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复习指南 4页

  • 41.00 KB
  • 2022-08-13 发布

统计学复习指南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医学部2010级硕士《卫生统计学》考试复习指南一、题型、考试内容考分分配1、最佳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2、填空题,每空0.5分,共35分。3、是非判断及改错题:是否判断每小题0.5分,改错每小题0.5分,共45分。4、基本统计方法:75分,高级统计方法:25分(含SAS10分)二、考试内容1、最佳选择题:在1—18章后练习题的基础上修改而成。2、填空题:⑴SAS运行结果5分:14、15章。⑵统计公式的正确选用(30分,主要在各章后练习题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第三章第二节“一、”,“二、”,“三、”各公式的适用资料;第三章第三节“一、”,“二、”,“三、”,“四、”,“五、”各公式的适用资料(用途);公式(3-19)与公式(5-5)、(5-6)的正确选用;公式(4-4)与公式(4-5)的联系与区别;公式(4-4)与公式(4-6)的正确选用;公式(4-13)中下标与开根号方次的关系;公式(5-7)与公式(5-14)的正确选用;公式(5-13)与公式(5-15)的联系与区别;公式(5-5)与公式(5-17)的联系与区别;公式(7-1)与公式(7-2)的联系与区别;公式(7-3)与公式(7-5)的正确选用;公式(7-3)与t’计算公式的关系;公式(7-6)分子与分母的关系;P75各变量变换公式的作用;公式(8-4)与公式(8-7)的正确选用;第八章第一节与第三节计算公式的关系;公式(8-2)与公式(8-6)的异同;公式(8-5)与公式(8-10)的异同;公式(8-11)与公式(8-12)的正确选用;P90:单因素重复测量设计资料、双因素重复测量设计资料平方和分解公式的正确选用;公式(9-2)与公式(9-4)的关系;公式(9-2)与公式(9-5)的正确选用;公式(9-2)与公式(9-9)的关系;公式(9-4)与公式(9-6)的正确选用;公式(9-4)与公式(9-7)的正确选用;公式(9-7)与公式(9-8)的正确选用;公式(9-4)与公式(9-9)的正确选用;第十章第一节与第二节编秩及秩和计算的区别;第十章第一节“一、”与“二、”计算差值的区别;第十章第二节“一、”与“二、”编秩及秩和计算的区别;公式(10-5)与公式(10-6)的正确选用;\n公式(10-5)与公式(10-7)的正确选用;公式(10-12)或(10-13)与公式(10-14)的正确选用;公式(10-16)与公式(10-17)的正确选用;公式(10-21)与公式(10-23)的正确选用;公式(11-2)与公式(3-12)的联系;公式(11-2)、(11-3)、(11-4)间的联系与区别;公式(11-5)与公式(11-16)的联系;公式(11-1)与公式(14-9)的联系与区别;公式(11-2)与公式(14-9)的联系与区别;公式(11-6)与公式(14-2)的联系与区别;公式(11-13)与公式(14-4)的联系与区别;公式(11-14)与公式(14-5)的联系与区别;公式(11-16)与公式(14-6)的联系与区别;公式(11-12)与公式(14-3)的联系与区别;公式(11-12)、公式(11-16)、公式(11-18)中剩余平方和与剩余均方计算公式的联系;公式(11-19)与公式(14-12)的联系与区别;公式(11-1)与公式(11-20)的正确选用;公式(14-1)与公式(14-2)的联系与区别;公式(14-7)、(14-8)、(14-10)的意义;公式(14-11)、(14-12)、(14-13)的正确选用;公式(15-3)与公式(15-4)的关系;公式(15-3)与公式(15-17)的联系与区别;公式(15-5)中各变量的变化范围;公式(15-6)、公式(15-7)、公式(15-8)、公式(15-9)间的联系与区别;公式(15-3)与公式(15-30)的联系与区别;公式(15-9)与公式(16-20)的联系与区别;公式(15-17)与公式(15-30)的联系与区别;公式(16-1)与公式(16-4)的联系与区别;公式(16-4)与公式(16-14)、公式(16-15)的联系与区别;公式(16-5)与公式(16-16)的联系与区别;公式(17-1)与公式(17-9)的联系与区别;公式(18-1)与公式(18-2)的正确选用;公式(18-1)与公式(18-3)的正确选用;公式(18-4)与公式(18-6)的正确选用;公式(18-5)与公式(18-6)的正确选用;公式(18-7)与公式(18-