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4.50 KB
- 2022-08-1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特殊教育学校)中专部分的老师和学生数不统计。\n特殊教育学校统计报表填报总体说明1.填报范围:特殊教育学校填报本表。2.报送日期:9月20日前报出。3.学年:是指教育年度,即从本年的9月1日(学年初)至第二年的8月31日(学年末)。4.统计时点:是指统计数据的截止时间,即本学年初9月1日。如在校生数、教职工数、占地面积、固定资产总值等指标为统计时点数。5.统计时期:是指统计数据的区间时间,即从上学年度的学年初9月1日至学年末8月31日时间区间。如毕业生数、复学学生数等指标为统计时期数。6.归档:本表由学校(机构)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归档管理。基础基111学校(机构)基本情况1.学校(机构)学校(机构):是指经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成立、备案的实施各级各类教育的单位。学校(机构)名称: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学校(机构)全称。学校(机构)标识码:是指由教育部按照国家标准及编码规则编制,赋予每一个学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识别标识码。2.学校(机构)办学类型特殊教育学校:是指具备适应残疾儿童少年学习、康复、生活特点的场所和设施,招收盲聋哑、智力残疾及其他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少年实施普通初等、普通中等或中等职业教育的独立设置学校。包括盲人学校、聋人学校、弱智学校、其他特殊教育学校。少数民族学校:是指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实施初等、中等教育的独立设置学校。3.学校(机构)驻地城乡类型:是指学校(机构)驻地的城乡分类属性,分为城区、镇区、乡村,以国务院关于市镇建制的规定和行政区划为基础,以民政部门确认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为最小划分单元。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包括不设区的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市中,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居民委员会地域和村民委员会地域。镇区:是指在城市以外的镇和其他区域中,镇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镇的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区域。乡村:是指城区、镇区以外的其他区域。4.学校举办者:是指学校(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或为设置学校(机构)提供必要经费和基本办学条件者。特殊教育学校举办者包括:教育部门、其他部门、地方企业、民办。教育部门:是指利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举办各级各类学校(机构)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其他部门:是指利用国家财政性经费和国有资产举办学校(机构)的教育行政部门以外的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家级金融机构、经济实体等,如:财政、卫生、农业、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地方企业:是指利用企业拨款(企业对学校的拨款属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和国有资产举办学校(机构)的地方国有企业,如钢铁、石油等企业。民办:是指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学校(机构)的社会组织或个人。二、填报说明1.学校(机构)标识码按照教育部编制的10位学校(机构)标识码填报。2.学校(机构)地址名称、代码:名称填写学校(机构)登记注册的详细地址,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州)/县(区、旗)/乡(镇)/街(村)/门牌号;代码填写国家统计局《统计用区划代码》12位代码。3.学校(机构)属地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名称、代码:名称为属地管理的省教育厅(委员会)、地(市)、县(区)教育局(委员会)具体名称;代码为省教育厅(委员会)、地(市)、县(区)教育局(委员会)所在地的12位《统计用区划代码》。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机构)的属地管理部门为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名称填写县(区)教育局(委员会)具体名称;代码填写12位《统计用区划代码》的县(区)教育局(委员会)所在地省、地、县6位代码,后6位为0。4.附设教学班:在填报附设班报表时,学校(机构)标识码填写举办附设教学班的学校(机构)的标识码,学校(机构)属地管理行政部门名称、代码、学校(机构)办学类型、学校(机构)举办者等属性代码按附设教学班的类型填写。附设教学班报表只填报附设教学班类型的班数、学生数、专任教师数(为举办附设教学班的学校教职工数的其中数)。
