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3.89 KB
  • 2022-08-15 发布

[教育学]《公共教育学》知识点

  • 8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公共教育学复习2010.7\n第一章 绪论\n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或事实)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的根本任务、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一般原理和基本要求,为制定教育方针和政策,确定教育工作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n教育学的历史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时间: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表现:感性化,注重现象描述,简单的观点与主张。代表人物与代表作:中国:孔子、孟子等,《学记》是最早的教育文献。西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n二、教育学的独立阶段时间:17世纪-----19世纪中叶,欧洲文艺复兴后表现:从现象描述到理论概括,教育学开始从哲学和其它学科中分化出来,逐步形成独立学科。代表人物与代表作:1、英国哲学家培根1623年《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2、夸美纽斯1632年《大教学论》3、赫尔巴特1806年《普通教育学》\n返回《大教学论》的主要教育理论贡献夸美纽斯高度评价了教育对改造社会和促进人的发展的作用,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类”,实施普及教育。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他首次创立了系统的学校制度,建立了较完整的课程体系,按年龄实行班级授课制,编写百科全书式的教科书,试图建立分科教学,还提出自然性、直观性、确切性等教育教学原则等。这些教育教学范式影响了近代整个欧洲,并很快传遍世界各国,奠定了近代教育的理论基础。因此,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n赫尔巴特于1806年撰写的《普通教育学》以及1835年出版的《教育学讲授纲要》,是近代教育理论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奠基之作。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基础。其理论可概括为“三中心”:“教师、教材、课堂教学”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及其贡献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体系被称为传统教育理论,赫尔巴特也成为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n三、教育学的科学阶段时间: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表现:1、进步教育运动和现代教育派的出现杜威与现代教育派《民本主义与教育》(儿童中心论、“新三中心”……);2、自然科学方法的借鉴与应用;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前苏联1939年凯洛夫的《教育学》。\n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实验法等\n第二章 教育的本质、起源、发展\n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论1.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2.基本观点: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在其所著《动物界的教育》《人种的教育演化》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活动。心理起源论1.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孟禄2.基本观点:孟禄在其所著《教育史教科书》中,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应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两种非马克思主义观点:\n评价1: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者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之于天生的、像动物本能那样原本具有的生物行为,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这就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n评价2: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者避免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所在,提出模仿是教育起源的新说,有其合理的一面。模仿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可视之为教育的诸种途径之一。但孟禄的错误在于他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不懂得人之所以成为人是有意识的本质规定,不懂得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因而,他的这种观点仍然是错误的。\n劳动起源论(一)代表人物:马克思、恩格斯(二)基本观点: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提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工具的制造标志从猿到人的转变-----人及人类社会的诞生;劳动标志着人类从自然到社会的演变;劳动使人和社会产生了教育的需要,并创造了教育的条件。\n教育的本质一、教育的概念广义:凡是一切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广义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形式,学校教育是其典型代表。\n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n教育的本质属性1、育人性2、目的性3、实践性4、社会性本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n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n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学校教育的结构;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学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n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的经济功能(二)教育对生产力的影响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的手段\n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1、文化功能2、经济功能3、政治功能4、人口功能教育的育人功能——教育对个体发展作用(根本功能)\n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n人的发展的涵义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人再到老年的连续不断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人的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发展的内容,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发展的过程。发展的水平。\n人的心理发展的动力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需要和儿童已有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n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遗传素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环境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教育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导因素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n教育适应并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要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做到循序渐进,有针对性。教育要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做到因材施教,抓住关键期。教育要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做到了解受教育者,为受教育者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n第五章 教育目的\n教育目的及相关概念1、教育方针:指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和总规划,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2、教育目的:指社会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总要求。(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总体要求。3、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具体规定与要求,是国家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化。\n教育目的观1、个人本位论2、社会本位论3“辨证统一论”4、文化本位论5、生活本位论\n我国教育目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99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n第六章 课程\n课程的概念广义上,课程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狭义上,课程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的总和,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中。\n课程的文本表现形式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课程文本的构成\n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各学科科目的性质和作用,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制定的关于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一种法规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教育活动作出全面的安排,规定课程设置、课程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周安排等。课程计划是课程标准和教学材料研制开发的主要依据。\n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术语解释等内容。它具体规定了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内容、范围、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各学科的纲领性文件、指导性文件,也是选择具体教材和编写教科书的主要依据。\n教材和教科书教材是教学的材料,狭义的教材又称为教科书或课本,是根据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与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和附录等部分构成。\n课程的作用1、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2、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3、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4、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决定的作用5、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n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并通过考核达到明确规定的教育目标,以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隐性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学生在显性课程以外获得所有学校教育的经,不作为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必备条件,包括物质性隐性课程、制度性隐性课程、心理性隐性课程。\n多元智能:人的智力是在某种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之下,个体用以解决问题与生产创造所需要的事物的能力。智力成分:语言能力音乐能力逻辑数学能力空间能力动觉能力自知能力知人能力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n教学\n教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逐步形成科学世界观及良好个性的教育活动。\n教学过程的概念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的过程。