的反应、细胞生长与繁殖的机制等重要问题。6.cytochemistry(细胞化学):主要对细胞内的各种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位、定量以及动态变化研究。二、填空题1.细胞2.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态学3.Wilson4.细胞生理学5.细胞病理学6.细胞融合细胞器移植染色体工程细胞和组织培养7.原生质原生质理论原生质体8.Flemming有丝分裂减数分裂9.中心体线粒体高尔基体lO.细胞学说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达尔文进化论11.细胞生物学国际联盟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12.细胞遗传学细胞生理学细胞化学三、单项选择题1.A2.E3.C4.A5.B6.A7.C8.D9.B10.A四、判断题1.√2.√3.√4.×5.√五、简答题1.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细胞核、染色体、基因表达;②生物膜与细胞器;③细胞骨架体系;④细胞增殖及其调控;⑤细胞分化及其调控;⑥细胞衰老与凋亡;⑦细胞的起源与进化;⑧细胞工程。2.国外杂志有:《Science》、《Nature》、《Cell》、《PlantCell》、《JournalofCellBiolOgy》、《TrendsinCellBiology》。国内杂志有:《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植物学报》、《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细胞生物学杂志》、《实验生物学报》、《动物学报》。3.(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①1838--1839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发表《植物发生论》,指出细胞是构成植物细胞的基本单位。②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发表《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生长一致性的显微研究》,指出动植物都是细胞的集合物。③施莱登与施旺共同提出细胞学说: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2)当时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①细胞是有机体的基本单位,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②每一个细胞作为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整个生命体产生影响。③新的细胞可以通过老的细胞繁殖产生。1840年,一些学者认识到细胞的繁殖是通过某种分裂的形式进行的,最初细胞学说中关于“细胞的繁殖是新细胞在老细胞的核中产生”的谬误被纠正。1858\n|年魏尔肖指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进一步指明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基本单位的性质。这一观点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一个重要补充。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一、名词翻译并解释1.cell2.prokaryoticcell3.eukaryoticcell4.archaeobacteria5.plasmid二、填空题1.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大液泡。2.是仅由蛋白质构成的病毒,原核细胞的主要代表是细菌和蓝藻。3.迄今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是支原体。4.细胞是由膜包围并能进行独立繁殖的原生质团。5.病毒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按核酸的种类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按宿主的不同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噬菌体。6.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最根本的区别可概括为两点:细胞膜系统的分化与演变和遗传信息量与遗传装置的扩增,复杂化。7.病毒是最小、最简单的有机体。8.古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不同点表现在细胞壁成分、DNA与基本结构、核小体结构、核糖体、和5SrRNA。9.细胞内代谢活动最大的特点为严格有序。10.一切有机体的生长与发育都是以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为基础的,细胞凋亡是生长与发育的不可缺少的平衡因素。11.核酸在病毒中所占比例较小,是病毒的感染单位。蛋白质在病毒中比例较大,主要构成病毒的壳体。病毒的主要抗原性也是由壳体蛋白决定的。12.病毒的增殖过程首先是病毒侵入细胞,病毒核酸篡夺细胞DNA对代谢过程的指导作用,利用宿主细胞全套代谢机构,以病毒核酸为模板,并翻译病毒蛋白质,然后装配成新一代的病毒颗粒。13.病毒的核酸类型可分为双链DNA病毒、单链DNA病毒、单链RNA病毒、双链RNA病毒,其中单链RNA病毒又可分为侵染性RNA病毒、非侵染性RNA病毒及带有逆转录酶的单链RNA病毒即肿瘤病毒。14.地球上的生物可分为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古核生物。15.细胞质和原生质的概念是不同的,前者是指细胞内除核以外的生活物质,后者则是生活细胞内所有生活物质。三、单项选择题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有的一种细胞器是()。A.细胞骨架B.线粒体C.高尔基体D.中心体E.核粳体2.以下关于细胞共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相同的B.所有的细胞包括病毒都具备两种核酸DNA与RNAC.核糖体是任何细胞不可缺少的基本结构D.所有的细胞均采用一分为二的分裂方式进行繁殖3.细菌细胞的表面特化结构包括荚膜与鞭毛,还有()。A.细胞膜B.糖萼C.细胞壁D.中膜体4.细菌细胞内除了核区的DNA外,还存在可以进行自我复制的遗传因子()A.叶绿体DNAB.线粒体DNAC.核糖体DNAD.质粒5.支原体是最简单的细胞,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直径一般只有0.1~O.3μmB.目前已经从动物、污染的环境及植物中分离出很多支原体C.最早发现的支原体为拟胸膜肺炎病原体D.支原体具备细胞壁,同时也具备形态的多样性6.以下论述错误的是()。A.无包膜的病毒释放速率要明显快于有包膜的病毒,有包膜的病毒是以出芽的方式释放B.原核生物均是单倍体C.在光学显微镜下,原核生物的核区经过特殊染色可以呈现各种形状,但没有强的Feulgen\n|正反应,说明它与真核细胞的核不一样D.细菌的鞭毛结构与真核细胞的鞭毛结构是完全一致的7.以下关于蓝藻的叙述正确的是()。A.蓝藻细胞的遗传信息载体与其他原核细胞一样,而且遗传信息的容量也一样B.蓝藻细胞同时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C.蓝藻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专门的细胞器,仅有十分简单的光合作用结构装置——光合片层D.蓝藻的藻体均是单细胞状态8.细胞体积守恒定律表明()。A.细胞的体积与相对表面积成反比B.细胞体积和细胞核体积在不同物种间均相差悬殊C.器官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的数量和细胞的大小两个关键因素D.卵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很少,同样遵守细胞体积守恒定律9.以下关于古核细胞的有关论点不正确的是()。A.古核细胞是生长在极端环境条件下的细菌B.古核细胞的细胞壁成分更类似于真核细胞C.古核细胞的DNA与细菌类似,不含有重复序列D.古核细胞核糖体组成与细菌一样10.最早发现的古核细胞是()。A.盐细菌B.硫氧化菌C.热原质体D.产甲烷细菌四、判断题1.某些病毒含有DNA,还含有RNA。(N)2.病毒是结构很简单的生物,就起源来看,病毒起源早于单细胞。(N)3.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一致。(Y)4.细胞遵守细胞体积守恒定律,不论物种间的差异有多大,同一器官和组织的细胞,其大小倾向于在一个恒定的范围内。(Y)5.所有的生命体均由细胞构成。(N)6.构成高等生物体的细胞虽然都是高度“社会化”的细胞,具有分工与协同的相互关系,但它们又保持着形态与结构的独立性,每个细胞具有自己独立的一套完整的结构体系,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Y)7.细胞结构完整性的些许破坏,不会导致细胞代谢有序性和自控性的失调。(N)8.任何细胞都具备遗传的全能性,每一种细胞都具备发育为个体的潜在能力。(Y)9.从细胞内分离得到的线粒体与叶绿体,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可以在体外持续培养,并完成其代谢活动。(N)10.所有的细胞都具备两种核酸(即DNA、RNA),以此作为遗传信息复制与转录的载体。(Y)11.病毒只有一种核酸(DNA或RNA),两种核酸不可能兼得,以此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Y)12.RNA病毒所含有的RNA只有单链一种类型。(N)13.凡是有包膜的病毒对有机溶剂很敏感,在有机溶剂作用下容易灭活。(Y)14.RNA病毒的核酸是在细胞质内进行复制与转录的,多数DNA病毒的核酸转移进入细胞核内再进行复制与转录。(Y)15.引起细胞转型的RNA肿瘤病毒其复制过程与DNA病毒及RNA病毒基本一致,没有根本的区别。(N)五、简答题1.为什么说古核细胞比细菌更可能是真核细胞的祖先?2.简述细胞体积守恒定律的主要观点。3.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4.试举两例说明真核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5.简要说明抗生素的杀菌机理及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的形成过程。6.讨论以下叙述:“病毒是寄生物,它们对宿主生物是有害的,因此使宿主生物在进化中处于不利的地位。”7.真核生物内膜结构体系的形成有什么意义?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cell(细胞):是由膜包围的能独立进行繁殖的原生质团,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进行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要素。2.prokaryoticcell(原核细胞):无核膜,DNA游离在细胞质中;染色体为环状,仅有一条;缺少发达的内膜系统;细胞小,多在0.2~10μm之间;至今未发现细胞骨架。3.eukaryoticcell(真核细胞):有膜结构围成的细胞核,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体)\n|,基因组至少有两条染色体;有内膜系统,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叶绿体等;具有细胞骨架系统。4.archaeobacteria(古细菌):又称原细菌、古核生物,是一些生长在极端特殊环境中的细菌;最早发现的古核生物为产甲烷细菌类,后来又陆续发现盐细菌、硫氧化菌等。5.plasmid(质粒):细菌内除了核区的DNA外,存在的可自主复制的遗传因子。二、填空题1.叶绿体大液泡细胞壁2.朊病毒细菌蓝藻3.支原体4.原生质团5.DNA病毒RNA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噬菌体6.细胞膜系统的分化与演变遗传信息量与遗传装置的扩增、复杂化7.病毒8.细胞壁成分DNA与基因结构核小体结构核糖体5SrRNA9.严格有序10.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细胞凋亡11.核酸蛋白质壳体壳体蛋白12.病毒侵人细胞病毒核酸宿主细胞病毒核酸病毒蛋白质13.双链DNA病毒单链DNA病毒双链RNA病毒单链RNA病毒侵染性RNA病毒非侵染性RNA病毒带有逆转录酶的单链RNA病毒即肿瘤病毒14.原核生物古核生物真核生物15.细胞内除核以外的生活物质生活细胞中所有生活物质三、单项选择题1.E2.B3.D4.D5.D6.D7.C8.A9.C10.D四、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五、简答题1.①古细菌又可称古核生物。其形态结构和遗传装置与原核生物相似,但一些分子进化特征更接近于真核生物。因其在进化和起源中扮演重要角色,日益受到科学家重视。②古细菌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生物一样不含有真细菌所特有的肽聚糖。真细菌的细胞DNA不含有重复序列,而古核细胞与真核生物一样含有重复序列。③大部分真细菌核糖体为70S,而古核生物核糖体有增大趋势,含有60种以上蛋白质,介于真核细胞与真细菌。核糖体对抗生素的反应更类似于真核细胞。④5SrRNA与真核细胞更接近。2.①不论物种间的差异有多大,同一器官与组织的细胞,其大小更倾向在一个恒定的范围之内。②细胞的体积与相对表面积成反比。③细胞体积在不同物种间均相差悬殊,而细胞核体积相差不大。④器官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的数量,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而与细胞的大小无关。⑤细胞内物质交流的速率与细胞体积成反比。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如下表所示:结构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膜有(具有多功能性)有核糖体有有内膜系统无(至少不发达)有核膜无有染色体无有细胞骨架无有细胞大小0.2~10μm10~100μm4.以哺乳动物红细胞为例:①红细胞呈扁圆形,有利于在血管内快速运动;②红细胞的体积很小,则其表面积很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③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也没有其他重要细胞器,主要由细胞膜包裹着血红蛋白,这些特点有助于结合更多氧气。以生殖细胞为例:①雄性细胞与雌性细胞经过特化,结构装置简化到只有利于完成受精过程与卵裂;②精细胞除携带一套完整的单倍基因组(即高度的浓缩核)外,其他结构装置只保证其运动与进入卵细胞内;③卵细胞则相反,为了保证受精后卵裂与早期胚胎发育,必须在细胞质内储藏大量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与养料。5.(1)抗生素的杀菌机理(以青霉素、四环素、链霉素、红霉素、氯霉素为例):\n|青霉素主要通过抑制壁酸的合成,进一步抑制细胞壁的合成,从而达到抑菌作用。革兰阳性菌因细胞壁的壁酸含量高,故对青霉素敏感,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不敏感,30s的小亚基对四环素和链霉素很敏感,50s的大亚基对红霉素和氯霉素敏感。它们大都通过干扰多肽链翻译环节而发挥抑菌作用。(2)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的形成过程:暴露在逆境中的细胞群体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可能发生突变,使它们获得抵抗药物的能力。这些突变细菌会继续快速分裂,对抗生素有抗性的细菌不久便会在培养物中成为优势种。6.由于具有在细胞之间转移核酸序列的能力,病毒在其所侵染生物的进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许多病毒会随机携带宿主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并转移到不同的细胞或生物体中。因此,病毒通过促进基因库的混合而加快进化过程。病毒通常在对生物个体有害的同时,整体上可能对一个物种是有益的。7.细胞内部区域化,形成了一些特定的功能区域和微环境(细胞内功能分化),分别执行独立的功能而又彼此协作。保证了反应物的浓度,增加了表面积,使一些有害的酶得以保护,提供了特殊的运输通道等。保证了膜的动态性质,维持膜结构的一致性以及通过膜流保证细胞膜的更新。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一、名词翻译并解释1.resolution2.fluorescencemicroscopy3.autoradiography4.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5.scanning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y6.immunofluorescence7.immunoelectronmicroscopy8.Microspectrophotometry9.cellengineering10.cellline11.monoclonalantibodytechnique12.differentialcentrifugation13.isodensitycentrifugation14.cellstrain15.cell-freesystem二、填空题1.物质经过紫外线照射后发出荧光的现象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自发荧光,如叶绿素、血红素等经紫外线照射后,能发出红色的荧光;第二种是激发荧光,即物体经荧光染料染色后再通过紫外线照射发出荧光。2.写出一种细胞融合的物理方法:电融合技术。举出化学融合所需的一种化学物质:聚乙二醇。3.定量细胞化学分析技术有显微分光光度分析、流式细胞仪。特殊显微镜有荧光显微、相差显微镜等类型。4.电子显微镜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电子束照明系统、成像系统、真空系统、记录系统。5.超薄切片常用的固定剂有锇酸和戊二醛,样品固定的物理方法有高频微波。6.用快速低温冷冻法将样品迅速冷冻,然后在低温下进行断裂,样品往往从其结构相对脆弱的部位膜脂双分子层的疏水端断裂,从而显示出镶嵌在膜脂中的蛋白质颗粒。