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4.00 KB
- 2022-08-1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育学》(公共课)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教育学;英文—Pedagogy开课学期:文—第五学期;理—第六学期总学时:54学分:3教研室:教育学教研室撰写人:集体(蔡勇强、李建辉等执笔)职称:教授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与要求:《教育学》课程性质教育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基础理论课程之一,是高师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提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学好教育学,掌握教育规律,是合格的人民教师所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之一。《教育学》教学目的要求1、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和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武装师范生,传授给学生最初步的通用的教育基础理论知识,使其掌握系统的教育科学基本原理,懂得教育规律;2、培养学生运有教育理论知识于中小学教育工作实践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技巧;3、结合知识教学,对师范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增强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培养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的思想以及研究教育的兴趣和能力。二、教学内容:见《教育学》教学大纲三、学时分配:章序12345678机动合计授课学时33661296365428\n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学大纲说明一、《教育学》课程性质教育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基础理论课程之一,是高师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提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学好教育学,掌握教育规律,是合格的人民教师所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之一。二、《教育学》教学目的要求1、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和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武装师范生,传授给学生最初步的通用的教育基础理论知识,使其掌握系统的教育科学基本原理,懂得教育规律;2、培养学生运有教育理论知识于中小学教育工作实践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技巧;3、结合知识教学,对师范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增强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培养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的思想以及研究教育的兴趣和能力。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1、方向性原则。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体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精神,用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武装学生。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一要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总结国内外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反映教育科学的新成就和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动向;二要联系基础教育实际,充分反映现代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特点及其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质量要求。3、实用性原则。在传授给师范生最初步的教育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着眼于教师素质的培养,重视训练教师所应具备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技巧,并加强教学中的见习、实习等实践环节,保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4、适度性原则。从高师院校实际出发,照顾师范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论述教育理论时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把难点适当分散。内容力求充实具体,理论阐述既要通俗易懂,又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5、系统性原则。加强本课程与《心理学》、《教材法》的联系,本课程的教学要充分运用心理学的有关基础知识,并为教材法的教学提供理论依据,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四、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根据高师教学计划规定,教育学课程一学期完成,教学时数合计为60学时,其中讲授时数为54学时,余6学时供见习、课堂讨论及自由伸缩之用。在每章内容提要之前,对本章的教学目的要求作简要的说明,以帮助师生理解和掌握教材,抓住重点,突出关键,突破难点,提高教学质量。五、主要教学参考资料教材:蔡勇强、黄清、李建辉编著:《基础教育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主要参考书:1、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28\n3、鲁洁主编《教育学》,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4、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5、班华主编:《中学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6、施良方主编:《中学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7、田本娜主编:《小学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8、教育部人事司、考试中心制定:《教育学考试大纲》(小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9、教育部人事司、考试中心制定:《教育学考试大纲》(中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0、王炳照等编:《简明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1、吴式颖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教育学》目录第一章绪论——教育·教育学·基础教育学第二章基础教育的性质、功能与目标第三章基础教育的教师与学生第四章基础教育课程第五章基础教育的教学活动第六章基础教育的德育工作第七章基础教育的班级管理第八章基础教育的教育科学研究28\n正文第一章绪论——教育•教育学•基础教育学[教学目的要求]绪论由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育学,基础教育学的学科定位、意义和要求等一系列问题贯穿起来。