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00 KB
  • 2022-08-15 发布

考研教育学-丁锦宏教授教育学讲义

  • 10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目录第一章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三节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一节教育的功能第二节我国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第一节人的发展概述第二节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第三节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第四章我国的义务教育第一节义务教育概述第二节我国的义务教育第五章教育目的和初级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第一节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概述第二节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第三节初级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第六章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第二节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第三节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第七章教师第一节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第二节教师的素养第三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第八章德育(上)第一节德育概述第二节德育的目标和内容第九章德育(下)第一节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德育原则第三节德育的途径与方法第十章智育第一节智育概述第二节智育过程第十一章体育与卫生保健第一节体育概述第二节学校体育的任务与内容第三节体育的生理基础与实施第四节学校卫生保健第十二章美育第一节美育概述第二节美育的实施第十三章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第一节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概述\n第二节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第三节初中学生的职业定向指导第十四章教学工作(上)第一节教学概述第二节教学过程第三节教学原则第十五章教学工作(下)第一节教学方法第二节教学组织形式第十六章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第一节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概述第二节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第十七章班主任第一节班主任概述第二节班集体的建设第三节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后记第一章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提要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自身发展所必需的,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不同社会,有着不同性质、不同特点的教育。教育的发展受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和教育工作自身发展的规律制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我国的教育学是研究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科学。教育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萌芽、独立形态、马克思主义教育形成三个阶段。学习教育学的基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n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都有自己特有的研究领域。科学就是按照研究对象的特定领域所具有的特殊矛盾而分成各种门类的。那么,什么是教育学要研究的特殊矛盾?或者说,什么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呢?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一、什么是教育为了明确教育学的研究对象,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教育。“教育”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地而教育之,三乐也”。但“教”字早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教”字的篆字是。有人认为这例子,意为不顺不孝之子。《说文解字》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但是在先秦古籍中,“教育”作为一个专有名很少出现,大多只单用一个“教”字,如《中庸》说:“修道之谓教”;《荀子·修身》说:“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学记》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re,本义为引出,即教育指引导儿童使之得到完满的发展。捷克著名教育学夸美纽斯说:“教育在于发展健全的个性。”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教育是“依据自然的法则,发展儿童的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说:“教育就是系统地将年轻一代社会化。”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之不断改造”。上述各种解释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教育活动的特点,虽然说法不一,但都把教育看成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法动。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本特点,并贯穿于一切社会的教育之中。人类要生存和发展,社会要延续和进步,就必须将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使之逐步完善起来,并把更成熟的经验传给下一代。因此,教育又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与社会共存在、共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范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既同生产力的状况有关,又同生产关系的性质有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共同制约着教育。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生产关系和政治制芭各异,教育也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原始社会的教育:原始社会的教育同原始社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当时的教育还融合在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这践中,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教师,年轻一代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中,接受长辈的教育。当时还没有文字和书籍,人们依靠把生产、生活经验物化在工具上或记在脑子里的办法,通过言传身教传授给下一代。这时的教育面向全体儿童,只是在学习内容上存在男女儿童之间的微小差别,如男孩随男子狩猎,女孩随妇女采集等。妈隶社会的教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产品除了维持人们生活必需外,开始有了剩余。于是,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奴隶制社会逐渐形成。努隶社会在教育上的一个重大发展,由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使教育开始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具备了独立的社会职能。学校的生产同文字的发展、典籍的出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以及国家的出一连。文字、典籍的存在使人类积累起来的生产、生活经验,不只物化在生产工具和器皿上,而且逐渐从直接经验的形态中抽象出来,上升为知识形态的积累,并用来传授给下一代。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使一部分人能够专门从事教育工作或专门接受教育,不需参加生产劳动。这些都为学校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国家产生后,统治阶级需要一种专门的机构为其培养官吏和士\n人。这样,学校就产生了。学校教育一开始便被统治阶级所垄断,成了他们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具有明显的阶级性。中国奴隶社会已有校、序、痒、学、瞽宗等学校。但是教育完全被奴隶主所垄断。在西方,古希腊的斯巴达、雅典产生了文法学校、弦琴学校、体操学校以及青年军训团等教育机构。古埃及产生了宫廷学校。这些学校,同样只接受王子、王孙、奴隶主贵族子弟入学,劳动人民的子弟仍只能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通过长者或师傅的言传身教,接受自然形态的教育,成长为适合奴隶主需要的劳动力。封建社会的教育:到了封建社会,学校体制趋于完备。我国唐代,京都的儒学有弘文馆、崇文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即所谓“二馆”、“六学”。地方学校按行政区划分设有府、州、县学,以及由私人办的乡学。封建地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控制着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命脉,也控制着教育,并之成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唐代的学校制度规定、弘文馆、崇文馆只收皇亲、大臣的子孙;国子学收三品以上文武官员的子孙;书学、算学、律学则收八品以下文武官员的子孙以及通书学、算学、律学的庶人子弟入学。地方设立的府、州、县学的入学条件虽无严格的等级限制,但由于各名额有限,只有地方官吏和富豪地主的子弟才有入学机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子弟很少有条件入学。至于私学,表面上虽无限制,但由于要收取学费,分困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子弟也很难获得学习机会。劳动人民子弟基本上还是通过父传子、师带徒的形式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中接受教育。在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官吏,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养士”。学成之后,经选拔或通过科举考试,优秀者授予官职。在欧洲,封建社会的教育除了明显的阶级性、等级性外,还具有强烈的宗教性。中世纪前半期,教育机关被教会垄断,学校附属于教堂,教育目的是培养僧侣及为宗教育服务的专门人才;同时,也向群众宣传宗教,以便使群众信仰宗教,世俗封建主的教育,无专门的教育机构,只是把低级贵族子弟送到高一级贵族的宫邸中充当侍童或侍从,使他们在侍奉主人及生活和社交活动中接受宫廷教育。到了13、14世纪,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城市里出现了由手工业联合会办的行会学校和商人联合会办的基尔特学校,着重学习生产和业务知识,为本行业培养人才。后来这两种学校合并成城市学校,标志着新兴的市民教育的开始。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末期就已经产生。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权。18世纪从英国开始的产业革命,又把资本主义社会是到大机器生产的新阶段。大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场,科学技术在生产上得以广泛运用,在不到200年时间内,社会生产便由机械化到电气化,直到现在的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普遍应用的航天时代。生产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机器生产要求工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机械原理和操作技术。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劳动人民争取教育权的斗争,资产阶级为劳动人民开办了一些学校,并提出“国民教育”、“普及教育”等口号。这样,培养、训练劳动者的任务,开始从劳动实践转到主要由学校教育来承担了。大机器生产要求发展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要求教育同生产劳动密切结合。为了适应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必须使劳动者的智力和体力在更高水平上发展,能较快地熟悉新的科学技术,因而当代发达国家更重视教育,把智力开发到十分重要的地位,不断增加教育经费,普及教育。有些国家不仅普及初中,还普及高中,甚至努力使高等教育大众化,并推行从出生到老死的“终身教育”。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它们还不断进行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教育仍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对资产阶级来说,给劳动人民多少教育,给什么样的教育,不完全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更多的是取决于是否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是由资产阶级控制,为资产阶级服务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同一切剥削阶级的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教育的性质已经由统治人民,压迫人民的工具变成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的工具。社会主义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它同宗教是分离的,反对宗教对教育的干预。社会主义教育还批判地继承古代教育遗产,吸收当代各国先进的教育经验,实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综上所述,教育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不同社会形态的教育各有特点。同一社会形成下的不同历史时期,教育也有不同的特点。教育具有历史性。在阶级社会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总是牢牢地掌握教育的领导权,并利用它来传播统治阶级的思想。被统治阶级也要利用教育争取本阶级的利益。一定的教育反映一定阶级的要求,教育具有阶级性。\n教育除了受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外,还受其它意识形态诸如社会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宗教、文学、艺术、法学、科学等的影响。因此,在考察一定形态的教育时,不仅应当了解对教育起决定作用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状况,而且还应了解与教育直接发生联系的各种社会意识形态,只有这样,才能对教育这一社会现象有全面的了解。其次,一种社会形态下的教育,无论就其思想、制度、内容、方法等方面来说,都与以往各个时代的教育有着继承的关系。例如,启发式教学追溯到孔子、苏格拉底;课堂教学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自17世纪至今,仍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某些教学内容,特别是自然科学知识、语言文字知识等,成为各历史时期的共同内容;一些反映教育规律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也被继承和发展。每一社会的教育总是在先前社会教育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对先前社会的教育遗产都要批判地加以吸收,使之为新的社会服务。社会主义教育也是在继承人类社会创造的全部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要改变的仅仅是旧教育的性质,使教育摆脱剥削阶级的影响。这就是教育的继承性。此外,教育的发展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之间有着不平衡性。当旧政治经济制度灭亡之后,与其相适应的教育并不立即随之灭亡,还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存在,并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相反,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产生某些超越当时社会制度的新的教育思想。如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产生了无产阶级教育思想。此外,从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来看,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另一方面也看到“经济要发展,教育需先行”,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和教育发展的规律。因此,在说明一定社会的教育时,仅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芭的发展来说明是不够的,还要从教育本身发展的规律和整个文化背景来说明。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为了保证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能够顺利地实现,有效地促进年轻一代的健康发展,教育必须从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经过上面简要的分析,我们可以对什么是教育进行科学的说明了。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我们这本教育学所要研究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它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要求,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能力,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二、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教育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教育实践的产物。人们可以感知它、认识它。但教育现象人为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只有被人们议论、评说,看作是一个“教育问题”时,如人们有意识地提出“要造就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方法去培育人”等,才构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有:教育的本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教育要造就怎样的人,教育制度,教育工作的任务、这程、内容、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教师和学生,教育的管理等。教育学是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教育学的历史也就是在对这些问题不断进行探索,并找出各种各样的答案的过程中展开的。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规律的\n什么是规律?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它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规律的客观性的最明显表现,是它的必然性、普遍性和重复性。人们不能创造规律,但能够逐步认识规律,并用它来为改造客观世界服务。教育规律是教育发展过程中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它是教育现象所固有的、客观存在的。只要教育现象存在,教育规律就存在。第二,它是反复起作用的。教育在任何情况下,都受自身规律的制约。第三,在阶级社会里,人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受阶级意识的制约和影响。教育规律是建立教育科学的依据。按教育规律的层次性,可分为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一般规律存在于一切教育现象之中,并始终贯串于整个教育发展的全过程。这些规律主要有:1、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人们只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吃、喝、穿、住,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教育、艺术、宗教等活动。社会生产方式对教育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生产力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专业设置、教育的设备、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二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目的和一部分教育内容。教育既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同时也对生产力和政治、经济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也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并且是发展科学的生要手段。从这个意义说,教育是具有生产性的。教育还通过培养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所需要的人才,使他人具有当时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知识技能,用以巩固和发展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此外,教育还通过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2、教育必须与儿童身心发展相适主尖的规律。儿童身心发展是指儿童思想品德、智力和体力诸方面的发展。教育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条件,它受到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儿童从出生到成人,其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育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无论是制定教育计划,选择教育内容,还是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都必须从儿童发展的实际阶段出发,才能收到预期效果。3、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规律。学校是通过培养人来为社会服务的。生产和政治是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学校教育要为生产服务,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知识和生产劳动技能的教育;为政治服务,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思想品德等的教育;人们无论进行何种生产劳动或其他种种活动,都需要强健的体力,这就要求增强学生的体质。处理好教育工作内部德、智、体诸方面的关系,使它们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这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核心所在。上述教育规律是相互密切联系的。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儿童身心发展也必须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上,而人的全面发展又受到社会发展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制约。教育的特殊规律是指不同时期、不同领域或教育过程不同阶段存在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如不同社会形态下教育发展的不同规律;不同领域教育活动的规律,如德育规律、教学规律、体育规律等。对这些特殊规律,我们将在本书有关章节中具体加以阐述。可以这样说,整体教育学都是在研究教育规律。教育规律与教育方针、教育政策不同。教育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而教育方针、教育政策是人们根据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并联系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条件制定的,具有主观性,并且有国家意志、国家强制的属性。通过一定立法手续规定的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正确反映教育规律,符合一定历史时期的实际情况的。但是,由于人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不足,或是由于人们的认识受到社会条件的限制,因而制定的方针、政策部分地或全部地不符合规律、不符合实际的情况是存在的。违背教育规律的方针、政策,尽管在一定时期内可能作为一种“能动的社会力量”起着作用。否定教育规律的客观性,夸大主观意志的作用,必然会给教育工作带来严重的后果。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正是为了认识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以便掌握规律,运用规律,指导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效益。\n四、教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教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的特点。研究教育问题,需要运用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卫生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才能揭示其规律,论证其原理,说明其方法,指导其实践。教育学的内容,包括教育的一般原理、德育论、教学论、体育、美育、学校管理理论等部分。随着社会和科学的进步,教育学的研究对象逐步趋向专门化,教育学自身分化为学前教育学、普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特珠儿童教育学、家庭教育学、军事教育学等。本书是以普通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阐明培养儿童、青少年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规律。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是在总结教育实践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不断地发展和成熟起来。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孟子、荀子、韩愈、朱熹、王守仁、颜元等,都在各自不同的社会条件下,总结当是的教育经验,提出自己的教育观点和主张。这些观点和主张概括起来主要是:第一,把教育看成治国安民的工具,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主张通过教育培养统治人才和化民成俗,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第二,把“诗”、“书”、“礼”、“乐”、“春秋”当作主要教育内容。在教学上主张学思结合、文以载道、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深造自得等原则和方法,还提出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一套学习过程。第三,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提出长善救的、防微杜渐、潜移默化、立志、力行、内省、慎独、去私解蔽、意志锻炼等原则和方法。第四,提倡尊师爱生、教学相长,重视教师的作用,强调教师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躬行践履,尽传道、授业、解惑之责。特别是我国古代的《学记》,系统地总结了古代儒家的教育经验,比较一面地说明了教育的作用、师生关系等问题,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在西方,古希腊的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古罗马的昆体良等,都在自己的著作中阐述了各自的教育观点和主张。但是,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只是他们的哲学思想或政治思想的组成部分,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一般认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教育学的产生,以17\n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问世为标志。他号召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提出统一学校制度,主张采用班级授课制,扩大学科的门类和内容,普及初等教育。他从适应自然秩序的原则和感觉论出发,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彻底性原则、自觉性积极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量力性原则等。他认为人总是首先通过观察事物本身、从事物来源去获得知识,所以教学应该从实际事物开始。如果没有实际事物,可利用代替物。在18-19世纪,还出现了许多教学名著,如洛克的《教育漫话》、卢梭的《爱弥儿》、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斯宾塞的《教育论》等。他们对教育学的发展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则始于德国哲学家康德。他于1776年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哲学讲座中开讲教育学。最早以教育学命名的专著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赫尔巴特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建立了教育学的体系。他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美德性”,强调运用严厉的方法管理儿童,以建立秩序和纪律,保证教育过程顺利进行。他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认为教学是教育的主要手段,教育是教学目的。根据统觉主理学的原理,他将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后来被他的学生发展为“五段教学法”。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西方教育家称为第一部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19世纪末,美国出现了以杜威为倡导者和主要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流派。实用主义教育批判传统教育的形式主义,强调“教育即生活”,主张教育成为生活过程;强调“学校即社会”,把学校办成一个“雏形社会”;强调“儿童中心”,使教育科目以儿童自身的社会活动为中心;强调“做中学”,让儿童在自身的社会活动中学习。此外,还十分重视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要求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合作的相互作用过程,成为平等的共同参与的过程。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从新的角度对许多教育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美国和世界各地曾广泛传播。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逐渐削弱。20世纪60年代,美国进行课程改革时,实用主义受到严厉的抨击,但是在70年代初又有所复兴。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学奠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使教育学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教育揭露和批判,为工为阶级子弟争取受教育权利的斗争,以及对共产主义教育的设想和预见、教育与社会、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一系列教育的根本问题的论述,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尖锐地批判了资产阶级旧学校旧教育,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他提出,要用共产主义精神教育青年一长,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青年要成为真正共产主义者,必须要用人类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要把普遍的劳动与普遍的教育结合起来。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批判旧中国封建、买办、法西斯主义的教育,对中国新民主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一系列问题作了深刻的论述,诸如教育与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方针、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改革,等等。杨贤江(1895-1931)是中国教育界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这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教育家。其代表作是《新教育大纲》。他认为:教育是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有依存关系;教育既受生产方式也受政治制度所制约,又对经济发展、政治变革起促进作用;教育因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产生,并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展起来;教育应当与生产劳动密切结合、为全社会所共享;在阶级社会,教育成了剥削阶级统治的工具,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要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只有进行革命。教育是进行革命的有力武器之一,在革命胜处后,教育应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n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编写和出版了许多教育学著作,对建立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做出了贡献。其中,凯洛夫(1883-1978)主编的1949年版《教育学》,曾对我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发生过较大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总结我国教育经验,编著了许多初步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学著和。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原则,对许多教育理论问题重新进行了探讨。如关于教育本质的讨论,使教育科学研究跳出了仅把教育看成与政治、经济相联系的传统观点,并导致了确立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讨论,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的历史背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特征和具体内容,社会主义教育目的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问题有了新的更加全面的认识;在德育方面,对德育的价值,由只强调“为阶级斗争服务”转变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并提出加强德育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论方面对教学中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及个性的关系,教和学的关系、教学原则、课程理论、教学评价、教学艺术等问题,取得了许多新的认识;关于教育的领导体制问题,经过讨论改变了把高度集中当作社会主义教育领导体制特点的传统观点,提出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机制,为发展和繁荣教育事业注入了活力。所有这一切,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发展。第三节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掌握教育理论是人民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学记》说:“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中以为师也。”现代世界各国师范院校的教学计划中,都把教育理论作为必修的最重要的学科之一,教育学科的教学时数一般约占总数学时数的15%。非师范院校毕业生想做教师者,必须补修教育学科,经考试合格能得到教师资格证书。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主要有: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是指一定阶级或阶层的人们在一定历史时期,对教育所持的根本看法。包括回答培养什么人,用什么思想作指导,按什么目标和培养规格去培养人,以及如休培养人等问题。民想是行动的先导。人民教师进行教育工作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当前我国普通教育中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有识这士称它为教育上的“顽症”,它把教育引进了歧途,其危害极为严重。这是教育思想不端正的集中表现。学习教育理论的目的,就在于使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自身发展的关系,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认识和把握教育的基本规律。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做好教育工作。2、指导教育实践\n教育理论是对教育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抽象,它对新的教育实践有指导意义。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学习教育学,是为了在走上中学教师岗位后能做好教育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要学好某一门专业课,就能教好这门课;对那一门学科造诣深,教好这门学科的本领也就大,以为“学者即良师”。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诚然,一位合格的中学教师必须深入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否则是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的。就这一点而言,学者和教师有共同之处。但学者未必能当好教师。这是因为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他们的志趣、爱好、性格、才能千差万别。教师在进行教育工作时,既要遵照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既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既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又要考虑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既要认识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要深信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是自我教育的主体。要当好教师,除了专业知识之外,还必须掌握教育理,具有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学习教育学,能使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提高教育的效益,使教育工作的过程成为真正的科学的过程。不少高师毕业生在教师工作过程中,结合工作实际,反复学习教育学,加深对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教师工作做得得心应手。3、指导教育改革《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针对我国教育工作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状,提出“必须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改革管理体制,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调整教育结构,相应地改革劳动人事制度,还要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这就要求广大教师成为勇于实践、勇于创造的革新者。进行教育改革,不仅要有改革的热情,而且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建国以来,几次教育改革的实践已证明,只有遵循正确的方向,依靠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严格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改革才能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否则就会造成严重的失误。教育学总结教育实践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从理论上加以概括,因而对教育改革有很大的指导意义。4、培养热爱教育事业的思想学习教育学还可以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光荣感和使命感,自觉地把聪明才智献给教育事业。做好教育工作,不仅要懂得教育理论,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还要热爱教育事业。对教师职业缺乏认识,不愿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献给教育事业,不安心从教,即使满腹经纶,才智过人,也难以做好教师工作,更谈不上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最后,学习教育学还有助于培养研究教育理论的兴趣,开展教育科学研究,逐步学会对教育实践中遇到的教育问题作出科学的分析,把教育实践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为发展和丰富教育理论作出贡献。二、学习教育学的方法1、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科学的思想体系。它不仅为教育学提供了一般方法论,而且对教育的一些根本问题作出了科学的说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发展变化的观点以及整体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批判地吸收中外教育的一切优秀遗产,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研究国内外教育现状,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的经验教训,获得对教育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对教育理论的深刻理解。2、要坚持理论的联系实际\n教育理论来源于教育实践,而又高于教育实践。学习教育学的目的在于以教育理论指民教育实践。要自觉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深入领会本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努力掌握教育学在发展中已经取得的成果,为学好本门学科打下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教育理论只有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受到检验,才能表明它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科学,才能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学习教育理论时,要常到学校去接触教育实际,了解中学教师怎样教书育人,怎样进行教育改革实验,中学生怎样学习成长,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并努力把所学的理论与实际问题挂起钩来,力求运用学到的理论去回答、解决中学教育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学好教育学。3、要学、思、练结合学习教育学时,一方面要认真读书,聆听教师的讲解,努力吸取前人已取得的教育科学方面的成果;另一方面要努力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好教育学还要进行一定的练习,完成必要的作业。本书每章的复习思考题是帮助同学们掌握基本理论,培养分析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材料,一定要认真练习,自觉无成。4、要努力掌握理解教育问题所必需的有关学科知识教育现象十分复杂,与其他社会现象、自然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教育学又是在不断地综合其他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为了深刻理解教育理论,就必须具有其他的有关学科的知识,如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史、各科教学法等知识。现代科学发展的特点是不断综合,不断分化。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成员,教育学不仅与其他社会科学相互渗透,而且还广泛运用数学统计方法以及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科学认识方法进行教育研究。因此,努力掌握有关学科的知识,已成为学好教育学的客观要求。复习思考题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什么是教育?怎样认识教育的本质特点?3、分析不同社会形态下教育的不同性质与特点。怎样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4、谈谈你对教育基本规律的看法。5、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各阶段有哪些特点?6、你准备怎样学好教育学?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内容提要\n教育在社会发展运动中与其它社会现象发生相互作用,并形成自己的多方面功能,主要是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育人功能。教育的育人功能,是教育的本持属性的表现形式,是教育的其它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础。我国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对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第一节教育的功能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在社会发展运动中必然与其它社会现象发生相互作用,并形成自己多方面的功能。主要是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育人功能。一、教育的经济功能这里讲的经济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交换、分配和消费。经济发展是指物质资料生产的不断增长,它是在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中实现的。教育的经济功能指教育对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离不开社会经济和生产的发展。这首先是现代教育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同时,现代教育把经济与生产作为它的基本“市场”。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首先大量投入于经济和生产领域。为此,教育从经济和生产的发展中获得其基本动力--需求的动力。另一方面,经济和生产的进步也越来越离不开教育,这是因为现代的生产日益成为科学的生产,成为科学物化的过程。而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长期以来,教育被认为是消费性的、文化性的,而不是经济性的。这种观点起源于学校教育产生的初期。当时,享受学校教育是统治阶级的特权,学校教育的内容也是脱离生产活动的。于是人们就认为世俗的经济与高雅的教育是不相干的。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这种观点开始改变。可以说,教育的经济功能是随着大工业生产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776年,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首先在《国富论》中提出:“……学习的时候,固然要一笔费用,但这种费用,可以希偿还,而且争取利润”。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对认识教育的经济功能,有更深刻的意义。马克思认为,为提高工人生产技能而提高他们的教育程度,可以导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本世纪20年代开始,教育经济学用计量的方法计算教育的经济效益,以后又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从此以后,教育具有经济功能就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1924年,前苏联教育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发表了《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一文,用统计的方法得出“一年的学校教育比起同样时间的工厂工作平均能提高工人劳动生产率约1.6倍”的结论。1962年,他又评价了1940-1960年间苏联教育的经济效果。统计数字表明,在这期间国民收入增长部分中约有30%是由于劳动者教育水平提高而获得的。据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国舒尔茨的计算结果称:美国在1929-1957年这一时期内,教育投资的收益在劳动收入中的比重为70%,在国民收入增长中所起的作用是33%。日本学者用舒尔茨的方法,推算出日本在1940-1955年期间,国民收入增长部分中约有25%是由于增长教育投资而获得的。我国的教育经济学家研究认为,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教育收益占国民收入增长额的24%;1964-1987\n年期间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额的贡献为36%左右。(韩宗礼:《我国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探析》,《教育研究》1990年第1期。)由上面这些统计数计可知,教育的经济功能是客观存在的。教育所以能对经济发展起如此巨大的作用,是因为:1、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人的劳动能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这里所说的人,是指掌握一定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当人们还未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时,他只能是一个可能的劳动力,要把这种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在现代社会主要是靠学校教育来实现的。马克思说:“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5页。)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术,成为现实的劳动力,从而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越发展,劳动力中的智力因素所占比重也越大。一些统计资料表明:在机械化初期,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所消耗的比例为9:1,中期为6:4,在全盘自动化情况下,则为1:9。学校教育在培养劳动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这是因为:第一,它能向社会提供一支能在科学上有发明、在生产技术上有创造的科学研究和设计队伍。如果没有这样一支队伍,在科学技术上至多只能步他人的后尘,很难取得重大的突破。第二,它能向社会提供一支能掌握和运用先进生产方法的技术队伍。如果没有这样一支队伍,即使有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第三,它能向社会提供一支适应于工业化水平的生产和技术管理人员的队伍。如果没有这样一支队伍,就会造成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不能发挥先进生产技术的优越性。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科学知识的继承和发展,必须任借教育把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传递给年轻一代。所以,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如果没有教育所实现的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每一代新人都从零开始,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认识世界,那就很难想象世界上的科学知识会达到今天这样的高度。教育也是科学知识扩大再生产的手段。通过教育,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所掌握,并不断扩大其传播范围。这种科学知识的扩大再生产,提高了全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为新产品的推广使用,为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和提高准备了条件。同时,也为今后技术力量的成长提供广阔的基础,为源源不绝的高质量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熟练工人的供给提供了保证。3、教育还是产生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手段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进行科学研究,提供新的科学技术知识。世界各国高等学校历来的办学基本原则之一是教学与科研不可分割。教学促进科研,科研提高教学,教育部门成为出人才、出成果的基地。据统计,美国有60%以上高级研究人员集中在大学,日本各大学的科研人员占全国的40%以上。我国高等学校被列为全国科学研究五大方面军之一。在最近一次中国科学院增选这部委员时,新当选的210位学部委员中,高校有70位,占三分之一。1981年我国国家科委颁发的44项发明奖中,高等学校完成的有20项,占50%弱。1989年颁发的第三次国家自然科学奖的11项一等奖中,高校占3项,中学占1项,高校参加的占3项,总计也占50%。1949-1989年在国家授与的科技进步奖、发明奖和自然科学奖中,高校获奖数分别占总数的22。2%、29。5%和48。2%。(成有信:《论现代教育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研究》1992年第5期。)这些发明创造对我国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鉴于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世界各国的有识之士已逐渐形成一种共识: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军事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民族素质的竞争,而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n二、教育的政治功能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的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第656页。)这也是我们研究教育问题的基本观点。教育与政治的关系,首先是政治决定教育,然后教育反作用于政治。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2页。)教育作为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同样受占有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所支配。虽然,经济发展对于各种意识形态的“最终的支配作用”是无疑的,但是这种“经济影响多半又只是在它的政治等等外衣下起作用”。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总是利用国家政权掌握教育的领导权,制定教育方针、政策、目的、制度、教育内容,派遗和任免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规定各阶级和阶层受教育的权利以及各级中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控制教育经费等,以便按照他们的职级利益和思想政治要求办教育,培养符合他们需要的人。同时,统治阶级还利用国家政权管理教育,从教育计划到教育制芭,从教材内容到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在阶级社会里,教育总是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为巩固和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因而教育具有政治功能是显而易见的。我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历来都很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他们的主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国君民”,以教学为先。如古代的《学记》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二是实行政治改革,以培养人才为首务。如宋朝王安石了推行新政,提出“然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清末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人物康有为说:“变法之道万千,而莫急于得人才。”