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总结 13页

  • 245.01 KB
  • 2022-08-15 发布

教育学--总结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育学----总结一、教育是什么——第一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章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二、教育为什么——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第四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第五章教育目的三、谁受教育、谁教育——第六章教师与学生四、教什么——第七章课程理论与课程设置五、怎么教——第八章教学理论与方法第九章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程序第十章德育理论与德育活动六、怎么管理——第十一章班级与班级管理第十二章学校教育管理第一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教育的概念及其演变一、广义的教育二、狭义的教育三、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关于定义的分类n规定性定义(我认为)n描述性定义(实际上)n纲领性定义(应该)关于教育的其他定义教育是心灵的转向。(柏拉图)教育是为美好生活作准备。(斯宾塞)教育即生活。(杜威)一、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动物界的模仿与训练    人类教育1.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2.动物界没有人类这样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思维不够发达,所有活动只停留在“个体”层次上。3.动物的教育基本上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人类的教育伴随终身二、广义的教育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1.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2.教育目的是为了通过培养人,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使每个人更充分、更真实地生活,最终影响人类的发展。3.“影响”既包括正面影响也包括负面影响。三、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的特征:可控性(目的性、组织性、系统性)专门性(教师、学生、专门机构)相对稳定性(教育内容、方式、文化)四、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终身教育思潮:1.时间:贯穿人的一生;2.空间: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3.方式:集体与个别,面授或远距离教育;4.教育性质:包含非正规的学习与提高;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形态划分依据教育形态教育的正规化程度非形式化形式化制度化非制度化教育思潮实施教育的机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原始社会古代社会现代家庭教育的含义、特点家庭教育:指一个人在家庭这个特殊社会结构中所受的教育。特点:n启蒙性n随机性和经验性n个别性社会教育的含义、发展原因、特点n社会教育:指除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外的一切社会文化机构或团体对社会成员进行的教育。n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原因:社会的客观要求;终身教育思想成为重要理论基础;信息传递手段和新型教育技术提供物质基础。n特点:对象的全民性;地点的广泛性;时间的终身性;内容的实用性;形式的开放性。教育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n原始的教育形态n古代社会的学校教育形态n现代教育形态原始的教育形态社会形态:原始社会特点:n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n教育具有原始性13\nn教育具有同一性古代社会的学校教育形态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奴隶社会最早出现于埃及、西亚、中国和印度,继而在希腊和意大利等地产生。v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建立时间:公元前21世纪v西方古代最典型的奴隶制——罗马帝国从奴隶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v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建立时间:公元前221年(灭六国)v西方封建制度成熟的标志——公元476,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古代社会的学校教育形态n社会形态: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n社会特征:以农耕为主的农业社会,生产工具包括新旧石器和手工的金属工具。农业成为主导性、支柱性产业。物质生产和生活资料除了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外,有了越来越多的剩余,出现私有制。阶级斗争成为社会发展动力,人与人之间由原始的无差别平等转变为人身依附甚至是直接占有关系。学校的产生n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n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管理人才和从事精神文化活动人)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n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n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n教育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n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n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n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现代教育形态的历史背景n时间:18世纪至20世纪60年代n社会形态: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n社会特征:v以机器大工业出现为标志,生产工具由手工的金属工具大机器,第二产业——开掘、制造、加工等开始形成并构成主导性或支柱性产业科技进步成为工业生产的基本动力。v社会统治方式由农业社会的专制模式走向现代的民主模式v社会关系从人身依附关系逐渐转变为物的依赖基础上的人的独立个性之间的交往关系。v日益健全的法律与道德式宗教一起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v科技得到巨大的发展,成为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性力量。现代教育的特点n鲜明的生产性n逐步走上大众化道路n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n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n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教育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的比较社会形态1.与生产的关系2.受教育者3.教育内容4.教学组织形式5.教育系统性原始的教育形态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同一性(对象的同一、教育内容贫乏)原始性(教育方法简单,目的单一)古代社会的学校教育形态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相对独立统治阶级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象征性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保守性个别教学,灌输与死记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萌芽现代教育形态具有鲜明的生产性大众化,普及化日益科学化,科学与人文统一班级授课制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n教育终身化——时间n教育社会化——与社会的联系n教育生产化——与生产劳动相结合n教育民主化——受教育者的普及;办学自主;n教育国际化——竞争与合作交流n教育现代化——观念、功能、内容、手段n教育多元化——教育研究、办学形式、文化背景教育的基本要素l教育基本要素之间的静态联系l教育基本要素之间的动态联系教育基本要素之间的静态联系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以影响他人身心发展为目的的人,都可以称之为教育者。教师劳动的特点(P125):特殊的复杂性;独特的创造性;鲜明的示范性;显效的长期性。