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教育的概念,教育学与基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产生发展情况,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与方法,从而明确学习目的,掌握学习方法。第一节什么是教育一、教育的一般概念广义的教育与狭义的教育二、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一)教育的起源与学校教育的产生1、几种教育起源说的主要观点2、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二)教育的发展1、远古教育(原始社会的教育)2、古代教育(奴隶社会教育与封建社会教育)3、近现代教育(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三、教育的本质及其基本规律(一)教育的本质及构成要素(二)教育的基本规律1、教育与社会诸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规律2、教育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教育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第二节教育学科的确立与发展一、古代的教育学思想二、教育学科的建立1、西方资产阶级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2、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创建与社会主义教育学的发展三、当代教育学的新发展一是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不少新的教育思想,深化和更新了教育理论;二是教育学的研究内容更加丰富,教育学已由一门独立的学科衍化成了一个庞大的教育科学体系,它的门类越来越多,分化越来越细。第三节基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意义和要求一、基础教育学的学科定位及其研究对象二、学习基础教育学的意义三、学习和研究基础教育学的要求28\n第二章基础教育的性质、功能与目标[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基础教育的性质,正确认识基础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和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掌握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一般原理,明确普通中小学的培养目标,把握素质教育的理论要点。第一节基础教育的性质一、基础教育的历史演变(一)小学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二)中学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二、基础教育的性质(一)基础教育的普通性(二)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三)基础教育的全面性(四)基础教育的义务性第二节基础教育的功能一、教育功能概述(一)教育功能的含义(二)教育的两大功能教育的功能之一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教育的功能之二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包括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功能和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三)教育的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二、基础教育的社会功能(一)基础教育的经济功能1、基础教育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背景和条件2、基础教育为提高未来劳动者潜在劳动力奠定基础3、基础教育培养未来公民形成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二)基础教育的政治功能1、培养未来公民的政治意识,为实现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奠基2、基础教育为选择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奠定基础3、基础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和发展着社会政治关系(三)基础教育的文化功能1、基础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2、基础教育具有选择、重组、净化、提炼文化的功能3、基础教育具有融合、更新文化的功能三、基础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一)基础教育具有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的功能(二)基础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28\n(三)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四)基础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第三节基础教育的目标一、关于教育目标的一般原理(一)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概念(二)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特性(三)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意义和作用(四)我国的教育目的二、我国基础教育的目标(一)确立我国基础教育目标的依据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2、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要求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二)基础教育目标体系(三)我国中小学教育目标的具体规定1、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2、普通中学的教育目标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理论要点:1、素质教育是着眼于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4、素质教育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个性化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28\n第三章基础教育的教师与学生[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教师和学生的概念,正确认识教师的地位、教师劳动特点、学生的本质属性及师生关系的内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学生观,掌握教师职业素养、职业专业化的条件以及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原理与技能。