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7.00 KB
  • 2022-08-15 发布

09教育学大纲知识整理教育学原理一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育学大纲知识整理教育学原理(资料整理zou杰客)前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自己以前在考研的时候也曾从网上得到许多朋友提供的一些参考资料和建议,虽然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但却一直有一种感动留在心中,总希望自己以后也能做一点什么为以后考研的朋友提供一点点帮助。现在自己整理的笔记当中,有许多是借鉴了别人的材料,请各位考研的朋友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不要任意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考查目标」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一、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识记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识记主要任务有三:一是揭示教育的规律。(主揭示教育内部之间,教育与教育外部之间,教育的发展趋势的规律)二是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三是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和实践对理论的检验。(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识记教育学的萌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教育学并没有独立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一些教育思想和经验都是混杂在一些教育家和思想家的著作当中如《论语》等。人类历史中,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国外最早出现的教育著作是昆体良的《论演说学的培养》。他的《雄辩术原理》被 称为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著作。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年龄阶段的思想。\n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A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的条件和基础:1历史上教育学时期教育知识的丰富和积淀217-19世纪教育实践,特别是师范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3近代以来科学分门别类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定4近代一些学者和教育学家们的不懈努力B教育学独立的标志1研究对象方面,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2概念和范畴方面,形成了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范畴和相应的体系。3研究方法方面。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4研究结果方面,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著作。5组织机构方面,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C发展进程:英 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了归纳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提出。捷克 夸美纽斯《大教育学》——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书中,1、他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    2、提出了系统的学科教育思想    3、不仅指出了教育应该怎么办,而且努力为教育措施寻找理论依据。德 康德《康德论教育》1776年,德国的康德在哥尼堡大学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认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德  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1806)——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也是科学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不仅论述了教育学的独特性,还明确地提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心理学和哲学。创办了第一个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实验学校此外,还有洛克的《教育漫画》、卢梭《爱弥尔》、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3.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重点注:以下五类主要从发源,代表人物、观点和评价四个方面来回答,有兴趣的可以找一找相应的时代和哲学背景以及对现代教育流派产生的影响以做深入性的了解。大家在记忆时把握住主要观点和关键词就可以了,不需要死记硬背。1实验教育学 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欧美的教育学者利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自然科学实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出现了“实验教育学”这一名称最早在1901由德国的梅伊曼提出,1903年的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基本观点;一,反对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认为这种教育学是无前途的。二,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使教育研究科学化。三,把教育实验分为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确证三个基本阶段。四,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评价;优点,这种教育学理论基础是生物学理论,认为可以通过客观,实验性的研究发现人的教育特点,批评了原来教育重视感知而不重视学生的对所学知识加工的缺点,并且运用了实验的方法研究教育这是其理论的进步之处。不足,1把科学的定量方法视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唯一有效方法,走上“唯科学主义”的迷途2将社会人变成了纯粹生物人,忽视了人的社会性。3忽视了人的心理并不是都具有外显和实证性。\n1文化教育学 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19世纪末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代表人物是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基本观点;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二,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又是在一定社会历史背景进行的,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三,教育研究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四,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转变,培养完整的人格。培养完整的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和“唤醒”,要发挥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性,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评价:优点:在教育目的,师生关系,教育学性质方面给人以大的启发。不足:在于哲学思辨气息太浓厚对具体问题很难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另外也过分夸大了社会文化现象的价值相对性,忽视了教育中客观规律的存在。实用主义教育学。简介: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实用主义教育学说,这一理论为杜威所创,他在《民本主义和教育》阐述了这一理论,这一理论优点,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传统的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实际生活,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个人的探索活动进行学习,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确实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在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的能力。这些积极的方面,符合工业生产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在教学方法上,杜威提出了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主张 1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2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持续不断地增长3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4课程组织应该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5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6教学过程应该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优点:注重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一起。不足:这种活动教学很难组织好,要求儿童事事经过实践获知识,违反了学生学习的特点,忽视了教师和教材的作用,因而使学生学不到系统的科学知识,导致教学质量的降低。他的这种学说是以“经验”为基础,以行动为中心,带有狭隘经验主义的色彩。2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主张:1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2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3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5在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其制约一方面又有相对独立性。6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5 批判教育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是当前西方教育理论界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主张;\n1当代资本主义学校教育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造成社会差别和对立的根源。2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3批判教育学的目的就是要揭示自然事实后的利益关系,帮助教师和学生对自己的环境等敏感起来,以达到意识解放的目的;4教育现象不是中立的和客观的,而充满复杂利益纷争的。教育学的未来发展趋势重点\n\n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