卩()(1)大样本情形止态分布z检验(2)小样本情形(正态总休)——t检验(一)均值的检验2、两总体均值的比较Ho:U]=u2,H1:U]HU2或卩1>卩2或卩1<卩2(1)大样本情形正态分彳|jZ检验(2)小样本情形(正态总体)——I检验其中S?为用自由度加权的两样木方差的平均数。\n(二)比例的检验1、单一总体比例的检验—大样木(1)假设Ho:P=P(),Hi:PHP。或P>P()或PP2或Pi(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设定>(二)模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三)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假设检验A(四)偏相关系数和复相关系数>(五)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预测>(六)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推广五、线性回归诊断(-)回归诊断的内容1、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假定一一对于线性回归模型,通常假定随机误差Uj满足下列假定:(1)数学期望为0,即玖uj)=O;(2)具有同一方差。彳,即Var(Uj)=o2;(3)相互独立,即Cov(Ui,Uj)=0;(4)服从正态分布,即比〜N(0,«2)o2、回归诊断的内容——所谓回归诊断,主要就是诊断样木观测数据是否满足回归分析的基木假定,以及样木观测数据中是否存在不同于绝大部分数据的异常数据,等等。(二)回归诊断的方法1、残差图进行回归诊断,通常可用残差图进行。所谓残差图就是以因变量的观测值为或口变量值X】j、X2j、…、Xkj或因变量冋归值等为横坐标,II以残差或其标准化数值为纵坐标所作出的散点图。(二)回归诊断的方法2、界方差与方差稳定性变换所谓界方差,就是指因变量的方差不是常数,而是随着自身取值的变化而变化,或者随着\n某个或某些口变屋取值的变化|仃变化。对于具有这种杲方差性的样本数据,其残差图通常表现为在因变量冋归值较小的一端残差点的散布范围窄,而在因变量冋归值较人的一端残差点的散布范围宽,I大I而就可以用残差图來诊断是否存在异方差性。如果样本数据具有异方差性,那么可通过对因变量或一些口变量作变换,来改善方差的非齐性。这些变换统称为方差稳定化变换,(三)异常数据的诊断1、异常数据的概念所谓异常数据是指相对丁•多数观测数据而言残差绝对值较大的个别观测数据,通常称为奇异值或奇异点。2、异常数据的检测异常数据在样本的散点图上农现为远离绝人多数观测点的孤立点,在残差图上则表现为残差值很大而远离大多数残差点的孤立点,因此也可以用残差图来进行诊断样本数据中是否有异常点,以及判断哪些观测数据点可能是异常点。第九章时间序列分析•一、时间序列的采集与分类•二、时间序列特征指标测度•三、时间序列构成分析•四、时间序列口回归分析一、时间序列的采集与分类•所谓时间序列,就是按照时间顺序观测取得的某个统计指标的一系列观测值,也称为时间数列。•时间序列是对某个事物的发展过程按照时间顺序观测所取得的一个样本,而人们所研究事物的发展过程就是所要研究的总体。样本作为总体的代表,可以反映出事物发展过程的一些特点和规律。凶此,类似于截而数据,吋间序列作为一种重要的统计数据在统计分析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时间序列的采集1、瞬间采样。若所考察的统计指标是事物的存量指标,则可以每隔一定的时间,观测登记一次其在当时的现存数量,称为瞬间采样。2、累积采样。若所考察的统计指标是事物的流量指标,则可以每隔一定的吋间,计算登记一次其在以前某段时间内的累积发牛数量,称为累积采样。3、特征采样。对于所考察的事物,也可每隔一定的时间,计算沓记一次其在以前某段时间内的特征值,称为特征采样。(二)时间序列的分类1、按指标性质分类(1)时点序列。由瞬间采样方法得到的时间序列即存量指标的一系列顺序观测值序列,称为时点序列。(2)时期序列。由累积采样方法得到的时间序列即流量指标的一系列顺序观测值序列,称为时期序列。(3)特征序列。由特征采样方法得到的时间序列即特征指标的一系列顺序观测值序列,称为特征序列。(二)时间序列的分类2、按指标数值变化特征分类(1)平稳序列。如果一个时间序列中的指标数值不存在持续增长或下降的趋势,并且其波动的幅度在不同的时间也没有明显的差异,那么该时间序列就是一个平稳序列。(2)非平稳序列。