第一节 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一、教师的概念广义的教师与狭义的教师二、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三、教师的地位与作用(一)教师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1、教师的社会地位2、教师的社会作用(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1、教师中心说2、学生中心说3、复合主客体说四、教师劳动的特点(一)劳动性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二)劳动过程的长期性和连续性(三)劳动者自身的主体性与示范性(四)劳动成果的群体和个体相结合性五、教师的职业素养(一)职业道德素养1.热爱教育、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2.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乐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3.团结协作、互勉共进,形成正确的教师集体观4.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树立学生良好楷模形象(二)知识素养1、精深的专业知识2、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修养28\n3、丰富的教育与心理科学知识(三)能力素养1、教学实践能力2、语言表达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4、教育科研能力(四)身心素养六、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一)教师职专业化的内涵(二)教师职专业化的条件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第二节 教育过程中的学生一、学生的概念广义的学生与狭义的学生二、学生的本质属性(一)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二)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三)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四)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三、学生的社会地位(一)传统观念中的学生社会地位(二)学生社会地位的确立1、学生的法律身份2、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四、学生的年龄特征(一)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二)初中生的年龄特征(二)高中生的年龄特征第三节 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一、师生关系的涵义及其存在形态28\n二、师生关系的具体表现(一)内容上的授受关系(二)人格上的平等关系(三)道德上的促进关系三、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一)民主平等(二)尊师爱生(三)教学相长四、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一)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建立(二)在课外活动中建立(三)在校外活动中建立五、新课程改革基础上师生关系的重建(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支撑下的师生关系(二)新教材使用下的师生关系(三)新学习方式下的师生关系28\n第四章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目的要求]本章要求学生了解课程的内涵及课程功能;掌握基础教育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课程研究的基本范畴,把握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第一节课程概述一、什么是课程(一)课程的概念(二)课程的功能1、课程的本体功能是培养人2、课程的基本功能是传递和选择文化(三)课程的类型1、关于课程类型的几种观点2、划分课程的几个常用标准二、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一)课程与社会首先,社会直接决定着课程的时代标准及形态其次,社会现实发展需要是课程变革的直接动力和依据(二)课程与知识首先,知识制约着课程内容层次及范围的历史流变,决定着课程内容深度与广度的时代进程其次,知识的类化及其结构制约着课程结构的变迁(三)课程与学生学生作为课程的来源及主要制约因素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的制约机制。首先赋予了课程心理性评判指标;其次赋予了课程全面性及终极性关怀依据。第二节基础教育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的内涵与取向(一)课程目标的内涵(二)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1、社会本位的课程目标2、学生本位的课程目标3、学科本位的课程目标二、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确定(一)确定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依据(二)确定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原则三、基础教育新课程目标的内容1、义务教育课程目标2、普通高中课程目标新课程目标的亮点:(1)价值取向的转变28\n(2)对学生发展要求的重新界定(3)强调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4)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5)强调科学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环境意识的提升(6)重视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养成第三节基础教育课程内容一、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一)课程资源的类型(二)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与意义(三)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及相应的教学材料3、创造性开发和使用教学用具4、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5、制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6、广泛利用校内外的场馆资源7、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8、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二、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一)国家课程标准的意义(二)我国现阶段课程标准的框架1、前言2、课程目标3、内容标准4、