8)的正确选用;公式(18-3)与公式(18-7)的正确选用;公式(18-9)与公式(18-10)的正确选用;公式(18-10)与公式(18-11)的正确选用;公式(18-10)与公式(18-12)的正确选用;公式(18-12)与公式(18-13)的正确选用;公式(18-15)与公式(18-16)的正确选用;公式(18-16)与公式(18-17)的正确选用;\n公式(18-10)与公式(18-16)的正确选用;公式(20-7)、(20-23)、(20-25)、(20-26)、(20-32)、(20-33)、(20-35)、(20-36)、(20-37)、(20-40)、(20-41)、(20-42)、(20-43)的正确计算;3、是非判断及改错题:⑴SAS程序5分:16、17章。⑵统计方法综合应用(40分,主要在各章后练习题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第一章:同质与变异、总体与样本、参数与统计量、数值变量与分类变量、等级资料与非等级资料、概率与频率的联系与区别;第二章第一节横标目与纵标目的区别;第二章第一节简单表与组合表的区别;第二章第二节:条图与线图、线图与半对数线图的联系与区别;图2-1与图3-1的区别;第三章图3-1与图3-2的联系与区别;第三章第二节“一、”、“二、”、“三、”在应用上的区别;第三章第三节“一、”、“二、”、“三、”、“四、”、“五”在应用上的区别;正态分布与t分布在分布特征上的异同;标准正态分布与t分布界值的异同;单侧z界值与双侧z届值、单侧t界值与双侧t界值的区别;第三章单侧参考值范围与双侧参考值范围的区别;参考值范围与总体均数置信区间的区别;第四章:构成比与率的区别;第四章直接标化法与间接标化法的区别;第四章定基比与环比、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的区别;第五章:x的标准差与的标准误的联系与区别;正态分布、二项分布、Poisson分布间的关系;第六章:Ⅰ、Ⅱ型错误的关系,Ⅱ型错误与检验功效的关系;第六章: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的区别;第六章:正确理解检验水平与P值的意义;第六章:正确理解统计结论的含义;假设检验与区间估计的联系;第七章第二节与第三节的联系与区别;第七章第三节与第四节的联系与区别;第七章第四节与第六节的联系与区别;第7章与第八章的联系与区别;第八章第二节与第三节的联系与区别;第八章第三节与第六节的联系与区别;第八章第四节“一、”与“二、”的区别;第八章第六节单因素重复测量设计资料与双因素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区别;第九章第一节与第三节的联系与区别;第九章第一节与第四节的联系与区别;第九章第二节与第五节“一、”的联系与区别;第九章第三节“一、”与“二、”的联系与区别;\n第九章第三节“二、”与“三、”的联系与区别;第九章完全随机设计行×列表与R×C列联表的区别;第九章第五节“二、”中“1.”、“2.”、“3.”间的联系与区别;第7章与第十章的联系与区别;第8章与第十章的联系与区别;第十章第二节“一、”与“二、”的联系与区别;第十章第三节“一、”与“二、”的联系与区别;第十一章第一节与P183“变量的相关分析”的联系与区别;第十一章第二节与第十四章第一节的联系与区别;第十一章P136“四、”与P192“一、”的联系与区别;第十二章第五节“一、”、“二、”、“三、”、“四、”的区别;第十二章单盲法与双盲法的区别;第十二章第一节“一、”与第十三章第一节“一、”的区别;第十二章P174各种对照间的区别;第十三章第二节各种常用抽样方法间的区别;第十四章P183—P186“三、”中各“系数”的意义;第十四章第二节“前进发”、“后退法”、“逐步回归法”的区别;第十四章与第十五章应变量的区别;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自变量(协变量)的联系;第十四章与第十六章第四节应变量的区别;第十五章第一节与第二节的联系与区别;第十五章与第十六章第四节应变量的区别;第十六章生存分析中非参数法与半参数法在应用上的区别;第十六章有、无截尾数据时生存率统计的区别;第十六章第二节“一、”与“二、”的区别;第十七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在应用上的区别;第十七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在判别规则上的区别;第十七章第一节当各类协方差阵是否相等时Bayes判别函数的区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