如果一个时间序列中的指标数值存在着持续增长或下降的趋势,或者其波动的幅度在不同的时间有明显的差异,那么该时间序列就是一个非平稳序列。\n(二)时间序列分析的意义首先,揭示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各种特征和特点,认识事物的运动方式,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掌握其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其次,运用已经学握的事物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对事物未来的发展变化进行有效的推断和预测。再次,揭示各种事物变动Z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方式,以便利用这些已经掌握的事物之间的作用方式,对某些事物的发展变化实施有效的控制。二、时间序列特征指标测度»—、时间序列均值的测度A二、时间序列的波动性与自相关性测度一、时间序列特征指标测度(一)时间序列均值的测度1、趋势平稳序列均值的计算对于不存在持续增长或下降趋势的时间序列即趋势平稳序列,其各个数值均围绕着一个固定的数值上下波动,其均值就代表了各个数值的波动中心,因此计算其均值是有意义的。设给定的均值平稳时间数列为旳、X2Xn,则其均值就为:(一)时间序列均值的测度2、趋势非平稳序列的平稳化变换(1)差分变换x(=△y(=yt-yt-i(2)环比变换(3)对数差分变换Xt=alog(yt)=log(yt)-log(yt.i)(一)时间序列均值的测度3、平均增长率的两种计算方法(1)几何平均法假设所给定的具有等比或近似等比增长趋势的时间序列为y。、刃、y2yn,则通过坏比变换,就可以得到一个环比发展速度序列为X]、X2Xn,则平均发展速度为:(一)时间序列均值的测度3、平均增长率的两种计算方法(2)代数平均法从最初水平出发,用平均发展速度等比增长推算,令各期推算水平之和等于各期实际水平Z和,则有方程式为:(二)时间序列的波动性与自相关性测度1、自协方差记给定的时间序列为X]、X2xn,则其自协方差可定义为:2、自相关系数三、时间序列构成分析(一)时间序列的构成因素与构成模型1、趋势变动T⑴\n2、季节变动S(t)3、循环变动C(t)4、随机变动I⑴加法模型:Y(t)=T(t)+S(t)+C(t)+I(t)乘法模型:Y(t)=T(t)-S(t)-C(t)-I(t)(-)长期趋势的测定1、常用的长期趋势模型T(t)a+btT(t)ablT(t)a+bt+ct2T(t)k+ablT(t)k/(l+ab‘)⑴直线趋势模型⑵指数曲线趋势⑶二次曲线趋势(4)修正指数曲线⑸逻辑曲线模型(6)龚珀茨曲线模型:(7)双指数曲线模型:T(t)=k+ae'°l+be'p*(一)长期趋势的测定2、趋势模型参数的估计方法(1)最小二乘法例如,对于直线趋势模型:T(t)=a+bt使川最小二乘法可得参数a和b估计值为:(一)长期趋势的测定2、趋势模型参数的估计方法(1)分段总和法例如,对丁•修正指数曲线趋势模型:T(t)=k+abl将时间序列等分为三段,各段分别求和,则得方程组为:(二)季节变动的测定1>同期直接平均法(1)计算各季(月)平均数(2)计算总平均数(2)计算季节指数(二)季节变动的测定2、同期移动平均法(1)计算各期移动平均数(2)计算各期季节随机值(3)计算季节指数(4)分摊计算误差(三)循环变动的测定1、直接测定法(1)计算各期的年距环比发展速度(2)使用移动平均法计算循环指数\n(四)循环变动的测定2、剩余测定法(1)计算各期的循环随机值(2)使用移动平均法计算循环指数(五)随机变动的测定对于一个吋间序列,若已分别测定得出其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和循环变动,则将这三种变动逐一分离出去,所余即为随机变动。QP:四、时间序列自回归分析(一)吋间序列自冋归模型的构建1、平稳时间序列口回归模型2、非平稳时间序列口回归模型(1)差分自回归模型(2)带趋势项的口回归模型(一)时间序列自冋归模型的构建3、季度或月份时间序列口回归模型(1)季节差分自冋归模型(2)带季节虚拟变量的自回归模型(二)时间序列自回归模型的估计与检验1、时间序列自回归模型阶数的选择——从最低阶开始进行比较2、时间序列自回归模型的估计——最小二乘法3、时间序列自回归模型的检验一一回归系数t检验(三)应用时间序列自回归模型进行预测根据时间序列自冋归模型进行预测,也就是将时间序列变量的现在和过去的实际值代入自回归模型得出未来的估计值,将现在和过去的实际值以及未来的估计值代入自回归模型,得出更远的未来的估计值。