实施建议5、术语解释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三、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组织1、课程结构的均衡性2、课程结构的综合性3、课程结构的选择性第四节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一、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二、影响基础教育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一)教师(二)学生(三)课程方案本身(四)地方教育当局(五)家长(六)学校三、基础教育课程实施的过程28\n(一)起始阶段(二)实践阶段(三)常规化阶段第五节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一、课程评价的涵义和作用(一)涵义(二)作用1、检索2、反馈3、激励4、研究5、定向6、管理二、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类型(一)以主体为依据的分类(二)以标准为依据的评价分类(三)以作用为依据的分类三、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内容(一)课程设计的评价(二)课程教学的评价(三)学生学业的评价四、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方法(一)课程评价信息采集方法1、观察2、听汇报3、访问4、座谈会5、收集文字材料和实物6、发问卷7、测试8、档案袋(二)课程评价信息分析和处理方法1、内容分析评价法2、文字描述评价法3、数据统计评价法28\n第五章基础教育的教学活动[教学目的要求]本章要求学生了解教学的本质及教学理论的形成;掌握教学的本质与阶段构成、原则与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的基本范畴,能运用教学论原理分析教学实践问题。第一节教学的本质与教学理论的形成一、教学概念的逻辑分析(一)“教学”概念形成的历史分析1、古代中西教育思想中的“教学”含义2、近现代中外教育家对“教学”含义的理解(二)对“教学”本质规定的理解1、教与学是可分的,可分的理由是教与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2、教学研究把“教”当作自己的中心问题,但教学是互动的,是相互依附的,它不排斥对“学”的研究。3、教学主要的教师行为包括教师的呈示、对话与辅导;辅助行为包括激发动机、期望效应、课堂交流和课堂管理等,不是单纯的教师自我学习。4、教学不完全是教学生学习,也有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意思。二、教学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一)教学理论的研究范畴(二)中外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线索1、中国古代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2、在西方教育文献中,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相当于现在的教育概论或教育理论。3、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和《教育学讲授纲要》,以“哲学取向”和“心理取向”为两条主线的教学理论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与继续发展。三、教学活动中几对范畴的对立统一关系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2、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3、知识与能力的关系4、教学与教育的关系第二节教学过程的本质与阶段构成28\n一、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不同理解1、何谓教学过程?2、教学过程本质的不同认识与辨析二、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1、关于教学过程要素组成的不同观点(1)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2)教学过程主要是传授书本知识的过程(3)教学过程包含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潜在的分支过程(4)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5)教学过程是多方面性、多种因素的复杂的过程2、教学过程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三、教学过程阶段组成的不同观点1、“引发动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评定”的定式2、教师“备课—讲课—课外辅导—作业批改和成绩考评”四个阶段与学生“预习—听课—复习—巩固—运用知识”四个阶段的双维适应3、“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管理”三个维度的结合4、教学过程的阶段是因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的特点而有所不同的不确定性划分四、国外关于教学过程阶段的研究1、塔巴的归纳思维教学过程的阶段划分2、萨奇曼的探究训练教学过程的阶段划分3、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过程的阶段划分4、格拉泽的课堂讨论教学过程的阶段划分5、谢夫特的角色扮演教学过程的阶段划分6、马夏拉斯的社会科学探究教学过程的阶段划分7、斯金纳的相倚组织教学过程的阶段划分8、新行为主义的自我控制教学过程的阶段划分28\n第三节教学原则与方法体系一、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的概念及其关系1、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教学过程的规律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总结长期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指导教学工作的一般原理,是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2、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要求,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环境条件,为了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工作手段或方式,包括教师叫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二、我国古代教学原则和方法体系的主要内容与现实意义1、学思结合2、启发教学3、循序渐进4、温故知新5、知行结合6、因材施教7、教学相长三、西方教学方法思想史的演进1、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教学法(“三步法”):西方教育史上启发式教学的起源2、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法的基本观点3、欧洲中世纪的宗教—教条性质的教学法的特点4、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学法的本质5、洛克的心智训练法的价值6、夸美纽斯的感觉实在论方法的影响7、卢梭的浪漫主义教学法的现代意义8、赫尔巴特的统觉教学法的基本步骤9、杜威的问题教学法在的当代的发展四、现代国外教学原则与方法体系的新发展1、赞科夫实验教学论的教学原则体系(1)形成理论基础(2)原则体系内容: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班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28\n(3)实践指导意义2、布鲁纳认知教学论的教学原则体系(1)形成理论基础(2)原则体系内容:动机原则;结构原则;序列原则;强化原则(3)评价第四节教学组织形式与课堂教学环节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学活动的结构方式,它包括学生的编班、课程安排和教学时间的分配等问题。