7.冷冻蚀刻技术主要用于观察膜断裂面的蛋白质颗粒和膜面结构,图形富有立体感,样品无须包埋,也无须固定。8.快速冷冻深度蚀刻技术主要用于观察胞质中的细胞骨架纤维及其结合蛋白。9.电镜三维重构技术与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及核磁共振分析技术相结合,是研究结构生物学的主要实验手段。10.扫描电子显微镜主要用于观察样品的表面形貌,常常采用CO2对生物样品进行干燥。为了得到良好的表面导电性,样品在观察前还需要喷镀一层金膜。11.Feulgen反应可以特异显示DNA的分布,PAS反应可以确定多糖,四氧化锇可以证明脂肪滴的存在。12.免疫荧光和免疫电镜是最常见的研究细胞内蛋白质分子定位的重要技术,而对蛋白质进行体外定性分析则通常采用免疫印迹和放射免疫沉淀技术。13.免疫电镜技术可分为免疫铁蛋白技术、免疫酶标技术、免疫胶体技术。14.细胞内特异核酸序列的定性与定位通常采用原位杂交技术。15.细胞显微分光光度测定技术可以分为紫外光显微分光光度测定技术和可见光显微分光度测定技术。16.基因型相同的细胞融合产生同核融合细胞,基因型不同的细胞融合产生异核融合细胞。通过细胞杂交形成的单核子细胞称为融合核细胞。17.动物受到外界抗原刺激后可诱发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这一职能由B淋巴细胞承担。18.正常细胞生长到彼此相互接触,其运动和分裂活动都将停止的现象称接触抑制。19.相差显微镜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区别是用环状光阑代替可变光阑,用带相差板的物镜代替普通物镜,并带有一个合轴用的望远镜。20.适于观察活细胞的光学显微镜有相差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和倒置显微镜等。\n|三、单项选择题1.通过筛选或克隆形式从原代培养物或细胞系中获得具有特殊性质或标志的细胞群体称为()。A.celllineB.cellstrainC.celllibraryD.others2.研究DNA在细胞中的代谢,常用的同位素标记物有()A.14C-戊糖B.32P-磷酸C.15N-鸟嘌呤D.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细胞融合的诱导剂主要有()。A.PEG(聚乙二醇)B.TMV(烟草花叶病)病毒C.亚硝酸-诱变剂D.PHV(植物凝集素)-外围培养4.关于细胞培养技术叙述错误的是()。A.可用来研究细胞生理和细胞各种功能B.首先用胰蛋白酶将动物或植物组织进行酶解,游离出单细胞后再进行培养C.用小牛血清配制的培养基进行动物细胞培养D.培养过程可用倒置显微镜进行观察5.关于杂交瘤技术叙述正确的是()。A.B淋巴细胞与B淋巴瘤细胞融合,目的是抑制瘤细胞无限生长B.在培养基中加入氨基蝶呤可选出杂交细胞C.氨基蝶呤可抑制瘤细胞的蛋白质合成D.氨基蝶呤能导致B淋巴细胞无限分裂6.光学显微镜同电子显微镜比较,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电子显微镜用的是电子束,而不是可见光B.电子显微镜样品要在真空中观察,而不是暴露在空气中C.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的样品都需要用化学染料染色D.用于电子显微镜的标本要彻底脱水,光学显微镜则不需要7.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要用()来观察细胞分裂状况。A.电子显微镜B.暗视野显微镜C.倒置显微镜D.普通倒置光学显微镜8.在递增细胞匀浆液的离心转速过程中最先沉淀下来的是()。A.核糖体B.线粒体C.未破碎的细胞D.微粒体和细胞9.单个植物细胞在体外经过诱导并培养成为完整的植物小植株的实验最好地证明了()。A.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B.一切有机体均来自细胞C.细胞是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D.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10.显微镜的分辨率与()无关?A.光源的波长λB.物镜的镜口角aC.介质的折射率ND.放大倍数11.下列同位素半衰期最长的是()。A.32PB.14CC.131ID.35SE.3H12.研究RNA合成时常用的标记物为()。A.3H-TdRB.3H-UC.14C-TdRD.35S-U13.下列不属于细胞系的特点的是()。A.无限分裂B.染色体数维持正常水平C.染色体出现畸变D.失去接触抑制14.以下关于相差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于观察活细胞和未染色的生物标本B.细胞各部分细微结构的折射率和厚度不同,光波通过时,波长和振幅并不发生变化,仅相位发生变化(振幅差),这种振幅差肉眼无法观察C.相差显微镜通过改变相位差,并利用光的衍射和干涉现象,把相位差变为振幅差来观察活细胞和未染色的标本D.可以用于超微结构的观察15.以下关于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A.共焦点是指物镜和聚光镜同时聚焦到一个小点B.可以自动改变观察的焦平面而且纵向分辨率得到改善C.可以通过光学切片观察样品的内部结构,并可重构三维图像D.相比普通荧光显微镜分辨率提高50倍四、判断题1.电子显微镜样品仅用重金属盐进行染色以形成明暗反差,只能通过电子束振幅的改变观察到黑白图像,不能像光镜切片染色那样通过改变波长而获得彩色图像。(Y)\n|2.在电子显微镜制样中,锇酸主要染色蛋白质,铅盐容易染色脂肪,醋酸铀主要用来染色核酸。(N)3.超薄切片技术可以与放射性同位素自显影、细胞化学、免疫电镜和电镜原位杂交技术结合,用于不同目的的研究。(Y)4.用于电子显微镜观察的生物样品会有一些特殊要求,如要求样品很薄以及更好地保持样品的精细结构。(Y)5.在固定操作过程中,样品的处死与取材都要快速进行,通常在室温下固定,以防止酶的自溶作用造成破坏。(N)6.包埋的目的是要使样品中各种细微结构在切片过程中得到均匀良好的支撑,使切片连续完整并有足够的强度,并能耐受干燥、观察时的电子轰击、高温和真空挥发。(Y)7.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具备光学显微镜无可比拟的分辨率,目前人们也可以用它观察活的生物标本。(N)8.扫描电子显微镜景深长,成像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可用于观察核孔复合体等精细结构。(Y)9.曾有人因电镜三维重构技术及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而获得诺贝尔奖。(Y)10.扫描隧道显微镜是一种探测微观世界物质表面形貌的仪器,与其功能类似的还有原子力显微镜,可以在纳米生物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Y)11.由于大多数固定剂对酶都有钝化作用,在进行细胞中某种酶的研究时,样品制备或采用冷冻切片,或以冷丙酮、甲醛进行短期固定,尽量保持酶的活性,然后将样品与适宜底物温育。(Y)12.样品经免疫酶标记后必须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N)13.免疫胶体金技术是目前免疫电镜技术中使用最普遍的技术。(Y)14.免疫电镜技术最关键的问题是保持样品中蛋白的抗原性以及样品的精细结构,并且要设立严格的对照。(Y)15.原位杂交技术在显微与亚显微水平上的基因定位、特异RNA表达等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Y)16.原位杂交技术只能在光学显微镜水平上应用。(N)17.可见光显微分光光度测定技术是根据某种物质特异的染色反应,然后再测定其对可见光某波段的吸收能力对物质进行定量测定。(Y)18.非细胞体系在研究DNA复制、RNA转录、蛋白质合成、高尔基体膜泡运输机制以及细胞核装配等方面显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Y)19.细胞融合可以在基因型相同的细胞间进行,也可以在基因型不同的种内细胞间进行,但是不能在种间细胞间进行。(N)20.杂交细胞在培养过程中会发生染色体丢失现象,凡是亲本亲缘关系较近的,后代细胞染色体较稳定,但亲缘关系较远的杂交细胞容易发生丢失。(Y)五、简答题1.动物体细胞克隆有什么意义?2.用表格的形式比较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的原理。3.扫描隧道显微镜的主要特点有哪些?4.在研究工作中分离得到一个与动物减数分裂直接相关的基因A,如果想由此获得该基因的单克隆抗体,请简要叙述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案。参考答案一、名词翻译并解释1.resolution(分辨率):是指区分开两个质点间的最小距离。2.fluorescencemicroscopy(荧光显微镜技术):分子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时,由于电子跃迁而由被激发分子发射的光称为荧光。荧光显微技术包括免疫荧光技术和荧光素直接标记技术。荧光显微镜用于研究细胞内物质的吸收、运输、化学物质的分布及定位等。3.autoradiography(放射自显影):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电离辐射对乳胶(含AgBr或AgCl)的感光作用,对细胞内生物大分子进行定性、定位与定量的一种细胞化学技术。4.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扫描电子显微镜是1965年发明的较现代的细胞生物学研究工具,主要是利用二次电子信号成像来观察样品的表面形态,即用极狭窄的电子束去扫描样品,通过电子束与样品的相互作用产生各种效应,其中主要是样品的二次电子发射。二次电子能够产生样品表面放大的形貌像,这个像是在样品被扫描时按时序建立起来的,即使用逐点成像的方法获得放大像。5.scanning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y(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像SEM一样,STEM用电子束在样品的表面扫描,但又像TEM,通过电子穿透样品成像。STEM能够获得TEM所不能获得的一些关于样品的特殊信息。STEM技术要求较高,要非常高的真空度,并且电子学系统比TEM和SEM都要复杂。6.immunofluorescence(免疫荧光技术):将免疫学方法(抗原一抗体特异结合)与荧光标记技术结合起来研究特异蛋白抗原在细胞内分布的方法。由于荧光素所发的荧光可在荧光显微镜下检出,从而可对抗原进行细胞定位。7.immunoelectronmicroscopy(免疫电镜)\n|:将抗体进行特殊标记后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免疫反应的结果。根据标记方法的不同,免疫电镜技术可分为免疫铁蛋白技术、免疫酶标技术和免疫胶体金技术。由于某些固定技术(如锇酸固定)对抗体、抗原的结合有干扰,因此应采取较为温和的样品制备方法。8.microspectrophotometry(显微分光光度测定技术):将显微镜技术与分光光度计结合起来的技术。它以物质分子的光吸收、荧光发射和光反射特性作为测定基础,可用来分析生物样品细微结构中的化学成分,同时进行定位、定性和定量。9.cellengineering(细胞工程):细胞工程是细胞水平的生物工程,主要利用细胞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工程学的技术手段,按照人们预先的设计,有计划地改变或创造细胞遗传性的技术。细胞工程包括体外大量培养和繁殖细胞,或获得细胞产品,或利用细胞体本身。10.ce11line(细胞系):原代培养物经首次传代成功后即为细胞系。11.monoclonalantibodytechnique(单克隆抗体技术):1975年英国科学家Milstein和Kohler发明该技术,并获得1984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它是将产生抗体的单个B淋巴细胞同肿瘤细胞杂交,获得既能产生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的杂种细胞,并以此生产抗体的技术。12.differentialcentrifugation(差速离心):差速离心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率的方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起始的离心速率较低,让较大的颗粒沉降到管底,小的颗粒仍然悬浮在上清液中。收集沉淀,改用较高的离心速率离心悬浮液,将较小的颗粒沉降,以此类推,达到分离不同大小颗粒的目的。13.isodensitycentrifugation(等密度离心):等密度离心分离样品主要是根据被分离样品的密度差异来分离的。在这种离心分离方法中,要用介质产生一种密度梯度,这种密度梯度覆盖了待分离物质的密度,这样,通过离心使不同密度的颗粒悬浮到相应的介质密度区。在这种梯度离心中,颗粒的密度是影响最终位置的唯一因素,只要被分离颗粒间的密度差异大于1%,就可用此法分离。14.cellstrain(细胞株):原代培养的细胞一般传至10代左右就不容易传下去了,但有少数细胞可以渡过危机存活下来,这些存活的细胞又可以顺利传40~50次,而且依然保持原来的染色体数目以及接触抑制的行为。15.cell-freesystem(非细胞体系):由来源于细胞,而不具备完整的细胞结构,但包含了进行正常生物学反应所需要的物质组成的体系称为非细胞体系。二、填空题1.自发荧光激发荧光2.电融合技术聚乙二醇(PEG)3.显微分光光度分析流式细胞仪相差显微镜4.电子束照明系统成像系统真空系统记录系统5.锇酸戊二醛高频微波6.膜脂双分子层的疏水端蛋白质颗粒7.蛋白质颗粒和膜面结构8.细胞骨架纤维及其结合蛋白9.电镜三维重构技术结构生物学10.样品的表面形貌CO2临界点干燥法喷镀一层金膜11.DNA的分布多糖四氧化锇12.免疫荧光免疫电镜免疫印迹13.免疫铁蛋白技术免疫酶标技术免疫胶体金技术14.原位杂交技术15.紫外光显微分光光度测定技术可见光显微分光度测定技术16.同核融合细胞异核融合细胞融合核细胞17.B淋巴细胞18.接触抑制19.环状光阑带相差板的物镜20.相差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倒置显微镜三、单项选择题1.B2.D3.A4.B5.B6.C7.C8.D9.D10.D11.B12.B13.B14.D15.D四、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五、简答题1.动\n|物体细胞克隆技术的成功对生命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不仅证明了动物的体细胞具有全能性,而且有巨大的应作前景,如结合转基因技术生产药物。现在很多药物如胰岛素、表皮生长因子等都是动物细胞体内正常的代谢物,某些病人由于产生这些物质的功能存在缺陷,导致了相应疾病的发生,目前的治疗方法就是给这些病人注射这类药物。由于这类药物本身是来自动物的某些脏器,制备这种药物就需要大量的动物提供脏器,因此成本很高。如果通过转基因技术把相应的基因引入哺乳动物体内,让动物的乳汁含有具有疗效的蛋白质,这样就会降低成本。若再结合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使这种转基因动物大量无性繁殖克隆,就可以大大提高产量,大幅度降低成本,同时也保证了所转基因的稳定性。该项技术也可以克隆供动物本身和人类器官移植的动物,解决器官捐赠长期缺乏的问题。另外,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在基因结构和功能、基因治疗、遗传病及人类衰老等的研究方面都具有巨大的潜力。2.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的基本区别如下表所示:显微镜分辨本领光源透镜真空成像原理光学显微镜200nm可见光(400~700nm)玻璃透镜不要求真空利用样品对光的吸收形成明暗反差和颜色变化紫外光(约200nm)玻璃透镜不要求真空电子显微镜100nm电子束(0.01~0.9nm)电磁透镜要求真空1.33×10-5~1.33×10-3Pa利用样品对电子的散射和透射形成明暗反差3.扫描隧道显微镜具有原子尺度的高分辨率,侧分辨率为0.1~0.2nm,纵分辨率可达0.001nm。扫描隧道显微镜是一种探测微观世界物质表面形貌的仪器,可以直接观察到DNA、R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以及生物膜、病毒等的结构,可以在真空、大气、液体等多种条件下工作。测量是非破坏性的,扫描时不接触样品,也没有高能电子束轰击,基本可以避免样品变形。与其功能类似的还有原子力显微镜。4.(1)实验原理骨髓瘤细胞在体外培养能大量无限增殖,但不能分泌特异性抗体;而抗原免疫的B淋巴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但在体外不能无限增殖。将分离获得的基因A表达的蛋白免疫小鼠脾细胞,免疫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形成的杂交瘤细胞继承了两个亲代细胞的特性,既具有骨髓瘤细胞能无限增殖的特性,又具有免疫的B淋巴细胞合成和分泌特异性抗体的能力。经在HAT培养基(含有次黄嘌呤(H)、氨基蝶呤(A)和胸腺嘧啶核苷(T))中进行选择性培养,未融合的脾细胞因不能在体外长期存活而死亡。未融合的骨髓瘤细胞合成DNA的主要途径被培养基中的氨基蝶呤阻断,又因缺乏次黄嘌呤一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不能利用培养基中的次黄嘌呤完成DNA的合成过程而死亡。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由于从脾细胞获得了次黄嘌呤一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因此能在HAT培养基中存活和增殖。经过克隆选择,可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培养即可无限制地制备单克隆抗体。(2)实验方案①抗原提纯与动物免疫;②骨髓瘤细胞及饲养细胞的制备;③细胞融合;④筛选融合细胞;⑤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冻存;⑥单克隆抗体的纯化。第四章细胞质膜一、名词翻译并解释1.1iposome2.membraneeytoskeleton3.bloodghost4.detergent5.patching二、填空题1.生物膜的基本特征是流动性、不对称性。2.跨膜结构域含较多氨基酸残基的内在膜蛋白的二级结构为a螺旋,它也可能是多数跨膜蛋白的共同特征。3.膜蛋白的功能有运输、识别、细胞连接、酶活性、信号转导,以及骨架和胞外基质的连接。4.常用来分离研究膜蛋白、使细胞膜崩解的试剂是去垢剂。5.与人红细胞表面ABO血型相关的膜脂是糖脂。6.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有脂肪酸链的长度、脂肪酸的饱和度、温度、胆固醇含量。7.