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国家提出实施强迫义务教育,一个重要的原因,就使教育更有效地为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服务。在社会主主义社会,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导,资产阶级的教育,是由资产阶级社会关系决定的,受资产阶级影响并为之服务。无产阶级的教育就要摆脱资产阶级的影响,反映无产阶级的要求并为之服务。列宁多次批判资产阶级关于教育可以超政治的错误观点,提出“把学校由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变为摧毁这种统治和完全消灭社会阶级划分的工具。”“学校不仅应当播一般共产主义原则,而且应当对劳动群众中的半无产者和非无产者的阶层传播无产阶级的思想影响、组织影响、教育者的影响,以培养能够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一代人。”(《列宁教育文集》下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62页。)毛泽东同志在1958年明确地提出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1、教育能为政治培养所需要的人才通过培养人才为政治、经济服务,这是教育发挥政治功能的主要方面。学校通过思想教育等形式,进行公民训练,传播一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包括政治、经济、法律、道德、思想等方面的内容,使受教育者成为具有一定阶级的政治思想意识的人。西方学者把这种运用教育的力量培养青年一代具有某种政治思想意识的过程称之为“政治社会化”\n过程。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有一部分直接进入上层建筑领域,成为国家各级各部门的政治领导才,为维护和巩固政治和经济制度服务。在我国古代,学校实际上是一种官吏养成所,学生学习的主要是为官从政的本领。现代社会的某些专门学校或学院,如军事院校、政治院校等,其目标就是培养政治领导者。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社会化,社会生活科学化,现代社会已成为科学、技术、管理三者不可分离的整体,管理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受教育的程度,已成为进入政治领层的重要条件。在发达国家,居于政府机关领导地位的高级官员,普遍具有较高学历。我国八届人大选举产生的人大和政府领导人,普遍具有高等教育的学历。通过系统的学校教育,培养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和管理才能的政治领导者,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发展趋势。2、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发挥政治职能学校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言论、行动、讲演、文章,以及教材和刊物,宣传一定的思想,造成一定的舆论,以影响群众,为一定的政治服务。学校的“小气候”可以影响“社会大气候”。在历史上,反动统治阶级利用教育传播反动的思想观点,麻痹人民的思想,消除人民的反抗意识。恩格斯在论及19世纪奥国革命时曾经说过,由于梅特涅的愚民政策使维也纳的大多数人民“对于最普通的政治问题也一无所知”,在一定程度上推迟了社会的发展。革命的阶级则通过教育宣传革命思想,提高群众觉悟,使其奋起斗争。3、促进政治民主化一个国家的政治民主化,主要是由国家的政体决定的,但与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密切关系。列宁说:“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能有政治,不识字只能有流言蜚语、传闻偏见,而没有政治。”因为政治民主化的最主要表现之一,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政治民主化的广度和深度,可以用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广度和深度来衡量。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广度和深度,是受人民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制约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说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此外,教育的政治功能,还表现在实施社会控制上。学校不仅是为一定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的机构,而且也是一个国家管理青少年儿童的重要机构。教育的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用政治功能来取代经济功能,也不能用经济功能来取代政治功能。教育的这两种功能,实质上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基本矛盾在教育中的反映。三、教育的文化功能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特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机构等。文化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统一的整体,其基础是物质生产的发展。制度文化体现为一定的社会的机构和制芭,联结着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教育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文化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因素。教育的发展受文化发展的制约。这种制约表现在两个方面:1、文化为政治、经济与教育关系的“中介”。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当我们把教育作为上层建筑来加以考察时,承认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决定作用无疑正确的。但是实践和理论都告诉我们,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决非是一种线性的因果关系。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中介”因素,文化就是一个重要的“中介”。例如:有些地区经济发展了,但对教育的发展却产生了负效应。又如教育的许多改革在某些情况下,不因经济约束而受阻,却遭受到文化约束的干扰。这些事实告诉我们,不去探求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常常无从了解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从而也就无从对教育作出马克思主义的说明。2、文化按其自身特点和要求作用于教育。例如,文化的发展常会成为教育发展的动力,民族文化的特点往往形成教育的民族模式;而民族文化素质与水平往往成为教育发展的阈限。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教育工作主体的教师的文化素质与水平构成为教育工作及教育发展的直接承受力与支持力。因此,我们在研究教育问题时,常常提出把它放到一定的文化背景中去研究。总之,我们在承认政治经济对教育的最终作用和“硬约束”\n作用的同时,还应看到文化对教育的直接作用和“软约束”作用。教育对文化也有重要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1、传递、保存文化文化传递是文化的世代相接,是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一切文化都寓于一定的载体之中。文化载体通常有三种:(1)物质载体,如工具、建筑等;(2)精神载体,如语言、文字、意识形态等;(3)人的戴体,如个人所拥有的知识、道德等。物质和精神载体中的文化可称为客体文化,寓于人自身的文化可称为主体文化。文化传递是这主客体文化的不断转化而实现的。教育选择人类积累的文化成果,组织成为教育内容,为学生提供适应社会生活的知识、技能、规范和价值观。教育过程就是将客体文化不断转化为主体文化的过程。教育将寓于物质载体和精神载体中的文化,内化为以个人为载体的文化。将结晶为非生命的文化,转化到以人脑细胞为代表的生命体上来,使人成为活的文化载体,具有接受、理解、掌握、享有已有文化的能力,具有在实践中使用文化的能力,具有在实践中使用文化的能力,以及不断再生产和创造出新文化的能力。当然,教育不仅是一个将客体文化转化为主体文化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将主体文化转化为客体文化的过程。就教育而言,首先是教育者将寓于自己主体内的文化外化为教育语言、文字形式的材料等,教育过程才能进行。没有这种外化,教育过程就不可能进行。因为只有当文化可以传递时,才可以保存,并使之世代相传。2、创造、更新文化教育不仅通过自身的科研机构进行科学研究和设计,而且培养出大量具有创造精神的人。这些人具有强烈的创新愿望,能创造性地解决人类当前所面临的难题和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使世界文化以过去无法比拟的速度发展。3、传播文化文化的传播是文化从一个区域到另一个区域的扩散,是文化在空间上的流动。文化的传播是条件的,文化共享是一个首要条件,即首先要求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和理解,无论是见之于语言文字的或是其它象征符号的文化,只有当它们成为共享文化时,才能进入信息系统进行传播,这是文化传播的一种规律。如见之于文字的文化,无法向一个文盲传播;将外国文化向不懂该国语言或不了解该文化背景的人传播,就会发生困难。所以,教育者首先需将其它类型的文化加工、转化,使之成为被传播者可以理解、掌握的共享文化。文化传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如迁徙、通商、战争、教育、学术交流、旅游、体育竞赛、访问演出、通讯、卫星传播等。其中,教育是最重要的途径。这是因为:(1)教育的传播具有深层的特点。文化中的较深层次,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学术思想等,不易为其它途径传播,但往往与教育的传播分不开。(2)高选择性。教育传播是一种有选择的传播,一方面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价值取向来进行选择,另一方面还要按照文化本身的价值进行选择。(3)较强的系统性。这种系统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传播过程的系统性。传播者与被传播者之间建立的是一种经常的、系统的联系,进行的是稳定的、有次序的文化接触。二是所传播的文化本身的系统性。即教育所传播的文化是系统的、完整的、有序的文化,不同于那些零碎、片断、无序的文化。因此,教育的文化传播能得到较好的文化知识吸收、融合的效果,成为最重要的文化传播的途径。四、教育的育人功能\n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四: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对象。教育实际上是教育者将特定的教育内容,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传递给教育对象的过程。从本质上看,它是教师和学生的智力、体力的作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文化(或精神)的交换过程,教师凭借一定的教育内容和手段,使学生发生符合预定教育目的的变化。这种在学生身上产生的符合预定教育目的的变化,就是教育的育人功能。教育的育人功能,是教育本质属性的表现形式,是教育的其他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础。教育的育人功能,主要表现在:1、促进人的先天素质得到发,使生理、心理素质得以呈现;2、把人类在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人类精神文明移植于个体之中;3、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选就出合格的社会成员。上述三层意思,集中到一点,就是教育可以使新生一代身心得到发展,可以提高人的素质,改变人的状态,形成和发展个性。关于教育的育人功能,在下一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中,还要进一步探讨。第二节我国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技要上去;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党的“十二大”、“十三大”,都确定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党的“十四大”进一步强调,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党和国家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在总结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反映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的最根本的利益。下面我们具体地论述我国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一、提高劳动者素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我国企业经济效益低,产品缺乏竞争能力的状况之所以长期得不到改变,农业科学技术之所以得不到普遍推广,宝贵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之所以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和保护,人口增长之所以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之所以屡禁不止,原因固然很多,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劳动者素质低。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走教育兴国这条必由之路,是世界发达国家振兴经济的历史经验,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发达国家中以日本最为典型。19世纪50年代前,日本还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取消以儒学为中心的封建教育制度,建立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建立资本主义教育制度,提出“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威”的口号,努力在全民范围内普及初等教育,从而使日本经济跻身于资本主义列强行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创造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奇迹,连续20年以每年增长10%左右的速度高速发展。究其原因,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说:“资源少的我国,经历诸多考验,得以在短期内建成今日之日本,其原因在于国教育水平和教育普及的提高。”(梁忠义:《战后日本教育与经济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31页)美国也有人把80年代的经济发展归因于60年代的教育改革。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世界各国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划教育事业发展的大计。在我国,从建国初到80年代,教育事业发展出现了三次高潮,形成了“W”\n形的发展道路。第一次高潮是1951-1956年,第二次是1961-1966年,第三次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介于这三次高潮之间的是1958年的浮夸风和“文革”十年对教育造成的破坏。从教育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就的关系看,总结40年来的经验教训,可归结为:教育健康发展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健康发展;教育方面的失误会对经济建设造成严重的阻碍作用。“文革”十年对教育造成的灾难,使我国人才年龄出现了一个大的断层,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这种不良的影响至今还未完全消除。劳动者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新科学技术的能否推广应用,影响着生产效率的产品质量的提高,还影响到人口的有效控制和社会风气的改善。那么,什么是劳动者的素质?怎样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呢?劳动者的素质可以定义为: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质,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首先,劳动者的素质是指劳动者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产,这包括三个层面:(1)生理层面,指人们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学上的特点,它表现为“人本身的自然力”,是素质结构中的物质基础;(2)心理层面,指人们的心理品质,包括在认识、情感、意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识兴趣与能力、社会适应与情绪调控能力,自我意识与意志品质等,它是人脑的特殊机能;(3)社会文化层面,指人们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思想政治道德水平、劳动技术水平、体质状况等,它是素质的重要内容,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集中表现。其次,素质具有内在的、相对稳定的特点。所谓内在的,是指上述三个层面的东西,特别是心理和社会文化的层面,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已经内化为自己身心的一种属性。所谓相对稳定,是指素质一经形成,便会以较为固定的形为方式、价值观念表现出来。提高芝动者的素质,必须依靠教育。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普通教育是基础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方面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1)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基础。民族素质是指我国境内各民族全体成员个体和群体的素质,亦称国民素质。普通教育中的义务教育阶段,是每个公民必须接受的教育。因此,提高民族素质的责任主要是由普通教育来承担。普通教育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每个公民打好应有的素质基础。(2)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社会主义建设人地本身也是劳动者。(3)普通教育适当增加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如培养学生就业意识,加强就业指导,适当进行职业技术的教育等,使学生在毕业时,不仅掌握普通文科学知识和技能,也能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这样就能直接发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作用。(4)普通教教育对小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也就提高了民族互素质,包括劳动者的素质。这种素质的社会文化层面,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在学生身上的体现;而心理层面,是学生在接受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调查研究材料表明,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和生产的发展有密切关系。(1)职工的教育程度与劳动生产率有切的关系。据我国第一汔车制造厂一个车间1980年的统计,同是四级工,初中文化程度的比小学文化程度的可以多完成劳动定额26%。原苏联也有研究指出,十年制中学毕业生比八年制中学毕业生的劳动生产率要高25%。这就是说,在同等条件下,劳动者的教育水平提高一个学段,劳动生产率可提高四分之一左右。(2)得高职工的教育程度,可提高他们的创造才能。据我国抚顺石油二厂的统计,1978年该厂实现技术革新184项,革新者119人,其中初中以下学历的只占6。8%,大专以上的占61%。原苏联的研究指出,高中毕业生要比小学毕业生的创造能力高80倍。(3)提高职工的教育程度,可以减少生产中的事故。据我国扶顺石油二厂的统计,1979年共发生大小事故365起,直接责任者234人,其中文盲职工的事故率(占同程度人的比率)为11%,中等文化程度的职工的事故率为2。7%,大专以上职工事故率仅为0。4%。另据吉林某造纸厂的统计,1979年到1980年的电器事故中,有70。3%发生在小学文化程度的职工中,29。3%发生在初中文化程度的职工中。(4)职工的教育水平直接影响掌握技术的水平。据长春某厂的调查,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职工,在技术上几乎全是优秀的,具有高中、中专文化水平的职工中,50-60%是优秀的,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职工中,只有8。8-22。7%是优秀的。(5\n)职工的教育水平影响接受和掌握新技术的速度。据吉林某造纸厂电力车间的统计,大学、高中、初中和小学四个教育层次,掌握某种新技术时间,依次相差半年左右,即大学文化程度的职工需要一年才能掌握的新技术,高中文化程度的职工需要一年半,初中文化程度的职工需要两年,小学文化程度的职工需要两年半。由此可见,劳动者的素质从许多方面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影响到经济建设的速度。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基础在教育。二、培养科技人才当代国际社会正在进行一场新技术革命。一个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增长,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越来越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者的真知灼见,敏锐地认清了这场新技术革命的实质,明确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近三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正在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现代科学为现代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一系列新兴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的基础上的。”“当代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持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特别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4页。)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为了迎接新技术革命,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当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时,美国朝野被震惊。于是在1958年,美国通过了《国防教育法》,认为人才是国宝,并大力加强自然科学教育,注重培养高级科技人才。1981年秋,里根授权教育部长贝尔,遴选18位著名专家组成一个专门调查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委员会,该委员会经18个月的调查,于1983年4月发表了一份名为《国家在危急中》的报告。报告说:“危险的不只是日本的汽车生产已超过美国,也不在德国的机床正在代替曾经享誉世界的美国产品。危险的是它们所表明的为练有素的专业人才的国际再分配。”“如果要保持和改进我们在世界市场上的一点竞争力,我们就必须尽全力改革我们的教育制芭。”这一报告把国力危机同人才危机、教育危机直接联系起来。美国哈佛大学的罗伯特·巴罗等人运用“新增长理论”,对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穷国赶不上富国的原因在于缺乏人力资本(即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而不是有形资本。(参见《人民日报》1992年2月25日。)前美国总统布什上台伊始,就以“教育总统”自居。他说,“教育是提高我们民族竞争力的关键,是提高我国人民精神的关键”。1988年4月7日,法国总统密特朗发表的《告全国人民书》说:“将来,国力更多的是依赖智力而不是体力。因此,教育必须置于头等优先的地位。”我国生产力水平不够高,突出表现在两方面:(1)现代化劳动手段比重小。(2)劳动生痃低。造成上述两方面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科学技术力量薄弱,主要表现在:(1)科研人员数量很少,邓小平同志早在1977年就指出:“我国现在科研人员少,队伍小。比不上那些发达的大国,这点我们要承认。美国科研队伍有120万人,苏联前年的资料是90万人,现在又增加了。我们是20多万人。”(《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9页。)(2)各类技术人员数量很少。1982年,我国全民所有制工程技术人员255.4万人,农业技术人员36.2万人,卫生技术人员180.7万人,平均每万人口中大约40多人。而美国1976年所拥有的工程师是160多万人,技术人员是96万人,平均每万人口中有120\n人。又如,每万名农业人口中,科技人员数量,美国21人,日本9人,原苏联7人,我国仅为4人。(3)熟练工人数量少。据统计,1984年我国劳动力4亿人,具有大专水平的人数仅占全国总人口的5%,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人数占总人口的22%,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多达73%左右。而日本旱在1960年,中等学校毕业的人在生产人员中所占比重即达30。1%,高等学校毕业的占5。5%,近30年来,这一比重还在增加。总结国内外科技发展的经验,邓小平同志指出:“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我们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要有一支浩浩荡荡的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大军,要有一大批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造就这样的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重任务。”“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法。”(《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7、88、47页。)三、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共产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在社会主义时期,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它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我国的社会主义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基地。这首先是因为我国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的实现,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本任务的完成。此外,学校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本任务的完成。此外,学校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也是其他社会组织不能代替的,这是因为:(1)目的性。学校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在活动之前,首先要确定目的,按目的设计、进行和调节教育活动,并以实现教育目的为教育活动的归宿。(2)系统性。学校教育有着多方面的系统性特征,例如在整个结构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在德育方面,政治立场,思想意识、道德品质是一个系统,知、情、意、行又是一个系统;在知识结构上,政治理论、科学技术、人文知识是一个系统;在智能结构上,知识、智力、技能等又是一个系统。所有这些便成了学校教育的多级的、多层次的、完整的系统。(3)科学性。学校中的教育工作者,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能根据教育科学理论,运用适当的教育手段进行教育。(4)适时性。儿童时期是受教育的适当的年龄,学校教育就是在这一时期对儿童进行教育,时效性特别大。“三岁之魂,百岁之才”,就是强调学校教育工作的时效性。(5)持久性。一个人所受的从幼儿园开始到大学的教育,要经历17-18年的时间,约占整个人生的四分之一。如果把成人教育也考虑在内,受学校教育的时间就更长了。(6)全民性。九年义务教育是全体适龄儿童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现在全国中小学有学生1亿数千万,各级各类在校生在2亿以上。总之,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居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为了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党中央、国务院于1993年制定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90年代在保证必要的教育投入和办学条件的前提下,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目标:(1)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初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大城市市区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积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中城市基本满足幼儿接受教育的要求,广大农村积极发展学前一年教育。(2)高中阶段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人数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未升学的初中和高中毕业生普遍接受不同年限的职业技术培训,使城乡新增劳动力上岗前都能得到必需的职业技术训练。\n(3)高等学校培养的专门人才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大学和重大学科,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基本上立足于国内。教育质量、科学技术水平和办学效益有明显提高。(4)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青壮年的文盲率降到百分之五以下。通过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和在职学历教育,提高广大从业人员的思想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复习思考题1、怎样认识教育的经济功能?2、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怎样?3、教育对文化发展有哪些作用?4、学校的育人功能有哪些特点?5、为什么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6、怎样正确认识我国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内容提要人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遗传、环境和教育,其中教育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导性因素。要使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者必须有良好的品德素养、文化科学知识素养和教育、心理科学素养;教育必须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适应;教育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初中阶段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初中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第一节人的发展的概念人的发展,是指个体的发展,不是指作为生物种群的人的历史发展。即是指人作为生命个体从出生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增加而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过程。人的发展包含人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人的生理发展指人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各组织的生长、发育和机能和成熟以及体质的增强;人的心理发展指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能力的发展以及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n人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人的生理发展尤其是大脑神经系统的发展制约着心理的发展,心理的发展也影响并促进着人的生理的发展。在人的发展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般认为,社会的要求和需要所引起的个体的新需要与个体的原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就是个体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是不少学者专家的共识。一个人,作为生命个体,从出生之日起,就与周围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构成了矛盾。新生个体的身心发展水平很低,与周围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对他的要求很不适应。环境的要求通过双亲的影响,转化为个体本身的内在需要,推动个体改变自己原有的发展水平,把自己的身心发展水平提高一步。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往的广泛展开,初步发展起来的身心发展水平又与环境对他的要求不相适应。环境对个体的新的更高的要求经由成人(包括家长、老师及其他人)的影响,转化为个体的新的身心发展需要,推动个体通过学习和实践把自己的原有的身心发展水平又提高一步。个体就这样一步步地将身心发展水平提到新的高度。二、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人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但有哪些规律,目前正在作深入研究之中。一般认为,以下几条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1、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一个生命从受精卵开始直至衰亡,就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人出生后的发展是有顺序的,要经历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阶段。每个阶段在生理上都有其自己的特征。幼儿期身高体重增长速度快;童年期身体发育比较平稳,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易变形,大肌肉群比小肌肉群先发展,大脑发育快,脑重量逐渐接的成人;少年期进入了迅速发育的青春期,身体猛长,体内机能和神经系统发育趋于健全,出现了第二性征,性逐步成熟;青年期身体发育已经完成。心理发展了同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童年期,人的心理由不随意性向随意性过渡。他们感知较笼统、不精确,无意注意占优势,以机械记忆为主,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的形式向抽象思维过渡,好奇、好问、情感鲜明、外露、不稳定,意志薄弱、自制力差,等等。进入少年期,人的心理发展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过渡状态。他们既有独立性又有依赖性,既有自觉性又有幼稚性,既懂事又不懂事,既像大人又像小孩。到了青年初期,已进入了人生的黄金时代。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已发展得较好,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热烈追求理想,并且开始探索人生的意义,是开始形成人生观的重要时期。上述每个阶段所具有的一般的典型的身心特点,就是各个阶段的年龄特点。在每个阶段内主要表量的变化,但经过一段时间,就由量变发展到质变,使身心发展从一个阶段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前阶段是后阶段发展的基础,后阶段是前阶段发展的必然结果。前一阶段的后期孕育着后阶段的一些特点,后阶段的初期还有前阶段特点的痕迹。2、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人的身收发展的速度,不是匀速的,而是不平衡的,出现时快时慢、时高时低的现象。从身体发育来看,发育的先后是:从头到脚,从身体的中心部位到边缘部位,身高增长在先体重增加在后。身体发育有两个生长高峰,一个是婴儿出生后的头一年,一个是在青春发育期。心理的发展也不平衡。人们常说的发展关键期就是指某种心理机能发展最重要的刻印时期。如2到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实验证明,小学四年级是童年思维发展的质变期,初中二年级是少年思维的质变期。一般来说,智力在11、12岁以前增长较快,以后较慢,到了20岁左右达到高峰,35岁以后缓慢下降,60\n岁以后则急剧下降。发展的不平衡性的另一方面,就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3、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一个人只要具备基本的社会生活条件,在种系遗传的基因控制下就会按一定顺序发展成长,所以每个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发展阶段、年龄特征和变化速度总是大体相同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在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同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就会有差异,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如解放后的青少年儿童就超过解放前同龄青少年儿童的发展水平;80年代的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水平与50、60年代的同龄人也有明显的差异。教育条件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也会有不同的变化。在不同的教育思想指导下,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学会就会出现不同的发展。然而,人的身心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都是相对的。稳定性并不是固定不变,随着各种条件的改变,不同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会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某些变化,但这种变化有一定的限度,这就是稳定性中的可变性。4、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人的发展在各年龄阶段既具有普遍的共同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又存在着个别差异,每一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这种差异性,一是表一为生理差异。由于遗传因素和生活条件的影响,人的身高、体重有差别,体质有强弱,生理发育有迟早长相各不相同,等等。二是心理差异。每个人的认识能力有不同,兴趣爱好不一样,个性差异很大。有的长于抽象思维,有的长于形象思维;有的喜欢文学,有的爱好音乐;有的具有表演的才能,有的具有组织的才能;有的热情奔放,有的沉着冷静;有的粗疏泼辣,有的细致谨慎。即使是同卵的孪生子,他们的生理和心理也存在着差异。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婴儿期,孪生子的语言和认识能力就有了差异。上述身心发展的四个方面的特征,是否应被确定为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目前还有不同的看法,但人的身心发展的上述四个特征,不仅是客观地普遍存在的,而且它们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是无可否认的,因此,必须把它们作为规律来把握。第二节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一、遗传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因素1、遗传和遗传素质遗传是指生物借助于繁殖行为,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亲代人性状(形态、结构、机能)又在子代表现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特指遗传物质从上代传给下代的现象。“遗传”这个概念着重表达的是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繁衍的内在机制。遗传素质是指在遗传机制的作用下,子代个体在母体内已经形成,并从母体降生时就已具有了的包含着发展可能性的新生个本的解剖生理特点。“遗传素质”这个概念着重表达的是新生个体已经成形、已经具有了的解剖生理特点。显然,如果把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仅仅归结为遗传素质的作用,那末它还没有回答这样的回题:这遗传素质本身又是怎么形成的?由于没有回答这样的问题,在理论上是不彻底的。2、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n(1)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最终应当归结为亲代精卵细胞结合时形成的存留于受精卵中的遗传基因的作用。受精卵中的遗传基因既包含了父方的遗传信息,又包含了母方的遗传信息。新的生命个体,正是在融合了父母双方遗传信息的遗传基因的作用下,吸收母体内环境所提供的物持养料逐步构筑成型的。为什么有的双亲智商都很高,却生出了智商不高甚至痴呆的儿童,而有的双亲智商属中等水平,却生出智商很高的儿童?这归根结底是因为亲代精卵细胞结合时形成的遗传基因的物质组成成分或其排列组合发生变化,从而使该遗传基因发生突变或重组的结果。(2)对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的具体理解,可概括为以下几点:①遗传从生物可能性上一着人的身心发展。在遗传基因的作用下,人作为生命个体在母胎内孕育成胎儿,胎儿娩出时就具有了遗传素质,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这些遗传地正是人的身心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前提。没有这些物质前提,人的身心发展根本无从谈起。例如,先天色盲的胎儿,出生之后,不管环境和教育如何影响他,这个儿童绝对不可能发展成为画家和需要辩别颜色的其他工作者。有一种观点夸大了遗传的作用。例如,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高尔顿,他用家谱调查方法,先选出包括政治家、法官、军官、文学家和艺术家在内的977个著中人物,调查他们的亲属,发现在他们的父、子、兄弟中,有332个具有名声。再选出977个所谓一般的普通人,作为对照组,调查他们的亲属,发现只有1人具有名声。据此,高尔顿下结论:一个人的能力,乃由遗传得来的,其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之受遗传的决定一样。在旧中国,也有人认为,人格完全预定于遗传之中,一切教谕、劝导等都是无用的,所谓自由、责任、义务,都是幻想的名词。一个人对于社会的有用与否,完全看遗传如何。这类观点,我们把它称之为“遗传决定论”。其错误的实质,在于把人的身心发展,完全归结为遗传素质一个因素,在人的发展问题上陷入了宿命论的泥坑。遣传决定论的观点固然是错误的,但否定遗传作用的观点也是错误的。在对遗传决定论的批判中,有的人往往说“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实际上,这话有点似是而非。因为这种讲法,把遗传从生物可能性上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作用的事实也否定了。就是说,在对遣传决定论的批判上,真理多向前跨了一步,变成了廖误。②遗传不能最终决定个体发展的方向、内容和水平。因为个体身心的最终发展方向、内容和水平,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由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作用的结果。遗传提供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一种生物可能性,但可能性只是一种潜在的东西,不等于现实性。如果没有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提供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条件,这种发展的可能性本身,也将泯灭。例如,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发现两个狼孩,她产本来都是由人的母体降生的人,具有由遗传决定的人的发展可能性。但由于幼小时被狼叼走养育,没有接受过人类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当她们被人发现时,已经不能直立行走,而是像狼一样四肢落地并养成了狼的生活习性,没有人的语言和思维,没有人的情感和兴趣。由此可知,人的身心的最终发展方向、内容和水平都不是仅仅由遗传决定的。从反映论的观点为看,人的心理是在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的基础上,由环境和教育决定的。因为人的心理,就其内容而言,是指人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等,它们不是先天地存在于人身上的,而是后天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人接受环境和教育影响的结果。因此,人的心理内容,不可能由遗传决定,而只能由环境和教育来决定。③遗传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具体表现为:遗传素质的成熟水平制约着个体身心的发展水平;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个体的身心发展差异。“成熟”这一概念,从生理学上讲,是指人体的器官由于生长发育到一定程度,其机能达到可以发挥某种功用的程度。如大脑神经系统,当它生长发育到少年期的阶段,它就具有了相当程度的抽象思维的功能。只有在这时,才有可能通过学习与训练,使个体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1929年,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格赛尔选择同卵双生子T和C作为实验对象,他让T从出生后第48周起每日作10分钟的爬梯练习,连续训练6周。在此期间,C则不进行这种练习。C从第58周起开始作与T同样的训练,只训练了2周,C就赶上了T\n的水平。格赛尔的实验表明,遗传素质(特别是大脑神经系统)的成熟程度,是人的身心发展中的起关键性作用的因素,遗传素质未成熟,企图通过“超前”的训练达到身心发展的某种水平,是徒劳无益的。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别。在遗传学上有一个遗传度(力)的概念,指的是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与遗传、环境(包括教育)两者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的比值。研究已经表明,知高的遗传度(力)男性为79%,女性为92%。体重的遗传度(力)男性为50%,女性为42%。(《遗传与优生》,人民军医出版社,第76页。)遗传度(力)的概念,也同样适用于智力发展方面。我国上海市遗传学会双生子研究协作组,于1979年4-6月,对67对同卵双生子和34对异卵双生子进行了测试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造成了个体智力差异的因素中,61%的效应是由遗传引起的。(《双生子智力相关的测相报告》,《心理科学文摘(内部刊物)》,1980年第2期,第28页。)我们在承认遗传度(力)客观存在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到人群中的智力常态分布问题。根据智力常态分布规律,除了1-2%的超常儿童和2-3%的低常儿童之外,95%以上的儿童,遗传素质相差不大。马克思曾同意亚当·斯密说过的这段话:“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60页。)因此,在教育上我们应当更多地看到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不能片面地强调遗传的影响。(4)遗传素质本身虽不能在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予以改变,但它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个体的遗传素质是先天形成的,它本身是不可能在个体后天的身心发展中予以改变的,正如一个失天色盲的人不可能在后天的学习中重新获得对颜色的辨别能力一样。但是,良好的环境与教育以及个体自身的主观努力,能使遗传南所提供的发展潜力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遗传素质的某些不足。反过来,一个人遗传素质是优等的,但如果受到不良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且主观又不努力,遗传素质提供的优越的发展可能性,照样不能变为发展的现实性。所以,随便声称遗传素质本身可以改变的观点是不对的,无条件地夸大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也是不对的。二、环境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环境是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的总称。对于环境,可按不同的标准作出不同的分类。按环境本身的内容分,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是否特意为人的身心发展而予以组织分,则可以分为特意组织起来的自觉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环境和非特意组织起来的自发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环境,前者即是教育,后者即人生活于其中的狭义的环境。一般为了研究的方便,把作为环境一部分的教育划分出来,作为一个专题,单独阐述。广义的环境(即包括教育在内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可表述为:以遗传提供的个体发展的可能性为基础,把发展的可能性变成发展的现实性,最终决定个体发展的方向、内容和水平。就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来说,自然环境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自然环境中的大气层、重力场、生态、植被等宏观因素,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目前,由于全球性的自然资源的过量开采,工业废气对大气的污染,工业废水对水源的污染,森林的滥伐,生物圈中许多生物已经绝种和濒临绝种等,威胁着人类本身的生存。面对这种情景,基于人与自然的整体性乃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因素这样一个客观真理,我们必须确立生态意识,如实地承认自然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环境中,社会环境是更为直接的重大因素。以学校为主的教育环境以外的社会环境包含以下客观因素:按人类意志加工而成的自然,社会关系、社会意识形态,人们的日常生活情景等。这些环境因素,因为不是专门为人的发展服务而组织起来的,它们对学生的影响带有随机的、偶然的、零碎的正负交错的性质。但是,这是社会环境中的大“气候”\n,从宏观上决定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和内容。例如,正是社会关系使个体与他们、与集体、与国家发生人际交往关系和利益交往关系,使人在交往中逐步掌握作为交往工具的语言,把握思想和行为规范;正是社会意识形态,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提供社会的、自然的、思维的知识的海洋,在个体的学习中不断丰富其心理内容,促使其完成社会化过程,等等。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一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条件。商品经济将使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使人们之间的交往进一步扩大,这对人的民主平等意识的发展,自立自强和奋斗进取思想的产生,都将产生良好的影响。在理想环境究竟怎样影响人的发展这个问题的时候,不能离开能动的实践的观点。环境首先是人的改造对象。人是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认识环境并接受环境的影响,进而改造自己的。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环境影响人是经过人的目的性筛选和价值观过滤的。所以,尽管人的身心发展始终离不开环境的制约,但人究竟怎样接受环境的影响,归根到底要由人本身负责。同样处于逆境,有的人沉沦,有的人奋起;同样处于顺境,有的人玩物丧志,有的人锐意进取,道理就在于此。因此,环境决定论的观点是错误的。三、教育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教育(指学校教育)是专门为人的身心发展而有意组织起来的特殊环境,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所谓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其基本含义,一是从影响力的大小讲,比起遗传素质和自发的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力来得大;二是从影响的结果讲,教育能把遗传所提供的人的发展的可能性和环境为人的发展所提供的后天条件充分地运用起来,促进人的身心的发展。这是由教育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因为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专门为人的发展组织起来的,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依据科学原理来进行的。同时,教育活动的进行,由受过专业训练、懂得教育科学规律的教师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当然,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真正要起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首先,教育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如前面讲到的四条,对教育活具有必然的制约作用,教育如果违背这些规律,那么它不仅不能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而且还可能阻碍人的身心发展。比如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一旦教育不予注意,不搞因材施教,只顾像工厂制造标准件一样按统一规格要求学生,那么,一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其特长就有可能被扼杀。其次,既然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动力是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新要求所引起的新需要与已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那么,要使教育起主导作用,必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社会和教育的要求成为他们自身的需要,并采取有效手段,引导他们不断解决新的矛盾。再次,教育必须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应当让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接触社会,在接触中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增长对不良影响的抵抗能力,锻炼才干。同时,学校应当努力用良好的教育影响抵制社会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尽可能地把社会的不良影响减低到最小程度。最后,教育活动必须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个体来说,环境和教育,都还只是促进其身心发展的外因,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就是学生个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的具体表现形态有学习上的进取精神、强烈的求知欲望、参与各种学习活动的积极态度、迫切的心理动机和高度的责任感,等等。教师只有把学生的这些主观能动性激发起来,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教育活动,才能使社会对学生的德、智、体等各方面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个体的自觉要求,促使其身心获得全面发展。\n第三节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初中生的年龄特征,是指进和中学的11、12岁至14、15岁的处于少年期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典型表现。这些典型表现对教育起着客观上的制约作用,要求教育与它相适应。一、初中生的生理发展初中生的生理发展表现在身高体重上的变化很大,他们在这个年龄阶段正处于青春期--人的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根据我国的有关资料统计,这个时期,男女平均高度年增长约为6厘米,体重平均年增长为4千克左右。一般来说,女生的生长发育加速期比男生早1-2年,女生身高的生长高峰期又比体重的生长高峰期要早1年。由于女生发育比男生早,而男生发育增长量却比女生大,因而男女身高和体重的发展出现两次交叉,即:女生在10、11岁开始进入青春发育期,身体各部分增长迅速加快,许多身体增长的形态指标超过男生,形成男女学生生长曲线的第一次交叉。男生从13岁开始进入青春发育期,身体生长速度加快,男生身体增长的许多形态指标又超过女生,形成男女学生生长曲线的第二次交叉。由于四肢的增在比躯干快,所以初中学生的体型发展常常是不协调的。初中生身高迅速增长,血管也跟着增长,但心脏的发育却跟不上。这样,常导致心脏活动机能障碍,引起头晕、心脏搏动过速,易疲劳等现象。这些现象在通常情况下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青春期的过去,会自然消失。初中生的骨骼在迅速生长着,但骨骼的钙化程度尚未达成人的水平,骨骼容易变形、弯曲和损伤;同样,初中生体重猛增,可是肌肉的拉力强度仍然较弱,显得比较娇嫩。因此,初中生的骨骼、肌肉的负荷能力还比较差。初中生的神经系统的变化也很大。脑的重量增加虽然有限,但脑的神经纤维在增长,脑的功能日趋复杂化。这说明初中生的大脑神经系统的发展,达到了可以承担比小学生更复杂的智力活动任务。但是,初中生的大脑神经系统对机体活动的调节功能,赶不上身体的增长,动作往往显得不够协调,给人以“笨手笨脚”之感。同时,初中生由于性激素的分泌,影响到脑垂体的功能,使原来较为平衡的神经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有了一定的改变,即兴奋过程相对强于抑制过程,兴奋与抑制的转化也较快。另外,初中生的情感反应不稳定,缺少自我克制,出现某种神经质,等等。第二性征的出现和性成熟是少年期身体发展的显著特点。所谓第二性征的变化是指体态上出现的新的特征,如男少年变音、甲状软骨增大、出现胡须;女少年变音、乳腺发育、皮下脂肪增多等等。我国男女儿童性萌发、成熟的年龄平均在11、12岁--16-17岁之间。据世界各国研究,男女儿童性成熟有提前的趋势。二、从初中生生理特点出发,教育要注意的几个方面1、学校应该为学生家长提供指导,保证学生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n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能量代谢非常活跃。