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演变1、古代,世界各国盛行的大都是个别教学的形式2、16世纪起,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3、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试行过导生制。4、20世纪以来,能力分组制、个别教学制、活动课程制、不分级制、协作教学制以及文纳特卡制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三、教学的基本形式及其改革1、班级教学(课堂教学)的概念班级教学,是指把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按各门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固定的时间表,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教学亦称为课堂教学,它既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也是一种教学制度。2、教学基本形式的意义3、中外对班级授课制的改革(1)古代,世界各国盛行的大都是个别教学的形式(2)16世纪起,欧洲一些国家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3)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试行过导生制。(4)20世纪以来,如能力分组制、个别教学制、活动课程制、不分级制、协作教学制以及文纳特卡制等对班级授课制的改良,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四、课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以备课和上课为例)1、教师备课的内容和要求(1)教师备课主要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计划。(2)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表的制订28\n(3)单元(或阶段)教学计划的制订。(4)课时计划(教案)的撰写。2、教师上课的基本要求上课是教师执行教案的活动,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1)课的类型与结构划分(2)上课的基本要求:第一,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明确。第二,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第三,教学方法选择得当。第四,课的结构组织严密。第五,师生互动气氛热烈。(3)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互补关系第五节教学策略类型与教学模式设计一、教学效率与教学策略1、教学效率的含义教学效率,是在教育观念指导下,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指学生的学习收获与教师、学生的教学活动量在时间尺度上的量度。2、教学策略的含义及其特征。教学策略,专指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即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组织形式,运用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它具有、可操作性、灵活性等基本特征。二、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1、加涅的基本教学活动策略2、库宁的教学管理策略3、盖奇的基本教学策略(“教师七要”)4、申继亮等对教学策略的分类5、顾泠沅对教学策略的研究:(1)内容型策略(2)形式型策略(3)方法型策略(4)综合型策略28\n三、教学模式的建立1、教学设计(或建立教学模式)的依据(1)全面地考虑心理发展过程(2)全面地考虑学生特点(3)全面地考虑教材特点(4)全面地考虑各教学软要素的影响(5)全面地考虑教师的需要2、教学设计方案——教学模式的多样性(1)教学模式含义理解的多样性(2)教学模式多样性的原因分析(3)教学模式类型的多样化划分3、常用的教学模式分析(1)诱导学习动机—感知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反馈、检查(2)设置问题情景—确定问题或课题—拟定解决课题方案—执行方案或计划—总结与评价(3)解释作为范例的个别事物—解释范例的“属”或“类”—掌握规律范畴—获得对自我或人类的理解(4)明确结构,掌握课题,提供资料—建立假说,推测答案—验证(一次或几次)—做出结论(5)导学教学模式,即引导自学—讨论交流—弄清疑难—练习巩固—掌握知识技能的模式第六节教学评价与学业考试研究一、教学评价概述1、教学评价的意义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它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科学的可操作手段,系统收集有关教学信息,对教学活动过程和结果作出价值判断,并为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活动。2、教学评价的历史演变(1)传统考试阶段(2)教育测验阶段(3)教育评价阶段3、教学评价的作用(1)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28\n(2)是完善教学系统的重要环节(3)是推动教学活动不断增值的重要手段4、教学评价的类型划分(1)诊断性评价的内涵(2)形成性评价的意义(3)终结性评价的意义(4)三种教学评价类型的比较5、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1)定期性评价与经常评价的结合(2)综合性评价与专项评价的结合(3)定量性评价与定性评价的结合(4)客观(他评)评价与自我评价的结合(5)回首性评价与前瞻估价的结合(6)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的结合(7)评价与对评价的检讨结合(8)评价成果与教学成果的关联6、对现阶段我国教学评价的问题反思二、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1、学业成绩评定的意义2、学业成绩评定的依据3、学业成绩评定的试题编制(1)试题的类型与功能(2)不同试题编制的基本原则4、学业成绩评定的主要方式(1)日常检查的方式(2)考查、考试与测验方式(3)常模参照测试和目标参照测试的比较5、学业成绩评定的结果处理(1)绝对评分的办法(2)相对评分的办法:标准分数与百分等级的计算公式;等级分制的意义(3)评语制的操作三、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评定1、评定教师课堂行为的指导思想第一,从强化应试转变为强化提高学生素质为课堂教学目标。第二,从本本(以书本为本位)转变为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位)。28\n第三,从对学习结果的强调转变为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同样都强调。第四,从重视信息的单向传递转变为重视信息的多向交流。第五,从对陈述性知识的重视转变为对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同等重视。