膜脂的不对称性指同一种膜脂分子在膜的脂双层中呈不均匀分布,膜蛋白的不对称性指每种膜蛋白分子在细胞膜上都具有明确的方向性。8.在荧光标记的细胞中,随着时间的延长,已经均匀分布的荧光会重新排布,聚集在细胞的某一个部位称为成斑现象,聚集在细胞的一端称为成帽现象。\n|9.与细胞外环境接触的膜面称为细胞外表皮,与细胞基质接触的面称为原生质表面,冷冻蚀刻技术制样中产生的面称为细胞外小页断裂面和原生质小页断裂面。10.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包括膜骨架、鞭毛、纤毛、微绒毛和细胞的变形足。三、单项选择题1.膜脂的主要成分包括()。①磷脂②糖脂③胆固醇④糖蛋白A.①B.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2.膜脂分子有4种运动方式,其中生物学意义最重要的是()。A.侧向运动B.脂分子围绕轴心的自旋运动C.脂分子尾部的摆动D.翻转运动3.与细胞质基质接触的膜面称为质膜的()。A.ESB.PSC.EFD.PF4.成熟的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所没有的结构为()。A.膜骨架B.细胞质和细胞核C.内膜系统和细胞核D.血影蛋白5.膜骨架网络与细胞膜之间的连接主要通过()。A.血影蛋白B.带3蛋白C.锚蛋白D.肌动蛋白四、判断题1.膜周边蛋白与生物膜结合比内在膜蛋白更紧密。(N)2.SDS是离子型去垢剂,可以用于膜蛋白的纯化。(N)3.胆固醇对膜的流动性发挥双重调节作用。(Y)4.血影蛋白是膜骨架的主要成分,为非膜内在蛋白,在维持膜的形态以及固定其他膜蛋白位置方面发挥作用。(Y)5.糖脂普遍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细胞的细胞质膜上,人的红细胞表面含有ABO血型糖脂。(Y)五、问答题1.试设计至少两个实验证明膜蛋白的流动性。2.叙述细胞膜的主要功能。3.论述膜蛋白的主要功能。参考答案一、名词翻译并解释1.liposome(脂质体):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趋势而制备的人工膜,脂质体中可以裹入不同的药物或酶等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物大分子。2.membranecytoskeleton(膜骨架):膜骨架是细胞质膜下与膜蛋白相连的由纤维蛋白组成的网架结构,它参与维持细胞膜的形状并协助质膜完成多种生理功能。3.bloodghost(血影):当红细胞经过低渗处理后质膜破裂,同时释放出血红蛋白和胞内其他可溶性蛋白,而红细胞依然保持原来的形状和大小,这种结构称为血影。4.detergent(去垢剂):去垢剂是一端亲水、另一端疏水的两性分子,是分离与研究膜蛋白的常用试剂,包含离子型去垢剂和非离子型去垢剂。5.patching(成斑现象):当荧光抗体标记细胞的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已经均匀分布在细胞表面的标记荧光会重新分布,聚集在细胞表面的某些部位,即成斑现象。二、填空题1.流动性不对称性2.α螺旋3.运输识别酶活性细胞连接信号转导4.去垢剂5.糖脂6.脂肪酸链的长度脂肪酸的饱和度温度胆固醇含量7.同一种膜脂分子在膜的脂双层中呈不均匀分布每种膜蛋白分子在细胞膜上都具有明确的方向性8.成斑现象成帽现象9.细胞外表面原生质表面细胞外小页断裂面原生质小页断裂面10.膜骨架鞭毛纤毛微绒毛细胞的变形足\n|三、单项选择题1.C2.A3.B4.C5.C四、判断题1.×2.×3.√4.√5.√五、问答题1.荧光抗体免疫标记实验用抗鼠细胞膜蛋白的荧光抗体(显绿色荧光)和抗人细胞膜蛋白的荧光抗体(显红色荧光)分别标记小鼠和人的细胞表面,然后用灭活的仙台病毒处理使两种细胞融合,10min后不同颜色的荧光在融合细胞表面开始扩散,40min后已分辨不出融合细胞表面绿色荧光或红色荧光区域,如加上不同的滤光片则可观察到红色荧光或绿色荧光都均匀地分布在融合细胞表面。此实验清楚地显示了与抗体结合的膜蛋白在质膜上的运动。光脱色荧光恢复技术首先用荧光物质标记膜蛋白或膜脂,然后用激光束照射细胞表面某一区域,使被照射区域的荧光淬灭变暗形成一个漂白斑。由于膜的流动性,漂白斑周围的荧光物质随着膜蛋白或膜脂的流动逐渐将漂白斑覆盖,使淬灭区域的亮度逐渐增加,最后恢复到与周围的荧光强度相等。这种方法不仅能够证明膜的流动性,同时也能测量膜蛋白扩散的速率。2.细胞膜作为细胞的内外边界,其主要功能如下。①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②选择性的物质运输,包括代谢底物的输入与代谢产物的排除,其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③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息跨膜传递。④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使酶促反应高效而有序地进行。⑤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连接。⑥参与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3.该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许多知识点贯穿在随后的章节之中,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展开论述:参与物质运输、参与细胞识别、参与酶活性的调控、参与细胞连接、参与信号转导、参与与细胞骨架以及胞外基质的连接。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一、名词翻译并解释1.facilitateddiffusion2.carrierprotein3.channelprotein4.Ca2+pump5.receptormediatedendocytosis6.exocytosis7.clathrincoatedpit8.receptordown-regulation9.consltltutlveexocytosispathway10.regulatedexocytosispathway二、填空题1.被动运输分为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形式。2.根据主动运输过程所需要能量来源的不同,主动运输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ATP直接供能、ATP间接供能、光能驱动。3.物质通过细胞质膜的转运主要有三种途径: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与胞吐作用。4.离子通道分为电压门通道、配体门通道、压力激活通道。5.胞吞作用的两种类型:胞饮作用、吞噬作用。6.胞饮作用形成的小泡称为胞饮泡,吞噬作用形成的小泡称为吞噬泡。7.胞饮泡的形成需要网格蛋白的帮助,吞噬泡的形成需要微丝及其结合蛋白的帮助。8.根据胞吞的物质是否有专一性,可将胞吞作用分为受体介质的胞吞作用、非特异性的胞吞作用。9.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是一种选择性浓缩机制。10.胞内体的作用是运输由胞吞作用新摄入的物质到溶酶体被降解。11.胞内体被认为是膜泡运输的主要分选站之一,其中的酸性环境在分选过程中起关键作用。12.胞吐作用的两个途径:组成型胞吞途径、调节型胞吞途径。13.胞吐作用中的组成型胞吞途径确保细胞分裂前质膜的生长。14.在组成型胞吐途径中,新合成的囊泡内可溶性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三个去向是有的成为质膜外周蛋白、有的形成胞外基质组成、有的作为营养成分或号分子扩散到胞外液。15.参与介导膜泡融合的两种融合蛋白是、。三、单项选择题1.载体蛋白通过()改变来运输物质。\n|A.通道的大小B.与转运物质结合力的大小C.受体D.构象2.关于通道蛋白介导的运输,叙述错误的是()。A.通道蛋白分子不需与转运物质结合B.绝大多数通道蛋白形成有选择性开关的多次跨膜通道C.通道蛋白具备离子的选择性和构象可调控性D.配体门通道蛋白包括胞外配体门通道和胞内配体门通道3.钠钾泵的Na’和ATP的结合位点位于()。A.小亚基上B.大亚基胞外一侧C.大亚基胞内一侧D.分别位于大小亚基上4.胞饮小泡形成过程中具有选择性识别功能的是()。A.网格蛋白B.接合素蛋白C.dynamin蛋白5.在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中,其大部分受体的命运是()。A.受体不再循环进入溶酶体消化B.NNN.来的质膜结构域C.参与跨细胞的转运D.与胞内体融合6.小肠上皮细胞是通过()机制运输吸收葡萄糖。A.被动运输B.协助扩散C.同向运输D.对向运输7.钙泵的主要作用是()。A.降低细胞质中的Ca2+浓度B.提高细胞质中的Ca2+浓度C.帮助Ca2+富集到内质网腔D.降低线粒体中2+浓度8.低密度脂蛋白的运输方式是()。A.非特异性的胞吞作用B.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C.协助运输D.组成型胞吐途径9.以下关于吞噬作用,叙述错误的是()。A.吞噬泡直径一般大于250nmB.吞噬作用的进行需要触发机制C.吞噬泡的形成需要微管骨架的参与D.吞噬泡的形成需要微丝骨架的参与10.协同运输所需要的能量属于()。A.耦联转运蛋白提供的能量B.ATP直接供应能量C.光能驱动的能量D.间接消耗顺浓度梯度所提供的能量四、判断题1.载体蛋白与溶质分子结合,通过一系列构象改变介导溶质分子的跨膜转运,而通道蛋白不需要与溶质分子结合,所以跨膜转运时不发生构象的改变。(N)2.协助扩散就是协同运输,是物质从高浓度侧转运到低浓度侧,不需要消耗能量。(N)3.载体蛋白既可以介导协助扩散,又可以介导主动运输。(Y)4.构成溶质跨膜的电化学梯度净驱动力来自溶质的浓度梯度和跨膜电位差。Y5.钠钾泵每消耗1分子的ATP可以泵出3个Na+和2K+。(N)6.钙泵即钙通道蛋白,可以对细胞膜内外Ca2+进行跨膜转运。(N)7.质子泵都是逆浓度梯度转运H+,,转运过程都消耗能量。(N)8.质膜对K+的通透性大于Na+静息电位产生的主要原因。(Y)9.所有的胞吞作用都是受体介导的。(N)10.细胞对大分子物质的运输中,胞饮作用形成的内吞泡需要微丝的参与,而吞噬作用形成的内吞泡需要网格蛋白的参与。(N)11.植物细胞、真菌和细菌的质膜上既有钠钾泵,又有H+d泵。(N)12.调节型胞吐途径存在特殊机能的细胞中。(Y)五、问答题1.试述协助扩散与简单扩散的区别。2.叙述网格蛋白有被胞饮小泡形成的机理。3.为什么说协同转运是间接消耗ATP?两种协同转运有什么不同?4.简述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以及不同类型的受体具有的胞内体分选途径。参考答案一、名词翻译并解释1.facilitateddiffusion(协助扩散):各种极性分子和无机离子,如糖、氨基酸、核苷酸以及细胞代谢物等顺其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该过程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但特异的膜蛋白“协助”\n|物质转运使其转运速率增加,转运特异性增强。2.carrierprotein(载体蛋白):载体蛋白有特异的结合位点,能同特异性底物结合,通过一系列构象改变介导溶质分子的跨膜转运。3.channelprotein(通道蛋白):通道蛋白所介导的被动运输不需要与溶质分子结合,横跨膜形成亲水通道,允许适宜大小的分子和带电荷的离子通过。4.Ca2+pump(钙泵):钙泵主要存在于细胞膜和内质网膜上,它将Ca2+输出细胞或泵入内质网腔中储存起来,以维持细胞内低浓度的游离Ca2+,每消耗1个ATP分子转运出2个Ca2+。5.receptormediatedendocytosis(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根据胞吞物质是否有专一性,可将胞吞作用分为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和非特异性的胞吞作用,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是大多数动物细胞通过网格蛋白有被小泡从胞外摄取特定大分子的有效途径,是一种选择性的浓缩机制。6.exocytosis(胞吐作用):胞吐作用是将细胞内的分泌泡或其他某些膜泡中的物质通过细胞质膜运出细胞的过程。7.clathrincoatedpit(网格蛋白有被小泡):网格蛋白是由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80×103重链和35×103~40×103的轻链组成的二聚体,3个二聚体形成包被的结构单位——三脚蛋白复合体。一种小分子GTP结合蛋白在深陷有被小窝的颈部组装成环,dynamin蛋白水解与其结合的GTP引起颈部缢缩,最终脱离质膜形成网格蛋白有被小泡。8.receptordown—regulation(受体下行调节):在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中,有些受体不能再循环而是最后进入溶酶体被消化,如与表皮生长因子结合的细胞表面受体,大部分在溶酶体被降解,从而导致细胞表面EGF受体浓度降低。9.constitutiveexocytosispathway(组成型胞吐途径):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是从高尔基体反面管网区分泌的囊泡持续不断地向质膜流动并与之融合的稳定过程。10.regulatedexocytosispathway(调节型胞吐途径):又称诱导型分泌,存在于特化分泌细胞中,是先将分泌物储存在分泌泡中,当细胞受到胞外信号刺激时,分泌泡与质膜融合,释放内含物的过程。二、填空题1.简单扩散协助扩散2.ATP直接提供能量ATP间接提供能量光能驱动3.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与胞吐作用4.电压门通道配体门通道压力激活通道5.胞饮作用吞噬作用6.胞饮泡吞噬泡7.网格蛋白微丝及其结合蛋白8.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非特异性的胞吞作用9.选择性浓缩10.传输由胞吞作用新摄入的物质到溶酶体被降解11.胞内体12.组成型胞吐途径调节型胞吐途径13.成型胞吐14.有的成为质膜外周蛋白有的形成胞外基质组分有的作为营养成分或号分子扩散到胞外液15.N-基顺丁烯二酰亚胺一敏感融合蛋白可溶性NSF连接蛋白SNAPs三、单项选择题1.D2.C3.C4.B5.B6.C7.A8.B9.C10.A四、判断题1.×2.×3.√4.√5.×6.×7.×8.√9.×10.×11.×12.√五、问答题1.简单扩散(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是被动运输的两种形式。二者转运的动力都来自物质的浓度梯度,不需要细胞提供代谢能量。只有小分子量的不带电或疏水分子以简单扩散的方式跨膜。简单扩散才不依赖膜蛋白,所以不具有特异性。扩散的速率正比于膜两侧该离子的浓度梯度。与简单扩散不同,在协助扩散中,物质的跨膜转运要特异性的膜转运蛋白“协助”,从而使其转运速率增加,转运特异性增强。转运蛋白对于某特定分子或一组结构相似的分子具有专一性。2.胞饮小泡的形成需要网格蛋白(clathrin)或这一类蛋白的帮助。网格蛋白是由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80×103的重链和35×103~40×103的轻链组成的二聚体,3个二聚体形成组成包被的结构单位——三脚蛋白复合体(triskelion)。当配体与膜上受体结合后,网格蛋白聚集在膜下的一侧,逐渐形成直径为50~100nm的质膜凹陷,称网格蛋白有被小窝(clathrincoatedpit),一种小分子GTP结合蛋白(dynamin)在深陷有被小窝的颈部组装成环,dynamin\n|蛋白水解与其结合的GTP引起颈部缢缩,最终脱离质膜形成网格蛋白有被小泡(clathrincoatedvesicle),脱包被的囊泡与早胞内体(earlyendosome)融合,将转运分子与部分胞外液体摄入细胞。在大分子跨膜转运中,网格蛋白本身并不起捕获特异转运分子的作用,其有特异性选择作用的是包被中另一类接合素蛋白(adaptin),它既能结合网格蛋白,又能识别跨膜受体胞质面的尾部肽信号(peptidesignal),从而通过网格蛋白有被小泡介导跨膜受体及其结合配体的选择性运输。3.因为物质跨膜运动所需要的直接动力来自膜两侧离子的电化学梯度,而维持这种离子电化学梯度则是通过钠钾泵(或质子泵)消耗ATP所实现的,因此,协同转运是间接消耗ATP。根据物质运输方向与离子顺电化学梯度的转移方向的关系,协同转运又可分为同向转运和反向转运。同向转运是指物质运输方向与离子转移方向相同,反向转运是指物质跨膜转运的方向与离子转移的方向相反。4.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是大多数动物细胞通过网格蛋白有被小泡从胞外液摄取特定大分子的有效途径。被转运的大分子物质首先与细胞表面互补性的受体结合,形成受体一大分子复合物并引发细胞质膜局部内化作用。首先是该处质膜部位在网格蛋白参与下形成有被小窝,然后是深陷的小窝脱离质膜形成有被小泡。它既可保证细胞大量地摄入特定的大分子,同时又避免了吸入细胞外大量的液体。在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受体具有以下三种分选途径。①大部分受体返回它们原来的质膜结构域,如LDL受体又循环到质膜再利用。②有些受体不能再循环而是最后进入溶酶体被消化,如与表皮生长因子结合的细胞表面受体,大部分在溶酶体被降解,从而导致细胞表面EGF受体浓度降低,称为受体下行调节。③有些受体被运至质膜不同的结构域,该过程称为转胞吞作用。在具有极性的上皮细胞中,这是一种将胞吞作用与胞吐作用相结合的物质跨膜转运方式,即转运的物质通过胞吞作用从上皮细胞的一侧被摄入细胞,再通过胞吐作用从细胞的另一侧输出。第六章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一、名词翻译并解释1.thylakoid2.photophOsphorylation3.cristae4.oxidativephosphorylation5.electroncarrier6.flavoprote7.cytochrome8.iron-sulfurprotein9.respiratorychain10.electrochemicalgradient二、填空题1.线粒体是由双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从外向内依次为外膜、膜间隙、内膜、线粒体基质四部分。而叶绿体由叶绿体膜、类囊体和叶绿体基质三部分组成。2.糖酵解产生的NADH上的电子进入线粒体的两种途径分别是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途径和甘油—3—磷酸穿梭途径,然后分别传递电子给NAD+和FAD。3.线粒体的各组成部分都有标志酶,外膜的标志酶是单胺氧化酶,膜间隙的是腺苷酸激酶,内膜的是细胞色素氧化酶,基质的是苹果酸脱氢酶。4.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体中含有铁和铜两种原子,铁传递电子的两种状态是,而铜传递电子的两种状态是。5.在线粒体的呼吸链中既是电子载体又是质子转移体的是、、。在光合磷酸化的电子传递体中既是电子载体又是质子转移体。