如果一个成人处于绝对安静状态(早上空腹卧床),平均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消耗1千卡热量,那么12岁的男孩同样条件下每公斤体重每小时需消耗1。8千卡的热量。少年的活动量平均高于成人,根据生理学家的估计,少年每天消耗于运动的热量约600千卡,骨骼和肌肉组织每昼夜所需热量为60-100千卡。将这些能量消耗加在一起,那么一昼夜的能量消耗为2400-2500千卡。如果初中学生要参加体育、舞蹈等活动,那么每昼夜所需的热量消耗将在3000千卡以上。热量和其他营养成分,一般来自蛋白南、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根据食物卫生学的要求,除了各种适量的维生素之外,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最好应为1∶1∶4。此外,还应该让学生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的矿物盐,特别是为骨骼发育所必须的钙和磷。因此,食物的选择、搭配要恰当,使之充分满足少年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防止偏食。2、学校的课桌椅设计和配备要与初中生的身高相适应,教师要教育、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坐、立姿势初中生的骨骼容易变曲变形,如果课桌椅高度不合标准,很可能导致驼背。由于初中生的肌肉容易疲劳,喜欢东倚西靠,即使课桌椅的高度与他们的身高相适应,还常常会坐的歪七倒八,久而久之,仍有可能形成不良体态。因此,教师必须随时提醒和督促,让他们保持正确的坐、立姿势。关于学校课桌椅的型号和高低,1983年国家标准局颁布的标准见下表:学校课桌椅应根据上表所述标准设置,尽量保证学生能够使用合适身材的课桌椅。2、防止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适当开展适宜于他们身体生长发育的体育活动和室外活动初中生的大脑神经细胞的机能结构尽管有了相当的发展,可以承担比小学生更为繁重的智力活动的任务,但是他们的大脑神经细胞仍然相对比较娇嫩脆弱,很容易疲劳。如果课业负担过重,就有可能造成疲劳过度、失眠或神经衰弱,影响整个身体的发育成长。初中生的骨骼、肌肉尽管增长较快,但亦易疲劳,负荷能力较差。因此,初级中学的生产劳动、体育活动都不应该使学生的骨骼、肌肉负荷过重。适当的体育活动和室外活动,不仅有利于锻炼骨骼肌肉的力量和耐力,而且有利于锻炼心、肺器官,使这些器官增强机能和活力,还有利于锻炼大脑神经的综合分析能力和作用灵活反应的能力。三、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1、感知和思维的特点就感知来说,精细性不够而灵敏性较高。有关研究材料表明,初中生的视觉感受性比低年级小学生增高60\n%以上,具有较高的颜色辨别能力。初中生听觉感受性较高,对音阶具有良好的辨别能力。初中生的动觉感受性也是比较高的。初中生的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主导地位,但思维中具体形象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一般说来是“经验型”的,而不是“理论型”的。所谓经验型,指的是初中生在进行抽象逻辑思维时,需要具体形象,从“经验型”逐步上升为“理论型”。初中生在概念的发展上能日益掌握更多的抽象概念和概念体系,因而能日益理解事物发展的复杂性和内在规律性,在判断推理方面,自觉地做出恰当的判断和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的能力在不断发展。初中生思维发展的另一重要特点是,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已有所发展。但是由于缺乏经验,这种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常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2、注意和记忆的特点初中生在注意的内容、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方面,比小学生有了很大的发展。小学生容易被新异刺激所吸引,无意注意占优势。初中生已从无意注意占优势变为有意注意占优势,他们的注意比小学生稳定、持久,具有较大的目的性和选择性。因此,他们能够逐步学会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于需要完成的工作和学习,如听课、做作业、做实验等。初中生注意的范围比小学生增大。实验表明,小学生在速视器上平均能注意2-3个客体,而初中生则在速视器上平均能注意4-8个客体。初中生注意的分配能力也比小学生强得多。例如,初中生能逐步做到边听课边记笔记,小学生就难以做到。初中学生的记忆比起小学生来,记忆的有意性加强了,意义识记的能力发展了。记忆品质有了提高。初中生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后,能够给自己提出识记的目的任务,有意识地把该记住的内容记。意义识记的发展,表现为他们在教师的培养下,已能对识记的材料进行逻辑加工,通过理解语言和词来掌握材料的主要内容。随着有意记忆的意义识记的发展,初中生良好的记忆品质便发展起来。如记忆的目的性,记忆的长时性,记忆与联想的结合。记忆与重现的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记忆能力等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同样长的时间内,初中生记住的学生材料的数量比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记住的材料的数量几乎可以多到三倍。3、情感和意志的特点初中生的情感特点,一是情感丰富而外露,易偏激,不太稳定,情绪振奋时洋洋自得,情绪低落时沮丧消极;二是情感的个人体验日益深刻,自我控制能力有了发展;三是情感的社会内容日益增加,对英雄模范人物能激起强烈的爱,对国家民族的兴衰能激起内心强烈的关注。在意志方面,初中生的意志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了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他们好胜心强,行为还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有时容易冲动,不能始终一贯地控制自己。有时做事缺少毅力。有的学生还易受暗示,缺少主见。有的学生在失败和挫折面前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思想。4、自我意识的发展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从初中开始,少年日益自觉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自己的内心体验或内部世界,从而更能独立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活动和行为。这是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新阶段和新特点。这时,少年对人的内心世界、内心品质发生了兴趣,开始要求了解别人和自己的个性特点,了解自己的体验和评价自己。他们更能自觉评价别人的和自己的个性品质。但和青年比较,少年评价别人和自己的品质的能力还是不高的,而且是不稳定的。5、成人感的产生初中生随着身高体重的增加,特别是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意识到自己已经长成一个成人了,觉是自己应该和成人具有平等的地位了。这种成人感的产生,使他对父母、老师的态度变得非常敏感,总希望父母和老师不要再把他当小孩子看。对于父母和老师喋喋不休的指教,过分的关心,过多的指点,内心非常反感。这种成人感的产生,使他们的自尊心和要求独立的倾向大大发展起来,开始形成了个人权利的概念,不许大人对他们进行干涉,内心的秘密往往不肯告诉大,等等。6、归属需要的发展\n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初中生逐步地有了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评价能力,并形成了自己的评价标准。而随着成人感的产生,他们的内心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和将这些秘密向同龄人倾吐的需要。他们兴趣爱好的广泛发展和活动能力、交往能力的提高,使人际交往活动频繁起来。这一切,推动着初中生开始寻找合得来的友伴。他们以彼此的评价标准相似、兴趣爱好相同、彼此知心等为标准,结成友伴。这样,一个一个的友伴群就出现了。初中学生以自己能被某个友伴群接纳而感到高兴、光荣和自豪。为了维持友伴群的友谊,会形成不成文的行为规范,如不准“出卖”友伴群内部的“秘密”等。这些都是初中生归属需要发展的表现。四、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教育要注意的几个方面1、在教育工作中,特别是在各科教学工作中,要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把音、体、美等课程的教学落到实处初中生和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相比,具有特别高的听觉感受性和视觉感受性,具有比较高的音阶辨别能力和颜色辨别能力,因此,初中教育应该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规定把音乐、美术这两门课开好,发展他们对音乐、绘画等审美感受、鉴赏创造能力,全面发展他们的良好个性。根据初中生动觉感受性很强的特点,应该悉心培养他们的手脚动作技巧。虽然初中生有动作不协调的表现,但由于动觉感受性强,他们所处的时期仍然是形成和掌握各种复杂动作技巧的最佳年龄时期。大量实践表明,正是在这个时期,能够练就演奏乐器的娴熟技艺,掌握专项体育练习最复杂的动作,学会优美的舞蹈技巧和各种各样的劳动技能。我们的初中教育应该跳出单纯的升学教育的思想框框,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才能。2、在加强教学的直观性的同时,努力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根据初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仍以经验型为主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直观形象性,运用实物、模型、图片以及教师的语言等直观手段,让学生在形成鲜明表象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在学生进行抽象概括的时候,应帮助学生学会怎样在思维中抽取事物的质特征,舍弃事物的非本质特征,还应帮助学生摆脱日常概念或前科不概念的不良影响,防止把非本质特征概括到概念中去,等等。在初中教育中应帮助学生加强逻辑记忆和理解记忆的训练,并以此来发展思维能力。同时,还应该帮助学生发展动手能力,包括完成书面作业的动手能力,以及实验操作、制作和采集动植物标本等动手能力。发展动的能国和发展思维能力是一致的。因为动手的过程,必定伴随着大脑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紧张的思维过程。3、教师在同学生的日常行接触中和思想教育中,既要尊重学生,又要对学生积极引导和严格管理初中生的成人感开始产生,但事实上他们仍处于既像成人又像小孩、半成熟半幼稚、半独立半依赖的发展阶段。这时,在教育上对于琐碎的小事要少唠叨,但对于严肃的问题必须讲透道理,严加管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老是训斥,而要以师生平等的口气进行疏导。对于初中生由归属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团伙意识,要及时发现及时引导,使他们以正确的友谊观来处理和对待友待友伴关系。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组织丰富多采的班级集体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在班级中取得自己的角色位置,把他们的归属心理尽可能地吸引到归属于班级上来。对那些与社会上不良分子搞成团伙的学生,要争取学生家长和社会力量的支持,采取断然措施,割断他们与社会不良分子的联系,同时要给予更多的温暖和教育引导。4、教师要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和坚强意志初中生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应抓紧发展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等。良好的情感有助于学生自觉确定目的,根据目的去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并不断地克服困难,从而发展学生的坚强意志。\n五、实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男女孩了进入性成熟期,不仅生理上有一系列的变化,心理上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他们由于对自己的生理变化不理解,往往在内心产生惊慌感和恐惧感,有的女孩还可能为自己的突如其来的月经初潮变得惊慌失措。这种心理会随着对性知识的了解而迅速消失。随着性成熟而出现的最主要的心理是性意识的产生和萌动。正因为如此,初中男女学生之间的交往蒙上了性意识的影子,他们彼此之间开始出现拘谨、腼腆,害怕接触,后来逐渐出现表面回避而内心憧憬的背反现象,再后来则表现为男女同学之间的感情接近,有的甚至会陷入早恋。初中男女同学生进入性成熟期后,在不良诱因的影响下,个别的人可能会滑向性罪错。面对这些情况,教师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青春期卫生和性知识教育。一般说来应该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进行性道德和性法制教育初中男女学生的身心发展往往是性生理成熟走在性道德成熟前面。因此,要抓紧抓好性道德和性法制教育,使他们能够用道德、理智感和法制观念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性意识,以便顺利通过人生发展的这一关健时期。性道德应该是哪几条,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上海市开展的青春期教育试点对性道德的归纳是可以作为参考依据的。性道德可以归纳为:男女平等,尊重女性;互相理解、尊重和帮助;男女交往的礼义和规范;发展支谊,尊重人格;珍惜感情,自我保护,防范不正当行为;珍惜年华。显然,这些性道德教育的内容,是根据青少年特点提出来的。关于性法制,除了婚姻法对婚姻问题已作出有关规定外,我国刑法对于强奸罪,规定要判处3-7年的有期徒型,对于强奸未遂罪,也要判3年有期徒刑,对于奸污幼女罪,作了更为严厉的规定,即只要生殖器接触幼女的生殖器,就认定为犯强奸幼女罪,判处3)7年的有期徒刑。在初中阶段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这些性法制教育,让其引起警觉是大有好处的。在性道德和性法制的教育中,适当引用一些性失误和性犯罪的案例进行告诫,让青少年学生从严重后果中理解其危害性,在思想深处引起警觉,也是十分必要的。2、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强烈的上进心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高尚的情操和坚强的意志来克制和调节自己的性欲望,集中精力搞好学习,满腔热情地投身于各种有益活动,开展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还要引导他们以正确的态度来欣赏文艺作品和电影、电视。特别要防止坏人用黄色书刊和淫秽录像对初中生进行腐蚀和毒害。3、要对初中生进行生理卫生知识、心理卫生知识、营养卫生知识、性知识和计划生育知识的教育早在1963年,周恩来总理就指示有关人员要把科学的性卫生知识告诉青少年。上海市开展的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主要包括青春期生理发育特点,青春期卫生保健和生殖与生命的奥秘。青春期心理卫生教育,主要包括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青春期男女心理差异,性心理发展和健康心理的要素,青春期心理卫生的保健,正确对待性生理变化,情感和情绪,个性的发展等。上海市教育部门把青春期教育的成效概括为以下四点:一是学生正确地认识了自身生理发育的变化,消除了由于第二性征的出现而产生的各种消极因素。二是学生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能力得到了培养提高,懂得了“自尊、自爱、自重、自强”是一个人应具备的素质。三是许多学生增强了时效观念,懂得了青春的价值。四是密切了师生的感情,增强了民主与法制的观念。(见《人民教育》,1988年第12期。)对青少年还要进行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教育。以往我们说的性病(VD)在含义上已经扩展了,现在叫做“性传播疾病”(STD)。在美国,已经发现的STD疾病达到27种之多。性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曾一度几乎已经绝迹,但近几年来,由于对外交往的日益增多,由于有些人“享乐至上”思想泛滥,性行为放荡,性传播疾病死灰复燃。据全国16个观测点的监察估计,我国性病患者已经达到40万例,其中淋病患者居多,占总发病率的77%,古老的性病梅毒也已有不少病例。\n最为严重的是性传染疾病--艾滋病,截至1993年底,我国已发现1361例,其中大陆居民1106例。据专家估计,到2000年,此病按低速传播,我国也将有5。5万名感染者;按高速传播,感染者将达到27万人,发病人数可达5万人,经济捐赠失将达8-11亿元。(《当明日报》,1994年11月2日)艾滋病人称超级癌症,至今在世界上没有治愈的先例。这种病全称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医学科学的研究表明,人体在正常的情况下,都有比较完好的免疫系统,各种免疫细胞好比身体的卫士,对侵蚀身体的各种病菌,有抵抗能力,并聚而歼之,保护着人体的健康。但是,人体一旦感染了艾滋病毒,这种艾滋病毒与人体原有的免疫细胞都有亲和力,很容易与免疫细胞结合,使得这些免疫细胞失去了抵抗病菌的能力。这样,人体的整个凤系统被彻底破坏,人也就难免死亡。可以这样讲,艾滋病细胞结合,使得这些免疫细胞失去了抵抗病菌的能力。这样,人体的整个免疫系统被彻底破坏,人也就难免死亡。可以这样讲,艾滋病是目前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治之症,而这种病主要传播渠道是淫乱的性为。不管男女,假发与带有艾滋病毒的人发生性关系(包括同性恋行为),那么立即就会感染上艾滋病毒,而且还可以遗传给自己的子女。因此,在目前艾滋病和其他性病严重流行的情况下,性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使青少年在性的问题上,做到洁身自好,无论如何要学会克制性冲动,禁绝性淫乱。4、要进行优秀的性文化模式选择教育性,首先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带有一种本能的性能。但在人类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人们对性形成了一定的思想观点和相应的行为模式。我们把这种人们对性的思想观点的体系和相应的行为模式称为性文化现象。综观人类社会经历过的人们对性的思想观点体系和相应的行为模式,有性崇拜、性禁锢、性开放、性节制等四种类型。目前在世界上流行的主要是性开放和性节制两种性文化模式。性开放文化模式的发祥地是美国,约从本世纪60年代开始流行。它是极端个人主义和极端享乐主义的产物。它的具体表现是,除了同胞史弟姐妹和父母与子女之间受羞耻心控制之外,只要男女两性个体自愿,在有了性行为功能之后,都可以发生性关系。所以在美国,婚前同居、婚外性生活等,是完全开放的、自由的。美国社会及人们选择性开放文化模式的结果,导致性道德堕落,使美国社会每年有100万个14-18岁的少女怀孕,其中未婚先孕者,黑人占68%,白人占32%,几乎9个少女中就有一个少女妈妈。他们往往是独身少年母亲,既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没有专业技能,一辈子只能靠领取救济金勉强度日。这既是这些少女个人的悲剧,也是美国社会的悲剧,是美国社会和个人选择性开放文化模式所结的苦果。美国鉴于受性开放文化模式之苦,也开始出现了摆脱性开放文化模式的苗头,现在“贞洁”成了一个被珍视的字眼。有迹象表明,遍布美国的“保持贞洁运动”正在向形成全国性规模的方向发展。有报道说,由于宣传贞运动的开展,马里兰州近两年15-19岁中学生少女怀孕率下降了10%。与性开放放文化模式相对立的是性节制文化模式。这种性文化模式主张:性关系只能发生在合法的夫妻之间,尚未结婚的性关系和婚外性关系都是违反道德的,都是应该受到社会道德舆率谴责的。全社会每一个成员包括广大青少年,都必须用性道德控制自己的性欲念和性行为。这种文化模式是唯一正确的、科学的,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是有利于家庭稳定、社会稳定和个人幸福的,同时也是有利于人类自身的繁衍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的。我们应当教育青少年选择性节制文化模式,抵制和批判性开放文化模式。5、要根据男女不同的生理特点,安排教育工作,学校应派出专门的女教师,担任女生指导要教育女生自重自爱,树立正确的贞洁观,自觉维护自己的终身幸福。对女生要进行经期卫生等生理卫生知识的教育,要劝阻她们在月经期参加剧烈运动和参加较重的体力劳动。复心思考题1、什么叫人的身心发展?2、人的身心发展遵循哪些规律?3、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各起什么作用?4、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有哪些主要表现?5、我们应当怎样根据初中的年龄特征对他们进行教育?\n第四章我国的义务教育内容提要普及教育历来为先进的人们所追求。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民族国家的出现和资产阶级民主制芭的出现,促成了义务教育制芭的产生和发展。义务教育有着自己的特点。《中华人民共国义和教育法》的颁布,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大事。《义务教育法》详细规定了义务教育的指导思想、适用范围、实施步骤、学制、管理体制、办学条件、责任与义务以及强制性处罚措施。各地在实施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取得了丰富的经验。第一节义务教育概述一、义务教育的含义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它既是公民必须依法履行的义务,也是受到法律保障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并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的,所有公民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把“教育”和“义务”联系在一起,就使得国民教育的普及得到法律的保证。在实行义备教育的国家和地区,不论民族、种族、性别,适龄的儿童、少年都必须依法入学,接受一定年限的国民教育。由于义和教育度适应了现代生产发展和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自德意志魏玛邦于1619年颁布第一个义务教育法以来,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竞相仿效,义务教育迅速成为一种世界潮流。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2年统计处鉴》公布的材料,全世界169个国家和地区,除了个别情况不明以外,有163个国家和地区颁布了相应的法律,实行年限不等的义务教育。这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迈向现代文明的标志。二、义务教育思想的“孕育”教育的普及历来为中外先进人们所追求。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学在官府”的贵族垄断学校教育的情况下,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主张不论贵贱、贫富、贤愚和地区,只要交纳很少的学习费用就可入学。他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他是中国最早创办这的教育家之一,而且开创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民间办学并实行“低收费”的优良传统。他自己亲自从事教育工作40多年,相传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有二”。孔子的“有教无类”的主张和整个教育思想,以及丰富的教育经验,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在我国,而且在日本、朝鲜、东南亚,乃至世界五大洲,都有影响,受到人们广泛的赞颂。在公元前594年,古雅典的梭论也曾提出:“父亲有送子女入学的义务。”尽管梭论的主张,并不包括当时的奴隶,但是也反映出尽可能地普及教育的思想萌芽。在古代,一些站在历史发展前列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冲破当时社会环境和传统观念的束缚,表面和反映了人类对教育普及的向往和追求,有的还象孔子那样,身体力行,从事培养年轻一代的教育工作,给后人以激励、鼓舞和启迪。但是,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饭知其本人不可避免的局限,这种理想只能是良好愿望,而不能成为现实。在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只有极少数奴隶主和封建地主子弟能受到学校教育,广大劳动人民子弟只能在劳动实践中学习社会生产知识技能和生活知识。\n三、义务教育的诞生和发展义务教育制度诞于欧洲,有着深刻的原因。首先是由于欧洲社会生产力、生产方式的发展对文化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教育的普及提了了客观要求。14-16世纪,最初在地中海沿岩的意大利和大西洋沿岸的英国、法国等地,接着是欧洲中部的德国等地,工场手工业和商业迅速发展,城市也发达起来。工商业的发展又刺激了航海事业--国际留易和掠夺殖民地的发展。1492年美洲新大陆的发现,1498年绕道非洲以印度的新般线的发现,又加速了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封建自在经济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力方式的迅速形成,“第三等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经济的迅猛发展呼唤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时,涌现了一批科学巨匠与伟大的发现,如歌白尼的日心说(1543年),伽处略的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1540年),开普勒、帕尔切尔苏斯、赛尔维特、哈维等人的成就,奠定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引起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现代工商业的发展要求从事操作的劳动者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由此奠定了普及初等教育的经济根源和社会基础。而那时的亚洲、非洲和南北美洲都处于封建自然经济之中,远远落后于欧洲。这就是义务教育首先在欧州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德国的马丁·路德(1483-1546年)领导的反对天主教教会的宗教改革运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年)等人的普及教育论,对义务教育制芭的产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马丁·路德及其领导的新教派,一方面无情地揭露天主教会的黑暗和罪恶,另一方面大力宣传普及男女儿童的教育,主张父母应把6-7岁的儿童都送到学校受教育,还极力建议在城乡设立公办学校,以打破天主教会对教育的垄断等等,使欧洲的教育出现了世俗化、地方化、民族语化的倾向。夸美纽斯更进一步提出:“我们坚决主张对一切人授邓一切知识的普通教育”,“让一切儿童不分贫富、贵贱、男女,不管住在城里或乡下,都能在国语学校受教育。”从而被认为是最早提出普及六年初等教育思想的教育家。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的胜利,新型的民族国家的出现,世界上第一个义务教育的法律终于在欧州诞生了。16-17世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欧洲风起云涌,纷纷建立起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民族国家。地处中欧的德意志,一方面受到周围国有的威胁,另一方面内部又分裂为上百个公国,相互间不断地进行兼并战争。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生存,亟需要通过普及初等教育在全体国民中培养民族主义情楮、训练忠实为国家效力的士兵。资本主义社会以议会民主为中心的政治、社会活动,也要求在全社会成员中,通过普及国民教育来养成公民意识。1619年,普鲁士的魏玛公国率先尝试通过立法的手段,以国家权力强制全体适龄儿童接受初步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由此而诞生。魏玛公国公布的教育法令明确规定:牧师和学校教师,应将6-12岁的男女儿童的名单造册报送学校;上述年龄的儿童必须到学校读书。还规定:不愿送儿童入学的父母,“应以俗界政权之手强迫其履行这一不能改变的义务”,并给其父母以惩罚。这是世界上正式实施义务教育制度的开端。同年的魏玛宪法进一步规定:对6-14岁的儿童、少年实行强迫教育,并对14-18岁的青少年实行强迫的以学习职业技能为主要内容的补习教育(又称职业义务教育)。由于德国实施义务教育收到了显著成效,于是许多国家纷纷效法。英国于1870年颁布《初等教育法》,规定5-10岁的儿童必须入小学,1921年延长至14岁,1944年又增至15岁,1972年已延长到16岁。法国于1833年的《费里法案》颁布了对7-13岁儿童和少年实行义务教育的法令。义务教育的年限,1936年为14岁,至1959年延长到16岁。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在1852年首先颁布实行义务教育的法律,到1920年,全美各州先后都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令,其年限有7-16岁的,也有7-18岁的。日本于1872年颁布《学制讼》,1886年颁布《小学校令》,规定对儿童实行4年义务教育,实际上大多为三年,学费由家长负担;1890年开始实行四年制(6-10岁)免费义务教育;1907年日本又把义务教育年限延长为6年,规定受教育与服兵役、纳税一样,同为国民必须履行的三大义务。不久为使处于贫困状态的儿童能入学,又对6年义务教育实行免收学费。1947年的《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把义务教育年限延长为9年(6-15岁)。苏联在1917\n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即宣布实行义务教育。目前,实行义务教育已成为世界性潮流和现代国家的重要标志。四、义务教育制度的特点通过分析世界各国从提出普及教育的口号到由国家颁布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实施义务教育,我们可以看到义务教育制度有下列特点:1、义务教育就是强迫教育义务教育是以法律手段对一定年龄的少年儿童普及国民基础教育。所以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在英语和德语中,义务教育和强迫教育或强制教育是同一个词。在义务教育的法令中,通常都规定了家长如不履行送子女入学的义务,要受到处罚的具体条款。如美国的一些州规定,要把违章逃学儿童的家长送到“父母学校”之类的特殊机关受教育。英国曾规定,不履行送子女入学职责的父母,处以罚金10英镑并监禁一月。法国以于儿童缺课,先公布家长姓名,重犯时则罚款11-15法郎或监禁5天以上。可见,义务教育是借助国家政权的力量,强制实施国民基础教育的强迫教育。2、实施义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国民教育的普及普及教育与义务教育是两个相互联系而又有区别的概念。在教育史上,首先提出的是普及初等教育,然后才有义务教育。由于许多先驱者为普及初等教育作了种种努力,但都未能达到普及的目的,而经济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普及国民教育,才转而采取法律的强制手段。当德意志帝国采用强制手段普及国民教育取得显著民效后,通过强制性法律实施义务教育,便逐步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普及国民教育的手段。3、义务教育与免费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些学者是把义务教育等同于免费教育(“义务教育,也称强迫教育,免费教育或普及义务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1985年8月版第487页。),其实两者虽有联系,却是不相同的。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有的国家先实行免费教育,后实行义务教育;有的国家先实行义务教育,后实行免费教育;多数国家则在颁布义务教育是达到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一定年限的国民基础教育同时实行义务教育和免费教育。4、义务教育制芭的产生和发展,是适应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必然产物义务教育法然是由国家制定和实施的,但是它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变化的要求。,由小生产、手工工场到近代工商业,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到高度发展的市场经济,对劳动者和所有社会成员提出了崭新的要求。于是以全体国民为对象的现代初等学校和义务教育诞生了。班级授课制以代了个别教学,经济和社会生活迫切需要的读、写、算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初步自在科学常识的传授取代了没有实用价值的古代经典的死记硬背。而义务教育的实施,又给近代工商业和社会生活的发展以极大的推动。5、义务教育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是与民族国家的出现和资产阶级民主制芭的发展相适应的各国统治者在制定义务教育法时,首先想到要培养的往往是忠诚的臣仆、勇敢的士兵和守纪律的公民等。因此,也们把家长送子女入学视为像纳税、服兵役一样,是国民应尽的义务。世界各国的义务教育年限有长有短,培养目标的提法各有不同,但是无一不是为了培养爱国的公民。6、确立义务教育法律,实施义务教育,需要长期的努力实施义国教育虽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树立这个观念,制定相应的法律法令,直至实施,各国差不多都经过了几十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努力,甚至还经历一系列的矛盾和斗争。如最先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德国,整整花了130年时间才基本普及四年制的小学教育。美国的马萨诸塞州1852年第一个颁布义务教育法令,而密西西北州到1920年才制定义务教育法。这期产,诸如对“实施义务教育是否剥夺家长教育子女的权利和危害自由民主制芭的精神”之类问题,争论了整整68年。至于达到全体学龄儿童基本上小学,则花了更长的时间,而且迄今还有新的文盲在产生。日本在1872年颁布义务教育法令后,曾在农村爆发过与抗税、抗丁并列的“\n抗学”斗争。到1891年,儿童入学率才开始超过50%,至1920年六年制小学入学率达到99%。这被认为是全世界普及初等教育速度最快的。7、义务教育法的实施,需要有一系列经济的和行政的措施相配套实施义务教育法,一般需要做这样四方面的工和:(1)调查清楚应受义务教育对角的数量和情况;(2)建立稳定、可靠、数量足够而又能不断增长的经费来源;(3)培养足够的师资;(4)采取动员、督促和强制学龄儿童入学的具体措施。为了解决这四个问题,通常采取的措施有:(1)举办师范学校,培养大批义务教育的教师,并采取一系列的行政和经济措施来吸引青年人从教。各国对师范生都规定有免学费,免费供膳宿和服装,免服兵役,给予种种补贴等优待。(2)由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经费,颁布允许地方可自行征收用于实施义和教育经费的税收的法律。(3)设置公立学校,由政府,大多是地方政府直接管理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使学校的开办和日常管理权从教会转移到国家手里,使实施义务教育政府行为,以确保义务教育目的的达成。(4)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办学,学制也可因时因地制宜,长短不一。如日本1886年颁布的《小学校令》规定,一类学校四年制,全年上课44周,学生要缴相当高的学费;另一类小学学习年限不到三年,每天仅上三节课,但可免缴学费。到1899年才统一为四年。在法国,执行义务教育法是很严格的,但允许农村儿童经督学批准,每年可有三个月不到校,在家从事辅助劳动。第二节我国的义务教育一、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历史1、戊戌维新运动与义务教育1840年爆发芽片战争后,我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在西方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影响下,一批具有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探究中华民族何以衰弱到任由帝国主义列强宰割的原因。寻求救国救民、富国强兵的道路。在众说纷纭的诸多主张中,一个重要的观点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教育落后。特别需要通过实施义务教育来普及国民基础教育。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人物康有为(1858-1927年)、梁启超(1873-1929年)、谭嗣同(1865-1898年)等人的主张。他们认为,中国衰弱的主要原因是教育不良,教育可以培养“才智之士”,“才智之民多则国强,才智之士少则国弱。”因此建议废科举兴学堂,乡乡办小学,儿童7岁入小学,学习八年毕业。儿童“不入学者,罚其父母。”(康有为语)甚至提出了更加严厉的督促措施来迫使父母送子女入学,主张不但要罪其父母,而且“一家不读书收,五家皆坐罪。”(谭嗣同语)这是在我国历史上首次明确提出实行义务教育的主张。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义务教育戊戌维新虽然只有百天就失败了,但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未能扼杀维新派提出的实行义务教育以开民智强国家的思想。清政府在1902年的《钦定小学堂章程》和1903年的《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以及1911年的《试办义务教育章程案》等文件,都有要实行义务教育的内容,这是我国由政府提出义务教育之始。但腐败的清政府根本没有实行。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在1912年、1932年、1933年也先后数次颁布过实施义务教育的法令,宣布要实行四年制的义务教育,但收效甚微。以后又在1944年、1945年和1948年几度颁布法令,把义务教育延长为六年(6-12岁),并作出了对于不送子女入学的父母处罚等规定,然而也都是一纸空文而已。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全国农村学龄儿童(6-12岁)入学率一直未超过20%。在这期间,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1891-1946年)为代表的不少爱国知识分子,曾经为教育的普及作过种种努力。陶行知1917年从美国留学回来,不久就从城市跑到农村,为贫困的工农大众办教育,他开办晓庄师范,培养乡村小学教师,接着又办山海工学团、新安旅行团、育才学校等,为工农大众的利益、为人民教育事业、为在农村普及初等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和老解放区,人民一掌握了政权就立即着手实施义务教育。1930年3月中央革命根据地闽西第一次苏维埃工农兵代表大会决议就规定,“6岁以上14\n岁以下之男女应入学校读书,父母不得阻止。”闽西苏维埃政府规定:“凡6岁至11岁的儿童有必须受小学教育的权利和义务。”1933年10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文化建设大会通过的《苏维埃学校建设决议》中规定:对“一切儿童自满7岁至13岁,施以免费的强迫教育。”1940年3月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实施普及教育暂行条例》规定:“7至13岁儿童均应一律就学,读毕小学课程”,“应入学之儿童,家长不送其入学者,应先向家长进行说服教育。经说服教育无效者,得由当地政府强制执行之。”当时的根据地和解放区,虽然生活十分艰苦,经济十分困难但是当地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共努力,在实施义务教育和普及初等教育上,还是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与国民党统治区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照。据毛泽东《长冈乡调查》中记载,江西省兴国县长冈乡全乡473户,1784人,就办有小学4所,在校学生187人,占全乡学龄儿童数的65%。1934年第2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所公布的材料,赣、闽、粤三省革命根据地的2932个乡中,办了小学3052所,学生89710人,其中的兴国县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61%强。苏区和老解放区普及小学教育和实施义务教育中所积累的经验,对建国后全国的小学教育的恢复、改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今天全国普遍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和宝贵的经验。3、建国初期的普及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一直把普及初等教育作为“大政”放在教育工和的突出位置上。1949年9月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即提出把“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作为新中国文教工作的方针和任务。1951年制定了普及教育的目标:从1952年开始,五年内培养百万小学教师,十年内基本普及小学教育。1956年的最高国务会议和中共第八次代表大会,又分别提出在12年时间内分区分乡普及小学义务教育。审建国以后党和国家的正式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义务教育,其年限为五年(7-11岁)。在这期间,小学的普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49年小学的学龄儿童入学率不足20%,1952年即达49%,1957年则已达到61。7%。197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民的文化科学水平”。“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国家逐步增加各种类型的学校和其他文化教育设施,普及教育,以保证公民享受这种权利。国家特别关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1980年12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在八十年代,全国应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历史任务,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进而普及初中教育。”在这个时期,全国的小学教育事业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小学学龄儿童的入学率达84。7%,1981年达到93%。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在世办界各国是少见的。但是在这一时期,并未把义务教育与普及教育两个概念加以区别,没有把制定义务教育的法律作为普及教育的有力手段来看待,甚至把义务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免费教育,笼统地称之为普及义务教育,即普遍地实施免费教育。在这一时期,初等教育虽然不断地发展,但始终未能达到基本普及的程度,以致新的文盲、半文盲不断产生。据1982年人口普查,全国12岁以上人口中的文盲半文盲仍占总人口的23。7%。这种情况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生的矛盾上显而易见的。4、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我国义务教育的新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贡献之一,就是果断地决定把党和政府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上,这就为把实施义务教育提到议事日程上创造了前提条件。1980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目前五年制小学尚未普及,新文盲继续大量产生。这种情况,同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很不适应,同建设现代化的、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的要求很不适应。”《决定》重申普及小学教育是国家大政,要求党和政府把普及小学教育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来抓,要求“在八十年代,全国应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历史任务,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进而普及初中教育。”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这是建国以来首次由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确定在全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为了使我国尽快走上以法治教的轨道,在邓小平同志198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的思想指引下,中共中央于1985年5月公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6年4\n月全国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从而使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历史进入了在法律保障下迅速发展的新阶段。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的主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宣告在拥有十二亿人口的中华民族,从此真正开始了实施义务教育的历史,这是举世瞩目的大事,不仅标志着我们民族和国家进入现代文明,而且具有巨大而深刻的历史意义。国家教育委员会又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并于1992年4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颁布施行。《实施细则》作为与《义和教育法》相配套的重要行政法规,是《义务教育法》的延伸和具体化。1、关于义务教育的指导思想《义务教育法》的首要内容是明确规定了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指导思想,它的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第四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不分性别、种族,应当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作为国民教育,其目的首先在于提高全体国民的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这就决定了义务教育要面向全体,造就全体,培养一代又一代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公民。实施义务教育的根本意义就在于此。传统的办学指导思想把基础教育仅仅理解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基础,而忽视国民素质普遍提高。办小学是为选拔上初中的学生,办初中是为了从中选拔上高中的少数学生,整个基础教育的意义仅仅在于它是办好高等教育的基础。所以基础教育的目标就是升学,其教育质量。亦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衡量。这显然违背了实施义务教育的宗旨。《实施细则》第二十条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当适应全体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对品行有缺陷、学习有困难的儿童、少年应当给予帮助,不得歧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应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使儿童、少年在德、智、体等诸方面打好全面发展的基础。2、关于《义务教育法》的适用范围义务教育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所谓适龄儿童,是从必须入学的年龄开始到允许离校的最低年龄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我国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了义务教育的起始年龄为6周岁,在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可以推迟到7周岁,对盲、聋、哑和弱智儿童的入学年龄,还可适当放宽,推迟入学。允许离校的年龄,按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来推算。但适龄儿童因成绩优异,提前达到初中毕业的程度,可视为完成义务教育。3、关于义务教育的实施步骤《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实行义务教育的步骤。”各地实行义务教育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提出切合实际的义务教育规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根据我国各地的发展状况,当前在城市和沿海一部分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的农村,已开始有步骤地直接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其他农村地区,一般先实施五年或六年初等义务教育,以最大限度地杜绝新文盲产生。从全国情况看,到本世纪末将在大分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其余地区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4、关于义务教育的学制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九年义务教育学制年限实行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六·三”制,或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的“五·四”制,或九年一贯制。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作为过渡学制将长期存在。在科学论证和试验的基础上,国家教委将确定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本学制。\n初级职业中学是否属于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一种学校形式,《义务教育法》没有作出具体规定。只是提出“从各地实际出发,初中办学模式要多样化。农村尤其是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初中应适时注入适合本地区需要的职业教育内容;也可以在初中教育的一定阶段,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流;有的地区可试办职业初中。贫困地区还可采取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普及初中阶段的教育。”目前,我国的初级中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及其培养目标日趋多样化,主要有:全日制三年制初级中学、全日制四年制初级中学、全日制三年制初级职业学校,“2+2”或“3+1”的实施职业技术教育的分流班、注入职业技术教育的普通初中,以及非全日制初中。5、关于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义务教育的管理权属于地方,但其大政方针和宏观规划仍由中央决定,中央继续拨款帮助经济困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在师资、财政等方面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加强发展师范教育,加速师资的培训和培养,采取措施保障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等。实行义务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是指省、市、县、乡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在中央宏观指导下,对具体政策、制度、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对学校的领导、管理、检查和监督,以及在责、权上进行具体分工,各司其职。这一规定使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真正担负起领导和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6、关于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实施义务教育需要一系列的办学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经费和师资。建立稳定、可靠并能不断增长的经费筹措渠确保必要的教育事业费和基建投资,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是实施义务教育的重要保证。因此,对于国家来说,《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并使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对于地方来说,《义务教育法》规定:“地主各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在城乡征收教育事业的费附加,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同时还需要“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及个人自愿捐资助学”,根据实施义务教育对校舍建设的需要,包括改造危房和破旧校舍,拆建、新建校舍等,经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发动社会集资。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结构合理并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实施义务教育的关键所在。《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采取措施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加速培养、培训师资,有计划地实现小学教师具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以上的水平,初级中等学校的教师具有高等池专科学校毕业以上的水平。”“国家建立教师资格考核制芭,对合格教师颁发资格证书。”《义务教育法》还规定:“全社会应当尊敬教师。国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物质待遇,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给予奖励。”此外,《实施细则》还对校舍、图书、仪器、资料和文娱体育卫生的器材等设备,都提出要求,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订实施规划,使学校分期分批达到办学条件标准,并进行检查验收。”7、关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的责任与义务《义务教育法》和《实施细则》对国家、社会、学校、家庭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分别作了规定:(1)国家。国家在义务教育中负有重要的责任。国家须提供必要的办学条件,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实施细则》第五章“实施保障”各条款对各级政府的职责作了更为具体的规定。(2\n)社会。《义务教育法》规定,小学和初级中等学校,除国家举办外,鼓励集体经济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包括公民个人),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管理下,依法举办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实施细则》还规定城级建设发展规划,必须包括相应的义务教育设施。《义务教育法》对社会上妨碍义务教育的各种行为,提出了多种约束措施,如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包括做工、经商、当学徒等);任何组织或才个人不得侵占、克扣、挪用义务教育经费,不得扰乱教学秩序,不得侵占、破坏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禁止侮辱、殴打教师;宗教活动不得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等等。这些都保证义务教育在全社会顺利推行的必要规定。(3)学校。小学和初级中等学校是实施义务教育的基本单位,它们负有重大的责任。根据《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学校必须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根据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使学生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必须严格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指导性教育计划、教学大纲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教学计划,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用经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审定或者由其授权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审定的教学用书,不得使用未经审定的教学用书。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的规定,但可按省级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的规定收取杂费;同时学校不得自行扩大收费的项目前提高收费的标准。学校要推广普通话。校长和教师是实施义务教育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对义务教育的实施负有重要责任,起着关键的作用。(4)家庭。《义务教育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受教育者本人也是义务教育的主体,凡达到规定年龄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和种族,应一律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国民教育。但作为义务因他们还未成年,尚不具有完全的行为能力,所以《义务教育法》把按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首先作为家长或监护人应履行的义务。8、关于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处罚措施为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义务教育法》对不依法履行所承担义务的各种行为,采取必要的强制手段,包括适当的处罚,乃至依法追究型事责任。《实施细则》还专设“罚则”一章,作出更具体的规定。这些规定,体现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完整性和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方针。对于不能履行义务教育,如属因病或特殊情况,要由父母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或乡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免学或缓学。一旦原因消失,缓学的仍应入学。三、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主要经验从我国部分地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践来看,主要经验有:1、统一认识,制定地方性实施法规《义务教育法》的诞生,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是个光辉的里程碑。义务教育法的实施,还需要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实施细则等行政法规。省、市、县、乡(镇)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和行政机关要根据各地的情况,制定一系列具有法律效力的相应的条例和行政法规。村民委员会也应制订执行义务教育法的乡规民约。有了这一系列自上而下的一整套法律、条例、法规、民约,并切实加以贯彻执行,实施义务教育才能得到保证。而制订条例、法规等过程也是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和全国人民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过程。