13\nn受教育者(学习者):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n学习者的自身特征:1.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目的和需要;2.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背景或基础,并由此影响到各自的学习兴趣、能力;3.不同的人在学习过程中遭遇的问题或困难不同,进行有效学习所需帮助不同;4.不同的学习者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能力不同,从而影响到他们各自的学习效率和质量。n教育中介:指那些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起桥梁作用的物质和意识形态的东西。物质中介(设备、设施与传媒)意识形态中介(教育内容、社会文化、教育目的、方法、手段、组织形式)行为中介(教育者个人行为、态度)动态联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主体间的关系原因:1.相对于教育活动的其他因素;2.从不同的角度看,各自同时是活动的主体,又是活动的客体;3.传统师生关系—主客观二分动态联系——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中介的关系(主客体关系)n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的关系教育者教育中介(传达意识)意识形态中介教育者(选择认同)n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的关系受教育者根据自身的需要和价值观,选取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教育中介,促进自身发展。第二章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普通教育学的任务n教育学的理论建设u批判继承传统,立足现实,面向未来u学习消化西方理论,构建中国特色理论体系u学习相邻学科成果方法,建设科学体系u总结升华实践经验,为理论发展提供实践基础n教育学的实践运用u微观:个体发展的规律,具体实施的原则方法u宏观: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论证u转化:研究如何使理论迅速有效地转化为实践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教育学学科的建立•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三、教育学的多元发展与理论深化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l孔子《论语》重视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东方启发示教学的渊源l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亲知”、“闻知”和“说知”是获得知识理解的三种主要途径。l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l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古希腊哲学家,以问答法启迪思想。问答法三步: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是现代教学中谈话法的渊源。——“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l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怎样的人才是哲学王以及对他们应该怎样培养和教育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奠定了西方国家重视教育和教育研究的优良传统。l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l昆体良古罗马教育家、演说家,《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历史上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一)教育学学科的建立(二)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一)教育学学科的建立Ø夸美纽斯——《大教学论》Ø卢梭——《爱弥尔》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Ø康德——《康德论教育》Ø裴斯泰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Ø洛克——《教育漫活》夸美纽斯:捷克著名教育家.被人称为“教育学之父”13\n。《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卢梭: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将教育的中心移到儿童,儿童成了太阳。,教育才会是民主的康德:德国著名哲学家。在哥尼斯堡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学生整理其讲座,发表《康德论教育》。裴斯泰洛齐:瑞士著名教育家。以他博大的胸怀和仁爱精神进行了多次产生世界影响的教育试验。第一个建立了分科教学法。洛克:英国著名哲学家。著有《教育漫话》。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强烈的国家教育的思想与民主教育的思想。他提出“白板说”,认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很高评价教育在人的发展作用。(二)规范教育学的建立Ø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独立学科Ø福禄培尔:《人的教育》学前教育理论Ø斯宾塞:《教育论》实用科学教育思想Ø拉伊和梅伊曼:实验教育学Ø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等实用主义教育理论赫尔巴特:德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哲学家,《普通教育学》被教育史上誉为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它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他强调了教学的教育作用,强调教师、课堂教学、教材的中心地位,形成传统教育“三中心”的特点。福禄培尔:《人的教育》重视家庭生活尤其是母亲在早期教育中的作用,重视游戏和劳动在教育中的作用。学前教育理论。斯宾塞:《教育论》强调实用学科的重要性。反映了大工业生产对教育的要求。拉伊和梅伊曼:实验教育学,利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约翰·杜威: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著有《民本主义与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提出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教育观念。n教育即生活,教育过程与生活过程合一n教育即生长,即学生个体经验不断地增长n学校即社会,学生在其中学习现实社会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n课程组织以学生经验为中心,而非以学科知识为中心n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而非教师为中心n教育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三、教育学的多元发展与理论深化n凯洛夫(苏联):《教育学》,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教育规律。n布卢姆(美国):“掌握学习”理论。他把教育目标分类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类。n布鲁纳(美国):《教育过程》,强调学习学科基本结构的重要性。n赞可夫(苏联):《教学与发展》,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发展。n巴班斯基(苏联):教学过程最优化。将现代系统论的方法引进教学论的研究。n保尔·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提出“终身教育”(针对学校教育)和“学习化社会”(针对学历社会)的概念。第三节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一、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寻求教育学和各分支学科的统一二、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潮走向融合三、研究方法上的多元互----基本方法和具体方法。