6.通过Q循环,每传递1个电子,就有1个H+被泵到膜间隙。7.形成ATP酶“转子”的有和,形成“定子”的有、和。8.按电子传递的方式可将光合磷酸化分为非循环式和循环式两种类型,前者的产物为ATP和NADPH,后者则仅生成ATP。9.光合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的最终电子受体分别是NADP+和O2。10.在光合电子传递链中NADP’的氧化还原电位最高,而光合子传递链中NAD+的氧化还原电位最低。11.当由核基因编码的线粒体蛋白进入线粒体时,需要分子伴侣协助,并需ATP提供能量推动。12.线粒体DNA的复制是在细胞周期的S期和G2期,叶绿素DNA的复制则在G1期。13.C3途径(卡尔文循环)、C4途径(Hatch—Slack循环)和CAM途径中CO2固定最初产物分别是3—磷酸甘油酸、草酰乙酸和草酰乙酸。14.线粒体的分裂方式有间壁或隔膜分离、收缩分离和出芽。15.呼吸作用中,糖酵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而TCA循环发生在线粒体;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而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16.叶绿体蛋白的来源有叶绿体DNA编码并在叶绿体核糖体合成的蛋白、和\n|核DNA编码并在叶绿体核糖体合成的蛋白。17.光合作用单位是由捕光复合物和反应中心复合物组成的功能单位。18.PSⅡ和PSI的反应中心色素、原初电子供体、原初电子受体分别是P680和P700、脱镁叶绿素和单体叶绿体a,以及水和质体蓝素。19.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按其功能可分为捕光色素和反应中心色素,后者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20.Fo—F1ATP合酶是氧化磷酸化的耦联因子,朝向线粒体基质。Cfo-CF1ATP合酶是光合磷酸化的耦联因子,朝向叶绿体基质。三、不定项选择题1.下列细胞不含有线粒体的是()。A.肝细胞B.人红细胞C.肌肉细胞D.分泌细胞2.蓝藻呼吸链位于()。A.线粒体内膜B.线粒体外膜C.细胞膜D.细胞质基质3.在线粒体蛋白转移到线粒体中起作用的有()。A.ATPB.分子伴侣C.导肽D.PTS序列4.关于线粒体DNA编码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线粒体核糖体上合成B.均可由核基因合成代替C.全部定位在线粒体上D.大多数为线粒体所需的5.提供合成ATP能量的跨膜质子梯度发生在()。A.线粒体内膜B.线粒体外膜C.叶绿体内膜D.类囊体膜6.关于线粒体内外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内膜和细菌质膜类似,都不含胆固醇B.内膜的流动性要比外膜大C.和外膜相比,内膜的蛋白和脂类的质量比更高D.H’可以自由通过外膜,但不能自由通过内膜7.线粒体不具有的功能是()。A.参与细胞内氧自由基的生成B.通过细胞色素c调节细胞凋亡C.细胞中Ca2+调节D.糖酵解8.光合作用中,光反应的产物是()。A.ATPB.NADPHC.葡萄糖D.O29.下列属于叶绿体电子传递链成分的是()。A.NAD+B.CytcC.PCD.Cytb6f10.关于光合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叶绿体内膜上进行光合磷酸化过程B.光反应过程需要光的参与C.暗反应在光下不能进行D.光反应产生的ATP主要供给暗反应利用11.关于线粒体内膜两侧的电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主要是由质子的跨膜转运形成的B.加入二硝基苯酚可以使膜电位消除C.可以驱动质子跨膜运动D.对线粒体前体蛋白进入内膜起启动作用12.以下关于类囊体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质子不能自由透过B.含有ATP合酶、D1蛋白和丰富的Rubisco酶C.磷脂含量少,但含有大量具亚麻酸的脂类,其流动性很大D.类囊体膜是双层单位膜13.前导肽引导蛋白质进入线粒体基质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需要外膜上受体识别B.蛋白以解折叠态过膜C.蛋自从内外膜之间的接触点进入D.肽段进入基质后不再结合任何物质14.光合磷酸化过程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O2在类囊体腔中生成B.ATP在叶绿体基质中生成C.NADPH在类囊体腔中生成D.3个H+过膜可生成1个ATP分子15.下列可以直接增加类囊体中H’浓度的是()。A.水的光解B.NADPH的解离C.PQ的跨膜转运D.NADP’的摄取\n|16.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它们的外膜比内膜更接近于细胞内膜系统的膜B.将鸡的线粒体注入鼠细胞后,鸡线粒体可以随鼠细胞分裂而向下传递C.所有线粒体蛋白质合成时都含有导肽D.都可以通过出芽方式繁殖17.ATP合成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ADP和Pi结合在口亚单位上B.y和间的位置会发生变化C.c上的Asp61参与质子运动D.三个的构象是相同的18.关于PSⅡ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类囊体上可以存在不依赖于PSⅡ的电子传递B.包含LHCII、D1和D2蛋白C.其反应中心色素是P700D.电子传递中,其上发生质子转运19.关于组成F。-F1ATP酶复合体中的F1蛋白,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是水溶性的B.是一种膜的外在蛋白C.可以水解ATPD.由6种类型的10个亚基组成20.不是前导肽特性的是()。A.带有较多的碱性氨基酸B.酸性氨基酸含量多C.羟基氨基酸比较多D.具有双亲性四、判断题1.一般来讲,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数目较植物细胞的多。(Y)2.糖酵解产生的NADH可以直接进入线粒体中。(N)3.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有环状DNA、自身转录RNA及翻译蛋白质体系。(Y)4.老年人细胞中线粒体DNA突变比年轻人细胞中的要高。(Y)5.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通常含较多的嵴。(Y)6.线粒体是糖类、脂肪酸、氨基酸最终氧化的场所。(Y)7.克山病是线粒体病,主要由缺硒引起的。(Y)8.核酮糖一1,5一二磷酸羧化酶(RUBP酶)是光合作用中的重要酶系统,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蛋白。(Y)9.光合反应中心的中心色素分子可以是叶绿素a,也可以是叶绿素b。(N)10.循环式光合磷酸化过程只产生ATP,不产生NADPH和氧。(Y)11.线粒体含有DNA及各种转录和翻译所需的酶,所以能自行转录和翻译。(N)12.线粒体和叶绿体内膜的通透性都较外膜低。(Y)13.线粒体有2个区室,而叶绿体却有3个。(Y)14.叶绿体中,类囊体膜两侧也存在较高的电位差。(N)15.ATP靠腺苷酸转移酶透过线粒体外膜自线粒体基质输往线粒体外。(N)五、问答题1.糖酵解和TCA循环在细胞中是如何相互独立发生而又相互联系的?2.假设将一种脂溶性物质加入细胞后,呼吸链电子传递正常,呼吸作用亢进,但ATP含量并不升高。结合氧化磷酸化的相关机制,谈谈此种物质引起呼吸作用亢进的原因。3.如果将一种带正电荷的脂溶性荧光染料对代谢活动旺盛的真核细胞进行染色,你认为可在哪种细胞器中观察到?为什么?4.将分离的亚线粒体和完整线粒体分别悬浮在酸性和碱性溶液环境中,二者的代谢活性有何不同?为什么?5.经低渗溶液处理后,线粒体内膜和外膜将发生怎样不同的变化?为什么?6.简述ATP合酶的结构类型、组成和主要特点。参考答案一、名词翻译并解释1.thylakoid(类囊体)\n|:类囊体是叶绿体内部由单位膜封闭形成的扁平小囊,由内膜发展而来,膜上含有光合电子传递链和ATP合酶,是光合作用光反应的主要场所。2.photophosphorylation(光合磷酸化):由光照所引起的电子传递和磷酸化作用相耦联而生成ATP的过程称为光合磷酸化。3.cristae(嵴):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的结构称为嵴。4.oxidativephosphorylation(氧化磷酸化):在呼吸链上与电子传递相耦联的ADP被磷酸化形成ATP的酶促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5.electroncarrier(电子载体):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与释放的电子结合并将电子传递下去的物质称为电子载体,如黄素蛋白、细胞色素、铁硫蛋白和泛醌等。6.flavoprotein(黄素蛋白):黄素蛋白是由一条多肽与黄素腺嘌呤单核苷酸(FMN)或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紧密结合组成的结合蛋白。7.cytochrome(细胞色素):细胞色素是一种带有含铁血红素辅基而对可见光具有特征性强吸收的蛋白。8.iron-sulfurprotein(铁硫蛋白):铁硫蛋白是一类含非血红素铁的蛋白质,因其中央结合的是铁和硫,故称为铁硫中心(iron-sulfurcenter)。9.respiratorychain(呼吸链):又称电子传递链,由一系列能可逆接受和释放电子或质子的化学物质组成,它们在线粒体内膜上形成关联的有序排列,以进行电子传递、H+的传递和氧的利用。10.electrochemicalgradient(电化学梯度):质子跨过内膜向膜间隙转运的过程中,膜间隙积累了大量的质子,建立了质子浓度梯度。同时,由于膜间隙质子梯度的建立,导致线粒体膜间隙产生大量的正电荷,使膜两侧的电压也发生显著的变化,这两种梯度合称为电化学梯度。二、填空题1.外膜膜间隙内膜线粒体基质叶绿体膜类囊体叶绿体基质2.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途径甘油-3-磷酸穿梭途径NAD+FAD3.单胺氧化酶腺苷酸激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苹果酸脱氢酶4.Fe2+/Fe3+Cu+/Cu2+5.复合物I复合物Ⅲ复合物lVQPQ6.17.γεabδ8.非循环式循环式ATPNADPHATP9.NADP+O210.最高最低11.分子伴侣ATP12.SG2G113.3-磷酸甘油酸草酰乙酸草酰乙酸14.间壁或隔膜分离收缩分离出芽15.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类囊体叶绿体基质16.叶绿体DNA编码并在叶绿体核糖体合成的蛋白核DNA编码并在叶绿体核糖体合成的蛋白核DNA编码并在细胞质核糖体合成的蛋白17.捕光复合物反应中心复合物18.P680P700脱镁叶绿素单体叶绿素a水质体蓝素19.捕光色素反应中心色素20.氧化磷酸化线粒体基质光合磷酸化叶绿体基质三、不定项选择题1.B2.C3.ABC4.ACD5.AD6.ABC7.D8.ABD9.CD10.BD11.ABCD12.AC13.ABC14.AB15.AC16.AB17.ABC18.AB19.ABC20.B四、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五、问答题1.与糖酵解相关的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因此糖酵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而与三羧酸循环相关的酶在线粒体基质中,三羧酸循环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在转运蛋白协助下进入线粒体,加入三羧酸循环。2.加入的是质子载体类的解耦联剂,其将内膜两侧的质子浓度差消除,阻止了通过ATP合酶的ATP生成,但不阻止电子向O2的传递。因此,虽然呼吸作用亢进,但ATP含量并不升高。细胞为了维持其正常的ATP水平,不断通过底物水平的磷酸化产生ATP,导致细胞中糖类和其他高能物质的降解。\n|3.在线粒体中可以观察到。因为线粒体内膜两侧存在电位差,且线粒体基质中带负电荷,因此这种染料可通过电荷间的吸引作用跨过内膜,在基质中累积,产生较强的荧光。4.二者内部的环境接近中性,因此酸性和碱性环境可以产生跨线粒体内膜的质子浓度差。完整线粒体中,线粒体结构完整,内膜上的ATP合酶分布在基质中,而亚线粒体是由内膜外翻并重新封闭形成的,其中ATP合酶暴露在外侧。在酸性环境中,质子可以通过完整线粒体的质子通道,驱动ATP合成;而亚线粒体中则不会发生。在碱性环境中,亚线粒体内部的质子跨膜流动,驱动ATP生成;而完整线粒体中则不发生ATP生成。5.低渗溶液处理时,水分可以通过外膜和内膜分别到达膜间隙和线粒体基质引起外膜和内膜同时向外膨胀,但内膜由于内陷形成嵴,使得其表面积扩大,能耐受更长时间的膨胀,因此内膜后被胀破。6.ATP合酶又称F0F1复合物,该酶在分离状态下具有ATP水解酶的活性,在结合状态下具有ATP合酶的活性,属F型ATPase。除了线粒体中有ATP合酶外,植物叶绿体的类囊体和好氧细菌都有ATP合酶的同源物,ATP合酶的分子组成和主要特点如下。①头部:头部即F1,细菌和线粒体ATP合酶的F1都是水溶性的蛋白,结构相似,由5种多肽(αβγδ和ε)组成的九聚体(α3β3γδε),α亚基和β亚基构成一种球形的排列,每个β亚基含有一个催化ATP合成的位点。②柄部:由F1的γ亚基和ε亚基构成柄部,将头部与基部连接起来。γ亚基穿过头部作为头部旋转的轴,构成基部的亚基b向外延伸成为柄部的构成部分。③基部:基部称为F0,由镶嵌在线粒体内膜的疏水性蛋白质所组成,是由3种不同的亚基组成的十五聚体(1a2b12c)。其中C亚基在膜中形成物质运动的环,b亚基穿过柄部将F1固定,a亚基是质子运输通道,允许质子跨膜运输。第七章真核细胞内膜系统、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一、名词翻译并解释1.cytoplasmicmatrix2.cellendomembranesystem3.microsome4.sarcoplasmicreticulum5.signalrecognitionparticle,SRP6.translocon7.stoptransfersequence8.dockingprotein,DP9.signalpeptide10.internalsignalpeptide11.ERretentionsignal12.M6Preceptorprotein13.signalhypothesisforsecretedprotein14.cotranslocation15.posttranslocation16.flippase17.cytochromeP45018.phospholipidexchangeprotein,PEP19.spherosome20.Golgicomplex21.signalpatch22.endosome23.adaptin,AP24.dynamin二、填空题1.内质网上合成的磷脂向其他膜转运时有两种方式,分别是出芽和依靠磷脂转换蛋白的转运。2.在分泌活动旺盛的细胞中,其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两种细胞器比较发达。3.在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主要包括胞外分泌的蛋白、膜整合蛋白、某些细胞器的驻留蛋白和需修饰的蛋白等。4.肌细胞中的内质网异常发达,被称为肌质网,其内常含高浓度的钙离子,以协助完成肌肉收缩,为此其膜上常含有的和配体门控的钙离子通道可分别将此种离子转运到内质网腔和细胞质中。5.原核细胞中核糖体一般结合在细胞膜,而真核细胞中则结合在内质网。6.内质网的标志酶是葡萄糖—6—磷酸酶,溶酶体的标志酶是酸性磷酸酶,高尔基体的标志酶是糖基转移酶,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是过氧化氢酶。7.细胞质中合成的蛋白质如果存在信号肽,将转移到内质网上继续合成。如果该蛋白质上还存在停止转移序列,则该蛋白被定位到内质网膜上。8.内膜系统中被称为细胞内大分子运输交通枢纽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被称为细胞内的消化器官的细胞器是溶酶体,被称为蛋白质和脂质合成基地的是内质网,与酒精解毒相关的细胞器是过氧化物酶体。9.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中N-连接的糖基化反应一般发生在内质网,而O-连接的糖基化反应则发生在高尔基体和内质网中。10.从结构上高尔基体主要由顺面膜囊及管网结构、中间膜囊和反面膜囊及管网结构组成。11.分泌性蛋白的水解加工、溶酶体酶上甘露糖磷酸化、多糖的合成分别发生在高尔基体的反面管网结构、中间膜囊和顺面膜囊及管网结构中。12.植物细胞中与溶酶体功能类似的结构是圆球体、中央液泡和糊粉粒。13.据溶酶体所处生理功能的不同阶段大致可分为初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和残余体。14.真核细胞中,酸性水解酶多存在于溶酶体中,它是一种异质性细胞器,表现在不同的此种细胞器含有不同的水解酶以及体积大小不同。15.初级溶酶体和外源性底物、内源性底物、吞噬泡、胞饮泡\n|融合形成异噬性溶酶体、自噬性溶酶体、吞噬性溶酶体和多泡体。16.细胞质基质主要含有的蛋白质是酶和骨架蛋白。17.返回内质网的蛋白质具有KDEL或KKXX信号序列,该序列是驻留在内质网内的蛋白质所特有的序列。18.糖蛋白上糖链的合成与核酸和蛋白质合成方式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模板。19.蛋白质分选的基本类型包括跨膜运输、膜泡运输、选择性的门控转运和细胞质基质中的蛋白转运。20.高尔基体中甘露糖生成M6P的过程中需要N—乙酰葡萄糖胺磷酸转移酶和N—乙酰葡萄糖胺磷酸糖苷酶两种酶的参与。三、不定项选择题1.有关蛋白酶体降解蛋白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过程需要泛素的协助,但泛素分子并不被降解B.它是一个不需要消耗能量的过程C.降解的往往是N端第一个氨基酸为Met、Ser、Thr、Ala.Cys等的蛋白质D.这种蛋白降解过程可参与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等重要生命活动的调节2.有关细胞质基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细胞质基质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B.它是一个杂乱无序的结构体系C.细胞中的很多中间代谢过程发生在其中D.其中也可以发生蛋白糖基化修饰3.关于内质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泌蛋白质因子的细胞中糙面内质网非常发达B.胆固醇是在肝脏细胞中合成的,故肝脏细胞中光面内质网非常发达C.COPⅡ小泡往往是在糙面内质网部位形成的D.内质网复杂网络结构的形成和微管以及驱动蛋白相关4.已知Bip是存在于内质网腔中的一种蛋白,根据此可推断()。