第十章统计决策分析•一、统计决策的要素和程序•二、非概率型决策•三、先验概率型决策•四、后验概率型决策一、统计决策的要素利程序(一)决策的概念一一针对面临的问题和客观环境,做岀某种行动决定的过程,就是决策。如果决策过程中所使川的分析推断方法主要是统计分析推断方法,那么这种决策就被称为统计决策。(二)决策的类型划分1、确定性决策2、非确定性决策——(1)概率型决策\n(2)非概率型决策一、统计决策的要素和程序•(三)统计决策三要素一一决策者面对的客观环境具有不确定性,需要使川统计分析推断方法对决策的行动结果进行分析,这是统计决策的主要特征。进行统计决策,必须具有以下三个基木要素。•(1)客观环境的可能状态集一一®={0i)•(2)决策者的可行行动集——A={aj}•(3)决策行动的收益函数或损失函数•一一收益函数Q3i,aj)或损失函数L(0i,aj)一、统计决策的要素和程序•(四)常用的损失函数1、线性损失函数•2、平方误差损失函数一、统计决策的要素和程序•(五)收益矩阵表和损失矩阵表•当客观环境的状态集和决策者的行动集都只包含有限个元素时,决策行动的收益函数或损失函数也对用收益矩阵表和损失矩阵表来表示。一、统计决策的要素和程序•一个完整的统计决策过程包括有下列四个步骤:•(1)确定决策目标•(2)拟定各种可行的行动方案•(3)通过比较分析选出最佳的行动方案•(4)决策的执行•统计决策的这四个步骤,又分别称为统计决策的参谋活动阶段,设计活动阶段,抉择活动阶段和任务执行阶段。二、非概率型决策•(一)非概率型决策的条件•非概率型决策就是决策者在仅仅知道客观环境可能有哪几种状态、但却不知道每-•种可能状态出现概率的条件卞的决策。这也就是说,非概率决策也就是在仅仅具备决策的三个基木要素的条件下的决策。(二)非概率型决策的准则•1、大中取大准则•人中取人准则也称为乐观准则,决策者按照对客观环境状态的最乐观的设想,寻求取得最人的收益。按照这种准则进行决策,首先对找出每个行动方案下收益两数的兹大值,然后再找出这些最人值屮的最人值,并将此最人值所属的行动方案作为最终选择出的行动方案。如果记人中取大准则下的最佳行动方案为则有:(二)非概率型决策的准则\n•2、小中取大准则•小中取人准则也称为悲观准则,决策者按照对客观环境状态的最悲观的设想,寻求取得最人的收益。按照这种准则进行决策,首先可找出毎个行动方案下收益函数的最小值,然后再找出这些最小值中的最大值,并将此最大值所属的行动方案作为最终选择出的行动方案。如果记小中取大准则下的最佳行动方案为『,则有:(二)非概率型决策的准则•3、折中准则•折屮准则乂称为赫维茨准则,决策者可以根据知识和经验选取一个系数值u,0(一)观测指标无量纲化方法对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观测指标的无量纲处理,就是通过某种变换将各个观测指标的计量单位消掉并使其数量级统一的变换过程。实践中常用的无量纲处理方法主要有标准化变换方法、规格化变换方法、功效系数方法、指数方法、秩次方法和分段打分方法,等等。(一)观测指标无量纲化方法1、标准化变换方法记观测变量Xj在第j个个体上的观测值为x»,该变量在全部个体上的平均值为,标准差为Sj,则标准化变换公式为:标准化变换后的指标知其全部n个个体的均值为0,方差为(一)观测指标无量纲化方法2、规格化变换方法记观测变量&在各个个体上的最小观测值为xmin,最人观测值为只叭丫,则规格化变换公式为:规格化变换后的指标值都在0和1之间。(一)观测指标无量纲化方法3、功效系数变换方法若根据所研究对彖的特点能事先确定出评价指标的满意值X(h)和不允许值X(s),则可采用功效系数变换方法,其变换公式为:(一)观测指标无量纲化方法4、指数化变换方法若将所要评价的总体中的某个个体作为标准,其余各个个体的观测指标数值都与该个体的数值对比,计算出指数,则对实现无量纲化。记标准个体的观测指标值为Xi0,则指数化变换公式为:(一)观测指标无量纲化方法5、秩次变换方法这种变换方法是先将评价变量的各个观测值按大小顺序排列,然后取各个个体观测值的位次即秩次来代替原观测值,从而消除各个评价变量的计量单位并统一数量级。经过秩次变换后,每个评价变量的取值都在1〜nZ间,其最大值为m绘小值为1。在秩次变换过程中,如有若干个体在某个评价变量上的取值都相同,则可将这些个体的秩次都取定为它们所占秩次的平均值。(一)观测指标无量纲化方法6、分段打分变换方法\n这种方法是先将评价变量在各个个体上的观测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并将其划分成若干个互不重叠的区间,然后每个区间给定一个分值。