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50 KB
  • 2022-08-13 发布

《中学计算机分层导学实验和的研究》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学多元化信息素质教育2000年6月《中学计算机分层导学的实验与研究》65课题工作总结报告湛江一中计算机分层导学课题组1999年8月25日一、课题实验的背景我们认识到技术创新是未来世界竞赛的核心和焦点,中小学计算机课程作为一门技术教育应当受到重视和开展。目前,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基本目标的素质教育正在我国得以实施,这也有力地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但同时对中小学计算机教学也提出了崭新课题。我们也认识到当前对中小学计算机学科教育诸方面的研究尚不深刻、不全面,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我校学生来自全市五县五区,有农村学生,也有乡镇学生,大多数是市区学生。我市各县区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各地计算机课程教育发展极不一致,学生计算机基础差异很大。这种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所造成的多层次的格局,对我校计算机教学的着极大的挑战。为此,我们提出并开展了该课题的研究实验。二、课题实验的主要内容我们认为,如果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分成不同层次,以班级授课为主,辅之以小组和个别教学,重视开辟第二课堂,主张课内外密切结合,相互促进,而在教学中教师转教为导,激励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理解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从而使得学生学会学习,那么学生学习能力就会加强,教育效果就会提高。通过本课题实验,我们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改革完善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注重普及、提高、拔尖三个层次的关系,主要对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竞赛课程和个别化课程等方面的探讨和研究;(2)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以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为目的,探讨和开展精讲导学法、项目导学法的实验研究;(3)加强学法指导,侧重培养兴趣、启发思维、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本课题研究的难点在于如何通过实验构建中学计算机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模式设计,探索中学计算机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等问题。三、实验过程与主要做法本实验研究的是通过分层导学如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我们认为,通过实验使每个学生在能力素质、自我发展方面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培养,这包括:(1)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2)在规定时间内,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切实提高教育效率。目前本课题已进行了如下实验过程:第一步(1996年3月-1996年7月)1、主要内容:课题论证与实验准备。\n2、实现目标:实验初我们对计算机教学的课程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手段、教师素质、德育目标、培养规格、教学评价与学生学习评价九个方面如何适应素质教育提出了实践性观点,撰写并发表了《中学计算机实施素质教育的探讨与尝试》论文。3、主要做法:(1)对课题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国内外大量教育资料和当前社会发展形势进行分析研究,对素质教育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施作了理论研究,同时也对本校科研条件、资料设备进行了现状调查,确定了确切可行的课题实验方案;(2)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实验小组,制订实验方案和研究计划,做好实验分工。(3)准备实验教材和设施。(4)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第二步(1996年8月-1997年7月)1、实验内容:分层分组课程体系改革实验。2、针对问题:学生计算机基础素质参差不齐,同时学生对自身发展也有着不同要求。3、实验目标:(1)对活动课程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实践,撰写和发表了《开展计算机课外活动,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一文;(2)学生计算机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1997年本校学生参加计算机竞赛获省二等奖5人,学校获团体省二等奖。4、主要做法:(1)实验初,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形式,对学生家庭、原毕业学校、计算机知识学习情况、其他学科学习情况等方面作了现状调查。(2)实验中,以班级课堂教学为主,并开设计算机活动课程,分设高、初中活动小组,以及竞赛小组,每个小组均有专门教师负责。