A.其成熟蛋白的C端具有KDEL序列B.其成熟蛋白的N端具有KKXX序列C.核糖体上刚合成出的N端有一些带正电荷的氨基酸D.此蛋白的转运方式为共转运5.关于内质网中发生的脂类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成磷脂的底物来自细胞质基质B.合成磷脂的酶存在于内质网膜上,其活性部位在胞质面C.最初合成的脂类都分布在内质网膜的胞质面,然后再转位到腔面D.转位酶对磷脂没有选择性6.下列关于蛋白糖基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都可以发生蛋白的糖基化B.O-连接的糖基化发生在高尔基体中C.糖基化过程不发生在高尔基体反面膜囊中D.高尔基体中糖基化相关酶的活性部位在其腔面7.下列属于残余体的是()。A.类囊体B.脂褐素C.含铁小体D.髓样结构8.高尔基复合物中最具代表性的酶是()。A.磷酸葡萄糖苷酶B.单胺转移酶C.细胞色素氧化酶D.糖基转移酶9.蛋白质的糖基化及其加工、修饰和寡糖链的合成主要发生在高尔基体的()。A.顺面网状结构B.中间膜囊C.反面管网结构10.下列细胞器中,有极性的是()。A.溶酶体B.微体C.线粒体D.高尔基体11.在下列细胞器中,能分拣内吞大分子的是()。A.内体B.光面内质网C.高尔基体D.糙面内质网12.溶酶体的H+浓度比细胞质中高()。A.5倍B.10倍C.50倍D.100倍以上13.高尔基体极性反映在从形成面到成熟面酶成分不同,成熟面含较多的()。A.酸化酶B.磷酸转移酶C.乳糖转移酶D.唾液酸转移酶14.指导蛋白质到内质网上合成的氨基酸序列被称为()。A.导肽B.信号肽C.转运肽D.新生肽\n|15.下列可通过分裂进行增殖的细胞器是()。A.过氧化物酶体B.核糖体C.溶酶体D.线粒体16.关于泛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泛素是一段含76个氨基酸的肽链B.泛素的作用是给要降解的蛋白质打上标志以便被蛋白酶体识别C.泛素和蛋白分子结合前必须激活泛素活化酶D.运送到蛋白酶体的降解蛋白上通常只含一个泛素分子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内质网是细胞内所有膜结构的来源B.高尔基体膜脂的成分界于内质网和细胞膜之间C.高尔基体中由形成面到成熟面膜的厚度是逐渐减小的D.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质膜中,质膜上蛋白的糖基化程度最高18.细胞核被膜常常与胞质中的()相连通。A.内质网B.高尔基体C.核糖体D.溶酶体19.不能被溶酶体酶水解的大分子有()。A.核糖核酸B.高度糖基化蛋白C.脱氧核糖核酸D.磷脂20.下列属于异质性细胞器的有()。A.溶酶体B.核糖体C.高尔基体D.过氧化物酶体21.下列关于溶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膜上有质子泵,主要功能是将H+泵出溶酶体B.膜蛋白高度糖基化,可防止自身膜蛋白降解C.溶酶体的主要功能是细胞内消化D.精子的顶体是一个巨大的溶酶体22.植物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和果胶质是在()中合成的。A.高尔基体B.光面内质网C.糙面内质网D.中央液泡23.蛋白质的分选运输途径主要有()。A.主动运输(activetransport)B.门控运输(gatedtransport)C.跨膜运输(transmembranetransport)D.膜泡运输(vesiculartransport)24.下列疾病同溶酶体有关的是()。A.矽肺B.肺结核C.类风湿性关节炎D.黑蒙性家族痴呆症25.高尔膜囊、胞质溶胶和ATP一起温育时,能形成的小泡是()。A.COPIB.COPⅡC.clathrin26.糙面内质网上附着的颗粒是()。A.tRNAB.mRNAC.核糖体D.COPII包被蛋白27.内质网上进行N-连接的糖基化,第一个糖残基是()。A.半乳糖质B.核苷糖C.N-乙酰葡萄糖胺D.N-乙酰半乳糖胺28.以下由膜围成的细胞器是()。A.内体(endosome)B.核糖体(ribosom。)C.蛋白酶体(proteasome)D.中心体(centrosom。)29.网格蛋白(clathrin)包被参与的运输途径的方向是()。A.质膜→胞内体B.高尔基体→胞内体C.高尔基体→溶酶体、植物液泡D.高尔基体→内质网30.N-连接的糖基化中,糖链连接在()上。A.天冬酰胺B.天冬氨酸C.脯氨酸D-羟脯氨酸31.以下运输途径COPI包被参与的是()。A.高尔基体→线粒体B.高尔基体→溶酶体C.高尔基体→内质网D.内质网→高尔基体32.高尔基体反面膜囊能将溶酶体酶识别并包装在一起,是因为这些蛋白质有()。A.Ser-Lys—LeuB.KKXX序列C.M6P标志D.KDEL序列33.有关信号识别颗粒(signalrecognitionparticle,SRP)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12SRNAB.含有5个蛋白亚单位C.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D.可结合到核糖体的A位点,阻止蛋白合成34.以下运输途径中,COPII包被参与的是()。\n|A.质膜→内体B.高尔基体→溶酶体C.高尔基体→内质网D.内质网→高尔基体35.以下蛋白质中在内质网上合成的是()。A.亲核蛋白B.G-蛋白耦联的受体C.酸性磷酸酶D.Na+-K+ATP酶36.下列不属于包被蛋白的是()。A.COPIB.COPⅡC.clathrinD.CAM37.肌质网膜上的主要膜蛋白是()。A.Ca2+-ATP酶B.Mg2+-ATP酶C.Na+-K+ATP酶D.以上都不是38.下列细胞中,除()外,都有较多的高尔基复合体。A.上皮细胞B.肌细胞C.唾液腺细胞D.胰腺外分泌细胞39.下列属于光面内质网功能的是()。A.蛋白合成B.神经递质合成C.解毒作用D.糖原代谢四、判断题1.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有时看到内质网包裹的线粒体。(Y)2.同反面膜相比,高尔基复合体顺面膜的结构更近似质膜。(N)3.在细胞质中存在膜系统,但在核内不存在。(Y)4.溶酶体存在于动物、植物、原生动物和细菌中。(N)5.蓝藻具有内膜系统。(N)6.微粒体(microsome)的腔中可能包含有信号肽水解酶。(Y)7.溶酶体只消化由细胞胞吞作用吞入细胞的物质。(N)8.细胞基质中也可以发生蛋白的糖基化修饰。(Y)9.溶酶体含有多种酶类,其共同特征是都属于酸性水解酶。(Y)10.已有的过氧化物酶体可经分裂形成子代过氧化物酶体,过氧化物酶体膜和内质网无关。(N)11.从细胞内提取的分泌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分泌到细胞外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N)12.微体(microbody)实际上是破碎的内质网形成的近似球形的囊泡结构。(N)13.细胞中所有蛋白质的合成都起始于细胞质基质中,合成开始后,有些转至内质网上继续合成。(N)14.N-连接的糖链存在于面向细胞表面的糖蛋白以及面向ER和高尔基体基质的糖蛋白。(Y)15.蛋白质在高尔基体中的分选及转运信息存在于其基因本身。(Y)16.植物细胞的高尔基复合体可参与细胞壁的形成。(Y)17.导肽和信号肽最后都要被切除。(Y)18.肿瘤细胞和胚胎干细胞中内质网很发达。(N)19.内质网膜上或网腔中的非正确折叠的畸形肽链或未装配成寡聚体的蛋白质亚基一般都不能进入高尔基体。(Y)20.膜泡转运不仅沿内质网→高尔基体方向进行顺行转运,也可以沿反方向逆行转运。(Y)21.蛋白酶体在降解蛋白时将其上连接的泛素一起降解。(N)22.含胆碱的磷脂更容易被转位酶转移到内质网膜的腔面。(Y)23.蛋白质在跨膜转运时是以非折叠态存在的。(Y)24.膜泡运输中靠运输泡和靶膜上的受体与配体的相互识别来实现特异性运输。(Y)25.过氧化物酶体中的蛋白是由核基因编码的,其mRNA上具有信号序列。(Y)五、问答题1.阐述单次跨膜蛋白整合到ER膜的机制。2.为何跨膜糖蛋白的糖基总在细胞膜外表面?3.内质网中具有哪些保证蛋白形成正确折叠的机制?4.列举几种你知道的指导蛋白转运的蛋白信号序列。5.什么是重链结合蛋白(heavy—chainbindingprotein,Bip)?它的作用是什么?6.简述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7.简述在高尔基体反面膜囊中发生的蛋白水解加工的类型及其生物学意义。8.溶酶体膜有何特点与其自身功能相适应?9.近距离膜泡运输和远距离膜泡运输在膜泡运动的机制上有何不同?10.为何不同膜性细胞器的膜脂组分有显著差异?参考答案\n|一、名词翻译并解释1.cytoplasmicmatrix(细胞质基质):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除去可分辨的细胞器以外的胶状物质称为细胞质基质,主要含有与中间代谢有关的多种酶类和细胞形态和细胞内物质运输有关的细胞质骨架结构。2.cellendomembranesystem(细胞内膜系统):细胞内膜系统是指在结构、功能和发生上具有相互关联、由膜包被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胞内体和分泌泡等。3.microsome(微粒体):微粒体是指在细胞匀浆和差速离心过程中获得的由破碎的内质网自我融合形成的近球形的膜囊泡状结构,是研究内质网结构和功能的良好材料。4.sarcoplasmicreticulum(肌质网):肌细胞中含有的发达的特化光面内质网称为肌质网,储存有高浓度的Ca2+,主要功能是调节Ca2+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浓度,参与肌肉收缩活动。5.signalrecognitionparticle,SRP(信号识别颗粒):信号识别颗粒是一种由一个7SRNA(约300个碱基)和6种不同的蛋白质紧密结合组成的复合物,具有翻译暂停结构域、信号肽识别结合位点和SRP受体蛋白结合位点三个功能结构域。信号识别颗粒结合游离的信号肽后可保护信号肽和阻断新生肽链的合成,并介导核糖体附着到内质网膜上。6.translocon(易位子):易位子由TRAM蛋白和Sec61蛋白构成,可结合信号肽和停止转移序列,引导新生肽进入ER腔,在跨膜蛋白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7.stoptransfersequence(停止转移序列):停止转移序列是仅存在于跨膜蛋白上的一段aa序列,与内质网膜的亲和力很高,和易位子结合后阻止肽链继续进入网腔,是跨膜蛋白的跨膜段。8.dockingprotein,DP(停靠蛋白):停靠蛋白又称停泊蛋白,为内质网膜整合蛋白,位于内质网膜的胞质面,是信号识别颗粒的受体,可识别并特异结合信号识别颗粒。9.signalpepride(信号肽):信号肽又称开始转移序列,是位于蛋白质N端的一段肽链,其在游离核糖体上即由信号密码翻译合成,由16~26个疏水氨基酸组成,含有6~15个连续排列的非极性氨基酸,引导肽链跨内质网膜进入内质网腔。10.internalsignalpeptide(内含信号序列/内含信号肽):内含信号序N/内含信号肽是指位于多肽链内部的疏水性信号序列,它可作为蛋白质共翻译转移的信号被SRP识别,同时它也是起始转移信号,可插入蛋白质转运通道,并与通道中的受体结合,引导其后的肽序列转运。11.ERretentionsignal(内质网滞留信号):内质网的功能和结构蛋白羧基端的一个小肽系列:Lys-Asp-Gly—Leu—Coo一,即KDEL信号序列,在高尔基体顺面膜囊的膜上有相应受体,一旦进入高尔基体就与受体结合,形成回流泡被运回内质网。12.M6Preceptorprotein(M6P受体蛋白):M6P受体蛋白为反面高尔基网上的膜整合蛋白,能够识别溶酶体水解酶上的M6P信号并与之结合,从而将其分选出来,后通过出芽的方式将该酶蛋白装入分泌小泡。13.signalhypothesisforsecretedprotein(分泌性蛋白信号假说):即分泌性蛋白N端序列作为信号肽,指导分泌性蛋白到内质网膜上合成,蛋白质合成结束之前信号肽被切除。14.cotranslocation(共转移):蛋白质先在游离核糖体上起始合成,当肽链延伸至80个氨基酸左右后,信号识别颗粒结合信号序列,使肽链延伸暂时停止,当核糖体与内质网膜结合后,肽链继续延伸直至完成整个多肽链的合成,这种肽链边合成边转移至内质网腔中的方式称为共转移。15.posttranslocation(后转移):一些运输到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和过氧化物酶体中的蛋白质,它们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后,再在导肽、前导肽或其他信号序的指导下进入这些细胞器中,这种转移方式称为后转移。16.flippase(转位酶):转位酶又称磷脂转位蛋白(phospholipidtranslocator)。可将磷脂从膜的一侧翻转到另一侧,且对磷脂移动具有选择性,对保证膜中磷脂分布的不对称性有重要作用。17.cytochromeP450(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P450为光面内质网上的一类含铁的膜整合蛋白,在450nm波长处具有最高吸收值,可将有毒物质以及类固醇和脂肪酸羟基化,改变它们的水溶性,从而排出体外。18.phospholipidexchangeprotein,PEP(磷脂转换蛋白):磷脂交换蛋白是一种水溶性的载体蛋白,与磷脂分子结合,形成水溶性的复合物进入细胞质基中,通过自由扩散,PEP将磷脂释放出,并插在膜上,实现在不同的膜性细胞器之间进行磷脂转移。19.spherosome(圆球体):圆球体是植物细胞中由一层单位膜包裹的含有细微结构的球形颗粒,直径为0.5~1μm,内含酸性水解酶,相当于动物细胞的溶酶体,圆球体能够被脂溶性的染料染色,因此其还可能参与脂类的储存。20.Golgicomplex(高尔基复合体):高尔基复合体是由扁平膜囊、大囊泡和小囊泡以及管网结构等组成的极性细胞器,包含顺面网状结构、顺面膜囊、中间膜囊、反面膜囊、反面网状结构。高尔基复合体和细胞的分泌功能有关,对ER中转运来能的脂类和蛋白分子进行分拣、加工、修饰以及分类和包装,且参与糖蛋白和黏多糖的合成。21.signalpatch(信号斑):信号斑是存在于溶酶体酶中的特征性信号,是由几段不相邻的信号序列在形成三级结构时聚集在一起形成的一个斑点,可被高尔基体顺面膜囊中的磷酸转移酶识别。22.endosome(内体):内体是膜包裹的囊泡结构,有初级内体(earlyendosome)和次级内体(1ateendosome)之分,初级内体通常位于细胞质的外侧,次级内体常位于细胞质的内侧,靠近细胞核。内体膜上具有ATPase-H+质子泵,使其内部为酸性。初级内体是细胞胞吞作用形成的含有内吞物的膜囊结构。在次级内体酸性条件\n|下,受体同结合的配体分裂,重新循环到细胞质膜表面或高尔基体反面网络,前溶酶体是一种次级内体。23.adaptin,AP(衔接蛋白):衔接蛋白是参与网格蛋白包被的小泡组装一种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00×103,在网格蛋白和受体的细胞质结构域间起衔接作用,可分为APl和AP2,分别参与反面高尔基体和细胞质膜处形成的网格蛋白包被的小泡的组装。24.dynamin(发动蛋白):发动蛋白是一种存在于胞质溶胶中的参与网格蛋白有被小泡形成的G蛋白,含900个氨基酸,其在被膜小窝的颈部聚合,通过水解GTP调节自己收缩,最后将小泡与质膜分割开来。二、填空题1.出芽依靠磷脂转换蛋白的转运2.内质网高尔基体3.胞外分泌的蛋白膜整合蛋白某些细胞器的驻留蛋白需修饰的蛋白4.肌质网钙钙泵配体门控的钙离子通道5.细胞膜内质网6.葡萄糖-6-磷酸酶酸性磷酸酶糖基转移酶过氧化氢酶7.信号肽停止转移8.高尔基体溶酶体内质网过氧化物酶体9.内质网内质网高尔基体10.顺面膜囊及管网结构中间膜囊反面膜囊及管网结构11.反面管网结构中间膜囊顺面膜囊及管网结构12.圆球体中央液泡13.初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残余体14.溶酶体异质性15.外源性底物内源性底物吞噬泡胞饮泡16.酶骨架蛋白17.KDELKKXX18.没有模板19.跨膜转运膜泡运输选择性的门控转运细胞质基质中的蛋白转运20.N-乙酰葡萄糖胺磷酸转移酶N-乙酰葡萄糖胺磷酸糖苷酶三、不定项选择题1.ACD2.CD3.ABD4.ACD5.ABC6.ABD7.BCD8.D9.B10.D11.AC12.D13.D14.B15.AD16.ABC17.C18.A19.B20.AD21.BCD22.A23.BCD24.ABCD25.AB26.C27.C28.A29.ABC30.A31.D32.C33.CD34.D35.BCD36.D37.A38.B39.BCD四、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五、问答题1.单次跨膜蛋白整合到ER膜的机制有以下两种。①蛋白有一个末端起始转移序列和一个停止转移序列,先合成的N端被引往内质网腔,转移到停止转移序列时,停止转移序列和易位子结合阻止后面合成的肽链进入腔内,从而停留在内质网的胞质面。停止转移序列形成跨膜区段,最终起始转移序列被水解掉。②蛋白只有一个内信号肽,依靠此序列形成跨膜区段,但此种方式中将先合成的N端留在内质网的胞质面,而将内信号肽后的肽链转移到内质网的腔面。2.①膜结合蛋白糖基化相关酶的活性都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腔面。②膜结合蛋白不能做反转运动,即不能由单位膜的一半层转移到另一半层。③糖基化蛋白随胞吐作用由运输小泡膜的腔面转移到细胞膜外表面。3.①ER膜腔面含蛋白二硫键异构酶,可切断错误的二硫键,帮助新蛋白重新形成正确二硫键并正确折叠。②结合蛋白可识别未装配好的蛋白亚单位或错误折叠蛋白,促进其重新折叠装配。③畸形肽链被识别后可通过易位子进入胞质,被蛋白酶体降解。4.指导蛋白转运的蛋白信号序列有内质网驻留蛋白C端回收信号序列KDEL:内质网膜蛋白C端KKXX序列、分泌性蛋白N端信号肽、进入线粒体的蛋白中的导肽、细胞核蛋白中的核定位序列或核输出序列、过氧化物酶体中蛋白的PTS序列(C端PTSl,N端PTS2)。\n|5.Bip是一类分子伴侣,属于Hsp70家族。Bip同进入内质网的未折叠蛋白的疏水氨基酸结合,防止多肽链不正确地折叠和聚合。Bip适时同ATP结合,水解ATP并释放出结合的多肽,使多肽折叠或同别的亚基共同组装成完整的蛋白。正确折叠和装配的蛋白质不会同Bip再结合,但是,如果蛋白质进行了不正确的折叠或错误的装配,Bip会马上同这种蛋白结合,使蛋白质处于未折叠的状态,从而防止错误折叠。6.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如下。①核糖体阶段。分泌型蛋白质起始合成并发生蛋白的跨内质网膜转运。②内质网阶段。蛋白糖基化加工和形成运输小泡。③细胞质基质运输阶段。运输小泡脱离糙面内质网并移向高尔基体,与其顺面膜囊融合。④高尔基复合体加工修饰阶段。分泌蛋白进行加工修饰,并在反面膜囊中分选和包装,形成较大囊泡进入细胞质基质。⑤细胞质基质运输阶段。大囊泡接近质膜。⑥胞吐阶段。j分泌泡与质膜融合,将分泌蛋白释放出胞外。7.(1)加工类型①切除蛋白前体(proprotein)的N端或C、N两端的序列,使无生物活性蛋白原成为成为成熟多肽(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及血清蛋白等)。②将含多个相同氨基酸序列的蛋白前体水解成多个同种有活性的多肽(如神经肽等)。③将含有不同信号序列的蛋白分子前体加工成不同产物。(2)生物学意义①防止活性蛋白在合成细胞中发挥作用。②使得在核糖体上难以合成的小肽分子(如神经肽)可以生成。