例如,按照变量值从小到大的顺序,各个区间依次给定分值为1,2,3,……o(一)观测指标无量纲化方法7、逆指标和适度指标的处理方法所谓逆指标是指数值越小越好的指标,如单位产品的成本等;所谓适度指标是指数值太大或太小都不好而只有适度才好的指标。对于逆指标,各种变换可作反方向处理;对于适度指标,可先确定出指标的最佳值,然后从最佳值处将该指标分作两部分,数值小于最佳值的一部分按正指标进行变换处理,数值人于最佳值的一部分按逆指标进行变换处理。(一)观测指标无量纲化方法•8、百分制与十分制的处理•在实践中,人们习惯于按订分制或十分制对所评价总体中的各个个体进行评分综合排队。为了将无量纲变换后的指标换算成百分制或十分制分数,可将上述各变换公式乘以100或10。•有时候综合评价的方法不允许各个评价指标出现0值利负值或者要求其值不低丁•某数,这时可在上述各变换公式中加上一个止值的常数项,使变换后的最小分值为正。(-)评价指标的合成方法对于各个评价指标进行合成,就是将无量纲化变换后的各个指标按照某种方法进行综合,得出一个可用于评价比较的综合指标。实践中最常用的合成方法主要有总利合成法、乘积合成法和混合合成法三种。(二)评价指标的合成方法1敢和厶用泮、侖单爲I合成法加权总和合成法简单算术平均法加权算术平均法(二)评价指标的合成方法2、乘积合成法简单乘积合成法加权乘和合成法简单几何平均法加权几何平均法(二)评价指标的合成方法3、混合合成法——将总和合成法为乘积合成法结合起来构造出综合评价合成模型。可有各种不同的结合方法为:(三)权数的确定方法1、专家评定法为了提高各评价指标权数确定的准确程度,综合评价往往需耍聘请评价对象所属领域若干专家对各个评价指标的巫要程度进行评定,给出权数。一般程序先是由各个专家单独对各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评定,然后由综合评价的人员对各个专家的评定结果进行综合。这种方法也称为德尔菲(Delph)方法o(三)权数的确定方法2、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通过各种评价指标两两相互比较确定出各h的相对重要程度,然后通过一定的客观运算来确定各评价指标权数的方法。层次分析法的程序有三(1)两两指标比较,建立判断矩阵;(2)根据判断矩阵,计算权\n数向量;(3)对判断矩阵和计算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三)权数的确定方法2、层次分析法(1)两两指标比较,建立判断矩阵。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个评价指标两两进行比较,建立起评价指标体系中各评价指标之间相对重要程度的判断矩阵,记该判断矩阵为A,则有:A=(3ij)mxm其中元素a:j为评价指标冯对评价指标坷相对重要程度的比例标度,一般采用评分的方法给出。(三)权数的确定方法2、层次分析法建立判断矩阵的评分规则:①若Zi与Zj同样重要,则取:aij=l,aji=l;②若q比%稍微重要,则恥a;j=3,aji=l/3;③若q比可明显重要,则取:aij=5,ajj=l/5;④若Q比与强烈重要,则取:aij=7,aji=l/7;⑤若觀比与极端重要,则取:ajj=9,aji=l/9;⑥若N与Zj比较,二者的相对重要性介于上述各相邻判断之间,则取:aij=2,4,6,8;aji=l/2,1/4,l/6,l/8o(三)权数的确定方法2、层次分析法(2)根据判断矩阵,计算权数向量。记判断矩阵中各行元素的几何平均数为:则各个评价指标的重要性权数为:(三)权数的确定方法2、层次分析法(3)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①何为一-致性?若A>B,B>C,J1A>C,则为一致;若A>B,B>C,但AvC,则不一致。②一致性检验方法——根据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计算出随机一致性比率CR,若CRV0.1(),则可认为判断矩阵具有一致性。第三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二、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监测评价三、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介评价•1、经济业绩指数(EPI)•2、实际生活质量指数(PQLI)(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n3、ASHA指数4、国力动态方程指数美国学者克莱因(R.S.Klein)曾设计提出了一个数学方程,称为国力方程,其计算公式为:P=(C+E+M)X(S+W)其中,p为国家的综合国力;C为国家基本实体,表示人口和领土;E为国家经济实力;M为国家军事实力;S为国家战略目标;W为追求国家战略的意志。