(3)实验教师做到工作有计划、上课有教案、期终有总结,认真参加“课堂课外竞赛”三维一体教改实验。第三步(1997年8月—1997年7月)1、实验内容:“六环”精讲导学法实验。2、针对问题:计算机学科的实践性以及计算机技术更新快,与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习能力普遍较低之间的矛盾。663、实验目标:(1)90%以上学生对计算机学习感兴趣,认知水平普遍提高,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和发展;(2)撰写并发表了阶段实验报告《培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发展》。4、主要做法:本实验采用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进行,具体做法如下:(1)我们对实验班进行了问卷调查,确定了学生学习成绩评定办法;(2)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老师精心讲述每节课的知识重点难点,学生加强自主学习,多思考、多实践,形成“目标导引——精讲启发——导学导练——复习释疑——分组实验——归纳迁移”教学六要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3)期末对学生进行统一测试,考评成绩分析采用P检验方法;(4)期末就实验检测项目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作了实验总结和分析,撰写了实验论文。第四步(1998年8月-1999年7月)1、实验内容:项目活动导学实验。2、针对问题:虽然学生掌握技术知识,但实际应用、技能训练方面却有所欠缺。3、实验目标:(1)95%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因特网等各种途径寻找信息资料;(2)学生优秀习作在报刊杂志上有发表;(3)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协作创造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4)撰写实验总结性论文。4、主要做法:(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一定技术,努力营造一个宽松无压力的学习环境,以使得学生创造能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2)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确定项目活动(如我们所进行的“你能利用计算机编辑出版自己的文章吗?”项目活动),并制定“项目实验细则书”\n,以规范项目活动的顺利进行;(3)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愿分组,学生协作讨论专题,做好项目活动计划;(4)学生通过书籍、计算机、因特网等途径寻找和组织信息资料,在教学中教师转教为导,学生通过一定技术完成项目活动;(5)学生先对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学生阐述作品的构思与理由,老师组织其他同学组织评价,接着对学生作品进行等级评定;(6)就本次项目活动向学生作问卷调查,推荐学生优秀作品推荐发表,并对本次项目活动的总结与评价分析,撰写实验论文。四、实验效果从实验启动以来,各项实验指标、实验措施得以有效落实,我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开展顺利,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一)计算机教学基本情况的变化。近年来,我校所开设的计算机课程能正常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基本达到教学目标。同时,活动课程也做到了六定:定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辅导老师、定经费,开设的二课小组、竞赛小组也较多,参加学生较为踊跃,教育效果也较为突出。我校计算机教师知识结构合理、年轻化,通过实验教师工作能力和教学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完成教学任务较好。在教学硬件设施方面,我校计算机教学设施完备先进,目前学校拥有多媒体双向控制教学系统、多媒体综合教室、视听阅览室、校园网络、3间计算机室,学生用机达200多台,并可随时利用计算机与因特网联接。(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如何科学地评价学生学习成绩,既是教学反馈的有效途径,最重要的是能通过评价使学生能正确掌握自己的学习状况,进一步激发学习动力。为此,我们采取了灵活有效的评价方式,如表2所示。(表2)中学计算机学生成绩评价考核方法项目名称评定形式考核项目1(占10%)考核项目2(占40%)考核项目3(占50%)奖励加分内容学生学习成绩百分制①平时表现(如学习态度、课堂纪律等)基础知识考核(笔试)操作技能考核(上机试)经常辅导同学学习、参加比赛获奖、文章发表等。基于项目活动的考核等级制②学生自评同学、老师评说明:1、评定学生学习成绩。在评定学生学习时,我们坚持以实践操作考核为主(上机试,占50%),结合基础性知识(笔试,占40%)和平时表现(如学习态度、课堂纪律等,占10%),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对参加竞赛获奖、第二课堂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加分奖励。2、以评价学生信息能力为主的考核体系。基于项目活动的考核方法,其考核内容50%是小制作,如反映学生个人和小组兴趣的网页、小论文、小报告等;40%的内容是利用学生掌握的信息工具去查找一些知识的测试,例如在计算机网络上查找有关电脑病毒的信息等等;另外10%的内容是结合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等综合评价。(三)实验以来活动课程学生成绩分析。