2、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是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文化基础和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为了切实实施义务教育,需要首先解决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必要条件,如提供能容纳全部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的校舍和必要的设备,培养相应的师资,筹集数量足够的经费,所有这些不可能全部由国家统一包下来,而需要各地自行解决。因而,义务教育的实施不可能在全国、在同一个时间内一起开始,需要各地从调查研究入手,寻求各自的实施措施。3、调查研究,分区规划制订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规划需要遵循以下原则:\n(1)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既不能不管现实的可能,盲目攀比,片面追求高速度,或者以牺牲质理求速度;又不应看不到实施义务教育的紧迫性,消极等待。(2)分区规划,应把规划落实到乡(镇)。不仅全国需要分几批实施,分类指导,在一个省内,县、市内也不能“一刀切”、“齐步走”。所以,不仅应一个县一个县地规划,而且还应一个乡一个乡地调查研究,制定规划。(3)实施义务教育的规划,应根据当地少年儿童人数的变化,对师资、经费、校舍和设备作出统筹安排,而且要把它纳入到县(市)、乡(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义务教育的规划,一般应由当地的县(市)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使之成为具有地方性法规效力的文件,并由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定期向人民代表大会就执行情况提出报告。4、把任务落实到县和乡,建立各级政府首长负责制首先要使地方各级政府领导同志认识到,组织实施义务教育是各级地方政府的责任,实施义务教育是政府行为。宣传教育,调查研究,制定规划,动员和督促少年儿童入学,以及学校的建设,指导和管理其日常工作,对义务教育法执行情况的经常性的检查、监督等,主要是由县(市)和乡(镇)二级政府来组织实施。因此,需要把实施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落实到县(市)和乡(镇)二级政府,并且建立起实施义务教育的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列入到这二级政府的任期岗位目标之内。5、建立稳定、可靠和不断增长的经费来源义务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它面向全体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的对象达到总人口数的15%-18%,即1.5亿至1.8亿人。大量校舍和有关设施的筹建需要足够的经费。而且其来源还必须符合“稳定而不会经常波动”、“可靠而不会因某些干扰而变动”和“能不断增长”这三个条件。我国目前筹措义务教育经费的渠道有国家的各级财政拨款,征收教育费附加,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的捐资和集资,学生缴的杂费,勤工俭学的收入等五个方面。其构成的比例,据一些有代表性的县、市的统计,在体为:国家的各级财政拨款占60%,教育费附加占30%,捐资和集资占6%,勤工俭学的收入占3%,学生杂费收入一般充作学校的公用经费,不列入经费的统计。6、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的、能胜任教育工作的、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实施义务教育的另一个基本条件是师资。没有数量足够的、能够胜任教育工作而又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而单纯依靠法律的强制手段,也是不可能实施义务教育的。建设好中等师范学校和师范专科学校,以及教师进修学校,是建设好实施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的基础。处理好民办教师队伍问题,也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中的一个特殊课题。从政策上、业务上关心和爱护他们,帮助他们提高水平,是建设好义务教育教师队伍,顺利地实施义务教育的基本经验之一。7、建立督导制度,不断检查《义务教育法》的执行情况在中央和省、市(地)、县(市)四级建立和健全督导机构,不仅要对学校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实施义务教育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评价和指导,而且要对各级地方政府,特别是县(市)乡(镇)两级政府,进行定期的检查、监督、评价和指导。8、保证入学,制止辍学,禁止雇和童工各地经验表明,以下几点是行之有效的:(1)充分发挥《义务教育法》的法律效力,对雇用童工等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坚持予以制止,坚持以法治教。定期对县、乡政府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是使九年制义务教育有步骤地实施的重要保证。(2)改革教学,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教育和引导教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不对任何学生采取歧视的态度,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把学生在学校中的生活搞得丰富多采、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3\n)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心少年儿童入学就读,防止中途流失。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使全社会都明白实施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形成强有力的社会舆论,造成履行义务教育法光荣,不履行义务教育法可耻,违反义务教育法应受到法律制裁的社会风气。9、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随着《义务教育法》的贯彻实施,小学和初级中等教育的普及程度迅速提高,办学条件也逐步得到改善,教学质量的状况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实际经验证明,《义务教育法》的贯彻和义务教育的实施,不仅促进国民基础教育的普及,而且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要建立符合义务教育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的教学质量观,建立正确地评估义务教学教育质量的标准,全面规划,全类指导,不断改善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标准,全面规划,分类指导,不断改善施义务教学教育质量的标准,全面规划,分类指导,不断改善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深化教学改革,改革课程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坚持“提高教学质量要从起始年级抓起,从起始学科抓起,从提高教师水平抓起”,以扎实地提高教学质量。10、不断地调整学校网点布局,提高办学效益实施义务教育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由于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等原因,全国农村学校相当普遍地存在学校设立过多,学校规模过小等严重影响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提高的情况。因此,需要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大批集镇的涌现,农村人口流动的加速,计划生育的实施和当地的儿童少年数量变化,主动地、不失时机地对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网点布局进行调整。实践证明,这将大大有利于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的提高。11、减少大量留级复读现象,科学地管理学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特别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影响,我国农村的小学和初中长期以来存在着大量留级、复读的现象。如1987-1989年,全国农村小学招生5046.8万人,而同期一年级在校生却有6454.3万人,留级复读率高达27.49%。在一些经济文化教育基础比较差,实施义务教育困难比较大的地方,这种现象更为严重,留级复读率有达到100%的,这使得义务教育的实施更加困难。实践证明,从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入手,改进学籍管理办法,包括小学、初中学生的入学、转学、休学、复学和退学的管理,成绩考核、升级、跳级、留级、肄业、毕业的管理,建立起科学的、严格的管理制芭,减少大量留级、复读的现象,是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经验之一。复习思考题1、什么叫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有哪些特点?2、我国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意义何在?3、《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4、在实施义务教育中,初中教师的职责是什么?5、调查了解你所在的乡(或村、或县、或区)实施义务教育的情况。第五章教育目的和初级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内容提要\n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质量标准。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或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上学校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确立教育目的要依据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以及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理论基础。初中教师必须明确我国初中的培养目标,端正办学方向,努力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把全体初中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一节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概述一、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意义教育目的是指进行教育工作所需达到的预期结果,集中体现为培养人的质量标准,主要回答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根本问题。教育目的是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总的要求或共同质量标准。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或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或培养人的具体质量规格。如高级中学培养目标、初级中学培养目标、小学培养目标,高等学校本科、专科及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等。我们可以这样来表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关系:教育目的是学校教育所要达到的总的目的或共同质量标准,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则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从各级各类学校或专业的培养任务出发,针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制定的。学校的全部工作在任何时候都应当围绕教育目的和实现培养目标来组织实施。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通常是由国家通过立法机构制定的宪法、教育基本法和有关各类学校教育的法律法令,或者由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发布的行政性法规来确定。例如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及由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各级各类学校课程计划等文件中都对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作了明确的规定。有时,执政党的决议,国家领导人的文章或指示也作为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如毛泽东主席在1957年提出的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提出的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的指示,均起着规定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作用。一般地说,国家的规定通常都比较原则,尤其在幅员广大、自然条件和人文状况差异比较大的我国更是如此。因此需要地方政府,甚学校以国家规定的教育目的或总的培养目标为指导,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具体化为有地方特色的、便于实施的规定。在一定意义上说,教育目的也可视为教育方针或学校的办学宗旨。所以毛泽东同志在提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目的时,就明确地冠以“我们的教育方针”。遵循国家规定的教育目的,努力去达成培养目标,既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归宿。教育目的对学校制度的建立,教学、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教育教学工作的检查和学校各项工作的评估等,都具有指导和制约作用。特别是义务教育目的和初级中等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更是直接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国民精神、民族素质和劳动者的素质。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目的的认识越深刻,对我国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的规格要求理解和掌握得越清楚、明确,就会在教育实践中选择和采取恰当的措施,目标一致地协调行动,我们的教育工作就能取得良好效果。反之,教育工作就会迷失方向,遭么挫折,甚至失败。二、确定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客观依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并不是由人们主观地规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的人们的社会意识。不管倡导者在主观上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人们所规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总是要反映现实社会的需要,并且受到制约于当时的社会和历史条个以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1、教育目的受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在阶级社会里,由于社会分裂成相互对立的阶级,如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资本主义阶级和无产阶级,所以就没有了全社会统一的根本利益和教育目的上的一致。正如马克思所说,“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2\n页。)由国家所制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无不反映着掌握着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和阶级意志。如古希腊的斯巴达和雅典,由极少数的奴隶主贵族所统治。它们的教育制芭,在内容和组织形式上有很大不同。但是,它们的教育目的却是一致的,都是要造就能牢牢地掌握统治权的未来奴隶主贵族和忠于奴隶制度,并能保护奴隶制度的强健有力的武士。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和黑暗的欧洲中世纪,教育目的的所反映的都是居于统治地位的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它的阶级意志,学校培养的是封建贵族和地主豪绅,以及为维护和巩固封建制度服务的官吏、武士和教士。在资本主义社会,学校则培养具有拥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制芭的公民,能适应建立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芭基础的现代化社会大生产的工人、农民、商人和管理人员。著中的英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洛克明确指出,英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绅士是“有德行、有用、能干的人才。”青年绅士要使“自己成为国内著中的和有益于国家的一个人物”。从经济上讲,绅士要尽力增强英国的经济实力,以奠定不列颠帝国的基业。对外活动方面,绅士要勇敢地去扩展英国在海外的势力。这种要求与英国当时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及暴力征服殖民地的活动是一致的。(滕大春主编:《外国教育通史》第3卷,山东教育出版社,第47页。)由此可见,在社会分裂为相互对立的阶级的条件下,教育目的不可能成为全社会利益的反映,而只能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和利益的反映。教育目的具有阶级性。2、教育目的受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的程度制约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还受生产力状况、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的程度制约。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一切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究竟应当把年轻一代培养成怎样的人,不能不受现实社会生产力的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度低下,还没有建立专门机构向年轻一代进行教育的需要。那时的儿童同成为人在一起,在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接受同等的教育,学习简单的生产和生活方面的知识。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仍处于凭经验进行手工操作的低水平和经济发展相对滞缓的状况,一般无需由系统的学校教育来承担培养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的任务,因此,学校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集中于造就社会上层的封建贵族、官史和知识分子。手工业生产的特点和科学技术的不发达,也导致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对自然科学和技术教育的忽视,而特别重视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等意识形态的教育。当社会进入到以大机器生产为特征的现代工商业和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芭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科学技术在生产中普遍动用,新技术、新产业不断涌现,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需要经过充的学校教育来造就,于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所制定的教育目的中,不仅有培养进入上层社会的官吏、知识分子和新贵族,也包括培养“对资产阶级有用的奴仆,既能替资产阶级创造利润,又不会惊扰资产阶级安宁和悠闲。”(《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6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尤其是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使得世界各国无不重新研究和进一步调整所规定的国民教育的目的,以便造就出能适应12世纪的新一代。3、教育目的受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制约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还受到国家的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传统等固素的影响。东方文化的传统比较重视个人对于集体的义务感。教育目的中无不强调对社会和国家的义务和忠诚。如我国自古强调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教育的目的。而西方文化的传统,比较重视个人,教育目的中往往突出个人的自由发展。日本和德国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制芭,走的都是自上而下的君主立宪的改良主义的“维新”道路,但是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普鲁士国王1854年10月颁布的《法令》,“要求国民学校和师范学校的教育建立在宗教(路德派)的、效忠普鲁君主的德国沙文主义的基础上,要求学校培养忠实的教会子孙,服从的臣民、未来的士兵和‘模范的”家庭父亲”。(曹孚:《外国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32页。)而日本明治维新时则提出学校要服从于“富国强兵”的总政策,以培养“效忠天皇的忠诚臣民”为目的的,使年轻一代成为“尊重宪法,服从法律,遇有紧急情况,要勇于为国家献身,维护帝国繁荣与天地同光”的人。显然,这两者有共同的阶级实质又有源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历史背景所带来的差异。可见,不能把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仅仅归结为它的政治经济制芭。4、教育目的受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n在制定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时,还必须考虑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性和发展的可能性,人们不能违背这个规律和企求超越这种可能性的发展。所以在制订制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时,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对于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青少年儿童,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二节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提法。在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当时革命根据地政府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劳苦群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生产联卢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15页。)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政府所规定的教育方针、目的和培养目标,无不环绕着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培养参加革命战争的战士和根据地建设人才这个目标。在解放战争取得全面胜利,新中国成立,经济建设逐步地成为国家和民族的中心任务时,为经济建设服务,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就成了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核心问题。1951年3月,中央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明确了普通中学的宗旨和教育目的,必须符合全面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自觉积极的成员”。1957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又有许多新的提法。例如,1982年1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对教育目的作了新的阐述,提出:“教育必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任务,要求我们不但必须放手使用和努力提高现有的人才,而且必须极大地提高全党对于教育工作的认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九十年代以至下世纪初中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则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1986年4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材奠定基础。”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法虽有差别,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即我国教育目的和总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制定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得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理论基础早在18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圣西门、欧文等人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分工不仅造成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而且造成人的畸形发展。他们一方面尖锐地鞭挞了资本主义该雇佣劳动制度的残酷削和摧残人性的罪恶,一方面提出了关于新的未来社会主义制芭的理想,并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人达到全面发展作为这个新社会的理想之一来追求。\n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傅立叶、圣西门、欧文等人的社会主义理论,建立了科学的社会主义,同时也批判地继承了他们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私有制和阶级对立,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他离和对立,使得人的发展走向片面。马克思写道:“工场手工业把工人变成畸形物,它压抑工人的各种各样的生产的生产志趣和生产才能,人为地培植工人片面的技巧,……个体本身也被分割开来,成为某种局部劳动的自动的工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99页。)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体脑对立、分工和人的片面发展也与日俱进。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也敏锐地看到了现代大工业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因为“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99页。)“承认劳动的变换,从而承认工人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4页。)大工业生产的产品成倍增长,也给工人的体力和智力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使得全面发展得以实现,“旧的生产方式必须彻底变革,特别是旧的分工必须消灭。代之而起的应该是这样的生产组织:在这个组织中,一方面,任何个人都不能把自己的生产劳动这个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中所应参加的部分推到别人身上;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18页。)也就是说,只有改变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芭,消灭剥削和私有制,建立起共产主义制芭,生产力得到高度发展,劳动才真正成为自由的劳动。劳动者才能在体力和智力上充分地和自由地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种理想和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而且现在就要朝这个方向前进。但是这个理想只有到了充分发展和完全成熟的共产主义才能真正实现。二、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是制定我国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一条基本原理,也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马克思高度评价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意义,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第530页。)“在按照各种年龄来格调节劳动时间并采取其他保护儿童的预防措施的条件下,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5页。)恩格斯也指出:“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18页。)列宁也指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育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需求的高度。”(《列宁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13页。)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这些精辟论断,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三、制定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可以借鉴前人有益的思想成果在中外历史上,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对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理论,对于我们正确地确定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具有积极的意义。例如,两千多年前我国孔子所讲的智、仁、勇,即所谓“智者不惑,仁者不扰,勇者不惧”;孟子主张培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具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近代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主张造就手脑并用、在劳动上劳心的体脑结合的新一代。认为乡村学校应培养青少年儿童具有:“一、健康的体魄;二、农夫的身手;三、科学的头脑;四、艺术的兴趣;五、改造社会的精神。”\n在国外,如古希亚里斯多德,主张理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还在一定程度上论及身体、道德、智力和美感等的和谐发展。捷克的夸美纽斯提倡“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泛知主义教育目的。法国的卢梭和瑞士的裴斯泰洛齐等认为教育应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促其各种能力的和谐发展。德国的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道德的形成,在全部教育目的中,发展道德品质是基本的和必需的,教育是为了使儿童成为具有多方面兴趣的良好的人物。英国的斯宾塞主张以功利主义的原则来确定教育目的,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未来的完美生活作好准备,学校应传授学生以后生活中“最有价值的”那些知识。美国的杜威认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应让儿童“在经验中学习”,“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等等。国内外这些教育家、思想家,由于历史的局限等原因,在提出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思想地都表现不足和片面,但是却代表着人类在一定时期内探索教育功能的本质所达到的认识水平,是我们今天正确地规定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时可资借鉴的重要思想资料。四、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总结建国四十多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向年青一代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提供了基本条件。建国实针对当时学生健康不佳的状况,毛泽东同志在1950年和1951年两次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全国学校都应如此。”1953年6月30日又提出著中的“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三好”指示,把身体健康放在教育目的的重要位置。许多学校在实际执行上把“三好”改为“身体好、学习好、思想好”。“三好”成了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发展要求的同义语。在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工作中,往往发生把全面发展片面地理解为“平均发展”,要求这生“门门功课全优”,忽视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等的问题。1956年,在全国展开了“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结合”问题的讨论,明确了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和抹杀学生个性的“齐头并进”,全面发展只有同“因材施教”、“发挥专长”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爱好。如何正确理解全面发展,这是贯彻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核心问题。195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总结了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从国情出,提出:“我们所主张的全面发展,是要使学生得到比较完全的和比较广博的知识,发展健全的身体,发展共产主义的道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就是既懂政治,又有文化,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这就是全面发展的人,就是又红又专的人,就是工人化的知识分子,就知识分子化的工人。”(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力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大大深化和具体化了对“全面发展”的认识。1964年3月10日,毛泽东同志在一个批示中写道:“现在学校课程太多,对学生压力太大。讲授又不甚得法。考试方法以学生为敌人,举行突然袭击。这三项都是不利于培养青年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文革”十年动乱结束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和又红又专的人才。”这就摒弃了过去“左”的干扰,使教育工作回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同志对于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作过多次论述。他指出:“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我们要大力在青少年提倡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助人为乐、艰苦奋斗、英勇对敌的革命风尚,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忠于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优秀人才,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成为有很高的政治责任心和集体主义精神,有坚定的革命思想和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严守纪律,专心致志地为人民积极工作的劳动者。”(《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01、103页。)1985年,邓小平同志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强调指出,“\n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二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页。)他还提出,“我们要掌握和发展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和各行各业的新技术新工艺,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率,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并在上层建筑领域最终战胜资产阶级的影响,就必须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必须造就宏大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的知识分子队伍。”“我们要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但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且首先要提高中小学的教育质量,按照中小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充实中小这的教育内容。”(《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01页。)这样,就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高度,把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问题,置于动荡的国际形势和蓬勃兴起的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背景下来认识,从而达到了新的高度。第三节初级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一、初级中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意义初级中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包括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任务和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必须达到的质量要求,是根据教育方针、教育目的、九年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初级中等学校的性质和任务,由国家颁布的法律或行政法规来规定的。初级中等教育是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是进行国民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只能对基础教育而言。基础教育是奠基工程,对人的一生都是很重要的。因此,正确地规定初级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科学地确定初级中等教育必须达到的质量标准,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积极而有步骤的实施,初级中等学校将向社会输送一代又一代的新成员,这直接关系到全民族的素质和综合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宏伟目标的实现。二、初级中等教育培养目标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国这不仅规定了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还规定了初中教育的培养目标。1992年8月国家教委颁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规定: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总的培养目标是:按照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要求,小学和初中对儿童、少年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是:具有爱祖、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初步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初步具有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具有守信、勤奋、自立、合作、乐观、进取等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品质,遵纪守法,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具有分辨是非和自我教育能力。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掌握一些简单的科学方法。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正确方法,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志趣和爱好。学会生活自理和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一些择业的常识,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随着初中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初中的培养目标也出现了地方化、多样化的趋势。三、为贯彻教育目的、达成培养目标而奋斗\n正确地贯彻执行国家规定的教育目的,努力达成培养目标,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旺发达。但是,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社会的种种原因,贯彻教育目的、实现培养目标,会时时受到学校内外各方面的种种干扰,严重妨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当前,最主要的干扰,严重妨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当前,最主要的干扰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全国各地的实践表明,如果不能在办学指导思想上排除它的干扰,贯彻教育的、实现培养目标的努力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贯彻教育的努力中,要不断地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作斗争。根据四十余年的实践经验,正确贯彻教育目的、全面达成教育目标,应着重解决下列问题:1、必须认清全面发展教育是一个整体。为了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支技术教育各自负有特定任务,需要紧密配合,缺一不可,不能互相代替,也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突出的干扰,首先就表现在只重视上一级学校招生考试的那些教学科目,而忽视德育和体育,挤掉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而且智育也被扭曲成为应试教学,严重忽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2、要把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放在主要位置上。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应围绕热爱故土和乡亲父老开始,认识自然界和社会应从认识学生周围环境开始,培养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则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应从立志改变家乡面貌开始。要警惕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办学倾向把基础教育引向“离农教育”、“离乡教育”。实际上,初级中等教育的毕业生,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毕业生中的绝大多数,或者将直接投身于本地的各项建设事业,或者再上几年学以后仍返回故土参加建设家乡的各项事业。因此提高劳动者政治、文化素质,造就农村需要的各种人才,是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学校的任务,主要是提高新一代和广大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水平,促进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适应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劳动致富,渴望人才的要求。一定要引导广大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劳动,学好知识的本领。必须通过宣传教育,采取切实措施,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2、为正确贯彻教育目的,全面达成培养目标,初级中等教育应坚持面向全体适龄少年,努力办好所有初级中等学校。我们总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逐步建成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是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所有这些都要求我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小学和初级中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使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经过全面发展的教育,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就是说,初级中等教育应该面对全体少年,而不是其中的一些人。在片面追求升学率错倾向影响下,班级教学中不着眼于教好全体学生,学校中不着眼于培养好所有班级,在一个地方不着眼于办好所有学校。我们必须克服这种只抓少数、忽视多数的现象,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办好每一所初级中等学校,包括各地农村乡镇办的初中和农村初级职业中学,全面达成初级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复习思考题1、什么叫教育目的?它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怎样?2、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是哪些?它与初级中等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关系如何?3、初级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什么?你认为培养目标是否应当提倡地方化、多样化?4、你认为当前干扰学校贯彻教育目的,影响达成培养目标的因素有哪些?应如何对待?\n第六章课程内容提要课程规定着以什么样的内容来培养学生,是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课程受社会发展、科学知识的进步和学生身心发展阶段所制约。课程有各种类型。课程订是根据一定原理和程序来进行的。谋求某种形式的综合化,是当前课程改革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必须进行谭程改革。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特点。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学校和教师必须按照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进行教学。第一节课程概述课程规定着以什么内容来培养学生,包括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要教育的内容。在教育活动中,课程是培养一定规格人才、实现一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保证,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依据和准绳。一、课程的概念“课程”一词,我国早在古代就出现了。唐代孔颖达为《诗经》中的“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之句作疏说:“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宋代朱熹,多次使用“课程”一词,如“宽著期限,紧著果程”,“小立程课,大做功夫”。我国古籍中“课程”一词,包含教学范围和进程的意思。在欧、美国家,“课程”(Curriculum)一词源于拉丁文,含有“跑马道”之意。用于解释课程,即引导年轻一代,经过学习而达到一定的目的。在当代西方教育书籍中,对“课程”一词的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美国学者奥利弗曾把对课程的不同理解,从广义到狭义列出七种不同的解释:(1)儿童所有的经验(不管这些经验在何时何地发生)。(2)在学校当局指导下,学习者所经历的全部经验。(3)由学校提供的全部学程。(4)对某种特定学程的系统安排。这些学程旨在达到一定的目的(如“升学准备课程”)。(5)在特定的学科领域内所提供的学程(“科学学程”)。(6)某个专业学校中的教学计划(如“两年保育课程”)。(7)个体所修习的科目(如“英语”、“代数”等)。比较公认的看法认为,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当局指导下获得的全部经验。我国学者认为,课程有广义的狭义之分。广义课程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如中学课程、小学课程。狭义课程指某一门学科,如语文课程,数学课程。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认为应当区别两个层次的课程。一是正式课程。亦称“官方课程”、“公开课程”、“显性课程”。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正式引入学校课程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按照编制的日课表实施。许多国家的课程由政府教育行平部门制定颁布。二是潜在课程。亦称“隐形课程”、“非正式课程”。与“正式课程”\n相对。其主要特点是潜在性和非预期性。它不在课程计划中反映,不通过教师有意计划的正式教学进行,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潜在课程通常包括特表境(如学校建筑、设备)、文化情境(如教室布置、校园文化、各种仪式活动)、人际情境(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风、班风、学校纪律等)。当前,对潜在课程的重要作用已越来越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注意。近年来,我国学校中出现了一种微型课程的课程类型,亦称组件课程。微型课程是现代课程的一种形态。一门教学科目常可根据内容分解为一系列相对独立、完整的单元(或称为组件),每个单元突出一个中心内容或专门主题。如果将这样的单元独立地编成一门课时不多的课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自己的程度和进度,借助阅读教材、视听教材、实验和电子计算机,或上少量的课,按照一定的时间学完指定内容,即可申请考试,获得学习成绩,这样的课程便是微型课程。当然,如果将一门学科或跨学科的知识,某一确定的主题加以概括或浓缩,使之微型化,同样按上述要求组织教学,这样的课程也是微型课程。微型课程与“讲座”、“系列讲座”有相似之外,区别在于微型课程要进行考核并评定学业成绩。微型课程是解决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日益增多,而学校教育时间有限这一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可以充分发挥追踪科技新进展和促进、引导学生分流;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之间、学校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微型课程的教学内容十分广泛,现在开设较多的有:某种职业技术及实际操作,现代生活知识和技能,体育和艺术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欣赏,健康有益的娱乐知识和娱乐活动,心理卫生与收理咨询,职业指导,社会对学校教育临时的出的教育要求(如环境教育、资源教育、健康教育、人口教育)等。二、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制约课程发展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有社会需求、科学知识的进步和儿童身心的发展三个方面。1、社会需求它包括政治经济发展、社会意识形态变化、生产力发展和文化变迁的需求。学校课程是这些社会需求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社会因素对课程的共同需求主要体现在:(1)对培养新的劳动者和新的政治继承人的需要;(2)对更新课程内容的要求;(3)对课程设计思想的影响。但社会因素对课程的需求往往不是直接对应的,而是通过教育方针、政策,有关课程的法规等中间环节或手段来实现的。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设置课程和选择课程内容指明了方向。颁布有关课程的教育法规,是实现一定社会对课程需求的极其重要的手段。英国在1988年7月通过一项教育改革法,决定把数学、英语、理科、历史、地理、技术(含设计)、音乐、美术、体育和现代外语十门学科定为义务教育期间必须学习的国家课程,其中,数学、英语、理科是核心课程。2、科学知识的进步人类积累的科学知识是课程的重要源泉。课程内容总是从人类积累的知识总和中,根据一定的标准精选出来的,体现着人类科学知识的基本要素和精华。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对学校课程的完善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着课程设置的水平、性质和特征。例如,在古代,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还处于朦胧的整体认识阶段,对物质结构尚未作精细研究,还没有对科学知识作严格分类。当时的课程安排也体现了这样的特点。(2)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顺序与普通学校开设的课程科目基本上是同步的。到17、18世纪,地理分化为地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力争分化为物理和化学,在普通学校的课程中就出现了这些不科。(3)自然科学新的发明和发现,对课程发展变化的方向、内容、结构和形式都有显著影响。现代科学发展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是科学知识的综合化和一体化明显加强。适应这种变化,许多国家都开设了综合性课程,如综合理科。现代新科学知识不断充实到课程内容中来,旧的课程内容不断被剔除。在社会科学方面,也有类似情况。马克思主义的出现,给社会科学带来新的革命,也给普通学校有关社会知识的课程内容带来巨大的变革。3、儿童身心的发展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对课程发展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对课程目标的制约。不同学段由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不同,其课程目标也各异。(2\n)对课程设置的制约。学者们的长期确究认为,个体发展有六个方面的共同需要:认识活支的需要、价值定向活动的需要、操作活动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审美活动的需要、体力活动的需要。课程设置不仅反映社会需求和科学知识发展情况,也要反映个体的这种共同要求。因此,任何时代、任何国家所设计的课程体纱中几乎都自觉或不自觉包含了上述六个方面的内容。(3)对教材编制的制约。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制约着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只有把教材的逻辑顺序与学生心理发展的顺序统一起来,这样的教材才能受学生欢迎。综上所述,社会需求决定了学校课程发展的方向;知识更新促进了课程内容的更新及组织形式的改变;学生身心发展强烈影响各学段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及教材组织。制约课程发展的其他因素,这里就不讨论了。三、课程类型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课程类型,如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形式课程与实质课程,学问中心课程与人本主义课程等。本章根据课程的分化、综合的程度,讨论六程课程类型。1、学科课程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它是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由一定数量的不同学科组成。各学科具有一定的内容、一定的学习时数和学习时限。不同的学科都有一定的排列顺序,彼此有一定的联系。孔子将奴隶制文化典籍加以整理编辑,分为礼、乐、射御、书、数六科教北子,有人认为这是分科教学之始。古希这校的“七艺”(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学和音乐)教育,也是分科课程。我国普通学校开设的课程,分为语文、数学、外语、政治、物理、化学、地理、历史、音乐、美术、体育等科目,就是根据分科课程设计的。2、相关课程相关课程仍采取分科形式,只是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例如,在语文与历史,历史与地理,数学与物理、化学,化学与生物等相邻学科之间确定科际联系点,使各学科之间保持密切的横向联系。现在有些国家在制定各学科的教学大纲时,就明确指出各相关科目的科际联系点。3、副合课程这种课程将性质相关的学科合并,构成一种新学科。例如,将地理、历史、政治合并为社会学科,将物理、化学,生物合并为自然学科。建立这种融合课程的目的,在于尽量保持知识的完整性,以满足人类适应实际生活环境的需要。4、广域课程广域课程又称合科课程。这是依据学科及活动的性质,将学校课程分为若干类,例如,将学校课程分为普通社会科、普通理科、普通技能、保健体育几个大类。它较融合课程更具有综合性。采用广域课程可减少课程设计中的分科数目,使教给学生的知识不致过于零碎,而且更加接近生活。但也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教科书怎样把学科的知识综合起来才好,这难以很好地解决;二是师资问题。过去培养的师资,专业划分地细,不适应广域课程的教学。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在亚洲太平洋地区推广广域课程。5、核心课程。核心课程也称中心课程、轮形课程。以某一学科或问题为核心,将其他学科组织起来围绕核心,由一位教师或教师小组织连续教学的课程。20世纪初出现于美国。一般中小学,通常以社会、自然、语文或工艺等学科为中心,从事核心课程的设计。近年来又盛行一种社会中心课程,这种课程的各种教材,都选择与本地区、本国及世界各地社会生活的问题,对读、写、算等基本知识技能,也十分重视,只是教学目标侧重适应社会。6、活动课程活动课程也称经验课程、经验本位课程、生活课程、儿童中心课程。