适用性、互补性和协调性第四节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一、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一)类比方法、归纳方法和演绎方法(二)比较方法与分类方法(三)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四)系统方法(五)自下而上的方法和自上而下的方法二、常用的教育学研究方法(一)观察法(二)文献法(三)调查法(四)实验法(五)比较法(六)个案研究法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第一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一)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二)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三)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制度Ø教育制度是这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Ø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制度改革的方向(四)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Ø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或创造条件,或消极限制Ø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也具有双重性,或巩固政权,或加速灭亡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3\n(一)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二)宣传思想,形成舆论------如“五四”运动(三)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第二节教育与生产力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一)~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二)~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三)~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四)~发展水平对教育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一)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1.提高工作效率2.合理操作工具机器3.缩短学习新技术时间4.提高创新意识能力5.提高管理愿望能力(二)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三)人力资本理论第三节教育与科学技术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一)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二)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三)科学技术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新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一)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二)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三)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四)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三、信息技术与教育(一)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二)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三)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实现教育个性化、人机互动、师生关系民主化第四节教育与文化的关系n广义的“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n狭义的“文化”:主要指与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有关的方面。一、文化对教育的作用(一)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二)~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三)~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四)~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二、教育对文化的作用(一)保存和传递社会文化(二)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三)创造和更新社会文化三、学校文化(一)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二)学校文化的特征组织文化、整合性较强、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三)学生文化1.学生文化的成因Ø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Ø同伴群体的影响Ø师生的交互作用Ø家庭社会经济地位Ø社区的影响2.学生文化的特征: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生成性第四节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一、教育相对独立性的涵义二、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一)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二)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滞后性(相对落后于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超前性(发展水平和速度高于政~,着眼未来)第四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个体身心发展: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的变化过程。这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能动性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n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人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孟子、柏拉图、弗洛伊德、格塞尔。n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包括环境、他人影响、学校的教育与训练。荀子、洛克、华生。n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遗传、成熟)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社会发展水平、个体文化背景)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n不均衡性(发展关键期)对策:善于根据发展的最佳期给予合适的教育13\nn顺序性(皮亚杰、柯尔伯格):循序渐进n阶段性: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n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n互补性:培养受教育者自信和努力的品质非常重要第二节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一、遗传(霍尔:遗传决定论)二、成熟(格塞尔:成熟决定论)三、环境四、个体主观能动性第三节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一、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Ø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Ø教育对人的潜力的发掘Ø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Ø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二、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Ø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及各个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Ø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Ø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延时价值Ø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三、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主要任务(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少年期的年龄特征: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初中~任务:身体、认知、情感、自我教育(二)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人生的定向时期,个性的定型时期,身心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