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试题集 11页

  • 44.00 KB
  • 2022-08-13 发布

统计学试题集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五种新型车的最高时速为100、125、115、175、120。则标准差为<)A、28.4165B、807.5C、25.4165D、6468个变量值,其对6的离差分别为-3、-2、0、0、4、3、4、2,可知<)A、这8个数中有负数B、这8个数的均值为0C、这8个数的均值为7D、这8个数的均值为6某班统计学成绩平均70分,最高96分,最低62分,可计算的离散程度指标是<)A、方差B、极差C、标准差D、变异系数在集中趋势的测量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是<)A、均值B、几何平均数C、调和平均数D、众数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等于样本均值加减边际误差,其中的边际误差等于所求置信水平的临界值乘以<)A、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B、样本标准差C、样本方差D、总体标准差对于右偏分布,均值、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为<)A、均值>中位数>众数B、中位数>均值>众数C、众数>中位数>均值D、众数>均值>中位数将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划分为为2000以下、2000-3000、3000-4000、4000-5000、5000以上共5组。第一组的组中值为<)b5E2RGbCAPA、2000B、1000C、1500D、2500满足不同年份产品成本的直线方程为,回归系数1.75表示<)A、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1.75个单位B、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C、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1.75年D、时间每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1.75个单位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A、相关程度低B、不存在任何关系C、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如果原假设为真,所得到的样本结果会像实际观测结果那么极端或更极端的概率称为<)A、临界值B、统计量C、P值D、事先给定的显著性水平最佳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3、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4、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职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5、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6、某一职工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品质标志,职工的平均工资在指标的分类上属于质量指标。<√)7、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固定不变的。<×)8、质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质的特征,因此可以用文字来表述。<×)9、指标与标志一样,都是由名称和数值两部分组成的。<×)10、数量指标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质量指标由品质标志值汇总而来。<×)11/11\n11、一个统计总体可以有多个指标。<√)p1EanqFDPw二、单选题:1、属于统计总体的是。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11/11\n8、人口普查是A、1990年7月2日出生的婴儿B、1990年6月29日出生的婴儿C、1990年6月29日晚死亡的人D、1990年7月1日1时死亡的人E、1990年6月26出生,7月1日6时死亡的的婴儿5、下列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有企业数(个)80─901590─10030100─1105合计50A、品质分布数列B、变量分布数列C、组距式变量分布数列D、等距变量分布数列E、次数分布数列数据描述——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一、判断题:1、统计资料显示,××年全国净增加人口1320万人,这是时点指标。<×)2、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的7%,养活占世界人口总数22%的人口,这两个指标都是结构相对指标。<√)3、全国粮食总产量与全国人口对比计算的人均粮食产量是平均指标。<×)4、某年甲、乙两地社会商品零售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例相对指标。<×)11/11\n5、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上年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降低了3%,则该企业差一个百分点,没有完成计划任务。<×)xHAQX74J0X6、同一总体的一部分数值与另一部分数值对比得到的相对指标是比较相对指标。<×)二、单选题:1、一工厂2004年10月份产值30万元,10月底半成品库存额25万元,这两个指标。A.实际误差B.平均误差C.实际误差的平方D.允许误差6、总体均值和样本均值之间的关系是(A>。A.总体均值是确定值,样本均值是随机变量B.总体均值是随机变量,样本均值是确定值C.两者都是随机变量D.两者都是确定值7、所谓大样本是指样本单位数。 A、现象之间相关程度较小 B、现象之间完全相关 C、现象之间无直线相关 D、现象之间完全无关2、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是高的,则计算出的相关系数应接近A、商品销售量与商品销售额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0B、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0C、商品销售额与流通费用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5D、商业利润率与流通费用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57、回归方程^Y=a+bx中的回归系数b说明自变量变动一个单位时, 因变量(B>A、变动b个单位B、平均变动b个单位C、变动a+b个单位D、变动1/b个单位第九章时间序列分析一、判断题:1、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2、若将1990-199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6ewMyirQFL3、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kavU42VRUs4、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5、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y6v3ALoS896、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个增长速度直接来求得,而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二、单选题:3、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107.1%4、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A.环比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D.定基增长速度8、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A.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B.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D.增长速度加上100%10、以1960年为基期,1993年为报告期,计算某现象的平均发展速度应开(A>。A.33次方B.32次方C.31次方D.30次方11、假定某产品产量2009年比2001年增加28%,那2001年-2009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A.两者都属于速度指标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D.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E.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5、累积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ABD>。A.前者基期水平不变,后者基期水平总在变动B.二者存在关系式:逐期增长量之和=累积增长量C.相邻的两个逐期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累积增长量D.根据这两个增长量都可以计算较长时期内的平均每期增长量E.这两个增长量都属于速度分析指标6、下列哪些属于序时平均数(ABDE>。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 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C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 D.某商场职工某年月平均人均销售额11/11\nE.某地区进几年出口商品贸易额平均增长速度第十章统计指数一、单选题:2、销售价格综合指数表示(C>。A.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B.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C.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D.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3、编制数量指标指数,用。A.商品零售量指数B.商品零售额指数C.商品零售价格指数D.职工劳动生产率指数E.销售商品计划完成程度指数2、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ACD>。A.工业总产值指数B.劳动生产率指数C.职工人数指数D.产品总成本指数E.产品单位成本指数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11/1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