我校计算机活动课程主要是由第二课堂、竞赛辅导等组成,采用活动小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近年来,我校学生参加计算机活动课较为踊跃,二课小组活动时间由学校统一安排,每周2课时,由专门教师负责,竞赛小组利用星期六下午或星期天上午进行系统性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训练。实验以来,我校活动课程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如表3、表4所述。(四)学生对计算机教学的评价。671999年6月1—10日我们就计算机教学向高一年级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涉及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综合或其他、意见及建议等方面。1、课堂教学方面:(1)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的测量。调查得知,学生对教学内容很感兴趣(很感兴趣和感兴趣的占80.58%),对所布置作业内容的兴趣较感兴趣(很感兴趣和感兴趣的占56.27%\n),学习认真(很认真和认真的占79.21%),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满意(很满意及满意的占56.32%),如表5所示。(表3)1996年—1998年学生计算机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情况项目名称1996年(实验前)1997年1998年获奖人数32222学校排名178比较结论:实验以来,我校学生获省级奖励数占全市的86.5%,学生竞赛水平提高较显著。(表4)学生作品发表情况一览表文章名称作者姓名(年级)发表刊物期数/日期《学电脑离不开勤奋》莫瑜(高二级)《学生计算机世界》报1999.3.15《活到老,用到老》许素瑜(高二级)《学生计算机世界》报1999.4.5《父亲写作》刘潇(高一级)《学生计算机世界》报1999.4.12《妈妈的好“助手”》陈韵名(高一级)《学生计算机世界》报1999.4.19《我爱电脑》蓝维伟(高二级)《学生计算机世界》报1999.5.17《电脑=高级游戏机?》曾奕、张迅(高二)《学生计算机世界》报1999.5.24《整机三步曲》赖迪迪(高二级)《学生计算机世界》报1999.7.25(表5)学生的兴趣与态度表现1999年6月1-10日调查项目态度等级(人数)F值A(+2)B(+1)C(0)D(-1)E(-2)①对教学内容的兴趣10611845540.57②对作业内容的兴趣52105942170.31③学习认真程度6715453230.50④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47109882760.30注:①②等级为:A.很感兴趣B.感兴趣C.一般D.不太感兴趣E.一点都不感兴趣③等级为:A.很认真B.认真C.一般D.不太认真E.一点都不认真④等级为:A.很满意B.满意C.一般D.不太满意E.一点都不满意(2)学生对学习的理解与知识掌握程度。从表6中可见,学生能理解学习目标,教学进度适合,基本能当堂掌握所学知识,认为做作业对掌握知识有用,但在课堂上向老师或同学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人数并不多,有待考察研究。(表6)学生对学习目标及知识掌握的自我评价1999年6月1-10日调查项目态度等级(人数)F值A(+2)B(+1)C(0)D(-1)E(-2)①对学习目标的理解41801143750.21②对教学进度的适应11451544819-0.03③理解知识的程度409510526160.21④做作业对掌握知识有用60108871930.37⑤课堂上向老师或同学发问的情况27531006731-0.04注:①等级为:A.很清楚B.清楚C.一般D.不太清楚E.一点都不清楚②等级为:A.太快B.稍快C.适合D.稍慢E.太慢③等级为:A.完全掌握B.大部分掌握C.小部分掌握D.小部分掌握E.仅小部分掌握④等级为:A.很有用B.有用C.一般D.不太有用E.一点都没有用\n⑤等级为:A.很多B.较多C.一般D.比较少E.很少68(3)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评价。据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合作做实验有助于培养相互之间的协作学习精神(F值=0.40),如表7所示。(表7)学生对小组实验的评价1999年6月1-10日调查项目态度等级(人数)F值A(+2)B(+1)C(0)D(-1)E(-2)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72100971130.40注:等级为:A.很好B.好C.一般D.不太好E.很不好(4)学生对课堂教学因素的评价。(表8)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最喜欢的教学环节1999年6月1-10日调查项目得票数得票指数*A、老师利用网络教学演示实验,并精讲知识重点难点1591.775**B、老师提供复习辅导讲义、自学或复习提纲600.670C、同学们在上机实践中讨论交流1321.474**D、老师巡视辅导,解决同学们的疑难问题1291.440**E、遇到疑难问题时得到老师或同学的热心帮助1011.128**F、与其他同学一起合作做实验作业760.849G、老师通过网络向全班转播同学所做的作业400.447H、利用计算机做实验810.904I、老师课后小结280.313说明:*得票指数=该项得票数/平均每项得票数,平均每项得票数=得票总数/调查项目数**得票指数>1,表示该项得票数超过平均每项得票数即为主要因素。教师精心讲授知识重难点,同时恰当利用网络教学媒体,精讲启发,做到讲练结合,是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的重要因素(A项得票指数为1.775)。在上机实践中学生们之间的讨论交流,是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提高的过程,这些作用往往是教师无法替代的(C项得票指数为1.474)。