(二)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监测评价1、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监测评价的概念对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监测评价也称为经济景气分析,是从牛产、贸易、金融、物价、成木、利润、库存、就业、投资、消费、国际收支等领域中选样若干个临测指标,并将所选出的监测指标分成先行、同步、滞后三类,分别对各类进行综合,得出各类的综合指数,用于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评价判断。(二)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监测评价2、景气监测指标体系的选取景气监测指标体系由先行指标、同步指标和滞后指标三部分构成,其选取原则主要有四:(1)指标的经济重要性,即所选指标必须都是可反映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统汁指标;(2)指标的波动灵敏性,即所选指标要对经济的波动需有灵敏的反映;(3)指标的数据充足性,即所选的指标要有足够长的时间序列数据;(4)指标数据获得的适时性,即监测指标的数据要能及时取得。(二)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监测评价3、景气监测综合指数的合成对于选定的景气监测指标体系和己取得的监测指标数据,耍得出国民经济运行状态的总体综合判断,就还必须对这些监测指标进行综合。在经济景气监测评价中,所使用的综合评价指数主要有二,一是扩散指数,二是合成指数。(二)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监测评价4、扩散指数所谓扩散指数,简单地说,就是各类监测指标体系中与上期相比本期观测值非降的指标个数所占的比例。(1)无量纲化方法(2)扩散指数的计算(二)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监测评价(3)扩散指数的作用①根据其数值的人小来判断国民经济运行的状态。当其数值人于50%时,经济活动屮的人部分指标都处于上升状态,国民经济处于繁荣时期;而当其数值小于50%时,经济活动的大部分指标都处于下降状态,国民经济处于萧条时期。②根据其数值的变化来判断国民经济运行状态的转折点。如果与前期相比扩散指数的数值在增加,则表明国民经济活动在扩张,经济景气在上升;如果与前期相比扩散指数的数值在减小,则表明国民经济活动在收缩,经济景气在下降。(二)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监测评价5、合成指数(CompositeIndex)扩散指数的数值只取决于各个监测指标的数值与前期相比是否增加或减少,而与各个监测\n指标数值的增加或减少幅度无关。因此,并不能准确地度量国民经济扩张和收缩的程度。合成指数也是区分先行指标、同步指标以及滞后指标三类监测指标分别编制的,所得合成指数分别称为先行合成指数、同步合成指数和滞后合成指数。合成指数的计算不仅考虑了各个监测指标数值得变化方向,而且也考虑了其变化幅度,其编制要比扩散指数复杂的多。(二)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监测评价6、景气监测指标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扩散指数与合成指数表明了国民经济在其周期运行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经济扩张与收缩的幅度,是经济景气的指示器。显然,国民经济运行在其周期波动过程屮所处的阶段不同,整个国民经济扩张或收缩的幅度不同,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也应有所不同。因此,每一个企业和每一个企业家都应该十分关注整个国民经济的景气状况,以便在自己的生产经营过程屮能及时地采取适当的对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