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习题 3页

  • 49.80 KB
  • 2022-08-13 发布

统计学原理习题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中,处于中心环节的是()。(1)生产(2)分配(3)流通(4)使用2.国民经济核算是对()实行现代化管理,加强总体控制和调节的重要手段。(1)市场经济(2)计划经济(3)宏观经济(4)中观经济3.国民经济核算五大核算中,属于存量核算的是( D)。 A.国内生产总值B.投入产出核算C.资金流出核算D.资产负债核算4.常住单位指在一国()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1)地理领土(2)领海(3)领空(4)经济领土5.用生产法计算增加值的关键在于()。(1)正确计算物耗(2)正确计算中间投入(3)正确计算外购货物(4)正确计算外购服务6.用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直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叫(C)。 A.吸收法 B.生产法 C.支出法 D.间接法7.国民帐户体系的英文简称和应用范围是()。 A.MPS,计划经济国家   B.MPS,市场经济国家 C.SNA,市场经济国家   D.SNA,计划经济国家8.生产帐户反映经济主体在核算期()。(1)通过生产创造的价值(2)通过生产形成的收入(3)通过生产获得的收入(4)通过生产创造的价值以及与此对应的收入形态9.目前,我国将个体户归为()。(1)非金融企业部门(2)金融机构部门(3)政府部门(4)住户部门10.机构单位是指拥有资产,承担负债,从事经济活动并()的经济实体。(1)能与其他单位进行交易(2)位于一个地点(3)依法成立(4)包括多个基层单位11.产业部门分类是按照主产同质性的原则对()进行的部门分类。(1)机构单位(2)产业活动单位(3)基层单位(4)基本单位12.《国内生产总值表》的左方为()。(1)生产方(2)使用方(3)来源方(4)支出方13.国民账户体系SNA在核算方法上采用()法。(1)横向平衡表(2)纵向平衡表(3)复式记账(4)抽样推断14.投入产出表中()反映各产业部门间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1)第Ⅰ象限(2)第Ⅱ象限(3)第Ⅲ象限(4)第Ⅳ象限15.中国新国民经济体系是由()组成的。(1)基本表、会计账户和附属表(2)国民经济平衡表、国民经济账户和附属表(3)基本核算表、国民经济账户和附属表(4)基本表和国民经济账户二、判断题1.国民账户体系和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曾是国际上存在的两大核算体系。(√)2.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别是国外净要素收入。()3.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范围包括所有货物的生产和服务的生产。()4.固定资产折旧是物耗转移,属于生产单位的中间投入。()\n5.自然资源属于经济资产范畴。()6.流量是指某一时期发生的量,存量是指某一时点的量。()7.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把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划分为三个机构部门。()8.国民经济核算是由国民收入演化而来的。()9.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五张基本表中,国内生产总值表是基本表的核心。(×)10.国民经济账户的来源方记录收入、资产变动和资产存量。()三、计算题1.现有某地区国经济生产使用情况资料如下所示(1)总产出与中间消耗情况:部门总产出(亿元)中间消耗率%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政府服务业12719.051892.47274.42527.03766.03749.23752.036.872.772.222.347.527.427.0(2)收入分配(单位:亿元)情况:劳动报酬16380生产税剩额5530营业盈余5950自产自用产品3500所得税840折旧提取2269(3)产品使用或支出(单位:亿元)情况:居民个人消费17220政府消费3879固定资本形成总额10360库存增加1610折旧更新2268出口6580进口6020试分别运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该地区生产总值。2.已知某地区2005年不变价增加值为1000亿元,现价中间消耗为1200亿元,中间消耗的价格指数为105.5%,问该地区2005年不变价总产出是多少?若总产出价格指数与中间消耗价格指数保持同比例增长,那么该地区2005年的现价总产出又是多少?\n一、1.(1)2.(3)3.(4)4.(4)5.(2)6.(3)7.(3)8.(4)9.(4)10.(1)11.(2)12.(1)13.(3)14.(1)15.(3)二、1.√2.√3.×4.×5.×6.√7.×8.√9.√10.×三、1.生产法GDP=12719×(1-36.8%)+51892.4×(1-72.7%)+7274.4×(1-72.2%)+2527×(1-22.3%)+3766×(1-47.5%)+3749.2×(1-27.4%)+3752×(1-27.0%)=33629(亿元)收入法GDP=16380+5530+5950+3500+2269=33629(亿元)支出法GDP=(17220+3879)+(10360+1610)+(6580-6020)=33629(亿元)2.不变价总产出=1000+1200/105.5%=2137.44(亿元)现价总产出=(1000+1200/105.5%)×105.5%=2255(亿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