③水解后可使蛋白产生包装并转运到分泌泡中的必要信号。8.①溶酶体嵌有质子泵,向内运输质子,以形成和维持酸性内环境。②溶酶体具有多种载体蛋白,用于水解的产物向外转运。③膜蛋白高度糖基化,防止自身膜蛋白被含有的水解酶降解。9.①近距离运输中'供体膜和受体膜距离较近,主要依靠膜泡的自由扩散。②远距离运输中供体膜和受体膜距离较远,膜泡依靠马达蛋白,靠ATP供能,沿微管或微丝移动。10.①膜性细胞器中含有的相关酶可对膜上的脂类进行不同的加工修饰。②磷脂转移蛋白在内质网和其他膜间转运磷脂时对磷脂有选择性,将不同类型的磷脂转运到不同膜上。③在出芽形成运输小泡时,某些脂类可能优先参与参与形成某种小泡,而其他脂类则倾向于留下,当这些运输小泡和靶膜结合时将不同磷脂转移到不同膜上。第八章细胞信号转导一、名词翻译并解释1.cellcommunication2.cellrecognition3.receptor4.signaltransduction5.secondmessenger6.ion-channel—coupledrecep7.Gprotein-coupledreceptor8.enzyme—linkedreceptor9.molecularswitch10.receptordimerization11.SHdomain二、填空题1.细胞以三种方式进行通讯:分泌化学信号、细胞间接触性依赖和细胞间形成间隙连接。2.细胞的信号分子根据其溶解性通常可分为亲脂性信号分子和亲水性信号分子。3.亲脂性信号分子主要有和甲状腺素,亲水性信号分子主要有和。4.在体内发现的第一个气体信号分子是NO。5.Gi对腺苷酸环化酶的抑制的两个途径是和。6.第二信使有cAMP、cGMP、三磷酸肌醇、二酰甘油等。7.受体的本质是,构成。8.受体至少有两个功能域:和。9.离子通道耦联受体主要存在于,G蛋白耦联受体位于,酶连受体都是蛋白。10.根据信号转导机制和受体蛋白类型的不同,细胞表面受体可以分为、、。11.G蛋白是的简称。12.G蛋白由个亚基组成,具有活性的是。13.G蛋白耦联受体是细胞表面由条多肽次跨膜形成的受体,N端在,C端在。N端与结合,C端与作用。14.由G蛋白耦联受体所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主要包括和。15.cAMP信号通路由质膜上5种成分组成:、、、、。16.细胞的信号传递是、、、的过程。17.细胞信号传递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它具有的特点。18.细胞内受体受激活,细胞表面受体受激活。\n|19.第一信使指。20.胞内受体的三个结构域:、和。21.在细胞内,受体与结合形成复合物,处于。配体与受体结合,将导致从复合物上解离下来,从而受体通过而被激活。22.甾类激素诱导的基因活化分为两个阶段:和。23.NO是一种气体,具。24.NO在极不稳定,和是NO的生成细胞。NO的生成需要的催化,以为底物,以作为电子供体,等量生成和。25.硝酸甘油能用于治疗心绞痛是因为。26.整联蛋白不仅介导,更重要的是。27.细胞与胞外基质之间形成的黏合斑具有两方面的功能:和。28.通过黏合斑由整联蛋白介导的信号传递通路有两条:和。29.细胞分泌化学信号的作用方式可分为旁分泌、内分泌、、通过传导的神经信号。30.甲状腺素属于信号分子,进入细胞与细胞质或细胞核中的受体结合形成,调控基因表达。31.生长因子属于信号分子,不能穿过靶细胞质膜的。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结合再经信号转导机制,在细胞内产生或激活或的活性,引起细胞的应答反应。32.根据受体的存在部位,受体可分为和。33.是细胞信号转导具有专一性的重要基础。34.细胞长期暴露在某种形式的刺激下,细胞对刺激的反应会。35.细胞用不同的方式产生对信号的适应:一是逐渐降低;二是快速;三是在受体已被激活的情况下,其下游的发生变化,使通路受阻。36.细胞内信号传递中作为分子开关的蛋白主要有两类:一类开关蛋白的活性由开启,由蛋白磷酸酯酶使之去磷酸化而关闭;另一类主要开关蛋白由组成,结合而活化,结合而失活。37.G蛋白的结构可以变化,并可以结合使其成为关闭态。38.cAMP信号通路的首要效应酶是,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的效应酶是。39.Rs的激活型配体有,Ri的抑制型配体有。40.无活性的蛋白激酶A有和亚基,cAMP结合它的使其激活。41.cAMP信号通路中的第二信使是,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中产生的两个第二信使是和,第三信使是。42.目前已知催化性受体都是。43.受体自磷酸化的结果是激活了受体的,磷酸化的酪氨酸残可被含有结构域的胞内信号蛋白识别。44.1,4,5一三磷酸肌醇信号的终止是通过依次的。45.DAG通过两种途径终止其信使作用,一是,二是。46.30%的人类恶性肿瘤是因为突变的蛋白能够与结合,但不能将其水解为,而使这种突变的蛋白一直处于开启状态。47.活化的Ras蛋白诱发信号通路的“下游事件”是。48.细菌中虽然没有G蛋白,但发现具有结构类似的膜蛋白驱动的质子泵,这类受体在进化上非常保守。49.NO在胞外极不稳定,被氧化后以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外液中。50.细胞表面与酶耦联的受体包括、、、、。51.酪氨酸蛋白激酶联系的受体有两大家族:一是,二是。这体的活化过程与酪氨酸激酶受体RTK相似,同样涉及配体诱导的。52.酪氨酸蛋白激酶联系的受体,但是它的胞内区域具有,也说它的活性依赖于。三、单项选择题1.ras基因()很可能引起细胞过度分裂?A.发生突变后不能水解GTPB.发生突变后不能同GTP结合C.发生突变后不能同GRB和Sos结合D.发生突变后不能同Ras结合2.N型乙酰胆碱受体属于()系统。A.酶连受体B.G蛋白耦联受体C.离子通道耦联受体D.以上都不是3.在以下G蛋白中能够被霍乱霉素抑制GTP酶活性的是()。A.GiB.GsC.GpD.G-Ras4.关于植物细胞的信号转导,不正确的是()。\n|A.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具相似的信号转导机制B.水杨酸是植物细胞的第二信使,但不是动物细胞的第二信使C.组氨酸酶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动物细胞中没有D.cAMP、钙离子、IP3等既是动物细胞中的信号分子,也是植物细胞中的信号分子5.下列关于信号分子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属于亲脂性信号B.本身不具有酶的活性C.能传递信息D.可作为作用底物6.下列通讯系统中,受体可进行自我磷酸化的是()。A.鸟苷酸环化酶系统B.酪氨酸蛋白激酶系统C.腺苷酸环化酶系统D.肌醇磷脂系统7.表皮生长因子跨膜信号传导是通过()的方式实现的。A.活化酪氨酸激酶B.活化腺苷酸环化酶C.活化磷酸二酯酶D.抑制腺苷酸环化酶8.在下列激酶中,除()外,都是鞘细胞蛋白的丝氨酸或苏氨酸磷酸化。A.蛋白激酶CB.钙激酶C.酪氨酸蛋白激酶D.蛋白激酶A9.心房排钠肽(ANPS)与受体结合,直接激活鸟苷酸环化酶活性,产生的cGMP下游的效应酶为()。A.PKAB.PKCC.PK-CAMD.PKG10.双信使通路下游激活的激酶为()。A.PKAB.腺苷酸环化酶C.蛋白激酶CD.磷酸激酶11.PKC以非活性形式分布于细胞溶质中,当细胞之中的()浓度升高时,PKC转位到脂膜内表面。A.镁离子B.钙离子C.钾离子D.钠离子12.NO的生成需要一氧化氮合酶的催化,以L-精氨酸为底物,以()为电子供体。A.NADHB.NADPHC.FADH2D.CoQH213.脑缺血发生之后短时间内,可通过少量()使脑血管扩张,增加脑血量,抗血小板凝结而对缺血性脑损伤起保护作用。A.NOB.cAMPC.甲状腺素D.钾离子14.Gi调节作用中,可通过β、γ亚基复合物与游离的()亚基结合而起作用。A.GDPB.GiC.GsD.GTP15.Gs蛋白是一种()。A.单跨膜蛋白B.3次跨膜蛋白C.受体蛋白D.分子开关蛋白16.cAMP信号通路中,()直接激活基因控制蛋白自磷酸化。A.cAMPB.活化的G蛋白亚基C.活化的PKAD.活化的腺苷酸环化酶17.下列调节中,不属于细胞表面跨膜通路的是()。A.导致黏合斑装配的信号通路B.G蛋白耦联信号通路C.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D.PTK-Ras蛋白信号通路18.()可降解cAMP生成5’-AMP,导致细胞内cAMP水平下降。A.环腺苷磷酸二酯酶(PDE)B.ADP核糖转移酶C.腺苷酸环化酶D.PKA19.下列受体位于细胞膜上的物质有()。A.甲状腺素B.甾类激素C.前列腺素D.雌激素20.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调控直接相关的信号为()。A.DAGB.PKCC.CaMD.IP3四、判断题1.细胞间的通讯就是通过细胞间形成缝隙连接,是细胞质相互沟通而实现的。()2.细胞间接触性依赖的通讯,其信号分子和受体都是细胞的跨膜蛋白。()3.细胞识别就是指细胞与胞外信号分子选择性地相互作用,而不发生生理变化。()4.与胞内受体结合的信号分子多为亲脂性分子。()5.细胞外信号分子都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来进行跨膜信号传递的。()6.所有受体都是跨膜蛋白。()7.在G蛋白耦联的信号传递通路中,Ras起着分子开关的作用。()8.“Cellsignaling”与“signaltransduction”在意义上是相同的。()9.细胞信号转导是细胞接收信号,并对信号作出综合性反应的过程,它的复性表现在细胞外信号的多样性和细胞内各信号转导途径的整合。()\n|10.亲脂性信号分子的受体仅位于细胞核内。()11.胞内受体一般处于受抑制状态,细胞内信号的作用是解除抑制。()12.Ca2+激酶同PKA、PKC、酪氨酸蛋白激酶一样,都是使靶蛋白丝氨酸和苏酸磷酸化。()13.IP3是PKC系统中的第二信使,它直接激活内质网上的钙泵,动员Ca2+释放。()14.cAMP、cGMP、DAG、IP3都是细胞内的第二信使,它们的产生都同G蛋有关。()15.通常将受体上同信号分子结合的部位称为效应器。()16.内分泌是细胞对自身分泌的物质产生反应。()17.不同的细胞对同一种化学信号分子一定具有相同的受体。()18.Ca2+是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的“第三信使”。()19.细胞在传导过程中具有信号可以无限放大的特点。()20.多途径、多层次的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具有收敛和发散的特点。()21.神经递质通过与受体的结合而改变通道蛋白的构象,导致离子通道的开启或关闭,不改变膜的离子通透性。()22.G蛋白耦联的受体的N端结合G蛋白,C端结合胞外信号。()23.激素与受体的结合导致受体蛋白构象的改变,提高了受体与DNA的结合能力,激活的受体通过结合特异DNA序列调节基因表达。()24.受体与信号分子的空间结构的互补性是二者特异结合的主要因素,这也就意味着受体与配体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25.NO没有专门的储存以及释放的调节机制,靶细胞上NO的多少直接与NO的合成有关。()26.离子通道耦联的受体既可分布在可兴奋的细胞膜上,一般是4次跨膜蛋白,也可分布在内质网或其他细胞器的膜上,一般是6次跨膜蛋白。()27.与质膜结合的受体鸟苷酸环化酶是一次跨膜蛋白受体,配体是心房肌细胞分泌的心房排钠肽(ANPs),受体与配体结合直接激活鸟苷酸环化酶活性,使GTP转化为cGMP,cGMP作为第二信使激活蛋白激酶G,导致靶蛋白的丝氨酸/苏氨酸残基活化。()28.除了与质膜结合的鸟苷酸环化酶外,在细胞质基质中还存在可溶性的鸟苷酸环化酶,它们是N0作用的靶酶,催化产生cGMP。()29.整联蛋白不仅介导细胞附着到胞外基质上,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细胞外环境调控细胞内活性的渠道,整联蛋白细胞外结构域与胞外配体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多种信号,对细胞产生深远影响。()五、问答题1.细胞是如何实现对信号的适应的?2.人类癌症患者中约有30%与ras基因突变有关。利用细胞信号转导RTK—Ras通路的知识分析ras基因异常导致癌变的机理。3.Gi对腺苷酸环化酶的抑制机制如何?有哪些典型的抑制信号和激活信号?4.简述霍乱毒素导致腹泻的信号转导机制。5.简述百日咳产生的细胞学原因。6.cAMP作为一个重要的第二信使,它有哪些重要特点保证信号转导快速有效进行?7.cAMP的效应为何随靶细胞不同而变化?8.Ca2+为何可以作为胞内信号进行信号转导,Ca2+的储存与释放在信号转导中有什么作用?9.简述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的特点。10.为何硝酸甘油能够用于治疗心绞痛?11.简述NO的作用机制。12.NO对脑缺血损伤发生后的保护机理如何?13.细胞有哪几种方式通过分泌化学信号进行细胞间相互通讯?六、论述题论述黏合斑的结构功能、装配机制及其信号传递机理。参考答案一、名词翻译并解释1.cellcommunication(细胞通讯):细胞通讯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与靶细胞相应的受体相互作用,然后通过细胞信号转导产生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2.cellrecognition(细胞识别):细胞识别是指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与胞外信号物质分子选择性地相互作用,从而导致细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3.receptor(受体):受体是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的大分子,当与\n|配体结合后,通过信号转导作用将胞外信号转换为胞内化学或物理的信号,以启动系列过程,最终表现为生物学效应。4.signaltransduction(信号转导):信号转导指细胞外的信号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在细胞内形成第二信使,由第二信使介导下游细胞反应。5.secondtransduction(第二信使):第二信使指由细胞外信号分子与受体作后在细胞内产生的最早的信号分子。胞外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它作用于细胞表的受体,而导致产生胞内第二信使,从而激发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最后产生一定的理效应,第二信使的降解使其信号作用终止。6.ion-channel-coupledreceptor(离子通道耦联受体):离子通道耦联受体是由多亚基组成的受体一离子通道复合体,本身既有结合位点,又是离子通道,其跨膜信转导无需中间步骤。7.Gprotein-coupledreceptor(G蛋白耦联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是指配体-体复合物与靶蛋白的作用要通过G蛋白的耦联,在细胞内产生第二信使,从而将胞外信号跨膜传递到胞内影响细胞的行为。8.enzyme-linkedreceptor(酶连受体):酶连受体是指在细胞表面与胞外配体结合时可激活受体胞内酶活性的受体。9.molecularswitch(分子开关):细胞内信号传递作为分子开关的蛋白质可分类,一类开关蛋白的活性由蛋白激酶使之磷酸化而开启,由蛋白磷酸酯酶使之去磷化而关闭,许多由可逆磷酸化控制的开关蛋白是蛋白激酶本身,在细胞内构成信号传递的磷酸化级联反应;另一类主要开关蛋白由GTP结合蛋白组成,结合GTP而化,结合GDP而失活。10.receptordimerization(受体二聚化):配体在胞外与受体结合并引起构象变化,但是单个跨膜α螺旋无法传递这种构象变化,因此两个配体结合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这一过程就是受体二聚化。11.SHdomain(SH结构域):SH结构域是Src同源区(Srchomologyregion)的简称,Src是一种原癌基因,最早在Rous肉瘤病毒中发现。这种结构域能够和受体酪氨酸激酶磷酸化残基紧密结合,形成复合物,进行信号转导。二、填空题1.分泌化学信号细胞间接触性依赖细胞间形成间隙连接2.亲脂性信号分子亲水性信号分子3.甾类激素甲状腺素神经递质局部介质大多数肽类激素4.NO5.α亚基与腺苷酸环化酶结合,直接抑制酶的活性通过β、γ亚基复合物与游离的Gsα亚基结合,阻断Gs的α亚基对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6.cAMPcGMP三磷酸肌醇二酰甘油7.激素激活的基因调控蛋白细胞内受体超家族8.与配体结合的区域产生效应的区域9.神经、肌肉等可兴奋细胞质膜内胞浆的一侧跨膜10.离子通道耦联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酶连受体11.三聚体GTP结合调节蛋白12.3α亚基13.单7外内信号G蛋白14.cAMP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15.激活型受体Rs抑制型受体Rs与GDP结合的活化型调节蛋白Gs与GDP结合的抑制型调节蛋白Gi腺苷酸环化酶16.多通路多环节多层次高度复杂可控17.构成一个复杂的信号网络系统非线性18.胞外亲脂性信号分子胞外亲水性信号分子19.细胞外信号分子20.位于C端的激素结合位点位于中部富含Cys、具有锌指结构的DNA或Hsp90结合位点位于N端的转录激活结构域21.抑制性蛋白非活化状态抑制性蛋白暴露它的DNA结合位点22.直接活化少数特殊基因转录的初级反应阶段初级反应的基因产物再活化其他基因产生延迟的次级反应23.自由基性质脂溶性24.胞外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一氧化氮合酶L-精氨酸还原型辅酶II(NADPH)NOL-瓜氨酸25.硝酸甘油在体内转化为NO,可舒张血管26.细胞附着到胞外基质上提供了一种细胞外环境调控细胞内活性的渠道27.机械结构功能信号传递功能28.由细胞表面到细胞核的信号通路由细胞表面到细胞质核糖体的信号通路29.自分泌化学突触30.亲脂性激素一受体复合物\n|31.亲水性脂双分子层受体第二信使蛋白激酶蛋白磷酸酶32.细胞内受体细胞表面受体33.配体与受体在结构上的互补性34.下降35.表面受体的数目钝化受体敏感性信号蛋白36.蛋白激酶使之磷酸化GTP结合蛋白GTPGDP37.α亚基ADP38.腺苷酸环化酶磷脂酶C39.肾上腺素β受体胰高血糖素40.调节亚基无活性的催化调节亚基41.cAMPDAG1,4,5一三磷酸肌醇钙离子42.跨膜蛋白43.酪氨酸蛋白激酶SH244.去磷酸化45.被DAG激酶磷酸化为磷脂酸被DAG脂酶水解成单脂酰甘油46.RasGTPGDP47.有丝分裂48.视紫红质49.硝酸根或亚硝酸根50.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受体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受体受体酪氨酸磷酸酯酶受体鸟苷酸环化酶酪氨酸蛋白激酶联系的受体51.与S,。蛋白家族相联系的受体与Janus激酶家族相联系的受体受一聚化52.