5.邮政编码、办公电话、传真电话、校(园)长、填表人不能为空。\n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特殊教育学校)(201/201学年初)制定机关:教育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1】14号基础基111学校(机构)基本情况学校(机构)标识码学校(机构)名称(章)学校(机构)英文名称续学校(机构)地址学校(机构)驻地城乡类型学校(机构)属地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名称代码城区镇区乡村续学校(机构)办学类型学校(机构)举办者规定年制规定入学年龄名称小学小学代码初中初中续邮政编码校园(局域)网域名校(园)长(签章)填表人办公电话-单位电子信箱传真电话-填表人电子信箱续附设班类型附设幼儿班附设小学班附设普通初中班附设职业初中班附设普通高中班附设特教班附设中职班\n基础基112学校(机构)基本情况一、指标解释1.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指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中,面向少数民族学生实施的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活动。包括一类模式、二类模式、三类模式。一类模式:是指除汉语文(汉语)学科外,其他学科用民族语授课,使用民族文字教材的双语教学模式。二类模式:是指除民族语文学科外,其他学科用汉语授课,使用汉语文(汉语)教材的双语教学模式。三类模式:是指部分学科用民族语授课,部分学科用汉语授课的双语教学模式。2.双语教学学生:是指接受双语教学的少数民族学生。双语教学专任教师:是指面向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在双语教学岗位上从事双语教学工作的教师。3.仪器设备配备达标情况:是指学校各项仪器设备是否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仪器配备标准。包括体育器械配备、音乐器材配备、美术器材配备、数学自然实验仪器、理科实验仪器等是否达标。4.体育器械配备是否达标:是指达到《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08]5号)的相关标准。5.体育运动场(馆)面积是否达标:是指达到《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08]5号)的相关标准。6.校园网:是指在学校范围内,以现代网络技术为基础,为学校教学、管理与服务等教育活动提供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的计算机网络。二、填报说明1.附属学校(园):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独立填报,在基础基112基本情况表中填写所附属高等学校(机构)的名称和代码。2.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班: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12省(自治区)填报本项。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达标情况:是指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07]8号),要求学校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各评价指标满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优秀,75分—89分为良好,60分—74分为及格,5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4.卫生厕所:具有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卫生厕所称无害化卫生厕所。有墙、有顶,厕坑及储粪池无渗漏,储粪池有盖,厕室清洁,无蝇蛆,基本无臭味,粪便及时清除。5.安全保卫人员:包括从事安全保卫工作的校内职工、临时工、外聘保安公司等人员。6.特殊教育学校填报本表。三、校验关系上学年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人数=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n基础基112学校(机构)基本情况项目编号内容备注项目编号乡镇中心幼儿园01是、否幼儿园数据核查结果说明及建议29乡镇中心小学02是、否小学附属学校(园)03是、否幼儿园、中、小学附属于高校(机构)名称04幼儿园、中、小学体育运动场(馆)面积是否达标05是、否中、小学体育器械配备是否达标06是、否中、小学音乐器材配备是否达标07是、否中、小学美术器材配备是否达标08是、否中、小学数学自然实验仪器是否达标(小学)09是、否小学理科实验仪器是否达标(中学)10是、否中学建立校园网11是、否中、小学校医院(卫生室)12有、无中、小学专职校医13有、无中、小学专职保健人员14有、无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班15有、无幼儿园、中、小学双语教学的少数民族语言16幼儿园、中、小学上学年体检学生数17人中、小学上学年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人数18人中、小学优秀19人中、小学良好20人中、小学及格21人中、小学不及格22人中、小学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小学)23人小学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初中)24人初中\n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普通高中)25人高中安全保卫人员26人幼儿园、中、小学、特教学校供水方式1.