以儿童生活为课人容,按其兴趣、需要和能力为编制课程的标准,并以儿童的活动为学习方法,一切日常生活的问题,都由儿童自己从直接经验中寻求解决。主要创导者是美国教育家杜威。其优点是儿童获得的知识是生活的经验,并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其缺点是难以获得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n以上课程的类型,各有优缺点,可以取长补短,结合使用。学科课程仍然是当前最常用的课程类型。四、课程编订的一般程序课程编订也称课程建设,是课程的实验、研究、编辑和审定过程的统称,包括制定学校课程计划(或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教学用书和音像教材等的全过程。1、泰勒原理美国课程论专家拉尔夫·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则》一书中,提出一个比较完整的课程编制理论体系,被称为“泰勒原理”。泰勒认为,编制任何一种课程,都必须回答以下四个问题:(1)学校应当追求哪些目标?泰勒认为,应根据学习者本身的需要、当代校外生活的要求以及专家的建议三方面来提出目标。(2)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泰勒提出了选择学习经验的五条原则:①必须使学生有机会去实践目标中所包含的行为;②必须使学生在实践上述行为时有满足感;③所选择的学习经验应在学生能力所及范围中;④多种经验可用来达到同一目标;⑤同一经验也产生数种结果。(3)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泰勒认为,最主要的是必须根据继续性(即在课程设计上要使学生有重复练习和增进提高所学技能的机会)、序列性(即后一经在前一经验基础上的泛化与深化)、综合性(即课程的横向联系)三条标准来组织学习经验。(4)课程评价。泰勒认为,评价是课程编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既要揭示学生获得的经验是否产生了满意的结果,又要发现各种计划的长处与弱点。简单地说,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八个字。他认为一个完整的课程编制过程都应包括这四知动。泰勒所阐述的课程编制的这一框架,虽有许多不足,受到许多批评,但广泛为人们所接受。2、我国课程编订的一般程序(1)制要课程计划。制定课程计划,是课程编订的第一项工作,进行的一般程序是:①分析学校教育目标;②了解学生身心发展;③研究学生已有的知识程度;④调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⑤调查学生个人的生活需要(既要满足于当前需要,也要着眼于未来);⑥确定采用的课程类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等);⑦研究原有课程计划,吸收其优点,摈弃不足之处。(2)制定数学大纲(或学科课程标准)。制定教学大纲的一般程序是:①分析本学科的目的要求;②考虑本学科的教材纲要,包括教材的广度和深度、传统内容和先进科学知识、理论与实践、各门学科的分工与联系;③拟定各部分教材的教学时间;④设计本学科参观、访问、调查、实验、实习等项目,并给这些活动安排适当的时间;⑤考虑本学科的前后衔接,本学科同其他学科的关系;⑥研究如何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本学科教材之中。(3)编辑教科书。编辑科书是一项重要的科研工作。教科书的编写者不仅要做好选材工作,科学地把材料组成教材,安排好书的编写者不仅要做好选材工作,科学地把材料组成教材,安排好教材的“序”,处理好知识和能力的关系,还要善于深入浅出地把一门学科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讲清楚,并使学生感兴趣。编写教科书的一般程序如下:①研究有关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②研究古今中外有关的教科书;\n③了解教科书适用年级的儿童已有的准备程度;④按教学大纲要求选择;⑤考虑教材结构,如教材有哪几部分,由哪几种形式组成;⑥研究教材的组织,把知识技能排列成便于教学的序;⑦考虑采用或绘制适当的插图、安产验或实习作业、练习等。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编订完成后,要送教育行政机关建立的课程审定委员会审定,经批准后才能使用。第二节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一、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必须改革课程教材我国原有小学、初中课程教材,形成于义务教育实施这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与义务教育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1)长期以来,我国课程度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过于划一。全国实施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使用统编教材。这与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国情极不适应,特别是与农村的情况不相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迫切要求改变我国农村基顾教育同农村社会发展相脱离,与当地生产和农村生活相脱离,与农村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相脱离的状况。(2)课程结构不够科学合理。突出表现在:课程的内容以学术性课程为主,实用性课程、适应地方建设需要的课程、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的课程薄弱,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在脱离实际、脱离社会生活的需要。必修课的门类偏多,各门必修课程对所有的学生要求划一、不能适应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不利于实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各门学科的比例不够合理,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比较薄弱,社会科学类的学科特别是历史、地理比较薄弱。课程总量偏高,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一个因素,不利于学生生活、活泼、主动地发展。(3)中小学各门学科的内容偏多、偏难、偏深,教学要求偏高。一些学科的内容比较满,学科体系比较量,许多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知识没有及时吸收。(4)对于民族优秀文化和国情教育注意不够。改革中小学课程教材,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使之更好地适主尖义务教育的目的、性质、任务,是一项势在必行的重要任务。二、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从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原则是: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以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成果教育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面打好基础,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根据儿童、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合理安排课程,注意教学要求和课业负担适当;从我国实际出发,注意城乡各类地区的不同特点,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三、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的主要特点1、明确了培养目标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在义务教育阶段总的培养目标是:“\n按照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要求,小学和初中对儿童、少年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得到发展,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对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必须达到的目标。各学科教学大纲也根据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提出了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是统一的、连贯的,它们之间是要求递增的关系。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都具有三个共同特点:一是突出了基础性。所提出的要求都是最基本的和必不可少的。二是增强了时代性。三是加强了针对性。针对我国少年、儿童身心发展中的薄弱部分予以加强。2、加强了德育《课程计划》为了指导学校切实加强德育工作,除了在小学、初中阶段,对学生在政治、思想、品德等方面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之外,还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了德育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首要位置:(1)增强初中历史、地理和四年制初中思想政治课的课时;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课,着重进行历史、地理方面的教学,做到从小学三上级一直到初中毕业年级,历史教学不断线,从而对落实加强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提供了课时的保证。(2)明确提出中小学的课程具有全面育人的整体功能,特别强调要通过各类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对各科都明确提出结合本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具体要求。(3)在小学和初中安排了各类活动,包括晨会、班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校传统教育活动等,并对各类活动提出德育的具体要求。比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社会调查等活动,引导学生接触工农,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和社会责任感。3、进一步完善了课程结构,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1)改革了课程的总体结构,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学科类课程为主的课程结构模式。中小学的课程由学科类和活动类两部分课程组成。活动包括校内的文化、体育和科技等活动及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把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加强了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功能。(2)改革了以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为主的课程内容,增加了适量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在初中的毕业年级安排适量的选修课时,以适应初中内部“分流”教育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或职业预备教育。(3)调整了各类学科的比例。一是在保证学生掌握必需的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的前提下,适当地调整了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学科所占的周课时比例。三是加强了体育、美术、小学劳动和初中劳动技术课。(4)增加了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首先将课程分为国家和地方两个层次。国家统一安排的必修课,体现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以保证义务教育的质量。地方安排课程是为了适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需要和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情况自行安。第二,对于一些学科,如外语、数学的教学改变了过去对学生划一要求的状况。第三,规定一些学科,如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语文、社会、历史、地理、自然、生物、音乐、美术等都要在本学科总时数中留出适当课时,给各地安排乡土教材教学。4、设计了“五·四”和“六·三”两种学制的安排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在完善“六·三”学制课程安排的同时,更进一步优化了“五·四”学制的课程安排。从课程的总体设计来看,第一,地方安排课程的课时所占的百分比,在“五·四”学制的课程计划中要更高一些,可以有较大的余地安排适当地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课程或适应学生不同发展需要的选修课程。第二,各类学科的比例,在“五·四”学制的安排中更合理一些。比如,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学科的课时及其比例,在“五·四”学制的安排中更合理一些。比如,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学科的课时及其比例均比“六·三”学制要略高些。第三,一些喾产如数学、化学、生物等的周课时在四年制初中的安排要比三年制初中略多些,便于在教学中分散难点,减缓知识坡度。5、对考试作了明确的规定\n为了控制和减轻中小学生过程的课业负担,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期、学年和毕业的终结性考查、考试都属于学生合格水平的考核,要通过对学科和活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全面考核,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特长的发展。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考试学科,每学期只进行一交考试,并要严格控制各级统一考试。第三节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我国普通学校的课程表现为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一、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学校的课程设置、各学科开设顺序和活动课的安排。各门学科和活动的教学时数、地方课程的安排,决定着学校课程的结构与方向。课程计划是学校领导和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依据,不经上级批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从我国清末废科举、兴学校起,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1952年,都把由国家颁发的、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称为《课程标准》。它的结构一般包括总纲和各科课程标准两部分。前者是对一定学段的课程进行总体设计的纲领性文件,规定各级学校的课程瞟、学科设置、各年级各学科每周教学时数、课外活动的要求和时数等;后者根据前才具体规定各学科教学目标、教材纲要、教学要点、教学时数和编订教材的基本要求等。1952年以后,称前者为“教学计划”,后者为“教学大纲”。国家教委在制定九年义务教育的计划时,把“教学计划”更名为“课程计划”,主要原因是:第一,这一计划的核心是课程设置和结构,而课程结构与前几次教学计划相比较,已有较大的突破,如将活动纳入课程,增设了选修课,增加了职业预备教育的内容等;既有教师组织指导下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也有由学生个体或群体自主进行的学习活动。这些都超过了原“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学科教学活动,改称课程计划与内容更贴近。第二,更名后可以避免与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自己安排的教学计划相混淆。课程计划由下列基本部分组成:1、课程设置(国家安排课程)根据总的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培养目标和修业年限,确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和活动课,包括晨(夕)会、班团队活动、体育活动、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校传统活动等。2、学科开设顺序和活动课的安排根据学校总的学习年限、各门学科的内容及其联系,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法的要求,确定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及各年级活动课的安排。3、各门学科和活动的教学时数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和各门学科和活动课的教学任务、教材分量、难易程度及教学方法上的要求,规定各门学科的教学时数,包括各门学科的授课总时数、每门学科在一学年中的授课时数、每周授课时数及各年级的周时数等。4、地方安排的课程为了适应城乡经济、文化发展和学生自身发展的不同情况,地方课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或教育厅(局)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5、学年的学周安排包括学年的阶段划分、各学期的教学周、校传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复习考试、机动假期和节日的规定等。它是学校工作正常进行的保证。附一:学年时间安排表;附二:调整后的九年义务教育“六·三”学制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安排表;附三:调整后的九年义务教育“五·四”学制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安排表。\n附一:学年时间安排表\n\n二、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纳要形式规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教材内容的范围、教学体系、教学进度及教学方法上的基本要求。有了教学大纲才能选择具体教材和编写教科书。当前在课程改革的试验中,上海市称教学大纲为学科课程标准,浙江省称教学大纲为教学指导纲要。教学大纲一般包括说明和本文两部分。说明部分简要提出本学科开设的目的、任务和指导思想,提出教材体系的特点和具体要求,以及教学法的原则性建议等。本文部分是教学大纲的中心或基本的部分。它系统地规定一门学科的基本内容,包括章、节或课题、内容要点、教学时数、实验、实习、练习、作业及其它有关内容,显示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有些详尽的教学大纲还列出教师的参考用书、学生的课外读物、教学仪器、直观教具和视听教材等。教学大纲的编排方法有两种:圆周式和直线式。圆周式是对一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在各教学阶段中逐步加深、螺旋式上升的编排方式。直线式是指一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前后不出现重复,后面的内容是前面内容的继续和深化。在编写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时,要从学科性质出发选用其中的某一种,或则把两者结合起来。教学大纲体现国家对一门学科的基本要求,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直接依据。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学大纲,严肃执行教学大纲,才能保证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科书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法要求,系统而简要地叙述各门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用书,亦称课本。一般由目录、课文、作业、图表、注释、附录等组成。教科书是教师上课、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教师要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教科书的全部内容;学生要学会运用教科书,深刻领会教科书的内容。编写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教材内容要做到在科学性上准确无误,适当编入反映科学技术最新成果的内容。同时各学科教材的编写都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学科教学内容之中,力求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和不同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学生进行具体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2)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教材体系不同于科学著和,也不是科学知识的通俗化或浓缩。它的确定要考虑知识内在逻辑和教学法要求,要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顺序。为此,要按照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发展水平组织知识、技能,构成教材体系,还要注意教材的各个不同组成部分,即文字、插图、实验、练习等的作用,使之相互配合,形成教科书的特殊体系。(3)理论与实际统一。要处理好理论与事实、观点与材料、知识与技能的关系,使学生能较好地学习和运用知识。(4)传授知识、技能与培养能力相结。在编写教材时要选择社会需要、适于沉重难铁适度的本门学科的基本事实材料、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同时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就需要把教材编得富有启发性、系统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理科教材要注意实验、观察,文科教材要注意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内容的安排。\n(5)教科书的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教科书内容的叙述要层次分明,文字表述要简练、精确、生动、流畅、易懂,篇幅详略得当,标题、结论要醒目,封面、插图要美观,字体大小要适当,装订要坚固耐用,以提高学生使用教科书的效果。复习思考题1、试述课程的含义。2、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怎亲样?3、分析几种主要课程类别的长处与不足。4、为什么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必须进行课程改革?5、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有何特点?6、试述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的含义。教师应怎样正确使用和对待?第七章教师内容提要教师担负着把年轻一代培养成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起着大作用。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示范性的特点。全社会都要尊重教师。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才能完成社会赋予的重大责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社会主义社会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的,教师要善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第一节正确认识教师职业教师是人类文明的播种者,是知识和文明的象征。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教师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没有教师,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便不能延续;没有教师的辛劳动,便没有一代更比一代强的人才大军。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不但学生应该尊重教师,整个社会都应尊重教师。”(《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05、106页。)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一、教师的任务教师的基本任务就是教好学生。在我国,教师要遵循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按照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具体任务是:1、教好功课\n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各学科的教学工作来实现的,因此教师要把学生培养好,首要任务是教好功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2、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意识、政治立场都需要教师指导,才能培养起来。3、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发展其特长,增强学生体质。4、参与学校管理,关于不校工作教师对学校的各项措施和活要有主人翁精神,从整体利益最发做好教育教学的各项事务工作。5、积极参加教育科研和各种进修活动。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是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使自己的工作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重要途径。6、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把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力量汇合成流,齐心协力为塑造新人的献计献策。三、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1、两种不同的观点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历来存在着“教师中心说”和“学生中心说”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这一争论也是“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根本分歧之一。教师中心说强调教师在学生中的权威作用,其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他认为,学生的心智成长全仰仗于教师对教学形式、阶段和方法的定式指导。为此,他十分强调教师的权威,宣称:“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的状态。”(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294页。)并指出:“按照方法培养心智的任务,从总体上讲应留给教师。”当代的要素主义等学派基本上也属于这种“教师中心说”。他们认为,“教育过程中,主动权应在于教师,而不在于学生。”提出要“把教师置于教育宇宙的中心。”学生中心说主张从学生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出发来设计教学,教师对学生不应多加干涉。它的代表人物是卢梭和杜威,他们把学生的发展看成是一种自然的过程,教师不能主宰它,而只能顺应它。卢梭认为:“凡是出于造物主手中的东西都是好的,人一插手就变坏了。”杜威宣称:“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中心从地球移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他而组织起来。”2、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上述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我们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从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来看,教师在这一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他对教育实践对象学生起主导作用。教师受社会的委托,对不生的身心施加一定的影响,使学生的身心朝向与社会要求相统一的方向发展,体现了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从学校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来看,教师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得,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由教师来设计和决定的。再从学生的发展过程来看,在知与不知、知之较多与知之较少的矛盾,教师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通过“传道、授业、解惑”使学生把前人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获得科学的认识方法以,始终处于矛盾的主导方面。近年来的一些教育科学实验也进一步证明,教师主导作用是存在于教育过程中的一种客观规律。我们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决不是否定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只有在自身有目的的有意识的活动中才能获得发展。教师主导作用的任务、内容,主要是调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标志。\n当然,教师主导作用的实现是有条件的。首先,教师只有具备了作为一名教师所必备的条件,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才能起主导作用。那些虽居教师地位,却不具备教师条件的人,或者不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一种纯粹自我规定的活动来施教,就很难发挥主导作用。其次,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还必须具备各种客观条件。如由于社会或其他原因,在“十年动乱”时期,学校教育正常秩序遭到破坏,教师就很难起主导作用。因此,对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方面要看到它的必然性,是教育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还要看到它的条件性、辩证性。客观规律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作用,教师要努务创造主客观条件,使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此外,还要看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不能以一个方面去否定另一方面。四、教师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传递人类社会文化成果的作用教师是人类文化和传播者。人类长期积累下来的社会精神财富,包括文化科不技术知识、文学艺术以及社会思想、哲学观点、生活习俗等,主要依教师的传播。正是教师不断地担负着承先启后的传递任务,才使得人类文化得以延续和不断发展。社会越文明,生产力越发达,科学技要越进步,教师的作用越显得重要。所以,人们赞誉教师是“用知识在凡是有人的地方都盖起房屋的建筑师”,把教师看作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大机构中最活跃最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上所有高尚传大人物跟新一代之间的中介人,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生活环节”。2、巩固和发展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教师在为社会传递生产经验、技能和科学知识的同时,也为社会传递政治思想和道德意识,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从而积极地促进了政治、经济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教师虽不直接参加物质生产,但教师通过培养人,提高劳动者素质,对社会的经济发展起着作用。现代劳动力的形成,主要靠教师的教育和训练。教师不仅能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使劳动者具有现代生产条件下的熟练劳动的能力,而且能使他们具有对科学成果物化的能力和科学管理能力,以及职业变换的能力。教育能一产劳动能力,教师的劳动是现代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劳动能力生产和再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3、塑造年轻一代心灵的作用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乌申斯基曾说过:“教师个人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力量,无论什行样的教科书,无论什么样的思潮,无论什么样的奖惩制度都是代替不了的。”儿童步入学校后,他的智力开发和知识的获得,道德观、人生观、个性的形成都与教师的启蒙和塑造密切相关。学生都有“向师性”,他们崇拜教师、尊敬教师,把教师看成自己学习的榜样,所以教师的影响是有特殊作用的。教师正是利用自己的这种特殊作用,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像雕塑家一样,采取不同的方法精雕细刻,塑造学生的心灵。4、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主要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到本世纪末,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适龄儿童和少年将受到九年义务教育。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主要力量。必须看到,目前教师队伍的现状还存在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如教师数量不足,学历偏低,质量不高,知识结构老化,教师队伍流失现象严重等。党中央提出,要下决心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努力使教师成为最受人尊重的职业。四、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教师劳动的特点是由教师劳动的目的、劳动的对象和劳动的手段决定的。教师劳动的目的是培养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学生。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n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具有鲜明个性的、正在成长中的学生,他们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具有多变性、发展性、可塑性和差异性等特点。学生接受教育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因此,教师只有深入具体地了解自己的劳动对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劳动的手段也是特殊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的楷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授业”,也要“传道”;既要“言传”,也要“身教”。因此,教师的劳动手段,具有很大的主体性,其最主要的方面就是教师本身的知识、才能、品德、智慧、情感、意志和世界观。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下列特点:1、教师劳支的复杂性教师的劳动是复杂的劳动。人们常把雕塑艺术看成是很复杂的,往往用“精雕细刻”来形容。其实,塑造人的心灵比雕塑艺术更困难更复杂。为了塑造好人的心灵,使学生的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师肩负着教好功课、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审美情操等职责。如在德育方面,除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在智育方面,除向学生传授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智力,等等,这一切都是十分困难和复杂的工作。学生身心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除受遗传、身体健康状况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社会的影响,如社会环境、家庭条件等,其中包括教育的影响(原有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及老师和同学的关系等)。教师要全面了解这些情况,充分利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排除并克服来自各方面的消极影响,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初中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从表面上看,好像已经是成人了,但实际上,由于生理、心理发展的不成熟、不平衡,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阶段。对这些处在人生发展阶段十字路口的学生的教育,是一件极不复杂的事。引导得法,可使他们健康成长。如稍有疏忽,则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教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矛盾运动过程,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运动中,教师不仅需要掌握科学知识,懂得教育规律,而且还要不断地探求教育的艺术。教育工作中出现的奇效,常常是心灵的呼唤和爱的共鸣的结果。这就更增加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育法有而无定法。教师对自己的各种教育活动都必须在观察和分析芝动对象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和实施。因此,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要从教育目的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学生的未来,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纠正学生已经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人们常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新一代的艺术家”等褒奖之词,颂扬教师的工作,这正好说明教师工作的创造性。教好功课是教师的一项真正的创造性劳动。讲课的内容虽说有教科书,但必须进行教学法的加工,如从学生实际出发,突出重点、难点,理论联系实际,重组教材体系,等等。教师的备课就是创造过程中的“设计”阶段,在课堂里的讲授就是创造活动的实施阶段。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不同的学生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救,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面对一个班级中几十个正在成长与变化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教师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怎样敏锐地觉察情况的变化,适时机敏地改变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使教育工作顺利地进行,这就需要教师有教育机智。所有这些,都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创造性。3、教师劳支的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说明人才的培养是一项持久的、长期的工程。学生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能力的形成、道德品质的培养、世界观的确立,所以这些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果。“立竿见影”是不可能的,“揠苗助长”更是错误的。教师劳动的成效不是一时就可检验出来的,而地需要教师付出长期的大量的劳动才能看到结果,得到验证。此外,一般物质生产和创造精神财富的生产,随着劳动产品的获得,劳动过程也就完成,产品的质量也就知晓\n。而教育的劳动则完全不同,对于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不能只看测验分数,更重要的是看他们走上劳动岗位后的实际表现。有时教师的某些影响对学生终身都会发生作用。4、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教师的教育劳动不同于其它类型的劳动,具有示范性的特点。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不仅表现在教师要把凝聚在教学内容中的智慧、情感乃至世界观内化为自身的智慧、情感、世界观,并通过自知的知识、才能,运用自身的德性、人格、情感、意志、世界观等感染学生,而且还表现在教师自身的个性心理品质、自身的各方面的修养在教育和教学活动中,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手段影响学生,作为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这种示范作用在塑造学生心灵过程中,是其它任何影响难以比拟的。这种最现实、最鲜明、最有力的教育手段也是其它任何教育手段无法替代的。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直接表明了教师示范作用的真实性和可能性。德国著中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第斯多惠:《教育文选》,莫斯科1956年版,第203页。)任何一个教师,不管他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不管他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都在对学生进行示范。5、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集体性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群体和个体相结合的劳动。教师的劳动力式虽然是个体的,但劳动的结果却是集体的。学生的发展既是学校、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晶,又是家庭、社会影响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身心的发展是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晶,但是,每个教师的劳动又是个体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上,往往依靠个人的知识和才干,以个体方式俐立地完成的。教师的劳动是通过个体劳动的形式体现集体创造的结果。第二节教师的素养从教师的社会作用和劳动特点,可以看到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教师要顺利完成社会和历史所赋予的重任,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一、教师的职业道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是顺利进行教育工作,履行自己崇高的社会责任的重要保证。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下列几方面:1、忠诚教育事业任何职业道德都要求其从业人员做到“敬业乐业”、“忠于职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证明,他们之所以能作卓著的成绩,首先是因为热爱教育、中心民教育事业。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对教育工作有着无限热爱与忠诚,具有“悔人不倦”的精神。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无悔乎?”他的学生子贡说:“教不倦,仁也”。“教不倦”的精神是他对学生忠于仁的表现,是作为教师的负责精神的表现,所以被称为“万世师表”。陶行知先生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条,放弃大学教授的优厚待遇,脱下西装,到农村去从事平民教育运动,被毛泽不同志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一个教师如没有忠诚教育事业的责任心,当然也不可能去进行创造性的劳动。2、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好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教育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最根本的是要从高度的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出发,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他们塑造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热爱学生,才会千方百计地去教好他们。学生只有感到教师的爱,才会主动地、愉快地接受教育。教师热爱学生,必须热爱每一个学生。不能只爱成绩优秀的学生,歧视成绩差的学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n教师必须铭记这一名言,要帮助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但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宏爱、溺爱,而是爱中有严,严中见爱,严慈相济。深受学生欢迎的特级教师斯霞认为:教师既应是学生的慈母,又应是学生的严师,还应是学生的挚友。3、教书育人教师的基本任务是教好学生,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接班人。所以,教书育人就成为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规范。教书,最主要的是指教好各门功课。作为一个教师,如果教不好功课,就是没有完成基本任务,就是误人子弟。然而,“教书”与“育人”是不可分的。在不生中,“育人”主要是通过“教书”,即教学过程来进行的。教师把课文中所载的“道”传授给学生,以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这就是在育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每一个教师都要自觉遵守“教书育人”这一重要的师德规范。4、为人师表教师是学生最重要的师表,是学生直观的、活生生的榜样。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思想品德、治学态度、行为习惯对学生起着直接的影响和熏陶作用。因此,历来教育家都倡导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并把它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善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学生。唐代教育家韩愈提出教师应“以身立教”,认为这样的教师才会“其身亡而其教存”。陶行知是人民教师以身作则的杰出典范,提倡“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以教人者救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一师德规范,要求教师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努力做到思想进步,道德高尚,遵纪守法,言行一致,以身立教,严于律已,在思想、道德、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使学生信服、仿效,才能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二、教师的文化知识和教育工作能力教师的基本任务是教好功课。这就要求教师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比较广博的文化修养,丰富的教学理论知识,以及一定的教育实际工作能力。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包括三个方面:1、扎实地专业基础知识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是所任教学科知识体系中最基本的理论知识,是现代教师合理知识结构大厦的基础,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先得有一桶水。在现代知识激增的情况下,教师的这“一桶水”还得经常更新,而专业基础知识也是教师知识更新的重要条件。对初中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为此,教师所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必须大大超过教学大纲的要求。例如初中物理课牛顿定律的教学,教师必须把握:在运动学之后为什么要讲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怎样解决了运动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学了牛顿定律为什么对于质点的各种运动就有了与以前不同的看法,就能更容易地抓住各种具体运动的本质特点;把牛顿定律和运动学结合起来,可以进一步解决什么问题,等等。教师只有具备了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才能透彻理解教材,深入浅出地讲教材,不断地引导学生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2、比较广博的文化修养\n任何一位教师,无论担任哪一学科的教学任务,都应懂得一些与自己所教学科相邻近学科的知识。这首先是因为各门学科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现代科学知识出现了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不仅数、理、化之间,文、史、地之间,就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联系也日趋紧密。教师必须适应这一趋势,才能胜任教学工作。其次,初中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特别是处在信息时代的领导天,学生会通过大量的信息渠道获得许多新鲜的知识,也会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修养。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教师样样都懂,但广博的文化修养却是个教师知识结构台不可缺少的因素。一个外国学者曾这样说:一个教师的素质不仅在于他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的深度,一定意义上讲,对各种教学艺术和宽广的知识面的熟练运用是一个成功的教师不可缺少的素养。3、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我国古代教育著作《学记》强调:“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可见教师必须懂得教育规律、掌握教育理论。同样,我们也应了解教育工作的原理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不掌握教育理论知识,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就会像在黑夜里走路一样。他甚至断言:“没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就谈不上教育素养。”4、从事教育工作的实际能力教师应具备的教育实际工作能力,主要包括下列五个方面:(1)了解学生的能力。教师只有了解学生,才能使教育工作“有的放矢”,取得预期效果。为此,教师必须善于捕这生的真实思想,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心理特点,根据学生在语言、表情、姿态、行为、心理等方面表露出来的情态,准确地判断学生的思想活动,作这速而正确的处理。马卡连柯高明的教育艺要之一就在于观察。他善于洞察学生的外部特征,透过不可捉摸的“鬼脸”,谈话的腔调,走路的姿势,以及细小的儿根卷发等现象,去对学生的内心世界作出正确的判断。(2)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的一种重要能力。现代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法、对解决方法进行试行、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修改方法的过程。教学设计过程的具体产物是经过验证的教学系统,包括学习需要的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分析,学习目标的编写、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教学评价等。教学设计在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中,要运用现代学习与教育心理这、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知识形式。课堂教学的设计是教师的最重要教学设计能力之一。教师要善于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确定教学目的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重组教材体系,选择教学方法,并事先对教学活动全过程作出科学的设计,写出教案。上海市特级教师于漪认为,课堂教学设计应达到:①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②抓住关键重锤敲;③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④创造机会让学生发挥聪明才智。(3)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能力。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递知识,而且还要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要善于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掌握他们思想发展的脉搏,帮助提高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情感,训练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品德。对于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较严重道德过错的学生,教师要善于晓这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做好长善救失工作。在各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起来,寓思想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教师还应具备通过学生集体、劳动、课外活动、自我教育等途径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能力。(4)组织能力。教师是教学、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为了使这些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组织能力。教师的组织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教师要自始至终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教学活动,师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的而努力;有组织教材的能力,要善于按照科学知识逻辑体系和学生心理发展的顺序,对教材进行教学法加工,使之成为学生易学、爱学;要善于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使课堂教学气氛既活跃又有秩序;对偶发事件能敏捷而机智地加以处理,使课堂教学始终处于和谐状态。在教育工作方面,教师要善于协调各种教育因素,形成统一的教学力量;要善于为班集体确立令人鼓舞的共同奋斗目标,使全班学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要善于选拔和培养有独创精神、有朝气、有热情,愿为学生服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干部,成为集体的核心;要善于把学生组织在一个健全的集体中,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等等。(5\n)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师表达思想、传授知识、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最基本工具。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师能力结构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教师语言表达能力除了语音准确、语汇丰富、表达连贯、语言机敏等一般特点之外,还必须体现教育、教学工作的特殊要求,应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形象性和性。此外,教师的语言还要富有感表,真挚自然,快慢适中,抑扬顿挫,善于控制情绪,能根据学生的不同反应,恰当地掌握自己的语气语调,使学生从教师语调上去体会教师的感情。5、开朗的性格,健康的体魄教师的劳动是十分辛苦的。他们除了有繁忙的教学任务、社会活动外,还感受着外界环境带给的满意与不满意、高兴与苦恼、忧悉和快乐、宽慰与愤努等情绪体验。教师只有精神饱满、心情愉快、豁达开朗,才能胜任教育工作。豁达开朗的心胸能将教师暗含着的期待信息微妙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到鼓励,从中感受到教师良好的品性、对工答热忱的态度与信心,产生对教师的好感、信任和尊重。教师工作的特点还要求教师应有强健的体魄。在当前我国教师队伍数量不足、教师任务繁重以及生活待遇较低的情况下,为了保持充沛的精力投入教育工作,除了必要的体育锻炼、适当的营养、休息外,教师还应拓宽自己的兴趣,调剂自己的生活,加强自身保健,避免有碍健康的因素对自己的影响,使自己始终以健康、乐观、豁达的身心状态,以充沛的精力完成育人的任务。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教师。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并且具有健康的体质,才能担当起为21世纪的中国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第三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一、师生关系的概念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它是整个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制约,受社会道德风尚的影响,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会出现不同的师生关系。建立尊师爱生、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办好社会主义学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二、社会主义条件下师生关系的特点1、民主平等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的反映,这是教育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在科学真理面前,师生之间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人格上都是平等的。这种心理气氛使教育活动能顺利有效地开展。