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课程纲要 8页

  • 49.00 KB
  • 2022-08-13 发布

统计学课程纲要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统计学》课程纲要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要求(一)统计学课程是经教育部批准的经济学类和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方法科学。在学习该课程之前,首先应开设高等数学,政治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相关课程。(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各种统计方法,并理解各种统计方法中所包含的统计思想;掌握各种统计方法的不同特点,应用条件及适用场合;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熟练应用Excel进行统计计算和分析。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一)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2学时)第一节统计与统计学一.统计与统计学的含义二.统计数据与统计学第二节统计学的分科一.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二.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第三节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统计学与数学的关系二.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5学时)第一节数据的计量与类型一.数据的计量尺度二.统计数据的类型三.变量及其类型四.绝对数与相对数第二节统计数据的搜集\n一.统计调查方式二.数据的搜集方法三.调查方案设计四.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第三节统计数据的整理一.数据的预处理二.数据分组三.频数分布表的编制四.频数分布的图示方法五.频数分布的类型第三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5学时)第一节分布集中趋势的测度一.众数的含义,特点及计算二.中位数的含义,特点及计算三.均值的计算方法及数学性质四.几何平均数的特点及计算五.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不同特点和应用场合第二节分布离散程度的测度一.极差的含义及特点二.方差和标准差的计算三.总体方差和样本方差的区别四.标准化值的含义五.离散系数的意义,计算和适用场合第三节分布偏态与峰度的测度一.偏态的测度方法二.峰度的测度方法第四节统计表与统计图一.统计表的编制和使用二.统计图的绘制方法\n第四章抽样与抽样估计(8学时)第一节抽样调查中的基本概念一.总体与样本二.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三.抽样框四.抽样误差第二节抽样分布一.抽样分布的概念二.样本平均数的抽样分布三.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四.不重复抽样的修正系数第三节抽样估计的基本方法一.点估计二.区间估计三.样本容量的确定第四节其他抽样组织方式及其抽样估计一.分层抽样及抽样估计二.等距抽样三.整群抽样第五章假设检验(4学时)第一节假设检验的一般问题一.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二.假设检验的步骤三.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第二节总体均值,比例和方差的假设检验一.总体方差已知时对正态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二.总体方差未知时对正态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三.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四.总体方差的假设检验\n第三节假设检验中的其他问题一.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的关系二.假设检验中的P值第六章方差分析(4学时)第一节方差分析的基本问题一.方差分析的内容二.方差分析的原理第二节单因素方差分析一.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步骤二.单因素方差分析中的其他问题第三节双因素方差分析一.双因素方差分析的类型二.双因素方差分析的数据结构三.离差平方和的分解第七章相关与回归分析(4学时)第一节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一.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二.相关关系的种类三.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四.相关表和相关图第一节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一.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二.回归模型的估计三.回归模型的检验四.回归模型预测第三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二.回归模型的估计三.回归模型的检验和预测\n第四节非线性回归分析一.非线性回归分析的意义二.非线性回归函数的形式三.非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第五节相关分析一.相关系数二.相关系数的检验第八章时间序列分析(10学时)第一节时间序列的对比分析一.时间序列的概念与分类二.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三.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第二节趋势变动分析一、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与模型二、线性趋势分析三、非线性趋势分析第三节季节变动分析一.季节变动的含义和测定目的二.季节变动分析的原理与方法第四节循环变动分析一.循环变动的含义和测定目的二.循环变动的测定方法第九章统计指数(6学时)第一节指数的概念与分类一.指数的概念二.指数的分类第二节加权总指数的编制方法一.加权总指数的编制原理二.加权总指数的各种形式\n第三节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一.指数体系及其作用二.总量变动的因素分析三.平均变动的因素分析第四节几种常用的经济指数一.工业生产指数二.消费者价格指数和零售物价指数三.股票价格指数四.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五.产品成本指数六.空间价格指数第五节综合评价指数一.综合评价的基本思想二.综合评价指数的构建三.综合评价指数的编制方法第十章统计决策(4学时)第一节统计决策的基本概念一.统计决策的含义和特点二.统计决策的基本步骤三.收益矩阵表第二节完全不确定型决策一.完全不确定型决策的准则二.不同决策准则的特点和适用场合第三节一般风险型决策一.自然状态概率分布的估计二.利用决策树进行风险型决策第四节贝叶斯决策一.贝叶斯决策的含义二.贝叶斯公式与后验概率的估计\n一.先验分析与后验分析二.完全信息价值与补充信息价值三.后验预分析第十一章国民经济统计概述(4学时)第一节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内容一.国民经济统计与宏观经济管理二.国民经济统计的内容体系三.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第二节国民经济统计工作的主要分类一.国民经济统计与国民经济分类二.国民经济的一般理论分类三.国民经济行业或部门分类四.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的划分第三节国民经济统计的常用指标一.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二.国民经济生产指标三.收入分配和收入使用指标五.资产负债和国民财富指标(二)学时分配内容学时第一章绪论2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5第三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5第四章抽样与抽样估计8第五章假设检验4第六章方差分析4第七章相关与回归分析4\n第八章时间序列分析10第九章统计指数6第十章统计决策4第十一章国民经济统计概述4案例分析4机动4合计64课外与课内学时的比例为2: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