自备水源2.网管供水3.无水源27幼儿园、中、小学、特教学校厕所情况1.卫生厕所2.非卫生厕所3.无厕所28幼儿园、中、小学、特教基础基214特殊教育班数一、指标解释1.教学班:是指学校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2.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等。残疾人的标准由国务院规定。3.其他残疾:是指‘残疾人’中除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和智力残疾以外的残疾人。二、填报说明特殊教育学校填报本表。三、校验关系表内关系列1=列2+列3+列4+列5+列6+列7+列8+列9+列10+列11+列12+列13+列14行01=行02+行03+行04+行05基础基315特殊教育学生数一、指标解释1.毕业生数:是指上学年度具有学籍的学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课程,考试合格,取得毕业证书的学生数。2.招生数:是指实际招收入学的新生数。3.在校生数:是指具有学籍并在本学年初进行学籍注册的学生数。4.寄宿生:是指在学校统一管理的学生宿舍里住宿的学生。二、填报说明1.职业技术班:是指在特殊教育学校中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班。2.特殊教育学校填报本表。三、校验关系1.表内关系列3=列5+列6+列7+列8+列9+列10+列11+列12+列13+列14+列15+列16+列17行01=行06+行07+行08+行09列3>=列4列3>=列1列3>=列2行01>=行02行01>=行03行01>=行04行01>=行05(行02,列3)=(行01,列4)2.表间关系[基础基315].(行01,列1)=[基础基331].(行10,列8)[基础基315].(行01,列2)=[基础基331].(行10,列3)[基础基315].(行01,列3)=[基础基331].(行10,列15)[基础基315].(行02,列1)=[基础基331].(行11,列8)[基础基315].(行02,列2)=[基础基331].(行11,列3)[基础基315].(行02,列3)=[基础基331].(行11,列15)[基础基315].(行03,列1)=[基础基331].(行12,列8)[基础基315].(行03,列2)=[基础基331].(行12,列3)[基础基315].(行03,列3)=[基础基331].(行12,列15)\n基础基214特殊教育班数单位:个编号合计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及以上甲乙1234567891011121314总计01视力残疾班02听力残疾班03智力残疾班04其他残疾班05基础基315特殊教育学生数单位:人编号毕业生数招生数在校生数合计其中:女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及以上甲乙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总计01女02-少数民族03其中寄宿生04职业技术班05视力残疾06听力残疾07智力残疾08其他残疾09\n基础基331中小学、特殊教育学生变动情况一、指标解释1.毕业生数:是指上学年度具有学籍的学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课程,考试合格,取得毕业证书的学生数。2.招生数:是指实际招收入学的新生数。3.结业生数:在学历教育中是指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所学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实践环节,但因个别课程或者实践环节考核不合格而未达到所学专业的毕业要求,未取得毕业证书,取得结业证书的学生;在非学历教育(如培训、进修等)中是指完成学业,考核合格,可取得培训结业证明的学生4.休学:是指因病或其他特殊情况,经学校同意离开学校,学校保留其学籍的学生。5.复学:是指因故休学的学生,休学期满后回到学校继续学习的学生。6.退学:是指因故中断学业、放弃学籍的学生(包括办理退学手续和不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7.转学:是指经学校同意,因故由一所学校转到另一所学校继续学习的学生,包括转入和转出。二、填报说明特殊教育学校填报本表。三、校验关系1.表内关系列2=列3+列4+列5+列6列7=列8+列9+列10+列11+列12+列13+列14列15=列1+列2-列7行10>=行11行10>=行122.表间关系[基础基331].(行10,列12)=[基础基332].(行16,列1)[基础基315].(行01,列1)=[基础基331].(行10,列8)[基础基315].(行01,列2)=[基础基331].(行10,列3)[基础基315].(行01,列3)=[基础基331].(行10,列15)[基础基315].(行02,列1)=[基础基331].(行11,列8)[基础基315].(行02,列2)=[基础基331].(行11,列3)[基础基315].(行02,列3)=[基础基331].(行11,列15)[基础基315].