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建立的是一种“我”与“你”的对话关系,教师把那些已经消化理了的学科知识与自己内在的经验提供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并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在坦诚的对话与感情交流之中,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师生之间有矛盾和问题时,要用民主平等的方法去解决,只有这样,师一之间才能亲密无间。2、尊师爱生尊师爱生是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最集中的体现。一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友爱,这是搞好教育最有利的条件。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师德规范,他们以“爱满天下”的热忱关怀每个学生的成长。这种师爱是严与爱的和谐统一,是教师职业责任感的反映,它能使学生产生尊师和好学上进的心理。这种心理可以缩短师生间空间上、情感上的距离,使学生易于接受教师的教育,有助于形成某种行为准则,对于学生性格的形成,能产生积极的影响。3、双向反馈\n教与学是一个双向互补互助的过程。如果教与学之间不平衡,只有教师的谆谆教诲,没有学生积极的反应,效果是不会理想的。教师讲课、做思想政治工作,要使学生愿意听、用心听、听进去,这就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积极能动的自觉生,使外因通过内因而发生作用,学生的反馈是教师搞好教学的重要促进因素。这种教与学的双向反馈的特点是社会主义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自觉驼用的反映,它可以形成师生之间关系的良性循环,产生教育的正面效果。4、教学相长教学相长是我国古代教育的优秀传统,也是社会主义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意思是说,教师要一边教,一边学,学生要一边向教师学习,获得知识,一边还要发挥主动性,自强不息,方能进步。在今天,教师要一边教,一边努力进修学习,包括向自己所教的对象学习,教与学相互促进。只有这样,才能发展社会主义的新型师生关系。三、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实施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尽管一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有赖于教师、学生、学校的共努力以及学生家庭乃至社会的配合,但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教师本人的教育水平、专业知识、教育能力、思想品德(包括教育思想和教师职业道德)等职业品质修养水平。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在教育过程中实现的。为建立这样的关系,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理解学生正确全面地理解学生是建立和发展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要避免带有成见、偏见,或以“先入为主”、“第一印象”等错误认知看待学生,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或学生的各种需求,教师要在了解的基础上给予合理的解决和满足,使师生各自的认知能彼此相容和认可。2、以身作则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少年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一个处处以身作则、一言一行都成为学生表率的教师、不仅是不生学习和仿效的楷模,而且会引起学生内心由衷崇敬和向往心理。他们对学生的表扬和批评,都将唤起相应的情感体验,激起奋发向上的激情,使师生关系处在和谐融治之中。3、深入细致地工作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品德修养、知识能力、个性特点的形成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耐心、恒心和毅力。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4、做好家长及社会有关部门的工作教育的成功是多方面合力的结晶,除学校教育外,还需家庭、社会的配合。教师应通过家访、开家长会、通信等形式,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工同教育好学生。社会有关部门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力量,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而且对建立和发展师生关系也有促进作用。复习思考题1、怎样认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2、教师的劳动有哪些特点?3、教师应具有怎样的素质?怎样提高教师的素质?4、社会主义条件下师生关系有哪些特点?5、谈谈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及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n第八章德育(上)内容提要德育作为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政治态度、思想观点、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以及与之相应的价值判断和自我教育能力,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制约,同时受儿童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制约。我国现阶段的学校德育,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根本任务。第一节德育概述一、德育的概念德育又思想品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儿童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系统的道德、思想和政治影响,使一定的社会意识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活动。正确理解德育的概念,无论对德育的理论建设还是对德育的实践活动,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上述德育的定义,包含着这样几层意思:1、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构成部分,和智育、体育、美育等学校教育的其他构成部分一样,具有学校教育最一般地特征,即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长周期性,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活动为介的定向影响和培养过程。2、从德育的特殊矛盾或本质来说,同其他各育相比,德育更多地反映一定社会的社会关系。它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如何根据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把一定社会的思想意识、政治准则、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从这一意义上说,德育是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及其发展需要制约的。不同社会的德育,不同阶级的德育,有着本质的不同,不同历史文化背景国有的德育也有很大的不同。在一定的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德育看作是在思想品德方面促进人的社会化的过程。3、人的自我意识是人与人之间形成道德关系和其他所有社会关系的内在心理基础。有“自我”,才有自己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主体与环境的分别;有“自我”,才能谈得上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反映;有“自我”,才会有真正属于人类的有意识、有目的并对他人产生影响的社会性行为。所以,学校德育不能满足于意识形态的灌输和行为规范的机械训练,必须着眼于唤醒和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致力于正确的价值导向,培养学生自省、自律、自强的自我教育能力。二、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1、德育体现学校教育的性质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形式,基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培养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人来为社会服务。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所要解决的主要是“能不能”为社会服务的问题,因而构不成不同社会间学校教育的本质区别。集中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德育则是把一定社会、阶级占支配地位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意识传授给年轻一代,使其具有一定社会和阶级所要求的思想品德。它所要解决的是“为谁服务”、“能否更好地服务和如何服务”的问题,因而它是体现学校教育性质的决定性因素。正由于此,各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以及代表这一阶级利益的思想家、教育家在办教育、谈论教育时,总是把德育摆在首要的位置上,古今中外,概莫能外。\n我国古代教育就是以伦理为中心的,而且融教育、伦理、政治为一体,教育以伦理为主要内容,政治实验伦理,把德育提到施政、为政的高度。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他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他对学生的学习,也要求把道德修养放在首位。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则信,泛爱众面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儒家的伦理与政治一体化思想,最明显地表现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公式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为了“修身”,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的目的。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一直把通过“明人伦”的“修身养性”来培养“君子”和教化“小民”作为教育的目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始终是封建教育的主要内容,学校教育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性质显而易见。资本主义兴起后,由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各国普遍重视自然学科的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但德育在学校教育中依然居于首要的地位。17世纪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我认为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中,德育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全部问题可以用一个概念--道德--包括。”他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就在于培养拥护普鲁士君主制度的具有“完美德性”的人。20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则认为应“使道德的目的在一切教学中,不论什么课题,处于普遍的和统治的地位。”学指出道德是解决社会问题、增进人们幸福的决定性因素,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年轻一代的社会化,使之适应美国的政治制度和现代社会生活。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生活日趋现代化,许多国家进一步认识到,不仅要重视智力投资,更要加强道德教育,这是社会稳定、文明进步、生产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加强德育成为世界各国进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80年代美国前总统里根认为,美国之所以存在教育问题,是由于没把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花在德育上,主张增加“德育投资”。英国政府认为,只有不吝啬在品德教育上花钱,才能够使智力更有效地发挥作用。1983年12月,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向舆论界发表的“教育改革七条设想”中,有三条直接和道德教育有关,强调“要充实情操与道德教育,把青少年培养成为身心健康的一代。”新加坡政府提出“在技术上依赖西方,精神文化上固守东方”的方针。1990年2月,该政府发表《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五大共同价值观:(1)国家至上,社会为先;·(2)家庭为根,社会为本;(3)关怀扶持,同舟共济;(4)求同存异,协商共识;(5)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在全民中树立起一个“敬业乐群,勤劳动取,廉洁奉公,讲求效率”的“新加坡精神”,并以此作为学校德育的中心内容。新加坡的经济腾飞,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思想品德教育的高度重视。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论哪个社会,哪个阶级,都非常重视德育,总是把德育摆在学校教育的首位。这是一条带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德育于稳定社会,发展生产,巩固政权具有极为显著的功能。德育最集中地体现了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的教育性质。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一贯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国家教委于1988年颁发的《中学德育大纲》(试和稿)指出:“中学德育工作,是关系到能否把中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一呀略任务。”因此,能否摆正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实质上是能否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重大原则问题。2、德育制约学生发展的方向传统的德育观念往往只强调德育的社会功能而忽视德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把人当作实现政治目的或经济目的的工具,而不是目的本身。也就是说没有把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同人的自我完善和个人幸福很好地统一起来,把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完美地结合起来。毛泽东同志1944年在致秦邦宪同志的信中指出:“被束缚的个性如得不到解放,就没有民主主义,也就没有社会主义……”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德育的育人功能和德育在促进个性充分自由发展方面价值。\n个体的发展表现在许多方面,德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上主要表现在完美个性的塑造上。所谓个性,在心理学上又叫人格,它指的是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和各种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正是通过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来制约学生发展的方向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个性的过程就在于:教育者在关心人的每一方面、特征的完善的同时,任何时候也不要忽略这样一种情况,即人的所有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就是道德。”“只有当共产主义道德渗入人的个性的一切方面,从而在每个人面前打开通往公民、思想、创造、美感、知识等珍品的道路时,--只有在这种条件下,全面发展的思想才能充分实现”。可见,德育在人的个性形成乃至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3、初中阶段学校德育的特殊地位初中教育本身的地位和特点决定了初中德育的特殊地位。小学阶段的德育实际上主要还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到了中学,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他们中的大部分奖在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生产劳动。因此,中学阶段的德育一方面要巩固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获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习惯,加深他们对道德概念、行为规范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帮助他们把今天的学习和明天参加的社会生活、社会劳动紧密联系起来,为顺利地承担社会角色作好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初中德育看成是学校德育系统中决定性的一个环节。从学生心理发展看,初中阶段政处于少年期(青春萌动期),这是一个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正处于新旧交替、充满矛盾、变化激烈、动荡分化状态的非常特殊的年龄阶段。大量研究表明,13-15岁是出现各种罪错的高峰期。可见,少年期品德结构的内在矛盾是十分严重的,可塑性也是比较大的。有的学者认为:在这个时期,不仅早期成的心理结构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会出现新的内容,而且会奠定自觉行为的基础;在形成道德观念和社会定势方面会确定总的方向。可见,加强中学德育,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德育,具有特殊的意义。三、学校德育要主动适应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要求1、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的思想品德素质的要求现代科技的进步促使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同时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不仅需要相应的文化科学知识,更需要相应的道德素质,现代的思维方式,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益观念、法制观念、纪律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集体合作和开拓创新的精神,独立人格和民主参与意识,等等。科学技术越发展,越是要求每一个劳动者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义务感和优秀的人类道德素养,以更好地使用现代科技所赋予他的越来越大的自然和社会权力;而现代科技的使用也只有以促进社会进步、人类幸福为宗旨,才能造福于人类的今天和明天。总之,生产的发展,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对人们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同样,科技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不是削弱了学校德育的地位和作用,而是赋阳它更大的历史责任。所以,学校德育要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要求,首先必须突破传统德育的偏狭观念。立足于培养适应现代和未来社会所必备的各种素质。2、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传统文化的断层、东西方价值观的冲撞给学校德育带来的问题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生学产力迅猛发展,引起社会结权的急剧变化。在社会发展变化过程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非总是同步和谐发展的,有时两者会产生脱节,甚至出现矛盾、冲突的暂时现象,人们常常为此感到困惑。这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世界各国学校面对的共同的严峻问题。我国正处在对内深化改革、对外全面开放、社会经济体制转型的历史时期。改革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进取、理性、务实日益成为主导的社会心理,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自主意识、参与意识、民主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增强,同时使个人利益受到了重视和保护。固有的道德体系建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上,对个人利益和个性发展有所忽视,和目前人们所从事的经济行为不相吻合,很难再起到道德规范的作用。于是出现了所谓“道德失准”\n的情况。加上其他有关的配套社会措施还难以及时跟上,当市场机帛进入社会生活以后,在给人们带来日益增长的个人利益的同时,却没有来得及筑成一道新的堤坝来制约贪婪与欺诈,社会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拜金主度、享乐主义的思潮,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屡禁不止,坑蒙拐骗、赌博嫖娼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无疑,这一切都给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健康成长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另外,对外开放打破了以往的统一性、封闭性、异质文化(包括西方的哲学思潮和西方的生活在方式)广泛地渗入我们的精神领域与生活领域,其中不乏积极进步的因素,也存在消极腐配的东西。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冲撞,使传统文化出现断层现象,引起人们文化认同的危机感,造成思想上的混乱和选择上的困难现实社会的种种矛盾,必然反映到青少年的思想中来。有人把当前中学生的个性心理面貌和思想特点概括为具有两重性的特征:(1)政治上具有探救性,面观点上带有偏激性;(2)思想上具有进取性,而认识上带有片面性;(3)目标上具有时代性;需求上带有享乐性;(4)思维上具有求异性,心理上带有逆反性;(5)意识上具有自主性,处事上带有自私性;(6)行为上具有独立性,生活上带有依赖性;(7)性格上具有开放性,意志上带有脆弱性;(8)交往上具有广泛性,情感上带有冲动性。只有正视社会现实和针对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和思想特征,才能有效地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的任务。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传统的德育理论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而是要求我们以现代的观念来诠释传统的道德理论,批判地吸收传统德育理论中的合理因素,并赋予符合时代特征的新的内容,构建既富有中国特色又会合时人精神的德育理论体系。3、大众传媒的普及、信息渠道的畅通,使学校德育面临新的挑战。我们正生活在信息时代,当青少年眼里的世界越来越大,而身边的世界越来越小的时候,大众传媒很自然地成为他们的主要伙伴。他们通常接触的传播媒体是电视、广播、书刊、录音、录像和电影等。目前,我国已有2.2亿台电视机,覆盖率达80%以上,每年发行录音带近5000万盘,全国有700多种国家级和省市级的报纸,2700多种杂志(不包括内部刊物),光少年儿童的报纸平均期印数的1300万份,少年儿童杂志每年总印数近1.5亿册,少儿图书每年总印数为1.7亿册。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少年报社和中国社科院新闻所的一个课题组对全国187个城市儿童的抽样调查,儿童平均每日接触四种媒体,共占用时间两小时左右。这说明学校和教师作为唯一信息源的地位已面监严峻的挑战。当今的中学生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加之信息渠拓宽,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交往频率的提高,使他们处身于信息化现代社会的敏感区,在接收和汲取文化信息的过程中,他们往往在时空上都处于比教师更为有利的地位。这就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德育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努力吸收新观念、新思想,缩短和学生在思想上的距离,及时帮助学生对获取的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那些空洞的说教、机械的训练和强制性的管理,是很难被当今的中学生所接受的,我们必须在德育的途径和方法上不断创新。4、共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学校德育新格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圆桌会议报告》中有这么一段话:“过去,全世界的教育制度总是成为各种趋势的追随者,而不是这些趋势的创造者。现在,教育应当领先于变革,而不是足是对变革作出反映,应当在帮助塑造一个人们期望21世纪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遵循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共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学校德育新格局,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具体地说,应该着重探讨如下几个问题:“在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化,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并存的条件下,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青少年;在进一步扩大开放,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条件下,如何教育青少年正确认识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传统,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存在各种矛盾,社会生活中还有需要克服的消极现象的情况下,如何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人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和提高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情况下,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要求。”中共中央的这一指示,为学校德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n第二节德育的目标和内容一、德育的目标德育目标是指社会对正在成长的一代在思想品德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学校德育的内容、方法、管理和评估都要以德育目标为依据。1、中学德育的目标和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中学德育大纲》(试行稿)明确规定:“中学德育目标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个性心理素质的能力等方面。通过中学阶段的教育,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热爱祖国,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具有诚实正直、自尊自强、勤劳勇敢、开拓进取等品质和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及自我教育能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有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懂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常识;初步具有惜时守信、重视质量、讲求效益、优质服务等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有基本的民主与法制的观念,知法、守法。立志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学习,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陈陋习俗。(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助他人。热爱班级和学校集体,爱护集体荣誉。积极参加劳动,初步养成劳动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养成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自尊自强的品质。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2、中学德育目标的特点《中学德育大纲》中的德育目标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面向共产主义的未来,从当前中学的实际出发而科学地制定的”。它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征:(1)突破了偏狭的德育观念,客观、完整地反映了新时期社会对中学生思想品德各方面的培养和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还增加了发展各种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内容,这就摆脱了学校德育完全政治化的偏向,形成了全面的目标体系。(2)德育目标的层次性更加突出,更适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以往的德育目标往往过于笼统和概括,各教育阶段没有明确、具体的要求。现在的中学德育目标,不信和小学德育目标在内容和要求上有很大差别,而且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也各有不同的基本要求。这些不同的要求又保持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既体现出层次性,又保持着连贯性。(3)德育目标更加切近实际,更加实事求是,既坚持方向性,又突出现实性,克服了过去在德育目标上脱离实际、要求过急过高、抽象说教、缺乏实效的弊端。而且在目标的设置上,既考虑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又考虑到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要求,有助于发挥学生个体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容易为学生接受。(4)突出了学生思想品德能力的培养。过去我们过分强调教育者对行为规范和纪律条文的传授和灌输,强调受教育者对所传授的道德原则\n行为准则的无条件服从和接受,忽视了对学生分析、思考及处理道德问题能力的培养。如果说这种德育模式在只有单一的价值标准存在的封闭式社会环境中还是有效的话,那么在目前开放的社会形热下,就难能奏效了。现在的德育大纲明确提出把分辨是非的能力以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等能力的培养作为中学德育的重要目标,就能更加适应社会现实对学生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更有助于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二、初中阶段的德育的内容《中学德育大纲》规定的初中阶段德育的基本内容是:(1)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初步的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的教育。(2)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国家观念的教育。热爱祖国河山、文化、人民以及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教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教育。尊重兄弟民族,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热爱和平,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教育。(3)理想教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学习的学习目的教育。(4)道德教育:《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和训练。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公民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热爱集体,维护集体利益的教育。初步的职业道德教育。(5)劳动教育:热爱劳动和勤劳致富的教育。尊重劳动人民的教育。勤劳俭朴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6)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教育。初步的民主和法制观念教育以及宪法、刑法等法律知识教育。自由和纪律的关系的教育。《中学生守则》的教育。(7)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青春期心理卫生和性道德教育。男女同学真诚友谊的教育。良好意志品德和审美情趣培养的教育。升学与就业的指导。《中学德育大纲》还规定,除了以上各系列内容的教育外,还要进行形势任务和时事政策等教育;结合纪念重大节日以及班、年级教育主题的需要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结合有关学科教学和各种课外活动进行审美教育。附录(一)中学生守则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准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二、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三、专心听讲,勤于思考,认真完成作业。\n四、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有益的文娱活动。五、积极参加劳动,爱惜劳动成果。六、生活俭朴,讲究卫生,不吸烟,不喝酒,不随地吐痰。七、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国家法令。八、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不骂人,不打架。九、热爱集体,爱护公物,不做对人民有害的事。十、诚实谦虚,有错改。附录(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一、自尊自爱,注重仪表1、维护国家荣誉。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2、坐、立、行、读书、写了姿势正确。3、穿戴整洁、朴素大方。头发干净整齐,不烫发、化妆、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不吸烟、喝酒。5、举止文明。不打架骂人、说脏话。不赌博,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6、情趣健康。不看色情、凶杀、迷信的书刊、影视睛,不唱不健康歌曲。7、不进营业性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厅、酒吧和音乐茶座等不适宜中学生活动的场所。8、爱惜名誉,拾金不昧,不受利诱,不失人格。二、真诚友爱,礼貌待人9、要讲普通话。使用礼貌用语。讲话注意场合,态度和蔼。10、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廉恭礼让,敬老爱幼,尊重妇女,帮助残疾人。遇见外宾,以礼相待,不卑不亢。11、尊重教职工,见面行礼或主动问候。回答师长问话要起立,接受递送物品时要起立并用双手。给老师提意见态度诚恳。12、同学之间团结互助,正常交往,真诚相待,不叫侮辱性绰号,不欺侮同学,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13、待客热情,起立迎送。邻里有困难时,主动关心、帮助。14、未经允许不进入他人房间、动用他人物品、看他人信件和日记。15、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打扰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妨碍别人要道歉。16、惜时守信。答应别人的事要按时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珍惜时光。三、遵规守纪,勤奋学习17、按时到校,上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下课时,起迥教师致敬。下课时,请老师先行。18、上课专心听讲,勇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19、认真预习、复习,按时独立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合理安排课余活动。20、积极参加团队活动和学校、班级组织的文化活动、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21、认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保持图书馆、阅览室的安静。不在教室和楼道内追逐喧哗。\n22、爱护校舍和公物,不在黑板、墙壁、课桌、布告栏等处涂抹乱刻画。借用公物要按时归还,损坏东西要赔偿。23、参加各种集会准时到达,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24、遵守宿舍和食堂的制度,爱惜粮食,节约水电,服从管理。四、勤劳俭朴,孝敬父母25、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26、学会料理个人生活,自己的衣物用品收放整齐。27、主动承担收拾房间、洗衣、做饭、洗刷餐具和打扫楼道、庭院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28、生活节俭,不摆阔气,不乱花钱。29、尊重父母意见和教导,经常把生活学习、思想情况告诉父母。30、外出和到家时,向父母打招呼,未经家长同意,不得在外住宿。31、尊敬体贴帮助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关心照顾长辈和史弟姐妹。32、对长辈有意见,有礼貌地提出,不耍脾气,不顶撞。五、严于律已,遵守公德33、遵守交通法规,不违章骑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34、乘公共车、船玉动购票,给老、幼、病、残、孕妇及师长让路、让座,不争抢座位。35、遵守公共秩序,购票购物按顺序,对营业人员有礼貌。36、爱护公用设施、文物古迹。爱惜庄稼、花草、树木。保护有益动物和生态环境。37、参观游览守秩序,瞻仰烈士陵墓保持肃穆。38、观看演出和比赛,做文明观众,不起哄滋扰,结束时鼓掌致意。39、遵重外地人,遇有问路,认真指引。40、见义勇为,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邓阻,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告。复习思考题1、如何正确理解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地位?2、学校德育应如何适应深化改革与全面开放的新形势?3、初中阶段学校德育目标的要求有哪些?4、以初中阶段德育的基本要求说明我国现阶段学校德育目标的主要特征。第九章德育(下)内容提要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有规律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思想品德的形成离不开活动和交往;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从他律到自律自我教育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正确运用德育原则、选择适当的方法,可使思想品德教育获得良好效果。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是德育改革的中心课题。第一节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n一、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1、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的德育的实质就是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思想品德包括政治态度、人生态度和道德品质等。任何一种思想品德,都包含着认知性成分、情感性成分和行为性成分(外显的意志行为的倾向与习惯)。以思想品德的核心道德品质为例,就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习惯等四个要素构成的。道德认识主要指关于是一个逐步内化的复杂过程,即形成道德知识和概念,形成道德评价能力,确立道德信念、道德理想的过程。人的品德的形成离不开认识,一定的品德总是以一定的道德认识为必要条件。道德情感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的道德观点去评价他人或自己的品行,或道德需要是否满足引起的一种内心情绪体验。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也是道德认识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人们在认识社会道德现象、进行道德评价或考虑采取何种态度和行为时,总会伴随种种的情绪体验。当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及其规范有了认识并通过实践证明其正确性的时候,就会引起满意、愉悦、欣慰、敬佩等肯定性的情绪体验,反之,则会引起不满、厌恶、羞愧、增恨等否定性的情绪体验。有时,在某种情况下,由于个人道德判断上的摇摆不定,或道德需要与个人的本能冲动或其他不正当的需要发生冲突,也会引起疑惑、焦虑、紧张、苦恼等消极的情绪体验,而在摆脱这种矛盾之后,则会产生坦然、宁静、轻松、欢快等积极的情绪体验。所有这些由客观事物透过个人道德观念的折射而唤起并影响道德行为的情绪体验,都是道德情感体验。道德情感在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巨大动力,也是个人对其行为进行自我调节的一种内部力量。高级的道德情感(如责任感、义务感、理智感、审美感)更是一个人道德倾向性的核心和道德行为的巨大内驱力。道德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的克服内外障碍去完成预定的道德行为,实现一定的道德动机的过程。人的道德行为是一种自觉意志行动过程。人在确立目的、采取某种道德行动的过程中,各种愿望、意向或动机之间常常会发生矛盾而需要内部的调节与控制。在这里,道德意志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改变着各种动机之间的力量对比,促进着各种动机之间的斗争,最终战胜非道德动机,实现道德动机。教育实践证明,缺乏坚强的道德意志,就难形成良好的品德。品德不良和违法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之一,就是意志薄弱。道德意志的培养与锻炼,对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支配和驱使下采取的行动。道德行为是人的品德的一个重要的外部表现。一个人的道德只有通过经常性而不是偶然性的道德行为才能表明,因而道德行为是衡量人们的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评价一个人的品德如何,不仅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道德行为在人们的品德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只有在履行道德规范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深化道德认识和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提高道德评价能力,从而使行为主体的品德得到发展。2、思想品德的发展是各构成要素协调统一的发展组成思想品德的各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彼此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整体,每一种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知(认识)是情(情感)、意(意志)形成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行(行为)的先导。情是知在内部升华为信(信念),在外部转化为行的中间环节,也是产生动机与需要的基础,起着中介作用,是一种内部的驱动力。所谓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政治主张、思想观点、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正确性坚信不疑,并有执行捍卫他们的强烈愿望和坚强决心。它是知、情、意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结合升华的“合金”,属于品德的高级层次,是人的强大的精神支柱。信念一旦形成,就会使人的言论行动表现出坚定性和一贯性,从而使人的思想品德具有自律的特点。因此,信念是思想品德形成中的关键因素。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信念,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中心环节。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用图9-1来表示思想品德的心理结构。\n图9-1思想品德心理结构苏霍姆林斯基说:“由道德概念通向道德信念的甬道是以行为和习惯为起点的,而这些行为和习惯则是充满深切情感并含有孩子对待他所做的事和他周围发生的事情的个人态度。”人的道德行为可以是一时性的,也可能是经常性的;可以是经过矛盾斗争和反复据择才做出的,也可能是基于信念或经常重复而无需再思索、是道德行为习惯。可以这样说,只有在形成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习惯,把一时性的道德行为转化为经常一贯的、自动化了和道德行为,才算真正形成了某种品德。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根除不良习惯,是学校德育最重要的任务。二、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活动和交往1、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行为主体活动和实践的结果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皮亚杰指出,儿童道德成长或发展的根源不在于单纯的外部环境,也不在于单纯的主体内部,而在于主体与其道德环境的积极的交互作用--活动或实践,在于这种活动或实践引起的矛盾和思考。因此,皮亚杰认为,正如儿童是他自己的理智世界的构造者一样,他的道德世界也是由他自己逐渐构造起来的。在其中,理智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活动与同伴合作是道德发展的主要动动,成人、教师及其他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必须通过儿童自身的积极活动与思考才会发生作用。柯尔伯格也曾指出,“道德发展来自社会冲突情境中的社会性相互作用”,是“个体与其所在社会环境中的其他人的一种交流”。可以认为,任何道德行为,任何道德品性都是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的关系而得来的。只有通过活动和实践,人们才能获得对道德规则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并以此调节自己的行为,而正是在活动中,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形成了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善于合作等品质。那种以灌输和传授为主的传统德育方法是很难奏效的。这里,我们所说的实践是能动的社会实践,而不是只有个人意义的具体活动或人的精神活动。道德存在的客观基础是社会中人与人、人与集体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为协调这种关第以及在这种关系中的冲突的社会道德准则,只有当主体参与这种关系之中,并通过亲身体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才能获得对他们的深刻理解和认识,才能不断深化自己的情感体验、磨练自己的道德意志,从而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和自觉的行为习惯。我们这样说,并不否认家庭、社会环境对学生的重大影响;更不否认学校教育对学生的主导作用,但是外界各种教育因素只有成为学生活动的对象,才能纳入学生的主观反映领域,才能被接受。由此可见,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这些活动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积极参与的各种丰富多采的教育活动;二是学生在思想情感上进行的内部心理活动。首先要组织好学生的各种表现为外部行为的实际的教育活动,这样才能启迪、激发和引导他们积极开展内部心理活动,促进他们思想认识的提高和品德的发展。2、学生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学习劳动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生产劳动。对学生来说,最基本的活动是学习劳动。它既包括智力活动,也包括体力活动,两者是密切地联系着的。从形式上分,包括学科学习活动、课外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n学科学习活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教学活动,是在集体中进行的,是在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往过程中进行的,学生可以获得在集体中生活和工作的能力,掌握社会主义公共生活的准则和规范,培养集体主义的精神。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形成一些最重要的性格特征和道德品德,诸如责任心、进取心、成就感、纪律性、坚持性、乐群性、忠实、勤奋、创造精神等。同时,教学过程以产学知识武装学生,有助于学生在科学世界观的基础上提高道德思维、道德判断和正确决定活动方向的能力。课外的各种教育活动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意义。组织得好的课外教育活动,有有确的德育目标,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具有课堂教学无法代替的作用。社会实践活动是近年兴起并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育活动。学生在参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认识社会生活的真实面目,学习怎样参与社会生活的改革与创新活动,对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作用。三、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1、学生以当前德育要求的反映与现有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思想品德发展的内部动力学生把社会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部教育影响作为条件是不可缺少的,但任何外界影响都必须通过个体的心理内部矛盾而起作用。思想品德作为个体现象,必然依赖个体的心理活动,依赖于个体内部的心理矛盾运动。心理矛盾错综复杂,但最基本的矛盾只有一个,那就是被学生个体所反映所接受的德育要求和学生现有的思想和道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这种德育要求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思想品德的实际状况提出来的,往往高于学生现有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而且主要不是通过口头的出,而是从所组织的活动和所他设的情境中体现出来的。当这种要求在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中被学生所认识、所理解、所接受。当这种要求在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中被学生所认识、所理解、所接受,内化为学生内部的需要和动机时,就要和学生原有的思想道德状态发生矛盾,这种内部的矛盾运动就成了思想品德发展的根本动力。这种矛盾的实质就是新质要求与旧质状况之间的矛盾,正确要求与品德的错误倾向之间的矛盾。克服了矛盾,学生就获得了新的品质,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2、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的多样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矛盾,除品德发展的基本矛盾外,还有各种各种的矛盾。教育者要对这些矛盾的性持和内容作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才能促使这些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有些矛盾是外部世界客观矛盾的反映。如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要求不相一致甚或相互抵触,或者社会主义的政治道德标准与周围人们的错误行为不相符合,这种现象反映到学生的头脑里,就使学生产生疑惑和迷惘。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时期,这类矛盾显得特别的突出。有些矛盾是认识怀质的矛盾,是学生认识上的知与不知、全面与片面、深刻与肤浅的矛盾。在这种矛盾中,学生常常是“有错不知错”,如把鲁莽的举动兴作勇敢的大方,把举止怪诞当作风度潇洒,等等。解决这种矛盾,主要应从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和审美水平入手。有些矛盾是思想性质的矛盾。即思想意识方面的矛盾。包括正确与错误、先进和落后、正直与虚伪、正义和邪恶的矛盾。有些中学生沾染上或已形成某些不良的思想和习气,因而不能或根本不愿遵循正确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往往是“知错犯错”、“明知故犯”。这种矛盾主要发生的有问题行为的学生身上,对他们的思想与行为稍有放松,就可能导致违规犯法的行为。在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必须把因“精神性格异常”造成的问题行为和“品德不良型”的问题行为严格区分开来,也要把“过失型”的问题行为和“品德不良型”的问题行为如以区别对待。抓住了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有效地控制问题行为。还有些矛盾是心理素质方面的矛盾,即知、情、意、行各心理因素之间的矛盾和某些个性心理特征和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学生的知与行、知与情、解决与毅力、愿望与能力之间的矛盾,都属于这类矛盾。比如性格懦弱、孤僻与勇敢进取、合作乐群就是这类矛盾的表现形式。心理方面的矛盾就要用心理咨询等心理疏导的方法来解决。\n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从他律到自律、自我教育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1、思想品德的发展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不同阶级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儿童的道德发展具有阶段性。儿童道德的发展所经历的一系列阶段形成了一个与成熟有关,但不是由成熟决定的固定的发展顺序。就个体而言,道德的发展尽管有早迟、快慢,但都必须遵循这一发展顺序;道德发展的各阶段虽然有各自不同的本质特点,但发展的各阶段又形成了一个连续的、互相衔接、互相交叉的统一的整体。整个道德发展过程是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从单纯受外部环境的支配到受行为主体自我控制的过程。皮亚杰把这一发展过程概括为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最早提出这种理论假设的是杜威。皮亚杰通过实验研究,验证并发展了这种理论。柯尔伯格在皮亚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儿童进行长达二十年的研究,对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得出了更为精确的结论。柯尔伯格还正确地指出,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个体道德的发展水平可有不同。这些不同的发展速度与社会环境的影响有关。社会环境和教育虽有能改变发展的顺序,却可以加速或延缓这种发展。2、自我教育能力是思想品德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学生年龄和才智的增长,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在他们自身的品德发展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德育目标的内化和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都有赖于自我教育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很不赞成紧紧抓住青少年的手不放,一直到17岁还把他们只当做受教育者的不科学的做法。他说:“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又说:“一个少年,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认识自己--掌握自己--自己去做,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对自我教育的最通俗、最确切的注脚。青少年只有具备了自我教育的能力,才能真正做到道德上的自律,达到古人所崇尚的“慎独”的道德境界。自我教育的心理机制见图9-2。第二节德育原则德育原则是思想品德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是德育规律的反映,也是德育经验的概括,更是制订德育计划、选择德育内容和方法、组织德育过程的依据。我国学校的德育原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民,依据我国教育目的,批判地吸取了宝贵的历史遗产;反映德育过程的规律,总结了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经验而提出的,既反映德育的一般原理,又体现当前我国学校德育的一些特殊规律。一、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又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出发,按现行的方针政策要求学生,把德育的方向性和现实的可能性结合起来。这一原则是根据德育要受社会政治经济制约这一规律提出来的,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1988年12月25日)指出“中小学德育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实际出发,从青少年儿童的实际出发。”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明确中学德育的基本任务,在德育目标上解决好普遍性要求和先进性要求的关系;在德育内容上解决好基础性内容和超前性内容的关系;在理想教育上解决好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关系。要克服要求过高、不分层次,过于理想化而和现实社会脱节的弊端。《通知》指出:“\n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这就把德育目标的普遍性要求--培养社会主义的好公民,与先进性要求--将有分子培养成坚定的共产主义者,明确地区分开来,构成不同的要求层次,前者是对全体学生的要求,后者是对先进分子的要求。鉴于此,《通知》指导:“中小学德育要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强调以“五爱”为基础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突出了中小学德育的基础性。同样,在理想教育方面,不是将树立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作为当前的普遍性教育要求,而是强调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学生的共同理想。