\n(一)指导学生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应用知识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双基教学)(二)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三)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增强学生的体力二、教学的任务现代社会教学任务的传统表述:\n附加:教学的任务(目标):课改前:1、掌握知识并形成技能技巧;2、发展智力和创造力;3、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课改中:1、学习知识并形成技能技巧;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注意:课改前后目标的异同。\n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任务的表述(一)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二)建构学生个性化的多元智力结构(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促进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n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认识世界为核心,逐步实现个性全面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发展过程、交往过程的统一。\n教学基本规律1、教学过程学生认识的简约性规律2、教学与发展相互促进规律3、知识学习与品德形成相统一规律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辩证统一规律\n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1、知识性规律2、发展性规律3、教育性规律4、教与学辩证统一规律——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与思想教育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n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是紧密相连、辩证统一的,不是割裂和对立的。教是为学而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两者互为前提和条件。首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其次,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第三,教学过程中,师生主体性的发挥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因此既不能夸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能动性,也不能夸大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辩证统一规律\n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学校教学中的主要任务。如何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各派教学理论争论的一个焦点。也是当前教学理论与实践应该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所谓教学与发展相互促进规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影响着学生智力的发展,学生智力的发展又影响着他对知识的进一步学习。也就是说,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n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角度1.引起学习动机---激发兴趣和求知欲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与理论4.巩固知识---防止遗忘,达到保持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6.检查学习效果——及时反馈\n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n教学原则的概念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或指导思想)。\nP128-130启发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等的含义及正确运用\n教学方法概念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手段、方式。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n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实行启发式,废止注入式是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n教学方法的分类语言性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直观性教学方法:演示法和参观法。实践性教学方法:实验法、实习法、练习法。研究性教学方法:讨论法、发现法\n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练习法发现法。\n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基本的教学方法。\n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1、讲授的内容应该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2、讲究语言艺术3、讲授要有启发性4、恰当地运用板书与教具\n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1、教学的具体目标与任务2、教学内容特点3、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4、教师自身的素养5、教学方法本身的特性6、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n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课堂教学)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现场教学 个别辅导 小组教学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n班级授课制的概念所谓班级授课制,按照一定的数量将年龄或文化程度相近的把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和教学进度表(课表),进行分科式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P140)班级授课制的概念是夸美纽斯提出的\n班级授课制的利弊利:1、它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2、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3、便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知识。4、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弊1、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限制,教学活动多由教师做主。2、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3、教学面向全班学生,强调的是统一和齐步走,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4、教学内容、时间和进程都程序化、固定化,难以在教学活动中容纳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5、由于以课为单位,而课又有时间限制,因而往往将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人为地分割,以适应课的要求。\n课的类型与结构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的任务而划分的课的种类,基本上分为两大类:单一课和综合课。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及其时间分配。\n1、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了解学生情况钻研教学内容考虑教学策略备课2、写出三种计划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课题(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即教案\n上好课的基本要求(一堂成功课的标准)1、教学目的明确具体2、教学内容正确无误3、教学策略选择恰当4、课的结构安排合理5、师生积极性高6、教学效果显著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n教学质量与教学评价P202教学评价的概念(P202)理解教学评价的类型(P207)\n道尔顿制1920年,美国的H.H.柏克赫斯特在马萨诸塞州的道尔顿中学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是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股、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老师辅导,这种教学形式称道尔顿制。\n教师与学生\n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和繁重性2、榜样性与示范性3、创造性和灵活性4、长期性和长效性5、个体性和集体性\n教师的职业素养(一)良好的职业道德1、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乐于献身教育工作。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4、团结协作,互勉共进。5、积极进取,勇于创新。\n(二)合理的知识结构1、通晓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2、具有比较广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3、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n(三)教师的能力结构素养1、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1)组织加工教材、制定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等;(2)组织指导学生进行各种活动的能力;(3)组织管理学生的能力,其中又包括组织并培养学生集体的能力、维持班级正常教学秩序的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的能力等。2、自我调控能力3、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日头语言表达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4、自修和科研能力5、教育机智应变能力\n(四)教师的心理品质素养1、细致、敏锐的观察力。2、创造性思维能力。3、坚定的意志和信念。4、丰富的情感、精神世界。5、广泛的兴趣和爱好。6、心理咨询、治疗能力。\n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特点(一)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1、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2、具有思想感情3、具有个性特征(二)学生是发展中的人1、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2、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3、具有身心发展的全面性(三)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1、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3、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n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学生是教育对象,学生也是学习的主体\n涵义: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师生关系的内容1、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上:授受关系。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平等的关系。3、师生关系在道德上:互相促进的关系。师生关系\n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1.民主平等2.尊师爱生3.教学相长\n班主任\n班主任工作的作用1、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导者和教育者2、班主任是学生健康个性的培养者\n班主任工作的意义1、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的主要传递者2、班主任是学生的知心人3、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者\n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一)建立健全班级组织机构(二)确定班级发展目标(三)组织丰富的班级生活(四)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五)教导学生学好功课。(六)组织课外活动以及校外活动(七)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八)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与总结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