(行03,列1)=[基础基331].(行12,列8)[基础基315].(行03,列2)=[基础基331].(行12,列3)[基础基315].(行03,列3)=[基础基331].(行12,列15)基础基332在校生中死亡的主要原因一、填报说明1.打架斗殴:是指由于学生之间发生矛盾造成的死亡。2.校园伤害:是指由于学校教职工对学生伤害造成的死亡。3.刑事案件:是指由于外来人员入侵,在校园及校园周边实施犯罪造成的死亡。4.特殊教育学校填报本表。二、校验关系1.表内关系列1=列2+列3+列4+...+列23+列24行13=行14+行152.表间关系[基础基331].(行10,列12)=[基础基332].(行13,列1)\n基础基331中小学、特殊教育学生变动情况单位:人编号上学年初报表在校学生数增加学生数减少学生数本学年初报表在校学生数合计招生复学转入其他合计毕业结业休学退学死亡转出其他甲乙123456789101112131415特殊教育10-女11-少数民族12-基础基332在校生中死亡的主要原因单位:人 编号合计事故灾难类社会安全类自然灾害类其他溺水交通拥挤踩踏房屋倒塌坠楼坠崖中毒爆炸火灾打架斗殴校园伤害刑事案件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水地震暴雨冰雹雪灾龙卷风自杀猝死传染病其他甲乙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特殊教育13 校园内14 校园外15 \n基础基341在校生中其他情况及外国籍学生情况一、指标解释1.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二、填报说明1.外国籍学生:是指在我国基础教育学校(机构)注册接受基础教育的外国籍儿童少年。(该指标数据不计入在校生数中)2.特殊教育学校填报本表。三、校验关系1.表内关系行09>=行102.表间关系[基础基341].(行09,列1)~[基础基341].(行09,列5)<[基础基315].(行01,列3)[基础基341].(行10,列1)~[基础基341].(行10,列5)<[基础基315].(行02,列3)基础基413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一、指标解释1、教职工数:是指在各级各类学校(机构)全职工作,并由各级各类学校(机构)支付工资的编制或聘任制人员数。编制人员:是根据原人事管理制度,人事关系和档案均在学校的人员。聘任制人员:人事制度改革后,学校(机构)招聘录用的长期、全时工作人员,其人事关系在学校但档案不在学校。基础教育教职工包括:园长、专任教师、保健医、保育员、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工勤人员、校办企业职工。2.专任教师:是指具有教师资格,专职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3.行政人员:是指专职从事学校行政和教学业务管理工作的人员。4.教辅人员:是指从事教学辅助工作,为教学服务的人员。包括图书馆的管理员、资料室的资料员,电化教育馆人员,实验室实验员以及直接为教学服务的绘图、摄影、仪器修理、模型制作等专业技术人员。5.工勤人员:是指从事后勤保障工作的工人和勤杂人员,不包括由校办工厂、农场支付工资的工作人员。6.代课教师:是指基础教育学校(机构)因专任教师缺编或专任教师因产、病假等原因,聘请代课一年以上的教师。7.兼任教师:是指基础教育学校(机构)聘请校外具有教师资格、聘期在一年以上、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二、填报说明特殊教育学校填报本表。三、校验关系1.表内关系列1=列2+列3+列4+列5行01>=行02行01>=行032.表间关系[基础基413].(行01,列2)=[基础基425].(行01,列1)[基础基413].(行02,列2)=[基础基425].(行02,列1)[基础基413].(行01,列2)=[基础基431].(行07,列13)[基础基413].(行02,列2)=[基础基431].(行08,列13)\n基础基341在校生中其他情况及外国籍学生情况单位:人编号在校生数中另有:外国籍学生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华侨港澳台甲乙12345特殊教育09女10基础基413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单位:人编号教职工数代课教师兼任教师合计专任教师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工勤人员甲乙1234567总计01女02少数民族03\n基础基425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分学历、分专业技术职务一、填报说明特殊教育学校填报本表。二、校验关系1.表内关系列1=列2+列3+列4+列5+列6=列7+列8+列9+列10+列11+列12行01>=行02行01>=行032.表间关系[基础基413].(行01,列2)=[基础基425].(行01,列1)[基础基413].(行02,列2)=[基础基425].(行02,列1)[基础基413].(行01,列2)=[基础基431].(行07,列13)[基础基413].(行02,列2)=[基础基431].(行08,列13)[基础基425].(行01,列12)>=[基础基431].(行07,列3)[基础基425].(行01,列12)-[基础基425].(行02,列12)>=[基础基431].(行07,列3)-[基础基431].(行08,列3)[基础基425].(行02,列12)>=[基础基431].(行08,列3)基础基431中小学、特殊教育专任教师变动情况一、指标解释录用毕业生:是指学校新增专任教师中录用的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二、填报说明1.