总之,学校把对学生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教育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现行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同自己目常的学习、生活、劳动联系起来,使德育落到实处。(2)把学校德育置于社会大背景之中。面对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不是“回避”、单纯“净化”,而是努力让学生了解一个真实的世界。要拆掉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无形的“隔离墙”,将学校这一传统的所谓“理想环境”、“真空世界”变为“现实环境”与“真实世界”,将“理想化”的学校思想德教育变成社会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从小学会全方位、多侧面、科学地观察社会,既能面向21世纪、具有世界意识,适应时代潮流,又能脚踏实地正确认识和处理发生的自己身边的事,做到对自己的个性发展承担个人责任,进而做到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国家以至对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承担个人的责任。(3)认真研究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学生主体意识发展的特点和发展过程中的内在需要,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有调查表明:学生的主体意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日益增强,学生对个人利益的关注也日益突出。现以学生的公私观为例略加说明。\n从以上两表的比较中可以看到,市场经济越发达地区和年龄越大的学生,越重视“公私兼顾”;经济较落后地区和年龄较小的学生则比较认同“大公无私”,但这并不表明他们的道德水平高,而是尚未广泛接触到公与私、义与利的冲突。从发展趋势看,随着年龄增长和更多接触市场经济环境,学生日位置倾向于“公私兼顾”。虽然在社会主义制芭下,公与私根本利益早是一致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上,公与私往往是难绝对平衡的,总是会有“先公”或“先私”的矛盾。近年来学生的“先私后公”和“有私无公”的意识虽未有明显的发展,但“大公无私”和“先公后私”的意识却在淡化。这表明市场经济强调个人利益的刺激作用与社会道德中利他准则的冲突、利与义和矛盾,在学生身上表现得日益明显。学校德育如果完全无视学生合理的个人需要和个利益,只是片面地灌输一些空洞的道理,是难以被学生接受,也会脱离现实生活的。因此,学校德育认同市场经济下形成的重视个人利益的现实,同时又必须以先国家、集体,后个人的观为引导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境界。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又称知行统一原则。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做到系统理率教育与实际锻炼并重,提高思想认识与培养行为习惯结合。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系统的理论教育必须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实际,切中学生思想上“热点”。在我国学校,普遍开设思想政治课,对喾一进行较系统的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这类课程可称为理论性的德育课程。作为德育课程,它应该区别于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主智力为中心任务的其他课程。德育和智育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必须完成从知到信和从信到行的两个“转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不能满足于政治概念与道德观念的简单灌输,而必须致力于政治信仰和道德信念的形成,以培养正确的社会态度和道德品质为主要目标。要做到这一点,德育理论课程必须密切联系实际,面对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实问题,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触及学生思想的“热点”,帮助产提高认识和觉悟,积极引导他们以科学的理论为武器,去分析研究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直接参与现实的社会生活。另一方面,理论性德育课程的教学,必须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变教师的“单向传授”为师生的“平等对话”,形成一种学生主动参与讨论的德育模式,并要和课外的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2)注重实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公益劳动、社会服务、政治活动与社会主义建设等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成长。我们把学校里有目的、有计划地形成系列的各项活动,称为活动一(或实践性)德育课程。所谓活动,是指由行为动作构成的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将知和行结合起来。道德情操的陶冶、道德意志的磨练、道德行为的培养、道德信念的熔铸、世界观的形成、人生观的升华,更离不开实践。这正如学生游泳,必要的理论知识是条件与基础,但只有亲自下水,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才能真正学会游泳。\n活动性德育课程不仅指专为德育组织的各项活动(如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还包括学生主体自觉参与的校内外一切活动,如班级和学校的民主管理,生活事务的自我管理,家政的决策料理,等等。问题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生,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学生在参与式的道德教育活动中,扮演或承担各种合适的社会角色,通过亲身的、直接的、民主的实践活动,不仅很好地认识与学习了社会活动,发展了自我意识,而且能为以后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准备良好的态度、意识、经验、品德、方法与能力。(2)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要求和评价要坚持心口如一和言行一致。苏霍姆林斯基告诫说:“在学校里,主许讲空话,不许搞空洞的思想!要珍惜每一句话!当儿童还不能理解某些词句的含义时,就不要让这些词句从他们的嘴里说出来!请不要把崇高的、神的语言变为不值钱的破铜币!”他向学生提出:“①不提出自己做不到的诺言;②不承担空洞无物的保证;③不为并不存在的成绩而自夸;④不听为了虚假的好事而给予的夸奖。”毫无疑义,对教师来说,决不可言不由衷或言过其行,而必须以身作则,严以律己,率先垂范,真正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三、正面疏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为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仅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而且要“约之以规”,把正确的思想疏导与必要的纪律约束结合起来。青少年学生容易接受新观念、新思想,但同时由于涉世未深,知识经验不足,对复杂的社会现象,缺乏判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看问题容易片面,易走极端,往往容易受错误思潮的消极影响,他们在思想认识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原是不足为怪的。教育者要做到循循善诱,坚持正面说服与疏导的方针,做到入情入理,因势利导。如果用“堵”如“压”的方法去解决,就会使矛盾激化,造成抵触和逆反心理。所以有必要在坚持正确疏导的同时,辅以纪律、规章的约束。马卡连柯说:“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美妙、集体的活动、集体的姿态和集体的信念。集体中的一切,归总起来,都摆脱不了纪律的形式。”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讲明道理,疏通思想。对青少年进行德育,要注重摆事实、讲道理,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启发他们自觉人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规范。即使学生在思想品德上有了缺点、毛病、行为上出现了过失、错误,也要注意疏通思想、提高觉悟,使学生心悦诚服、自觉改进。在传统观念发生嬗变、价值观念多元化、信息渠爱无阻的今天,更要注意运用正反面典型进行正反对比,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进行独立思考,增强学生与错误思潮、不良风气作斗争的免疫力。对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不良倾向,要“防患于未然”,用积极的“预防”代替消极的“堵漏”。(2)贯彻《中学生守则》与《中学生日常生活规范》,不信要讲清应该如何做,还要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这样做,把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与提高道德认识和道德评价能力结合起来。要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班级各项规章制度的讨论与制订,使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民主参与的权利与自觉履行的义务。使以培养文明行为为宗旨的养成教育,真正落实到使学生思想纯洁,情操高尚、内心文明、言行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3)坚持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奖励为主、惩罚为辅。通过表扬、奖励,树立正面典型,能够给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特别是树立学生身边的典型,具有可比性的特点,能为学生提供可以直接仿效的参照系。对学生的批评则应本着与人为善、治病救人的态充,对犯有错误的学生更应苦口婆心、坦诚相待。对学生的批评最好采用讨论、咨询的方式,而不是训斥、指责的方式。徐特立同志主张在可以不用惩罚的时候就不必非要惩罚不可。他说:“一切纪律只是自觉遵守,不是受到无理的外力压迫而遵守。因此,对于破坏纪律的学生,不是惩戒而是说服。说服的方法不是由教师片面的注入,而是双方的讨论和研究。不是压下学生的坚强意志,而是增加对问题进一步的了解,以正确的知识来克服无知的盲动。”马卡连柯则认为:“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但他同样强调:“惩罚应当是教育。被惩罚者应确切认识,为什么要惩罚他,并且理解到惩罚的意义。”四、发扬优点与克服缺点相结合的原则\n发扬优点与克服缺点相结合的原则又叫做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它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也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学记》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但当时只强调教师长善救失的职责,而未注意到促进学生主体内部思想矛盾积极转化的问题。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主要在于他们思想内部的矛盾运动,在于其中积极的一面不断得到发扬并战胜了消极的一面,在于优点得到了强化,缺点得到了克服,于是才表现出进步。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以“一分为二”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学记》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只有正确地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长善救失”。既要看到他们的优点,也要看到他们的缺点;既要了解他们过去的情况,更要注重后来的变化和现时的表现。对学生不能抱有偏见或成见。特别是对缺点较多、犯有错误的学生,更要仔细地寻找其闪光点,深入地挖“金矿脉”,以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唤醒他们的自我意识,帮助他们正确评价自己。(2)创造情景,启发思考,及时诱导,给正方向的品德素质的发展以扶持和助力。有这样一个女孩子,四、五岁时由于自己的顺应方式(乖巧、听话等),而比她的兄弟更讨父母的喜欢,经常得到父母的鼓励和宠爱,因而有了较强的上进心。进学校以后,她在学习上表现一般,而另有几个女生成绩比她好,主动性比她强,受到同学们的羡慕与尊重。于是她的向上心在新的环境里遇到了适应上的障碍。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帮助,使产生了嫉妒心的萌芽,经常挑刺,说好学生的坏话。当她的这些行为连续受到教师讽刺、挖苦后,她的向上心消失了,嫉妒心却发展了。很明显,这一变化是由外部情境的变化引起的。在家庭以顺应方式培养起来的向上心,在学校不适应了;原来在家庭中的稳定的地位在新环境中被破坏了;在新的情境中,她维持向上心的能力显得不足了。这就是她的性格偏离正方向的原因。这个事例向我们说明了两点:第一,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种能够适应学生正方向的一切素质发展需求的教育情境。这种教育情境是由学校的各项设置、学校和班级的各种活动、学校和班级的环境气氛,学校和班级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等构成的。第二,当学生所处的社会情境发生变化时,也正是学生的思想和个性发生变化的时候,在这种关键时刻尤其需要教师的及时诱导和帮助。五、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把对学生严格的要求与爱护、尊重、理解、信任结合起来。正如马卡连柯所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我们对个人所提出的要求,就表示出对个人的力量和能国方面的尊重;而在我们的尊重里,同时也表示出我们对个人的要求。”这条原则体同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精神,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这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基本品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爱孩子的教师,才可以教育好学生。”这是许多优秀教师的切身体会。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是学生思想品德积极转化的“催化剂”,是学生克服困难、奋发向上的动力源。只有爱护、尊重和信任学生,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进行自我教育的自觉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如果一个人对粗暴习以为常,只对‘强有力’的语言、感叫和强制才有所反映,那就根本谈不上自我教育。实质上,自我教育的前提是人对人的信任,是使个人的荣誉和尊严起作用。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首先必须建立起深信对方具有良好意愿的师生关系。”他认为,学生对自己越是尊重,那么,对教师在道德上的教诲与关于应该如何进行自我教育的指导,就越听得进去,否则,他对教师的教导和规劝就会充耳不闻。因此,他强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那样爱护学生的自尊心。(2)严格要求学生。教育是从提出要求开始的,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没有要求也就没有教育”\n。严格要求学生出之于对学生的殷切期望,出之于对学生的充分理解和高度信任。一位美国的青年学生是这样向老师吐露自己的心里话的,他说:“你们严格要求我们,批判我们,我们都能接受。而你们对我们的失望,则会使我们对你们也失去信赖。”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应明确、具体、适度、可行,一经提出,便不能朝令夕改改或姑息迁就。“先要让孩子习惯于听从自主,这样您一下子提出好多规则来束缚孩子,你就命名他不能不破坏其中的某一条规则,那么,假如他养成不了您所要求的习惯,过错就在于您自己。”这是乌申斯基的经验之谈。(3)对学生存在的缺点错误,既要严肃批评,又要热忱帮助,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杜绝热讽冷嘲、揶揄挖夺等伤害学生感情的做法。如果经常对学生大声训斥和进行惩罚(现在有一种时髦的做法就是动辄罚款),学生会认为反正我已经受到了责备和惩罚,我对自己的也就没有必要反省了。正如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的:“处罚可使人免除民灵上的痛苦。”克鲁普斯卡娅说:“一个学校,如果任意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扼杀他的主动性、自尊心和自信心,这种学校一般说来不能对学生产生任何教育影响,或者确切些说,只能产生极其有害的影响。”六、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对受教育者的集体进行教育,同时针对其中每个成员的特点加强个别教育。其依据为:集体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方面所具的特殊作用以及集体与个人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卡连柯在回顾自己的教育经验时说:“我认为……要教育整个集体,这是正确的教育的唯一途径。我自己从十七岁起就当教师,我曾长时间地想过:最好先把一个学生都教育好了的时候,那就会有一个良好的集体了。可是,后来我得到了一个结论:……要采取这样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不得不参加共同的活动。这样一来,我们就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培养和形成良好的集体,使其成为教育的力量。实践证明,一个良好的集体可以培养学生各种优良的个性品质,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可以教育好沾染上严重不良习气、在思想品德上有严重缺陷的学生。一个不好的群体,则会使其成员“交叉感染”,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要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就要耐心组织、精心培养一个具有共同奋斗目标、正确的舆论、良好的风气和传统、严格的组织纪律、朝气蓬勃、团结友爱的学生集体。这个课题我们将在有关班主任的一章中详细讨论。(2)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良好的集体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巨大的教育力量。首先,教师要把集体当作教育的主体,先向集体提出要求,然后让集体再去要求、教育和帮助它的成员。教育集体与教育个人,实质上是并行不悖的。马卡连柯称这种方式为“平行教育影响”。这种方式把学生集体和个人都摆在教育主体的地位,能调动他们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激发每个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培养主人翁的精神。其次,教师也要注意通过学生个人的转变来影响和培育集体。这样不仅通过教育一个学生教育了全班成全校每一个学生,而且培养了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班风从而使集体与学生个人互相促进。(3)针对集体中每个成员的特点和问题,加强个别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教育集体的同时,必须看到集体中每一个儿童及其独特的精神世界,关怀备至地教育每一个儿童。个性的教育--是一个与集体的教育紧密相关的过程。”重视个别教育才能克服一般化、“一刀切”等简单化的教育方式,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教育更有针对性。况且,有一些问题,如学生的早恋、初犯的偷窃行为、某些心理障碍等,就宜采用为学生保密的个别教育帮助为好。总之,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只抓集体教育而不抓个别教育,就会使教育工作流于一般化,影响集体的巩固和发展;反之,只抓个别教育而不抓集体教育,就不可能形成健康向上的集体,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个别教育也就失去了基础和依托。七、整合一致与衔接连贯相结合的原则\n整合一致与衔接连贯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应按照德育的目标和任务,主动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步调一致、前后连贯地教育影响学生。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综合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这就要求校内外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要做到:认识统一,目标一致,步调合拍,以形成教育的合力,发挥整体的功能。否则,积极的影响和消极的影响会互相抵消,不一致的观念会使学生莫衷一是,不统一的要求会使学生无所适从。同时,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由许多从低人到高级、相互联系的阶段构成的长期累积的过程,而且德育的内容具有内在的系统性与逻辑性,这就要求各个阶段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要前后一贯、连续不断、循序渐进、相互衔接,方可提高德育的有效性。贯彻这条的基本要求是:(1)学校内部的各种教育力量对学生的要求要一致。如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共管齐抓”,并做到目标一致,配合默契。一个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一个班级的全体任课教师都要形成相应的教师集体,及时互通学生的情况,定期研究学生德育中的问题,制定教育的方案,互相配合开展教育活动。马卡连柯说,凡是教师没有结合在一个集体里的地方,凡是集体没有统一的工作计划,没有一致的步调,没有一致的对待儿童的方法的地方,那里就不会有任何的教育过程。因此,如果有五个能力较弱的教师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着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作风的鼓舞,能齐心一致地工作的话,那就要比十个各随己愿地单独行动的优良教师要好得多。(2)学校要和家庭、校外教育机构及社会团体加强联系,共同研究和协调对青少年的教育,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深圳市南山区的中小学在加强学校德育的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延伸到学生的家庭。不少学校设立“家长接待日”、“开放日”,举办“家长学校”,创办“家长报”,使家长有机会熟悉学校的教育活动和内容,更好地参与和配合学校教育。几年来,他们先后建立起74个不同特色、不同主题的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平均每所中小学3至5个。这些重点基地使社会和学校在青少年教育上找到了结合点。在全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已健全了区、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三级德育工作领导机构。寒暑假让学生持表到居委会报到,由居委会组织学习和活动。假期结束时,居委会给每个学生作出鉴定,再反馈到学校。共青团、工会、妇联、环保等部门也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各中活动,几乎各行各业都被调动起来参与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南山区各中小学自1990年以来,中小学生犯罪率始终为零,助人为乐、积极向上蔚然成风。香港教育界人士赞叹他人“创造了教育的奇迹。”(3)互相接替的教育者要做好衔接工作,保持对学生的教育影响的连续性与系统性。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前后不连贯、不一致,时紧时松、时宽时严、时断时续,不仅直接影响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而且会导致负面的效应。为此,必须做好衔接工作,包括做好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学期与学期之间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衔接工作,还要做好班主任和教师因工作调换而产生的衔接工作。上述各条原则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我们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他们,综合地加以运用。而且,对任何一条原则,都要从具体的对象、时间、地点、条件出发,富有创造性地灵活运用。第三节德育的途径与方法一、德育的途径《中学德育大纲》规定,德育的主要途径包括:思想政治课,各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活动,劳动与社会实践,课外活动,校外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n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学校德育几乎渗透在学校的全部教育活动之中,并且延伸到学生家庭与学生所在的社区。我们在考虑、安排、组织学校的各种活动的,都必须重视蕴含的这些活动中的德育因素。同时,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必须承担起协调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主导作用。我国的教育科研工作提出了“大德育课程”的概念。这种“大德育课程”包括四种类型:认识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体制意义上的德育“课程”和气氛意义上的德育“课程”。认识性德育课程也称理论性德育课程。思想政治课便是认识性德育课程。这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在诸途径中居于特殊重要地位。思想政治课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真正的道德知识或道德观念,进而形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直至道德信念、道德理想和道德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各科教学,包括文史类学科的教学、自然类学科的教学和艺术体育类学科的教学,虽不是专门的德育课,但每门学科在其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担负着德育的任务。只是由于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内容、方法、手段不同,因而进行德育的特点和作用也有所不同。活动性德育课程也称实践性德育课程。外显的活动性德育课程指各种课外的与校外的班(组)、团(队)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这类活动是专为德育而组织的。潜在活性德育课程指并非为实施德育组织的,但对学一思想品德发展有着实际影响的其他一切校内与校包的、正规与非正规的活动,如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家庭生活中的多项活动等。所有的这些活动,都以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为前提,使之成为一种真正的自我教育活动。这种学生自主参与的自我教育活动,为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有重大意义。体制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与气氛意义上的德育“课程”都属于潜在课程。所谓体制指的是每一个学生学习与生活于其中的那个环境--班级、学校、家庭与社会的组织与管理体制或制芭;所谓气氛是指每一个学生生活与学习于其中的那个班级、学校、家庭与社会中的特定的风气或氛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体制是环境中固定化、形式化了的气氛,是“硬”的气氛,而气氛是环境中软化了的体制,这二者是经常结合在一起而难以截然分开的。不管学生自原与否,体制与气氛这两个潜在的德育因素必定对他们发生作用,而且这种潜移默经的作用是巨大的。二、德育的方法1、常用的德育方法德育方法是指为了实现德育目标,实施德育内容所采用的具体手段。或者说它是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采取的各种影响方式的总和。最常用的德育方法有下列几种:(1)说服教育法。说服教育法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使学生心悦诚服地弄懂道理,从而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在德育实践中,可以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形式。除讲述、讲解、讲演、报告等系统的说理方式外,谈话、讨论或辩论也是重要的方式。指导阅读则是一种补充口头说理不足的方式。它一般和讲解、讲述、谈话、讨论等相结合,是一种自我教育的极好形式。我们倡导的说服教育法是一种民主的、平等的、对话式的说服方法,而不是那种“我说你服,我打你通”的旧模式。(2)榜样示范法。榜样示范法是指在学生面前呈现一定的道德范例,让学生敬仰和模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具有激励作用、调节作用、矫正作用。而且榜样是多种多样的,包括革命先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英雄模范和科技精英、国内外历史上的优先人物,以及学校教师和同学中的先进人物等。(3)实际锻炼法。实际锻炼法就是教育者根据德育任务精心组织各种实践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受教育者成为具有优良品德行为习惯的一种方法。除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校内外丰富多采的各种活动之外,还有引导学生直接接触社会的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军训活动、探险夏令营活动等。此外,如英国的“娃娃公司”、荷兰的“儿童餐厅”、美国的“少年法庭”、我国的“红领由银行”、“小记者团”等,都是别开生面地运用实际锻炼的例子。近年来,在日本还流行一种让城市学生到农村去读书、生活的一个阶段的做法,他们称之为“山村留学”制度。开始是利用假期分批组织中小学生去农上住一两周,后来规定“留学”期限为一年。(4\n)情感陶冶法。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情感和环境的因素,以情感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对受教育者进行潜移默经、耳濡目染的熏陶、感化的一种德育方法。教师要善于移情性地理解学生,真势地热爱每一上学生,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找到同频共振区,这样才能扣动学生的心弦,发出和谐的共鸣。教师文化的建设,也正是为了对学生进行长时间的定向熏陶、感染,逐渐达到陶情冶性的目的。将德育与美育结合起来,也是和情感陶冶法的重要途径。(5)品德评价法。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德育目标的要求,对受教育者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优良品德或不良品德,给有定或否定,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鼓励学生积极向上,预防和克服不良品德的滋长。它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通过评价来明辨是非、荣辱,明确品德修养的方向。品德评价法有四种主要的方式: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戒、评比竞赛与操行评定。运用品德评价法必须强调一点是,要使学生不仅成为评价的对象,而且成为评价的主体。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教师与同学的评价)和评价他人,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增强自我识和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6)心理咨询法。心理咨询法即运用语言、文字等媒介,通过询问、商讨等方式,在心理方面给学生以疏导、规劝和帮助,解决其在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诸方面的心理问题,保持身心健康,从而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心理南与思想品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个认识全面、情感健康、意志坚强、有着良好行为倾向的人,往往具有较好的品德。反之,只要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障碍,都会直接影响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巩固。因此,需要通过心理咨询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以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心理咨询的形式很多,可以个别咨询,即由个别咨询人员解答个别咨询对象提出的疑难。也和体咨询,即通过集体座谈、讨论或角色扮演等,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有门诊咨询,即学校专门设立心理咨询室,接待学生的上门求教。有书信咨询,即通过书信交流,解答询问。有现场咨询,即咨询人员主动深入学生寝室、家庭,为学生排忧解难。还可以和学校黑板报、广播等大众传媒,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宣传咨询。心理咨询不等于一般的谈心,它是一门专业,有系统的理论、科学的方法和专门的技巧,也就是说,不是随便哪个人都可以担任咨询人员的。在运用此法前,必须经过一定的专业训练,通过培训或进修,获得有关的专门素养。(7)生活地法。生活指导即在尊重个人、注意个别差异的前提下,就人生整个领域,给学生以具体的帮助和引导,使其获得尽可能充分和全在的发展,并最终具有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生活指导的范围很广,包括品德指导、职业地、身心健康指导、善度闲暇指导、个人生活指导(培养正确的生活态度、正确处理家庭关系、正确对待男女同学的友谊和爱情、学会料理日常生活的技能)等方面。生活指导实质上就是给学生以整个生存方式的指导。它的主要特点是针对学生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因难,给予具体和引导和帮助,着眼于个别差异,强调因材施教、个别帮助,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信赖他们最终能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2、德育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德育方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体系。各种具体的方法之间存在着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应脱离整个方法体系而孤立地加以运用。任何的方法,如果它的作用不受同时和它一起运用的其它方法的制约,就不可能成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而方法体系本身是不断地变化着、发展着的,不能永远固定不变。正所谓“常法则有,定法则无。”况且,在德育实践过程中,教育者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受教育者所处的环境条件来选择德育方法,由于受教育者的主观情况与客观条件千差万别,千变万化,因此,对任何对象都适用、在任何地方都适用、在任何时候都适用的方法是不存在的。任何工作也不像教师的工作那样需要随机应变的灵活性。成功地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取决于教育者有一个正确的教育观与学生观,而且有赖于教育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赖于教育者的教育学、心理学素养,也有赖于教育者的教育机智、教育技七和开拓创新精神。\n复习思考题1、试分析思想品德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2、为什么说只有突出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哮能提高德育的有效性?3、实施德育庆遵循哪些原则?这些原则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4、选择与运用德育方法的依据是什么?5、加强和改革学校德育对教师自身提出了哪些要求?第十章智育内容提要智育是教育者指导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智力的教育活动,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义务教育阶段,智育应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途径完成三大任务:传授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学校教育应充分重视智育,但不能以智育替代全面发展的教育。在教育实践中,必须遵循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智力的特殊规律,科学地进行智育。第一节智育概述一、智育的概念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者指导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智力的教育活动。智育的历史源远流长,我国西周时期学校的“礼、乐、射、御、收、教”六艺教育即包含有智育的因素。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具有理性的灵魂,为此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智力教育。欧洲从12世纪起,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兴起,科学知识日益受到重视而成为智育的内容。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从人是一种理性动物,应熟悉万物的观念出发,提出了百科全书式的泛智教育。工业革命后,大工业生产对劳动者文化水平的要求提高,19世纪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教育论》(1861)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包括智育、德育、体育的教学体系,并将智育置于首位,提出了一个以自然科学为主要内容的学科体系。本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对智育的重视有增无减,并且日益将关注的目光集中于发展智力之上。智育与教学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不同概念。智育与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相并列,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目的和任务。它同其它各育共同构成全面发展的教育体。智育和基他各育一样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来实一自身的目的。教学仅是完成智育任务的一条重要途径,但非唯一途径。另一方面,教学在完成智育任务的同时,也担负着完成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所以说,“智育”与“教学”既非并列概念,恋非属种概念,更非同一概念。二、智育的意义1、智育在社会文明进化中的作用\n智育通过向年青一代传授知识技能,启迪他们的智慧,使他们获得认识客观世界、适应客观世蜀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基本技能和能力,进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化和发展。综观人类历史,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在生产物质财富过程中,也生产了大量的科学知识。将人类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成果,一代代地传递下去,并使每一代人在继承前人知识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人类的精神财富,推动整个社会文明的不断进化,正是智育的使命。如果没有智育,就没有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人类曾经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就不可能延续、发展,今天的人类社会也许仍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当然,智育的作用在人类文明历史的进程中有一个逐渐显示的过程。在以小农经济和手工业生产方式为主的漫长历史阶段大多数劳动者只要在劳动中通过父子或师徒个别传授,掌握一些与生产有关的简单经验与技术,便可适应单的社会劳动需要,这里的智育基本上游离于正规学校之外。只是在人类社会进入到近代社会,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生产兴起之后,智育的重要价值才日益显现。因为大工业本身不仅要求劳动者掌握与操纵机器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而且也促进了科学知识技术的进步。于是,通过智育来传播科学知识、培养劳动者和科技人才,进一步促进科技发展成了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文明进入到一个新技术革命的时代,各种传统的劳力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方式正在或将要被以微电子、电子计算机、激光、光导纤维、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空间工程等新技术为基础的生产方式所取代。现代科学技术不仅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而且学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们将会改变人类生产活动中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构成比例,增加体力劳动中的智力成分,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这一系列的变化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中的智育,迅速高效地传播同代化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人的智力素质,培养各种熟练劳动者和科学技术人才,以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生产、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需要。2、智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如果说智育的社会意义在于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智育的个体意义则在于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和个性的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其中智育将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知识和智力的基础。人的发展和成长,离不开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在现代社会,很难设想一个缺乏科学知识技能的人,能在德、智、体、美、劳及个性的其他方面得到充分发展,能适应社会生活,能自觉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由于科学文化知识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理论,掌握这种知识才能获取认识和改造客观世办的无穷力量。同时,科学文化知识也是人类智力活动的成果,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学生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技能的同时,也掌握着人类物化在知识技能中的智力。因此,我们可以把智育的实质看成是一种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人类智力的再生产过程,是把人类已经物化的知识和智力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活的知识和活的智力的过程。正是通过这一过程,学生掌握了解知识,启迪了智慧,发展了智力,进而为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个性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奠定了知识和智力的基础。我们说智育对德育起基础作用,不仅是因为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把包含在科学文化知识中的科学世界观因素传授给学生,从而影响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如动植物的进化原理、物不灭定律,都有助于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而且因为在智育中得到发展的智力,特别是其中的分析、判断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在道德知识、道德行为等方在的分析、判断、评价能力,从而提高他们分辩是非、坚持真理的能力。同样,学生对美的感受、鉴赏需要有关美的知识,学生对美的创造更是离不开美的知识、表现美的技能技巧和创造能力。而对以增强和发展学生体质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来说,智育把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理卫生学、运动生理学等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为学生的体育活动和卫生保健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科不地增强身体素质、形成健康体魄提供了知识和智力基础。此外,劳动技术教育也有赖于智育为其奠定科学的劳动生产技术知识、生产劳动技能技巧和智力基础。可以这样认为,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都不能离开智育。总之,社会主义学校的智育,服务于把年轻一代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总目标,把年轻一代教育成懂得人类文明,适应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各种要求,能够充分享受现代文明的幸福的人。\n三、智育的任务1、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智充的第一个任务是向学生的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知识是客观事物属性和联系的反映,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现象、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由于义务教育是一种基础的国民素质教育,初级中学的智育应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向学生传授的系统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既要有感性的知识,又要有理性的知识。学校教育的特征决定了智育中传授知识以间接的书本知识为主,但我们不能忽视学生直接的知识、经验及实践活动,因为直接经验是接受间接经验的基础,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依托之能被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当然,掌握的间接经验也会丰富和拓宽直接经验。传授知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和利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相互促进关系,以促进学生在较短时期内迅速有效地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在义务教育阶段,智育必须把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并注重知识内容的不断现代化,以适应高科技的社会生产和高节奏的社会生活的需要。2、形成学生的技能智育的另一个任务是形成学生的技能。技能是人通过练习获得的、能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行动方式。技能因其表现形态不同,可以分成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两种。智力技能主要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借助内部言语表示的事物映象,以极简约的形式进行智力活动的方式。如思考、默读、心算等。智力技能的差异表现在智力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速度上。操作技能主要是指由一系列外部机体动作构成的行动方式。发书写、绘画、唱歌、跳舞、演奏乐器、运用工具等。操作技能都离不开智力技能,有些操作技能要有相应智力技能的配合才能完成任务,有些操作技能则可能是智力技能的外在表现。事实上,学生的智力技能形成则可能是智力持能的外在表现。事实上,学生的智力技能形成过程和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也是密切联系着的。在义务教育阶段,智育应形成学生的基本技能,这种基本技能包括学生学习各门学科的最主要、最常用的技能,如阅读技能、书写和写作技能、运算技能、实验技能、运动技能等,也包括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最必要、最常用的技能、如语言技能、社交技能等。形成学生的技能,要以掌握一定的知识为基础,也需要一定量的练习,而形成技能的过程,不仅巩固和应用了知识,而且为进一步理解知识和获得新的知识创造了有利条件。3、发展学生的智力智育的另一个需要强调的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智力。智力是人们认识、适应和改变外界环境的心理能力,集中表现为反映客观事物深刻、正确、全面的程度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速度和质量。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其中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人类知识总量激增的今天,要解决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与人类不断积聚的无限知识的这对矛盾,只有充分发展学生的智力这条路径。尽管智力水平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但后天的教育、环境和实践对智力的开发和发展更具决定性影响。初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时期,实施智育,应十分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发展智力与传授知识和形成技能密切相关。知识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成果,它凝聚丰人类的智慧。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种再认识活动的过程,是占有人类认识成果,同时也是掌握人类智慧结晶的过程,是刺激和锻炼智力的活动过程。可以说,发展智力是通过学生主体掌握知识的过程来实现的。如果发展智力离开了知识及掌握知识的过程,无异于缘木求鱼。但是,知识只是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并非充分条件,知识的传受工不必然伴随着智力的发展。死记硬背或填鸭式的知识教育,不仅不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反映会妨碍甚至扼杀智力的发展。我们强调的是通过启发式教学,促进学生开展积极有益的智力活动,来发展学生的智力。而学生智力的发展,对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全过程,无疑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如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不仅为学生学习抽象理论知识提供了可能性,而且为学生深刻地理解、掌握乃至灵活运用抽象理论知识提供了保证。反之,没有必要的智力准备,即便是学习很简单的知识也会困难重理。智力也是在形成各种智力技能中发展起一的,如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默读、构思、心算等智力技能时,能够促进智力的发展。智力是较智力技能更为综合、更具普遍\n意义的完成智力任务的能力。智力水平的提高,无疑有助于提高智力技能的活动质量和效率。即使被认为是依靠一系列机体外部协调动作完成任务的操作技能,它的形成、调节、控制同样也离不开智力,它同样也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心灵手巧”即可形象说明两者的密切关系。上述分析表明,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发展这三者呈现出一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立体交叉关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学校智育应该从整体上把握三大任务,片面强调其中的某一项任务,不仅会妨碍其余两项任务的完成,而且也会影响完成该项任务的效率和效果。第二节智育过程智育作为一种有特定任务的教育活动,既有教育者又有受教育者的参与,活动本身内在的特征制约着智育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一、掌握知识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主要是掌握人类已获和的、物化为语言文字的书本知识,并把书本知识转化为个体头脑中活的知识。因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决不是通过把教科书上的文字条文背诵下来完成的,而必须以简约化的形式,在自己头脑中完成对书本文字所表述的客观世界的再认识。这一再认识过程受到人类一般认识规律的制约,但又有自身的特点。一般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指向人类尚未知晓客观世界和事物,而学生的再认识活动主要指向对人类总体来说是已知的、对学生个体来说仍然是未知的客观世界。这一再认识过程,可以避免重复人类在最初认认客观世界时所走过的迂回曲折的道路,而可以径直地、简约地获取人类已获得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成果。当然,为了让学生体会和学习人类认识某些客观事物的思维历程,从中锻炼思维能力,我们不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认识这些客观事物,但这终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具有极强指向性的探究。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可分为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四个环节。搞清楚这些环节的内在特征以及这些环节之间的必然联系和依存条件等,将有助于认识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和效果。1、感知人的任何认识活动都始于感知,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再认识活动同样也不例外。感知,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感觉器官直观地认识客观对象的外部特征和属性,在思维、想象、记忆等成分的参与下,在大脑中表成该客观对象的鲜明表象。只有圆满地完成认识活动的这一环节,客观地认识对象才开始埋入人的意识。通过感知得到的知识丰富,表象越清晰,学生理解书本知识就越容易。如果学生的丙认识活动不经过这一环节,或这一环节的认识任务没有得到很好完成,下一环节的认识任务的完成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再认识活动的进行。学生在感知教材的环节中,要圆满地完成认识任务,在头脑中留下鲜明的表象,就应具备这样一些条件:首先,必要的语言指导。教师正确的语言指导能唤起学生的注意,提高感知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能影响学生感知程序的组织,强化被感知对象那些重要的但易被忽视的特征,也能调动学生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的参与,从而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其次,多种感觉器官共同参与感知,在大脑中形成广泛的暂地神经联系,从多种感觉角度来形成立体的表象,如从听觉的声音、视觉的形象、触摸的感觉为感知对象,可以形成对象的立体表象;再次,感知有典型性的对象,同时也感知典型性的各种变式,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2、理解理解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知识,通过对感性知识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获得对认识对象的理性认识。理解是对认识对象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核心环节。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感知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经。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n学生对书本理化知识的正确理解,依赖于下列条件:首先,要为抽象概括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材料。一般来说,感性材料越丰富,越容易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鲜明、正确的表象。而学生头脑中关于认识对象的表象越鲜明正确,通地抽象概括获取认识对象的理性认识也就越容易。其次,要清楚区分认识对象的非本质特性和本质特征。区分得越清楚,认识得越全面,理解得越深刻。第三,要将新的理性认识与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需要充分利用已掌握的概念、判断、原则、理论。抛开了思维加工过程,抛开了旧有的知识结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只能是一种虚假的形式,只能是死记硬背概念、定理、理论的文字外壳,而很难真正的理解认识对象的本质。学生越积极开展思维活动,越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结构中的知识生长点,对新认识对象的理解也就越顺利、越正确,并且能把新的理性认识科学合理地溶入自身的知识结构中去。3、巩固知识的巩固是指围绕对获得知识的持久记忆所进行的认识活动。巩固知识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一环。首先是因为学生当前所学的知识是日后学习的基础,所学知识巩固了,才有利于进一步学习;其次是因为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知识,而只有巩固了的知识,才能在必要时正确地再现出来,才能保证知识的应用自如;再次是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大量的间接知识,而只有巩固了的知识,才能在必要时正确地再现出来,才能保证知识的应用自如;再次是这生在短时间内学习大量的间接知识,其印象远不如新自获得的直接经验深刻,相对来说,较易遗忘。因此,传授知识的过程应充分重视知识的巩固。影响知识巩固的因素有:首先,学生的认知状态。如果学生的认知系统处于一种积极活跃的准备状态,有较强的认知兴趣和信心,并且,能充分利用视觉、听觉、动觉、想象力、思维力等对认知对象进行全方位的记忆,识记和保持的效果就比较好。反之,知识的记忆会变得非常困难;其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深刻理解教材,是良好记忆的基本条件,对认知对象理解的程度越深,对其识记的效果也就越佳。如果能及时地把新知识溶入已有的知识结构,就更有利于知识的保持;第三,复习知识的方法。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应讲究科学的复习策略和方法。