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读书心得 7页

  • 22.00 KB
  • 2022-08-15 发布

教育学——读书心得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笔记很早在小学的时候听过苏霍姆林斯基的名字,拜读过他的警世名言,但是具体的去读他的作品,还是在这个寒假,是今年的作业使我走近这位伟人,走近他的思想和灵魂,同时使自己受到熏陶和感染。而说实话,我一直有看书的习惯,但与教学有关的书,看的少之又少,然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却让我爱不释手。以前总以为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是很高深的,及至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以后,我彻底推翻了自己原来荒谬的认识。书中没有晦涩难懂的语言,有的只是普遍的现象,设身处地的为每一位学生和教师提出的忠告和建议,每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用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它并不枯燥,在朴实的语言和真实的故事中渗透着大师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我们这些立志想要做老师的学生来说,具有极强的指导教育意义和可塑性。尽管我们和苏霍姆林斯基所处的国家、制度不同,学情不同,甚至连学校的作息时间也有很大的差别,加上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他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在今天快节奏、繁忙的时代,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业繁重,时间紧凑,教师的任务也很繁多,修改作业、备课辅导、谈\n话、开会理论学习等等。那么,在这样的生活中,教师哪有那么多的精力?时间从哪里来?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时间从读书中来。在许多条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如果一个教师在他刚参加教育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儿童的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就变为20:1,30:1,50:10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就变得越来越小。这里的问题还不仅在于教师的理论知识在数量上的增长。数量可以转化为质量:衬托着学校教\n科书的背景越宽广,犹如强大的光流照射下的一点小光束,那么为教育技巧打下基础的职业质量的提高就越明显,就像书中那位成功的历史教师说的:“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成功之一,正源于他广泛地阅读,渊博的知识,他说:“我私人的图书馆里,在几间房子和走廊里,从地板知道天花板都摆上了书架,有成千上万册书,我每天不读上几页,有时不读上几行,我是无法活下去的。”所以才有了他的四十多本理论专著和几百篇论文,才有了“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教师要尊重每位学生差异性。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高瞻远瞩,很明智地提出: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又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和谐的教育一一这就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学生内心的财富。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人的心理和智能结构的发展水平,事实上无法单纯用纸笔工具准确地测量出来。传统的考试,主要是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单项测量,由于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以此对学生做出或优或劣的判定。考试的效力是有限的,考试结果一一分数也并不能代表学生全部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在今后的教育对学生的评价中,学校里是否应该多一把衡量的尺子?\n“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这应该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谁都知道世界上没有两张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一模一样的人,每个学生的心智发展都是不一样的,有聪明好学的、成绩优异的学生,也会有处于学习困难或无心向学的“差生”,可是,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大多数都是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认真听讲的、遵循老师教育的学生,他们更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关注这些优等生,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奖金和荣誉。对于那些困难生,会觉得麻烦,会觉得头疼,就不想花更多的精力来面对他们,会经常拿他们和优秀的同学对比,殊不知,相对学习带给他们的难过,这样的对比,更让他们难受和受伤。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以前是个孩子。”他告诉我们每个老师:那些个性的孩子正是透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好绝望,只要我们充满期盼,他们就会充满期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能放下,绝不能放下。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其实后进生同优秀生一样他们都是祖国的期望。对于那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就应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n温暖,个性的爱给个性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作为一名教师,很少人不爱自己的学生。但是,在教育中,尽管有吋我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他们并不领情,甚至常常事与愿违,收到相反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把他当做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其实孩子也有自尊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教师关怀学生人格尊严时,教导才能成为教育,就本质而言,教育的核心就是关怀学生。我们要让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成功,让他们感到每一天都不白费力气,每一天自己都有新的收获。这本书还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材,找到了适宜的教育方法,就不会有永远的后进生。他用毕生的精力在研究学生,研究教育教学工作。在他的眼里,这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后进生,每位学生都有他独特的地方,都有他可塑造的一面。因此他对后进生从来不放下,而是竭尽全力、想方设法地研究学生特点,进而寻找到帮忙学生的方法,最终让他们“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我想,苏霍姆林斯基之因此能这么做,是跟他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密不可分的。而我们呢,提高不了后进生,便抱怨他们,甚至是放卞他们,在如今的应试教育下,一些老师失去了等待后进生转变的耐心,再加上平时忽视了阅读的重要性,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掌握的寥寥无几,研究学生更无从谈起。“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这个听起来有点荒谬的观点,苏霍姆林斯基却让我们深受启\n发。“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够顺利地学习。”在学校,学生被各种功课塞得越满,给他留下的供他思考与学习直接有关的东西的时间越少,那么他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就越大。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学习,不让他经常感到有学业落后的威胁。自由时间对于学生是必不可少的。自由时间是丰富学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条件。我们要使学生的生活中不单单只有学习,还要使学习富有成效,那就需要给学生自由时间。这个一百年前就有人提出的学习负担的问题,到了今天,这个问题也变得日趋严重,不少学生因不堪学习重负而自杀,如何能让学生适当地减轻负担、更有精力去应付往后更高深更沉重的学习压力,不仅仅是学习,还有生活方面的压力。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的,尤其是育人的教师,即使你不做老师,当你做家长的时候,也要为孩子想到这些问题。“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危险的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缺乏精神财富的储备。”因此,这部书中曾多次写到教师们为了给孩子更多的启迪,自己做的大量繁杂的准备工作。如:为了让孩子加强对词的敏感性,开设“思维课”。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的时候,教师先自己多次去观察感受,买相关的书籍研究,努力做到用准确生动丰富的语言更好的描述自然的细微变化。写口头作文千余篇。再如:为了给各种类型的\n学生提供适合的阅读书籍,教师们自己大量阅读、写读书笔记,编排习题集,设置读书角,创办各类“特长小组”。每个教师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群孩子。……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些看似简单,说来容易的教育方法要实施非常困难,要长期坚持不懈的落实更是难上加难。但是他们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好。书中提到的每一个教师都是一把万能的钥匙,用自己丰富的精神宝库,伟大的人格魅力,教育出一批批优秀的有用的快乐的人!好的观点,不分国界,不分民族,当然,我们也不能实行“照搬主义”,而是根据我国的实情,参考书中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结合教学情况,更好地促进教育事业的进步。但无论如何,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语言虽然平实,道理却是十分深刻的,所以,这值得每一位教师去学习,成为教师枕边、案头常备的书籍。

相关文档