本身不具备酶活性酪氨酸蛋白激酶的结合位点非受体酪氨酸蛋白2三、单项选择题1.A2.B3.B4.A5.A6.B7.A8.B9.D10.C11.B12.B13.A14.C15.D16.C17.A18.A19.C20.D四、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五、问答题1.细胞以不同的方式产生对信号的适应:一是逐渐降低表面受体的数目,游离受体的减少降低了对外界信号的敏感度;二是快速钝化受体(受体本身脱敏),从而降低受体和配体的亲和力,降低受体对胞外微量配体的敏感性;三是在受体已被激活的情况下,其下游信号蛋白发生变化,使通路受阻,这种适应是通过负反馈实现的,即强反应调节使其自身反应关闭。2.RTK—Ras通路的模式如下:细胞外信号→受体→Ras→Raf→MAPKKK→MAPKK→MAPK→转录因子→激活靶基因→细胞应答和效应Ras本身的GTP酶活性不强,需要GTP酶活化蛋白(GAP)的参与,使Ras结合的GTP水解而失活,GAP的SH2结构域可直接与活化的受体结合。ras癌基因位于真核生物的细胞核中,其编码的p21ras蛋白,在结构和功能上与G蛋白相似,与GTP结合后,参与细胞生长、分化信号的传导。ras基因发生点突变后,Ras结合的GTP不能水解,细胞增殖信号持续增强,导致细胞无限增殖和癌变。3.当Gi与GTP结合时,Gi的α亚基与另外两个亚基解离后,一是通过α亚基与腺苷酸环化酶结合,直接抑制酶的活性,二是通过两个亚基复合物与游离的Gsα亚基结合,阻断Gs的α亚基对腺苷酸环化酶的活化。例如,肾上腺素α受体、胰高血糖素为抑制信号,肾上腺素β受体为激活信号。4.霍乱毒素是一种作用于G蛋白的毒素。它具有ADP一核糖转移酶活性,进入细胞催化胞内NAD+的ADP核糖基共价结合到Gs的α亚基上,导致α亚基丧失GTP酶活性,与α亚基结合的GTP不能水解为GDP,GTP永久结合在Gs的α亚基上,α亚基处于持续活化状态,腺苷酸环化酶持续活化。霍乱病患者的症状是严重腹泻,主要因为腺苷酸环化酶持续活化导致小肠上皮细胞中的cAMP浓度增加100倍以上,导致膜蛋白让大量的Na+与水持续外流,产生严重腹泻而脱水。5.百日咳毒素催化Gi的α亚基ADP一核糖基化,降低了GTP与Gi的α亚基的结合水平,使Gi的α亚基不能活化,从而阻断了Ri受体对腺苷酸环化酶的抑制作用。6.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内cAMP浓度非常低,当腺苷酸环化酶被外界信号激活后,cAMP急剧增加,产生快速应答。细胞内还有另外一种酶——环腺苷磷酸二酯酶(PDE)可降解cAMP生成5'-AMP,导致cAMP\n|快速下降。信号的放大和终止同等重要,从而保证信号转导快速有效进行。7.cAMP的主要效应是通过激活PKA激活靶酶和开启基因表达。cAMP与PKA的调节亚基结合,改变调节亚基构象,调节亚基与催化亚基解离,释放出催化亚基。活化的PKA催化亚基可导致细胞内某些蛋白磷酸化,改变这些蛋白的活性,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中不同的靶蛋白被磷酸化,从而影响不同靶细胞的具体代谢行为。开启基因表达因为要涉及细胞核机制,所以过程较缓慢。8.在细胞质基质中,基态的Ca2+浓度约为10-7mol/L,很少的Ca2+流入就司以导致胞内溶胶Ca2+较大程度变化。与Na+相比,胞内Na+浓度发生显著改变所需要的离子量要大得多。在信号转导中,Ca2+作用极其重要,不仅可以作为第三信使参与广泛的生理活动,活化各种Ca2+结合蛋白并引起细胞反应,而且在双信使系统本身的调节方面也非常重要。胞内Ca2+浓度过高会引起细胞中毒,质膜上的钙泵和钠钙交换器将Ca2+泵出细胞,内质网膜上的钙泵会将高浓度的Ca2+泵进内质网钙库。至少已经发现4种以上的钙结合蛋白,每个钙结合蛋白可与30个左右的Ca2+结合,钙结合蛋白的浓度可达30~100mg/mL,内质网作为Ca2+的储存库。9.细胞内受体的本质是激素激活的基因调控蛋白,这类受体一般有三个结构域:位于C端的激素结合位点、位于中部的DNA结合位点、位于N端的转录激活结构域。在没有信号刺激的情况下,受体与抑制性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处于非活化状态;激素信号与受体的结合导致受体蛋白构象的改变,抑制性蛋白从复合物上解离下来,提高了受体与DNA的结合能力,激活的受体通过结合特异DNA序列调节基因表达。10.硝酸甘油在体内能够转化为NO,NO扩散进入靶细胞与靶蛋白结合,与鸟苷酸环化酶活性中心的铁离子结合,改变酶的构象,导致酶活性增强和cGMP合成增多,舒张血管,从而减轻心脏负担和心肌的需氧量。11.NO是一种自由基性质的气体,具脂溶性,可快速扩散通过细胞膜,到达邻近靶细胞发挥作用。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细胞是NO的生成细胞。以L-精氨酸为底物,在一氧化合酶(NOS)的作用下,以还原型辅酶II(NADPH)为电子供体,等量生成NO和L-瓜氨酸。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GC)的激活是NO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NO扩散进入靶细胞与靶蛋白结合,与鸟苷酸环化酶活性中心的铁离子结合,改变酶的构象,导致酶活性增强和cGMP合成增多,cGMP作为新的信使分子介导蛋白质的磷酸化等过程,发挥多种生物学作用。12.研究表明,一旦脑缺血损伤发生后,即有短暂的通过NOS的激活而导致NO增加,促进脑血管扩张,增加脑血流,抗血小板凝集,从而对脑缺血损伤发挥保作用。如果脑缺血损伤发展到中晚期,炎症细胞、吞噬细胞会诱导产生大量NOS,由此也会造成NO过度释放而引起神经毒作用。13.细胞分泌化学信号的作用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①内分泌。由内分泌细胞分泌信号分子到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体内个部位,作用于靶细胞。②旁分泌。细胞通过分泌局部化学介质到细胞外液中,通过局部扩散作用于邻近靶细胞。③自分泌。细胞对自身分泌的物质产生反应。④通过化学突触传递神经信号。此外,通过分泌外激素传递信息也属于通过化学信号进行细胞间通讯,作用于同类的其他个体。六、论述题黏合斑是肌动蛋白纤维与细胞外基质的联系方式,在黏合斑处,跨膜连接糖蛋白(如整联蛋白)行使纤连蛋白受体的功能,并通过纤连蛋白与细胞外基质相结合。黏合斑主要有两方面的功能:机械结构功能与信号传递功能。黏合斑的装配机制:Rho-GTP→激活PI(5)K→PI(4)磷酸化形成PI(4,5)P2→结合许多靶蛋白如微丝结合蛋白→肌动蛋白单体的释放导致它们聚合到新暴露的微丝的末端。Rho-GTP与Rho激酶结合并使之活化→活化的Rho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磷酸酶失活→肌球蛋白活化→有利于肌动蛋白纤维的装配。通过黏合斑由整合蛋白介导的信号传递通路①由细胞表面到细胞核的信号通路。细胞表面整联蛋白与胞外配体相互作用,导致整联蛋白簇集和黏合斑质膜下酪氨酸蛋白激酶Src活化,活化的Src使黏合斑蛋白激酶FAK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可结合具有SH2结构域的接头蛋白,活化下游的分子开关Ras,Ras-GTP通过MAPK级联反应途径传递细胞生长促进信号到细胞核,激活涉及细胞生长与增殖相关的基因转录。②由细胞表面到细胞质核糖体的信号通路。细胞核并非由整联蛋白介导的源于胞外基质信号的唯一的靶细胞,也可将源于胞外基质的信号传递给蛋白质合成机器——核糖体。黏合斑蛋白激酶FAK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结合下游信号,磷酸化核糖体小亚基结合蛋白,该核糖体则被优先利用,合成细胞从G1期到S期所需要的某些蛋白。第九章细胞骨架\n|一、名词翻译并解释1.microtubuleorganizingcenter,MTOC2.treadmilling3.cytoske|eton4.stressfiber5.molecularmotor二、判断题1.由肌球蛋白组装成的粗肌丝具有极性和踏车行为。()2.马达蛋白分子可以介导膜泡沿中间丝提供的轨道进行物质运输。()3.中心体和基体具有类似的结构。()4.肌质网膜上既有电压门控型钙离子通道蛋白,也具有钙泵,二者协同作用。()5.ATP的水解是微丝组装所必需的。()6.微管解聚时微管蛋白二聚体几乎同时从微管上脱落下来,从而使微管迅速崩解。()7.肌肉的收缩是细肌丝收缩的结果。()8.秋水仙素能抑制微管的解聚,因此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9.微管解聚时正极解聚的速度快于负极。()10.动物细胞胞质中一般具有中间丝蛋白库。()三、填空题1.构成一组三联体微管的原纤丝有条。2.在肌纤维中,构成细肌丝的成分有,构成粗肌丝的成分有。3.肌球蛋白种类较多,其中Ⅱ型肌球蛋白的功能是,I型肌球蛋白的功能是。构成收缩环的是。4.紫杉醇和长春花碱抗癌作用的机制分别是。5.单体微管在体外组装的过程可以简要地概括为。6.微丝组装的过程可以简要概括为。7.中间丝的组装过程可以简要概括为。8.上皮细胞中中间丝的组成是。9.起始微丝组装的蛋白是,起始微管组装的蛋白是。10.微管正极端的蛋白是,微丝正极端的特点是。四、单项选择题1.能抑制微管解聚的药物是()。A.秋水仙素B.长春花碱C.紫杉醇D.诺可脞2.能促进微丝聚合的条件是()。A.鬼笔环肽B.细胞松弛素C.一定浓度的GTPD.一定浓度的ATP3.下列结构没有极性的是()。A.微管B.微丝C.中间丝D.高尔基复合体4.下列属于单体微管的是()。A.基体B.中心粒C.鞭毛轴丝的外周微管D.鞭毛轴丝的中央微管5.下列蛋白分子没有核苷酸结合位点的是()。A.α-微管蛋白B.β-微管蛋白C.肌动蛋白D.中间丝蛋白6.下列分子没有马达蛋白的功能的是()。A.胞质动力蛋白B.驱动蛋白C.肌球蛋白D.微管结合蛋白7.凝胶与溶胶的互变与()的变化有关。A.微丝B.微管C.中间丝D.胶原纤维8.下列药物能抑制胞质环流的是()。A.秋水仙素B.长春花碱C.紫杉醇D.细胞松弛素9.组成端网的主要结构是()。A.微丝B.微管C.中间丝D.胶原纤维10.下列结构参与膜骨架的组成的是()。A.微丝B.微管C.中间丝D.胶原纤维五、简答题为什么说中间丝具有异质性?\n|六、论述题试述核纤层的动态变化及其功能。参考答案一、名词翻译并解释1.microtubuleorganizingcenter,MTOC(微管组织中心):真核细胞胞质内具起始微管的组装和延伸的细胞结构称为微管组织中心,包括动物细胞的中心体、基体、植物细胞两极特定的区域等。2.treadmilling(踏车行为):微管或微丝的负极发生解聚而缩短,正极发生聚合而延长的现象叫做踏车行为。3.cytoskeleton(细胞骨架):真核细胞内由特异蛋白质分子构成的纤维网架结构通常被称为细胞骨架。4.stressfiber(应力纤维):真核细胞胞质内由微丝平行排列构成的微丝束称为应力纤维。它参与黏合斑的形成和细胞的移动。在细胞的形态发生、细胞分化和组织形成中,应力纤维具有重要的作用。5.molecularmotor(分子马达):分子马达指细胞内能利用ATP提供能量产生推动力,进行细胞内物质运输或细胞运动的蛋白质分子。已经发现的分子马达蛋白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驱动蛋白、胞质动力蛋白和肌球蛋白。二、判断题1.×2.×3.√4.√5.×6.×7.×8.×9.√10.×三、填空题1.132.肌动蛋白、肌钙蛋白和原肌球蛋白肌球蛋白3.肌肉收缩物质运输微丝4.抑制微管解聚和抑制微管聚合5.成核→形成原纤丝→形成片层→形成短的微管→微管的延长6.成核→形成短的微丝→微丝的延长7.形成双股螺旋的二聚体→组成反向半重叠的四聚体→形成原纤丝→形成中间纤维8.I型和Ⅱ型角蛋白9.构成起始复合物的Arp2/Arp3等γ-微管蛋白10.β-微管蛋白具有结合ATP的位点四、单项选择题1.C2.D3.C4.D5.D6.D7.A8.D9.C10.A五、简答题中间丝具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中间丝蛋白其化学组成不同,主要表现在非α螺旋的头部和尾部这两个结构域序列多变,长度相差甚远,在中间丝的组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六、论述题在细胞周期中,核纤层结构呈周期性变化。当细胞从G2期进入到分裂前期时,细胞分裂促进因子MPF(一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使核纤层蛋白磷酸化,导致核纤层结构瓦解。在细胞分裂末期时,核纤层结构蛋白去磷酸化,致使游离的核纤层蛋白重新组装形成核纤层结构。核纤层结构对核膜具有支撑作用,能维持细胞核的形态。核纤层具有与染色质结合的位点。第十章细胞核与染色体一、名词翻译并解释1.nuclearenvelope2.nuclearporecomplex3.nuclearlamina4.Barrbody5.1ampbrushchromosome6.telomere7.Dolytenechromosome8.nucleosome9.chromosomescaffold10.nucle01us11.nucleolarorganizingregion,NOR12.insulator13.karyophilicprotein二、名词辨析1.常染色体和常染色质2.染色质和染色体3.异染色质和常染色质\n|4.活性染色质和常染色质5.核小体和核体6.着丝粒和着丝点三、填空题1.45SrRNA前体加工后最终形成、和三种rRNA。2.人造微小染色体必须包含、和三个功能序列,才能保证其DNA能在细胞中稳定复制并向下代遗传。3.组蛋白带电荷,富含氨基酸,它和DNA间的结合是的。4.DNA的二=三级结构具多态性,可分为、和。其中转录活性最高。5.如果将人基因组中的DNA全部包装成核小体,共需约个H3组蛋白分子,组蛋白的合成是在期。6.Q带技术对染色体显带时富含碱基的常显示为亮带,富含的为暗带。C带主要显示,T带主要显示。7.多线染色体上的和灯刷染色体的都是基因转录活跃的部位。多线染色体的间带上的基因是,带上的基因是。8.一段长13600nm的DNA分子,可形成约个核小体,可形成长约nm的螺线管。9.转录rRNA、5SrRNA和hnRNA的酶分别是、和。10.核被膜由两层单位膜组成,两层膜厚度都为,面向胞质的一层膜为,其表面附有,与相连续,面向核质的一层膜为,其上附着的蛋白纤维网是。11.异染色质是指在间期时以状态存在的染色质,分为和。雌性哺乳动物的体细胞中的巴氏小体就是化的X染色体。12.核仁的主要功能是和。13.广义的核骨架包括、和。14.和组蛋白相比,非组蛋白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和。15.从横向看核孔复合体由外向内依次是、和,纵向看依次是、和。’四、单项选择题1.有核糖体附着的核被膜部位是()。A.内核膜B.外核膜C.核周间隙D.核孔复合体2.核被膜中起支架作用的结构是()。A.内核膜B.外核膜C.核周间隙D.核纤层3.下列结构不属于核孔复合体的是()。A.胞质环B.核质环c.栓D.柱4.关于蛋白质进入细胞核运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靠核定位信号引导,完成引导后被切除B.由核孔复合体通过C.具有核定位信号的蛋白不一定能够到达细胞核D.运输时需特殊蛋白帮助5.下列物质不能自由通过核被膜的是()。A.K+B.氨基酸C.单糖D.亲核蛋白6.基因组是()。A.很多个不同基因的组合B.细胞内所有的遗传物质C.很多个相同基因的组合D.细胞内所含有的能代表全部遗传信息的一整套基因7.有关多线染色体和灯刷染色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二者都不能进行转录B.灯刷染色体上,每个基因至少有4个拷贝C.多线染色体带的包装程度比间带低D.灯刷染色体上的轴丝由RNA组成8.在电镜下观察核仁时,看到圣诞树样结构,关于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圣诞树的主干结构是rDNA序列B.圣诞树的枝条包括转录形成的rRNA和结合在其上的蛋白颗粒C.通常可以观察到很多个连成一串的圣诞树D.连接在两个圣诞树之间的序列参与核糖体的形成9.核仁的功能不包括()。A.rRNA的合成B.核糖体亚单位的装配\n|C.rRNA的加工D.DNA复制10.关于核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中期和后期看不到核仁结构B.G1期早期的细胞核中核仁的数目多且体积小C.核仁中含有中度重复DNA序列,且其不能够转录D.在蛋白合成活跃的细胞中,电镜下核仁中可见圣诞树样结构11.非组蛋白不具有的特性是()。A.非组蛋白具多样性和异质性,不同组织细胞中种类和数量不同B.对DNA具有识别特异性C.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基因表达的调控和染色质高级结构的形成D.和DNA非特异性结合12.有关端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由重复序列组成B.在正常体细胞中,新合成DNA链的端粒不会变短C.其长度决定细胞分裂次数,被称为有丝分裂计时器D.肿瘤细胞可以“永生”,关键在于其可以表达端粒酶13.核小体的盘状核心结构中不包含()。A.H1B.H2AC.H3D.H414.关于核小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核小体的形成在DNA的任何部位上都可以发生B.在DNA复制时,缠绕在核小体上的DNA不被复制C.H3和H4蛋白的乙酰化会导致核小体结构更加稳定D.DNA上的关键调控元件常不在核小体上15.多线化细胞处于永久细胞()。A.前期B.问期C.中期D.后期16.主缢痕处两条染色单体相连的中心部位是()。A.端粒B.核仁组织区C.着丝粒D.随体17.在人类D组或G组染色体短臂上的球形小体是()。A.端粒B.次缢痕C.着丝粒D.随体18.蛋白质合成旺盛、活跃生长的细胞中()。A.核仁消失B.核仁明显增大C.核仁减少D.核仁不发生明显变化19.染色体的支架蛋白为()。A.非组蛋白B.组蛋白C.核纤层蛋白D.纤连蛋白20.细胞核中进行DNA复制的部位是()。A.核仁B.核被膜C.核基质D.核纤层21.遗传物质复制时()。A.异染色质先复制B.常染色质先复制C.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同时复制D.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交替复制22.与核仁形成有关的部位是()。A.主缢痕B.次缢痕C.端粒D.随体23.哺乳动物45SrRNA加工后不产生()。A.18SrRNAB.28SrRNAC.5.8SrRNAD.5SrRNA24.核糖体大小亚基组装成完整核糖体的场所是()。A.细胞质基质B.核纤层C.核被膜D.核仁25.完整的间期细胞核中不能看见()。A.常染色质B.异染色质C.核仁D.染色体五、多项选择题1.关于组蛋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共有5种B.富含带正电荷的Arg和Lys等碱性氨基酸C.在进化上十分保守,都没有种属及组织特异性D.在整个细胞周期中都能合成\n|2.在下列时期中能看到完整细胞核结构的是()。A.有丝分裂前期B.有丝分裂末期C.胞质分裂期D.G2期3.下列关于核被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核被膜和其他细胞膜完全一样B.核被膜上的蛋白都在游离核糖体上起始合成的C.外层核被膜成分和内质网类似D.内膜和外膜永不相交4.下列属于真核细胞但不具有细胞核的是()。A.牛红细胞B.鸡红细胞C.小麦成熟筛管细胞D.