如利用心理学所揭示的人的遗忘规律,在分配复习的次数上,先密后疏;在识记时做到识记与重现相结合,整体识记与部分识记相结合,集中识记与分散识记相结合等;也可以在学习新知识时,重温和利用已有的知识,达到复习和巩固旧知识的目的;此外,还可以在知识的应用中,强化知识的巩固。4、应用应用知识于实际,可以形成技能、技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教学中的应用知识,一种是通过练习、实验、实习作业进行的,这是主要的;另一种是应用知识于社会实践,如参加工农业生产等。在应用知识于实际时,要注意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应用知识的最初阶段,主要是培养运用知识的准确性,培养技能。在熟练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速度和效率,使其形成熟练技巧。影响学生正确应用知识的主要因素有:首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否全面、正确,直接影响到能否应用该知识去解决书本上或学际中的问题。其次,学生对问题的条件和任务的认识。应用知识的认识活动是环绕解决问题而展开的,如果对问题的条件和任务认识不清或发生偏差,知识的正确应用就会受到妨碍;再次,学生是否具有应用知识所必需的技能、技巧和相应的智力水平。在某些情况下,学生理解了知识,也认清了面临问题的条件和要求,但却因为缺乏相应的操作技能技巧,而使知识的应用陷于困境。如要学生的知识力水平没有得到很好发展,缺乏必要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解决问题时只是死抠法则、定理、公式,或硬套一些解题方法,其结果也同样导致知识应用的失败。\n我们把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划分为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四个基本环节,是就每一环节的主要任务而言的。事实上,这四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对知识感知的本身就包含有理解的成分,而理争意味着在充分感知认识对象的基础上达到一种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感知、理解是巩固的前提,而在感知、理解的过程中,人的大脑同时也进行着对认识对象的识记和保持。尖用知识固然要以知识的感知、理解和巩固为必要条件,但应用知识本身对丰富感知、深入理解、强化巩固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应从整体上辩证地理解这四个基本环节,不宜作机械的、死板的理解和套用,以免把生动活泼的掌握知识过程变成僵死的模式。二、形成技能的过程1、智力技能的形成智力技能的形成,离不开智力活动,也离不开以语言代表的、反映客观现实的观念。一般而言,人在进行智力活动时,往往会利用观念的语言(“替代物”)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合乎思维规则的整合与匹配,以完成对问题的思考和认识。通过类似的多次反复,将会形成能顺利进行智力活动的智力技能。但实际的智力技能形成过程要复杂得多,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加里培林等人,从50年代开始,一直致力于智力活动形成问题的研究,认为智力活动是由外部物质活动内化为心理活动形成问题的研究,认为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的理论,把智力技能形成区分为五个基本阶段。(1)活动的定向阶段。该阶段是指对活动的了解、熟悉,形成关于活动的目的、活动指向的客体和活动进行的方式等的定向映象。活动的定向阶段在智力技能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定向的完备性和正确性决定着智力技能形成的速度和质量,也决定着智力技能进行的性质。比如分析技能的形成,最初应该来自对一些客观事物的解剖和分析。而在这最初的分析活动中,首先要求学生明了分析活动的目的,分析活动指向的客体,以及分析活动进行的方式。如果学生没有很好地完成分析活动的定向阶段,而急于盲目地解剖对象,这将无助于学生形成分析技能。反之,学生就有可能合理地组织和开展分析活动,从而促进分析技能的形成。(2)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该阶段是指利用外部实物或实物的替代物进行的智力活动。这一阶段的活动使学生了解活动的内容,包括了解所操作的组成部分和完成活动的规则等,并通过外部的物质或物质化运动促进智力活动的开展。在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应科学选择与形成智力技能有关的实物或实物的替代物(如模型、标本、图表等),按照合理的顺序呈现给学生,比如从对照较明显的部分转向区别愈益精细的部分,以保证物质或物质化活动的质量。(3)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该阶段是指智力活动离开了它的物质或物质化客体,而以出声的外部言语形式来完成活动。这一阶段活动的客体和手段由物质的客体转换为语言,在没有具体物质的大声言语活动中,活动开始表现出概括化和抽象化的特点,这标志着外部的物质或物质化活动向内部智力活动的转化。这一阶段不仅要求学生智力活动作出全面而正确的语言叙述,以保证学生新的智力技能顺利地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4)无志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该阶段以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形式来完成智力活动,是从出声的言语活动向内部言语形式来完成智力活动,是从出声的言语活动向内部言语活动的过渡阶段,整个活动阶段只是默不出声地“自言自语”。这种不出声的外部言语活与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相比,表面上看来似乎只是失却了声音,其实不然。这种无声的外部言语的结构进行了很大的改造,它以更简洁、更符合个人言语习惯的方式完成智力活动。正如语言教学中的朗读技能和默读技能的区别绝不仅仅是有无外部声音。因此,我们应充分重视这一阶段的活动,要求学生在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基础上及时向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转化。(5)内部言语活动阶段。该阶段以高度简约化、自动化的内部言语的形式完成智力活动,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借以完成智力活动的是一种不出声的内部语言,这种语言因其是用来“对自己的话”的,所以不再合乎语法结构,而是外部言语和语法结构的高度压缩、简化,并且这种高度简约化的言语活动会自动化进行,无需意识的控制。加里培林等人关于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的理论,揭示了智力技能形成发展的规律,有助于教师运用科学的顺序和合理的方法,培养和形成学生的智力技能。2、操作技能的形成\n操作技能是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形成起来的,它或者表现为操纵一定的器具去完成任务的行动方式,如实验操作技能;或者表现为仅仅是自身一系列骨骼肌活动去完成任务的行动方式,如一些运动技能。操作技参的形成有着共同的过程和特点,其形成过程基本上可以归结为动作映象的建立、动作的初步掌握和动作的协调与完善三个阶段。(1)动作映象的建立。该阶段是指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对操作动作的原则、原则等操作性知识有明确的意识,形成了有关该动作的作程序、方向、幅度、力量等特征的清晰表象。动作映象的建立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形成起着定向作用,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白“做什么”、“怎么做”和“做成什么样子”等。一般来说,影响建立动作映象的质量的因素有:①提供给学生模仿的示范动作本身的正确性与速度。因为示范动作是学生借以形成动作映象的主要来源。正确的示范动作,加上必要的动作分析和讲解,以及能使学生清晰地观察到示范动作结构的特点的示范速度,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映象;②学生自己的观察技能。如果学生注意力分散,观察顺序混乱,不明确观察的要点,即使是最准确的示范动作也难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明确清晰的动作映象。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观察目的、观察要点和观察程序作出必要的指导;③学生有否掌握相应的动作原则。学生不仅要了解动作的程序、方向、幅度、力量等形式特征,同时也应掌握有关动作的原则、原则等一般性操作知识。掌握相应的动作原理,可以避免盲目性和被动性,有助于快速高质的形成清晰的动作映象。(2)动作的初步掌握。该阶段是把建立在大脑中的动作映象,通过肢体的动作逐步地表现出来。从动作映象开始,到动作的初步掌握,需要通过反复练习的过程。开始是通过练习掌握局部动作,然后是通过练习把忆部动作联结为整体动作,基本上达到对动作的初步掌握。要提高这一阶段的质量,依赖于两个条件:①科学合理地安排练习。一般总是先练习局部的分解动作,后练习整体的连续动作;先模仿练习,后独立练习;②在练习中,不断加强对动觉的体验,用自己动作的映象来调节自己的动作。刚开始练习时,总是以别人示范动作的映象来调节自己的动作,只有在练习中使练习者在意识中不断体验到自己效应器官的活动状态,才能使练习者在意识中不断体验到自己效应器官的活动状态,才能使练习者用自己动作的映象来调节自己的动作。(4)动作的协调和完善阶段。该阶段是在初步掌握动作的基础上,把正确的动作映象完整地通过自己的动作再现出来。这一阶段表现出的特征是:动作主体的紧张感已基本消失,多余的动作已不多见,从一个局部动作到另一个局部动作的过渡性连接为自然,、协调,整体的动作基本上是正确的、稳定的。这一阶牟完成,主要依赖于两个条件:①提高练习的要求。对学生的动作练习的要求不应总是停留在初步掌握动作水平上的机械重复,而应及时提出面向动作协调和完善的动作要求;②加强对动作的动觉控制。对动作的动觉控制意味着依靠动觉的神经系统来调节动作,而不再需要利用他人或自己的动觉的神经系统来调节动作,而不再需要利用它人或自己的动觉映象来控制动作。因此,要让练习者在操人动作中不断加强对动觉的体验,逐渐利用自己的肌肉、关节的运动感觉作为信号来控帛自己的动作,逐步消除意识紧张感和控制感,从而使操作动作达到协调、完善和自动化的程度。当操作动作进入到了协调和完善阶段,也就标志着操作技能的正式形成。我们可以用运动技能中的游泳技能的形成来说明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在学习游泳之始,教师应告诉学生有关游泳技能的基本知识原理,并且作游泳动作技能。最后,通过在水中不断反复的练习,使游泳时的颈、臂、腿和躯干各部分的活动逐步地协调一致,使学生最终形成无需意识控制的、自动化的游泳技能。其它各种操作技能的形成,同样也要经历建立动作映象、初步掌握动作和达到协调与完善这三个阶段,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科学地促进学生各种基本技能的形成。三、发展智力的过程发展智力的过程,涉及到智力本身的构成要素,涉及到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掌握,也涉及到学生原有的智力水平等方面这儿我们分别从智力与知识的关系、智力的构成成分以及智力发展的内在动力来阐述对学生智力发展过程的认识。\n1把人类的共同智力转化为个体智力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智力,只有以掌握知识和形式技能为中介,并通过学生积极的智力活动,才能不断地形成更高层次的智力发展水平。知识是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是对客观世界的现象、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其中也蕴藏含其中的人类共同智力。但是,因为知识技能本身不是智力的一个构成要素,知识的增加也并不必然意味着智力的发展,因而要让学生顺利完成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能把人类的共同智力转化为个体智力,还必须注意知识的传授方式、知识的系统结构以及知识的应用等一系列问题。(1)形成概念是发展智力的基础。科学概念是对某类对象本质属性的概括,是科学的基本认知单元。学生掌握知识,首先是掌握各门学科中的科学概念。而科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学生开展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智力活动的过程。这一过程如果得到了教师的科学指导,那么学生的智力活动就会进行得更自觉更有效,智力锻炼的效果也更为明显。另一方面,科学概念又是思维的基本的认识单元,学生一旦掌握了概念,便有了进一步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逻辑思维工具。缺乏概念这样的基本认知单元,就很难进行复杂的判断、推理等形式的智力活动,更谈不上智力的发展。(2)掌握原理是智力发展的生长点。科学原理是由科学概念组成的,以公理、定律、公式、命题等为表现形式的判断,是对客观事物之间内在必然联系的反映。学生在掌握科学原理过程中,需要开展一系列从归纳到演绎或从演绎到归纳的分析推理活动,这也是学生运用智力、锻炼和发展智力的过程。而学生掌握每六学科中由概念、定律、公式等有机构成的基本原理结构,形成系统的和合乎规则的知识框架,又将成为进一步开展智力活动的支撑点和前提,成为智力进一步发展的生长点。在教学中,授予学生基本的科学原理,阐述科学原理之间的结构关系,激发学生开展积极的智力活,并教给学生运用智力的方法,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智力,就能在掌握系统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智力得到更好的发展。(3)应用知识是完成从人类共同智力转化为个体智力的关键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紧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通过知识的应用,使学生把获得的知识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种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把内部的智力活动转化为外部的完成实践任务的实际操作。同时,知识的应用或实际的操作又将反馈刺激内部的智力活动。同时,知识的应用或实际的操作又将反馈刺激内部的智力活动。正是一应用知识的过程,个体把人类来自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物化的智力重新“复归”于认识和改造世界,从而完成了把人类共同的智力转化为个体智力的过程,并进一步提高个体的智力发展水平。因此,在智育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主要是指导学生通过学习和运用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成果及其蕴含的智慧,不断开展智力活动,形成新的智力水平,以促进智力的不断发展。2、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过程从智力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认知能力总和这一角度说,发展学生的智力,就要促进和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传统观点认为,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去促进这些认知能力的发展。注意力是使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认识对象的能力。注意力所表现出来的选择功能、保持功能和调节功能影响智力活动的方向性、持久性、灵活性和自觉性。可以说,良好的注意力能提高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的效率。善于集中注意力的人,就如同打开了智慧的窗户。观察力是人有目的计划地知觉和审度认识对象的能力。良好的观察力表现在观察的目的性、条理性、理解性、敏锐性和精确性上。达尔文曾经说过:“我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可见良好的观察力之重要。记忆力是人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良好的记忆力是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也是开展智力活动的必要条件,只有对学过的科学概念、原理保持记忆,才能展开富有成效的智力活动。想象力是人将大脑中已有的客观事物的形象重新组合形成新形象的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知识,也有助于尖跃思维、开阔思路。特别是创造性想象力,它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对创造性的智力活\n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想象力的贫乏,将导致思维的狭窄和肤浅,更谈不上开展富有创造力的智力活动。思维力是人概括地、间接地认识事物的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它的性质和水平直接影响着智力的性质和水平。思维力的优秀品质主要表现在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五个方面。在智育过程中,广泛开展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成为发展学生智力的中心任务。上述每一种认识能力都是智力的构成要素,但每一种认识能力都不能单独代表智力水平,只有它们围绕思维力所形成的整合水平或综合结构,才能全面反映一个人的智力水平。这一方面是因为个别认识能力仅反映了智力的一个侧面。比如,记忆力只反映了个体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它的强弱并不标志着智力水平的高低,片面强调过目不忘的记忆力有时反而会妨碍思维活动简洁有效的展开。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认知能力实际上是互相联系的。注意和观察是开启智力的“门户”,记忆是可能会是机械的死记硬背,想象则可能是一种空洞的幻想。当然,思维力也离不开注意和观察为其提供的感性材料,记忆为其准备的概念、原理构成的知识体系,以及想象为其提供的广阔的时空。因此,我们应从整体上理解智力的构成要素,既要分别强调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同时又要注重促进以思维力为核心的各种智力要素的综合全面发展。3、促进智力发展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内因决定事物的性质,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按照这一观点,教师通过种种手段传授知识、形成学生技能、发展学生各种认识能力的努力,是发展学生智力不可缺少的条件,但其终究只是一种条件,一种外因,而非智力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并且,各种教育的外部条件唯有激发学生内部的心智矛盾,才有可能起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作用。一般来说,“在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亦即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修订版,第72页。)同样,就发展智力来说,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的新的需要与原有智力水平之间的矛盾,构成了智力发展的内部矛盾,这个内部矛盾运动是推动学生智力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新的需要来自认识和解决客观现实不断向学生提出的新的要求、任务或问题的需要,在学生提出的新的要求、任务或问题的需要,在学生身上,这种新的需要主要学习动机、求知欲、兴趣、爱好等动机系统表现出来。我们要发展学生的智力,首先应启发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从而不断地促进他们产生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在智力发展矛盾中代表新的、活跃的一面,而原有的智力水平在这一矛盾中代表比较稳定的一面,而原有的智力水平在这一矛盾中代表比较稳定的一面,它反映过去智力活动的结果。在智力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转化。原有的智力水平来自对过去认识需要的满足活动,而它又是产生新的需要的基础;当新的需要得到满足,其过程和结果又促进了智力水平的提高。正是由于有了这种互相依存、互相转化,新的需要与原有智力水平双方才会不断地产生矛盾,不断地解决矛盾,才会构成学生智力发展的动力,不断地推动学生的智力向前发展。教育应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新的要求,形成他们新的需要,但教育要求本身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即从他们原有的知识结构、心理水平和智力水平出发。否则,教育要求就很难引起矛盾运动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实践证明,“中小学生的心理发何发展,向哪里发展,不是由外因机械决定的,也不是由内因孤立决定的,而是由适合于内因的一定外因决定的,也就是说,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主要的是由适合其心理内因的那些教育条件来决定的。”(林崇德:《学习与发展》,北京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94页。)具体地说,为了发展智力,对学生的教育要求必须“恰到好处”\n。过低的要求,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引不起求知欲望,产生不了新的需要,从而也不可能构成学生智力发展的内部矛盾;相反,过高的要求,由于远离了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可望而不可及,也同样激发不了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欲望,产生不了新的需要,同样形不成智力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那种既高于学生的原有智力水平,又经过他们主观努力好可能达到的要求,才是最适当的教育要求。在智育过程中,应强调在学生已有智力发展水平上,不断地向学生提出适当的要求,并使之变成新的需要,构成新的需要与原有智力水平之间不断的内部矛盾运动,促进学生智力不断地向前发展。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重要而非唯一的地位?2、理解下列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智育、知识、技能、能力。3、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有哪些特征?4、学生形成技能的过程有哪些特征?5、如何理解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第十一章体育与卫生保健内容提要体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受教育者的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体能、增强体质为目标的教育活动。体育具有相对独立的任务及为完成这个任务服务的具体内容。实施体育,要以人体活动的生物节律为客观依据,按人体新陈代谢的超量恢复原理和体育强身的最佳价值阈理论安排体育运动量。卫生保健是体育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因为促进受教育者的生长发育并增强体质,除了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之外,还需要从作息时间、学校设施、疾病防治等方面来保证身体的健康。第一节体育概述一、体育的概念体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体育包括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它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增强体质为目的活动。狭义的体育即是学校体育,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健身的体育活动知识技能,发展体能,增强体质并培养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的教育活动。它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萌芽于原努社会。原始人群为了采摘果实、围捕野兽,发展了走、跑、跳、投掷、攀登、游泳等各种身体活动技能,这是体育在实践活动中的萌芽。但是,原始人群的上述各种身体活动,是作为生产劳动的诸种活动方式而存在的,那时并没有单独的从生产劳动中分化出来的体育。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类有了娱乐、宗教、军事等活动,体育与这些活动相联系,在实践中又向前发展了一步。但是,体育仍然没有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而存在。当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人类的身体活动直接与健康、医疗相结合,人的身体练习直接为促进人本身的身体生长发育和提高健康水平服务时,体育才从生产劳动和其他活动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体育在很长的一般历史时期内,没有统一的名称。18世纪末,德国把各种身体操练活动统称为“体操”。到19世纪,“体操”一词广泛传播于欧美各国,同时出现了许多新的运动项目,建立了“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的新概念。于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体操”与“体育”\n两词并存。直到20世纪,世界各国才逐渐统一使用“体育”的概念。中国于1904年实行近代学制,开邕在学校课程中设“体操科”,1922年改称“体育科”。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实施是同其他各育紧密联系的,但又有自己的特点:(1)体育以反复的筋肉活动和身体锻炼为手段。体育不是以掌握体育知识和某项运动技能为其终结,即使运动技能已达到熟练的程度,仍然要反复进行活动和操练。否则不能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2)体育以增强人的体质为根本目的。舞蹈、生产劳动等虽然也伴有身体的各种活动,但由于目的不同,它们与体育是性质不同的活动。(3)体育的实施必须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和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二、学校体育的作用1、体育能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全面发展(1)能增强神经系统的机能。体育活动要以促使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加强,抑制加深,兴奋和抑制更集中,因而能改善神经活动的灵活性和均衡性,提高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能力。同时还能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对身体内部器官的协调作用,使各器官、各系统的活动更灵活、协调,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2)能增强心脏的工作能力。体育活动要消耗更多的氧气和养料,它们是依靠血液循环来输送的。而氧气和养料的加速消耗,要求加速排泄废物,这一任务也是靠血液循环完成的。这样,进行体育活动就加大了心脏的工作量,促使心肌发达,心肌收缩力增强和功能效率提高。(3)能使肺活量增大,肺部发达。人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氧气的消耗量和二氧化碳的排泄量都大大增加,这就使肺的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和每次的呼吸量明显增加。(4)能使青少年增加身高体重,增强肌肉的力量,提高骨骼肌肉的负荷量。总之,经常的、合理的体育活动,能有力地促进青少年学生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初中学生身体的各种器官正处于急剧变化和成熟时期,加强身体锻炼可以一生健康打下基础。2、体育通过增强学生体育,为智育和德育从生理基础方面提供物质保证在智育和德育的过程中,学生主要是从事脑力活动。学生在紧张的脑力活动之后,需要让大脑休息以消除疲劳,这是人的机体器官活支的节律性所决定的。休息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静止下来的消极性休息,另一种是更换活动方式的积极性休息。在大脑高度紧张活动之后,参加体育锻炼是消除疲劳的最有效的办法。体育活动还能增强大脑的机能,有助于学生学习时精力充沛,注意集中,观察敏锐,思维灵活,增强记忆,因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大有裨益。当然,学生德、智的发展不只是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问题,学生还要形成各种实践技能,完成各种任务,这就更需要体育来促进。毛泽东同志早年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之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育,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新青年》,第三卷,第二期。)他深刻地揭示了德智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阐明了体育促进智育和德的意义和作用。另外,体育对美育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体育活动中优美的姿势,协调的、有节奏的、合旋律的动作,本身包含着美育的因素;而通过体育活动形成的人的造型美、体态美和健康美,又是体育中美育因素的结晶。3、体育能为劳动卫国提供坚实强壮的人力资源\n在当代历史条件下,人在某些劳动部门的劳动过程中,逐渐从体力支付为主过度到以脑力支付为主,智力要素对生产发展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大。但是,从这里绝不能得出可以忽视体力要素进而轻视体育的结论。因为智力要素作用的发挥,总是以人的正常发育、身体器官的机能和身体素质的提高为前提的。当代的劳动和卫国虽然不靠肉体的拼搏为主,但身体坚实强壮,各部分器官发育良好,机能健全,是人们从事繁重的以脑力支付为主的劳动、卫国任务所必需的。至于上天空、下海洋等生产、科技和军事活动,没有强壮的体魄,更是无从谈起。研究表明,强健的体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体质投资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体质强者的4.5倍。健康的体质,充沛的精力,准确的动作,灵活、快速的反应能力,持久的耐力,敏锐的感觉和坚强的意志等,不仅为从事生产劳动所必需,也是一个优秀的指战员必须具备的素质。我国目前的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的情况,与解放前青少年身体发育较好的年份(1936-1937)相比较,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新中国7-18岁的男女青年少年平均身高每十年增高2厘米,平均体重(每十年)增加1公斤。但是,据1979年对中国、美国、日本的一次调查统计,将7岁到17岁的男女青年身高、体重、胸围三项指标作比较,身高除了女生15、16、17年龄组日本低于中国以外,其余各年龄组均以美国最高,日本次之,中国最低;体重,同龄组比较,亦均以美国最大,日本次之,中国最小。不难看出,同发达国家比较,差距是相当大的。只有把学校体育工作抓好,才能从身体方面提高我国的民族素质,赶上世界发达国家青少年身体发展水平,保证现代化建设有强壮的人力资源。据《家庭医生》杂志报道,国家教委、卫生部、国家体系、国家民委和国家科委于1993年共同组织实施了对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的监测,监测结果与1985年相比,我国学生的身高和体重都有明显的增长。目前,我国城市15岁男学生的平均身高达到167.1厘米,女学生达到158.0厘米,体重分别达到52.4千克和47.5千克。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食物结构逐步合理,随着体育的加强,我国儿童少年的身体素质将会更加好转。第二节学校体育的任务与内容一、现代化建设对年轻一代体质的具体要求在理解并确定学校体育的任务,首先必须从总体上明确现代化建设对年轻一代体质的具体要求。下列具体要求是开展体育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1、健壮的体格健壮的体格,首先是指生长发育良好。生长指细胞繁殖、增大及细胞间质的增加,其具体表现是全身各系统、各器官、各组织的大小、长短及重量的增加。发育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各组织功能的改变,即质的方面的变化。如体重与身高的比例(即克托莱指数,其公式为体重∕身高×1000,表示1厘米中的体重数),目前国际标准值,成年女子为323.3克∕厘米,体重显然偏轻。又如胸围与身高的比例(即艾里斯曼指数,公式为:胸围-1∕2身高,借以评价胸廓发育情况,说明人体的体格、体型),国际标准值男为5,女为3,而我国的综合材料表明,男女均为0。以上说明,我国男女青少年体型偏于细长,体重过轻,胸围过窄。这些都有待于通过积极开展体育运动,得到改善。2、全面发展的体能体能指人体器官机能在肌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它包括身体素质和身体基本活动能与两方面。我国初中学生的主要机能和运动能力指标同发达国家初中学生比较,还有一定差距。要改变这种状况,营养条件的改善当然是物质前提,但在中小学积极开展展体育活动的却是更为重要的措施。3、适应能力的提高适应能力包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通过体育运动,提高人适应可能变化的各种生存条件,借以应付不测事件的发生和疾病的侵袭。还应该看到的是,在现代社会,即使是常规条件的生产、生活,也是以高速度、快节奏的方式进行的,要求人有充沛的精力,旺盛的生命力以及持久的忍耐力。二、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n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是同上述现代化建设对年轻一代的体质要求紧密相连的。又是同学校教育的总目标以及体育本身的特点紧密相连的,概括起来,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是:(1)指导学生锻炼身体,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发展,不断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及适应各种复杂环境的能力。(2)指导学生逐步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并逐步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4)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作风和道德品质。体育可以培养学生刻苦耐劳、坚忍不拔、勇敢顽强、灵活机智等优良的品质,团结友爱、互相合作、集体英雄主义的精神,培养服从组织,严守纪律以及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作风。三、体育的内容学校体育的内容一般有田径、体操、球类和游戏、游泳、武术以及军事体育等六大类。1、田径田径运动由走、跑、跳跃、投掷等活动所组成。经常进行田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基本活动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提高内脏器官,特别是心脏和肺部的机能,促进新陈代谢,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一般分田赛(由投掷、跳跃等项目组成)和径赛(由竞走和各种跑的项目组成)。2、体操体操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分为基本体操、竞技体操和辅助体操三类。基本体操包括队形、队列和基本动作(平衡、攀登、爬越、悬垂、支撑、滚翻等)的操练以及徒手操、器械操、团体操等。竞技体操包括自由体操、单双杠、高低杠、吊环、鞍马、平衡木、支撑跳跃等。辅助体操包手括准备运动和整理运动中的辅助性体操。体操活动本身要求动作协调、灵活、平衡、舒展,要求综合运用臂、肩、背、腰、腹各部的肌肉力量,要求健与美的结合。体操对发展力量、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培养勇敢、果断、机智等心里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体操往往借助一定的器械来进行。3、球类和游戏球类和游戏是综合性的体育活动。特别是球类活动,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跑、跳、投掷等基本活动能力,而且要求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各项球类活动的专门技术。同时,球类活动是在变化多端、竞赛性很强的激烈对抗中进行的。因此,通过球类活动,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协调均衡的发展,提高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球类和游戏内容丰富,竞争性强,普遍受到学生的喜爱。4、武术武术的内容极为丰富多采,一般可分为拳术、器械和对练三类。武术的动作具有舒展大方、刚劲有力、柔和圆润、连贯协调等特点,并有各种手法、身法、步法、腿法、眼法,整套动作起伏转折,富有变化。把武术列入学校体育的内容,可以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增强学生肌肉、韧带和内脏器官的机能,并且对加强民族文化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有一定促进作用。5、游永游泳是人与自然搏击的一项全身性运动,还与水浴、日光浴和空气浴相结合。经常游泳对于人的肌肉、骨骼的发育和内脏器官功能的增强,以及身体素质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但组织学生游泳必须认真做好安全保护工作。6、军事体育\n军事体育活动分陆上运动、航海运动和航空运动三大项。陆上运动包括投弹、射击、骑马、武装障碍跑、驾驶摩托车、无线电通讯、军事野营、防空防毒演习等。航海运动包括船舰模型、划船竞赛、武装泅渡等。航空运动包括航空模型、跳伞、滑翔等。国事体育活动的特点是身体活动与科技活动紧密结合,既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又可以发展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广泛兴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加强国防观念。上述六类体育活动,对于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质,具有各自的功能,应该落实到体育教学中去。而在具体落实时,则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贯彻因材施教和因地制宜的原因。第三节体育的生理基础与实施一、体育的生理基础1、体育促进学生生长发育的生理学原理体育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的生理基础是新陈代谢。人体就其自然属性而言是一种生物体,而新陈代谢则是维持生物体的生长、繁殖和运动等生命活动过程中化学变化的总称。新陈代谢包括同化和异化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方面。当人体在体育活动中,由于运动本身要消耗物质和能量,所以,此时人体将原来储存于自身并作为自身组成成分的物质分解,释放能量,这就是异化作用。显然,此时的异化过程占优势。但是,这种异化优势是暂时的,随着人体运动状态的结束,造成人体急需补充物质和能量的生理饥渴状态,人体能过吸收和饮食行为,从外界吸收养料转化成自身的组成物质。这种储存物质和能量的过不是同化作用。在合理控制运动情况下,青少年在通过每次体育活动之后,由同化作用在体内储存起来的物质和能量,总是超过此次运动所消耗的物质和能量。这就是所谓“超量恢复”原理,正是“超量恢复”作用,青少年通过体育活动,必然促使自己身体的生长发育。2、体育运动量控制的生理学原理体育能否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并发展体能增强体质,关键在于合理控制运动量。影响运动量的因素是很复杂的,其主要因素是运动本身的性质、运动持续的时间以及练习动作的密度等。运动量大小,往往因人而异,不过,处在同一年龄段的青少年,除个别特例外,是基本一致的。运动量的大小,主要通过每分钟心跳次数这一指标显示出来。这是因为,人体处于运动状态,所要消耗的物质养料的输送以及消耗之后形成的废物的带走,都是依赖血液循环来完成的。科学研究表明,心率在110次∕分钟以下时,机体的血压、血液成分、尿蛋白和心电图等,都没有明显变化,这时表明运动量的健身价值不大。当运动量使心率达到130次∕分钟时,每搏心脏血液输出量接近或达到了一般人的最佳状态,此运动量的健身效果明显。而当运动量使心率达到150次∕分钟时,每搏心脏血液输出量开始缓慢下降,表明此运动量的健身价值反而不大。因此,人们通常把运动量的健身效果最佳区间,确定在心率120-140次∕分钟时,人体处于最大吸氧量和最大心脏血液输出量的状态,因而使身体各组织、各器官都得到最充分的氧气和养料供应,机体充分受益。我们把心率达到120-140次∕分钟的运动量,称为运动量的最佳价值阈。在学生的体育运动中,心率达到最佳价值阈的极限,有个渐进的过程,先是发动期,随后,跟着运动量的加大,心率急剧上升,经过一段时间,心率进入最佳价值阈的极限。一般来说,运动量的最佳价值阈区间内上下波动,使之达到运动锻炼时间的三分之二左右,就可以取得理想的健身效果。在体育运动中控制运动量,测量学生的心率固然是最准确的,因为抓住了科学的量化指标。但在实际的体育活动和体育课教学中,对每个学生都这样做是困难。因此还可以凭经验,观察学生完成动作的质量、动作的准确性、身体的自控能力、呼吸频率、出汗状况、面部表情等来判断学生的运动量是否适当。因为这些情况,也是反映学生运动量是否适宜的外表特征。此外,还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饮食、睡眠、精神状态等方面的自诉情况来判断学生的运动量的否适宜。最后,还可以运用生理测量法,即通过对学生的脉搏、血压、肺活量、体温变化、尿蛋白的检测,掌握学生的运动量是否适宜的情况。3、体育运动技能技巧形成的生理学原理\n从外观讲,体育运动本身,分解为最小单位,都是在大脑神经系统支配下的肌肉张弛牵引骨骼所发生的人体动作,这些动作的有规律的联接并达到高度的熟练和完美,就成了运动的技能技巧。运动的技能技巧的形成和掌握,从生理学上讲,就是建立运力定型的结果,动力定型越巩固,技能技巧越熟练。在体育运动中,任何动作都首先是由分布在肌肉、筋腱上的神经末梢作为感受器接受刺激引起神经兴奋,当神经兴奋传导到大脑皮质运动中枢,经迅速分析综合之后,立即传导到相应的效应器官,引起效应器官的反应性动作。因为体育运动中的动作是连续的,所以,当效应器官发生反应时所发生的动作,又作为一个新的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于是又引起新的神经兴奋,这种神经兴奋又传导到大脑运动中枢,经分析综合后又传导到相应的效应器官,相应的效应器官又作出反应性动作。这一连串的刺激--反应有序化,稳固化,最后达到熟练,运动的技能技巧也就形成了。上面讲到的由感觉顺--大脑运动中枢--效应器神经活动控制运动中的动作连接,只是动觉控制,事实上,在体育运动中,学生动作练习开始时,由于动作本身的陌生,并且有某种危险,学生往往有心理紧张,必须借助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控制的参与,这样,必然要分解为以下几步:第一步是教师的动作示范,包括整体动作示范和分解动作示范,使学生通过视觉感受器的作用,在大脑中留下动作的正确映象。这个动作映象成了他自己练习时的参照系。第二步是学生自己的动作初步练习。在这个初步练习阶段,必然有牵强、僵硬、多余等动作的出现。这是由于多种感觉胡与控制,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没有分化所造成的。这个阶段,教师应不断提醒学生重现正确的动作映象,体验正确动作和不正确动作的动觉感受差别。同时,应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先作分解练习,然后作综合练习。第三步是教师在学生初步掌握动作之后,要求学生准确化、精密化的整体动作练习,以形成动作的技能技巧,在大脑神经系统中建立巩固的动力定型。二、体育的实施学校体育的实施,主要通过体育课、晨间体育锻炼活动、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组织运动队和体育比赛等形式进行。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过程的安排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最基本的一点是保证学生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身体活动练习。根据身体活动的生物学规律,体育活动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是开始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使学生明确这次活动的任务、内容和要求,集中注意,整好队列,从思想上使各器官系统准备进入活动状态。第二是准备阶段。这一阶段在作必要的队列、队型练习之后,主要是作准备活动,使全身各主要肌肉群、关节、韧带等从原来的相对静息状态慢慢进入活动状态,为下一阶段的剧烈活动作机能上的准备。这一阶段不仅必不可少,而且必须认真做好,使运动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否则,就有可能产生伤害事故。第三是基本阶段。这一阶段时间最长,运动量应从小到大,达到运动负荷有效价值范围,即健康效果的最佳区间,每分钟心跳120-140次。当然,为了达到这样的运动量,可以从提高动作的练习密度入手,也可以从适当延长练习的持续时间入手。抓运动量同抓动作的技能技巧是一致的。在这个阶段,必须让学生把每一个动作都准确,动作做准确、做到家,运动量才能达到。反过来,动作做得马马虎虎,漫不经心,不仅技能技巧学不会,运动量也必然达不到。第四是结束阶。这一阶段主要是做放松活动,使喾一的身体通过放松活动,逐渐从剧烈活动状态恢复到相对平静的状态,并且还要做好场地和运动器材的整理工作。体育活过程的安排之所以必须经过这样四个阶段,是由人体机能活动规律决定的。人体从相对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其机能活动能力是从较低水平逐步转到较高水平,在一段时间保持较高水平之后,由于疲劳又逐渐下降。这种由低到高而稳定再到低的规律,是人体机能活动能力的基本发展规律。上述体育活动过程的四个阶段的安排,就是遵循这一规律的。\n当然,人体的机能活动能力的一般规律,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身上,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少年期机能活动能力提高所需时间短,机能活动能力最高水平的持续时间也短,承担急剧变化的运动负荷量的能力比较低。而青年则是机能活动能力最旺盛的时期,随着身体训练水平的提高,机体活动能力上升阶段时间缩短,机能活动能力量最高水平的持续时间相对延长,承担高强度的急剧变化的运动负荷量的能力也随之提高。在安排体育活动过程时,发考虑到这些具体情况。另外,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形成体育运动的技能技巧,还应顾及操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即从动作映象的建立到动作的初步掌握再到动作的协调和完善。这样,才能有助于迅速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三、学生体质测定、评价的指标和方法为使学校的体育活动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必须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科学的测定和评价。这就需要了解学生体质测定、评价的指标和方法。1、体质测定和评价的指标(1)形态指标。最基本的有身高、体重、坐高、胸围等几项。身高是生长长度的重要指标。在身高增长的同时,其它指标也同时增长,出现程度不等的相关。体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本的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内脏器官重量增长的综合情况。胸围表示胸廓的容积及胸部骨骼、肌肉和脂肪层的发育情况,能较明显地反映体育锻炼的效果。坐高表示躯干的发育情况,它与身高比较时,可说明躯干与下肢的比例关系。(2)生理机能指标。通常用脉搏、血压作为测定心血管功能的基本指标,用肺活量作为了解呼吸功能的指标。脉搏:一般指动脉脉搏,当左心室收缩时,血液入主动脉,主动脉扩张;心室舒张时,射血停止,主动脉又回缩。这种发生在主动脉的搏动可沿着动脉管壁依次向全身各动脉传播而引起脉搏。脉搏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心脏输出血量及外周阻力,同时血管壁的弹性也有明显影响,因此祖国医学历史来重视通过切脉来诊断疾病。血压:一般指动脉血压。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心缩时,动脉血压升高,这时达到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心舒时,血压降低,这时达到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搏压。“中国青少年儿童体质调查组”根据我国儿童脉搏、血压的年龄特点、性别及城乡差异,制定了正常值范围。肺活量: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作一次最大的吸气后,再尽量大力量呼气时所能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表明人的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气能力。一般成年男子的肺活量约为3500-4500毫升,女子约为2500-3500毫升。肺活量的大小和身高、体重、胸围有一定关系,并受健康状况的影响,如长跑锻炼能使肺活量增加,而肺气肿患者每次呼吸更换的气量相对减少。(3)身体素质指标。身体素质指标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项。\n力量:指身体某一部位工作时,克服阻力(空气阻力、器械重量、水的阻力)的能力。按肌肉活动的性质,可以实现某些静止不动或整个动作中肢体不产生明显的位移,这种力量叫静力性力量;当肌肉收缩时,使身体或身体某一部位发生位移,或推动别的特体产生活动,这种力量称动力性力量。速度: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即在单位时间内迅速完成某一动作或通过某一距离的能力。耐力:指人在长时间的活动中抗疲劳的能力,是反映体质强弱的一个主要标志。在实践中,又把人体在交长时间内保持快速运动的能力称为速度耐力,把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高度用力的能力称为力量耐力。柔韧:指人的各关节活动的幅度、肌肉和韧带的伸展能力。它取决于骨骼的结构、关节周围组织的体积、跨过关节的韧带、肌腱、肌肉和皮肤的伸展性和弹性。灵敏:指人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下,快速、协调、准确、灵活地完成动作的能力。身体素质需要通过测定相应的体育项目来评定。2、体质评价方法无论是个体或群体的体质评价,都必须有一个进行对照的“标准”。“标准”的制订,可进行横断面调查,在搜集大量指标的正常数值的基础上,用统计方法按性别、年龄组计算出各种指标的均值、标准差,这样的资料可称为该地区的体质评价“标准”。当然,“标准”是相对的、暂时的,在一般情况下,经过十年,需要重新调查制订新标准。体质评价的方法很多。这里只简单介绍指数法、离差法、百分位数法等几种。(1)指数法。是借助于一种数学公式来表示各项指标间的比例关系,常用的指数有:①身高体重指数(),表示在1厘米身高的体重数,指数大,表示体重相对重。②身高胸围指数(),反映胸围与身高的比例关系,指数大,胸围相对大。③肺活量指数(),表示单位体重的肺活量,指数大,表示肺活量相对大。(2)离差法。它是用均值和标准差作为评价标准的。其理论依据是:正常人多数发育指标呈正态分布,而这个正态分布的范围又与均值和标准差呈一定的关系。68.3%的人水平在均值±1个标准差范围内,95.4%的人水平在均值±2个标准差范围内,99.7%的人水平在均值±3个标准差的范围内,大多集中地分布在均值上下,离开均值远,则人数越少。当某个学生实测的指数值与均值比较时,看它是在均值上面还是下面,离开均值是一个标准差、二个标准差,还是三个标准差,便能够确切地评价他的等级。评价等级一般分五级:上等,(均值)+2S(标准差)以外上中等,+1~2S中等,±S下中等,-1~2S下等,-2S以外(3)百分位数法。目前许多国家采用百分位数法仨计正常范围值。把资料分为第3、25、50、75、97百分位五等。某学生某项指标在第25至第75百分位(即50%的人)是中等水平;若在第3至第25百分位(即有22%的人)是中下水平;若在75至97百分位(即有22%的人)是中上水平;若在第3百分以下(即有3%的人)是过低水平;若在第97百分位以上(即有3%的人)则是过高水平。过低、过高都是少数人应进一步了解是否属于异常。百分位数法的优点是,若资料呈偏态分布时也可应用。第四节学校卫生保健一、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意义和任务体育是从身全练习这一途径来保证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成长,而卫生保健则是从生活调节、疾病防治、提供有利于学生身体发展的条件等方面,保证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成长。因此,学校体育工作只同卫生保健工作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的目的。\n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任务是从保户学生健康的观点来正确组织学校全部教育、教学工作,创造合理的生活所必须的条件,使学生认识卫生保健的重要意义,具有基本的卫生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二、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内容1、正确地制定和执行一活作息制度正确地制定执行生活作息制度,恰当地解决学生的学习同娱乐、休息、睡眠之间的关系,是保证学生身体健康、提高学习效率的一项重要措施。国内外学者经过几年的观察研究,提出的各年龄段学生在一个学日中最大限度的学习时数(包括自习在内)分别为:7~9岁,每学日为3.5到4个学时;10~11岁,6个学时;12~14岁,7到8个学时;15~18岁,8.5~9个学时。这个科学数据,应作为我们制定课程表时控制学生每天学习活动总量的参考。我们在编制生活作息制度时,首先要做到控制学一每天的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生每天不超过6学时,初中和不超过8学时,高中生不超过9学时。其次,要保证学生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小学生必须有10小时睡眠,初中生必须有9小时睡眠,高中生必须有8小时睡虑。此外还要合理安排社会活动和课余时间。会议时间和集体活动、课余活动的时间安排,都不要使学生负担过重,以免影响学习和健康。课间十分钟休息,要动员学生到室外活动,教师一定要按时下课。要使学生合理地兼顾学习和娱乐、休息。贯彻生活作息制度,要做好教育工作,使学生懂得睡眠和休息是为了保护健康,更好地学习,从而自觉遵守学校规定的生活作息制度。为了不影响学习和健康,应减少学生干部的兼职。2、对学生进行卫生知识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初中学生,首先要认真上好生理卫生课。生理卫生课系统地介绍了人体八大充的卫生保健知识,包括青春期卫生教育,以及体育锻炼对各系统的好处,所以一定要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大纳的要求进行。其次要加强有关运动卫生知识的教育,使学生懂得进行体育锻炼所必须的基础知识。此外,还可通过举办讲座、阅读书刊、展览图片、放映幻灯和电影等形式进行卫生知识的教育。学生的卫生习惯要从小开始培养。到了初中阶段,除了继续注意培养学生生活方面的卫生习惯外,特别要注意听讲、写字、看书等学习方面的卫生习惯。初中学生毕业后多数人将走上劳动岗位。教会他们预防和矫治某些常见病(如预防近视、龋齿、脊柱弯曲异常、疮、感冒等),学会出血急救、骨抓急救、溺水急救等方法,将使他们终生受用。通过教育应该使学生认识到,讲卫生、爱清洁,决不是什么生活小节,而是对公民的文有要求,是道德品质在生活问题上的表现之一,从而树立以讲卫生为荣,不讲卫生为耻的观念。3、搞好教学卫生(1)严格控制学生的学习负担,防止学生学习过度疲劳。引起学生学习疲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学习时间过长,教学内容份量过多、难度过大,学习方法呆板、单一等。学生的学习产生过度疲劳时,首先表现为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效率极度下降,大脑神经系统产生保护性抑制。其外部表现是:先是作业速度加快而准确性下降,注意力分散,显得烦躁不安,接着是速度和准确性都下降,动作不协调,心理活动机能迟钝,情绪低落,甚至进入瞌睡状态。学校在安教学时要严格控制学生的学习负担,实行劳逸结合,让学生的各种分析器轮换使用,改变教学与学生生理不适应的情况。(2)进行阅读和书写的卫生指导,预防眼睛近视。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和书写的正确姿势。当前要特别注意预防近视眼。阅读时要求学生眼与书的距离最好保持在30-35厘米之间。教育学生不要在走路乘车时看书,不要在强光和暗光下看书,更不要躺着看书。此外,看书时应尽量做到书本与视线成直角。\n同样,学生书写时除了需要手腕部等动觉控制外,还需要视觉控制。所以,书写时保持正确的姿势和控制好持续的时间,十分笪要。书写时不应把头埋得很低,也不应把身子歪向一边,以免眼睛近视、斜视或体态发生异常。4、教室的建造和布置应符合卫生要求教室是学生上课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室的卫生要求是:采光、照明和通风换气良好,符合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功能要求,不使学生感到拥挤。为此,教室的面积中学应为53m,每个学生占面积1.06~1.18;小学应为47,每个占面积1.04~1.18。教室一般长8~9m,宽约6m,长与宽之比为4﹕3或3﹕2。一般中学教室高为3.5~3.7m,小学教室高为3.3~3.5m,每个学生所占容积应达3~4。教室课桌椅的布置,一是要掌握视距,要求第一批课桌前缘距黑板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米,最后一排课桌后缘距黑板面不超过8.5米,到后墙的距离应大于0.6米;二是掌握视角。为了前排两侧的学生能看清黑板上的字,并避免引起斜视和视觉疲劳,应保证学生视线与黑板远端间的水平夹角大于30度;第一排学生的视线与黑板顶部构成的夹角,应大于45度;三是掌握教室课桌椅的行间距、排距以及课桌与侧墙的距离。各排课桌椅的行间距应为50~70cm,以便学生上下课通行;课桌前后排的距离,中学应为85~90cm,小学应为80~85cm,以保证学生就座不拥挤;两侧课桌椅至侧墙的距离,不得少于12cm。教室的窗户白天采光系数(窗的透光面积与地面积之比)不应小于1﹕4到1﹕6,单侧采光的光线应从左边来。室深系数(窗上缘离教室地面高度与室深之比)不应小于1﹕2。为避免靠墙课桌面上照度(单位:勒克斯,英文简写为Lx)不足,窗下缘高度应不超过0.8~0.9m。教室晚上照明,教室课桌面和黑板面上的照度最低不应低于100Lx。根据这个要求,在9m×6m的教室内,最好按直角配置灯泡功率150W~200W的6个白炽灯(带有碗式乳白玻璃为罩)。灯间距约为3m,灯距墙约为1.5m,灯距桌高度为1.6~2.0m。也可配装功率为40W的荧光灯管6支。5、搞好学校环境卫生学校环境既影响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也会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所以学校环境建设必须从教育的观点和卫生保健的观点出发,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个中心来安排。(1)在考虑校园用地时,应包括校舍建筑用地、运动场地、绿化用地、生产劳动场地。鉴于我国土地资源有限,这些用地往往达不到应有的要求。但是,小学每名儿童占地10~12,中学每名学生占地13~16的基本标准定额是不能不予满足的,否则就很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校舍、运动场地、绿化用地的总体比例分配上,校舍建筑物基底面积不应大于校园总面积的20~25%:运动场地,在中小学均应有100m、60m的直跑道;绿化面积应占校园总面积的40~50%。按这样的比例作校园规划建设,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2)选择校园地理位置时,必须考虑周围环境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校址选择要避开噪声污染源。至少学校周围的噪声不超过60dB(分贝),教学用房周围的噪声不超过50dB。同时还应尽量防止工矿企业废气、废水、粉尘对学校的污染。(3)校园应该做到净化和绿化。净化校园应该管好厕所、垃圾、污水,消灭蚊蝇孳生地;应铺设好校园内的道路;经常打扫校园,保持校园的整洁卫生。绿化校园,可适苍松翠柏,还可适当种植月季花、美人蕉、夹竹桃等。这些植物既可达到美化校园的作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净化校园的空气。为了保持学校的环境卫生,要建立卫生制度,采取分片包干、专人负责,并定期进行大扫除。6、搞好体育的卫生监督\n不仅体育运动的场地、器材要有安全保障,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而且体育教学本身也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分组教学。应该把身体发育正常的学生分在基本组进行教学,按国家规定的体育教学大纲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进行锻炼和测评;对身体发育和健康情况有轻微划常,但没有显著机能变异的学生,把他们编入准备组,允许他们不参加个别不适于他们身体状况的项目锻炼,或者参加某些项目锻炼但免除测验。至于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有经常性或暂时性异常的学生,则把他们编入保键组,不按体育教学大纲上课,让他们选择部分适合于他们身体状况的项目,进行适当练习。复习思考题1、什么叫学校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有什么不同?2、学校体育有哪些重要的作用?3、学校体育的任务有哪些?4、为什么体育锻炼能促进生长发育和增强体质?5、怎样控制体育活动的运动量?控制运动量的意义是什么?6、每次体育锻炼过程应划分为哪几个阶段?7、学校卫生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对教师有哪些基本要求?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