校内变动:增加教师中“校内变动”是指校内具有教师资格的非专任教师调整为专任教师;减少教师中“校内变动”是指校内专任教师调整为非专任教师;“校内变动”还包括同一所学校内不同学段之间专任教师的调整,如: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小学段和初中段之间的调整。2.自然减员:是指退休及因故死亡的专任教师。3.特殊教育学校填报本表。三、校验关系1.表内关系列2=列3+列5+列6+列7列8=列9+列10+列11+列12列13=列1+列2-列8列3>=列4行07>=行082.表间关系[基础基413].(行01,列2)=[基础基431].(行07,列13)[基础基413].(行02,列2)=[基础基431].(行08,列13)基础基441教职工其他情况一、填报说明特殊教育学校填报本表。二、校验关系1.表内关系行09>=行102.表间关系[基础基441].(行09,列1)~[基础基441].(行09,列8)<[基础基413].(行01,列2)[基础基441].(行10,列1)~[基础基441].(行10,列8)<[基础基413].(行02,列2)\n基础基425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分学历、分专业技术职务单位:人编号合计按学历分按专业技术职务分研究生毕业本科毕业专科毕业高中阶段毕业高中阶段以下毕业中学高级小学高级小学一级小学二级小学三级未定职级甲乙123456789101112总计01女02受过特教专业培训03基础基431中小学、特殊教育专任教师变动情况单位:人编号上学年初报表专任教师数增加教师数减少教师数本学年初报表专任教师数合计录用毕业生调入校内变动其他合计自然减员调出校内变动其他计其中:师范生甲乙12345678910111213特殊教育07女08\n基础基441教职工其他情况单位:人编号教职工专任教师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民主党派华侨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民主党派华侨甲乙12345678特殊教育09女10基础基513特殊教育学校校舍情况一、指标解释1.校舍建筑面积:是指学校拥有产权,已交付使用的校舍建筑面积。不包括尚未竣工的在建工程或已竣工未交付使用校舍、租借用校舍、临时搭建棚舍的建筑面积。2.危房:是指结构已严重损坏,或承重构件已属危险构件,随时可能丧失稳定和承载能力,不能保证居住和使用安全的房屋。3.生活用房:是指学校(教学点)拥有产权的为教职工和学生提供生活服务的用房。不包括房改中已售给教职工个人的全产权房屋面积。4.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组成的能承受垂直和水平荷载的结构称为框架结构。框架按所用材料分为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框架等。5.砖混结构:是指墙、柱等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砖、木、石或砌块砌体建造,楼盖和屋盖等水平承重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建造的房屋称为砌体结构房屋,也称为混合结构或砖混结构。6.砖木结构:是指墙、柱等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砖、土、石或砌块砌体建造,楼盖和屋盖等水平承重构件采用木结构的房屋,称为砖木结构。7.土木结构:是指墙、柱等竖向承重构件采用土建造(如夯土墙、土坯墙等),楼盖和屋盖采用木结构的房屋,称为土木结构。二、填报说明1.特殊教育学校填报本表。2.当年新增:是指学校产权校舍建筑面积中当年新增。三、校验关系1.表内关系列1=列2+列3+列4+列5行01>=行02行01>=行03行01>=行04行01=行04+行10+行12+行13行04=行05+行06+行07+行08+行09\n行10>=行112.表间关系[基础基513].(行01,列1)<[基础基521].(行02,列1)基础基521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占地面积及其他办学条件一、指标解释1.占地面积:是指学校校园内的土地面积,不包括校园外学校拥有的农场、林场及校办工厂等土地面积。2.绿化用地面积:是指学校占地面积中集中用于种植花草、树木以及天然林的土地面积。3.运动场地面积:是指学校专门用于室外体育运动并有相应设施所占用的土地面积。4.图书:是指学校图书馆及资料室拥有的正式出版书籍。5.数字资源量(GB):是指学校引进(包括购买、租用和受赠)或自建(包括扫描、转换和录入)的,拥有磁、光介质或网络使用权的数字形态,可供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文献资源。单独统计其中电子图书资源量。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填报本表。6.特殊教育学校填报本表。三、校验关系表内关系列1>列2+列3\n基础基513特殊教育学校校舍情况单位:平方米编号合计框架结构砖混结构砖木结构土木结构甲乙12345总计01其中危房02当年新增03一、教学及辅助用房04普通教室05专用教室06实验室07微机室08图书室09二、行政办公用房10其中:教师办公室11三、生活用房12四、其他用房13基础基521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占地面积及其他办学条件单位: 编号占地面积(平方米)图书(册)数字资源量(GB)计其中绿化用地面积运动场地面积甲乙12345总计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