高中~任务:身心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第五章教育目的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n教育目的的概念广义: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国家对教育培养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n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协调、激励、评价n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国家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教师教学目标第二节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n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Ø社会的历史性和时代性的动态结合Ø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Ø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演进n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文化本位论n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n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Ø本质内涵:人的身心自由充分和谐地发展,把人的全面发展统一于人的个性充分自由发展和人的多方面协调发展的和谐中。Ø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我国历史上教育目的的演化(一)古代的教育目的——儒家教育目的(二)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目的演化二、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三)培养现代人的品质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二)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四)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第六章教师与学生第一节学生 一、不同的学生观1、 外塑论——教师中心论:德国,赫尔巴特2、 内生论——儿童中心论:美国,杜威二、学生的本质属性1、 学生是现实社会成员之一: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思想感情、具有个性特征2、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可塑性、身心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成现实的条件是个体和环境相互作用. 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3、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1).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双重地位)2).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3)、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学生:1》教育对象:可塑性、依赖性、向师性2》学习主体: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13\n三、学生的社会地位1、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身份:青少年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的公民法律地位:权利主体2、学生享有的合法权益(1)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2)受教育的权利(最主要的权利)3.学生的义务(1)受教育的义务。(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3)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4)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5)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第二节教师一、教师职业的性质和特点(一)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发展(二)教师职业的性质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3.教师的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三)教师职业的特点——角色的多样化1.人类文化的传递者2.人类灵魂的工程师3.示范者的角色4.管理者的角色5.父母和朋友的角色6.研究者的角色(四)教师劳动的特点1.特殊的复杂性:劳动对象主体性;任务的多面性。2.独特的创造性:因材施教;对教育原则的运用、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教育机智。3.鲜明的示范性:身教胜于言教。4.显效的长期性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一)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2.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二)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观、学生观、教育活动观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往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学科研究能力;教育研究(三)教师的人格特征1.优良的个性品质积极乐观的情绪;豁达开朗的心胸;坚忍不拔的毅力。2.积极的创新品质创新的教育观念:目标观、师生观、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育能力:问题情境、师生关系、教学手段(四)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热爱学生;3.团结协作精神;4.良好的道德修养。第三节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一、师生关系的理论发展概述(一)师生关系涵义及发展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涵义:角色关系和心理关系教师中心说―――德国,赫尔巴特学生中心说―――美国,杜威主导主体说―――我国和苏联(二)师生关系理论模型研究1.相互作用模式:(勒温-领导方式研究)专制式、放任式、民主式2.社会体系模式:(盖茨尔与塞伦、阿什勒)二、师生关系的本质特点(一)师生关系的社会制约性(二)学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关系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三)师生关系的特点:民主平等、爱生尊师、教学相长三、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1.树立新型的师生观2.建立教师威信3.善于同学生交往4.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第七章课程理论与课程设置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课程的一般概念广义的课程: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斯宾塞――最早把课程用于教育学)狭义的课程:某一门学科。二、课程的分类13\n1.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国家、地方、学校2.根据课程任务: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3.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学科(分科课程――赫尔巴特,斯宾塞――学校课程基本形式)、活动(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杜威)、综合(广域课程)4.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显性(正式~、公开~)、隐性(非正式、潜在――物质情景、人际、文化)三、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1.社会: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2.