含多线染色体的果蝇唾液腺细胞5.结构异染色质()。A.是非活性染色质B.包括着丝粒区、端粒C.是细胞中大部分DNA的存在形式D.复制上表现为晚复制早聚缩6.核被膜的结构特点有()。A.有核孔复合体存在B.由两层单位膜组成C.常与内质网相连D.外膜表面光滑7.通过核孔复合体运输的物质有()。A.组蛋白B.RNPC.DNA聚合酶D.核糖体亚单位8.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的区别是()。A.化学组成不同B.转录活性不同C.在细胞核分布不同D.螺旋化程度不同9.下列关于非组蛋白描述中,正确的是()。A.帮助DNA分子折叠,形成不同结构域B.协助启动DNA复制C.控制基因转录,调节基因转录D.包括DNA和RNA聚合酶10.以下关于DNA编码序列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编码序列都是单一的非重复序列B.编码组蛋白的序列是非重复序列C.高度重复序列都缺乏编码功能D.一些编码序列是重复的六、判断题1.核纤层的磷酸化作用促进核膜解体,而核膜重建时则去磷酸化。()2.多线染色体的每个带上只含有一个基因。()3.所有参与细胞核组成的蛋白都是在游离核糖体上完成合成的。()4.人的每条染色体上都有一个核仁组织区,参与形成核仁。()5.核定位信号是蛋白的永久组成部分,而前导肽多数要被切除掉。()6.同一有机体的不同组织中,核仁的大小和数目有很大差异,这种变化和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旺盛程度有关。()7.SV40微小染色体上核小体是均匀分布的。()8.胚胎干细胞和分化细胞相比,后者常含有较多的异染色质。()9.原核生物的DNA是附着在膜上复制,而真核生物的DNA复制则与核骨架有关。()10.在多数情况下,G带和Q带是相符合的,但对于Y染色体而言则不是。()七、问答题1用非特异性核酸酶处理染色质和裸露DNA,结果有何不同?为什么?2.核定位信号是一种永久性的信号,这对生命活动有什么意义?3.真核生物核膜的出现为基因的表达提供了时空间隔后,对细胞的生命活动有什么好处?4.结合组蛋白功能,说说核小体组蛋白和HI组蛋白哪个在进化上更加保守,并解释这种保守性的生物学意义。.5.简述核被膜的结构组成及其功能。6.假如在分离于细胞核的一种蛋白上发现了O-连接和N-连接糖基化修饰,请推测此种蛋白在核上的位置、合成和运输过程以及其中涉及的机制。7.细胞中组蛋白、rRNA分别具有什么功能?细胞对它们的需求有何特点?细胞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8.试述核小体的结构要点及其实验证据。参考答案\n|一、名词翻译并解释1.nuclearenvelope(核被膜):核被膜也叫核膜,包括内核膜、外核膜以及二者之间的核周间隙,上有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界膜,在核质的物质和信息交流中起重要作用。2.nuclearporecomplex(核孔复合体):核孔复合体是核被膜上由多种核孔蛋白构成的联系核质和细胞质的复杂隧道结构,对进出核的物质有控制作用。3.nuclear1。mina(核纤层):核纤层是由A、B、C3种核纤层蛋白构成的中间纤维网络片层结构,与内核膜结合并和染色质相连。核纤层蛋白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使核纤层解体和重装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对核被膜的破裂和重建起调节作用。4.Barrbody(巴氏小体):巴氏小体是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在有丝分裂期间的细胞核中染色很深、由一条失活的x染色体凝缩而成的染色质小体,又称性染色质小体(sex—chromatinbody),1949年为M.Barr所发现。5.lampbrushchromOSome(灯刷染色体):灯刷染色体是卵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一姿竺型时停留在双线期的染色体,由一条纤细的轴丝和许多成对的DNA袢环组成,彤似幻刷。6.telomere(端粒):端粒是染色体两端的特化结构,通常由富含鸟嘌呤核苷酸的短DNA序列串联重复组成,可保证染色体在复制时新合成链的5'末端缺少的是非功能基因片段,从而保持染色体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其长短可决定细胞的分裂次数。7.polytenechromosome(多线染色体):多线染色体是存在于双翅目昆虫某些组织中的特殊染色体。在有丝分裂期间,这些细胞中的DNA多次复制,但不分离,最终平行排列而形成巨大的多线染色体。8.nucleosome(核小体):核小体是直径约10nm的球形小体,由组蛋白和200bp的DNA组成,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其核心由2分子的H2A、H2B、H3和H4形成八聚体盘状结构,DNA双螺旋缠绕在外面,其进出口处结合有1个H1组蛋白分子。9.chromosomescaffold(染色体支架):染色体支架也称染色体骨架,由非组蛋白构成,其参与组织染色体的放射环形成染色体高级结构。10.nucleolus(核仁):核仁是真核细胞核内的球形结构,由rDNA、rRNA和核糖体亚单位等成分组成,无膜包被,在电镜下可区分成纤维中心、致密纤维组分和颗粒组分。11.nucleolar。organizingregion,NOR(核仁组织区):核仁组织区位于染色体的次缢痕部位,是核糖体RNA基因所在的部位,可组织形成核仁,其上包含5.8SrRNA、18SrRNA和28SrRNA基因,但不包括5SrRNA基因。12.insulator(隔离子):隔离子是处于阻遏状态与活化状态的染色质结构域之间的DNA序列,可以防止不同状态染色质的结构特征向两侧扩展。13.karyophilicprotein(亲核蛋白):亲核蛋白指在细胞质内合成后,需要或能够进入细胞核内发挥功能的一类蛋白质,其肽链中带有核定位信号,以指导它们的入核转运。二、名词辨解1.细胞核染色体组中除性染色体外的染色体称常染色体。常染色质指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那些染色质。2.染色质指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染色体指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生过程中,由染色质聚缩而成的棒状结构。二者化学组成相同,但包装程度不同,细胞周期中存在时期不同。3.异染色质指间期细胞核中,折叠压缩程度高,处于聚缩状态的染色质组分,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较深,包括结构异染色质和兼性异染色质。常染色质指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那些染色质。4.活性染色质是指具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以疏松状态存在,属于常染色质,常染色质不一定具有转录活性。5.核小体是染色质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组蛋白和DNA组成。核体指间期核内除染色质与核仁结构外,在染色质之间的空间存在的许多形态不同的亚核结构域。6.着丝粒是连接两个染色单体形成有丝分裂染色体的主缢痕部位,其将染色单体分为两臂。着丝粒是着丝点的一个结构域,是动力微管和染色单体结合的部位。一个着丝粒上具有两个着丝点。三、填空题1.5.8SrRNA18SrRNA28SrRNA2.着丝粒DNA序列自主复制DNA序列端粒DNA序列3.正碱性非特异性的4.A型DNAB型DNAZ型DNAB型DNA5.3×107S6.ATGC结构异染色质端粒7.胀泡侧环持家基因奢侈基因\n|8.2003249.RNA聚合酶IRNA聚合酶ⅢRNA聚合酶II10.7.5nm外核膜核糖体糙面内质网内核膜核纤层蛋白11.聚缩结构异染色质兼性异染色质异染色质12.rRNA合成加工核糖体亚单位组装13.核基质核纤层染色体骨架14.多样性识别DNA具特异性多功能性15.钚辐栓胞质环辐(+栓)核质环四、单项选择题1.B2.D3.D4.A5.D6.D7.B8.D9.D10.C11.D12.B13.A14.C15.B16.C17.D18.B19.A20.C21.B22.B23.D24.A25.D五、多项选择题1.CD2.AD3.BC4.AC5.ABCD6.ABC7.ABCD8.BD9.ABCD10.D六、判断题1.√2.×3.×4.×5.√6.√7.×8.√9.√10.√七、问答题1.用非特异性核酸酶处理染色质时,DNA大多数被降解成200bp的片段,而处理裸露DNA时则产生随机大小的片段。染色质中,DNA结合组蛋白形成核小体,这种结合可以阻止DNA被非特异性核酸酶降解。2.亲核蛋白上含有的核定位信号是蛋白入核的必要条件。核在细胞周期中经历周期性的解体和组装,其中的亲核蛋白经历释放到细胞质和重新进入核中装配成核的过程。核定位信号在亲核蛋白中的永久存留,保证了亲核蛋白在核重组装过程中的人核。3.核膜的出现使基因转录在细胞核中进行,而蛋白表达在细胞质中进行。这种空间隔离使得真核细胞可以在转录、转录后加工、翻译、翻译后加工等多个层次上调节基因表达。4.核小体组蛋白更加保守,核小体组蛋白的主要功能是组装成八聚体盘状核心结构,和DNA骨架相互作用。在所有生物体内DNA骨架是相同的,这要求中心盘状结构一致。核小体组蛋白高度保守,保证了核小体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单一和稳定,对于核小体的组装、结构的稳定以及DNA骨架结合都是十分有利的。5.核被膜包括外核膜、核周间隙、内核膜和核纤层。核被膜的功能如下。①核被膜构成核、质之间的天然选择性屏障,DNA的复制转录和加工在核内,翻译在细胞质,避免生命活动的彼此干扰,保护DNA不受细胞骨架运动所产生的机械力的损伤。②核被膜调控细胞核内外的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6.N-连接糖基化修饰在内质网中发生,而O-连接糖基化则在高尔基体中发生,因此此种蛋白主要是在内质网上合成,再运输到高尔基体中加工、分拣、包装。因此这种蛋白不会游离到细胞质基质中。其最有可能的定位是在核膜上。内质网蛋白合成过程、信号肽假说、膜泡定向运输过程和特异性假说参见相关章节。7.组蛋白参与DNA包装,DNA复制时,组蛋白也要成倍增加,而且往往在DNA合成一小段后,组蛋白马上就要与其相结合,这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合成大的组蛋白。rRNA参与核糖体形成,在合成蛋白旺盛的细胞中,也要求短时间内组成大量核糖体参与蛋白合成。组蛋白基因和rRNA基因在基因组中存在大量重复序列,使得组蛋白和rRT的合成非常快速、高效。8.(1)核小体的结构要点①每个核小体单位包括200bp左右的DNA链、一个组蛋白八聚体及一分子H1。②组蛋白八聚体构成核小体的盘状核心结构。③146bp的DNA分子超螺旋盘绕组蛋白八聚体1.75圈,组蛋白H1在核心颗粒外结合额外20bpDNA,锁住核小体DNA的进出端,起稳定核小体的作用。④相邻核小体之间以连接DNA相连(典型长度60bp),不同物种变化值为0~80bp。⑤组蛋白与DNA的相互作用是结构性的,基本不依赖于核苷酸的特异序列,核小体具有自组装的性质。⑥核小体在DNA分子中的形成部位受诸多因素影响,核小体位置改变可影响基因表达。(2)主要实验证据①染色质铺展后用电镜观察,未经处理的染色质自然结构为30nm的纤丝,经盐溶处理后解聚的染色质呈现10nm串珠状结构。②用非特异性微球菌核酸酶消化染色质,部分酶解片段分析结果显示DNA多被降解成200bp或其整数倍的片段,分离的单体、二体和三体上结合的DNA片别是200bp、400bp和600bp。\n|③用电镜观察SV40病毒微小染色体,约5000bp的碱基序列上分布有25个串珠结构。④应用X射线衍射、中子散射和电镜三维重建技术发现核小体颗粒是直径为11nm、高6nm的扁圆柱体。其中核心组蛋白构成时先形成(H3)2·(H4)2四骤体,然后再与2个H2A·H2B异二聚体结合形成八聚体。第十一章核糖体一、名词翻译并解释1.polyribosome2.spliceosome3.ribozyme4.aminoacylsite5.Shine-Dalgarnosequence二、填空题1.核糖体上的活性位点有、、、。2.原核细胞核糖体的沉降系数是,真核细胞胞质中核糖体的沉降系数是。3.蛋白质合成的因子可以分为、、。4.在核糖体结构中起核心作用,决定核糖体形态的化学成分是,结合在糖体表面或填充在空隙中的化学成分是。5.真核细胞胞质中蛋白质合成的第一个氨基酸残基是,原核细胞中蛋白合成的第一个氨基酸残基是。三、判断题1.结合型核糖体和附着型核糖体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同。()2.原核细胞的核糖体和真核细胞胞质中的核糖体都有5SrRNA。()3.核糖体中具有肽酰转移酶活性的成分是蛋白质。()4.mRNA最先与核糖体的大亚基结合形成起始复合物。5.细胞内各种多肽的合成,不论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或是mRNA的长短如何,单位时间内所合成的多肽分子数目都大体相等。()四、问答题1.为什么真核细胞的总RNA在电泳时呈现3条带?2.线粒体中的核糖体与细菌的核糖体有哪些相似的特征?3.如何区分微粒体和亚线粒体?4.为什么说核糖体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这是如何证明的?参考答案1.polyribosome(多聚核糖体):串联结合在同一条mRNA分子上的多个核糖体与mRNA形成的聚合体称为多聚核糖体。2.spliceosome(剪接子):由RNA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具有切去RNA的内含子并把外显子连接起来的功能的复合体叫做剪接子。3.ribozyme(核酶):具有催化功能的RNA称为核酶。4.aminoacylsite(A位点):A位点是核糖体上结合新掺入的氨酰-tRNA位点。5.Shine-Dalgarnosequence(SD序列):SD序列是位于原核细胞mRNA起始密码子上游的一段与核糖体小亚基的16SrRNA结合的特殊序列。在蛋白质合成起始时,它介导mRNA与小亚基的结合。二、填空题1.A位点P位点E位点肽酰转移酶位点2.70S80S3.起始因子延伸因子释放因子4.rRNA蛋白质5.甲酰甲硫氨酸残基甲硫氨酸残基三、判断题1.√2.√3.×4.×5.√四、问答题1.真核细胞中rRNA含量最为丰富,而其他RNA含量要少得多,而且大均一,所以电泳时一般呈现3条RNA条带(5SrRNA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易观察到),分别是28SrRNA、18SrRNA和5.8SrRNA,并且28SrRNA的带宽大约是18SrRNA的带宽的2倍。2.线粒体中的核糖体与细菌的核糖体具有下列相似特征。\n|①核糖体的沉降系数都小于80S。②转录与翻译两个过程都是在同一时间和同一部位进行,不需要转移。③起始氨酰-tRNA都是甲酰甲硫氨酰tRNA。④二者都对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敏感。3.虽然二者都是在实验条件下人工形成的由单层生物膜围成的封闭结构.并且外表面都有颗粒结构,但是颗粒的结构与功能不同。微粒体结合的是核糖体,具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亚线粒体上的颗粒是ATP合成酶,具有合成ATP的功能。微粒体与亚线粒体的标志酶也不相同。4.将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加入到无细胞蛋白质翻译体系(含胞浆液、mRNA和核糖体)中,结果发现同位素标记最先出现于核糖体结构处,然后才出现于胞质其他组分中。第十二章细胞增殖及其调控1.standardeellcycle2.quiescentcell3.startpoint4.restrictionpoint5.checkpoint6.mitoticindex7.cellcyclesynchronization8.intranuclearmitosis9.spindlepolarbody10.origin11.mitosis12.aster13.chromosomealignment14.furrow15.contractilering16.centrosomealignment17.pullhypothesis18.anaphase-promotingcomplex,APC19.meiosis20.chromomere21.bouquetstage22.homologouschromosome23.pairingstage24.bivalent25.tetrad26.synapsis27.synaptonemalcomplex28.prematurechromosomecondensation,PCC29.CDK30.cyclin31.ubiquitin—proteasomepathway32.spindleassemblvcheckpoint33.originrecognitioncomplex,Ore34.mitoticapparatus35.MPF二、填空题1.标准的细胞周期包括、、和4个时相。2.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根据增殖情况可以分为、和3种类型。3.细胞周期中RNA大量合成是在期,组蛋白主要合成时期是期,与M期结构功能相关的蛋白合成在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在期。4.同一系统中的不同细胞,其细胞周期时间的长短有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发生在细胞周期的。5.常用的细胞同步化方法有和等。6.早期胚胎细胞的期和期非常短,以致人们认为早期胚胎细胞仅含期和期。7.动物细胞的分裂方式有、和3种。8.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主要特点为,后期主要特点为,末期主要特点为。9.细胞减数分裂I的前期可以分为、、、、5个亚期。10.同源染色体配对的过程称为,其结果是每对染色体形成一个。11.联会复合体的结构可以分为和。12.减数分裂过程中变化最为复杂的时相为。13.P—DNA大小为l00~1000bp,编码一些和。14.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的微管可以分为、和3种类型。15.MPF包括和两种蛋白质。16.细胞周期的引擎蛋白有和两类蛋白质。17.泛素化途径中介导蛋白质泛素化的酶有、和。18.细胞周期的主要检验点有、、和。19.G1期的PCC呈状,S期的呈状,G2期的呈状。20.周期蛋白B的降解依赖途径。三、不定项选择题1.细胞周期是指()。状。A.细胞从上次分裂开始到下次分裂开始B.细胞从上次分裂结束到下次分裂结束C.细胞从某次分裂开始到某次分裂结束D.细胞从某次分裂结束到某次分裂开始2.细胞中RNA大量合成是在细胞周期中的()。A.G1期B.S期C.G2期D.M期\n|3.()可将周期中细胞同步在有丝分裂的中期。A.TdR(脱氧胸苷)B.秋水仙素C.氯霉素D.细胞松弛素4.在细胞同步化实验中,TdR二次阻断法释放的时间t要求满足()。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