2、课堂教学行为评定的内容和形式(1)一堂课评定的内容:主要涉及认知、情感、技能与习惯三个方面:(2)评定的方式:主要采用定性评定和定量评定相结合的形式。(3)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定记录表的制作3、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综合评定(1)领导评定的权威性(2)同行评定的可比性(3)学生评定项目内容的真实性(4)自我评定的客观性(5)综合评定的登记四、关于家庭作业布置的探讨1、家庭作业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2、家庭作业布置量的合理性考究3、家庭作业的类型及其布置的意义4、中小学学科教师布置家庭作业的要求五、考试改革问题研究1、考试目的与意义(1)促进学生的复习巩固。(2)直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记忆情况、理解情况。(3、)为教师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信息。(4)为学生的学习作一小结,也为进一步学习提供更明确的指导。(5)对教学管理的改善有反馈作用。2、考试与应试的关系3、考试的困惑的原因分析4、考分与学分的优缺点5、考题的考究与制度改革28\n第六章基础教育的德育工作[教学目的要求]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德育的概念、意义及中小学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理解德育过程的本质和基本规律;把握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原则及其运用要求;了解基础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常用方法;能运用德育原理分析和解决当前基础教育德育工作的现实问题。第一节德育的概念与作用一、德育的概念二、德育的作用1、德育的社会价值2、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3、德育在青少年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第二节德育的目标和内容一、德育目标(一)什么是德育目标?(二)制约德育目标的因素依据:社会需要,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教育目标及其理论。(三)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二、德育内容(一)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1、学校德育内容服从于学校德育目标;2、学校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为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所制约;3、当前形势任务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决定了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二)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我国学校德育内容应包括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等五个相互递进的方面。第三节德育过程一、德育过程的概念什么是德育过程?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区别和联系。三、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一)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二)德育过程是指导学生品德在教育性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发展的过程。(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四)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28\n第四节德育原则一、教育原则的概念二、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一)共产主义方向性和社会主义现实性相结合原则(二)知行统一原则(三)说理疏导和纪律约束结合原则(四)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五)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六)因材施教原则(七)德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掌握各条德育原则的含义和贯彻要求。第五节德育方法与组织形成一、德育方法(一)说理教育法包括讲解和报告;谈话;讨论和辩论;指导阅读等方式。(二)情感陶冶法包括教师人格感染;环境陶冶;文艺陶冶等方式。(三)榜样示范法包括革命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家长和教师;优秀学生;文艺作品中的典型形象。(四)实际锻炼法包括委托任务;组织活动;执行规章制度等方式。(五)品德修养法(六)品德评价法包括表扬与奖励;批评和惩罚;操行评定等方式。掌握各种德育方法的运用要求。二、德育组织形式(一)各科教学(二)课外、校外活动(三)社会实践活动(四)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及其活动还有班主任工作、校会、周会、晨会和时事政策学习等形式。28\n第七章基础教育的班级管理[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明确班级的基本理论和基础教育中班级管理的一般原理;认识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任务,树立当好班主任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学会从事班级工作的初步技能。第一节班级及班集体一、班级与班集体的概念二、班集体对学生成长的作用三、班集体的创建(一)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实施目标管理(二)选拔培养班干部和积极分子,健全班集体领导核心(三)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形成优良的班风(四)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五)引导非正式群体成为班集体的积极力量第二节班级管理的一般原理一、班级管理的概念和意义二、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一)常规管理(二)平行管理(三)民主管理(四)目标管理三、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一)全面教育原则(二)全员参与原则(三)协同合作原则(四)教管结合原则(五)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第三节班主任工作一、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任务(一)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二)班主任的任务二、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一)了解和研究学生(二)组织培养班集体,加强班级常规管理(三)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四)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五)评定学生的操行(六)指导班级课外活动(七)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八)认真处理偶发事件28\n第八章基础教育的教育科学研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正确认识基础教育科学研究的可行性、意义及特征,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与常用的方法,从而树立科学研究的意识,把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理念。