知识: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儿童: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四、制订课程的理论依据(一)人本主义与社会再造主义(人:杜威,卢梭,马斯洛,罗杰斯、社:洛克,帕森斯,迪尔凯姆)(二)学科中心和活动中心(学:布鲁纳-学科结构,发现学习、活:杜威-工作单元)(三)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形:裴斯泰洛齐――形式之父、实:斯宾塞)第二节课程目标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教育目的:国家对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依据国家教育目的和自身情况把教育对象培养什么人的总设想。课程目标:一定要教育阶段学校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课程目标依据:对学生、社会、学科的研究二、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概念:就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合目的性、合科学性、合发展性(三)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确定教育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泰勒原理)(四)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1.教学计划: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教学计划主要由: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部分构成。2.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3.教材:是师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第三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一、课程实施(一)概念: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二)结构:1.安排课程表:整体性、迁移性、生理适宜原则2.分析教学任务;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时;6.组织教学活动;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三)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合理、和谐、明确、复杂性、可传播性和可操作性2.教师的特征:教师的参与、态度、所具备的能力、与其他参与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3.学校的特点:学校领导和行政部门的态度与工作;学校的支持系统;学校环境;学生学习4.校外环境二、课程评价(一)课程评价概念(量的评价、质的评价)(二)目的:改进课程、教学功能:诊断、修正、决策(三)主要模式目标评价:泰勒――“评价原理“课程原理目的游离评价:斯克里文CIPP评价(背景、输入、过程、结果):斯塔弗尔比姆(四)课程评价基本阶段:集中焦点、收集信息、组织材料、分析资料、报告结果(五)课程评价方法:观察法、调查与访谈、笔纸测试、表现评估第四节国内外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一、世界各国课程的改革趋势(一)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二)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三)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进一步关注学生经验,反映社会、科技最新进展。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重视实用性的选修课的开设,反映现代社会性的多元化发展。我国高中课程实施现状二、我国中学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一)、我国原有中小学课程的主要弊端1.课程管理僵化2.课程结构不合理科目设置太多13\n重学科课程,轻活动课程重必修课,轻选修课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3.课程内容陈旧、落后(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2.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国家基础教育的课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提高、课程发展、考试制度(三)、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趋势1.课程体系三级管理趋势(国家课程管理权限、地方、学校)2.课程综合化趋势3.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4.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5.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第八章教学理论与方法第一节教学与教学理论 一、教学概述(一)  教学概念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由此可见,教学是通过“教书”来达到“育人”的目的的教育活动。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二)  教学的意义1.教学是社会经验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体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 教学是学校工作主体,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三)教学的任务1、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技能技巧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审,审美情趣和科学的世界观4、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第二节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一、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概念1.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重要因素:教师的教,学生的学)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间接性、引导性、简洁性、交往性历史上两种典型的教学模式(1)赫尔巴特:“统觉理论““四阶段教学模式”:明了——联想——系统——方法(五段教学法)(2)杜威:“五步教学模式”:情境——问题——假设——推断——验证(3)凯洛夫: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二)教学过程特点1、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辩证统一2、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辩证统一3、 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赫尔巴特――教育的教学性)4、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三)教学过程结构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感知教材、理解教材)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二、教学原则(一)、教学规律和原则概述教学规律是指教学现象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普遍性的联系。教学的基本规律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和教学过程内部基本因素的关系两个方面。教学原则是指师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二)、我国中小学基本教学原则(一)  直观性原则(二) 启发性原则 (三)  巩固性原则(四) 因材施教原则(五)  循序渐进原则(六)  理论联系实践原则第三节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改革一、教学方法的概念教学方法13\n是指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及教与学相互活动方式的总称。二、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一)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口头语言面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以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4、读书指导法(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是指教师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和组织教学性参观等。