在教学中,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往往需要得到他人的指点和帮助,因此教师在学生实验时要加强巡视辅导,教师和同学的热心帮助是增强学生学习信心的重要保障之一(D、E项得票指数也较高,分别为1.440、1.128)。如表8所示。2、课外活动方面:69(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情况。75.71%的学生表示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到计算机室学习,计算机室开放、老师课外辅导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如表9所示。(2)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上网,对学生来说本来就是一件很具诱惑力的事。因特网上的世界对学生而言是那么的神秘和多彩。本学期,我们对学生上网情况也做了一些关注和研究调查。从表10中调查结果表明,66.08%的学生时时利用计算机上网,76.28%的学生又认为网上信息资料对他们有用,而64.10%的学生却认为网上一些不健康或不良的信息对自己有不好的影响,73.06%\n的学生认为上网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表9)课外活动对学生学习影响的调查1999年6月1-10日调查项目态度等级(人数)F值A(+2)B(+1)C(0)D(-1)E(-2)(1)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到计算机室学习307510753150.09(2)计算机室课外开放对学生学习68119642170.39(3)课外时间老师辅导对学生学习49109902180.21注:①等级为:A.只要开放都来B.常常来C.偶尔几次D.很少来E.一次都没有②等级为:A.帮助很大B.有帮助C.一般D.帮助不大E.一点都无帮助③等级为:A.帮助很大B.有帮助C.一般D.帮助不大E.一点都无帮助(表10)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上网情况调查1999年6月1-10日调查项目态度等级(人数)F值A(+2)B(+1)C(0)D(-1)E(-2)①本学期你的上网情况71116573150.69②网上信息资料对你的学习77132481430.49③网上一些不良信息对你的影响57118633050.35④本学期上网对你的学习57141492130.42注:①等级为:A.经常上网B.有时上网C.偶尔几次D.很少E.一次都没有②等级为:A.很有用B.有用C.一般D.不太有用E.一点都没有用③等级为:A.害处极大B.有不良影响C.一般D.害处不大E.一点都无害处④等级为:A.很有用B.有用C.一般D.不太有用E.一点都没有用那么,这么多的学生上了网之后他们在干什么?据我们的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喜欢查阅网上的时事新闻、电子图书、报刊杂志、学习资料、明星图片、体育新闻、音乐欣赏等。调查结果如表11所示。(表11)学生经常查阅的网上信息调查1999年6月1-10日调查项目得票数得票指数*A、学习资料1021.588**B、电子报刊杂志1131.759**C、电子图书资料1161.805**D、时事新闻1342.086**E、体育新闻731.136**F、明星图片801.245**G、下载软件200.311H、音乐欣赏671.043**I、网上游戏440.685*J、网上聊天200.311\n说明:*得票指数=该项得票数/平均每项得票数,平均每项得票数=得票总数/调查项目数70**得票指数>1,表示该项得票数超过平均每项得票数即为主要因素。3、综合或其他方面:(1)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课程教学形式。据调查,学生认为计算机室开放对自己学习计算机的帮助最大(得票指数为2.508),其次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帮助也不小(得票指数为1.940),二课活动对学生学习也有很大促进作用(得票指数为1.006)。各项得票情况如表12所示。(2)课程结束后学习兴趣、教学安排调查。学期结束后,86.22%学生表示对计算机学习更加感兴趣了,82.9%学生愿意参加今后的计算机课外活动,如表13所示。(表12)哪些活动对学生学习计算机帮助最大1999年6月1-10日调查项目得票数得票指数*A、课堂学习1331.940**B、二课活动691.006**C、计算机室开放1722.508**D、音像阅览室开放630.919E、竞赛辅导160.233F、其他学科老师利用计算机上课250.365说明:*得票指数=该项得票数/平均每项得票数,平均每项得票数=得票总数/调查项目数**得票指数>1,表示该项得票数超过平均每项得票数即为主要因素。(表13)学生学习兴趣、教学安排调查1999年6月1-10日调查项目态度等级(人数)F值A(+2)B(+1)C(0)D(-1)E(-2)①课程结束后你对计算机学习13111334410.65②参加下学期知识讲座的兴趣125125341030.57注:①等级为:A.很感兴趣了B.感兴趣了C.一般D.不太感兴趣E.兴趣一点都没了②等级为:A.经常参加B.参加C.偶尔几次D.少参加E.不参加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本课题研究进展顺利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也不断发现一些新问题,如教材内容的不断更新、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群体特征差异等,这些问题仍有待于在今后的进一步研究中实验解决。我们希望,课题组所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能对学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能为省内兄弟学校提供必要的经验和教训,能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计算机课程)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我们本研究的初衷!7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