第一节 基础教育科研概述一、基础教育科研的可行性二、基础教育科研的意义(一)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二)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效果(三)有利于教育科学研究的繁荣与发展三、基础教育科研的特征(一)研究主体的广泛性(二)研究目的的应用性(三)研究内容的实践性(四)研究方法的情境性(五)研究成果的多样性第二节 基础教育科研的基本步骤一、选题(一)问题的应用性(二)问题的创新性(三)问题的可行性(四)问题的准确性二、查阅文献(一)查文摘(二)查索引(三)查工具书(四)查期刊与图书(五)查因特网三、制定研究计划(一)课题的依据28\n(二)课题的目标与范围(三)研究的方法(四)研究的时间安排(五)研究的保障措施四、撰写教育研究报告与论文第三节 基础教育科研的常用方法一、观察法(一)观察法的概念与特点(二)观察法的设计(三)观察法的实施1、进入观察领域2、正式观察3、记录二、问卷调查法(一)问卷调查法的概念(二)问卷的编制(三)问卷的实施三、访谈法(一)访谈法的含义与特点(二)访谈法的类型1、个别访谈与集体访谈2、结构式访谈与非结构式访谈3、一次性访谈与重复性访谈4、面谈与电话访谈(三)访谈的技巧四、个案法(一)个案法的含义(二)个案法的特点1、研究对象的独特性2、研究内容的全面性3、研究目的的针对性4、研究方法的灵活性28\n5、研究时间的长期性(三)个案法研究步骤五、实验法(一)实验法的含义与特点(二)实验法的操作程序(三)实验设计的模式1、单组实验设计2、等组实验设计3、循环实验设计六、行动研究法(一)行动研究法概述(二)行动研究法的特征(三)行动研究的操作过程漳州师院教育学教研室2006年9月修订附: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考试大纲一、《教育学》课程的性质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提示教育规律的科学。高师生学习的教育学,以基础教育为研究对象,基本内容主要涉及基础教育(普通中小学教育)中普遍的、基本的教育问题。教育学是高师院校教育基础理论课程之一,是高师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二《教育学》课程的目的要求(总评价目标)教育学的教学目的要求在于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和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武装学生,使之掌握通用的教育基础理论知识,懂得教育规律;培养学生运用教育理论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总评价目标是:28\n1、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其中包括基本概念、原理及规律。2、理解并掌握基础教育的教学工作、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和教育科研的基本内容和方法。3、具有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分析并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三、考试范围(评价内容)考试范围以公共课《教育学》教学大纲和教材(蔡勇强、黄清、李建辉编著:《基础教育学》,厦门大学出版社)为依据。各章节的具体评价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教育•教育学•基础教育学1、教育、学校教育的概念。2、教育的本质及其基本规律3、教育学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各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4、基础教育学的学科定位及其研究对象。5、学习《基础教育学》的意义及研究《基础教育学》的基本方法。第二章基础教育的性质、功能与目标1、小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历史演变概况。2、基础教育的性质。3、基础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基础教育的经济功能、基础教育的政治功能、基础教育的文化功能等)。4、基础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5、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概念、意义及我国的教育目的。6、确立我国基础教育目标的依据。7、我国中小学教育目标的具体规定。8、素质教育的理论要点。第四章基础教育课程1、课程的概念、功能及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2、确定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依据和原则。3、课程标准的意义及我国现阶段课程标准的框架。4、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5、影响基础教育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6、课程评价的涵义和作用。7、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类型、内容和方法。8、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第六章基础教育的德育工作1、德育的概念、意义。2、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和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3、德育过程的本质及德育的基本规律。4、德育原则的概念和意义。5、各条中小学德育原则的含义和贯彻要求。6、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及各种方法的运用要求。7、运用本章理论分析和解决当前基础教育德育工作的现实问题。第七章基础教育的班级管理28\n1、班级管理的模式。2、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3、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任务。4、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四、考试方式闭卷笔试,时间为120分钟。五、试题类型及编制组配试题的要求试卷由五种题型组成,名词解释(12%)、填空(20%)、选择(10%)、辨析(28%)、论述及案例分析(30%)。编制试题的具体要求1、试卷按学校要求以规范形式编制。2、命题覆盖教学大纲规定的各章内容。3、客观性试题约占60%;主观性试题约占40%。4、识记题约占30%;理解题为约占40%;分析应用题约占20%;创新题约占10%。5、基本题约占60%,一般难度题约占30%,较大难度控制在10%以内。六、评分标准本课程考试评分采用百分制评分法。为尽量保证客观性,阅卷时采用流水改卷方式,统一评分标准,评分时参照由任课教师共同拟订的参考答案。卷面成绩仅表示期末考试成绩,占整门课程总评分的70%,平时成绩占30%。按此比例计算学生该门课程的学期成绩。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