使学生利用各种感觉器官直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演示法2、参观法(三)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际练习、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巩固和完善知识、技能、技艺并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实验法和实习作业法2、练习法(四)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独立探索、自我发现、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有1、自学指导法2、研究法2.中学教学方法主要特点(1)师生之间在用教学方法时的互动和联系加强(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增多(3)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和相互配合三、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发展1.发现学习:布鲁纳2.程序教学:斯金纳(直线程序――斯金纳、分支程序-克洛德)(机器教学、课本式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3.示范教学:瓦。根舍因(德)4.暗示教学:卢扎诺夫第四节教学模式一、教学模式的含义和构成要素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者是一整套开展教学活动的方法论体系。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五个要素: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实施条件和教学评价。二、历史上两种典型的教学模式(一)赫尔巴特的“四阶段教学模式”:明了——联想——系统——方法(二)杜威的“五步教学模式”:情境——问题——假设——推断——验证三、现代国外教学模式简介(一)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二)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模式(三)奥苏伯尔的讲解教学模式(四)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五)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模式 第九章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程序第一节教学组织形式及其演变一、教学组织形式概念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它是教学活动的结构特征。二、教学组织形式演变一、个别教学制优点: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不足:教学规模小、教学成本高、教学效益低二、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优点:教学成本低、规模大,有利于经济有效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班级体的教育作用。不足:教学集中化、同步化、标准化,不利于因材施教三、分组教学分组教学是根据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或其他标准把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初期:能力分组,作业分组后期:13\n1.外部分组:跨学科能力分组、学科能力分组(打破年龄编班,根据能力或成绩分组)2.内部分组:在按年龄编排的班级中根据学生能力或成绩分组:根据学习内容或教学方法分组。四、设计教学法与道尔顿制 设计教学:以经验和学生生活问题为中心。以活动课程代替学科课程。(杜威。克伯屈)道尔顿制:美国,帕克赫斯,以作业代替教师,让学生签订“学习合同”第二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学生学的角度来看,教学工作包括预习、听课、课后复习、练习和系统小结等基本环节从教师教的角度来看,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不止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教师的教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一、备课备课是教师为上课所做的准备工作。它是整个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1、做好三项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组织内容、选择教学方法)2、订好三种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教学进度计划,课时计划二、上课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一)、课的类型与结构(1)课的类型课的类型是指课的种类,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根据教学任务来划分(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单一课、综合课)另一种是根据一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来划分(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2)课的结构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间分配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综合课五环节: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掌握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课外作业(二)上好课要求1、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表达清晰5、气氛热烈三、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继续和发展。布置和批改课外作业,目的是帮助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技能和技巧。四、课外辅导课外辅导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措施,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是教学工作的必要环节之一。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是测试教学效果,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评定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测验:效度、难度、信度、区分度评价:依分数对测验者学习行为优劣做判断。第三节教学策略一:教学策略概念1.概念: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方案。2.基本特征指向性、综合性、操作性、灵活性二:教学策略类型(1)内容行策略(教师围绕学习内容这个中心,所形成的策略)结构化策略:直线式、分支平行式、螺旋式、综合式问题化策略(2)形式型策略肯普:集体教学形式,小组教学形式,个别学习形式波西瓦尔:以教师/学校为中心策略(班级授课制)、以学生为中心策略(3)方法型策略(以教学方法和技术媒介位为中心的策略。包括:教学方法,技术,程序和模式)接受式――发现式全习法-分习法集中学习-分散学习无交流传替-有交流传替第十章德育理论和德育活动第一节德育的目标和内容一、德育概念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运用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像的教育活动。德育是培养学生特定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及自我修能力的活动。内容: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健教育。形式: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二、德育意义1.德育是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三、德育目标1.德育目标概念:通过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即德育活动所要到达的预期目的和结构的质量标准。13\n2.依据:1.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2.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3.民族文化和道德传统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心理特征3.我国中学德育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道德知识、道德能力四、德育内容德育内容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总和。(1)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学生的年龄特征、时代特征和学生的品德实际(2)中学德育内容1.政治教育:政治、法制、社会行为规范(制约学生发展方向,决定学校教育性质)2.道德教育:个性培养、社会公德3.思想教育:人生观,世界观,相应观念4.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个别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原则:1.激励性原则2.以预防为主原则。3.因材施教原则、4.愉悦性原则.5.支援性原则内容:1.学习心理辅导:听课方法、学习方法、考试方法。2.生活心理辅导:生活习惯、娱乐方式、消费方式、自我意思、人际交往、择业心理第二节德育活动的基本原理一、德育过程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三、德育规律1.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引导性、目的性、组织性)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三、德育原则:概念:教师对学生实行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1.导向性原则2.正面教育原则3.知行统一原则4.尊重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教育一致性和联贯性原则:校内教育影响一致.统一社会影响、加强德育计划性四、德育活动的组织1.德育活动的计划性2.德育活动的教育性3.德育活动的针对性4.德育活动的合作性五、德育评价1.评价的多元化2.评价的过程性(形成性评价)3.评价的质性化4.评价的客观性第三节德育活动的途径和方法一、德育途径1.政治课和其他课教学(基本途径)2.共青团和学生会组织的活动3.课外校外活动4.社会实践活动(劳动、社会公益活动、社会调查)5.校会、周会、晨会和时政学习6.班主任工作二、德育方法1.说服教育法: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2.榜样示范法:典型性、示范性、真是可靠、激发敬慕之情、潜移默化3.情感陶冶法:4.品德评价法5.自我教育法6.实际锻炼法:学习活动、委托任务、组织活动、执行制度、行为调查第十一章班级与班级管理第一节班级与班级管理模式一、班级概述1.概念: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象征组织。2.班级组织的发展:埃拉斯莫斯:最早用“班级”一词赫尔巴特:设计和实施班级教学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对班级组织进行论证英国:“导生制”二、班级管理概述1.主要手段: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班级管理是一种组织活动,体现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2.班级管理意义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三、班级管理模式1.常规管理: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经常性活动。是基础模式。具有基础性、强制性、实际操作性。2.平行管理:班主任即通过集体的管理去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马卡连科――平行影响)3.民主管理: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方式。(核心: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对集体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4.目标管理:班主任和学生共同确定班级的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和个人目标,形成目标体系。(美-德鲁克《管理的实践》核心:将他管式转为强调自我,自控的管理,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第二节班级与班集体的形成一、集体的教育价值(1)班集体的基本特征1.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构3.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4.集体成员之前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2)班集体的教育作用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二、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指向作用,激励作用。近景目标、中景目标、远景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班级核心:班级骨干,积极分子、班干部)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主要表现形式:班级制度)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第三节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由于受分数压力和班主任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13\n二、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定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第一节班主任与班级管理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领导方式: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教学中心”“集体中心”)3.班主任是处理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内容与方法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了解个人,群体,学习和生活环境)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班级管理的中心工作)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发挥认课老师作用,指挥班级团队活动,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第十二章学校教育管理第一节中小学管理改革的理论导向一:以科学主义为导向的科学管理(泰勒――科学管理)1.注意提高教育管理的功能和效率2.强调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量化管理3.以科层管理为基础二:以人文主义为导向的民主的人际关系管理思想1.注重管理中人际关系的研究2.注重人的需要的满足3.注重领带方式的研究三:以道德理想主义为导向的人伦管理理论(人道主义)1.强调政教合一2.重视知行合一3.讲究人伦秩序四:融合――当代教育管理思想的基本路线第二节教育行政管理概念:国家权力机构为实现特定教育目的,根据一定的政策,对教育工作所进行的组织,管理和领导。一:三种行政管理模式1.中央集权制:中国,法国2.地方分权制:美国,德国3.中央和地方共同合作制:英国,日本二:世界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大趋势1.中央集权国家加强民主化,给地方更多办学权限。同时建立各咨询,审议机构,鼓励多方面参与2.地方分权国家加强中央教育行政管理权。即加强中央管理,又发挥地方积极性。3.加强中央与地方办学,教育部分与业务部分办学,国家与社会,集体,个人办学的教育行政体系,是总的发展趋势。4.政府对学校实行宏观管理,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5.提倡教育行政管理与教育科研相结合第三节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趋势我国体制改革的重点: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1.多元化的办学体制2.以地区统筹为主的分级管理体制(管理体制主要解决教育权和管理权的分配问题)3.实行教育性质管理的法制化、民主化。4.多渠道的教育投资体制(确保国家教育投入的主渠道作用、提高个人教育投资比例、面向社会筹集资金)第四节学校管理一:学校管理的特点1.中介性2.学校管理的是人3.相对独立性4.基础性二学校管理中不同的教育价值观1.昨天的教育价值观(传授过去知识,经验。接受过去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2.今天的教育价值观(学校借用工业管理手段,强调竞争和淘汰,分数,年纪,证书和学历成立管理重要手段)3.明天的教育价值观(学校是为未来培养人才,学习化社会,终生教育思潮)三: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1.由重视学校功能管理到学校效能管理2.由重视部分优化管理到重视整理优化管理3.由重视教育管理过程的监督,检查职能呆赋予教职工工作动机,责任感和成就欲4.由重视教育管理制度规范化,制度化转向以权变思想为指导的灵活管理5.在管理方法上以重视行政管理为主专项行政管理和科学手段相结合第五节教师管理一:.教师管理的内容1.教师的权力与义务2.教师的资格与任用(教师资格5要素:国籍,思想品德,学历,教育教学能力,程序。聘用制取代派任制和代用制)3.教师的培养与提高(短期培训,岗前培训,脱产培训,在职培训。“在职,业余,自学”采用全员培训和部分培训相结合)4.教师的待遇与奖励(待遇:工资,津贴,医疗,住房,退休)5.教师的考核与评价二: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方1.目标激励法2.动机激励法(同步激励法: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俞文钊)3.关心激励法(情感激励法)4.奖惩激励法1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